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经济组织与两岸互动——从亚洲金融风暴谈起(论文文献综述)
刘春玲[1](2021)在《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价值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日新月异,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人类应走向一条怎样的未来之路,世界应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等问题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重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立足于客观现实,科学审视了当今世界秩序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社会的演化走向,深刻剖析了世界各国共生共存与全体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普遍规律。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要求下,对“世界向何处去、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议题作出了及时的解答,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加快世界秩序变革,推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沉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力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客观现实有机结合的再一次伟大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视角聚焦于全体人类的共同利益之中,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将中国人民的发展与全人类发展统一起来的宽广视野、博大胸襟与人类关怀。跟随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着重指向于全球治理的现实问题,为世界解决政治冲突、化解经济摩擦、加速文化融合、推进安全合作、破除生态困境等方面提供了中国方案,为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革新、促进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理论前提与现实基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厚重的思想底蕴。纵观古今,无数思想家、理论家都曾经将人类的共同命运问题视为探讨的重点,尽管这些思想家并未作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明确表述,但他们对人类理想社会的构思,对人类共同体概念的考察,对人类文明发展走向的思考,直至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时代价值。从《礼记》中的“大同”思想到马克思的“真正的共同体”理论,都为共同体思想提供了智慧源泉,都对共同体精神进行了深刻揭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是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再次诠释,彰显了人文关怀与科学建构的有力统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人类发展观、世界秩序观与共同价值三方面的基本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涵的人类发展观,是对资本主义唯利益论的超越,在合作共赢、共生共荣的价值前提下建立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的世界秩序观,是对传统全球秩序的变革,在开放、包容、公正、平等的价值基础上,建立起团结合作的全球治理体系,并最终实现人类世界的长久和平与安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重视人类的共同价值。每一个人都在同一个地球上生存与发展,因而人类的根本利益是共通的,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人类可以形成普遍性的价值认识。包括和平、发展、自由、民主、正义等在内的人类共同价值,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本价值主张。全文可分为六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全文的选题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作出简要的概括。第二部分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来源进行全面总结,其中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共同体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思想三个小节。第三部分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理路进行详细的介绍。第四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主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主要特征、话语体系等多维视域进行考察。第五部分是从理论价值角度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出科学的评价,努力彰显这一思想在理论层面上的延续、发展、创新等价值意蕴。第六部分阐明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价值,重点介绍了我国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作出的努力,这其中包含了我国十八大以来的外交政策以及“一带一路”的切实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聚焦于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交往行为,旨在为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与交往理念,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人类的共生、共存与共荣,是具有中国特色与中国智慧的新型外交理念,必然会为未来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与世界经济文化安全等领域的完善作出卓越的贡献。千百年来,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一直都是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憧憬。在全人类通力合作的基础上,美好的生活必然会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即是中国向世界许诺的光明未来。
余淑妮[2](2021)在《《朝日新闻》(1991-2020)“慰安妇”媒介形象建构研究》文中认为“慰安妇”议题从过去到现在,经历了从消隐到特别关注的变化过程。民众认知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媒体的形象建构,在我国“慰安妇”媒介形象逐渐清晰立体的时代,日本媒体塑造的媒介形象也不应忽视。故而本文选取日本主流媒体之一的《朝日新闻》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日媒具体建构的“慰安妇”媒介形象及其影响因素,并且探析其背后建构的具体策略。本研究以1991年8月韩国金学顺老人第一次实名指证日本政府为始,对《朝日新闻》1991年至2020年有关“慰安妇”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日媒报道关注“慰安妇”群体形象,缺少对个体关注,共呈现出二战受害者、被强迫的女性、历史证人、申诉人、社会援助/捐助对象、外交战的聚焦品六种形象。各时期重点呈现的形象不同,经历了“二战受害者——社会援助/捐助对象——外交战的聚焦品”形象变化,从受害者符号转化成如今政治争夺的砝码。不变的是日媒长期建构“二战受害者”形象的坚持和避免“被强迫的女性”形象的呈现。媒介形象的建构映射了日本与国际关系的变化,特别受美国军事联盟关系的影响。其次,日本国内社会变迁和保守政党政权的扩大,催生出《朝日新闻》与日本政府立场“对抗”的媒介形象。同时,日本畸变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向内不断影响民众认知,导致日媒逐渐减少同日本政府立场“相悖”的形象出现。媒介形象的建构策略上,利用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理论,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重维度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发现文本上使用泛政治化解读,将政治生态和媒体舆论环境共生关联,话语建构上利用引语源、引语和背景资料补充新闻事实和表达态度,社会实践上呈现“内外有别”报道方针,对内对抗政治保守主义,对外站在国家利益立场上。
张晨瑶[3](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任雨欣[4](2020)在《变译理论下中国诗句口译策略研究 ——以2004-2012温家宝总理记者会为例》文中认为本文研究变译理论指导下中国诗句口译,以2004年至2012年总理记者发布会上引用的诗句为例进行具体案例分析。本文主要针对中国诗句的特点及其口译难点,探讨变译理论翻译策略的应用,从而解决诗句口译的难点,更好地传达说话者的意图。变译理论由黄忠廉教授提出,是一种强调翻译变化的翻译理论。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将其应用到翻译作品的过程中。然而大多数变译理论应用的研究都集中在笔译活动上,其对口译活动的指导性研究仍有很大的研究、发展空间。变译理论的指导下诗句口译的研究则更为罕见。实际上,变译理论的一些翻译策略可以更好、更有效地解决诗句口译所特有的难题。本文主要探讨该理论如何帮助译者解决诗句口译的难点。凝练,追求音韵和对称之美,以及多变的古汉语语法都是中国诗句的特色。针对其特点,口译员需要处理如何化繁为简,删除冗余部分以及消除古今语法差异。本文依据变译理论的翻译策略在诗句翻译中的应用,探讨变译理论的三种翻译策略(阐译、摘译、编译)如何解决中国古诗句口译中的困难,总结合适有效的诗句翻译方法,并为研究者和口译人员提供相关理论和应用参考。
丁伟航[5](2020)在《区域共识的制度化 ——多案例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对区域制度和区域治理的研究在国际关系理论中一直都占有一席之地。区域作为沟通国家和全球的桥梁,这一桥梁的实质性作用是“建构”。而区域和国家、区域和全球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相互建构的。国家作为行动者通过国际互动建构区域性社会结构,区域性社会结构反过来也约束并建构着国家的利益和认同。区域可以理解为一种由观念建构的制度化结构。观念往往是行动的理由,而非行动的原因,由于存在这一理由,所以因果性因素才会产生具体的作用。如果没有这类“前提理由”,同样的“因素”就无法产生同样的因果性效应。因此,强调观念或共有观念在建构区域制度中的作用是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是本文的核心。为研究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本文主要采用了以社会学为主体的建构主义方法,强调主体间性和社会事实等概念。此外,考虑到建构主义的理论局限,还借鉴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等方法。为深入剖析这一过程,研究选取了危机管理、共同利益、国际协调和集体意向四个变量,并就这四个变量间的建构或因果关系进行了充分论证。其中,与“危机管理”相关的概念如“临界点、决定性事件、外部刺激、共同威胁与共同命运”等;“国际协调”一般包括“国际谈判、多边会议”等;与“集体意向”相关的概念如“主体间性、共有观念、集体承诺、集体理性与互信”等。基于这四个变量,本文提出以下假设:1.区域共识的制度化主要发生在由霍布斯无政府文化向洛克式无政府文化和康德式无政府文化转化的过程中,也可以理解为从“对抗性”共识走向“竞争性”或“合作性”共识,这一过程是国际实践与互动建构的结果。2.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就某一问题达成合作的集体意向,才能进一步建构区域制度性事实。3.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是指在区域国际社会中,各国基于共同利益和危机管理的需要,通过国际协调建构集体意向;在达成集体意向后,继续经国际协调建构为国际制度,国际协调贯穿整个制度化进程。4.区域共识的制度化,一般从小规模的成员国为代表的次区域共识开始,逐渐由核心扩散至边缘。或曰,次区域性国际制度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扩展为区域/跨区域性国际制度。为便于观察区域共识的制度化进程,以及四个变量在不同案例中的异同,我们在充分综述各类区域性/全球性国际制度案例的基础上,将依据“次区域–区域/跨区域–全球”分三个维度。首先,在“跨区域”扩展至“全球”这一维度,我们分别选取了“欧洲协调–国际联盟–联合国”和“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这两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其次,在“次区域”扩展至“区域”这一维度,我们重点以“法德煤钢联营–西欧联盟–欧共体–欧洲联盟”这一典型的区域制度化进程为样本。第三,在“次区域”维度,分别选取了三个制度化空间较大的案例,即维谢格拉德集团,上合组织和“东盟+”制度群。这三个维度不仅用于验证研究变量和假设,还将为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提供多种可能性。通过对变量的论证和案例的考察,得出结论如下:首先,区域共识的制度化之一般经验基本上是与研究假定一致的。其中,共同利益是区域共识形成与发展的前提;危机管理为区域共识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为制度化进程提供了机遇;国际协调是区域共识的形成与制度化之必要途径;集体意向是制度化的初始状态。若要实现制度化,各行为主体间必须先形成集体意向。其次,区域共识是区域社会在三种无政府文化(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间转换的产物,是国家互动建构的结果,是区域内国家间共有的观念结构;区域共识是国家间在相互依赖条件下形成的共识,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区域共识的制度化。第三,关于区域共识的制度化,还有以下影响因素如区域大国、行为体的数目、功能外溢、相互依赖程度等。最后,区域层面比全球层面更容易达成共识,也更容易制度化。研究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有助于丰富区域主义理论,有助于更好地保障“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的国际制度建设,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制度化建设提供制度“接口”。
余忠阳[6](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安全观演变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安全问题日趋复杂严峻。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等传统安全问题依然面临挑战,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这些非传统安全问题亦日益凸显,给国家安全带来新的更大的挑战。面对日趋严峻复杂变化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审时度势,相继形成了邓小平国家安全观、江泽民国家安全观、胡锦涛国家安全观、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以这四位领导人为代表的国家安全观,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丰富的国家安全观内涵、鲜明的历史和现实特征,深刻反映了中国国家安全诉求,对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实现人民安全、社会稳定、国家繁荣富强、世界和平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引作用和现实的实践价值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安全观的演变,具有时间跨度大,指涉对象广的双重属性。基于这些属性,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国家安全观,本文试图从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国家安全观演变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基本特征进行研究。本文第一章导论着重阐明本论文的选题价值、选题依据。此外,在收集、整理、分析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介绍并阐述本研究在国内外的理论成果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本研究的基本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对国家安全观进行概述。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国家安全观的相关概念阐述,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基本概念组成单位进行解释,给出一个清晰的界定。第二部分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国家安全的思想论述。通过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安全观,对于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国家安全理论发展的历史演变具有基础性意义。第三章,主要剖析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四位领导人的国家安全观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并得出相关结论。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安全观的演变特点,深入揭示四位领导人的国家安全观的演变关系,指出四者国家安全观的历史传承和发展关系的异同。第五章,得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安全观演变的五点启示,即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适时提出正确的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安全为中心的国家安全价值诉求,维护国家安全既要依靠人民,也要为人民服务;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主权不受侵犯,同时加大对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关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国家安全的政治保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李卓琦[7](2019)在《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研究》文中提出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些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无法解决,而使其现代化进程陷入停滞的一种状态和困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中等收入陷阱可能带来的重大风险,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发展脉络中深入思考和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科学回答了“中国何以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后如何更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观点和思想主张。可以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既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实践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关系中国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途命运的一个重大问题。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无疑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习近平关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主要回答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中国为什么必须而且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二是关于中国怎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跨越以后怎么办的问题;三是关于研究习近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思路的重大意义。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整体研究框架从问题剖析、理论阐释、解决路径、未来展望、重大意义五个层面具体展开。绪论主要阐明习近平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论述与基本观点,总结了习近平关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思路的主要特点,阐明实施五大发展理念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并对中等收入陷阱的一般分析与国际经验及其相关重要概念进行说明。第一章阐述习近平对中国必须而且能够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重大判断和现实依据。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发展阶段的趋势性变化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新的战略目标。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不利因素主要是传统增长方式转型困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但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备稳定的国家体制和治理体制,形成了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动力,同时抵御风险的能力逐步增强,这是我国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利条件和优势。从发展进程和发展要求看,中国必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的基本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从发展大国走向发展强国的必要前提。第二章到第六章针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不同矛盾和困境,全面深入地阐述并分析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路径,体现了习近平对中国如何解决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基本思路的主体内容和基本方式。一是关于通过深入推进创新发展以增强核心竞争力而解决发展质量不高和动力不足的思路和对策问题。二是关于通过推进协调发展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思路与对策问题。三是关于通过实行绿色发展来破解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思路和对策问题。四是关于通过坚定不移走开放发展之路避免封闭僵化的思路和对策问题。五是关于通过共享发展以破解发展不公和贫富悬殊的思路和对策问题。第七章探讨了习近平关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后继续发展以基本实现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思路。主要分析未来30年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后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论述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后如何更好发展的问题。结语部分阐述了对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思路的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阐明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观点和思想主张,既是中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科学指引,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途径。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与当前中国发展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新成果。在这一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开辟了一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顺利实现现代化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图景。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根本观点和思想主张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将对世界现代化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王俏蕊[8](2018)在《国民政府时期中国“亚洲”话语研究》文中指出“亚洲”是界于“国家”、“世界”之间的政治和文化范畴,它在近代中国作为一种区域性概念话语出现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和世界观念革新密切相关。因此研究者必须将“亚洲”与民族生存、国家独立、世界近代化和格局趋变相结合,才能明晰近代中国“亚洲”话语的内在理路。近代中国的“亚洲”话语不仅关系到近代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而且涉及到近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关系,更是直接关系到当前中国与亚洲乃至世界的交往。所以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学术界已经对“近代中国与日本亚洲主义”这一课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且有丰富成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近代中国的“亚洲”话语确实深受日本亚洲主义的影响,尤其是1870年代至日俄战争这一阶段。1870年代,中日两国遭受西方侵略的共同命运为日本亚洲主义进入中国提供了契机,中国民间士绅、维新知识分子、洋务官员对日本的亚洲主义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是亚洲主义在中日两国政府事务中并未发生很大作用。甲午战争以后,日本亚洲主义借助中国师日的浪潮通过中日两国报刊媒体被中国广泛认知,维新派、革命派、地方官吏利用亚洲主义表达了对日本政府和人民的诉求。不过仅仅“近代中国与日本亚洲主义”仍然无法体现近代中国“亚洲”话语的全貌,因为近代中国“亚洲”话语的本源不是日本亚洲主义,而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主动学习西方世界洲际地理知识体系和认知世界及亚洲政治局势,以及近代以前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和朝贡体系。而且日俄战争后中国与日本亚洲主义的分歧日渐凸显,直至1910年“日韩合邦”,中国对日本亚洲主义的理想最终破灭。北洋政府时期,在世界各国平等交往的原则下,日本已经不具备亚洲主义所提倡的面对西方国家的亚洲特殊性,而且一战后形成的欧美世界体系和苏联世界革命体系也对日本亚洲主义提出了挑战。孙中山的亚洲主义与李大钊的新亚细亚主义虽然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回应日本亚洲主义,但是二者已经在这种回应中结合本国立场和世界局势创造出不同于日本亚洲主义的中国“亚洲”话语。国民政府时期国人在前人基础上发展出更为丰富的“亚洲”话语内涵。理解这一时期的“亚洲”话语可以借助:一个中心——反侵略基础上的寻求安全的亚洲“和平”;两类主体——政府主体和社会主体;三个对象:欧美列强、日本、亚洲弱小民族;四种体系——英美主导的世界体系、苏联领导的世界革命体系、日本亚洲主义、亚洲地缘政治体系。十年建设时期,新生的国民政府致力于与世界各国重新发展主权独立、平等和平的国家关系,面对共产党依托的苏联世界革命体系和日本帝国主义化的亚洲主义,国民政府选择利用英美主导的世界体系获取对内“剿共”、对外面对苏、日两邻国的优势地位。印度和土耳其作为亚洲地缘关系中影响较大的国家为中国提供了日本之外的亚洲“他者”。政党、知识分子、报刊媒体作为非政府的社会主体,反对国民政府迎合日本不平等合作的要求,并随着法西斯势力的壮大呼吁建立亚洲太平洋区域对日的集体安全体制。全面抗战时期,世界势力分为法西斯阵营和反法西斯阵营,国共合作的中国政府与美英苏世界体系合作,联合日本“大东亚共荣圈”波及的亚洲太平洋国家共同抗日。中国政府在抗战中表现出了亚洲大国责任意识,不过仍然无法建立中国主导不受美英苏影响的亚洲区域组织。降日势力服务于日本侵略性的“东亚新秩序”、“大东亚共荣圈”,歪曲利用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因为日本政治、经济方面的亚洲主义已经失败,汪伪降日势力遂以“东亚文化复兴”的名目企图在沦陷区维持日本侵略统治。国共内战时期,日本亚洲主义对亚洲的行动影响已经结束,但思想诱因仍在。国共分别选择了美国世界体系和苏联世界体系。国民政府亲美反苏反共及张群“亚洲区域经济集团”的“亚洲”话语以国人普遍反对而失败。国人对共产党的亲苏政策舆论不一,但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号召获得舆论和党派的响应。1947年国民党媒体对中国共产党将在亚洲组织共产国际的预测流于传闻,说明中共在国共内战时期对民族问题的运用多于意识形态斗争。战后亚洲国家因为对美苏冷战控制亚洲的恐惧,基于战争合作情谊和亚洲地缘关系,试图通过泛亚洲会议这种亚洲国民交往形式培养出一种美苏之外的第三方力量。国民政府对此表现出审慎的参与,舆论普遍表示支持。不过当第二次泛亚洲会议触及到印尼具体国家民族问题时,国民政府并未如印度尼赫鲁那样积极,而是表示遵从联合国仲裁结果。战后国内舆论反对政府“亚洲”话语却对国民外交形式参与亚洲事务表示支持,体现了政府作为国家官方机构在亚洲事务上的局限性,而经济、文化、交通等非政治性的国民外交却既能实现联络亚洲的目的,也可以避免触及亚洲民族主义情感和对政治联盟再次引发战争的顾虑。对于中国的“亚洲”话语而言,“亚洲”的正当性来自于每一民族的生存、每一国家的独立、整个世界的近代化,单一的“亚洲”甚或“日本”并不具有天然合理性。1927年至1949年的国民政府所面对的世界局势是:承接一战后世界秩序,经二战后接续美苏冷战秩序。此时期在亚洲范围内日本亚洲主义已经走向帝国主义、侵略主义化,中国与日本之外的更多亚洲国家建立密切联系。日本的亚洲主义是反西方、孤立主义的,然而他本身却是帝国主义、亚洲内噬的。中国不能排除西方的压力,这是中国“亚洲”话语的悲剧,也是“亚洲”话语的生机。因为世界视野下中国的“亚洲”话语呈现出更为丰富的面向:英美国联世界体系之下的“亚洲”、苏联世界革命之下的“亚洲”、与日本亚洲主义博弈的“亚洲”、地缘关系中的“亚洲”。这些面向都要求建立在反侵略民族主权国家生存合法性的基础之上,避免了日本垄断“亚洲”话语权,进而控制亚洲国家的未来。
苏美祥[9](2016)在《两岸经贸关系研究的理论视角与热点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是两岸关系的主轴,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两岸经贸关系具有特殊性,其研究的理论视角不同于一般经济合作理论,既有对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创新发展,也有对一个中国原则这一政治基础的研究阐释。学界对两岸经贸合作制度化、两岸经济依存度、两岸经贸关系转型发展等三大热点问题进行大量理论探索,基于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动态性特征,其研究理论应适时创新、研究视角应适当拓宽、研究成果应适度转化。
张键[10](2011)在《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所研究的中国东亚地区战略主要是从地区战略的角度展开的。本文对地区战略的理论定位、要素以及地区战略环境判断、地区战略竞争对手分析、地区战略决策、地区战略评估、地区战略实施以及对影响地区战略的主要变量进行了分析。地区战略作为一种特殊的外交战略,既具有外交战略的共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理论独特性。从国家战略的层次来看,地区战略属于国家战略层次的第四层次。因此,地区战略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和外交整体战略。地区战略是战略理论在地理和区位上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地区战略的理论支撑一般包括地缘理论、区域一体化理论以及地区主义理论。具体地说,地缘战略理论包括地缘政治因素、国际地缘经济因素、国际地缘文化因素三个方面。本文着重探讨了开放地区主义及其对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指导。“立足亚太、稳定周边”区域战略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其形成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由于“立足亚太、稳定周边”战略方针的指引,整个90年代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相对稳定,为中国国内的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为中国进入21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战略是成功的,在新世纪里仍然可以作为我们的外交战略指导思想。21世纪初中国推行的区域合作地区战略是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睦邻外交的延续和拓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周边地缘政治和地缘安全环境呈现出很多新的地区安全问题,实施新的睦邻地区战略势在必行。从战略内涵来看,中国面向新世纪的“睦邻、富邻、安邻”地区战略思想有着丰富的中国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思想的支撑和深厚积淀。“睦邻”,是一种政治层面的和睦共处,是一种“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政治发展战略,即强调平等协作、共同发展。“富邻”,主要涉及经济合作领域。具体地说,“富邻”就是强调与周边国家加强经济上的交往、联系、对话以及战略协作,不断拓宽经济贸易领域的合作渠道,扩大相互贸易和投资,逐步形成优势互补,积极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从而推动实现互惠互利、实现共同发展、走向共同繁荣。“安邻”,主要指的是政治安全领域的互信合作和共同安全。具体而言就是在安全领域同周边国家共同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积极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通过加强对话、增进互信、以及和平谈判的方式,而不是诉诸武力的方式去处理地区分歧与争端,从而为地区的发展营造和平安定的有利地区环境,进而在地区范围内实现共同安全。新世纪初以睦邻地区战略为依托的区域合作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化解了“中国威胁论”,进而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也有利于中国以周边为依托走向世界。当前东亚战略环境比较复杂,东亚战略安全环境尤其严峻,尽管如此,当前东亚战略环境中仍存在不少机遇。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如何构建自己的东亚外交战略,这不仅关系到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而且与东亚地区的发展和未来也息息相关。具体地看,中国的战略优势可以分为地缘优势和大国优势两种。战略上的弱势主要体现在中国周边大国太多,存在诸多地缘上的制约,并且中国存在诸多地缘困局,领土争端以及中国所处的东亚区域内各国文化及价值观差异较大等。中国由于长时期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因此拥有很多战略机遇。中国的战略威胁是与美国密切相关的,因为美国是中国在东亚地区真正的战略对手。具体地说,中国受到的战略威胁和战略压力也主要是来自美国“重返东亚”以及美国利用制度性参与和领土争端挑动东亚国家对抗中国。中国未来的东亚地区战略选择应该立足于地区一体化理论和开放地区主义的理论指导,坚持一种开放性的东亚共同体(Open East Asian Community)。坚持开放性的东亚共同体应该是中国在新形势下着眼未来东亚地区战略的核心主张。未来中国东亚战略需要一系列理论的指导,这些理论框架具体可以包括地缘重心论、区域合作一体化理论、开放地区主义理论等等。未来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战略部署应该注重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加强多样性的多边区域合作,同时将东亚地区构架明确化。
二、国际经济组织与两岸互动——从亚洲金融风暴谈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经济组织与两岸互动——从亚洲金融风暴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主要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主要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支撑 |
(一)“仁者爱人”的和平情怀 |
(二)“德法相行”的治理之道 |
(三)“见利思义”的价值判断 |
(四)“和而不同”的文化积淀 |
(五)“天下大同”的世界理念 |
二、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奠基 |
(一)“自然形成的共同体” |
(二)“抽象的或虚幻的共同体” |
(三)“真正的共同体” |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外交思想嬗变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战略思想 |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经验 |
(三)十八大以来的外交理念演进 |
注释 |
第三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理路 |
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挑战 |
(二)世界格局演进呈现复杂之势 |
(三)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
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客观要求 |
(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内在要求 |
(二)当代中国开放发展模式的路径探索 |
(三)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 |
三、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脉络 |
(一)萌芽阶段:实现海峡两岸互惠融同的“命运共同体” |
(二)形成阶段:促进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三)深化阶段:全面推动构建内涵丰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注释 |
第四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多维视域 |
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 |
(一)树立国际权力观,迈向政治共同体 |
(二)弘扬共同利益观,迈向经济共同体 |
(三)倡导新型文明观,迈向文明共同体 |
(四)坚持整体安全观,迈向安全共同体 |
(五)构建绿色发展观,迈向生态共同体 |
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要特征 |
(一)构建世界发展整体性的战略布局 |
(二)完善全球治理法制性的正义弘扬 |
(三)推动人类社会应然性的实然选择 |
(四)彰显协同发展公共性的价值共享 |
(五)促进社会发展科学性的文明场域 |
三、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话语体系 |
(一)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
(二)深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 |
(三)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共识 |
注释 |
第五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价值 |
一、一脉相承的理论延续 |
(一)对唯物史观的最新发展 |
(二)对人类命运主题的传承 |
(三)对共同体形式的时代创新 |
(四)对改变世界的功能性认知 |
二、继往开来的理论发展 |
(一)概念构成凸显综合性 |
(二)思考方式凸显包容性 |
(三)发展样态凸显过渡性 |
(四)演变动力凸显时代性 |
(五)实践方略凸显具体性 |
三、立足时代的现实创新 |
(一)在总体规划上,实现了从理想追求到现实方案的转变 |
(二)在设计理念上,实现了从西方思维到中国智慧的转变 |
(三)在价值选择上,实现了从对抗博弈到命运与共的转变 |
(四)在领导主体上,实现了从资本驱动到政党引领的转变 |
(五)在构建路径上,实现了从制度革命到全球治理的转变 |
注释 |
第六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价值 |
一、努力构建全球伙伴合作关系 |
(一)准确定位外交关系关键环节 |
(二)不断扩大筑牢伙伴关系网络 |
(三)积极参与推进国际治理体系变革 |
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一)科学评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主要问题 |
(二)在推进全球治理上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
(三)统筹处理好全球治理与维护国家利益的关系 |
三、共同搭建“一带一路”国际交往新平台 |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
(二)“一带一路”取得的成就 |
(三)“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朝日新闻》(1991-2020)“慰安妇”媒介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视角与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理论基础:文化表征理论与新闻话语分析 |
一 文化表征理论 |
二 话语分析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样本的选择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问题与类目建构 |
四 编码信度检测 |
五 论文创新点 |
第五节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形象与媒介形象 |
第二节 “慰安妇”研究 |
一 “慰安妇”历史研究 |
二 从媒介角度对“慰安妇”问题的研究 |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中“慰安妇”形象研究 |
第二章 “慰安妇”议题的媒介呈现 |
第一节 《朝日新闻》报道的文本分析 |
一 报道数量:四个峰值 |
二 报道类别:事件报道为主,解读式报道凸出 |
三 文本体裁:“消息”和“通讯”占大篇幅 |
四 图片使用:较少使用新闻图片 |
五 报道立场与倾向:不偏不倚 |
第二节 报道主题及其报道内容 |
一 日本政府回应及其态度 |
二 “慰安妇”自身行为方式 |
三 公共外交主体——美国、韩国和其余国际社会 |
四 日方赔偿——从“亚洲妇女基金会”到“和解与治愈基金会” |
五 朝日新闻误报案 |
六 “慰安妇”相关纪念日/雕像/电影/展览 |
七 其他 |
第三节 章节小结 |
第三章 “慰安妇”的媒介形象与社会情境 |
第一节 “慰安妇”在日本社会的情况 |
第二节 “慰安妇”的媒介形象 |
一 “慰安妇”媒介形象的总体描述 |
二 “慰安妇”媒介形象的具体建构分析 |
三 不同形象在同一篇报道中的搭配关系分析 |
第三节 媒介形象如何表征社会 |
一 媒介形象与国际关系的相互影响 |
二 媒介形象与冷战后日本社会变迁 |
三 媒介形象与日本民族主义思潮 |
第四节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媒介形象的建构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文本向度分析——文本表达的特征 |
一 词频建构统一主题 |
二 单一修辞使用表客观 |
三 “局势”分析凸显宏观结构 |
第二节 话语向度分析——多重话语的交织 |
一 话语描述:新闻引语 |
二 话语建构的互文性:背景资料的使用 |
第三节 社会实践向度分析——社会现实的影响 |
第四节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日媒建构的“慰安妇”媒介形象总述 |
第一节 日媒建构的“慰安妇”媒介形象 |
一 日媒建构“慰安妇”形象的变与不变 |
二 日媒“慰安妇”形象是国际关系变化的折射 |
三 日媒的“慰安妇”形象建构受日本国内社会发展变迁的影响 |
第二节 “慰安妇”媒介形象的意义生产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图表目录 |
附录 B:内容分析编码表 |
附录 C |
致谢 |
(3)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
2.2.1 国家顶层设计 |
2.2.2 地方政策规划 |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
3.3 沈阳经济区 |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
3.4 哈长城市群 |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变译理论下中国诗句口译策略研究 ——以2004-2012温家宝总理记者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
1.3 Research Methods |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Development on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
2.2 Studies on Chinese Poetry Translation |
2.3 Studies on Interpretation on Press Conference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AND INTERPRETING OFVERSES OF CHINESE POEMS |
3.1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
3.1.1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
3.1.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pragmatic value of the TVT |
3.2 Interpreting of Verses of Chinese Poems |
3.2.1 Chinese poetry itself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
3.2.2 Difficulties of interpreting of verses of Chinese poems |
Chapter Four CASE STUDY---STRATEGIES EMPLOYED IN CHINESE VERSES INTERPRETING |
4.1 Explaining Interpreting |
4.2 Selective Interpreting |
4.3 Edited Interpreting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
(5)区域共识的制度化 ——多案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渊源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阐释与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的研究 |
二、区域主义理论的研究 |
三、区域共识制度化的变量综述与选择 |
四、区域共识制度化的案例综述与选择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分析思路 |
一、概念诠释与描述性推论 |
二、比较案例分析与因果推论 |
三、过程追踪与历史制度分析 |
第一章 区域共识的形成 |
第一节 共识的内涵 |
一、观念与共享观念 |
二、意向与集体意向 |
三、语言与共同承诺 |
四、认同与集体认同 |
第二节 共识的建构 |
一、利益与共识 |
二、危机与共识 |
三、交往与共识 |
第三节 区域共识的建构 |
一、共同利益与区域共识 |
二、危机管理与区域共识 |
三、国际互动与区域共识 |
第二章 区域共识的制度化:一般规律 |
第一节 制度与制度化 |
一、制度的构成 |
二、制度化动因 |
第二节 国际制度及其制度化 |
一、国际安全共识的制度化 |
二、国际经济共识的制度化 |
三、国际环境共识的制度化 |
第三节 区域制度及其制度化 |
一、制度化:动态的社会实践过程 |
二、区域共识的制度化变量与假设 |
第三章 区域共识的制度化:主要变量 |
第一节 共同利益 |
一、利益协调需要制度保障 |
二、共同利益促进制度合作 |
三、利益扩大推动再制度化 |
第二节 危机管理 |
一、危机化解需要制度安排 |
二、危机管理依靠制度协调 |
三、危机管理迫使制度合作 |
第三节 国际协调 |
一、国际协调奠定制度基础 |
二、国际协调促进制度合作 |
三、国际协调推进制度建设 |
第四节 集体意向 |
一、集体意向决定集体行动 |
二、集体意向建构社会实在 |
三、集体意向建构制度事实 |
第四章 国际共识的制度化案例:全球与区域 |
第一节 全球性国际共识的制度化:从跨区域到全球 |
一、国际安全“共识”:从欧洲协调、国际联盟到联合国 |
二、国际经济“共识”:从七国集团到二十国集团 |
第二节 区域性国际共识的制度化:从次区域到区域 |
一、西欧联合:从思想理念到煤钢共同体 |
二、欧洲联合:从“三大共同体”到欧盟的成立 |
第三节 全球和区域共识制度化的关系 |
第五章 国际共识的制度化案例:次区域与区域 |
第一节 “维谢格拉德集团”共识的制度化 |
一、危机管理:东欧剧变推动中欧制度合作 |
二、共同利益:集体安全需要中欧制度安排 |
三、国际协调:维谢格拉德会晤与“V4+N”会晤机制 |
四、集体意向:共同加入欧盟与加强中欧身份 |
五、维谢格拉德共识的制度化思考 |
第二节 “上合组织”共识的制度化 |
一、危机管理:反恐国际合作启动共识的制度化 |
二、共同利益:能源与安全利益奠定制度化基础 |
三、国际协调:从“双边”上海峰会到“多边”杜尚别会晤 |
四、集体意向:《上合宣言》与《打击三股势力公约》 |
五、上合组织共识的制度化思考 |
第三节 “东盟+”共识的制度化 |
一、危机管理:内忧外患推动共识的制度化 |
二、共同利益:利益范围扩大助力制度合作 |
三、国际协调:从邦胜聚会到东亚峰会 |
四、集体意向:从《东盟宣言》到《东盟宪章》 |
五、“东盟+”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思考 |
第四节 区域共识制度化的“接口”:“扩员”与“+N”模式 |
结论 |
一、区域共识制度化的一般经验 |
二、区域共识制度化的理论限定与局限 |
三、区域共识制度化的其他变量与假定 |
四、中国等新兴国家引领的区域共识制度化 |
英文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安全观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国家安全观概述 |
2.1 国家安全观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安全与国家安全 |
2.1.2 国家安全观 |
2.1.3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安全的论述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安全观 |
2.2.2 列宁的国家安全观 |
2.2.3 毛泽东的国家安全观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安全观的演变历程:以党的领导人为视角 |
3.1 邓小平的国家安全观 |
3.1.1 邓小平国家安全观的形成背景 |
3.1.2 邓小平国家安全观的主要内容 |
3.1.3 邓小平国家安全观的基本特征 |
3.2 江泽民的国家安全观 |
3.2.1 江泽民国家安全观的形成背景 |
3.2.2 江泽民国家安全观的主要内容 |
3.2.3 江泽民国家安全观的基本特征 |
3.3 胡锦涛的国家安全观 |
3.3.1 胡锦涛国家安全观的形成背景 |
3.3.2 胡锦涛国家安全观的主要内容 |
3.3.3 胡锦涛国家安全观的基本特征 |
3.4 习近平的国家安全观 |
3.4.1 习近平国家安全观的形成背景 |
3.4.2 习近平国家安全观的主要内容 |
3.4.3 习近平国家安全观的基本特征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安全观演变的特点 |
4.1 由只重视传统安全向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并举 |
4.2 国家安全观随着国内外安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
4.3 国家安全观演变具有鲜明的继承、发展与超越逻辑联系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安全观演变的启示 |
5.1 科学判断国内外安全环境,适时提出正确的国家安全观 |
5.2 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利益,坚持以人民安全为中心 |
5.3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更加重视非传统安全 |
5.4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国家安全的政治保证 |
5.5 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研究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若干问题的说明 |
一、关于习近平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重要论述与基本观点 |
(一)习近平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重要论述 |
(二)习近平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基本思路 |
(三)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决策 |
二、研究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思路的重大意义与基本框架 |
(一)研究意义与现状 |
(二)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三、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一般分析与国际经验 |
(一)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与原因 |
(二)国际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
四、若干重要概念说明 |
(一)中等收入陷阱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现代化 |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全面小康 |
(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共同富裕 |
第一章 中国必须而且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一、中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阶段 |
(一)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发展阶段的趋势性变化 |
(二)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重要目标 |
二、中国必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任务 |
(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必要前提 |
三、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不利因素 |
(一)传统增长方式转型困难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 |
(三)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
四、中国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利条件 |
(一)稳定的领导体制和治理体制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制度保障 |
(二)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基础 |
(三)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内在动力 |
(四)抵御风险的强大能力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信心保证 |
第二章 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低质的困境 |
一、创新水平是关系能否“爬坡过坎”的根本 |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二)创新发展的实质是发展动能的根本性转换 |
(三)创新发展是主导国家命运的一场深刻变革 |
二、中国创新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
(二)科技与经济“两张皮” |
(三)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
(四)科技开放合作力度不够 |
三、通过创新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路径 |
(一)赶超创新:以“非对称”路径实现引领式发展 |
(二)协同创新:以“政产学研用”模式构建高效创新体系 |
(三)系统创新:以“两轮驱动”释放最大创新活力 |
(四)开放创新:以全球视野谋划创新站位 |
第三章 协调发展:跨越发展失衡的困境 |
一、协调发展是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关键 |
(一)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 |
(二)协调发展的实质是补齐短板与激发潜力的统一 |
(三)协调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支撑 |
二、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
(一)区域发展不协调 |
(二)城乡发展不平衡 |
(三)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
三、通过协调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路径 |
(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三)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 |
第四章 绿色发展:跨越环境污染的困境 |
一、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
(一)绿色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 |
(二)绿色发展的实质是保护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
(三)绿色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要求 |
二、中国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资源消耗增大 |
(二)环境污染严重 |
(三)生态破坏明显 |
三、通过绿色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路径 |
(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
(二)加快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 |
(三)用系统工程思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
第五章 开放发展:跨越封闭僵化的困境 |
一、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
(一)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本出路 |
(二)开放发展的实质是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
(三)开放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途径 |
二、中国全面开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
(一)世界经济增长复苏乏力 |
(二)贸易霸凌主义严重威胁经济全球化 |
(三)全球经济治理滞后 |
三、通过开放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路径 |
(一)构建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体制 |
(二)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平台拓展发展新空间 |
(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 |
第六章 共享发展:跨越贫富悬殊的困境 |
一、共享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 |
(一)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二)共享的实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 |
(三)共享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目标和归宿 |
二、我国共享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
(一)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 |
(三)社会保障公平性不足 |
三、通过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路径 |
(一)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
(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三)完善普惠性社会保障体系 |
第七章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后继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
一、未来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发展形势 |
(一)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
(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
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一)进入富有创新活力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
(二)进入和谐有序美好的现代化发展阶段 |
(三)进入两个文明并重发展的行稳致远阶段 |
(四)进入发展地位跃升与世界强国地位确立阶段 |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后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构想 |
(一)发展阶段:开启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
(二)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
(三)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四、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继续奋进 |
(一)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项部署 |
(二)坚持在发展中不断改善民生 |
(三)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四)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结语 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思路的重大意义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二、提供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思路 |
三、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伟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清单 |
致谢 |
(8)国民政府时期中国“亚洲”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说明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通论性质的研究趋势 |
(二) “孙中山亚洲观”的研究状况 |
(三) 学界对“近代其他人物亚洲观”的研究状况 |
三、研究方法、思路、内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 |
第一章 国民政府之前中国的“亚洲”话语 |
一、近代中国“亚洲”话语的初步形成 |
(一) 地理“亚洲”的“发现” |
(二) “亚洲”成为政治空间 |
二、1870年代至1910年:日本亚洲主义与中国 |
(一) 甲午战前:中日命运异同与民间、政府两层面的“兴亚”矛盾 |
(二) 戊戌至日俄战争期间:亚洲主义热潮与中国对日诉求 |
(三) 日俄战争至“日韩合邦”:中国对日本亚洲主义的理想陨落 |
三、北洋政府时期:四种体系视域下的“亚洲” |
(一) 日本的“亚洲特殊性”与“特殊权益” |
(二) 一战爆发后英美式国际主义与苏俄式世界主义下的“亚洲” |
(三) 亚洲多元民族国家话语:亚洲民族国际 |
第二章 十年建设时期中国的“亚洲”话语 |
一、国民政府“世界之亚洲”与日本“日本之亚洲”的博弈 |
(一) “九一八”之前国民政府对日本大亚洲主义的迎合与利用 |
(二) “九一八”之后英美世界参与的东亚和平之策 |
(三) 国联技术合作前情下的中日“经济提携” |
二、中国与亚洲被压迫民族国家的联合与复兴 |
(一) 亚洲弱小民族的“新亚细亚” |
(二) 中印文化联合基础上的亚洲民族国际——以亚洲文化协会为个案 |
(三) 亚洲“病友”土耳其:中国民族复兴的“他者”比照 |
三、共产党东方战线及太平洋集体安全 |
(一) 共产党的东方战线与亚洲、太平洋 |
(二) 国人对“太平洋集体安全”的热议 |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的“亚洲”话语 |
一、安全与秩序:中国抗战政府的“亚洲”民族话语 |
(一)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视野下的中日与亚洲 |
(二) 战时中国的亚洲责任与亚洲太平洋区域组织 |
二、汪伪势力对孙氏大亚洲主义的歪曲及“东亚文艺复兴运动” |
(一) 日伪勾结的“和平运动”与大亚洲主义 |
(二) 政治、经济之外的另一“名目”:“东亚文艺复兴运动” |
第四章 国共内战时期中国的“亚洲”话语 |
一、反苏反共?反美反帝?——美苏对峙影响下国共亚洲路向选择 |
(一) 国共内战与远东和平 |
(二)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与亚洲反共同盟 |
(三) 战后对日清算与国民党“亚洲经济集团” |
二、国民外交与亚洲政治:战后中国对第一次泛亚洲会议的参与 |
(一) 第一次泛亚洲会议缘起与国民政府对泛亚洲会议的态度 |
(二) 中国对第一次泛亚洲会议的参与过程 |
(三) 国内舆论对泛亚洲会议的评论 |
三、区域导向抑或联合国:第二次泛亚洲会议及国人态度 |
(一) 中国亚洲关系协会成立 |
(二) 第二次泛亚洲会议过程 |
(三) 国内舆论对第二次泛亚洲会议的态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致谢 |
(9)两岸经贸关系研究的理论视角与热点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两岸经贸关系研究的理论视角 |
(一)经济全球化潮流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
(三)一个中国原则 |
二、两岸经贸关系研究的若干热点 |
(一)两岸经贸合作机制化探讨 |
(二)两岸经济关系依存度研究 |
(三)两岸经贸关系转型研究 |
三、对两岸经贸关系研究的几点思考 |
(一)研究理论应适时创新 |
(二)研究视角应适度拓宽 |
(三)研究成果应适当转化 |
(10)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三、论文研究方案 第一章 地区战略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地区战略的理论定位 |
一 外交战略及其层次性 |
二 地区战略的理论定位 |
第二节 地区战略的定义与内涵 |
一 地区战略的定义与分类 |
二 地区战略的要素 |
第三节 地区战略的决策分析 |
一 外交决策理论分析 |
二 地区战略环境分析 |
三 地区战略竞争对手分析 |
四 地区战略判断 |
五 地区战略决策 |
六 地区战略评估 |
七 地区战略实施 |
第四节 影响地区战略的主要变量 |
一 地区权力结构 |
二 地区国际机制 |
三 国家利益 |
四 地缘因素 |
五 意识形态 |
六 历史记忆 |
七 战略文化传统 |
八 国内政治 |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地区战略的理论支撑 |
第一节 地缘政治理论取向 |
一 地缘政治因素 |
二 地缘经济因素 |
三 地缘文化因素 |
第二节 区域一体化理论取向 |
一 国际关系的一体化理论概述 |
二 一体化理论对国家地区战略的指导意义 |
第三节 地区主义理论取向 |
一 传统地区主义与新地区主义 |
二 开放地区主义 |
三 开放地区主义对地区战略的理论指导 |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0 世纪90 年代中国地区战略分析 |
第一节 冷战期间中国外交战略对东亚外交的影响 |
一 “一边倒”外交战略选择对中国东亚外交的影响 |
二 “两个拳头打人”战略阶段的中国东亚外交 |
三 “一条线”及“三个世界”战略构想影响下的东亚外交 |
四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视角下的东亚外交 |
第二节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地区战略追求 |
一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战略环境分析 |
二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国家利益需求分析 |
三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思想的提出及官方表述 |
第三节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战略追求的内涵与评估 |
一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政策目标分析 |
二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思想内涵 |
三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政策实施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1 世纪初中国的东亚区域合作战略 |
第一节 新世纪中国东亚地区战略环境分析 |
一 地区战略环境的新变化 |
二 实施新的地区战略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内涵 |
一 睦邻区域合作战略思想的传统文化内涵 |
二 睦邻区域合作战略内涵的解读与分析 |
第三节 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主要支柱 |
一 积极参与“10+3”框架下的东亚区域合作 |
二 中国和东盟的“10+1”合作机制 |
三 深化中日韩合作 |
四 积极参与东亚峰会 |
第四节 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具体实施 |
一 “睦邻”外交——政治上互谅互信、和睦共处 |
二 “富邻”外交——经济上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
三 “安邻”外交——安全上增强互信,注重安全合作 |
第五节 影响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因素分析 |
一 与地区内某些国家在国家利益上的困境和冲突 |
二 领土争端 |
三 美国因素 |
四 中国国家实力 |
第六节 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实施的战略意义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期东亚一体化战略初探 |
第一节 当前东亚战略环境分析 |
一 当前东亚战略形势纷繁复杂 |
二 美国高调介入东亚事务 |
第二节 当前东亚主要国家的东亚地区战略比较 |
一 美国的东亚地区战略 |
二 日本的东亚地区战略 |
三 韩国的东亚地区战略 |
四 俄罗斯的东亚地区战略 |
五 东盟的东亚地区战略 |
第三节 中国东亚战略选择的SWOT 分析 |
一 战略优势 |
二 战略劣势 |
三 战略机遇 |
四 战略威胁 |
五 SWOT 组合分析 |
第四节 新形势下中国东亚战略的内涵 |
一 未来中国东亚战略的理论指导 |
二 新形势下中国的东亚战略目标 |
三 未来中国东亚战略的战略部署 |
四 战略路径和战略手段 |
第五节 开放性东亚共同体展望 |
一 东盟共同体及东亚共同体构想 |
二 建立开放性东亚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
三 开放性东亚共同体的构建 |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
四、国际经济组织与两岸互动——从亚洲金融风暴谈起(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价值研究[D]. 刘春玲.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朝日新闻》(1991-2020)“慰安妇”媒介形象建构研究[D]. 余淑妮. 上海师范大学, 2021(12)
- [3]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4]变译理论下中国诗句口译策略研究 ——以2004-2012温家宝总理记者会为例[D]. 任雨欣.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区域共识的制度化 ——多案例比较研究[D]. 丁伟航.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安全观演变研究[D]. 余忠阳.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4)
- [7]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研究[D]. 李卓琦.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 [8]国民政府时期中国“亚洲”话语研究[D]. 王俏蕊.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5)
- [9]两岸经贸关系研究的理论视角与热点综述[J]. 苏美祥. 现代台湾研究, 2016(03)
- [10]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D]. 张键. 外交学院,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