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湟源县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之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赵东亮[1](2021)在《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文中提出如何降低承灾体脆弱性已成为国际社会可持续性科学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青藏高原作为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影响最深的地区,其对外部扰动有着极强的脆弱性,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利于自然灾害发育,灾害风险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持续增加。研究该地区承灾体脆弱性对于高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利用统计数据与空间栅格数据建立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数据库,然后基于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模型框架,从数据库中遴选出人口密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密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密度、每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价值系数、多年平均气候侵蚀力指数、不同植被类型恢复力系数等26项指标、15项因子,分别从暴露度、敏感性、应灾能力(恢复力)三个维度构建该区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定量测度社会、生态脆弱性,在此基础上集成承灾体综合脆弱性。最后,运用变异系数法、变化斜率法等分析各县域2000~2017年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特点,预测其变化趋势;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Getis-Ord Gi*热点探测、趋势面分析等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区内承灾体脆弱性空间分布特点及影响机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减灾对策,希冀为区内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分布总体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极度与高度综合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中部、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区腹地等地;极度与高度社会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等地。(2)LISA和热点探测结果显示:青藏高原综合脆弱区呈“多核状”,出现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四个高脆弱性热点核心区,青南高原、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以及塔里木盆地周缘三个低脆弱性冷点核心区;社会脆弱区呈“单核状”,分布在河湟谷地;生态脆弱区呈“散点状”,分布在青南高原、羌塘高原等部分地区。(3)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模式方面:羌塘高原呈“高-高”模式、拉萨地区呈“高-中高”模式,其中,河湟谷地、共和县、贵南县、曲水县等为“社会脆弱导向型县域”;治多县、嘉黎县等为“生态脆弱导向型县域”。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部分县域为社会-生态脆弱性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脆弱区,而拉萨地区当雄县、尼木县、堆龙德庆县、林周县、浪卡子县、洛扎县是“高度暴露-中低度敏感-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为高原上最为脆弱的区域,是今后重点防范区。(4)脆弱性子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极度与高度综合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川西高原、拉萨地区、雅鲁藏布江中下游、青藏高原云南部分等地,其中云南泸水市、福贡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为高社会-生态暴露重叠区,成为高原极度暴露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川西高原东部边缘、拉萨地区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甘南高原、川西高原、青藏高原云南部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等地。极度与高度综合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昆仑山、羌塘高原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其中治多县、杂多县、曲麻莱县、玛多县是社会-生态敏感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敏感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柴达木盆地东部至祁连山一带、川西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微度和低度综合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至喜马拉雅山北坡大片区域,其中羌塘高原和青南高原玛多县是低应灾能力-恢复力重叠区,是高原上极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微度和低度应灾能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藏南谷地、横断山脉腹地、喜马拉雅山等地;微度和低度恢复力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西部等地。(5)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方面:2000~2017年,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整体由北向南逐渐降低;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均值()由0.388降至0.289,呈利好发展态势;其间脆弱性空间差异度逐年缩小,但在2012年后有所增大;西宁市、拉萨市、昌都县周边县域脆弱性迅速降低。到2017年,高原上绝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低脆弱区。德格县、玉树市、那曲县、南木林县四县属于低暴露脆弱区,是最脆弱区。未来脆弱性将增大的地区位于羌塘高原西部、河湟谷地、青南高原、共和盆地,其中青南高原和羌塘高原西部将显着增加,是重点防范区。
申振宇[2](2020)在《基于GEE的Landsat影像长时间序列数据的湟水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及精度评估》文中研究指明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计算平台,获取从1987-2019年期间25年的较少云量的Landsat TM/ETM+/OLI数据,利用基于机器学习方法--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对湟水流域长时间序列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信息进行提取;针对长时间序列数据研究方法的特点,采用时空一致性检验对得到的初步分类结果,分别进行了城市一致性和耕地一致性检验处理,以减少分类逻辑错误;最终通过精度评估得到精度较高的研究区25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是进行海量遥感数据研究的优秀平台。其能实现从数据收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处理到结果输出全流程工作,极大的提高了科研效率。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的协助下,以本文为例,使用常规单机遥感平台约1年左右的任务量,可以压缩到约3个月左右,提高了约60%的工作效率,使得资源较为匮乏的个人科研人员也可以完成之前需要团队协作的科研任务。(2)在监督分类学习中,样本的数量、质量及其空间分布对分类结果的精度作用大于后续引入的特征向量对精度的提高幅度。以2018年的分类结果为例,在进行特征优化工作时,分别进行了样本选取及位置的优化、纹理特征及最适窗口的选择、气候因素的选择以及最佳纹理组合的选择。结果显示:只有在第一步,样本选取及位置优化时,精度提高从约70%,提高到81.33%,提高幅度最高达7.32%,而经后面三个优化步骤,得到2018年最终的分类精度为82.93%,提高幅度仅为1.6%,较前者提高幅度并不大。(3)基于GEE云平台,通过影像获取、特征优化和随机森林分类,得到1987-2019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初始数据数据,总体精度在72.25%-90.20%之间,Kappa系数在0.68-0.89之间。受影像质量的影响,较早年份的分类结果中同一地物连续年间会出现明显的逻辑冲突和错误,需要进行分类后处理,以修正错误。(4)长时间序列高时间分辨率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的研究方法,区别于间隔年的研究方法,必须进行前后年的逻辑检测。在借鉴前人对城镇不透水面时空一致性检验的思想及其算法的基础上,针对湟水流域,除了进行城市时空一致性检验外,更进一步的提出了耕地的时空一致性处理算法。主要通过时间滤波和逻辑判断两个步骤,先后对城镇和耕地进行了分类后处理,并对其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经过时空一致性算法处理后的分类结果,更符合正常事物发展逻辑,总体精度在74.72%-87.36%之间,Kappa系数在0.71-0.86之间,除个别年份受算法精度影响,总体精度有所降低,其余年份提高了0.41%-3.44%。
崔乃心[3](2020)在《人文因素对于青海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空间效应研究》文中提出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地形地势复杂,特殊的高原高寒自然环境条件下,孕育了丰富的植物、动物、矿产等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极其敏感和脆弱的区域。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因其是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水系的源头区域,被称为“中华水塔”,对于维持我国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为改善青海省的总体生态环境状况,青海省政府以及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如:退耕还林(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国家公园建设、生态移民政策措施等。对于改善青海省的自然环境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退耕还林(草)工程是青海省众多生态保护工程中较早实施的、面积最大、影响最大的。且青海省的民族文化非常多样,其中以藏传佛教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具有代表性。因此,本论文从退耕工程和宗教文化影响的角度探讨了人文因素对青海省土地利用的变化的影响,以期从人文因素的不同维度和多元化的视角来分析我国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本文以1990-2015年6期土地利用遥感数据、NDVI植被盖度栅格数据、土壤栅格数据、寺庙和村落的矢量数据为基础地理数据,结合数字高程图(DEM)、地形图以及相关统计资料和野外调查的数据,通过NDVI、RUSLE土壤侵蚀模型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成效,以及其空间效应;并通过建立修正的空间关系模型研究宗教文化对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空间效应,进一步解释人文因素(政策和文化)对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空间影响规律和机制。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1990-2015年间,草地、未利用土地的面积整体上呈现减少趋势,而林地、水域、耕地和建筑用地面积所有增加,在2015年依次比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之前依次增长了 0.23%、0.53%、0.03%和0.15%。虽然草地整体减少了 0.79%,但高、中密度草地的面积实际上是增多的,草地总面积减少主要是由于面积占比最大的低密度草地的减少幅度大于高、中密度草地的增长幅度。总体来说,退耕还林(草)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面对低密度草地面积减少的现状,说明退耕还林(草)工程虽然改善了林地和中、高密度草地的退化状况、促进了未利用土地向可用土地的转变,但是并没有有效阻止低密度草地的减少。青海省在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时候,毁林开荒、林草复垦的现象始终存在,同时对于天然林和草场的保护力度还不够。(2)从植被覆盖角度来看,NDVI最大值和年均值在2000年退耕工程实施后有所增长,2015年NDVI平均值同比于1995年增长了 14.30%,且61.92%的区域植被覆盖度增长。从土壤侵蚀角度来看,青海省土壤侵蚀总量在2015年达到最低25年来最低,同比于1990年下降了 14.13%;“中度”以上侵蚀程度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自2005年以后逐年减少,在2015年降低到7.31%,低于还未实施退耕工程的1990年和1995年。虽然侵蚀程度相对较低的土壤面积达到青海省总面积的80%、土壤侵蚀总量也在逐年减少,但是青海省仍有约23.42%的土地为“强度”、“极强”以及“剧烈”侵蚀土地,并且这三类侵蚀土地的侵蚀总量占比达到84.78%。在青海省土壤侵蚀状况整体得到改善的情况下,着重关注三类较强侵蚀土地对应的区域是改善侵蚀状况的重中之重。(3)从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的空间效应来说,针对土壤侵蚀的GWR局部回归模型并没有优于OLS的全局回归模型;同时两种模型的矫正R2均值不超过0.3644。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退耕工程的实施对于土壤侵蚀的空间效应不具有显着差异性;其次,采用OLS和GWR模型去解释不同土地利用对于土壤侵蚀产生的空间影响的有效性是比较有限的。而对于植被覆盖度来说,采用GWR模型的拟合优度高于OLS模型。在实施退耕工程之后,2015年各项解释因子的影响程度依次是:建筑用地>林地>水域>耕地>未利用土地>草地。比起未实施政策的1995年,主要有两个变化。其一:水域因子的系数大于耕地因子,排在耕地的前面。其二,2015年各类解释因子的系数的空间差异性大幅度下降,说明每种土地利用类型对于青海省各区域的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的空间异质性降低,空间平稳性升高。就各项因子来说,负向作用最大的建筑用地对于植被盖度的抑制作用降低;林地对于植被盖度改善的促进作用增强;水域的抑制作用也有所降低,东西差异明显降低;耕地对于植被盖度的抑制作用增强变为继建筑用地之后第二大抑制因子。草地因子的系数一直是最低的,对于植被盖度的改善作用从模型上来看较小。(4)利用Ripley’s K函数所计算的寺庙和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17个县的寺庙和村落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村落来说,除了治多县和格尔木县的村落表现出的显着聚集分布,其他15个县的村落在研究区域内呈现出空间随机分布格局。而寺庙的空间分布格局相对复杂,其中:达日县、治多县、玛多县、玛沁县、河南蒙古县和格尔木县6个县的寺庙数目少于10,导致空间格局无法计算。剩余11个县的寺庙呈现出两种空间格局:显着性聚集(玉树县、杂多县、称多县)和随机分布。(5)通过采用两个修正模型来研究寺庙和村落文化对于周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空间效应。第一个P(rq)指标衡量寺庙和村落周边所有土地利用变化在不同空间范围内的空间关系,以及这种空间关系随时间的变化。第二个Pc(rq)指标则更加关注在时空尺度上特定类型的土地利用变化在寺庙周围的空间关系,而不再关注平均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首先,寺庙文化对于周边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具有显着作用,且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显着聚集,而村落文化与周边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没有显着的影响作用。其次,寺庙的空间分布格局对于寺庙对周围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而在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中没有发现这种相关性。具体来说,对于显着性聚集的寺庙来说,寺庙文化对周围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通过称为“聚集效应”的积累而得到加强。而对于在某些地区少于10座的寺庙来说,则该效果不会发挥促进作用。另外,在30类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中,寺庙文化对于林地和草地的变化的影响最大。
王慧[4](2020)在《“粮改饲”背景下西部贫困地区合作社牧草种植经济效益探究》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始终将“粮改饲”作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甘肃省和青海省作为“粮改饲”政策的先行地区,国家财政补贴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同处西部的甘肃省和青海省,草牧业在该地区产业脱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取了甘肃省和青海省两省份中三个有特色的西部贫困县区,基于三个调查区68家合作社的调研数据,比较了调查区合作社的基本特征和牧草种植品种差异及其比较效益,探究了合作社种植牧草的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分析了牧草种植的综合效率及影响因素,以期为西部贫困地区“粮改饲”的实施提供理论指导。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粮改饲”政策有效推动了调查区牧草种植产业的发展,调查中88.24%的合作社都是在近五年之内开始从事牧草种植。调查中草牧业相关合作社有向种养结合型合作社转型的趋势。调查区种植牧草品种主要为青贮玉米和各地区特色牧草。(2)调查区草牧业合作社经营者两极分化,一部分为具有丰富农业生产经验、年纪相对较大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传统农民,另一部分则是较为年轻、相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的新型职业农民。(3)苜蓿(每亩收益率最高,为303.68%)、青贮玉米(每亩纯收入最高,为1302.9元)具有相对较高的经济效益。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种植牧草的投入产出经济效益最高。在各项成本中,农药化肥所占比还较高,约为20%~30%,应逐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行为。同时,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农业机械使用率较高,其他两个地区机械化及山地机械研发推广应用是产业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限制因素。(4)调查区平均综合效率较高(0.768),但差异较大。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综合效率(0.931)最高,整体基本处于规模保持不变阶段;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50%的合作社处于规模报酬不变,其他基本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则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递增和递减各占1/3,分级化现象严重。(5)在影响合作社牧草种植综合效率的诸多因素中,2018年牧草种植总产值(P<0.01)呈现正向影响;农药投入(P<0.01)、机械投入(P<0.01)、牧草种植补贴比率(P<0.01)、种子投入(P<0.1)、化肥投入(P<0.1)呈现负向影响。基于以上结果,提出如下建议:一是继续加强“粮改饲”的宣传力度,鼓励培养生态循环、种养结合观念;二是加强和完善牧草种植补贴政策,多元化扶持草牧业合作社发展;三是推动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四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徐贞[5](2019)在《土地节约视角下青海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扩张,有限的土地资源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2008年,国务院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的提出,虽然对我国土地压力具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就偏远地区及地形复杂的山地区域的乡村聚落而言,迫于人口增长压力、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等原因,加上当地相关部门土地监管力度不够、规划设计僵化、人们节约意识薄弱等种种因素,土地浪费现象依然特别严重。青海河湟地区位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分与黄土高原相接,人口众多、工业化、城镇化及不合理的耕地制度等因素使当地生态环境变得极其脆弱,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可利用土地资源急剧减少。同时,城镇空间的扩张,引导人口向城市迁移,导致大量乡村聚落空间荒废、耕地闲置,造成极大的土地浪费现象。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在国家土地节约集约政策的导向下,对青海河湟山地地区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以期为青海河湟地区的传统山地聚落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山地作为青海河湟地区最为常见的地形类型,数量众多且人地矛盾较为突出,是笔者选择该地区传统山地聚落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本文结合历史学等相关学科,对土地节约视角下的青海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进行分析研究,试图提出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的优化策略,有利于青海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的可持续性发展。首先,论文对青海河湟地区自然环境进行概述,梳理出该地区传统聚落的历史发展沿革,继而对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该地区的山地聚落类型特点。其次,基于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的分布特征,对聚落进行分类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各类型山地聚落空间形态进行详尽分析,结合其土地利用特征总结得出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的普遍特性。最后,结合地形坡度等因素对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进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分析,从土地利用为切入点梳理出该地区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现存问题,最终引出在土地节约视角下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的两种发展方向——原址更新型发展模式和迁并集聚型发展模式——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为日后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环建青,王周[6](2016)在《西宁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西宁市为研究区域,调查了西宁市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7年来所取得的生态效益,并对生态效益进行了价值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宁市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该工程所取得的涵养水源效益、保育土壤和保净化环境效益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而逐年增加。
李宗杰,田青,宋玲玲[7](2014)在《会宁县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调查研究——以会宁县刘寨乡和土门岘乡为例》文中提出以刘寨乡和土门岘乡为例,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对会宁县北部乡镇退耕还林(草)工程农户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广大农户对该工程广泛认同,主要体现在:(1)广大农户普遍认为水土流失是制约经济收入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积极参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才能增加经济收入,从源头上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2)广大农户对退耕还林(草)工程取得的显着水土保持效益广泛认同,而且大多数农户的家庭经济收入呈现增加势头。通过工程的实施,当地的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显着提高,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社会效益显着。
于金娜[8](2014)在《黄土高原地区造林补贴标准研究》文中提出从世界各国的林业实践来看,补贴制度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降低林农经营风险、提高林农投资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等,因此实施补贴成为各国政府常用的扶持林业的政策工具之一。鉴于国内外关于林业补贴标准的研究,不仅涉及到区域的差别,如热带雨林区、温带林区及草原等,而且还涉及到不同立地类型的造林,如山地造林、丘陵造林、平原造林等,以及造林类型,如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生态林等,所以即使这些研究采用相同的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甚至有些结论存在明显的矛盾与冲突。除此之外,已有的研究还有一个共性,就是没有考虑到树种的差异对造林补贴的影响。在实践中,由于补贴标准制定不科学而导致了政策效率低且执行成本高,最终影响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及其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合理的造林补贴标准,使其既符合政府追求的社会利益,也能兼顾林农的经济利益,从而提高造林项目的效率、降低项目执行成本,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在中国,多数的林业补偿标准是由政府制定的,然后在补贴政策试点过程中,结合农户的诉求慢慢地调整补贴标准以优化补贴政策,这样就会大大降低补贴的效率,为了提高补贴的效率和效果,本研究引入自愿环境协议方法,在充分考虑受偿者及政府意愿的前提下,确定合理可行的造林补贴标准。本研究的具体研究思路如下:从农户角度出发,政府给予的造林补贴标准要高于农户自己可以接受的底线(即通过机会成本法和受偿意愿法权衡得出的造林补贴标准);从政府角度出发,其愿意支付的造林补贴标准最高额度是造林所实现的生态效益价值;在充分考虑两者补贴诉求的前提下,本研究构建了基于自愿环境协议框架的政府—农户协商模型,来确定合理造林补贴标准,并以黄土高原地区典型区域为例展开实证研究。基于此研究思路,本研究采用机会成本、受偿者意愿、碳吸存效益内部化、自愿环境协议等方法,以边际农地上造林为研究对象,展开对实现碳吸存效益的造林项目补贴标准的研究,以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合理补贴标准的核算方法,为建立和优化造林补贴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也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建立新的研究框架。首先,本研究分别利用机会成本和受偿意愿方法,分析基于农户视角的造林补贴标准,以此作为自愿环境协议中林农接受补贴的底限。对于农户进行农地造林而言,农户会选择造林的机会成本,是林农选择继续农地经营、转变为牧地经营或者直接撂荒等几种用途中收益最大用途所带来的收益。所以,如果政府想激励农户进行造林,其给予的补贴就必须保证农户选择造林所是所有土地用途中收益最大的,通过该思路得到的应该是比较客观的衡量林农可以接受的最低补贴。为了从主观上得到农户愿意接受的补贴标准,本研究还设计了农户受偿意愿调查问卷,以便获取农户主观上能够接受的最低补贴。最后,还对机会成本和受偿意愿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因为考虑到受偿意愿具有主观性,且农户容易高估其受偿意愿,这里基于农户视角的造林补贴标准以机会成本作为基准。通过实证分析,在私人轮伐期内,如果期望农户参与造林项目,需要给予的补贴标准为2405元/公顷/年,为了使农户将私人轮伐期延长至社会最优轮伐期,农户的造林补贴诉求净现值为39226.16元。其次,将森林的碳吸存效益价值化,分析基于政府视角的造林补贴标准,并以此标准作为自愿环境协议中,政府愿意支付补贴的最高限。借鉴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关于沙棘生长的相关信息,将沙棘林的固碳量进行价值化,得到实现碳吸存效益的最大化时的补贴标准净现值为39591.40元(2174元/公顷/年,共计34年),即为政府愿意支付的最高补贴标准。最后,基于林农和政府视角的造林补贴标准,确定自愿环境协议下的最优造林补贴标准。将当前环境管制方式中具有优势的自愿环境协议引入到造林补贴标准的确定中,这是本研究的一个创新点,这样确定的造林补贴标准,充分体现了协议双方的诉求及其意愿。在社会最优轮伐期内,测算得到农户在34年内的补贴诉求净现值为39226.16元,而政府的补贴净现值为39591.40元,由于前者小于后者,因此关于造林补贴的自愿环境协议可达成。在信息透明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林农和政府的诉求,经过双方协商,最终将造林补贴补贴净现值确定为双方的平均值即39408.78元,而具体的补贴方案为,1-21年按照农户的需求给予补贴2405元/公顷/年,而从22年至34年继续给予补贴1294元/公顷/年。按这样的补贴标准和补贴年限,可以保证农户不仅在21年内不采伐,甚至在21年至34年间仍然不采伐,最终可以保证造林项目政策目标的实现。该研究可以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种植沙棘,所实现碳吸存效益的造林补贴标准。本研究将自愿环境协议纳入造林项目中,为造林补贴标准的确定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是研究的理论价值。该研究思路不仅仅考虑了政府的支付额度,而且更顾及到了造林主体的补偿诉求,由此确定的造林补贴标准更具有现实意义。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尽管自愿环境协议具有自身无法超越的优点,但是该方法也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建议政府在进行造林政策时需要做好前期的宣传教育工作,并且谨慎地对待造林补贴标准的确定,以保证造林实现碳吸存效益的生态目标。
陈海军[9](2014)在《云南民族地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元阳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生产要素资源,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农业却只是关注了其经济功能,而对生态功能极少关注。在治理我国、云南日益严峻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现实需求大背景下,本文发现我国的农业生态补偿实践与研究与国际上还有一定差距,而且目前对民族地区的农业生态补偿问题还没有系统化的研究,此外,考虑到研究地区的民族属性问题,对民族地区的农业生态补偿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因此,笔者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找到在民族地区进行农业生态补偿的有效机制和对策建议,为健全完善我国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与农业补贴制度与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本文在总结目前国内外农业生态补偿理论研究与实践,阐述农业生态补偿相关基本概念与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以及实地走访所收集的数据资料,以云南元阳县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以此进一步研究了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对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影响,并分析了民族地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思路、基本框架以及保障体系,最后给出了几点对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民族地区的农业生态补偿实质是一种综合运用经济、政策、技术、市场等多种手段,激励农民提供优质的农业生态环境相关产品及其行为,约束破坏行为,鼓励受益者购买这些优质相关产品,从而有效地调节相关群体的利益关系、解决相关活动的外部性问题,以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利益调整激励机制。第二,由于地区差异使得补偿机制具有差异性,这要求结合研究地区实际情况来研究具体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重视研究地区的文化、经济、社会因素对补偿机制构建的影响。因此,在民族地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应包括补偿层级、利益相关者、补偿标准、补偿期限与范围、补偿方式与支付模式、以及补偿资源来源等方面。第三,经济作物的理论补偿标准明显高于粮食作物,而且比目前正在实行的相关标准高出6倍以上。农户对香蕉、水稻、金豆、玉米在采用环境友好型种植方式条件下(不用农药化肥)的受偿意愿分别为2631-2940、925-1055、2399-2769、660-810元/亩;农户对香蕉、水稻、金豆、玉米在采用环境友好型种植方式条件下(使用一半农药化肥)的受偿意愿分别为1750-1961、568-684、1654-1851、413-501元/亩。第四,城市居民意愿为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其实际支付意愿为:在采用环境友好型种植方式条件下(不用农药化肥)多支付目前价格的0.82-1.08倍,在采用环境友好型种植方式条件下(使用一半农药化肥)多支付目前价格的0.6-0.77倍;理论支付值分别为1.32倍、0.88倍。此外,有48.18%的城镇居民意愿再为环境友好型农业所带来的环境溢出,实际支付158-239元/年的费用,理论上意愿支付404元/年的费用。第五,为使民族地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顺利运行,还需要在法律、组织管理、市场、评估等方面做好相关保障工作。在完善这一机制方面,需要重视对补偿层级的区划、提高项目的参与性、市场机制在核算标准方面的作用、对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加强相关理论研究等。
赵岩[10](2013)在《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水土保持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水土保持区划又是水土保持规划等工作的关键和前提,但是,在新时期的要求下,全国性及大尺度区域水土保持区划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是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一级区分区基础上,重点解决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划分的体系、方法和功能等问题。本文是在系统总结相关区划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我国自然地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特征,充分考虑区域水土保持特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分区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提出了水土保持功能类型、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通过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数据上报系统获取数据,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统计分析(SPSS、MATALAB)等技术手段进行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的划分,并进行了三级区功能定位,根据三级区的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提出分区防治技术途径。选择西北黄土高原区、南方红壤区作为典型区进行了实例研究。旨在为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思路与成果如下:(1)明确了水土保持区划理论基础与原则;水土保持区划是部门综合经济区划,与我国已经完成地貌、土壤、林业等区划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划以自然地理分异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等为基础;以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原则、主导因素和综合性相结合原则、区域连续性与取大去小原则和水土保持主导功能原则等为区划原则;在相关区划(分区)的等级层次体系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的目标和任务。(2)构建了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和方法。结合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影响因子分析,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的指标体系由自然地理要素、水土流失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和经济社会要素4个方面组成,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结合水土保持区划原则,提出采用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区技术途径,确定了以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人工神经网络(SOFM)、空间叠加、现状评价和专家判别等水土保持区划方法。提出了以县级行政区作为区划基本单元。(3)水土保持区划二级区划分。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二级分区依据,二级区划分指标包括特征优势地貌及海拔、水土流失类型及强度、水热指标等参考共性指标。提出了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区途径。以西北黄土高原区为实例,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林草覆盖率和强度以上侵蚀强度比例等5个主导指标,通过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将西北黄土高原区分区5个二级区。采用空间叠加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SOFM)分析的方法进行南方红壤区二级区分区实例研究,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10℃积温、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等6个指标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初步的8个二级区: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平均径流量、>15°坡度面积比例、轻度以上侵蚀面积比例、山地面积等9个指标进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SOFM)聚类,将南方红壤区划分为8个二级区:通过对南方红壤区的空间叠加和人工神经网络聚类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专家判别等方法将南方红壤区分为8个二级区。(4)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划分。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分区依据、指标选择原则和区划方法。以西北黄土高原区为例进行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划分研究,并采取了按划定的二级区和按要素2种技术方案就行了对比研究。构建了西北黄土高原区三级区划分的指标体系,包括自然地理要素、水土流失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和经济社会要素的共24个指标。以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相结合方法进行每个二级区的三级区划分,得到西北黄土高原区三级区方案一。以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和空间叠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按要素划分三级区,得到西北黄土高原区三级区方案二。通过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对比,结合专家判别等方法将西北黄土高原区分为16个三级区。(5)水土保持功能定位与分区防治。提出了水土保持基础功能8类,并提出了内涵及界定条件;构建了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水土保持功能评价结果得到了西北黄土高原区功能重要性评价图,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得到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图,将综合评价图与三级区方案叠加,确定了西北黄土高原区每个三级区的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根据三级区的主导功能提出了分区防治技术途径。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分析,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目标和任务,构建了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通过实例探索了主导指标、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人工神经网络(SOFM)、空间叠加和专家判别等区划方法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可行性;提出了以水土保持主导功能进行三级区定位和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不同的分区提出防治技术途径。为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和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二、对湟源县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之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湟源县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脆弱性相关概念界定 |
1.3.1.1 自然灾害 |
1.3.1.2 承灾体 |
1.3.1.3 脆弱性 |
1.3.1.4 社会脆弱性 |
1.3.1.5 生态脆弱性 |
1.3.1.6 多灾种 |
1.3.2 国外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2.1 萌芽阶段(20 世纪20 年代至70 年代末) |
1.3.2.2 发展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至20 世纪末) |
1.3.2.3 提升阶段(进入21 世纪至今) |
1.3.3 国内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3.1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尺度 |
1.3.3.2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方法 |
1.3.4 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及不足 |
1.3.4.1 脆弱性相关领域 |
1.3.4.2 单灾种风险评价领域 |
1.3.4.3 承灾体脆弱性领域 |
1.4 研究内容框架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青藏高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貌 |
2.1.2 河流水文 |
2.1.3 气候 |
2.1.4 植被土壤 |
2.2 青藏高原人口及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 |
2.2.2 社会经济 |
2.2.2.1 综合经济水平及结构 |
2.2.2.2 农牧业 |
2.2.2.3 工矿业 |
2.2.2.4 交通运输业 |
2.2.2.5 邮电通讯业 |
2.3 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概况 |
2.3.1 地震 |
2.3.2 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
2.3.3 雪灾 |
2.3.4 旱灾 |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构建原则 |
3.2.1.1 可操作性原则 |
3.2.1.2 完整性原则 |
3.2.1.3 科学性原则 |
3.2.2 构建过程 |
3.2.3 评价指标的解释 |
3.2.3.1 暴露度指标 |
3.2.3.2 敏感性指标 |
3.2.3.3 应灾能力(恢复力)指标 |
3.3 数据预处理 |
3.3.1 社会经济数据 |
3.3.2 生态数据 |
3.4 数据归一化处理 |
3.5 确定指标权重 |
3.6 脆弱性评价模型 |
3.7 脆弱性变化特征分析方法 |
3.7.1 变异系数法 |
3.7.2 变化斜率法 |
3.7.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3.7.3.1 Moran's I |
3.7.3.2 Getis-Ord Gi*热点探测 |
3.7.4 三维趋势分析 |
第四章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分析 |
4.1 社会脆弱性分析 |
4.1.1 各子系统社会脆弱性指数 |
4.1.1.1 暴露度分析 |
4.1.1.2 敏感性分析 |
4.1.1.3 应灾能力分析 |
4.1.2 社会脆弱性指数 |
4.1.3 年际空间差异分析 |
4.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及特征 |
4.2.1 社会脆弱性子系统时空演变 |
4.2.1.1 暴露度分析 |
4.2.1.2 敏感性分析 |
4.2.1.3 应灾能力分析 |
4.2.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 |
4.3 社会脆弱性趋势预测及空间异质性分析 |
4.3.1 趋势预测 |
4.3.2 空间异质性 |
第五章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综合分析 |
5.1 脆弱性子系统分析 |
5.1.1 暴露度分析 |
5.1.2 敏感性分析 |
5.1.3 应灾能力(恢复力)分析 |
5.2 脆弱性分析 |
5.2.1 社会脆弱性分析 |
5.2.2 生态脆弱性分析 |
5.2.3 综合脆弱性分析 |
5.3 脆弱性空间异质性分析 |
5.4 脆弱性三维趋势特征分析 |
第六章 问题与对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一:青藏高原各县域2000~2017 年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及子系统评价结果指数 |
(2)基于GEE的Landsat影像长时间序列数据的湟水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及精度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的相关研究进展 |
1.3.1 植被制图与监测 |
1.3.2 农业应用 |
1.3.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研究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据源与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源与预处理 |
2.2.1 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 |
2.2.2 辅助数据 |
2.2.3 波段指数 |
2.2.4 纹理特征 |
2.3 分类体系建立与野外采样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GEE云计算平台简介 |
3.2 随机森林原理 |
3.2.1 随机森林概述 |
3.2.2 随机森林的形成及算法执行 |
3.3 精度评价方法 |
第四章 基于随机森林的湟水流域长时间序列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 |
4.1 样本分布优化 |
4.2 纹理特征及最适窗口优化 |
4.3 气候特征参数选择 |
4.4 最优特征变量确定 |
4.5 最优分类方案确定 |
4.6 初步分类结果 |
第五章 时空一致性检验 |
5.1 城市时空一致性检验 |
5.2 城市一致性检验结果 |
5.3 耕地时空一致性检验 |
5.4 算法改进 |
5.5 耕地一致性检验结果 |
第六章 精度评价与分析 |
6.1 时空一致性检验前后精度对比 |
6.2 1987年-2019年湟水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数据及分析 |
第七章 结论及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人文因素对于青海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进展 |
一. 人文因素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
二. 退耕还林(草)工程基本状况及研究进展 |
第三节 文化因素对土地利用/履被变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一、数据来源 |
二、数据预处理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以及目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三、技术路线图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土地利用履被转移矩阵 |
二、RUSLE的模型计算 |
三、土壤侵蚀量的评价标准 |
四、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 |
五、点格局分析-Ripley's K函数 |
六、寺庙、村落和周边所有土地利用履被变化的空间关系函数 |
第三章 青海省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影响 |
第一节 青海省1990-2015土地利用变化 |
一、整体变化 |
二、耕地变化 |
三、林地变化 |
四、草地变化 |
五、未利用土地变化 |
第二节 退耕还林(草)政策成效评估 |
一、退耕还林(草)前后的NDI变化 |
二、退耕还林前后土壤侵蚀量RUSLE变化 |
三、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海省退耕还林(草)政策的空间效应分析 |
第一节 退耕还林(草)政策成效的OLS传统回归分析 |
一、基于NDVI的OLS最小二乘回归 |
二、基于RUSLE的OLS最小二乘回归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节 退耕还林(草)政策空间差异性分析(空间地理加权回归GWR) |
一、基于NDVI的空间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
二、基于RUSLE的空间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
三、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对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空间效应 |
第一节 寺庙、村落的空间格局特征 |
第二节 寺庙、村落对周边所有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效应 |
一、寺庙对周边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效应 |
二、村落对周边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效应 |
三、寺庙和村落对周边土地利用变化的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寺庙对于周边特定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效应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一、青海省土地利用变化 |
二、退耕还林(草)政策对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效应 |
三、寺庙文化对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效应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
附录ⅱ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粮改饲”背景下西部贫困地区合作社牧草种植经济效益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粮改饲政策的提出与发展 |
1.3.2 草业经济的研究 |
1.3.3 合作社农业生产经济效率的研究 |
1.3.4 合作社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 |
1.5.1 粮改饲示范区合作社牧草种植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分析 |
1.5.2 合作社牧草种植综合效率分析 |
1.5.3 合作社牧草种植综合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成本收益分析法 |
2.3.2 两阶段DEA-Tobit模型 |
第三章 研究区合作社经济效益与经营效率分析 |
3.1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结果 |
3.1.1 合作社类别规模与牧草品种 |
3.1.2 合作社基本特征分析 |
3.1.3 合作社经营者特征分析 |
3.2 研究区合作社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分析 |
3.2.1 牧草成本比较 |
3.2.2 牧草收益比较 |
3.2.3 调查区牧草种植成本收益比较 |
3.3 研究区合作社牧草生产综合效率分析 |
3.3.1 变量选择与说明 |
3.3.2 合作社牧草生产综合效率分析 |
3.4 研究区合作社牧草生产综合效率影响因素分析(Tobit) |
3.4.1 变量选取 |
3.4.2 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4.1 主要结论 |
4.2 对策建议 |
4.2.1 加强粮改饲的宣传,鼓励培育生态循环、种养结合观念 |
4.2.2 加强和完善牧草补贴政策,多元化扶持草牧业合作社发展 |
4.2.3 推动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4.2.4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4.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土地节约视角下青海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
1.3.1 基本概念界定 |
1.3.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2 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概述 |
2.1 河湟地区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质、地貌特征 |
2.1.2 气候条件 |
2.1.3 资源基础 |
2.2 河湟地区传统聚落历史发展概况 |
2.2.1 史前聚落发展演变 |
2.2.2 古代聚落发展演变 |
2.2.3 近现代聚落发展演变 |
2.3 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现状分析 |
2.3.1 山地聚落分布 |
2.3.2 山地聚落选址特征 |
2.3.3 山地聚落空间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3 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解析 |
3.1 聚落外部环境空间形态特征 |
3.1.1 山地聚落选址空间 |
3.1.2 聚落周边环境空间 |
3.2 村落内部环境空间形态特征 |
3.2.1 建筑空间 |
3.2.2 宗教空间 |
3.2.3 道路空间 |
3.2.4 绿化空间 |
3.3 空间形态与土地利用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4 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土地利用分析 |
4.1 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自然因素 |
4.1.2 社会因素 |
4.2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改变的聚落空间形态现状 |
4.2.1 居住人口流失,聚落空间空废化 |
4.2.2 空间形态分散,土地利用低效 |
4.2.3 规划不合理,功能空间滞后化 |
4.3 河湟地区土地利用现状 |
4.3.1 河湟地区土地利用现状 |
4.3.2 河湟地区山地聚落建设用地分类 |
4.3.3 河湟地区山地聚落建设用地现状 |
4.4 本章小结 |
5 土地节约视角下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优化研究 |
5.1 研究对象及目的 |
5.1.1 研究对象 |
5.1.2 研究目的 |
5.2 目标及原则 |
5.2.1 空间形态优化目标 |
5.2.2 空间形态优化原则 |
5.3 空间形态优化制约因素 |
5.3.1 相关政策及制度因素 |
5.3.2 人口因素 |
5.3.3 经济因素 |
5.3.4 规划因素 |
5.3.5 管理因素 |
5.4 空间形态优化策略 |
5.4.1 原址更新优化策略 |
5.4.2 迁并集聚优化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贡献 |
6.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6)西宁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涵养水源效益 |
2.2 保育土壤效益 |
2.3 净化环境效益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西宁市退耕还林面积 |
3.2 西宁市退耕还林生态效益价值 |
3.2.1 涵养水源效益 |
3.2.3 净化环境效益 |
4 结论 |
(7)会宁县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调查研究——以会宁县刘寨乡和土门岘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调查方法与内容 |
2.1 调查目的 |
2.2 调查方法 |
2.3 调查内容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调查问卷分析 |
3.1.1 是否愿意参加退耕还林 (草) 工程 |
3.1.2 工程实施后对庄稼的损害是否减少 |
3.1.3 工程实施后水土流失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
3.1.4 是否愿意再次进行该工程的建设 |
3.2 专题采访分析 |
3.2.1 水土流失对生产生活是否有负面影响 |
3.2.2 工程实施以后家庭经济收入是否有所提高 |
3.2.3 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期望 |
4 建议 |
4.1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提高广大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的认识 |
4.2 加大有效补助, 切实维护好广大退耕农户的利益 |
4.3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
4.4 设计中突出混交林 |
5 结论 |
(8)黄土高原地区造林补贴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区域简介及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区域简介 |
1.5.2 数据来源 |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7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造林补贴的理论基础 |
2.1 造林补贴的概念界定 |
2.1.1 造林 |
2.1.2 补贴 |
2.1.3 补贴标准 |
2.2 补贴标准确定的相关理论 |
2.2.1 受偿意愿 |
2.2.2 机会成本 |
2.2.3 自愿环境协议 |
2.2.4 碳吸存与最优轮伐期管理 |
2.3 国内外造林补贴政策的经验总结 |
2.4 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三章 基于机会成本法的农户造林补贴诉求 |
3.1 机会成本法的产生及应用 |
3.2 基于机会成本的造林补贴标准分析框架 |
3.2.1 研究假设 |
3.2.2 基于机会成本的农户土地利用模型 |
3.3 利用机会成本法测算农户耕还林补贴诉求 |
3.3.1 沙棘的生长函数及最优轮伐期的确定 |
3.3.2 沙棘的价格函数 |
3.3.3 沙棘非木质林产品的收益 |
3.3.4 沙棘的种植、维护及采伐成本 |
3.3.5 舍饲养羊的收益与成本 |
3.3.6 种植业及打工收益 |
3.3.7 造林补贴标准的确定及敏感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受偿意愿的农户造林补贴诉求 |
4.1 受偿意愿法的应用 |
4.2 林农的受偿意愿分析 |
4.2.1 研究方法和问卷设计 |
4.2.2 农户的社会经济情况分析 |
4.2.3 农户对生态效益及环境保护的认知分析 |
4.2.4 农户受偿意愿分布 |
4.3 林农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分析模型构建 |
4.3.2 实证结果 |
4.4 受偿意愿的有效性分析 |
4.4.1 受偿意愿与机会成本的比较 |
4.4.2 受偿意愿分析的有效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碳吸存效益内部化的政府造林补贴诉求 |
5.1 森林碳吸存效益的重要性 |
5.2 基于碳吸存效益造林补贴的理论模型构建 |
5.2.1 研究假设 |
5.2.2 最优轮伐期及政府决策模型 |
5.3 基于碳吸存视角的吴起县退耕还沙棘补贴标准 |
5.3.1 基于碳吸存的最优轮伐期的确定 |
5.3.2 最优轮伐期的敏感性分析 |
5.3.3 基于碳吸存的造林补贴标准的确定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政府-农户自愿环境协议的造林补贴标准 |
6.1 自愿环境协议的产生及应用 |
6.2 基于自愿环境协议的分析框架 |
6.2.1 假设前提 |
6.2.2 理论框架构建 |
6.3 基于自愿环境协议的吴起县造林补贴标准 |
6.3.1 基于自愿环境协议的造林项目运行机制 |
6.3.2 造林补贴项目自愿环境协议达成的条件 |
6.3.3 基于农户视角的造林补贴诉求 |
6.3.4 基于政府视角的造林补贴诉求 |
6.3.5 基于自愿环境协议的造林补贴标准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云南民族地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元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综述小结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概念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分析 |
一、生态补偿和 PES 的概念 |
二、农业生态补偿的概念 |
三、农业生态环境和地方性知识的概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分析 |
一、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生态资本理论 |
二、公共产品理论 |
三、外部性理论 |
四、地方性知识理论和社区参与理论 |
第三节 目前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一般框架 |
一、农业生态补偿补偿原则 |
二、农业生态补偿补偿主客体 |
三、农业生态补偿补偿标准与范围 |
四、农业生态补偿补偿资源与支付模式 |
五、农业生态补偿保障体系 |
第四节 国内外相关实践 |
一、国际上相关实践 |
二、国内相关实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案例分析:来自红河沿岸村寨调查 |
第一节 研究区域概况 |
一、自然环境 |
二、人口社会经济现状 |
三、区域内相关实践现状 |
第二节 研究区域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
一、基于统计数据的现状分析 |
二、基于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区域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与社区现状分析 |
一、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分析 |
二、当地社区现状分析——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制度 |
第四节 研究区域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案例分析 |
一、利益相关者分析 |
二、基于条件评估法的补偿标准核算 |
三、补偿资源分析 |
四、补偿方式与支付模式分析 |
五、补偿期限与范围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社区的补偿机制构建 |
第一节 构建基本思路 |
第二节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条件对补偿机制的影响 |
一、民族地区经济条件对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影响 |
二、民族地区社会条件对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影响 |
三、民族地区文化条件对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影响 |
第三节 民族地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框架分析 |
一、补偿层级 |
二、利益相关者 |
三、补偿范围与时限 |
四、补偿标准 |
五、补偿方式与支付模式 |
六、补偿资源来源 |
第四节 民族地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体系 |
一、法律保障 |
二、组织管理保障 |
三、市场保障 |
四、项目评估保障 |
第五节 民族地区农业生态补偿的运行机制 |
第六节 完善民族地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
一、重视补偿层级的前期科学判断 |
二、重视以社区为基础的广泛参与机制探索 |
三、核算补偿标准应突出市场机制的调节 |
四、建立健全民族地区农业生态补偿保障体系 |
五、深化民族地区农业生态补偿相关研究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创新和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研究的基础 |
1.1.2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区划(分区)现状 |
1.2.2 国内相关区划(分区)现状 |
1.3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发展现状 |
1.3.1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发展 |
1.3.2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现状 |
1.4 水土保持区划特点与问题 |
1.4.1 水土保持区划的特点 |
1.4.2 水土保持区划的问题 |
1.5 研究基础、目标与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6 研究技术思路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2 水土保持区划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2.1 水土保持区划的理论与原则 |
2.1.1 理论基础 |
2.1.2 基本原则 |
2.2 水土保持区划数据获取 |
2.3 水土保持区划等级体系构建 |
2.3.1 水土保持区划等级体系 |
2.3.2 水土保持区划的命名及编码 |
2.4 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构建 |
2.4.1 区划指标选取原则 |
2.4.2 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结构 |
2.4.3 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建立 |
2.4.4 指标的量化分析 |
2.5 水土保持区划技术途径与方法 |
2.5.1 区划基本单元 |
2.5.2 技术途径 |
2.5.3 区划方法 |
2.6 小结 |
3 水土保持二级区划研究 |
3.1 二级区分区依据与指标选取 |
3.2 二级区分区模型选择与步骤 |
3.3 西北黄土高原区二级区划 |
3.3.1 区域特征分析 |
3.3.2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3.3.3 数据处理与聚类方法分析 |
3.3.4 西北黄土高原区二级区分区方案 |
3.4 南方红壤丘陵区二级区划 |
3.4.1 区域特征分析 |
3.4.2 空间叠加分析 |
3.4.3 人工神经网络分析 |
3.4.4 南方红壤区二级区分区方案 |
4 水土保持三级区划研究-以西北黄土高原为例 |
4.1 三级区分区依据与指标体系 |
4.2 三级区分区模型选择与步骤 |
4.3 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进行三级区划分 |
4.3.1 指标体系与区划技术方案 |
4.3.2 主成分分析 |
4.3.3 数据处理 |
4.3.4 按二级区进行划分 |
4.3.5 按要素进行划分 |
4.3.6 方案对比与分析 |
5 水土保持区划功能评价与定位研究 |
5.1 水土保持功能定义和内涵 |
5.1.1 水土保持功能定义 |
5.1.2 基础功能类型 |
5.1.3 水土保持主导功能内涵与界定 |
5.2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指标与方法 |
5.2.1 水土保持功能指标体系 |
5.2.2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方法 |
5.3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
5.3.1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
5.3.2 土壤保持功能评价 |
5.3.3 蓄水保水功能评价 |
5.3.4 防风固沙功能评价 |
5.3.5 生态维护功能评价 |
5.3.6 防灾减灾功能评价 |
5.3.7 农田防护功能评价 |
5.3.8 拦沙减沙功能评价 |
5.4 综合功能评价与功能定位 |
5.5 分区概况与防治技术途径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对湟源县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之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D]. 赵东亮.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GEE的Landsat影像长时间序列数据的湟水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及精度评估[D]. 申振宇. 青海师范大学, 2020
- [3]人文因素对于青海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空间效应研究[D]. 崔乃心.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粮改饲”背景下西部贫困地区合作社牧草种植经济效益探究[D]. 王慧. 兰州大学, 2020(01)
- [5]土地节约视角下青海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研究[D]. 徐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 [6]西宁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研究[J]. 环建青,王周. 陕西林业科技, 2016(05)
- [7]会宁县退耕还林(草)工程效果调查研究——以会宁县刘寨乡和土门岘乡为例[J]. 李宗杰,田青,宋玲玲. 草原与草坪, 2014(05)
- [8]黄土高原地区造林补贴标准研究[D]. 于金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9]云南民族地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元阳县为例[D]. 陈海军. 云南财经大学, 2014(12)
- [10]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D]. 赵岩.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