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的一种状态——阅读接受与当代文学散论(论文文献综述)
王鑫[1](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认为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张中弛[2](2017)在《真实与现实 ——余华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余华的小说为研究对象,围绕“真实”和“现实”构建分析框架。余华的小说创作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以1987年发表在《北京文学》第1期上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为开端,以1990年发表在《长城》上的《偶然事件》为结束的中短篇小说创作阶段;2、以1991年第6期发表在《收获》杂志上的《呼喊与细雨》(后更名为《在细雨中呼喊》)为开端,到2006年出版的《兄弟》截止的长篇小说创作阶段;3、以2013年长篇小说《第七天》的出版为开端直至当下的创作阶段。以小说文本分析为基础,以余华本人的创作谈为辅助依据,本文认为在这三个阶段中,因为对“真实”和“现实”的理解不同,余华创作所关注的焦点有所改变。第一个阶段,余华追求个人的“精神真实”;第二个阶段,余华将“真实”同回忆中的“现实”以及当下生活中的“现实”相结合;第三阶段以《第七天》为标志,余华明确转向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此,本论文分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由第一章和第二章构成,在启蒙主义思想和存在主义思想层面分析余华的“精神真实”。本文认为,这一阶段余华主要以外国文学为阅读资源和创作模板,在川端康成、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夫卡等作家那里,余华读到了死亡、勇气和想象,结合其童年记忆,在先锋时期创作了大量以鲜血、暴力和死亡为主题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历史背景比较模糊,现实性不太突出。以模仿和超越这些作家为动力,此阶段余华的创作属于以个人主义为突出表现的精神书写,它表现为对历史深层结构、传统文化的批判,对生、死本身的深度思考以及理性与非理性的角逐。第二部分由第三章和第四章构成,是对余华以回忆中的现实为焦点的“自传”、“反自传”式书写和历史书写的论述。本文认为,这一阶段余华的童年记忆和当下思考之间由鲜明的对立关系逐渐转变为富有张力的融合的关系,作家以“现实”生活为创作立场,在一个稳定而长久的时间维度上,进行舒缓的叙事,小说的故事性骤然增强,为由一个单纯的“童年”视角向整体童年记忆的展开提供了基础。在“看与被看”的宏观结构下,以形变和夸张为主要叙述手法,余华书写了孤独与狂欢、相爱与相杀、苦难与幽默、性的禁忌与释放等富有张力的主题,在这种张力中表现出追求个人生活“真实”和历史“真实”的冲动。第三部分由第五章构成,是对余华批判当下社会“现实”的论述。本文认为,从《第七天》开始,余华搁置了自己的童年记忆,开始以坚决的批判态度直面当下社会,其最大特点就是一直被悬置的道德感回到小说之中,而于此同时,之前小说中的内在张力也因此消失。第四部分由第六章构成,是以话语理论为支撑,对余华创作策略的专门论述。本文认为,无论是余华的创作还是对余华作品的研究,围绕着“余华”及其作品的活动都是一场话语权的争夺。在这场争夺中,余华本人提出的“真实”和“现实”两个概念至关重要。本文以福柯的知识——权力理论为出发点,认为作为余华的自我阐释,“真实”和“现实”这两个概念本质上是他关于其作品知识生产的一部分。作为作品的拥有者,他天然地享有优先批评的权力,而他理解的“真实”与“现实”作为这种知识生产的核心“产品”,又反过来巩固了作家的话语权力。话语是知识和权力相互关联的平台。为了说明余华作品和余华研究中的这种现象,文章描述了余华小说的话语样式,论述了余华的话语策略。
郭彧[3](2013)在《论艺术自律的终结》文中指出本文是从社会历史角度入手,对艺术自律终结的研究。“艺术自律”作为审美现代性的直接表征,其形成依赖于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发展。所谓市民社会指的是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社会领域,它是由各种相对独立存在的组织和团体构成的,在国家权力体制外自发形成的自治空间。市民社会意味着国家与社会的分离,这一分离所具备的解放功能是君主专制国家转变为民主国家,现代社会开始生成,个体自由得以实现。将市民社会与艺术自律结合起来看待,我们可以发现:一、艺术自律是市民社会的自由要求在艺术领域中的表现,艺术自律最终使得艺术摆脱了宗教和政治的束缚,获得了自身发展的自由;二、艺术自律也是一种对抗型话语,它是市民社会在与国家的对抗中争取文化领导权的重要臂助,因为艺术自律以普遍人性为其合法依据,而普遍人性所代表的普世价值正是市民社会用以抵抗国家的君权神授说、获取合法性优势的重要武器。然而,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对抗态势于二十世纪发生变化,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进一步加深,市民社会得到了巩固和扩张,最终压倒了传统的政治国家获得胜利。此时国家开始变成一个为市民社会服务的一个机构,而不是凭借自身的权力构造而压迫社会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艺术自律开始发生危机,走向消亡,毕竟艺术自律作为一种在国家的压迫下产生的对抗型话语,其生存依赖于市民社会与国家发生对抗时生成的张力性空间,在市民社会获得胜利的年代中,这一空间消失,艺术自律的存在依据也不复存在。代替自律性艺术出现的新型审美文化形态,则是市民社会自由要求的更为直接的表征,也即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的兴起意味着艺术自律的终结,这一终结可以从三个路径进行剖析。第一,审美的产业化导致了自律性艺术体制的消解。依照艺术自律产生的自律性艺术是纯艺术,它以一种形式实验+超越体验的整一性结构的方式显现自身。然而,大众文化以一种审美产业的方式出现后,这种整一性结构裂解了:自律的艺术是一种个体性的天才式创造,然而审美产业的社会化工业生产方式对此进行了直接破坏;自律艺术的超越体验是与外部世界无涉的,但审美产业要激发的恰恰是对外部世界需求的满足;自律艺术所要求的形式实验和超越体验本质上是一种拒斥大众的“深度”文化,而审美产业恰恰是要满足大众的欲求的“广度”性文化。然而,崩解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消失,纯艺术的整一结构破坏,使得它变成了一堆以星丛的方式存在的碎片,这一碎片构成了意义的网络空间,新的意义于是以一种互文性的方式进行了生产。第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解构了自律艺术的预设性独立。艺术得以自律的理论证明可分为三点:1、艺术无涉于快适和善,所以是自由的,这里的前提是艺术是形式游戏;2、艺术是普遍的,所以具有合法性,这种普遍性的源头是先验人性;3、艺术是通向形而上体验之途,所以是超越的,其前提则是实践理性的价值性。这些理论证明采用一种本质主义的先验方式进行了预设性的假定。然而,大众文化造就了“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现象的出现,人们开始用建构主义的方式看待审美,美不再是超越性的存在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与投射,美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内在生成的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产物,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人们不难看出大众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快感文化,本身蕴含的是阶级伦理,而这对自律性艺术的形式自足、理想超越、普遍认定等造成了消解,如此一来,自律艺术的独立也就不复存在了。第三,审美特权的消失和文化研究这一反审美特权的阐释话语的兴起。艺术自律使得美学与艺术相联姻,审美成为了艺术确证自身的唯一方式,此时,审美获得了特权。而随着审美被阐释为一种生存伦理,审美救赎的观念开始出现,艺术被理解为完善人性、对抗异化的工具。然而,大众文化的兴起意味着美不再是艺术唯一的意义设定。在实践维度上,市民社会的扩张造成了新中产阶级和新知识分子的兴起,他们突破了传统艺术家的封锁,带来了多元意义的集中爆发,而在理论维度上,大量的后学话语出现,其整体的间性效果也表现为对艺术即美的传统信念的怀疑。于是,审美特权走向消失,文化研究作为反审美特权的阐释话语应时而生。
陈长利[4](2010)在《文学接受·文学形式·意识形态 ——五种文学观念下的关系反思与理论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千年以来,在破除“本质主义”迷信、反思“文化研究”不足之后,重新审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关系价值成为文学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认为,文学本性的认识应该有三个基本维度,即文学接受、文学形式、意识形态。论文以综合性视角和系统的方法,从关系反思和理论建构的意图出发,以历史上出现的“五种”文学基本观念即“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客观说”、“接受说”为讨论的场域,分别从形式观念、关系形态、原因阐释三个层面,主要探讨了文学接受、文学形式、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五种”复杂关系构成,即“传达关系”、“表述关系”、“审美关系”、“客体关系”和“自反关系”。全文除导言和结论外,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讨论的是文学形式、意识形态、文学接受三个核心范畴和相关理论认识问题。关于文学形式讨论的主要问题有,我国当代文学理论对文学形式认识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当前文学形式的理解困境是什么?该怎样重新认识文学形式?关于意识形态讨论的主要问题有,传统理论对意识形态的认识的主要线索是什么?在当代意识形态理解遇到了什么困难?该怎样重新理解意识形态?关于文学接受讨论的主要问题有,文学接受在传统理论中是否发挥作用和作用是什么?该如何认识“期待视野”这一接受美学“方法论顶梁柱”的理论有效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对“期待视野”的确定方法可能会有哪些?第二章讨论的是“模仿说”下文学接受、传达形式与意识形态三者关系问题。首先,从文学形式观念层面,讨论了何谓“模仿说”下的总体形式观念“传达形式”?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哪些?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什么样的关联?其次,从“三者”关系层面,讨论了“传达关系”的三种主要表现形态,即“自然社会理性传达关系”、“宗教神学信仰传达关系”、“人文主义理性传达关系”。再次,对“传达关系”得以形成的原因加以阐释,问题包括:是什么构成了“传达关系”得以形成的“绝对性”话语权威?口头传播如何影响了“传达关系”的传达方式?为什么说“对等思维”水平下的“世界观念”阅读期待是“传达关系”得以形成的主体性条件?第三章讨论的是“实用说”下文学接受、表述形式、意识形态三者关系问题。首先,从文学形式观念层面,讨论了何谓“实用说”下的总体形式观念“表述形式”?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哪些?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其次,从“三者”关系层面,讨论了“表述关系”的三种主要形态,即“修辞层表述关系”、“类型层表述关系”、“中心层表述关系”。再次,对“表述关系”得以形成的原因加以阐释,问题包括:王权政治如何建立起“表述关系”得以产生的“社会性”话语权威?自然人性和世俗观念如何影响了“表述关系”的表述方式?为什么说“定向思维”水平下的“趣味”阅读心理是“表述关系”得以形成的主体性条件?第四章讨论的是“表现说”下的文学接受、审美形式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首先,从文学形式观念层面,讨论了何谓“表现说”下的总体形式观念“审美形式”?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其次,从“三者”关系层面,讨论了“审美关系”的三种主要表现形态,即“中介审美关系”、“实践审美关系”、“理性审美关系”。再次,对“审美关系”得以形成的原因加以阐释,问题包括:“个人主义”意识形态如何确立起“审美关系”得以产生的“主体性”话语权威?社会表述危机如何在“立法之人”上得到调节并表现在文学领域?为什么说“闭合思维”水平下的“反思性直觉”是“审美关系”得以形成的主体性条件?第五章讨论的是“客观说”下的文学接受、客体形式与意识形态三者关系。首先,从文学形式现象层面,讨论了何谓“客观说”下的总体形式观念“客体形式”?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哪些?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其次,从“三者”关系层面,讨论了“客体关系”三种表现形态,即“不透明客体关系”、“透明性客体关系”、“半透明客体关系”。再次,对“客体关系”得以形成的原因加以阐释,问题包括:现代社会“工具理性”如何确立起“客体关系”得以形成的“无意识结构”话语权威?文学学科独立如何影响了文学客体的存在方式?为什么说“形式思维”水平下的“文本深蕴”期待是“客体关系”得以形成的主体性条件?第六章讨论的是“接受说”下的文学接受、自反形式与意识形态三者间关系。在引言部分,简要讨论了“客观说”之后有没有一种新的基本文学观念产生?该怎样理解“接受说”?接下来讨论的是,首先,从文学形式观念层面,讨论了何谓“接受说”下的总体形式观念“自反形式”?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哪些?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其次,从“三者”关系层面,讨论了“自反关系”的三种主要表现形态,即“消解性自反关系”、“交流性自反关系”、“生产性自反关系”。再次,对“自反关系”得以形成的原因加以阐释,问题包括:当代“文化主导”如何确立起“自反关系”得以形成的“对话性”话语权威?新的“范式”转移如何影响了“自反关系”的经验维度的形成?为什么说“逆转思维”水平下的“对话交流”期待是“自反关系”得以形成的主体性条件?结论部分:对五种文学观念之间的关系加以简要评述总结,提出走向“关系诗学”的思想主张。
许程明[5](2003)在《文学的一种状态——阅读接受与当代文学散论》文中指出该文对文学过程中作者与读者的关系、阅读接受的几个运行环节、读者的心理机制及由此引发的中国当代文学读者的一些问题作了括约的分析,并以此证明文学始终是在多元状态中衍进的。
二、文学的一种状态——阅读接受与当代文学散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学的一种状态——阅读接受与当代文学散论(论文提纲范文)
(1)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真实与现实 ——余华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启蒙思想与余华的早期创作 |
第一节 一个人的启蒙:余华的“精神真实” |
第二节 《现实一种》:以血还血的伦理破坏 |
第三节 《一九八六年》:以暴易暴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批判 |
第四节 余华同鲁迅的关系 |
第二章 存在主义思想与余华的早期创作 |
第一节 存在主义思想与“死亡”意识的形成 |
第二节 语言的“死亡隐喻”及其“反媚俗” |
第三节 从深化“启蒙”到意蕴的不确定 |
第三章 余华长篇小说的“自传”与“反自传”书写 |
第一节 童年与当下:余华长篇小说中的虚构与真实 |
第二节 相爱与相杀:余华作品中的家庭成员关系 |
第三节 “看”与“被看”模式下的孤独与狂欢 |
第四章 新历史主义观与历史和地理中的自我 |
第一节 新历史主义下的“性”与“情” |
第二节 幽默与苦难:历史负担的肩任与抛弃 |
第三节 “不确定”的语言:余华身份的落实与虚无 |
第五章 《第七天》:互联网时代的余华创作 |
第一节 《第七天》中的现实与真实 |
第二节 网络之网与批判之绊:余华创作的“真实”危机 |
第六章 作为话语策略的“真实”与“现实” |
第一节 “真实”与“现实”话语的形成 |
第二节 作为策略的“真实”与“现实”话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余华访谈》 |
后记 |
(3)论艺术自律的终结(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 艺术自律 |
(二) 大众文化 |
(三) 市民社会 |
(四) 综合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市民社会与艺术自律的出场 |
一、市民社会 现代性工程的历史表征 |
(一) 市民社会的生成与历史 |
(二) 市民社会的解放功能 |
二、艺术自律 市民社会的审美文化形态 |
(一) 市民社会 艺术自律生长的历史场域 |
(二) 普遍性策略 艺术自律与文化领导权 |
第二章 市民社会的当代转型与艺术自律的危机 |
一、民族国家的衰落与市民社会的胜利 |
(一) 古典时代 贵族国家对市民社会的抑制 |
(二) 大革命的后果 民族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二元结构 |
(三) 宪政民主的时代 市民社会扩展与国家权力的改良 |
(四) 市民社会的权力自主性 晚期资本主义的历史逻辑 |
二、艺术自律的消失与大众文化的兴起 |
(一) 艺术自律的耗散 对抗型话语与市民社会结构转型的错位 |
(二) 大众文化的勃兴 自律性体制危机的现实走向 |
第三章 审美的产业化 自律性艺术体制的消解 |
一、纯艺术 艺术自律的出场 |
(一) 形式实验 纯艺术的外向诉求 |
(二) 审美伦理 纯艺术的内在指向 |
二、整一结构的消失 解构自律性艺术 |
(一) 社会化生产语境中个人技艺的退隐 |
(二) 意义经验的公共性与开放性 |
(三) 时间性的“深度”文化与空间性的“广度”文化 |
三、审美产业 自律艺术的弥散与播撒 |
(一) 后自律艺术的文本形态 星丛 |
(二) 后自律艺术的意义形态 互文性 |
第四章 日常生活审美化 解构自律艺术的预设性独立 |
一、解读“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
(一) 由西方到中国 一个后现代命题的理论旅行 |
(二) 身份之争 一个后现代命题的社会效应 |
二、文化战争 本质主义VS建构主义 |
(一) 艺术自律 本质主义的话语模式 |
(二)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建构主义的话语模式 |
三、消解自律性艺术体制的理论前提 |
(一) 审美政治对形式自足的消解 |
(二) 阶级伦理对普遍人性的消解 |
(三) 快感文化对理性超越的消解 |
第五章 审美特权的消失与文化研究的兴起 |
一、审美特权与审美救赎 |
(一) 审美特权 “天才论”的阐释能量 |
(二) 审美救赎 “解放论”的伦理指向 |
二、审美特权的消亡与意义经验的跨学科性 |
(一) 实践维度 意义生产的集约效应 |
(二) 理论维度 “后学”话语的“间性”效应 |
三、文化研究 反审美特权的阐释实践 |
(一) 文化批评的观念 |
(二) 反审美特权的理论话语 |
结语 大众文化与自律性艺术的终结 |
一、艺术自律的诞生与消亡 |
二、自律艺术终结的三条路径 |
三、艺术自律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文学接受·文学形式·意识形态 ——五种文学观念下的关系反思与理论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核心范畴:文学形式、意识形态、文学接受 |
第一节 关系与话语:理解文学形式 |
一、文学形式传统理解 |
二、文学形式理解困境 |
三、文学形式重新阐释 |
第二节 描述与实践:理解意识形态 |
一、意识形态传统理解 |
二、意识形态理解困境 |
三、意识形态重新阐释 |
第三节 经验与阐释:理解文学接受 |
一、隐蔽动力:文学接受在历史上的文学功能 |
二、期待视野:先验结构与体验建构互动生成 |
三、实际应用:期待视野多种阐释方法可能性 |
第二章 模仿说:文学接受、传达形式与意识形态 |
第一节 形式观念:"模仿说"与"传达形式" |
一、何谓"传达形式" |
二、"传达形式"表现 |
第二节 关系形态:文学接受、传达形式与意识形态 |
一、"自然社会理性"传达关系 |
二、"宗教神学信仰"传达关系 |
三、"人文主义理性"传达关系 |
第三节 原因阐释:"传达关系"与"绝对命令" |
一、"意识形态"与"神圣理性" |
二、"口头传播"与"言语力量" |
三、"对等思维"与"世界观念" |
第三章 实用说:文学接受、表述形式与意识形态 |
第一节 形式观念:"实用说"与"表述形式" |
一、何谓"表述形式" |
二、"表述形式"表现 |
第二节 关系形态:文学接受、表述形式与意识形态 |
一、修辞层表述关系 |
二、类型层表述关系 |
三、中心层表述关系 |
第三节 原因阐释:"表述关系"与"话语策略" |
一、"意识形态"与"王权崇拜" |
二、"自然人性"与"世俗观念" |
三、"定向思维"与"趣味阅读" |
第四章 表现说:文学接受、审美形式与意识形态 |
第一节 形式观念:"表现说"与"审美形式" |
一、何谓"审美形式" |
二、"审美形式"表现 |
第二节 关系形态:文学接受、审美形式与意识形态 |
一、中介审美关系 |
二、实践审美关系 |
三、理性审美关系 |
第三节 原因阐释:"审美关系"与"大写之人" |
一、"意识形态"与"个人主义" |
二、"表述危机"与"立法之人" |
三、"闭合思维"与"反思直觉" |
第五章 客观说:文学接受、客体形式与意识形态 |
第一节 形式观念:"客观说"与"客体形式" |
一、何谓"客体形式" |
二、"客体形式"表现 |
第二节 关系形态:文学接受、客体形式与意识形态 |
一、"不透明"客体关系 |
二、"透明性"客体关系 |
三、"半透明"客体关系 |
第三节 关系形成:"客体关系"与"结构-功能" |
一、"意识形态"与"工具理性" |
二、"知识划分"与"文学客体" |
三、"形式思维"与"文本深蕴" |
第六章 接受说:文学接受、自反形式与意识形态 |
第一节 形式观念:"接受说"与"自反形式" |
一、何谓"自反形式" |
二、"自反形式"表现 |
第二节 关系形态:文学接受、自反形式、意识形态 |
一、"消解性"自反关系 |
二、"交流性"自反关系 |
三、"生产性"自反关系 |
第三节 原因阐释:"自反关系"与"微观权力" |
一、"意识形态"与"文化主导" |
二、"范式转移"与"重视经验" |
三、"逆转思维"与"对话交流" |
结论:走向"关系诗学"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文学的一种状态——阅读接受与当代文学散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文学的一种状态——阅读接受与当代文学散论(论文参考文献)
- [1]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2]真实与现实 ——余华小说研究[D]. 张中弛.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3]论艺术自律的终结[D]. 郭彧. 武汉大学, 2013(03)
- [4]文学接受·文学形式·意识形态 ——五种文学观念下的关系反思与理论建构[D]. 陈长利.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5]文学的一种状态——阅读接受与当代文学散论[J]. 许程明.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