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肾汤治疗脾胃虚弱泄泻32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惠姣[1](2021)在《百会压灸结合针刺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腹泻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百会压灸结合针刺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腹泻的症状改善、临床疗效以及复发情况,为该法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证据。方法:将符合脾肾阳虚型慢性腹泻诊断标准的60例受试者随机分成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入组后予百会压灸结合针刺天枢、肓俞、阴陵泉、三阴交、太溪(均为双侧),隔日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共持续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入组后予蒙脱石散(思密达),3g/袋,每日3次,每次1袋,口服。2周为1个疗程,共持续治疗2个疗程。两组患者均严格遵照医嘱按照疗程进行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结束时、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2周时分别填写1次腹泻中医症状积分量表,并做统计分析比较,得出最终结论。结果:1.本实验纳入60例患者,最终60例完成实验,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临床疗效方面: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百会压灸结合针刺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腹泻疗效较蒙脱石散好。3.中医症状评分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结束时对比每日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痛、腹胀、纳呆食少、神疲乏力情况,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而治疗结束时对比两组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的情况,P<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治疗每日大便次数、大便形态、腹痛、腹胀、纳呆食少、神疲乏力方面,两组治疗方案无明显差别;在改善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方面,治疗组方法优于对照组。4.复发情况方面:分别将两组治疗结束时与治疗结束2周时每位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进行比较,治疗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照组在治疗结束2周时疗效有所下降,治疗组的疗效较对照组的更加持久,治疗组可有效预防腹泻再次复发。结论:百会压灸结合针刺能够改善脾肾阳虚型慢性腹泻患者的中医症状、可有效预防腹泻再次复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孔海霞[2](2021)在《溃疡性结肠炎中寒热药物临床使用规律及对温度受体表达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辨证用药的寒热规律分析目的:已通过检索近十年文献得到活动期和缓解期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用药特点,活动期以清热药为主,缓解期以补虚药为主,而在药性的统计中,活动期以寒凉药物为主,缓解期以温热药为主。进一步明确我院中医药治疗UC不同疾病分期下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2015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和肛肠科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录入其住院病历处方药物组成建立数据库,对单药药味、药性及功效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统计得到UC活动期重度共计用药100味,使用总频次共474次,中度用药110味,使用总频次共681次,轻度用药141味,使用总频次共977次,缓解期用药117味,使用总频次共496次;在药类分布上,UC活动期的重度和中度均以清热药为主,活动期的轻度及缓解期均以补虚药为主;在药性分布上,UC活动期重度使用的药物性味以寒凉药为主,频率41.77%;中度、轻度及缓解期使用的药物性味以温热药为主,频率分别为41.41%、40.94%、38.31%;聚类结果显示,UC活动期以白头翁汤为基础方,随着疾病的活动度下降,温热药物的应用逐渐增多,缓解期以参苓白术散为主方。结论:UC主要治疗原则以祛邪泻实、调和脾胃气机为主,活动期偏重清法和缓解期偏于补法,活动期随着病情活动度减轻,使用的药物药性偏于温热。第二部分经典寒热方剂对肠道温度受体TRPV1和TRPM8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目的:在基于疾病分期进行寒热辨证的基础上,观察经典寒热方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温度受体TRPV1和TRPM8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索寒热辨证施治法起效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1.分组:将SD大鼠44只,体质量218~224 g,于实验开始前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选取4只大鼠留取肠道标本作为基线数据。剩余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模型组25只;对照组分别于造模第10天、17天、24天随机选取5只大鼠处死留取数据;模型组大鼠于造模第10天随机处死5只,并随机分出5只作为清热组;模型组造模第17天随机处死5只,并随机分出5只作为温阳组。2.造模:除空白对照组大鼠予蒸馏水自由饮用,模型组通过自由饮用4.5%硫酸葡聚糖钠盐溶液(DSS溶液)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造模第10天起,模型组大鼠继续自由饮用1%DSS溶液维持7天;造模第17天起,所有动物均自由饮用蒸馏水。3.给药:造模第10天起,清热组予以白头翁汤10.5 g/kg/d;造模第17天起,温阳组予以理中汤8.4g/kg/d,均予每日1次灌胃并持续治疗1周。4.每日记录大鼠一般情况、饮水量,每日称取体重记录。5.通过HE染色及组织病理学评分,对大鼠进行模型确认及疾病分期。6.使用Western-blot法检测温度受体TRPV1、TRPM8蛋白的表达。明确UC大肠湿热证和脾胃虚寒证大鼠温度受体表达的特点,同时评价经典寒热方剂对UC的治疗作用及对TRPV1、TRPM8蛋白的表达影响。结果:1.由DS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在自由饮用4.5%DSS溶液第10天大鼠表现为易激惹、明显的粘液脓血便以及体重的下降,提示大鼠UC模型诱导成功。2.体重:空白对照组大鼠的体重逐渐增加,无异常。造模第10天、第17天,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体重下降,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第24天,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体重上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较同期模型组体重值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病理炎症评分:与同期空白对照组相比,各模型组评分显着上升,P<0.01,具有显着性差异;予以白头翁汤、理中汤分别治疗1周后,炎症评分均有下降,P<0.01,具有显着性差异。4.模型组温度受体表达情况:基线及各对照组中均可见TRPV1的阳性表达,且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D10)、模型组(D17)、模型组(D24)与同期空白对照组相比,TRPV1表达下调。基线及各对照组中均可见TRPM8的阳性表达,且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D10)、模型组(D17)、模型组(D24)与同期空白对照组相比,TRPM8表达逐渐下调(P>0.05)。5.治疗组温度受体表达情况:清热组较同期模型组TRPV1表达水平下调(P>0.05),温阳组较同期模型组TRPV1的表达上调(P>0.05)。清热组TRPM8较同期模型组表达水平上调(P>0.05)。温阳组TRPM8较同期模型组表达上调(P>0.05)。6.发现了 rV1/M8变化曲线。基线组大鼠是寒温平衡,以此数据作为基线,用TRPV1及TRPM8表达量的比值(缩写为rV1/M8)可得到一条寒热相对变化曲线,可看出,在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极期时,rV1/M8表达上升,TRPM8快速下调,TRPV1下调不明显,与UC活动期以大肠湿热证的辨证相一致;在炎症后期,TRPV1表达快速下调,TRPM8下调趋势缓慢,rVl/M8表达下调,与UC缓解期的脾胃虚寒证的辨证相一致。经白头翁汤治疗后,rV1/M8较模型组同期下调明显,同时低于寒温平衡线;经理中汤治疗后,rV1/M8下调,且低于寒温平衡线。结论:1.DSS溶液可以诱导出的大鼠UC模型,具有良好的剂量-时间-病理相关性,能够基本模拟UC的大肠湿热及脾胃虚寒证,适合进行UC的寒热证研究。2.随着UC辨证阶段转化,温度受体表达出现规律性变化,在大肠湿热阶段,TRPV1、TRPM8下调;在脾胃虚寒阶段,TRPV1下调,TRPM8下调。3.寒温方剂按照传统分阶段辨证使用能够有效减轻肠道组织炎症,同时可干预温度受体的表达水平。清热方剂可降低TRPV1表达,温阳方剂可提升TRPV1表达;清热方剂可提升TRPM8表达,但温阳方剂也可提升TRPM8表达。温度受体可能是传统寒热药物的疗效作用靶点之一。4.rV1/M8与UC的传统寒热辨证具有较好的契合性,需要进行进一步验证并深入研究。
杨芳[3](2021)在《加味交泰丸治疗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加味交泰丸对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8.10至2020.10期间经门诊部招募的60例IBS-D患者合并情绪障碍(抑郁或焦虑),经中医辨证以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证,分为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予以加味交泰丸,西药对照组予以地衣芽孢杆菌。治疗以每2周(14天±3天)就诊1次,以4周(28天±3天)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症状指标积分、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情绪障碍(HAMD/HAMA)积分及肠道菌群分析。结果:(1)中药治疗组治疗4周后腹痛、大便性状、大便次数3大主症均较治疗前显着减轻(p<0.05),而西药对照组仅对腹痛、大便次数的改善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5),治疗4周后两组腹痛症状缓解程度均较治疗2周明显(p<0.05)。此外,中药治疗组治疗2周对大便次数的改善作用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3),但两组在治疗4周后3大主症无明显差异(p>0.05)。(2)中药治疗组对情志抑郁或烦躁、心悸症状的改善作用优于西药对照组(p=0.04,p<0.05),中药治疗组治疗2周、治疗4周后失眠均较前改善(p<0.05),西药对照组治疗4周后肠鸣、腹胀症状均较治疗前缓解(p<0.05)。(3)两组治疗2周、治疗4周后IBS-SSS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1),治疗前、治疗2周两组IBS-SSS无显着差异,但治疗4周,中药治疗组IBS-SSS显着低于西药对照组(p=0.0047)。(4)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两组抑郁情绪均较治疗前减轻(p<0.01,p=0.0052),但中药治疗组治疗4周抑郁缓解程度较西药对照组明显(p=0.0187)。同样,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两组焦虑情绪均较治疗前减轻(p<0.01,p=0.008),但中药治疗组治疗4周后焦虑缓解程度较西药对照组明显(p=0.0014)。(5)中药治疗组治疗2周、治疗4周对酵母菌的抑菌作用强于西药对照组(p<0.01,p=0.0015),治疗4周对肠球菌的抑菌作用强于西药对照组(p<0.01)。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治疗4周对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促进作用均强于治疗2周(p=0.0209,p<0.05)。结论:加味交泰丸可改善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尤其对于抑郁或焦虑的改善作用,优于单纯肠道有益菌群地衣芽孢杆菌对照组。目的:基于BDNF-TrkB调控脑肠回路探讨加味交泰丸干预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的效果与机制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50只S-D大鼠,分为5组,包括:①正常对照组(对照组,n=10);②IBS-D模型组(模型组,n=10);③IBS-D低剂量治疗组(低剂量组,n=10);④IBS-D中剂量治疗组(中剂量组,n=10);⑤IBS-D高剂量治疗组(高剂量组,n=10)。采用三因素法构建IBS-D肝郁脾虚模型,采用对氯苯丙氨酸大鼠失眠法构建心肾失交模型。通过粪便含水量和1h糖水摄水量评价胃肠功能。采用大鼠腹部回撤反应(AWR)压力阈值的方法来评价大鼠肠道敏感性程度,分析疼痛压力阈值和最大耐受压力阈值。选择两个促炎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介素(interleukin,IL)-6,和两个抗炎因子包括IL-4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评估大鼠体内促炎-抗炎系统张力情况。分别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剂量加味交泰丸治疗对于心肾失交型IBS-D模型大鼠BDNF-TrkB通路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采用16S rRNA分析加味交泰丸干预前后IBS-D粪便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1)大鼠粪便含水量:T2时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粪便含水量明显下降,与T0时水平无明显差异(中剂量组:t=1.983,p=0.075;高剂量组:t=1.055,p=0.315),说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此时粪便含水量明显改善。(2)大鼠糖水摄水量:T2时高剂量(t=2.256,p=0.047)组大鼠1h糖水摄水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组内比较可见,T2时对照组(t=2.937,p=0.014)和高剂量组(t=2.370,p=0.039)大鼠1h糖水摄水量较T0时水平明显上升,说明高剂量组大鼠1h糖水摄水量明显改善。(3)大鼠肠道敏感性:T2时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疼痛压力阈值和最大耐受压力阈值明显上升,与T0时水平无明显差异(疼痛压力阈值:中剂量组:t=1.084,p=0.282;高剂量组:t=1.879,p=0.065;最大耐受压力阈值:中剂量组:t=1.289,p=0.202;高剂量组:t=1.012,p=0.315),说明中、高剂量治疗组大鼠疼痛压力阈值和最大耐受压力阈值情况明显改善。(4)促炎-抗炎平衡:促炎因子方面,T2时治疗组大鼠促炎因子TNFα(低剂量组:t=4.886,p<0.01;中剂量组:t=5.244,p<0.01;高剂量组:t=7.936,p<0.01和IL-6(低剂量组:t=4.211,p<01;中剂量组:t=5.483,p<0.01;高剂量组:t=7.501,p<0.01)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T2时高剂量组大鼠促炎因子TNFα(t=2.752,p=0.007)和IL-6(t=3.973,p<0.01)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说明高剂量交泰丸对于大鼠促炎因子水平的改善能力最强。抗炎因子方面,T1时两组大鼠抗炎因子IL-4(中剂量组:t=2.439,p=0.017;高剂量组:t=3.404,p=0.001)和TGFβ(中剂量组:t=2.625,p=0.011;高剂量组:t=3.628,p<0.01)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T2时高剂量组大鼠抗炎因子IL-4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t=3.393,p=0.001),说明高剂量加味交泰丸对于大鼠抗炎因子水平的改善能力最强。(5)各组大鼠BDNF-TrkB通路激活情况:T2时,治疗组大鼠结肠组织BDNF mRNA(低剂量组:t=4.254,p<0.01;中剂量组:t=4.919,p<0.01;高剂量组:t=5.504,p<0.01)和TrkB mRNA(低剂量组:t=4.561,p<0.01;中剂量组:t=4.827,p<0.01;高剂量组:t=5.661,p<0.01)、BDNF蛋白(低剂量组:t=5.232,p<0.01;中剂量组:t=4.889,p<0.01;高剂量组:t=4.677,p<0.01)和TrkB蛋白(低剂量组:t=5.535,p<0.01;中剂量组:t=4.827,p<0.01;高剂量组:t=4.262,p<0.01)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6)IBS-D粪便肠道菌群呈多样性改变,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是主要菌群,各组的菌群组成在门水平上没有显着差异(p>0.05),在属水平,中剂量组肠道菌群丰富度与正常对照组最为相似。IBS-D模型组中的真杆菌、粪杆菌、乳酸杆菌、瘤胃球菌004、葡萄球菌、嗜冷咸海鲜球菌和肠球菌明显增加而毛螺旋菌科、纽链瘤胃球菌、粘液螺旋菌和厌氧菌均显着减少(p<0.05)。中剂量组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真杆菌、粪杆菌、乳酸杆菌、瘤胃球菌004和嗜冷咸海鲜球菌显着减少(p<0.05),而毛螺旋菌和厌氧菌增加(p<0.05)。中剂量组中乳杆菌、毛螺菌科、瘤胃科等相对丰度较高的细菌的网络密度高于IBS-D组。中剂量组细菌种类变化较大,如毛螺菌科和瘤胃球菌,相关系数为0.69;瘤胃科和柔嫩梭菌,相关系数为0.58。结论:(1)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肠道功能明显异常,加味交泰丸治疗后可明显改善上述肠道功能异常,且与剂量高低相关。(2)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型IBS-D大鼠肠道敏感性明显异常,加味交泰丸治疗后可明显改善上述肠道敏感性异常,且高剂量加味交泰丸对于大鼠最大耐受压力阈值的改善能力最强。(3)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型IBS-D大鼠促炎-抗炎平衡失调,加味交泰丸治疗后可明显改善上述促炎-抗炎平衡失调,且高剂量加味交泰丸对于大鼠TNFα、IL-6和IL-4的改善能力最强。(4)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体内BDNF/TrkB通路异常激活,加味交泰丸治疗后可明显改善BDNF/TrkB通路异常激活,且高剂量加味交泰丸改善能力最强。(5)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粪便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和功能失调,加味交泰丸治疗后可一定程度上改善肠道菌群,增加有益菌的产出,并与IBS-D形成相关肠道菌群网络,进一步阐述肠道菌群在IBS-D发生、发展、治疗中的作用。
胡亚洁[4](2020)在《古今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文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从对药“泽泻-白术”入手,以含对药“泽泻-白术”方为研究对象,对其古代文献和现代临床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探索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配伍理论和“病-证-方”关系的科学内涵,为相关制剂的研发及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文献支持,同时也为方剂研究开发提供研究思路。方法:利用文献学方法,梳理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古今临床应用情况,深入探索该类复方的历代传承与演变规律。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中医古籍文献数据库为基础,构建含对药“泽泻-白术”方数据库;借助SPSS软件,统计分析泽泻与白术的用法用量;运用数据挖掘方法、R软件平台,归纳分析含对药“泽泻-白术”古代复方的配伍规律、方证特点以及其现代复方的证治规律。结果:通过对含对药“泽泻-白术”方古代文献梳理,发现该类复方首见于《黄帝内经》,其临床主治病症范围随时代发展不断拓展,主要治疗水肿、泄泻、暑热、伤寒、眩晕等症;疾病的病因病机基本保持一致,或是因寒、暑、湿、热等外邪入侵机体致病,或因情志不畅、过劳、饮食失宜等,导致机体脾胃气虚、脏腑失和而致病,最终形成寒湿阻滞、湿热内蕴、痰湿瘀滞、气滞血瘀等证。经统计,含对药“泽泻-白术”古代复方中生泽泻与生白术最为常用,最佳用量比例为1:1;其中泽泻的常用剂量范围为2.6~6.0g,白术的常用剂量范围为3.7~6.0g;而现代复方中泽泻和白术的常用剂量范围均为10.0~15.0g。经数据挖掘分析,发现对药“泽泻-白术”常与茯苓、猪苓配伍,其次为甘草、陈皮、肉桂、人参、黄连、苍术、桂枝等;与中药配伍关联度较高的临床症状有腹泻、大便溏、小便短黄、小便不利等,证候有湿热内蕴证、膀胱湿热证和膀胱蓄水证,疾病有淋证、水肿和伤暑;归纳分析出与高频临床症状、证候、疾病关联密切的药组16个。对现代临床医案进行数据挖掘,归纳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证治规律,同时参考古籍论述,总结出其核心症候群和主治病症范围;其主要病机以湿热内蕴、气滞水停、痰湿瘀阻最为多见,病因常与风寒暑湿之外邪、痰饮、瘀血、过劳、饮食失宜、情志不畅相关联,病位主要在脾胃肝肾;梳理现代临床观察类文献,归纳出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适宜病种,主要有美尼尔综合征、高脂血症、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腹泻、关节炎、肝炎、肝硬化、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结论:本研究运用文献学方法,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对含对药“泽泻-白术”方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主治证候、病症、病因、病机、病位、适宜病种等,以及方中泽泻与白术的用法用量;通过分析其“病-证-方”之间关联,进一步明确了古代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核心适应证为水液病,其现代新用为血浊引发的病变,但核心病机自古至今是一致的;通过数据挖掘、关联分析,发现常与对药“泽泻-白术”配伍的有9味高频中药,与相关高频症状、证候、疾病密切相关的有16个药组,其治则治法与温化法治疗水液病有共通之处。这在一定意义上补充了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发病机理并创新了临床辨证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方剂配伍理论和“病-证-方”的科学内涵,并为其相关复方研发、配伍用药及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郭林林[5](2020)在《止泻方联合十字灸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型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止泻方联合十字灸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型的治疗效果,并评估药物联合中医特色疗法的可行性,以寻求并建立一套较为优化、高效、规范的泄泻治疗方案,以便于临床推广运用。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诺为)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口服一次100mg(1片),一日3次,疗程为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加用止泻方联合十字灸法,疗程为4周。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单项症状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IBS-SSS评分、中医证候疗效、安全性指标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评估疗效。结果:1.试验共纳入60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疗程结束后,未有脱落患者,共完成60例,。2.对治疗前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积分、IBS-SS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两组之间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3.治疗4周后,(1)在中医症候单项症状积分方面,均小于治疗前;腹泻次数、腹痛、腹胀、纳食减少、肢倦乏力积分方面(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大便性状、神疲懒言疗效(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在改善大便性状、神疲懒言症状方面疗效相当。(2)主要疗效比较,腹泻次数、腹痛、腹胀的疗效方面差异明显,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大便性状的疗效,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3)两组治疗后证候总积分均小于治疗前(P<0.01),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提示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证候总积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提示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治疗组临床治愈4例(13.3%),显效15例(50%),总体有效率90%;对照组临床治愈1例(3.3%),显效7例(23.3%),总体有效率80%,两组疗效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5)在IBS-SSS评分方面,两组评分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6)在IBS-SSS疗效方面,治疗组显效10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5例,总有效率70%,两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泻方联合十字灸法可减轻IBS-D的症状,改善IBS-D的病情严重程度,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为内服药物联合外治法治疗IBS-D开辟了一条路。
蔡林坤[6](2020)在《加味资生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肝郁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加味资生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脾虚肝郁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加味资生颗粒对脾虚肝郁型IBS-D患者内脏敏感性、肛管直肠动力与感觉指标、血清5-羟色胺(5-HT)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揭示该药可能的作用机理,为加味资生颗粒治疗脾虚肝郁型IBS-D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脾虚肝郁型IB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资生颗粒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得分﹞、内脏敏感性﹝内脏敏感指数量表(VSI)得分﹞、肛管直肠动力指标﹝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收缩压(AS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直肠静息压(RRP)、直肠排便压(IRP)﹞、肛管直肠感觉指标﹝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冲动阈值、最大耐受容量﹞、血清5-HT、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5.00%,显着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IBS-SS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BS-SSS得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IBS-SS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内脏敏感性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VS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SI得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VSI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肛管直肠动力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ARP、ASP、AMCP、RRP、I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RP、ASP、AMCP、RRP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RP均大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两组患者ARP、ASP、AMCP、R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IRP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肛管直肠感觉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冲动阈值、最大耐受容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冲动阈值、最大耐受容量均大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冲动阈值、最大耐受容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血清5-HT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5-H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5-HT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5-H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两组患者安全性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1.加味资生颗粒治疗脾虚肝郁型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显着且安全性好。2.加味资生颗粒能够改善脾虚肝郁型IBS-D患者的中医症状和临床症状严重程度。3.加味资生颗粒能够改善脾虚肝郁型IBS-D患者的肛管直肠动力指标。4.加味资生颗粒能够改善脾虚肝郁型IBS-D患者的内脏敏感指数、肛管直肠感觉指标及血清5-HT水平,从而减轻患者的内脏高敏感性。5.加味资生颗粒能够改善脾虚肝郁型IBS-D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从而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保护肠组织。
董朝强[7](2020)在《温脾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与人参健脾片(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观察温脾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验证温脾贴与人参健脾片合用的疗效,并评估温脾贴的安全性,为温脾贴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临床证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以GCP原则为指导,对纳入的IBS-D脾胃虚弱证患者,遵循随机对照原则,按入组顺序纳入为温脾贴组(治疗组)、人参健脾片组(对照组)、温脾贴合人参健脾片组(联合组)。分别以治疗前,治疗后2周为疗效评价点,比较中医主要症状积分(见评分细则表)、IBS-SSS评分,客观评价温脾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采用IBM SPSS 23.0软件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90例患者,温脾贴组(治疗组)30人,人参健脾片组(对照组)30人,联合组30人,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工作性质、IBS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临床疗效对比结果如下:(2)一般资料: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患者在性别上,男性46例(51.11%),女性44例(48.89%),男女性别比为1.05:1;在年龄上,本次纳入患者平均年龄在49.08±10.44岁;在职业差异上,IBS-D患者群体中从事脑力劳动者44例,体力劳动者46例;在病程上:IBS-D患者的病程从6月到30年不等,所纳入病例平均病程50.62±65.32月。(3)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单项症状评分,大便泄泻、腹胀腹痛、脘腹痞满、神疲懒言、肠鸣评分均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温脾贴组、对照组、联合组均能改善泄泻、腹胀腹痛、脘腹痞满、神疲懒言、肠鸣症状;但温脾贴不能改善食欲及乏力症状(P>0.05),人参健脾片组改善乏力症状效果不佳(P>0.05)。(4)治疗前后对比,三组证候总积分、IBS-SSS评分均有下降(P<0.05),提示人参健脾片组、温脾贴组、联合组均能改善病情。(5)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7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联合组总有效率90.0%;从整体分析,痊愈6例,显效23例,总有效率为80.00%。经检验,联合组疗效比对照组更好(P<0.05);联合组与温脾贴组、温脾贴与人参健脾片组疗效齐同(P>0.05)。(6)研究中暂未发现明确与本试验相关的不良事件。研究结论:温脾贴可有效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症状,两法联合应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增效作用优于人参健脾片或温脾贴单用的独效作用,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张若宣[8](2020)在《姚乃礼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总结及健脾和肝汤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研究总结姚乃礼教授诊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同时将理论与临证相结合,评价健脾和肝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挖掘中医药治疗IBS-D的特色优势,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收集姚乃礼教授治疗IBS-D的临床病历,通过临床跟诊学习及姚乃礼教授亲自指导等方式,整理总结姚乃礼教授论治IBS-D的临床经验。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脾胃科姚乃礼教授门诊的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基本方健脾和肝汤加减治疗,每2周调方1次,持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和随访1个月后记录患者中医证候各项积分;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记录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安全性指标。运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评价疗效。研究结果:首次对姚乃礼教授治疗IBS-D进行经验总结。病因方面,姚乃礼教授认为IBS-D之外因责于外邪侵袭,内因责于素体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过度等;在病机方面,以“脾胃虚弱,肝脾不和,湿浊内蕴,传导失宜”为IBS-D的基本病机;在诊治中,强调健脾和胃以固其本,调和肝脾,调畅气机,兼顾饮食及情志因素,并确立基本治则“健脾化湿,调气和肝”。姚乃礼教授强调临床诊治要把握疾病的基本病机,病证结合,全局治疗。处方精准力专,兼顾多证,灵活化裁。本临床研究以健脾和肝汤加减治疗IBS-D患者60例,其中因未按要求服药或失访致4人脱落,共有56例患者完成本临床观察;其中男性35例,女性21例,男女比例为5:3;年龄分布以30-39岁最多,计有20例(35.71%),其次为18-29岁,计有13例(23.22%),再者为40-49岁,计有9例(16.07%):病程以1-5年患者最多,计有35例(62.5%),其次为病程6-10年,计有11例(19.64%),再者病程<1年,计有8例(14.28%)。在治疗4周后,根据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评价疗效指数,其中显效37例(66.07%),有效14例(25.00%),无效5例(8.93%),总有效例数为51例,总有效率为91.07%;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健脾和肝汤加减可以明显改善IBS-D患者的总体症状及体征。以IBS-QOL量表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价,治疗后各维度积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健脾和肝汤加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4周后,停药1个月随访,严重复发1例(1.79%),一般复发2例(3.57%),轻度复发2例(3.57%),未复发51例(91.07%),共有5例复发,总复发率为8.93%。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的安全性指标未出现异常。研究结论:姚乃礼教授对IBS-D的病名、病因病机、辨治用药等方面有其独到的研究及见解,运用健脾和肝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运用及推广。
邓媛[9](2020)在《加味钱氏白术散治疗小儿泄泻(脾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加味钱氏白术散对于小儿脾虚泻的治疗效果,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为该方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以期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治疗小儿脾虚泻的优势。方法:本研究以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60例脾虚泻患儿为对象,以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以口服中药加味钱氏白术散治疗,对照组选用口服中成药参苓白术散治疗,两组患儿均加予基础治疗(饮食指导及补液),疗程为10天。根据量化积分表评定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证候积分,运用统计软件进行组内、组间主次症缓解情况、总有效率及安全性的对比分析。结果:(1)综合疗效评价:试验组30例患儿中临床痊愈10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30例患儿临床痊愈4例,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两组疗效经比较P值小于0.05,说明试验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内比较:除对照组形体消瘦外,两组患儿治疗后其余各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经统计检验,试验组除形体消瘦,对照组除食后作泻和形体消瘦外,余证候积分治疗前后差异P值均小于0.05,证实了两组药物均能有效缓解脾虚泻患儿的临床症状。(3)组间比较:(1)主症:试验组对于大便次数、大便性状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2)次症:试验组对于食后作泻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对于其余次症的缓解,二者疗效相当(P值大于0.05);(3)证候总积分:试验组治疗后总积分低于对照组,且P值小于0.05,说明试验组对脾虚泻患儿症状的缓解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评价:两组患儿治疗观察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事件,两种药物安全性均良好。结论:加味钱氏白术散可有效改善脾虚泻患儿的症状,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王小芳[10](2020)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探析名中医治疗小儿泄泻的证治规律》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文献检索及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现代名中医治疗小儿泄泻的验案进行统计分析,挖掘证型、症状、方药等相关信息,构建网络关系图,实现中医药治疗小儿泄泻的可视化,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小儿泄泻、中医药基础研究、中药成方制剂的研发等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主题词与关键词相结合的检索方式,检索CNKI等三个数据库中名中医应用中药治疗小儿泄泻验案的相关文献。根据文献纳入、排除及诊断标准,对研究文献进行筛选。制定“小儿泄泻中医文献调查表”,将筛选出的研究文献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对症状、证型、中药名称及用量等信息进行统一规范后,将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录入平台后,利用平台自带的统计报表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对研究医案的证型、症状及处方用药的频次、四气、五味、归经进行统计,分别运用关联规则分析、无监督的熵聚类、改进的互信息法得出高频药物组合和新处方。结果:1.总体:研究共纳入157篇文献,264例医案,证型以脾虚泻、湿热泻、伤食泻为主,治法以健脾、理气、消食、清热为主,药物四气以温性、平性、寒性居多,五味以甘味、辛味、苦味居多,归经以脾经、胃经、肺经为主,核心药物组合为白术、茯苓、陈皮,共挖掘出13个新处方。2.层次:脾虚泻常用药物的核心组合为:白术、茯苓、陈皮、木香,常用补气药、理气药、消食药、化湿药等,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以甘、辛为主,共挖掘出10个新处方。湿热泻的核心药物组合为葛根芩连汤组成,药物四气以寒、温为主,五味以甘、苦为主,共挖掘出8个新处方。伤食泻的核心药物组合为:茯苓、麦芽、山楂、苍术、陈皮、神曲、木香,药物气味以温、甘为主,共挖掘出2个新处方。脾肾阳虚证核心药物组合为:白术、附子、干姜、炙甘草、茯苓、肉桂、陈皮,药物气味以温、甘为主,共挖掘出6个新处方。气阴两伤证核心药物组合为:乌梅、人参、甘草、石斛、荷叶、天花粉、山药,气味以寒、甘为主,共挖掘出5个新处方。风寒泻核心药物组合为:苍术、茯苓、藿香、木香,药物气味以温、甘为主,共挖掘出4个新处方。肝脾不调证核心药物组合为痛泻要方组成,药物气味以温、甘为主,挖掘出1个新处方。结论:本研究结果与中医理论及临床对小儿泄泻的认识基本一致,且挖掘出总体新处方及各证型新处方,既提示了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挖掘临床数据的可靠性,又为临床诊治及研究小儿泄泻提供了依据和新思路。
二、温肾汤治疗脾胃虚弱泄泻32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肾汤治疗脾胃虚弱泄泻3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百会压灸结合针刺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腹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慢性腹泻的研究 |
2 中医学对慢性腹泻的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案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处理 |
2.5 数据处理 |
3 一般情况比较 |
4 研究结果 |
5 安全性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百会压灸疗法的选用依据 |
3 针刺选穴依据 |
4 临床结果分析 |
5 关于复发情况的分析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针灸治疗慢性腹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2)溃疡性结肠炎中寒热药物临床使用规律及对温度受体表达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溃疡性结肠炎分期辨治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TRPV1和TRPM8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表达特征及中药的调控特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辨证用药的寒热规律分析 |
前言 |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研究结果 |
2.1 资料总计 |
2.2 频数分布 |
2.3 类别分布 |
2.4 UC不同疾病分期聚类分析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3.1 药物频数 |
3.2 药类药性分布 |
3.3 聚类分析结果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经典寒热方剂对肠道温度受体TRPV1、TRPM8的表达影响 |
前言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选择与分组 |
2.2 DS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制备 |
2.3 大鼠给药方法 |
2.4 大鼠称重方法 |
2.5 大鼠整体观察 |
2.6 实验动物样品的采集方法及处理 |
2.7 结肠组织的固定、切片及HE染色 |
2.8 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TRPV1、TRPM8蛋白表达 |
2.9 统计学处理数据 |
3. 实验结果 |
3.1 一般状态观察 |
3.2 大鼠体重变化(单位 g) |
3.3 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及结肠组织病理切片下观察 |
3.4 DSS诱导的大鼠UC结肠组织TRPV1、TRPM8蛋白表达特点 |
3.5 白头翁汤、理中汤对DSS诱导的大鼠UC结肠组织TRPV1、TRPM8蛋白表达的影响 |
3.6 发现rVl/M8与溃疡性结肠炎传统的寒热辨证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具有作为寒热证指标的潜力 |
4. 讨论 |
4.1 炎症不同时期温度受体变化的特点 |
4.2 白头翁汤调控温度受体的表达 |
4.3 理中汤调控温度受体的表达 |
4.4 白头翁汤、理中汤调控rV1/M8的表达 |
5. 结论 |
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 |
附录2 综述一中筛选的文献目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加味交泰丸治疗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中医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IBS-D病名的认识 |
2. 古代医家对IBS-D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现代医家对IBS-D病因病机的认识 |
4. 中医对IBS-D的治疗 |
5. 中医药治疗IBS-D的优势及问题展望 |
二、西医理论研究 |
1. 遗传因素 |
2. 饮食因素 |
3. 胃肠道动力异常 |
4. 内脏超敏反应 |
5. 脑-肠轴调节异常 |
6. 肠道感染与免疫因素 |
7. 精神心理因素 |
8. 肠道微生物群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加味交泰丸治疗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 |
1. 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治疗方案 |
1.3 检测与评价指标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研究人群一般情况 |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
2.3 两组治疗前后IBS-SSS积分比较 |
2.4 两组治疗前后情绪障碍HAMD、HAMA积分比较 |
2.5 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落数比较 |
2.6 安全性指标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BDNF-TRKB通路探讨加味交泰丸干预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影响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模型的构建 |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3 实验检测指标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各组大鼠粪便含水量比较分析 |
3.2 各组大鼠糖水摄水量比较分析 |
3.3 各组大鼠肠道敏感性比较分析 |
3.4 各组大鼠循环炎症因子比较分析 |
3.5 各组大鼠BDNF-TrkB通路激活情况评估 |
3.6 各组大鼠粪便肠道菌群16S rRNA分析 |
4. 讨论 |
4.1 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动物模型制备的探讨 |
4.2 加味交泰丸调节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的IBS-D大鼠抗炎-促炎系统的平衡 |
4.3 基于BDNF/TrkB通路探讨加味交泰丸改善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胃肠功能的分子机制 |
4.4 加味交泰丸对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不足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所获奖励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古今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对药的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古代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发展演变 |
1. 秦汉时期 |
2. 晋唐时期 |
3. 宋金元时期 |
4. 明清时期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泽泻与白术在古代含对药“泽泻-白术”方中的炮制与剂量 |
1. 药物炮制 |
1.1 泽泻不同炮制品的应用 |
1.2 白术不同炮制品的应用 |
2. 药物的剂量 |
2.1 泽泻的剂量 |
2.2 白术的剂量 |
2.3 泽泻与白术的用量比例 |
3. 小结 |
第四部分 古代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数据挖掘 |
1. 配伍规律 |
2. 方证特点 |
3. 小结 |
第五部分 现代含对药“泽泻-白术”方临床应用的数据挖掘 |
1. 基于现代医案的证治规律分析 |
2. 现代临床适宜病种 |
3. 讨论 |
第六部分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
(5)止泻方联合十字灸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型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一)研究对象 |
(二)诊断标准 |
(三)病例纳入标准 |
(四)病例排除标准 |
(五)剔除、脱落和终止实验标准 |
(六)药物的不良反应 |
二、研究方法 |
(一)分组及基础数据可比性分析 |
(二)治疗方法 |
三、观测指标 |
(一)观察安全性指标 |
(二)观察疗效性指标 |
四、统计学处理方法 |
五、疗效判定标准 |
(一)单项症状疗效评价 |
(二)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标准 |
(三)IBS-SSS疗效判定标准 |
六、研究结果 |
(一)两组治疗后单项症状评分比较 |
(二)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三)两组治疗后单项症状疗效比较 |
(四)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 |
(五)两组治疗前后IBS-SSS评分比较 |
(六)两组IBS-SSS疗效比较 |
(七)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一、现代医学对IBS的认识 |
(一)概念 |
(二)流行病学 |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
(四)临床治疗 |
二、中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
(一)中医归属及历史沿革 |
(二)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三)辨证分型 |
(四)脾胃虚弱型的认识 |
(五)十字灸法的认识 |
三、止泻方的方药分析 |
(一)方药组成 |
(二)方解 |
(三)现代药理研究 |
四、止泻方作用机制探讨 |
(一)改善胃肠动力 |
(二)调节肠道菌群 |
(三)解痉止痛,改善胃肠道平滑肌 |
(四)调节免疫系统 |
(五)改善肠道炎症 |
(六)精神心理调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6)加味资生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肝郁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IBS-D的研究概况 |
1.1 IBS-D的中医病名 |
1.2 IBS-D的中医病因机制 |
1.2.1 先天禀赋不足 |
1.2.2 外邪入侵 |
1.2.3 情志失调 |
1.2.4 饮食不节 |
1.3 IBS-D的中医病机 |
1.4 IBS-D的中医药治疗 |
1.4.1 辩证论治 |
1.4.2 经方验方 |
1.4.3 中成药 |
1.4.4 中医外治疗法 |
2 西医对IBS-D的研究概况 |
2.1 IBS-D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
2.2 IBS-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2.2.1 内脏高敏感性 |
2.2.2 胃肠动力异常 |
2.2.3 脑-肠轴功能失调 |
2.2.4 肠道菌群失调与肠道免疫炎症 |
2.2.5 肠道粘膜屏障功能障碍 |
2.2.6 精神心理因素 |
2.2.7 其他 |
2.3 IBS-D的治疗 |
2.3.1 一般治疗 |
2.3.2 药物治疗 |
3 IBS-D的治疗难点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选择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疗效评定标准 |
2.4 观察指标 |
2.4.1 中医症状积分 |
2.4.2 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估 |
2.4.3 内脏敏感性评估 |
2.4.4 肛管直肠动力与感觉指标检测 |
2.4.5 血清5-HT水平检测 |
2.4.6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检测 |
2.4.7 安全性指标 |
3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比较 |
4.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
4.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BS-SSS、VSI得分比较 |
4.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RP、ASP、AMCP比较 |
4.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RP、IRP比较 |
4.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肛管直肠感觉指标比较 |
4.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5-HT水平比较 |
4.9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比较 |
4.10 两组患者安全性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IBS-D脾虚肝郁证的病机及论治 |
2 加味资生颗粒的方义解析 |
3 加味资生颗粒的药理学研究 |
4 结果分析 |
4.1 加味资生颗粒对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及IBS-SSS得分的影响 |
4.2 加味资生颗粒对患者内脏敏感指数的影响 |
4.3 加味资生颗粒对患者肛管直肠动力指标的影响 |
4.4 加味资生颗粒对患者肛管直肠感觉指标及血清5-HT水平的影响 |
4.5 加味资生颗粒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
5 问题与展望 |
5.1 不足之处 |
5.2 未来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温脾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序言 |
1.临床研究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1.4 质量控制和保证 |
1.5 伦理要求 |
2.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分布规律 |
2.2 临床疗效分析 |
2.3 安全性分析 |
2.4 不良反应及事件 |
3.讨论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临床疗效分析 |
3.3 温脾贴的疗效分析 |
3.4 小结 |
结论 |
1 结论 |
2 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腹泻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随机编号及分组 |
附录2 样本量计算 |
附录3 :伦理审查批件 |
附录4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姚乃礼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总结及健脾和肝汤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综述一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研究进展 |
1 病名及沿革 |
2 病因病机 |
2.1 古代医家认识 |
2.2 现代医家认识 |
3 治疗 |
3.1 辨证论治 |
3.2 传统方化裁 |
3.3 医家经验治疗 |
3.4 其他治疗方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西医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 |
2 发病机制 |
2.1 胃肠动力障碍 |
2.2 内脏高敏感性 |
2.3 精神心理因素 |
2.4 饮食因素 |
2.5 遗传因素 |
2.6 肠道感染 |
2.7 脑-肠轴 |
2.8 其他因素 |
3 临床诊断 |
4 治疗进展 |
4.1 药物治疗 |
4.2 饮食疗法 |
4.3 心理治疗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姚乃礼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经验总结 |
1 基本认识 |
1.1 病名研究 |
1.2 病位认识 |
1.3 病因认识 |
1.4 病机研究 |
2 诊疗思路 |
2.1 健脾和胃,以固其本 |
2.2 调和肝脾,调畅气机 |
2.3 疏达情志,兼顾饮食 |
3 辨治体会 |
3.1 贯穿全局,紧扣病机 |
3.2 病证结合,整体治疗 |
3.3 审证选方,用方灵活 |
3.4 用药严谨,善用对药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基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及计算依据 |
2.2 治疗方法 |
2.3 药物来源及煎服方法 |
2.4 疗程 |
2.5 观察指标 |
2.6 疗效评价标准 |
2.7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临床疗效评价 |
3.3 安全性评价 |
4 典型医案 |
5 讨论 |
5.1 肝郁脾虚是IBS-D的基本病机 |
5.2 健脾和肝汤方解 |
5.3 一般情况分析 |
5.4 健脾和肝汤的疗效评价 |
6 存在问题及展望 |
7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加味钱氏白术散治疗小儿泄泻(脾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资料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脱落标准及处理 |
2.6 终止试验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给药方法 |
3.3 观察指标 |
3.4 疗效判定及评价 |
3.5 安全性评价 |
3.6 统计学处理方法 |
4.研究结果 |
4.1 基线分析 |
4.2 疗效比较 |
4.3 安全性分析 |
4.4 研究结果小结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
1.祖国医学对小儿泄泻的认识 |
1.1 病名源流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 |
2.现代医学对小儿腹泻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认识 |
2.2 病因认识 |
2.3 发病机制认识 |
2.4 西医诊断 |
2.5 西医治疗 |
3.讨论 |
3.1 立体依据 |
3.2 加味钱氏白术散组方分析 |
3.3 对照组选药依据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对小儿脾虚泻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认识概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小儿泄泻(脾虚证)的临床观察表 |
附录2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研究成果 |
(10)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探析名中医治疗小儿泄泻的证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小儿泄泻的中医源流 |
1.1 病名溯源 |
1.2 病因溯源 |
1.3 病机溯源 |
1.4 证治溯源 |
2 小儿泄泻的现代中医研究 |
2.1 现代名中医论治经验 |
2.2 中医内治法研究概况 |
2.3 中医多种疗法研究概况 |
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文献检索策略 |
1.2 文献选择标准 |
1.3 诊断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制定文献调查表 |
2.2 数据的规范化 |
2.3 分析软件 |
2.4 录入数据库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总体挖掘结果 |
3.2 层次挖掘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总体挖掘结果分析 |
2 层次挖掘结果分析 |
2.1 脾虚泻挖掘结果分析 |
2.2 湿热泻挖掘结果分析 |
2.3 伤食泻挖掘结果分析 |
2.4 脾肾阳虚证挖掘结果分析 |
2.5 气阴两伤证挖掘结果分析 |
2.6 风寒泻挖掘结果分析 |
2.7 肝脾不调证挖掘结果分析 |
3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优缺点 |
4 创新与不足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温肾汤治疗脾胃虚弱泄泻32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百会压灸结合针刺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腹泻的临床研究[D]. 陈惠姣.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溃疡性结肠炎中寒热药物临床使用规律及对温度受体表达的实验研究[D]. 孔海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加味交泰丸治疗心肾失交兼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D]. 杨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古今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文献研究[D]. 胡亚洁.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止泻方联合十字灸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型的疗效观察[D]. 郭林林.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加味资生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肝郁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蔡林坤.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温脾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评价[D]. 董朝强.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姚乃礼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总结及健脾和肝汤临床观察[D]. 张若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加味钱氏白术散治疗小儿泄泻(脾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邓媛.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探析名中医治疗小儿泄泻的证治规律[D]. 王小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标签:脾胃虚弱论文; 对照组论文; 肝郁脾虚论文; 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论文; 泽泻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