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谷子纹枯病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孙大飞[1](2019)在《“Soru#1×Naxos”RIL群体抗小麦纹枯病QTL定位及簇毛麦抗纹枯病基因发掘》文中研究表明小麦(Trticum aestivum L.)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小麦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耕作制度的改变和全球气候的变暖,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小麦茎基部真菌病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已被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列入“重大”病虫害名单。该病害主要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及黄淮麦区发生,轻者产量损失5%~10%,重者损失产量20-40%。目前小麦中没有发现对纹枯病免疫的品种,大面积种植的推广品种大部分易感纹枯病,发掘抗纹枯病基因十分必要。本研究通过单粒传法构建了 Soru#1×Naxos组合的124个F2:8代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分别在2016-2019连续3年大田和大棚环境,选用强致病力菌株R0301,采用土壤接种法和牙签嵌入法两种方式诱导小麦纹枯病,鉴定统计RIL群体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DI)。利用Illumina iSelect 90K芯片技术筛选RIL群体多态性SNP标记,构建了含有1,267个标记位点的21条染色体遗传连锁图,覆盖基因组全长2436.78cM,平均密度为1.92cM/Locus。基于病情指数(DI)和遗传连锁图,利用软件IciMapping 4.1的ICIM功能,结果发现了 2个纹枯病抗性QTL,分别位于 2B 和 5A 染色体,命名为Qsejaas-2B和Qsejaas-5A。Qsejaas-2B 以及Qsejaas-5A能在4个环境中检测到,可分别解释7.59-10.86%和10.90-20.53%表型变异。此外,将该RIL群体的株高、抽穗期和壁厚表型值及相关QTL与上述纹枯病抗性QTL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Qsejaas-2B与RIL抽穗期密切相关,并且定位到的抽穗期相关QTL(Qhd.jaas-2B)与Qsejaas-2B在染色体2B相互重叠。Qse.jaas-5A与主要农艺性状没有连锁关系,且检测稳定,两侧标记紧密连锁,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对12份小麦-簇毛麦整臂易位系进行纹枯病抗性鉴定,发现小麦-簇毛麦T2DS-2VL、T4DL·4VS和T5DL-5VS与背景亲本中国春相比病情指数显着降低。进一步对T2DS·2VL/矮抗58 BC1F2群体进行纹枯病接种鉴定,发现易位染色体的病情指数也显着低于无外源染色体单株,推测簇毛麦2VL上可能携带抗纹枯病基因,其抗性效应以及育种利用价值有待利用近等系进行深入分析。
赵绪生[2](2020)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化感物质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文中提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是中国北方麦区主要种植方式。自1990年以来,该区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技术,且秸秆还田面积和数量均日益提高,小麦纹枯病逐年加重。秸秆还田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利弊一直存在争议。本论文在分离鉴定了冀鲁豫3省秸秆还田(年限≥15 a)麦区纹枯病菌群体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优势菌群禾谷丝核菌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体系中时空分布情况;通过田间小区定位试验,利用16S rRNA和ITS序列深焦磷酸测序技术测定了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了微生物群体结构与小麦纹枯病发生的潜在相关性;利用GC-MS技术检测了小麦根际土壤中主要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进一步通过室内生测试验研究了相对含量较高的有机化合物对禾谷丝核菌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相关因素的化感作用,并监测了主要化感物质在小麦根际土壤中的动态变化。该研究旨在解析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纹枯病逐年加重发生的化学生态机制,为完善该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从冀鲁豫3省47个县(市)105个秸秆还田(年限≥15 a)监测麦区分离、纯化并鉴定了284株纹枯病菌,其中包括双核禾谷丝核菌和多核立枯丝核菌,分别为247株和37株,各占总菌株数量的86.97%和13.03%。所有菌株可划分为AG-D、AG-B(0)、AG-2和AG-4四类融合群,各融合菌群数量分别为219、28、22和15株,分别占样本菌株总数的77.11%、9.86%、7.75%和5.28%。与先前研究结果相比,禾谷丝核菌AG-D融合菌群菌株数量占采集总株数百分比呈下降趋势,降幅在11%以上;而多核丝核菌数量相对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增幅12.4%。2.通过聚类分析284株纹枯病菌及6株标准菌株接种石新828(高感)、济麦22(中感)和周麦22(中抗)小麦品种后的病情指数,发现290个菌株可划分为VT1、VT2、VT3、VT4和VT5共计5个致病类型;石新828、济麦22和周麦22接菌纹枯病菌后,各致病力类型平均病指由低到高依次为25.67、40.42、45.78、49.45和58.55;5种类型菌株分别为19、41、53、78和93株,各占菌株总数的6.69%、14.44%、18.66%、27.46和32.75%。284株菌株对冀鲁豫3个优势小麦品种致病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石新828、济麦22和周麦22。采自豫麦区纹枯病菌致病力最强;冀麦区最弱。3.秸秆还田条件下,禾谷丝核菌在小麦各生育期植株体内、根系及根际土壤中分布差异明显,其含量在小麦植株体内分布呈先升后降趋势。三叶期,地上部禾谷丝核菌DNA含量最低;起身期含量最高,达3774.60 ng/g鲜组织;抽穗期,禾谷丝核菌DNA含量降低为2518.93 ng/g鲜组织。禾谷丝核菌菌量在根系中的分布亦呈先升后降趋势。拔节期,禾谷丝核菌含量最高。禾谷丝核菌菌量在小麦根际土壤中和玉米植株地上部含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小麦抽穗期和玉米乳熟期禾谷丝核菌含量分别高达310.90 ng/g鲜组织和1499.43 ng/g鲜组织。在玉米根际土壤中的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抽雄期最低,为170.63 ng/g鲜组织。4.长期秸秆还田导致小麦纹枯病发病率和病指均逐渐升高。秸秆还田4年地块,返青期和拔节期,纹枯病病指分别提高2.3%和8.9%;秸秆还田22年地块,病指分别提高11.5%和20.8%。秸秆还田22年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及真菌群落结构均发生了显着变化;随秸秆还田年限延长,真菌多样性显着提高,而细菌多样性却显着降低。小纹纹枯病发生程度与细菌丰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与真菌丰度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576和0.9525。5.随着秸秆还田年限增加,小麦根际土壤中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丰度明显减少,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丰度明显增加;子囊菌门(Ascomycota)丰度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逐渐提高、接合菌门(Zygomycota)逐渐降低。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酸杆菌GP4等潜在生防菌类群的相对丰度与秸秆还田年限呈负相关关系,而丝核菌属(Rhizoctonia)相对丰度与秸秆还田年限呈正相关关系。长期秸秆还田明显改变了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构成,该转变有利于纹枯病发生。6.秸秆还田地块小麦根际土壤中主要包括27类有机化合物,有机酸、酯、酰胺、烷烃、醇和醛相对含量较高,冀鲁豫三区各类化合物平均占总化合物含量的44.52%、15.98%、9.20%、2.39%、0.52%和0.12%;其中,3-苯基-2-丙烯酸、己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和邻羟基苯甲酸对禾谷丝核菌具有明显化感作用。0.001 μg·mL-1~0.5 μg·mL-1 3-苯基-2-丙烯酸对禾谷丝核菌菌丝生长、菌核数量、菌核鲜重及纤维素酶活性均表现明显促进作用,促进率在1.4%~45.9%之间;较高浓度3-苯基-2-丙烯酸对果胶酶和木聚糖酶活性无影响。0.5 μg·mL-1~50 μg·mL-1己酸对禾谷丝核菌菌丝生长、菌核数量和菌核鲜重促进作用较强,对纤维素酶、果胶酶酶和木聚糖酶活性无影响。0.05 μg·mL-1~50 μg·mL-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处理禾谷丝核菌后,菌丝生长速率、菌核数量和菌核鲜重分别为5.6 cm,18.6个/皿和20.5 mg,与对照无显着差异,但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酶活性分别提高8.6%~25.8%和13.5%~39.7%。邻羟基苯甲酸加速了菌丝生长,但对菌核数量和菌核鲜重表现出抑制作用;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抑制了菌丝生长,但对菌核数量和菌核鲜重表现出明显促进作用;邻羟基苯甲酸和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对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均无显着影响。7.经3-苯基-2-丙烯酸和己酸预处理后,禾谷丝核菌在良星99茎基部菌丝侵染率均明显提高,纹枯病发生程度亦明显加重。与单独接菌处理15 d相比,3-苯基-2-丙烯酸处理叶鞘表皮、中柱薄壁及导管壁细胞组织细胞菌丝侵染率分别提高13.4%、12.5%和1 6.7%,己酸处理分别提高8.1%、10.7%和19.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处理15 d后,仅叶鞘导管壁细胞组织细胞菌丝侵染率有明显上升,表皮和中柱薄壁组织细胞菌丝侵染率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叶鞘表皮、中柱薄壁及导管壁细胞组织损坏程度均明显加重。8.由苗期到成熟期,冀鲁豫秸秆还田地块小麦各生育期己酸、3-苯基-2-丙烯酸、邻羟基苯甲酸和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在小麦根际土壤中的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四种物质均在小麦分蘖期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25 μg·mL-1、1.45 μg·mL-1、58.76μg·mL-1和0.22 μg·mL-1。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呈下降趋势,出苗期和成熟期分别55.30 μg·mL-1和22.45 μg·mL-1,降幅为146.25%。综上所述,强致病力禾谷丝核菌AG-D融合菌群,秸秆还田导致的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提高及细菌多样性降低,及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致病力的提升作用是秸秆还田地块小麦纹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杨平,巩法江,李娜[3](2014)在《淄博地区谷子主要病害无公害防控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要介绍了淄博地区谷子的主要病害,白发病、谷瘟病、谷子锈病和纹枯病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和无公害防治措施,希望为本市谷子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陈文生[4](2013)在《玉米纹枯病抗性资源筛选及抗性QTL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玉米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目前已成为阻碍我国玉米高产、稳产、持续增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生产上主要采取化学防治和人工防治等基础的防治措施,成本较高,收效甚微。选育、推广抗病品种是有效控制该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但目前,在玉米育种和生产上能利用的抗纹枯病玉米材料非常缺乏,严重阻碍了玉米抗纹枯病育种的进展。因此本研究以国内玉米育种和生产上常用的285份玉米自交系为研究材料,通过接种鉴定对其纹枯病抗性进行评价并分析病情指数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从生理生化方面选择抗鉴指标,通过元分析得出玉米纹枯病抗性“一致性”QTL,为进一步开展玉米纹枯病抗性育种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4个点的田间接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鉴定的285份玉米自交系中,以多点鉴定中病情指数最高的一次为基准,未发现免疫和高抗的材料,筛选出中抗材料1份NL275(PA31),占供试材料0.35%,感病材料17份,占供试材料5.96%,高感材料267份,占供试材料93.68%。以上结果说明目前玉米纹枯病抗病材料非常缺乏。2.纹枯病抗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病情指数与株高、主穗位高、病斑高、穗下位节间数、主穗位高/株高,病斑高/株高,病斑高/主穗位高,穗下位平均节间长间均表现出极显着相关性,其中病情指数与病斑高/株高、病斑高/主穗位比值的相关性在极显着相关水平上最高,相关系数均为0.64。研究认为通过对上述9种测量指标进行适当选择,均可作为衡量玉米自交系纹枯病抗性的形态指标或评价指标,病斑高/主穗位高的比值可以作为评价自交系纹枯病抗性的主要指标。3.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接种AG1-IA后,10种玉米自交系的POD活性受取样时间和基因型的影响,POD活性变化表现出极显着差异;接菌植株叶片中POD活性变化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对照植株无明显变化。不同抗性水平的玉米自交系与POD活性变化密切相关,表现为:POD活性变化幅度大、峰值出现时间早、本底POD活性高,玉米自交系的病情指数相应越低;接种AG1-IA后Oh的POD活性与病情指数成极显着负相关,可作为衡量玉米自交系对纹枯病抗性的生理指标。4.元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发现了15个控制玉米纹枯病抗性的“一致性”QTL,分布在2、4、6、8、9、10号染色体上;筛选出5个热点区域(Bin2.02.2.06、6.02、9.0、9.04),Bin2.06区域含有两个由6个不同环境来源的QTL统合分析成的MQTL (MQTL2、MQTL3),其中MQTL2具有最小置信区间1.23cM;同时发现,含有纹枯病抗性位点的Bin3.05以及MQTL7所在的Bin6.01具有多种抗病虫害基因位点。
王兆富,闻禄,胡美静,陈玉波,苏毅,李惠平,谢淑芳,黄琼,李晓花[5](2011)在《玉米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探讨了玉米纹枯病的症状、病原菌、致病机理、发病规律、防治策略及纹枯病抗性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以期为玉米纹枯病防治提供参考。
董立,马继芳,郑直,李志勇,全建章,刘磊,甘耀进,董志平[6](2010)在《谷子纹枯病生防菌株筛选及防治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别从河北省的石家庄、承德以及山东省济南的纹枯病病田根际土壤样品中筛选到3株高活性菌株SB8、SB10和SB13,并对其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株生防菌株对谷子纹枯病防治效果显着。第1次调查,3株生防菌株防效分别达到77.9%、77.9%和76.0%,低于三唑酮的防治效果(80.4%),但与烯唑醇防治效果(77.2%)相当;第2次调查结果显示,生防菌株可有效抑制病情进一步扩展,优于2种化学药剂。
闫宏山,刘金荣,王素英,路志国,刘海平,蒋自可,宋宗强[7](2009)在《2004~2008年华北夏谷区试品种(系)抗性分析》文中指出对我国华北夏谷生态区2004~2008年不同年份谷子品种(系)的抗逆性和抗病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谷锈病、谷瘟病、纹枯病是目前华北夏谷区主要病害,常年发生,特别是纹枯病呈显着上升趋势;白发病、线虫病是华北夏谷区次要病害,个别年份发病较重。
薛腾[8](2009)在《辽宁玉米纹枯病流行动态及其预测预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Zea mays L.)是辽宁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近年来,玉米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iihn)的发生与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给玉米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尤其在为提高玉米产量而大力推广新型丰产栽培模式以实现增密增产目标的形势下,玉米纹枯病更成为辽宁玉米高产、丰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为明晰辽宁不同生态区玉米纹枯病发生的基本情况和病害灾变规律,本研究对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监测,结合田间人工接种试验,明确了玉米纹枯病流行的时空动态,并研究了新型丰产栽培模式对纹枯病及叶斑病流行动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病害时空流行动态模拟模型及产量损失估计模型,取得的具体成果如下:1.对辽宁省不同生态区玉米纹枯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监测。调查结果表明:一般年份,辽宁省玉米纹枯病的发病率在40%-85%,严重年份部分地区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已由次要病害上升为玉米生产上新的威胁。虽然纹枯病在各生态区均有发生,但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在地区间和年份间存在显着差异。在丹东、大连等辽南湿润区,病害的发病率常年在80%以上,已成为限制当地玉米生产的最重要的病害之一。2.对采自11个代表地区124株病原菌进行了菌丝融合群鉴定。鉴定结果表明:AGl-IA融合亚群是辽宁省玉米纹枯病的优势菌群,占所有分离菌株的97.6%,另有3株分离自大连瓦房店病害标样的菌株属于AG4-HGI融合亚群,这是首次在在辽宁省玉米纹枯病标样上分离到除AGl-IA融合亚群以外的菌株。3.连续2年对14个辽宁主栽玉米品种进行了纹枯病抗病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没有高抗或抗病品种,多数表现为感病或高感。不同品种在抗性上存在着显着性差异,其中,丹玉88和屯玉42在2年的试验中均表现为中抗。此外,各品种抗病性不同年份间存在显着差异,气候条件是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对品种的抗病鉴定不能依据一年的数据进行判断,要综合多年的数据分析,才能反映品种的实际抗性水平。4.对病情指数随时间的增长情况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可以反映病害在沈阳地区发生与流行的时间动态的生物数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Logistic模型和Gompertz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病情指数的变化趋势。无论是品种间还是年度间,Logistic模型的拟合度都要优于Gompertz模型,是模拟玉米纹枯病流行时间动态的最佳模型。模型的表达式为:Xt=(?),(R2=0.9953)。5.通过连续2年的试验,对玉米纹枯病的空间传播方式进行了研究。首次证明:玉米纹枯病在田间单一生长季内不存在空间传播,或传播距离很短,不能依靠气生菌丝或病健叶接触向邻近植株扩展蔓延,是否可以通过落入土中的菌核经雨水反溅进行空间传播有待进一步验证。这与其他学者的结论和教科书的描述截然不同。试验还首次对玉米纹枯病不同时期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株在整个生长季内均表现为随机分布,试验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6.首次对玉米纹枯病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流行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新型丰产栽培模式之间以及与常规模式之间病害的病情指数存在显着性差异,严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双株紧靠>双株定向>常规栽培>稀密交错>大垅双行>二比空。不同栽培模式间在病害的指数增长期流行速率不同,二比空和大垄双行的增长速率显着低于其他栽培模式,这是导致发病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其他栽培模式的根本原因。由试验结果可知,各栽培模式下的病株率基本相同,增长情况也大体一致,这主要是由于纹枯病在田间不存在空间传播再侵染所导致。病株率相同,而病情指数不同,表明病株的病害级别不同。主要原因是新型栽培模式创造了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了田间的温湿度,减缓了病菌扩展的速度,从而降低了发病程度。7.对以玉米灰斑病为代表的玉米叶斑病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流行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灰斑病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时间动态大致相同,呈典型的“S”型曲线,且各栽培模式的病情指数也基本一致,没有显着差别,说明新型栽培模式对玉米叶斑病的时间流行动态没有显着影响。玉米灰斑病的空间传播表现为中心式传播规律,幂函数模型Y=a(x2+y2)b、含有x2+y2形式的圆型分布模型和含有a(x2+y2)+bx+cy+d形式的椭圆型分布模型,是反映病害空间增长过程和分布情况的最佳模型。病害的空间传播受寄主空间分布和风向风速的影响较大,而新型栽培模式良好的通风条件和密植栽培形式,增加了孢子的传播距离,提高了孢子着落在寄主叶片上的概率,促进了叶斑病的传播。8.对玉米纹枯病引致玉米产量损失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玉米纹枯病产量损失估计模型。玉米纹枯病引致产量损失的主要机制是降低籽粒饱满度和果穗的结实率。在病害影响下,百粒重和行粒数等产量性状在不发病与病害2级、3级、4级之间有显着差异,在3级与4级间的差异尤为显着,表明病斑越接近穗位,病害对产量的影响越大,尤其是影响到以穗位为中心的棒三叶时表现尤为敏感。拟合不同模拟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三次多项式模型(Cubic model)是模拟病害级别与产量损失率之间关系的最佳模型,模型表达式为:Y=-0.678x3+5.211x2-1.388x+14.733,而幂指数模型是模拟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之间关系的最佳模型,模型表达式为:Y=0.969*x0.919。
郭红亮,栗建枝,常海霞,郑向阳,王国平,王高宏[9](2008)在《2003-2006年谷子西北区试品种(系)抗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对我国西北谷子生态区2003-2006年不同年份谷子品种(系)的抗逆性和抗病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谷锈病、谷瘟病、红叶病、白发病、谷子钻心虫等是西北春谷区主要病虫害,特别是红叶病呈上升趋势。②黑穗病发病率较小,发病幅度仅为0-0.29%,但呈上升趋势,纹枯病不是西北春谷区主要病害。③西北区谷子育种的育种目标不应单单考虑高产稳产,而且应考虑包括该地区主要病虫抗性育种的综合性状。
王燕[10](2008)在《谷子纹枯病拮抗菌株筛选及其抗菌物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旨在从谷子纹枯病根际土壤中分离并筛选出对谷子纹枯病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生防菌,并对其发酵条件和产生的活性物质进行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由全国各谷子产区采集谷子纹枯病根际土壤样品,通过梯度稀释法对土壤样品进行分离,共分离到包括细菌、链霉菌、真菌在内的土壤微生物1346株。通过对峙培养法,共筛选到拮抗细菌16株,链霉菌1株,木霉菌3株。其中链霉菌SS56抑菌活性最高,发酵液平皿和盆栽试验抑菌活性测定显示了较强的抑菌活性。SS56菌株对所有作物的纹枯病菌及某些主要作物的土传病害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抑菌谱较广。(2)根据SS56菌株的菌丝和孢子形态及其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试验,初步判定其为灰绿链霉菌。SS56对纹枯病菌气生菌丝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显微镜观察,初步明确了SS56主要通过分泌活性物质抑制谷子纹枯病菌菌丝的生长和伸长,造成菌丝节间缩短,分枝增多,弯曲变形;菌丝体原生质凝集,顶端生长点膨大,内容物外泄。(3)对SS56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21种常用链霉菌发酵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显示,PD培养液为最适发酵培养基;以PD为发酵培养基对菌株发酵的接种菌龄、接种量、发酵温度、摇床转速和发酵时间等条件进行了选择,结果显示,SS56在接种菌龄4天,接种量为10%,发酵温度为31℃,摇床转速160rpm,培养4天,初始pH8为最适发酵条件。(5)对SS56发酵液中活性物质的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物质在弱酸和中性pH条件下稳定;较耐高温,在80℃仍稳定存在,100℃时活性有所降低,121℃活性完全丧失。有效期较长,6个月后仍具有活性。(6)对SS56抑菌活性物质提取和分离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菌体和发酵液均有活性物质存在,采用乙酸乙酯静置萃取的方法可将活性物质分离,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有机相中,推测链霉菌SS56所产活性物质为脂溶性物质。静置吸附试验显示,强极性大孔吸附树脂NKA-9可将活性物质吸附。将洗脱液分段收集,并对各组洗脱液性进行活性测定,对活性组分利用TLC法分离制备。将TLC制备结果条带分别回收测活,经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显示为一纯度较高单峰,可进一步进行结构鉴定。
二、谷子纹枯病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谷子纹枯病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Soru#1×Naxos”RIL群体抗小麦纹枯病QTL定位及簇毛麦抗纹枯病基因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麦纹枯病研究进展 |
1.1 小麦纹枯病地理分布与危害 |
1.2 小麦纹枯病病原学 |
1.3 小麦纹枯病的发病规律与病症 |
1.4 小麦纹枯病的影响因素 |
1.5 小麦植株形态以及致病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对纹枯病的影响 |
1.6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措施 |
1.7 小麦纹枯病抗性研究 |
2 小麦近缘种抗纹枯病资源发掘 |
2.1 小麦的基因资源 |
2.2 小麦野生近缘物种中蕴含丰富的抗性基因,通过种质创新发掘抗小麦纹枯病基因是解决抗源缺乏的重要途径 |
2.3 簇毛麦优异基因发掘与利用进展 |
3 小麦纹枯病研究中的问题与展望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Soru#1×Naxos”RIL群体抗小麦纹枯病QTL定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菌种制备、接种以及病情统计 |
1.4 小麦抽穗期、株高以及茎秆壁厚的调查 |
1.5 SNP标记基因型分析 |
1.6 群体遗传图谱构建 |
1.7 QTL定位分析 |
1.8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小麦纹枯病抗性表现 |
2.2 SNP标记基因分型与遗传图谱构建 |
2.3 抗纹枯病QTL定位 |
2.4 小麦纹枯病抗性与抽穗期、株高和壁厚的关系 |
3 讨论 |
3.1 环境因素以及鉴定方法对小麦纹枯病的影响 |
3.2 SNP标记构建RIL群体遗传图谱 |
3.3 小麦纹枯病抗性QTL |
3.4 小麦纹枯病抗性QTL与株高、抽穗期和壁厚的关系 |
第三章 小麦-簇毛麦易位系抗纹枯病基因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小麦材料 |
1.2 供试菌株、接种以及鉴定方法 |
1.3 供试小麦成株期抗性鉴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013-2017年小麦生长季供试材料的纹枯病抗性鉴定与分析 |
2.2 2017-2019年小麦-簇毛麦易位系材料的纹枯病抗性鉴定与分析 |
2.3 2018-2019年簇毛麦近等基因系材料纹枯病鉴定与分析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2)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化感物质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小麦纹枯病发生情况 |
1.1小麦纹枯病发生与分布 |
1.2 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 |
1.3 小麦纹枯病发生原因 |
1.4 小麦纹枯病防治措施 |
2 植物土传病害病原菌种类 |
2.1 粮棉油料作物土传病原菌 |
2.2 园艺作物土传病原菌 |
2.3 中草药土传病原菌 |
2.4 林木土传病原菌 |
3 化感物质对植物土传病害的影响 |
3.1 植株组织腐解/浸提物质中化感物质种类 |
3.2 化感物质对病原菌致病力的影响 |
4 科学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秸秆还田麦区纹枯病菌群体构成及优势菌群时空分布 |
第一节 冀鲁豫秸秆还田麦区纹枯病菌群体构成及其致病力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冀鲁豫秸秆还田麦区小麦纹枯病菌菌丝融合群种类分布 |
2.2 冀鲁豫秸秆还田麦区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差异分析 |
2.3 冀鲁豫秸秆还田地块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特征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节 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玉米种植体系中禾谷丝核菌时空分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麦玉米植株组织及土壤中禾谷丝核菌Q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
2.2 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体系中禾谷丝核菌时空分布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章 玉米秸秆还田对小麦根际微生物种群特征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纹枯病发生程度 |
2.2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
2.3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 |
2.4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菌群alpha多样性 |
2.5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beta多样性 |
2.6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和秸秆还田年限、病情指数相关性 |
2.7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小麦根际土壤中真菌和细菌主成分分析 |
3 讨论 |
3.1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程度 |
3.2 土壤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的丰度 |
3.3 土壤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群体构成的变化 |
3.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4 结论 |
第四章 秸秆还田产生的化感物质及其对禾谷丝核菌的影响 |
第一节 秸秆还田地块小麦根际土壤主要有机物质GC-MS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冀鲁豫秸秆还田地块小麦根际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种类及含量 |
2.2 冀鲁豫秸秆还田地块小麦根际土壤中有机化合物差异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节 小麦根际土壤中主要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3 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节 化感物质胁迫下禾谷丝核菌侵染小麦茎基部过程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化感物质胁迫下禾谷丝核菌在小麦茎基部细胞菌丝侵染率的变化 |
2.2 化感物质胁迫下禾谷丝核菌侵染小麦茎基部形态解剖学观察 |
2.3 化感物质及禾谷丝核菌协同对小麦生长指标的影响 |
2.4 化感物质胁迫下小麦纹枯病发病程度变化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节 不同生育期小麦根际土壤中主要化感物质的动态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已酸在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的变化特征 |
2.2 3-苯基-2-丙烯酸在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的变化特征 |
2.3 邻羟基苯甲酸在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的变化特征 |
2.4 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在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的变化特征 |
2.5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的变化特征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1.1 冀鲁豫秸秆还田麦区纹枯病菌以禾谷丝核菌为主 |
1.2 纹枯病优势菌禾谷丝核菌在小麦玉米种植体系中时空分布差异显着 |
1.3 长期秸秆还田导致小麦根际微生物群体构成向有利于纹枯病发生方向转变 |
1.4 秸秆还田产生的化感物质助长了纹枯病的发生 |
2 展望 |
2.1 秸秆还田土壤中优势化感物质与微生物群体构成相关性亟待明确 |
2.2 秸秆还田土壤中优势化感物质迁移过程急需探明 |
2.3 秸秆还田土壤中优势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毒素的影响有待解析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淄博地区谷子主要病害无公害防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谷子白发病 |
1.1 发病症状 |
1.2 发生规律 |
1.3 防治方法 |
2 谷瘟病 |
2.1 发病症状 |
2.2 发生规律 |
2.3 防治方法 |
3 谷子锈病 |
3.1 发病症状 |
3.2 发生规律 |
3.3 防治方法 |
4 纹枯病 |
4.1 发病症状 |
4.2 发生规律 |
4.3 防治方法 |
(4)玉米纹枯病抗性资源筛选及抗性QTL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纹枯病研究概述 |
1.1.1 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与危害 |
1.1.2 玉米纹枯发病症状 |
1.1.3 病原菌 |
1.1.4 致病机理 |
1.1.5 发病规律 |
1.1.6 玉米纹枯病的防治 |
1.1.7 纹枯病抗性鉴定方法 |
1.2 防御酶与植物抗病性关系的研究 |
1.2.1 防御酶的产生及研究 |
1.2.2 防御酶活性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 |
1.2.3 过氧化物酶的作用 |
1.3 纹枯病抗性QTL定位研究进展 |
1.3.1 玉米抗纹枯病QTL研究现况 |
1.3.2 QTL定位的局限性及元分析的应用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玉米纹枯病抗性鉴定 |
2.1.1 供试材料 |
2.1.2 田间试验设计 |
2.1.3 接种体的准备与接种方法 |
2.1.4 纹枯病抗性评价 |
2.1.5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2.2 过氧化物酶的活力测量 |
2.2.1 供试材料 |
2.2.2 接种体的准备与接种方法 |
2.2.3 供试材料的处理 |
2.2.4 仪器与试剂 |
2.2.5 POD活力测量原理及方法 |
2.2.6 数据处理 |
2.3 玉米纹枯病抗性QTL元分析 |
2.3.1 玉米抗纹枯病QTL信息的收集 |
2.3.2 数据的标准化 |
2.3.3 控制玉米纹枯病抗性QTL的映射 |
2.3.4 QTL整合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玉米纹枯病抗性鉴定 |
3.1.1 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
3.1.2 病情指数及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 |
3.1.3 病情指数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2 玉米自交系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检测 |
3.2.1 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分析 |
3.2.2 POD活性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
3.3 玉米纹枯病抗性QTL元分析 |
3.3.1 图谱和QTL映射结果 |
3.3.2 抗纹枯病“一致性”QTL分析 |
4. 讨论 |
4.1 玉米纹枯病抗性鉴定 |
4.1.1 玉米种植资源抗性鉴定及评价 |
4.1.2 玉米农艺性状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 |
4.1.3 玉米纹枯病抗性鉴定方法探讨 |
4.2 POD活性变化规律 |
4.3 POD活性与植物抗病性关系 |
4.3.1 POD活性变化幅度与寄主抗性关系 |
4.3.2 POD活性峰值与寄主抗病性关系 |
4.3.3 本底POD活性差异与寄主抗病性关系 |
4.4 玉米纹枯病抗性QTL元分析 |
4.4.1 “一致性"QTL的鉴定及应用 |
4.4.2 抗性指标与调查时期的探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5)玉米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玉米纹枯病概况及病症 |
1.1 玉米纹枯病概况 |
1.2 玉米纹枯病病症 |
2 玉米纹枯病病原菌 |
2.1 玉米纹枯病病原菌种类及其融合群 |
2.2 玉米纹枯病病原菌生理生态和生物学特性 |
2.3 玉米纹枯病病原菌的侵染循环途径与过程 |
2.4 玉米纹枯病病原菌的致病机理 |
3 玉米纹枯病的危害规律和影响因素 |
3.1 玉米发育阶段与感病性 |
3.2 玉米纹枯病病发影响因素 |
3.2.1 品种因素 |
3.2.2 气象因素 |
3.2.3 种植密度 |
3.2.4 耕作制度和栽培措施 |
3.2.5 肥力和地势 |
4 玉米纹枯病危害损失及影响程度因素 |
5 玉米纹枯病的防治 |
5.1 农业防治 |
5.2 药物防治 |
5.3 生物防治 |
6 玉米纹枯病的抗病机制 |
7 玉米纹枯病抗性遗传和抗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策略 |
7.1 玉米纹枯病抗病资源筛选 |
7.2 玉米纹枯病抗性的数量性状位点定位 |
7.2.1 玉米纹枯病的抗性遗传研究 |
7.2.2 玉米纹枯病抗病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6)谷子纹枯病生防菌株筛选及防治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谷子纹枯病拮抗菌株的筛选 |
1.2.2 生防菌株田间防效初步研究 |
1.2.3 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谷子纹枯病拮抗菌株的筛选 |
2.2 生防菌株田间防效初步研究 |
3 结论与讨论 |
(7)2004~2008年华北夏谷区试品种(系)抗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及调查项目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004~2008年参试品种 (系) 抗性分析 |
2.2 2004~2008年各参试品种 (系) 主要抗逆性与病害分析 |
2.2.1 抗倒性、抗旱性、耐涝性分析。 |
2.2.2 谷锈病、谷瘟病、纹枯病发病分析。 |
2.2.3 白发病、红叶病、线虫病、蛀茎率发病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8)辽宁玉米纹枯病流行动态及其预测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玉米纹枯病及农业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
第一节 玉米纹枯病研究进展 |
1 玉米纹枯病的分布及危害 |
2 玉米纹枯病的症状表现及分级标准 |
3 病原学 |
4 玉米纹枯病的侵染循环和侵染途径 |
5 玉米纹枯病的流行规律 |
6 玉米纹枯病的致病机理、抗病机制及抗性遗传研究 |
7 玉米纹枯病的防治 |
第二节 模拟模型在植物病害预测和管理中的应用 |
1 模拟模型的概念 |
2 模拟模型的类型 |
3 农业模拟模型的特点及功能 |
4 农业模拟模型的研究进展 |
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辽宁玉米纹枯病流行动态监测及病原学基础研究 |
第一节 辽宁不同生态区玉米纹枯病田间病情监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辽宁玉米纹枯病病原菌菌丝融合群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节 辽宁主栽玉米品种对玉米纹枯病的抗病性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玉米纹枯病流行的时空动态研究 |
第一节 玉米纹枯病时间流行动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玉米纹枯病空间流行动态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纹枯病及灰斑病流行动态的影响 |
第一节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纹枯病流行动态的影响 |
1 部分新型玉米丰产栽培模式简介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灰斑病流行动态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玉米纹枯病产量损失的定量研究 |
第一节 玉米纹枯病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玉米纹枯病对玉米产量性状影响的方差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玉米纹枯病产量损失分析及损失估计模型的构建 |
1 玉米纹枯病产量损失分析 |
2 玉米纹枯病产量损失估计模型的构建 |
3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10)谷子纹枯病拮抗菌株筛选及其抗菌物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谷子纹枯病研究现状 |
1.1.1 谷子纹枯病发生情况 |
1.1.2 病原菌及危害特点 |
1.1.3 谷子纹枯病防治研究进展 |
1.2 农用抗生素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
1.2.1 农用抗生素的发展概况 |
1.2.2 农用抗生素的特点 |
1.2.3 农用抗生素在植病生防中的研究和应用 |
1.2.4 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
1.2.5 存在的问题 |
1.2.6 前景和展望 |
2 谷子纹枯病生防菌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拮抗菌对峙培养效果 |
2.2.2 种子处理及室内防效试验结果 |
2.2.3 SS56 生防抑菌谱的测定 |
2.3 小结 |
3 链霉菌SS56 的分类鉴定及其抑菌机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显微镜观察结果及电镜观察结果 |
3.2.2 链霉菌SS56 培养特征 |
3.2.3 生理生化反应 |
3.2.4 SS56 生防机制 |
3.3 小结 |
4 链霉菌SS56 抗菌活性物质的性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活性物质的萃取 |
4.2.2 酸碱稳定性 |
4.2.3 热稳定性 |
4.2.4 活性物质的有效期 |
4.3 小结 |
5 链霉菌SS56 摇瓶发酵工艺的优化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
5.2.2 种龄试验 |
5.2.3 接种量试验 |
5.2.4 摇瓶装量试验 |
5.2.5 发酵温度试验 |
5.2.6 摇床转速优化试验 |
5.2.7 发酵液初始pH 试验 |
5.3 小结 |
6 链霉菌SS56 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试验 |
6.2.2 薄层制备结果、 |
6.2.3 HPLC 检测结果 |
6.2.4 紫外分光测定 |
6.3 小结 |
讨论 |
1 拮抗菌 SS56 提取抗生素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
2 拮抗菌 SS56 具有极大开发潜力 |
3 拮抗菌 SS56 发酵工艺的可操作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含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谷子纹枯病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Soru#1×Naxos”RIL群体抗小麦纹枯病QTL定位及簇毛麦抗纹枯病基因发掘[D]. 孙大飞.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2]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化感物质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D]. 赵绪生.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3]淄博地区谷子主要病害无公害防控技术[J]. 杨平,巩法江,李娜. 农业科技通讯, 2014(11)
- [4]玉米纹枯病抗性资源筛选及抗性QTL元分析[D]. 陈文生.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5]玉米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展望[J]. 王兆富,闻禄,胡美静,陈玉波,苏毅,李惠平,谢淑芳,黄琼,李晓花. 辽宁农业科学, 2011(06)
- [6]谷子纹枯病生防菌株筛选及防治效果研究[J]. 董立,马继芳,郑直,李志勇,全建章,刘磊,甘耀进,董志平. 河北农业科学, 2010(11)
- [7]2004~2008年华北夏谷区试品种(系)抗性分析[J]. 闫宏山,刘金荣,王素英,路志国,刘海平,蒋自可,宋宗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09(11)
- [8]辽宁玉米纹枯病流行动态及其预测预警研究[D]. 薛腾. 沈阳农业大学, 2009(12)
- [9]2003-2006年谷子西北区试品种(系)抗性分析[J]. 郭红亮,栗建枝,常海霞,郑向阳,王国平,王高宏. 陕西农业科学, 2008(04)
- [10]谷子纹枯病拮抗菌株筛选及其抗菌物质的研究[D]. 王燕. 河北师范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