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南京“442”模式行之有效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南京“442”模式行之有效

一、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南京市“442”模式效果好(论文文献综述)

黄彩虹[1](2021)在《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及经济效应研究 ——以中国三大城市群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空间组织形式,是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载体,研究城市群协同创新对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制定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以当前三大区域创新高地,即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探究多元主体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结构特征、驱动因素、经济效应以及对策建议等。首先,论文在对协同创新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的基础上,对城市群与创新型城市群,以及多元主体协同创新、区域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网络、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协同创新效应等概念进行界定;基于交易费用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创新系统理论及熊彼特创新理论、集群经济理论等基础理论,阐述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协同创新网络形成与演化、创新产出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解释机制。协同创新的关键在于通过到创新活动的共同参与,实现创新主体间的优势互补、劣势共避,使得知识、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突破创新主体限制、跨越组织边界和地理障碍,实现创新的外溢,带来正的外部性。因此,论文从捕捉区域溢出效应的角度研究协同创新行为对本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对邻近性城市经济发展的溢出,以及在协同创新网络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中这种驱动作用力大小的演变、对不同区域作用程度的差异;其中城市群协同创新的主体囊括了参与发明专利申请的全部主体,既包括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消费者用户,也包括政府调控和中介组织,以此探究协同创新及其溢出效应是否带来城市群内经济发展水平的收敛。接着,论文展开实证研究。利用1985-2018年发明专利授权数据构建城市间联合申请专利数据库,基于“区域-跨域”的视角,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进行刻画与分析;将专利数据与统计数据相结合,建立单区制空间面板模型、两区制空间面板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以及空间“X”滞后马尔可夫链,对协同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溢出效应及驱动经济趋同等效应作出分析,并分析每个城市协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区域差异。通过上述深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协同创新的动力包括内部驱动力与外部驱动力。内部动力是推动创新主体进行研发合作并产生协同效应的动力要素,主要包括创新主体对于发展战略的定位、对于高额利润的追求、对于创新资源互补需求。外部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环境的风向、创新产出的压力、政策法规的促进,以及与合作主体间的互信关系。(2)1985-2018年,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演化可划分为萌芽阶段、探索阶段、繁荣阶段和成熟阶段等4个阶段。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创新经历了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在发展初期,北京是唯一的主导型节点且占据统领地位,天津是唯一的次级主导型节点,北京与天津的协同创新联系最稠密,是第一阶段协同创新网络的主体部分,其他城市接受辐射构成从属型节点。随着协同创新网络发展,网络的密集程度加深,河北省内的城市之间协同创新联系逐渐稠密,石家庄—保定—秦皇岛一线协同联系生成并深化。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在初期阶段以上海、南京为双中心,协同创新网络趋于完善,从规模属性来看,城市间差距显着缩小,群内网络密度逐渐增大的同时进一步均衡分布,安徽省各市的中心度相较于之前阶段明显升高,协同创新网络实现了由中部密集区域向南北充分延展的发育特征。珠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创新网络以广州-深圳-佛山为网络的核心骨架,东莞形成次级主导节点,在第三阶段城市群内形成协同创新的聚合闭环。珠三角城市群中存在协同创新联系的城市主体不断增加,但联系强度并未同步上升,珠三角城市与群外城市协同创新联系的范围扩大、强度略显降低。(3)单区制空间面板回归结果显示,协同创新活动对经济增长率的直接作用效应系数为0.0218,间接效应系数为0.0031,即随着城市参与整个群协同创新程度的加深,不仅驱动本地经济增长,也促进邻近城市的经济增长。两区制空间面板回归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均表现为群内城市间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显着高于群外城市,珠三角城市群则相反。(4)协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分别表现为加速效应、扩散效应和收敛效应。选取1995年、2005年、2015年三个时间截面进行地理加权回归,结果显示每个城市协同创新经济效应的作用程度不同。其中京津冀城市协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消极作用逐渐转为积极影响,且驱动效应增强并呈加速效应;长三角城市协同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效应持续显着为正且正向扩散;珠三角城市协同创新强度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在1995年表现最强,随后减弱,呈现收敛趋势。(5)空间“X”马尔可夫转移矩阵结果显示,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邻近城市的协同创新强度对本城市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即协同创新活动的空间溢出显着作用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动。邻域环境为高协同创新水平的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向上转移的概率相应升高,向下转移的概率降低,协同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的空间正外部性存在。(6)针对提升协同创新水平及经济效应的目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第一,共建协同创新载体,推进创新资源流动共享,推进政府间创新管理协作,完善投融资体系,提升城市群协同创新能力。第二,着力促进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推进城市群高技术产业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协同创新网络层级体系构建,提升城市群协同创新绩效。第三,建立主导型城市创新引领、非中心城市强化受溢、城市群内城市分工合作的协同创新模式,发挥协同创新经济效应,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王子琪[2](2021)在《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结构、技艺与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代的绞经织物独树一帜,风格鲜明,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绞经织物发展出了多样性的组织结构,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革与转型。以纱罗为代表,其组织结构的发展与当时历史环境下的社会发展和技术演变息息相关。综合来看,绞经织物、绞经织机、织造技艺和社会形态形成了有机的整体。经纱的绞缠令绞经织物的组织结构格外复杂,使得绞经织机及其织造技艺具有了独特的技术内容,因其织造难度大,古代多样化的绞经织造技艺到了现代只得到了一小部分的传承。所以,无论是古代绞经织物本身承载的技术与社会人文内涵,还是其技艺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方面,都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至今未见学术界关于古代绞经织物技艺和文化的系统性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上篇——绞经织物的历史发展研究,中篇——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研究和下篇——绞经织物的传承发展研究,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绪论。重点论述本文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对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研究范围展开了时间上和织物组织学上的界定,对国内外已有的考古报告和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进行了评述。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基于绞经织物的织物学原理,重新定义了绞经织物的概念,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古今绞经织物命名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系统分类方法。上篇包含第三章到第五章,是对绞经织物在历史发展中的结构变化和社会影响因素的研究。通过对大量考古报告和出土纺织品的解读,梳理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结构发展脉络,根据织物结构变化分为三大阶段——史前至周代早期为绞经与绞编织物混合的萌芽阶段,周代至隋唐时期为发展推广阶段,宋明时期为转型阶段。结合古代文献记录和考古数据对比,分别挖掘了这几个历史关键点的织物变化特点,讨论了史前起源时期绞经织物在纺织品起源中的重要地位、汉唐发展时期织物结构和纹样发展的技术因素、宋明时期整体工艺转变的社会选择导向。对于织物风格特殊的金元时期,论述了其社会二元性下绞经织物的融合与创新,采用实验分析法,复原并解读了元代特有的偶数纬绞经织物结构特征。中篇包含第六章和第七章,是对历史上绞经织物织造工具和技艺复原的研究。结合杭罗传承的织造生产流程以及明代《天工开物》中的提及的特殊织造工艺,研究了绞经织物的织造流程。综合古代图像、文献和复原织机信息,提出绞经织机在起源和发展阶段的形制变化和织造方法,详细解读了综版式、线制、对偶式和金属制四类绞综的起绞原理。结合历史生产条件对几种典型织物结构进行了技术复原,并从织机制造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反馈两方面论述了绞经织造技艺的发展规律。下篇包含第八章和第九章,是对绞经织物的非遗传承和发展的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对比分析,考察了江浙地区杭罗、四经绞罗和纱罗织造技艺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详细探讨了传承分化的历史原因及未来的发展思路。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挖掘中国古代绞经织物蕴含在服饰、政治、经济、交流等多种途径下的文化内涵,以整体非遗生态环境的视角提出绞经织物的传承发展方向。通过上、中、下三篇的讨论,我们完成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综合性研究,解决了一系列前人研究的空白点和争议点,得到了如下创新性的结论:一、针对古代绞经织物命名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织物组织学理论和实际命名情况进行比较研究,重新定义了绞经织物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系统分为无固定绞组下的两种类型和有固定绞组下的三种类型。二,绞经织物在织物及编织技艺的起源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通过数据比较和技艺研究,论述了绞经织物在纺织品起源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技艺过渡作用。三,学术界对绞经织物衰落转变的时间存在争论。我们借助考古数据和古代文献的比较分析,评估了宋明绞经织物和织机的发展状况。以SST(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为理论基础,理清了宋明时期绞经织物技艺转变与社会之间的动力学机制。四,绞经织物的发展和创新离不开社会的影响。在综合归纳金元时期绞经织物在原料创新、风格创新和结构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复原等方法研究了元代偶数纬绞经织物的特殊结构,以社会二元性为视角分析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文化共处对金元时期绞经织物发展的影响。五,古代文献资料对于绞经织机的记录缺乏系统性,至今学术界相关研究未成系统,这与绞经织机的构造和原理有关。我们对绞经织机按照起源和发展两个阶段进行了梳理,综合对比多种类型的绞综形制和功能。结合相应的起绞方式,对中国古代几种典型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进行了技术上的复原,论述了绞经织造技艺的发展规律。六,现有传承发展研究集中于杭罗织造技艺,非常狭隘。我们通过对江浙地区的走访调查,对比研究了非遗传承下的杭罗、四经绞罗和纱罗三类绞经织造技艺,探讨了传承技艺分化的现状和历史原因,以绞经织物整体非遗生态的视角提出了织物传承的未来发展思路。

康婷[3](2020)在《呼和浩特市社区治理居民满意度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紧迫性。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是践行党的执政宗旨、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和防控,凸显了社区治理在国家治理乃至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关注社区治理绩效特别是居民的主观感受,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高社区治理居民满意度,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应有之意,也是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本文使用治理—善治理论、顾客满意度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三大理论,聚焦社区治理及其居民满意度问题,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熵权法、层析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社区治理居民满意度测度指标体系,分析了呼和浩特社区治理居民满意度的现状。研究结果显示,呼和浩特市社区居民对于社区治理的满意度为一般满意,且尤其对社区公共设施、社区工作人员办事能力、自治组织回应需求等方面不满意。制约因素主要在于社区治理内容、社区治理主体、社区治理方式等三个方面。借鉴上海、浙江、四川等地的经验做法,从强化社区治理需求的精准挖掘、推动社区治理主体的高效协同、推动社区治理方式的优化升级等方面提出了10项对策建议。

吴琼[4](2020)在《江北新区顶山街道社区网格化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社区类别、人口规模、生活方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基层组织形式也发生的转变,原行政村开始向农村社区、城市社区转变,传统的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着体制机制不畅、管理观念落后、公共服务欠缺等多种管理难题,催生着新的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区管理所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在实践层面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社区管理逐步向社区治理转变。一直以来,政府主导是国内社区治理的主要途径,行政化色彩比较浓烈,政府过多参与导致社区治理行政化高、居民参与率低,社会各方力量作用更是没有被发挥出来。要彻底的改变现状,适应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治理形势的需要,必须更新理念,更新思维,更新方法。网格化在创新社区治理的大背景下营运产生,从北京东城区的“东城模式”到浙江舟山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成为各个基层单位相继学习效仿的对象。通过对北京、上海、浙江等先进地区网格化工作的经验总结和各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网格化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已经在各城市兴起和推广,这种治理模式使得基层社区(村)的治理体制得到了完善和优化,逐步的改变着基层政治社会结构。网格化治理实现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技术手段、管理机制、管理流程和评价体系的全方位创新,可以及时发现、尽早处理和第一时间反馈社区治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实现了社区治理的精准化、高效化、全时段和全方位,极大拓宽了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范围和深度,有效的提高了基层社区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但在网格化全面铺开推广的同时,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审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对社区网格等概念的阐述、数据的对比等相结合的方法,对南京江北新区顶山街道网格化工作进行了研究,全面分析了顶山街道网格化治理工作的做法、取得的成效,重点查找了当前推进网格治理工作存在的各类问题,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寻找网格化治理工作的优化路径。

亓军红[5](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提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曹慧珊[6](2019)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诸多政策文本中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定义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在当前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的需求变化对养老服务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凸显。从需求端来看,养老服务具有多层次、融合性的特征,从供给端考虑,目前也有了融合式发展的实践。然而目前我国社区、居家、机构各养老主体分离、缺乏互动,造成养老资源的割裂和闲置,不利于养老服务的高效供给。纵观各国(地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历程和我国养老服务政策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居家—社区—机构融合发展是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养老模式创新的方向。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有利于高效利用养老服务资源,改善供需结构性矛盾,提升应对深度老龄化的能力。南京市作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已经出现了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现象。据民政部门估计,南京市尝试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机构已超半数。在座谈会调研的基础上,本文选取南京市九如城清荷北园养老服务中心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发现目前从机构向社区居家延伸是主流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模式,并说明了融合发展的实践价值。在香港政府有关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养老服务融合的内涵是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资源的互相耦合及嵌入,其主要特征包括基于需求与专业化、系统整合性、持续照顾和服务综合性以及资源下沉。还提出机构主导型、社区居家主导型、多方合作型的融合发展路径,对我国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模式和途径做出创新。从理想模式反观目前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方面的困境后可以发现,当下还存在着不少体制机制的障碍。管理体制上的割裂、政府在养老服务中角色不清、制度环境不完善等造成养老服务体系各自相对独立运作,资源整合能力低,无法与老年人多层次的服务需求相适应。最后本文以破除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导向,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在以后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过程中,可以开展融合管理体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推进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深化养老服务信息化程度等措施。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任务,需要政府、涉老组织及公众的共同参与。在制度改革方面,可以采取由点到面,由试点到推广的方法,深入研究,逐步推进。

邹鑫[7](2019)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国家高新区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理论法学的研究方法,分六大部分展开研究。总体结构为:导论部分,结合国家高新区30年来的发展成绩和自己熟悉的高新区行政管理工作,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包括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在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我国学者在高新区立法研究、区域法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之不足,提出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即本文研究的理论问题,是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的基本范畴、动力机制、价值取向和对高新区立法、执法经验的理论反思;本文研究的实践问题,是如何实现高新区的立法和执法的法治化,力图在地方(区域)法治理论与高新区法治实践之间的目光逡巡中寻找法治中国建设的真知。第一章,围绕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和产生的学术争议,笔者区分了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和不同类型,提出了对区域法治进行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以此为基础,论证了高新区是区域的表现形式,高新区法治是我国区域法治的组成部分,高新区法治研究应当借鉴区域法治理论等基本观点。在对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将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作为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用以指导论文研究。第二章,以地方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为研究对象,在评述地方法治竞争理论、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借助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地方法治服务于聚集经济、是聚集经济的产物,聚集经济推动法治发展的观点。提出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的观点。第三章,围绕高新区的立法活动,研究了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在规范高新区设立、管理活动中的政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的制定、修改过程,指出了我国高新区政策与立法的特点和不足;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高新区立法经验的总结,对完善我国目前高新区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第四章,围绕高新区的行政法治,通过裁判文书网的司法大数据,分析了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包括行政诉讼主体资格);从与行政体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我国现有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措施入手,将高新区行政体制类型化为“促进型行政体制”而非“管理型行政体制”,讨论了在“促进型行政体制”类型下高新区管委会在科技、人才、金融、投资、税收和培养中介机构等方面的政策制定中的角色,提出了改革高新区行政执法体制的方向。第五章,从区域法治理论反思的角度,论证了我国高新区法的部门法属性,总结了我国高新区“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提出为避免国内高新区“立法雷同”而应当在跨域立法调研中应当采取的正确步骤。

张健[8](2019)在《基于CIPP的北京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以下简称特色学校)是落实校园足球“角色定位”和“使命任务”的基本单位和中坚力量,其发展的“质”与“量”是校园足球成败的关键。目前特色学校的数量已突破两万所的规模,如何对质量做出判断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评价是现代教育行政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行之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发挥评价的管理与监督效能提升特色学校的办学质量是本研究的主旨所在,为此构建了《基于CIPP的北京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体系》,这不仅为北京市校园足球运动协会对特色学校实施评价提供了工具支持,还是应用发展性教育评价理论解决学校体育实践问题的有益尝试。本文以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德尔菲和环比构权等研究方法构建了《基于CIPP的北京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体系》,并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对它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做出判断,具体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第一、构建了以发展性教育评价理论为宏观指导、CIPP模式为中观指导、指标构建理论为微观指导的《基于CIPP的北京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体系》,该体系符合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发展战略的内在逻辑关系链,三个层次的理论衔接紧密,使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工作既有雄厚的理论基础又有扎实的实践支撑;第二、发展性教育评价理念主要体现在该评价体系从“目标—资源—过程—结果”四个维度对学校展开评价,评价指标兼顾前瞻性与基础性、过程性与增幅性、定性与定量的结合,评价过程遵循“平等、协商、对话”的原则,在行政、校方和师生共同参与下进行,使得学校的主体地位和师生利益得到尊重,评价结果兼顾多方利益诉求;第三、该评价体系由发展目标、资源保障、组织执行、发展成果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57个三级指标构成,其一级指标的权重值分别是0.1584、0.2794、0.3797、0.1835,评价标准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加快发展校园足球重点督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北京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发展实际情况综合制定;第四、实证研究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导向性和可操作性,评价结果具有良好的诊断性和区分性功能,能够较准确地鉴别不同学校的整体发展程度、甄别优势与薄弱环节;第五、从整体来看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处于特色办学的孕育阶段,特色学校在价值导向上着眼于全员参与、培养兴趣,均以足球课程建设与实施为着力点,以提高校园足球活动形式的数量与质量为手段,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反映出前期以规范办学行为为目的的初衷已经实现;同时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学校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之间存在程度不等的“断层现象”,致使发展目标的定向凝聚作用“被削弱”;师资、场地和课程建设依然是特色学校资源配给的短板;校园足球活动形式创新性不够、推进方式趋同化、学生参与人数比例受限是组织执行的薄弱环节;特色学校“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逐渐成型,但发展成果尚不显着。

闫晓丹[9](2019)在《集团化办学促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 ——以南京市L小学教育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而集团化办学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有效措施,也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动力。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要更好的解决民众不断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之间存在的巨大矛盾,我国教育的发展需要走向多元化,因此集团化办学模式迅速崛起,成为各大名校采用的重要模式。名校的集团化办学使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得以迅速扩张,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发挥中重要作用。在名校的领导下,名校通过向其他成员学校输出优秀的办学理念、管理理念和部分师资队伍,使名校资源不再是稀缺资源,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实行集团化办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推进义务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本文在对现有的资料文献进行了分析总结的基础之上,对我国集团化办学模式对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多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和概括。本文首先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论述了我国现有的关于集团化办学与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方面的研究概况,并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产生的背景以及模式进行了一些概括和总结,分析了国内集团化办学的成功案例,并分析了集团化办学对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实现义务教育公平的目标,有利于提高义务教育教学的水平,有利于推动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等方面。其次,本研究选取了南京市鼓楼区L小学教育集团作为研究案例,运用访谈、问卷、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全面探讨了 L小学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的现状,L小学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取得的主要成就,L小学集团化办学存在的关键问题以及集团化办学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本文试图对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促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笔者认为,集团化办学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促进教育公平,又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是促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办学模式。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集团化办学在促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要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对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必须注重完善教育集团的外部治理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以及统筹核心学校与成员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最终,才能通过集团化办学模式推动区域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优质和高效发展。

赵翔[10](2018)在《南京市农业产学研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自古便是农业立国的国度,中国农业在过去和未来都是决定国家命脉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从近年来的科技发展来看,农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在科教兴国的基础上,应该对农业予以足够的重视。二十世纪末,各国相继重视的产学研合作为本国带来了非常可观的利益,并继续大力发展相关方面的合作。农业产学研是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农户等为主体,在市场化条件下,建立的一种共同从事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咨询与服务的组织形态,有着紧密的利益关系和不同的分工,协同和集成各种优势创新资源,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是一种优化的科技创新行为。20世纪以来,随着化学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大量运用,农业科技突飞猛进,创新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利用农业高新技术去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潮流,成为了当今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趋势。南京因为蕴藏着强大农业科技创新能量,拥有开展农业产学研合作,推动农业创新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南京农业发展很快,农业竞争力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要素不断得到优化配置,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农产品数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然而,现在南京市还存在现代农业发展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匹配、科技引擎还有待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高等缺点,需要进一步探索提高。农业产学研合作是联系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生活的重要纽带,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路径。通过对南京市的农业产学研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认真研究政府为主导推动农业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模式,如农业科技园区、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引导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等,并尝试针对现有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有效推动南京市的农业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二、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南京市“442”模式效果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南京市“442”模式效果好(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及经济效应研究 ——以中国三大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三大城市群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科技创新中心
        1.1.2 创新是驱动经济增长与发展转型的关键要素
        1.1.3 协同创新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
        1.1.4 城市群协同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空间组织形式
    1.2 研究意义
        1.2.1 比较三大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特征及形成机理
        1.2.2 探究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经济效应和优化策略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1 协同创新研究文献分析
        1.3.2 创新网络相关研究
        1.3.3 协同创新网络与效应相关研究
        1.3.4 城市群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1.3.5 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及处理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获取及处理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群与创新型城市群
        2.1.2 多元主体协同创新
        2.1.3 区域协同创新
        2.1.4 协同创新网络
        2.1.5 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
        2.1.6 协同创新效应
    2.2 基础理论
        2.2.1 交易费用理论
        2.2.2 资源依赖理论
        2.2.3 创新网络理论
        2.2.4 熊彼特创新理论
        2.2.5 集聚经济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群协同创新的驱动机制及经济效应分析
    3.1 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分析
        3.1.1 内部驱动力
        3.1.2 外部驱动力
    3.2 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及创新产出分析
        3.2.1 网络结构演化机制
        3.2.2 网络发展促进整体创新产出提高
        3.2.3 网络发展促进群内包容性创新
    3.3 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经济效应分析
        3.3.1 促进群内城市经济效率提升
        3.3.2 形成群内经济效应的空间分异
        3.3.3 产生空间溢出
        3.3.4 促进城市群一体化经济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4.1 研究区概况
        4.1.1 三大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特征
        4.1.2 三大城市群创新发展现状及特征
    4.2 三大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历程及演化阶段
        4.2.1 协同创新发展历程及特征
        4.2.2 三大城市群协同创新的演化阶段
    4.3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4.3.1 城市群内部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
        4.3.2 群际城市协同创新的联系特征
    4.4 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
        4.4.1 城市群内部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
        4.4.2 群际城市协同创新的联系特征
    4.5 珠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
        4.5.1 城市群内部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
        4.5.2 群际城市协同创新的联系特征
    4.6 三大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特点及成因比较
        4.6.1 三大城市群内外协同创新网络结构演化特征比较
        4.6.2 三大城市群内外协同创新网络演化差异成因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群协同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模拟分析
    5.1 研究假设
    5.2 单区制和两区制空间面板模型构建
        5.2.1 计量模型的设定与估计方法
        5.2.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5.2.3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5.3 协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模拟结果分析
        5.3.1 单区制空间面板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5.3.2 两区制空间面板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群协同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溢出分析
    6.1 研究假设
    6.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变量描述
        6.2.1 空间溢出效应测度模型选择
        6.2.2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6.2.3 空间权重矩阵设计
    6.3 协同创新局部经济效应的空间差异模拟结果分析
        6.3.1 GWR模型拟合优度检验
        6.3.2 GWR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6.3.3 三大城市群局部经济效应差异比较
    6.4 协同创新溢出效应的局部效果及经济趋同格局驱动
        6.4.1 空间“X”滞后马尔可夫链
        6.4.2 基于空间马尔可夫链的协同创新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6.4.3 协同创新空间溢出对城市群经济趋同的影响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提升城市群协同创新水平及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
    7.1 强化城市群协同创新能力
        7.1.1 共建协同创新载体
        7.1.2 推进政府间创新管理协作
        7.1.3 完善协同创新投融资体系
    7.2 提升城市群协同创新绩效
        7.2.1 协同创新成果对接转化
        7.2.2 推进城市群高技术产业集聚
        7.2.3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7.2.4 构建跨域承托协同创新网络层级体系
    7.3 协同创新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
        7.3.1 主导型城市创新引领
        7.3.2 非中心城市强化受溢
        7.3.3 城市群内城市间分工协作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自评表

(2)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结构、技艺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中国古代的时间范围的界定
        1.2.2 对绞经织物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现状
        1.3.1 EI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分析
        1.3.2 考古报告中对出土的绞经织物的记载与研究
        1.3.3 对绞经织物历史发展的研究
        1.3.4 对绞经织机及织造技艺的研究
        1.3.5 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性
2 绞经织物的概念与分类
    2.1 绞经织物的定义
        2.1.1 现代纱罗织物定义的局限
        2.1.2 绞经织物的科学定义
        2.1.3 绞经织物的特点
    2.2 古代绞经织物命名存在的问题
        2.2.1 绞经织物以“绮”命名
        2.2.2 平经织物以“罗”命名
        2.2.3 同种织物的不同命名
        2.2.4 纱、罗区分的混乱
    2.3 以现代织物学为基础的古代绞经织物系统分类
        2.3.1 织物的绞组
        2.3.2 无固定绞组下的两种类型
        2.3.3 有固定绞组下的三种类型
    2.4 结论
上篇 绞经织物的历史发展研究
    3 绞经织物的起源与发展
        3.1 同源而生——周代之前的绞经与绞编织物
        3.1.1 史前的绞经与绞编织物
        3.1.2 殷商时期的绞经织物
        3.1.3 周代的简单绞经织物
        3.1.4 绞编与绞经的分化
        3.2 绞经织物在纺织品起源中的作用与地位
        3.2.1 出现时间上的先后
        3.2.2 出土比例上的优势
        3.2.3 织造技艺上的过渡
        3.2.4 结构发展上的延续
        3.3 绞经织物的发展与繁荣
        3.3.1 周代的复杂绞经织物
        3.3.2 秦汉时期的提花绞经织物
        3.3.3 隋唐时期绞经织物纹样的丰富
        3.4 早期绞经织物发展的原因分析
        3.4.1 织物自身结构的完善
        3.4.2 主流纺织原料的变化
        3.4.3 政府的规范化管理
        3.4.4 纺织工具形制的发展
        3.5 结论
    4 宋明绞经织物及其SST视角下的技艺转变
        4.1 宋明时期出土绞经织物统计分析
        4.1.1 宋辽时期的绞经织物
        4.1.2 宋代出土绞经织物统计分析
        4.1.3 明清时期的绞经织物
        4.1.4 明代出土绞经织物统计分析
        4.2 宋明绞经织物对比反映的技艺转变
        4.3 宋明绞经织物转变的SST分析
        4.3.1 政府选择——政策转型对织物传承的冲击
        4.3.2 市场选择——效率提升对供需关系的适应
        4.3.3 文化选择——审美导向对织物风格的影响
        4.4 结论
    5 金元时期社会二元性下绞经织物的融合与创新
        5.1 金元时期的绞经织物
        5.2 偶数纬绞经织物复原与风格探究
        5.2.1 元代的偶数纬绞经织物
        5.2.2 复原试织
        5.2.3 织造成品的颗粒点分析
        5.2.4 偶数纬绞经织物颗粒感风格的考据
        5.3 社会二元性与金元时期绞经织物的创新
        5.3.1 原料多元化下的绞经织物材质创新
        5.3.2 统治者二元需求下的织物风格融合
        5.3.3 工匠迁徙对织物特征融合的促进
        5.3.4 织造技艺的发展与创新
        5.4 结论
    上篇小结
中篇 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研究
    6 织机和绞综的形制和发展
        6.1 绞经织机的起源
        6.1.1 纱坠
        6.1.2 骨针和骨管
        6.1.3 综版式织机
        6.1.4 腰织机
        6.1.5 双轴织机
        6.2 绞经织机形制发展
        6.2.1 简单踏板织机
        6.2.2 提花织机
        6.2.3 罗织机
        6.3 绞综形制及功能研究
        6.3.1 综版式绞综
        6.3.2 线制绞综
        6.3.3 对偶式绞综
        6.3.4 金属绞综
        6.3.5 几种绞综的对比研究
        6.4 结论
    7 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研究
        7.1 绞经织物织造流程研究
        7.1.1 以杭罗传承为例的织造流程概述
        7.1.2 以《天工开物》为例的工艺细节探讨
        7.2 几种典型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复原
        7.2.1 无固定绞组的素织物
        7.2.2 无固定绞组的提花织物
        7.2.3 有固定绞组的素织物
        7.2.4 有固定绞组的平纹提花织物
        7.2.5 有固定绞组的浮纹提花织物
        7.2.6 有固定绞组的斜纹提花织物
        7.2.7 有固定绞组的隐纹提花织物
        7.3 历史上绞经织物织造技艺的发展
        7.3.1 织造技艺的发展规律
        7.3.2 织造技艺发展的历史原因
        7.4 结论
    中篇小结
下篇 绞经织物的传承发展研究
    8 江浙地区绞经织物技艺传承调查与探析
        8.1 江浙地区绞经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
        8.1.1 杭罗织造技艺
        8.1.2 吴罗织造技艺(四经绞罗织造技艺)
        8.1.3 吴罗织造技艺(纱罗织造技艺)
        8.2 江浙地区绞经织物的传承现状
        8.2.1 织物特色的分化
        8.2.2 绞纱技艺的分化
        8.2.3 织机形制的发展
        8.3 绞经织物及技艺分化原因探析
        8.3.1 历史发展与分化
        8.3.2 现今传承面临的特殊性对分化结果的固化
        8.4 结论
    9 绞经织物非遗生态的发展对策研究
        9.1 古代绞经织物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
        9.1.1 诗词歌赋中体现的服饰信息
        9.1.2 织物价值导向的政治和经济功能
        9.1.3 海外传播与交流的见证
        9.1.4 印绘和刺绣的艺术加工载体
        9.2 绞经织造技艺和绞经织物的发展现状
        9.2.1 织造技术的发展
        9.2.2 应用领域的扩展
        9.2.3 传统非遗绞经织物织物的再开发
        9.3 绞经织物传承发展的解决对策
        9.3.1 以江浙为例的纺织非遗生态圈的建立
        9.3.2 技艺传承平台的完善
        9.3.3 文化推广与产业化开发协同机制
        9.4 结论
    下篇小结
结论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3)呼和浩特市社区治理居民满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3.研究综述小结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创新和不足之处
        1.可能的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
        1.社区
        2.社区治理
        3.居民满意度
    (二)理论基础
        1.治理—善治理论
        2.顾客满意度理论
        3.社会资本理论
二、呼和浩特市社区治理居民满意度分析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指标的选取和构建
        2.指标权重的确定
        3.数据来源
    (二)模糊综合评价
        1.模糊综合评价计算
        2 现状分析
三、呼和浩特市社区治理居民满意度不理想的制约因素
    (一)社区治理内容因素
        1.社区居民基本需求把握不够全面
        2.社区居民特殊需求挖掘不够精准
    (二)社区治理主体因素
        1.社区居民参与动力不足
        2.多元主体之间资源共享不够到位
        3.社会工作队伍建设不够强大
        4.多元主体之间互动程度有限
    (三)社区治理方式因素
        1.治理信息公开不够及时、全面
        2.治理数据整合不够完善、系统
        3.对治理的绩效评估与监督反馈关注不够
四、提高社区治理居民满意度的经验启示
    (一)上海经验
        1.关注居民需求,实现精准化供给
        2.发挥公益力量,形成多元化主体
        3.重视资源整合,实现信息化建设
    (二)浙江经验
        1.依靠居民力量,化解矛盾纠纷
        2.强化法治宣传,打造平安社区
        3.重视党建工作,发挥核心力量
    (三)四川经验
        1.成立专职部门,实现职能统一
        2.引进专业人才,打造优质团队
        3.弘扬特色文化,建设宜居社区
五、呼和浩特市提高社区治理居民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社区治理需求的精准挖掘
        1.合理确定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
        2.精准挖掘社区居民的特殊需求
        3.统筹制定服务居民的政策方案
    (二)推动社区治理主体的高效协同
        1.激发广大社区居民的参与动力
        2.推进多元主体之间的资源共享
        3.强化社会工作队伍的引进培育
        4.促进多元主体之间的沟通互动
    (三)推动社区治理方式的优化升级
        1.推动治理信息的及时全面公开
        2.加强治理数据整合的系统性
        3.注重社区治理绩效的评估反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江北新区顶山街道社区网格化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本文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概述
        (一)社区的起源和发展
        (二)网格与网格化的概念
        (三)网格化管理和网格化治理
    二、理论基础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二)无缝隙政府理论
        (三)协同治理理论
第二章 顶山街道社区网格化治理现状与实践
    一、顶山街道社区网格治理的现状、做法
        (一)“一张网”体系建立
        (二)“一专多能”全科型网格员队伍
        (三)创新“六类网格”互相融合
        (四)推动职能下沉落实
        (五)列出网格员“一张清单”任务
        (六)网格化治理电子平台的运用
    二、顶山街道社区网格化治理初步成效
        (一)实现基层执政的工作方式从粗放向精细转变
        (二)辖区资源得到最大的整合,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升
        (三)拉近了干群关系,基层干部能力得到锻炼
        (四)街道更加和谐稳定,信访治安问题减少
    三、顶山街道社区网格化治理调查概况
        (一)问卷设计及调查方法
        (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第三章 顶山街道社区网格化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一、顶山街道网格化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网格化工作起步晚,公共服务提供不足,社会影响小
        (二)网格化社会治理资源整合不够
        (三)社区网格化治理工作的作用发挥没有达到预期
        (四)网格员配备与实际工作要求不相适应
    二、顶山街道社区网格化治理问题原因分析
        (一)网格化社会治理理念落后,治理体制尚未健全
        (二)行政手段治理色彩浓重,社区自治能力较弱
        (三)管理和考核制度不全,队伍建设滞后
        (四)“一网打尽”有难度,平台和信息传输等环节存在问题
第四章 国内社区网格化治理经验借鉴
    一、国内社区网格化治理举措
        (一)“万米单元网格”的北京“东城模式”
        (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浙江舟山模式
        (三)“服务下沉”的南京仙林模式
    二、国内社区网格化治理经验启示
        (一)社区网格化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重要实践
        (二)社区网格化治理催生出更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第五章 顶山街道社区网格化治理优化路径
    一、街道社区网格化治理目标创新
        (一)街道社区网格化治理目标
        (二)街道社区网格化治理转变
    二、顶山街道社区网格化治理方案的优化
        (一)转变治理理念,促进公共服务进网格
        (二)突出共建共享,推动网格化社会治理全员参与
        (三)完善管理机制,提升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质效
        (四)创新信息化治理
        (五)加快专业化队伍建设,实现优质服务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5)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6)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
        1.2.1 国外相关研究回顾
        1.2.2 国内相关研究回顾
    1.3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1.3.1 核心概念
        1.3.2 理论基础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居家一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2.1 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的政策演进
        2.1.1 1986年—2007年:发展以机构养老为核心的模式
        2.1.2 2008年—2012年: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2.1.3 2013年—至今: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推进阶段
    2.2 南京市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2.2.1 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2.2.2 南京市机构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第3章 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初步实践探索——以南京市九如城·清荷北园养老服务中心为例
    3.1 九如城·清荷北园养老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
    3.2 九如城·清荷北园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行机制
    3.3 九如城·清荷北园养老服务中心的发展经验
    3.4 九如城·清荷北园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营困境
第4章 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模式与路径
    4.1 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模式的内涵
    4.2 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模式的特征
    4.3 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路径设计
        4.3.1 机构主导型——单一养老服务主体的功能拓展
        4.3.2 社区居家主导型——多个养老服务主体的功能互补
        4.3.3 多方协作型——社区内生养老服务综合体
第5章 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5.1 管理体制障碍:养老服务政出多门、部门分割
    5.2 政府角色定位不明:职能“缺位”与“越位”并存
    5.3 养老服务政策的局限性:创制与落实存在缺陷
    5.4 养老服务运行机制问题:市场化与产业培育不足
第6章 创新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制度环境
    6.1 养老服务管理体制创新
    6.2 养老服务运行机制创新
        6.2.1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
        6.2.2 加快培养养老服务业人才队伍
        6.2.3 促进养老服务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6.3 养老服务公共政策创新
        6.3.1 推进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
        6.3.2 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结语
附录A: 座谈会访谈提纲
附录B: 个案访谈提纲
附录C: 访谈信息表
参考文献
致谢

(7)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缘起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二、国内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三、对国内外高新区法治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
        一、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二、论文创新
第一章 区域法治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与概念探析
        一、“地方法治”或“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
        二、“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探析
    第二节 区域法治研究的基本框架
        一、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
        二、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
第二章 高新区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
    第一节 区域法治动力及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
        一、地方法治竞争理论及其局限性
        二、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
        三、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借鉴
    第二节 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一、科技是高新区聚集经济的发展动力
        二、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
第三章 高新区法治的立法建构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历史检视
        一、国家高新区发展历程及政策、立法变迁
        二、高新区立法的现实检讨
        三、我国高新区立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的域外经验
        一、域外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方面的立法实践
        二、域外立法实践对我国高新区立法的启示
第四章 高新区的行政法治
    第一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
    第二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综合执法
    第三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促进型行政
第五章 高新区法治的理论反思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部门法属性
        一、区域立法的概念评判
        二、高新区地方立法的部门法定位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与“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
        一、“先行先试”立法模式的界定
        二、法治试验的功能及其完善
    第三节 高新区立法的复制与推广
        一、问题的提出
        二、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价值探寻:比较法学的视角
        三、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基本功能:比较方法的转向
        四、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步骤设计:功能比较的运用
附录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8)基于CIPP的北京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校园足球研究进展
        二、CIPP模式的应用研究
        三、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思路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发展性教育评价理论
        二、系统科学理论
        三、综合评价理论
    第二节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的依据
        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的理论依据
        二、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的政策依据
        三、北京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的现实依据
    第三节 CIPP模式与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的契合性
        一、CIPP模式的特点与功能
        二、CIPP模式对发展性学校评价理念的体现
        三、基于CIPP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的实施策略
    本章小节
第二章 基于CIPP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的系统分析
    第一节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系统的界定
        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系统的界定
        二、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系统的诠释
    第二节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的系统分析
        一、系统分析的概念
        二、系统分析的步骤
    第三节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系统的基本问题
        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系统的目标
        二、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系统的结构
        三、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系统的模型
        四、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系统的特点
        五、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系统的功能
    第四节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系统的运行机制
        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系统协同运行的框架
        二、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系统的形成机制
        三、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系统协同运行的实现机制
        四、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系统协同运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CIPP的北京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分析程序
        一、明确评价对象系统
        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三、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四、确定评价标准
        五、合成综合评价值
    第二节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第三节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方法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权方法
    第四节 基于CIPP的北京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一、初步构建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指标体系
        二、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与优化
        三、基于CIPP的北京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四、基于CIPP的北京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指标体系的释义
    第五节 基于CIPP的北京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一、确定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指标权重的整体思路
        二、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指标权重的获取
        三、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指标综合权重的合成
        四、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指标综合权重表
        五、基于CIPP的北京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CIPP的北京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实施评价的步骤与方法
        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的实施步骤
        二、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的实施方法
    第二节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的验证
        一、A校评价内容、分值和依据汇总
        二、A校的评价结果与分析
        三、A校的发展建议
    第三节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整体评价结果分析
        一、试点学校评价结果汇总
        二、新旧评价体系的保序性检验结果
        三、新旧评价体系产生差异性的对比分析
    第四节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资源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组织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发展成果方面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发展建议
    三、研究不足
    四、研究展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件5
附录6
附录7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集团化办学促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 ——以南京市L小学教育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 集团化办学的研究现状
        (二) 均衡发展的研究现状
        (三) 集团化办学促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研究
        (四)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的目的
        (二) 研究的内容
        (三) 研究的方法
        (四)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集团化办学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 集团化办学
        (二) 教育均衡发展
        (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相关理论依据
        (一) 教育公平理论
        (二) 规模经济理论
        (三) 品牌效应理论
第二章 集团化办学对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集团化办学的产生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 教育竞争的加剧以及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增加
        (三) 办学形式的多元化以及区域内可整合的教育资源
        (四) 部分政策决策者的推动
    二、集团化办学的主要模式
        (一) 名校带新校模式
        (二) 名校扶弱校模式
        (三) 名校管民校模式
        (四) 名校连子校模式
        (五) 名校联名企模式
    三、国内集团化办学的成功实践
        (一) 杭州集团化办学的多元驱动模式
        (二) 北京、成都集团化办学的名校驱动模式
    四、集团化办学对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 集团化办学有利于实现义务教育公平的目标
        (二) 集团化办学有利于提高义务教育教学的水平
        (三) 集团化办学有利于推动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
第三章 对L小学教育集团的集团化办学案例分析
    一、L小学教育集团的现状
        (一) L小学教育集团所在区的基本情况
        (二) L小学教育集团的基本情况及运行模式
    二、L小学集团化办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 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二) 搭建了教师快速成长的平台
        (三) 丰富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空间
        (四) 推动了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
    三、L小学集团化办学存在的关键问题
        (一) 集团内部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
        (二) 集团内部教师交流机制不健全
        (三) 优质资源稀释与贴牌镀金现象
        (四) 集团学校的特色化与同质化之间的矛盾
    四、L小学集团化办学存在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宏观政策的导向扶持作用是首要因素
        (二) 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效用是核心因素
        (三) 管理机制的科学有效执行是保障因素
第四章 集团化办学促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教育集团的外部治理体制
        (一) 明确政府的自身定位
        (二)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三) 构建常态化的监督体系
    二、优化教育集团的内部管理机制
        (一) 规范教育集团的内部治理结构
        (二) 健全教育集团的权力机制
        (三) 建立义务教育集团的内部监督体系
    三、统筹核心学校与成员学校的良性关系
        (一) 发挥核心学校的统筹协调作用
        (二) 尊重并适当保持其他成员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 主动吸纳母体学校办学文化的精华,适当保护原有优秀办学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附录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提纲
致谢

(10)南京市农业产学研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南京市农业产学研合作现状
    一、优越的产学研条件
    二、政府重视,政策扶持
    三、模式多样,协同发展
第二章 南京市农业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的层次不高
    二、信息交流不够
    三、机制不完善
    四、资金投入不足
    五、实用科技成果较少
第三章 加快南京市农业产学研合作发展对策
    一、构建农业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
    二、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服务
    三、提升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四、建立农业产学研合作绩效激励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南京市“442”模式效果好(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演化及经济效应研究 ——以中国三大城市群为例[D]. 黄彩虹.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结构、技艺与文化研究[D]. 王子琪. 东华大学, 2021(01)
  • [3]呼和浩特市社区治理居民满意度研究[D]. 康婷.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江北新区顶山街道社区网格化治理研究[D]. 吴琼.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D]. 曹慧珊.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7]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D]. 邹鑫. 武汉大学, 2019(06)
  • [8]基于CIPP的北京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张健.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集团化办学促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 ——以南京市L小学教育集团为例[D]. 闫晓丹.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10]南京市农业产学研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D]. 赵翔.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南京“442”模式行之有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