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汪曾祺《花园》和《夏天》的主题 提纲
- 答:汪曾祺的《花园》
主要描写了童年时代记忆里家中那片花园里的各式各样的景物以及自己在这片花园里度过的儿时珍贵、难忘的快乐。
这片花园承载了作者多少童年的欢乐,在那里作者曾经贪婪品尝过巴根草的酸涩味道,捉过大垂柳上的天牛,看它在手中挣扎反抗,捕过蜻蜓、蟋蟀、蝉、土蜂、螳螂在清脆的鸟叫声中睡去醒来,为心爱鸟儿的死伤心哭泣,掐各式各样的花,闻芳香四溢,逗弄含羞草,或许花园正感受着作者童年时代的喜怒哀乐,为他的开心而开心为他的难过而难过。
花园作为一个实体,陪伴了作者整整一个童年,完成稚童到成年的蜕变,作为一种情感的见证,花园中千姿百态的花虫鸟树,是作者对纷繁多变现实生活世界的独特生命体验。
汪曾祺的《夏天》
依次写了夏天早晨的露水、花朵 、野草、昆虫、瓜果等风物 ,其中有作用喜欢的,也有厌恶的,淡淡的叙述中有鲜明的情感倾向。 作者对凤仙花、万把钩、巴根草、臭芝麻、香瓜等景物的介绍,是为了让读者从妙趣横生的描写中获得丰富的自然知识。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表现到了极致,没有主要人物、主要故事、主要景致,贯穿全文的就是夏天的一种感受。
问:汪曾祺的《看见平凡》中的了二十三篇散文分别是哪些?
- 答:二十三篇散文分别是:《我的家》、《我的祖父祖母》、《我的老师沈从文》、《西南联大中文系》、《金岳霖先生》、《泡茶馆》、《文章余事》、《传神》、《文人与书法》;
《故乡的食物》、《菌小谱》、《寻常茶话》、《小乐胃》、《手把肉》、《贴秋膘》、《花园》、《北京的秋花》、《菏泽牡丹》、《云南茶花》、《紫薇》、《昆虫备忘录》
汪曾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扩展资料:
汪曾祺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并且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贾平凹在一首诗中这样评价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贾平凹评)
汪曾祺博学多识,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例如启蒙救亡、改革开放等等。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势,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中国作家网评)
参考资料: - 答:我的家
我的祖父祖母
我的老师沈从文
西南联大中文系
金岳霖先生
泡茶馆
文章余事
传神
文人与书法
故乡的食物
菌小谱
寻常茶话
小乐胃
手把肉
贴秋膘
花园
北京的秋花
菏泽牡丹
云南茶花
紫薇
昆虫备忘录
扩展资料:
汪曾祺其他代表作品:《受戒》《沙家浜》《大淖记事》 《黄油烙饼》《葡萄月令》
文学特点: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以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语言,反拨了笼罩一切的“毛话语”的僵硬;以平淡、含蓄节制的叙述,暴露了滥情的、夸饰的文风之矫情,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从而折射出中国当代散文的空洞、浮夸、虚假、病态,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没。
汪曾祺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汪曾祺小说中流溢出的美质,首先在于对民族心灵和性灵的发现,以近乎虔敬的态度来抒写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此,他写成了脍炙人口的《受戒》和《大淖记事》。
参考资料: - 答:《看见平凡》汪曾祺散文目录如下(21篇):
我的家
我的祖父祖母
我的老师沈从文
西南联大中文系
金岳霖先生
泡茶馆
文章余事
传神
文人与书法
故乡的食物
菌小谱
寻常茶话
小乐胃
手把肉
贴秋膘
花园
北京的秋花
菏泽牡丹
云南茶花
紫薇
昆虫备忘录
供参考。
问:汪曾祺写过哪些文章?最著名的是?
- 答:小说陈小手 异秉 大淖记事 受戒 写的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