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毕业生作品(论文文献综述)
包佩涵[1](2020)在《库伦旗实验小学百年教育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提升义务教育巩固水平,提升民族教育发展水平。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的指引下,以及在民族教育条例实施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的百年历史的传统学校何去何从、如何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实验小学为研究对象,以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为主,以时间为线索,梳理该校的创建初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一直到21世纪的发展变迁过程,通过学校百余年来的发展变化分析学校取得的成绩、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库伦旗实验小学具有独特性,其发展历史也是蒙古族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百年发展历程,也折射出内蒙古民族教育百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变化。她在百年发展过程中,办出了蒙古族地方特色,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民汉兼通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才,尤其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滞后、文盲普遍的时代,这所小学发挥了重要的启蒙和教育开化作用,至今依然是地方基础教育的重要基地。一所百年民族小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既要立足自己的发展历史,又要面向未来加快现代化步伐,基于这两方面的研究目的,围绕学校历史阶段、生存环境、师资队伍、经费状况、生源变化等问题展开研究。有助于人们对百年老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从而更好地认识其所面临的问题,唤起人们对百年民族老校的重视,让更多的人来关注百年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希望各级政府加大支持和投入。本研究主要按照时间线索,通过五章内容进行叙述:第一章介绍清朝末期学堂初创阶段的基本情况;第二章介绍民国前期养正学校的发展;第三章介绍日伪时期学校奴化教育的本质;第四章介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发前期学校发展状况;第五章介绍改革开放至21世纪学校的发展变化以及新时代学校发展展望。
黄姝玉[2](2020)在《喀喇沁旗崇正中学百年历史沿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少数民族教育史是中国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教育史在少数民族教育史中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一所民族学校的历史沿革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个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1902年,时任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现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札萨克多罗杜陵郡王贡桑诺尔布为启迪民智,提倡新学,在王府西跨院(现中国清代蒙古王府博物馆)创办了崇正学堂。1903年又相继创办毓正女学堂、守正武学堂、学社、识字班、工厂等,三所学堂的关系如孪生三兄妹,1909年,毓正女学堂撤消。1913年,毓正女学堂合并于崇正学堂。沿革至今已是百年老校,由此开辟了蒙古族学校教育的新纪元,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创校者贡桑诺尔布在开学时亲撰楹联:“崇武尚文非无赖尔多士,风正移俗是所望于群公”。①学校在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历经了多次校址搬迁和教育演变,于2012年在内蒙古赤峰市锦山镇(喀喇沁旗政府所在地)由锦山蒙古族中学、王爷府蒙古族中学、乃林蒙古族中学三校合并成立了新的锦山蒙古族中学(又称崇正中学)。喀喇沁旗王爷府博物馆于2011年11月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3年5月被列为赤峰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016年9月被列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②。学校创办至今,对赤峰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为赤峰地区培养了诸多优秀人才。学校始终秉持教育公平原则,着力提升公民的道德修养,培养公民的良好意识,也为本地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学校不仅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播,更注重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学校通过一系列教育措施,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取长补短,更好地理解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本研究将喀喇沁旗崇正中学作为文化因素,对其百年历史沿革进行民族教育史的研究。本文由绪论和四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从清朝时期喀喇沁旗发展建制和文教政策入手,对其发展建制、文教政策等方面进行探讨。第二章从贡桑诺尔布最初创办的三所学堂入手,分别进行简要概括,主要包括1902年创办的第一所学堂——崇正学堂,追溯其创办经过及百年历史沿革;1903年贡桑诺尔布创办的内蒙古地区第一所女子学堂——毓正女学堂,通过查看历史资料,并结合外文文献对学堂的创办到最后的停办过程进行了梳理;以及对武学堂——守正武学堂进行简要阐述。第三章主要对学校学生的保送升留进行资料整理及分析,研究学堂创办前期选派学生出国留学(“请进来、走出去”教育举措)和选派学子出旗学习以及后来保送升留学生对民族发展的作用。第四章重点分析百年崇正中学对现代蒙古族学校的借鉴意义,从招生方向、师资条件、教学内容及方法入手,了解崇正中学的发展现状,挖掘其教育功能,使其能够为现代普及教育思想提供借鉴与反思。在各民族繁荣背景下,旨在丰富蒙古族教育。
郎潇[3](2020)在《启发式美术教学案例研究 ——以中央美术学院高参小思创课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未来人才必备的关键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协作能力等,都属于十分重要的软实力范畴。教育系统和各种培训体系正逐步被看作是提高人们创新技能的有力武器。央美高参小启发式教育由央美研究生担任主讲老师,从视觉创造入手,软化学生的思维,调动孩子们对创造的积极性,并将这种方式推广到提高解决其他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从不同角度分析启发式美术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运用不同研究理论架构,分析高参小启发式教育创造力培养的效用及不足之处。高等院校学生在本科及研究生学习阶段,自身需要持续进行创作实践,同时不断需要获取最领先与最直接的感性体验与信息,他们的创作要求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因此,艺术家本身就是符合未来社会对教师终身需要的群体,他们进入基础教育担任教师,是对于学校教育的良好互补,同时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具备较高艺术素养,能够熟练使用多种创作媒介和创作手段,不仅仅可以在创作过程中保护与启发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创造力,同时还能以其出色的艺术素养启发学生完成兼具创意性同时呈现较好视觉效果的艺术作品。高参小项目实施五年,笔者在整个过程以及亲身体验到学生与自己的共同成长。然而,北京地区所具有的高等艺术教育资源以及其他艺术教育资源并不完全代表整个国内艺术教育资源现状。因此,在其他地区如何推广与实现这一形式,需要我们不断思索。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如何这一目标?如何能够更好地保护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何帮助中国学生在21世纪越发激烈的竞争中居于领先地位,笔者认为视觉艺术教育这一兼具逻辑性、情感性、多样性的教育方式会是一个很好的路径。
程怡珍[4](2020)在《《装饰》杂志封面设计时代性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刊于1958年的《装饰》杂志,是国内唯一的工艺美术专业刊物。截止2018年,《装饰》杂志拥有近300个封面。在这60年的时间里,杂志经历了创刊、停刊、复刊的曲折历程。它的发展不仅和中国设计的发展同步,同时也见证了中国60年的风雨沧桑。封面设计作为最为直接的反映,它所传达出来的设计意识恰好反映出一个时代艺术的高度和成就。封面设计跟随时代不断发生变化,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也给封面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刻上了时代的烙印。本文以《装饰》作为切入点,从宏观到微观的角度探寻时代对于设计类期刊封面设计的影响。共分为五个章节,每一章节都针对不同问题进行分析:第一章交代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指明创新点;第二章对杂志背景做调研,并运用统计学原理宏观上把握封面的形式构成;第三章对60年来的所有封面进行阶段性梳理,并举例分析,归纳其时代特征;第四章分析影响封面设计的内外部因素;第五章对封面设计的艺术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思考对于未来设计师的启示。《装饰》杂志封面设计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封面与时俱进,形成了传统与现代互相融合,相互补充的发展格局。封面设计是平面设计师的必修课,封面跟随时代不断变化是一个必然结果,封面形式的多样化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看到的书籍景观世界,正是因为封面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以及其独特的设计,所以成为了集功能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视觉文本。《装饰》杂志封面设计见证了中国60年的风雨沧桑,既包含了新中国第一代设计师的创业理想,同时也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透过封面上图形,文字,色彩及构成形式,可以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当我弹去一本本封面的尘埃,突然窥见到中国几代工艺美术设计家的心路历程。由此而生敬意。此番研究不仅能够帮助今天的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封面设计,而且对其它期刊封面设计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也会有所帮助。
杨阳[5](2020)在《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性别平等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教育公平作为衡量社会文明和进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受到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重视。然而,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偏见一直是个国际性问题,在高等教育300多年发展的历史中,女子高等教育不过区区的100多年而已。日本作为亚洲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儒教圈国家,其女子高等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有独特的发展历程。本论文运用文献法、历史法、图表法、案例法和因素分析法,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数据等资料,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进行研究。女性主义作为一个新兴的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强烈的批判意识,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领域发起挑战。以女性主义的视角,观察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性别平等与女子高等教育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四个基本问题:第一,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基于什么样的性别平等观念发展起来的?第二,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如何落实性别平等的?第三,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都发挥了什么样的功能?第四,影响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促进性别平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本论文以日本女子高等教育与性别平等之间的作用关系为横轴,以作者所支持的历史分期为纵轴建立分析框架,借助女性主义理论及女子高等教育的相关理论,系统地分析和论述了战后70余年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和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论文重视女子高等教育发展与性别平等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清晰地从教育对社会整体及女性学生个体两方面明确各阶段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所发挥的功能,并结合结构、价值、话语三个维度反观社会现实对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功能的制约,分析了日本社会形式上的性别平等和现实中的性别平等之间的分裂、矛盾和冲突以及逐步解决这种表里不一问题的策略,对于儒教圈国家的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特别是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具有参考价值。通过综合探究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战后日本高等教育体系内,长期存在一种基于生理性别的知识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一方面促使日本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另一方面也加固了既有的性别价值秩序。纵观战后70余年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迁史,可以发现,在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高学历女性群体始终处于被动的处境。但随着日本社会环境的变化,日本女性尤其是高学历女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分为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及意义、研究方法及视角、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概念界定及历史分期五部分,在细致梳理问题意识、总结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本论文的问题意识、研究构想、分期结构等作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第二章,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分为女性主义理论、女子高等教育相关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三节,系统梳理了女性主义发展的历史、理论流派、哲学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女性主义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以表明女性主义作为本论文的研究视角、理论基础的合理性与可能性。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则针对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期式的论述分析。其中,第三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确立期,集中分析论述战后初期到1960年代中后期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第四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扩大期,集中分析论述1960年代中后期到1990年代中期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第五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革期,集中分析论述1990年代中期至今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为方便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阶段性对比,依照本研究所建立的分析框架,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别对时代背景和对女性的价值期待、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及变化、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四个主要内容进行了剖析,并阐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内涵的性别平等观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内在机制。第六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迁过程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根据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得出的关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阶段性发展的结论,对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脉络进行梳理,并对本研究提出的研究问题进行了回应。
孙晶[6](2020)在《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绿色革命、创意产业、时尚文化、低碳生活等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当代设计已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综合化趋势,一系列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设计与类型,正成为设计的新景观。本文通过阐述设计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设计的基本内涵,分析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更加清晰认识综合性设计与各门类设计之间、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研究综合性设计对当代设计艺术发展取向的影响和对艺术设计变革的启示。剖析综合性设计形成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背景,理解其出现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可行性。基于时代发展对于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的更高要求,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综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反思当前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的成因与问题,进一步明确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同时,借鉴和分析国外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有益经验,从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到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从增设跨学科综合性的新兴专业,到创建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研究机构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以教育学综合课程与教学理论为学理依据,梳理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的基本范式,发展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促进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从而为综合性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培养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建构切实可行的教育路径与方法。此外,更加突出强调在制定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建构面向未来的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建设跨学科综合性教育平台等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多头并进、多项并举,真正促进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深入。
尹云彦[7](2020)在《兰州大学艺术人才培养特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才培养特色是一种综合效应,涉及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能全方位、各角度反映出人才培养特性,体现了高校的办学特色、文化特色和学科特色,是高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与人才培养中形成的独特的人才培养特质。在“双一流”建设推动下,借助高校办学优势,推动内涵式发展,构建人才培养特色,助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是高校的生存之本、动力之源。艺术人才培养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及国家战略有着密切关系。作为胡焕庸线以西唯一一所“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兰州大学艺术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制度、隐性课程、教学评价、师资队伍与就业创业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经验,为艺术人才培养特色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一定的困境。本研究以兰州大学艺术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剖析兰州大学艺术学院的招生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和毕业生情况,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总结出兰州大学艺术人才培养在课程、教学、实践和科研等方面形成的四个特色,即:实践活动结合地域文化、教学过程利用本土民族资源、人才培养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利用科研平台带动学生成长,这些特色对增强学科生命力、提升高校竞争力、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意义匪浅。但是,由于地域环境与现实问题的制约,兰州大学艺术人才培养仍面临着学科生存空间狭窄、专业培养目标雷同、本土文化融合尚浅、国际交流活动较少、师资学缘结构不佳等困境,对此本研究提出,推动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特色化发展,应该坚持五个基本点:其一,开拓多元化发展空间;其二,确立人性化培养目标;其三,立足本土化人才培养;其四,促进国际化资源共享;其五,打造专业化师资队伍。人才培养不应呈现同质化,而应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追求特色化。艺术人才培养是提高艺术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环节,是彰显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只有摆脱诸多困境,才能使艺术人才培养真正走向特色发展之路。
赖德霖,王浩娱[8](2019)在《重庆大学建筑系的柏林工业大学基因试探——一项基于人物生平的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有关重庆大学建筑系早期历史的研究多强调其所受的布扎影响。本文考查该系成立前后校系主要行政人员的教育背景,意在从一个新角度探寻他们的办学方略,这就是模仿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因为后者从实用、材料和时代特点出发的教育理念对于20世纪早期的中国非常合适。该校对中国现代建筑和建筑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
吴亚楠[9](2019)在《黑龙江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考察 ——以2014-2018年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对外汉语方向的研究日渐丰富,但相对而言,对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分析尚在少数。学生的学位论文是取得学位的重要判定因素之一,笔者认为可以从毕业生的论文中分析出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也正立足这一点,笔者选择以本文开展学位论文调查研究。本文将通过对近五年,即2014-2018年毕业生论文进行系统且全面的分析,旨在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与经验学习。本文将广泛运用统计法、归纳法,以及对比分析法,对近五年论文从论文选题、资料来源、研究方法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中以论文选题为主要方向,在论文最后将对黑龙江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论文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给出有效建议。
张憬[10](2018)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河源技师学院高职生就业问题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新的就业形势下,高职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政府、社会、高职院校、家庭和高职生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特别是由于多年来的高校扩招和近几年来的国内产业升级等诸多因素造成了当前高职生就业困难的现状。本研究针对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一社会现状,特别是高职生就业困难的现状,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理论,结合河源技师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案例,研究分析了造成高职生就业困难的现状、成因、造成的后果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等。研究共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针对高职生就业问题查阅和分析了相关文献,就相关专家学者对就业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框架等。第二部分对高职生就业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究,着重阐述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解决就业问题上的思路和观点,从而构建起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以河源技师学院为研究案例对象,通过对河源技师学院高职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统计,研究分析以河源技师学院为代表的高职生就业现状以及成因。第四部分在完成对当前高职生就业困难的表征、成因分析的基础上,综合采用政治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特别是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视角下,给出了针对当前高职生就业困难的对策探讨。提出了要解决高职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需要从多方位、多层次,综合使用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力量进行问题的解决。如:既需要政府扮演好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也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学校适应社会需要,及时调整高职生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策略等。
二、2000年毕业生作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毕业生作品(论文提纲范文)
(1)库伦旗实验小学百年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研究目的、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朝末期学堂的初创 |
第一节 学堂建立的历史背景 |
一、库伦旗的历史演变 |
二、学堂成立前的库伦教育概况 |
第二节 晚清政府的民族教育政策 |
一、晚清政府的教育政策 |
二、蒙古地区办学及新式教育 |
第三节 锡勒图库伦的寺庙教育 |
一、“政教合一”的政治背景 |
二、兴源寺学堂基本情况及对当时的社会贡献 |
第二章 民国前期养正学校的发展及人才培养 |
第一节 养正学校的建立 |
一、学校创建的背景 |
二、课程设置情况 |
三、教师队伍情况 |
第二节 教育政策 |
一、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政策 |
二、北洋军阀政府的教育政策 |
三、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 |
第三节 学校人才培养 |
一、养正学校毕业生人数 |
二、养正学校部分优秀毕业生 |
第三章 日伪时期皂户沁国民优级小学 |
第一节 皂户沁国民优级小学 |
一、课程设置及教育内容 |
二、教师队伍情况 |
三、学生队伍情况 |
第二节 日伪统治下的“奴化”教育 |
一、皂户沁国民优级小学“奴化”教育的本质 |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期库伦旗实验小学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库伦旗实验小学建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
一、教育的政策背景 |
二、学校的阶段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学校的教育实施基本情况 |
一、修业年限的设置 |
二、课程及课时安排 |
三、德育内容及重点 |
四、教研教改实验成果 |
五、学校历任领导及管理成效 |
第三节 教师队伍建设 |
一、教师人数变化 |
二、教师学历水平逐年提升 |
三、教师来源 |
第四节 学生的变化 |
一、学生来源 |
二、毕业生数量变化 |
第五章 改革开放至21世纪库伦旗实验小学的优质发展 |
第一节 民族教育优先重点发展的时代背景 |
一、教育的政策的改革 |
二、改革开放后学校的发展变化 |
第二节 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及管理情况 |
一、课程及课时安排 |
二、德育内容及重点 |
三、教研教改实验成果 |
四、历任校长及管理成效 |
第三节 教师队伍建设和提升 |
一、通过培训与交流,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
二、教师基本情况 |
第四节 学生的变化 |
一、学生来源 |
二、毕业生人数变化 |
第五节 库伦旗实验小学发展现状及新时代发展展望 |
一、库伦旗实验小学发展现状 |
二、新时期发展面临的困境 |
三、新时代背景下库伦旗实验小学未来发展展望及对策 |
四、库伦旗实验小学百年教育的经验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喀喇沁旗崇正中学百年历史沿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清朝时期喀喇沁旗发展建制和文教政策 |
第一节 喀喇沁旗发展建制沿革 |
第二节 清朝时期文教政策 |
第三节 清朝时期喀喇沁旗私塾教育 |
第二章 贡桑诺尔布办学及其学校变迁 |
第一节 崇正学堂的历史变迁 |
一、崇正学堂(1902年—1907年) |
二、崇正学堂—崇正国民优级小学(1908年-1939年) |
三、崇正国民高等学校—崇正中学(1940年-1951年) |
四、王爷府蒙民初级师范—那尔村蒙族中学(1952-1976) |
五、王爷府中学—崇正中学(1977-至今) |
第二节 毓正女学堂的历史变迁 |
一、近代女子教育思想 |
二、戊戌变法时期女子教育思想 |
三、毓正女学堂的源流与发展 |
第三节 守正武学堂的历史变迁 |
第三章 崇正学堂、毓正女学堂、守正武学堂——学生的保送升留 |
第一节 选派学生出旗学习(“请进来、走出去”教育举措) |
第二节 选派学生出国留学 |
第三节 贡桑诺尔布选派学堂学生留学归国后对本民族的贡献 |
第四节 贡桑诺尔布办学思想 |
一、重视德育思想 |
二、跨文化交流思想 |
三、民族教育自觉思想 |
四、教育平等思想 |
第四章 百年崇正中学对现代蒙古族学校的借鉴意义 |
第一节 培养方式的实践性和国际交流启示 |
第二节 师资队伍建设的开放性启示 |
第三节 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启发式美术教学案例研究 ——以中央美术学院高参小思创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古代哲学思想家有关启发式教学观点 |
第二节 以“儿童为中心”取向——工具主义启发式教学研究 |
第三节 罗恩菲德美术教育思想中的启发式教学研究 |
第二章 中央美术学院高参小思创课启发式教学研究 |
第一节 课程背景 |
第二节 思创课启发式教学案例研究 |
第三节 比较研究解析思创课启发式美术教学特点 |
第三章 思创课启发式教学研究方法 |
第一节 思创课与神经美学 |
第二节 思创课与社会学 |
第三节 思创课与教育学、心理学 |
第四章 思创课教学对象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课程叙事法调查分析 |
第二节 个案调查 |
第五章 思创课教师专业背景与启发式教学分析 |
第一节 课堂分析 |
第二节 、通过视觉艺术启发思维创造的四个步骤 |
第三节 思创课引导对特殊儿童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 |
第六章 高等艺术院校参与基础教育教学模式探索 |
第一节 高等艺术院校与基础教育资源整合 |
第二节 建构严谨的启发式美术教学体系 |
第三节 资源整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境 |
第四节 5G时代与艺术教育 |
第七章 建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美育体系 |
第一节 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自身成长的意义 |
第二节 对高等艺术院校学生自身的意义 |
第三节 对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意义 |
第四节 对传统文化发展的意义 |
第五节 对艺术学院的意义 |
第六节 社会现实意义 |
第七节 研究不足 |
第八章 结语 |
附件一:参考文献 |
附件二:专访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钱初熹 |
附件三:专访中央美术学院李帆教授 |
附件四:笔者部分为思创课设计的课件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4)《装饰》杂志封面设计时代性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装饰》杂志封面设计概况 |
2.1 《装饰》杂志背景 |
2.1.1 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2.1.2 创刊过程 从《万象》到《装饰》 |
2.1.3 《装饰》历程 |
2.2 《装饰》杂志封面纵览 |
2.2.1 封面设计的形式构成——色彩 |
2.2.2 封面设计的形式构成——图形 |
2.2.3 封面设计的形式构成——文字 |
2.2.4 封面设计的形式构成——构图 |
3 《装饰》杂志封面设计的演变及时代特征 |
3.1 《装饰》杂志封面设计演变过程 |
3.1.1 封面设计早期(1958-1987) |
3.1.2 封面设计中期(1988-1996) |
3.1.3 向现代设计过渡阶段(1997-2007) |
3.1.4 现代设计阶段(2008-2018) |
3.2 《装饰》杂志封面设计时代特征 |
3.2.1 衣食住行图像符号的再现 |
3.2.2 译名的回归 |
3.2.3 不变与变共存 |
4 影响封面设计的的因素 |
4.1 内部因素 |
4.1.1 个人设计观 |
4.1.2 办刊理念与编辑思想 |
4.2 外部因素 |
4.2.1 社会、经济、文化、市场 |
4.2.2 成本 |
5 《装饰》封面设计艺术特征以及对设计师的启示 |
5.1 艺术特征 |
5.2 对设计师的启示 |
结论 |
论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装饰》历任主编、设计师及封面内容 |
附录2 《装饰》杂志创刊以来所有封面(2018 年止)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性别平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战前日本教育系统的性别失衡 |
二、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男女平权 |
第二节 研究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视角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视角 |
第四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研究现状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概念界定及历史分期 |
一、相关概念及用法的界定 |
二、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历史分期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女性主义理论 |
一、女性主义的概念及发展 |
二、“生物性别”与“社会性别” |
三、“性别平等”与“性别差异” |
第二节 女子高等教育相关理论 |
一、传统认识论视域下高等教育的特征 |
二、女性主义认识论对传统认识论的思辨 |
三、教育机会均等概念及原理 |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三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确立期:以法定女性人权为基础的性别平等观念 |
第一节 战后复兴时期的社会背景及对女性的价值期待 |
一、GHQ占领政策:女性解放思想的兴起 |
二、日本战后复兴:传统女性观的延续 |
第二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 |
一、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目的 |
二、“男女同校”与“男女分校”并行的发展方式 |
第三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 |
一、高等教育面向女性招生及女子大学的设立 |
二、短期大学的设立及发展 |
三、女子大学的学部构成和课程设置 |
四、女子高等教育的第一次危机:关于“女大学生”的论争 |
第四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 |
一、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
二、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及影响 |
第五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结构维度: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平等 |
二、价值维度:传统社会女性观的干扰 |
三、话语维度:女性失语、女性保护主义 |
第四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扩大期:两分主义的性别平等观念 |
第一节 日本工业社会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对女性的价值期待 |
一、日本型工业社会的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性别分工观念 |
二、日本型福祉社会的形成:以“核家庭”为单位 |
三、日本型学历社会的形成:学历主义、名校主义 |
第二节 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化及发展 |
一、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扩大的原因 |
二、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目的 |
三、高等教育“女性专用轨道”的形成和固化 |
四、女子高等教育的第二次危机:关于“女大”存在意义的论争 |
五、“家政学”的变革和“女性学”的兴起 |
第三节 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 |
一、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
二、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及影响 |
第四节 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结构维度:社会结构中的不平等 |
二、价值维度:性别平等思维下的价值陷阱 |
三、话语维度:男性语境下的自我规范 |
第五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革期:均质的性别平等观念 |
第一节 日本后工业社会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对女性的价值期待 |
一、日本型工业社会的瓦解和后工业社会的形成 |
二、男女共同参与社会的构筑:以“女性”为核心 |
三、21世纪日本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机构的“大淘汰”时代 |
第二节 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动向 |
一、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目的 |
二、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特征 |
三、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 |
第三节 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 |
一、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
二、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及影响 |
第四节 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结构维度:女性环境改善 |
二、价值维度:“二流劳动力”以及社会价值的“女性通道” |
三、话语维度:男性化的均质平等 |
第六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迁过程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 |
第一节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性成就和特征 |
一、确立期:以“制度”为中心 |
二、扩大期:“女性专用轨道” |
三、变革期:流动性增强 |
第二节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底色:日本社会性别平等观念的变化 |
一、确立期:女性解放思想和保守女性观 |
二、扩大期:“男主外,女主内”性别分工观 |
三、变革期:以男性为标准的均质性别平等观 |
第三节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对性别平等的促进作用 |
一、确立期:促进女性解放的变革功能 |
二、扩大期:抑制性别平等的保守功能 |
三、变革期:促进女性多样化发展的变革功能 |
第四节 高学历女性的价值和功能:在男性中心社会中的机遇与困境 |
一、确立期:少数女性精英 |
二、扩大期:“家庭主妇”和“二流市民” |
三、变革期:劳动市场中的“二流劳动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日本战后女大学生人数变化曲线图 |
附录2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变化曲线图 |
附录3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机构变化概况(表) |
附录4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学生数变化概况(表) |
附录5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教员人数变化概况(表) |
附录6 战后日本18岁人口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变化概况 |
附录7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男女差值对比 |
附录8 战后日本大学院在籍者数男女对比 |
附录9 各学科学生入学状况(1980-2019) |
附录10 2014 年日本全国女子短期大学列表 |
附录11 2014 年日本全国女子大学列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学科交叉与综合趋势 |
(二)国外综合性教育的创新实践 |
(三)我国设计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基于“分科”与“专才”培养理念 |
(四)改革与突破:时代需要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跨学科理论 |
(二)综合性教育学理论与实践 |
(三)国外高校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教学实践 |
四 核心概念辨析与界定 |
(一)综合 |
(二)以综合为特征的学科类型 |
(三)综合性设计 |
(四)综合课程 |
(五)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
五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综合——艺术与设计的特质 |
第一节 关于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 |
一 交叉性设计 |
(一)交叉学科的定义 |
(二)“设计科学”:基于交叉与综合的多学科融汇 |
(三)关于交叉性设计 |
二 跨界设计 |
(一)关于跨界设计 |
(二)当代艺术与时尚设计的跨界融合 |
(三)“一专多能”的跨界设计师 |
三 边缘设计 |
四 总体设计 |
(一)总体设计与系统设计 整体设计 |
(二)关于总体设计 |
第二节 关于类型化的综合性艺术 |
一 艺术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艺术 |
(一)艺术的综合性 |
(二)综合性艺术 |
二 瓦格纳“整体艺术”的构想:戏剧艺术 |
三 综合到融合:电影艺术 |
(一)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 |
(二)技术与艺术的综合 |
(三)创作过程的综合性 |
四 视听融合的艺术:多媒体艺术 |
第三节 艺术与设计的综合性特质 |
一 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到“德意志制造联盟”: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
二 “所有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是完善的建筑物” |
三 后现代:“视觉狂欢”与“多元拼贴” |
四 综合的当代艺术:观念体现与超越媒介 |
(一)观念体现 |
(二)超越媒介 |
第二章 未来——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外驱动与目标 |
第一节 外部驱动与创新设计 |
一 创新设计:综合发展与产业振兴 |
二 数字生态共同体下的“综合+设计” |
(一)“数字生态共同体”与综合性艺术设计 |
(二)综合性艺术设计的新兴领域 |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变革与困境 |
一 专业类型划分与专业自主设置 |
(一)基于“专才”教育理念的专业类型划分 |
(三)缺乏专业自主设置权,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实现跨学科真正融合 |
二 行业发展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 |
(一)对应行业:设计专业蓬勃发展背后的危机 |
(二)面向未来:注重行业技能的专业教育难以适应创新设计发展 |
三 “专才”与“通才”: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教育理念 |
第三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目标 |
一 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
二 综合教育:STEM走向STEM+X |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
第三章 借鉴——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重组与整合: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 |
一 阿尔托大学:重组,为了走向更美好的世界 |
二 伦敦艺术大学:联合,为了设计未来的经济 |
三 创意艺术大学:商业与设计的融合 |
第二节 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创立跨学科的新兴专业 |
一 以创新设计的名义:跨校联合创设跨学科教育项目 |
(一)“创新设计工程”双硕士专业(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简称 IDE) |
(二)“全球创新设计”双硕士专业(Global Innovation Design, 简称GID) |
二 多校联合新模式:“设计伦敦”与“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 |
(一)“设计伦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学院商学院 |
(二)“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克兰菲尔德大学 |
(三)“创意商业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伦敦商学院 |
(四)Erasmus+ STEAM:伦敦艺术大学与欧洲教育战略伙伴 |
三 跨学院跨学科的联合培养 |
(一)芬兰阿尔托大学“国际设计商业管理专业” |
(二)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综合性硕士专业 |
第三节 为创新而协同: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 |
一 建构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跨学科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并重 |
(一)斯坦福大学的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机构:“协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
(二)斯坦福大学克拉克中心(Bio-X):空间融通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 |
(三)麻省理工学院MIT: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跨学科综合 |
(四)为设计创新:伦敦艺术大学创设新的教育研究机构 |
二 跨学科课程与综合性实验教学 |
(一)设计思维课程:斯坦福大学哈索·普拉特纳设计学院(D.School) |
(二)社会创新辅修课程: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Designmatters |
三 合作:多元联合的创新实践 |
(一)基于创新的联合:帕森斯设计学院研究实验室 |
(二)未来老龄化实验室: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 |
(三)走在时尚前沿:意大利米兰多莫斯学院与校企合作 |
第四章 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
第一节 综合属性的课程类型 |
一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
(一)相关课程(correlated curriculum) |
(二)融合课程( fused curriculum) |
(三)广域课程(broad - fields curriculum) |
二 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
(一)主题性设计课程 |
(二)实验设计课程 |
(三)毕业设计课程 |
(四)跨学科跨专业工作坊 |
三 学生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
四 其他的综合性课程类型 |
第二节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
一 走向综合的教学设计 |
(一)培养多方面兴趣与形式阶段理论 |
(二)经验的情境与知行合一 |
(三)走向综合:教学设计新趋势 |
二 综合: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 |
三 综合:基于主题的教学设计 |
(一)主题:跨学科知识与多维视角 |
(二)主题:多元文化的差异和融合 |
(三)主题:基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 |
四 综合:基于项目的教学设计 |
第三节 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 |
一 教学组织与类型 |
二 教学组织形式 |
三 教师团队:多学科联合教学 |
四 学生团队:综合智力与协同创新 |
第五章 实验——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与探索 |
第一节 前提与保障: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一 改革面向跨学科教师的评聘管理、职称评定与绩效考核制度 |
二 促进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综合课程建设 |
三 建立适应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生态的教务管理制度 |
四 建立支持跨学科教研的财政制度 |
五 推动教师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研活动的策略 |
六 开放教学资源,充分体现教育资源共享 |
第二节 探索:从工作室制到大基础课程、新兴专业方向 |
一 工作室制:综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
二 对标设计前沿:建构专业新方向与新课程群 |
三 毕业设计:联合导师制与跨学科跨专业综合 |
四 大综合:艺术设计基础课程 |
五 “艺工结合”: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学科与工科的新综合 |
六 设计+科技:新技术新媒介促进跨学科跨专业融合 |
第三节 “综合+”: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建设 |
一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的领导架构 |
二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管理与运行 |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类型 |
(一)建设综合性设计教学及研究平台 |
(二)建设综合性国际交流平台 |
(三)建设综合性协同创新平台 |
第四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以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为例 |
一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率先实行全面学分制 |
二 开放与融合:设计学院与国际高水平院校的合作教学 |
三 “厚基础、宽口径”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
四 综合理念下的现代手工艺教学 |
结论 |
一 走向综合,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
二 问题与目标: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瓶颈和出路 |
三 积极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发展基于综合的教学设计 |
四 改革:从制度建设到多元化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新模式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兰州大学艺术人才培养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艺术学科 |
1.3.2 人才培养 |
1.3.3 人才培养模式 |
1.3.4 人才培养特色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艺术人才培养特色的理论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人力资本理论 |
2.1.2 高等教育多样化理论 |
2.1.3 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因理论 |
2.2 艺术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意义 |
2.2.1 人才培养特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环节 |
2.2.2 艺术人才培养特色是彰显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 |
2.2.3 艺术人才培养特色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
第三章 兰州大学艺术人才培养现状 |
3.1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招生制度 |
3.1.1 计划制度 |
3.1.2 考试制度 |
3.1.3 录取制度 |
3.1.4 管理制度 |
3.2 兰州大学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
3.2.1 人才培养目标 |
3.2.2 专业课程设置 |
3.2.3 教学制度体系 |
3.2.4 教学组织形式 |
3.2.5 教学管理模式 |
3.2.6 隐性课程形式 |
3.2.7 教学评价方式 |
3.2.8 师资队伍建设 |
3.3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毕业生情况 |
3.3.1 促进就业的相关措施 |
3.3.2 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
3.3.3 毕业生就业情况 |
3.3.4 毕业生升学情况 |
第四章 兰州大学艺术人才培养特色与困境 |
4.1 兰州大学艺术人才培养特色 |
4.1.1 艺术实践活动结合地域文化 |
4.1.2 教学过程利用本土民族资源 |
4.1.3 人才培养围绕国家发展战略 |
4.1.4 利用科研平台带动学生成才 |
4.2 兰州大学艺术人才培养困境 |
4.2.1 学科生存空间狭窄 |
4.2.2 专业培养目标趋同 |
4.2.3 本土文化融合尚浅 |
4.2.4 国际交流活动较少 |
4.2.5 师资队伍结构不佳 |
第五章 兰州大学艺术人才培养特色发展路径探索 |
5.1 开拓多元化发展空间 |
5.1.1 鼓励跨学科研究 |
5.1.2 增设跨学科方向 |
5.2 确立个性化培养目标 |
5.2.1 关注人文教育 |
5.2.2 凸显学生主体性 |
5.3 立足本土化人才培养 |
5.3.1 坚持中国特色办学方向 |
5.3.2 充分体现地域文化 |
5.3.3 有效利用民族文化 |
5.4 促进国际化资源共享 |
5.4.1 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
5.4.2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
5.5 打造专业化师资队伍 |
5.5.1 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 |
5.5.2 注重学缘结构的多样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重庆大学建筑系的柏林工业大学基因试探——一项基于人物生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胡庶华与柏林工业大学办学模式的影响 |
2 德国综合理工学院建筑教育体系与现代主义对柏林工大的影响 |
3 重庆大学第一位建筑学专业出身的教师为何是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黄家骅? |
4 陈伯齐及其德日校友和黎抡杰 |
5 德日派教师离开后布扎对重大建筑教育的影响 |
(9)黑龙江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考察 ——以2014-2018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黑龙江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考察 |
第一节 论文选题来源 |
第二节 论文选题动机 |
第三节 论文选题类别 |
第四节 变化趋势及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黑龙江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资料来源考察 |
第一节 高校语料库 |
第二节 调查问卷 |
第三节 其他来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黑龙江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考察 |
第一节 研究方法运用规律分析 |
第二节 研究方法运用例略 |
一、主要研究方法 |
二、创新性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运用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黑龙江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
第一节 论文选题方面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改进建议 |
第二节 论文资料来源方面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改进建议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方面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改进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论文题目分类汇总 |
附录2:统计分析图表 |
附录3:调查问卷 |
(10)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河源技师学院高职生就业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思想阐述 |
2.2 就业理论与失业理论 |
2.2.1 就业理论 |
2.2.2 失业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
3.1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概述 |
3.2 当前我国高职生就业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源技师学院高职生就业现状分析 |
4.1 河源技师学校高职生就业现状 |
4.1.1 从就业率来看专业间差距较大 |
4.1.2 从学生满意度来看工作强度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
4.1.3 从企业角度看职业道德水平和团队协作精神仍需提高 |
4.1.4 从就职地域来看河源和珠三角发达地区最为集聚 |
4.2 河源技师学校高职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就业需求与供给脱节,出现结构性矛盾 |
4.2.2 高职院校教育模式落后,缺少创新创业教育 |
4.2.3 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职业心态不足 |
4.2.4 毕业生持续学习能力不足,学校持续培养模式欠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解决高职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
5.1 政府层面 |
5.1.1 提供平等就业机会,规范和完善市场化就业环境 |
5.1.2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
5.1.3 政府实行宏观调控,调整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 |
5.2 高职院校层面 |
5.2.1 提供创业教育引导毕业生创业 |
5.2.2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
5.2.3 引入竞争机制,发展各类学生职业培训机构 |
5.3 家庭与学生层面 |
5.3.1 提高家庭对学生就业的引导作用 |
5.3.2 提升学生自身的就业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2016年用人单位满意度统计表 |
附件2 2016年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统计表 |
附件3 2016年毕业生就业去向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2000年毕业生作品(论文参考文献)
- [1]库伦旗实验小学百年教育研究[D]. 包佩涵.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2]喀喇沁旗崇正中学百年历史沿革研究[D]. 黄姝玉.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3]启发式美术教学案例研究 ——以中央美术学院高参小思创课为例[D]. 郎潇.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4]《装饰》杂志封面设计时代性艺术研究[D]. 程怡珍.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5]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性别平等的视角[D]. 杨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D]. 孙晶.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7]兰州大学艺术人才培养特色研究[D]. 尹云彦. 兰州大学, 2020(10)
- [8]重庆大学建筑系的柏林工业大学基因试探——一项基于人物生平的研究[J]. 赖德霖,王浩娱. 建筑学报, 2019(11)
- [9]黑龙江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考察 ——以2014-2018年为例[D]. 吴亚楠.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10]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河源技师学院高职生就业问题分析[D]. 张憬.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