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0hPa环流变化与川渝地区旱涝异常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小波,杨淑群,马振峰[1](2014)在《夏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对川渝地区降水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夏季川渝地区30个台站降水和NCEP/NCAR 2.5°×2.5°的高度场、风场等再分析资料,通过CCA、相关、回归等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0年夏季东亚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与川渝地区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南北位置异常对川渝降水有重要影响。当西风急流轴线偏北(南)时,造成四川盆地西部降水偏多(少),盆地东部和川西高原降水偏少(多),夏季平均急流轴线指数对降水的预报指示意义要好于夏季各月。当西风急流轴线偏北(南)时,对应南亚高压东伸脊点偏西(东)、面积偏小(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偏北(南)、西伸脊点偏东(西)、面积偏小(大),这种高低层环流的异常配置造成了川渝地区夏季降水的变化。同时,西风急流轴线南北位置的年代际变化,是导致1965-1982年和1983-2006年四川盆地东部、川西高原降水由少转多、盆地西部由多转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梁玲,李跃清,胡豪然,蒋兴文,章尔震[2](2013)在《青藏高原夏季感热异常与川渝地区降水关系的数值模拟》文中指出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通过调节夏季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地区近地层的感热加热强度,模拟分析了高原热源异常对川渝地区降水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高原感热加热异常会导致川渝地区降水发生改变。当高原感热加热减弱时,四川中部及东部与重庆交界处降水增加,而川渝其他地区降水明显减少;当高原感热加热增强时,降水增加的区域主要是四川西北部和重庆地区,大值中心出现在重庆南部,四川西南部和东北部降水减少。高原地区感热加热异常通过影响对流层不同层次的温度场和高度场变化,引起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对流层中低层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的变化,最终诱发川渝地区降水变化。
易俊莲,方建刚,刘晓东[3](2013)在《川渝地区夏季干旱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文中提出利用1979—2011年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RU)整理的地面月降水资料和日本气象厅JMA)加工的全球高空等压面月平均气象场再分析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确定了川渝地区典型干旱年,讨论了川渝地区夏季典型干旱的气候特征及其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川渝地区夏季典型干旱年具有气温高、降水少的气候特征;东亚中纬度盛行纬向气流,西风锋区偏北,冷空气多偏北东移,川渝地区及其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受大陆带状高压控制。500hPa带状高压与100hPa南亚高压中心位置基本一致,且500hPa高压中心与温度场的暖中心相对应,是持续性川渝夏季干旱具有近似正压结构的典型环流特征;同时川渝地区夏季干旱年对流层低层从云贵高原到四川盆地的西南气流明显偏弱,风场距平合成表明,云贵高原到川渝地区为东北距平风,距平风场上华南地区为明显的气旋式环流;川渝地区夏季典型干旱年整层西南气流水汽输送与常年比较明显偏小。
陈永仁,李跃清,齐冬梅[4](2012)在《南亚高压对川渝地区盛夏极端旱涝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NCEP/NCAR资料对川渝地区两个极端年1998年(涝年)和2006年(旱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涝年南亚高压辐散强,脊线位置比多年平均偏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主体西伸,脊线偏南;旱年南亚高压的辐散比涝年弱,脊线位置比多年平均偏北,西太副高脊线亦偏北。从动力特征来看,旱(涝)年,高层大气相对负(正)涡度平流的垂直分布有利于大气产生下沉(上升)运动,且南亚高压距平环流存在辐合(辐散),与之对应的低层存在辐散(辐合)特征;热力分析亦表明,旱(涝)年的中低层多为暖(冷)平流,具有负(正)非绝热加热特征,且非绝热加热的垂直分布特征,有利于南亚高压距平环流局部辐合(辐散)加强,并对中低层系统的垂直运动产生影响。因此,一定程度上川渝地区两个极端旱涝年的出现与其上空的垂直运动变化密切相关,是由南亚高压与中低层系统的相互配置引起的。
赵旋[5](2012)在《四川地区盛夏7月降水异常与大气环流的联系》文中指出本文应用1979-2010年共近32年的四川省36个地面代表站夏季7月的月降水实况资料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与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NCEP)再分析的高空月平均资料,利用EOF分解、合成分析、相关统计、分析了四川夏季7月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较为科学的划分出了四川夏季旱涝年份,对夏季旱涝年发生时及大气环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初步探讨了四川夏季旱涝的物理成因。(1)利用EOF分析研究了四川夏季7月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四川夏季7月降水整体表现为旱涝同步,降水分布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南北差异、东西差异明显。夏季季降水有明显的年际变化,有准3年-10年的周期振荡。四川夏季干旱和洪涝有一定的持续性。(2)根据四川夏季旱、涝年的划分,对典型夏季涝年和典型夏旱年的大气环流形势从不同的高度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夏季涝年与旱年的环流形势存在明显的差异:涝年,两太副高偏南偏强发展,向北抬升慢,南亚高压偏南偏强发展,有利于四川降水。而侄旱印上述环流特征呈现相反的形势。东亚大槽、乌拉尔山阻高、副热待高压位置及强度的变化对四川夏季降水有重要影响。同时分析高空急流及距平流场的差异表明,高空西风急流控制的干冷空气以及我国南方的暖湿水汽输送是影响四川地区降水的主要因素。(3)南压高压脊线位置持续偏北,副热带系统势力异常偏强、副热带高压较往年偏强、偏西,不利于印度洋和南海地区暖湿气流输送到两南地区以及北方冷空气的南下。同时东亚中纬度两风带扰动偏北偏弱,纬向环流偏强,致使冷空气活动较少且偏北,是造成2006年川渝伏旱的赢接原因。
岑思弦,巩远发,秦宁生,赖欣,王霄,黄先伦[6](2011)在《2006年夏季川渝地区伏旱与低频大气热源的关系》文中认为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地面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研究了2006年夏季中国川渝地区的伏旱与亚洲地区大气低频振荡的联系。结果表明,2006年夏季中国川渝地区降水低频振荡的主要周期约为60d;在川渝严重干旱期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经向上由于川渝地区上空低频热汇、广西和海南及其以西地区上空低频热源的影响,在15°—40°N地区上空形成一个低频经圈环流,该环流圈的下沉支刚好位于川渝地区上空;纬向上在中国台湾及其附近地区上空低频热汇和其以西地区上空低频热源的共同影响下,在105°—130°E地区上空形成的低频纬圈环流以及80°—105°E地区上空出现的次级低频纬圈环流,加强了中国川渝以南地区上空的低频上升气流,这样进一步加强了经向上15°—40°N地区的低频经圈环流。在这个低频经圈环流的作用下,一方面加强了中国川渝地区上空的低频下沉气流,另一方面加强了川渝地区低层的低频辐散气流,结果导致中国川渝地区发生了严重的伏旱。
王斌,李跃清[7](2011)在《近10多年南亚高压活动特征及其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旱涝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是气象学者研究的重点。南亚高压作为夏季南亚地区对流层上部平流层底部强大而又稳定的半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它对我国夏季天气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从20世纪60年代初,针对南亚高压特征及其与我国夏季旱涝关系的研究,就一直进行着。本文着重总结了近10多年中国内外关于南亚高压特征及其与我国旱涝的研究工作的新进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南亚高压今后研究的新问题和新趋势。
周长艳,李跃清,卜庆雷,彭骏[8](2011)在《盛夏川渝盆地东西部旱涝并存的特征及其大气环流背景》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我国160个测站降水量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盛夏川渝盆地(下称盆地)东、西部旱涝并存的气候特征及其大气环流成因。结果表明,1951-2007年该盆地西部盛夏降水总体呈明显的减少趋势,而盆地东部有弱的增加趋势。盆地盛夏最主要的雨型是西少东多型、东西部一致偏少型,东西部一致偏多型出现频率最低。盆地西涝东旱年7~8月,长江中下游降水显着偏少,华南、河套和华北降水显着偏多;盆地西旱东涝年7~8月,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南部地区的降水显着偏多,华南、河套和华北的降水明显偏少。盆地西涝东旱年7~8月,高层南亚高压整体偏强偏北,在盆地东部、江淮、黄海、日本海一线显着加强、且东伸;中层乌拉尔山附近的高脊、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之间的低压槽以及亚洲东部高压脊组成的两脊一槽环流型发展;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偏北,盆地西部通常位于西太副高西北边缘附近,盆地东部及长江中下游则往往受西太副高主体的控制。盆地西旱东涝年7~8月,高层南亚高压总体偏弱偏南,在青藏高原东侧我国江淮、日本海、黄海一线明显减弱西缩;中层亚欧大陆中高纬地区以经向型环流为主,西太副高偏南,盆地东部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位于西太副高北侧、西北侧边缘附近。
王斌[9](2011)在《高原地区NASA与NCEP再分析资料对比和南亚高压活动及其旱涝影响分析》文中认为利用NASA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MERRA、NCEP-DOE(NCEP-2)再分析资料、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中国160站降水资料,通过双线性插值、相关分析、合成分析、Morlet小波分析、SVD分析等分析方法,围绕新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MERRA的可用性,对MERRA和NCEP-2资料在青藏高原区域的环流特征及两种资料中南亚高压系统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MERRA资料100hPa高度场与500hPa高度场的耦合关系及其对我国夏季降水场的影响,最后对MERRA资料100hPa南亚高压活动特征及其对我国长江流域夏季旱涝的影响及可能物理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东亚地区,NCEP-2和MERRA再分析资料高度场和温度场分布基本一致,但也存在差异:差异最大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主体区域,且低层差异大于中高层,中层差异最小。NCEP-2和MERRA资料反映的经、纬圈环流在高层有着很好的一致性,两者的主要差异出现在低层、近地面,特别是复杂地形区域垂直运动差异较大,次级环流位置也不同。另外,MERRA和NCEP-2资料在对散度、涡度分布和强度描述的一致性上,青藏高原周边区域好于青藏高原区域,中高层好于低层。NCEP-2与MERRA资料在青藏高原主体区域及周边地区中低层位势高度、温度的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通过了α= 0.002的显着性检验;高层100hPa,MERRA和NCEP-2资料温度年际变化趋势一致,但两者位势高度年际变化存在显着差异。综合分析可以得到:MERRA资料是目前较好的一种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尤其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2)100hPa上,NCEP-2和MERRA资料南亚高压的特征线数值不同,NCEP-2资料为1680dgpm,比MERRA资料大4dgpm,但MERRA资料南亚高压的范围明显大于NCEP-2资料。除东伸指数外,NCEP-2和MERRA资料反映的南亚高压同一特征指数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特别是两种资料南亚高压脊线指数的年际变化曲线基本重合。以20世纪90年代初为界,之前,NCEP-2资料南亚高压东伸指数、面积指数和强度指数正异常,MERRA资料南亚高压东伸指数、面积指数和强度指数负异常,NCEP-2中的指数值大于MERRA中对应的指数值;之后,反之。NCEP-2和MERRA资料南亚高压面积指数、强度指数的气候均值间存在显着差异。NCEP-2和MERRA资料南亚高压强度指数的方差间存在显着差异。两种资料反映的夏季南亚高压同一特征指数的显着周期在19792009年有很好的一致性:都具有相同的显着周期,并且位相也基本吻合,但两种资料在反映南亚高压主周期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异:南亚高压面积指数、强度指数在MERRA资料中以准4年周期为主,在NCEP-2资料中则同时表现为准4年和89年两个周期。(3)MERRA资料夏季100hPa高度场与同期500hPa高度场SVD分析的前两个模态的累积协方差贡献达到了99.22%,收敛速度快,并且前两个模态左右场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75以上,通过了α= 0.001的显着性检验,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可以很好地反映100hPa高度场与500hPa高度场的主要特征和耦合关系。MERRA资料夏季500hPa高度场与同期中国降雨场具有密切的时空相关,前两个模态的累积协方差贡献达到了74.95%,收敛速度较快,并且前两个模态左右场间的相关系数,均通过了α= 0.001的显着性检验。100hPa高度场与500hPa高度场第一模态空间分布型和时间系数表明:当南亚高压区域100hPa高度场异常偏低(高),南亚高压强度偏弱(强)时,同期西太平洋副高区域500hPa高度场也偏低(高),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偏弱(强)。500Pa高度场与中国降水场第一模态空间分布型和时间系数表明:当西太平洋副高区域500hPa高度场异常偏低(高)时,同期中国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偏少(多)。两个SVD分析第一模态500hPa高度场关键区均是32°N以南110160°E,表征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变化的主要信息,这样通过西太平洋副高,建立起对流层高层100hPa南亚高压影响我国大范围降水的物理图像。100hPa高度场与500hPa高度场第二模态空间分布型和时间系数表明:100hPa关键区(2540°N,4085°E)高度场正距平,100hPa南亚高压脊线位置偏北,对应500hPa关键区(30 40°N,110145°E)高度场也是正距平,西太平洋副高脊线偏北;反之亦然。500Pa高度场与中国降水场第二模态空间分布型和时间系数表明:500hPa关键区(3040°N,110145°E)高度场正距平,500hPa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置偏北,对应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南部的云南和江南地区东部、华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地区中部和东北地区中南部偏涝,整个长江流域一致偏旱;反之亦然。两个SVD分析第二模态500hPa高度场关键区均是3040°N,110145°E,表征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置变化的主要信息。100hPa高度场变化是通过影响500hPa高度场,继而影响中国夏季降水异常。(4)19792009年,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经历了“偏少偏多偏少”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长江流域降水普遍偏少,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长江流域降水明显偏多,2000年以后,长江流域出现了持续性的干旱,降水持续偏少。旱、涝年850、500和100hPa大气环流和海温场差异显着。涝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南,强度偏强,南亚高压东伸到100°E以东,中心强度为1680dgpm,850hPa风场上来自低纬度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在长江中下游流域汇合,形成了一个明显的辐合区,暖湿气流丰沛,中国临海海域的西太平洋、西北太平洋、南海和北印度洋海表温度为正距平;旱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东偏北,强度偏弱,南亚高压西退到100°E以西,中心强度为1676 dgpm,850hPa风场上长江中下游流域是东南风和东北风的辐散区,水汽条件也不足,中国临海海域的西太平洋、西北太平洋、南海和北印度洋海表温度为负距平。相关分析表明:前一年夏季5°S5°N,120170°W (Nino3+4区)海温正(负)异常,会造成下一年夏季南亚高压偏强(弱)、偏东(西);以及从100hPa南亚高压与500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相向而行”的关系,继而影响我国长江流域夏季降水。
周长艳,李跃清,卜庆雷,彭骏[10](2010)在《盛夏川渝盆地东西部旱涝并存的特征及其大气环流成因》文中提出基于我国台站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盛夏川渝盆地东西部旱涝并存的气候特征及其大气环流成因,主要结论为:1951-2007年盆西盛夏降水总体呈明显减少趋势,而盆东有弱增加趋势。川渝盆地盛夏最主要的雨型是西少东多、东西部一致偏少,东西部一致偏多出现频率最低。盆地盛夏西涝东旱同期,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显着偏少,华南、河套和华北降水显着偏多;盆地盛夏西旱东涝同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淮河流域的南部地区降水显着偏多,华南、河套和华北降水明显偏少。不同的旱涝并存情形与不同的环流背景密切联系。
二、100hPa环流变化与川渝地区旱涝异常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0hPa环流变化与川渝地区旱涝异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夏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对川渝地区降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选取和方法介绍 |
3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对川渝降水的影响 |
4 同期环流系统配置 |
4. 1 南亚高压 |
4. 2 西太副高 |
4. 3 700 hPa风场 |
5 西风急流轴线年代际变化对川渝降水的影响 |
6 结论 |
(2)青藏高原夏季感热异常与川渝地区降水关系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试验方案设计 |
2.1 模式简介 |
2.2 试验方案设计 |
3 模拟结果分析 |
3.1 模式模拟性能检验 |
3.2 川渝地区降水对高原感热加热异常的响应 |
3.3 影响机制探讨 |
3.3.1 高原感热异常对100hPa高度场的影响 |
3.3.2 高原感热异常对500hPa高度场的影响 |
3.3.3 高原感热异常对温度场的影响 |
3.3.4 高原感热异常对环流场的影响 |
3.3.5 高原感热异常对垂直运动的影响 |
4 结论 |
(5)四川地区盛夏7月降水异常与大气环流的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四川地区降水异常的研究进展 |
1.3 影响四川地区降水的主要因子 |
1.3.1 大气环流异常 |
1.3.2 海温异常 |
1.3.3 高原热力作用 |
1.4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说明 |
2.2 理论和方法说明 |
2.2.1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
2.2.2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
2.2.3 差值T检验 |
2.2.4 相关系数极其检验 |
2.2.5 降水距平百分率 |
2.2.6 两类距平的定义 |
第三章 四川地区夏季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
3.1 引言 |
3.2 四川地区降水偏多年和降水偏少年的确定 |
3.3 四川地区降水年际变化特征 |
3.4 四川地区夏季7月降水的周期性 |
3.5 四川地区7月降水空间异常分布 |
3.5.1 第一特征向量场分析 |
3.5.2 第二特征向量场分析 |
3.5.3 第三特征向量场分析 |
3.5.4 小结 |
3.6 四川地区7月降水的区域性 |
3.7 四川地区7月各区域降水异常的时间演变特征 |
3.8 小结 |
第四章 四川地区降水与大气环流的相关 |
4.1 四川地区7月降水垂直运动特征 |
4.2 四川地区7月降水与200HPA纬向风 |
4.3 四川地区7月降水与500HPA高度场 |
4.4 四川地区7月降水与100HPA高度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四川地区降水异常(旱年、涝年)的环流特征 |
5.1 四川地区旱涝年与500HPA高度场异常分析 |
5.2 四川地区旱涝年与200HPA纬向风场异常分析 |
5.3 四川地区旱涝年与100HPA高度场异常分析 |
5.4 四川地区旱涝年与850HPA距平流场和经向风距平场异常分析 |
5.5 四川地区降水与海温异常的联系 |
5.5.1 四川地区7月降水与仝球海温的相关分析 |
5.5.2 四川地区降水异常(旱年、涝年)与海温距平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2006年川渝特大干旱特例分析 |
6.1 2006年川渝伏旱的环流特征 |
6.1.1 2006年7月500hpa环流特征 |
6.1.2 南亚高压特征 |
6.1.3 西风带环流系统的特征 |
6.1.4 垂直运动特征 |
6.2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7.1 本课题的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近10多年南亚高压活动特征及其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南亚高压活动特征及其对我国旱涝影响的主要研究成果 |
1.1 南亚高压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我国旱涝的关系 |
1.2 南亚高压特征指数及其与我国旱涝的关系 |
1.3 南亚高压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我国旱涝的关系 |
1.4 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极涡和 |
2 南亚高压活动特征及其对我国旱涝影响的研究展望 |
(8)盛夏川渝盆地东西部旱涝并存的特征及其大气环流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3 盛夏降水的气候特征 |
4 盛夏旱涝并存与中国区域气候的联系 |
5 旱涝并存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分析 |
5.1 盆地西涝东旱年的大尺度环流特征 |
5.2 盆地西旱东涝年的大尺度环流特征 |
6 结论 |
(9)高原地区NASA与NCEP再分析资料对比和南亚高压活动及其旱涝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近10 多年南亚高压活动特征及其对我国旱涝影响研究进展 |
1.2.1 南亚高压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我国旱涝的关系 |
1.2.2 南亚高压特征指数及其与我国旱涝的关系 |
1.2.3 南亚高压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我国旱涝的关系 |
1.2.4 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高、极涡和 ENSO 的相互作用及其与我国旱涝的关系 |
1.3 存在的问题和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NCEP-2 和MERRA 再分析资料在青藏高原区域的环流对比分析 |
2.1 引言 |
2.2 资料 |
2.3 青藏高原地区NCEP-2 资料和MERRA 资料的比较 |
2.3.1 夏季多年平均位势高度场、温度场的比较 |
2.3.2 夏季多年平均经圈环流、纬圈环流的比较 |
2.3.3 夏季多年平均散度、涡度垂直剖面的比较 |
2.4 青藏高原地区两种资料年际变化的比较 |
2.5 小结和讨论 |
第三章 南亚高压在NCEP-2 和MERRA 再分析资料中的对比分析 |
3.1 引言 |
3.2 资料与方法 |
3.2.1 资料 |
3.2.2 方法 |
3.3 NCEP-2 和MERRA 资料中南亚高压活动特征的对比 |
3.3.1 夏季南亚高压的特征线位置和数值特征的比较 |
3.3.2 NCEP-2 和MERRA 资料中南亚高压特征指数的定义 |
3.3.3 南亚高压特征指数年际变化的比较 |
3.3.4 南亚高压各特征指数均值、均方差及其显着性检验的比较 |
3.3.5 南亚高压特征指数周期特征的比较 |
3.3.5.1 南亚高压东伸指数周期特征的比较 |
3.3.5.2 南亚高压脊线指数周期特征的比较 |
3.3.5.3 南亚高压面积指数周期特征的比较 |
3.3.5.4 南亚高压强度指数周期特征的比较 |
3.4 小结和讨论 |
第四章 MERRA资料100hPa高度场与500hPa高度场的耦合关系及其对我国降水场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资料 |
4.3 SVD 分析 |
4.3.1 100hPa 高度场与500hPa 高度场的SVD 结果 |
4.3.2 500hPa 高度场与中国降水场的SVD 结果 |
4.3.3 两个SVD 结果的对比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MERRA 资料反映的100hPa 南亚高压与长江流域大范围旱涝的关系 |
5.1 引言 |
5.2 资料 |
5.3 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
5.4 长江流域夏季旱、涝年环流和海温场对比分析 |
5.5 南亚高压位置和强度异常、Nino3+4 区SSTA 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关系 |
5.6 小结和讨论 |
第六章 总结和讨论 |
6.1 总结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100hPa环流变化与川渝地区旱涝异常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夏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对川渝地区降水的影响[J]. 杨小波,杨淑群,马振峰. 高原气象, 2014(02)
- [2]青藏高原夏季感热异常与川渝地区降水关系的数值模拟[J]. 梁玲,李跃清,胡豪然,蒋兴文,章尔震. 高原气象, 2013(06)
- [3]川渝地区夏季干旱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J]. 易俊莲,方建刚,刘晓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3(04)
- [4]南亚高压对川渝地区盛夏极端旱涝的影响分析[J]. 陈永仁,李跃清,齐冬梅. 热带气象学报, 2012(06)
- [5]四川地区盛夏7月降水异常与大气环流的联系[D]. 赵旋. 兰州大学, 2012(09)
- [6]2006年夏季川渝地区伏旱与低频大气热源的关系[J]. 岑思弦,巩远发,秦宁生,赖欣,王霄,黄先伦. 气象学报, 2011(06)
- [7]近10多年南亚高压活动特征及其影响的研究进展[J]. 王斌,李跃清.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1(02)
- [8]盛夏川渝盆地东西部旱涝并存的特征及其大气环流背景[J]. 周长艳,李跃清,卜庆雷,彭骏. 高原气象, 2011(03)
- [9]高原地区NASA与NCEP再分析资料对比和南亚高压活动及其旱涝影响分析[D]. 王斌.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1(10)
- [10]盛夏川渝盆地东西部旱涝并存的特征及其大气环流成因[A]. 周长艳,李跃清,卜庆雷,彭骏. 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