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继承和发展民族先进文化 促进临沧社会经济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迟明坤[1](2021)在《新时代云南革命文化资源的红色旅游开发研究》文中指出革命文化在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而红色旅游的出现为革命文化价值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目前,红色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已经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但从整体上来看,红色旅游起步较晚,在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云南省为例来研究革命文化资源的红色旅游开发,以创新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定性定量相结合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等为研究方法,来分析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的时空特征、红色旅游开发状况、存在问题等,提出革命文化资源有效的旅游开发模式和发展建议。首先,本文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了说明,对文中所涉及的概念及理论进行了界定与解释,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其次,通过大量书籍和文献对云南省的革命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基本摸清了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的家底。并对革命文化资源进行资源分类,分析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的时空分布、保护保存情况等,对云南省的革命文化资源进行总结和评价。第三,分析云南省红色旅游开发现状,对云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的概况、时空分布、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四,利用波士顿矩阵法分析云南省红色旅游的国内外客源市场,对云南省的红色旅游客源市场进行目标定位。最后,在对云南省的革命文化资源、红色旅游发展现状、红色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云南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四大理念、四大原则、6条针对性的发展对策。提出了云南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模式:“讲解+体验+多组合开发模式”,并对云南省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空间上的整合,设计了7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以期望促进云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实现云南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范小琳[2](2021)在《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后,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有了极大的发展,跟随中国及世界变化发展的脚步,许多理论深刻影响着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的发展。《云南建筑》期刊作为展示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演变发展的重要文本,可以更好地把握媒体话语体现出来对建筑的客观认识和价值观念,可以更准确把握建筑演变的趋势。本文基于《云南建筑》专业期刊的重要文本,以“在地”一词为线索,梳理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的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划分,以核心文献、关键词和典型案例解析来找寻、提炼、概括出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思想演变,并总结出当代云南地域性建筑演变的主要特征。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思想从“民族性、地方性”到回归真实即时的现代建筑语境,成为一个与地域主义密切相关的概念的演变过程,揭示“在地性”的精神性根源与存在主义哲学,使其在对传统建筑、复古主义、形式主义、现代主义的批判性思考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试图对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进行反思。
谭钦[3](2021)在《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地区园林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西南地区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多元的文化沉淀,在此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滇西南园林成果丰硕,是我国重要地方园林。本文以滇西南多元文化为研究背景,滇西南园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史料研究、实地调研、分类归纳、对比研究等方法,首先对滇西南地区多元文化生成环境进行分析,探讨滇西南多元文化类型及特征,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接着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查阅梳理出滇西南地区园林历史发展脉络,并将其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停滞期、繁荣期五个阶段。同时,根据滇西南园林的隶属关系和功能将其划分为宗教园林、公共园林、土司园林、名人故居、纪念性园林五种园林类型,并列举了八个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案例深入探讨多元文化对其造园的影响。然后从多元文化角度入手,对滇西南地区各类园林的园林选址、空间布局、造园元素进行分析,总结出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园林造园总特征为以下四点:多元自然环境形成“千姿百态”的园林空间;多元造园手法形成“精美秀丽”的园林环境;多元民族文化形成“西双版纳华丽、普洱临沧朴实”的园林风格;虽然滇西南地区园林是由多元文化共同影响,但是在表达上仍有主次之分,彼此互不影响。最后基于以上分析与结论,提出滇西南地区园林保护与发展的策略。本文研究课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云南地区园林史研究空白,同时为滇西南园林如何发展、园林艺术如何传承创新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和借鉴。
罗廷锦[4](2020)在《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贫困治理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消除贫困,经济学界的先贤们不断探索致贫原因,并提出了诸多反贫困战略和对策,形成了众多反贫困理论。然而,很多反贫困理论和对策主要是基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贫困,把贫困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仅从单一的经济维度来探讨贫困形成的原因及反贫困战略。其实,贫困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形成贫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导致贫困的原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进入21世纪,学术界掀起了从多维视角研究贫困问题的热潮,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反贫困理论,而且还对反贫困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着力于数字鸿沟视角,应用解剖麻雀的研究方法,以点带面,问题为导向,以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最深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云南为例,理论联系实践,深入研究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科学全面的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存在的静态、动态和空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缩小数字鸿沟措施的减贫效应,探讨数字鸿沟对贫困的作用与影响,基于缩小数字鸿沟,提出相应的反贫困对策建议。现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1.梳理中国反贫困历程与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建国以来,中国通过6个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即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而,脱贫攻坚工作的结束并不是扶贫的终点,而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是如何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缓解相对贫困,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起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国际组织的反贫困计划,拓展扶贫思路,探索扶贫开发的新途径。在信息化社会,由于数字鸿沟拉大贫富差距,加深贫困,要消除贫困就必须首先消除横亘于前的数字鸿沟。2.以典型欠发达地区云南为例,通过统计数据和抽样调查,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资本匮乏和基础设施落后已不是主要的致贫原因,虽然资金匮乏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进行扶贫资金投入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贡献率尤为重要。在信息社会,信息革命带来数字红利,助力反贫困工作的同时,贫困人口信息技术能力的匮乏已成为致贫的主要因素。3.使用FGLS和PAVR模型,检验和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和动态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指数。总体上,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缩小,但各地区缩小幅度不同,造成地区间差距在扩大,说明地区间数字鸿沟和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FGLS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显着性正相关关系。PAVR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自身产生正向冲击,贫困加深贫困,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相互间也会产生正向冲击,数字鸿沟直接作用于贫困,加深贫困;贫困也同样作用于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各自当期产生影响,还会对相互间的滞后期产生作用。从FEVD检验结果来看,贫困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并持续较长时间,说明治理贫困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贫困也对数字鸿沟产生较大、且持续较长时间的影响,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是影响贫困的重要因素,并对贫困产生较长时间的影响;数字鸿沟也会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贫困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进一步加深贫困,形成循环积累因果关系。4.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结果显示,在信息化社会,缩小数字鸿沟对贫困产生显着性影响,缩小数字鸿沟能明显降低贫困程度,数字鸿沟变得越小,贫困程度也会变得越轻;随着时间的推移,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逐渐增大;基础设施条件好、相对越富裕的地区,减贫效应越大。因此,缩小贫困地区的数字鸿沟,也是一条重要的减贫措施。5.使用Moran模型检验数字鸿沟与贫困的自相关性。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聚集度成正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聚集度在逐步减弱,不过贫困聚集度减小的速度慢于数字鸿沟,说明贫困的治理难度大于缩小数字鸿沟。同时,由于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使得较为贫困的地区如迪庆州、怒江州、昭通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强化,较为富裕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减缓;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如怒江州、迪庆州等地的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而信息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数字鸿沟得到进一步缩小。所以,数字鸿沟与贫困同经济发展一样,区域间会形成“回波效应”,中心地带的发展会弱化属于从属地位的边缘地带和边远农村落后地区的发展,强化处于起支配地位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拉大二者间的信息差距和贫富差距。6.从空间计量的角度,加入空间权重,使用空间SDM模型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依存与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分布上,数字鸿沟与贫困呈显着性正相关关系,数字鸿沟不仅显着性影响本地区的贫困,还通过溢出效应显着性影响邻近地区的贫困,贫困程度越深的地区,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越大。收入水平和数字鸿沟一样,也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数字鸿沟二级指标与贫困的SD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应用和信息环境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而信息意识对贫困的影响不显着。因此,需要加快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能力,缩小数字鸿沟,加速农村地区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经济发展,让身处中心地带的发达地区的发展通过“扩散效应”惠及广大边远农村地区,缩小贫富差距,减小贫困地区数字鸿沟和贫困的外溢性。7.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前面的分析,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缩小数字鸿沟的反贫困对策建议,旨在为新时期脱贫攻坚,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减缓相对贫困建言献策。
赵银河[5](2020)在《中国共产党云南边疆治理研究(1950-1957年)》文中提出
火彦昌[6](2020)在《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与保护研究》文中指出民族文化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文化形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认同价值和经济价值。产业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效益为目标,依靠专业服务和质量管理形成产业的系列化和品牌化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但本文所探讨的产业化是指某项民族文化资本通过开发运作逐渐建立民族文化产业的过程,民族文化的产业化不仅能为一个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提供展示的舞台和资金,还能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跳菜是流传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一带的民俗活动,彝语称之为“吾多哈”,即“跳着舞上菜”的意思。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南涧跳菜从彝族同胞间的自娱自乐发展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随之而来的是从政府到民间南涧跳菜产业化发展共识的形成。南涧跳菜的产业化在政策供给、人才队伍建设、经济效益、发展和创新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受到文化生态改变、时空和人际关系限制、开发界限难以确定、人力资源匮乏、产业链建设滞后、网络宣传和市场管理不到位等多种因素制约,南涧跳菜产业化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同时,南涧跳菜的产业化发展也让南涧跳菜的文化形态、文化功能、传承群体、传承方式产生了解构和重构的文化现象。本文从民族文化产业开发的角度,分析在产业化过程中南涧跳菜文化的变迁及产业化对跳菜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探究制约南涧跳菜文化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和影响因素,提出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的“三线运作”模式,推动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和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吴金六[7](2020)在《曲靖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一直重视民族团结的问题,积极推进民族团结的各项工作。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将以文化建设为基础,树立各民族群众团结的意识,不断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而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曾指出,要把云南建设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并进一步指出示范区的建设要以民族文化为基础,使民族文化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润滑剂、催化剂、粘合剂。曲靖市各级政府根据中央和省政府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指示,贯彻和落实上级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积极推进曲靖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曲靖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加强文化建设是符合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需要,在文化建设中,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一方面文化建设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不仅能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还能满足各民族群众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文化建设将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各民族的智慧与精神力量,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示范区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在进行曲靖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和成效进行阐述,研究和分析曲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由绪论和正文构成。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述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重点、难点以及论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关于曲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文化建设相关概念界定,对民族团结进步及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是对曲靖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中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相应的概述,以及对示范区中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归纳和梳理。第四部分则是针对曲靖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从政府、社会和个体三方面进行相应的论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则是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解决其文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促进曲靖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文化建设,以文化的发展推动示范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陆保一[8](2020)在《云南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关系及动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旅游产业系统与旅游环境系统是区域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间互为关联的耦合共生关系不仅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旅游产业作为综合性与关联性较强的“朝阳产业”,通过带动住宿、餐饮、商贸、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为改善旅游地相关环境要素的发展提供重要动力;而旅游环境作为包含社会、经济、生态、服务等诸多环境要素的复杂系统,其相关要素的优化升级能够丰富旅游有效供给并逐步改善游客的旅游体验,为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云南省边境地区作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扩大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门户,促进旅游产业及相关环境要素健康发展是其务实参与国家沿边开发开放战略的重要实践内容,因而在推动区域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其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内在动力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云南省边境地区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发展,增加优质旅游供给,探寻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路径,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47)的支持下,以位于云南省边境地区的八个市州为研究案例,在对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耦合发展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进展、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耦合作用机理等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基于2007—2017年的相关数据及调研资料,从量化角度细致分析了云南省边境地区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及其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的分维度发展现状,并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首位度、熵值—功效评价法、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耦合协调度模型、重心耦合模型、灰色预测分析等多种模型与方法,对其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发展态势、协调发展趋势预测进行综合探究,结合障碍度模型与地理探测器系统剖析其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并根据其分析结果提出相应优化策略。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方面:1)2007—2017年,云南省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总体发展形势向好,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其绝对差异均表现为逐步拉大,相对差异均表现为渐趋缩小,其各自发展结构均较为合理,相关发展要素在区域内集中适当;2)旅游产业系统发展的极化态势较为显着,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式空间结构,旅游环境系统发展总体形成了红河—文山、德宏—保山两大高值集聚区,在空间上总体呈现为双核布局态势。2、在两大系统重心耦合测评结果方面,云南省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的发展重心在研究期内均位于普洱市境内,且二者重心在研究初期与研究末期的空间距离均呈现为渐趋缩短,均衡化发展态势明显,但二者重心的迁移方向却明显相异,其中旅游产业系统重心总体表现为向西北方向迁移,偏移速度渐趋减慢,旅游环境系统重心总体表现为向东北方向迁移,偏移速度逐渐加速,这与相关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聚集过程关系密切。受两大系统发展重心迁移方向和偏移速度的综合影响,二者间的空间耦合性相对较弱。3、在两大系统耦合协调程度方面:1)2007—2017年,云南省边境地区两大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渐趋提升,绝对差异在渐趋扩大,相对差异在渐趋缩小,其耦合协调度在边境地区内部结构相对合理、集中适当;2)两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格局与其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具有较好的地域耦合性,高度及较高协调层级市州呈现多极核分布态势,一般协调层级的市州则主要表现为“趋同俱乐部”分布态势;3)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特征较弱,相关旅游要素流在边境地区内部的扩散与渗透规模相对较小,但随着时间演化,耦合协调度的总体空间异质性在渐趋缩小;4)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的路径依赖和空间锁定特征相对不明显,局部空间结构的稳定性也在持续降低。4、在两大系统协调发展趋势预测方面,2018—2022年,云南省边境地区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仍会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且呈现出渐趋加速增长的特征,其空间格局将会相对稳定,“核心—边缘”式的空间结构特征仍较为显着,耦合协调度在边境地区内部的空间发展差异未有明显改善。5、在两大系统耦合发展动力机制方面,云南省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受到多种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不同驱动力间存在较强的交互驱动效应,主要包括经济发展驱动力、资源禀赋驱动力、区域交通驱动力、旅游需求驱动力、旅游设施驱动力、城镇化驱动力、市场规模驱动力、人才支撑驱动力等,而政策调控力度、对外开放程度、科技信息化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因素目前则主要发挥阻滞作用,正向驱动效应尚不明显。6、提出了统筹边境地区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一带、三圈、四廊、六轴)、加强边境地区旅游环境相关要素建设(经济、生态、社会、服务)、合理开展政策调控,提升旅游对外开放水平、强化旅游科技成果运用,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推动边境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优化策略。
杨角[9](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曾宇龙[10](2020)在《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问题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镇与农村、内地与边疆、中心与边缘在投入与发展的差距,生活的便利度、获得感、公共服务保障的差别,以及历史地理自然条件的原因,云南边境农村地区部分村寨的边民以个体和群体方式,以接受教育、外出务工等为途径实现个体和家庭发展需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迁离原生村寨。同时,周边邻国外籍边民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地缘政治和生存发展需求等因素影响下,不断流入我国边境地区,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在推拉力量和虹吸效应下,云南边境农村出现了与内地农村“空心化”不同的“虚空化”现象,在人口数量、产业发展等方面呈现“看似实,实则虚”的状态。其现象的产生有着历史性、长期性,但更有着隐蔽性,应从边民个体、区域和国家目标实现的协同性角度,以边民产业内生为基,区域发展保障为要,开发开放大格局为目,构建云南边境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文化多元可持续之实,与城镇、与周边国家相邻地区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和谐空间。本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回顾和梳理国内外关于农村地区衰败、“空心化”、“虚空化”的已有研究成果,对本研究的研究范围云南边境农村地区、研究对象边民、研究问题“虚空化”进行了概念界定,并提出采用推拉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现状、表现特征、发展态势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以治理理论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治理路径。第二部分以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人口与民族、经济发展的情况为基础,结合官方公布数据和调研收集材料,对云南边境农村地区人口“虚空化”、产业“虚空化”、文化“虚空化”、公共服务“虚空化”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据此总结出“虚空化”具有复杂性、变动性、扩散性的特征及对比性由弱到强、可观测性由隐至显、时效性由短变长的发展态势,并从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地缘政治因素三方面深入剖析“虚空化”形成的原因。第三部分从国家安全、区域发展、社会稳定三个层面论述了“虚空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其导致国家安全呈现出传统安全问题依然严峻、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的重重隐患,区域发展面临着基础十分薄弱、“硬件”有待加强、“软件”亟需补充的重重困境,社会稳定暴露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难、留守妇女坚守家庭难、空巢老人无忧养老难、返乡边民适应生活难、跨境婚姻家庭发展难、入境务工人员管理难的重重难题。第四部分从保障国家边境地区领土主权安全、维护云南边境地区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云南边境地区健康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设计了“虚空化”治理目标,对政府、社会组织、边民主体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要求,最后提出由防范“虚空化”危机到削弱“虚空化”影响再到消除“虚空化”现象的治理路径。
二、继承和发展民族先进文化 促进临沧社会经济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继承和发展民族先进文化 促进临沧社会经济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云南革命文化资源的红色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实地调查法 |
1.4.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革命文化 |
2.1.2 革命文化资源 |
2.1.3 红色文化 |
2.1.4 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关系 |
2.1.5 红色旅游 |
2.2 理论基础 |
2.2.1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体验经济理论 |
2.2.3 创新理论 |
第3章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分析 |
3.1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基础性分析 |
3.1.1 数据来源 |
3.1.2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数据分析 |
3.2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的时空分布研究 |
3.2.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3.2.2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
3.3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总结与评价 |
3.3.1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的特征 |
3.3.2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评价 |
第4章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的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4.1 云南省概况 |
4.1.1 自然环境 |
4.1.2 社会经济环境 |
4.2 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概况 |
4.3 云南省红色旅游概述 |
4.3.1 红色旅游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综合效益大幅度提高 |
4.3.2 红色旅游知名度迅速提升,成为云南的旅游名片 |
4.3.3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红色旅游服务体系不断提升 |
4.4 云南省革命文化资源的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4.4.1 红色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
4.4.2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分析 |
4.4.3 云南省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云南省红色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
5.1 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
5.1.1 研究方法和模型 |
5.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1.3 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分析 |
5.1.4 入境旅游市场空间分布分析 |
5.2 国内旅游市场分析 |
5.2.1 国内客源市场总体分析 |
5.2.2 国内客源市场构成分布 |
5.2.3 国内旅游市场目标定位 |
5.2.4 红色旅游市场细分 |
第6章 云南省革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
6.1 云南省革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理念 |
6.1.1 革命文化理念 |
6.1.2 文旅融合理念 |
6.1.3 可持续发展理念 |
6.1.4 创新发展理念 |
6.2 云南省革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
6.2.1 资源融合、科学发展原则 |
6.2.2 政府主导、突出重点原则 |
6.2.3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 |
6.2.4 创新体验、提高质量原则 |
6.3 云南省革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6.3.1 讲解+体验+多组合开发模式涵义 |
6.3.2 讲解+体验+多组合开发模式内容 |
6.4 云南省红色旅游路线开发 |
6.4.1 专题红色旅游路线 |
6.4.2 精品旅游路线 |
6.5 云南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
6.5.1 深入挖掘革命文化内涵 |
6.5.2 拓宽融资渠道,完善红色旅游服务体系 |
6.5.3 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
6.5.4 培养红色旅游专业人才 |
6.5.5 培养云南省红色旅游产业体系 |
6.5.6 加强红色旅游区域合作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主义 |
1.1.2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建筑语境 |
1.1.3 云南地域性建筑的发展历程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问题 |
1.2.1 《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限定 |
1.2.2 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的界定 |
1.2.3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现状研究 |
1.4.1 地域主义发展脉络 |
1.4.2 中国地域性建筑发展脉络 |
1.4.3 《云南建筑》折射出的云南地域性建筑创作实践现状及其发展综述 |
1.5 研究方法及视角 |
1.5.1 文本分析法 |
1.5.2 分类分析法 |
1.5.3 量化分析法 |
1.5.4 关键词分析法 |
1.5.5 图解分析法 |
1.6 论文提纲及结构框架 |
第二章 建筑话语中的“在地” |
2.1 “地方概念”进入中国建筑界 |
2.2 从台湾的“在地”到地域建筑的“在地” |
2.2.1 local(地方) |
2.2.2 region(地域) |
2.2.3 in-situ(在地) |
2.2.4 地方性、地域性、在地性的异同 |
2.3 “在地”的“在”与“地” |
2.3.1 建筑师的“在”与海德格尔的“在” |
2.3.2 地方性的“地”与地域性的“地” |
2.4 “在地性”在建筑学上的界定 |
2.5 研究云南建筑的“在地性”的意义及价值 |
2.6 小结 |
第三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建筑》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 《云南建筑》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1 《云南建筑》概述 |
3.1.2 《云南建筑》关于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的重要文献 |
3.1.3 《云南建筑》20 世纪8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4 《云南建筑》20 世纪9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5 《云南建筑》21 世纪0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6 《云南建筑》21 世纪1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2 当代云南“在地性”创作的影响因素 |
3.2.1 主体创作意识因素 |
3.2.2 社会环境因素 |
3.2.3 文化环境因素 |
3.2.4 历史文脉因素 |
3.2.5 技术特征因素 |
3.4 小结 |
第四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特征 |
4.1 云南地域性建筑发展的历史分期 |
4.2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特征及建筑创作 |
4.2.1 20 世纪80 年代震荡反思时期——地域特色外在表达时期 |
4.2.2 20 世纪90 年代多元突破时期——地域特色内在表达时期 |
4.2.3 21 世纪00 年代理性创新时期——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时期 |
4.2.4 21 世纪10 年代本土话语建立时期——立足本土的地域精神追求时期 |
4.2.5 小结 |
4.3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演变 |
4.3.1 CNKI关于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关键词解析 |
4.3.2 基于《云南建筑》的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关键词解析 |
4.3.3 基于关键词解析出的四大特征趋势变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典型案例解析 |
5.1 典型作品与图解方法 |
5.1.1 图解方法理论 |
5.1.2 生成性图解和埃森曼图解方法 |
5.1.3 典型建筑选取方法和解析价值 |
5.2 20 世纪80 年代昆明旧工人文化宫案例解析——“民族性”的图示体现 |
5.2.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2.2 建筑生成手法 |
5.2.3 工人的纪念碑——现代建筑的乡土纪念性 |
5.3 20 世纪90 年代’99 昆明世博会中国馆案例解析——“地方性”的图示体现 |
5.3.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3.2 建筑生成手法 |
5.3.3 在传统的形式中追寻“现代化理想” |
5.4 21 世纪00 年代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案例解析——“地域性”的图示体现 |
5.4.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4.2 建筑生成手法 |
5.4.3 “真实”的现代建筑语言 |
5.5 21 世纪10 年代昆明新工人文化宫案例解析——“在地性”的图示体现 |
5.5.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5.2 建筑生成手法 |
5.5.3 解构与重构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云南建筑》1982-2018 年期刊状态及刊号列表 |
附录 C:《云南建筑》1980 年以后重要文献列表 |
附录 D:《云南建筑》20 世纪8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附录 E:《云南建筑》20 世纪9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附录 F:《云南建筑》21 世纪0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附录 G:《云南建筑》21 世纪1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3)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地区园林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时代背景 |
1.1.2 地区园林的研究价值 |
1.1.3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研究价值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法 |
1.4.2 文学社会学研究方法 |
1.4.3 调查研究法 |
1.4.4 案例分析法 |
1.4.5 综合归纳法 |
1.5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5.1 多元文化下的园林相关研究 |
1.5.2 滇西南园林相关研究 |
1.5.3 存在问题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滇西南地区多元文化概述 |
2.1 多元文化概念解读 |
2.1.1 多元文化的内涵 |
2.1.2 多元文化的特征 |
2.1.3 多元文化的意义 |
2.2 滇西南地区多元文化生成环境概况 |
2.2.1 自然环境概况 |
2.2.2 人文环境概况 |
2.3 滇西南地区多元文化类型 |
2.3.1 宗教文化 |
2.3.2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 |
2.3.3 土司文化 |
2.3.4 红色文化 |
2.3.5 外来文化 |
2.3.6 地域文化 |
2.4 滇西南地区多元文化特征分析 |
2.4.1 一体多元:多民族文化和而不同 |
2.4.2 开放包容: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协同发展 |
2.4.3 和谐稳定:多元文化共存共荣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滇西南地区园林发展脉络及类型分析 |
3.1 滇西南地区园林发展历史脉络 |
3.1.1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萌芽期 |
3.1.2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发展期 |
3.1.3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成熟期 |
3.1.4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停滞期 |
3.1.5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繁荣期 |
3.2 滇西南园林发展历史与中国园林、云南园林对比 |
3.3 滇西南地区园林类型分析 |
3.3.1 滇西南地区宗教园林 |
3.3.2 滇西南地区公共园林 |
3.3.3 滇西南地区土司园林 |
3.3.4 滇西南地区名人故居 |
3.3.5 滇西南地区纪念性园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地区造园特征分析 |
4.1 滇西南地区宗教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
4.1.1 南传佛寺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
4.1.2 汉传佛寺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
4.1.3 文庙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
4.2 滇西南地区公共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
4.2.1 选址分析 |
4.2.2 空间布局分析 |
4.2.3 造园要素分析 |
4.3 滇西南地区土司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
4.3.1 选址分析 |
4.3.2 空间布局分析 |
4.3.3 造园要素分析 |
4.4 滇西南地区名人故居造园特征分析 |
4.4.1 选址分析 |
4.4.2 空间布局分析 |
4.4.3 造园要素分析 |
4.5 滇西南地区纪念性园林造园特征分析 |
4.5.1 选址分析 |
4.5.2 空间布局分析 |
4.5.3 造园要素分析 |
4.6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地区园林造园特征总结 |
4.6.1 多元自然环境形成“千姿百态”的园林空间 |
4.6.2 多元造园手法形成“精美秀丽”的园林环境 |
4.6.3 多元民族文化形成“西双版纳华丽,普洱临沧朴实”的园林风格 |
4.6.4 园林文化表达有主次之分,但互不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滇西南地区园林的发展脉络 |
5.1.2 滇西南地区园林类型 |
5.1.3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地区园林造园特征 |
5.2 对滇西南地区园林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
5.2.1 滇西南地区园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2.2 滇西南地区园林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
5.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滇西南园林发展历史与中国园林、云南园林分析表 |
附录 C:滇西南地区园林统计表 |
(4)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2.3 创新点 |
1.2.4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反贫困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反贫困 |
2.1.3 数字鸿沟 |
2.2 反贫困理论的阐释 |
2.2.1 促使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
2.2.2 促使结构转换的反贫困理论 |
2.2.3 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
2.2.4 综合反贫困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 |
2.3.2 国内研究 |
2.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章中国反贫困实践及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 |
3.1 建国以来中国反贫困实践概述 |
3.1.1 “救济式扶贫”(1949-1978) |
3.1.2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1978-1985) |
3.1.3 区域大规模开发扶贫(1986-1993) |
3.1.4 整村推进扶贫攻坚(1994-2000) |
3.1.5 综合开发攻坚扶贫(2001-2010) |
3.1.6 精准定点脱贫攻坚(2011-) |
3.2 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传统扶贫向数字扶贫转变 |
3.2.1 世界银行 |
3.2.2 联合国 |
3.2.3 世界经济论坛 |
3.2.4 对中国反贫困的启示 |
第四章 云南案例: 欠发达地区贫困与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
4.1 云南的反贫困历程 |
4.2 贫困现状分析 |
4.2.1 已脱贫人口收入情况 |
4.2.2 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
4.2.3 贫困地区收入与消费情况 |
4.2.4 贫困人口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
4.2.5 贫困人口的职业和家庭构成 |
4.2.6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及医疗服务状况 |
4.3 致贫原因统计分析 |
4.3.1 缺少技能和能力已成为致贫的主因素 |
4.3.2 教育落后迟滞信息技术发展加剧贫困 |
4.3.3 贫困人口主动“丧失”劳动能力 |
4.4 贫困地区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
4.4.1 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落后 |
4.4.2 贫困地区信息设备使用效率低 |
4.4.3 信息使用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
4.5 数字红利与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 |
4.5.1 数字红利加速反贫困 |
4.5.2 数字鸿沟加深贫困 |
第五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与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
5.1 贫困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
5.1.1 贫困单一测度指标 |
5.1.2 多维度贫困指标 |
5.1.3 贫困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
5.2 数字鸿沟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
5.2.1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变化与发展 |
5.2.2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
5.3 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计算与结果 |
5.3.1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的计算 |
5.3.2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结果分析 |
5.4 数字鸿沟与贫困静态关系实证分析 |
5.4.1 静态关系估计选择 |
5.4.2 FGLS估计结果及分析 |
5.4.3 实证结论 |
5.5 数字鸿沟与贫困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
5.5.1 PVAR模型及检验步骤 |
5.5.2 平稳性检验 |
5.5.3 滞后阶数确定 |
5.5.4 GMM估计 |
5.5.5 脉冲响应分析 |
5.5.6 FEVD检验 |
5.5.7 实证结论 |
5.6 缩小数字鸿沟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
5.6.1 模型的选择 |
5.6.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5.6.3 实证结果分析 |
5.6.4 实证结论 |
第六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关系实证分析 |
6.1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计量研究 |
6.1.1 空间数字鸿沟 |
6.1.2 空间贫困 |
6.2 模型的选择 |
6.2.1 空间自相关模型 |
6.2.2 SDM模型 |
6.2.3 空间权重矩阵 |
6.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6.3.1 数据来源 |
6.3.2 选择变量说明 |
6.4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SDM检验与分析 |
6.4.1 空间自相关检验 |
6.4.2 空间SDM实证结果分析 |
6.5 实证结论 |
第七章 缩小数字鸿沟,防止返贫的对策建议 |
7.1 重视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健全防止返贫的长效保障机制 |
7.1.1 减缓贫困需要缩小数字鸿沟 |
7.1.2 建立健全缩小数字鸿沟的组织保障长效机制 |
7.2 补齐信息技术教育短板,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素养能力 |
7.2.1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
7.2.2 加大人力资本开发 |
7.2.3 着力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
7.3 完善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接入鸿沟 |
7.3.1 加大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
7.3.2 完善农村信息应用服务平台 |
7.4 强化信息应用与保护,减小使用鸿沟 |
7.4.1 完善信息应用条件 |
7.4.2 加强信息监管与保护 |
7.5 加快智慧农村、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
7.5.1 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
7.5.2 构建统一完备的城乡信息服务体系 |
7.5.3 完善农村数字化物流集散中心建设 |
7.6 强化信息扶贫与其他扶贫措施融合,提高扶贫成效 |
7.6.1 信息技术与产业扶贫融合 |
7.6.2 信息技术与教育扶贫融合 |
7.6.3 信息技术与金融扶贫融合 |
7.6.4 信息技术与医疗救助融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78-2020年扶贫标准、全国绝对贫困人口数及贫困发生率 |
附录-2 2016-2019年云南省贫困县分布情况 |
附录-3 2016-2019年云南省深度贫困县分布情况 |
附录-4 2016-2018年云南各地州市贫困村分布变化情况 |
附录-5 深度贫困地区怒江州2018年居民收入基本情况 |
附录-6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分布情况 |
附录-7 信息扶贫典型案例 |
附录-8 农村居民互联网及信息使用现状调查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导师主持的研究课题 |
(6)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田野点简介 |
1.5.1 南涧县行政区划 |
1.5.2 阿开度自然村 |
1.5.3 华庆茶厂 |
1.5.4 虎街村委会 |
1.5.5 罗伯克茶厂 |
第2章 南涧跳菜概述及产业化趋势 |
第1节 南涧跳菜的发展历史 |
2.1.1 南涧跳菜的起源 |
2.1.2 南涧跳菜的发展与转变 |
第2节 南涧跳菜的分布空间 |
2.2.1 传统南涧跳菜活动分布状况 |
2.2.2 现代南涧跳菜活动分布状况 |
第3节 南涧跳菜的类型 |
2.3.1 婚礼跳菜 |
2.3.2 葬礼跳菜 |
2.3.3 建新跳菜 |
2.3.4 贺寿跳菜 |
2.3.5 舞台跳菜 |
2.3.6 其他跳菜 |
第3章 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现状 |
第1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的政策供给 |
3.1.1 南涧跳菜的保护传承政策 |
3.1.2 南涧跳菜的招商引资政策 |
3.1.3 南涧跳菜的产业化开发政策 |
第2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的人才队伍建设 |
3.2.1 民间跳菜艺人队伍 |
3.2.2 道具和服装制作人才 |
3.2.3 动作编排和音乐剪辑人才 |
第3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 |
3.3.1 民间跳菜队的经济收益 |
3.3.2 跳菜餐厅的经济收益 |
3.3.3 专业艺术演员的经济收益 |
第4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的发展和创新 |
3.4.1 跳菜表演种类的增多 |
3.4.2 跳菜活动形式的创新 |
3.4.3 文化传播方式的改进 |
第4章 南涧跳菜产业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 |
第1节 文化形态的解构与重构 |
4.1.1 跳菜表演准备阶段的解构与重构 |
4.1.2 跳菜表演内容的解构与重构 |
4.1.3 跳菜文化生态的解构与重构 |
第2节 文化功能的解构与重构 |
4.2.1 祭祀礼仪功能的解构与重构 |
4.2.2 社交功能的解构与重构 |
4.2.3 文娱功能的解构与重构 |
第3节 传承群体的解构与重构 |
4.3.1 性别鸿沟的解构与重构 |
4.3.2 年龄限制的解构与重构 |
4.3.3 地域和族别的解构与重构 |
第4节 传承方式的解构与重构 |
4.4.1 家庭传承方式的解构与重构 |
4.4.2 口传心授传承方式的解构与重构 |
4.4.3 社会传承方式的解构与重构 |
第5章 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面临的问题 |
第1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 |
5.1.1 问卷简介 |
5.1.2 数据分析 |
5.1.3 调查结果 |
第2节 南涧跳菜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
5.2.1 跳菜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 |
5.2.2 跳菜产业化受时空和人际关系的限制 |
5.2.3 跳菜产业化开发的界限难以确定 |
5.2.4 跳菜产业化的人力资源匮乏 |
5.2.5 跳菜产业链建设滞后 |
5.2.6 网络宣传和市场管理不到位 |
第6章 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与保护的对策 |
第1节 鼓励民间商演跳菜活动 |
6.1.1 规范跳菜表演市场 |
6.1.2 提高跳菜表演质量 |
6.1.3 促进跳菜表演产业化运营 |
第2节 加强政府推介跳菜活动 |
6.2.1 出台和落实相关政策法规 |
6.2.2 搭建多层次的文化交流平台 |
6.2.3 提升舞台跳菜的创新水平 |
第3节 拓展外地跳菜表演市场 |
6.3.1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
6.3.2 有效联结区域特色产业 |
6.3.3 精准定位文旅市场 |
第7章 结论 |
附录 A 问卷调查(消费者) |
附录 B 问卷调查(从业者) |
附录 C 部分访谈对象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曲靖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已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以及论文的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曲靖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文化建设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文化建设的含义及意义 |
(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内涵 |
(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文化建设的界定 |
(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
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相关理论 |
(二)关于民族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曲靖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成效 |
一、曲靖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中文化建设的现状 |
(一)示范区文化建设中政府开展对民族传统文化调查工作 |
(二)示范区文化建设中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和开展文化建设项目 |
(三)示范区政府积极促进民族文化建设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
(四)制定与完善示范区文化建设与发展制度 |
二、曲靖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文化建设的成效 |
(一)示范区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与发展 |
(二)示范区文化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
(三)示范区民族文化特色村寨建设取得一定的成就 |
第三章 曲靖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政府层面 |
(二)社会层面 |
(三)个体层面 |
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文化建设中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思想上认识不足是造成示范区文化建设滞后的思想根源 |
(二)示范区各民族群众自身对文化保护意识薄弱是其内在的原因 |
(三)示范区落后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是其外部原因 |
第四章 曲靖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
一、政府层面 |
(一)示范区基层政府要增强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 |
(二)制定与完善示范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的管理机制 |
(三)建立与完善示范区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
(四)建立与完善示范区文化传承与保护机制 |
二、社会层面 |
(一)示范区文化建设中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 |
(二)示范区各民族群众积极参与人才队伍建设 |
(三)示范区营造民族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 |
三、个体层面 |
(一)示范区各民族群众要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
(二)示范区文化建设要重视人们的思想道德教育 |
(三)示范区文化建设要加强对各民族群众团结意识的培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云南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关系及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边境旅游已成为国家沿边开放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2 促进边境旅游发展是助推沿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
1.1.3 优化旅游环境是推动云南边境旅游发展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综合分析法 |
1.5.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法 |
1.5.3 时空地理分析法 |
1.5.4 GIS空间辅助分析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边境地区 |
2.1.2 边境旅游 |
2.1.3 旅游产业 |
2.1.4 旅游环境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核心—边缘”理论 |
2.2.2 旅游供需理论 |
2.2.3 旅游区位理论 |
2.2.4 协调发展理论 |
2.3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作用机理 |
2.3.1 旅游产业发展助推旅游环境优化 |
2.3.2 旅游环境优化保障旅游产业升级 |
2.3.3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效应 |
第3章 云南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发展测评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
3.2.1 区位条件 |
3.2.2 自然环境 |
3.2.3 人文环境 |
3.2.4 旅游资源 |
3.2.5 社会经济 |
3.2.6 政策保障 |
3.3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
3.3.1 测评维度、指标选取与研究方法 |
3.3.2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3.3 旅游环境发展现状分析 |
第4章 云南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的耦合发展关系 |
4.1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 |
4.1.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2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历时性分析 |
4.1.3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化特征 |
4.2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发展态势 |
4.2.1 研究方法 |
4.2.2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重心耦合动态 |
4.2.3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历时性分析 |
4.2.4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演化特征 |
4.3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预测分析 |
4.3.1 研究方法 |
4.3.2 灰色预测结果分析 |
第5章 云南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5.1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潜在动力因素遴选 |
5.2 研究方法 |
5.2.1 障碍度模型 |
5.2.2 地理探测器 |
5.3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5.3.1 动力因素的表征指标判定 |
5.3.2 动力因素的负向驱动效应分析 |
5.3.3 动力因素的正向驱动效应分析 |
5.3.4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动力机制阐释 |
第6章 云南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策略 |
6.1 统筹边境地区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
6.1.1 一条边境跨境旅游经济辐射带 |
6.1.2 三大跨境旅游合作圈 |
6.1.3 四条国际旅游走廊 |
6.1.4 六大旅游发展轴线 |
6.2 加强边境地区旅游环境相关要素建设 |
6.2.1 经济环境方面 |
6.2.2 生态环境方面 |
6.2.3 社会环境方面 |
6.2.4 服务环境方面 |
6.3 合理开展政策调控,提升旅游对外开放水平 |
6.4 强化旅游科技成果运用,大力发展智慧旅游 |
6.5 推动边境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7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问题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视角 |
第一节 文献回顾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评论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视角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相关理论视角 |
第二章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现状、特征、发展态势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现状 |
一、云南边境农村地区概况 |
二、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现状 |
第二节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特征及发展态势 |
一、复杂性 |
二、变动性 |
三、扩散性 |
第三节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原因分析 |
一、制度因素 |
二、经济因素 |
三、地缘政治因素 |
第三章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国家安全隐患 |
一、传统安全问题依然严峻 |
二、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
第二节 区域发展困难 |
一、云南边境农村地区区域发展“基础”十分薄弱 |
二、云南边境农村地区区域发展“硬件”有待加强 |
三、云南边境农村地区区域发展“软件”亟需补充 |
第三节 社会问题增多 |
一、大量我方边民流出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
二、外籍边民流入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
第四章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的治理路径 |
第一节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目标及要求 |
一、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目标 |
二、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要求 |
第二节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重点及思路 |
一、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重点 |
二、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思路 |
第三节 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治理的具体措施 |
一、防范“虚空化”危机,保障国家边境地区领土主权安全 |
二、削弱“虚空化”影响,维护云南边境地区社会和谐稳定 |
三、消除“虚空化”现象,推动云南边境地区健康持续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继承和发展民族先进文化 促进临沧社会经济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云南革命文化资源的红色旅游开发研究[D]. 迟明坤.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D]. 范小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滇西南地区园林特征研究[D]. 谭钦.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4]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D]. 罗廷锦.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5]中国共产党云南边疆治理研究(1950-1957年)[D]. 赵银河.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6]南涧跳菜产业化开发与保护研究[D]. 火彦昌. 大理大学, 2020(05)
- [7]曲靖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文化建设研究[D]. 吴金六.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云南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关系及动力机制研究[D]. 陆保一.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10]云南边境农村地区“虚空化”问题治理研究[D]. 曾宇龙.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