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形成的构造背景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志明,侯增谦,周利敏,周怿惟[1](2020)在《中国斑岩铜矿床中的主要关键矿产》文中提出斑岩铜矿床是Re、Se及Te等关键矿产的最主要来源.中国目前有70余个斑岩铜矿床,包括11个超大型及16个大型矿床,但其内的关键矿产禀赋及规律尚不清楚.本文在简要综述斑岩铜矿中主要关键矿产及中国斑岩铜矿床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中国斑岩铜矿床中关键矿产,特别是Re的吨位品位、赋存状态及成矿规律等.中国斑岩铜矿床中Re品位主要介于0.03~0.5 g/t之间,资源量变化于3~313 t之间,主要形成于侏罗纪和第三纪;有10个矿床的资源量超过50 t,其中, Re资源量超过200 t的3个矿床(玉龙、甲玛、驱龙)均形成于后碰撞环境;矿床中的Re主要赋存于辉钼矿中,与钾硅酸盐化和/或绢英岩化蚀变有关,辉钼矿中的Re平均含量主要介于30~1000μg/g之间,且与矿床的Mo品位呈明显的负相关.中国斑岩铜矿中Se、Te及PGE品位数据相对有限,已有的数据显示多个矿床的硫化物(如斑铜矿和黄铜矿)中的Se及Te含量在300μg/g之上,特别是冈底斯厅宫-岗讲矿集区蚀变斑岩中的Te含量高达0.1~0.7μg/g;而矿石中的PGE含量变化范围较大, Pd+Pt含量介于0.2~450 ng/g之间.总之,中国斑岩铜矿具有与世界其他地区斑岩铜矿类似的Re、Se、Te及PGE品位,显示出较好的成矿及利用潜力.不过,针对中国斑岩铜矿中关键矿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须开展矿化特征、成矿规律及控矿要素的典型解剖和区域对比研究,优化分析测试技术,早日查明可利用资源量,并实现勘查增储及综合回收利用.
陈雪冬[2](2020)在《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蚀变矿化规律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驱龙斑岩铜(钼)矿床位于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境内,向西距拉萨市80km.大地构造位于冈底斯东段陆缘火山-岩浆弧中的拉萨-日多弧内局限盆地的南部边缘,它是冈底斯成矿带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斑岩型铜(钼)矿床。本文以驱龙矿床为研究对象,在地表勘查的基础上,结合岩芯手标本观察和镜下矿物鉴定等多手段,对驱龙矿床的热液蚀变类型进行精细划分,对脉体系统特征详尽描述,以及对二者与矿化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阐明驱龙矿区蚀变矿化规律,预测下一步的找矿方向。本文获得以下主要认识:通过对驱龙矿床地表进行系统地采样,重新编录钻孔,详细记录岩性和蚀变特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校正了矿区的岩性边界,并发现矿区西北处出露少量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热液蚀变在水平层面上以斑岩体为中心由内向外依次为:黑云母±硬石膏带→石英-绢云母±高岭石±硬石膏带→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带→绿泥石-绿帘石±高岭石±硬石膏带→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带。垂向上由内向外依次为钾长石化带→黑云母±硬石膏带→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带→绿泥石-绿帘石±高岭石±硬石膏带。整体蚀变叠加明显,类似“二长岩”模式,但并非同心环状分布。通过对驱龙矿区典型十字交叉勘探线剖面内9个钻孔的大量脉体详细观察,根据矿物组合、切穿关系和相关的蚀变类型,将矿区内脉体分为4大类(A、EB、B、D),31小类。矿脉中从早到晚都发育硬石膏,且部分脉体包含磁铁矿,表明驱龙矿床的成矿流体具有高氧逸度和富硫性。我们还发现部分高温矿脉切穿低温矿脉的现象,这也暗示着成矿流体具有反复循环、多期次涌动的特性。根据矿区蚀变-脉体-矿化之间的空间分布和对应关系,本文得出高品位矿化区域对应的蚀变为钾长石化带、黑云母±硬石膏带和石英-绢云母±高岭石±硬石膏带以及蚀变带相互接触和叠加的区域,产出的脉体类型多为B脉,脉体从早到晚依次切穿,也见反向切穿现象,脉体密度大,产状较陡,脉体宽度分维值通常小于1。因此以上这些特征可作为驱龙矿区的找矿标志。
杜斌[3](2020)在《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物质结构及其对斑岩成矿约束》文中研究表明三江特提斯造山带经历了原、古、中、新特提斯及新生代的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复杂构造演化过程,是我国少数既存在俯冲斑岩型Cu(-Mo-Au)矿床和陆陆碰撞型Cu(-Mo-Au)矿床的区域。岩石圈结构的解剖对理解不同环境背景下斑岩型Cu(-Mo-Au)矿床区域成矿规律和深部成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矿床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填图等研究,讨论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结构及其对斑岩成矿的约束,取得如下主要认识和成果。(1)通过对三江特提斯造山带晚三叠世、晚白垩世、古近纪的三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晚三叠世的成岩成矿与古特提斯甘孜-理塘洋西向俯冲有关,晚白垩世成岩成矿与中咱地块后碰撞伸展环境有关,在后碰撞伸展环境下的古近纪成岩成矿与大陆岩石圈地幔的拆沉作用有关。加深了对洋壳俯冲增生、后碰撞伸展环境以及后碰撞造山过程中大陆岩石圈地幔拆沉作用与斑岩Cu(-Mo-Au)矿床成矿机理的认识,为下一步寻找斑岩型矿床提供理论支撑。(2)通过三江特提斯造山带Hf同位素、Nd同位素以及全岩地球化学同位素的填图,揭示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各个地块的物质组成及属性,提出了碰撞造山带新生地壳的形成与改造,对研究地球物质循环和大陆形成具有重要意义。(3)通过对区域性岩石圈架构研究,认为斑岩型Cu(-Mo-Au)矿床均就位于金沙江-哀牢山缝合带及周边的新生地壳区域,岩石圈架构及其地壳类型作为一个一级因素,控制着不同矿床的成因和定位,为筛选矿产勘探战略远景提供了重要参考。(4)通过西藏-三江特提斯造山带Hf同位素填图对比研究,提出斑岩Cu(-Mo-Au)矿床的形成与新生地壳的生长有关,幔源组分在新生地壳中占有率(贡献率)越大,越容易形成大规模的斑岩型Cu(-Mo-Au)矿床,对造山带斑岩矿床的形成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鲍新尚[4](2020)在《陆内斑岩成矿的关键因素 ——以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为例》文中认为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带内发育系列43~35 Ma的富碱斑岩体及Cu-Mo(Au)多金属矿床,是研究陆内斑岩成矿关键因素的理想选区。论文在系统研究该带内斑岩体成矿作用特征的基础上,对比成矿和非成矿斑岩体的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及其造岩矿物和副矿物形成时的温度-压力-含水性-氧逸度等物理化学条件,揭示出岩浆源区、岩浆的含水性和氧逸度是陆内斑岩成矿的关键因素。成矿带内成矿和非成矿斑岩体虽具有相似的含水性,但非成矿斑岩体的侵位压力(142.3~238.0 MPa)明显高于成矿斑岩体(31.5~142.6 MPa),表明并非岩浆水含量越高越有利于成矿,岩浆水含量和侵位压力共同制约流体的出溶。同时,与非成矿斑岩体(ΔFMQ+0.6)相比,成矿斑岩体具有更高的氧逸度(ΔFMQ+3.9),说明高的岩浆氧逸度有利于斑岩体成矿。高(87Sr/86Sr)i比值(0.70500~0.70920),低全岩 εNd(t)(-5.3~-0.7)、MgO(<1.36%)和 Cr(<28.50ppm)含量及富集的放射性Pb同位素的特征表明成矿和非成矿斑岩体都源自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但成矿斑岩体的高(La/Yb)N 比值(31.29~98.86)、低Y(7.8~16.0ppm)和Yb(0.60~1.49ppm)含量、以及较陡的稀土配分模式,暗示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过程中石榴石作为主要残留相存在于源区。相反,未成矿斑岩体的高Y(12.3~18.6ppm)和 Yb(1.08~1.63ppm)含量、低(La/Yb)N值(30.48~38.66)和相对平坦的稀土配分模式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角闪石作为主要残留相存在于源区。与斑岩型Cu-Mo成矿有关的钾质侵入岩具有均一的锆石εHf(t)值(+0.5~+8.1)和较年轻的Hf模式年龄(TDM2=0.4~0.7 Ga)、以及与地幔相近的锆石δ18O值(5.5~6.4‰),暗示这些钾质侵入岩源自新元古代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且源区有亏损地幔物质(软流圈熔体)的加入;而与斑岩-矽卡岩型Cu-Au成矿有关的钾质侵入岩则具有不均一的锆石εHf(t)值(-5.0~+4.3)和相对古老的Hf模式年龄(TDM2=0.8~1.4 Ga)、以及较高的锆石δ180值(6.63~7.83‰),表明这些钾质侵入体源自具有富集地幔物质加入的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综上,地壳的属性与成分控制矿床的金属组合和成熟度,岩石圈架构控制矿床的空间就位。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5](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高俊,朱明田,王信水,洪涛,李光明,李继磊,肖文交,秦克章,曾庆栋,申萍,徐兴旺,张招崇,周建波,赖勇,张晓晖,孙景贵,万博,王博[6](2019)在《中亚成矿域斑岩大规模成矿特征:大地构造背景、流体作用与成矿深部动力学机制》文中提出中亚成矿域夹持于西伯利亚、东欧和塔里木-华北克拉通之间,展布范围与全球显生宙大陆地壳生长最典型的增生型造山带——中亚造山带相当,并产出一系列大型—超大型斑岩铜(-金)、斑岩钼及斑岩铜(-钼)矿床。斑岩成矿作用自西向东存在明显差异,可高度概括为具‘西铜东钼、早铜晚钼’特征。基于前寒武纪基底性质、成矿大地构造背景以及斑岩成矿特征方面的系统综合研究,以重要构造线为界,将成矿域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成矿省:哈萨克斯坦斑岩Cu(-Au-Mo)、蒙古斑岩Cu(-Au)和中国东北斑岩Mo(-Cu)成矿省。哈萨克斯坦成矿省具新太古—古元古代结晶基底;四个大型斑岩Cu矿床形成于早古生代增生造山过程(481440Ma),而绝大多数矿床为晚石炭世(330295Ma)集中爆发成矿的产物。古亚洲洋西段,沿我国中天山—伊犁南缘—吉尔吉斯北天山—中哈萨克斯坦—科克切塔夫至成吉思线性展布的古生代岩浆弧与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共同制约了斑岩成矿作用;增生造山向山弯构造的转换阶段为斑岩集中成矿期。蒙古斑岩成矿省亦具新太古代—早古元古代结晶基底;斑岩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泥盆纪(370Ma)和三叠纪(240Ma)两个时期,为图瓦-蒙古山弯构造演化过程中两个局部时段的突发成矿;早期成矿事件与古亚洲洋体系向南戈壁微地块下的俯冲增生造山有关,晚期成矿可能是蒙古—鄂霍茨克洋俯冲作用的结果。中国东北斑岩成矿省广泛发育新元古代结晶基底和泛非事件岩石学记录;奥陶纪(482440Ma)斑岩成矿受控于古亚洲洋早古生代时期俯冲增生作用;而中生代斑岩钼集中爆发成矿则分别受控于古亚洲洋体系后碰撞(250Ma)、蒙古—鄂霍茨克洋体系同俯冲(248204Ma)、古太平洋体系同俯冲(195145Ma)及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事件(145106Ma)不同地球动力学体制。成矿流体方面总体而论,中亚斑岩型矿床热液蚀变遵循经典Lowell and Guibert模式,高氧化性岩浆流体有效出溶造就了大型-超大型斑岩矿床。中亚成矿域斑岩铜矿的成矿斑岩岩石类型与环太平洋域成矿斑岩类似,以钙碱性和高钾钙碱性成分为主,最常见的是石英二长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成钼矿斑岩比成铜(-金-钼)斑岩更偏酸性,具更高SiO2含量。部分斑岩具埃达克质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另一部分斑岩却有类似正常弧火山岩的特征。虽然现有弧环境斑岩岩浆产生的‘MASH’和‘板片熔融’模型以及‘后碰撞拆沉与新生基性下地壳熔融’模型能够解释中亚成矿域部分斑岩铜矿床成矿的深部机制,但本文新提出‘残余洋中脊俯冲+预富集基性下地壳熔融’模型解释哈萨克斯坦成矿省巴尔喀什—西准噶尔成矿带斑岩铜大规模成矿的深部机制。中亚域斑岩钼成矿与古老地壳或古老岩石圈地幔的熔融无关,而与新生地壳熔融产生长英质岩浆的深部事件存在直接成因联系。西段哈萨克斯坦省新生地壳由古生代古亚洲洋演化过程中弧增生事件形成,而东段中国东北成矿省新生地壳则是新元古代与Rodinia超大陆相关聚合和裂解事件造就的。"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成钼"模型突破了钼成矿与古老地壳熔融有关的传统认识,能很好地解释全球最大的中国东北钼成矿省的成矿深部动力学机制。
唐攀[7](2018)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斑岩铜多金属矿床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对成矿环境的指示》文中提出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多金属带之一。尽管该带在勘查和综合研究均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成矿作用空间分带规律、岩浆热液演化过程、成矿元素运移沉淀机制等重要科学问题研究尚较为薄弱。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通过详细的地质编录、系统的镜下鉴定,应用EPMA等测试方法,开展冈底斯成矿带不同成矿背景、不同矿化类型的斑岩铜多金属矿床中不同产出状态的黑云母矿物化学特征研究,揭示成矿作用的有利条件。此外,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阐述不同矿化类型岩浆源区的形成机制。通过上述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进展和创新性成果:1、不同矿化类型的岩浆热液系统可以形成具不同地球化学特征的黑云母。其中,岩浆黑云母具有较高的Ba O和Ti O2,Ba O含量一般大于0.1%,Ti O2含量一般大于3%;而热液黑云母的Ba O和Ti O2含量与之相反。邦铺矿床存在两套成分不同的热液黑云母,即钼(铜)矿化系统中的热液黑云母和铜(钼)矿化系统中的热液黑云母。雄村矿床Ⅰ号矿体中的热液黑云母和Ⅱ号矿体中的热液黑云母成分明显不同。2、碰撞伸展背景下的斑岩铜钼矿(邦铺、甲玛、驱龙、拉抗俄)中岩浆黑云母和热液黑云母为金云母或镁质黑云母,富Mg,低Fe、Mn和Cl;而雄村岛弧型斑岩铜金矿中热液黑云母为镁质黑云母,但靠近铁质黑云母区域,富Cl,Mg含量偏低,Mn和Fe含量偏高。3、黑云母的矿物成分能有效地确定斑岩矿床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温度、氧逸度、卤素逸度等物理化学条件。碰撞伸展背景产出的斑岩铜钼矿形成时的氧逸度高(NNO),log(fHF/fHCl)高,log(fH2O/fHF)偏低,热液黑云母的形成温度高;而岛弧型斑岩铜金矿形成时的氧逸度偏低(QFMNNO),log(fHF/fHCl)偏低,log(fH2O/fHF)较高,热液黑云母的形成温度偏低。4、黑云母矿物化学特征可以有效地示踪岩石成因,制约成矿作用。综合黑云母矿物化学特征及前人的工作研究表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斑岩铜钼矿床含矿斑岩为I型花岗岩,造山带钙碱性岩系,岩浆源区为壳幔混源;从邦铺→拉抗俄→甲玛→驱龙→雄村矿床,岩浆侵位过程中,混染地壳物质的量逐渐降低,幔源物质逐渐增加。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中的F和Cl含量及氧逸度制约Cu、Mo、Au等成矿元素在熔体或流体相中的分配和运移。高氧逸度、富F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有利于钼的聚集和运移;高氧逸度、富Cl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有利于铜的聚集和运移;偏低的氧逸度、富Cl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有利于金的聚集和运移。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中,温度降低、压力降低、p H升高、氧逸度变化是成矿元素沉淀的重要因素。岩浆源区和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中F、Cl含量是造成冈底斯成矿带斑岩矿床矿化类型差异的重要因素。5、黑云母矿物化学特征可以有效地指导斑岩矿床的找矿勘查。在冈底斯成矿带上,与斑岩铜(金、钼)矿有关的黑云母为金云母或镁质黑云母,富镁(Mg/Fe>1),具有较高的挥发分(F或Cl)。黑云母中的挥发分组成与斑岩矿床的矿化类型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其中与斑岩铜金矿有关的黑云母富Cl,与斑岩钼(铜)矿有关的黑云母富F,与斑岩铜钼矿有关的黑云母富F和Cl。
陈玲[8](2016)在《云南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成矿岩浆特征及构造背景分析》文中认为三叠纪甘孜-理塘洋的俯冲闭合过程在中甸地区诱发了大规模的弧岩浆活动,形成了大量与俯冲作用有关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床。普朗铜矿床是中甸弧内目前规模最大的斑岩铜矿床,其探明的铜金属量418万吨,伴生金的金属量145吨,伴生钼金属量8.48万吨。普朗成矿斑岩主要由早阶段石英闪长玢岩、第二阶段石英二长斑岩及第三阶段的花岗闪长斑岩组成,矿化与第二阶段石英二长斑岩关系密切。但是,目前已发表的三期成矿斑岩年代学数据与岩体的先后接触关系不符;对普朗成矿岩浆的性质是氧化性或还原性仍存有争议;对成矿岩浆出溶挥发相特征及成矿元素大规模富集的控制因素等缺乏研究;对其形成的构造环境也未获得统一的认识。针对上述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本研究以中甸弧北部翁水火山岩和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系统的野外和镜下观察厘清普朗成矿斑岩的侵位顺序,岩石矿物组成及矿化特征,翁水火山岩的矿物组成。通过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析,厘定普朗三期斑岩及翁水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在此基础上,对普朗三期成矿斑岩的磷灰石和锆石进行了系统的工作:(1)详尽观察了磷灰石和锆石的包裹体特征;(2)分析了普朗三期成矿斑岩磷灰石的主微量元素组成,SO3、F及Cl含量,及Nd同位素组成;(3)分析了锆石中熔融包裹体成分及磷灰石包体的元素组成。据此探讨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成矿岩浆的性质、形成演化及深部过程。结合前人对普朗成矿斑岩和中甸弧同时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研究,分析它们的形成构造背景。本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新认识:(1)分析翁水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211.1±1.5Ma,厘清中甸弧北部印支期火山岩的时空分布;精确测定普朗斑岩铜矿从早至晚三阶段成矿斑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218.6±2.1Ma,218.0±1.9Ma和217.7±2.1Ma,与地质观察一致。火山岩和斑岩时代一致,都形成于甘孜-理塘洋西向俯冲作用。普朗斑岩体与北部翁水及南部烂泥塘-欠虽-浪都安山岩都属于高钾钙碱性-钾玄岩和准铝质的岩石;稀土及微量元素配分模式相似,如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富集轻稀土的右倾平坦型,缺乏或无明显Eu负异常(Eu/Eu*=0.701.05),富集Rb、Ba、Sr、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典型弧岩浆的一般特征。我们认为晚三叠世甘孜-理塘洋向西俯冲过程中,被板片流体交代的地幔楔与俯冲沉积物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富水岩浆,经后期分异演化,部分喷出地表形成翁水及烂泥塘-欠虽-浪都安山岩,部分在地壳一定深度形成普朗复式岩体。(2)锆石高Ce4+/Ce3+和Eu/Eu*比值,富含磁铁矿单矿物包体和磷灰石中发育硬石膏单矿物包体及磷灰石具高so3含量,表明成矿岩浆为高氧化岩浆。普朗成矿斑岩中锆石的ce4+/ce3+的平均值为334515,eu/eu*比值为0.470.68,锆石中观察普遍发育磁铁矿。此外,锆石中包裹的磷灰石具有较高的so3含量,在0.20%1.03%之间,表征原始成矿岩浆为富硫、高氧化的岩浆。普朗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少流体包裹体的磷灰石具有较高的eu/eu*(大多在0.350.74)和较低的ce/ce*比值(大多在0.941.05)、较高的so3含量(大多在0.11%0.40%),普遍存在硬石膏单矿物包体,也显示高氧化的特征。(3)普朗成矿斑岩中的磷灰石可以分为富流体包裹体磷灰石(富流体磷灰石)及少流体包裹体磷灰石(贫流体磷灰石)。两者的地球化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富流体磷灰石可能经后期成矿流体改造,无法反映原始岩浆性质,不发育流体包裹体磷灰石可记录岩浆特征。磷灰石中含较多流体包裹体可能可作为斑岩矿床关系密切岩体的指示标志。普朗成矿斑岩的磷灰石可以分为富流体磷灰石及贫流体磷灰石两类,其中石英闪长玢岩中含有两类磷灰石,强矿化石英二长斑岩中的均为富流体磷灰石,而花岗闪长斑岩中的均为贫流体磷灰石。贫流体磷灰石中发育有硬石膏包体,具有高so3含量(0.11%0.40%),高eu/eu*值(0.350.74)和低ce/ce*比值(0.941.05),表征了高氧逸度的特征,与锆石分析的结果一致;而富流体磷灰石中未见硬石膏包体,so3含量低(0.01%0.08%),eu/eu*比值低(0.120.52),ce/ce*比值较高(1.031.15),为低氧逸度的特征,与锆石分析的结果相悖。锆石中包裹的岩浆早期结晶磷灰石成分分析显示其富so3(0.20%1.03%),与贫流体磷灰石特征一致。结合富流体磷灰石主要产于强矿化岩体,我们认为富流体磷灰石可能经后期成矿流体的改造,无法反应原始岩浆性质。因此,贫流体磷灰石及锆石中包裹的早期结晶的磷灰石能记录原始岩浆特征,而富流体磷灰石记录了成矿流体作用,可作为寻找成矿岩体的一个重要矿物学指征。(4)普朗含矿岩浆普遍存在岩浆不混溶作用,其源区或浅部岩浆房可能存在镁铁质熔体与长英质熔体的混合作用。普朗三阶段含矿斑岩锆石中普遍存在富si和富fe两种熔体包裹体。其中,富si熔体包裹体的sio2含量在69.5%82.0%之间,al2o3含量在8.25%14.1%之间,k2o含量在0.77%4.69%之间,na2o含量在0.02%2.73%之间,feo含量在0.24%2.16%之间。富fe熔体包裹体的sio2含量在2.29%5.31%之间,al2o3含量在0.05%1.77%之间,k2o含量在0.03%0.40%之间,na2o含量在0.16%0.55%之间,feo含量在83.1%91.5%之间,mgo含量在0.00%0.57%之间。此外,普朗石英闪长玢岩中可见暗色镁铁质微粒包体、其中一类磷灰石平坦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以及较高的147Sm/144Nd比值(0.16500.2123),均暗示普朗含矿岩浆源区或浅部岩浆房可能存在不同来源岩浆的混合作用。镁铁质熔体与长英质熔体的混合通常被认为是后者获取大量硫和金属而拥有较大成矿潜力的重要途径。
申萍,潘鸿迪,SEITMURATOVA Eleonora[9](2016)在《中亚成矿域斑岩铜矿床基本特征》文中认为中亚成矿域发育许多大型和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是世界上重要的斑岩铜矿成矿域。我们对9个大型和超大型斑岩铜矿床进行了研究,包括地质特征、含矿岩体地球化学、SIMS锆石U-Pb定年和成矿流体成分等,结合前人成果,我们认为中亚成矿域斑岩铜矿床具有如下特点:(1)成矿时代为古生代和中生代,成矿高峰期为泥盆纪和石炭纪;(2)含矿岩浆为钙碱性中酸性岩浆和少量的碱性岩浆,含矿岩体为花岗闪长岩、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少量的二长岩;(3)含矿岩浆大多数源于新生的洋壳,少量有古老的基底物质和围岩物质参与;(4)成矿构造背景主要为岛弧,少量为陆缘弧和岛弧向陆缘弧过渡的环境;(5)矿床可分为三类,包括斑岩型Cu-Au、Cu(Au,Mo)和Cu-Mo矿床;(6)成矿流体可分为两类,包括氧化性H2O-Na Cl-CO2-SO2体系和少量的还原性H2O-Na Cl-CH4-CO2体系;(7)成矿系统可分为三类,包括简单的斑岩系统和少量的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和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
张宗祥,郑娇[10](2015)在《我国斑岩铜矿床分布特征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斑岩铜矿的成矿理论及矿床模型的研究对于找矿勘查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首先讨论了斑岩铜矿床的分布特征,即全球斑岩铜矿床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带、中亚—蒙古成矿带以及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然后对近年来斑岩铜矿床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最后,详细分析了矿床的分布规律并总结了找矿标志。上述分析对于我国斑岩型矿床的找矿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全球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形成的构造背景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球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形成的构造背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斑岩铜矿床中的主要关键矿产(论文提纲范文)
1 斑岩铜矿基本特征及主要伴生关键矿产 |
1.1 斑岩铜矿基本特征 |
1.2 斑岩铜矿中的主要关键矿产 |
2 中国斑岩铜矿床及主要伴生关键矿产 |
2.1 中国斑岩铜矿床概述 |
2.2 中国斑岩铜矿床时空分布及构造背景 |
2.3 中国斑岩铜矿床中关键矿产 |
2.3.1 Re资源 |
2.3.2 Se、Te及PGE资源 |
3 与全球其他地区斑岩铜矿中关键矿产的对比 |
4 未来展望 |
补充材料 |
(2)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蚀变矿化规律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斑岩型铜矿蚀变-脉体研究现状 |
1.2.2 驱龙铜矿蚀变-脉体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4 技术路线 |
1.5 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火山岩 |
2.3.2 侵入岩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概况 |
3.1.1 构造 |
3.1.2 地层 |
3.1.3 岩浆岩 |
3.2 矿体特征 |
3.2.1 矿体形态、产状及空间分布 |
3.2.2 矿化强度 |
3.3 矿石特征 |
3.3.1 矿石矿物成分 |
3.3.2 矿石结构构造 |
3.4 脉系研究 |
3.4.1 脉系类型 |
3.4.2 脉系产状、宽度特征 |
3.5 成矿期次 |
第四章 蚀变特征 |
4.1 蚀变类型 |
4.1.1 钾长石化 |
4.1.2 黑云母化 |
4.1.3 硅化 |
4.1.4 绢云母化 |
4.1.5 粘土化 |
4.1.6 绿泥石-绿帘石化 |
4.1.7 硬石膏化 |
4.2 蚀变分带 |
4.2.1 水平蚀变分带 |
4.2.2 垂直蚀变分带 |
第五章 蚀变-脉体特征对找矿勘查的指示意义 |
5.1 热液蚀变-脉体-矿化之间的联系 |
5.1.1 热液蚀变与矿化 |
5.1.2 脉体与矿化 |
5.2 脉体与成矿流体之间的联系 |
5.3 蚀变-脉体与矿床剥蚀程度之间的联系 |
5.4 简易勘查模型及指示意义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物质结构及其对斑岩成矿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数据分析测试方法 |
1.5.1 数据的采集及数据源 |
1.5.2 全岩主微量分析 |
1.5.3 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分析 |
1.5.4 同位素填图方法及流程 |
1.5.5 同位素等值线填图方法 |
1.6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主要地块和缝合带 |
2.1.1 主要地块 |
2.1.2 主要缝合带 |
2.2 构造演化 |
2.2.1 原特提斯阶段 |
2.2.2 古特提斯阶段 |
2.2.3 中特提斯阶段 |
2.2.4 新特提斯阶段 |
2.2.5 碰撞造山阶段 |
2.3 岩浆岩 |
2.3.1 早古生代岩浆 |
2.3.2 二叠世-早三叠世岩浆 |
2.3.3 中-晚三叠世岩浆 |
2.3.4 早白垩世岩浆 |
2.3.5 晚白垩世岩浆 |
2.3.6 古新世-早始新世岩浆 |
2.3.7 中始新世-早渐新世岩浆 |
2.4 区域矿产 |
3 三期含矿斑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3.1 晚三叠世的含矿斑岩体特征 |
3.1.1 年代学特征 |
3.1.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1.3 Hf同位素特征 |
3.1.4 岩石成因与源区 |
3.2 晚白垩世含矿斑岩体特征 |
3.2.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2.2 岩石成因与源区 |
3.3 古近纪含矿斑岩体特征 |
3.3.1 年代学特征 |
3.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3.3 Hf同位素特征 |
3.3.4 岩石成因与源区 |
4 典型斑岩型矿床 |
4.1 晚三叠世典型斑岩型矿床 |
4.1.1 矿区地层 |
4.1.2 矿区构造 |
4.1.3 侵入岩 |
4.1.4 矿化蚀变 |
4.2 晚白垩世典型斑岩型矿床 |
4.2.1 矿区地层 |
4.2.2 矿区构造 |
4.2.3 侵入岩 |
4.2.4 矿化蚀变 |
4.3 新生代典型斑岩型矿床 |
4.3.1 矿区地层 |
4.3.2 矿区构造 |
4.3.3 侵入岩 |
4.3.4 矿化蚀变 |
5 三江特提斯三维地壳架构与斑岩成矿 |
5.1 地球化学与同位素填图结果 |
5.1.1 锆石U-Pb年龄填图结果 |
5.1.2 锆石Hf同位素填图结果 |
5.1.3 全岩Nd同位素填图结果 |
5.1.4 全岩Nb/Ta地球化学填图结果 |
5.1.5 全岩V/Sc地球化学图结果 |
5.1.6 全岩Sr/Y地球化学填图结果 |
5.1.7 全岩Eu地球化学填图结果 |
5.2 讨论 |
5.2.1 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物质架构 |
5.2.2 冈瓦纳和华夏大陆构造边界 |
5.2.3 三江特提斯造山带新生地壳形成和改造 |
5.2.4 三维地壳架构与斑岩成矿耦合关系 |
5.2.5 西部青藏高原地壳架构简单对比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陆内斑岩成矿的关键因素 ——以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斑岩矿床的类型、特征与成因:弧环境vs.大陆环境 |
1.2.2 陆内斑岩成矿的关键因素 |
1.2.3 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3.1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技术路线与完成工作量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完成工作量 |
2 岩石圈三维架构与基底属性 |
2.1 区城构造与岩桨活动 |
2.2 区城矿床时空结构 |
2.3 新生代构造-岩浆格架 |
2.3.1 锆石ε_(Hf)(t)和全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空间变化 |
2.3.2 基底属性 |
3 典型矿床 |
3.1 北衙Au矿床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新生代岩浆岩 |
3.1.4 矿体分布特征 |
3.2 纳日贡玛Mo矿床 |
3.3 玉龙Cu矿床 |
4 岩浆源区与构造环境 |
4.1 岩石地球化学组成 |
4.1.1 主微量元素 |
4.1.2 Sr-Nd-Pb同位素 |
4.1.3 Hf同位素 |
4.2 构造环境 |
4.3 岩浆源区差异:成矿岩体vs.非成矿岩体岩浆 |
5 岩浆氧逸度 |
5.1 锆石 |
5.1.1 数据来源 |
5.1.2 组分特征 |
5.1.3 结晶温度 |
5.1.4 氧化状态 |
5.2 角闪石 |
5.2.1 数据来源 |
5.2.2 组分特征 |
5.2.3 结晶温度与固结压强 |
5.2.4 氧化状态 |
5.3 黑云母 |
5.3.1 数据来源 |
5.3.2 组分特征 |
5.3.3 结晶温度与固结压强 |
5.3.4 氧化状态 |
5.4 磷灰石 |
5.4.1 数据来源 |
5.4.2 氧化状态 |
5.5 小结 |
6 岩浆含水性和挥发分 |
6.1 岩浆的含水性 |
6.2 挥发分 |
6.3 小结 |
7 陆内斑岩矿床成矿关键因素 |
7.1 岩石圈架构与组成 |
7.2 岩浆源区 |
7.3 岩浆性质 |
7.3.1 岩浆氧逸度 |
7.3.2 岩浆含水性 |
8 结论 |
8.1 基本认识 |
8.2 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
2.3 21世纪初至今 |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
3.1 岩浆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4 玢岩型铁矿床 |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
3.8 造山型金矿床 |
3.9 卡林型金矿床 |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
3.1 1 沉积矿床 |
3.1 2 铀矿床 |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
3.16超大型矿床 |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
4.2 若干成矿理论 |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4 成矿年代学 |
5.5 矿田构造 |
5.6 成矿实验 |
6 找矿重大发现 |
7 结束语 |
(6)中亚成矿域斑岩大规模成矿特征:大地构造背景、流体作用与成矿深部动力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成矿特征—三个斑岩成矿省的划分 |
2 大地构造背景 |
2.1 前寒武纪基底性质 |
2.2 显生宙大地构造演化背景 |
2.2.1 哈萨克斯坦斑岩成矿省 |
2.2.2 蒙古斑岩成矿省 |
2.2.3 中国东北斑岩成矿省 |
3 成矿流体特征 |
3.1 俯冲带流体 |
3.2 斑岩Cu成矿流体 |
3.3 斑岩Mo成矿流体 |
4 成矿深部动力学机制 |
4.1 成矿斑岩的岩石类型与地球化学特征 |
4.2 斑岩Cu (-Mo-Au) 成矿深部动力学机制 |
4.3 斑岩Mo成矿深部动力学机制 |
5 结论 |
(7)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斑岩铜多金属矿床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对成矿环境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斑岩铜矿研究现状 |
1.2.2 黑云母对成岩成矿指示的研究现状 |
1.3 冈底斯斑岩成矿带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6.1 取得的主要成果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第3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1.4 蚀变 |
3.1.5 矿体特征 |
3.2 拉抗俄铜钼矿床地质特征 |
3.2.1 地层 |
3.2.2 岩浆岩 |
3.2.3 热液蚀变 |
3.2.4 脉体特征 |
3.2.5 流体包裹体特征 |
3.3 邦铺、驱龙和雄村矿床地质特征简介 |
3.3.1 邦铺钼(铜)矿床 |
3.3.2 驱龙铜(钼)矿床 |
3.3.3 雄村铜金矿床 |
第4章 典型矿床成岩成矿作用 |
4.1 典型矿床成年成矿时代精确厘定 |
4.1.1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 |
4.1.2 拉抗俄铜钼矿床 |
4.2 典型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2.1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 |
4.2.2 拉抗俄铜钼矿床 |
4.3 冈底斯斑岩成矿带成岩成矿作用浅析 |
第5章 典型矿床黑云母矿物学及矿物化学特征 |
5.1 邦铺钼(铜)矿床 |
5.2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 |
5.3 驱龙铜(钼)矿床 |
5.4 拉抗俄铜钼矿床 |
5.5 雄村铜金矿床 |
5.6 典型斑岩矿床黑云母对比研究 |
5.7 小结 |
第6章 黑云母对岩石成因及岩浆热液系统物理化学条件的指示 |
6.1 黑云母对岩石成因的指示 |
6.2 黑云母对岩浆热液系统温度的指示 |
6.3 黑云母对岩浆热液系统氧逸度的指示 |
6.4 典型斑岩矿床岩浆热液系统卤素化学特征 |
6.4.1 邦铺钼(铜)矿床 |
6.4.2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 |
6.4.3 驱龙铜(钼)矿床 |
6.4.4 拉抗俄铜钼矿床 |
6.4.5 雄村铜金矿床 |
6.4.6 典型斑岩矿床岩浆热系统卤素化学对比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黑云母矿物化学对斑岩成矿作用的制约 |
7.1 对成矿元素运移、沉淀机制的约束 |
7.2 对斑岩矿床矿化类型差异机制的约束 |
7.3 对斑岩矿床不同岩浆热液系统的约束 |
7.3.1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 |
7.3.2 邦铺钼(铜)矿床 |
7.3.3 雄村铜金矿床 |
7.4 斑岩铜多金属矿黑云母矿物化学的勘查评价准则 |
7.5 小结 |
结论 |
结论 |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云南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成矿岩浆特征及构造背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斑岩铜矿床的研究现状 |
二、中甸弧火山岩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三、中甸弧普朗斑岩铜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案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案 |
第四节 主要的创新点 |
第五节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一节 大地构造背景 |
第二节 中甸弧地质概况 |
一、地层 |
二、构造 |
三、岩浆岩 |
四、矿床 |
第三章 样品制备和分析方法 |
第一节 样品的制备 |
第二节 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及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
第三节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
一、主量元素 |
二、微量元素 |
第四节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方法 |
第五节 电子探针分析方法 |
第六节 磷灰石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
第七节 磷灰石LA-MC-ICPMS Nd同位素分析方法 |
第四章 翁水安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第一节 地质背景 |
第二节 岩相学特征 |
第三节 翁水安山岩的锆石U-Pb年代学 |
第四节 安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一、主量元素特征 |
二、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 |
三、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
第五节 讨论 |
一、形成时代 |
二、构造背景 |
三、岩石成因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普朗含矿斑岩的年代学及形成时代 |
第一节 矿区地质特征 |
第二节 岩相学特征 |
第三节 锆石U-Pb年代学 |
第四节 讨论 |
一、形成时代 |
二、构造背景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普朗斑岩铜矿床磷灰石的特征及意义 |
第一节 包(裹)体特征 |
第二节 主量元素 |
第三节 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 |
第四节 Nd同位素特征 |
第五节 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
第六节 讨论 |
一、氧化还原状态 |
二、水含量 |
三、岩石成因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普朗含矿斑岩锆石中的包(裹)体 |
第一节 熔融包裹体 |
第二节 包(裹)体特征 |
第三节 锆石Ce4+/Ce3+和Eu/Eu*比值 |
第四节 讨论 |
一、高氧化性 |
二、高Cl来源及构造意义 |
三、岩浆不混溶作用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第一节 成矿岩浆特征 |
第二节 找矿标志 |
第三节 岩浆演化过程 |
第四节 构造动力学背景分析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我国斑岩铜矿床分布特征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斑岩铜矿床分布特征 |
1.1 环太平洋成矿带 |
1.2 中亚—蒙古成矿带 |
1.3 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 |
2 斑岩铜矿床研究进展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矿床特征 |
2.3 蚀变分带特征 |
2.4 氧逸度 |
3 讨论 |
3.1 找矿标志 |
3.2 矿床模型与找矿勘查 |
3.3 我国斑岩型矿床成矿潜力 |
四、全球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形成的构造背景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斑岩铜矿床中的主要关键矿产[J]. 杨志明,侯增谦,周利敏,周怿惟. 科学通报, 2020(33)
- [2]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蚀变矿化规律及意义[D]. 陈雪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3]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物质结构及其对斑岩成矿约束[D]. 杜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4]陆内斑岩成矿的关键因素 ——以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为例[D]. 鲍新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5]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6]中亚成矿域斑岩大规模成矿特征:大地构造背景、流体作用与成矿深部动力学机制[J]. 高俊,朱明田,王信水,洪涛,李光明,李继磊,肖文交,秦克章,曾庆栋,申萍,徐兴旺,张招崇,周建波,赖勇,张晓晖,孙景贵,万博,王博. 地质学报, 2019(01)
- [7]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斑岩铜多金属矿床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对成矿环境的指示[D]. 唐攀. 成都理工大学, 2018
- [8]云南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成矿岩浆特征及构造背景分析[D]. 陈玲.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6(08)
- [9]中亚成矿域斑岩铜矿床基本特征[A]. 申萍,潘鸿迪,SEITMURATOVA Eleonora.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5年度(第15届)学术论文汇编——固体矿产资源研究室, 2016
- [10]我国斑岩铜矿床分布特征及研究进展[J]. 张宗祥,郑娇. 现代矿业,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