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IS与环境模拟在环境地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金雨蒙[1](2021)在《基于热声复合作用的广场环境舒适度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文中提出广场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室外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其环境品质对于提升城市空间活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缺乏对于环境品质,特别是物理环境的考虑,大多数城市广场的环境均存在一定问题;其中,受到气候条件及设计理念的影响,严寒城市广场的热声环境问题较为严峻且存在季节性差异。与此同时,虽然针对于广场热声环境质量或环境感知的研究均较为广泛,但关于广场客观环境质量与使用者主观感知评价的关联研究较少;虽然针对于单一因素不同水平对于环境感知的影响研究较深入,但多因素复合作用,特别是交互作用的影响研究仍较为匮乏。因此,本文基于严寒城市广场热声环境的改善诉求以及相关研究的局限性,以哈尔滨市中小型休闲广场为例,采用主客观结合、多学科交融的研究方法从使用者主观感知的角度,对广场的客观环境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广场空间设计、环境营造及改善提升等提供参考。本文采用现场实测、环境舱实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数值模拟等综合研究方法对广场环境舒适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系统分析了哈尔滨市中小型休闲广场的空间形态特征及不同季节(冬季、过渡季以及夏季)广场的热声环境质量;深入辨析了热声复合作用对于不同季节广场环境主观感知的影响;构建了基于热声复合作用的舒适度等效区间及评价模型,并对广场环境舒适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寻求对于全年热声环境适应力较好的广场空间形态。首先,揭示了广场空间形态对于热声环境的影响差异。依据形态控制要素的统计数据,通过卫星影像、现场调研等方法提取了街区朝向、周围道路情况、周围建筑高度,平面尺度及比例等主要空间形态要素;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构建了具有不同空间形态的广场模型。通过现场实测探究了不同季节广场的热声环境现状及其差异;通过对全年不同季节广场模型的热声环境质量模拟计算,探究了具有不同空间形态广场的热声环境差异,并为广场环境舒适度的评价提供了客观环境数据支持。其次,针对热声复合作用对于环境感知的影响机制展开研究。通过在可控环境舱模拟不同季节的室外真实温度条件并进行问卷调查,辨析了热声复合作用下,不同广场声源及季节典型温度对于声环境感知、热环境感知和总体感知评价的影响,为广场实地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并筛选适宜声源。选取通用热气候指数和等效连续A声级作为环境参数指标,探究了热声复合作用下,不同季节温度和交通声水平对于广场动态环境感知的影响,并为舒适度评价模型的构建提供了主观评价数据基础。最后,基于热声复合作用对广场环境舒适度进行了综合评价。选取总体舒适度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分析客观热声环境参数与主观舒适度的量化关系,计算和建立了基于热声复合作用的舒适度等效区间以及评价模型;利用广场模型的热声环境模拟数据计算环境舒适度,采用可视化分布地图以及均值、极值、极差、面积占比等统计指标对广场环境舒适度进行了综合评价。本文的创新性成果为揭示了热声复合作用对于广场环境主观感知的影响机制,包括不同声源及季节典型温度、不同季节温度及交通声水平的影响;探究了客观热声环境参数与主观感知评价的量化关系,构建了基于热声复合作用的舒适度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广场环境品质的综合评价。本文对广场的客观环境质量与使用者的主观感知评价进行关联研究,符合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需求,对于城市环境及空间活力的改善提升,注重空间品质的城镇化发展均具有重要价值和科学意义。
许乃凡[2](2020)在《居住区地面农业生产潜力评估方法及平台展示研究 ——以天津市南开区学府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率的提高带来了能源紧缺、粮食危机、耕地流失与土地供需矛盾等日益尖锐的问题,使人们更加意识到对城市形态研究、城市居住区定位和城市可持续能源发展研究的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将农业生产引入城市住区成为让城市与自然更为和谐统一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城市住宅区进行绿色生产潜力的评估,是推动住宅区实现绿色生产性的前提;获得准确直观、利于推广的操作流程是后续开展社区设计重要研究基础。本研究综合利用仪器测定、数字模拟等方法,借由GIS、MS Excel和Java等分析软件对建筑群落光照环进行境模拟;以居住区地面作为研究对象,对可食作物进行选择配置研究,进一步细化了生产潜力计算方法,提高了研究区域生产潜力的计算准确度;并以Java计算机编程语言,设计搭建了相应的网络展示平台。本研究主要由生产性优化手法研究、环境模拟计算方法研究、展示平台搭建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第2、3章)通过对住区地面空间的种植方式、功能空间、布置类型的研究整理,总结出了住区地面空间生产性优化方法,并以南开区学府街道住区为例统计优化后的生产性种植区域面积。第二部分(第4章)在GIS平台中对研究区域的光照环境进行模拟和等级划分,建立天津地区可食作物种植数据库,对模拟环境中不同等级的光照区域进行可食作物地选择、配置和生产潜力计算。第三部分(第5章)使用Java计算机编程语言,套用Struts框架模板,采用前端后端分离地设计模式对网络展示平台进行搭建。本项研究能够为城市居住区的绿色生产性设计提供潜力评估计算思路、选型依据及规划方案;为未来城市设计者和管理者提供方法支撑、定量依据、政策和法规参考。
薛蕊[3](2020)在《基于CPTED理论的高校校园户外空间环境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校园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公共区域,校园环境和高校师生的安全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资源共享需求的提高,高校校园的开放性问题开始受到关注,随之而来的是对其开放性与安全性之间冲突和矛盾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收集高校校园环境安全状况的基础数据,探索满足安全需求的开放式的环境设计手段变得十分重要。本研究基于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CPTED)中安全环境设计原则对高校校园户外空间的安全状况展开评价研究。通过系统地梳理以CPTED理论为代表的环境与安全相关理论,筛选出适用于高校校园环境安全评价的CPTED原则,在此基础上总结校园环境的特点,进一步对各原则的概念和相关策略进行深入解读,从校园整体环境与局部环境的不同尺度上筛选评价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借助Arc GIS和空间句法等空间分析方法,分别以湖南大学南校区和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为评价对象进行实际调研和评价。从校园整体环境评价的结果可以发现活跃的商业店铺对监视性有积极意义;监视安全隐患点集中在建筑周边与偏僻小路上;警务室具有以点带面的地理优势但仍待开发;发现空间等级划分不清晰、建筑功能布局与选址不合理、建筑堡垒效应等会影响小区域内环境的可访问性安全。对校园局部环境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领域感、自然监视、访问控制三个原则中自然监视更加具有指示性的作用;场地的活跃性对场地安全有较大的影响,而由场地主要功能决定的场地公共性,会直接影响场地的活跃性,公共性低的场地具有更大的安全隐患,更应考虑安全的环境设计策略;在场地中引入球场等专门活动空间,或策划定期的活动,吸引固定活动用户(如轮滑、晨练等)会大大提高场地的安全性;场地的破碎情况尤其是过多的狭窄空间会降低场地的安全性;自行车停车处等空间的设置应尽量避免同时处在较孤立、周边视野差且远离场地出入口的位置,使其保证能够获得足够的自然监视。最终,本研究在对两个研究对象进行实际评价的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CPTED理论指导下的高校校园户外空间环境安全设计原则与策略,从领域性、监视性、访问控制三大方面,整体性、明确性、可视性、活跃性、可控性五个层次提出具体的环境设计策略;并综合整体环境评价方法与局部环境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提出更具操作性和实际指导性的校园户外空间环境安全评价方法和流程,希望能借此为高校校园户外空间环境安全质量优化提升做出贡献。
徐嵩[4](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尹莉莉[5](2016)在《基于GIS的生命体适应性地理环境模拟与分析 ——以H7N9禽流感和我国主要的90种入侵植物为例》文中提出生命体适应性地理环境是指能够适应某一生命体生存的虚拟地理环境,适应性地理环境建模通过GIS与空间数据挖掘算法的融合,揭示“生命体-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关联,模拟生命体适应生存和维持种群发展的各种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及其变化潜能,达到预测生命体适应性地理环境潜在分布的目的。生命体适应性地理环境模拟在疾病预测预警、生物多样性的管理、生态安全评估等诸多研究方向具有巨大的潜力。适应性地理环境不是一种静态的地理环境,除了具有内在的空间属性外,气候、经济、社会环境的主动变化赋予了适应性地理环境重要的时间属性和动态特征。这种时空特性给生命体适应性地理环境的模拟与预测提出了两个挑战:1)生命体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中适应性地理环境的动态模拟;2)环境的重大变化(如全球气候变化)与适应性地理环境动态交互。针对上述挑战,本文以基于GIS的适应性地理环境建模在流行病学(H7N9禽流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入侵植物)两个方面为例,利用GARP(规则集遗传算法)对1)疫情不同时段H7N9禽流感适应性地理环境动态模拟和2)全球气候变化下我国90种入侵植物适应性地理环境情景模拟进行了的探索。1.基于GIS对H7N9禽流感暴发的时空两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H7N9禽流感的暴发是分阶段进行的,存在很强的季节性。时空分析基础上文中利用GARP等空间数据挖掘的方法针对2013年到2015年以来3个暴发高峰期分成6个疫情周期阶段,分别模拟不同疫情阶段下H7N9的潜在暴发态势并对探索了影响H7N9禽流感的每个变量的重要性。2.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分别模拟了我国90种主要入侵植物在当前气候条件、三个温室气体排放水平(A2、A1B、B1)/四个时间段(2020-2040-2060-2080)共13个场景下,每种入侵植物的适应性地理环境及其交互变化。利用GIS空间分析和统计学分析了入侵植物在不同场景不同时间序列的迁移面积、迁移速度和迁移方向。探索了90种入侵植物未来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基本变化特征(扩散、萎缩趋势和位移);从整体的数量和扩散方向两个出发点分析,发现我国主要的90种入侵植物未来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东北方向的45度带一线、减少的区域为四川和我国南部/东南沿海省份;总体的迁移方向将是西北方向和东北方向,主要的迁移路线是西北方向。
孙永旺,朱建军,王蕾,历华[6](2007)在《基于GIS的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水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其中很主要的一个原因没有对水环境信息进行有效地分析和利用,本文针对这一状况,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外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的应用情况和研究的最新动态,在分析了我国水环境信息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水环境信息管理软件系统,并对水环境多源数据集成,GIS与水环境数学模型的集成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李海毅[7](2007)在《3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省土地退化动态研究》文中认为吉林省土地受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退化,制约着吉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借鉴全球变化的集成研究思路,参考其它领域的集成研究成果,结合吉林省土地退化的实际问题,应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论等学科的集成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研究。以3S为技术支持,开展了吉林省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生态景观变化研究;运用LUCC分析模型和景观格局等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该区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揭示了土地利用与覆盖的变化过程及规律;采用3S技术提取了吉林省坡度、坡长、植被因子,结合土壤侵蚀因子、降雨因子及耕作管理因子,利用通用水土流失方程估算了吉林省各地的水土流失模数,评价了水土流失强度,阐明了吉林省水土流失空间分异特征;开展了MODIS数据在吉林西部盐碱荒漠化监测中应用研究,表明MODIS数据在盐碱荒漠化定量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采用马尔柯夫模型,预测了2011年和2022年吉林西部土地退化趋势,然后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确定了吉林西部土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最后以吉林省通榆县为例,构建了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对研究区1985、1990、1995、1998、2001、2004年6个时段的农业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对策。上述系列研究成果,对吉林省退化土地的保护与恢复、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李松敏[8](2007)在《苏帕河梯级电站水环境模拟与质量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水电工程建设,特别是梯级水电开发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己成为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针对流域具体情况,系统地研究梯级开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流域水环境模拟,建立简单准确的评价模型,正确认识流域健康状况,不仅能够提高管理者的决策管理水平,对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针对苏帕河流域梯级开发实际情况,对各梯级电站水环境进行了模拟与质量评价:提出一种模糊数学、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流域各电站水质进行评价;对流域河流水质分布进行了一维稳态模拟;采用Dillon模型对运行期水库水质进行了预测;针对该流域水土流失严重问题,应用GIS、3ds max等软件对苏帕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护工程进行了视景仿真;针对流域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最后建立苏帕河流域梯级电站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将以上内容作为管理系统的一部分,以便于流域的管理。结果表明:苏帕河流域各断面水质均为Ⅰ类,隶属度-遗传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水质综合评价,结果客观、具体,精确度高;一维水质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运行期水库水体氮磷浓度符合国家标准,不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视景仿真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苏帕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护工程的真实情况,以三维动画直观反映竣工后的场景,并实现了场景漫游,为工程管理与决策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直观形象的可视化分析手段;苏帕河流域朝阳、乌泥河、阿鸠田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1.54亿m3、3.31亿m3、3.56亿m3,分别占来水量的48.9%、44.9%、52.3%,其中输沙需水量均占99%以上,因此提出保护苏帕河流域生态环境,关键是水电开发中应防治水土流失,降低输沙需水量;苏帕河流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促进苏帕河流域的系统化和信息化,较好地解决了模拟计算及动态显示问题,对于其他水域的环境管理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该项研究成果为水利工程及环境管理部门提供了有效、经济的决策信息,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孙平安[9](2006)在《吉林西部农业生态环境数字信息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数字地球”理论为出发点,结合生态环境科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创建了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信息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数字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将数字信息系统的开发建立在各信息模块建设的基础上,最后通过系统集成方案,将各信息模块及其功能纳入到了统一的工程体系中,建立了吉林西部农业生态环境数字信息系统,并完成了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研究的应用实例。该数字信息系统以空间数据管理和环境模拟分析为核心功能,解决了传统生态环境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信息容量少、数据共享困难、可视化和自动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可为吉林西部的农业生态环境的评价、预测、仿真优化等连续的系列性研究提供空间数据、指标体系、环境模拟模型及一体化操作平台。
方琼,唐仲华[10](2005)在《环境模拟与组件GIS的集成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了环境模拟模型类型和GIS功能及其优势,在此基础上,根据GIS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特点,对基于 GIS的环境模拟系统的结构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GIS与环境模型集成的2种耦合方法,并应用于地下水污染模拟与GIS的集成。
二、GIS与环境模拟在环境地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IS与环境模拟在环境地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热声复合作用的广场环境舒适度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来源及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复合作用对于环境感知的影响 |
1.3.2 城市公共空间热声环境研究 |
1.3.3 城市广场空间形态及设计研究 |
1.3.4 相关研究现状评析 |
1.4 研究范畴界定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广场环境舒适度及空间形态特征解析 |
2.1 广场环境舒适度辨析 |
2.1.1 舒适度内涵分析 |
2.1.2 影响因素调查 |
2.2 广场空间形态特征解析 |
2.2.1 广场形态控制因素 |
2.2.2 样本广场调研 |
2.2.3 空间形态要素 |
2.3 广场空间样本模型构建 |
2.3.1 正交试验设计 |
2.3.2 样本模型案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场热声环境实测及模拟研究 |
3.1 实测及模拟方法 |
3.1.1 现场实测 |
3.1.2 热环境数值模拟 |
3.1.3 声环境数值模拟 |
3.2 广场热声环境实测分析 |
3.2.1 哈尔滨市热声环境特征 |
3.2.2 热环境实测分析 |
3.2.3 声环境实测分析 |
3.3 广场热声环境模拟分析 |
3.3.1 模拟参数设置 |
3.3.2 热环境差异比较 |
3.3.3 声环境差异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热声复合作用对于环境感知影响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设计及实施 |
4.1.1 实验概况 |
4.1.2 实验设计 |
4.1.3 数据分析 |
4.2 声源及温度对于环境感知的影响 |
4.2.1 无声源引入的环境感知评价 |
4.2.2 声源及温度对于声环境感知的影响 |
4.2.3 声源及温度对于热环境感知的影响 |
4.2.4 声源及温度对于总体感知的影响 |
4.3 声源与温度交互作用的综合影响 |
4.3.1 声源种类与温度的交互作用 |
4.3.2 声级与温度的交互作用 |
4.3.3 声源与温度的综合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声复合作用对于环境感知影响的实地研究 |
5.1 研究设计及实施 |
5.1.1 研究概况 |
5.1.2 研究设计 |
5.1.3 数据分析 |
5.2 环境参数与环境感知评价的相关性 |
5.2.1 环境参数指标的筛选分析 |
5.2.2 环境感知评价相关性分析 |
5.3 热声复合作用对于环境感知的影响 |
5.3.1 热声复合作用对于热环境感知的影响 |
5.3.2 热声复合作用对于声环境感知的影响 |
5.3.3 热声复合作用对于总体感知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热声复合作用下广场环境舒适度评价研究 |
6.1 等效舒适度分析 |
6.1.1 复合作用的影响 |
6.1.2 舒适度等效区间 |
6.2 舒适度量化计算 |
6.2.1 舒适度评价模型 |
6.2.2 舒适度可视化表达 |
6.3 广场环境舒适度综合评价 |
6.3.1 冬季舒适度评价 |
6.3.2 过渡季舒适度评价 |
6.3.3 夏季舒适度评价 |
6.4 基于环境舒适度的广场空间设计指引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ENVI-MET软件模拟结果读取代码 |
附录2 环境模拟舱主观感知调查问卷 |
附录3 严寒城市广场环境感知调查问卷 |
附录4 广场环境感知评价统计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创新性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居住区地面农业生产潜力评估方法及平台展示研究 ——以天津市南开区学府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实证研究法 |
1.3.3 地理信息技术分析法 |
1.3.4 跨学科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社区、住宅区与住宅小区 |
2.1.2 社区农业 |
2.1.3 生产潜力 |
2.1.4 社区农业生产潜力 |
2.2 社区农业综述 |
2.2.1 社区农业的起源及发展 |
2.2.2 社区农业的类型 |
2.2.3 社区农业发展现状 |
2.3 天津地区生产潜力研究综述 |
2.3.1 生产潜力研究的起源及发展 |
2.3.2 生产潜力研究现状 |
2.3.3 天津地区生产潜力研究现状 |
2.4 小结 |
第3章 居住小区地面生产性优化基础资料收集——以天津市南开区学府街道为例 |
3.1 居住小区地面生产性手法归纳 |
3.1.1 不同种植方式 |
3.1.2 不同布置类型 |
3.1.3 不同功能空间 |
3.1.4 不同建筑小品结合 |
3.2 居住小区现状及优化 |
3.2.1 居住小区现状 |
3.2.2 优化方法 |
3.3 地面生产性用地面积统计 |
3.3.1 统计方法 |
3.3.2 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
3.3.3 数据结果统计 |
3.4 小结 |
第4章 居住小区地面潜力评估计算方法 |
4.1 确定计算框架 |
4.2 作物选择及决策方法 |
4.2.1 概念 |
4.2.2 GIS模拟日照环境技术原理 |
4.2.3 日照辐射模拟 |
4.3 生产性植物数据建立 |
4.3.1 可食作物概念 |
4.3.2 天津地区可食作物研究 |
4.3.3 植物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
4.3.4 植物检索与匹配 |
4.3.5 植物检索本册 |
4.4 可食作物地面可持续潜力评估 |
4.4.1 可食作物生产潜力 |
4.4.2 模型生产潜力概算与模拟数据对比 |
4.5 小结 |
第5章 基于JAVA语言的智能化检索与Web平台地图研发 |
5.1 Java的相关研究及应用 |
5.1.1 建筑领域的JAVA应用 |
5.1.2 农林领域的Java应用 |
5.2 开发可行性与需求分析 |
5.2.1 需求分析 |
5.2.2 开发可行性 |
5.3 结构设计 |
5.3.1 可食作物等级筛选 |
5.3.2 网络地图 |
5.4 成果集成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学府街道部分居住小区道路数据统计表 |
附录B 天津地区可食作物种植意愿排序表 |
附录C 种植密度单株产量 |
附录D 可食作物单季生产潜力表 |
附录E 小区现状调研表 |
致谢 |
(3)基于CPTED理论的高校校园户外空间环境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校校园安全问题现状 |
1.1.2 高校校园建设新趋势 |
1.2 概念解读 |
1.2.1 户外空间环境安全 |
1.2.2 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 |
1.3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研究 |
1.3.2 户外空间安全研究 |
1.3.3 校园安全评价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与环境安全相关的背景理论 |
2.1 犯罪学中与环境相关的理论 |
2.1.1 日常活动理论 |
2.1.2 理性选择理论 |
2.1.3 破窗理论 |
2.2 环境设计相关理论与方法 |
2.2.1 环境心理学中的领域性 |
2.2.2 实践中的经验与手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PTED理论梳理 |
3.1 西方国家CPTED理论发展 |
3.1.1 萌芽 |
3.1.2 第一代CPTED理论时期 |
3.1.3 第二代CPTED理论时期 |
3.1.4 第三代CPTED理论的展望 |
3.2 亚洲国家CPTED理论发展 |
3.2.1 日本 |
3.2.2 中国 |
3.3 CPTED评估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用于高校校园的CPTED原则 |
4.1 高校校园安全性与开放性 |
4.2 高校校园环境的特点 |
4.3 适用于高校校园的CPTED原则解读 |
4.3.1 领域性 |
4.3.2 访问控制 |
4.3.3 监视性 |
4.4 CPTED策略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方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整体环境评价方法研究 |
5.1 方法特点 |
5.2 主要技术手段 |
5.3 评价指标选取 |
5.4 湖南大学南校区户外空间整体环境安全评价实例 |
5.4.1 监视性评价 |
5.4.2 访问控制评价 |
5.5 结果分析 |
5.5.1 监视性分析 |
5.5.2 访问控制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局部环境评价方法研究 |
6.1 方法特点 |
6.2 主要技术手段 |
6.2.1 层次分析法 |
6.2.2 空间句法 |
6.2.3 景观生态学方法 |
6.2.4 ArcGIS核密度分析法 |
6.3 空间模块抽出 |
6.3.1 空间分类方法 |
6.3.2 空间模块抽出 |
6.3.3 空间细分与量化表述 |
6.4 评价体系建立 |
6.4.1 指标选取与层级确定 |
6.4.2 权重确定 |
6.4.3 指标测量方法 |
6.4.4 数据标准化 |
6.5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户外空间局部环境安全评价实例 |
6.5.1 评价对象 |
6.5.2 指标测量与计算 |
6.5.3 评价结果 |
6.6 结果分析 |
6.6.1 安全事件调查 |
6.6.2 评价体系检验 |
6.6.3 不同场地特性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果与讨论 |
7.1 CPTED理论指导下的高校校园户外空间环境安全设计原则与策略 |
7.1.1 设计原则 |
7.1.2 设计策略 |
7.2 CPTED理论指导下的高校校园户外空间环境安全评价方法与流程 |
7.2.1 高校校园户外空间整体环境安全评价方法 |
7.2.2 高校校园户外空间局部环境安全评价方法 |
7.2.3 高校校园户外空间环境安全评价流程 |
7.3 讨论与展望 |
7.3.1 “景观质量”与“安全性”的关系 |
7.3.2 封闭式校园与开放式校园 |
参考文献 |
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决议书 |
(4)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
2.1.2 城市安全理论 |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研究动态 |
2.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
3.1.2 地形地质条件 |
3.1.3 山地气候特征 |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
4.3.1 综合评价原则 |
4.3.2 综合评价方法 |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地理区位情况 |
5.1.2 山地环境现状 |
5.1.3 山地环境问题 |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
5.3.3 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
6.3 小结 |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基于GIS的生命体适应性地理环境模拟与分析 ——以H7N9禽流感和我国主要的90种入侵植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 章绪论 |
1.1 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现实需求 |
1.1.3 科学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适应性地理环境的模拟 |
1.3.2 不同疫情周期下H7N9禽 流感模拟分析 |
1.3.3 全球气候变化下入侵植物的模拟分析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方法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 章基于GIS的 适应性地理环境模拟的原理与方法 |
2.1 适应性地理环境 |
2.2 GIS在 适应性环境模拟中的应用 |
2.3 基于GIS的 适应性地理环境模拟的思路 |
2.4 基于GIS的 适应性地理环境的模型构建方法 |
2.4.1 规则集遗传算法 |
2.4.2 基于信息理论的改进的logistic环 境空间模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 章不同疫情周期下H7N9禽 流感的适应性地理环境动态模拟 分析 |
3.1 H7N9禽 流感的病学特征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资料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3.2.3 环境变量的分析筛选 |
3.2.4 环境变量筛选的结果 |
3.3 H7N9禽 流感的时空特征分析 |
3.3.1 H7N9禽 流感暴发的时间特征分析 |
3.3.2 H7N9禽 流感暴发的空间特征分析 |
3.4 不同疫情阶段的H7N9禽 流感适应性地理环境模拟 |
3.4.1 模型的模拟与优化 |
3.4.2 结果分析 |
3.5 H7N9禽 流感的Logistic建 模 |
3.5.1 H7N9禽 流感的信息理论指标 |
3.5.2 H7N9禽 流感影响变量的重要性评估 |
3.5.3 logistic建 模预测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 章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90种 入侵植物适应性地理环境模 拟分析 |
4.1 本文研究的入侵植物概述 |
4.2 数据的来源和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未来气候场景 |
4.2.3 数据处理 |
4.2.4 变量的筛选分析结果 |
4.3 全球气候变化下入侵植物的适应性地理环境模拟 |
4.3.1 全球气候变化下适应性地理环境模拟的原理 |
4.3.2 基于GARP模 型的模拟 |
4.4 未来不同场景下入侵植物的空间分布结果分析 -以 刺苋为例 |
4.4.1 不同场景不同时间序列的迁移面积 |
4.4.2 不同场景不同时间序列的迁移速度 |
4.4.3 不同场景不同时间序列的迁移方向 |
4.5 未来不同气候条件下入侵植物基本变化特征分析 |
4.5.1 不同气候场景下的单个物种的特征分析 — 以野老鹤草为例 |
4.5.2 扩散型入侵植物 — 以野老鹤草为例 |
4.5.3 萎缩型入侵植物 — 以野燕麦为例 |
4.5.4 位移型入侵植物 — 以斑地锦为例 |
4.6 我国主要入侵植物的总体扩散态势的GIS分 析 |
4.6.1 入侵植物的密度的变化分析 |
4.6.2 入侵植物种类的增加数量分布 |
4.6.3 入侵植物种类的消失数量分布 |
4.6.4 气候变化下入侵物种总体扩散方向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 章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成果和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 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 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3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省土地退化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立题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理论综述与技术方法 |
2.1 基础理论 |
2.1.1 系统论 |
2.1.2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理论与方法 |
2.2.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概述 |
2.2.2 LUCC的内涵及研究目标、重点 |
2.2.3 LUCC研究方法 |
2.2.4 LUCC研究进展 |
2.3 景观生态学 |
2.3.1 景观的基本概念 |
2.3.2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
2.3.3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
2.3.4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
2.3.5 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
2.4 土地退化 |
2.4.1 土地退化概述 |
2.4.2 水土流失研究进展 |
2.4.3 荒漠化研究现状 |
2.4.4 吉林省土地退化研究现状 |
2.5 技术方法 |
2.5.1 3S集成技术 |
2.5.2 环境模拟系统(EIS) |
2.5.3 RS-EIS-GIS集成技术 |
2.5.4 数据源及3S软件系统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环境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质地貌 |
3.1.3 气候 |
3.1.4 水文 |
3.1.5 土壤 |
3.1.6 植被 |
3.2 社会环境概况 |
3.3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第四章 吉林省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
4.1 吉林省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遥感制图 |
4.1.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解译方法 |
4.1.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系统 |
4.1.3 土地利用/覆盖解译标志 |
4.1.4 解译步骤 |
4.1.5 分类后处理及土地利用制图 |
4.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
4.2.1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模型概述 |
4.2.2 土地利用时空特征演变研究 |
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景观生态评价 |
5.1 景观格局分析的指标体系 |
5.1.1 景观斑块类型 |
5.1.2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软件 |
5.1.3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指数 |
5.2 吉林省 LUCC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5.2.1 类型水平的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5.2.2 景观水平的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水土流失动态研究 |
6.1 USLE中相关因子的确定 |
6.1.1 降雨侵蚀因子的确定 |
6.1.2 土壤侵蚀因子的确定 |
6.1.3 地形因子的确定 |
6.1.4 植被类型因子的确定 |
6.1.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的确定 |
6.2 土壤侵蚀模数估算及土壤侵蚀分级 |
6.2.1 土壤侵蚀模数估算及侵蚀强度分级 |
6.2.2 吉林省水土流失变化分析 |
6.3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
6.3.1 自然因素 |
6.3.2 人为因素 |
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土地荒漠化研究 |
7.1 MODIS数据在盐碱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 |
7.1.1 研究区概况 |
7.1.2 MODIS数据概述 |
7.1.3 植被指数的计算及应用 |
7.1.4 结果检验 |
7.1.5 结果分析 |
7.2 吉林西部土地荒漠化发展趋势研究 |
7.2.1 模型简介 |
7.2.2 计算步骤 |
7.2.3 预测结果 |
7.3 吉林西部荒漠化驱动力研究 |
7.3.1 自然因素 |
7.3.2 人为因素 |
7.3.3 荒漠化驱动力研究 |
小结 第八章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
8.1 生态安全研究概述 |
8.1.1 生态安全的概念、本质和特点 |
8.1.2 生态安全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8.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 |
8.2.1 研究区概况 |
8.2.2 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
8.2.3 部分评价指标说明 |
8.2.4 生态安全评价 |
8.2.5 评价结果及原因分析 |
8.2.6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对策 |
小结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参考文献 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摘要 Abstract |
(8)苏帕河梯级电站水环境模拟与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环境模拟研究进展 |
1.2.2 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1.2.3 梯级电站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研究进展 |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苏帕河流域梯级电站基本情况 |
2.1 苏帕河流域概况 |
2.1.1 范围及位置 |
2.1.2 自然地理条件 |
2.2 梯级开发工程概况 |
2.3 流域梯级开发环境现状 |
2.3.1 工程建设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 |
2.3.2 施工期大气环境质量影响 |
2.3.3 施工期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
2.3.4 施工弃渣对环境的影响 |
2.3.5 水土流失状况 |
第三章 水环境模拟及评价模型 |
3.1 一维稳态水质模型 |
3.2 运行期水库水质预测模型 |
3.3 水土流失防护工程视景仿真 |
3.3.1 基于GIS 的视景仿真基本原理 |
3.3.2 水土流失防护工程的视景仿真 |
3.4 生态环境需水量 |
3.4.1 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内涵 |
3.4.2 苏帕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 |
3.5 隶属度-遗传神经网络水质评价模型 |
3.5.1 模糊数学法的基本原理 |
3.5.2 BP 神经网络及Levenberg-Marquardt 算法 |
3.5.3 隶属度-遗传神经网络模型 |
第四章 苏帕河流域梯级电站水环境模拟及评价 |
4.1 苏帕河流域一维稳态水质模拟 |
4.2 运行期水库水质预测 |
4.2.1 参数的确定 |
4.2.2 预测结果及分析 |
4.3 苏帕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护工程视景仿真 |
4.3.1 水土流失防护目标 |
4.3.2 苏帕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护工程措施 |
4.3.3 防护工程视景仿真显示 |
4.4 苏帕河流域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 |
4.4.1 河流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 |
4.4.2 河流输沙需水量 |
4.4.3 河流污染防治需水量 |
4.4.4 苏帕河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确定及分析 |
4.5 苏帕河流域电站施工期水环境质量评价及分析 |
第五章 苏帕河流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
5.1 流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意义 |
5.2 苏帕河流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
5.2.1 总体设计思想 |
5.2.2 系统的组成 |
5.2.3 系统的功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图 |
(9)吉林西部农业生态环境数字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农业信息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农业生态环境数字信息系统建立的意义 |
1.4 论文的理论基础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字地球”的产生及其组成结构 |
2.1 “数字地球”概念的形成 |
2.1.1 信息论的形成与发展 |
2.1.2 空间信息技术与地球信息科学的兴起 |
2.1.3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
2.1.4 “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
2.1.5 “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 |
2.1.6 “数字地球”概念的基本内涵 |
2.2 “数字地球”的组成结构 |
2.2.1 “数字地球”的结构框架 |
2.2.2 “数字地球”的核心技术体系 |
2.3 “数字地球”的特点 |
2.3.1 “数字地球”的基本特点 |
2.3.2 “数字地球”的学科特点 |
第三章 “数字地球”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
3.1 “数字地球”的国际影响 |
3.2 “数字地球”的发展 |
3.2.1 数字城市 |
3.2.2 数字农业 |
3.2.3 数字流域 |
3.2.4 数字中国 |
3.2.5 “数字地球”核心技术体系的发展 |
3.3 “数字地球”的应用前景 |
3.3.1 资源环境的保护 |
3.3.2 国防建设 |
3.3.3 农业生产建设 |
3.3.4 智能化区域建设 |
3.3.5 虚拟环境建设 |
第四章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与特征 |
4.1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 |
4.1.1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结构 |
4.1.2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概念模型 |
4.2 吉林西部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特征分析 |
4.2.1 吉林西部地理单元特征 |
4.2.2 吉林西部农业生态环境系统要素特征 |
4.2.3 吉林西部主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
第五章 农业生态环境数字信息系统的构建技术 |
5.1 农业生态环境信息 |
5.1.1 农业生态环境信息特征 |
5.1.2 农业生态环境信息组成 |
5.1.3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中信息的联系与流通 |
5.2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信息模型的建立 |
5.2.1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信息模型的框架结构 |
5.2.2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信息模型的模块化分析 |
5.3 数据获取与更新分析 |
5.3.1 地图数字化 |
5.3.2 GPS 数据采集 |
5.3.3 RS 信息获取 |
5.4 数据存储与管理分析 |
5.4.1 GIS 及其空间信息管理 |
5.4.2 多源空间数据集成 |
5.4.3 元数据与数据字典 |
5.4.4 35 集成技术 |
5.5 数据传输与共享分析 |
5.5.1 数据库及其接口技术 |
5.5.2 数据标准化 |
5.5.3 数据传输与共享方案 |
5.6 信息开发与应用分析 |
5.6.1 GIS-EIS 耦合 |
5.6.2 组件技术与组件GIS |
5.6.3 信息表现与可视化 |
5.7 农业生态环境数字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 |
5.7.1 数字信息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
5.7.2 数字信息系统的结构设计 |
5.7.3 数字信息系统开发方案的实施 |
第六章 数据库系统模块建设 |
6.1 数据库系统结构设计 |
6.1.1 数据库系统的功能分析 |
6.1.2 数据库系统组成结构 |
6.2 基础数据库设计 |
6.2.1 数据来源及分类 |
6.2.2 数据逻辑关系分析 |
6.2.3 数据编码 |
6.2.4 基础数据库管理功能的编程实现 |
6.3 空间数据库建设 |
6.3.1 空间数据与空间数据库 |
6.3.2 空间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6.3.3 空间数据的组织与存储 |
6.3.4 主要空间信息的输入 |
6.3.5 空间数据库引擎 |
6.3.6 空间数据拓扑关系模型及其建立 |
6.3.7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6.4 专项指标库建设 |
6.4.1 专项指标库建立的目的 |
6.4.2 指标选取原则 |
6.4.3 指标体系的构造方法 |
6.4.4 指标库的建立 |
6.5 元数据库建设 |
6.5.1 主要元数据标准 |
6.5.2 元数据管理 |
6.5.3 区域级空间元数据库的建立 |
第七章 图形库模块建设 |
7.1 图形库功能分析 |
7.1.1 图形库功能分析 |
7.1.2 图形库结构分析 |
7.1.3 图形库的数据来源与分类 |
7.1.4 图形库的开发方法 |
7.2 组件GIS 概述 |
7.2.1 组件技术与组件GIS |
7.2.2 MapObjects 简介 |
7.2.3 ArcObjects 简介 |
7.3 图形库管理基本功能的编程实现 |
7.3.1 图形库管理界面的菜单设计 |
7.3.2 空间查询 |
7.3.3 属性分级 |
7.3.4 坐标系转换 |
7.3.5 地图输出 |
7.4 GIS 扩展模块的解决方案 |
7.4.1 扩展模块开发的技术方法 |
7.4.2 地理文件生成模块 |
7.4.3 文件转换模块 |
7.4.4 空间叠加模块 |
7.4.5 3D 可视模块 |
7.4.6 地理网格模块 |
7.4.7 遥感图像处理模块 |
第八章 环境模型库模块建设 |
8.1 环境模拟技术及其发展 |
8.1.1 环境评价研究新进展 |
8.1.2 环境预测(预警)研究的趋势 |
8.1.3 仿真优化研究新进展 |
8.1.4 环境规划决策研究的发展趋势 |
8.2 模型及模型库 |
8.2.1 常用的环境模拟模型 |
8.2.2 环境模拟系统与模型库 |
8.3 模型库的组织及存储方式 |
8.3.1 模型字典库的建立 |
8.3.2 模型文件库的建立 |
8.3.3 模型库的组织结构 |
8.4 EIS 与GIS 的耦合 |
8.4.1 GIS 与EIS 耦合的必要性 |
8.4.2 GIS 与EIS 的耦合方式 |
8.4.3 GIS 与EIS 耦合的技术方法 |
8.5 模型库的运行与实施 |
8.5.1 模型库的数据流程分析 |
8.5.2 面向对象的模型设计 |
8.5.3 环境模拟模型的调用 |
8.5.4 DPS 数据处理工具的集成 |
8.5.5 模型库数据接口设计 |
第九章 数字信息系统的集成开发与软件实现 |
9.1 数字信息系统的集成 |
9.1.1 集成开发环境 |
9.1.2 集成开发方案 |
9.1.3 系统集成的编程实现方法 |
9.2 数字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
9.3 数字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 |
9.4 数字信息系统的应用 |
第十章 农业生态环境数字信息系统的应用实例 |
10.1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概述 |
10.1.1 农业资源的概念和类型 |
10.1.2 农业资源利用模式 |
10.1.3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 |
10.1.4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征和目标 |
10.2 吉林西部农业资源特征及利用状况 |
10.3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
10.3.1 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基准 |
10.3.2 评价模型及算法分析 |
10.3.3 评价结果的数据库输出 |
10.3.4 评价结果可视化分析 |
10.4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预测 |
10.4.1 预测指标的确定 |
10.4.2 预测模型算法分析 |
10.4.3 预测结果的数据库输出 |
10.4.4 预测结果可视化分析 |
10.5 农业资源利用方案的优化 |
10.5.1 仿真优化模型 |
10.5.2 变量信息输入 |
10.5.3 调控方案的确定 |
10.5.4 模型运行及结果输出 |
10.5.5 最优化方案分析 |
10.5.6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
结论与建议 |
附录:论文撰写过程中所参考的部分国内外网络资源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吉林西部农业生态环境数字信息系统研究(摘要) |
Abstract |
(10)环境模拟与组件GIS的集成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环境问题类型及其模拟模型特点 |
2 GIS功能特点 |
3 GIS与环境模型集成方法 |
3.1 松散集成 |
3.2 紧密集成 |
4 集成策略[4] |
4.1 集成策略分析 |
4.2 集成策略分析示例 |
5 结语 |
四、GIS与环境模拟在环境地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热声复合作用的广场环境舒适度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D]. 金雨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居住区地面农业生产潜力评估方法及平台展示研究 ——以天津市南开区学府道为例[D]. 许乃凡. 天津大学, 2020(02)
- [3]基于CPTED理论的高校校园户外空间环境安全评价研究[D]. 薛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 [5]基于GIS的生命体适应性地理环境模拟与分析 ——以H7N9禽流感和我国主要的90种入侵植物为例[D]. 尹莉莉. 湖南科技大学, 2016(03)
- [6]基于GIS的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 孙永旺,朱建军,王蕾,历华. 测绘科学, 2007(05)
- [7]3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省土地退化动态研究[D]. 李海毅. 吉林大学, 2007(04)
- [8]苏帕河梯级电站水环境模拟与质量评价研究[D]. 李松敏. 天津大学, 2007(04)
- [9]吉林西部农业生态环境数字信息系统研究[D]. 孙平安. 吉林大学, 2006(09)
- [10]环境模拟与组件GIS的集成策略[J]. 方琼,唐仲华. 江苏环境科技, 200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