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东区林业科技信息会第二届三次学术研讨会暨表彰大会在无锡市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陈琳[1](2019)在《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生发与演进逻辑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双一流”大学建设成为我国政府、社会、高校、研究者等多方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和实践议题。本研究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理论、组织变迁理论、场域理论等理论基础,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进行文献梳理、政策解读与访谈调研,选取一所行业型大学的特色学科作为研究个案,通过深入梳理与分析该大学食品学科一百多年来历史演进的过程,总结其学科建设的成败得失,揭示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发展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挖掘其中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析出特色学科发展的固有的内在逻辑,为行业型大学改革发展和“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提供参考。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行业特色型大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轨迹是什么?有什么独特的演进路径和规律?(2)大学学科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不同阶段时期,具体是如何作用的?(3)大学学科发展是自然生长的过程还是由于外在力量规划设计的主要作用?研究发现,J大学食品学科的发展走过了一段跌宕起伏的过程,在其演进历程中,政府、市场、知识、组织文化等不同因素起到了相互交织且差异化的影响。政府逻辑在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但在不同阶段,政府发挥作用的程度和方式有不同。新中国成立之后,探索高等教育正规化的新模式成为“政府逻辑”。改革开放后,在坚持内涵发展的政策指导下,国家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政府逻辑从“政治绩效”更多转向了“学术绩效”的治理导向。市场逻辑在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获得世界银行贷款、学生就业形势趋好、科研经费增多等也是基于改革开放带来了行业的大发展。知识逻辑在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J大学的食品学科,从最初的发酵、食品工程、粮油加工等研究,逐渐衍生出食品大分子功能性与结构、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质量控制技术、发酵与基因代谢、功能食品开发等学科领域,显示出食品学科自身依据知识生产的分工而形成诸多的研究领域。组织文化逻辑在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J大学食品学科凝练出的精神传统,推行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教师绩效考核制,营造起能上能下的氛围,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提升了食品学科整体水平与竞争力。在对J大学食品学科发展历程进行探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对行业型大学发展和学科建设进行了反思,存在的问题如学科建设理念不够完善、学科与行业从融合走向疏离、学科联动发展不力、跨学科发展存在障碍等。从历史经验出发,对于行业型大学学科的今后发展来说,应当注意这样几点:抓住政策机遇空间,加强特色学科建设;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提升学科基础理论;关注学科协调发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深化推进协同创新,全面释放学科功能;优化学科组织文化,激发学科发展自主性。本研究的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剖析了中国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发展独特历史脉络。J大学食品学科从农学起步,逐步经历学科意识产生、学科确立、学科形态独立等过程,最终通过行业型高校的建立,形成了J大学食品学科的独特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如何选取某个或某几个学科作为突破口,更好的平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考验着大学决策者的智慧和水平。第二,构建了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发展解释模型。政府逻辑、市场逻辑、知识逻辑、组织文化逻辑等四重制度逻辑形塑了学科发展。研究发现,在中国语境下,大学学科发展不是至少不完全是“自然生长出来”,还是充满着“抢抓机遇、顶层设计、全面推进”等人的主观能动性因素,有其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第三,采用了“档案+口述历史”的综合研究方法。使得历史资料之间相互印证,弥补不足缺失,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资料的可信度与解释力。
董赤[2](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提出“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詹志华[3](2009)在《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科学史学史以科学史学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中国科学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揭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甚广,包括中国科学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包括它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的关系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科学史学科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可以唤醒人们对科学史学事业的关注、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甚至还有利于科学的创新。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史学性与对应性相统一的原则、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在方法上,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既要运用到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历史比较法等,还要运用到许多其他的方法,如统计方法、计量方法、移植法、历时分析与移时分析方法,以及具体研究上的分期、分类及其分层研究的方法,等等。中国科学史学,既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科学史学,亦包括中国其他地区的科学史学。论文从史学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萌芽、开创、初步发展、调整与繁荣以及深入发展等不同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论文还从机构、团体、会议、刊物、论着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大陆科学史学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其中在对会议和论着的梳理,又分为综合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理学史、生物学史、医学史、农学史、技术史等方面予以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发展难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台湾地区的科学史学经历了开创、低谷、转机、兴起与繁荣发展等阶段。论文对这几个阶段台湾地区科学史学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对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机构、团体、刊物、论着亦进行较为详细梳理与介绍。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论文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包括中国科学史、中国史学史在内的历史学科,中国哲学与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突出其研究的学术价值。论文还阐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的关系,主要论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科技发明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其研究的社会影响。最后,论文把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置身于世界背景下,进行重新审视。在对国外科史学发展历程与国外中国科学史学状况进行必要梳理的前提下,探讨它们对中国科学史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问题。
马云[4](2006)在《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扫盲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生命个体赖以发展的需要。正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局势直接影响着本国各领域的发展一样,成人教育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进步伐,因此关注成人基础教育——即扫盲教育、尤其是文盲率较高的农村的扫盲教育问题至关重要。 在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引入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本论文以扫盲组织、扫盲教材、扫盲内容、扫盲形式、扫盲师资等问题为主线,从乡村社会控制视角探讨共和国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论文还将采用文献资料、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展现基层扫盲工作开展的具体场景,借鉴成人学习动机理论以探析特定时期农民不同的学习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时期农村扫盲教育的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扫盲教育的纵向比较,力求深层次解读我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生态,刻画其复杂多样、嬗变斑斓又极具张力的社会历史画卷,系统分析和总结扫盲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正文部分共六章。 第一章即导论,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角度、已有研究成果、论文的基本概念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等问题。 第二章着重论述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共和国成立后,为满足新的经济、政治建设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借鉴革命根据地扫盲教育的经验、师承苏联扫盲教育的体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教育,并于50多年来不断建构和健全农村扫盲教育的运行系统。遵循共和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主要按照扫盲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本论文将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分为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亚健康”发展(1958年—1965年)、“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及“双向导”理念指引(1993年以后)的前进历程。 第三章嵌入社会学视角、尤其是运用社会控制理论,探讨共和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变迁对农村基层扫盲组织的影响。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建构了高度集权的控制体系,将国家权力触角深入乡村社会,打通了几千年来国家与乡村之间呈现的“内核——边缘”、“中心——边陲”的结构,基层扫盲组织
陈爱芬[5](2004)在《华东区林业科技信息会第二届三次学术研讨会暨表彰大会在无锡市召开》文中指出中国林学会林业情报专业委员会华东区林业科技信息会第二届三次学术研讨会暨表彰大会,于2004年9月20-23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来自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和安徽省的9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傅懋毅研究员主持。中国林学会林业情报专业委员会张作芳秘书
段治文[6](2004)在《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文中研究表明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学术界较多的是侧重在对科技史的研究,而对科学文化史尤其是对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史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尝试突破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围,力图从思想文化史角度,依据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的体制建构以及科学文化观念变迁等三个层次,对当代中国的科技发展的历程进行新的观照。 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无序、散漫和缺乏目标的状态,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文在探讨中国近代科技的源起及其历史文化缺陷基础上,分三个阶段按三个层次系统分析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科技建制以及科学文化观的变迁。其中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的具有新意的探索:比如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及政策环境上,文章系统分析了建国以来三代领导集体的视野和重要探索;在科技发展建制上,文章第一次系统总结了当代中国科学体制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这就是建国初期新体制的建立、50年代后期开始的中国式“大科学”体制以及改革开放进程中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上,文章第一次揭示了科技大潮与社会主义思潮两次历史性合流的过程;在科学技术发展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上,文章更是首次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科学文化观经历了“人民科学观”、政治化科学观以及理性化科学观三种形态的历史转换,等等。 通过对中国科学发展历程的文化思考,本文认为:经过长期曲折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已成全社会的共识,深入人心,中国不可能再回到以往那种不重视科学以致反科学的老路上去。但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是,目前中国不仅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民众科学素养状况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制约因素;而且在如何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的问题上更是存在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科技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体制性障碍,制约科学发展的传统的文化因素仍未得到根本突破。探索中国本土科学技术发展的出路,推动中国原创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等,仍是今日中国的严峻课题。 在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仅要实现科技全球化与科技本土化的融合,以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的战略与文化环境;而且要实现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以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更要通过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冲破传统的制约科学发展的文化观念,以铸造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这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科学文化发展方面的必由之路。
谢立新[7](2003)在《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三个地级市为例》文中认为本文认为:地区竞争表现为地区之间资源汲取能力和产业发展环境的竞争,基础在于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研究地区产业竞争力,目的在于从比较优势出发,寻求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并以此为主导(支柱)重点发展,营造产业竞争优势,获取竞争收益。本文以中国沿海发达地区中产业竞争力比较强的福建泉州、浙江温州、江苏苏州三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三市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产业空间聚散能力和产业组织成长能力为重点,通过对三市产业产生、成长和演进能力的分析,试图研究和探讨地区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一般规律。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必须从五个方面入手:一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中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二要以城市化和开发区建设为载体,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卫星城镇为依托的层级城镇体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三要立足地区资源赋予和区位特点,鼓励发展中小企业。通过兼并、战略联盟、股权投资、品牌延伸等形式,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集团,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以产业链分工协作为基础的特色产业集群,努力营造地区产业竞争优势。要继续强化个体营销和专业市场的功能,推行特许经营、专卖、品牌、虚拟经营等现代营销手段,重视区域营销和政府营销,不断强化产业组织的营销能力。四要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行业技术开发机构为依托,企业、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为基础的产业技术进步组织体系。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完善企业组织特别是家族企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产业组织成长和产业竞争力增强。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五要通过界定和保护产权、发展行业中介组织、建立区域诚信系统、强化政府责任等措施,发挥好政府在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作用。
程钧培[8](2002)在《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大事记(1997~2001)》文中研究指明1992年和1997年,我会先后在北京举行学会成立30周年和35周年纪念活动,并由苏六坚同志分别整理编写了30周年(1962—1991)大事记及续记(1992—1996),现在五年过去了,学会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在原机械工业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指导下,在全体理事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动力工程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下,学会工作围绕国家经济建设、行业科技进步,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取得了健康的发展和可喜的成绩,为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学术成果,由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程钧培同志收集、整理、编写了1997—2001年学会大事记,作为前两篇的续篇。由于时间仓促,资料也可能不全,遗漏和错误之处,请指正。
二、华东区林业科技信息会第二届三次学术研讨会暨表彰大会在无锡市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东区林业科技信息会第二届三次学术研讨会暨表彰大会在无锡市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生发与演进逻辑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问题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与对象 |
三、主要内容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行业型大学 |
二、大学学科 |
三、特色学科 |
四、食品学科 |
第四节 相关文献述评 |
一、学科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组织变迁相关研究 |
二、学科发展与政府关系的研究 |
三、学科发展与市场关系的研究 |
四、学科发展与知识演进关系的研究 |
五、学科发展与组织文化的关系 |
六、行业型大学学科发展的研究 |
七、食品学科发展研究述评 |
八、已有研究的启示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J大学食品学科的发展环境及其成长轨迹 |
第一节 国内外食品学科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国内食品学科的发展概况 |
二、国际食品学科的发展概况 |
三、国内与国际食品学科比较 |
第二节 J大学食品学科的成长轨迹 |
一、J大学食品学科的发端 |
二、J大学食品学科的沿革与研究分期 |
第三章 政府逻辑主导下的食品学科(1958-1978) |
第一节 “有计划”的食品学科 |
一、院系调整中的食品学科 |
二、食品行业特色高校的建立 |
第二节 食品学科的设置与发展 |
一、系科的设置与专业建设 |
二、国家建设需求下的教学与科研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府逻辑与市场逻辑协同驱动的食品学科(1978-2001) |
第一节 “大食品”与新兴应用学科 |
一、“大食品”学科理念的形成 |
二、“大食品”学科建设 |
三、教学与科研 |
第二节 “211工程”建设中的食品学科 |
一、大学更名的影响 |
二、“211工程”建设与实施 |
第三节 食品学科组织的分化 |
一、“食品”的积淀 |
二、“发酵”的新生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重制度逻辑博弈下的食品学科(2001-2018) |
第一节 政府与行业逻辑的变革 |
一、综合性大学的初步建立 |
二、产学研融合的尝试 |
第二节 知识逻辑的更新 |
一、新型知识生产模式的“学科群”的出现 |
二、基于国内外学科评估自省性发展 |
三、食品学科知识生产的交叉与分化 |
第三节 组织文化逻辑的凸显 |
一、任期目标责任制 |
二、食品学科文化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的演进逻辑与理论探讨 |
第一节 多重因素作用下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的演进逻辑 |
一、作为学科内生动力的知识逻辑 |
二、主导学科建设模式的政府逻辑 |
三、扩大学科现实功用的市场逻辑 |
四、彰显学科组织特性的组织文化逻辑 |
第二节 学科视角下行业型大学发展的历程反思 |
一、学科建设理念不够完善 |
二、学科与行业从融合走向疏离 |
三、学科联动发展不力 |
四、跨学科发展存在障碍 |
第三节 行业型大学学科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
一、抓住政策机遇空间,加强特色学科建设 |
二、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提升学科基础理论 |
三、关注学科协调发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
四、深化推进协同创新,全面释放学科功能 |
五、优化学科组织文化,激发学科发展自主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关于学科专业建设部分重要法规政策(1949-2018)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J 大学食品学科发展大事年表(1958-2018)1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概念话语 |
(二) 现实记忆 |
(三) 史学思考 |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科学史学史及其研究概况 二、中国科学史学史的研究对象 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价值 四、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方法 五、本文的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
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史概述 第一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机构和团体选介 第三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会议、刊物选介 第四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论着选介 第五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之展望 第二章 |
中国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开创及早期研究 第二节 |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低谷、转机与兴起 第三节 |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建制与繁荣 第三章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相关学科 第一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历史学科 第二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传统哲学 第三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哲学 第四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社会学 第四章 |
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 第一节 |
科学史学的创新意蕴 第二节 |
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 第三节 |
科学史学与科技发明 第五章 |
境外科学史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
国外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
境外科学史学的组织与会议 第三节 |
国外科学史学的文献与刊物 第六章 |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一节 |
境外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二节 |
国外科学史学之借鉴意义 第三节 |
中外科学史学交流之途径 第四节 |
"全球化"与中国科学史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4)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分析 |
一 研究现状的回顾 |
二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四节 几个重要概念 |
一 农村 |
二 扫盲教育 |
三 社会控制 |
第五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二章 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继往开来与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 |
一 建国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缘起 |
二 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 |
第二节 “政治挂帅”与扫盲教育的“亚健康”发展: 1958年-1965年 |
一 “大跃进”与扫盲运动“大跃进”(1958年-1960年) |
二 挫顿后的调整与扫盲教育的缓慢恢复(1961年-1966年) |
第三节 意识形态极端化与扫盲教育的“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 |
一 人为之灾与扫盲教育的尽乎停滞 |
二 努力抗争与夹缝中的扫盲坚守 |
第四节 经济重心与扫盲教育的“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 |
一 扫盲教育正规化 制度化道路的重返及发展 |
二 经济建设下的“经济”扫盲观 |
第五节 非均衡理念与扫盲教育发展的“表”“里”:1993年-2005年 |
一 “两基”初始齐驱与扫盲制度的继续调整(1993年-1996年) |
二 划片推进与扫盲依次攻坚(1997年-2000年) |
三 “双向导”旨趣与扫盲教育的“东”“西”理路(2001年-2005年)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第三章 重建与变迁:农村社会控制与扫盲组织关系探微 |
第一节 农村社会强势控制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趋同化:1949年-1957年 |
一 强势“硬”“软”控制与国家权力的逐渐下渗 |
二 农村扫盲组织的“枝繁叶茂” |
第二节 农村社会控制偏差与扫盲教育组织的“沉”“浮”:1958年-1965年 |
一 社会控制过度与教育权力的困顿 |
二 扫盲组织的“沉”“浮”:结构及功能泛政治化的凸显 |
第三节 农村社会相对失范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解构:1966年-1976年 |
一 农村社会控制的相对失序与教育危机 |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扫盲组织形态及功能的解构 |
第四节 文革后农村社会控制重建与扫盲教育组织的多维呈现 |
一 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与乡村秩序的重建 |
二 现代农村扫盲组织的“差序格局” |
第四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上):扫盲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 |
第一节 教育理念转型:扫盲教育思想重心的从低到高 |
第二节 扫盲教育内容及教材分析 |
一 扫盲教育内容的解析 |
二 扫盲教材解读 |
第五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下):形式 师资及农民学习心理 |
第一节 多样的扫盲学习形式 |
一 集中学习 |
二 分散学习 |
第二节 扫盲师资及教师教学心理 |
一 扫盲师资的选择与培养 |
二 扫盲教师心理剖析 |
第三节 学习心理与动机:农民学习心理解读 |
一 主动性参与扫盲 |
二 被动性参与扫盲 |
第六章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和发展路向的若干思考 |
第一节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的指向 |
一 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成效及局限 |
二 建国以来农村扫盲教育的经验及其对当代扫盲教育实践的启示 |
三 新世纪扫盲教育的新理念 |
第二节 扫盲教育路径的比较与整合 |
一 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不同理路 |
二 扫盲教育发展路径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中国近代科学的源起及其历史缺陷 |
一、 新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新开端 |
(一) 统一的人民民主政权建立:科学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
(二) 新中国科学的重建 |
1 科研机构的组建与中国科学新体制的建立 |
2 科学人才的集聚与自然科学界的大团结 |
3 中国科学发展道路的最初探索 |
(三) 科学文化观的第一次转型与民众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探索 |
1 科学文化观的转型与“人民科学观”的历史奠定 |
2 自然科学的大众化、通俗化与本士化 |
3 对民众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探索 |
二、 第一代领袖群体的科技战略思想 |
(一) 工业化视野下的科技观 |
(二) “向科学进军”的主要思想和实践 |
1 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追赶世界科技发展潮流 |
2 切实解决好知识分子问题,努力培养大批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 |
3 科技发展要与中国实际结合,重点发展,迎头赶上 |
4 走群众路线,大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 |
(三)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首次合流与历史迷途 |
三、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建立及其影响 |
(一) 科学体制的转换与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建立 |
1 建国之前中国的科技体制变革 |
2 建国以后科学体制的转换与“大科学”体制的建立 |
(二) 科学建制国家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1 世界科学建制发展的新动向 |
2 中国现代化后发展特点的历史要求 |
3 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果 |
(三)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作用和反思 |
1 科学规划和政策的制定 |
2 科技发展战略的转移 |
3 “大科学”体制下取得的突出成果 |
4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并非真正现代的“大科学”体制 |
四、 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文化观的历史迷途 |
(一) 科学文化观的第二次转型与“政治化科学观”的确立 |
(二) 科学政治化的背景及原因探析 |
1 历史原因:人民科学观的进一步发展与高度政治化的形势 |
2 根本原因:整风与反右后全社会政治意识畸形转向并向各领域渗透 |
3 现实原因:急于求成,全面大跃进形势的推动 |
4 内在原因: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与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泛起 |
(三) 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与民众科学文化的畸形发展 |
1 群众性的科技协作网建立 |
2 群众性科技革新运动全面开展和畸形演变 |
(四) 科学与反科学仅一步之遥 |
五、 从邓小平到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新发展 |
(一) 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的演进 |
1 拨乱反正“从科学和教育着手”: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开端 |
2 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展开 |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深化 |
(二) 江泽民对科技战略思想的发展 |
1 科技动力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基础 |
2 科教兴国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展开 |
3 技术创新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核心 |
(三)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再度合流 |
1 关于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深刻阐述和新认识 |
2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再度历史性汇流的战略展开 |
六、 中国科技体制的新变革及其影响 |
(一) 中国科技体制的转型之路 |
1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政策发展的四个阶段 |
2 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 |
3 科技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体制性障碍 |
(二) 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体现 |
1 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
2 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科技法制体系 |
3 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技奖励制度 |
4 开始建设并初步形成了国家创新体系 |
(三) 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
七、 中国社会的科学文化观的新发展 |
(一) 科学文化观的再次转型与“理性化科学观”的初步形成 |
1 科学文化观再次转型的历程 |
2 对科学的理解进入了一个理性化的时期 |
(二) 民众科学文化的新发展与民众科学素养评价 |
1 民众科学文化的新发展 |
2 民众科学素养状况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制约因素 |
(三) 制约科学发展的传统的文化因素仍未得到根本突破 |
八、 21世纪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其对科学文化发展的新要求 |
(二) 科技全球化与科技本土化: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的战略与文化环境 |
(三) 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 |
(四) 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铸造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 |
附录一: 科学中国的历程:1949-2004年重要文献编目 |
附录二: 全国性的科学技术团体一览表 |
附录三: 作者在中国科技文化史领域发表的相关成果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7)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三个地级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1. 选题的意义 |
2. 选定特定对象的依据 |
3. 研究方法 |
4. 结构和体系 |
5. 本文的不足 |
第一章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
第1节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本质 |
1.1.1 地区竞争的本质 |
1.1.2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本质 |
1.1.3 地区产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地区竞争力、企业竞争 |
第2节 地区产业竞争力源泉 |
1.2.1 地区竞争力源泉:研究回顾 |
1.2.2 比较优势理论与地区产业分工 |
1.2.3 竞争优势理论与地区产业发展 |
1.2.4 地区产业竞争力源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内在统一 |
第3节 地区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
1.3.1 国家(地区)竞争力分析模型 |
1.3.2 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
1.3.3 地区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再研究 |
第4节 小结 |
第二章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
第1节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理论分析 |
2.1.1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地位和作用 |
2.1.2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分析构件 |
第2节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宏观面分析 |
2.2.1 产业结构转换的路径分析 |
2.2.2 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分析 |
2.2.3 产业结构转换的绩效分析 |
2.2.4 产业结构转换的偏差分析 |
2.2.5 小结:以产业结构转换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绩效 |
第3节 农业产业结构转换 |
2.3.1 农业内部结构转换现状分析 |
2.3.2 农业内部结构转换的战略重点 |
2.3.3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结构转换 |
2.3.4 小结: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结构转换 |
第4节 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转换 |
2.4.1 工业化及其结构转换 |
2.4.2 工业化进程及其结构转换 |
2.4.3 工业化模式及其结构转换 |
2.4.4 小结:加快工业化步伐,提高工业化绩效 |
第5节 第三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转换 |
2.5.1 第三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转换的重要力量 |
2.5.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转换现状分析 |
2.5.3 引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差异的成因分析 |
2.5.4 小结: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三章 产业空间聚散能力 |
第1节 产业空间聚集能力的理论分析 |
3.1.1 产业空间聚散理论和类型 |
3.1.2 产业空间聚散能力的分析构件 |
第2节 中心城市带动能力 |
3.2.1 中心城市带动能力现状 |
3.2.2 中心城市发展滞后的成因 |
3.2.3 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与带动能力 |
3.2.4 小结 |
第3节 城乡协调发展能力 |
3.3.1 城乡协调发展能力现状 |
3.3.2 城乡协作发展工业,推动区域工业化 |
3.3.3 以工建农,缩小工业和农业收益差距 |
3.3.4 建设小城镇,推动城乡一体化 |
3.3.5 小结 |
第4节 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
3.4.1 区域协调发展现状 |
3.4.2 示范带动效应:以工业化为导向的落后地区自主展 |
3.4.3 行政驱动效应:政府强制性区域间配置资源 |
3.4.4 市场引导效应:从互惠互利原则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3.4.5 小结(投入产出效应):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与思考 |
第5节 开发区带动能力 |
3.5.1 开发区建设的经济社会效应 |
3.5.2 开发区建设的成功之路 |
3.5.3 小结 |
第四章 产业组织成长能力 |
第1节 产业组织成长能力的理论分析 |
4.1.1 产业组织理论演进及研究构件 |
4.1.2 产业组织成长的内涵与功能 |
4.1.3 产业组织成长能力的分析指标 |
第2节 企业组织:产业组织成长的微观基础 |
4.2.1 企业组织成长的逻辑起点:准古典企业 |
4.2.2 企业组织成长的重要节点:古典企业和准现代企业 |
4.2.3 现代企业组织的形成与成长:企业集团化和股份制 |
4.2.4 小结:以企业制度创新推进企业组织创新 |
第3节 产业集群:产业组织成长的高级形态 |
4.3.1 产业集群经济效应 |
4.3.2 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产业集群 |
4.3.3 产业集群的主要特点 |
4.3.4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进 |
4.3.5 小结:实施集群战略,增强产业竞争力 |
第4节 产业营销:产业组织成长的关键环节 |
4.4.1 传统营销方式的兴衰 |
4.4.2 现代营销方式的成长 |
4.4.3 区域营销的流行 |
4.4.4 小结:多轮驱动,增强产业营销能力 |
第5节 政府管理:产业组织成长的外部环境 |
4.5.1 政府管理能力及其分析构件 |
4.5.2 产业组织成长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
4.5.3 小结:增强产业组织成长的政府推动能力 |
第五章 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 |
第1节 以新型工业化推动结构升级 |
5.1.1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5.1.2 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5.1.3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工业结构升级 |
5.1.4 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结构升级 |
5.1.5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结构升级 |
第2节 不断增强产业空间聚散能力 |
5.2.1 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 |
5.2.2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
5.2.3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
5.2.4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5.2.5 增强开发区带动能力 |
第3节 不断增强产业组织竞争力 |
5.3.1 增强企业组织成长能力 |
5.3.2 增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
5.3.3 增强产业营销能力 |
第4节 以技术和制度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
5.4.1 以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竞争力 |
5.4.2 以制度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
5.4.3 以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
第5节 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
5.5.1 界定和保护产权 |
5.5.2 大力发展行业中介组织 |
5.5.3 加强诚信系统工程建设 |
5.5.4 建设责任政府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华东区林业科技信息会第二届三次学术研讨会暨表彰大会在无锡市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生发与演进逻辑的个案研究[D]. 陈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
- [2]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3]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D]. 詹志华. 厦门大学, 2009(01)
- [4]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D]. 马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5]华东区林业科技信息会第二届三次学术研讨会暨表彰大会在无锡市召开[J]. 陈爱芬. 浙江林业科技, 2004(06)
- [6]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D]. 段治文. 浙江大学, 2004(03)
- [7]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三个地级市为例[D]. 谢立新. 福建师范大学, 2003(03)
- [8]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大事记(1997~2001)[A]. 程钧培. 中国动力工程学会成立四十周年文集,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