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初步讨论:必须同时正确名称

附录初步讨论:必须同时正确名称

一、附录初论:必也正名乎(论文文献综述)

张兴彬[1](2017)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附录系统的使用研究 ——以剑河县南哨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附录系统作为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一些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的初级中学,多数师生对附录系统的使用还存在诸多问题;附录系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统计分析,为师生指明附录系统的编制依据和主要内容;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交流,深入了解附录系统的使用现状和问题成因;通过案例分析,为师生提供具有参考性和可行性的使用策略。正文主体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附录系统的相关概述,包括附录系统的基本概述、编制依据和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附录系统的使用现状,包括使用现状的调查概况、调查结果和问题成因。第三部分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附录系统的使用研究,包括整合内容、拓展内容、拓展范围、拓展方法和开发附录等方面。通过研读课标、编制目录和归纳附录来整合内容;通过参考旧版教科书、借鉴异版教科书和参考相关教辅书来拓展内容;通过将附录应用于课文教学、专题教学和复习教学来拓展范围;通过运用知识竞赛法、收集评比法和书写展示法来拓展方法;通过结合地区、民族和校园的特色来开发附录。

刘本才[2](2014)在《隋唐五代碑志铭文用韵研究》文中提出隋唐五代是汉语语音发展的重要时期,其语音结构的真实情况一致是学界阴注的重点,因为研究这一峙期的语音结构,封於嘹解汉语语音燮化历程,建立完整祥实的汉语音史有着极其重要作用。这一时期的语音研究的材料非常丰富,主要有诗文用韵、韵害韵图、直音反切、域外译音等等,这些已经得到充分的重视。与上述材料相比,隋唐五代碑志铭文以其时问地点明确、文献真实性强、韵段数量鹿大、反映语音真实面貌等因素更应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因其材料处理的特殊性,目前的利用、研究明显不足。输文首次穷尽式地蒐集了业已公怖的10774方碑志材料,大幅度地增补了该时期的韵文材料。在此基础上,封照图版拓本、参考各家录文,进行了韶真的校勘,确保语料的真寅面貌,并确定韵例,判断韵字。我们建立了《隋唐五代碑赫铭文用韵数据库》,除去有志无铭、有铭燕韵、铭文残泐的碑志外,可作为用韵考的碑志有8980方,并摘录韵段23637个。除探用了傅统的丝贯牵系法外,我们还使用了计算机辅助的方法,封碑志铭文电子文本造行标注,摘录韵字,生成韵段,编写韵谱。依托这个数字化工作平台,以碑志铭文用韵为研究封象,加以分类、归纳、排比,藉此呈现出隋唐五代语音在韵颊上的特色,总结如下:一、根据碑志铭文用韵实隙,可以将隋唐五代汉藉韵部演燮史分成隋初唐、盛中唐和晚唐五代三个时期。从隋初唐31部韵系到盛中唐26部韵系、晚唐五代21部韵系,韵部的发展趋势是逐步简化,胡部的分合基本限制在同摄之内,阳声韵部始终维持与入声韵部相配的格局。晚唐五代才出现跨摄韵部合流现象:蟹摄齐祭部并入止摄支微部,曾摄蒸登部、职德部分别并入梗摄庚青部和陌锡部。二、碑志铭文用韵的主要特点有:部分佳韵字丢失韵尾押入麻邪部;部分尤侯部唇音字押入焦模部;江摄隋初唐并在通摄、盛中唐以後饼入宕韵;元魂痕隋初唐独立为一部,盛中唐以後元韵归入山摄,魂痕归入臻摄;支焦通押、歌麻通押、萧尤通押、焦尤通押是普遍特点;-m、-n、-ng有相混现象;入声韵-p、-t、-k有相混现象。

周平[3](2009)在《民国时期语文课程文件附录探析》文中提出语文课程文件的附录是对语文课程文件正文的补充说明或详细解释,是语文课程文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民国时期的语文课程文件的附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文体说明上,由初步定型趋向发展完善;文法修辞说明上,文法研究渐趋规范系统;教材选编说明上,思想性与科学性并重;名着举例说明上,开创名着阅读的先河。

史妮君[4](2009)在《英汉学习型词典附录的优化设置》文中研究说明根据附录的定义、分类,分析了附录的设置与使用情况,指出附录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附录信息与读者查阅之间的矛盾,本文提出优化英汉学习型词典附录设置的措施:"化整为零"方针;建立参照体系,设置索引;正文中提供语用、文化知识,附录中提供索引;取消使用率低的附录。

郭艳涛[5](2008)在《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附录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论述了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附录的定义、种类、作用以及设置原则。并以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附录为例,根据以上内容对其进行分析,旨在对词典编纂者和英语学习者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宋志勤[6](2007)在《英汉双语与双解词典微观结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英汉双语词典和双解词典的明显区别在于释义及其它微观结构上,前者以汉语为注释语,而后者以英语为注释语并加上汉语对应词。此外,两者在标注、例证、插图和附录的差异使其语用功能也有所不同。文章运用社会认知主义观点,以国内出版的有代表性的10部英汉双语词典和双解词典为例,就两种词典的微观结构作比较研究,揭示两种词典的外语教育作用,提高词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用者在选择和使用词典时的目的性更高。

袁世全[7](2005)在《附录再论:必也正实乎》文中研究说明在《附录再论》探讨了“名”的问题之后,文章主要对辞书附录之“实”作若干分析,包括附录的多维解析以及值得关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设置的原则与方法的建议等。

乐庆玲[8](2005)在《附录及其潜在信息价值的开发研究》文中指出附录作为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体裁形式,对正文内容起着拓展、补充、参考的作用。由于附录附属于正文,在文献中处于次要地位,往往得不到人们的重视,导致其应有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所蕴涵的大量信息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这不能不说是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本文围绕附录及其潜在信息价值的开发进行研究,以期使人们重新认识附录及其功用,并通过开发工作使附录实现更大的信息价值。文章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附录的基本释义出发,根据学术界的各家之言,探讨了附录的科学定义,并对几个易于混淆的概念进行了辨析。 第二部分概述了附录的发展状况。 第三部分系统的论述了附录的内容、类型及特点。 第四部分揭示了附录的功能及其潜在的信息价值。 第五部分从附录的编制、揭示和利用三个层面对附录的开发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其中着重于对附录编制实践的探讨。最后对附录如何在信息社会里更好的发挥作用,实现其潜在价值进行了展望。

袁世全[9](2005)在《附录三论:必也言顺乎——关注“准附录”这一新样式》文中认为我国辞书编辑出版的实践中,近年悄然出现了一种介于正文与附录之间的新样式,这就是本文所称的“准附录”。本文认为这是值得关注的辞书创新,并对其源流、轨迹、性质、特征、功能、意义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袁世全[10](2003)在《附录初论:必也正名乎》文中指出究竟什么是附录?长期以来,观点不一,各执一词,各行其是,迄无共识。辞书学界有"广义论"与"狭义论"两种观点,而两种理解之中,又见仁见智,见解纷呈。分析了这种状况,提出了"兼容论"的观点,试图对辞书附录作一点新的界定、概括与划分。

二、附录初论:必也正名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附录初论:必也正名乎(论文提纲范文)

(1)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附录系统的使用研究 ——以剑河县南哨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
第一章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附录系统的相关概述
    第一节 附录系统的基本概述
        一、附录系统的概念
        二、附录系统的要素
        三、附录系统的作用
    第二节 附录系统的编制依据
        一、纲领性文件依据
        二、基础性理论依据
        三、基础性学科依据
    第三节 附录系统的主要内容
        一、课文附录的内容
        二、专题附录的内容
        三、书末附录的内容
第二章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附录系统的使用现状
    第一节 使用现状的调查概况
        一、调查目的和内容
        二、调查范围和对象
        三、调查方法和过程
    第二节 使用现状的调查结果
        一、使用内容的现状
        二、使用范围的现状
        三、使用方法的现状
    第三节 使用现状的问题成因
        一、师生方面的原因
        二、考试方面的原因
        三、教材方面的原因
第三章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附录系统的使用研究
    第一节 研读课标,整合内容
        一、研读课标的内容
        二、编制检索的目录
        三、整合附录的内容
    第二节 参考借鉴,拓展内容
        一、参考旧版教科书
        二、借鉴异版教科书
        三、参考相关教辅书
    第三节 分类应用,拓展范围
        一、应用于课文教学
        二、应用于专题教学
        三、应用于复习教学
    第四节 开展活动,拓展方法
        一、运用知识竞赛法
        二、运用收集评比法
        三、运用书写展示法
    第五节 结合实际,开发附录
        一、结合地区的特色
        二、结合民族的特色
        三、结合校园的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科研情况

(2)隋唐五代碑志铭文用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材料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材料考校
    第一节 材料考辨
    第二节 韵字校勘
第二章 韵部系统及通语音变
    第一节 隋初唐韵部系统
    第二节 盛中唐韵部系统
    第三节 晚唐五代韵部系统
    第四节 若干通语音燮现象
第三章 具调通押
    第一节 上去通押与浊上变去
    第二节 平与上去异调通押
第四章 跨部通押
    第一节 阴声韵跨部通押
    第二筋 阳声韵跨部通押
    第三节 阴馨韵、阳声韵问的跨部通押
    第四节 入声韵跨部通押
    第五节 阴入通押
    第六节 阳入通押
第五章 特殊韵字
    第一节 《庚韵》又音字
    第二节 《广韵》未收音
    第三节 《广韵》未收字
馀论
参考文献
附录:韵谱
後记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4)英汉学习型词典附录的优化设置(论文提纲范文)

一、 附录的理解与分类
二、附录的设置与使用
三、附录存在的问题
    1. 附录设置过杂或过少。
    2. 信息过于臃肿, 附录作用没有发挥。
    3. 附录理论与实践欠缺。
四、英汉学习型词典附录设置的改进
    1.“化整为零”方针。
    2. 建立参照体系, 设置索引。
    3. 正文中提供语用、文化知识, 附录中提供索引。
    4. 取消使用率低的附录。

(6)英汉双语与双解词典微观结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双语词典与双解词典的界定
二、英汉双语与双解词典的微观结构与功能比较
    (一) 释义
    (二) 标注
        (1) 无论是双语词典还是双解词典其编撰者都十分重视提供语法性信息。
        (2) 提供语用信息是英汉双解词典的又一强项。
        (3) ECD在提供文化信息方面是英汉双语词典中的佼佼者。
        (4) 无论是英汉双语词典还是双解词典的编者都很重视提供搭配信息。
    (三) 例证
    (四) 插图
    (五) 附录
三、 结语

(7)附录再论:必也正实乎(论文提纲范文)

一、附录的多维解析
二、存在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第一,虚无主义。
    第二,附属性。
    第三,游离性。
    第四,机械、单调而老化。
    第五,不对称性。
    第六,不平衡性。
    第七,随意性。
三、设置的原则和方法:主张与建议

(8)附录及其潜在信息价值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附录
    1.1 附录的基本释义
    1.2 附录的定义
    1.3 附录及其相关概念
        1.3.1 附件
        1.3.2 杂录
        1.3.3 附记与杂记
        1.3.4 索引
2.附录的发展
    2.1 古籍附录
        2.1.1 古籍附录的发展历史
        2.1.2 古籍附录的形式
    2.2 附录的新发展
        2.2.1 附录形式的多样化
        2.2.2 附录出版格式的多样化
3.附录的内容、类型及特点
    3.1 附录的内容
        3.1.1 与正文内容有着密切联系或实际就是正文的一部分
        3.1.2 与正文内容有一定联系,对读者使用该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1.3 与正文内容无必然联系,但又为人们经常所需查考的一般资料
    3.2 附录的类型
        3.2.1 论证性附录
        3.2.2 参考性附录
        3.2.3 备查性附录
        3.2.4 示范性附录
        3.2.5 练习性附录
    3.3 附录的特点
        3.3.1 依附性
        3.3.2 概括性
        3.3.3 查检性
        3.3.4 灵活性
        3.3.5 丰富性
        3.3.6 简明性
        3.3.7 相对独立性
        3.3.8 参考查证性
4.附录的功能及潜在信息价值
    4.1 附录的功能
        4.1.1 对正文内容的补充、拓展功能
        4.1.2 实用功能
        4.1.3 丰富知识、开拓视野的功能
        4.1.4 专题资料库功能
        4.1.5 书目、索引功能
    4.2 附录的潜在信息价值
        4.2.1 附录是提供知识之知识的重要途径
        4.2.2 附录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最佳的核心知识信息
        4.2.3 附录能帮助读者获得有关实践的重要知识信息
        4.2.4 附录有时能提供比文献正文更为重要的知识信息
        4.2.5 附录能提供比正文时效性更长的知识信息
5.附录开发研究
    5.1 附录的编制
        5.1.1 附录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1.2 附录的设置原则
        5.1.3 附录的编制要求
        5.1.4 附录编制实践中的启示
    5.2 附录的揭示
        5.2.1 编制附录篇名索引
        5.2.2 编制附录专题索引
    5.3 附录的利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附录初论:必也正名乎(论文提纲范文)

一 篇首赘语
二 辞书附录:迄今有哪些界说?
    1.先说“广义论”。“广义论”又可分“纯粹广义论”与“不纯粹广义论”。
    2.再说“狭义论”。“狭义论”又可分为“纯粹狭义论”与“不纯粹狭义论”。
三 对于“两论”的拙见
    1.关于纯粹广义论。
    2.关于“不纯粹广义论”。
    3.关于“纯粹狭义论”。
    4.关于“不纯粹狭义论”。
四 第三种观点:兼容论
五 简短的结束语

四、附录初论:必也正名乎(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附录系统的使用研究 ——以剑河县南哨中学为例[D]. 张兴彬. 贵州师范大学, 2017(02)
  • [2]隋唐五代碑志铭文用韵研究[D]. 刘本才.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3]民国时期语文课程文件附录探析[A]. 周平. 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 2009
  • [4]英汉学习型词典附录的优化设置[J]. 史妮君. 语文学刊, 2009(03)
  • [5]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附录分析[J]. 郭艳涛. 考试周刊, 2008(19)
  • [6]英汉双语与双解词典微观结构比较研究[J]. 宋志勤.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02)
  • [7]附录再论:必也正实乎[J]. 袁世全.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03)
  • [8]附录及其潜在信息价值的开发研究[D]. 乐庆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05(06)
  • [9]附录三论:必也言顺乎——关注“准附录”这一新样式[J]. 袁世全. 辞书研究, 2005(01)
  • [10]附录初论:必也正名乎[J]. 袁世全.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标签:;  

附录初步讨论:必须同时正确名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