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我国图书馆界大型代表团访美纪实(论文文献综述)
王欣,李宏,宛玲[1](2021)在《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孟连生在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实践领域的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意义]对孟连生先生数字图书馆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进行系统梳理和思考,以期为当前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运用网络调查、文献调研和人物访谈等研究方法,总结先生在数字图书馆理论研究、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数字图书馆技术、数字参考咨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等方面的主要贡献,探求其在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面向外文科技文献信息的超级科技词表和本体建设(STKOS)等项目中的探索历程。[结果/结论]在当今智能技术和开放科学发展背景下重新剖析和学习先生的数字图书馆研究成果,有助于厘清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初衷、发展脉络和前进方向,捕捉时代变革的机遇,更好地推动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事业发展。
李美[2](2021)在《民国时期中法图书馆界交流研究》文中认为
尚方超[3](2018)在《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文中指出近代以降,中国逐渐融入世界潮流,各种外来因素对民族和国家造成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外国列强的不断入侵下,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受到极大损害,国家命运发生巨大变化。政党自诞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逐渐成为解决民族与国家问题的主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在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中诞生的近代政党,以极强的使命自觉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维护民族利益和改变国家命运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抗战时期,中共擎起了抗日救亡的民族大旗,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抗战动员。而重视报纸,特别是充分发挥党报的功能,是中共开展抗战动员的重要途径。报纸,自近代以来,就成为重要的传媒工具和舆论平台,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中共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十分重视报纸。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结合日本侵华的时代环境和全国联合抗日的社会需要,发展了自身的报纸舆论工作,形成了较为系统和颇具特色的报纸舆论思想和实践。可以说,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和实践,是其抗战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诞生于1938年1月11日的《新华日报》,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合法发行的唯一一份机关报,其地位和价值不言自明。自创办伊始,《新华日报》就致力于成为抗战的号角和人民的喉舌,被誉为“新华军”。在中共全国范围的抗战动员方面,《新华日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报纸灵魂的社论,是《新华日报》上最具思想价值和理论力量的内容,是《新华日报》发挥抗战动员作用的重要阵地。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寄予了厚望,以周恩来、董必武等为代表的负责同志,不仅作为“把关人”审阅和修改社论,而且亲自撰写社论。在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呈现出了初始形态、完整形态、最终形态三种不同的生态,数量达到了两千余篇,涉及国际国内的不少重要话题,在时间、类型、主题、性质四个方面展现了中共抗战动员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体现了中共将抗日置于中国革命议事日程第一位的使命自觉,宣传了中共的抗战方略。社论对国内的悲观失望风气和妥协投降行为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激烈的批判,宣传了坚持持久抗战方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社论从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际反侵略统一战线、法西斯国家内部反战统一战线三个方面宣传了中共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倡导团结抗日;社论以国民参政会为契机,对中共主张的民主自由问题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解读和宣传,号召为抗战动员提供民主自由的政治保障。《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的宣传,树立了中共的抗战形象,扩大了中共的话语权,是中共在全国范围开展抗战动员的关键一环。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建构,是《新华日报》社论在抗战动员过程中显现出的鲜明特色。在这个模式中,中国抗战力量与日本法西斯是相互对立的两元,并且前者是被侵略者,是正义的,后者是侵略者,是罪恶的。正义与罪恶的设定,是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重要内核。凡是加入到中国抗战洪流中的政府、军队、人民等,都是正义的;凡是依附于日本法西斯的汉奸卖国贼等,都是罪恶的。凡是有利于中国抗战的意志、品质和精神等,都是值得提倡的;凡是有利于日本侵略的妥协风气、悲观心理都是必须禁止的。《新华日报》社论,直接宣告了与日本法西斯的对立,紧扣抗战的时代主题。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建构,为国人提供了价值评判的标准与行为选择的依据,是中共形象塑造的重要方式。为了坚守《新华日报》社论这一重要的舆论阵地,中共进行了对外对内两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围绕《新华日报》社论,国共双方进行了长期的复杂的斗争。在国民党视域中,《新华日报》的诸多社论,系“不妥”言论,或是造谣诽谤,或是无中生有,或是失之偏颇,或是妨碍大局。为此,国民党在严密的新闻检查制度下,对社论展开了各种形式的限制和打压。在共产党的视域中,《新华日报》社论符合新闻自由的精神和言论报国的宗旨。因此,共产党根据国共合作的大局和具体形势的需要,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些围绕《新华日报》社论的博弈,展现了国共双方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利益关切。同时,这些关于社论的斗争,反映了一个政党在民族利益之下,在国家命运面前,如何巧妙处理与其他政治力量的关系。第二,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进行了及时的纠偏。《新华日报》社论倾注了撰写者的大量心血,但由于领导层指示错误把关不严、管理者对复杂局势把握不准、撰写人见识水平有所限制等原因,难免出现一些偏谬。中共十分重视《新华日报》社论呈现的舆论动向,通过扫除王明右倾主义对社论的干预,在改版整风中调整社论的方向,指导社论宣传尺度的把握,对社论进行了及时的绳愆纠谬。在全面抗战的时代背景下,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新华日报》社论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包括全局性、指导性、权威性、时宜性、战斗性。不可否认,《新华日报》的部分社论在舆论方向、出版标准、宣传尺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综合来说,《新华日报》社论阐述了报纸的宗旨理念,对新闻事业有重大影响;宣传了中共的抗战主张,构建了中共的抗战形象;指明了国人的前进方向,汇聚了中国的先进力量;打击了不利的抗战因素,凝聚了全国的抗战力量。《新华日报》社论在全面抗战时期所发挥的作用,彰显了其在特殊历史时期的深远意义。民族、政党与国家,是近代以来的重要学术命题。以《新华日报》社论为对象进行专题考察,从文本史料、报刊舆论、新闻评论、党派话语、抗战动员等多重维度进行深描研究,是探讨这一命题的有益尝试。中共利用《新华日报》社论,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进行了抗战动员,宣传了自身的抗战主张,塑造了自身的抗战形象,反映了战时的社会思潮和时代价值,体现了其作为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重要地位和十分强烈的政党使命自觉。所有这些,都集中展现了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互动,在现今依然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张光润[4](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认为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段先娥[5](2018)在《我国大学生个人数字存档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 ——以武汉大学硕士生为例》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积累的个人数字档案日渐增多。作为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个人数字档案不仅具备凭证参考价值,还承载着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记忆,对其进行长期有效的保存意义重大。但相对于传统纸质档案的保管,个人数字存档因其个性化、复杂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而更具挑战性。国外通过开展个人数字存档项目、开发个人数字存档系统、举办个人数字存档专题会议等方式对个人数字存档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己取得重要理论与实践进展。然而,由于个人数字存档工具在我国普及相对较晚,以及受传统“档案主要为组织机构服务”观念的影响,国内对个人数字存档的理论研究才刚起步,很多人对个人数字存档概念的辨析和价值的判断还存在误区,实践中存档能力不足,方法失当,造成了个人数字存档工作开展乏力。本文基于对个人数字存档内涵及理论支撑的详细剖析,以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个人数字档案的形成与分布状况、个人数字存档意识、个人数字存档行为、个人数字存档挑战与前景认识等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大学生在个人数字存档中存在的问题包括:①大学生存档意识虽较高但不同年级和学科间的差异明显;②大学生对数字存档工具和技术存在盲目的技术乐观主义;③大学生个人数字存档的行动力不足且存档策略应用单一;④用户隐私保护和存档安全是大学生个人数字存档的最大难题。针对这些问题,分别从个人和机构两个视角提出了解决策略,首先,机构提前介入,提高大学生整体的个人数字存档意识。其次,大学生应辩证看待数字存档技术,合理利用个人数字存档工具;再次,积极运用个人数字存档策略,规范个人数字存档行为;最后,多项措施并举,保障个人数字存档中的用户隐私安全。
王雪[6](2017)在《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大数据研究对比分析》文中认为以Web of Science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文献来源,提取国内外有关大数据研究的有效文献,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大数据领域研究的时间分布、组织机构分布、核心作者分布、研究主要内容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我国学者在该领域提供研究参考。
卢斌[7](2017)在《《新华日报》重庆版体育新闻报道研究(1938-194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唯一一份无产阶级政党报纸,其出版时间最长、影响力较大。《新华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在国统区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斗争,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组织群众运动,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政策、方针、政治主张等,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新华日报》自1938年创刊到1947年被查封,有较多的体育新闻报道,目前学术界对《新华日报》的研究多集中在舆论宣传、政治文化、教育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对于《新华日报》的体育新闻研究尚少。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对《新华日报》9年间的体育新闻报道为文本进行分析,以体育史学、体育新闻史、新闻史学、体育学术史等视角将《新华日报》体育新闻报道进行相关内容整理,以还原当时的体育发展情况,介绍当时的体育活动,进而探讨《新华日报》在近现代体育发展史上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当代体育新闻报道的影响。《新华日报》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从近代体育史的角度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体育总体上处于发展的低潮阶段。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于通过研究《新华日报》的体育新闻报道,以了解其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影响,乃至对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影响均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创新点在于根据《新华日报》的影印版和索引对其体育新闻报道的文本进行了重新整理和归类,并对其体育新闻报道进行理论分析。本研究认为:在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下,宣传党的抗日战争政策、民族统一战线等是主流,《新华日报》从1938年创刊到1947年2月被国民党反动派勒令停刊,这将近9年时间的不间断的体育新闻报道,反应出我党一贯重视体育运动,并推动了抗日战争时期体育的发展。我党对体育的重视,也反映在对体育新闻的报道上,由于是在抗日战争的特殊时间,《新华日报》的体育新闻报道也是有限的,从数量上来说,远远不及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统一战线等的报道。从《新华日报》的体育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出,体育新闻报道多以国统区的体育活动为主,凸显了我党对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视,也表现了党对国统区体育活动的重视。《新华日报》也尽可能地报道宣传了延安抗日革命根据地的体育活动,例如延安“九一”运动会等。《新华日报》促进了体育的传播,也丰富了其宣传面,这些体育新闻报道也体现了我党早期体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党的体育方针、体育政策、体育理论等,对当时体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新华日报》记载了抗战大后方陪都重庆等地的各类体育活动、运动会、体育会议、学校体育、体育赛事、滑翔运动等,为丰富抗战时期的体育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新华日报》刊载的赛事成绩、体育场馆等内容也为我们后续研究留下了宝贵资料。从《新华日报》的报道特点来看,在抗日战争的历史条件下,体育活动的主要表现是服从抗战这一主题,在这种情况下,各项体育活动也反映了战时条件下的体育面貌。特别是《新华日报》作为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唯一一份党的机关报,它在国统区的英勇表现,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史上的光辉一页。从《新华日报》体育新闻的报道中可以看出,其新闻报道具有自己的特色,战时的体育新闻报道,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建国以后的体育新闻报道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继承性。《新华日报》在运用新闻理论报道各类社会活动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尤其是体育特刊的报道,为今后开展体育新闻报道提供了借鉴。
张彩红[8](2017)在《档案馆与图书馆合作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的今天,我们处于信息化的大时代。人们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单纯的档案馆或者图书馆对信息资源的保存和整合己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整理发现,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档案馆与图书馆之间的协同合作是一个有效的缓解压力的研究范式。通过对档案馆、图书馆的性质、功能、理论同一三个方面的论述来讨论两者合作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从用户需求和档案馆与图书馆的自身需求出发论述两者合作的必要性;从资源、管理、服务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案例整理后探索出档案馆与图书馆合作的类型;最后深度剖析了档案关于图书馆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并试图提出相对应的规避障碍的方式。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档案馆与图书馆的合作研究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马密坤[9](2016)在《关于日本掠夺与破坏中国文献的研究 ——以相关档案史料的收集与整合为基础》文中指出日本掠夺与破坏中国文献研究是抗战史、图书馆学、档案学的交叉领域,早在30年前就已经有学者开始了相关研究工作。本研究与档案史料之间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档案史料为研究提供了重要素材,是推动其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研究的发展会刺激档案利用需求,促进档案史料的开发和利用。本文在梳理日本掠夺与破坏中国文献史实的基础上,根据来源原则搜集并整理了相关档案史料,主要包括:政府档案、报刊、私人手稿、日记与回忆录、档案汇编成果,并适当补充了一些重要的非档案史料:年鉴、地方志、专门史、校史等,介绍了这些档案史料的特点和利用现状。最后,提出了旨在促进研究发展,做好档案史料收集与整合的4大策略。第1章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社会背景、学术背景和选题意义,回顾了近三十年来日本掠夺与破坏中国文献的研究情况,阐述了下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文章的创新之处。第2章为概念解释和理论阐述,笔者对涉及到的“文献”、“档案史料”“专题档案”这些概念名词进行了解释说明,让读者对日本掠夺与破坏中国文献的历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明白日本在华劫掠的对象——“文献”包括哪些事物,哪些材料可以作为“档案史料”证明日本的劫掠行为,这些“档案史料”整合到一起形成的专题档案又是什么。此外,本章还介绍了全文的理论基础:来源原则和档案鉴定理论。第3章回顾了日本掠夺与破坏中国文献的史实,从准备期、发展期、高潮期三个阶段概述日本掠夺与破坏我国文献资源的全过程。这一部分不仅为第4章档案史料的收集提供了背景信息的铺垫,也为日后搜集更多的档案史料提供了线索。第4章档案史料收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笔者根据来源原则将档案形成者划分为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总结了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调查所得的政府档案,从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查到的报刊文章,以及私人手稿、日记和回忆录,初步具备了一个小规模的专题档案的基本内容。第5章为发掘与整合尽可能多的档案史料提供了建议,不仅提出了收集档案史料的途径和方法,而且还提出要结合研究者的利用需求,对所得档案史料进行科学整合,从内容和框架两个维度构建“日本掠夺与破坏中国文献”专题档案。第6章回顾全文,总结了本文在收集档案史料方面的不足,并指出将来应该充分挖掘档案史料,尤其是日本方面的档案史料,尽快构建专题档案,以促进日本掠夺与破坏中国文献研究。
韦升鸿[10](2016)在《抗战时期高校迁桂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指明抗战时期,受日本法西斯的疯狂入侵,我国绝大部分沦陷区高教机关被迫内迁避难,造成了抗战史上一次空前绝后的教育大转移。这场全国范围内的运动,致使我国多年经营的教育事业陷入困境,各院校在辗转迁移中,由于遭受战争、疾病等苦难,许多事业已是荡然无存。因而,此次战争给我国教育文化事业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广西地处我国南疆,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作为战时连接西南大后方的重要交通枢纽,成为战时高校内迁的重要阵地。在这“阵地”上,各院校虽面临诸多困难,但广大师生积极拥护国民政府“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在艰难的条件下坚持教学科研与抗战建国相结合,形成与各级政府及地方民众的密切配合,始终团结在全民族抗战的立场,活跃了广西全民抗战的氛围,为保存我国民族教育的力量及战后复兴的命脉贡献卓着。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期各地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历史作为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过去的研究,受两岸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影响,学界有关抗战史实的研究各有侧重和偏向。有关高校内迁这段历史的研究成果,因立场不同而呈现较大差异,这极大限制了人们对历史的客观认识与全面评价。现今,随着两岸交好与两党关系的缓和,全民抗战的理念形成,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需要纠正过去狭隘的历史认识,以一种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抗战的历史。新的立场拓宽了研究的视角,从而影响有关成果的产生,所以,有关这段历史的探讨需要进行重新梳理。研究对象上,以往学界主要从全国范围的高度展开研究,注重“面”的探讨,近年来逐步细化到特定的区域、院校、人物及具体问题等多个维度,深化了“点”的解读,形成以小历史的研究透视大历史面貌的风气,凸显抗战中全民的力量。研究理论上,历史学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内容,涵盖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传统单一的理论已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因而跨学科跨领域的理论与方法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青睐,形成一种综合化研究的趋向。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全民抗战的理念,综合利用历史学、教育学等跨学科理论,试图阐释抗战时期高校迁桂的史实。并客观运用“点”与“面”结合的研究方法,将研究重点集中在国立浙江大学、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私立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三所院校迁桂的历史,透过当时国立、省立、私立三种类型院校内迁的历史细节,窥视内迁高校在广西的具体情况。为此,文章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阐述此次选题的缘由、目的及意义,以及当前学界对“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历史研究的现状,从而发现问题与趋向,并提出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等。第二部分简要描述了广西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为从整体上认识抗战时期广西高教事业的发展与高校迁桂的影响等提供帮助。第三部分以国立浙江大学为例,具体论述了战时影响各高校选择内迁广西的诸因素。第四部分通过表格统计及分布图的方式,详细展现了高校迁桂的时间、数量及其地理分布特点。第五部分结合广西的战时状况及高校的生存条件,论述了内迁高校在广西办学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其采取的举措。第六部分粗略分析了内迁高校依托广西各地的环境资源,开展各项教学科研及抗战宣传等活动。第七部分通过教育事业、社会生产及民族融合等角度,概述了内迁高校对抗战时期广西地方建设的影响。第八部分结合广西抗战形势、地理区位、交通布局、政府政策等多个方面,论述了高校迁桂所具有的特点。最后总结,抛砖引玉,论述此类研究所具有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试图揭示战争环境下教育的生存法则,并由此提出可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
二、美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我国图书馆界大型代表团访美纪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我国图书馆界大型代表团访美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1)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孟连生在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实践领域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从事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实践的背景 |
2.1 长期关注国际图书馆领域的前沿发展 |
2.2 深度参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数据库的建设 |
2.3 总结梳理中国文献数据库建设的发展历程 |
3 关于数字图书馆理论体系的探索 |
3.1 数字图书馆宏观战略研究 |
3.1.1 数字图书馆彻底改变社会信息服务模式 |
3.1.2 数字图书馆挑战文献情报工作模式 |
3.1.3 对推进我国数字图书馆事业发展策略的建议 |
3.2 数字图书馆建设领域探索 |
3.2.1 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
3.2.2 数字图书馆相关技术 |
3.2.3 数字参考咨询 |
3.2.4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
4 参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创新实践 |
4.1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
4.2 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 |
4.3 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项目 |
4.4 面向外文科技文献信息的超级科技词表和本体建设项目 |
5 结语 |
(3)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价值 |
(三)现实意义 |
二、学术回顾 |
(一)相关研究 |
(二)现状评析 |
三、研究旨趣 |
(一)问题意识 |
(二)重点难点 |
(三)方法支撑 |
(四)学术创新 |
四、观察维度 |
(一)文本史料维度 |
(二)报刊舆论维度 |
(三)新闻评论维度 |
(四)党派话语维度 |
(五)抗战动员维度 |
五、概念界定 |
(一)社论、社评与社说 |
(二)专论、代论与来论 |
(三)《新华日报》版本界定 |
第一章 时代使命:《新华日报》之诞生 |
一、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与实践 |
(一)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 |
(二)中共对报纸工作的动员 |
(三)中共对报纸社论的重视 |
二、《新华日报》诞生的社会环境 |
(一)心理基础:民族危机的持续刺激 |
(二)舆论氛围:国内普遍要求抗战动员的呼声 |
(三)抗战大局:国共合作后中共合法地位的获得 |
三、《新华日报》诞生的历史过程 |
(一)《新华日报》的创办过程 |
(二)《新华日报》的宗旨愿景 |
(三)《新华日报》的舆论反响 |
第二章 良工苦心:《新华日报》社论之创作 |
一、社论的创作群体 |
(一)群体组成 |
(二)群体特征 |
二、社论的产生过程 |
(一)初始形态 |
(二)完整形态 |
(三)最终形态 |
三、社论的内容分析 |
(一)社论时间 |
(二)社论类型 |
(三)社论主题 |
(四)社论性质 |
第三章 党派话语:《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之宣传 |
一、中共对自身抗战使命的认知 |
(一)将抗日置于革命议事日程第一位 |
(二)对共产党员提出严格要求 |
(三)在抗战中推动中共最高目标的实现 |
二、《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的体现 |
(一)社论与“持久抗战” |
(二)社论与“统一战线” |
(三)社论与“民主自由” |
第四章 形象塑造:《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之建构 |
一、《新华日报》社论的二元对立宣传模式 |
(一)全面抗战时期二元对立模式的内涵 |
(二)《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建构的必然性 |
二、《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建构的实现 |
(一)宣告与日本根本对立,确定宣传基调 |
(二)报道日军的野蛮暴行,激发民族情绪 |
(三)揭露日本的统治危机,树立抗战信心 |
(四)描述国人的悲惨生活,刺激大众心理 |
(五)宣示反对投降和倒退,打击民族败类 |
第五章 利益关切:国共双方围绕《新华日报》社论之斗争 |
一、国民党视域:新闻检查机构“检查”下的社论 |
(一)国民党对《新华日报》社论的关注 |
(二)因“不妥”言论“被检”的社论 |
(三)1942年“违检”社论统计分析 |
(四)“违检”社论反映国民党利益关切 |
二、共产党视域:合作斗争背景下的社论 |
(一)对办报环境的认知——经营者的体验 |
(二)一份传单中的社论——经营者的声诉 |
(三)复杂局势中的斗争——经营者的反抗 |
第六章 绳愆纠谬: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之纠偏 |
一、社论出现偏谬之原因 |
(一)领导层——指示错误把关不严 |
(二)管理者——复杂局势把握困难 |
(三)撰写人——见识水平有所限制 |
二、中共对社论纠偏之措施 |
(一)扫除王明右倾主义对社论的干预 |
(二)在改版整风中调整社论方向 |
(三)指导社论宣传尺度的把握 |
第七章 综合评析: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 |
一、《新华日报》社论的时代特征 |
(一)全局性 |
(二)指导性 |
(三)权威性 |
(四)时宜性 |
(五)战斗性 |
(六)局限性 |
二、《新华日报》社论的历史意义 |
(一)阐述报纸宗旨理念,推进中国新闻事业 |
(二)宣传中共抗战主张,构建中共抗战形象 |
(三)指明国人前进方向,汇聚全国先进力量 |
(四)打击不利抗战因素,推动中国抗战进程 |
三、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互动 |
(一)民族心理的养成 |
(二)核心价值的汇聚 |
(三)中流砥柱的体现 |
(四)政党使命的自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综述 |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
第一节 家世考 |
一 曾祖移居京师 |
二 祖父定居京师 |
第二节 童年 |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
第一节 北大预科 |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
三 预科成学 |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
二 游学美欧 |
第一节 缘起 |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
一 访购中西书籍 |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
一 出版品交换 |
二 善本寄美保存 |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
结语 |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我国大学生个人数字存档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 ——以武汉大学硕士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之处 |
2 个人数字存档概念解析与理论支撑 |
2.1 个人数字存档的概念解析 |
2.1.1 个人数字存档的内涵 |
2.1.2 个人数字存档的特征 |
2.2 个人数字存档的理论支撑 |
2.2.1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
2.2.2 前端控制思想 |
2.2.3 档案记忆观 |
3 我国大学生个人数字存档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
3.1 调查背景与思路 |
3.1.1 调查背景 |
3.1.2 调查对象的选取 |
3.1.3 调查问卷设计 |
3.2 调查结果的分析 |
3.2.1 调查样本人口学特征 |
3.2.2 大学生个人数字档案的形成与分布状况 |
3.2.3 大学生个人数字存档意识 |
3.2.4 大学生个人数字存档行为 |
3.2.5 大学生个人数字存档挑战与前景认识 |
4 我国大学生个人数字存档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4.1 我国大学生个人数字存档的主要问题 |
4.1.1 大学生存档意识虽较高但不同年级和学科间的差异明显 |
4.1.2 大学生对数字存档工具和技术存在盲目的技术乐观主义 |
4.1.3 大学生个人数字存档的行动力不足且存档策略应用单一 |
4.1.4 用户隐私和存档安全是大学生个人数字存档的最大难题 |
4.2 我国大学生个人数字存档的应对策略 |
4.2.1 机构提前介入,提高大学生整体的个人数字存档意识 |
4.2.2 辩证看待数字存档技术,合理利用个人数字存档工具 |
4.2.3 积极运用个人数字存档策略,规范个人数字存档行为 |
4.2.4 多项措施并举,保障个人数字存档中的用户隐私安全 |
5 结语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与奖励 |
致谢 |
(6)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大数据研究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检索策略 |
1.1 国内大数据相关文献获取 |
1.2 国外大数据相关文献获取 |
2 文献外部特征对比分析 |
2.1 文献年增长情况对比分析 |
2.2 文献组织分布对比分析 |
2.3 核心作者对比分析 |
3 文献研究内容对比分析 |
3.1 国内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
3.2 国外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
4 结语 |
(7)《新华日报》重庆版体育新闻报道研究(1938-194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体育新闻史研究方兴未艾 |
1.1.2 近年来体育的原始期刊呈现和数据库建设 |
1.1.3 抗战时期的特殊性 |
1.1.4 抗战时期体育新闻研究滞后 |
1.1.5 《新华日报》研究的蓬勃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民国时期体育和体育新闻的研究 |
1.2.2 关于《新华日报》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2 《新华日报》的体育新闻报道的背景 |
2.1 《新华日报》的创办背景、历史变迁 |
2.2 《新华日报》体育新闻的特殊背景 |
3 《新华日报》体育新闻报道的数量统计与主要报道内容 |
3.1 《新华日报》体育新闻的年度数量分析 |
3.2 《新华日报》体育新闻的内容数量分析 |
3.3 《新华日报》体育新闻报道的主要报道内容 |
3.3.1 体育会议 |
3.3.2 报人体育活动 |
3.3.3 学校体育活动 |
3.3.4 滑翔运动 |
3.3.5 体育理论 |
4 《新华日报》体育新闻的消息来源和特色分析 |
4.1 《新华日报》体育新闻的消息来源 |
4.1.1“中央社”提供大部分新闻来源 |
4.1.2 建立分馆和分销处 |
4.1.3 《新华日报》的“本报消息” |
4.1.4 《新华日报》的国际消息来源 |
4.2 《新华日报》体育新闻报道的特色分析 |
4.2.1 《新华日报》体育新闻的版面设置 |
4.2.2 《新华日报》体育新闻的消息特色 |
4.2.3 《新华日报》的体育特刊 |
4.2.4 《新华日报》的国际体育新闻报道特色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6.1 期刊论文 |
6.2 硕博论文 |
6.3 着作类 |
6.4 期刊数据库和资料室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件 |
(8)档案馆与图书馆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档案馆与图书馆合作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档案馆与图书馆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
一、档案馆与图书馆地位性质相近 |
二、档案馆与图书馆功能相似 |
三、理论基础相似 |
第二节 档案馆与图书馆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
一、用户需求驱使 |
二、档案馆与图书馆二者自身发展驱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档案馆与图书馆合作类型 |
第一节 档案馆与图书馆资源合作 |
一、资源合作基础 |
二、资源合作案例 |
第二节 档案馆与图书馆管理合作 |
一、管理合作基础 |
二、管理合作案例 |
第三节 档案馆与图书馆服务合作 |
一、服务合作基础 |
二、服务合作案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档案馆与图书馆合作障碍及规避 |
第一节 档案馆与图书馆合作存在的障碍 |
一、现有行政管理体制障碍 |
二、政策及财政支持障碍 |
三、技术平台障碍 |
四、资源整合障碍 |
第二节 档案馆与图书馆合作障碍规避措施 |
一、建立虚拟管理联盟 |
二、建立相应财政拨款机制 |
三、建立虚拟合作平台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关于日本掠夺与破坏中国文献的研究 ——以相关档案史料的收集与整合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文章类研究成果 |
1.3.2 专着类研究成果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创新点 |
2 概念阐述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阐述 |
2.1.1 文献 |
2.1.2 档案与档案史料 |
2.1.3 专题档案 |
2.2 理论基础 |
2.2.1 来源原则 |
2.2.2 档案鉴定理论 |
3 日本掠夺与破坏中国文献的史实回顾 |
3.1 第一阶段:甲午战争至二十世纪初 |
3.2 第二阶段:民国初年至“七·七”事变 |
3.3 第三阶段:“七·七”事变至抗战胜利 |
4 档案史料的收集 |
4.1 档案馆馆藏原始档案 |
4.1.1 南京国民政府档案 |
4.1.2 其他馆藏的原始档案 |
4.2 报刊 |
4.2.1 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 |
4.2.2 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 |
4.2.3 文献回溯所得报刊资料 |
4.3 手稿和日记 |
4.4 档案汇编成果 |
4.5 非档案史料 |
5 档案史料收集与整合的策略 |
5.1 加强档案汇编工作 |
5.1.1 政府档案汇编 |
5.1.2 私人手稿档案史料汇编 |
5.2 编制报刊索引目录 |
5.3 适当选取非档案史料作为补充 |
5.4 合理构建专题档案的框架 |
5.4.1 确保结构层次科学合理 |
5.4.2 力求档案史料载体多样化 |
5.4.3 选择恰当的编排体例 |
6 结论 |
6.1 研究的不足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抗战时期高校迁桂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缘由、目的及意义 |
(二) 当前研究现状简述 |
(三) 重点与难点 |
(四) 创新目标与方法 |
(五) 不足之处 |
(六) 概念界定 |
1. 抗战时期 |
2. 迁桂高校 |
第一章 抗战爆发前广西高等教育发展简介 |
第二章 抗战期间影响高校迁桂诸因素 |
第一节 抗战形势趋于恶化 |
第二节 广西区位、交通、资源等条件 |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与扶持 |
第四节 高校自身的英明决策与努力 |
第五节 当地人民的拥护和协助 |
第三章 高校迁入广西的时间、数量、及其地理分布状况 |
第一节 内迁时间与阶段 |
第二节 内迁高校的数量 |
第三节 地理分布特点 |
第四章 高校内迁广西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内迁人员过度集中,地区物资供应紧张 |
第二节 广西战事趋紧,高校频遭空袭 |
第三节 受战争、气候等影响,广西多地疾病蔓延 |
第四节 战时环境下,高校在教学资源的使用上缺乏有效机制 |
第五章 高校内迁广西的教学科研活动 |
第一节 通过地方政府为教学科研觅得场所 |
第二节 结合地方开展教学科研,以适应大后方生产建设需要 |
第三节 联合各界开展抗战宣传,使教学科研与抗战动员相结合 |
第四节 警报声中弦诵不绝,使战时高校教学科研成为佳话 |
第六章 高校内迁对广西地方社会建设的影响 |
第一节 带动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
第二节 对地方社会生产多所指导 |
第三节 加快民族地区文化融合 |
第七章 高校内迁广西若干特点评析 |
第一节 部分内迁高校与广西渊源深厚 |
第二节 广西被称为战时高校内迁的“翘板” |
(一) 战争形势的变化是其“翘板”作用形成的根本 |
(二) 广西交通建设布局为其“翘板”作用的发挥奠定了基础 |
(三) 政府政策导向差异进一步推动其“翘板”作用的形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国立浙江大学内迁宜山大事记 |
国立浙江大学师范学院活动大事记(自1938年8月—1940年7月) |
内迁广西高校图片、遗址 |
地名索引 |
人名索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四、美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我国图书馆界大型代表团访美纪实(论文参考文献)
- [1]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孟连生在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实践领域的探索[J]. 王欣,李宏,宛玲. 图书情报工作, 2021(15)
- [2]民国时期中法图书馆界交流研究[D]. 李美.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3]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D]. 尚方超. 河南大学, 2018(12)
- [4]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5]我国大学生个人数字存档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 ——以武汉大学硕士生为例[D]. 段先娥. 武汉大学, 2018(06)
- [6]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大数据研究对比分析[J]. 王雪.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7(04)
- [7]《新华日报》重庆版体育新闻报道研究(1938-1947)[D]. 卢斌. 成都体育学院, 2017(11)
- [8]档案馆与图书馆合作研究[D]. 张彩红. 黑龙江大学, 2017(07)
- [9]关于日本掠夺与破坏中国文献的研究 ——以相关档案史料的收集与整合为基础[D]. 马密坤. 南京大学, 2016(10)
- [10]抗战时期高校迁桂研究(1937-1945)[D]. 韦升鸿.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