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家座谈新编藏族中小学《汉语》教材(论文文献综述)
田海琰[1](2021)在《西藏农牧区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教学实践研究 ——以昂仁县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秋,西藏自治区初中起始年级开始使用全国统编语文教材;2019年8月笔者来到西藏昂仁县中学支教,发现统编语文教材的使用对当地教师和学生都有着一定的挑战。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教材、亲近教材,如何使教学更适合农牧区学生,并着眼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是笔者在支教期间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试图要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课程标准的梳理、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实践的感悟中进行研究。在课标的梳理中,发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标的内容在内部之间有继承和发展,与义务教育语文课标有趋同和差异;在教材的对比中,发现统编语文教材与西藏区编汉语教材的相同篇目存在差异性,不同篇目存在相通性。因此,统编本在西藏农牧区的教学实践中,可立足于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借鉴区编汉语教材的选择与教学。希望通过自己的思考,对西藏农牧区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启发。本论文一共分为绪论、三个章节和结语:绪论部分明确研究动机和选题依据,阐明研究内容和方法,同时在相关文献的梳理上提出本论文的创新点。第一章从课程标准的研究入手,2014年的《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对2006年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有继承和发展,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2014年的《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既有差异又有趋同,找出课程标准间的趋近性和差异性,以便更好地指导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教学实践。第二章从教材的研究入手,将统编语文教材与以前的西藏区编教材进行对比,立足于两套教材范文的相同篇目和不同篇目。相同篇目的文题、所在位置、单元编排方式、注释、练习以及教学要求存在差异,不同篇目的主题、文体、作者、描写对象等又存在相通之处。通过教材的比较,找出两套教材内容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让农牧区教师在统编教材的使用中找到突破口,克服畏难情绪。第三章从教学实践的研究入手,从口语交际、阅读、写作三个方面,指出昂仁县中学的教学现状、分析原因,并在教学实践的感悟中给出建议。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进行总结,提出西藏农牧区走进统编语文教材可以进一步努力的几个方面,并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作了说明。
何泽苹[2](2020)在《回归·重建·塑造 ——以汶川县为例探究多民族地区基础音乐教育》文中认为本研究从教育人类学的观念出发,采用田野调查法与跨文化比较研究法,以汶川县为例探究在现代化与多元文化主义背景下,多民族地区基础音乐教育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第一章,讲述了汶川县地震前后民族认同情况,说明社会、教育与民族认同三者的关系,认为社会环境的转变促使当地进行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第二章,描写五所学校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课堂,并通过比较,分析该地区基础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缺少对他文化音乐的教育、在教师、教材、课程设计等方面也存在着不足。第三章,从教育观念与教育实践两方面对多民族地区的基础音乐教育进行展望。认为音乐教育观念应该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进行思考,提出了在现代化社会中的多民族地区基础音乐教育不仅要以传承民族传统音乐为目的,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在多元文化环境下,不仅是教育者拥有对音乐文化选择的权利,学生在体验多种音乐文化后也应该有权利选择他所喜欢的音乐文化;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才能提高多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水平。在音乐教育中不仅要关注多元文化中差异性带来的教育理念转变,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在音乐教育实践中应该是“半开放式”的,在师资、课程与教学法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最后根据以上观点,以汶川县的基础音乐教育为例进行多民族地区音乐教育设计。
李永娜[3](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文中指出作为国家的一种软实力,国家认同能把整个国家共同体中的单个个体团结起来,对于维系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保障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最重要的政治前提,宣告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1949年到1956年是各民族人民对新中国产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施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获得了广大人民真诚地支持和拥护。政治民主、社会稳定、经济得以恢复并发展的新中国获得了广大民众的高度认同,全面深入地探究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经验,既有助于深化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国家理论,又能为增强国民的国家认同感以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启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王朝统治时期的国家认同是“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发展到近代社会,中华民族意识由自在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中国的国家认同逐渐向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转变,这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整合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增强了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得以建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对新中国的国家认同意识在异常艰难的国内外环境下开始萌芽、生长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面临着十分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即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从根本上搞垮新中国。在国内,民族问题和阶级问题相互交错,纷繁复杂,少数民族地区更是面临着民族分裂势力猖狂,政治参与冷漠、文化认同狭隘模糊等问题,为此需要从国家整体层面审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特殊性、文化特异性、政治归属性和利益整合性,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提供可能性。在错综复杂的现实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推进了剿匪反霸工作,稳定民族地区社会秩序;进行了民主建政工作,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各级政权机构,创造性地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民族的平等权利;积极疏通了民族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民族隔阂;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更好地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当家作主。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提供了政治保障。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还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改良农具和农牧业生产技术,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建设,开展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制定了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和税收优惠照顾政策,为少数民族人民的国家认同夯实了经济基础。除此之外,党和政府还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以满足少数民族群体的主观需求和现实需要,加强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针对各种错误思想开展针锋相对的批判,广泛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积极营造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架设了坚实的文化支撑。总的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进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培育并筑牢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对国家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忠诚感,使少数民族群众对新中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产生了对新中国强烈的认同情感。这种成就的取得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毫不动摇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千方百计帮助少数民族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实现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等经验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设波澜壮阔,回顾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面临的种种挑战、采取的有力举措,并总结其取得的宝贵经验,为我们今天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必须正确认识我国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用法制来保障民族团结。
陈苗雨[4](2020)在《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模型认知能力的测评研究 ——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教育部民族教育司提出“重点加强民族地区理科教学”,并强调“以理科教学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少数民族学生是未来建设民族地区的主力军,他们的能力直接关系着民族地区的发展。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拥有52个少数民族,世居云南的少数民族有2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少数民族种类、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云南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在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云南少数民族的化学教育意义非凡。而化学模型认知能力作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和学科理念核心,测量云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化学模型认知能力可以成为窥探其化学学科能力水平现状的一个切入点。本研究将通过建立高中生化学模型认知能力的测评体系和测评试卷来测评云南民族地区学生的化学模型认知能力,为当地一线化学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模型认知能力以及有针对性地采取策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提供思路和启示。研究主要分为四个大的部分,详情如下:第一,从化学模型认知能力相关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理科教育发展现状和云南民族学生认知特点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明确了民族地区、模型及分类、化学模型认知能力等核心概念内涵;在新课标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等基础上形成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模型认知能力测评指标;并结合云南民族地区学生认知特点,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测评指标权重赋值,建立起具有民族特色的高中生化学模型认知能力测评体系。第二,根据上述建立的测评体系选取近五年各地化学高考题、以实测试卷2-3倍的题量编制初测测评试卷,在云南某民族中学选取2个高三班级实施初测并回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初测试卷信度、效度及各题难度、区分度,实施初测的同时对初测试卷进行一线化学教师专家效度调查,综合数据处理结果与专家意见对初测试卷进行筛选和修订,形成实测试卷。第三,在云南昆明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8个地州市的16所民族中学实施实测,共有来自28个民族的3055名高中生参与。批改试卷后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并进行教师访谈,得出以下结论:(1)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模型认知能力水平整体处于中上水平,其中认识模型和理解模型的能力较高,运用模型能力次之,分析及建构模型等需要较多思维加工的能力得分较低;(2)云南省各地州参与测验的学生中,昆明与普洱市的高中生化学模型认知能力水平最高,且各子能力分布较为均匀;怒江州与迪庆州次之,其学生的分析模型能力较其他地州的水平高;大理州、西双版纳州、德宏州、文山州位于其后略逊一筹,略低于云南省平均水平,落后成因主要与学生和家长有关;(3)对各民族学生进行了划分并选取参与学校、人数较多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几个民族的学生进行了化学模型认知能力的差异性比较,发现不同民族学生的化学模型认知能力并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说明来自不同民族并不是影响化学模型认知能力高低的因素;(4)虽然测评试卷中选取的题目均为高一已教授过的必修内容,但高三年级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高二学生,尤其是认知模型、理解模型等基础部分,说明通过更深层次的学习和复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化学模型认知能力。最后,根据本研究在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结论和发现的问题,分别从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角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希望能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同时对本研究的不足和疏漏进行了反思总结,希望能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提供启示和方向。
洪雷明[5](2020)在《高中《彝语文》教材中《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研究 ——以昭觉县民族中学为例》文中指出“玛牧特依”,汉语译为《教育经典》。在彝语里“玛”意为教育、训导、劝说之意,“牧”意为智慧、为人处世、优良之意,“特依”意为书、经,“玛牧特依”就是“教育人们做事做人的经书”。1它是彝族古代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涉及教育学、政治学、哲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民族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内容,是一部全面阐释古代彝族阶级关系、社会结构、道德风尚、风俗习惯等内容的不可多得的珍贵古文献。因此,本次研究采取田野调查的方式,重点运用问卷法、访谈法以及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民族中学高中部为个案,以该校高中《彝语文》教材中《玛牧特依》选编内容(以下简称《玛牧特依》选编内容)为研究重点,重点探讨《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文化保存、选择和创造的教育价值以及对学生“德育”、“智育”和“劳动教育”的教育价值。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意义,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分析,并对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进行阐明。第一章,《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材使用点概述。主要介绍教材的编写地——凉山州彝文教材编译室的历史沿革、人员结构以及教材的编译流程,也介绍了社会上《玛牧特依》的研究机构——凉山州玛牧文化协会的历史沿革与组织构架、会员制与人员管理、推广与宣传等,并重点介绍教材的使用地——昭觉县民族中学的历史沿革、近几年教育情况,《玛牧特依》的教育开展情况,且重点对被调研教师和被调研学生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第二章,《玛牧特依》选编内容概述及其教育价值分析。主要概述选编内容在教材中的章节分布及主要内容;同时阐述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一方面以教育的文化功能价值理论为基础,分析选编内容在教育的文化保存、文化选择以及文化创造三个方面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以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为基础,分析选编内容对学生的“德育”、“智育”以及“劳动教育”的教育价值。第三章,《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成效分析。主要介绍选编内容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包括有助于学生为人处世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有助于学生理想追求的确定和有助于学生生活习惯的改善。同时,从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角度,分析《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对其自身的积极影响。第四章,《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主要介绍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存在的问题,比如,过于注重个体社会化价值,轻视个体个性化;过于注重教育的人文价值,轻视教育的科学价值;过于注重教育的传承价值,轻视教育的创新价值以及“美育”和“体育”教育价值的缺失。同时,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影响《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实现的因素,其中主观原因包括教材和学生两个方面;客观原因包括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四个方面。第五章,提升《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的对策。该部分主要从政府及教育部门、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四个层面展开分析。其中,政府及教育部门主要从增添选编内容,加大研究支持力度,完善辅导用书以及增设彝文课程,拓展玛牧用途等方面提出建议。社会层面主要从加强玛牧的宣传与推广,助力玛牧的传承与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议。学校层面主要从强化师资建设,协调课时安排,解决奖励不公问题,尝试开发校本课程等方面提出建议。家庭层面主要从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开展家庭玛牧教育等方面提出建议。
路宏[6](2020)在《变迁与选择 ——拉卜楞地区的藏族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教育与文化的交互关系出发,变迁与选择是研究藏族教育的基本视角。近年来,随着族际间文化的交流、交融及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生计变迁、定居转型、旅游开发、城镇化建设与媒体信息的网络传播等的出现,使得拉卜楞藏族地区的文化形态以多样共存的形式呈现,而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亦呈现出知识多维的特征。为此,本文在阐述教育与文化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教育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将“变迁”与“选择”纳入藏族教育研究的理论范畴,以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拉卜楞地区为例,结合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对其教育“历时性”变迁过程中的文化继承与“共时性”变迁进程中的文化选择进行研究,并据此找寻新时代藏族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路径。从其历时性变迁与选择来看,藏族教育自诞生以来,可以大致分为三个紧密联系且部分交叉的基本阶段。其一是“自在”的教育阶段,教育变迁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人与自然的交互影响及人类自身的劳动实践,教育的文化选择遵循着“自然选择”的普遍规律,以生存和适应为主要目的。在此阶段,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目的、内容及变迁与选择的方式;其二是“自为”教育的出现及发展,以藏文字的产生、专业教育机构的出现为标志。在这一时期,教育的社会文化性日益凸显,社会发展需要与族群内部的教育自觉成为影响其教育变迁和选择的主要因素;其三为藏族教育的现代化变迁时期,自为教育进入现代发展阶段。在此时期,因藏族社会发展的现代转型,文化多样与知识多维构成其文化教育的基本生态,而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以及藏族教育在文化实践中的自动调适,成为影响其变迁与选择的重要因素。从共时性变迁与选择来看,本文从学校、家庭、社区、寺院等不同场域对藏族教育进行了田野调查与分析讨论。相对于藏族教育历时性变迁过程中较为封闭的文化环境而言,其共时性变迁无疑具有更为宽容的文化空间。总体来看,“传统”本身与“现代性”的交互介入成为影响拉卜楞藏区教育文化特征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在学校教育的文化变迁中,现代教育制度、课程与教学等内在地规范着其教育文化选择的内容与路向,集中指向了知识的普及与教育质量提升;在家庭教育层面,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主要以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与熏陶为主,其在一种较为“自在”的文化情境中熟悉并对“传统”本身产生认同,重点以伦理道德的养成为主,在当下,其家庭教育正在发生着从“自在”的“非意向性”教育向“自觉”的“意向性”教育的转变,城镇与农牧区的家庭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在社区教育层面,由传统衍生的道德教育和与生活相融的信仰影响构成了当地社区教育的传统内容,藏族儿童在社区实践中由前喻文化的教育实践逐渐向并喻文化、甚至后喻文化进行转变,但即便如此,作为一个深受佛教文化和藏族传统习俗影响的文化社区,其文化特质中关于禁忌的部分仍规约着儿童日常的教育实践,这种影响甚至贯穿儿童终身,成为其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道德与伦理边界;在寺院教育层面,随着藏族社会的发展,从以寺院为主导的藏族传统教育走向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现代制度化教育,寺院教育由经院式走向现代化,实现其文化服务的功能转型,这既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时代趋势,同时也是义务教育发展和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此,客观辩证地看待寺院教育在藏族文化与教育中的价值及功能,促使其转型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藏族现代教育,促进藏区教育现代化,进一步发挥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也就成为当下研究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文化共生视阈下新时代藏族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文化传播和族际交流进一步加深的基本前提之下,藏族教育的文化选择应在共生基础上提升教育本身的“成人”与“成才”功能,通过“和合共生”统筹文化多元,经由“守正出新”促进教育创新。概言之,教育的文化选择并不是对某一文化现象或特质的静态攫取,而是根据特定的社会发展需求,在一定的文化观、教育观的支配下所形成的动态实践,其本质是教育参与者教育智慧及其行动的一种文化实践,是一个不断更新的动态过程。
张王勇[7](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文中指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等学校等机构通过提供资金、选派干部和教师、捐赠物资、培训干部和教师等方式,帮助西藏高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政策性行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是“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央政府统筹西藏与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治理方式。从1958年西藏高等教育创建至今,中央政府始终重视和关心西藏高等教育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支援措施,帮助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支援政策及其实施贯穿于西藏高等教育从创建、发展到跨越的历史变迁中,并依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和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诉求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经过60余年的发展,支援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了西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系统梳理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演变历程,总结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历史经验,揭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与特征,探索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创新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内容,提高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 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变迁过程,即依据支援西藏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背景、政策主要内容、支援形式及政策实施特征,将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年)。这一阶段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动员特色,即通过中央政府的政治动员,内地省市和高校选派了大量毕业生和教师进藏支教,帮助西藏公学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同时在70年代中期,国家在支援筹建西藏师范学院的过程中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二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年)。这一阶段中央政府不断创新支援形式,丰富支援内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体系初步成形。针对西藏高等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短缺、专业建设滞后等问题,中央国家机关开始加强对西藏高等教育的专项经费支持力度,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并由以内地省市对口支援转向以内地高校直接对口支援,支援任务也从解决西藏高校师资短缺逐渐拓展至帮助西藏高校建设新专业、科研合作和培训教师等,中央组织部也开启了选派内地高校干部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三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年至今)。在延续上一阶段支援模式的基础上,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政策内容更为丰富,支援方式更加多样,支援政策及其实施体系趋于完善和成熟。在中央政府“科教兴藏”、“人才强藏”等战略的指导下,中央国家机关的专项经费支持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实施机制进一步完善,团队式对口支援制度基本形成,支援内容既包括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的硬件建设,也包括以提高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的软件建设,支援方式逐渐拓展至捐助物资、互派干部、进行科研合作、培训教师、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中央组织部推进实施高校干部援藏政策的力度不断强化,干部选派人数逐批次增加,政策及其实施的范围覆盖至西藏所有本专科院校;同时,相关内地省市也组织开展了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工作。本研究认为,60年来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校对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西藏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学能力显着提升,西藏高校与内地省市和高校的联系日益紧密,双方合作交流日渐频繁。但是,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在制定、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政策设计重视短期效应,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政策执行主体频繁更替,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制定中注重政治逻辑,忽视市场逻辑和教育逻辑,导致政策实施政治动员色彩较重,政策实施的主体动力不足,人员选派以管理干部为主而非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政策实施的决策机构繁多,部门林立,职责不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政策规定不尽一致,阻滞了支援政策的顺利实施,降低了支援政策的有效性;政策及其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政策实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变形、扭曲和走样。针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尤其要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一是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要坚持长期性、稳定性原则,将中央政策的支持、西藏高校的努力和内地高校的支援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西藏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二是政策实施主体要改变政策理念,增强政策执行的主动性,政策实施过程中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严格选派管理干部和教师,把提升西藏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核心。三是加强对支援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中央政府要制定统一的政策评估标准,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督导评估,促进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海路[8](2016)在《我国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建设的历史演进》文中认为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今,我国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建设经历了起步探索、曲折发展、恢复发展和科学发展四个阶段,呈现出三个鲜明的时代发展特征:从简单模仿内地语文教学模式到基本建成科学的第二语言课程体系,从重视汉语文知识传授到重视汉语应用能力培养,从单一的语言教学科目到综合性的学科教学语言。我国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建设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有着深刻的教训。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回顾和审视,为推动我国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科学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铁生兰[9](2016)在《人教版《汉语》(藏族地区使用)教材问题调查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教师座谈、课堂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对人教版《汉语》(藏族地区使用)教材在藏区的使用情况展开较为广泛的调查,并就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研究,最后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这对民族地区汉语教材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崔珂琰[10](2015)在《中国百年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研究》文中认为自古以来有多个族群共同生活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多元一体”是这些族群历经千百年逐步演进形成的民族格局的特征。在由儒家文化构建的“天下”中,这些不同文化传统、心理特征的族群在“华夏一四夷"的传统秩序模式下相斥相容。清末民初,由儒家伦理价值体系构建的文化主义“天下”在西方“一民族一国家”的民族主义思潮冲击下逐步解体。儒家文明不再是各族群的精神高地,“大一统”与“正统”观念形成的文化向心力瞬间消失,在新的民族国家中如何构建“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是中国人在近代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少数民族教科书作为重建“认同”的工具应运而生。从晚清到民国,直至新中国的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政策以促进民族教科书文化整合与政治整合功能的释放。有些政策不仅令少数民族开蒙智识,也起到了良好的整合作用,而有些却事与愿违,撕裂原本就存在隔膜的民族关系。究竟政府要制定怎样的管理政策才能让民族教科书,这样微小的却型塑中华民族成员与现代国家公民的读本发挥最佳效用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本研究抛却族群整合、国家建构等宏大叙事,通过查阅大量尘封己久的文献、书籍等资料,并对搜集整理的清末至新中国800本左右的民族教科书实物进行研究比对,细致梳理了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百年的发展历史。本研究的论证以历史为纵轴,以公共政策分析(政府为什么这么做、政府做了什么、政府这么做产生了什么影响)为横轴搭建了研究过程的框架。在具体的研究中以民族学、教育学的视角考察了在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教育背景下,不同政府制订民族教科书政策的目标、过程及内容,重点对教科书的编审政策、印行政策、经费支持政策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各个时期民族教科书政策的特点,并对其政治整合及文化整合的功能影响进行了评价。在基于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百年发展历史过程及教科书实物研究的实然基础上,从现代公共政策理论及教科书理论研究的应然性角度,本研究认为;第一,在政策目标上,百年民族教科书政策继承了古代文教政策的认同整合思想,以建构政体一统和共同文化为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目标;百年民族教科书见证了少数民族教育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的转型,奠定了民族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并以此为目标进行文化整合。它以政策本体和教科书文本两种方式建构和重构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族群认同,各民族同胞在民族教科书中从态度、行为和经历三个方面重构了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它以形成国家认同为目标进行政治整合,通过建立编审、印行、经费制度回应少数民族文化权利诉求,以公共政策进行教科书利益的分配,奠定少数民族对国家认同与忠诚的基础。第二,在政策过程中,百年民族教科书政策具有非连续性的特征。政策制定者的主观价值取向存在“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两种倾向,并且由于两种倾向在不同历史时期各自占据主要地位,造成了民族教科书政策过程的断裂,从而客观上影响了民族教科书功能的发挥。其次,政策生长的客观环境,尤其是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压力左右了民族教科书政策中的利益分配,当国家面临外部侵略势力的挤压、内部分裂势力的威胁而压力骤增时,中央政府强化统治权威的倾向使民族教科书的“专门化”发展路径严重萎缩。而当政局稳定,内外部环境宽松时,国家制定民族教科书政策时则更能站在公平、正义的角度进行族群文化利益的分配。因此,在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下,应以“和而不同”为主观价值取向建构中华共同文化,使各民族文化平等绽放各自风采;政策的决策主体要从有利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角度对外部压力做出反应,协调民族教科书政策中的利益分配。第三,在政策的结构与内容上,经过百年的发展历程,民族教科书在编审、出版、发行各个环节中形成了稳定的政策结构,积累了丰富的政策经验。但同时也存在忽略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特殊性所造成的编写“单一化”、审定“复制化”的问题。因此,国家需要以少数民族文化的实际特点为基础,建立多样化的教科书自编审定制度,以政策引导出品高质量的民族教科书。其次,政府要注意审时度势的对民族教科书“专门化”和“普通化"政策倾向予以调整,以免影响族群的自然整合;最后,政府要在经费政策与印行政策上予以专项支持,以提高教科书政策政治整合功能的释放。
二、专家座谈新编藏族中小学《汉语》教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家座谈新编藏族中小学《汉语》教材(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农牧区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教学实践研究 ——以昂仁县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动机 |
二 选题依据 |
三 研究综述 |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课程标准的趋近与差异 |
第一节 课程标准的继承与发展 |
一 从课程性质分析 |
二 从课程理念分析 |
三 从课程目标分析 |
第二节 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
一 课程性质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
二 课程理念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
三 课程目标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
第三节 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的变化和问题 |
一 从教与学的理念来看 |
二 从教与学的方式来看 |
三 从教材和教师素养来看 |
四 从汉语学习环境来看 |
第二章 教材内容的分析与选择 |
第一节 《汉语》教材分析 |
一 教材体系结构介绍 |
二 教材范文分析 |
三 两套教材的比较与分析 |
第二节 相同篇目比较 |
一 相同篇目的差异性 |
二 相同篇目中教学要求的异同 |
三 相同篇目教材内容的选择 |
第三节 不同篇目比较 |
一 不同篇目的相似性 |
二 不同篇目教材内容的选择 |
第三章 教学实践的分析与建议 |
第一节 口语交际教学分析 |
一 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分析 |
二 口语交际现状原因分析 |
三 口语交际教学实践分析与建议 |
第二节 阅读教学分析 |
一 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
二 阅读教学现状原因分析 |
三 阅读教学实践分析与建议 |
第三节 写作教学分析 |
一 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
二 写作教学现状原因分析 |
三 写作教学实践分析与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附录A 《汉语》教材目录一览表 |
附录B 相同篇目练习题梳理 |
致谢 |
(2)回归·重建·塑造 ——以汶川县为例探究多民族地区基础音乐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
(三)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及理论 |
(一)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三)理论与观念 |
三、文献综述 |
(一)少数民族地区基础音乐教育 |
(二)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音乐教育 |
(三)多元文化教育研究 |
(四)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相关研究 |
四、个案地区简介 |
(一)地理环境与交通 |
(二)行政区域总体概况 |
(三)汶川县多民族交融的历史成因 |
(四)语言 |
(五)文化表征:音乐与舞蹈 |
第一章 地震前后的社会、教育与民族认同 |
第一节 现代化与认同的消散 |
一、现代化进程对社会的影响 |
二、民族音乐的学校教学状况 |
第二节 地震与重建:羌族认同的再建构 |
一、劫后余生的社会转变 |
(一)基础设施的重建 |
(二)民族民间艺术的重拾 |
二、音乐教育中的转变 |
(一)学生对本民族音乐文化态度的转变 |
(二)教育者对本民族音乐文化态度的转变 |
(三)学校课程设置的转变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汶川县及周边地区基础音乐教育案例研究 |
第一节 三所幼儿园的个案研究 |
一、汶川县第二幼儿园 |
(一)基本情况 |
(二)音乐课程现状 |
二、红原县的两所幼儿园 |
(一)邛溪镇幼儿园 |
(三)色地镇幼儿园 |
三、课程实录 |
四、三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横向比较 |
第二节 两所小学的个案研究 |
一、龙溪乡小学 |
(一)基本情况 |
(二)音乐课程现状 |
(三)课程实录 |
二、凤仪镇小学 |
(一)基本情况 |
(二)音乐课程现状 |
(三)课程实录 |
三、两所小学音乐教育的横向比较 |
第三节 小结 |
一、教学观念中的问题 |
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
(一)评价体系 |
(二)语言文化障碍问题 |
(三)师资、课程研究与教学 |
第三章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多民族地区基础音乐教育展望 |
第一节 从教育观念出发:多元文化整合教育 |
一、从多元文化教育到多元文化整合教育 |
二、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观的基础音乐教育 |
(一)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 |
(二)文化选择的权利与机会 |
(三)消除文化的歧视,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
第二节 从教育实践出发:培养音乐能力 |
一、从强调音乐学习结果到强调音乐能力培养 |
二、以培养音乐能力为目标的音乐教育实践 |
(一)师资 |
(二)课程与教学法 |
第三节 以汶川县为例的多民族地区基础音乐教育设计 |
一、半开放式的音乐教育 |
二、音乐文化内容的选择 |
三、音乐能力内容的编排 |
结语:回归·重建·塑造 |
附录:新编藏羌锅庄歌词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述评 |
1.3 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1.3.2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
1.3.3 社会认同理论 |
1.3.4 国家认同理论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历史渊源 |
2.1 王朝统治时期的华夷之辨 |
2.2 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 |
2.3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
3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现实条件 |
3.1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面临的复杂形势 |
3.1.1 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 |
3.1.2 各民族之间的历史隔阂 |
3.1.3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
3.2 阻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不利因素 |
3.2.2 文化心态单一 |
3.2.3 政治参与冷漠 |
3.2.4 领土意识模糊 |
3.3 推动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有利因素 |
3.3.1 各民族共同开拓的辽阔疆域 |
3.3.2 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
3.3.3 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新中国 |
4.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政治保障 |
4.1 剿匪斗争的开展 |
4.1.1 匪患的危害 |
4.1.2 匪患的肃清 |
4.2 国家政权机构的建立 |
4.2.1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4.2.2 各级人民政府 |
4.2.3 各级民族工作机构 |
4.3 民族关系的疏通 |
4.3.1 中央民族访问团到民族地区访问 |
4.3.2 少数民族参观团到内地参观 |
4.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
4.4.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早期探索 |
4.4.2 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成立 |
4.5 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
4.5.1 培养原则 |
4.5.2 培养途径 |
5.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济基础 |
5.1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 |
5.1.1 “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 |
5.1.2 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5.1.3 多方面扶助农牧业生产 |
5.2 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建设 |
5.2.1 基础设施的兴建 |
5.2.2 工业企业的建立 |
5.3 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 |
5.3.1 贸易经营机构的设置 |
5.3.2 农牧土特产品的购销 |
5.3.3 民族特需商品的经营 |
5.4 实施少数民族地区财税优惠政策 |
5.4.1 财政优惠政策 |
5.4.2 税收优惠政策 |
6.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文化支撑 |
6.1 推进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
6.1.1 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
6.1.2 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6.1.3 营造各族人民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 |
6.2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 |
6.2.1 发展和提升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
6.2.2 传承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
6.3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
6.3.1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
6.3.2 妥善处置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类问题 |
6.4 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 |
6.4.1 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6.4.2 推动宗教制度民主改革 |
6.4.3 团结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 |
7.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验与启示 |
7.1 基本经验 |
7.2 现实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模型认知能力的测评研究 ——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民族地区理科教育质量提升的现实需要 |
1.1.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 |
1.1.3 关于民族地区化学模型认知的现有研究中存在空白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化学模型认知能力相关研究综述 |
2.1.1 什么是“模型” |
2.1.2 化学模型及分类 |
2.1.3 建模 |
2.1.4 什么是模型认知 |
2.1.5 化学模型认知能力 |
2.1.6 学生模型认知能力现状分析 |
2.1.7 针对化学模型认知能力的教学策略 |
2.2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理科教育发展现状 |
2.2.1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成因 |
2.2.2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
2.3 民族地区学生认知方式的相关研究综述 |
2.4 核心概念界定 |
2.4.1 民族地区 |
2.4.2 模型 |
2.4.3 化学模型认知能力 |
3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模型认知能力测评试卷的开发 |
3.1 测评试卷开发的总体思路 |
3.2 测评框架的构建 |
3.2.1 测评框架构建的理论基础 |
3.2.2 初步划分评价指标 |
3.2.3 专家效度调查 |
3.2.4 评价指标确定 |
3.2.5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3.2.6 评价体系形成 |
3.3 测评试卷的编制 |
3.3.1 测评项目编制的基础 |
3.3.2 测评项目的初步编制 |
3.4 测评试卷的检验 |
3.4.1 实施初测 |
3.4.2 初测数据收集与分析 |
3.4.3 初测试题的专家效度调查 |
3.5 测评试卷的修订与形成 |
3.5.1 初测试题筛选 |
3.5.2 筛选后试题的信度、效度、难度评估 |
3.5.3 实测试题的修订 |
3.5.4 实测试题的形成 |
4 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模型认知能力现状水平研究 |
4.1 研究地区 |
4.2 研究内容 |
4.3 研究对象 |
4.4 数据分析 |
4.4.1 不同年级学生成绩的权重赋值 |
4.4.2 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被试学生整体得分情况 |
4.4.3 各地州高中生化学模型认知能力现状水平及差异分析 |
4.4.4 不同年级高中生化学模型认知能力现状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4.4.5 不同民族高中生化学模型认知能力现状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4.5 教师访谈 |
4.5.1 教师访谈提纲 |
4.5.2 教师访谈分析 |
4.5.3 教师访谈总结 |
5 研究总结 |
5.1 研究结论 |
5.1.1 建立了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模型认知能力”测评体系 |
5.1.2 开发了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模型认知能力”测评试卷 |
5.1.3 揭示了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模型认知能力”的水平现状 |
5.1.4 分析了云南落后地州高中生“化学模型认知能力”现状成因与对策建议 |
5.2 研究启示 |
5.3 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着作类 |
期刊论文类 |
学位论文类 |
其他类 |
二、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化学模型认知能力测评指标专家效度调查问卷 |
附录 Ⅱ:层次分析法化学模型认知能力测评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
附录 Ⅲ: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模型认知能力初测试卷 |
附录 Ⅳ:初测试题专家效度调查问卷 |
附录 Ⅴ: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模型认知能力实测试卷 |
附录 Ⅵ:高二与高三学生成绩对地区间学校间成绩比较的影响重要性调查问卷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主要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
(5)高中《彝语文》教材中《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研究 ——以昭觉县民族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 玛牧特依 |
(二) 一类模式 |
(三) 《彝语文》教材 |
(四) 教育价值 |
(五) 选编 |
三、相关理论 |
(一) 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 |
(二) 教育的文化功能理论 |
四、相关研究动态 |
(一) 多学科视角下《玛牧特依》研究 |
(二) 一类模式研究综述 |
(三) 少数民族语文教材编写研究综述 |
(四) 相关研究评述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访谈法 |
(三) 观察法 |
(四) 问卷法 |
第一章 《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材使用点概述 |
第一节 四川省凉山州彝文教材编译室简介 |
一、历史沿革 |
二、人员结构 |
三、编译流程 |
第二节 四川省凉山州玛牧文化协会简介 |
一、历史沿革与组织架构 |
(一) 历史沿革 |
(二) 组织架构 |
二、会员制与人员管理 |
(一) 会员制 |
(二) 人员管理 |
三、推广与宣传 |
四、未来规划 |
(一) 《玛牧特依》大融合 |
(二) 立足凉山、走向中国、迈向世界 |
第三节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民族中学简介 |
一、昭觉县民族中学的历史沿革、教育情况及师生情况 |
(一) 历史沿革及教育情况 |
(二) 教师与学生情况 |
二、被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
(一) 被调研教师的基本情况 |
(二) 被调研学生的基本情况 |
三、《玛牧特依》教育开展情况 |
(一) 国旗下《玛牧特依》集体诵读 |
(二) 增添《玛牧特依》校园文化 |
(三) 坚持开展《玛牧特依》课堂教学 |
第二章 《玛牧特依》选编内容概述及其教育价值分析 |
第一节 《玛牧特依》选编内容概述 |
第二节 《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分析 |
一、《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文化价值分析 |
(一) 教育文化保存功能 |
(二) 教育文化选择功能 |
(三) 教育文化创造功能 |
二、《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关于人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分析 |
(一) “德育”的教育价值 |
(二) “智育”的教育价值——“勤学好问” |
(三) “劳动教育”的教育价值——“倡勤劳,忌懒惰” |
第三章 《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成效分析 |
第一节 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
一、有助于学生为人处世能力的发展 |
二、有助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 |
三、有助于学生理想追求的确定 |
四、有助于学生生活习惯的改善 |
第二节 对《玛牧特依》的积极影响 |
第四章 《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存在的问题 |
一、过于注重个体社会化价值,轻视个体个性化价值 |
二、过于注重教育的人文价值,轻视教育的科学价值 |
三、过于注重教育的传承价值,轻视教育的创新价值 |
四、“美育”和“体育”教育价值的缺少 |
第二节 影响《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实现的因素 |
一、主观原因 |
(一) 教材自身的原因 |
(二) 学生自身的原因 |
二、客观原因 |
(一) 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 |
(二) 社会的推广程度不高 |
(三) 学校的自身存在问题 |
(四) 家庭的帮扶程度不足 |
第五章 提升《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的对策 |
第一节 政府及教育部门层面 |
(一) 增添选编内容,完善选编内容的质量 |
(二) 加大研究支持,解决古彝文的困惑 |
(三) 完善辅导用书,解决师生教与学的困难 |
(四) 增设彝文课程,解决学生彝文基础薄弱的问题 |
(五) 拓展玛牧用途,帮助当地脱贫攻坚 |
第二节 社会层面” |
(一) 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玛牧的宣传与推广 |
(二) 增强社会责任,助力玛牧的传承与创新 |
第三节 学校层面 |
(一) 强化师资建设,解决教师缺乏问题 |
(二) 协调课时安排,解决课时不足问题 |
(三) 积极对上沟通,解决奖励不公问题 |
(四) 加强对外合作,尝试开发校本课程 |
第四节 家庭层面 |
(一) 积极参与培训,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 |
(二) 家庭玛牧教育,努力帮扶学校玛牧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彝语文》教材中《玛牧特依》选编的具体内容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附录四: 部分访谈内容 |
附录五: 部分照片 |
致谢 |
(6)变迁与选择 ——拉卜楞地区的藏族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综述 |
一、关于藏族传统教育的宏观研究 |
二、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相关研究 |
三、民族教育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文化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文本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文本结构 |
第四节 理论借鉴与核心概念 |
一、理论借鉴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五节 田野点及田野工作概况 |
一、关于“拉卜楞地区”的田野介绍 |
二、拉卜楞地区的学校教育资源及田野工作 |
三、拉卜楞地区的社会教育资源及田野工作 |
第二章 藏族文化教育的历史实践 |
第一节 文明的发端与教育的起源 |
一、诞生于高原上的教育实践 |
二、“不知而行”的先民教育 |
第二节 文字的出现与藏族早期的教育 |
一、源于本教的早期藏族教育 |
二、松赞干布时期的“自为”教育 |
第三节 专业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寺院教育的发展 |
一、佛教的传入与寺院教育的萌芽 |
二、“讲经院”的产生与寺院教育的多教派发展 |
三、格鲁派的教育改革与寺院教育的革新 |
第四节 学校教育的“自为”实践与近现代变迁 |
一、拉卜楞地区学校教育的早期实践 |
二、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及近代爱国主义教育 |
小结 |
第三章 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与当代变迁 |
第一节 教学模式与语言选择的地域分野 |
一、学校教学模式的地域分野 |
二、语言选择的空间差异 |
三、民族文化符号的校园体现 |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中的文化选择 |
一、课程、教材与生源分布 |
二、教学、活动与“偏科”现象 |
三、认同、价值与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 |
小结 |
第四章 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 |
第一节 藏族家庭教育的“实践”维度 |
一、“身体力行”的劳动教育 |
二、“言传身教”的生活教育 |
三、从“自在”到“自觉”的观念变迁 |
第二节 藏族家庭教育的“价值”维度 |
一、“取名”、“梳发”与家庭教育的“默会”维度 |
二、“因果”、“孝”、“善”的道德教育 |
三、与自然“共生”的生态伦理教育 |
小结 |
第五章 藏族教育传统与社区教育的文化选择 |
第一节 文化传统与社区教育实践 |
一、由传统衍生的道德教育 |
二、与生活相融的信仰影响 |
第二节 仪式传承中的社区教育及其文化选择 |
一、“插箭”(bday-Bastos)仪式与神山祭祀 |
二、文化禁忌与心理认同 |
三、社会变迁与社区教育的现代化转变 |
小结 |
第六章 寺院教育的文化实践与时代转型 |
第一节 拉卜楞寺的建立及其教育实践 |
一、系统完备的六大“扎仓” |
二、学制、课程与教学组织 |
三、学期、学位与入寺制度 |
第二节 寺院教育的文化贡献及现代转型 |
一、寺院教育的文化贡献及现代局限 |
二、从“寺院”到“学校”的现代教育变迁 |
三、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与学僧来源的结构性变动 |
小结 |
第七章 教育现代化与藏族教育的文化选择 |
第一节 变迁、适应与藏族教育的文化选择 |
一、文化多样与知识多维:民族教育发展变迁的基本生态 |
二、选择性与适应性:民族教育的固有属性 |
第二节 现代化进程中藏族教育的选择与适应 |
一、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 |
二、教育现代化:藏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
三、文化共生:民族教育发展的现代走向 |
小结 |
结语 和合共生,守正出新:藏族教育的“变”与“不变” |
一、变与不变之间:对新时代藏族教育发展的再思考 |
二、和合共生:基于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教育文化选择 |
三、守正出新:立足教育实践,体现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张力 |
附录 |
附录1 国民政府时期关于拉卜楞设治局地界勘划相关训令、指令文件 |
附录2 1854 年拉卜楞寺清规 |
附录3 拉卜楞寺寺规(二十五条) |
附录4 拉卜楞藏族重大禁忌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史料来源与研究现状 |
(一) 史料来源 |
(二) 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阶段界定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研究阶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一、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
(一) 实现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主要目标 |
(二)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内在要求 |
二、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现实依据 |
(一) 西藏高等教育特殊的地位要求中央政府给予重视 |
(二) 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需要中央政府的帮扶 |
第三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 |
一、探索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帮扶民族地区创建高等教育 |
(二) 和平解放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教育进行帮扶 |
(三) 西藏高等学校在创建过程面临着师资匮乏问题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动员内地大学生长期支援西藏公学 |
(二) 上海市选派教师支援西藏师范学院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进藏建藏成为早期援藏工作的主导思想 |
(二) 政策实施体现出浓厚的政治动员色彩 |
(三) 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 |
四、探索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快速起步 |
(二) 帮助西藏初步建立起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
(三) 打开了西藏高校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关系 |
第四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 |
一、调整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加快发展西藏高等教育成为中央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 |
(三) 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特殊政策帮扶西藏高等教育 |
(二) 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省市和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 中央组织部组织内地高校选派干部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初步成形 |
(二)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机制趋于合理 |
(三) 支援政策制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
四、调整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
(二)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
(三) 西藏高校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
(四) 西藏高校自我发展意识增强 |
第五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至今) |
一、拓展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对西藏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
(三) 实现西藏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加大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组织部的高校干部援藏政策不断加强 |
(三) 教育部组织内地高校强力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四) 相关内地省市组织开展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政策体系趋于成熟 |
(二) 支援政策实施机制不断健全 |
(三) 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
(四) 对口支援逐渐向对口合作转移 |
四、拓展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树立起了现代化办学理念 |
(二)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
(三)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和层次稳步提高 |
(四) 西藏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升 |
(五) 西藏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
第六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与特征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 |
(一) 外部动力因素 |
(二) 内部动力因素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以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为例 |
(一) 路径依赖是公共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
(二) 路径依赖下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的变迁过程 |
(三) 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
第七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绩效与问题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绩效评估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 |
(二) 提升了支援高校的综合办学能力 |
(三) 促进了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边疆安全稳定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政策制定多头管理与政策资源配置不足 |
(二) 部分执行主体动力不足及政策执行失真 |
(三) 政策监控和评估缺乏制度规范 |
第八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创新面临的挑战 |
(一) 加快内涵建设是当前西藏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
(二) 支援政策目标、任务与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策略 |
(一) 加强各政策部门的协调与配套政策制定 |
(二)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自觉性及执行力度 |
(三) 健全政策监控和评估工作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8)我国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建设的历史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建设的起步探索(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 |
(一)初步开设汉语文课程 |
(二)尝试编写汉语文教材 |
(三)探索制定汉语文教学大纲 |
二、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建设的曲折发展(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 |
三、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建设的恢复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 |
(一)制定统一的汉语文教学大纲 |
(二)系统开设汉语文课程 |
(三)编写、修订汉语教材 |
(四)实施汉语教学实验 |
(五)试行汉语水平考试 |
四、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建设的科学发展(2000年至今) |
(一)制定汉语课程标准 |
(二)规范开设汉语课程 |
(三)科学编写汉语教材 |
(四)深入开展教学实验 |
(五)重视培训汉语教师 |
(六)实施汉语水平考试 |
五、结语 |
(10)中国百年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少数民族教科书文本的研究 |
二、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及框架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研究视角和路径 |
三、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历史溯源:中国古代民族文教政策 |
第一节 民族文教政策背景 |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形态 |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内涵 |
第二节 民族文教政策的形态 |
一、政策目标:以“德化”促多元民族文化的沟通与融汇 |
二、政策过程:因俗而治、平等怀柔、互学兼收 |
三、政策内容:和亲通婚、移民实边、和平结盟、设学开科 |
第三节 民族文教政策的功能 |
一、以“大一统”与“正统观”的思想建构政体认同 |
二、以“核心辐射”与“多元互动”的方式承续中华文明 |
第三章 萌芽:清末民初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1904~1926) |
第一节 民族教科书政策的背景 |
一、政治环境的变革:“部族帝国”走向“民族国家” |
二、文化思潮的变革:“民族”的建构与想象 |
第二节 民族教科书政策的产生过程及内容 |
一、统整:清末民初少数民族教育的近代转型 |
二、分化:清末民初少数民族教科书的产生 |
三、导向:清末民初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的萌芽 |
第三节 民族教科书政策的特点与影响 |
一、清末民初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的特点 |
二、清末民初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的影响 |
第四章 成型:南京国民政府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1927~1949) |
第一节 民族教科书政策的背景 |
一、政治环境的变化:从分裂到统一 |
二、民族观念的演化:从“五族”到“国族” |
三、教育背景的转化:从“民族教育”到“边疆教育” |
第二节 民族教科书政策的产生过程及内容 |
一、南京国民政府民族教科书的产生过程 |
二、南京国民政府民族教科书政策的结构与内容 |
第三节 民族教科书政策的特点与影响 |
一、南京国民政府民族教科书政策的目标及特点 |
二、南京国民政府民族教科书政策的特点 |
三、南京国民政府民族教科书政策的功能影响 |
第五章 发展:新中国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1949~至今) |
第一节 民族教科书政策的背景 |
一、政治环境的变化:民族身份从“遮蔽”到“凸显” |
二、民族观念的演化:从“政治”化到“文化”化 |
三、教育背景的转变:从社会主义改造到现代化发展 |
第二节 民族教科书政策的产生过程及内容 |
一、新中国民族教科书政策的产生过程 |
二、新中国民族教科书政策结构与内容 |
第三节 民族教科书政策的特点及影响 |
一、新中国民族教科书政策的目标及特点 |
二、新中国民族教科书政策的特点 |
三、新中国民族教科书政策的功能影响 |
第六章 中国百年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的反思与启示 |
第一节 政策目标政治整合与文化整合的一贯性 |
一、百年民族教科书政策继承了古代文教政策的认同整合思想 |
二、百年民族教科书政策以民族教育现代化为目标进行文化整合 |
三、百年民族教科书政策以形成民族“集体记忆"为目标进行族群整合 |
四、百年民族教科书政策以形成国家认同为目标进行政治整合 |
第二节 政策过程的非连续性影响目标的达成 |
一、百年民族教科书政策过程非连续性的原因 |
二、民族教科书政策过程一贯性实施的建议 |
第三节 政策内容与结构影响政策功能的释放 |
一、民族教科书“单一化”、“复制化”的编审政策影响其教育功能的释放 |
二、民族教科书“专门化”或“普通化”的政策导向影响其族群整合功能的释放 |
三、民族教科书经费与印行政策影响其政治功能的释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专家座谈新编藏族中小学《汉语》教材(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农牧区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教学实践研究 ——以昂仁县中学为例[D]. 田海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回归·重建·塑造 ——以汶川县为例探究多民族地区基础音乐教育[D]. 何泽苹.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3]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D]. 李永娜.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4]民族地区高中生化学模型认知能力的测评研究 ——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D]. 陈苗雨. 西南大学, 2020(01)
- [5]高中《彝语文》教材中《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研究 ——以昭觉县民族中学为例[D]. 洪雷明.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变迁与选择 ——拉卜楞地区的藏族教育研究[D]. 路宏. 兰州大学, 2020(12)
- [7]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 张王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我国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建设的历史演进[J]. 海路. 民族教育研究, 2016(04)
- [9]人教版《汉语》(藏族地区使用)教材问题调查研究[J]. 铁生兰.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0]中国百年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研究[D]. 崔珂琰.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