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软被判分割之后(论文文献综述)
赫伯特·霍温坎普,马克·詹尼斯,马克·A·莱姆利,孙瑜晨,张卓媛[1](2021)在《知识产权纠纷的反竞争性和解》文中指出知识产权诉讼和解涉及专利权人与被控侵权人之间的协议,他们在诉讼之前往往是竞争对手。因为在和解过程中,这些竞争对手可能会同意停止竞争、调整每项收费的价格并交换有关产品和价格的信息,知识产权纠纷的和解自然而然会引起反垄断问题。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能够协调知识产权法和反垄断法利益的知识产权和解评估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法院可以在不调查被和解的知识产权争议实体问题的情况下对和解协议的合法性作出决定。仅在少数情况中,考虑知识产权纠纷的实体问题才有意义,且反垄断法的合理原则不太可能有所帮助。法院必须调查基础案件中的专利有效性、可实施性和侵权问题,特别应对系争知识产权的类型和该诉讼涉及的行业环境保持敏感性。我们认为超过诉讼成本的排除支付应该被推定违法。这类支付没有正当的理由,并且最可能的原因也是反竞争的,即允许专利权人排除那些在没有支付情况下很可能发生的竞争。
胡宏雁[2](2020)在《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到单边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国际投资规则和格局变化使得企业并购中知识产权获取与利用呈现出复杂化的状态,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日益增加,不可避免要涉及到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价值评估与转移等环节的法律问题,研究知识产权与跨国并购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重点分析了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认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知识产权反垄断规制和知识产权国家安全审查等方面问题。本文从跨学科的视角,运用经济学与法学相关理论对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进行理论论证与实证考量,以期为我国企业和政府如何应对外资为获取知识产权而进行的并购提供有益指导。厘清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基本原理与主要法律问题,是文章的逻辑起点和分析前提。其一,在界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的基础上,总结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独有特点。其二,通过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不完全专属性与激励性阐述,分析知识产权纳入投资的经济特殊性。由知识产权资本的评价可能性、转让可能性分析知识产权资本的适格要件。其三,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和知识产权对并购投资实践影响的实证分析,探究知识产权获取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其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待解决的法律问题,文章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在既有文献基础上,将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各阶段相伴而生的相关的法律问题归结为: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考量、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及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既有平等主体也有国家层面的法律问题。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过程并不是仅仅考量知识产权“是什么”,更应该考虑在其司法管辖权内知识产权潜在的权利扩展,即“可以做什么”。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从而减少潜在并购风险,并为确定合适的并购价格奠定基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中各方主体不尽责将导致合同、公司和知识产权的法律层面的责任问题,涉及到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违反重大事项告知义务的法律责任,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律师等中介机构在尽职调查中的违约和侵权等方面责任,分清各方责任保证知识产权调查的尽职、审慎地进行。知识产权资产具有可评估性,评估是了解目标方知识产权价值的重要手段,科学的估值能为并购出价提供决策依据。知识产权的特质决定了其评估方法选择的独特性,其价值受到不同于其他资产的法律因素影响。论文首先分析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满足企业的战略发展、交易定价、税收设计、融资及法律诉讼等诸多领域现实需求,探究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必要性。其次,剖析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结合知识产权资产具体情况,探究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评估方法的选择。最后,结合并购具体情形,探究影响不同知识产权类型价值评估的法律因素考量。同时,注意考察跨国并购中的价值评估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参考性。评估对象限于此次并购中目标方的知识产权,评估针对本次跨国并购而进行,评估具有参考而不是决定作用,不能将知识产权评估值等同于成交价。反垄断审查与规制已成为重大跨国并购能否进行的重要决定因素。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的交叉具有历史与现实性,识别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垄断行为,基于相对利益平衡原则分析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利益问题,探究如何对专利、着作权、商标滥用进行反垄断规制和救济是关键因素。此外,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还事关企业存亡和国家安全问题。具体而言,以获取专利为目标的并购可能引发的科技安全问题,基于着作权的并购可能引发文化安全问题,与商标品牌密切相关的并购可能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分析与应对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垄断和知识产权转移引发的国家安全问题,需要平衡并购方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并购投资目的与东道国利用外资并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必要,加强国家安全审查,以期在相对利益平衡中促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良性发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不仅事关企业知识产权获取,更是事关国家的整体知识产权战略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经济与法律活动。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完成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战略转移。并购投资方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投资方式选择,其中获取知识产权成为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重要驱动力。但是,一些发达国家以反垄断、国家安全审查之名大行投资保护之道,使得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运行艰难。同时,“引进来”过程中,来华投资的外国投资者利用并购中形成的市场优势破坏有序的市场竞争,利用并购获取中国企业稀缺的知识产权资源并引发国内知识产权层面安全问题,需要中国构建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和国家安全审查的防火墙。中国要在创新驱动中提升“走出去”的能力,在完善规则中提高“引进来”水平,积极参与新一轮投资规则重构,并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构中的话语权。
周莹[3](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提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谢欣[4](2019)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宫颈病变细胞图像识别研究》文中提出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病理学相关理论,实现对宫颈病变细胞的自动分类识别,对宫颈癌诊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传统的宫颈病变细胞识别分类方法需要人工提取特征,会引入主观误差,导致识别效果不佳。本文将宫颈细胞图像分成四类,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实现了对宫颈细胞图像的准确识别分类,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设计一种带有并联卷积层的卷积神经网络S-CNN模型。该模型含有七层卷积层、四层池化层、两层全连接层和输出层,卷积层和池化层交替连接,通过增加并联卷积层,对输出特征图像进行叠加处理,获取更丰富的细胞图像特征;叠加后的特征图输入到下一卷积层,最后经过两层全连接层由Softmax分类器进行分类;加入批量归一化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加快网络训练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与AlexNet和VGG16两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相比,本文设计的S-CNN模型能更准确的学习宫颈病变细胞图像特征,有效降低识别分类错误率。(2)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网络的交叉熵代价函数改进算法。该算法根据宫颈细胞图像识别中的真实标签和预测标签,建立权重矩阵,将该矩阵应用于交叉熵代价函数,实现算法改进。宫颈细胞图像识别分类情况中,宫颈病变细胞的假阴性识别分类错误,即假阴性率,会直接影响宫颈癌的诊断结果。为降低宫颈细胞图像识别分类的假阴性率,对权重矩阵元素划分等级,不同等级赋予不同的权值。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改进的交叉熵代价函数算法,可有效降低宫颈病变细胞识别分类的假阴性率,从而使整体的识别分类错误率有所下降。
陈翔[5](2019)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电子元器件识别和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应用以及回收利用等方面,其分类和定位都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元器件种类日渐趋多,且朝着微小化、片式化的方向演变,人工目检和传统的图像分类、图像检测方法已经逐渐地不再适用于当下的环境。同时,为了解放人力,实现生产的自动化,而当下的研究热点卷积神经网络即可以满足这一要求也在图像特征学习领域表现出众,因此本文提出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定位与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为了简单高效地对电子元器件进行识别分类,本文将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和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与图像识别的传统算法相比,该方法只需对输入样本进行简单的预处理,就可以作为输入用于网络模型的训练,而且卷积结构能减少参数量级,减轻计算的复杂度。本文构建了一个用于训练和测试的样本集,最后样本分类的平均精准度达到了92.20%。通过该实验结果表明,即使没有对图像进行复杂的预处理,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也能自动进行特征提取,能对多种电子元器件进行分类处理,识别效果好且更简便,攻克了传统图像分类算法的许多缺点。而针对在一块电路板上多种电子元器件的定位问题,本文基于像素和基于提议区域两种基本的语义分割模型,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分割方法:跨层式语义特征融合的分割方法、共享式语义特征融合的分割方法。这两种方法改进了现有的网络模型:1、第一种方法通过优化网络结构:改写训练网络的输入方式,利用transplant方式获取预训练网络训练完成后的权重,将多层池化层的输出进行多尺度融合。训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对多种电子元器件进行同时定位,电子元器件定位的平均精度达到了83.00%、平均交并比达到了0.78,并且当向训练完成的网络中输入测试图片,该网络能输出分割效果较好的语义分割图片。2、第二种方法通过将不同的卷积神经网络共享提取出来的卷积特征,并定制网络训练的方式,在其中揉入非极大值抑制算法(Non-Maximum Suppression,NMS)等,来优化检测框的结果,实现了电阻、电容、IC芯片等多种电子元器件的高效定位,通过训练该语义分割网络,这三种电子元器件的查准率分别达到了80.22%、67.54%、99.98%。测试阶段,这些电子元器件的平均精确度均在90.00%之上。这两种方法在保证精准度的同时,均能实现定位的实时性。
庾浩桓[6](2019)在《基于机器视觉的乳液泵缺陷检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实现乳液泵的高精度、高效率自动检测作业,降低生产成本,本文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开发一套全新的乳液泵缺陷检测系统,替代人工实现合格品和缺陷品的分拣。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首先,从系统的功能需求和设计指标入手,根据设计思路在宏观上给出系统的总体方案,然后对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了详细设计。系统的总体方案采用多工位布局,包括乳液泵进料工位、视觉检测工位、合格品分拣工位以及缺陷品分拣工位,乳液泵的传送方案为通过分割器间歇转动实现传送。其次,视觉硬件设计部分,本文详细论述了工业相机、光学镜头、光源、网卡的选型,计算机的配置,偏光镜在图像消眩的应用,乳液泵照明方案等情况。介绍了系统本体结构,包括各个工位的分布情况、各装置的详细设计过程和结构的整体工作机理。在系统软件部分,介绍了软件的开发环境、工作流程和模块化设计的情况。实现了图像的采集、处理、分析、决策以及对下位机的控制。然后,论文重点论述了乳液泵缺陷检测算法的设计。根据采用方法不同,将检测算法分为两类。第一类,对于受乳液泵结构或位姿干扰较少的检测问题采用了传统图像处理方法,如按头锁紧检测、泵嘴缺胶检测、瓶盖缺胶检测、瓶盖油污划痕检测、吸管正反插检测、泵体上端油污检测等。在设计各种检测算法之前,还首先研究了关键的图像处理方法。第二类,针对受乳液泵结构或位姿干扰较大的白色泵体检测问题,采用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模式分类方案。论文介绍了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训练和提升方法,样本图像集和标记情况。分拣模型的设计首先采用结构较为简单的浅层卷积神经网络,然后根据模型的训练效果提出了基于迁移学习的模型改进方法。检测系统的最后调试效果表明,系统整体上实现了既定的设计功能,检测算法也能较为精准地将乳液泵的表面缺陷检测出来。所开发的检测系统初步解决了乳液泵的非接触检测问题,对检测系统在生产线上应用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杜金明[7](2018)在《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算法》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深度学习是大数据处理下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由于其强大的学习能力,卷积神经网络及其衍生模型被广泛应用到高光谱图像处理领域,通过深层神经网络挖掘图像潜在分布的多层表达并进行特征提取,面向分类检测等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鉴于卷积神经网络在高光谱遥感数据处理的有效性,本文从异常检测和目标检测两个方面开展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图像检测算法的研究。首先,从高光谱成像机理入手,分析了地物的光谱特性及成像的影响因素,总结了经典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算法和异常检测算法,重点讨论了经典检测算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同时,引入了高光谱图像处理领域中应用广泛的卷积神经网络,阐述了其用于目标检测的优势与意义,为确定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针对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样本量少,不足以训练深层卷积神经网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减法像素配对模型。在该算法中,将同类地物样本和不同类地物样本进行类间和类内的配对并执行光谱维的减法运算,生成了新的数据集;在新数据集中,通过原始目标类样本和其它类样本配对产生的新样本被标记为新数据集中的目标类,通过各原始背景类样本类内和类间的配对产生的新样本被标记为新数据集中的背景类。通过该方法,将原来较少的样本量扩大了大约四千倍,从而将基于原始高光谱数据集的目标检测问题,转化成了基于新数据集的分类问题。通过对比经典目标检测算法,验证了基于CNN的检测方法无需剔除噪声波段既可达到很高的检测精度,这有利于节省预处理的时间,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率并降低虚警率。再次,针对未知先验目标光谱的异常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测度向量的配对学习策略。在该策略中,首先对配对的光谱向量计算对应波段的兰氏距离向量、光谱梯度角、光谱曲线形状和光谱信息散度,然后将这四个因子相乘得到组合测度向量,该组合测度向量具备了四个光谱相似性测度的优良特性,蕴含了反映两条光谱曲线幅值、方向、曲线形状和信息量差异的特征。在执行算法时,首先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学习组合测度向量中所隐含的非线性特征,然后利用学习到的诊断性特征进行图像异常的检测,通过对比经典异常检测算法,验证了基于组合测度向量的卷积神经网络高光谱图像异常检测算法的有效性。
何荣华[8](2018)在《标准必要专利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原则即公平、合理、无歧视,英文字母缩写为FRAND。在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纠纷案件的司法裁量中,FRAND原则的具体适用是一个新出现的重要问题。在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背景下,FRAND原则的司法适用不再是仅存于发达国家的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于世界多国的共同问题。美国微软诉摩托罗拉案、欧洲华为诉中兴案是几年前发生的典型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纠纷案件,中国华为诉IDC案和印度爱立信诉小米案的发生,标志着FRAND许可纠纷案件已经从以美国、欧洲为代表的等发达国家或地区逐渐蔓延至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这些案件的引起了世界各国产业界、司法界、学术界对标准必要专利FRAND原则司法适用问题的广泛关注。专利具有私权属性,专利权的赋予有利于激励发明创造,保护发明人利益,对于促进技术创新和进步具有积极作用;技术标准化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便于规模化生产,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高社会公共福祉具有重大作用。为协调专利私权和标准公共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既能保证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实施,又可保护进入技术标准的专利权,技术标准组织在其知识产权政策中确立了 FRAND原则。遗憾的是,标准组织没有具体诠释FRAND原则的内涵。我国专利法第四次修改草案及《关于滥用知识产权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均规定了 FRAND原则,但相关条款同样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纠纷常因标准必要专利权人与标准实施者对FRAND原则的不同理解而引发。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此类纠纷,需要诠释FRAND原则的内涵,明确FRAND原则的法律属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使用费,决定禁令救济规则的适用。我国以华为诉IDC案为代表的标准必要专利FRAND许可纠纷案件的司法裁判,同样存在并需要解决前述问题。因此,研究FRAND原则在司法裁量中的具体适用问题,有助于在顺应国际大环境的背景下完善我国专利法,为我国标准必要专利FRAND许可纠纷案件的司法裁量提供统一的裁判规则,比如明确的禁令救济规则适用条件,适当的标准必要专利FRAND许可使用费计算方法。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司法裁量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纠纷案件过程中FRAND原则的具体适用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试图建构一个适合于我国并符合国际规则的解决方案,促进此类案件的更好裁决和我国相关专利制度的完善,指引我国企业参与全球产业竞争,实现我国的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标准必要专利中的FRAND原则概述。本章通过界定标准、专利的基本含义,分析了技术标准的公共属性及专利的私权属性;通过聚焦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分析了专利进入技术标准的必要和必然;指出FRAND原则的内涵具有模糊性,标准组织规定FRAND原则是为了防止标准必要专利权人拒绝许可具有不可替代属性的必要专利,促进技术标准的推广实施;最后介绍了各大标准组织的FRAND原则声明文本以及部分国家的法律对FRAND原则的具体规定。第二章FRAND原则的历史演变。FRAND原则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与美国法院签发的、要求专利权人在合理非歧视条款基础上,向所有专利实施申请人授予专利许可的判决令联系密切。本章梳理了专利许可FRAND承诺在被技术标准组织采用之前,就已经具有的漫长而又丰富的历史。多年来,美国司法部门一直在积极寻求合理的专利许可使用费,法院多年以来作出的判决及同意令,逐渐明晰了作为补救措施的统一合理专利许可费的标准格式。可以说,美国专利同意令的发展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标准必要专利中FRAND原则的前世今生,今天标准必要专利权人作出的FRAND许可承诺,不仅继受了历史上反托拉斯案件裁决中以统一合理许可费为主要内容的同意令及判决令,而且结合标准必要专利的特色,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第三章FRAND原则的正当性论证。任何在历史洪流中不被淘汰的法律规则或原则,都具有正当性,标准必要专利中的FRAND原则也不例外。本章聚焦于FRAND原则的垄断规制、创新激励及利益平衡价值。FRAND原则最初出现于反托拉斯案中的专利许可同意令,是国家通过强制力维持健康市场竞争环境的手段。可以说,垄断规制是标准必要专利中FRAND原则的产生动因;创新激励是标准标准必要专利中FRAND原则的内在要求;公益维护是标准必要专利中FRAND原则的外在目标;利益平衡是标准必要专利中FRAND原则的终极目标。当然,FRAND原则的运行始终伴随着利益平衡,相关主体在技术标准的制定及推广实施中对FRAND义务的较好履行,需要担负利益平衡之重任,遵循利益平衡之理念,坚持利益平衡之原则。第四章境外标准必要专利FRAND许可纠纷案件的司法裁量。实践中,标准必要专利权人与技术标准实施者常因为专利FRAND许可使用费产生争议。本章梳理了发生在美国、欧盟及其成员德国与英国、日本、印度等境外法院和政府机构裁决的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标准必要专利FRAND许可纠纷案件,分析了这些典型案件及其司法判决结果的特点,特别关注了其中的热点问题,认为美国确定标准必要专利FRAND许可使用费的方法,欧洲适用禁令救济规则的条件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第五章我国标准必要专利FRAND许可纠纷案件的司法裁量。中国法院自2013年审理华为诉IDC案之后,又受理了大量的标准必要专利FRAND许可纠纷案件。本章通过对发生在我国的标准必要专利FRAND许可纠纷案件的梳理,发现我国法院多采用比较方法确定涉案标准必要专利FRAND许可使用费,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已经对违反FRAND原则的标准必要专利权人实施过反垄断审查。同时,梳理我国法院正在审理的标准必要专利FRAND许可纠纷案件,发现两个问题值得引起关注和重视:一是我国企业在国际技术标准市场中的竞争能力相对较弱,尽管我国部分企业参与国际国内相关诉讼取得了一定成绩,我国少数企业也已经拥有国际标准必要专利;二是曾经出现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NPE提起诉讼,以及将标准必要专利FRAND许可诉讼作为商业策略等现象已经在我国出现。第六章我国司法裁判中FRAND原则适用的完善。FRAND原则在全球各地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纠纷的司法裁量中被普遍适用,具体标准虽有差别,但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贸易需要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突破国家地域限制,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相对统一的规则,以便传播、交流。中国作为标准必要专利FRAND许可纠纷诉讼的新战场,有必要认真对待并妥善解决此类纠纷中的问题。本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充分考量我国企业及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诠释了 FRAND原则的内涵,分析了 FRAND原则的法律性质及效力,回答了我国在标准必要专利FRAND许可使用费的确定,禁令救济规则的适用,以及违反FRAND义务的反垄断审查中面临的问题,作为对我国法院及反垄断执法机构解决标准必要专利FRAND许可纠纷的建议。
邵慧爽[9](2018)在《基于云平台的验证码识别安全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验证码是认证用户为人类而不是机器程序的一个有效手段,能有效的保障网络安全。随着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很多采用安全保护技术的文本型验证码被成功破解。扭曲粘连的空心验证码作为一种新颖的文本型验证码,采用三种安全保护技术,是实心验证码的优化,由简单的轮廓线构成空心字符,其字符之间扭曲粘连,能有效的抵御现有的破解技术,被很多大型互联网网站认为是目前安全性高的验证码。验证码的安全保护技术是否能有效的提高验证码的安全性,使用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其相关研究还不健全。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验证码识别安全评估,将大量的验证码存储在云平台,使用三种评估模型对验证码识别进行安全评估。首先,本文对验证码的安全保护技术进行简单介绍,提出了三种安全评估模型。其次,针对采用三种安全保护技术的扭曲粘连空心验证码使用三种评估模型对其进行评估,评估过程包括预处理、单个字符识别、整张验证码识别。最后,本文搭建了基于云平台的验证码识别系统。将从网上抓取的验证码图片存储在搭建的云平台上,采用Flask框架来构建验证码识别系统的Web网页。通过用户反馈识别错误的标签,不断改变和增加训练集来提高验证码的识别能力。本文利用三种评估模型均成功破解了扭曲粘连的空心验证码,其中端到端的安全评估模型对扭曲粘连的空心验证码的识别效果较好,且无需进行大量重复繁琐的预处理和字符分割工作,对文本型验证码识别具有普遍适用性。
俞灵灵[10](2018)在《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电商领域竞争模式的升级、一般条款的抽象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法官在裁判时难以沿用传统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方式,难以用现有的具体规则去处理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践中往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站在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从判决书本身出发对上述司法难点进行甄别考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59份判决书为样本,从宏观视角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视角对裁判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法官难以厘清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对竞争关系认定态度模糊,对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定存在疑问。而对竞争行为正当性判定存疑又具体表现为三点,一般条款适用泛道德化、说理论证两级分化及同等情形不同对待。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官对法律的适用理论存在误读,一般条款本身的抽象性及道德性影响了法官理性审判,司法论证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法官难以寻得正义。经由剖析,本文分别从条文本身、法官本身及配套措施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严格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加强说理论证以约束法官审慎裁判;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级别、优化电子证据机制和建立案例族谱以弥补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新法颁布前,法官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是依托旧法来实现的。新法的颁布完善了旧法在新商业时代所暴露出的弊端。而本文通过判决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也与新法部分所修之处契合。
二、微软被判分割之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软被判分割之后(论文提纲范文)
(1)知识产权纠纷的反竞争性和解(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基本问题和争议 |
三、反垄断调查是否取决于知识产权纠纷的存在 |
四、反垄断合理原则与知识产权和解 |
(一)合理原则的恰当和不恰当应用 |
(二)知识产权索赔的有效性;和解条款的合理性 |
(三)知识产权和解的产业特殊性 |
1. 专利纠纷与版权纠纷的比较 |
2. 不同行业的专利纠纷 |
五、特殊的和解条款 |
(一)有利于被控侵权人的非独占、无限制的许可证;非独占性交叉许可 |
(二)单纯的垂直协议 |
(三)对被控侵权者的独占许可;独占性交叉许可和专利池;联合拒绝交易 |
(四)价格、产出或地域限制型许可或交叉许可;包含使用领域限制的许可 |
(五)向侵权被告支付;哈奇—韦克斯曼和解 |
1.《哈奇—韦克斯曼法》的概述 |
2. 药品和解相关问题的解决 |
(六)有争议的知识产权未覆盖的横向价格、产出或市场分割条款 |
六、结论 |
(2)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创新 |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基本原理 |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要 |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界定 |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特点总结 |
第二节 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理论基础 |
一、作为“投资”的知识产权具有特殊性 |
二、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依据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 |
一、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 |
二、基于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实证考量 |
第四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主要环节的法律问题 |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的认定与承担 |
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
三、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 |
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 |
第二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独特性 |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内涵界定 |
二、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特征 |
第二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解决的法律问题 |
一、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 |
二、识别目标方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 |
三、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 |
四、识别目标方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 |
五、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 |
第三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法律责任认定分析 |
一、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责任 |
二、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 |
三、管理层违反相关义务的法律责任 |
四、律师等中介机构的违约或侵权责任 |
第三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
第一节 并购中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界定 |
一、知识产权价值来源分析 |
二、并购中的知识产权评估特点 |
第二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需求 |
一、价值评估的战略需求 |
二、价值评估的交易需求 |
三、价值评估的税收需求 |
四、价值评估的融资需求 |
五、价值评估的诉讼需求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及选择 |
一、市场评估方法 |
二、成本评估方法 |
三、收益评估方法 |
四、并购中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
第四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依据 |
一、专利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二、商标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三、着作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四、商业秘密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第四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 |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垄断行为辨析 |
一、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滥用界定 |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一般垄断行为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的理论基础 |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法关系之辩 |
二、禁止权利滥用理论 |
三、相对利益平衡理论 |
第三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实践分析 |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内实践评析 |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际实践评析 |
第五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 |
第一节 知识产权层面的国家安全界定 |
一、基于专利权的科技安全 |
二、基于着作权的文化安全 |
三、基于商标权的产业安全 |
第二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实践的思考 |
一、美国为代表的并购中新兴技术国家安全审查 |
二、加拿大为代表的并购中国家文化产业安全审查 |
三、中国为代表的并购中品牌依存度产业安全审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宫颈病变细胞图像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深度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宫颈细胞图像识别研究状况 |
1.4 本文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BP算法与卷积神经网络概述 |
2.1 BP算法 |
2.1.1 前向传播过程 |
2.1.2 反向传播过程 |
2.2 卷积神经网络 |
2.2.1 卷积神经网络结构 |
2.2.2 卷积层 |
2.2.3 激活函数 |
2.2.4 池化层 |
2.3 Softmax分类器 |
2.4 CNTK深度学习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宫颈细胞图像识别模型设计 |
3.1 两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
3.1.1 AlexNet模型 |
3.1.2 VGG模型 |
3.2 S-CNN模型设计 |
3.2.1 S-CNN模型卷积核设置 |
3.2.2 S-CNN模型并联卷积层 |
3.2.3 S-CNN模型优化 |
3.3 S-CNN模型实验与分析 |
3.3.1 宫颈细胞图像采集过程 |
3.3.2 宫颈细胞图像数据增强 |
3.3.3 宫颈细胞图像特征 |
3.3.4 实验评价标准计算公式 |
3.3.5 S-CNN模型训练 |
3.3.6 特征图分析 |
3.3.7 实验结果分析与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残差网络的交叉熵代价函数算法改进 |
4.1 残差网络 |
4.2 交叉熵代价函数算法 |
4.3 交叉熵代价函数算法改进 |
4.3.1 改进的交叉熵代价函数 |
4.3.2 权重矩阵设计 |
4.4 基于残差网络的改进交叉熵代价函数算法实验与分析 |
4.4.1 实验评价标准计算公式 |
4.4.2 实验流程 |
4.4.3 算法改进前后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4 其他算法实验对比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电子元器件识别和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卷积神经网络的研究现状 |
1.2.2 语义分割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2 卷积神经网络及语义分割 |
2.1 卷积神经网络 |
2.2 语义分割 |
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电子元器件分类研究 |
3.1 线性整流函数 |
3.2 局部响应归一化 |
3.3 基于CNN的电子元器件分类 |
3.3.1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设计 |
3.3.2 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构建 |
3.3.3 网络层参数设置及微调策略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跨层式特征融合的语义分割算法 |
4.1 上采样理论 |
4.2 跳跃结构 |
4.3 基于FCN的电路板元器件语义分割 |
4.3.1 数据预处理 |
4.3.2 预训练网络模型 |
4.3.3 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及训练策略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评价指标 |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共享式特征融合的语义分割算法 |
5.1 区域提议网络 |
5.2 跨网络共享卷积特征 |
5.3 基于Faster R-CNN的电路板元器件语义分割 |
5.3.1 数据预处理 |
5.3.2 损失函数 |
5.3.3 网络训练及微调策略 |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1 评价指标 |
5.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Abstract of Thesis |
论文摘要 |
(6)基于机器视觉的乳液泵缺陷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机器视觉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安排 |
第二章 乳液泵缺陷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
2.1 乳液泵缺陷检测系统总体方案 |
2.1.1 系统功能需求与设计指标 |
2.1.2 设计思路与系统总体方案 |
2.2 乳液泵缺陷检测系统本体结构设计 |
2.2.1 结构方案 |
2.2.2 工作原理 |
2.3 乳液泵缺陷检测系统视觉硬件设计 |
2.3.1 工业相机选型 |
2.3.2 光学镜头选型 |
2.3.3 光源与照明方案 |
2.3.4 起偏与检偏 |
2.3.5 计算机及网卡 |
2.4 乳液泵缺陷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2.4.1 软件开发环境 |
2.4.2 软件工作流程 |
2.4.3 软件模块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图像处理关键技术 |
3.1 图像去噪 |
3.1.1 滤波方法 |
3.1.2 实验分析 |
3.2 对比度提升 |
3.2.1 直方图均衡化 |
3.2.3 幂律变换 |
3.2.4 鲁棒归一化变换 |
3.2.5 同态滤波 |
3.3 边缘提升 |
3.4 边缘检测 |
3.4.1 Canny边缘检测 |
3.4.2 一维边缘检测 |
3.5 图像二值化 |
3.5.1 自适应阈值方法 |
3.5.2 实验对比 |
3.6 区域形态学 |
3.6.1 腐蚀与膨胀 |
3.6.2 开运算与闭运算 |
3.7 乳液泵图像倾斜矫正 |
3.7.1 基于正交多项式的亚像素边缘提取 |
3.7.2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直线拟合 |
3.7.3 仿射变换与灰度插值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图像处理的乳液泵缺陷检测算法 |
4.1 乳液泵表面缺陷概述 |
4.2 按头锁紧检测算法 |
4.2.1 形态学匹配 |
4.2.2 间隙测量 |
4.3 泵嘴缺胶检测算法 |
4.3.1 按头圆心检测 |
4.3.2 泵嘴中线角度矫正 |
4.3.3 一维边缘点检测 |
4.3.4 泵嘴缺胶检测 |
4.4 瓶盖缺胶检测算法 |
4.4.1 瓶盖区域提取 |
4.4.2 基于最小凸包的缺胶检测 |
4.4.3 基于四点拟合法的缺胶检测 |
4.5 瓶盖油污划痕检测算法 |
4.5.1 瓶盖摩擦纹区域提取 |
4.5.2 基于局部动态阈值的缺陷检测 |
4.6 吸管正反插检测算法 |
4.6.1 简易矩形度 |
4.6.2 最小平行外接矩形 |
4.6.3 尾管正反插检测 |
4.6.4 矩形度阈值 |
4.7 泵体上端检测 |
4.7.1 泵体上端ROI提取 |
4.7.2 基于局部动态阈值的缺陷检测 |
4.8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泵体检测模型 |
5.1 卷积神经网络 |
5.1.1 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 |
5.1.2 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方法 |
5.1.3 卷积神经网络性能的提升 |
5.2 泵体检测模型的实现 |
5.2.1 样本标记与样本集划分 |
5.2.2 检测模型的设计与训练 |
5.2.3 基于迁移学习改进模型 |
5.3 泵体检测模型的测试 |
5.3.1 评估方法 |
5.3.2 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7)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光谱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研究现状 |
1.2.2 高光谱遥感图像异常检测研究现状 |
1.2.3 深度学习在高光谱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1.3 数据准备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高光谱图像特性分析及目标检测方法 |
2.1 引言 |
2.2 高光谱图像数据特性分析 |
2.2.1 高光谱遥感图像的数据表达 |
2.2.2 高光谱数据特性 |
2.2.3 高光谱成像的影响因素 |
2.3 高光谱图像目标探测中的挑战 |
2.3.1 感兴趣目标和异常点的存在形式 |
2.3.2 高光谱目标探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2.4 经典高光谱图像目标/异常检测算法 |
2.5 经典目标检测算法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1 评价指标 |
2.5.2 8种经典高光谱目标检测算法实验与分析 |
2.5.3 3种高光谱异常检测算法实验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减法像素配对模型的CNN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算法 |
3.1 引言 |
3.2 卷积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意义 |
3.2.1 卷积层 |
3.2.2 下采样层 |
3.2.3 反向传播 |
3.2.4 图像处理选择CNN的意义 |
3.3 减法像素配对模型subtraction-PPF |
3.4 PPF,SPPF和 subtraction-PPF的比较 |
3.5 卷积神经网络框架 |
3.6 基于CNN的高光谱目标检测流程 |
3.7 实验与分析 |
3.7.1 实验参数设置 |
3.7.1.1 窗口尺寸 |
3.7.1.2 卷积核尺寸 |
3.7.1.3 学习率 |
3.7.1.4 样本数 |
3.7.2 CNN检测结果 |
3.7.2.1 图像1的检测结果 |
3.7.2.2 图像2的检测结果 |
3.7.2.3 图像3的检测结果 |
3.7.2.4 图像4的检测结果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组合测度向量的CNN高光谱图像异常检测算法 |
4.1 引言 |
4.2 组合测度向量 |
4.2.1 兰氏距离 |
4.2.2 光谱梯度角 |
4.2.3 光谱曲线形状 |
4.2.4 光谱信息散度 |
4.2.5 组合测度向量Mix vector |
4.3 基于CNN的异常检测 |
4.4 轻量化CNN |
4.5 实验参数设置 |
4.6 检测结果与分析 |
4.6.1 图像5异常检测结果 |
4.6.2 图像6异常检测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标准必要专利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可能的学术创新 |
第一章 标准必要专利中的FRAND原则概述 |
第一节 技术标准、专利及其结合 |
一、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化及其作用 |
二、专利、专利制度及其作用 |
三、技术标准与专利结合的动因与效果 |
第二节 技术标准中的必要专利 |
一、技术标准中必要专利的内涵 |
二、技术标准中必要专利的经济价值 |
三、技术标准中必要专利的认定 |
第三节 FRAND原则的内涵及其生成与表达 |
一、FRAND原则的内涵 |
二、标准组织专利政策中FRAND原则的确立 |
三、标准组织FRAND许可声明文本及其基本特点 |
四、部分国家关于FRAND原则的政策及法律规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FRAND原则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FRAND原则的源起与发展 |
一、FRAND原则的前身:必要设施理论 |
二、FRAND原则的来源:反垄断案中的专利同意令 |
三、反垄断案件司法裁量中FRAND式专利许可命令的产生 |
四、统一合理FRAND式专利许可命令的发展演变 |
五、标准组织专利FRAND许可政策的产生 |
第二节 FRAND原则历史演变的启示 |
一、必要设施与标准必要专利的比较 |
二、反垄断案中FRAND式专利许可判决令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RAND原则的正当性论证 |
第一节 垄断规制:标准必要专利中FRAND原则的产生动因 |
一、技术标准实施中的主要垄断行为 |
二、技术标准实施的重要与必要 |
三、垄断行为在技术标准实施中的消极影响 |
四、FRAN原则对标准必要专利权人实施垄断行为的规制 |
第二节 创新激励:标准必要专利中FRAND原则的内在要求 |
一、私权神圣 |
二、技术标准实施中的私人权益 |
三、FRAND原则在技术标准实施中对私人权益的保护 |
四、FRAND原则对技术创新的激励 |
第三节 公益维护:标准必要专利中FRAND原则的外在价值 |
一、公共利益的内涵界定 |
二、技术标准实施中的公共利益 |
三、FRAND原则在技术标准实施中对公共利益的维护 |
第四节 利益平衡:标准必要专利中FRAND原则的终极目标 |
一、利益平衡的内涵界定 |
二、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中的利益冲突 |
三、FRAND原则对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中冲突利益的平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境外FRAND许可纠纷案件的司法裁量 |
第一节 美国FRAND许可纠纷案件的司法裁量 |
一、微软公司诉摩托罗拉公司案 |
二、Innovatio公司案 |
三、CSIRO诉思科公司案 |
四、博通公司诉高通公司案 |
五、ITC调查三星电子与苹果公司案 |
六、爱立信公司诉TCL案 |
七、苹果公司与诺基亚及其NPE公司之间的诉讼 |
八、小结 |
第二节 欧洲FRAND许可纠纷案件的司法裁量 |
一、德国橙皮书标准案 |
二、华为公司诉中兴公司案 |
三、Sisvel诉海尔公司案 |
四、无线星球公司诉华为公司标准必要专利侵权案 |
五、小结 |
第三节 日本FRAND许可纠纷案件的司法裁量 |
一、三星公司诉苹果公司案案情简介 |
二、本案司法裁量中解决的主要FRAND法律问题 |
三、小结 |
第四节 印度FRAND许可纠纷案件的司法裁量 |
一、爱立信公司诉小米公司案 |
二、杜比公司诉OPPO与vivo案 |
三、小结 |
第五节 境外标准必要专利FRAND许可纠纷之小结 |
一、标准必要专利侵权之诉是当事人的商业策略 |
二、司法裁量以对FRAND原则的内涵诠释为基础 |
三、标准必要专利权人采取新举措制约专利反向劫持行为 |
四、各国司法审判重视FRAND许可谈判中当事人的诚信和善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FRAND许可纠纷案件的司法裁量 |
第一节 我国已经审结的FRAND许可纠纷典型案件 |
一、华为公司诉IDC公司违反FRAND承诺义务案 |
二、华为公司诉IDC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 |
三、高通遭反垄断调查案 |
四、华为诉三星案 |
五、小结 |
第二节 我国正在审理的FRAND许可纠纷案件 |
一、西电捷通公司WAPI专利系列案 |
二、GPNE公司诉苹果公司案 |
三、无线未来科技公司诉索尼移动公司案 |
四、广晟数码公司诉创维、三星、海信等公司案 |
五、小结 |
第三节 我国FRAND许可纠纷司法裁量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FRAND许可纠纷案件的特点 |
二、我国FRAND许可纠纷案件司法裁量中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司法裁判中FRAND原则适用的完善 |
第一节 我国司法裁判中FRAND原则适用先决问题基本认识 |
一、诠释FRAND原则的内涵 |
二、界定FRAND许可声明的法律性质 |
三、确认司法诉讼途径解决FRAND许可纠纷的重要性 |
四、明确标准组织在解决FRAND许可纠纷中的角色定位 |
五、认识NPE参与FRAND许可诉讼的正当性 |
第二节 我国司法裁判中确定专利FRAND许可费的路径选择 |
一、确定标准必要专利FRAND许可使用费的主要方法 |
二、我国司法裁判中确定标准必要专利FRAND许可使用费的建议 |
第三节 我国FRAND许可纠纷禁令救济规则的适用选择 |
一、禁令救济规则的适用与滥用 |
二、标准必要专利FRAND许可谈判中当事人的善意 |
三、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禁令救济规则适用的主张 |
四、我国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纠纷中禁令救济规则适用的建议 |
第四节 我国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反垄断执法的立场选择 |
一、反垄断执法在标准必要专利FRAND许可领域的实践 |
二、反垄断执法对标准必要专利FRAND许可的作用 |
三、我国标准必要专利FRAND许可反垄断执法的立场选择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云平台的验证码识别安全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验证码简介 |
1.1.2 基于云平台的人工智能应用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非粘连验证码识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粘连验证码识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基于云平台人工智能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验证码识别的相关技术 |
2.1 预处理 |
2.1.1 灰度化和二值化 |
2.1.2 种子填充算法 |
2.2 支持向量机 |
2.2.1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 |
2.2.2 线性支持向量机 |
2.2.3 非线性支持向量机 |
2.3 卷积神经网络 |
2.3.1 卷积层 |
2.3.2 池化层 |
2.3.3 全连接层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扭曲粘连空心验证码识别的安全评估 |
3.1 安全保护技术 |
3.1.1 颜色 |
3.1.2 背景干扰 |
3.1.3 字符粘连 |
3.1.4 空心字符 |
3.2 安全评估方法 |
3.2.1 评估指标 |
3.2.2 安全评估模型 |
3.3 基于预处理扭曲粘连空心验证码的单个字符识别安全评估 |
3.3.1 扭曲粘连的空心验证码介绍 |
3.3.2 基于预处理的扭曲粘连空心验证码的字符识别 |
3.4 基于预处理扭曲粘连空心验证码的整张识别安全评估 |
3.4.1 扭曲粘连空心验证码的预处理 |
3.4.2 基于预处理扭曲粘连空心验证码的整张识别 |
3.5 端到端的扭曲粘连空心验证码整张识别安全评估 |
3.5.1 数据集的预处理 |
3.5.2 端到端的扭曲粘连空心验证码整张识别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安全评估结果与分析 |
4.1 云平台 |
4.1.1 Hadoop云平台 |
4.1.2 基于Linux的云平台 |
4.1.3 云平台的对比分析 |
4.1.4 基于云平台的验证码识别性能测试 |
4.2 基于Flask框架的验证码识别系统 |
4.2.1 基于Flask框架的验证码识别系统架构 |
4.2.2 基于Flask框架的验证码识别系统设计 |
4.3 扭曲粘连空心验证码的识别安全评估结果 |
4.3.1 实验环境 |
4.3.2 基于预处理单个字符识别安全评估结果与分析 |
4.3.3 基于预处理整张验证码识别安全评估结果与分析 |
4.3.4 端到端的验证码整张识别安全评估结果与分析 |
4.4 验证码的设计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10)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缘起 |
2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异质化探析 |
2.1 异于传统电商之移动电商新特征 |
2.1.1 不再囿于时空 |
2.1.2 集个性化数据 |
2.1.3 具有聚合效应 |
2.2 衍生的竞争行为较传统之不同点 |
2.2.1 表现形式迥异 |
2.2.2 对用户行为选择的更多限制 |
2.2.3 对证据机制的更艰挑战 |
2.2.4 对法官技艺的更高要求 |
3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裁判分析 |
3.1 宏观视角:所采样本的实证分析 |
3.1.1 以时间和地域为参数 |
3.1.2 以案由为参数 |
3.1.3 以被诉行为所涉的模块为参数 |
3.1.4 以判决依据为参数 |
3.1.5 以原告胜诉率为参数 |
3.2 微观考察:判决依据及理由的运用歧义 |
3.2.1 法法之间关系的歧义 |
3.2.2 竞争关系考察之歧义 |
3.2.3 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之歧义 |
4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裁判困境的理论溯源 |
4.1 知识产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剖析 |
4.1.1 规范层面:法条竞合或想象竞合 |
4.1.2 责任层面:竞合或独立 |
4.2 竞争关系判定之理论廓清 |
4.2.1 是否为前提 |
4.2.2 标准之厘定 |
4.3 不正当性的判断存疑之原因考察 |
4.3.1 一般条款本身具抽象性及伦理性 |
4.3.2 法官陷入适用困境和论证困境 |
4.3.3 司法配套机制不完善 |
5 完善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制度之建议 |
5.1 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 |
5.1.1 填补一般条款 |
5.1.2 明晰认定标准 |
5.2 审慎法官裁判以走出现实困境 |
5.2.1 严格适用程序 |
5.2.2 加强说理论证 |
5.3 升级配套机制以弥补缺失 |
5.3.1 提升审判级别 |
5.3.2 优化电子证据机制 |
5.3.3 建立案例族谱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目次 |
作者简介 |
四、微软被判分割之后(论文参考文献)
- [1]知识产权纠纷的反竞争性和解[J]. 赫伯特·霍温坎普,马克·詹尼斯,马克·A·莱姆利,孙瑜晨,张卓媛. 竞争政策研究, 2021(05)
- [2]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D]. 胡宏雁. 吉林大学, 2020(03)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宫颈病变细胞图像识别研究[D]. 谢欣.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 [5]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电子元器件识别和定位[D]. 陈翔. 宁波大学, 2019(06)
- [6]基于机器视觉的乳液泵缺陷检测系统研究[D]. 庾浩桓.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7]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算法[D]. 杜金明.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8]标准必要专利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研究[D]. 何荣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9]基于云平台的验证码识别安全评估研究[D]. 邵慧爽. 重庆邮电大学, 2018(01)
- [10]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D]. 俞灵灵.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