一、消除单片机异常复位及程序跑飞影响的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宗德媛,朱炯,李兵[1](2021)在《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工学是学生理解、掌握及应用电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在电工学教学中,将EWB虚拟仿真技术、传统实验技术及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仿真计算、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掌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EWB仿真软件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理论,同时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打好基础。
李国涛[2](2020)在《基于51单片机的立体车库存取车控制器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汽车的数量以可观的速度在增加,城市范围虽然也在向外延伸,但是在生活的主城区,人口密集的地方,停车已经成为现在社会中的一大难题。面对价格不断上涨的车位,往往是一位难求,而随意的将车停在路边,也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和价格不菲的罚款。如何能科学的、合理的解决这个停车难题,设计更多高容量的停车场,不仅能满足人民的需求,从节约能源的角度考虑还可以提高土地使用率,在成本和利用率上也可以有很客观的改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立体车库存取车控制器系统。该控制器系统使用射频卡记录车辆的信息,通过读卡器实现对车辆进行身份识别,认证成功后,用户通过显示屏选择相应的存取车操作。然后单片机通过CAN通信协议控制伺服电机,实现车库门的开启和关闭,同时播放相应的提示语和欢迎语,使用光电传感器以及超声波雷达对车身有无越界进行精确定位和报警。最后通过CAN通信将车辆的状态传输到上位机中进行实时监控和显示,在上位机中可以进行计时收费或者报警提醒等操作,作为一种有效的延伸,使得设计可以更加的实用。本文对立体车库存取车的使用流程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以低功耗、低成本的STC89051单片机为硬件核心设计的模块化立体车库,立足于当今社会问题,通过多次实验仿真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能够给用户一个简单方便的操作环境,替代人工值守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张光荣[3](2020)在《摩擦提升机滚筒绳槽磨损度检测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摩擦式提升机是矿山生产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提升装备,为确保安全提升,理论上要求每根钢丝绳上的张力大小一致,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实际上较难实现,其中一个因素就是绳槽深度或磨损度不一致带来的窜绳等现象,造成钢丝绳张力不一致,张力不一致容易使钢丝绳的寿命或内部断丝不一样,从而影响整组钢丝绳的寿命,给煤矿带来经济损失。如果能够研究一种检测方法或设备对绳槽深度进行实时检测、分析每个绳槽的深度或磨损度以及变化量,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磨损度过大带来的一些安全事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上述情况,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调研现有技术,设计了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绳槽深度数据变化检测仪。由于提升机滚筒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不便于接触测量,本文采用高精度、微距离的基于三角测距原理的激光位移传感器作为数据检测手段进行非接触测量;采用高分辨率、转换速度较快、精度较好的A/D转换电路对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输出数据进行数字转换,用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并由DWIN液晶屏以滚筒绳槽模拟状态图的形式将各个绳槽的数据变化同时显示出来;通过对均值滤波、高斯滤波、中值滤波的分析,设计了一种改进的中值滤波方法,采用改进的中值滤波去除干扰数据,提高了采集后的数据精度,能较好的分析滚筒绳槽的磨损度。对上面设计的检测仪进行了试验电路调试和数据分析,检测仪反应灵敏、精度较好,能够测出绳槽的微小变化,满足本论文的设计要求,可以在现场进行工业试用,仪器工作稳定,性能可靠。
张亮[4](2020)在《DCPD裂纹扩展速率实时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模拟核电高温高压水环境的高压釜中测试核电结构材料环境致裂裂纹扩展速率是核电重要结构选材和安全评价的重要工作之一。由于高压釜中特殊环境制约,实时监测实验过程中裂纹扩展速率的手段相对较少,直流电位降法(Direct Current Potential Drop method,DCPD)是其中应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长期以来鉴于DCPD法的裂纹扩展监测依赖进口仪器且价格昂贵,采取自主设计裂纹扩展速率监测系统,以直流电位降法为基础,结合微弱信号放大与抗干扰技术,本研究开展了基于DCPD方法的高压釜环境下裂纹扩展速率实时监测仪的集成化、国产化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根据直流电位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现状分析,确定了影响裂纹扩展速率监测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基于翻转直流电位降技术的裂纹扩展速率实时监测系统方案设计,以及硬件模块选型、电路设计等工作,搭建并逐步完善了监测系统实验平台。(2)设计了基于STM32的下位机嵌入式系统与上位机软件Labwindows/cvi搭建裂纹监测系统。完成了下位机的电路硬件设计,包括基于STM32F4最小系统电路、供电电路、微弱信号检测电路、通讯电路、信号源辅助电路等。同时,使用Keil MDK平台编写基于UCOSⅢ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的应用代码、采用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开发平台完成上位机软件开发、实现了上位机对测试系统的控制等软件设计和开发工作。(3)基于进口通用仪器测得数据、数值模拟实验结果与本文研制监测系统测得数据,研究制定了合理的干扰抑制技术,并利用数字滤波技术进行了仪器性能优化,提高了仪器的可靠性与准确度。(4)研制完成了基于翻转直流电位降技术的裂纹扩展速率实时监测仪,并进行了实验室标定测试,测试精度可达到微伏级,对于0.5T-CT试样,裂纹监测分辨率可达0.1mm,满足裂纹监测仪器的测试需求。
李国成[5](2020)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网主动运维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自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出物联网这个概念以来,经过10年的时间,到2005年被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命名为“物联网”。现在的物联网主要有四个关键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传感网、M2M系统框架、云计算,主要应用在智能交通、智能家居、配电物联网等领域方面。本文在物联网技术的原理基础上,借鉴物联网的框架模式,结合现有的传感器技术以及根据现今的配电物联网模式,设计出了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网主动运维系统。该系统主要分为软件处理部分与硬件采集部分。对于硬件采集部分主要是通过传感器采集配电箱以及电表箱箱体内的温湿度,通过干接点检测装置实时检测用户的掉电情况,通过电压电流互感器来采集配电箱的进线电压以及进线电流。本文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485信号传输给后台处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对采集到的温湿度进行计算分析,以及对电压电流的分析可提高检修效率。该系统配备短信报警系统,当检测到有异常情况时首先后台会报警,同时会将异常情况以短息的形式发送给值班抢修人员,从而达到快速抢修的目的,大大提高抢修效率。同时该系统还具有遥控的功能,当发现有紧急情况的时候可先远程断电,然后在进行抢修,这样可将损失减小到最小,同时也可保障抢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为减小上级电站的备用容量、合理的安排检修时间、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利用电力负荷预测理论以及本系统终端采集数据为依据,进行短期的负荷预测。本文所设计的配网主动运维系统,在硬件采集部分本文主要使用STM公司生产的基于cortex-m3为内核的stm32f103rct6为采集控制器的主控芯片。同时配合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ii为核心的操作系统,作为系统软件,极大的保证了硬件系统上的稳定性。同时在信号传输方面本文同样采用了工业上常用的工程协议modbus协议。为此我们将freemodbus协议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ii相结合,既减少了开发时间,也大大提高了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在数据采集部分采用DMA+ADC相组合模式,减少CPU的占用率。在后台软件中,根据负荷预测技术的不准确性、条件性、时间性等特点,建立相对应的数据模型,采用经典预测方法中的趋势外推法和时间序列法以及现代预测法中的专家系统法和模糊负荷预测法来实现系统的短期负荷预测,直接利用实时采集的负荷数据,并根据负荷预测的理论,设计建立了 IOT-ARMA负荷预测模型,本模型主要是以时间序列为基础算法,使用实时的采集数据为本算法的互补条件,可使预测更为准确。
崔佳咪[6](2020)在《智能光伏并网断路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如今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因此清洁能源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备受关注。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已然成为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光伏产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开发和研制各类新型的、智能型的光伏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大意义。本文以光伏并网断路器为研究对象,在传统断路器基础上添加智能控制模块,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本文提出所设计的智能光伏并网断路器有传统的三段电流保护和电压保护功能以外,还具有自动识别功能,能自动识别光伏侧与主电网侧,防止断路器反接不能正常并网运行。本文也对电网参数计算的数学模型、三相电流保护以及电压保护的原理进行论述。根据研究分析的保护特性和功能要求提出了智能光伏并网断路器的总体设计方案。其次,本文运用模块化思想对智能光伏并网断路器控制器的硬件和软件进行设计。根据功能要求设计硬件系统的框架结构,硬件部分先是确定主控单元,重点设计了电源、数据采集、自动识别、脱扣单元、电动操作机构、人机交互、存储以及通信这几个模块,对每个模块进行了原理设计。结合硬件设计,软件部分有主程序、自动识别、数据采样、三段电流保护、电压保护、键盘输入与液晶显示、通信等几个模块,给出设计原理和软件流程图。另外,本文还采取了一些硬件抗干扰措施和软件抗干扰措施来抑制干扰。最后,本文运用强大的MATLAB软件搭建仿真验证平台进行验证,对自动识别功能、三段电流保护、欠压保护、过压保护和电压不平衡保护功能进行仿真验证,并对各仿真验证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表明,本文研制的智能光伏并网断路器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李传龙[7](2020)在《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异步电机软起动器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异步电机具备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工作可靠等诸多优点,因此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运用。但异步电机的起动性能并不是十分理想,直接起动时会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对电机本身及所带负载造成严重损害。为了抑制异步电机起动时的冲击电流,改善异步电机起动性能,本文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对异步电机软起动器进行设计。本文首先介绍了异步电机软起动器的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通过构建异步电机等效电路数学模型,对异步电机软起动器基本原理进行分析,由于本文设计的软起动器以晶闸管为限流器件,因此重点分析了晶闸管调压原理。在控制算法方面,本文先是对PID控制算法与模糊控制算法进行研究,分析了两种控制算法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最终采用将两者结合的模糊PID控制算法,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分别对基于PID控制算法的软起动系统和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的软起动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模糊PID控制算法在异步电机软起动控制中的正确性与优越性。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根据模块化设计原则,分别对软起动器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进行了设计。硬件系统设计包括STM32最小系统、主电路、同步检测电路、触发电路、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通讯电路以及电源电路等设计。软件系统设计包括主程序及相关子程序设计。最后本文对设计出的软起动器进行了实物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软起动器能够有效地抑制异步电机起动时的冲击电流,实现异步电机的软起动。
葛健炎[8](2020)在《基于CAN总线的电气火灾监控装置开发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和工业生产中的普及,电气火灾的发生频率也随之增加,电气火灾造成的损失、引发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为了能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降低其带来的损失,进行电气火灾监控装置的升级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的目的就是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和电气防火现场要求,设计出一套检测准确、报警灵敏、操作简便的电气火灾监控装置。本文的工作概括如下:首先分析了我国电气火灾的严峻形式,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了电气火灾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由于电气短路和超负荷产生电气火灾的原理及过程,从而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其次进行了该装置的整体方案设计。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及实际需求,明确了设备需要实现的功能和设计标准;对设备之间常用的通信方式进行比较,优选出CAN现场总线作为设备的通信方式。然后对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和探测器的硬件电路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设计。选用了STM32系列单片机为监控装置主控制器,根据模块功能的不同,分别给出了主要部分的电路原理图以及电路原理分析,并对主要的元器件进行了选型和介绍,包括核心单片机、CAN总线收发器等。紧接着对装置软件部分进行了设计,设计出了程序流程图,分析了各程序模块的功能和实现方法,并提供了相关部分的核心程序代码。编制了一套基于CAN总线火灾监控设备通信协议,用标识符区分报警优先级从而达到了监控报警优先。最后,为了进行电气火灾监控装置样机的综合测试,设计了简易的上位机监控软件。测试结果表明:火灾监控装置的信号采集精度、关键指标报警、故障的响应时间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同时,与上一代基于RS-485的产品相比,响应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赵应帅[9](2019)在《微波炉智能电控硬件平台设计》文中认为目前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生产领域,智能化生产有利于提升产品制造品质,美的公司也构建了自动化的产品生产线。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的生产和管理,结合自动化技术和智能装备技术的应用,可以为美的公司的产品加工工艺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有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但是,目前美的厨房电器产品存在用户交互界面单调,显示内容单一,可操作性差的问题。同时,传统厨房电器产品软件无法远程升级,无法菜单扩展,严重制约了厨房电器产品的功能扩展。为提升用户体验,实现大数据处理以及对用户交互的管理,本文提出了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意义的微波炉产品智能电控硬件平台设计。本文研究了微波炉智能电控硬件平台开发使用技术,以及相关技术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文章还分析了目前行业内相关硬件发展情况,确定了本平台的建设目标,从用户、技术、风险、成本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文章指明了系统设计的目标和思路。然后从总体结构、硬件架构、软件架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体设计。对AC33M8128芯片资源、FlashROM分区规则等内容进行设计。文章重点设计了系统硬件电路,通过程序代码编写实现系统软件功能,并提供了平台硬件的实现结果。文章最后按照测试需要构建测试环境,对平台展开了全面测试,主要包括基本功能、外观结构、电源变动、待机功能等核心功能模块的测试,总结并修复存在的问题,最终确认平台可以正常应用。通过平台的建设,为消费者开发了智能、直观易用微波炉,使得系统操作方便,显示直观,全屏触摸设计,用户交互性强、体验良好;同时实现了智能远程升级、故障实时上报。微波炉产品的智能平台研究,可以满足用户对产品的需求,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吴兴纯,杨燕云,吴瑞武[10](2011)在《计算机测控系统的故障分析以及抗干扰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针对计算机测控系统实际运行中故障问题,从软硬件可靠性与系统运行环境的角度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提出来了相应的抗干扰措施。抗干扰技术与系统可靠性是计算机测控系统开发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内容,常用的抗干扰技术主要有硬件抗干扰和软件抗干扰。软件抗干扰措施是硬件抗干扰措施的一个补充和延伸,运用得法可以显着提高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可靠性和智能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轻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消除单片机异常复位及程序跑飞影响的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消除单片机异常复位及程序跑飞影响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计算 |
2 EWB仿真计算 |
3 实验验证 |
4 理论、实验、仿真对比分析 |
(2)基于51单片机的立体车库存取车控制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第2章 立体车库的总体设计 |
2.1 立体车库的分类 |
2.2 立体车库的选型 |
2.3 立体车库的结构 |
2.4 控制器的功能设计要求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立体车库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
3.1 单片机控制模块 |
3.1.1 单片机的功能 |
3.1.2 单片机最小系统 |
3.2 身份识别模块 |
3.3 显示模块 |
3.4 报警模块 |
3.5 电机控制模块 |
3.5.1 单片机CAN通信电路 |
3.5.2 CAN总线OSI模型 |
3.5.3 CAN总线报文 |
3.5.4 CAN数据错误检测 |
3.5.5 CAN通信协议 |
3.6 上位机模块 |
3.6.1 RS485总线 |
3.6.2 MODBUS通信协议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立体车库系统程序设计 |
4.1 软件开发环境 |
4.1.1 单片机开发环境 |
4.1.2 串口屏开发环境 |
4.2 单片机程序设计 |
4.2.1 单片机控制程序设计 |
4.2.2 显示屏的程序设计 |
4.3 上位机开发环境 |
4.4 上位机程序设计 |
4.4.1 上位机的主要功能 |
4.4.2 登录功能模块 |
4.4.3 串口功能模块 |
4.4.4 车库状态功能模块 |
4.4.5 报警信息功能模块 |
4.4.6 计时收费功能模块 |
4.4.7 数据库功能模块 |
4.5 上位机通信协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立体车库系统仿真分析 |
5.1 硬件电路仿真软件 |
5.2 仿真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附录I 单片机主程序 |
附录II 仿真电路图 |
(3)摩擦提升机滚筒绳槽磨损度检测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发展概况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创新点 |
2 数据检测的方案选型与设计分析 |
2.1 滚筒绳槽检测设计要求 |
2.2 方案选型 |
2.3 整体设计方案 |
2.4 滤波算法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数据检测的硬件电路设计 |
3.1 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
3.2 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
3.3 A/D转换原理及电路设计 |
3.4 数据显示电路的设计 |
3.5 电源电路的设计 |
3.6 复位存储电路的设计 |
3.7 参数设置电路的设计 |
3.8 通信电路的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4 数据检测的软件设计 |
4.1 总体设计方案 |
4.2 激光位移传感器检测程序设计 |
4.3 显示程序的设计 |
4.4 复位存储程序的设计 |
4.5 调零及报警值程序的设计 |
4.6 通信程序的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5 数据采集仪器调试与结果分析 |
5.1 仪器调试 |
5.2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DCPD裂纹扩展速率实时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裂纹监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2 裂纹扩展速率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裂纹扩展监测中监测信号的理论基础 |
2.1 裂纹扩展监测原理 |
2.2 电位降法测裂纹的可行性研究 |
2.3 直流电位降法测裂纹的数值标定 |
2.4 微弱信号测量原理 |
3 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总体方案设计 |
3.1.1 系统设计指标 |
3.1.2 功能需求 |
3.1.3 系统架构设计 |
3.1.4 系统功能分析 |
3.2 中央控制模块设计 |
3.2.1 STM32F429主控单元 |
3.2.2 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 |
3.2.3 电源供电模块 |
3.2.4 通讯模块 |
3.3 滤波电路设计 |
3.4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
3.5 电流换向模块设计 |
3.6 温度控制模块设计 |
3.7 裂纹扩展模拟装置设计 |
3.8 集成电路设计与实现 |
3.9 本章小结 |
4 算法设计与系统软件实现 |
4.1 虚拟仪器开发 |
4.1.1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1.2 裂纹监测系统测试平台的需求分析 |
4.1.3 用户交互层功能实现 |
4.1.4 裂纹监测系统软件初始化 |
4.1.5 通讯协议 |
4.1.6 算术平均值滤波 |
4.1.7 误差补偿 |
4.2 单片机软件开发 |
4.2.1 Keil UV5开发环境 |
4.2.2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4.2.3 滤波算法 |
4.2.4 信号采集 |
4.2.5 定时功能 |
4.2.6 串口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
4.2.7 PID温控算法 |
4.3 本章小结 |
5 监测系统功能测试及验证 |
5.1 裂纹监测系统测试 |
5.1.1 测试方案 |
5.1.2 实验平台搭建 |
5.2 裂纹监测系统测试实验 |
5.2.1 静态裂纹测试实验 |
5.2.2 动态裂纹模拟测试实验 |
5.3 实验数据分析 |
5.3.1 滤波方法的影响 |
5.3.2 采样频率分析 |
5.3.3 稳定性 |
5.3.4 第一代测试仪器对比分析 |
5.3.5 恒流源输入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网主动运维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UC/OS-Ⅱ实时操作系统与短期负荷预测技术研究 |
2.1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技术研究 |
2.2 短期负荷预测技术研究 |
2.3 IOT-ARMA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方案分析与设计 |
3.1 硬件系统方案设计 |
3.2 软件系统方案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软硬件开发 |
4.1 硬件设计 |
4.2 软件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调试与数据分析 |
5.1 对单个系统模块进行测试分析 |
5.2 485集线器对信号衰减度整形的测试 |
5.3 实验室整机测试 |
5.4 现场整机测试 |
5.5 后台软件运行展示 |
5.6 负荷预测实验分析 |
5.7 本章总结 |
6 总结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智能光伏并网断路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光伏并网断路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光伏并网断路器研究现状 |
1.3.2 光伏并网断路器的发展趋势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智能光伏并网断路器的基本原理及总体设计 |
2.1 设计目的及功能要求 |
2.1.1 设计目的 |
2.1.2 功能要求 |
2.2 智能断路器与其他断路器比较 |
2.3 数学模型 |
2.3.1 采样定理 |
2.3.2 电压、电流计算方法 |
2.3.3 三段电流保护实现原理 |
2.3.4 电压保护实现原理 |
2.4 总体设计方案 |
2.4.1 系统结构 |
2.4.2 设计基本思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能光伏并网断路器硬件设计 |
3.1 硬件系统总体框图 |
3.2 硬件系统各子模块设计 |
3.2.1 系统主控单元模块 |
3.2.2 电源模块 |
3.2.3 信号采集模块 |
3.2.4 自动识别模块 |
3.2.5 脱扣器单元模块 |
3.2.6 电动操作机构模块 |
3.2.7 人机交互模块 |
3.2.8 存储单元模块 |
3.2.9 通信模块 |
3.3 硬件系统抗干扰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能光伏并网断路器软件设计 |
4.1 软件系统设计总体方案 |
4.2 软件系统各子模块设计 |
4.2.1 主程序设计 |
4.2.2 系统自诊断 |
4.2.3 自动识别程序设计 |
4.2.4 电动操作机构程序设计 |
4.2.5 数据采样程序设计 |
4.2.6 保护模块程序设计 |
4.2.7 故障数据存储程序设计 |
4.2.8 键盘输入与液晶显示程序设计 |
4.2.9 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
4.3 -软件系统抗干扰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能光伏并网断路器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
5.1 搭建仿真验证平台 |
5.2 自动识别功能仿真结果与分析 |
5.3 三段电流保护功能仿真结果与分析 |
5.3.1 过载长延时保护仿真结果及分析 |
5.3.2 短路短延时保护仿真结果及分析 |
5.3.3 短路瞬时保护仿真结果及分析 |
5.4 电压保护功能仿真结果与分析 |
5.4.1 过压保护仿真结果及分析 |
5.4.2 欠压保护仿真结果及分析 |
5.4.3 电压不平衡保护仿真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 |
致谢 |
(7)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异步电机软起动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异步电机软起动方法概述 |
1.3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软起动器基本原理分析 |
2.1 异步电机起动特性分析 |
2.2 晶闸管调压原理 |
2.3 晶闸管软起动的起动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3 软起动器控制算法研究 |
3.1 传统的PID控制算法 |
3.2 模糊控制算法 |
3.3 模糊PID控制算法 |
3.4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软起动系统模型建立与仿真分析 |
4.1 直接起动系统模型建立与仿真 |
4.2 PID控制软起动系统模型建立与仿真 |
4.3 模糊PID控制软起动系统模型建立与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5 软起动器的硬件设计 |
5.1 硬件总体结构 |
5.2 主电路设计 |
5.3 STM32最小系统设计 |
5.4 电压同步检测电路设计 |
5.5 触发电路设计 |
5.6 电压检测电路设计 |
5.7 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
5.8 通信电路设计 |
5.9 电源电路设计 |
5.10 硬件抗干扰措施 |
5.11 本章小结 |
6 软起动器的软件设计与实物测试 |
6.1 主程序设计 |
6.2 初始化程序设计 |
6.3 故障检测程序设计 |
6.4 同步信号中断程序设计 |
6.5 模糊PID控制程序设计 |
6.6 软件抗干扰措施 |
6.7 软起动器实物测试 |
6.8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CAN总线的电气火灾监控装置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电气火灾产生原因分析 |
1.2.1 电气短路 |
1.2.2 电气线路超负荷 |
1.3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发展状况 |
1.3.1 国外发展状况 |
1.3.2 国内发展状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CAN总线电气火灾报警装置总体设计 |
2.1 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指标 |
2.2 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的设计指标 |
2.2.1 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的主要功能 |
2.2.2 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的指标设计要求 |
2.3 监控软件设计方案 |
2.3.1 编程方案的确定 |
2.3.2 软件的设计要求 |
2.4 通信方式的选择和依据 |
2.4.1 基于无线技术的方案 |
2.4.2 基于有线技术的方案 |
2.4.3 监控系统通信方案的论证 |
2.4.4 CAN总线的基本规则 |
2.4.5 CAN总线与485总线响应时间对比 |
2.4.6 CAN总线应用可行性分析 |
2.5 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和探测器的组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CAN总线电气火灾监控装置硬件设计 |
3.1 探测器电路设计 |
3.1.1 温度采集与调理电路 |
3.1.2 剩余电流检测电路 |
3.2 监控设备电路设计 |
3.2.1 嵌入式微控制器电路设计 |
3.2.2 报警电路设计 |
3.2.3 人机交互电路设计 |
3.3 总线通信电路设计 |
3.3.1 485总线通信电路设计 |
3.3.2 CAN总线通信电路设计 |
3.4 硬件电路中抗干扰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 CAN总线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4.1 探测器软件的设计 |
4.1.1 剩余电流信号处理 |
4.1.2 温度信号处理 |
4.1.3 探测器抗干扰设计 |
4.2 监控设备程序设计 |
4.2.1 人机交互界面程序设计 |
4.2.2 报警功能程序实现 |
4.3 通信功能程序实现 |
4.3.1 485通信数据格式 |
4.3.2 485通信初始化 |
4.3.3 CAN总线通信初始化 |
4.3.4 CAN总线数据的收发 |
4.4 CAN通信协议概述 |
4.4.1 参数功能 |
4.4.2 应用层协议 |
4.4.3 应用层功能 |
4.5 软件抗干扰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试方案设计及系统测试 |
5.1 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 |
5.2 电气火灾监控装置实现 |
5.3 电气火灾监控装置测试 |
5.3.1 探测器数据精度检测 |
5.3.2 监控报警功能测试 |
5.3.3 其它基本功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9)微波炉智能电控硬件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课题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
2.1 TFT显示技术 |
2.2 AC33M8128 主控芯片 |
2.3 ANDROID技术 |
2.4 微波加热技术 |
2.5 无线信号传输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波炉智能电控硬件平台需求分析 |
3.1 美的技术现状与研发基础 |
3.2 微波炉智能电控硬件平台目标 |
3.3 平台建设可行性分析 |
3.4 开发新增物料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波炉智能电控硬件平台设计 |
4.1 系统设计思路 |
4.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4.2.1 系统总体结构 |
4.2.2 系统硬件架构 |
4.2.3 系统软件架构 |
4.3 FLASH ROM分区规则设计 |
4.4 AC33M8128 芯片资源配置 |
4.5 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4.5.1 TFT驱动电路设计实现 |
4.5.2 Flash器件电路设计与实现 |
4.5.3 USB HOST电路设计实现 |
4.5.4 UART通讯的设计与实现 |
4.5.5 音频输出电路设计与实现 |
4.5.6 RC延时电路 |
4.5.7 SPI电路设计与实现 |
4.5.8 WIFI接口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4.5.9 BlueTooth接口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4.5.10 自动菜单数据格式 |
4.5.11 版本升级控制流程 |
4.5.12 APP功能实现 |
4.5.13 系统硬件实现图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波炉智能电控硬件平台测试 |
5.1 测试方案设计 |
5.2 微波炉电脑板测试 |
5.2.1 外观结构与标识测试 |
5.2.2 基本功能测试 |
5.2.3 爬电距离、电气间隙测试 |
5.2.4 耐压测试 |
5.2.5 绝缘电阻测试 |
5.2.6 待机功能测试 |
5.2.7 电压变动测试 |
5.2.8 电源插拔测试 |
5.2.9 高温存贮测试 |
5.2.10 高低温冲击测试 |
5.2.11 绝缘电阻测试 |
5.2.12 温湿度间歇加电测试 |
5.2.13 ESD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 |
5.2.14 交变湿热加电试验测试 |
5.2.15 盐雾测试 |
5.2.16 HALT测试 |
5.2.17 WIFI信号强度测试 |
5.2.18 APP测试 |
5.2.19 其他测试 |
5.3 测试问题分析与改进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附录 |
一、SPI FLASH核心程序代码 |
二、音频电路核心程序代码 |
三、自动菜单数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计算机测控系统的故障分析以及抗干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干扰对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影响以及系统可靠性的概念 |
1.1 干扰对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影响[1-2] |
1.2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
1.3 充分考虑到测控制系统运行不稳定的内部因素 |
2 硬件干扰技术 |
2.1 抗串模干扰的措施 |
2.2 抗共模干扰的措施 |
2.3 电源的抗干扰措施 |
3 常见的干扰现象及其软件抗干扰措施 |
3.1 数据输入通道的抗干扰措施 |
3.2 数据输出通道的抗干扰措施 |
3.3 RAM区数据窜改的抗干扰措施 |
3.4 CPU的抗干扰措施 |
4 结束语 |
四、消除单片机异常复位及程序跑飞影响的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J]. 宗德媛,朱炯,李兵. 电子世界, 2021(22)
- [2]基于51单片机的立体车库存取车控制器的设计[D]. 李国涛.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4)
- [3]摩擦提升机滚筒绳槽磨损度检测技术应用研究[D]. 张光荣.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DCPD裂纹扩展速率实时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亮. 西安科技大学, 2020
- [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网主动运维系统研究与应用[D]. 李国成.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6]智能光伏并网断路器的研究[D]. 崔佳咪.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7]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异步电机软起动器设计[D]. 李传龙.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8]基于CAN总线的电气火灾监控装置开发与研究[D]. 葛健炎. 扬州大学, 2020(04)
- [9]微波炉智能电控硬件平台设计[D]. 赵应帅.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计算机测控系统的故障分析以及抗干扰技术研究[J]. 吴兴纯,杨燕云,吴瑞武.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1(05)
标签:单片机最小系统论文; 单片机复位电路论文; 仿真软件论文;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论文; 功能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