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康凯可湿性粉剂对茶叶生产的影响

3.4%康凯可湿性粉剂对茶叶生产的影响

一、3.4%康凯可湿性粉剂对茶叶生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聪[1](2021)在《降香黄檀食叶害虫高毒力白僵菌选育及其新型杀虫剂研制》文中提出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是我国较为常见的珍贵红木,其经济价值极高,市场需求大。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降香黄檀病虫危害日益突显,严重制约了降香黄檀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生物杀虫剂在降香黄檀虫害的防治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一种广谱性的昆虫病原真菌,在防治农林害虫方面的研究应用有很多。本研究以一株分离至降香黄檀林下害虫的白僵菌菌株HNCMBJ-P-01为对象,对该白僵菌进行紫外-微波复合诱变选育,筛选高毒力的白僵菌,对高毒力诱变菌株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并进行白僵菌可湿性粉剂配方的研制,将研制出的可湿性粉剂进行林间试验,评价其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双线卷裙夜蛾的林间防效,为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真菌杀虫剂的开发及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白僵菌高毒力菌株的复合诱变选育:通过紫外线对白僵菌HNCMBJ-P-01进行诱变,筛选得到最佳诱变菌株HBUV-22,再采用微波进行复合诱变,最终筛选得到高毒力诱变菌株HBWB-44,其对双线卷裙夜蛾幼虫的10天的校正死亡率达到80.00%,致死中时为5.622d,是原始菌株HNCMBJ-P-1的1.23倍和0.76倍。且该菌株遗传性能稳定,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2)基于响应面分析的高毒力诱变株发酵条件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系统研究了碳氮源、无机盐、培养时间、接种量、温度及pH值等因素对高毒力诱变菌株HBWB-44发酵培养的影响,确定了该菌株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BWB-44的最优基础培养基为SDY培养基,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胰蛋白胨。在控制单一发酵培养条件的情况下,确定该菌株最佳培养时间为3d,最佳接种量为3%,最佳培养温度为28℃,最佳培养基初始pH为7.0,通过响应面分析进一步对该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到多个参数的最优组合:培养时间3.458d,接种量3.285%,温度28.159℃,pH6.702,预测菌丝生长量为13.073 g/L,为高毒力白僵菌的规模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3)高毒力白僵菌可湿性粉剂研制及其林间防效:研制了白僵菌HBWB-44的可湿性粉剂,将配制成的可湿性粉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及林间防效测定,确定了白僵菌HBWB-44可湿性粉剂的基本配方为:30%白僵菌HBWB-44孢子粉、5%的润湿剂聚乙烯醇、5%的分散剂多聚磷酸钠、0.5%紫外保护剂氧化锌、载体硅藻土补足至100%。室内测定结果表明,处理10d后,100倍白僵菌剂稀释液、白僵菌孢悬液、1000倍绿海白僵菌剂稀释液及1000倍苦参碱剂稀释液的杀虫效果相当。在海南降香黄檀人工林基地对菌剂进行林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白僵菌可湿性粉剂100倍液的防治效果可达60.89%,仅次于植物源杀菌剂苦参碱的防治效果,该可湿性粉剂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宁楠楠[2](2021)在《马铃薯组培苗污染真菌的种类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上世纪中后期,马铃薯是我国很多地区的主要食物,随着栽培面积逐年扩大,马铃薯产业发展迅猛。尤其是我国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以来,很多地区把马铃薯作为扶贫的重点,马铃薯一跃成为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粮经作物。马铃薯品种退化严重制约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而脱毒试管苗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病毒的侵害和积累以及品种退化等问题。污染问题又是组培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如果不加以预防和控制将会造成时间和经济的浪费和损失。本研究对马铃薯组培苗培养过程中易造成污染的真菌进行了分离,调查污染真菌对组培苗的危害情况,并开展了污染真菌物系统分类及多样性研究;针对组培苗生产过程中造成严重损失的污染真菌,进行了室内防治药剂的筛选和毒力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马铃薯组培苗污染真菌的多样性研究从组培生产实验室采集受污染的马铃薯组培苗,分离培养出纯的污染真菌,通过对污染真菌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和大亚基(LSU)序列进行测定,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7株污染真菌属于生赤壳科Bionectriaceae的聚端孢霉属Clonostachy、虫草菌科Cordycipitaceae的Parengyodontium、丛赤壳科Nectriaceae的镰刀菌属Fusarium、假球壳科Pleosporaceae的链格孢属Alternaria、根霉科Rhizopodaceae的毛霉菌属Mucor、泡头菌科Physalacriaceae的火菇属Flammulina、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的革孔菌属Coriolopsis、曲霉科Aspergillaceae的曲霉菌属Aspergillus和青霉菌属Penicillium、枝孢霉科Cladosporiaceae的枝孢菌属Cladosporium以及枝顶孢属Acremonium和帚枝霉属Sarocladium,说明马铃薯组培苗污染真菌种类复杂,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其中Aspergillus sp.、Cladosporium sphaerospermum、Penicillium sp.、Fusarium spp.、Clonostachys rosea、Fusarium spp.、Alternaria spp.、Aspergillus ochraceus、Fusarium acuminatum 9株真菌污染的频率最高。2污染真菌种类鉴定以菌落和显微形态特征为基础,结合分子生物学对污染率较高的9株污染真菌种类进行了鉴定,其中鉴定到具体种类的有5个菌株,分别为粉红螺旋聚孢霉菌Clonostachys rosea、球孢枝孢菌Cladosporium sphaerospermum、产红青霉菌Penicillium rubens、锐顶镰刀菌Fusarium acuminatum和赭曲霉菌Aspergillus ochraceus,对形态特征及其对组培苗的危害进行了描述。3污染真菌室内防治药剂的筛选使用11种杀菌剂对3种主要污染真菌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 roseas、产红青霉Penicillium rubens和毛霉菌Mucor sp.进行了室内药剂毒力测定。结果表明70%甲基硫菌灵、250克/升嘧菌酯、3%中生菌素、50%啶酰菌胺、40%腈菌唑和80%多菌灵6种药剂对3种病原菌的生长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3%中生菌素、250克/升嘧菌酯和40%腈菌唑毒力最强。

施云龙[3](2020)在《茶树抗炭疽病和抗冻机制及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真菌病害和低温是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的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因素,对茶叶品质和产量有重要影响,备受关注。本研究以茶树炭疽病和冻害为研究对象,探索茶树抵御这两种胁迫的分子机制及调控网络,寻找可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育种利用的抗性相关分子标记,以期加快茶树的抗性育种进程,实现多基因有效聚合,促进茶树高抗多抗育种,为茶树高质量生产提供基础。本文以‘龙井43’为主的多个茶树品种为试验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转录组、双重转录组、基因克隆、高效液相色谱(HPLC)、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平行反应监测(PRM)、色差分析和叶绿体荧光参数(Fv/Fm)测定等技术,研究茶树炭疽病感病叶的真菌多样性,揭示病原菌种类及致病活力,为活体或者离体实验提供致病菌;建立茶树炭疽菌有伤接种和快速感染的方法,开发茶树炭疽病抗性基因及其分子标记,了解关键基因、蛋白和植物激素的作用,明确茶树和炭疽菌的互作机制;开发茶树多品种抗冻性快速评价体系和相关分子标记,为抗寒育种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真菌多样性结果显示,茶树健康叶中枝孢属Cladosporium、柱隔孢属Ramularia丰度较高,炭疽病发病叶前中期炭疽病菌属Colletotrichum的菌群比例显着上升,发病中后期炭疽病菌属的菌群比例稍有下降,而假拟盘多毛孢属Pseudopestalotiopsis显着增加。炭疽菌属是茶树炭疽病的主要致病菌属,假拟盘多毛孢属菌群在中后期显着增加,与前者共同作用,扩大病斑和形成其它病症。(2)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结果表明,初代分离菌回接后,对新感染病斑再进行组织分离的方法,相比单一使用组织分离法或者稀释法,杂菌较少,效果最好。本研究分离的9株菌株中有6株是炭疽病菌,分离率67%。分子鉴定结果显示,涉及45种纯化菌株的种类,主要优势致病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或其复合种。(3)两个易感病品种(‘龙井43’和‘浙农139’)健康叶和感病叶的转录组分析表明,‘龙井43’叶片检出差异表达基因1621个,‘浙农139’则达到3089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传导和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这两条重要的KEGG代谢通路中,同时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催化活性、细胞壁变化等GO通路。对ALD1、NPR1和PR1等多个关键基因进行克隆,明确其核苷酸序列,并对其氨基酸序列在线分析,预测其蛋白理化性质和结构模型。HPLC结果显示茶树感染炭疽病后内源性水杨酸含量显着提高,qRT-PCR结果表明感病叶中的ALD1、NPR1和PR1等基因表达显着上调。在茶树上第一次证实PR1蛋白和内源性水杨酸是炭疽病感染过程的关键化合物,它们对茶叶抗炭疽病的免疫激活反应起关键作用,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4)建立改良的有伤接种和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相结合的茶树抗病性判断方法,检测表明:‘LCS’、‘4-52’和‘4-147’属于抗病品种,WM1、WM3和‘FZ-0’属于易感病品种。番红固绿染色法结果表明:茶树品种的抗病性差异可能源于细胞壁变化的快慢和木质素含量的增加量。建立2个茶树品种(‘LCS’和‘WM3’)和5个时间点(0 h、12 h、30 h、72 h和120 h)和炭疽菌TJB44的具有时间分辨的双重转录组数据库,结果表明:共有7425 DEGs参与茶树抵御炭疽病的过程,主要集中在细胞壁相关、次级代谢产物、酶类、植物激素、过氧化物、信号传递、转录因子、PR蛋白等过程,抗病性强的品种可能在感染初期能快速响应炭疽菌入侵信号,通过细胞壁的变化和植保素的产生等对炭疽菌的定植有减缓和阻止作用;共有3697个DEGs参与炭疽菌入侵过程,发现炭疽菌的致病能力与植物毒素(Cerato-ulmin、Cerato-platanin)、果胶裂解酶等破坏茶树细胞壁的酶类、伏鲁宁小体、CAP20蛋白和CFEM效应子等显着相关。PRM蛋白质定量验证结果表明:茶树几丁质酶(CHIT)、类甜蛋白(TLP)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72h处理组显着上调,这些酶降解炭疽菌细胞壁成分,与转录组结果一致;‘LCS’健康叶PR1蛋白含量显着高于‘WM3’;处理组该蛋白含量减少,而PR1基因显着上调,可能是PR1蛋白由于在抗病过程中发挥作用而被消耗,消耗量大于合成量。双重数据库揭示了炭疽菌入侵和茶树防御的相关基因及其编码产物,为深入研究茶树和炭疽菌互作分子机制提供基础。(5)使用田间观测法测定47个茶树品种的冻害系数(H),有效判断不同茶树品种的抗冻性差异。茶树枝条在-15℃冷冻2 h后置于室温5 h,其Fv/Fm、psbA基因的表达水平、色差中的绿红(a)指标与不同茶树品种的抗冻性差异相关。研究发现,a指标冷冻前后的比值Ra和Fv/Fm冷冻前后的比值RFv/Fm与H呈现相关性,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H=30.03-10.82Ra(n=47,P值<0.01)和H=60.31-50.09RFv/Fm(n=47,P值<0.01)。qRT-PCR结果显示抗冻性强的茶树品种在冷冻胁迫后仍能保持较高的psbA基因表达水平,有利于D1蛋白的从头合成和维持光系统2(PSII)活力。这些指标能快速评价茶树品种抗冻性,有利于加速茶树抗冻能力筛选进程。

张余杰[4](2019)在《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抗性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Matsuda)(即“假眼小绿叶蝉”)是茶树上最重要的害虫之一。由于该虫寄主广泛、适应能力强、每年发生代数多等特点,给茶叶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目前,生产上防治小贯小绿叶蝉的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化学药剂的不合理的滥用,导致其抗药性不断升高。噻虫嗪是一种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触杀、内吸、胃毒活性,且杀虫谱广,是防治小贯小绿叶蝉的主要化学药剂。已有的研究表明,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的抗药性呈逐年增加趋势。评价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的抗性机制是制定抗性治理对策和开发杀虫剂的重要依据。因此,本文以室内驯化获得的抗敏品系为材料,从生命表构建、抗敏品系筛选、酶活测定、转录组学与抗性基因的扩增和原核表达等方面,探究了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产生抗药性生化及分子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了云贵高原小贯小绿叶蝉生命周期表并筛选了抗敏品系本研究结果表明:成虫的龄期最长,为18.90 d,其次为卵9.02 d,1-5龄若虫的龄期分别为1.28 d、1.92 d、2.12 d、2.78 d、1.37 d。小贯小绿叶蝉的年龄-阶段特定存活率(Sxj)曲线之间存在明显的重叠;随着时间的增加,小贯小绿叶蝉的年龄-特定存活率(lx)在31 d时开始出现下降,44 d时所有个体均死亡;年龄-特定生殖力(fx)、年龄-特定生殖力(mx)曲线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年龄-阶段期望寿命(exj)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逐渐降低;小贯小绿叶蝉雌虫一个初生卵的生殖价值(vxj)为1.065,随着年龄和龄期的不断延长,其生殖价值亦随之增高,当到了第10天时,雌虫产卵时的生殖价值达到顶峰。抗敏品系筛选结果显示:小贯小绿叶蝉敏感品系在24 h、48 h、72 h毒力回归方程分别为y=4.2952+1.6306x、y=4.6528+1.9017x、y=5.0957+2.0957x,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2、0.9705、0.9362;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7055 mg/L、1.5226mg/L、0.8971 mg/L。抗性品系连续筛选15代后,LC50上升至52.4806 mg/L,为初始LC50的19.40倍,达到中抗水平。2.探明了小贯小绿叶蝉抗噻虫嗪的生化机制增效醚(PBO)、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以及磷酸三苯酯(TPP)对小贯小绿叶蝉敏感品系的增效比依次为1.4115、1.2251、0.8911,而在抗性品系中增效比依次为3.0153、2.8508、1.010,结果显示,PBO和DEM在小贯小绿叶蝉抗性品系中的增效作用明显,与之相较,TPP增效作用一般。小贯小绿叶蝉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处理组,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活力分别为0.2977mmol/pro(mg)/30 min与1.9707mmol/pro(mg)/30 min,两者之间差异显着,抗性品系的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活性为敏感品系的6.62倍;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力分别为33.3337 U/mg prot与182.2680 U/mg prot,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差异显着,抗性品系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为敏感品系的5.47倍;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活力分别为0.2934nmol/min/mg prot与0.3002 nmol/min/mg prot,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差异不显着,抗性品系的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活性为敏感品系的1.02倍。3.阐明了小贯小绿叶蝉抗噻虫嗪的分子机制通过对小贯小绿叶蝉抗敏品系的转录组进行分析,共计得到222059个unigenes,在七大数据库中注释比对中,其中有7844条unigenes成功注释到所有数据库,有107653条unigenes至少成功注释到一个数据库。此外,仍有114406条unigenes未能成功注释,这部分unigenes序列的作用和功能尚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分析。通过Blastx比对,共获得编码蛋白质的核酸序列(CDS)67224条;经estscan预测,共获得编码核酸和氨基酸的序列(CDS)56437条。基于阈值pval<0.01,fold change≥2对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基因进行筛选,共获得差异unigenes 3131个,其中显着上调169个,显着下调1423个。3131个差异unigenes中,共计1598个成功的注释到GO数据库三大类三十个功能组,其中生物学过程大类中以蛋白质水解、氧化还原过程功能组unigenes个数最多,分别为138个、139个;分子功能大类中unigenes数目较多的功能组分别为作用于L-氨基酸肽的肽酶活性(unigenes数142个)、肽酶活性(unigenes数144个)、内肽酶活性(unigenes数102个)、氧化还原酶(unigenes数137个)、水解酶活性(unigenes数296个),说明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的抗性在生物学方面表现为体内细胞不同代谢活动的进行,主要与细胞中的结合抑或催化活性等功能相关。上调差异表达unigenes中共有11个unigenes与抗药性相关,主要包括细胞色素氧化酶、谷胱甘肽转移酶、羧酸酯酶、细胞色素b基因、三磷酸腺苷合酶基因等,且代谢抗性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倍数较高,因此推测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的抗性可能以代谢抗性为主。4.克隆并解析了抗性基因Eo GSTs1的生物信息学特征通过对筛选出来的抗性基因进行克隆测试,成功扩增出一个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Eo GSTs1(Cluster-166.0)的全长c DNA,其长度为841 bp,预测Eo GSTs1基因编码区的长度为624 bp,共编码207个氨基酸,其中5′端非编码取长度为99 bp,3′端非编码取长度为118 bp,起始密码子为ATG,终止密码子为TGA,poly A的长度为16 bp;Eo GSTs1基因蛋白分子量值为23.68932 k Da,理论等电点值为6.00;带负电荷的和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数量分别为30个和29个,N端以蛋氨酸起始,半衰期为30 h。在溶液中的不稳定系数为31.87,低于不稳定系数阈值40,脂肪系数值为78.26,总平均疏水性值为-0.376。该蛋白共含有3331个原子,其中碳原子1078个,氢原子1662个,氮原子276个,氧原子305个,硫原子10个。该蛋白包含20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排名前三的氨基酸分别为丙氨酸Ala(A)、赖氨酸Lys(K)、谷氨酸Glu(E),数量分别为19个、19个、16个,数量占比分别为9.2%、9.2%、7.7%;含量较低的氨基酸为Cys(C)、His(H),数量分别为2个和1个,数量占比依次为1%、0.5%。Eo GSTs1基因蛋白中不存在信号肽,且无跨膜螺旋区。此外,该蛋白的催化结构域包含69个氨基酸残基。Clustal Omgea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小贯小绿叶蝉与其他四种半翅目的昆虫的GST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多个保守氨基酸序列。经Blast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其与枯蝉Subpsaltria yangi、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葡萄根瘤蚜Daktulosphaira vitifoliae、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等的GST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高,分别为53%、52%、52%、50%。多种不同目昆虫的GST基因氨基酸全长序列经ML与BI系统发育分析,两者的拓扑结构基本一致,小贯小绿叶蝉Eo GSTs1基因与已知半翅目昆虫的GST基因聚为一支,与已知蜚蠊目和膜翅目昆虫的GST基因距离较远,与膜翅目、鞘翅目、蜚蠊目的昆虫亲缘关系较远。不同类型GST亚族基因经邻接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小贯小绿叶蝉Eo GSTs1基因与Sigma亚族的聚为一支,显示出较近的亲缘关系,与Delta和Epsilon亚族距离较远,表明亲缘关系较远。小贯小绿叶蝉Eo GSTs1基因蛋白序列由207个氨基酸组成,包含9个α螺旋和2个β折叠,属于谷胱甘肽转移酶超家族,具有两个保守结构域,与其他昆虫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包含2个Asn-Xaa-Ser/Thr序列,其中1个为N-糖基化位点;含有8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丝氨酸磷酸化位点4个,分别位于肽链第95、118、152和166位;苏氨酸磷酸化位点2个,分别位于肽链第47和125位;酪氨酸磷酸化位点2个,分别位于肽链第148和188位。小贯小绿叶蝉Eo GSTs1基因蛋白的三维结构预测结果显示其三维结构与模板德国小蠊的蛋白具有较高的相似度,C-score值为1.21,大于-5小于2,TM-score值为0.88±0.07,大于0.5。5.纯化获得目标蛋白EoGSTs1,初步探明其酶学特征通过原核表达技术,并结合Ni柱亲和纯化获得了目标蛋白EoGSTs1,经SDS-PAGE电泳检测表明EoGSTs1主要以可溶的形式存在,Western blot验证结果显示其与所预测的蛋白分子量23.68932 k Da相一致。酶活测定表明,重组蛋白EoGSTs1(r EoGSTs1)对通用底物CDNB具有催化活性,且在p H 7,温度25℃时酶活力最高。重组蛋白EoGSTs1米氏常数Km为0.07782±0.01990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12.15±1.673μmol/min·mg。根据其重组酶对模式底物CDNB的催化活性,推测其具有降解外源物质的重要作用。

胡存中[5](2019)在《除虫脲在芥蓝中的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药残留动态研究是农药科学使用和农药最大残留量制定的基础。除虫脲是一种广谱高效的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鳞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的多种害虫如粘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和柑橘潜叶蛾等具有良好的防效,在推荐使用剂量下对蜜蜂、青蛙、鱼等非靶标生物安全。除虫脲在我国登记在十字花科蔬菜上防治菜青虫和小菜蛾等,但尚未制定除虫脲在芥蓝上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芥蓝和土壤中除虫脲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经过六地田间试验明确了 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施药后,在芥蓝和土壤中的动态消解及最终残留量,评估了除虫脲在芥蓝上的膳食风险。提出了除虫脲在芥蓝上最大残留限量建议值。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除虫脲在芥蓝和土壤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残留分析方法。使用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优化流动相比例、流速、柱温等因素实现了除虫脲与杂质的分离,峰形对称,保留时间恰当,分离度符合残留分析检测的要求。在0.1~60 mg/L的范围内,除虫脲的浓度与色谱峰面积成线性关系,R2=1。以乙腈和水作为提取溶剂,弗罗里硅土小柱净化,除虫脲在芥蓝和土壤中的最低检出浓度(LOQ)为0.05 mg/kg;平均添加回收率86.3%~102.2%,相对标准偏差0.2%~8.1%,其灵敏度和准确度满足农药残留检测要求。2.研究了除虫脲在江苏和吉林两地土壤和芥蓝中的动态消解过程。除虫脲在两地的消解速度存在显着差异,除虫脲在土壤和芥蓝中的残留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江苏、吉林两地除虫脲在芥蓝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8 d、7.9 d,在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8.2 d、11.9 d。3.研究了 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在吉林、河北、河南、江苏、湖南和贵州六地芥蓝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特性,结果表明:以188 ga.i/ha、244 g a.i/ha的剂量在芥蓝上施药2次和3次,每次施药间隔期为5d,距最后一次施药3、5、7 d,六地芥蓝中除虫脲的残留量分别为1.46~9.15 mg/kg、0.80~4.55 mg/kg、0.43~0.96 mg/kg,六地土壤中除虫脲的残留量分别为<0.05~1.41 mg/kg、<0.05~0.55 mg/kg、<0.05 mg/kg。4.评估了除虫脲在芥蓝上的膳食风险,结果显示采收间隔期为7天时,风险概率为63.7%。说明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防治芥蓝菜青虫,最高用药量244 g a.i/ha,最多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为7天。在最高用药量244 g a.i/ha,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为7天的条件下,除虫脲对大众人群不会产生健康威胁,处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提出除虫脲在芥蓝上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值为2mg/kg。

李程锦[6](2019)在《黑刺粉虱对茶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防治研究》文中指出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隶属半翅目粉虱科,以若虫聚集在茶树的叶片背面刺吸汁液,排泄物可以诱发茶煤病,是山东茶园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危害茶叶的品质和产量。为明确黑刺粉虱为害对茶叶理化性质的影响,进一步制定其绿色防控措施,本研究通过对3种茶树被黑刺粉虱为害前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及扣棚前安全期田间生物药剂和化学药剂防治方法进行研究,为绿色、高效防治黑刺粉虱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黑刺粉虱为害龙井43#后茶多酚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显着性降低;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和儿茶素的含量无显着性变化。黑刺粉虱为害福鼎大白后茶多酚和儿茶素的含量显着降低;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和可溶性糖含量无显着性变化。黑刺粉虱为害黄金芽后茶多酚的含量显着性降低,为害等级达到3级时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显着性降低;咖啡碱、可溶性糖和儿茶素的含量无显着性变化。2.黑刺粉虱为害前福鼎大白和龙井43#体内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无显着性差异,但均显着高于黄金芽体内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则是龙井43#>福鼎大白>黄金芽且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福鼎大白和黄金芽被黑刺粉虱为害后光合色素含量变化不显着,龙井43#被黑刺粉虱为害后,叶片中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显着降低。3.黑刺粉虱为害前POD活力龙井43#>黄金芽>福鼎大白且存在显着性差异,CAT活力以龙井43#显着高于福鼎大白和黄金芽,POD活力以福鼎大白显着低于龙井43#和黄金芽。黑刺粉虱刺吸为害龙井43#后,其SOD、CAT、POD活力显着上升;福鼎大白SOD、POD活力均出现显着上升现象,但CAT活力上升不显着;黄金芽的POD和CAT活力随着黑刺粉虱为害等级的增加,显着升高后降低,SOD活力呈显着下降趋势。4.0.5%藜芦碱水剂800倍液和10%联苯菊酯8000倍液按照亩用药量3:1的配比进行药剂的混合使用防治黑刺粉虱若虫时防治效果最好,要优于药剂单独使用及混合使用时的效果。

陈德西,何忠全,黄腾飞,刘欢,向运佳,卢代娟[7](2018)在《几种非化学药剂防治茶饼病效果比较》文中认为茶饼病是茶叶生产中的重大病害之一,常造成重大损失。为筛选其有效的防控药剂,进行了6种生物农药对茶饼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供试6种药剂中10%多抗霉素B 800倍液喷雾防治茶饼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施用2次后平均防效达到98.39%;1%蛇床子素水乳剂150倍和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45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52.43%和51.00%,其余3种药剂的防效均在40%以下。多抗霉素可用于绿色、生态茶叶生产中防治茶饼病,蛇床子素和波尔多液可在有机茶生产中防治茶饼病使用。

钟灵珅[8](2018)在《茶叶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控技术》文中研究表明茶叶是山茶科植物,在我国是重要经济作物,而炭疽病严重影响了茶叶质和量,近年来在茶区呈逐年上升态势,致使茶叶枯萎,产量下降,威胁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该病害的重要性,本文从炭疽病的病原学出发,以病原鉴定为研究基础,从中分离鉴定引起炭疽病害的主要病原菌。随后对炭疽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从现有9种药剂中选出对茶叶炭疽病比较敏感的药剂,并且以前期筛选到的生物菌肥芽孢杆菌B2为供试材料,进行茶园田间施肥,采集茶叶叶片进行内生菌分离、筛选、培养以及拮抗试验。上述研究可为今后深入了解炭疽病病害、制定防病措施、茶叶品质提升以及安全生产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福建省宁德、周宁、龙岩3个茶区的茶叶上采集炭疽病发病明显叶片,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6株菌株,进一步培养纯化,待产孢后接种到健康叶片,与田间自然发病显现相似症状。对出现典型症状的叶片再次进行组织分离,获得相同病原菌,完成柯氏法则对分离物的鉴定,就此证明该菌是导致炭疽病的病原菌。(2)PDA培养7d左右,菌落中央凸起,菌丝致密呈绒毛状,菌落中心产橙色油状物质,中心灰色,边缘呈白色,培养基背部同心环状,中心沉积黑色素。通过镜检观察,分生孢子呈长椭圆形、椭圆形,无色,表面附着黑色颗粒。以传统的形态分类为基础,进行形态学鉴定,初步判定病原菌为炭疽菌。随后对分离的6个病原菌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别选用ITS、β-tubulin、LSU、GS和CglNT这5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通过序列比对,鉴定为刺盘孢属的炭疽菌。(3)为了筛选防治炭疽病的有效药剂,选取致病性强的由宁德地区分离的炭疽菌为例,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PDA平板上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同一药剂其抑菌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供试9种药剂中40%咪鲜胺、50%嘧菌酯、40%嘧菌环胺试剂对炭疽菌的效果最好,80%多菌灵抑菌效果最差。(4)施用菌肥后茶叶叶片内生菌数量显着增加,且其对茶炭疽病病原菌的拮抗能力与原菌株相当。对筛选的内生菌和芽孢杆菌B2进行16SrRNAPCR扩增、测序、比对、系统发育分析,两者的一致性达到99.93%,只有一个碱基的差异,确定两者为同一菌种,为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结合形态学鉴定,证实供试芽孢杆菌B2定殖成功。(5)提倡茶园不用药,依靠科技进步和集成创新,采取茶园嵌套种植多种树木、作物的方式,增强茶园自然生态调控能力,抑制病害发生,修复茶园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群落系统,积极打造茶产业绿色发展新模式,打响“清新福建、绿色农业”茶叶品牌,构建防控技术体系。

陈巍峙,朱志刚[9](2013)在《信阳市茶树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文中提出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具有明显区域种植优势,已成为信阳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茶树从嫩梢至地下部的各部分,均可遭受病虫的为害,病虫害种类繁多,危害重。病虫整体发生情况是虫害重于病害,小虫重于大虫,尤其是近年来信阳市害虫体系发生变化(由体型大向体型小的种类发展,由咀嚼式口器向刺吸式口器发展,而这类害虫年发生代数多,繁殖力强,栖息部位隐蔽),增加了防治难度和防治成本,也造成环境污染和产品的农药残留,严重影响着信阳市荼产业的发展。本文以建立生态茶园、无公害茶园为目标,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针对信阳市茶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提出应采取的各种针对性的防治技术,如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作为茶树病虫害防治参考。

陈名[10](2013)在《用于防治茶小绿叶蝉的爪哇棒束孢可湿性粉剂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茶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是我国茶树上的危害最大的害虫之一,全国范围内,只要是种植茶叶的省份均遭受了危害,同时它还具有繁殖能力强的特点,因而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使用的虫生真菌是分离自野外采集的茶小绿叶蝉僵虫上的1株产孢良好的爪哇棒束孢(Isaria javanicus),使用固液双相发酵生产产孢良好,收集孢子粉后测得纯孢子粉的孢子萌发率为98.680.33%,孢子含量为1×1011·g-1,含水量为1.210.13%,使用这些孢子粉研制微生物农药剂型-可湿性粉剂。将其与一些常用而且低价的助剂混合以后进行相容性以及理化性质的测试,对不同效果的助剂进行逐一的筛选。在助剂对孢子的活性没有显着影响的前提下,首先是从四种载体中筛选出了单独入水只需要35秒即可润湿的海泡石作为可湿性粉剂的惰性载体。再使用海泡石和孢子粉与湿润剂混合,从12中湿润剂中筛选出湿润时间在60秒内的湿润剂,继续进行进一步的试验,筛选只需三秒即可使剂型湿润的湿润剂A。将前两种选定的成分和孢子粉以一定比例与7种分散剂进行混合,筛选出有效悬浮率可以达到94.9%的分散剂B,然后在两种紫外保护剂中筛选出对孢子的保护率可达76.2%的荧光素钠。并引用了本实验室展茂魁的同类研究成果,使用抗氧化剂C作为可湿性粉剂的抗氧化剂。最终确定了使用孢子粉,湿润剂A,分散剂B,荧光素钠,抗氧化剂C,海泡石做为可湿性粉剂的组成成分。按照以上成分配比将可湿性粉剂配制成为成品剂型,并进行产品质量测定的结果表明,此剂型的各项性能已达到并在部分性能上超过了可湿性粉剂的国家标准。将可湿性粉剂和纯孢子粉对假眼小绿叶蝉低龄若虫进行喷雾法的室内生物测定,结果显示,可湿性粉剂所具有的致病力并不弱于纯孢子粉的致病力,和孢子粉相同,在1×108孢子mL-1浓度条件下剂型在第12d的致死率达100%,LT50为6.0d,和孢子粉的5.9d没有显着差异。在2013年4月至5月之间将爪哇棒束孢可湿性粉剂和本实验室展茂魁研究的油悬浮剂,通过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防治试验,使用该可湿性粉剂和油悬乳剂以7.5×1013孢子ha1的剂量常量喷施,每日通过百叶法调查虫口数量的变化以计算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剂型在田间的防治效果并无显着差异,可湿性粉剂对小绿叶蝉虫口的防治效果在第9d时达到最高,为49.2%;油悬浮剂对小绿叶蝉虫口的防治效果在第11天时达到最高,为50.2%。所以在第11天左右,为了更好的控制田间假眼小绿叶蝉的虫口密度,防止叶蝉虫口数量的重新增长,应该进行药剂的补充施用。这表明该生物农药只适合用于像茶树这样的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对该剂型和纯孢子粉的室温储存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什么条件下,以各种方式存放的分生孢子活性都会随储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特别是在室温下,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而造成的后果尤为明显。未制成剂型的纯孢子在夏日室温下储存两个月的时间后孢子活性就降至50%以下,而可湿性粉剂中的分生孢子在储存两个月以后的萌发率为90.4%,显着的高于室温下的纯孢子粉。在储存的第七个月纯孢子粉的活性基本上已经完全丧失,与之相比,可湿性粉剂中的分生孢子活性仍保持在50%以上。室温条件下的可湿性粉剂活性下降的幅度与4℃低温冷藏条件下纯孢子粉活性降低幅度比较也只是稍大而已。而4℃低温冷藏条件的可湿性粉剂和纯孢子的分生孢子活性的降低程度上没有显着的差异。在后期,剂型的活性下降速度甚至稍低于纯孢子粉的下降速率。因而,从货架期的角度来说,此可湿性粉剂基本符合了要求。综上所述,作为虫生真菌杀虫剂的爪哇棒束孢可湿性粉剂相比较而言,还是具有比较良好的前景,未来或许通过进一步研究,可以更符合田间用药的要求之后,作为控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危害的生物农药推广使用。

二、3.4%康凯可湿性粉剂对茶叶生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4%康凯可湿性粉剂对茶叶生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降香黄檀食叶害虫高毒力白僵菌选育及其新型杀虫剂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降香黄檀及其虫害研究现状
        1.1.1 降香黄檀简介
        1.1.2 降香黄檀虫害研究现状
    1.2 真菌杀虫剂研究进展
        1.2.1 微生物杀虫剂的分类
        1.2.2 白僵菌杀虫剂的研究现状
    1.3 微生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1.3.1 物理诱变
        1.3.2 化学诱变
        1.3.3 复合诱变
    1.4 本课题来源、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3 主要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2 白僵菌高毒力菌株的复合诱变选育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紫外诱变时间的确定
        2.2.2 紫外诱变菌株产孢量测定
        2.2.3 紫外正突变菌株的毒力测定
        2.2.4 微波诱变时间的确定
        2.2.5 微波诱变菌株产孢量测定
        2.2.6 微波正突变菌株的毒力测定
        2.2.7 复合诱变菌株的继代稳定性测定
        2.2.8 菌株耐热性测定
    2.3 小结与讨论
3 基于响应面分析的高毒力诱变株发酵条件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基础培养基的筛选
        3.3.2 基础培养基成分优化
        3.3.3 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3.3.4 响应面法优化
    3.4 小结与讨论
4 高毒力白僵菌可湿性粉剂的研制及其林间防效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载体的筛选
        4.2.2 润湿剂的筛选
        4.2.3 分散剂的筛选
        4.2.4 紫外保护剂筛选
        4.2.5 室内毒力测定
        4.2.6 林间防治效果
    4.3 小结与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1.1 白僵菌高毒力菌株的复合诱变选育
        5.1.2 基于响应面分析的高毒力诱变株发酵条件优化
        5.1.3 高毒力白僵菌可湿性粉剂研制及其林间防效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学术成果
致谢

(2)马铃薯组培苗污染真菌的种类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马铃薯概述
        1.1.1 马铃薯在中国的传播
        1.1.2 马铃薯的重要意义
    1.2 马铃薯组培苗生产技术
        1.2.1 植物组织培养
        1.2.2 脱毒马铃薯组培快繁对马铃薯产业的意义
        1.2.2.1 马铃薯组培苗生产的关键技术
        1.2.2.2 马铃薯组培苗生产的难题
        1.2.2.3 马铃薯组培苗真菌污染的危害
        1.2.2.4 马铃薯组培苗微生物污染的防治
    1.3 真菌种类的鉴定方法
        1.3.1 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
        1.3.2 分子生物学方法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马铃薯组培苗污染真菌的种类多样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本采集
        2.1.2 培养基
        2.1.3 试剂及器材
        2.1.4 污染真菌的分离
        2.1.5 污染真菌的形态学观察
        2.1.6 污染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1.6.1 污染真菌总DNA的提取
        2.1.6.2 PCR反应
        2.1.6.2.1 rDNA-ITS序列PCR反应
        2.1.6.2.2 LSU区的PCR反应
        2.1.6.3 扩增产物的检测及测序
    2.2 结果与分析
        2.2.1 LSU区和ITS区测序
        2.2.2 LSU区和ITS区序列分析
        2.2.3 污染真菌的分类地位
        2.2.4 不同种类污染真菌的污染率统计
        2.2.4.1 2018 年不同季度污染真菌的污染情况
        2.2.4.2 2019 年不同季度污染真菌的污染统计
        2.2.4.3 整个调查周期真菌的污染情况
    2.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马铃薯组培苗污染真菌种类鉴定
    3.1 材料
        3.1.1 培养基
        3.1.2 试剂及仪器
        3.1.3 供试菌株
    3.2 鉴定方法
        3.2.1 ITS序列分析
        3.2.2 ISU序列分析
        3.2.3 形态鉴定
    3.3 鉴定结果
        3.3.1 WRJ-2019-01 的鉴定
        3.3.2 WRJ-2018-04 的鉴定
        3.3.3 .WRJ-2018-05 的鉴定
        3.3.4 WRJ-2019-24 的鉴定
        3.3.5 WRJ-2019-12 的鉴定
        3.3.6 WRJ-2018-10 的鉴定
        3.3.7 WRJ-2019-18 的鉴定
        3.3.8 WRJ-2018-02 的鉴定
        3.3.9 WRJ-2019-17 的鉴定
    3.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主要污染真菌的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菌株
        4.1.2 培养基
        4.1.3 供试药剂
        4.1.4 试剂和器材
        4.1.5 含药培养基的制备
        4.1.6 各个杀菌剂对主要污染真菌菌丝生长的毒力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1 种杀菌剂对3 种马铃薯组培苗污染真菌的抑制作用
        4.2.2 有效药剂毒力测定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5.1 马铃薯组培苗污染真菌多样性分析
    5.2 9 株污染真菌的鉴定
    5.3 污染真菌室内防治药剂的筛选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3)茶树抗炭疽病和抗冻机制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茶树炭疽病的研究进展
        1.2.1 危害和发生规律
        1.2.2 炭疽病菌的鉴定和分类
        1.2.3 分子机理研究
        1.2.4 防治措施
    1.3 炭疽病菌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1.3.1 炭疽菌侵染过程
        1.3.2 炭疽菌相关分子模式
        1.3.3 效应子
    1.4 植物对炭疽病防御机制的研究进展
        1.4.1 细胞壁
        1.4.2 植物超敏反应
        1.4.3 R基因
        1.4.4 PR蛋白
        1.4.5 水杨酸
        1.4.6 植保素
    1.5 茶树抗冷指标的研究进展
        1.5.1 生理生化指标
        1.5.2 分子指标
    1.6 本研究主要内容和目标
第2章 茶树病害叶片真菌多样性测序和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和处理
        2.2.2 试剂与设备
        2.2.3 真菌总DNA提取和检测
        2.2.4 ITS序列片段PCR扩增和检测
        2.2.5 测序文库制备和高通量测序
        2.2.6 测序下游分析
        2.2.7 数据处理和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总DNA提取和PCR扩增质量
        2.3.2 测序质量和物种注释结果
        2.3.3 物种组成结果
        2.3.4 真菌多样性结果
        2.3.5 物种差异结果和主要优势菌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茶树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分子鉴定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和处理
        3.2.2 试剂和设备
        3.2.3 改良PDA培养基平板配制
        3.2.4 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
        3.2.5 病原菌致病力测试和菌株保藏
        3.2.6 病原菌菌种分子鉴定
        3.2.7 数据处理和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
        3.3.2 致病力测试结果
        3.3.3 菌种分子鉴定结果
    3.4 小结
第4章 茶树炭疽病转录组分析和水杨酸相关基因克隆表达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和处理
        4.2.2 试剂和设备
        4.2.3 RNA提取和质量检测
        4.2.4 cDNA文库建立和高通量测序
        4.2.5 转录本组装,功能注释和下游分析
        4.2.6 实时荧光定量qRT-PCR验证
        4.2.7 水杨酸含量HPLC法测定
        4.2.8 基因克隆和测序
        4.2.9 数据处理和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茶树炭疽病感染症状
        4.3.2 RNA提取质量
        4.3.3 转录组测序结果
        4.3.4 实时荧光定量结果
        4.3.5 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4.3.6 水杨酸测定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炭疽菌与茶树互作双重转录组的构建和相关蛋白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和处理
        5.2.2 试剂和设备
        5.2.3 接种叶片染色观察
        5.2.4 互作双重转录组的构建和高通量测序
        5.2.5 测序下游分析
        5.2.6 茶树叶片总蛋白质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5.2.7 蛋白质前处理
        5.2.8 目的蛋白PRM定量验证
        5.2.9 数据处理和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叶片有伤接种的形态学观察结果
        5.3.2 叶片有伤接种的染色观察结果
        5.3.3 茶树叶片RNA和总蛋白提取质量
        5.3.4 互作双重转录组测序质量评估和比对
        5.3.5 茶树差异表达基因和富集分析
        5.3.6 炭疽菌差异表达基因和富集分析
        5.3.7 PRM蛋白定量验证结果
    5.4 小结
第6章 茶树抗冻评价体系的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和处理
        6.2.2 试剂和设备
        6.2.3 冻害情况的田间调查和统计
        6.2.4 冷冻处理
        6.2.5 Fv/Fm参数测定
        6.2.6 psbA和 psbD基因表达研究
        6.2.7 色差测定
        6.2.8 数据处理和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茶树冻害发生情况
        6.3.2 不同茶树品种的抗冻性情况
        6.3.3 不同茶树品种抗冻性对于Fv/Fm参数的影响
        6.3.4 不同茶树品种抗冻性对于PSII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
        6.3.5 不同茶树品种抗冻性对于叶色变化的影响
    6.4 讨论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7.2 展望
附录
    附表
    附图
    附录1 PRM验证蛋白序列
参考文献

(4)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抗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小贯小绿叶蝉生物学特点与防治概况
        1.1.1 分类与分布
        1.1.2 生物学特点与危害
        1.1.3 综合防治措施
    1.2 小贯小绿叶蝉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1.2.1 烟碱类杀虫剂
        1.2.2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1.2.3 吡咯(吡唑)类杀虫剂
        1.2.4 其他类型杀虫剂
        1.2.5 化学防治存在的问题
    1.3 小贯小绿叶蝉的抗性研究状况
        1.3.1 国外研究状况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小贯小绿叶蝉抗药性治理与展望
        1.4.1 培育抗性茶树品种
        1.4.2 科学使用农药
        1.4.3 农药轮用与混用
        1.4.4 绿色化学农药的开发利用
        1.4.5 生物农药的开发利用
    1.5 噻虫嗪的研究
        1.5.1 特征特性和应用状况
        1.5.2 作用特点
        1.5.3 存在的问题
        1.5.4 未来发展的前景
    1.6 本研究的方法、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目的意义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贯小绿叶蝉生命表的构建与抗感品系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命表
        2.2 敏感品系室内毒力测定
        2.3 抗性品系室内筛选
    3 讨论
第三章 小贯小绿叶蝉抗噻虫嗪持续诱导的生化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增效活性
        2.2 代谢抗性
        2.3 靶标抗性
    3 讨论
第四章 基于转录组学的小贯小绿叶蝉的抗性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RNA与转录组质量控制
        2.2 转录本拼接
        2.3 基因功能注释
        2.4 转录组简单重复序列标记分析
        2.5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2.6 差异基因分析
        2.7 转录组库中与抗药性相关的基因分析
        2.8 转录组数据荧光定量PCR验证
    3 讨论
        3.1 转录组分析
        3.2 转录组数据荧光定量PCR验证
第五章 抗性基因EoGSTs1的克隆与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RNA的提取与检测
        2.2 Eo GST基因的全长扩增
        2.3 种类鉴定
        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2.5 序列比对与系统发育分析
        2.6 蛋白结构分析
        2.7 原核表达分析
        2.8 酶学特征分析
    3 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1 结论
        1.1 构建了云贵高原小贯小绿叶蝉生命表并筛选了抗敏品系
        1.2 探究了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持续诱导的生化机制
        1.3 基于转录组研究了小贯小绿叶蝉的抗性机制
        1.4 克隆了抗噻虫嗪基因EoGSTs1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
        1.5 研究了抗性基因EoGSTs1的原核表达与酶学特征
    2 本文主要创新点
        2.1 构建了云贵高原小贯小绿叶蝉的生命表
        2.2 明确了增效剂对噻虫嗪的增效活性与抗敏品系酶活特征
        2.3 阐明了小贯小绿叶蝉抗噻虫嗪的分子机制
        2.4 克隆了抗性基因EoGSTs1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解析
        2.5 获得了EoGSTs1蛋白并明确了其酶学特征
    3 本文的不足之处
    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与参加的会议
附录Ⅱ 缩略词列表
附录Ⅲ EoGSTs1测序峰图
附录Ⅳ GST聚类分析 2

(5)除虫脲在芥蓝中的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农药及其残留的定义
        1.1.1 样品前处理
        1.1.2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1.2 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评估
    1.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1.4 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残留研究进展
        1.4.1 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发展历史
        1.4.2 苯甲酰脲类农药的残留分析
        1.4.3 苯甲酰脲类农药的膳食风险评估现状
    1.5 除虫脲研究进展
        1.5.1 结构和理化性质
        1.5.2 残留分析及膳食风险评估现状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除虫脲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2.1 材料与设备
        2.1.1 材料
        2.1.2 仪器设备
    2.2 检测方法
        2.2.1 提取
        2.2.2 净化
        2.2.3 分析测定方法
    2.4 结果分析
        2.4.1 除虫脲高效液相色谱的标准曲线
        2.4.2 最小检出量和最低检测浓度
        2.4.3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2.5 讨论
        2.5.1 仪器参数选择
        2.5.2 流动相对色谱分离的影响
        2.5.3 萃取溶剂的选择
        2.5.4 净化柱的选择
    2.6 结论
第三章 除虫脲在芥蓝和土壤中的残留规律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田间试验
        3.2.1 试验地点
        3.2.2 试验农药
        3.2.3 试验区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
        3.2.4 田间试验设计
    3.3 计算公式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除虫脲在芥蓝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
        3.4.2 除虫脲在芥蓝和土壤中最终残留试验结果
    3.5 结论
        3.5.1 除虫脲在芥蓝和土壤中的消解速率评价
        3.5.2 试验影响因子与残留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除虫脲在芥蓝上的膳食风险评估
    4.1 残留试验数据汇总
    4.2 MRL值的选择
    4.3 膳食风险评估
    4.4 推荐MRL值
    4.5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6)黑刺粉虱对茶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山东茶树种植状况
    1.2 山东省茶叶害虫发生状况
    1.3 茶黑刺粉虱生物学特性
    1.4 黑刺粉虱取食对茶叶生理生化性质的影响
        1.4.1 昆虫取食对植物光合色素的影响
        1.4.2 昆虫取食对植物生化性质的影响
        1.4.3 粉虱诱导的植物防御研究现状
    1.5 茶园黑刺粉虱的防治现状
        1.5.1 物理防治
        1.5.2 生物防治
        1.5.3 化学防治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式茶园
    2.2 试验方法
    2.3 生化成分的测定
        2.3.1 供试液的制备
        2.3.2 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2.3.3 儿茶素含量的测定
        2.3.4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2.3.5 咖啡因含量的测定
        2.3.6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2.4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2.5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2.5.1 匀浆蛋白浓度的测定
        2.5.2 过氧化氢酶(CAT)的测定
        2.5.3 超氧化物气化酶(SOD)的测定
        2.5.4 过氧化物酶(POD)的测定
    2.6 田间药效试验
        2.6.1 供试药剂
        2.6.2 试验方法
        2.6.3 数据处理
    2.7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黑刺粉虱为害对茶叶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
        3.1.1 黑刺粉虱为害后3 个茶树品种茶多酚的含量变化
        3.1.2 黑刺粉虱为害后3 个茶树品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变化
        3.1.3 3个品种咖啡碱的含量变化
        3.1.4 3个品种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
        3.1.5 3个品种儿茶素的含量变化
    3.2 黑刺粉虱为害对茶叶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3.2.1 黑刺粉虱危害前3 个茶树品种间光合色素含量的比较
        3.2.2 黑刺粉虱危害后龙井43#的光合色素含量变化
        3.2.3 黑刺粉虱危害后福鼎大白的光合色素含量变化
        3.2.4 黑刺粉虱危害后黄金芽光合色素含量变化情况
        3.2.5 黑刺粉虱危害后3 个茶树品种体内光合色素变化率
    3.3 黑刺粉虱为害后对茶树体内抗氧化酶的活力的影响
        3.3.1 黑刺粉虱为害前3 个茶树品种体内抗氧化酶的活力
        3.3.2 黑刺粉虱为害后龙井43#抗氧化酶的活力变化
        3.3.3 黑刺粉虱为害后福鼎大白抗氧化酶的活力变化
        3.3.4 黑刺粉虱为害后黄金芽抗氧化酶的活力变化
        3.3.5 黑刺粉虱为害后3 个茶树品种体内抗氧化酶活力变化率
    3.4 采茶安全期茶园黑刺粉虱防治药剂筛选
4 讨论
    4.1 黑刺粉虱对茶叶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
    4.2 黑刺粉虱对茶叶光合色素的含量的影响
    4.3 黑刺粉虱对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4.4 黑刺粉虱的田间药剂防治
5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几种非化学药剂防治茶饼病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方法
    1.4 调查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药剂抑制茶饼病流行的效果
    2.2 供试药剂防治茶饼病的效果
    2.3 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8)茶叶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茶概况
    1.2 茶炭疽病研究现状
        1.2.1 茶炭疽病病症特点
        1.2.2 炭疽菌种类及鉴定
    1.3 化学防控研究
    1.4 内生菌肥研发
    1.5 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构建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茶叶炭疽病病原菌分离及初步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种来源
        2.1.2 供试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茶叶病原菌采集
        2.2.2 病原菌分离与培养
        2.2.3 病原真菌形态学观察
        2.2.4 不同培养基菌株生物学特性
        2.2.5 致病力回接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茶叶炭疽病病症及病害特点
        2.3.2 病原菌致病力测定
        2.3.3 病原菌的形态学和生物学特征
    2.4 小结
第三章 炭疽病病原菌分子水平鉴定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菌株
        3.1.2 供试培养基
        3.1.3 实验试剂
        3.1.4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病原菌菌丝体DNA提取
        3.2.2 病原菌待扩增基因的选择及目的片段特异性扩增
        3.2.3 PCR产物测序分析
        3.2.4 数据处理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炭疽菌丝DNA提取
        3.3.2 特异性序列PCR扩增
        3.3.3 构建进化树
    3.4 小结
第四章 炭疽病原菌化学防治药剂的初步筛选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菌种
        4.1.2 供试药剂
        4.1.3 含药培养基平板的制作
        4.1.4 炭疽菌菌丝室内毒力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
    附件
第五章 生防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控技术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菌肥、菌种及培养基
        5.1.2 茶叶生物菌肥田间试验
        5.1.3 茶叶叶片中的内生菌的分离、筛选和培养
        5.1.4 筛选的内生菌对茶炭疽病病源真菌的拮抗作用的测定
        5.1.5 筛选内生菌的初步鉴定
        5.1.6 筛选内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5.1.7 数据处理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茶叶叶片中的内生菌分离、筛选和培养
        5.2.2 内生菌G和芽孢杆菌B2对茶炭疽菌的拮抗作用结果
        5.2.3 内生菌G的初步鉴定结果
        5.2.4 PCR结果分析
        5.2.5 茶叶施用菌肥后形态学特征鉴定及对比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用于防治茶小绿叶蝉的爪哇棒束孢可湿性粉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一、文献综述
    1.1 茶小绿叶蝉简述及危害
        1.1.1 形态特征
        1.1.2 生态习性及特点
        1.1.3 防治措施
    1.2 利用真菌防治茶小绿叶蝉
        1.2.1 发展生物农药的迫切性
        1.2.2 虫生真菌和真菌杀虫剂
        1.2.3 虫生真菌剂型的研究现状
        1.2.4 可湿性粉剂的助剂类型及性能要求
二、引言
三、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
        3.1.1 菌株及菌粉
        3.1.2 助剂
        3.1.3 主要仪器
        3.1.4 供试虫源
    3.2 方法
        3.2.1 孢子粉的制备
        3.2.2 液-固双相发酵
        3.2.3 孢子粉质量指标测定
        3.2.4 可湿性粉剂物理性状的测定
        3.2.5 可湿性粉剂助剂的筛选
        3.2.6 剂型货架期的测定
        3.2.7 菌剂毒力生物测定
        3.2.8 田间防治实验
四、结果与分析
    4.1 惰性载体筛选
        4.1.1 与分生孢子的相容性
        4.1.2 可湿润性
    4.2 湿润剂的筛选
        4.2.1 湿润效果
        4.2.2 与分生孢子的相容性
    4.3 分散剂的筛选
        4.3.1 与分生孢子的相容性
        4.3.2 分散效果
    4.4 紫外保护剂的筛选
    4.5 货架期的测定
    4.6 菌剂毒力生物测定
    4.7 剂型及其质量检测标准
    4.8 田间防治试验
        4.8.1 田间虫口基数
        4.8.2 田间温湿度变化
        4.8.3 施药后各处理田间虫口密度及下降率
五、讨论
六、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3.4%康凯可湿性粉剂对茶叶生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降香黄檀食叶害虫高毒力白僵菌选育及其新型杀虫剂研制[D]. 李聪.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马铃薯组培苗污染真菌的种类多样性研究[D]. 宁楠楠. 青海大学, 2021(02)
  • [3]茶树抗炭疽病和抗冻机制及评价研究[D]. 施云龙. 浙江大学, 2020(01)
  • [4]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抗性机制研究[D]. 张余杰. 贵州大学, 2019(05)
  • [5]除虫脲在芥蓝中的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研究[D]. 胡存中.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黑刺粉虱对茶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防治研究[D]. 李程锦.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7)
  • [7]几种非化学药剂防治茶饼病效果比较[J]. 陈德西,何忠全,黄腾飞,刘欢,向运佳,卢代娟. 四川农业科技, 2018(08)
  • [8]茶叶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控技术[D]. 钟灵珅.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1)
  • [9]信阳市茶树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A]. 陈巍峙,朱志刚. 河南省植保学会第十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九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13
  • [10]用于防治茶小绿叶蝉的爪哇棒束孢可湿性粉剂的研制[D]. 陈名. 安徽农业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3.4%康凯可湿性粉剂对茶叶生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