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一步海阔天空──新年献辞(论文文献综述)
陈广通[1](2020)在《传承与突破 ——中国新文学中的自然物象风景描写》文中研究表明自然风景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学中极其重要的元素,在艺术生成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五四”是一个从古到今的转变过渡时代,作家们接受着各种外来思潮的影响,却又都保有着传统文艺不绝如缕的气息。文学中的风景也就在继承传统的表现形态下接受着现代观念的改造与重铸,这种改造与重铸一直延续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其中会包含有新的时代信息,新的呈现技巧,以此形成对于传统的承续和突破。文章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手段:风景中的时代信息》。中国现代文学是在时代风潮的冲击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经过有意识地倡导,其中所包含的时代信息比古代更为丰富、浓厚,但是与前代不同的是,风景描写在反映时代潮流方面的重大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风景的运用是一种手段,它承载着时代风云的变幻。我们将从新文学第一个十年里看到风景里的新文化运动催生出的主体确认,从第二个十年里看到风景对于工农“起义”方兴时期政治革命向往的助推,从第三个十年里看到异敌铁蹄践踏下风景凝聚出的民族精神守望,而且随着思想、政治、战争文化环境的发展,这些方面一直延伸到了二十世纪后半期的文学历史发展中。第二章《目的:风景中的隐逸心态》。时代大潮滚滚向前,不可能不对个人心理产生影响。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知识分子们面对动荡不定的社会风波,一些人选择的是“随波逐流”,另一些人选择的是解甲归田。后者不把对于风景的描绘作为鼓吹个性解放和政治革命理想的象征手段,对于他们来说回归自然本身就是目的,他们的隐逸不仅有对于桃花源的向往,更有基于时代风潮下的美学追求、心理真实与现实作为。具体来说,有三种基本类型:倾向于纯粹艺术追求的审美型隐逸、在时代风浪里败退下来的逃避型隐逸以及人生永恒寂寞主题下的哲理型隐逸,三种类型相互交错,代表者分别是京派作家废名、现代主义诗人戴望舒和后期浪漫派小说家徐訏。他们的隐逸精神表达都与风景有关,从不同方面看,他们无意将风景作为外在社会形势的影射,而是将隐逸自然作为艺术经营的策略,或当作一己内在的精神皈依,它本身成为了一个目的,历史形态往往只以依附的姿态在其中隐现。第三章《无目的的合目的:风景中的哲学》。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风景描写并不缺少理趣传统,不过多是对于自然世界灵光一现式的“妙悟”,我们很难在其中梳理出一条相对完整的思想系统。“五四”前后,在传统与西方双重作用下,风景中的哲学思考逐渐多了起来,作家们的思考与中国思想传统有一脉相承之处,又与当时西方方兴未艾的现象学、以及稍后出现的存在主义等哲学思潮有着暗合之处,这些思索与探求是作家与自然交流时在无意识中完成的,可称之为“无目的的合目的”。在投入时代主潮或隐入个人世界的时代选择里,一些作家面对现实对于个人的制约和影响,反复思索着世界的本质、认识世界的方式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三大哲学上的根本问题。虽然每个作家对这三大问题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但综合众多作家的探索,我们可以发现这三方面已经构成了一个连贯的哲学体系。第四章《美学格调的丰富》。以风景催生出的风格形态多种多样,但是在传统文学中其多表现于诗歌创作,小说方面绝少仅见。或许是西学东渐,或许是对于传统的蓦然回首,新文学在小说中融入了诗歌的创作旨趣。在时代氛围的感召下,风景的描绘迅速扩展到各种文学体裁,其风格样式在传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呈现出多种艺术形态,更加繁盛多样。如早期乡土小说的阴冷、社会剖析派的凋敝、解放区小说的明朗等等。第五章《叙事/抒情结构的建立》。中国古代小说多是情节结构,大部分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只是作者信手拈来借以加强叙述的现场感,或者只是作为“赞”来运用。晚清以降,中国小说叙事结构经历了从情节到景观和心理的发展,但是风景作为结构的意义主要通过气氛烘托、环境营造等背景作用体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情节的陪衬。随着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作家们广览博收,基于更全面深刻表现人生与社会的愿望,将传统小说从“讲故事”转进到写风景与画心理,以至于在无意间改革了小说的叙事结构。大概在1920年代中后期以后,风景呈现逐渐发展为一种文学叙述结构的完备手段。这一手段不仅仅限于小说的讲述,也适用于诗歌的抒情。陈平原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详尽论说了中国小说从情节结构到心理和背景结构的发展过程,在其基础之上,我们可以继续追问:风景究竟是以什么方式进入叙述的?作家们都以什么手段使其成为了结构?成为结构以后表现出的是一种什么形态?本章将探讨范围设定在1920年代中后期以后(也适当兼顾之前的个别作家),从提领、转捩与总括,“主导动机”和弥散式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肖忆莲[2](2020)在《论金性尧“以文载道”之衍变》文中认为金性尧的散文创作十分丰富,正如笔名“文载道”一样,他在行文及各种论述中,不遗余力地强调心中的“道”,始终坚信文学的“功用”,把“以文载道”视作散文创作的主旨。在他散文创作的不同阶段,这个“道”有着不同的内容。“孤岛”时期的“道”有着功利的、现实的、迅速反应的特点,这决定了他加入“鲁迅风”的队伍,并以杂文作为“载道”的文体。在抗战初期的文学场域中,他积极为“鲁迅风”杂文奉献,主编《鲁迅风》《萧萧》,声名渐起;从文学流脉上看,他继承鲁迅杂文的传统,写下有自己特色的“鲁迅风”杂文,杂文文体与风格追求“情感”与“技巧”的联结。上海沦陷时期,金性尧深受周作人及《古今》文人群体的影响,认为人生是多方面的,在革命中奋进是“道”的一方面,而莺啼流水也不失为“道”的另一面,这时“道”的内涵是消极的、逃避的,他选择逃避到怀旧与历史中去,以遗民自况,参与《古今》《文史》的编辑和刊行,这是他以小品文逃避现实的心理基础;此期,他在小品文的字里行间着力打造“古意”与“雅致”,并接续周作人一脉“闲话风”散文写作,抒情言志散文走向成熟。20世纪八九十年代,步入晚年的金性尧以文史学者的身份衡文说史,向一般读者普及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常识和教训,为文既充满理趣也仍坚持有益于世道人心,或许可称作是“道”的又一种形式,其特点是:于作家而言达到“知我”之境,文学行为与个人志趣融合为一,行合趋同;于文章而言,则是将“文”“史”“诗”熔于一炉,形成“平和通达”的文章气象。本文以金性尧追求的“以文载道”即对文学“功用性”的追求为行文线索,以金性尧在三个时期形成的三种不同的文体为切入点,从纵向的文学传统和横向的流派人事等方面进行考证、分析和比较,力求呈现一个以文本为依托、以文体为中心的更全面的金性尧散文创作衍变。
陈守湖[3](2017)在《“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文中提出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来说,文学新变几乎是一种常态。如果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依然还属于政治规约中的“形势”之“新”,那么,“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则可以看作审美自律意识推动下的“形式”之“新”。从“85新潮”算起,先锋文学热潮持续了 5年左右,并在90年代整体转向,大多数先锋作家开始拥抱现实,形式实验的激情不复存在。尽管先锋文学已经成为往事,但先锋文学至今依然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昔日的先锋代表作家依然是目前中国文坛最有份量的作家。对于先锋文学的评价,一直伴随着分歧。比如有人认为,它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被高估了,先锋文学是依靠批评家反复阐释加以经典化而进入文学史的,依托先锋文学确立起来的“纯文学”观念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是负面的遗产等等。三十年这样一个时间长度,正好为重审先锋文学遗产提供了契机。因此,本论文选择了 80年代这个“历史空间”来聚焦先锋文学,将先锋文学加以“历史化”“陌生化”,通过文学史料、文学事件和文学作品的对参研析,试图还原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体验“形式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先锋激情和梦想,在“历史的同情”和现实的审视中重评80年代先锋文学形式实验之于中国文学(文化)的独特价值。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绪论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一、结合“重返八十年代”的人文动向简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由;二、从先锋文学话语政治、知识谱系、精神意象、历史阐释、叙事伦理、语言风格六个方面的塑形入手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三、从历史研究、思潮研究、文本研究三个维度对先锋文学研究现状进行评析;四、介绍研究的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五、对论文涉及的两个核心概念“80年代先锋文学”和“形式意识形态”进行学理阐释。第一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从逃离革命政治的总体化元叙事、重新续接“五四”启蒙传统、80年代美学热的文化政治本质、改革时代中国的现代性追求、文学新变中的先锋激情五个角度,展现了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和人文生态。第二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先锋文学并不是在80年代中后期一下子冒出来的,本章以反叛、独立、创新这样的先锋精神为参照,循着地下文学、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样一条脉络,考察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话语、先锋精神、先锋形式的文学沿革和历史源流。第三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主要聚焦于这样四个特征:一、对于所指的疏离,使文本成为能指浮动的世界;二、对于间离陌生的偏爱,赋予了语词意义奇幻的效果;三、对于听觉(声音)、视觉(色彩)的借重,生成了异端的修辞;四、对于官能体验的依赖,带来了文本的陌生化。第四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先锋文学挑战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成规,通过形式自律自我“立法”,它只服从于它自己设定的虚构世界的存在逻辑和价值判断。本章从文学真实的解构、叙事时空的重置、叙事威权的拆解、隐秘历史的阐释、文本互文的制造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先锋文学除了在文本形式上标新立异,在精神意象上同样别具一格。倾注了形式实验激情的先锋文本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中的“意味”就来自于精神意象的独特性。本章对先锋作家经常触及的荒诞、疾病、死亡、欲望、暴力五个精神意象进行了探析。第六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本章提出了如下观点: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先锋并未终结,而是转型;伴随日常生活审美化,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将更为频繁,先锋的面目也将更为模糊,同时先锋文化也将在大众文化中弥散;在消费主义时代,先锋文化在商品化、趣味化、传媒化三个维度上发生了变异;80年代先锋文学的形式实验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而启蒙价值、叙事价值、美学价值弥足珍贵。在结语中,研究者结合自己对先锋文学文本的感性阅读体验和理性研究分析,回答了这样两个问题:何谓“先锋”、“先锋”何为。同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尽管可以在80年代先锋文学作品中挑出无数的硬伤,甚至某些作品还有着邯郸学步般的拙劣,但先锋文学形式实验的激情和梦想,先锋作家对于文学规则的勇敢颠覆,今天依然值得我们致敬。先锋就是独立,先锋就是自由,先锋就是革命,中国文学的先锋,应当永远在路上。
黎文娜[4](2017)在《“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研究(1917-1949)》文中研究说明黄花岗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起义之一,被孙中山高度赞誉为“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成为辛亥革命的先导,因此,国民党从1912年开始隆重举办公祭活动,以纪念革命先烈和建构自我的革命历史,并于1928年将阳历3月29日设置为“黄花节”。受此影响,“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写作在现代时期不断涌起,出现了大量的纪念诗歌。纪念诗歌写作发轫于1911年,到1949年国民党政权覆灭而基本结束,经历了五个阶段,并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出现写作高潮。纪念诗歌写作大量运用“衰草”、“夕阳”、“杜鹃”、“碧血”和“黄花”五种中国古典诗词常用意象,形成了独特的“碧血”、“黄花”意象群。而且,纪念诗歌写作以旧体诗居多,同时还具有政治性和时代性等“历史特征”。再者,纪念诗歌具有一定的文艺价值,并切合国民党政治宣传和抗日战争时代需要,其经典化历程在现代时期就已开启。在当代时期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纪念诗歌广泛传播和普及,其中,黄兴的《蝶恋花·辛亥秋哭黄花岗诸烈士》已经成为“经典纪念诗歌”。
张雨欣[5](2016)在《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进行了一次全面而完整的梳理,并试图以此寻得一种理解马克思早期思想形成的新视角和新思路。就其方法论原则而言,这一研究的内容包含着历史与逻辑的内在一致性。而之所以说本文是对马克思“博士论文”进行的一次全面而完整的梳理是因为以往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研究大多注重其对伊壁鸠鲁“原子偏斜”运动的论证而忽视了对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另外三个论证,即“原子的质”、“时间”、“天体现象”的研究。与此同时,也轻视了普罗米修斯对马克思“博士论文”思想形成的影响力。事实上,马克思“博士论文”中有三个人物对其早期思想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即,作为古希腊文学作品中的神话人物普罗米修斯,他一直是马克思所尊崇的精神偶像并对青年时期马克思精神气质和志业追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作为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对马克思后来所形成的唯物主义立场也有着长足的影响;晚期希腊自然哲学家伊壁鸠鲁高扬“自我意识”和强调个体自由的思想对马克思最终思想形成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由此,本文以普罗米修斯、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三个人物为切入点,通过对马克思“博士论文”基调、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意义的逐层阐述完成了一次对“博士论文”的全新解读。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基调是一种萦绕于青年马克思心中的“救赎情结”,这一情结表现在其“博士论文”中就是对于普罗米修斯的崇拜,本文将通过对青年时期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家庭环境的阐述来解读他的这种情结;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与“显微镜”式的分析方法,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一员,马克思熟练地运用了辩证法来对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显微镜”式的分析方法发现了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创新之处;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内容就是关于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差别的研究,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详尽的分析了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所存在的种种差别并且高度赞扬了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原子偏斜”理论并认为这是其超越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之所在;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意义可以说就是使得“现实”自由得以实现。事实上,青年时期的马克思虽然赞同伊壁鸠鲁的自由理论,但是他也发现了伊壁鸠鲁哲学中所存在的矛盾,马克思并不赞同伊壁鸠鲁那遁入内心以获得宁静的做法,马克思所要追求的是“现实”自由。可以说,马克思终其一生所关注的人类的自由和解放问题在其早期哲学着作“博士论文”中就有了比较深刻的分析和有待于发展的线索,同时在其中也展现出了青年时期马克思对哲学问题所理解的历史高度与理论深度,并在此前提下,进一步体现了马克思思想成长的哲学跋涉印记以及由此所可能达到的思想境界。马克思“博士论文”是其终生着述的思想起点,无论他当时的思考是否有了明确的答案或是与后来的思想发展有着怎样的不同,当时的马克思能够进行这种独立思考就已经完全体现出了一定的哲学高度和思想境界。虽然在其“博士论文”中有很多想法是朦胧且模糊的,但是这种不成熟正是其日后思想成熟的一个基准线,正是由于青年时期马克思在写作“博士论文”过程中的勤学苦思才使得其日后形成的唯物史观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可以说,深入理解和研究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思想对于研究马克思整体思想的形成具有着深远意义。
刘义昆,陈琳[6](2013)在《新年献词的特点分析与写作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新年献词,亦有媒体称为新年献辞、新年贺词或元旦社论,是指媒体在新年伊始,以新闻评论为主要形式,公开发表的表达立场和态度、迎接新年的文章。上世纪初,新年献词就已在报纸出现,并渐成传统。自1949年起,《人民日报》每年都会发表新年献词,用以记录国家每年的重大事件,指出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党报、都市报在内的各类媒体,同样重视一年一度的新年献词。为了解"改文风"背景下新年献词的变化,我们选取包括中央、省市共36家主流报纸(包括新华社)2013年的新年献词作为考察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新年献词在内容上的特
石晶[7](2012)在《《艺风》月刊(1933.1-1937.3)研究》文中认为本篇论文以20世纪30年代艺风社创办的《艺风》月刊(1933.1-1937.3)为研究对象,以《艺风》月刊对推动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为主线,采用定性与定量、考据与阐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展现《艺风》月刊的概貌,对艺风社同人和《艺风》月刊在3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进行探讨,在实证性文献考据、求真证伪的基础上从多维的理论视角进行阐释性的理论研究,论从史出,彰显《艺风》月刊的时代意义与学术价值,以及带给我们的永久启示,确定其历史地位,并引发对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的思考。本文共分七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阐明《艺风》月刊研究的必要性及填补学术空白之创新性;第一部分,对《艺风》月刊创办的时代背景和创刊过程进行历史回顾;第二部分,深入剖析《艺风》月刊与众不同的办刊特色和作者群相关情况;第三部分,概述了《艺风》月刊为30年代中国民间美术和民俗学的发展搭建平台,对二者互动发展进行了探讨;第四部分,对艺风社举办的四届大型美展所产生的进步意义进行详细阐述;第五部分,集中论述了民国时期美术界同人关于中国美术道路前途的认知与思辨;结语部分,为《艺风》月刊确定坐标,进一步明晰其意义与价值。
董喜宁[8](2011)在《孔庙祭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孔庙作为一种礼制性建筑物,既是祭祀孔子及先贤先儒的专用场地,也是儒学传播的重要载体,它的发展景状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孔子在不同时期所获礼遇的程度。孔庙从阙里一隅扩展到全国各地,从血缘性祖庙演变至非血缘性学庙,其间所经历的过程与波折无不与孔子的影响及祀孔规格相牵连。孔庙与周公庙、齐太公庙及道观寺庙在建制上的差别,反映了儒学内部的一些分歧及儒、释、道三教在国家层面、民间层面所受欢迎程度的不同。孔庙中的享祭者与献祭者构成一对相互对应的关系。享祭者是被礼拜的对象,有着神圣的权威,可是他们也不时遭受着来自献祭者的干预。在孔庙祭祀史上,孔子的谥号数历变动,享祭载体在木主与神像间多有反复和舍取,享祭位向、冕服制度也多有更定。享祭形式的变化与历朝对孔子享祭身份的不同定位有关。享祭者除了孔子外,还有一个庞大的从祀群体。这一群体等级森严,包括配、哲、先贤、先儒四个等级。等级间的流动非常严格,决定权牢牢地把握在朝廷手中。从祀成员的入祀标准、等级归属、设位面向、位序先后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依随时代观念的变化而屡有更迁。设立启圣祠的缘起本是为了解决从祀体系中所出现的传道序列与人伦序列互为冲突的问题而来,但自设立之日起,它就演变成了一个以崇礼孔子父祖为目的的独立的追祀模式。献祭者既包括与享祭者存在血缘关系的圣贤儒后裔成员,也包括与之没有血缘关系的政教系统成员。贤儒后裔以衍圣公为首领,他们在各朝所受到的礼遇大都因于其祖之故。衍圣公府基本上就是一座为祭祀孔子而存在的府第。孔府每年都要举办大大小小五十多次祭祀,府中职属大都为祭祀而设。政教系统成员以皇帝为首,涵盖了自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及儒林中人。参祭者包括献官、执事者、乐舞生、监祭者、陪祭者等,他们各有执掌,各有分工。祭品与祭器是准备工作的大项,也是神人交通最主要的媒介。祭品的数量、种类与制作方法有严格的规定,祭器摆放也不是随意的。祭孔乐舞专用于祀孔活动,有着独特的内容与形式,以宣扬孔子的儒学思想及礼乐教化为主。乐器与舞佾数量的变化标识了祀孔规格的变迁。祭孔礼仪虽然繁琐而沉闷,可是每一道礼序都是精心设计出来的,包涵了深刻的意蕴。祭祀取时、斋戒要求、礼位设置、行礼程序、仪注取则、人员配合、礼乐互动等等,这都是祭孔礼仪所会涉及到的内容。祭祀程序基本上代代沿袭,未有大变,有所变更的只是仪注细节上的随时损益。释奠礼仪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也汲取了道教、佛教的一些仪式要素,体现了三教会通的一面。民国以来的祭孔形式发生了很大改变,改跪拜为鞠躬,改三献为敬献花篮。现今每年在曲阜举行的孔子诞辰祭基本沿用此一形式。在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来祭祀孔子,是全面恢复古礼以挖掘古代礼仪实现这种文化遗产价值和审美价值,还是因时制宜以重建一套符合现代表达方式契合现代生活节奏的礼仪程序?这都有待实践进一步探索。
寓真[9](2010)在《六十年史诗笔记》文中研究说明前言史诗,在辞典中通常释为"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或以古代传说为内容的叙事长诗"。这种释义显然受了西方文学的影响,以古希腊诗人荷马的《伊利亚特》为楷范,以为只有那种塑造英雄形象、充满神话色彩的长诗,才叫做史诗。殊不知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史诗的概念有别于西方,我们的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向有史诗之称。史诗意识一直
傅宁军[10](2006)在《悲鸿:未被报告的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真实的徐悲鸿是怎样的一个人?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又该如何认识徐悲鸿?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怀念徐悲鸿,他的魅力究竟在哪里?为什么徐悲鸿在新中国诞生时已是一代大师,以往却总是回避徐悲鸿生存与成长的时代,以及与之交往的民国人物?2004年,在徐悲鸿先生诞辰110周年的前夕,我终于踏上采访之路,沿着这位艺术大师的生命足迹,痴痴地寻觅。很快我就发现,这是一本太大的书。徐悲鸿的生命包含了如此博大、如此丰富的内容,几乎勾连着一部中国近代史和当代史。比如,在先生最初的人生旅途上,他的身边就已经站满了历史巨人,荟萃着无数大师。而先生早年生活在太湖之滨的宜兴屺亭,一个乡村僻静之地,他何德何能,竟可以走入这样的境界?至于徐悲鸿与艺术、徐悲鸿与女人、徐悲鸿与这个纷纷攘攘的尘世,有着太多的话题。一个已为人所知的徐悲鸿,一个仍鲜为人知的徐悲鸿。无论他走得多远、成就多大,和摆脱不了贫寒的出身、私塾的熏陶和早年经历所铸就的执拗个性,这又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徐悲鸿,站在今人的视野里,他还是那么神采飘逸,魅力十足。一个被这么多人关注乃至议论的人,本身就有着未被遗忘的荣耀。
二、进一步海阔天空──新年献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进一步海阔天空──新年献辞(论文提纲范文)
(1)传承与突破 ——中国新文学中的自然物象风景描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要点 |
第一章 手段:风景中的时代信息 |
第一节 自由主(个)体的确认 |
第二节 政治革命的再现 |
一、早期革命小说的开创之功 |
二、社会剖析派的“提纯”努力 |
三、“十七年”的进一步发展 |
第三节 民族精神的守望 |
第二章 目的:风景中的隐逸心态 |
第一节 出世之美:废名 |
第二节 时代的弃儿:戴望舒 |
第三节 在寂寞与恐惧之间:徐訏 |
一、寂寞与恐惧中的风景 |
二、寂寞风景中的哲学 |
三、隐逸思想的来源 |
四、革命现实与不如归去 |
第三章 无目的的合目的:风景中的哲学 |
第一节 关于世界的本质 |
第二节 认识自我与世界的方式 |
第三节 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 |
一、自然是人类本质生成的基础 |
二、自然是人类灵魂回归的家园 |
三、自然是人类生命存在的象征 |
第四章 美学格调的丰富 |
第一节 繁盛的景象 |
第二节 缺陷与不足 |
第三节 格调的来源与繁盛的原因 |
第五章 叙事/抒情结构的建立 |
第一节 提领、转捩与总括 |
第二节 主导动机 |
第三节 弥散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论金性尧“以文载道”之衍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孤岛”时期:“载道”杂文 |
第一节 活跃:声名渐起 |
第二节 杂文:“情感”与“技巧”的联结 |
第三节 承袭鲁迅杂文传统 |
第二章 上海沦陷时期:“风土”小品 |
第一节 赋得怀古:以遗民自况 |
第二节 小品文:“古”与“雅”的融合 |
第三节 接续知堂小品文流脉 |
第三章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趣味”随笔 |
第一节 知我:行合趋同 |
第二节 随笔:“文”“史”“诗”结合的创作 |
第三节 “平和通达”的文章气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描述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析 |
第四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难点 |
第五节 核心概念阐释 |
第一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 |
第一节 一种对抗——逃离元叙事 |
第二节 一种诉求——启蒙又重来 |
第三节 一种思潮——审美政治化 |
第四节 一种梦想——现代性追求 |
第五节 一种标举——先锋的姿态 |
第二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 |
第一节 “地下文学”的先锋萌动 |
第二节 “朦胧诗”的先锋意蕴 |
第三节 “意识流小说”的先锋探索 |
第四节 “寻根文学”的先锋突围 |
第五节 “形式实验”的先锋决绝 |
第三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 |
第一节 能指游戏:所指的遮蔽 |
第二节 间离陌生:奇幻的快感 |
第三节 声色涂抹:异端的修辞 |
第四节 私性拼贴:官能的狂欢 |
第四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 |
第一节 文学真实的解构 |
第二节 叙事时空的重置 |
第三节 叙事威权的拆解 |
第四节 隐秘历史的阐释 |
第五节 文本互文的制造 |
第五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 |
第一节 荒诞:现实的异化 |
第二节 疾病:晦暗的隐喻 |
第三节 死亡:在世的呓语 |
第四节 欲望:人性的沉沦 |
第五节 暴力:畸变的生存 |
第六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 |
第一节 是终结,还是转型 |
第二节 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 |
第三节 先锋文化与消费主义 |
第四节 形式实验的价值重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研究(1917-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及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的写作历程 |
第一节 “黄花岗起义”与“黄花节” |
第二节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的写作历程 |
第二章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的文本分析 |
第一节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意象研究 |
第二节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写作的“历史特征” |
第三章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的经典化历程 |
第一节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在现代时期的经典化 |
第二节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在当代时期的经典化 |
结语 |
附录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三百首(1917-1949)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逻辑进路和视角创新 |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的逻辑进路 |
1.3.3 本文的视角创新 |
第2章 马克思“博士论文”基调——“普罗米修斯情结” |
2.1 马克思的成长家庭——“普罗米修斯情结”初见端倪 |
2.1.1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
2.1.2 人间的“普罗米修斯” |
2.2 马克思在普罗米修斯的反叛精神中发现自由 |
2.2.1 普罗米修斯反叛宙斯——宗教批判 |
2.2.2 普罗米修斯——自由 |
第3章 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方法——辩证法和“显微镜”式的分析方法 |
3.1 马克思“博士论文”文献准备 |
3.1.1 七本《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 |
3.1.2 “博士论文”的两个附录 |
3.2 马克思“博士论文”逻辑方法 |
3.2.1 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辩证法 |
3.2.2 “显微镜”式的分析方法 |
第4章 马克思“博士论文”内容——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 |
4.1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内容 |
4.1.1 马克思解决了希腊哲学史上当时尚未解决的问题 |
4.1.2 马克思阐释了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 |
4.2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创新 |
4.2.1 马克思发现伊壁鸠鲁哲学“原子偏斜”运动的哲学意义 |
4.2.2 马克思在原子“偏斜”运动中寻找自由 |
第5章 马克思“博士论文”意义——“现实”自由的获得 |
5.1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理论意义 |
5.1.1 希腊神话中的自由 |
5.1.2 逻各斯中的自由 |
5.2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现实意义 |
5.2.1 “博士论文”自由之于马克思整体思想的意义 |
5.2.2 “博士论文”自由之于马克思成熟时期自由观的意义 |
结语:研究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当代价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新年献词的特点分析与写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3年新年献词的内容特点 |
(一) 旧年回顾:以2012年时事热点为主 |
(二) 新年展望:继续“梦想”的一年 |
(三) 关注视野:本地化趋势显现 |
二、新年献词的写作探讨 |
(一) 新年献词应宏大与独特 |
(二) 新年献词应贴近民生 |
(三) 新年献词应注重辩证性 |
(四) 新年献词要语言美与说理结合 |
三、结语 |
(7)《艺风》月刊(1933.1-1937.3)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选题意义与价值 |
(二) 研究问题与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重点、难点 |
一、 《艺风》缘起 |
(一) 多元化的艺术时代 |
(二) 艺风社及其《艺风》创办 |
(三) 《艺风》学人孙福熙 |
1.早年经历 |
2.编辑生涯和艺术创作 |
3.与鲁迅的交往 |
二、 《艺风》特色与作者群剖析 |
(一) 月刊特色 |
(二) 作者群分析 |
1.教育背景 |
2.职业背景 |
(三) 专刊特色 |
1.超现实主义专刊 |
2.现代艺术专刊 |
3.艺风社展览会专刊 |
4.民俗学专刊 |
三、 构建民间美术与民俗学研究发展的理论平台 |
(一) 中国民间美术发展的推动者 |
1.《艺风》视传播中国民间美术为已任 |
2.彰显中国民间美术的内在特征和主题 |
(二) 中国民俗学探索发展的主阵地 |
1.早期学术活动为民俗学研究奠定基础 |
2.《艺风》成就了“中国民俗学之父” |
3.《艺风》对钟敬文的学术贡献影响深远 |
(三) 中国民间美术与民俗学互为表里 |
1.民间美术是一种有形的实体性的民俗 |
2.民俗活动是民间美术的创作基础 |
3.民间美术丰富民俗活动内容和活动情境 |
四、 时风唤起艺风潮 |
(一) 助推风起云涌的美展 |
(二) 消除门户之见,促成大型美展 |
1.理念是作用发挥的基础 |
2.首届美展,扶植了艺术新生命 |
3.第二届美展,承上启下,影响深远 |
4.第三届美展,引领美术的发展趋向 |
5.第四届美展情况不详 |
(三) 推出展览专号,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
(四) 推动艺术大众化,提倡艺术救国 |
1.推动艺术大众化 |
2.推动艺术界崇尚真善美 |
3.唤起艺术家觉醒 |
4.倡导民族精神 |
五、 对中国美术道路前途的认知与思辨 |
(一) 守护传统本位,力求创新 |
(二) 宣传西方艺术思潮,主张西化 |
(三) 融合传统与西方,兼收并蓄 |
(四) 展现成果,交流创新 |
结语《艺风》精神永存 |
(一) 《艺风》的历史定位 |
1.时代意义 |
2.坐标确定 |
(二) 《艺风》价值 |
1. 《艺风》的学术价值 |
2. 《艺风》带来的启示 |
3. 《艺风》在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挥洒了浓墨重彩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孔庙祭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插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孔庙 |
2.1 古代的庙与祭祀 |
2.1.1 古代的庙 |
2.1.2 古代的祭祀 |
2.2 孔庙原始与沿革 |
2.2.1 孔庙的建立与初期发展 |
2.2.2 庙学制的出现及孔庙发展的繁盛期 |
2.2.3 孔庙庙制演变 |
2.3 孔庙之生存与竞争 |
2.3.1 各地孔庙的生存状况 |
2.3.2 孔庙与周公庙、齐太公庙、圣师殿间的潜在竞争与冲突 |
2.3.3 孔庙与道观、寺庙的对峙 |
第3章 孔庙中的享祭者 |
3.1 正祀——孔子 |
3.1.1 孔子谥号演变 |
3.1.2 孔庙孔像考 |
3.2 配享——四配 |
3.2.1 四配形成过程 |
3.2.2 四配位向演变 |
3.2.3 四配成型过程中的探索与变数 |
3.3 从祀——十哲(十二哲) |
3.3.1 十哲源起与相关争论 |
3.3.2 十哲中的人员流动与增补 |
3.4 从祀——先贤先儒 |
3.4.1 “七十子”与先贤沿革 |
3.4.2 “二十二贤”与先儒沿革 |
3.4.3 贤儒从祀标准取则 |
3.4.4 先贤先儒设位演变 |
3.5 追祀——启圣祠(崇圣祠) |
3.5.1 孔庙从祀位序上的人伦危机及相关解决方案 |
3.5.2 启圣祠的设立及新推尊方式的产生与运用 |
第4章 孔庙中的献祭者 |
4.1 祭孔之衍圣公系统 |
4.1.1 衍圣公袭封沿革 |
4.1.2 孔府中的圣裔职属 |
4.1.3 孔府属官(又称四路提调官) |
4.2 祭孔之政教系统 |
4.2.1 皇室祭孔 |
4.2.2 官员、学生祭孔 |
4.2.3 祭孔人员组成 |
第5章 孔庙祭品与祭器 |
5.1 历代孔庙品物沿革 |
5.2 祭品名义及制作法 |
5.2.1 祭品细项及相关要求 |
5.2.2 祭品制作法 |
5.3 祭器名义及摆设 |
第6章 孔庙祭祀中的乐与舞 |
6.1 礼与乐的关系及其社会功能 |
6.2 孔庙祭祀用乐沿革 |
6.3 乐器名义及设位 |
6.3.1 乐器名义及制作理论 |
6.3.2 历代释奠乐县设位 |
6.4 孔庙祭祀中的歌与舞 |
6.4.1 祭祀中的歌与歌者 |
6.4.2 孔庙祭祀中的文舞与武舞 |
6.4.3 舞人与舞佾 |
6.4.4 舞容节式及内涵 |
6.4.5 舞蹈中的缀兆与表 |
6.4.6 文舞舞器与武舞舞器 |
6.5 孔庙祭祀中的导引乐、乐舞转班过程及礼乐契合节奏 |
6.5.1 导引乐的功能及曲目演变 |
6.5.2 乐舞生进班、退班过程 |
6.5.3 礼乐契合节奏(以清代为例) |
第7章 孔庙祭祀名类及释奠程序 |
7.1 孔庙祭祀名类及释奠祀期安排与地位变化 |
7.1.1 孔庙祭祀名类 |
7.1.2 释奠祀期由来 |
7.1.3 释奠在国家祭祀体系中的地位变化 |
7.2 阙里释奠仪注 |
7.2.1 祭前准备 |
7.2.2 祭祀过程 |
7.3 国学、州(县)学释奠仪注及沿革 |
7.3.1 国学释奠仪注 |
7.3.2 州(县)学释奠仪注 |
7.3.3 历朝释奠仪注演变 |
7.4 释奠通说及仪注杂考 |
7.4.1 释奠仪节通说 |
7.4.2 斋戒考 |
7.4.3 祝文考 |
7.4.4 献官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正史勘误二则 |
致谢 |
四、进一步海阔天空──新年献辞(论文参考文献)
- [1]传承与突破 ——中国新文学中的自然物象风景描写[D]. 陈广通. 吉林大学, 2020(08)
- [2]论金性尧“以文载道”之衍变[D]. 肖忆莲.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3]“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D]. 陈守湖. 武汉大学, 2017(06)
- [4]“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研究(1917-1949)[D]. 黎文娜. 厦门大学, 2017(05)
- [5]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研究[D]. 张雨欣. 辽宁大学, 2016(02)
- [6]新年献词的特点分析与写作探讨[J]. 刘义昆,陈琳. 采写编, 2013(06)
- [7]《艺风》月刊(1933.1-1937.3)研究[D]. 石晶.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8]孔庙祭祀研究[D]. 董喜宁. 湖南大学, 2011(05)
- [9]六十年史诗笔记[J]. 寓真. 黄河, 2010(05)
- [10]悲鸿:未被报告的报告[J]. 傅宁军. 中国作家,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