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区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见实效(论文文献综述)
张中近[1](2019)在《贵州省谷脚镇精准扶贫中的返贫预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贫困问题长期困扰着地方百姓的生活,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老百姓的生活。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解决不好,极易形成社会矛盾,破坏民族关系,而民族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此外,贫困不除,中华民族便不能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因此,解决贫困问题迫在眉睫。自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湖南提出“精准扶贫”以来,全国各地上下一心,举全国之力,集全国之智,集中优势力量投入扶贫攻坚战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当前国家还需要在如何巩固扶贫成果上下功夫,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对建档立卡户“扶上马还需送一程”,持续巩固扶贫成效,防止返贫现象的出现。本选题以贵州省一个少数民族聚居乡镇——谷脚镇为例,对精准扶贫过程中产生的返贫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探究。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从一个以苗族、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精准扶贫情况入手,主要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重点研究精准扶贫的具体实践,一方面描述当地政府通过国家精准扶贫这一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户实现脱贫,助推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从巩固精准扶贫成果出发,探究谷脚镇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精准扶贫中的返贫问题。并对谷脚镇返贫预防提出对策和建议,这对于巩固扶贫成果,实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与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共有三大亮点。一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谷脚镇精准扶贫过程中贫困户的“等靠要”思想,提出“晒懒评懒治懒帮懒”的帮扶措施,坚持“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心”的理念,充分挖掘贫困户自身发展的潜力;二是提出建立返贫预警机制,成立返贫预防调查小组,及时将有返贫倾向的贫困户纳入调查对象,并主动帮其找到根源,及时将返贫现象遏制;三是为了巩固扶贫成果,提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来预防返贫问题的发生。
马金保[2](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经历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历史性转变。这一转变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摆在了改革和发展的首要位置。由此,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利益为导向的发展理念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逻辑。在这一导向的指引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为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相并列的新领域。社会建设和民生建设的实践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以此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成就斐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是以民生建设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为理论原点,以保障、改善和发展民生为价值诉求,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民生建设的思想观点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形态。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保障、改善和发展民生的态度、价值立场、思想观念、制度设计和实践措施的总和。它集中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其形成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和条件。在四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发展过程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一脉相承,反映了中国社会民生建设的基本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具体化和实践路径,其基本内容有:发展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根本路径;坚持党的领导是民生建设的政治保障;培育民生文化、发展文化民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建设生态民生、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民生建设的优先领域。民生建设的重点领域包括: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就业质量、增加人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建构及其强大的、能动的指导性,得益于其特有的理论品格,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普惠性和彰显时代特色的共享性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丰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还为国际民生发展和世界民生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陈政[3](2019)在《精准扶贫中贫困农民内生动力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贫困是世界性的难题。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消除了旧中国贫困发生的制度基础。但是,由于我国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即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并非建立在经典作家所设想的发达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并且我们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贫困现象至今仍然无法根除。建国以来,我国乡村扶贫事业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政府道义式的简单救济阶段(1949-1978);政府主导的产业开发式扶贫为主而救济式扶贫为辅的阶段(1986-1999);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以产业开发式扶贫为主、社会保障兜底式扶贫同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举(2000-今)等三个阶段;而农村扶贫对象的瞄准和帮扶的单元重心,依次经历了由全国普惠救济阶段(1949-1978)、以贫困县专项划分的县级瞄准为主要标志的区域性瞄准阶段(1986-1999),再到贫困村划分及村级瞄准的整村推进阶段(2000-2012),整村推进同针对农户个体的精准瞄准和帮扶相结合的阶段(2013-今)等五个时期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调整扶贫策略,适时提出了精准扶贫方略。在“十三五”时期,我国扶贫事业进入了脱贫攻坚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是我党对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庄严承诺。进入新时代,我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脑体结合”的趋向愈发显着、进展步伐愈发加快。与此同时,“城乡、区域、群体、行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历史难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一些地方,甚至有逐步扩大、延伸的趋势。对此,如果不及时加以遏制、减缓和下大力气去解决乃至根治,那么势必影响我国迈向全面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征程,势必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和党的执政根基和政府的公信力。在目前举国上下合力克贫攻坚、同心决胜全面小康的“大扶贫”格局下,贫困地区的基层党员和领导干部到底该如何做到——有效激发贫困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打牢贫困农民群众稳定脱贫的基础、改进扶贫开发领域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从而切实提高贫困人口的获得感,确保他们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进而为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基础,十分迫切。当前,以扶贫干部“嵌入式”帮扶为主导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推进模式中,在一些地方、一段时期内出现了“干部一头热、群众一头冷”的现象。因此,如何全面和有效激发贫困群众能动、自主、自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的积极参与行为和自食其力的生计方式,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全面激发贫困农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接着详细分析了其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的基本表现和基本成因,最后提出了着力进行相应的体制、机制、路径改革的主张和建议。本文认为,贫困农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实践主体,在脱贫致富领域的内生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不愿脱贫”、“不敢脱贫”、“不能脱贫”等三个基本方面;而造成此况的基本要素要从他们所处的地域生存环境、社会发展战略及具体实施的体制机制、精准扶贫政策本身的顶层设计层面和基层政府、干部的执行力维度、贫困农民群众主体自身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剖析;最后,笔者指出,作为帮扶对象和脱贫主体,贫困农民群众在乡村贫困治理当中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的全面有效激发机制的建立健全,需要多举措并举,多管齐下,全面发力,协同共治。具体来说,要着力从转变政府职能、壮大村集体经济、完善村民自治和实现基层民主、法制化、协同化治理转型,在重构村社社区共同体进程中强化贫困村民个体和群体的自我教育等四个方面入手,予以相应的变革和改进,从而有效提升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和其他参与扶贫事业的多元主体之间上下同心、共同致力于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
陈斐[4](2019)在《习近平民生理论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党和国家的工作又将迎来许多新的挑战。习近平民生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习近平也一直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他的民生理论使我们能够更快地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中国传统民贵君轻的思想对习近平民生理论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为习近平制定贴合中国实际的民生政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国家层面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与民生事业息息相关。从民众层面来说,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是与人民紧密相关的民生内容,也是人民熟悉并关心的部分。习近平民生理论是习近平站在国家的高度,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努力探索出用来解决民生问题的理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民生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民生理论不仅对国内民生的保障和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扶贫政策对国际社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一带一路”建设、中非合作论坛都是中国积极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表现,用中国的力量帮助世界人民改善生活。习近平的民生理论对探索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并且对我国以后民生工作的开展和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吉林省人民政府[5](2017)在《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吉政发[2017]27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现将《吉林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7年8月14日吉林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前言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十二五"以来,吉林省委、
曾天山[6](2017)在《教育扶贫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消除贫困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团结和长治久安。扶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国扶贫工作走过了福利救济、经济开发、综合精准的发展轨迹,教育扶贫作为扶贫大格局的组成部分,相应地经历了从扶贫配角到独立再到治本之策的发展阶段。针对现存贫困人口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92.9%的状况,教育扶贫需要更加精准施策,着重提高质量效益,突出能力建设,既扶教育之贫,又通过教育扶贫充分发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和提升脱贫致富技能的作用。
中国共青团四川省委“脱贫攻坚项目组”[7](2017)在《助力“四个好” 激荡青春扶贫》文中研究说明自2015年团四川省委启动"青春扶贫行动"以来,各级团组织聚焦贫困地区,聚焦贫困青少年群体,充分发挥共青团特色优势,着力开展生产扶贫、教育扶贫、人才扶贫、公益扶贫、基层团建等方面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为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四川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特别是"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目标任务上来,团省委组织开展助力"四个好"青春扶贫系列行动,在巴山蜀水间激荡
罗欣[8](2017)在《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研究 ——以恩施市三岔乡王家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都普遍存在。贫困不仅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也是诱发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国际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的贫困人口仍然很多,截止2016年末,还有4335万人尚未脱贫。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村贫困人口集中在中西部民族地区。如果说,农村的小康建设是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和重点的话,那么,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问题则是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是制约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锁喉之处。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跨省交界地区面积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里耕地资源贫乏、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不足、少数民族比例大、贫困人口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片区精准扶贫工作有序推进。但是,在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中仍然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困难、村级经济空壳、返贫概率偏高等难题,它们是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硬骨头”,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制约片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实现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全部脱贫、建成小康的目标,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必须通过实施饮水工程、加强道路建设、加大农网改造和加快信息化建设等措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通过保障产品质量、提升品牌意识、促进品牌宣传等措施发展农村高效特色产业;必须通过实施村级经济发展与产业发展联动、充分利用村级组织公有资产、支持村级组织领办产业等措施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必须通过构建脱贫持续关注机制、返贫预警监测机制、扶贫能力保障机制以及返贫应急处置机制等措施构建预防返贫机制。
刘牧[9](2016)在《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消除贫困,自古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及中国政府不断创新体制、强化手段、完善政策,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贫困特征的变化趋势分阶段提出了农村扶贫开发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建立了消除农村贫困的制度框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将农村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推进扶贫开发的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随着扶贫进程的演进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不断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发展为推动力量、以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主要途径,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相结合、普惠性“三农”政策与特惠性扶贫政策相配套、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的中国特色农村扶贫开发道路。在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以及一系列公平发展政策与国家专项扶贫开发计划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6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使我国成为了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和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并取得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的集中在分配问题、人力资本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战略的高度研究中国农村扶贫开发仍然是理论界的欠缺。本文采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文献综述、系统分析和跨学科研究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系统化地梳理、概括及总结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政策及其实践经验,并以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出发点对扶贫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具有实践导向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做出贡献。论文包括如下八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共分四个部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的形成与发展。本章从三个角度分析和梳理了支撑战略体系的理论基础。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理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贫困理论;国际社会及国际组织的反贫困理论。以国家扶贫政策为依据,以纲要性扶贫文件为蓝本,将扶贫开发战略从形成、发展和完善三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并将此作为战略的实践基础。第三章,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的指导思想。本章从坚持精准扶贫方略、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个方面阐述了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的指导思想。第四章,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的指导方针。本章着重分析了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持的开发式专项扶贫方针,并从制度动因和制度进展的角度分析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一“兜底性”制度安排。第五章,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本章以纲领性文件为依据,将当代农村扶贫开发战略分成五个阶段,并以阶段为节点分别分析了这几个阶段提出的解决基本温饱问题、扩大温饱成果、全面解决温饱问题、巩固温饱并改善条件、稳定生存并保障发展的战略目标。将贫困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战略的重点区域,分别从区域贫困的现状和扶贫开发工作的进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措施。本章对扶贫战略的经验进行总结,从中凝练出四点支撑战略发展的重要措施,即坚持开发式扶贫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扶贫相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普惠性农村政策相结合。第七章,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保证。本章从适时调整扶贫开发瞄准机制、改革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机制、完善扶贫开发统计与监测体系三个方面分析了促使战略形成、发展以及取得卓越成果的重要保证。第八章,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的实践导向。本章认为,扶贫开发战略的政策逻辑导向一直是将绝对贫困作为扶贫的标准,并且将此标准置于了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的根本目标之中。以此为理念的政策导向成功的指导了中国扶贫,并且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从农村返贫率的不断升高以及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来看,单纯追求绝对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的扶贫理念并未实现脱贫效果的持续性以及发展的均衡性。因此,本章提出要以发展和相对的角度重新审视贫困,并将注重贫困脆弱性、注重相对贫困、注重绿色减贫、注重教育公平四个方面视为实现减贫效果的稳定性、发展的共享性、贫困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公平的发展机会的逻辑起点,并希望将这些本应得到重视的减贫理念转化成扶贫政策和措施,融入到扶贫开发的战略之中。
何琦[10](2014)在《顺应论视角下政论文本的翻译 ——以两例甘肃省报告英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次翻译项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2013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2012年《政协甘肃省十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的翻译实践;二是根据本次翻译实践撰写的相关翻译评述报告。翻译报告主要从瑞士语言学家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n)的顺应论出发,对本次英译翻译实践进行指导。文中涉及政论文本的研究,顺应论指导下如何翻译政论文本,以及一些有效的翻译策略,并结合顺应论对代表性的翻译实例进行了分析,以期提升译者自身翻译水平,为政论文本的翻译提供一些启示。
二、我区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见实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区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见实效(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省谷脚镇精准扶贫中的返贫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价值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关于贫困研究概况 |
(二)国内关于精准扶贫及返贫问题研究概况 |
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特色 |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二)基本观点和特色 |
第一章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相关理论与政策 |
一、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相关理论 |
(一)贫困 |
(二)反贫困与返贫困 |
(三)精准扶贫 |
(四)乡村振兴战略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政策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政策 |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政策 |
(三)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政策 |
第二章 谷脚镇贫困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
一、谷脚镇概况 |
(一)地理状况 |
(二)民族成分 |
(三)民族经济 |
(四)民族文化 |
二、谷脚镇的贫困状况调查 |
(一)谷脚镇贫困户纳入标准 |
(二)谷脚镇贫困人口统计 |
(三)谷脚镇贫困致因统计 |
(四)谷脚镇的贫困状况 |
第三章 谷脚镇精准扶贫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
一、谷脚镇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效 |
(一)基础设施完善 |
(二)产业增收 |
(三)教育、卫生事业进步较快 |
(四)异地扶贫搬迁落实较好 |
二、谷脚镇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
(一)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 |
(二)易地搬迁成效巩固难度大 |
(三)传统种植习惯难改变 |
(四)劳动力转移加剧了养老、子女教育问题 |
第四章 谷脚镇精准扶贫中的返贫及其原因分析 |
一、贫困户自身原因引起返贫 |
(一)等、靠、要的思想难以根除 |
(二)小“富”即安的心理 |
(三)部分群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仍不足 |
(四)缺乏发展规划 |
二、受不良社会习俗的影响 |
(一)沉迷赌博 |
(二)酗酒严重 |
(三)滥办酒席 |
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返贫困 |
(一)自然灾害频发 |
(二)残缺家庭 |
(三)突发重大疾病 |
四、精准帮扶中诸多因素引起返贫困 |
(一)盲目的资金扶持助长了贫困户“惰性” |
(二)产业发展缺乏长期规划 |
(三)民族优势资源和产品开发不足 |
(四)精准退出后后续扶持力度不足 |
第五章 谷脚镇返贫预防对策与建议 |
一、多措并举预防返贫困 |
(一)坚持“七改三治两提升”,巩固扶贫成效 |
(二)加强群众技能培训 |
(三)发挥区位优势,用乡村旅游带动群众致富 |
(四)建立返贫预警机制,成立返贫调查小组 |
(五)完善救助制度 |
二、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预防返贫困 |
(一)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乡村产业兴旺 |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硬件 |
(三)强化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
(四)促进乡村文化繁荣,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
(五)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整体性研究 |
1.2.2 主要观点述评 |
1.2.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难点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生成逻辑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民生的基本内涵、层次结构和历史形态 |
2.1.2 民生问题、民生保障与民生建设 |
2.1.3 民生思想、民生观和民生理论 |
2.2 中国民生思想的历史逻辑 |
2.2.1 古代民生思想 |
2.2.2 近代民生思想 |
2.3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理论逻辑 |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 |
2.3.2 列宁的民生思想 |
2.3.3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 |
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 |
2.4.1 改革开放前的民生探索 |
2.4.2 改革开放以来的民生问题 |
2.4.3 改革开放以来的民生发展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发展历程 |
3.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共同富裕之路 |
3.1.1 民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应有之义 |
3.1.2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前提 |
3.1.3 先富带后富,走共同富裕之路 |
3.1.4 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举措 |
3.2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3.2.1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3.2.2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3.2.3 就业是民生之本 |
3.2.4 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
3.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社会和谐 |
3.3.1 “三为民”思想是基本原则 |
3.3.2 社会和谐是衡量尺度 |
3.3.3 科学发展是重要路径 |
3.3.4 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 |
3.4 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增进民生福祉 |
3.4.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
3.4.2 形成“民生三感”的价值追求 |
3.4.3 民生建设的三大攻坚战 |
3.4.4 社会政策要托底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基本内容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基本架构 |
4.1.1 发展经济是根本路径 |
4.1.2 党的领导是政治保障 |
4.1.3 文化建设是精神动力 |
4.1.4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重点领域 |
4.2.1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
4.2.2 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 |
4.2.3 有序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4.2.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4.2.5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4.2.6 加快推进健康中国战略 |
4.2.7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品格 |
5.1 坚持价值导向上的人民性 |
5.1.1 为人民服务 |
5.1.2 以人为本 |
5.1.3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
5.2 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普惠性 |
5.2.1 从群众观点到群众路线 |
5.2.2 从解决温饱到“七有” |
5.2.3 民生建设永远在路上 |
5.2.4 因势而新的辩证思维 |
5.3 彰显时代特色的共享性 |
5.3.1 民生建设主体全员参与 |
5.3.2 民生建设内容逐渐丰富 |
5.3.3 民生建设目标日趋明确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实践检验和历史贡献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实践检验 |
6.1.1 主成分分析法的概念 |
6.1.2 评估体系构建 |
6.1.3 结果分析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历史贡献 |
6.2.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 |
6.2.2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6.2.3 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6.2.4 铸牢了党的执政基础 |
6.2.5 为全球民生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精准扶贫中贫困农民内生动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精准扶贫 |
二、贫困农民 |
三、内生动力 |
第二节 脱贫攻坚中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的理论依据 |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
二、人民历史主体论 |
三、可行能力与权利贫困理论 |
四、内源式发展理论 |
五、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 |
第三节 精准扶贫中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的现实依据 |
一、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 |
二、它是根本摆脱贫困状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
三、它是根本提升农民权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客观要求 |
四、它是有力保障农民人权,实现贫困治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
第二章 精准扶贫中农民内生动力不强的主要表现和基本成因 |
第一节 贫困农民内生动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
一、“不愿脱贫”:部分农民依赖政府救济,不愿自食其力 |
二、“不敢脱贫”:部分农民发展思路、机会、能力、支持不足 |
三、“不能脱贫”:部分农民因病债灾致贫,自救力和信心不足 |
第二节 贫困农民内生动力不足的基本成因 |
一、生存环境方面 |
二、社会体制方面 |
三、扶贫政策方面 |
四、贫困农民自身原因 |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的路径探析 |
第一节 加快基层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服务共治型治理体制 |
一、改革帮扶管理机制,促进产业脱贫优质可持续 |
二、供需有效对接,充分赋权群众引导能动参与 |
三、改进动员方式,简政放权第三力量协同参与 |
四、大胆赋权村社,合作化联合参与项目实施 |
第二节 壮大集体经济,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
一、挖掘多元功能,实现农业发展转型 |
二、鼓励返乡创业,实现人气旺盛回流 |
三、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实现农民职业化转型 |
四、挖掘乡村文化价值,实现社区内生源发展 |
第三节 完善村民自治,构建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 |
一、发掘后备人才,党建引领带动 |
二、推进协商民主,实现共建共享 |
三、引进“乡贤”“回巢”,激发内生活力 |
四、推进德法并治,规范参与秩序 |
第四节 加强自我教育,构建贫中农互助共同体 |
一、抓好典型示范,增进互助和谐 |
二、促成协会组织,强化集体行动 |
三、传承优良家风,推进家庭互动 |
四、养成自我教育,巩固内驱脱贫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习近平民生理论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 学术界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 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一章 习近平民生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与思想渊源 |
一 习近平民生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
(一)习近平民生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
(三)习近平的个人经历 |
二 习近平民生理论形成的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传统 |
(二)中国传统民生思想的传承 |
第二章 习近平民生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 习近平民生理论的哲学依据 |
二 习近平民生理论的基本观点 |
三 习近平民生理论在各个领域的具体体现 |
(一)教育领域 |
(二)就业和收入领域 |
(三)社会保障领域 |
(四)人民健康领域 |
(五)脱贫领域 |
(六)社会治理领域 |
第三章 习近平民生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一 习近平民生理论的理论意义 |
(一)实现中国传统民生思想的创新性发展 |
(二)丰富了马克思民生观点的内容 |
(三)为国际减贫理论贡献中国智慧 |
二 习近平民生理论的实践价值 |
(一)加快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 |
(二)推动国际扶贫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教育扶贫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育扶贫认识不断升华 |
(一) 扶贫理论中的教育作用认识 |
(二) 扶贫实践中教育作用认识演进 |
(三) 教育扶贫理论的重要进展 |
1. 教育是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 |
2. 扶贫必扶智 |
3. 扶贫先扶智 |
4. 提供适合的教育 |
二、教育扶贫发展阶段 |
(一) 教育普及发展阶段 (1949—1978年) |
(二) 教育优先发展照顾特殊群体阶段 (1979—2010年) |
1. 支撑西部大开发战略, 强力推动西部教育跨越发展 |
2. 服务国家民族政策, 尽力扶持民族教育加快发展 |
3. 助力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 |
(三) 专项教育扶贫阶段 (2011—2014年) |
(四) 精准帮扶脱贫阶段 (2015年至今) |
1. 整合项目精准发力增强中西部发展后劲 |
2. 按需帮扶尽快补齐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短板 |
三、教育行业多途径服务脱贫攻坚 |
(一) 教育扶贫促进贫困人口能力发展 |
(二) 健康扶贫增强贫困人口体质 |
(三) 科技扶贫助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 |
(四) 智力扶贫提高贫困地区治理能力 |
(五) 文化扶贫优化贫困地区脱贫环境 |
四、教育扶贫实践模式多样化 |
(一) 政府主导的综合扶贫模式 |
1.“全面改薄工程”中的“缺什么补什么”模式 |
2. 高校团队对口帮扶模式 |
3. 职教学校对口帮扶 |
4. 定点综合扶贫的滇西片区模式 |
5. 健全学生资助体系 |
6. 启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
7.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
8. 异地办学模式 |
(二) 学校创造的科技扶贫模式 |
1.“把最好的论文写在太行山上”的河北农业大学模式 |
2.“农民的平民大学”吉首大学模式 |
(三) 跨部门的技能扶贫模式 |
1. 实施雨露计划 (1) |
2. 推动校地合作模式 |
(四) 丰富多彩的社会助学模式 |
1. 捐资助学的“希望工程”模式 |
2. 思源学校模式 |
3.“资教工程”模式 |
4.“美丽中国”支教项目 |
5. 乡村教师奖励 |
五、教育扶贫成效显现 |
(一) 保障所有孩子受到有质量的公平教育 |
(二) 发展职业教育, 支持通过就业、转业、创业增加收入 |
(三) 帮扶地市高等教育培养县域经济社会紧缺人才 |
(四) 转化适宜科研成果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
(五) 健康文明教育建设美丽家园 |
六、教育扶贫长效机制建设 |
(一) 形成教育扶贫的精准靶向机制 |
1. 精准扶贫对象 |
2. 精选扶贫项目 |
3. 精挑扶贫人员 |
(二) 统筹教育扶贫的合作共享机制 |
(三) 引导教育扶贫对象主动参与的内生造血机制 |
(四) 促进教育扶贫的示范推广机制 |
(五) 实施教育扶贫的科学评价机制 |
(六) 建设教育扶贫的持续发展机制 |
(7)助力“四个好” 激荡青春扶贫(论文提纲范文)
精准施策扎实开展扶贫行动 |
久久为功铸就青春扶贫成效 |
找准方向创新实施脱贫项目 |
(8)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研究 ——以恩施市三岔乡王家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中国共产党扶贫政策演进 |
五、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现状 |
一、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特点 |
(一)耕地资源贫乏 |
(二)基础设施落后 |
(三)经济发展不足 |
(四)少数民族比例大 |
(五)贫困人口众多 |
二、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概况 |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
(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
(三)精准扶贫有序推进 |
三、恩施市三岔乡王家村精准扶贫的现状分析 |
(一)王家村基本情况 |
(二)村民致贫原因分析 |
(三)精准扶贫工作成效 |
第二章 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 |
一、基础设施落后 |
(一)饮水工程不畅 |
(二)道路建设滞后 |
(三)农网发展不足 |
(四)信息网络不发达 |
二、产业发展困难 |
(一)传统农业产业脆弱 |
(二)工业发展滞后 |
(三)第三产业开发不足 |
三、村级经济空壳 |
(一)村级经济收入无来源 |
(二)解决问题经费无支撑 |
(三)村级经济发展无思路 |
四、返贫概率偏高 |
(一)脱贫基础薄弱 |
(二)财富获取能力不足 |
(三)诱发返贫因素较多 |
第三章 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的对策 |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一)实施饮水工程 |
(二)加强道路建设 |
(三)加大农网改造 |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 |
二、发展高效特色产业 |
(一)保障产品质量 |
(二)提升品牌意识 |
(三)促进品牌宣传 |
三、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
(一)村级经济发展与产业发展联动 |
(二)充分利用村级组织公有资产 |
(三)支持村级组织领办产业 |
四、构建预防返贫机制 |
(一)脱贫持续关注机制 |
(二)返贫预警监测机制 |
(三)抗贫能力保障机制 |
(四)返贫应急处置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的形成发展 |
2.1 农村扶贫开发战略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 |
2.1.2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 |
2.1.3 国外反贫困理论 |
2.2 农村扶贫开发战略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 |
2.2.1 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的形成 |
2.2.2 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的发展 |
2.2.3 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的完善 |
第3章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指导思想 |
3.1 坚持精准扶贫方略 |
3.1.1 精准扶贫方略的提出 |
3.1.2 精准扶贫方略的内涵 |
3.1.3 精准扶贫方略的要求与途径 |
3.1.4 精准扶贫方略的重要意义 |
3.2 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3.2.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
3.2.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趋势 |
3.3 注重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
3.3.1 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可行性 |
3.3.2 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新进展 |
3.4 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3.4.1 当前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背景 |
3.4.2 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是发展不平等的表现 |
3.4.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扶贫工作的重要性 |
3.4.4 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趋势 |
第4章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指导方针 |
4.1 坚持开发式专项计划扶贫 |
4.1.1 开发式专项计划扶贫的背景 |
4.1.2 开发式专项计划扶贫的必要性 |
4.1.3 开发式专项计划扶贫的内涵 |
4.2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4.2.1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动因 |
4.2.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进展 |
第5章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
5.1 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目标 |
5.1.1“七五”时期扶贫开发目标 |
5.1.2“八五”时期扶贫开发目标 |
5.1.3《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提出的目标 |
5.1.4《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提出的目标 |
5.1.5《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目标 |
5.2 农村扶贫开发战略重点 |
5.2.1 贫困革命老区 |
5.2.2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 |
第6章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措施 |
6.1 开发式扶贫与低保制度相结合 |
6.1.1 开发式扶贫与低保制度相结合的必要性 |
6.1.2 开发式扶贫与低保制度相结合的内容 |
6.2 政府主导与社会扶贫相结合 |
6.2.1 政府主导与社会扶贫相结合的必要性 |
6.2.2 社会力量扶贫的主要模式及成效 |
6.3 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相结合 |
6.3.1 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相结合的政策背景 |
6.3.2 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相结合的内在关联 |
6.4 扶贫开发与普惠性农村政策相结合 |
6.4.1 扶贫开发与普惠性农村政策相结合的意义 |
6.4.2 普惠性农村政策的内容 |
6.4.3 普惠性农村政策的成效 |
第7章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保证 |
7.1 适时调整扶贫开发瞄准机制 |
7.1.1 瞄准单元的调整 |
7.1.2 瞄准对象的调整 |
7.2 改革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机制 |
7.2.1 财政扶贫资金的内涵 |
7.2.2 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政策的完善 |
7.3 完善扶贫开发统计与监测体系 |
7.3.1 建立贫困监测系统 |
7.3.2 监测对象内容不断细化 |
第8章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的实践导向 |
8.1 注重贫困的脆弱性,实现减贫效果的稳定性 |
8.1.1 贫困的脆弱性 |
8.1.2 贫困脆弱性产生的原因 |
8.1.3 消除贫困脆弱性的措施 |
8.2 注重相对贫困问题,实现发展的共享性 |
8.2.1 相对贫困是农村贫困的主要存在形式 |
8.2.2 相对贫困产生的原因 |
8.2.3 解决相对贫困的措施 |
8.3 注重绿色扶贫,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 |
8.3.1 推进绿色扶贫的必要性 |
8.3.2 推进绿色扶贫的重要意义 |
8.3.3 推进绿色扶贫的措施 |
8.4 注重教育扶贫,实现发展机会的公平性 |
8.4.1 教育与反贫困的关系 |
8.4.2 实施特惠性教育措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顺应论视角下政论文本的翻译 ——以两例甘肃省报告英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文本简介 |
选题缘由 |
项目意义 |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翻译过程 |
1.1 准备工作 |
1.2 顺应论 |
1.3 文本概述 |
1.3.1 文本定义 |
1.3.2 文本语言特点 |
第二章 顺应论及其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及相关策略 |
2.1 顺应论 |
2.2 顺应论在本次实践中的应用及其相关策略 |
2.2.1 翻译中的语境关系顺应 |
2.2.2 翻译中的语言结构顺应 |
2.2.3 翻译中的顺应动态性 |
2.2.4 翻译中的顺应意识突显性 |
2.3 小结 |
第三章 总结 |
3.1 心得 |
3.2 翻译的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原文 |
附录二 译文 |
致谢 |
论文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研究成果 |
四、我区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见实效(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省谷脚镇精准扶贫中的返贫预防研究[D]. 张中近. 大理大学, 2019(01)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D]. 马金保. 西北大学, 2019(02)
- [3]精准扶贫中贫困农民内生动力问题研究[D]. 陈政. 太原科技大学, 2019(04)
- [4]习近平民生理论探究[D]. 陈斐.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J]. 吉林省人民政府. 吉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7(24)
- [6]教育扶贫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J]. 曾天山. 中国教育科学, 2017(03)
- [7]助力“四个好” 激荡青春扶贫[J]. 中国共青团四川省委“脱贫攻坚项目组”. 中国共青团, 2017(08)
- [8]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研究 ——以恩施市三岔乡王家村为例[D]. 罗欣. 湖北民族学院, 2017(01)
- [9]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研究[D]. 刘牧. 吉林大学, 2016(08)
- [10]顺应论视角下政论文本的翻译 ——以两例甘肃省报告英译为例[D]. 何琦. 兰州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