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油缸位置变化对最大举升角的影响

自卸车油缸位置变化对最大举升角的影响

一、自卸车油缸位置的改变对最大举升角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陈志斌,高振兴[1](2020)在《前置顶自卸车举升缸与货箱的关系》文中指出前置顶自卸车是通过在货箱前面安装液压油缸,实现货箱举升的一种自卸车。前置顶自卸车相对于中置顶自卸车,结构更合理,性能更可靠,安全系数更高,具有安装维护方便,举升吨位大,使用寿命长的特点。随着前置顶自卸车的广泛运用,市场用户的高要求,如何将用户的需求,转换为设计依据。

张成[2](2018)在《山地果园轮式运输机升降自卸集成平台的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水果产业是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在农业产业调整、出口创汇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果实的采摘、运输和果树的修剪等在果园的管理作业中是不可缺少的作业环节,目前,这些环节主要依靠人力劳动来完成作业。在果实丰收的季节,由于其成熟期比较集中,采运时间紧迫,劳动强度大,如遇阴雨等恶劣天气时,若不能及时将果实采摘、运输出去,将会造成十分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在果品的采摘工作过程中,需登高作业,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国内现有果园机械的作业功能较为单一,若购买全套,则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这对于许多中小型果园来说会有较大的经济压力。国外的果园作业机械也有技术较为完善的产品,但其价格昂贵,小型果园根本无力承担。因此,研发一款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多功能果园机械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基于实验室研发的汽油机驱动轮式运输机,对其设计加装了一种集升降、自卸功能于一体的作业平台,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优化传统的升降机设计方法,在平台结构设计方面采用安全设计及参数优化设计的理念,建立了一套更为简单、合理、实用的设计方法,有效的缩短了设计周期,避免材料的浪费。首先,根据实际改装的应用情况,查阅文献后确定平台总体设计方案、结构尺寸等;建立平台力学模型,进行受力分析,得出油缸推力及剪叉臂各铰接点作用力表达式。运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平台剪叉升降机构、切换机构等的三维模型,装配后进行干涉检查分析。将模型导入ADAMS中,添加其材料、质量属性、约束和载荷等,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平台最大举升高度为2010mm,举升角度达到55.17°,大于安息角,满足设计要求;油缸举升力最大值为35075N;剪叉臂受力最大的铰接点为一级剪叉臂铰接点O1,其值为81440N,各铰接点作用力峰值均出现在举升初始位置。然后基于ADAMS的仿真结果,建立了升降自卸集成平台的参数化简易模型,根据优化目标创建了3个设计变量,对构件和运动副进行参数化后,进行优化分析,并得到优化后举升机构性能评价曲线,结果表明:对比优化前的油缸举升力,升降作业的举升力最大值减小了10.5%,为31370N,自卸作业的举升力最大值减小了9.5%,为7020N;优化后举升力曲线随时间变化较为平缓,有利于举升过程稳定进行。基于ADAMS仿真优化后的作用力变化图,确定了平台处于举升初始瞬态状态下的受力情况,然后将剪叉臂模型导入ANSYS,进行属性定义、网格划分、边界条件的添加及载荷施加,求解得到剪叉臂的应力云图、应变云图、总变形云图,分析结果表明其最大应力为219.08MPa,最大变形量为0.3375mm,平台剪叉臂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同时为后续的试验结果提供了对比的数据。最后以平台剪叉臂动应力为研究对象,构建剪叉臂动态应力测试系统,测试举升过程中剪叉臂动应力,获得剪叉臂关键部位的应力值曲线。结果表明:在各测点中,应力最大值出现与活塞杆顶端铰接的连接杆和剪叉臂BD的连接处,为172.8MPa;其余各测点的应力值均在60MPa内;在各测点的应力变化曲线中,应力峰值大多数均出现在2.5–3s内。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除第7测点和9测点的误差大于20%之外,其余测点对比误差在15%内,进一步验证了仿真分析所建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对实车进行测量,确定了其举升高度、举升角度等满足设计要求;对作业平台基本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平台进行升降作业时,空载起升速度为0.09m/s,满载下降速度为0.38m/s,满足要求;平台满载自卸时,举升时间为18.37s,下降时间为9.32s,满足要求;平台最大沉降量升降时为0.67mm,自卸时为0.09°,可以忽略不计。

朱高伟[3](2017)在《山地果园轮式运输机自卸举升机构的仿真与优化》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南方山地果园种植区域地形条件较差,难以形成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并且一般公路上通用的运输车只具有运输货物的功能以及运输车体积较大不利于在山地果园种植区域工作;为了提高丘陵山地果园的运输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降低果农的搬运劳动强度与减少果园所投入的生产成本,基于本实验室研制的第三代山地果园轮式运输机,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具有自卸功能的举升机构,通过举升机构举升货箱至一定的角度来达到倾卸货物的目的,由此改装设计的山地果园轮式自装卸运输机具有运输、倾卸货物的双重功能;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更多现代化设计手段已经普遍存在机械设计研发过程中,运用ADAMS和ANSYS等软件对所设计的举升装置进行仿真分析及优化,这不仅仅缩短了开发机械装置的设计时间,也改善了举升机构的工作性能、减小了举升机构各零部件的质量、降低了研发成本。针对山地果园实际山地地形:0°、5°、10°、15°四种坡度,本论文首先初步运用图解法确定该举升机构的三角臂、拉杆、副车架、液压系统等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尺寸以及举升机构各关键点位置分布,然后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和有限元分析法对其进行参数化建模、仿真、优化及改进。通过上述步骤,所得到的自卸运输机举升机构整个举升过程的举升推力随时间变化曲线能够满足理想液压特性曲线,然后再选定合理的液压缸,重新布置举升机构关键点的位置及检验关键零部件的强度和刚度,从而使自卸举升机构满足整体设计要求。本论文首先确定举升机构各零部件相对轮式运输机的分布位置,运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对自卸运输机举升机构的各个关键零部件进行实体建模,再对其进行虚拟装配、干涉检查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图解法设计的举升机构能够正常运动且不存在干涉现象;运用ADAMS软件对自卸运输机举升机构进行举升过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得到0°、5°、10°、15°四种斜坡下举升机构工作情况,对这四种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0°斜坡的举升推力最大,其值为16428N。基于ADAMS的举升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结果,运用ADAMS确定举升机构5个关键点,然后对举升机构参数化建模参数化及优化处理,得到:举升推力最大值是7800N,降低幅度达55.12%左右,且此时工作液压特性曲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满足理想液压特性曲线,拉杆质心的最大角速度和最大角加速度优化前分别是9.2°/s、6.0°/s,优化后分别是6.0°/s、1.35°/s2;三角臂质心的最大角速度和最大角加速度优化前分别是9.5°/s、6.5°/s2,优化后分别是5.5°/s、2.5°/s2,且优化的二者曲线曲率变化较平缓,这增强了举升货箱的稳定性;基于ADAMS的举升机构仿真分析、优化结果,应用ANSYS对自卸举升机构关键零部件:三角臂和拉杆进行强度和刚度校核分析,并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处理,得到:拉杆所受最大应力大小为23.199MPa,最大位移变量是0.028mm;三角臂优化后最大应力值是327.68MPa,最大变形量是0.82mm,而三角臂的质量从优化前4.68kg减小到优化后3.67kg,降低了20.24%左右,而三角臂抗变形能力也因此增强,结构材料分配更合理三角臂结构质量减轻,并且三角臂抗变形能力也因此增强,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山地果园轮式自卸运输机的设计研究、生产提供指导,更有实用性。

何申伟[4](2017)在《基于PLC的自卸汽车举升机构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指出自卸车属于运输类专用车辆的范畴,由于其具备装卸过程全部机械化的优点,常与各种工程机械联合作业,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举升机构作为自卸车卸货作业的核心部件,其控制系统的性能对于自卸车的装卸工作至关重要。论文分析了国内外自卸车的市场前景,以及自卸车的举升机构及其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总结了传统的举升机构控制系统存在操作复杂、稳定性不够以及安全性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分析比较不同车载控制器的优缺点,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当前的新技术,论文采用PLC技术,研究开发了自卸车举升机构电控系统。首先论文针对市场前景好的重型自卸车,选择T式举升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对举升机构进行受力分析,利用MATLAB求解得出工作过程中的油缸负载情况,确定了举升时车厢以及液压系统的工作参数。接着分析了传统自卸车的气控液压操作系统,在原有液压系统基础上,设计了新的举升机构液压系统,确定了液压系统的主要元件,并利用AMESim软件对液压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在分析举升机构系统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了举升机构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根据系统的控制需求,选择西门子S7-200系列为本控制系统的PLC类型,确定PLC的硬件配置。选用合适的角度传感器,设计角度监控装置,对举升时车厢与副车架的角度进行监控。根据举升机构控制系统的设计需求,分别设计出手动操作和自动操作两部分的梯形图程序。利用S7-200仿真软件Simulation1.2,在PC上完成了对举升机构控制程序的仿真调试,保证控制程序满足要求,获得了满足控制需求的梯形图程序;利用TKPLC-2型可编程控制器实验装置对仿真调试好的举升机构控制程序进行模拟实验,在模拟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验的结果对控制程序进行进一步优化,最终确定了满足控制要求的梯形图程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PLC技术对举升机构控制系统进行开发,可以提高自卸车的自动化水平,改进举升机构的控制方式,提高举升机构的控制可靠性和安全性,能降低自卸车运输和作业时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刘强[5](2016)在《EQ3093型自卸车举升机构的仿真与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自卸车作为一种运输松散货物的机械,具有卸载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等特点,几十年来在国内外获得迅速发展与普及。自卸车的举升机构是卸载过程中承受主要载荷的关键部件,对于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自卸车整车寿命,提高自卸车举升机构的性能和稳定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自卸车举升机构的装卸载性能与稳定性受其铰接点的空间位置、材料,零部件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自卸车举升机构,对提高装卸载性能与稳定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EQ3093型号自卸车举升机构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针对EQ3093型自卸车前推式举升机构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进行数学模型建立;2、根据自卸车举升机构的结构与位置参数,在Solidworks软件中建立举升机构三维模型,并对其进行虚拟装配和干涉检查;3、把无干涉要求的装配体模型以.XT格式导入到RecurDyn软件中,对其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判断设计结果是否合理;4、运用ANSYS Workbench对举升机构三角臂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四种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应变分布图;根据分析结果完成对三角臂的拓扑优化,使之在满足刚度和强度的条件下,实现三角臂轻量化设计的目的;5、在对举升机构优化的基础上,考虑制造精度和安装误差等随机性误差对举升机构的影响,对其稳健性优化设计,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优化结果,满足举升机构的可靠性要求。本文通过多种软件完成对自卸车举升机构的仿真分析和三角臂拓扑优化设计,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三角臂的质量由优化前的27.182kg缩减到17.78kg,质量减少到初始模型的65.411%,实现了轻量化设计的要求。最后加入制造精度和安装误差等随机性误差,完成自卸车举升机构的稳健性优化设计,使优化结果更趋合理可靠。

卢朋朋[6](2016)在《五轴线矿用自卸车转向机构与举升系统的优化设计》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了课题的背景,对重型矿用自卸车相关的国内外概况做了分析,介绍了国外在大吨位矿用车设计中采用的技术方法,并阐述了国内在重型矿用车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然后介绍了项目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给出了研究内容,提出了总体研究方案。针对多轴转向机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结构的特点,确定了转向机构类型,并结合现有220t产品的转向机构,介绍了所存在的稳定性问题,给出了动态稳定性分析的过程和稳定性问题引起结构设计困难的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思路。然后,进行了新型转向机构的研究,分析了新型转向机构的原理,给出了分段式的概念,并且提出了分段式的实现方式,进行了原型的设计,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此基础上,对五轴线车辆展开了新型转向机构的设计,提出了新型转向机构的设计流程,确定了转向机构的初始参数,并建立了参数化模型,并在两种转向模式下在Adams平台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效果良好。随后,研究了举升机构,包括设计仿真和优化,确定了F式的举升机构类型,与项目组之前220t车型上所采用的直推式举升机构相比,优势明显。在F式举升机构初始设计方案基础上,建立了参数化仿真模型,并用Adams进行了优化设计,取得了较好的优化结果。最后,在举升机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货厢轻量化研究,提出了针对货厢结构特点的实体分层优化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所研究车辆的货厢进行建模,利用实体分层优化方法,对货厢模型做了拓扑优化,根据得到的拓扑信息给出了可制造化的设计方案,然后,对货厢方案进行了受力分析,结果表明货厢应力符合要求,之后,对货厢轻量化效果做了评价,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货厢轻量化效果十分显着,说明货厢方案合理。本文通过对转向机构与举升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重型矿用车同类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且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周莹[7](2016)在《高尔夫球场用自卸半挂车设计与仿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虚拟样机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由于其在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减少设计成本、改进产品设计质量进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表现的突出优势,在汽车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企业一款高尔夫球场用自卸半挂车进行了设计和仿真分析研究。按照自卸车的设计规范,并考虑课题的工程实际,完成了自卸车总体结构和零部件设计,并运用CAXA 3D实体设计建立了整车三维模型;利用ADAMS仿真软件对举升机构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结果显示举升机构能顺利完成自卸过程,最大举升角45。、油缸最大行程305mm、油缸最大推力61885.9N,均符合设计要求;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进行了车架在满载工况和卸载工况下的静力学分析,得出车架在两种工况下的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要求;随后完成了物理样机试制,为后续测试工作做准备。本文通过联合三维造型技术、虚拟样机仿真和有限元分析技术对自卸半挂车进行设计和仿真分析,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企业在应用大型工程软件进行产品设计开发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工程实际价值。

朱舜[8](2016)在《60t铰接式自卸车液压系统机液联合仿真研究》文中认为铰接式自卸车是一种能够适应恶劣路况与气候条件的非公路运输设备。铰接式自卸车的前、后车架通过铰接装置连接,并利用车架两侧的转向油缸控制前、后车架相对铰接装置转动,实现车辆转向,从而使车辆具有更小的转向半径和更广泛的适应性。液压系统是铰接式自卸车的重要系统。自卸车的举升和转向性能直接影响到整车的生产效率与行车安全。因此,研究液压系统在举升与转向时的动态特性,对于铰接式自卸车的研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某公司研发的60t铰接式自卸车的液压举升系统和液压转向系统为研究对象。液压举升系统主要由举升油缸、举升控制阀和油源组成,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液压举升系统模型,模型中采用加载油缸负载力的方法来模拟举升时货物下落对举升油缸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液压举升系统的主要工况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工作过程中举升油缸的动态性能和举升压力变化。转向系统采用流量放大全液压转向系统,其中对系统影响最关键的元件为转向器和流量放大器。本文根据转向器和流量放大器的实际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AMESim软件分别对转向器和流量放大器进行建模仿真。结合铰接式自卸车原地转向工况下的负载模型,建立了流量放大全液压转向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对系统中关键元件的流量、油缸运动速度以及车体转向角速度进行了详细分析。铰接式自卸车的液压转向系统是复杂的机械、液压耦合系统,车辆运行中转向时机械系统与液压系统相互作用,结合车辆动力学特性可以更加准确地研究液压转向系统的工作性能。因此本文建立了液压转向系统的AMESim/SIMPACK/Simulink机液联合仿真模型,通过联合仿真研究了光滑路面上行驶时车辆状态参数变化对液压转向系统工作性能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自卸车在光滑路面与C级不平度路面上行驶时的转向性能。相对于传统的研究方法,考虑路面条件影响的联合仿真研究可以更好地反映出液压转向系统在车辆运行时的工作特性。本文所研究成果可为铰接式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和液压转向系统的设计提供分析方法。

吴翔宇[9](2014)在《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性能仿真与匹配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是一种基于重型自卸车发展起来的特殊非公路车辆,该车辆以其良好的价格优势和优于普通重型自卸车的性能赢得了中小型矿区的青睐。目前国内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正处于产销两旺局面。但国内对于该车型的研发设计工作较少,多通过简单强化方式使其性能满足要求。这种方式使得车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出勤率低、经济性差等缺点。本文基于校企合作项目,对某80吨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的关键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的结构特点。对比分析常见的自卸车举升系统的举升形式、控制装置等,设计了适宜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工况的液压举升系统。结合该车型上装部分设计图,建立举升系统数学模型。根据液压系统原理图,对液压缸、液压泵等核心零部件进行参数设计。利用MATLAB软件对举升系统进行初步仿真,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对所设计的液压举升系统利用AMESim软件进行建模分析。利用AMESim软件中的HCD模块和机械模块建立了四级举升液压缸模型。对载荷模型进行了最小二乘法拟合,简化了载荷部分模型。在仿真环境下建立了简化后载荷部分模型,并与液压系统部分联合。仿真分析了举升、下降过程中液压缸行程、车箱举升角、液压缸无杆腔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仿真结果表明,该液压举升系统波动小、压力稳定,各级液压缸切换时无明显速度和压力波动,满足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使用工况。在AVL-Cruise软件中建立了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的动力传动系统模型,对其满载爬坡性能、稳态行驶工况和全负荷加速性能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车型动力性良好。对C-WTVC循环工况分析,结合该车型的实际使用工况,建立了适合该类车型的改进型C-WTVC循环工况。在该工况下对其燃油经济性进行分析,得到了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在该循环工况下的百公里油耗及循环过程中速度、加速度以及油耗消耗量曲线,为进一步试验分析和优化提供了参考。针对动力性和经济性仿真分析结果,对该非公路宽体自卸车进行匹配优化。以变速器各挡传动比和主减速器总传动比作为设计变量,采用加权合成方法得到兼顾经济性与动力性的目标函数,建立约束条件,利用iSIGHT作为优化平台,调用AVL-Cruise进行分析计算。采用试验设计与多岛遗传算法和序列二次规划组合优化策略,对动力传动系统参数进行匹配优化。对优化前后的动力传动系统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利用AVL-Cruise软件对动力性及经济性指标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在保证动力性前提下提高了经济性。

栗灿[10](2014)在《基于虚拟样机的自卸车举升机构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大力发展,我国汽车领域中CAD和CAE技术逐步得到推广与普及,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虚拟样机技术已经具备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率,产品更高效更优化等优点,其主要原因是源于它结合了各种先进的方法和技术。因此,汽车行业中虚拟样机技术的导入将成为一种趋势,同时也是利用先进技术改造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方向。自卸车作为一种专用车,近几年来,其需求量急剧上升,因此基于自卸车设计开发的工程实际,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对自卸车进行设计是我们要进行研究的方向。本文是以自卸车举升机构为研究对象,以虚拟样机为应用平台,系统地对自卸车举升机构进行建模设计及优化。首先,论文介绍了虚拟样机技术和举升机构国内外研究动态,概述了多体系统动力学法和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以及所运用的软件ADAMS和Hypermesh;接着对自卸车举升机构的类型进行了分类说明,从而确定了本文所研究的自卸车举升机构是以T式(前推放大式)为研究对象;然后在虚拟样机solidworks环境中建立举升机构三维实体模型,进行虚拟装配,将装配好的实体模型导入到ADAMS环境中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显示举升过程顺利平稳,无运动干涉,无突变情况,同时也可得出在举升过程中举升力和关键部件铰接点的受力情况;最后对举升机构易损坏零件进行有限元分析,由此得到应变和应力分布情况,为举升机构零部件的强度和刚度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原三角板材料利用不合理,于是基于hypermesh利用变密度法对三角板进行拓扑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在保证刚度和强度的要求下,三角板的质量由75kg减少到优化后的55kg,减少了26.7%,实现了三角板的轻量化设计。本文对自卸车举升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提高了自卸车举升机构的性能,从而改进整车性能参数匹配。对后续的研究与产品开发、汽车性能改进提供相关必要的参考,从长远来看,对于生产厂家在提高产品研发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节约材料、缩短研发周期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自卸车油缸位置的改变对最大举升角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卸车油缸位置的改变对最大举升角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前置顶自卸车举升缸与货箱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2 课题的理论基础
3 数学模型建立
    3.1 货箱形状的选定
    3.2 安息角定义
    3.3 举升角定义
    3.4 卸货量与举升角度之间的数学模型
    3.5 举升角β与缸伸出长度的数学模型
    3.6 举升角β角、装载质量与缸径的数学模型
        3.6.1 举升角与缸伸出长度关系
        3.6.2 货箱举举升角与油缸摆角间的关系
        3.6.3 β角时装载质量与缸径关系
        3.6.3. 1 油缸缸径与推力
        3.6.3. 2 货装载质量与推力
4 EXCEL函数关系确定与数据表格形成
    4.1 数学关系式与EXCEL函数的代入
    4.2 EXCEL表格的输出
5 结束语

(2)山地果园轮式运输机升降自卸集成平台的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轮式运输机升降自卸集成平台结构设计
    2.1 整车结构尺寸及相关参数
    2.2 升降自卸集成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2.3 剪叉升降机构结构设计
        2.3.1 驱动油缸安装形式确定
        2.3.2 驱动油缸举升方向确定
    2.4 剪叉升降机构尺寸参数确定
        2.4.1 工作原理
        2.4.2 剪叉升降机构尺寸参数确定
    2.5 剪叉升降机构受力分析
    2.6 理论计算及剪叉臂尺寸选择
    2.7 自卸举升机构分析
        2.7.1 举升机构分类
        2.7.2 举升机构举升性能主要评价参数
        2.7.3 举升机构确定
        2.7.4 机构运动分析
        2.7.5 机构受力分析
    2.8 平台驱动油缸确定
    2.9 切换机构的设计
        2.9.1 切换机构工作原理
    2.10 平台稳定性分析
    2.11 本章小结
3 基于ADAMS的轮式运输机升降自卸平台仿真分析及优化
    3.1 升降自卸集成平台三维实体模型建立
        3.1.1 平台建模
        3.1.2 平台装配
        3.1.3 平台干涉检查分析
    3.2 升降自卸平台虚拟样机建立
        3.2.1 模型导入
        3.2.2 添加约束与载荷
        3.2.3 定义测量参数、仿真驱动参数和仿真输出
    3.3 平台升降作业仿真结果分析
    3.4 平台自卸作业仿真结果分析
    3.5 参数化建模及优化分析
        3.5.1 参数化模型建立
        3.5.2 优化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ANSYS的升降自卸平台关键部件有限元分析
    4.1 基于ADAMS仿真优化的剪叉臂受力分析
    4.2 剪叉臂有限元分析过程
    4.3 本章小结
5 试验研究
    5.1 动态应力应变试验
        5.1.1 试验准备
        5.1.2 贴片方案
        5.1.3 试验分析
    5.2 基本性能试验
        5.2.1 相关尺寸测量
        5.2.2 举升时间测试
        5.2.3 平台沉降量测试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A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B 硕士期间所获奖项
附录 C 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3)山地果园轮式运输机自卸举升机构的仿真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课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轮式运输机整体结构参数与举升机构设计方案
    2.1 引言
    2.2 整车结构尺寸及相关参数
    2.3 举升机构设计方案的确定
        2.3.1 举升机构的形式
        2.3.2 直推式液压举升机构
        2.3.3 液压缸连杆组合式举升机构
        2.3.4 举升机构形式确定因素
    2.4 液压举升机构主要性能评价参数
    2.5 举升机构形式的确定
    2.6 举升机构的初步设计
        2.6.1 T式举升机构简介
        2.6.2 举升机构预设性能
        2.6.3 初定T式举升机构相关性能参数
        2.6.4 举升机构几何尺寸的初步确定
        2.6.5 举升机构运动干涉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基于ADAMS的自卸运输机举升机构模型的仿真分析及优化
    3.1 T式自卸举升机构虚拟样机模型的初步建立
        3.1.1 T式举升机构建模
        3.1.2 举升机构虚拟装配
        3.1.3 举升机构干涉检查及分析
    3.2 基于ADAMS的举升机构虚拟样机仿真分析及优化
        3.2.1 虚拟样机技术的应用
        3.2.2 自卸车举升机构虚拟模型的建立
    3.3 优化分析
        3.3.1 优化计算及参数化分析理论
        3.3.2 举升机构关键点设计坐标的初步确定
        3.3.3 参数化模型的初步建立及其优化
        3.3.4 其他优化后曲线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ANSYS的举升机构关键性部件有限元分析及优化
    4.1 拉杆的有限元分析
        4.1.1 基于ADAMS仿真优化的拉杆受力分析
        4.1.2 有限元法技术及ANSYS软件的应用
        4.1.3 拉杆有限元分析过程
    4.2 三角臂有限元分析
        4.2.1 基于ADAMS仿真优化的三角臂受力分析
        4.2.2 三角臂有限元实体模型建立
    4.3 三角臂拓扑优化分析
        4.3.1 拓扑优化原理
        4.3.2 三角臂拓扑优化处理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A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B 硕士期间所获奖项
附录C 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4)基于PLC的自卸汽车举升机构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自卸车发展现状及发展动态
    1.2 自卸车举升机构发展现状及研究动态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自卸汽车举升机构受力分析
    2.1 自卸汽车概述
        2.1.1 自卸汽车的性能参数
        2.1.2 最大举升角和举升降落时间
        2.1.3 举升油缸参数
    2.2 自卸汽车举升机构的分类及选型
        2.2.1 举升机构的分类
        2.2.2 举升机构的选型
        2.2.3 T式举升机构工作原理
    2.3 T式举升机构的受力分析
第三章 自卸车举升机构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3.1 举升机构液压系统设计
        3.1.1 举升机构液压系统总体设计
        3.1.2 液压系统主要元件的选型
    3.2 举升机构的建模与仿真
        3.2.1 AMESim软件的概述
        3.2.2 举升机构液压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3.3 自卸汽车举升机构控制模块方案设计
        3.3.1 自卸汽车举升机构控制模块功能要求
        3.3.2 控制方案论证
第四章 基于PLC的自卸汽车举升机构控制系统设计
    4.1 PLC理论基础
        4.1.1 PLC的组成结构
        4.1.2 PLC的基本原理
        4.1.3 PLC的工作过程
        4.1.4 PLC的应用领域
    4.2 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4.2.1 举升角监控装置设计
        4.2.2 限位开关
        4.2.3 I/O分配及PLC选择
        4.2.4 PLC的外部接线
    4.3 PLC控制程序设计
        4.3.1 PLC的编程理论
        4.3.2 STEP 7-MicroWIN编程软件
        4.3.3 举升机构控制系统的程序总体设计
        4.3.4 PLC控制系统梯形图程序
第五章 控制程序仿真试验
    5.1 举升机构PLC控制程序的仿真
        5.1.1 仿真软件介绍
        5.1.2 举升机构PLC控制程序仿真
    5.2 PLC程序模拟实验
        5.2.1 手动操作程序模拟实验
        5.2.2 自动操作程序模拟程序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EQ3093型自卸车举升机构的仿真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自卸车举升机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5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自卸车结构特点与分类
    2.1 自卸车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2.1.1 自卸车的用途与分类
        2.1.2 自卸车的结构特点
        2.1.3 自卸车的工作原理
    2.2 自卸车举升机构分类
        2.2.1 自卸车举升机构分类
        2.2.2 EQ3093型自卸车相关参数确定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EQ3093型自卸车举升机构建模
    3.1 举升机构模型简化
    3.2 举升机构三维实体的建模
        3.2.1 箱体的建模
        3.2.2 副车架的建模
        3.2.3 三角臂的建模
        3.2.4 拉杆的建模
        3.2.5 液压缸的建模
    3.3 举升机构的装配与干涉检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举升机构虚拟仿真与分析
    4.1 多体系统动力学及软件介绍
        4.1.1 RecurDyn软件简介
        4.1.2 RecurDyn多体动力学理论基础
    4.2 举升机构举升性能的评价参数
        4.2.1 举升力系数
        4.2.2 最大举升角
        4.2.3 液压油缸的最大行程
        4.2.4 起始油压
        4.2.5 油压特征曲线
    4.3 举升机构运动学仿真分析
        4.3.1 举升角度随举升时间的变化曲线
        4.3.2 油缸推杆行程随举升时间的变化曲线
        4.3.3 车箱速度变化曲线
        4.3.4 油缸摆角变化曲线
        4.3.5 拉杆质心角速度变化曲线
        4.3.6 三角臂质心速度变化曲线
    4.4 举升机构动力学仿真分析
        4.4.1 液压油缸推力随着时间的变化曲线
        4.4.2 举升过程中拉杆对三角臂作用力的变化曲线
        4.4.3 在举升过程中三角臂的受力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角臂有限元分析及拓扑优化
    5.1 有限元法
        5.1.1 有限元法简介
        5.1.2 ANSYS Workbench软件简介
    5.2 三角臂有限元分析
        5.2.1 结构特性的定义
        5.2.2 载荷与约束的添加
        5.2.3 网格的划分
        5.2.4 有限元分析
    5.3 三角臂的拓扑优化
        5.3.1 优化设计理论
        5.3.2 拓扑优化设计
        5.3.3 拓扑优化前后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举升机构稳健性优化设计
    6.1 稳健优化设计简介
    6.2 举升机构数学模型建立与传统优化
        6.2.1 设计变量
        6.2.2 目标函数
        6.2.3 举升机构几何分析
        6.2.4 举升机构静力学分析
        6.2.5 约束条件分析
        6.2.6 优化模型的建立
        6.2.7 目标优化过程及结果分析
    6.3 6Sigma稳健性优化设计
        6.3.1 基于可靠性的 6Sigma稳健性分析
        6.3.2 6Sigma稳健性优化设计分析
        6.3.3 稳健性优化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6)五轴线矿用自卸车转向机构与举升系统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总体研究方案
第2章 多轴线转向机构的研究与分析
    2.1 拉杆转盘式的多轴线转向方式特点分析
    2.2 转向方式的确定
        2.2.1 确定转向结构形式
        2.2.2 转向模式
    2.3 稳定性问题描述
        2.3.1 静态稳定性分析
        2.3.2 动态稳定性分析
    2.4 协调杆结构设计问题分析
        2.4.1 稳定性问题引起的结构设计困难
        2.4.2 协调机构设计问题的解决思路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型转向机构的设计研究
    3.1 新型转向机构原理研究
        3.1.1 分段式机构的性能特点
        3.1.2 分段式机构的实现方式
    3.2 新型转向机构原型的设计
    3.3 新型转向机构转向性能评价
        3.3.1 普通两轴车辆转向理论
        3.3.2 多轴线车辆转向理论分析
        3.3.3 转向性能评价指标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型转向机构的优化设计
    4.1 新型转向机构优化流程
    4.2 整体式协调杆转向机构参数化建模
        4.2.1 设计参数的确定
        4.2.2 选取初始设计参数
        4.2.3 参数化模型建立
        4.2.4 模型验证
    4.3 转向性能仿真分析
        4.3.1 理想转角的测量
        4.3.2 转向结果分析
    4.4 转向机构的优化
        4.4.1 优化目标分析
        4.4.2 建立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4.4.3 优化设计参数设置
        4.4.4 获得优化后协调杆中点轨迹曲线
    4.5 新型转向机构转向性能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举升机构的设计仿真及优化
    5.1 举升机构类型的确定
    5.2 F式举升机构设计分析
        5.2.1 举升机构原理分析及初步设计
        5.2.2 举升机构性能分析
    5.3 F式举升机构参数化建模及仿真
        5.3.1 参数化建模
        5.3.2 举升性能仿真分析
    5.4 F式举升机构优化设计
        5.4.1 数学模型分析
        5.4.2 确定优化设计变量
        5.4.3 优化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货厢的轻量化设计研究
    6.1 货厢的轻量化研究流程及方法
        6.1.1 货厢的轻量化流程
        6.1.2 轻量化方法理论分析
        6.1.3 拓扑优化分析
        6.1.4 货厢结构的实体分层优化方法的提出
    6.2 建立货厢的拓扑优化模型
        6.2.1 模型几何处理及网格划分
        6.2.2 选取载荷工况及加载形式
        6.2.3 拓扑优化参数设置
    6.3 货厢拓扑优化及结果分析
    6.4 可制造化处理
    6.5 货厢受力分析及轻量化评价
        6.5.1 货厢受力计算
        6.5.2 货厢轻量化评价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高尔夫球场用自卸半挂车设计与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论文选题背景
        1.1.2. 论文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自卸半挂车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自卸车举升机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虚拟样机技术在自卸车中的应用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3.1.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1.3.2. 论文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2 自卸半挂车的总体结构设计与建模
    2.1. 自卸半挂车总体结构
        2.1.1. 总体参数初步确定
        2.1.2. 总体结构组成
    2.2. 自卸半挂车各总成及部件设计
        2.2.1. 车厢总成设计
        2.2.2. 车架总成设计
        2.2.3. 举升机构的选型及设计
        2.2.4. 行走及悬架总成设计
        2.2.5. 其他部件和装置设计
    2.3. 自卸半挂车整车虚拟装配及干涉检查
        2.3.1. 各总成及部件建模
        2.3.2. 整车虚拟装配及干涉检查
    2.4. 本章小结
3 自卸半挂车举升机构的虚拟样机仿真
    3.1. 基于ADAMS的虚拟样机仿真流程
    3.2. 举升机构仿真模型建立
        3.2.1. 建立举升机构仿真模型
        3.2.2. 设置约束及驱动情况
    3.3. 举升机构运动学仿真分析
        3.3.1. 仿真模型
        3.3.2. 运动学参数测量
    3.4. 举升机构动力学仿真分析
        3.4.1. 正常卸载工况下油缸推力
        3.4.2. 极端危险卸载工况下油缸推力
    3.5. 本章小结
4. 自卸半挂车车架的有限元分析
    4.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思路
    4.2.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1. 车架几何模型简化
        4.2.2. 定义材料属性
        4.2.3. 零件间的接触处理
        4.2.4. 单元类型与网格划分
    4.3. 车架受力及工况分析
        4.3.1. 车架工况分析
        4.3.2. 纯弯曲工况车架静力分析
        4.3.3. 卸载工况车架静力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自卸半挂车物理样机试制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8)60t铰接式自卸车液压系统机液联合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铰接式自卸车发展概况
    1.2 铰接式自卸车液压系统概述
        1.2.1 铰接式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概述
        1.2.2 铰接式自卸车液压转向系统概述
    1.3 自卸车液压系统研究现状
        1.3.1 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研究现状
        1.3.2 自卸车液压转向系统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意义和主要工作
        1.4.1 课题研究意义
        1.4.2 论文主要工作
第2章 60t铰接式自卸车液压系统分析
    2.1 60t铰接式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
        2.1.1 液压举升系统布置及参数
        2.1.2 液压举升系统工作原理
    2.2 60t铰接式自卸车液压转向系统
        2.2.1 液压转向系统布置及参数
        2.2.2 液压转向系统工作原理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60t铰接式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建模仿真
    3.1 AMESim软件简介
    3.2 液压举升系统模型建立
        3.2.1 举升油缸建模
        3.2.2 举升控制阀建模
        3.2.3 举升机构与负载建模
        3.2.4 液压举升系统油源建模
        3.2.5 液压举升系统整体模型
    3.3 液压举升系统AMESim仿真研究
        3.3.1 满载举升工况
        3.3.2 中间停止工况
        3.3.3 压力迫降工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60t铰接式自卸车液压转向系统建模仿真
    4.1 转向器建模仿真
        4.1.1 转向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4.1.2 全液压转向器建模
        4.1.3 全液压转向器动态仿真
    4.2 流量放大器建模仿真
        4.2.1 流量放大器工作原理
        4.2.2 流量放大器建模
        4.2.3 流量放大器动态仿真
    4.3 液压转向系统负载模型
    4.4 液压转向系统模型建立
    4.5 液压转向系统仿真分析
        4.5.1 角位移信号输入
        4.5.2 角速度信号输入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60t铰接式自卸车液压转向系统机液联合仿真
    5.1 SIMPACK整车动力学模型
        5.1.1 SIMPACK软件介绍
        5.1.2 整车动力学模型建立
    5.2 AMESim液压控制模型
    5.3 Simulink数据传输模型
    5.4 液压转向系统联合仿真模型建立
    5.5 液压转向系统机液联合仿真
        5.5.1 不同载荷的影响
        5.5.2 车速的影响
        5.5.3 方向盘角速度的影响
    5.6 路面条件对自卸车转向性能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9)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性能仿真与匹配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非公路自卸车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3 系统动力匹配与仿真优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结构分析与液压举升系统设计
    2.1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结构分析
    2.2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设计
        2.2.1 液压举升系统举升形式选择
        2.2.2 液压举升系统控制装置的选择
        2.2.3 液压举升系统举升换向阀选择
        2.2.4 液压举升系统的原理图设计及说明
    2.3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参数设计及选型
        2.3.1 液压缸参数设计及选型
        2.3.2 液压泵参数计算及选型
    2.4 液压举升系统仿真验算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性能仿真
    3.1 AMESim软件建模流程
    3.2 基于AMESim的四级液压缸举升系统的建立
        3.2.1 多级液压缸模型的建立
        3.2.2 举升与下降负载模型的建立
        3.2.3 其他液压元件的搭建
    3.3 举升系统模型仿真
        3.3.1 举升过程仿真
        3.3.2 下降过程仿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动力性与经济性仿真
    4.1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AVL-Cruise模型的建立
        4.1.1 各子模块的建立
        4.1.2 数据总线的连接
        4.1.3 仿真任务的设置
    4.2 仿真结果分析
        4.2.1 动力性仿真结果分析
        4.2.2 经济性仿真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动力传动系统匹配优化
    5.1 动力传动系统参数对车辆性能的影响
        5.1.1 变速器挡位数的影响
        5.1.2 各挡位速比系数和主减速器速比系数的影响
    5.2 动力传动系统匹配优化
        5.2.1 设计变量的选择
        5.2.2 目标函数的确定
        5.2.3 约束条件的建立
        5.2.4 iSIGHT软件中优化模型的建立
    5.3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虚拟样机的自卸车举升机构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虚拟样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3 自卸车举升机构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自卸车举升机构的参数确定
    2.1 自卸车概论
        2.1.1 自卸车的分类
        2.1.2 自卸车主要尺寸和参数
    2.2 举升机构的种类和选型
    2.3 举升机构最大举升角、举升时间的确定
第三章 自卸车举升机构虚拟样机建模与分析
    3.1 举升机构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
        3.1.1 自卸车货箱的三维实体建模
        3.1.2 自卸车副车架的三维实体建模
        3.1.3 自卸车三角板(两个)的三维实体建模
        3.1.4 自卸车拉杆(两个)的三维实体建模
        3.1.5 自卸车液压缸的三维实体建模
    3.2 自卸车举升机构的装配及干涉检查
第四章 自卸车举升机构虚拟仿真与分析
    4.1 多体系统动力学法的发展及应用
    4.2 举升机构评价参数
    4.3 运动学仿真分析
    4.4 动力学仿真分析
        4.4.1 液压缸推力随着时间变化的情况
        4.4.2 举升过程中拉杆受到三角板拉力的情况
        4.4.3 在举升过程中三角板销受到的作用力
        4.4.4 在举升过程中三角板的受力情况
第五章 举升机构各零部件有限元分析及拓扑优化
    5.1 有限元法的发展及应用
    5.2 举升机构拉杆的有限元分析
        5.2.1 定义结构特性
        5.2.2 载荷与约束的添加
        5.2.3 网格的划分
        5.2.4 有限元分析
    5.3 三角板有限元分析
        5.3.1 定义结构特性
        5.3.2 载荷与约束的添加
        5.3.3 网格的划分
        5.3.4 有限元分析
    5.4 三角板的拓扑优化
        5.4.1 优化设计理论方法
        5.4.2 拓扑优化设计及结果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自卸车油缸位置的改变对最大举升角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前置顶自卸车举升缸与货箱的关系[J]. 陈志斌,高振兴. 时代汽车, 2020(16)
  • [2]山地果园轮式运输机升降自卸集成平台的设计与试验[D]. 张成.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3]山地果园轮式运输机自卸举升机构的仿真与优化[D]. 朱高伟.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4]基于PLC的自卸汽车举升机构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何申伟. 重庆交通大学, 2017(03)
  • [5]EQ3093型自卸车举升机构的仿真与优化设计[D]. 刘强. 河北工程大学, 2016(06)
  • [6]五轴线矿用自卸车转向机构与举升系统的优化设计[D]. 卢朋朋.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7]高尔夫球场用自卸半挂车设计与仿真分析[D]. 周莹. 北京林业大学, 2016(10)
  • [8]60t铰接式自卸车液压系统机液联合仿真研究[D]. 朱舜.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1)
  • [9]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性能仿真与匹配优化[D]. 吴翔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3)
  • [10]基于虚拟样机的自卸车举升机构优化设计研究[D]. 栗灿.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自卸车油缸位置变化对最大举升角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