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中临床能力考核的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谊芬[1](2021)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精神培养模式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新医学模式的建立和"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要求当代医务工作者不仅具备过硬的医学临床专业技能,还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人文素养。本研究对比分析国内外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现状,从理论培养和临床实践两个方面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医学人文精神培养进行持续的形成性评价,发现研究生对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意识逐渐加强。这充分说明了在临床教育过程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本研究可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文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的参考。
范杨[2](2021)在《某大学临床医学本科生临床营养学课程内容的设计与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穆庆娜[3](2021)在《山东省某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执行情况及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是培养合格临床医生,建设高素质卫生人才队伍的一项关键举措,也提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缩小看病就医诊疗差距,实现临床医生培养的标准规范化和同质化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我国建立住培制度的初衷和目标。然而,我国建立起严格意义上的住培制度的时间并不长,2013年才真正开始实施这项医疗卫生领域的重大政策,然而任何一项政策制度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有执行落实这一重要环节的保证,而现实中的制度执行落实情况又会受到执行主体、目标人群、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亟需改进。随着住院医师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推进,住培相关问题已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2020年,国家强调要把住培政策的落实情况作为培训基地检查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此可见,住培制度的执行落实对制度目标的实现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基于以上背景,对当前培训基地的住培制度执行落实情况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目的本研究在概括梳理我国住培政策内容及发展历程基础上,以山东省国家级住培基地A医院为实证案例,对A医院的院级住培制度安排和住培制度实际执行落实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分别为:概括梳理我国住培政策内容,并构建“结构-过程-结果”分析框架;应用“结构-过程-结果”分析框架,分析A医院院级的住培制度安排;应用“结构-过程-结果”分析框架,分析A医院住培制度执行落实情况;分析影响A医院住培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当的对策建议。研究方法首先,本研究通过对二手资料进行收集获取与住培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国家住培政策文件资料以及A医院的住院医师培训相关院级规章制度文件材料,通过对国家住培政策文件进行梳理概括,结合“结构-过程-结果”评价理论,构建本研究住培制度的“结构-过程-结果”分析框架。其次,结合构建的“结构-过程-结果”分析框架和住院医师培训的实际开展情况,设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调查问卷》,于2020年5月-10月期间在A医院对2016年和2017年开始参加规培的400名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简单随机抽样研究中有限总体样本量计算公式得出本研究所需样本量为296,考虑到20%的问卷回收损失率以及保证问卷回收质量,最终确定在1000名住院医师中随机抽样样本量为400,通过规培处工作人员的帮助获取调查对象名单,通过随机数表法对住院医师进行抽样并联系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问卷的形式发放并邀请研究对象扫描问卷二维码进行填写,调查结束后收集有效问卷365份。再次,在结合文献与政策文件要求基础上自行设计访谈提纲,对医院相关培训管理人员、带教老师及住院医师进行定性访谈。本研究中的住培政策分析和医院院级住培制度文件分析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梳理和概括;采用构成比对调查住院医师的基本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在问卷各个维度表现情况进行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四类住院医师在各个维度相关问题上的差异;采用均数和标准差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住院医师的基本社会人口学特征与自评提升分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最小显着性差异法(Least-Significant Difference)多重比较分析住院医师的不同规培身份与自评提升得分关系;定性访谈数据则采用主题框架法,由研究人员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整理,确定主题,对资料进行标记,最后进行归类综合;采用鱼骨图法对A医院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执行落实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国家住培政策的梳理情况本研究从时间上将我国的住院医师培训相关政策发展沿革历程进行了划分,包括5个时期,分别为探索期、试点期、发展期、改革期和完善期。并对完善期的相关住培政策内容进行概括梳理,构建本文住培的“结构-过程-结果”分析框架。结构层面包括:组织管理、保障支撑;过程层面包括:培训招收、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结果层面包括:培训考核和培养目标。(2)院级住培制度安排情况将A医院院级制度安排分别从结构-过程-结果层面进行分析,并与国家政策要求进行比较。通过总结可得,A医院能够依据国家住培政策目标要求,制定较为完善且可行的院级制度,但激励机制相对较为单一,培训经费的主要来源包括国家、省和医院补助,缺少社会支持来源。(3)医院住培制度实际执行情况首先,在参与调查的365名住院医师中,2017级居多,有213人;女性(58.90%)和30岁以下的住院医师(83.29%)人数较多在规培身份属性上,临床医学专硕的占比较多,42.74%,其次是外单位人与社会人。结构层面:在组织管理上,总体调查住院医师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表示满意的比例较高,均在70%以上,临床专硕的满意比例最低,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不同规培身份属性的住院医师对管理人员的满意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由两两比较结果可知,临床专硕与单位人社会人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工资待遇上,仅有26.03%的住院医师表示工资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比例较低,认为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比例接近一半(49.59%);有87.83%的临床专硕表示工资待遇不能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的比例最高,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不同规培身份属性的住院医师表示工资待遇能否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由两两比较结果可知,临床专硕与单位人、社会人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过程层面:在临床技能操作、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参加讲座四类主要培训内容上,住院医师表示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次数能够满足学习需要的比例最低,为66.03%,临床医技科室绝大部分(83.02%)的住院医师表示临床基本操作次数能够满足其学习需要,比例最高;外科科室中,比例最低(50%),另有20.0%住院医师表示不能满足其学习需要;有65.47%的住院医师表示科室轮转时间安排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约有五分之一(21.1%)的住院医师表示轮转合理性较为一般;另住院医师中表示医院对科研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的人数占比不足一半(46.85%),比例较低。结果层面:66.30%、66.03%的住院医师认为医院组织出科考核是规范且考核能帮助提升自身的能力;而访谈中住院医师表示出科考核规范性不足,考核对自身整体能力的提升作用不大,外科的住院医师中仅有一半多(53.75%)的人表示考核是规范的;培训后,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72.88%)、临床实践能力(64.66%)和疾病诊疗能力(60.00%)提升较明显,提升效果不明显的是科研能力(5.21%);不同规培身份属性的住院医师在自评提升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67,P<0.05),经多重比较发现外单位人的自评提升得分高于社会人和临床医学专硕。(4)问题分析情况结合定量调查结果与定性访谈内容,在归纳概括分析的基础上,将A医院住培制度落实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三个层面,即结构层面:在组织管理上,主要为医院激励机制较单一;在保障支撑上,主要为住院医师待遇不足、医院的图书及电子学习资源提获取不足。过程层面:在培训过程中,主要为轮转时间安排合理性不足、住院医师临床动手操作机会不足、住院医师学习主动性及带教老师带教意识不足和科研能力培养重视不足。结果层面:在培训考核上,主要为考核的规范性不足;在住院医师感知评价上,主要为培训任务较多较杂、住院医师培训热情不高、不同规培身份属性因素影响培训成效。结论和建议通过对A医院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结构、过程、结果三个层面,A医院的住培制度执行落实情况能够依据国家住培政策要求作出符合单位实际的院级住培制度安排,在实际执行落实过程中,建立了完整清晰的领导管理架构;提供了良好的培训教学条件;总体来说,住院医师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也存在阻碍住培制度精准落实的诸多问题,如保障激励措施不到位,规培存在“重使用、轻培训、轻考核”现象;学员临床操作上手机会少,出科考核形式不规范;科研能力培养重视不足;规培身份属性影响能力提升效果,需要引起重视。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如下建议:(1)建立多元激励机制,改善保障待遇(2)强化临床实践操作,提升培训质量(3)重视科研能力培养,营造学术氛围(4)完善出科考核标准,确保考核规范性(5)关注住院医师需求,提升工作归属感
李超[4](2021)在《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学位[2020]20号)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依旧面临诸多挑战”。提高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是专业学位培养的首要责任。云南地处我国西南,是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研究生教育规模稳步提升,结构逐渐优化,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不够完备,培养质量还不能够很好满足社会发展和产业行业需求。研究并解决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有利于云南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创新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提升云南省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素质,服务创新型云南高质量发展。本研究利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并结合相关统计分析技术与方法,梳理我国和云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调查发现高等学校层面存在课程设置应用性不强、案例教学实施不力、专业实践执行不力、学位论文训练不足、导师队伍建设不强等问题。教育理念落后、省级层面统筹力度不足以及行业产业协同育人支持力度不足也是影响培养质量的重要原因。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系统权变组织结构理论,提高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本研究从促进专业学位培养系统性、整体性进行优化和改良,解决问题的路径在于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从教育理念、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三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应当提高认识,树立全面、系统和协同的教育理念,教育主管部门应优化顶层设计,健全外部质量保障体系,高等学校应全面育人,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本研究对云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问题的探讨,有利于丰富基于省份的、中观层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以期能为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及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促进全面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宋莉娟[5](2021)在《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及其课程设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死亡教育是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死亡、看待死亡,利用医学死亡知识服务医疗实践和社会的教育。医学生是死亡教育的先行者,未来也是与濒死患者接触最多的照护者。医学生获取死亡教育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不仅影响个体对死亡的认知、态度和应对,也直接和间接影响着其对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乃至临终患者及家属的生命质量。死亡相关课程是普及性和专业性死亡教育的最有效形式。然而我国死亡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实践极少,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本课题旨在以医学院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医学院校本科生学情特点为基础,通过国内外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的比较研究,以课程设计相关理论为指导,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并通过教育实验验证课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完善课程,从而为我国医学院校死亡教育开展推广提供相应的课程指导和实施参考。方法1.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态度的调查分析:采用大样本横断面调查性研究了解上海市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态度与死亡教育态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态度的影响路径及各路径的影响效应,构建基于学情背景特点的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态度模型。2.国内外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的比较分析:采用比较研究法分析目前国内外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开展情况。从课程目标、性质、授课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时数、教学师资以及课程评价等比较要素进行比较研究。3.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的课程设计:采用课程设计理论设计课程,以泰勒目标模式为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框架,选择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进行课程目标分类,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评价的借鉴;结合国内外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比较分析结果和我国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态度分析结果,进行我国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标准设计,包括课程性质及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时分配及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采用Delphi法专家咨询论证课程的关键要素,最终确定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标准。4.《死亡教育》课程的实施评价:采用教育实验方案评价课程效果,通过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设计对形成的《死亡教育》课程标准进行效果评价,研制实验测评工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分别进行单组前后测分析和比较分析,了解两组学生在死亡相关知识、照顾临终患者态度以及死亡应对能力的课程前后变化及两组间的区别;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半结构式个人访谈,了解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收获与改变,以及对课程的评价和建议。结果1.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态度分析结果:医学院校本科生对死亡教育态度得分3.739±0.575。死亡教育态度模型路径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家中谈论死亡的情形、临终患者接触经历、对死亡教育的了解共5个外因变量,死亡态度、死亡焦虑以及照顾临终患者态度共3个中介变量。其中医学生年龄、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死亡态度、死亡焦虑均对其死亡教育态度具有直接影响,性别、对死亡教育的了解、临终患者接触经历、家中谈论死亡情形分别通过中介变量对其死亡教育态度具有间接影响;另外年龄、死亡态度和死亡焦虑既有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中介变量产生间接影响,所以路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国内外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比较结果: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主要面向非实习年级学生,以选修课形式开设;课程目标多以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设定;课程内容集中于死亡与死亡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临终照护知识与技术、濒死与死亡应对,但各国的侧重点不同;理实融合教学法是死亡教育课程的主要教学策略,其中临床实践的体验式教学是应用最多的实践教学方法;课程学时数与课程内容相一致,各国差异较大;师资队伍以多学科教学团队为主;课程评价以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方式。3.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设计结果:以泰勒的目标模式为指导设计形成的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标准,包含课程性质及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时分配及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课程目标包括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3个维度共计17个项目;教学内容紧密围绕死亡与死亡教育展开,涵盖死亡与死亡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临终照护知识与技术、濒死与死亡应对3个主题8个章节27项内容。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课程共计24学时,其中理论10学时实践14学时。4.《死亡教育》课程实施评价结果:教育实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1)课程实施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死亡相关知识认知、照顾临终患者态度以及死亡应对能力三个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课程实施后:(1)死亡教育相关知识方面,《死亡教育》课程后实验组学生大部分项目准确率得分显着高于实验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课程后实验组学生各项目准确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照顾临终患者态度方面,实验组学生在课程前后照顾临终患者态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课程后的照顾临终患者态度得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对患者家属的关怀态度维度得分在实验组干预前后比较和实验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死亡应对能力方面,实验组学生在课程前后死亡应对能力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课程后的死亡应对能力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实验质性研究结果总结归纳出8个主题25个亚主题:(1)个体收获与改变方面,包括死亡认知的深入、死亡态度的改变、死亡应对能力的提升、延伸思考共计4个主题11个亚主题。(2)对课程的评价与建议方面,包括课程的优点、课程存在的不足、自我表现评价、对课程的建议共计4个主题14个亚主题。结论1.我国医学院校本科生对死亡教育总体持积极和肯定态度,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死亡教育课程设置应从低年级开始,定位为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通识拓展课程,充分考虑学习对象的死亡相关背景经历。2.我国死亡教育缺乏系统化、标准化的课程体系,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设置应符合国情和授课对象学习特点,充分重视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促进多维课程评价。3.形成的死亡教育课程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和学习对象的学情。包含普适性死亡教育和专业性死亡教育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注重体验式教学的应用。4.死亡教育课程能够改变学生对死亡的认知,提升学生的死亡应对能力,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生活态度和职业态度,对学生今后的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帮助;学生对课程评价较高,对课程的建议对后续课程的完善修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为我国死亡教育的发展推广提供了参考。
宁玉文[6](2020)在《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MOOC作为新型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成为推进“互联网+教育”战略落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工作内容,国家教育部提出了按年度分批建设和认定在线开放课程,加强在线课程常态化质量检查和评价的要求。在医学教育领域,为了适应我国开展新医科教育改革的需要,医学院校正在广泛地建设和引进医学MOOC,利用在线教学手段,提高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然而,质量问题是制约MOOC发展与应用的瓶颈。在国外MOOC质量评价标准无法适用于我国MOOC和我国尚未制定MOOC统一评价标准的现实背景下,文献研究和调查发现,我国医学MOOC存在着评价导向不明、评价标准缺失、评价内容混乱、评价精准度不够四个关键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医学MOOC的建设质量和应用效果。针对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现实需要,亟待通过研究医学MOOC质量要素,构建一套适合于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标准和工具。研究目的:为了落实国家加强在线课程质量管理要求,本研究针对教育管理部门对医学MOOC认定和质量督导评价需要,围绕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时“评什么”和“如何评”两个关键问题,探索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和质量特征,构建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和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导向和评价流程,为学校建设医学MOOC提供指导规范,为教育管理部门开展课程质量监管工作提供工具和手段,为中国医学MOOC学习者选课与评课提供适用的评判依据。研究方法:按照综合评价法的研究范式,遵循调查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需求,分析建设质量要素,建立指标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思路,一是采用文献分析法明确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需求,分析了解国内外MOOC建设质量、MOOC评价和医学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医学MOOC评价三个主题的研究现状,明确了医学MOOC建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与评价手段缺失问题。二是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 4235名学习者对医学MOOC建设质量的期望,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功能展开理论和CIPP理论,借鉴欧洲QRF质量框架和我国课程评价模型,构建了包括两类评价主体,四类评价内容,五个评价环节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三是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研究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模型。在扎根理论和质量功能展开理论指导下,调查了我国1118门医学MOOC的真实质量数据,提取了包括设计维度,授课维度和服务维度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构建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要素模型。四是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在欧洲QRF质量框架的基础上,分别吸收国家对课程建设要求和医学教育改革要求,明确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四种来源,面向4322名学习者、651名MOOC设计者,371名MOOC授课者和332名MOOC服务者,征集了 74209条医学MOOC质量评价指标,经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对指标初选和优选,筛选出了包括设计质量,授课质量和服务质量3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120项三级指标共计144个指标构成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五是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编制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邀请31名国内医学教育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经过四轮咨询修改,并对专家权威度,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意见协调系数进行统计,完成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指标体系和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实施模型的修改意见收集和修订,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咨询和建立重要性矩阵,明确了各指标项的权重。六是采用实证研究法完成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按照实证研究的范式,选择S省MOOC管理部门参评的16门医学MOOC和Z地区平台的65门医学MOOC,先后由16名专家和7354名医学MOOC学习者,对指标体系进行了试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SMART指标有效性评价法,分别对指标体系科学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通过为期三年的研究,一是设计了包括3个维度13个核心因素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模型,为医学MOOC建设质量提供了质量框架,二是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和109个指标项描述构成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三是形成了适用于教育管理部门和学习者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模型。在三个方面形成了创新性的成果:一构建了体现中国课程质量特色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打破国内外以往设计通用性MOOC评价指标体系的常规做法,在评价指标项的标度中融入了“金课”、“课程思政”和新医科教育三个方面的中国课程质量的最新要求。二提出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和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模型。从设计、授课和服务三个维度构建了医学MOOC的质量要素结构和质量特征,建立了面向教育管理部门和学习者两类评价主体(角色),四个评价环节,三类评价内容(数据)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解决了教育管理部门在医学MOOC认定和质量督导工作中“评什么”和“如何评”的问题。三找到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7个关键指标。构建了体现我国医学MOOC质量特征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通过计算找到了设计能力、制作手段、授课能力、师生互动、学情分析、应答服务、安全服务是贡献率排名前7位的评价指标。研究结论: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医学MOOC建设质量的量化评价是可行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包括设计质量、授课质量和服务质量三个维度,涵盖课程目标,课程定位,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师资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实施过程,结果认定,用户管理服务,学情分析服务,课程内容服务,应答服务,安全运维服务共计14个关键要素。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需要以教育学和管理学理论为指导,从设计者、授课者与服务者视角设置评价指标,融入学科特色和地域政策相关要求,将教学设计能力,制作设备与工具,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作为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
甘亚[7](2020)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2017年10月,“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弘扬了大健康和大医学的健康理念,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发展方向,丰富和完善现代医学的内涵。为深入贯彻落实“双一流”高校建设战略,培养世界一流医学人才,我国医学院校应主动对接健康中国战略的发展,从关注个体健康转向关注群体健康,从关注疾病治疗到关注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维护,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因此,加快高质量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满足健康中国的人才需求,对于健康中国的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健康中国”战略为背景,以提高临床医学生培养质量为出发点,研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并提出优化策略,力求为优化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过程和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法、案例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从健康中国视角出发,研究美国一流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剖析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等各环节要素,进一步揭示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新内涵,明确临床医学本科生需要具备的职业态度、医学技能、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等;其次,通过专家访谈法了解医学教育领域专家对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得出“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和考核形式等方面的优化策略。研究步骤及结果第一章是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通过对临床医学教育现状和改革措施的分析,明确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对健康中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优化策略等进行核心概念界定,提出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是研究美国一流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从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对美国6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一流医学院人才培养进行全面的剖析,总结了美国医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结合美国一流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启示。第三章是国内高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案例研究。通过对10所双一流高校的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案例研究,展示了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培养现状和特点,分析与“健康中国”战略对医学人才需求的差距,最后提出在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改进。第四章是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定性研究。通过对15名临床医学领域的专家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优化措施方面进行专家深入访谈。归纳概括基于健康中国的背景理念,探讨对临床医学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并提出对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的观点和建议。第五章是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从健康战略发展需求出发,构建以大健康为理念的教学模式。在培养目标上,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推进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课程、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整合课程、临床思维与实践课程、人文素养与社会科学课程、素质拓展与创新课程五大课程模块的构建,加强学生预防意识、群体健康维护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方面,采用以问题为中心、小组讨论、基于案例学习、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考核评价方面,丰富考核形式,促进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评价体系。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各要素的优化研究,为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供现实参考。研究结论本研究从“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出发,立足于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提出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考核评价等方面的优化策略,为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和管理参考,丰富我国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和理论。
邹宛均[8](2020)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8所医学院校的调查》文中认为研究目的:2015年全国正式实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的培养模式改革。本研究旨在调查“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3年学制内保证33个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前提下,其作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促进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规范和改进,以期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管理策略。研究方法:对8所医学院校的2019届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22.0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描述统计、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研究生、研究生院管理人员、导师三类人员进行访谈,使用词频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077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调查情况结果如下:1.培养认知:超过50%的研究生认为“科研能力培养重要”及“临床为主,科研为辅”是理想的培养定位。2.培养过程:导师进行科研指导频率“一月一次”占比最高达26.28%。42.99%的研究生以参加院内、科室内学术活动为主。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四个环节中,中期检查缺失最严重达25.44%。中、英文文献阅读量均为“50100篇”人数最多,占比依次为31.75%、33.61%。3.科研能力自我评价:总平均分为(3.00±0.95)分,得分最高的项目是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3.39±0.95)分,最低为设计研究方案能力(2.78±0.95)分。对科研能力培养重要性、理想培养定位及科研对临床工作帮助认知不同的研究生科研能力自评得分有差异(P<0.05)。4.培养满意度:总平均分(3.27±0.86)分,得分最高的项目是导师科研指导效果(3.82±0.81)分,最低的是经济待遇(1.88±0.95)分。本住培专业科室轮转时长及经济待遇不同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满意度评价有差异(P<0.05)。研究结论:本研究发现,目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在培养体系、管理、师生三个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培养定位应明确,培养标准需提高;科研课程体系需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尚需健全和落实;经济待遇满意度低,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研究生欠缺科研能力培养积极性;导师尚未完全适应并轨模式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转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找准定位,明确“兜底线”;创新科研课程体系。完善制度,建立监督-反馈机制;加大投入,健全激励机制。注重自我培养,注入持久动力;强化导师队伍,提升培养效果。
陈素凤[9](2020)在《“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H医院为例》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结合“医教协同”背景,研究H医院专硕的培养现状、培养模式的认知情况,分析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更好地优化医院专硕培养方案,全方位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H医院专硕培养的基本信息,运用问卷调查法对H医院专硕和导师进行调查,调查医德医风、政策法规、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临床实践技能、临床科研能力、临床教学能力、外语能力八项能力培养现状及培养认知情况。采用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导师、专硕、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收集专硕培养完善措施方面的创新性意见。结果:医教协同模式优势明显,72.3%的学生和72.6%的导师对医教协同模式满意;H医院的专硕培养工作不断取得进步,但仍有35.2%的专硕和32.2%导师对整体培养效果不满意;专硕和其他住培学员同工不同酬的奖助体系会降低专硕的工作积极性;考核内容不全面、考核标准不科学、考核目标不明确、考核方法不具有针对性,培养过程考核流于形式。31.8%的专硕只在少部分轮转科室能管理床位,53.0%的专硕在本学科临床工作期间仍不能独立值夜班,临床实践机会不够,临床技能考核不规范;导师认为学生的论文撰写能力、文献阅读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仍有待提升,61.4%的专硕未发表过文章,科研能力培养不受重视;导师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评价较差,英语口语、阅读、写作能力均有待提升,英语自学能力较差,语言学习氛围不浓厚;H医院专硕经过三年的培养,医德医风等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得到明显的提升;88.3%的学生表示没有承担过本科生的理论教学,只有47.7%的学生参加过教学制度、规范及教学技巧培训,临床教学能力明显不足;57.6%的学生表示与患者沟通交流时有一点困难,42.4%的学生存在信心不足,导师认为主要是沟通经验不足、缺乏沟通技巧训练等原因;64.6%的导师认为学生的卫生法律知识掌握程度较差,自学卫生法律知识的学生只有42.4%,卫生政策法规学习缺位;专硕的理论课程主要是采取分散式授课+脱产式集中授课,理论课程教学方法落后、课程设置未能贴合专硕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重叠,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不足。结论:H医院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师资力量雄厚,制度体系成熟。专硕与住培衔接顺利,协同培养初见成效,但专硕整体培养质量仍有待提升。在专硕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奖助体系不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忽略临床能力以外其他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意识能力较差等问题。应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优化评价考核体系,完善考核过程管理;重视其他能力培养,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保障技能培训质量,理顺临床科研关系,为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利保障。
郑婷婷[10](2019)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某医科大学并轨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自评与问题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某医科大学(大连地区)2016-2017级临床医学并轨研究生为对象,通过对其目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调查,其中培养方案包括内部评价即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外部评价包括从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用人单位等角度对学生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在评价目前该校临床医学并轨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同时,进一步探析并轨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差异,构建并轨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的方程模型,为今后教学改革提供建议及对策。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外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某医科大学大连地区并轨培养研究生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医科大学2016—2017级大连地区6个培训基地的17个不同专业共计1040名并轨研究生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各培训基地分别发放问卷数量为416份、354份、146份、62份、20份和42份。问卷由经过相关培训的调查人员进行统一的发放并对填写说明进行详细解答,填写完毕后由调查人员统一回收。运用Epidata3.1对获得数据录入,选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AMOS21.0统计软件进行信效度检验、模型路径分析以及调节作用检验。结果:本研究共调查1040人,其中男:女为426:614,发放问卷1040份,,共计回收940份,回收率为90.38%,其中有效926份,有效率为89.04%。课程体系对培养质量的非标准化的路径系数为0.177,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275(C.R=5.284,p<0.01),课程体系对培养质量的正向影响显着;轮转体系对培养质量的非标准化的路径系数为0.345,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503(C.R=9.096,p<0.01),轮转体系对培养质量的正向影响显着;考评体系对培养质量的非标准化的路径系数为0.293,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67(C.R=6.614,p<0.01),考评体系对培养质量的正向影响显着;毕业体系对培养质量的非标准化的路径系数为0.0,097,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39(C.R=2.386,p=0.02),毕业体系对培养质量的正向影响显着;培养质量对规培并轨效果的非标准化的路径系数为0.933,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844(C.R=16.344,p<0.01),培养质量对规培并轨效果的正向影响显着。并轨研究生对培养现状的总体平均分为7.82±1.92,对数据进行非参数Mann-Whitney U、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差异性比较分析发现并轨研究生中,不同性别、培训基地、二级学科、本科院校、入学途径以及是否一志愿入学的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不同入学年份以及是否通过执业医师考试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对国家实施并轨培养制度持赞成态度的有743人,占80.23%,认为无所谓的有127人,13.71%,持不赞成态度的共56人,占6.04%,其中,不同入学年份、是否一志愿入学及不同二级学科的学生对于国家实施并轨培养政策的态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结论:并轨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课程体系、考评体系、毕业体系对其培养质量存在正向显着影响;培养质量对规培并轨情况存在正向显着影响。另外,并轨研究生中,不同性别、不同培训基地、不同二级学科、不同本科院校、是否一志愿入学、不同入学途径对培养现状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入学年份、不同学科以及是否一志愿入学对并轨培养模式态度存在差异;培养同质化较低,课程体系不完善,缺少理论授课;经费支持保障低,激励机制缺位,缺乏对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的培养。应进一步加强同质化教育,完善课程体系,增加经费保障与激励机制,重视对学生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的培养。
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中临床能力考核的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中临床能力考核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精神培养模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医学院校学位研究生人文教育现状 |
(一)人文课程体系不完善 |
(二)导师的人文素养需进一步加强 |
(三)医学临床实践脱离人文知识 |
(四)缺乏人文教育考核评价指标 |
二、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医学人文精神的措施 |
(一)加强医学人文精神理论培养,从根本出发,转变教育观念 |
(二)在临床实践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 |
(三)建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体的评价指标 |
1.在考核中加入医学人文精神的内容 |
2.进行阶段性问卷调查 |
3.临床上组织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 |
三、讨论 |
(3)山东省某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执行情况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现状 |
3 理论依据 |
4 研究目的 |
资料来源与方法 |
1 研究现场与对象 |
2 样本量估算 |
3 资料收集方法 |
4 资料分析方法 |
5 质量控制 |
6 技术路线图 |
结果与分析 |
1 国家住培政策概括梳理情况 |
2 A医院住培制度安排情况 |
2.1 结构层面制度安排 |
2.2 过程层面制度安排 |
2.3 结果层面制度安排 |
3 A医院住培制度实际执行情况 |
3.1 调查住院医师的基本情况 |
3.2 结构层面执行情况 |
3.3 过程层面执行情况 |
3.4 结果层面执行情况 |
4 问题分析 |
4.1 结构层面问题 |
4.2 过程层面问题 |
4.3 结果层面问题 |
讨论 |
1 结构-过程-结果框架的构建分析 |
2 医院住培制度执行情况分析 |
3 优势与不足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专业学位 |
(二)研究生教育质量 |
二、理论基础 |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二)系统权变组织结构理论 |
第二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稳步发展、积极探索阶段(1990-2008) |
二、快速发展、制度完善阶段(2009 年—今) |
第二节 云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开端起步阶段(1997-2000) |
二、缓慢增长阶段(2001-2008) |
三、稳步发展阶段(2009-今) |
第三章 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一、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类别与规模 |
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布局与规模 |
三、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
第二节 调查研究 |
一、调查目的 |
二、问卷调查 |
(一)问卷编制 |
(二)问卷样本情况 |
(三)问卷信效度 |
三、访谈调查 |
第三节 调查结果与问题分析 |
(一)课程设置应用性不强 |
(二)案例教学实施不到位 |
(三)专业实践执行不力 |
(四)学位论文训练不足 |
(五)导师队伍建设不强 |
第四章 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教育理念滞后 |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系统意识不足 |
二、缺乏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
第二节 教育主管部门质量保障统筹力度不足 |
一、教育统筹力度不足 |
二、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力度不足 |
第三节 高等学校诸多因素制约人才培养质量 |
一、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 |
二、案例教学存在短板 |
三、专业实践资源匮乏 |
四、学位论文训练不够重视 |
五、导师队伍资源匮乏 |
第四节 行业产业协同育人支持力度不足 |
第五章 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对策 |
一、提高认识,树立全面、系统和协同的教育理念 |
(一)行业产业提高协同性认识,坚持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 |
(二)教育主管部门深化系统性认识,树立整体性的教育理念 |
(三)高等学校提高全面性认识,秉持全面质量管理教育理念 |
二、教育主管部门:优化顶层设计,健全外部质量保障体系 |
(一)扭转重学术轻教学的观念,做好顶层发展规划设计 |
(二)围绕行业需求优化布局,完善类别设置和布局结构 |
(三)构建联合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 |
(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搭建创业课程实施平台 |
(五)完善评价机制,推进职业资格衔接 |
(六)强化政府行业协同,构建多元联动保障机制 |
(七)完善外部质量监督体系,强化督导落实与组织领导 |
三、高等学校:全面育人,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
(一)明确培养目标,探索一流人才培养模式 |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高职业能力素养 |
(三)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
(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落实好导师立德树人职责 |
(五)坚持质量导向,保障学位授予质量 |
(六)创新招生方式,提高生源质量 |
(七)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就业服务质效 |
(八)完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建设一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及其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概述 |
一、研究背景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理论基础 |
四、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态度现状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对象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部分 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比较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四部分 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四、结论 |
第五部分 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实验研究 |
一、实验方案设计 |
二、实验课程实施 |
三、实验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四、实验结果 |
五、实验结果讨论 |
第六部分 讨论 |
一、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的设计思考 |
二、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的实施建议 |
三、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的推广价值 |
小结 |
一、主要研究成果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研究的局限性与后续研究的思考 |
附录一 《死亡教育》课程标准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
附录二 《死亡教育》课程前后测问卷(节选) |
附录三 关于《死亡教育》课程访谈的知情同意书 |
综述 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的开展现状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6)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医学MOOC建设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
1.2 质量问题成为制约MOOC发展与应用的瓶颈 |
1.3 我国医学MOOC质量评价缺乏适切性标准 |
1.4 医学MOOC建设质量特征和评价办法有待探索 |
2 研究思路 |
3 研究内容 |
4 主要研究方法 |
4.1 文献分析法 |
4.2 访谈法 |
4.3 扎根理论研究法 |
4.4 因子分析法 |
4.5 主成分分析法 |
4.6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
4.7 AHP层次分析法 |
5 研究意义 |
5.1 理论意义 |
5.2 实践意义 |
文献回顾 |
1 MOOC建设质量相关研究 |
1.1 MOOC建设质量文献检索情况 |
1.2 课程质量研究 |
1.3 MOOC的类型与建设模式 |
1.4 MOOC的质量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
2 MOOC评价相关研究 |
2.1 MOOC评价文献检索情况 |
2.2 MOOC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
2.3 MOOC评价指标研究 |
3 医学课程改革背景下的MOOC质量评价问题研究 |
3.1 医学MOOC评价文献检索情况 |
3.2 医学课程改革与MOOC建设研究 |
3.3 医学MOOC质量评价与问题研究 |
4 文献研究述评 |
4.1 MOOC质量评价研究的基本共识 |
4.2 医学MOOC质量评价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一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 |
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相关概念界定 |
1.1 医学MOOC建设质量的内涵 |
1.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的构成 |
1.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目的 |
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的现实依据研究 |
2.1 面向学习者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期望调查目的 |
2.2 医学MOOC学习者调查对象选取 |
2.3 实验与调查过程 |
2.4 调查结果分析 |
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的指导理论 |
3.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启示 |
3.2 质量功能展开理论与启示 |
3.3 教育评价的形成性理论与启示 |
4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的参考模型 |
4.1 QRF欧洲MOOC质量框架的核心思想 |
4.2 双视角课程评价模型 |
5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 |
5.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主体 |
5.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适用对象 |
5.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环节 |
5.4 医学MOOC建设质量的四类量化数据集 |
6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方法与原则 |
6.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适用方法 |
6.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原则 |
7 结果与讨论 |
7.1 研究结果 |
7.2 讨论 |
第二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研究 |
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内涵与特征 |
1.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研究面临的问题 |
1.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研究的目的 |
1.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内涵与特征 |
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来源 |
2.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研究方法 |
2.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来源的确定 |
3 基于调查提取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 |
3.1 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调查目的 |
3.2 研究工具 |
3.3 医学MOOC样本的选取 |
3.4 医学MOOC的资源样本信息搜集过程 |
3.5 面向设计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提取 |
3.6 设计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信息一级编码 |
3.7 面向授课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提取 |
3.8 授课维度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信息一级编码 |
3.9 面向服务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提取 |
3.10 服务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一级编码 |
3.11 医学MOOC建设质量信息的编码处理 |
3.1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汇总 |
4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理论饱和度的检验 |
4.1 研究对象选取 |
4.2 理论饱和度检验的目的 |
4.3 理论饱和度检验的方法 |
4.4 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 |
5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筛选 |
5.1 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筛选 |
5.2 基于验证性因子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筛选 |
5.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信度检验 |
5.4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模型的确定 |
6 医学MOOC的特殊性分析 |
6.1 医学MOOC特殊性研究的对照样本选取 |
6.2 医学MOOC与其他学科门类MOOC的区别 |
6.3 医学MOOC与传统医学课程的区别 |
7 结果与讨论 |
7.1 研究结果 |
7.2 讨论 |
7.3 结论 |
第三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收集 |
1.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的内涵与作用 |
1.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标准 |
1.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 |
1.4 指标编制人员的选取 |
1.5 面向学习者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提取 |
1.6 面向医学MOOC设计者视角的质量评价指标 |
1.7 面向医学MOOC授课者视角的质量评价指标提取 |
1.8 面向医学MOOC服务者视角的质量评价指标 |
1.9 基于医学MOOC相关者征集指标的汇总 |
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筛选 |
2.1 医学MOOC建设质量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2.2 医学MOOC建设质量指标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
2.3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初选 |
2.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优选 |
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编制 |
3.1 评价指标的编制人员 |
3.2 评价指标的结构划分 |
3.3 评价指标中的医学特色 |
4 小结与讨论 |
4.1 研究结果 |
4.2 讨论 |
4.3 结论 |
第四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修订 |
1. 咨询专家的选取 |
1.1 咨询专家的选择要求 |
1.2 咨询专家的权威性判定 |
2 专家咨询的过程与意见收集 |
2.1 专家咨询流程与积极性系数统计 |
2.2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与协调系数计算 |
3 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的修订 |
3.1 专家对评价模型的修改建议 |
3.2 专家对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改建议 |
4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准备工作 |
4.1 权重确定的方法 |
4.2 权重确定的专家选择 |
4.3 指标项层次结构模型的设计 |
5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过程 |
5.1 建立比较判断矩阵 |
5.2 权重的计算方法 |
5.3 权重的计算过程 |
5.4 权重的一致性检验 |
5.5 评价指标权重的赋值 |
6 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数计算规则 |
7 小结与讨论 |
7.1 研究结果 |
7.2 讨论 |
第五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
1 实证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1.1 研究目的 |
1.2 原理与方法 |
2 面向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价实验 |
2.1 教育管理部门实验对象的选取 |
2.2 MOOC质量评价专家选择 |
2.3 评价数据采集与处理过程 |
2.4 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分析 |
3 面向学习者的评价实验 |
3.1 学习者实验对象的选取 |
3.2 实验过程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题项分析 |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3.5 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3.6 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效度检验 |
3.7 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
3.8 评价指标体系的用户满意度分析 |
3.9 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饱和度分析 |
3.10 不同课程成绩分析 |
4 改进评价的建议 |
4.1 改进评价的意义分析 |
4.2 改进医学MOOC质量的建议 |
4.3 改进医学MOOC评价的建议 |
5 讨论 |
5.1 研究结果 |
5.2 存在的不足 |
5.3 结论 |
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总结 |
1.1 主要研究工作 |
1.2 研究结论 |
1.3 成果创新点 |
1.4 研究不足 |
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美国一流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 |
2.1 研究目的和方法 |
2.2 研究结果 |
2.3 讨论与启示 |
第三章 国内高校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案例研究 |
3.1 研究目的和方法 |
3.2 研究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定性研究 |
4.1 研究目的和方法 |
4.2 定性研究的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 |
5.1 指导思想 |
5.2 优化原则 |
5.3 优化思路 |
5.4 优化策略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专家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8所医学院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临床专硕生教育发展历程 |
1.2 研究进展概述 |
1.3 实践改革与探索 |
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3 核心概念 |
3.1 临床专硕生 |
3.2 科研能力培养 |
4 理论依据 |
4.1 掌握学习理论 |
4.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4.3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 |
4.4 现代人本学习理论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与抽样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研究法 |
2.2 问卷调查法 |
2.3 访谈法 |
3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
4 质量控制 |
4.1 问卷、访谈提纲设计 |
4.2 调查、访谈过程 |
4.3 数据审查 |
第三章 调查结果 |
1 基本信息 |
1.1 临床专硕生的基本情况 |
1.2 临床专硕生导师的基本情况 |
2 科研能力培养现状 |
2.1 科研能力培养的目标定位与认知 |
2.2 科研能力培养过程 |
3 科研能力培养评价 |
3.1 科研能力自我评价 |
3.2 科研能力培养满意度 |
4 科研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
5 访谈结果 |
5.1 临床专硕生 |
5.2 研究生院培养管理人员 |
5.3 导师 |
第四章 科研能力培养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1 培养定位应明确,培养标准需提高 |
2 科研课程体系需完善 |
3 学校管理制度尚需健全和落实 |
4 经济待遇满意度低,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
5 临床专硕生欠缺科研能力培养积极性 |
6 导师尚未完全适应并轨模式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转变 |
第五章 加强科研能力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
1 找准定位,明确“兜底线” |
2 创新科研课程体系 |
3 完善制度,建立监督-反馈机制 |
4 加大经费投入,健全激励机制 |
5 注重自我培养,注入持久动力 |
6 强化导师队伍,提升培养效果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H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及现状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某医科大学并轨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自评与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2.1 相关理论 |
2.2 基本概念 |
2.3 变量界定与测量 |
2.4 研究对象 |
2.5 研究内容 |
2.6 研究方法 |
2.7 研究路线 |
三、结果 |
3.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
3.2 研究生对于并轨培养模式的认知情况 |
3.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培养体系评价 |
3.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培养质量评价 |
3.5 定性访谈结果 |
四、讨论 |
4.1 并轨研究生培养质量整体评价 |
4.2 不同专业、不同培训基地培养质量差异性分析 |
五、建议 |
5.1 提高并轨研究生培养的整体质量 |
5.2 缩小不同专业、不同培训基地培养质量差异 |
六、结论 |
七、论文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7.1 论文的创新型 |
7.2 论文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并轨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问卷——学生自我评价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中临床能力考核的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精神培养模式探析[J]. 周谊芬. 教育观察, 2021(44)
- [2]某大学临床医学本科生临床营养学课程内容的设计与构建[D]. 范杨.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
- [3]山东省某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执行情况及问题研究[D]. 穆庆娜. 山东大学, 2021(11)
- [4]云南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研究[D]. 李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及其课程设置研究[D]. 宋莉娟.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6]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 宁玉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20(02)
- [7]“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D]. 甘亚.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8]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8所医学院校的调查[D]. 邹宛均.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9]“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H医院为例[D]. 陈素凤.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10]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某医科大学并轨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自评与问题分析[D]. 郑婷婷.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