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贮玉米育种及其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刘少荣,杨扬,田红丽,易红梅,王璐,康定明,范亚明,任洁,江彬,葛建镕,成广雷,王凤格[1](2021)在《基于农艺及品质性状与SSR标记的青贮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青贮玉米是优质饲料作物,对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青贮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现状,以141个通过国家及各省区(市)审定的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基于农艺及品质性状与SSR标记从生态区角度对供试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3个农艺及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区间为10.30%~30.31%,平均为16.01%;多样性指数区间为0.50~0.71,平均为0.60。农艺及品质性状聚类将供试品种划分为5个组,同一生态区来源的品种多归为同一组。40个SSR标记共检测到482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12.05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变幅为0.27~0.89,平均为0.68。南方品种大部分聚集在同一组,与东华北、黄淮海和西北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均较远,分别为0.054、0.047和0.046。两种方法分析结果具有共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南方品种在农艺及品质性状和SSR标记上均具有特异性,西北和黄淮海品种仅在农艺及品质性状具有特异性。将两种方法相结合,能更全面、准确的了解青贮玉米品种的遗传背景,为不同生态区新品种选育及推广种植提供依据和参考。
赵哲[2](2020)在《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为例》文中认为草地作为国家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生态功能始终是其第一大功能,保障草地生态安全也成为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任务。然而,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强度不断加大与气候变化进程持续加剧的双重影响下,草地生态环境面临极大的威胁与挑战。此外,草地还具有重要的生产功能,并且随着居民膳食结构的转变,对于口粮的消费量在不断减少,对于畜产品(肉、奶、蛋)的需求量在显着增加,而农业产业结构并未随着市场消费需求变化进行及时调整,从而导致农产品市场上供需失衡。并且,作为畜产品生产最基本的投入要素,充足且优质的饲草是畜产品持续供给的根本保障,但是当前以天然饲草为支撑的传统草牧业生产模式难以满足市场对于畜产品的强劲需求,造成畜产品大量依赖进口,且对外依存度不断增高,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而在资源约束趋紧,市场需求激增的背景下,通过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进而提高草牧业生产的效率水平无疑是在保障草地生态安全的同时,提升其生产功能,扩大经济产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本研究围绕效率的测算、效率的收敛性、效率的影响因素、效率的经济溢出效应等方面对呼伦贝尔不同草牧业生产模式下的效率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在厘清草地资源变动情况的基础上,从生态与生产两个方面分析其供给能力,并结合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从供给-需求的角度辨识了当前草牧业发展现状;其次,采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SE-DEA)模型和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结合统计数据与调研数据,将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作为考察草地质量与生产能力的生态变量纳入生产函数当中,从宏观(旗县)与微观(牧民)两个维度分别测算了以天然饲草为支撑的传统草牧业生产模式的效率水平并甄别了关键影响因素;再次,基于能值分析方法,通过传统模式与新型模式的对比,辨识了牧场维度以人工饲草为支撑的新型模式相比于传统模式的生产水平及发展优势;第四,采用Orani-G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由于生产模式转变导致的效率变动对呼伦贝尔农业部门的经济影响;最后,根据研究成果提炼出推动草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在草牧业发展现状分析方面,从整体看,近年来呼伦贝尔草地生态系统供给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草地变动呈现以其面积缩减为代价,支撑其他各类生态系统面积扩张的趋势特征,草地生态保护压力加剧,生态功能已经难以满足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需求;生产供给能力虽然有所提高,但其中以液态奶产量上升为主,肉类产量上升幅度较小,草地生产功能同样难以满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需求;结合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当前草牧业发展现状主要包括粮食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匹配,饲料粮与畜产品对外依存度增高、威胁国家粮食安全,草地生态压力加剧、天然草地供给能力较低,草牧业科技薄弱、草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缺乏产业链总体设计、草牧业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五个方面。(2)在旗县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方面,2001年,除新巴尔虎右旗与扎兰屯市外,其余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均处于较低水平;2016年,位于半农半牧区旗县的技术效率整体高于牧区旗县,存在技术领先优势;在动态变化方面,部分旗县的变化幅度较大,整体呈现出半农半牧区旗县实现对牧区旗县的技术赶超并不断扩大技术优势的趋势特征,技术进步成为驱动技术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在空间变化方面,各旗县技术效率变动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与条件β收敛,其中,在2001-2005年间呈现绝对β收敛趋势,表明存在技术落后旗县对技术领先旗县的赶超效应,在2006-2016年间则呈现发散趋势,表明半农半牧区旗县的技术领先优势不断凸显;条件β收敛检验结果显示,技术效率最终均会收敛到稳定水平,存在发展趋同的收敛性特征;此外,降水量、科研投入、人力资本投入、规模化经营以及草原管理政策均会对技术效率产生积极影响。(3)在牧民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方面,呼伦贝尔牧民草牧业生产的效率水平差距较大,且存在科技与机械化水平较低、生产方式较为粗放、适应极端气象灾害能力较弱且手段匮乏等问题;并且,当前传统的草牧业生产模式主要依赖于天然草场供给,受气象灾害的影响程度较大,产量低且不稳定,其中极端干旱是该地区最主要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因此,由于极端干旱引发的饲草供给不足则是当前制约效率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此外,虽然以“购草”与“卖畜”为主的牧民适应性措施对技术效率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都是为了减少经济损失而选择的无奈举措,本质上并未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草牧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无效率现象;而提高牧民草牧业生产的效率水平还需在合理控制载畜量的同时,通过联户经营、社区共管等方式适当增强牲畜的移动性,从而实现良性避灾。(4)在牧场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方面,以天然饲草为支撑的传统草牧业生产模式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草地生态压力较大等问题,而试验区特泥河牧场与谢尔塔拉牧场内以人工饲草为支撑的新型生产模式可以较好的协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具备相对较高的效率水平与经济发展潜力;并且,人工草地可以实现高产高效的饲草供给,牧场内占草地面积10%的人工草地可以满足全部的饲草需求,当这个比例提高到30%时,可以使草牧业生产规模扩大1.7倍。整体来看,以人工饲草为支撑的新型生产模式有利于实现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5)在草牧业生产的效率变动对农业部门的经济溢出效应分析方面,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会导致GDP、出口总值与加税进口总值显着增长,在此基础上,技术效率提升会进一步增强上述影响,而技术效率降低则会弱化上述影响,表明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效率提升对农业部门的经济影响与技术效率降低相反;此外,效率变动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程度最大,效率提升会带来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尤其体现在畜产品供给量的增加上,从而导致各类农产品价格出现下降,而鉴于农产品市场上对于畜产品的强劲需求,产量提高、价格下降,则需求量必然增加,相应的替代性产品(粮食性产品)的需求量则必然减少,并且效率提升会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就业。进一步印证了通过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进而提高草牧业生产的效率水平有利于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提高牧民生活水平、推动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基于研究成果提炼出推动草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加大草牧业科研投入,提升草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完善灾害预警应对手段,提高适应性管理水平;转变草牧业生产方式,实现草地生态置换;优化草牧业经营模式,改变草地放牧依赖;划定草地资源与生态保护红线,恢复草地生态功能;加大草地生态补偿投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草牧业产业体系,推动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八个方面。
张顺风[3](2020)在《冀中平原作物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种植模式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冀中平原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光热资源“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年均降雨量不能满足小麦-玉米的需求。长期超采地下水引发地下水位连续下降,传统种植模式与当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严重,亟需进行传统种植制度改革,建立与当前生态条件相适应的新型种植制度。本试验于2018-2019年分别在河北农业大学清苑试验站和河北农业大学辛集马庄试验站进行。采用4个小麦品种,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春玉米一熟制、青贮-粒用玉米、双季甜玉米3种种植模式与传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的周年产量、资源利用率、经济效益,以期筛选出与冀中平原农业资源相适宜的种植模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作物高产高效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4种种植模式以冬小麦-夏玉米传统模式生物产量最高,平均为37.3t·hm-2,显着高于其他种植模式;其次是青贮-粒用玉米模式和双季甜玉米模式,平均分别为28.7t·hm-2,23.0t·hm-2;春玉米一熟种植生物产量最低,仅为18.8t·hm-2。不同种植模式周年能量生产率变化趋势与生物产量相同,较传统模式依次降低47.8%、22.0%、38.5%。(2)不同种植模式年光能利用率以传统模式的最高,为1.1%,其次为青贮-粒用玉米模式和双季甜玉米,分别为0.85%和0.67%,春玉米一熟模式最低,仅为0.57%。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分生产效率以青贮-粒用玉米和传统模式最高,分别为45.5kg·hm-2·mm-1和42.3 kg·hm-2·mm-1,显着高于其他模式,春玉米一熟和双季甜玉米模式分别比传统模式降低7.6%和9.0%。(3)在周年光能和水分生产效益中,3种种植模式均高于传统模式,分别依次高出14.5%、10.9%、42.5%和11.0%、7.5%、39.0%,双季甜玉米的温度生产效益比传统种植模式高30.2%,而春玉米一熟和青贮-粒用玉米模式的积温生产效益分别比传统2熟模式降低13.5%和10.8%。3种种植模式的周年耗水量分别低于传统模式45.4%、28.6%、32.1%,且土壤水消耗量均远低于150mm,均能维持冀中平原地下水平衡。(4)4种种植模式中以双季甜玉米种植模式收益最高,为2.3万元·hm-2,显着高于其他模式,其次是传统模式和青贮-粒用玉米模式,分别为2.1万元·hm-2和1.6万元·hm-2,春玉米一熟模式的收益最低,仅为1.3万元·hm-2。(5)不同小麦和玉米品种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具有一定差异性。春玉米可选择中晚熟的高产品种,青贮玉米应选择早熟品种。夏玉米宜采用中早熟品种,利于降低收获期玉米籽粒含水率,并推动玉米籽粒机械收获技术的推广,提高种植收益。综上所述,符合冀中平原农业资源现状的种植模式为:传统模式与春玉米一熟相结合的种植模式,降低农业水资源的过度消耗,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利于冀中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
高海秀[4](2020)在《中国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畜牧业是农业的支柱部门,牧草产业是畜牧业提质增效乃至整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尤其是在国内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生态环境压力逐步加大的背景下,在保护和有效利用天然草地的同时,积极推动人工种草发展牧草产业非常迫切。但在传统农耕文化影响下,我国牧草产业发展缓慢,从国家层面真正将牧草作为一个产业来决策也只是近十多年的事。近年来,尽管国内牧草产业较快发展,但离市场需求还相差较远,主要草产品国内缺口达1/3以上。所以,基于生产实践的大量第一手数据资料,实证研究牧草种植者生产决策的行为及影响因素,探寻如何促进国内牧草生产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科学回答牧草生产是否有效益以及牧草种植者“种还是不种”、“种多少”及发掘相关决策的影响因素这样一个总目标,依托农户行为理论同时考虑到牧草作为中间产品和粮食的竞争作物,生产者种植决策必然会受到牧草产业与其终端消费市场的连接状况以及与粮食作物的比较效益的影响这样一个特殊性,使用牧草生产八个典型省份527户实地调研问卷资料和牧草产业经济研究室2011-2018年牧草生产成本收益定点监测数据,并辅之以历年主管部门有限的宏观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投入导向的BCC模型、Malmquist模型、二元选择模型等实证研究方法,在测算不同时空条件下中国牧草产业和草食畜牧业耦合协调度变化,以及牧草生产与主要竞争作物——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及变化分析,牧草与粮食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趋势变动及比较的基础上,重点对当前牧草种植者的生产行为特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分析了基于风险规避视角的牧草生产者决策行为和不同经营规模、不同经营类型的牧草生产者未来种植意愿及关键影响因素,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及相应的对策建议。在丰富牧草产业经济研究领域、充实研究内容和拓展研究视角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边际学术贡献。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草畜产业系统耦合协调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处在过渡区间且区域差异明显;牧草种植技术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技术进步是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驱动力;风险规避行为对不同样本群体牧草种植决策行为的影响差异显着,教育程度、生产机械的可得性等其他一些重要影响因素也会对种植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差异明显,政策扶持等因素可显着提高种植意愿;组织化行为正向影响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但对不同类型生产者影响差异显着。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因地制宜推进草畜产业系统耦合,鼓励发展草畜结合经营模式;二是提升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水平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牧草产业生产效率;三是建立健全产业风险管理体系,护航牧草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四是加强牧草生产组织化发展程度,鼓励创新利益共享机制;五是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实现政策支持精准发力。
吴欣,许海良,陈威,刘素玲[5](2019)在《国审青贮玉米品种综合性状评价及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贮玉米新品种选育是中国玉米育种最主要的方向之一,自从2002年启动青贮玉米品种国审程序以来,到2017年共有28个青贮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审。综合中国青贮玉米育种研究在种植密度、生物产量及品质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发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生物产量逐步上升,品质越来越好。但仍然存在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偏高的现象。青贮玉米育种目标为种植密度在75000~105000株/hm2之间,以保证较多的绿叶面积提高品质及生物产量,籽粒产量达到普通玉米对照标准或平产以保证足够的淀粉含量(大于25%),对叶部病害和穗部病害、茎腐病达到高抗或免疫,抗倒伏倒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达到国家一级优质标准的情况下,含量越低越好,蛋白质含量大于7%的条件下,含量越高越好。
侯瑞[6](2018)在《玉米大刍草渐渗系衍生杂交组合的生物量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青贮玉米属于青饲作物,其茎、叶及果穗经发酵后均可用作家禽、家畜的饲料。加强青贮玉米的育种研究不仅可以解决当前青饲作物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还能大幅度提高农牧交错区农民的收入,对实现农业由数量型增长向优质高效型增长的方向转变有着深远意义。本研究利用以大刍草为供体、优良玉米自交系综3为受体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BC2F7-RIL)为材料,从中选取138个家系作为母本,分别与5个青贮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进而在多环境下对杂交组合的单株生物量及4个生物量相关性状进行表型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以138个家系为母本分别与3个青贮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共组配了263个杂交组合。基于这些杂交组合在黄冈和鄂州环境下的单株生物量、株高、穗位高、茎粗和单株绿叶数的表型,筛选了28个生物量大的杂交组合。2.利用当选的28个杂交组合的20个母本系,继续与4个青贮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共组配了80个杂交组合。对这80个杂交组合的单株生物量和4个生物量相关性状进行评估,筛选到了2个生物量高于对照材料(雅玉8号)的杂交组合:ZT70×HZ2和ZT209×HZ2。3.杂交组合ZT70×HZ2和ZT209×HZ2的平均株高分别为331.81 cm和315.28 cm,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75 kg和1.80 kg,分别比对照高38.89%和42.46%,具备作为青贮玉米的潜在价值。当选杂交组合中的2个渐渗系(ZT70和ZT209)也为青贮玉米育种提供了优良种质资源。
孟令聪,路明,张志军,刘文国[7](2016)在《我国青贮玉米育种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青贮玉米在畜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对我国青贮玉米的种质资源、品质及当前的育种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近期青贮玉米的育种对策,并讨论了青贮玉米的发展前景,为今后青贮玉米的发展提供依据。
雷志刚,王业建,梁晓玲,赵海菊,闫秀香,阿布来提,韩登旭,杨杰,李铭东,郗浩江[8](2016)在《16个青贮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明确农艺性状对青贮玉米产量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客观评价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实际贡献。本研究选用16个青贮玉米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利用DPS统计软件,对生物产量与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与茎粗(r=0.6662**)、株数(r=0.5789**)和株高(r=0.5534**)呈极显着正相关。茎秆重(P=4.54283)对产量贡献最大,茎粗(P=4.0889)对产量的贡献次之,同时通过出苗-吐丝天数所起的间接效应均为正值。通过增加茎粗和茎秆重量,适当延长生育期,适度增加株高,有助于青贮玉米整体产量水平的提高。在青贮玉米高产育种中应对茎粗、株数、株高、茎秆重和生育期进行重点选择。
温凤荣[9](2014)在《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计算,2012年全国玉米产量占粮食产量比重为34.87%,总产量首次超过稻谷(高于稻谷0.23个百分点)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2013年全国玉米产量占粮食产量的比重为36.17%,高于稻谷2.4个百分点。2013年与2003年相比,全国粮食产量增加17124万吨,其中玉米产量增加10190万吨,占粮食产量增加量的60%。近年来玉米供求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由总量紧平衡、结构性短缺向产需缺口继续扩大,结构性矛盾突出转变;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与此同时面临耕地质量下降、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硬约束和科技有效支撑不足、国际市场动荡的软约束。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研究玉米产业竞争力对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玉米主产省之一山东省为例,由表及里揭示影响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因素、间接影响因素和深层次因素,以期提升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总体采用了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既在产业组织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等基础上构建了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框架,又通过比较分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等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考察并设计了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思路。论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山东省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基本概念界定、相关理论分析及产业竞争力模型构建;第三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综合分析,探寻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现状;第四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分析,主要包括价格和质量安全两方面分析;第五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需求方面间接因素分析,主要对食用和饲用玉米进行了分析;第六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供给方面间接因素分析,包括生产要素、自然条件、自然灾害等基础要素和农业经营主体、科技水平等高级要素的分析;第七章对政府在提升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中所应发挥的主导作用进行分析;第八章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增强竞争力的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在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等基础上,通过对工业和农业不同点进行分析,对适合发达国家工业的钻石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政府主导的钻石模型。(2)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比较,发现虽然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自2004-2012年表现出逐年增强发展态势,但通过选用2012年相关指标发现山东省在七个玉米主产省综合竞争力的比较中排名第六位,显示出较弱的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对影响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深究竞争力较弱的根本原因。(3)影响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中着重分析价格和质量安全两个方面。通过采用三项式模型对1982-2012年间七个玉米主产省实际平均出售价格进行时间趋势拟合,发现山东省玉米价格竞争力略强于四川省低于其它五省,不具有价格优势。经过比较变异指数发现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在七省中排名第六,略好于河南省。接着对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进行测定,采用波动周期理论对其分析,发现价格波动具有波动频率高、强度大等特征;进一步由宏观经济学中的内在传导机制和外部冲击机制对其波动机理进行建模,对1987年以来山东省玉米价格进行时间趋势拟合,发现价格波动中78.88%成分属于趋势分量,21.12%的成分属于波动分量;通过对波动分量进行自回归模型估计,发现内部传导机制对价格波动影响程度只有11.55%,外部冲击因素达到88.45%。通过多元回归方程发现外部因素中的政府政策、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小麦价格等供需两方面因素是影响玉米价格主要因素,其中政府政策影响系数最大。在对质量竞争力的分析中发现山东省排名第五,略好于河南和黑龙江两省。在各种影响因素中良种选用、氮磷钾配比施用、农业机械、农业基础设施、田间管理和农药施用等是山东省玉米质量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4)在需求方面的间接因素分析中,首先采用林德的正相关学说,通过“变量增量贡献F检验”发现国内需求对山东省玉米竞争力具有正相关作用,而国外需求具有负相关作用,得以确定研究重点为国内市场。通过对食用玉米、饲用玉米需求的分析,发现食用玉米需求的多样化、质量安全需求的高层次化推动玉米多样化和高质量化生产;饲用玉米的大规模消耗推动玉米规模化种植;国内需求结构变化诱导生产者经营方式转变、科技应用水平提高、良种种植、较易产生规模递增效应。总之国内玉米需求出现的新趋势对玉米产业竞争力提升将具有正向拉动作用。(5)基本要素分析中,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资本、劳动、土地贡献程度进行分析,发现山东省玉米生产函数属于规模递增函数。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来实现,资本增加对总产量的增加起次要作用。而劳动力要素边际报酬递减,主要是因为农户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户和农业兼业户所占比重降低、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农业劳动力年龄逐渐老化以及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等;在气象因素影响玉米单产分析中,发现降水量与玉米单产是同向关系,日照时间与玉米单产是反向关系;在分析自然灾害因素时,涝灾和旱灾是影响山东玉米产量的主要灾害因素,且涝灾影响程度大于旱灾;在基础设施分析方面,主要分析了山东省机械化水平、水利化程度等。小型拖拉机、农用机械排灌电动机、机动脱粒机等方面台数较少;山东省目前采用土渠灌溉,灌溉技术水平较低。(6)高级要素分析包括农业经营主体和玉米技术两方面。山东省农户整体文化水平集中在初中水平;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户是否愿意参加合作社在于合作社的收益与不参加合作社收益的比较,以及是否有带头人的作用;通过对山东省玉米生产资本、劳动、土地和技术进步对玉米总产值贡献率进行测算,发现技术进步对玉米总产值提高作用显着。虽然种植面积对总产值提高亦有较大作用,但受耕地面积约束无法依靠大幅提高玉米种植面积来持续提高总产值。且利用弹性理论证明了影响山东玉米生产技术进步的制约因素是农户收入与采用先进技术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主要原因是玉米是需求缺乏弹性粮食产品,所采用的是提高普通玉米产量的技术,导致产量增加而价格下跌的结局。(7)在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分析中,采用市场失灵理论分析了其在粮食生产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必要性。在对主导作用发挥不足的分析基础上,认为政府应逐渐减少粮价政策干预,加强粮食生产间接因素方面的干预,包括粮食经营主体、人才培养、抵制自然灾害发生、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上,以提高玉米产业综合竞争力。
常海滨[10](2012)在《热带玉米群体杂种优势关系研究及青贮玉米育种利用价值评估》文中提出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具有抗病性强、广适性和特殊适应性,且叶色深绿、持绿期长、根系发达、茎秆强韧等特点,是选育青贮玉米的良好材料,近年来逐步得到重视。但是,由于其对光周期的敏感性,在温带地区往往表现晚熟、高秆、易倒伏、雌雄不协调、结实率低等,难以直接利用。本文首先评价了8个热带群体和2个中国主要种质群体在湖北省黄冈市作为青贮玉米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中群26、中群28、中群25、中群24和中群11的干物重较高;中群25、中群26和中群24的持绿性较好;中综5号、中综7号、中群11、中群22、中群23和中群28的抗倒性较好;中群27和中群11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中综7号、中群23和中群25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中综5号、中群22、中综7号和中群11的粗蛋白含量较高。综合分析,认为中群11可以直接作为青贮玉米利用,其余群体在青贮玉米利用的某一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可以作为青贮玉米改良的群体。另外,本文以5个热带群体为材料,以代表主要种质类群的群体中综5号(四平头群)、中综7号(PA群)为测验种,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在湖北省黄冈市进行田间鉴定,研究了供试群体与我国2个主要种质类群间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关系。其中以A、B来代表中综5号和中综7号;用C、D、E、F、G来代表中群24、中群25、中群26、中群27和中群28。字母组合分别代表他们之间的杂交组合。结果表明,中群25的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中群26、中群24、中群27的持绿性一般配合力较高;中群26、中群24的抗倒性一般配合力较高;中群28、中群27的粗蛋白含量一般配合力较高;中群27、中群28在低NDF方面一般配合力较高;中群27、中群24、中群28在低ADF方面一般配合力较高;中综5号在高产、抗倒性和高蛋白方面一般配合力较高;中综7号在持绿性、低NDF和低ADF方面一般配合力较高。这些群体可以在青贮玉米育种中加大利用,以增加选出强优势组合的机会。在组配的10个杂交组合中,BE、AG、AD、BF、AC的干物重特殊配合力较好;BC、AD、AE、AG、BF的持绿性特殊配合力较好;AD、AF、BG、BC、AE的抗倒性特殊配合力较好;AG、AE、BD、AC、BF的NDF特殊配合力较好; AG、BE、BF、BD、AC的ADF特殊配合力较好;AE、BG、BC、BD、AF的粗蛋白含量特殊配合力较好。结果表明,单株绿叶数与NDF和ADF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可以通过农艺性状来选择优质的青贮玉米品种。试验还发现NDF和ADF之间有极显着的相关性,表明根据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直接选择和根据性状之间的相关性间接选择都是有效的。
二、青贮玉米育种及其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贮玉米育种及其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农艺及品质性状与SSR标记的青贮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农艺及品质性状 |
1.2.2 SSR标记 |
1.2.3 DNA制备和SSR基因分型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农艺及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 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 不同生态区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
3 讨论 |
3.1 青贮玉米杂交品种的品质性状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 不同生态区品种遗传多样性 |
4 结论 |
(2)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关于效率的研究进展 |
1.2.2 关于草牧业生产中效率问题的研究进展 |
1.2.3 文献述评 |
1.3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关键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区概况 |
1.6 论文结构 |
1.7 本章小结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草牧业 |
2.1.2 效率 |
2.2 效率测度的理论依据 |
2.2.1 效率的相关理论 |
2.2.2 效率评价的相关理论 |
2.2.3 效率与技术进步 |
2.3 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问题 |
2.3.1 要素生产效率 |
2.3.2 产业生产效率 |
2.3.3 全要素生产率 |
2.4 不同理论下的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 |
2.4.1 经济增长理论与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 |
2.4.2 技术溢出理论与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收敛性 |
2.4.3 一般均衡理论与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经济溢出效应 |
2.5 本论文研究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3 草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草地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特征 |
3.1.1 草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 |
3.1.2 草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 |
3.1.3 草地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 |
3.2 草地生态系统供给能力分析 |
3.2.1 生态供给能力分析 |
3.2.2 生产供给能力分析 |
3.3 市场消费需求变化分析 |
3.4 基于供给-需求关系的草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旗县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 |
4.1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
4.1.1 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
4.1.2 Malmquist指数 |
4.1.3 收敛性分析 |
4.1.4 Tobit回归模型 |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 各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 |
4.3.1 各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差异 |
4.3.2 各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动态变化 |
4.3.3 各旗县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变动及收敛性分析 |
4.4 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稳健性检验 |
4.4.2 相关性检验 |
4.4.3 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牧民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 |
5.1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
5.1.1 随机前沿分析模型 |
5.1.2 FAO Penman-Monteith模型 |
5.1.3 Tobit回归模型 |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1 变量选取 |
5.2.2 数据来源 |
5.3 牧民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
5.3.1 模型估计与参数检验 |
5.3.2 牧民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
5.4 极端干旱与牧民适应性措施 |
5.4.1 极端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 |
5.4.2 牧民应对极端干旱的适应性措施 |
5.5 草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5.2 异方差检验 |
5.5.3 影响因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牧场维度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分析 |
6.1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
6.1.1 草牧业系统中的能量与能值分析 |
6.1.2 能值计算方法 |
6.1.3 能值评价标准 |
6.2 案例区选取与介绍 |
6.2.1 草牧业生态工程试验区 |
6.2.2 特泥河牧场 |
6.2.3 谢尔塔拉牧场 |
6.3 草牧业系统的投入产出状况 |
6.3.1 草牧业系统能量图 |
6.3.2 草牧业系统的能值投入结构 |
6.3.3 草牧业系统的能值产出结构 |
6.4 草牧业系统的能值效率分析 |
6.4.1 净能值产出率 |
6.4.2 环境负载率 |
6.4.3 可持续发展指数 |
6.5 以人工饲草为支撑的新型草牧业生产模式的优势分析 |
6.5.1 保障饲草供给,缓解生态压力 |
6.5.2 优化饲草质量,提高畜产品竞争力 |
6.5.3 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草牧业生产的效率水平 |
6.6 本章小结 |
7 草牧业生产的效率变动对农业部门的经济溢出效应分析 |
7.1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
7.1.1 一般均衡模型原理 |
7.1.2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
7.1.3 Orani-G模型 |
7.2 数据库构建 |
7.2.1 数据库基本结构 |
7.2.2 数据库构建及数据来源 |
7.3 效率变动的经济溢出效应分析 |
7.3.1 方案设定 |
7.3.2 效率变动的经济溢出效应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大草牧业科研投入,提升草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
8.2.2 完善灾害预警应对手段,提高适应性管理水平 |
8.2.3 转变草牧业生产方式,实现草地生态置换 |
8.2.4 优化草牧业经营模式,改变草地放牧依赖 |
8.2.5 划定草地资源与生态保护红线,恢复草地生态功能 |
8.2.6 加大草地生态补偿投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
8.2.7 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8.2.8 构建草牧业产业体系,推动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研问卷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冀中平原作物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种植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立题背景 |
1.2 冀中平原种植制度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
1.3 冀中平原生态资源与种植制度的关系 |
1.3.1 冀中平原气候变化与种植制度的影响 |
1.3.2 冀中平原水资源变化与种植制度的影响 |
1.3.3 青贮、甜糯玉米的现状及趋势 |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条件概况 |
2.2 试验采用的品种 |
2.3 试验设计 |
2.4 田间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生育时期 |
2.4.2 小麦茎蘖数测定 |
2.4.3 叶片SPAD值测定 |
2.4.4 叶面积指数测定 |
2.4.5 玉米株高、穗位高和空秆率的测定 |
2.4.6 干物质积累量与产能 |
2.4.7 玉米籽粒灌浆特性测定 |
2.4.8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测定 |
2.4.9 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计算 |
2.4.10 气象数据 |
2.4.11 光、温、水生产效率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作物的生育进程及农艺性状 |
3.1.1 生育进程 |
3.2 春玉米一熟模式生长发育及产量情况 |
3.2.1 不同品种穗位叶SPAD含量 |
3.2.2 不同品种群体LAI变化情况 |
3.2.3 不同品种干物质增长动态 |
3.2.4 不同品种收获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2.5 不同品种籽粒灌浆期粒重增加动态 |
3.2.6 不同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参数 |
3.2.7 不同品种收获期穗部性状 |
3.2.8 不同品种产量及其构成 |
3.3 青贮-粒用玉米模式生长发育及产量情况 |
3.3.1 不同青贮品种群体LAI变化 |
3.3.2 不同青贮品种灌浆期鲜重变化 |
3.3.3 不同青贮品种干物质增长动态 |
3.3.4 不同青贮品种收获期产量 |
3.3.5 不同粒用品种叶片SPAD值 |
3.3.6 不同粒用品种群体LAI变化 |
3.3.7 不同粒用品种干物质增长动态 |
3.3.8 不同粒用品种收获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3.9 不同品种籽粒灌浆期粒重增加动态 |
3.3.10 不同粒用品种籽粒灌浆参数 |
3.3.11 不同粒用品种收获期穗部性状 |
3.3.12 不同粒用品种收获期产量及其构成 |
3.4 双季甜玉米模式生长发育及产量情况 |
3.4.1 不同播期玉米植株性状 |
3.4.2 不同播期玉米收获期穗部性状 |
3.4.3 不同播期玉米收获期产量 |
3.5 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生长发育及产量情况 |
3.5.1 不同冬小麦品种群体LAI变化 |
3.5.2 不同冬小麦品种群体总茎(穗)数动态变化 |
3.5.3 不同冬小麦品种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变化 |
3.5.4 不同冬小麦品种收获期产量及其构成 |
3.5.5 不同夏玉米品种叶片SPAD含量 |
3.5.6 不同夏玉米品种群体LAI变化情况 |
3.5.7 不同夏玉米品种干物质增长动态 |
3.5.8 不同夏玉米品种收获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5.9 不同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期粒重增加动态 |
3.5.10 不同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参数 |
3.5.11 不同夏玉米品种收获期穗部性状 |
3.5.12 不同夏玉米品种产量及其构成 |
3.6 不同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比较 |
3.6.1 不同种植模式周年干物质产量与季节分配 |
3.6.2 不同种植模式周年能量生产 |
3.6.3 不同种植模式光能分配与其生产效率 |
3.6.4 不同种植模式积温量与其生产效率 |
3.6.5 不同种植模式田间耗水量及其构成 |
3.6.6 不同种植模式周年水分水分生产效率 |
3.6.7 不同种植模式光、温、水生产效益分析 |
3.6.8 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熟性品种的生态适应性 |
4.1.2 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生物量 |
4.1.3 不同种植模式光温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 |
4.1.4 不同种植模式水分资源利用 |
4.1.5 不同种植模式生产与经济效益分析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4)中国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牧草和牧草产业 |
2.1.2 牧草生产者 |
2.1.3 生产行为 |
2.2 农户行为理论 |
2.2.1 舒尔茨的农户行为理论 |
2.2.2 恰亚诺夫的农户行为理论 |
2.2.3 风险规避型农户行为理论 |
2.3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3.1 农户种植决策行为的理论分析 |
2.3.2 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中国牧草产业的历史演进与现实约束 |
3.1 中国牧草产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及政策变迁 |
3.1.1 萌芽时期(1949-2007年) |
3.1.2 成长时期(2008-2014年) |
3.1.3 快速发展时期(2015年-至今) |
3.2 中国牧草产业发展成就 |
3.2.1 生产形势总体向好,种植结构不断优化 |
3.2.2 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产业基础逐步夯实 |
3.2.3 发展方式不断创新,多种经营模式涌现 |
3.2.4 综合效益逐步显现,种养积极性得到提升 |
3.2.5 已经成长为一个日益重要且不断壮大的农业产业 |
3.3 中国牧草产业面临的现实约束 |
3.3.1 传统种养观念改变困难,牧草产业发展重要性尚未得到充分认可 |
3.3.2 产业科技力量储备不足,核心领域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 |
3.3.3 产业扶持政策力度不足,发力不够精准 |
3.3.4 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
3.3.5 空间布局尚需优化,草畜结合力度仍待加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牧草产业和畜牧业耦合协调度及空间格局分析 |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4.1.1 修正的耦合协调度模型 |
4.1.2 空间自相关的度量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耦合协调度的测算 |
4.2.1 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数据来源 |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3 贡献系数的新定义 |
4.2.4 结果分析 |
4.3 空间自相关分析 |
4.3.1 全局Moran's I指数 |
4.3.2 局部Moran's I指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户牧草与粮食生产成本收益及生产效率比较研究 |
5.1 数据说明与研究方法 |
5.1.1 数据来源与指标说明 |
5.1.2 研究方法 |
5.2 主要牧草和粮食作物成本收益比较 |
5.2.1 收益项目比较 |
5.2.2 成本项目比较 |
5.3 主要牧草和粮食作物生产效率比较 |
5.3.1 技术效率比较分析 |
5.3.2 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牧草种植者生产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 样本来源及基本特征 |
6.1.1 样本点的分布 |
6.1.2 样本户的基本特征 |
6.2 样本户牧草种植基本情况 |
6.2.1 样本户牧草种植年数和经营类型 |
6.2.2 样本户牧草种植种类及地区分布 |
6.2.3 样本户牧草种植生产投入情况 |
6.3 样本户牧草生产行为特征 |
6.3.1 不同样本群体生产决策行为 |
6.3.2 不同样本群体组织化行为 |
6.3.3 不同样本群体技术选择行为 |
6.3.4 不同样本群体风险规避行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研究 |
7.1 理论分析与数据说明 |
7.1.1 理论分析 |
7.1.2 数据说明 |
7.2 实证研究设计 |
7.2.1 模型设定 |
7.2.2 变量说明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3.1 基准回归 |
7.3.2 稳健性检验 |
7.4 不同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决策影响因素 |
7.4.1 不同经营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决策影响因素 |
7.4.2 不同规模的生产者牧草种植决策影响因素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牧草生产者未来种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
8.1 理论分析与变量选择 |
8.1.1 理论分析 |
8.1.2 变量选择 |
8.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8.2.1 模型设定 |
8.2.2 变量说明 |
8.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8.3.1 回归结果与分析 |
8.3.2 稳健性检验 |
8.4 不同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影响因素 |
8.4.1 不同经营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影响因素 |
8.4.2 不同规模的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影响因素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草畜产业系统耦合协调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处在过渡区间且区域差异明显 |
9.1.2 牧草种植技术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技术进步是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驱动力 |
9.1.3 527户问卷的描述性统计显示,不同类型种草户样本行为差异较大 |
9.1.4 风险规避行为对不同样本群体牧草种植决策行为的影响差异显着 |
9.1.5 除风险规避行为外的其他一些重要影响因素也会对种植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 |
9.1.6 不同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差异明显,政策扶持等因素可显着提高种植意愿 |
9.1.7 组织化行为正向影响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但对不同类型生产者影响差异显着 |
9.2 对策建议 |
9.2.1 因地制宜推进草畜产业系统耦合,鼓励发展草畜结合经营模式 |
9.2.2 提升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水平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牧草产业生产效率 |
9.2.3 建立健全产业风险管理体系,护航牧草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
9.2.4 加强牧草生产组织化发展程度,鼓励创新利益共享机制 |
9.2.5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实现精准发力,推进牧草产业稳定持续发展 |
9.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9.3.1 研究不足 |
9.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国审青贮玉米品种综合性状评价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青贮玉米品种分类 |
1.1 根据定义分类 |
1.2 根据利用情况分类 |
1.3 根据生长特性分类 |
2 国审青贮玉米品种及主要性状分析 |
3 青贮玉米综合品质评价指标 |
4 国审青贮玉米品种综合性状评价 |
4.1 生物产量(干重)变化 |
4.2 种植密度变化 |
4.3 品质分析 |
4.3.1 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变化 |
4.3.2 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变化 |
4.3.3 粗蛋白含量变化 |
5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中国青贮玉米育种展望 |
(6)玉米大刍草渐渗系衍生杂交组合的生物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青贮玉米的定义及分类 |
1.2 青贮玉米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
1.2.1 青贮玉米的营养价值 |
1.2.2 青贮玉米的经济价值 |
1.3 青贮玉米的主要性状 |
1.3.1 生物量 |
1.3.2 消化率 |
1.3.3 粒茎比 |
1.4 青贮玉米的研究进展 |
1.4.1 国内外青贮玉米生产状况 |
1.4.2 青贮玉米种质的研究 |
1.4.3 青贮玉米主要性状的遗传研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杂交组合的组配和F_1代植株的表型考察 |
2.3 技术路线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黄冈环境下263个杂交组合的表型评价 |
3.1.1 黄冈环境下263个杂交组合的表型描述 |
3.1.2 黄冈环境下263个杂交组合表型方差分析 |
3.1.3 黄冈环境下263个杂交组合表型相关性分析 |
3.1.4 黄冈环境下263个杂交组合表型比较分析 |
3.2 鄂州环境下263个杂交组合的表型评价 |
3.2.1 鄂州环境下263个杂交组合的表型描述 |
3.2.2 鄂州环境下263个杂交组合表型方差分析 |
3.2.3 鄂州环境下263个杂交组合表型相关性分析 |
3.2.4 鄂州环境下263个杂交组合的表型比较分析 |
3.3 两环境下263个杂交组合表型联合方差分析 |
3.4 青贮材料的筛选 |
3.5 黄冈环境下80个杂交组合的表型评价 |
3.5.1 黄冈环境下80个杂交组合的表型描述 |
3.5.2 黄冈环境下80个杂交组合表型方差分析 |
3.5.3 黄冈环境下80个杂交组合表型相关性分析 |
3.5.4 黄冈环境下81个杂交组合表型比较分析 |
4 讨论 |
4.1 青贮玉米选育过程中杂种优势的利用 |
4.2 大刍草在青贮玉米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4.3 本研究的不足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我国青贮玉米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青贮玉米育种发展现状 |
1.1 青贮玉米的概念、种类及特点 |
1.2 我国青贮玉米育种发展现状 |
1.3 我国玉米主产区的青贮玉米品种及品质 |
2 青贮玉米的育种对策 |
2.1 青贮玉米的育种目标 |
2.2 青贮玉米的育种方法 |
2.2.1 广泛收集种质资源,组建新的杂种优势群 |
2.2.2 杂交种的选择 |
2.2.3 加强高新技术研究 |
3 青贮玉米的前景 |
3.1 发展畜牧业,青贮玉米不可缺少 |
3.2 推广青贮玉米,提高经济效益 |
3.3 发展青贮玉米,缓解环境污染 |
(8)16个青贮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参试品种 |
1.2 试验地点 |
1.3 试验设计 |
1.4 试验田管理 |
1.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青贮玉米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
2.2 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2.3 青贮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系数的通径分析 |
2.3.1 茎秆重对生物产量的效应 |
2.3.2 茎粗对生物产量的效应 |
2.3.3 绿叶数对生物产量的效应 |
2.3.4 穗数对生物产量的效应 |
2.3.5 苞叶重对生物产量的效应 |
2.3.6 果穗重对生物产量的效应 |
2.3.7 出苗-吐丝天数对生物产量的效应 |
2.3.8 株高对生物产量的效应 |
2.3.9 叶片重对生物产量的效应 |
3 讨论 |
(9)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路线与对象 |
1.5.1 研究路线 |
1.5.2 研究对象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6.1 研究的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2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产业的概念 |
2.1.2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 |
2.1.3 区域竞争力的概念 |
2.2 产业竞争力分析的理论基础 |
2.2.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对竞争力来源的解释 |
2.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2.4 金碚的工业品竞争力模型 |
2.2.5 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 |
2.3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模型的构建 |
3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测度与综合评价 |
3.1 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
3.2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选择原则 |
3.2.1 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 |
3.2.2 可比性原则 |
3.2.3 可操作性原则 |
3.3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1 玉米产业竞争力显示性指标 |
3.3.2 玉米产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指标 |
3.3.3 玉米产业竞争力间接影响因素指标 |
3.4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纵向比较分析 |
3.4.1 纵向竞争力三级指标体系设置 |
3.4.2 因子分析过程 |
3.4.3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纵向比较结果分析 |
3.5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横向比较 |
3.5.1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横向指标设置原则 |
3.5.2 玉米主产省产业竞争力的因子分析过程 |
3.6 本章小结 |
4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分析 |
4.1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概况 |
4.2 山东省玉米价格与其他玉米主产省的比较 |
4.2.1 七大玉米主产省玉米平均实际出售拟合价格比较 |
4.2.2 山东省与其它六省玉米价格波动比较 |
4.2.3 山东省与其它玉米主产省价格波动比较结果 |
4.3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分析 |
4.3.1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测定 |
4.3.2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总体特征 |
4.3.3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测定结果 |
4.4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形成机理分析 |
4.4.1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分析步骤 |
4.4.2 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
4.5 山东省玉米质量竞争力分析 |
4.5.1 山东省玉米质量竞争力现状 |
4.5.2 山东省玉米质量竞争力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分析 |
4.5.3 山东省与其它玉米主产省质量竞争力比较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间接影响因素分析—需求方面 |
5.1 山东省玉米需求与产业竞争力相关性理论分析 |
5.2 山东省玉米需求与国际竞争力关系分析 |
5.2.1 山东省玉米需求与国际竞争力关系实证分析 |
5.2.2 山东省玉米需求与国内竞争力关系的实证分析 |
5.2.3 结果分析 |
5.3 山东省玉米国内需求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 |
5.3.1 食用玉米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5.3.2 饲用玉米需求变化分析 |
5.3.3 工业用玉米需求 |
5.3.4 未来玉米消费走向 |
5.4 国内需求状况对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作用 |
5.4.1 食用玉米需求的多样化、质量安全需求的高层次化推动玉米的多样化和高质量化种植和加工 |
5.4.2 饲用玉米大规模消耗推动规模化种植 |
5.4.3 国内需求结构的变化诱导生产者转变经营方式,提高科技应用水平,注重良种种植,易产生规模递增效应 |
6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间接影响因素分析—供给方面 |
6.1 山东省玉米产业基本生产要素贡献分析 |
6.1.1 基本生产要素贡献分析模型构建 |
6.1.2 基本生产要素贡献结果分析 |
6.2 劳动和耕地要素分析 |
6.2.1 劳动力现状分析 |
6.2.2 耕地现状分析 |
6.3 气候条件分析 |
6.3.1 山东省玉米气象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
6.3.2 降水量对玉米单产影响分析 |
6.3.3 光照时间对玉米单产影响分析 |
6.3.4 气候条件分析结果 |
6.4 自然灾害对产量影响分析 |
6.4.1 洪涝灾害对山东省玉米单产影响分析 |
6.4.2 旱灾对山东省玉米产量影响分析 |
6.5 基础设施分析 |
6.5.1 玉米产业机械化水平 |
6.5.2 水利化程度 |
6.6 山东省玉米产业高级要素分析 |
6.6.1 农业经营主体文化层次状况 |
6.6.2 农民组织化程度 |
6.6.3 山东省玉米技术进步率测算 |
6.7 相关和支持产业 |
6.7.1 农业生产资料业 |
6.7.2 玉米种业 |
6.7.3 玉米加工业 |
6.8 本章结论 |
7 影响玉米竞争力深层次因素——政府主导作用 |
7.1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必要性 |
7.1.1 政府角色转换——变辅助作用为主导作用 |
7.1.2 农业的特殊性 |
7.2 政府政策对直接因素的影响 |
7.2.1 山东省粮食补贴政策历史沿革 |
7.2.2 日本、韩国粮食价格政策分析 |
7.2.3 日本、韩国粮食补贴政策的启示 |
7.3 政府对玉米质量安全的主导作用 |
7.3.1 玉米质量安全中的市场失灵 |
7.3.2 玉米质量安全中的政府干预 |
7.4 政府政策对间接因素的影响 |
7.4.1 政府政策没有完全调动起主产区生产积极性 |
7.4.2 政府政策对合作社整体结构失衡现状缺少足够关注 |
7.4.3 缺少政策措施吸引农业院校毕业生体面投身农业生产一线 |
7.4.4 政府政策侧重提高粮食数量对质量关注度不够 |
7.4.5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分工不明确 |
7.4.6 农业技术推广中政府行为缺陷 |
8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纵向比较竞争力逐年增强,横向比较结果显示竞争力较弱 |
8.1.2 直接因素竞争力较弱 |
8.1.3 需求方面间接因素分析表明需求对竞争力具有正向拉动作用,供给方面间接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基本和高级生产要素存在诸多方面不足 |
8.1.4 政府过多干预玉米等大宗粮食价格 |
8.2 政策建议 |
8.2.1 多方面降低玉米生产成本 |
8.2.2 积极发展优质、专用玉米的生产,满足多样化玉米需求 |
8.2.3 减少对玉米价格的直接干预,加大玉米质量监管力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热带玉米群体杂种优势关系研究及青贮玉米育种利用价值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青贮玉米种质研究 |
1.2.2 热带、亚热带种质在青贮玉米育种的研究 |
1.2.3 青贮玉米选择指标研究情况 |
1.2.4 我国青贮玉米品质评价情况 |
1.2.5 青贮玉米品种选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10 个群作为青贮玉米利用价值评估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群体干物质产量分析 |
2.2.2 不同群体收获时绿叶数分析 |
2.2.3 不同群体倒伏率分析 |
2.2.4 不同群体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析 |
2.2.5 不同群体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析 |
2.2.6 不同群体粗蛋白含量分析 |
2.2.7 其他农艺性状和抗性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5 个热带群体与我国两个主要种质之间的青贮玉米杂种优势关系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数据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农艺形状和品质性状的方差分析 |
3.2.2 配合力方差分析 |
3.2.3 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
3.2.4 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分析 |
3.2.5 不同组合各性状的比较 |
3.2.6 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3.2.7 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青贮玉米育种及其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农艺及品质性状与SSR标记的青贮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J]. 刘少荣,杨扬,田红丽,易红梅,王璐,康定明,范亚明,任洁,江彬,葛建镕,成广雷,王凤格. 作物学报, 2021(12)
- [2]草牧业生产中的效率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为例[D]. 赵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3]冀中平原作物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种植模式优化研究[D]. 张顺风.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4]中国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研究[D]. 高海秀.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5]国审青贮玉米品种综合性状评价及发展趋势[J]. 吴欣,许海良,陈威,刘素玲. 农学学报, 2019(09)
- [6]玉米大刍草渐渗系衍生杂交组合的生物量评价[D]. 侯瑞.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7]我国青贮玉米育种研究进展[J]. 孟令聪,路明,张志军,刘文国. 北方农业学报, 2016(04)
- [8]16个青贮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J]. 雷志刚,王业建,梁晓玲,赵海菊,闫秀香,阿布来提,韩登旭,杨杰,李铭东,郗浩江. 草食家畜, 2016(04)
- [9]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D]. 温凤荣.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1)
- [10]热带玉米群体杂种优势关系研究及青贮玉米育种利用价值评估[D]. 常海滨.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