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兰州市秦王川盆地建设的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保建元[1](2021)在《故乡有条幸福河》文中指出我的家乡民乐乡,位于永登县西北角。东边横亘着奖俊岭,穿越东边的武胜驿镇,就可到达永登县城。西边蜿蜒着水磨沟,沿沟西行25公里出沟口,是享有八宝川腹地美称的连城镇,再往西边,是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吐鲁沟森林公园。故乡有条河。她从青海省海西州木里祁连山脉东段托来南山和大通山之间的沙杲森那穆吉木岭流淌出来,穿行于深窄的河谷,气势磅礴,雄浑激荡,将险要的两岸拍打得光怪陆离。她淌过青藏高原边缘,吸纳上百条草原山涧支流,流过黄土高原的高山深谷,在民和县享堂峡注入湟水,而后奔流入海。流经之处,草原芬芳,大地肥沃。
杨泽宽[2](2021)在《兰州锦汇集团马家窑彩陶综合文旅项目开发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旅游的纵深发展,促进了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消费需求的转变,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趋于多元化,文化旅游与精神旅游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观光旅游。文旅综合项目在打造特色旅游经济、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兰州新区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以打造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重点,以建设华夏彩陶之乡为路径,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支持文旅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地方品牌,提升城市文化氛围与城市形象。论文重点研究兰州新区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的开发策略,以彩陶文化旅游为突破口,立足兰州新区马家窑彩陶遗址的保护与发展,通过文化旅游等相关理论的梳理,在调研当前文化旅游现状及马家窑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对项目资源、政策、项目条件及市场等基本条件进行深入分析,结合项目资源优势、政策支撑力度、项目现状条件、企业开发管理水平及经验,确定兰州新区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在总体、产业及功能方面的定位,制定项目的竞争与营销、开发、规划设计及实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开发策略,通过制定“彩陶文化”多元发展战略,生态培育,激活周边各种文化资源等策略,从多角度为马家窑彩陶文化资源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整合资源、创造条件,塑造地域文化旅游品牌,促进地域文旅产业健康发展。
张璐韡[3](2020)在《基于山水格局特征的兰州主城区绿色空间构建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中国城市化进程飞速推进,各个城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历史文化的衰落、城市特色的丧失都是当代城市所面对的问题,山水格局的构建对于解决上述问题有重要的意义。城市绿色空间是塑造山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在山水格局背景下绿色空间构建方法的文献讨论不多,西北山水城市的绿色空间构建方法研究尤为缺乏。所以本文将在保护和塑造山水格局的背景下,对兰州城市绿色空间的营造方法进行研讨。本文的研究分为构建依据、构建不足和构建策略三个阶段。首先,使用文献查阅、现场调研等方法梳理兰州在秦汉、隋唐、明清、建国后等不同阶段的城市发展过程并且使用多尺度形态解析法和形胜解析法对山水格局现状特征进行解析,从而提出绿色空间的构建依据;其次,根据兰州山水格局的优劣势发现兰州市绿色空间的构建不足和问题;最后,使用多层次构建法,基于以上不足从保护山水格局、发挥山水格局优势、弥补山水格局劣势和满足绿地游憩四个层面,从市域到主城区,在空间、结构、功能三个方面提出兰州市绿色空间的构建方法。本文将基于兰州山水格局的特征,对兰州市的绿色空间营建提供策略。发挥兰州山水格局优势,建立一个传承文化历史、具有山水景观风貌的“山-水-城”相互融合的城市,也为在山水格局保护和塑造的背景下,城市绿色空间的营造方法提供一些思路。
杨倩[4](2020)在《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型模式演进研究》文中认为新中国城市规划事业发展距今已有70余年,兰州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国家组织编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的首批城市之一,其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开创了兰州城市规划编制的历史先河,对中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影响较大;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从地区规划的视角切入,为兰州的本土规划实践做出了极大贡献;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跨世纪编制的全新思维,对于兰州区域层面的规划尝试意义重大;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的自主实践探索,为兰州的规划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四版总规的科学编制和协同指导下,兰州的城市发展蒸蒸日上。本文以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为研究对象,对指导总规编制的各版范型要素进行研究,并挖掘出各版总规间范型模式的演变轨迹,为兰州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文章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城市规划范型概念界定、该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论文研究难点与拟解决问题等;第二章为过渡章节,是对于兰州市的总体概况分析,以及对于兰州第一、二、三、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概括,为剩余章节对于兰州历版总规的范型模式系统分析奠定基础;第三章是从国家政策主导、规划主流思想影响、政治运动背景影响、规划教育影响、1956版《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指导、时代关键人物影响六个层面分别归纳总结出各个层面内主导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范型模式;第四章是从国家政策主导、地方政策主导、规划主流思想影响、规划教育影响、编制规范指引、时代关键人物影响、编制机构组织七个层面分别归纳总结出各个层面内主导兰州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范型模式;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是从国家政策主导、地方政策主导、规划主流思想影响、规划教育影响、编制规范指引、编制机构组织六个层面分别归纳总结出各个层面内主导兰州第三、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范型模式;第七章是通过对于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型来源和范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推断出兰州每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范型影响层次划分,再分别从中国传统规划模式影响、苏联规划模式影响、欧美规划模式影响、自主创新规划模式影响等四个方面分别总结出兰州第一、二、三、四版城市总体规划范型模式的演变轨迹,为兰州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路径参考和范型指导;第八章是对整篇论文的结论和展望。
张磊[5](2019)在《兰州新区环境地质问题综合研究》文中认为兰州-西宁经济区是党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方针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兰州新区是2012年8月国务院批准的第5个国家级新区,五道岘幅位于兰州新区的中部,面积415km2,是新区建设的重点区域,这里属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程度较低的地段,随着城市不断发展,人类工程活动规模和强度持续加剧,地质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需求空间十分巨大。本次通过现场调查、工程钻探、水文钻探、水质分析等手段,对新区的地层岩性、各含水层相互关系、地下水质量、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条件、盐渍土的分布等各种环境地质问题做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其中滑坡主要发育在区内东西两侧的黄土丘陵地带;崩塌、不稳定斜坡、黄土湿陷在东西两侧的黄土丘陵区和沟谷、盆地区的粉土中广泛分布;盐渍土在区内有较大面积的分布主要对农作物的生长有较大影响;研究区内私自打钻取水的现象十分严重,对地下水构成较大威胁;小型砂土矿分布广、数量多、影响面积大,对新区景观和土地利用有很大影响。通过具体的研究,摸清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规律,针对可能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手段,对新区建设和未来规划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是为兰州-西宁经济区规划建设提供基础地质资料,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顾磊[6](2017)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飞速推进,中国城市在这种背景下呈现出了一系列变化:如信息流动的加速、新兴产业的出现、文化的融合、城市空间的重构、地域之间的联系多样化等等。与此同时,中国城市与水之间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巨大的转折,这种转变发生在各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领域。为了探索城市与水之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基于“整体论”视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并遵循“概念建构-理论梳理与构架-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的研究脉络,采用长时间的参与观察法与实地访谈法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与文献所获资料相结合,对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明确了城市涉水景观的概念与分类;第二章首先在对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按阶段分析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政治经济背景以及城市政体,探析了转型中资本的循环与累积,以及行动者网络中多元化的参与角色及其联盟,最后尝试构建了转型的“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第三到第四章,以兰州与成都为案例,综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通过多案例研究法分别研究了各自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城市水设施景观转型、城市水文化景观转型。第五章在对兰州与成都案例深度透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第六章是结论和展望部分。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对“水景观”一词的深度梳理和剖析,提出了对城市涉水景观内涵的新认识,即这个概念兼具“视觉性”、“地方性”、“实体性”、“文化性”、“政治性”等综合特质。在此基础上,将城市涉水景观分为三个层次: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城市水设施景观和城市水文化景观。(2)中国城市水景转型过程具有复杂性特征,呈现出合作性与冲突性、全球化与地方性、路径依赖与不确定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混合特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在受到宏观结构力量驱动的同时,近几年一些个体与组织的微观行动在某些领域也能发挥显着的作用,同时一些偶然性、地方性与冲突性事件亦间接推进了城市水景的转型。城市之间也存在差异,如兰州市城市涉水景观中的商业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成都市除了商业性以外,还同时趋于公益性。(3)水体及其水岸景观、水设施景观、水文化景观这三类城市水景的转型过程不尽相同,在构成了自身“水-社会之循环网”同时,这几类景观网络彼此也互有交叉融为整体的网络。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与城市更新、房地产开发关系紧密,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投资建设与管理由单一的行政逻辑逐渐转为政企合作逻辑。城市设施景观大多为公益性工程,随科技进步和政府投入的驱动而增长,政企合作逐渐开展,部分设施也会间接促进房地产的发展。城市水文化景观从以前政府主导走向了多种形式并存,其中部分因地产或旅游开发趋于商业化,也有因民间社团的加入走向公益化道路。(4)中国城市水景转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时期,以工业化和初步城市化为主要特征,设施建设保障工业与城市的安全与繁荣,却疏远了人水关系,水体遭到填埋或污染,水文化开始没落;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发展,水体污染与填埋加剧。另外,一些河流整治工程开始修复河流与河岸,逐渐改变了城市水景的面貌。三是改革开放深化期——1990年代末期至今,城市化发展加速,水设施建设加快,水域填埋与人工湿地建设并存,部分设施与复兴的水文化景观促进了房地产的兴起、绅士化进程以及新经济的转型。此外,部分城市涉水景观还出现了公益化的趋势,以及2012年开始在国家生态文明政策倡导下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新发展态势。(5)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的特征发生了转变,即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府为主的动员、投资与管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引领下的政企合作、官民合作、乃至多层级合作的新模式。目前,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实际上处于传统“指令式”和“协作式”治理模式之间的混合状态。此外,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策略上应更要注重地方性、偶然性、可持续性、冲突性与兼容性,以促进多方共赢的局面,迈向多元目标与多元价值包容发展。
王云祥[7](2017)在《兰州现代城市规划演进历史研究》文中认为兰州作为“一五”时期的“八大重点城市”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进行工业建设的城市,兰州的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也是国家建委批准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如今兰州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节点城市,兰州新区作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在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60多年历程中,兰州城市规划的演进历史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它在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中的地位不容忽视。本论文以兰州现代城市规划为对象,从1954年的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到1978年的兰州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从2001年的兰州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到2011年的兰州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这四版城市总体规划见证着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时期与改革开放时期的前后两个30年。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以此来理解兰州现代城市规划演进的时代背景,通过对兰州现代城市规划进行历史分期并对演进的核心要素进行深入剖析,总结西北内陆的兰州城市发展演进的本质,并以小见大的透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史。在城市规划动力机制的演进方面,“一五”时期,兰州作为“八大重点城市”成为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化工基地,“156项工程”布局中六项重点工业项目的落地开启了兰州的现代化建设。“三线建设”时期,兰州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成为全国重要的国防工业基地和科研基地。在计划经济的这三十年,兰州不论在社会经济发展还是城市规划建设方面都起着表率作用。改革开放时期,随着国家经济重心的转移和经体体制的改革,兰州的经济地位不断下滑,但交通区位优势却在逐步加强。这一系列国家重大决策支持的根本原因在于兰州的战略地位,甘肃独特的地域形态将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和西藏这些有着相似宗教信仰的地区分割开来,作为多民族融合聚居区、作为中国西北的门户、作为甘肃行政中心的兰州,受地缘政治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它的战略保障功能远比经济发展重要,它更重要的作用是保持生态环境的稳定,保持民族地区的和谐,兰州在整个大西北安全稳定中担负着国土安全和民族稳定不可替代的重任。在城市规划空间格局的演进方面,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沿黄河带状布局的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确立了兰州现代城市空间的雏形,为兰州的城市发展建设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90年代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兰州两山夹一河的地貌限制与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兰州开始不断地寻求城市新的拓展空间。兰州新区作为国家批复的西北首个国家级新区恰恰解决了兰州可建用地不足的这一瓶颈限制,为兰州城市的拓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兰州新区现阶段的发展建设比较缓慢,要实现从一张白纸到一个增长极的跨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作为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的交汇地带,承担着兰州老城区外延发展使命的兰州国家级新区无疑是兰州获得国家重大决策支持的又一历史机遇。在“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当下,在兰州——西宁城市群的区域协同作用下,它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也是兰州未来经济的增长极。在城市规划范型的演进方面,兰州从1954年以苏联规划为蓝本,在苏联专家指导下编制的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到1978年在苏联规划模式背景下编制的兰州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再到2001年在欧美规划模式背景下编制的兰州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最后到2011年在学习吸收了更多国外城市规划模式的背景下我国自主创新编制的兰州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兰州这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见证了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前后两个30年的心路历程,也代表着中国现代城市规划范型的“源”与“流”。在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60多年历程中,除苏联规划模式的介入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意志的干预外,欧美规划模式更多的是作为自主创新的参照和学习,而中国传统规划模式和自主创新规划模式更是连续存在于兰州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的演进之中,但都离不开当时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和效仿的主流规划思想,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范型的演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轨迹。通过从城市规划的动力机制、城市空间格局和城市规划范型的演进方面研究兰州现代城市规划历史,一方面总结城市发展过程中规律性的内容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为兰州新的城市规划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另一方面反思近60多年来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是是非非,并以此来丰富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体系。
龚恒超[8](2015)在《兰州新区城市生态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共识,成为各个国家环境保护的重要概念。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强调结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育的环境经营理念,强调只有维持健全的环境才能支持长久的经济发展。过去城市规划的观点认为,城市是自然环境的对立面,与生态城市价值观是相违背的,但实际上,城市与环境保护有密切的联系,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使用上的需求,也考虑对于生态以及整体环境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国外发展生态城市的实际经验以及各评估指标的分析,以文献回顾方式进行研究,对于其定义及相关研究加以整合讨论并做出比较。城市生态建设强调的是城市发展不仅仅能够达到生态环境上的可持续,也期望在经济方面能够持续发展。预期成果在最后对兰州市新区的生态城市发展提出策略指导,也希望对未来作为国内类似条件城市做规划的参考有借鉴意义。本文首先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其次在介绍相关城市新区概述的基础上,结合领域内国内外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兰州新区进行生态改造的相关意向方案,并且随后文章主要分析了现阶段的兰州新城区具体城市生态设计面临的种种现象和问题,然后进一步研究其产生的内在因素,对以后更好地做好新城区城市生态的建设,且使其最终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最后结合兰州新区,从城市新区的生态设计的实际角度出发,结合宏观与微观尺度,具体深入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真正原因,旨在寻找其规律所在,重点对兰州新区生态空间结构分析、兰州新区绿色空间建设研究、兰州新区交通体系建设研究以及兰州新区生态开发建设。这项研究希望有助于为我国城市新区生态设计研究提供更为实际有效的方法。
宋琦[9](2013)在《兰州秦王川新区建筑基础选型及地基处理方案浅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兰州秦王川新区建设的一步步推进,一大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和建筑工程项目陆续开工建设。面对秦王川特殊的地层条件,对建筑物的基础选型和地基处理方法的合理选择就显得极为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和技术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本文根据近两年兰州秦王川新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经验,对新区建筑物的基础选型和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对今后的工作开展有所帮助。
华静[10](2012)在《嬗变中的甘肃引大入秦灌区少数民族移民研究 ——以秦王川东川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移民是一个人类迁徙与发展史上亘古不变的话题,本文从少数民族移民的角度出发,以秦王川东川移民村为据点,沿着纵向的历史车轮,从迁出地到迁入地的历史、地理,人文观点出发,涉及经济、社会、法制、文化等多方面内容,回顾历史、面对现实、展望未来,把握契机,综合诠释少数民族移民问题。秦王川是引大灌区移民的新家园,也是来自省内各少数民族移民的聚居地。引大入秦工程的竣工,使这些原先住在我省干旱缺水的极端环境下的少数民族在这里得到了生命之水滋润。这里聚居或散居的少数民族有回族、东乡族、蒙古族、藏族、满族、羌族、土族等共7842人,并建成了近十多个少数民族移民村,本文所研究的东川村就是这其中之一,该村也是引大灌区移民村中少数民族比例最多的东乡族移民村,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将东川村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了深入细致地调查,随着兰州新区在秦王川这块宝地的建立,又为东川村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新的机遇与挑战下,传统与现代、开发与保护、保留与抛弃等问题迎面而来……本文将权衡利弊,通过较为细致的研究与分析,作出具有可行性与前瞻性的建议与意见,供各位学者专家或有关部门予以参考指正。
二、兰州市秦王川盆地建设的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兰州市秦王川盆地建设的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2)兰州锦汇集团马家窑彩陶综合文旅项目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旅综合项目相关研究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文化旅游 |
2.1.2 文旅综合体 |
2.1.3 体验式旅游 |
2.1.4 遗产及遗产旅游 |
2.2 理论研究基础 |
2.2.1 产业经济理论 |
2.2.2 体验经济理论 |
2.2.3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理论 |
2.2.4 旅游景区开发理论 |
2.3.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综述 |
2.3.2 文旅项目开发研究综述 |
2.3.3 马家窑彩陶文化研究综述 |
第三章 文旅综合项目开发与马家窑彩陶文旅项目概述 |
3.1 文旅综合项目开发概述 |
3.1.1 文旅综合项目的开发意义 |
3.1.2 文旅综合项目开发类型 |
3.1.3 文旅综合项目开发的当前问题 |
3.2 马家窑彩陶文旅项目概述 |
3.2.1 马家窑彩陶文化资源概述 |
3.2.2 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的开发原则 |
3.2.3 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的开发思路 |
第四章 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可行性分析 |
4.1 资源分析 |
4.1.1 自然生态资源分析 |
4.1.2 人文景观资源分析 |
4.1.3 历史文化资源分析 |
4.2 市场分析 |
4.2.1 游客需求分析 |
4.2.2 周边旅游市场分析 |
4.3 政策分析 |
4.3.1 政府层面 |
4.3.2 文化层面 |
4.3.3 区域层面 |
4.4 项目现状条件分析 |
4.4.1 区位条件分析 |
4.4.2 交通分析 |
4.4.3 用地条件分析 |
4.4.4 场地分析 |
4.5 项目SWOT分析 |
4.5.1 Strengths(优势) |
4.5.2 Weakness(劣势) |
4.5.3 Opportunity(机遇) |
4.5.4 Threat(威胁) |
4.6 相关案例分析 |
4.6.1 良渚文化村文化遗址项目 |
4.6.2 三星堆国家考古公园项目 |
第五章 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开发的定位 |
5.1 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的总体定位 |
5.1.1 定位依据:统筹策划、协同发展 |
5.1.2 定位原则 |
5.1.3 总体目标 |
5.2 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的旅游形象定位 |
5.3 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的产业定位 |
5.4 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的功能定位 |
第六章 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的开发策略 |
6.1 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的整体规划 |
6.1.1 规划原则 |
6.1.2 空间结构规划与用地布局 |
6.1.3 建设开发控制 |
6.2 马家窑彩陶文旅项目的开发策略 |
6.2.1 项目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6.2.2 项目开发策略分析 |
6.2.3 项目开发模式 |
6.3 马家窑彩陶文旅综合项目竞争策略与营销策略 |
6.3.1 竞争发展策略 |
6.3.2 营销模式 |
6.3.3 盈利模式 |
6.4 项目开发管理的保障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山水格局特征的兰州主城区绿色空间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2.3 研究目的 |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相关理论 |
1.3.3 相关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构建意义——山水格局特征与城市绿色空间 |
2.1 山水格局与城市绿色空间的有机联系 |
2.1.1 山水格局是城市绿色空间的构建依据 |
2.1.2 城市绿色空间加强山水格局特征 |
2.1.3 城市山水格局和城市绿色空间都具有综合系统性 |
2.2 基于山水格局构建城市绿色空间的意义 |
2.2.1 营造生态基底 |
2.2.2 塑造城市特色 |
2.2.3 传承山水文化 |
2.2.4 赋予城市山水意向 |
2.2.5 构建兰州市独特的山水格局 |
3.构建依据——兰州城市沿革与兰州城市山水格局现状解析 |
3.1 兰州城市概述 |
3.1.1 区位 |
3.1.2 地质、地貌 |
3.1.3 气候 |
3.1.4 水文、土壤 |
3.1.5 植被与动物 |
3.2 兰州城市沿革 |
3.2.1 传统山水格局形成(秦汉至明清) |
3.2.2 “山-水-城”结构快速变化阶段(民国至今) |
3.3 兰州城市山水格局现状解析 |
3.3.1 兰州城市山水格局现状解析 |
3.4 本章小结: |
3.4.1 城市沿革梳理相关结论 |
3.4.2 城市山水格局解析相关结论 |
3.4.3 城市绿色空间的构建依据: |
4.构建不足—兰州城市绿色空间现状特征及主要问题 |
4.1 兰州城市绿色空间形成 |
4.1.1 天然林被丧失 |
4.1.2 人工造林活动 |
4.1.3 城市绿地建设 |
4.2 城市绿色空间现状特征及主要问题 |
4.2.1 兰州市绿色空间现状特征 |
4.2.2 兰州市绿色空间主要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5.构建策略—兰州城市绿色空间构建 |
5.1 构建原则 |
5.1.1 生态优先 |
5.1.2 系统整合 |
5.1.3 尊重历史 |
5.1.4 加强联系 |
5.2 构建策略 |
5.2.1 功能层面:生态—景观—文化多层次复合 |
5.2.2 空间层面:主城区内部绿色空间与外部自然空间多路径衔接 |
5.2.3 结构层面:点、线、面因境构形,多类型构建 |
5.3 构建途径 |
5.3.1 修复市域山水生态空间格局 |
5.3.2 强化主城区与市域环境高效互通的绿色廊道 |
5.3.3 塑造主城区绿色空间圈层结构 |
5.4 本章小结 |
6.结语 |
6.1 论文总结 |
6.1.1 主要研究内容 |
6.1.2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型模式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城市规划范型研究概述 |
1.4.2 国内城市规划范型研究概述 |
1.5 城市规划范型 |
1.6 该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 |
1.7 研究难点与拟解决问题 |
1.7.1 研究难点 |
1.7.2 拟解决问题 |
2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历史简况 |
2.1 兰州市概况 |
2.2 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概况(1954年—1972年) |
2.3 兰州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概况(1978年—2000年) |
2.4 兰州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概况(2001年—2010年) |
2.5 兰州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概况(2011年—2020年) |
3 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范型模式 |
3.1 国家政策主导下的范型模式 |
3.1.1 苏联援华与“156项”工程布局 |
3.1.2 “一五”计划与“八大重点工业城市” |
3.2 规划主流思想影响下的范型模式 |
3.2.1 欧美模式直接影响下的规划初创—1951稿兰州都市计划 |
3.2.2 苏联模式间接影响下的规划重塑—1952稿兰州新都市计划 |
3.2.3 苏联模式直接影响下的规划编制—1954版兰州城市总体规划 |
3.3 政治运动背景下的范型模式 |
3.3.1 “厉行节约”与“反四过” |
3.3.2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
3.3.3 “设计革命”与“文化大革命” |
3.4 规划教育影响下的范型模式 |
3.4.1 城市规划专业的孕育阶段 |
3.4.2 城市规划专业的起步阶段 |
3.4.3 城市规划专业的雏形奠定 |
3.5 1956版《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指导下的范型模式 |
3.6 时代关键人物影响下的范型模式 |
3.6.1 任震英先生主持编制 |
3.6.2 苏联专家指导编制 |
3.6.3 国内相关专家配合编制 |
3.7 小结 |
4 兰州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范型模式 |
4.1 国家政策主导下的范型模式 |
4.1.1 “三线建设”与国防工业发展 |
4.1.2 “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体制 |
4.2 地方政策主导下的范型模式 |
4.3 规划主流思想影响下的范型模式 |
4.3.1 欧美模式显性影响下的规划范型模式 |
4.3.2 苏联模式隐性影响下的规划范型模式 |
4.4 规划教育影响下的范型模式 |
4.4.1 城市规划专业的停滞阶段 |
4.4.2 城市规划专业的复苏阶段 |
4.4.3 城市规划专业的缓慢发展阶段 |
4.5 编制规范指引下的范型模式 |
4.5.1 1980版《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的颁布 |
4.5.2 1984版《城市规划条例》的颁布 |
4.6 时代关键人物影响下的范型模式 |
4.6.1 任震英先生主持编制 |
4.6.2 国内相关专家指导编制 |
4.7 编制机构组织下的范型模式 |
4.8 小结 |
5 兰州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范型模式 |
5.1 国家政策主导下的范型模式 |
5.1.1 “世纪之交”下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
5.1.2 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立 |
5.2 地方政策主导下的范型模式 |
5.2.1 兰州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
5.2.2 兰州“三滩新城”规划构想的提出 |
5.2.3 兰州市域城镇体系建构中的范型模式 |
5.3 规划主流思想影响下的范型模式 |
5.3.1 可持续发展战略影响下的规划范型模式 |
5.3.2 “新城理念”流行下的规划范型模式 |
5.3.3 多中心规划理念影响下的规划范型模式 |
5.4 规划教育影响下的范型模式 |
5.4.1 城市规划教育行业逐步崛起 |
5.4.2 规划界的国际交流日益密切 |
5.4.3 城市规划教育的综合性特征显现 |
5.4.4 计算机技术在规划行业的应用 |
5.5 编制规范指引下的范型模式 |
5.5.1 199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实施 |
5.5.2 1991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实施 |
5.6 编制机构组织下的范型模式 |
5.7 小结 |
6 兰州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范型模式 |
6.1 国家政策主导下的范型模式 |
6.1.1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 |
6.1.2 “跨越式发展再造兰州”战略指引 |
6.1.3 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的设立 |
6.2 地方政策主导下的范型模式 |
6.2.1 甘肃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 |
6.2.2 兰州市“十二五”企业出城入园 |
6.3 规划主流思想影响下的范型模式 |
6.3.1 规划作为实现多元协调发展的公共政策 |
6.3.2 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下的规划范型模式 |
6.3.3 有机疏散理论影响下的规划范型模式 |
6.3.4 生态文明理念倡导下的规划范型模式 |
6.4 规划教育影响下的范型模式 |
6.4.1 高层次规划教育人才的需求增加 |
6.4.2 “城乡规划学”专业升为一级学科 |
6.4.3 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日趋多元化 |
6.4.4 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科体系逐渐成熟 |
6.5 编制规范指引下的范型模式 |
6.5.1 2008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实施 |
6.5.2 2006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实施 |
6.6 编制机构组织下的范型模式 |
6.6.1 修编领导小组的成立 |
6.6.2 修编审查的汇报历程 |
6.7 小结 |
7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范型模式的演变轨迹 |
7.1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范型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1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型来源 |
7.1.2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型影响因素 |
7.2 中国传统规划模式对兰州总规的内涵式影响 |
7.2.1 中国传统规划模式对兰州一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2.2 中国传统规划模式对兰州二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2.3 中国传统规划模式对兰州三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2.4 中国传统规划模式对兰州四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3 苏联规划模式对兰州总规的里程碑式影响 |
7.3.1 苏联规划模式对兰州一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3.2 苏联规划模式对兰州二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3.3 苏联规划模式对兰州三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3.4 苏联规划模式对兰州四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4 欧美规划模式对兰州总规的引导式影响 |
7.4.1 欧美规划模式对兰州一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4.2 欧美规划模式对兰州二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4.3 欧美规划模式对兰州三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4.4 欧美规划模式对兰州四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5 自主创新规划模式对兰州总规的指导式影响 |
7.5.1 自主创新规划模式对兰州一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5.2 自主创新规划模式对兰州二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5.3 自主创新规划模式对兰州三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5.4 自主创新规划模式对兰州四版总规的编制影响 |
7.5.5 国土空间规划模式对兰州总体规划的编制影响 |
7.6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型演进规律清晰可辨 |
8.1.2 兰州历版总规编制的主导范型模式时代特征鲜明 |
8.1.3 兰州历版总规编制范型模式具有明显的延续性 |
8.1.4 兰州历版总规编制的范型构成要素影响各有侧重 |
8.1.5 历版范型规律可为兰州国土空间总规提供历史参照 |
8.2 研究的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及后期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兰州新区环境地质问题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环境地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前人工作程度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和方法 |
1.6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2.1 剥蚀堆积平原地貌 |
2.2.2 剥蚀堆积丘陵地貌 |
2.3 气象 |
2.4 水文 |
2.5 土壤 |
2.6 植被 |
2.7 社会经济 |
2.8 地层岩性 |
2.8.1 志留系下统肮脏沟组(S1a) |
2.8.2 新近系咸水河组(N1x) |
2.8.3 第四系(Q) |
2.9 地质构造 |
2.9.1 区域构造特征 |
2.9.2 盆地构造特征 |
2.9.3 地震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特征 |
3.1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特征 |
3.1.1 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
3.1.2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 |
3.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3.2.1 地下水的补给 |
3.2.2 径流条件 |
3.2.3 排泄条件 |
3.3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
3.4 地下水动态特征 |
3.4.1 水位年动态 |
3.4.2 水质年动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区 |
4.1 岩土体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
4.1.1 岩体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
4.1.2 土体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
4.2 第四系地层分布规律 |
4.2.1 第四系地层分布规律 |
4.3 工程地质分区及稳定性评价 |
4.3.1 分区原则及分区命名 |
4.3.2 分区工程地质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壤盐渍化 |
5.1 土壤盐渍化状况 |
5.2 土壤盐渍化环境 |
5.2.1 土壤盐渍化形成因素 |
5.2.2 土壤盐渍化成因类型 |
5.3 土壤盐渍化特征 |
5.3.1 土壤盐份组成 |
5.3.2 土盐化学类型 |
5.3.3 土壤次生盐渍化地下水临界埋深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质灾害 |
6.1 地质灾害类型 |
6.1.1 滑坡 |
6.1.2 崩塌 |
6.1.3 不稳定斜坡 |
6.1.4 黄土湿陷 |
6.1.5 盐胀溶沉 |
6.2 地质灾害分布发育规律与特征 |
6.2.1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
6.2.2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
6.2.3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环境地质问题研究 |
7.1 地下水水质评价及开发利用 |
7.1.1 地下水含水层关系 |
7.1.2 地下水评价 |
7.1.3 地下水开发利用意见 |
7.2 土壤盐渍化分区及防治对策 |
7.2.1 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分区 |
7.2.2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防治措施 |
7.3 典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及防治对策 |
7.3.1 康家圈村滑坡(WH-03) |
7.3.2 史喇口村崩塌(WB-03) |
7.3.3 史喇口村不稳定斜坡(WX-01) |
7.4 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
7.4.1 小型砂土矿的开采对环境地质的影响 |
7.4.2 平山造地、道路建设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选题背景 |
1.2.1 水与城市的复杂关系 |
1.2.2 中国城市转型与城市涉水景观 |
1.2.3 在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碰撞的城市涉水景观 |
1.3 选题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进展与科学问题 |
1.4.1 研究进展 |
1.4.2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思路与组织框架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6 案例地选择及资料来源 |
1.6.1 案例地选择 |
1.6.2 资料与数据来源 |
第二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构架 |
2.1 理论梳理 |
2.1.1 城市政治生态学理论 |
2.1.2 城市政体理论与增长机器理论 |
2.1.3 尺度政治理论 |
2.1.4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理论 |
2.1.5 从科层制到治理理论 |
2.1.6 现代性理论 |
2.1.7 后现代性理论与后现代城市 |
2.1.8 空间的生产与第三空间理论 |
2.2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模式建构 |
2.2.1 转型中的政治经济背景与城市政体 |
2.2.2 转型的资本视角:循环与累积 |
2.2.3 转型的行动者网络视角:角色多元化与结盟网络化 |
2.2.4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
3.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
3.1.1 穿城而过: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
3.1.2 与河争地:人与洪水的游击战 |
3.1.3 政府主导下的水岸开发:黄河风情线及沿岸域的变迁 |
3.1.4 市政府控制下的中小型河道:填埋、利用与整治 |
3.1.5 被遗忘的水景观:滩滩相连的候鸟天堂 |
3.1.6 河谷型城市特殊的水景观:排洪沟、山洪、泥石流与滑坡 |
3.1.7 美中不足:公众感知的兰州城市河流及其沿岸景观 |
3.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
3.2.1 兰州供水历史回顾:从溥惠渠到刘家峡 |
3.2.2 政府失职与企业失责:兰州城市供水事故的频发 |
3.2.3 城市水源地的隐患与监督:水电业的霸权与NGO的努力 |
3.2.4 黄土山上造青山:自上而下的南北两山绿化上水工程 |
3.2.5 理不清的污水、雨水与洪水:城市排水曲折的现代化进程 |
3.2.6 迈向公私合伙:滨河交通设施的跨越发展 |
3.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
3.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
3.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
3.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
4.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
4.1.1 溯流而上: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
4.1.2 政府主导下的治河工程:里程碑式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 |
4.1.3 政企合作的进阶与退二进三的开端:沙河综合整治工程与东调工程 |
4.1.4 NGO发起的反河流填埋运动:西郊河事件 |
4.1.5 社区发起的城市湿地保留运动:大观堰事件 |
4.1.6 企业插手下的市政郊野公园:城市绿化水系网络的非均衡发展 |
4.1.7 新时代的绿色治理体制:环城生态圈以及人工湿地打造 |
4.1.8 豪华的“腐烂河”:公众感知的成都城市河流及其水岸景观 |
4.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
4.2.1 供水历史的转折:从都江堰到李家岩 |
4.2.2 公众反坝运动的第一次胜利:杨柳湖水电站事件 |
4.2.3 城市生命线上广泛的反水电联盟:柏条河事件 |
4.2.4 国家的回归与地方的失落:城市排污设施的演进过程 |
4.2.5 雨洪管理专家话语的转变:从灰色设施到绿色设施 |
4.2.6 被各种设施阻碍的水路交通:撑不起的城市航运 |
4.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
4.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
4.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
4.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 |
5.1 科层制的固守与超越: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
5.1.1 中国涉水事务的科层制 |
5.1.2 涉水事务的地方层级 |
5.2 网络、冲突与尺度政治: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
5.2.1 水景行动者网络及其冲突 |
5.2.2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尺度政治视角 |
5.3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模式 |
5.3.1 协作式治理:能力与局限 |
5.3.2 治理的谱系:从兰州到成都 |
5.3.3 治理的拓展:治理术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7)兰州现代城市规划演进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城市规划历史研究概述 |
1.4.2 国内城市规划历史研究概述 |
1.4.3 相关专题研究概述 |
1.5 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难点与拟解决的问题 |
1.6.1 研究难点 |
1.6.2 拟解决的问题 |
2 兰州现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 |
2.1 兰州区域概况 |
2.1.1 城市历史沿革 |
2.1.2 自然地理条件 |
2.1.3 社会经济发展 |
2.1.4 区位交通优势 |
2.2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 |
2.2.1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7 年) |
2.2.2 改革开放时期(1978—今) |
2.3 兰州现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 |
2.3.1 初创期(1949—1960 年) |
2.3.2 停滞期(1961—1974 年) |
2.3.3 重启期(1975—2000 年) |
2.3.4 转型期(2001—2010 年) |
2.3.5 创新期(2011 年以后) |
2.4 兰州现代城市规划历史演进的核心要素 |
3 兰州现代城市规划动力机制的演进 |
3.1“156 项工程”与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 |
3.1.1“156 项工程”与“八大重点城市” |
3.1.2“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工业城市”定位的确立 |
3.1.3“156 项目”的落地与兰州的崛起 |
3.2“三线建设”与兰州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 |
3.2.1“三线建设”与国防工业发展 |
3.2.2“反修前哨,是第一线城市”定位的确立 |
3.2.3“三线建设”与兰州的持续发展 |
3.2.4“改革开放”后兰州经济地位的下滑 |
3.3“西部大开发”与兰州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 |
3.3.1“西部大开发”与城市建设新机遇 |
3.3.2“西北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定位的确立 |
3.3.3“西部大开发”与兰州的持续滞后 |
3.4“跨越式发展”与兰州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 |
3.4.1“跨越式发展”与“兰州新区” |
3.4.2“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节点城市”定位的确立 |
3.4.3“丝绸之路经济带”下兰州的机遇与挑战 |
3.5 小结 |
4 兰州现代城市规划空间格局的演进 |
4.1“初创期”与城市空间雏形的确立 |
4.1.1 工业区位置的选择 |
4.1.2“沿黄河带状布局的多中心组团结构”的确立 |
4.1.3 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再评述 |
4.2“停滞——重启期”与城市空间格局的扩展 |
4.2.1 政治波动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
4.2.2 城市空间格局的扩展 |
4.2.3 兰州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再评述 |
4.3“转型期”与城市空间格局的优化 |
4.3.1“三滩新城”的规划构想 |
4.3.2 城市沿黄河发展轴线的确立 |
4.3.3 兰州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再评述 |
4.4“创新期”与城市空间瓶颈的突破 |
4.4.1 城市空间瓶颈的突破 |
4.4.2“双城互动发展格局”的确立 |
4.4.3 兰州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再评述 |
4.5 小结 |
5 兰州现代城市规划范型的演进 |
5.1 兰州现代城市规划的范型来源 |
5.1.1 中国传统规划模式 |
5.1.2 苏联规划模式 |
5.1.3 欧美规划模式 |
5.1.4 自主创新规划模式 |
5.2 兰州现代城市规划的范型流变 |
5.2.1 苏联规划模式引入阶段 |
5.2.2 苏联规划模式本土化阶段 |
5.2.3 自主创新规划模式阶段 |
5.3 兰州现代城市规划的实践范型 |
5.3.1“巴洛克城市规划”范型与兰州的三条放射轴线 |
5.3.2“带形城市”理论和“功能主义”规划下的西固工业区 |
5.3.3“新城”理论和“有机疏散”理论下的“三滩新城”和“兰州新区” |
5.4 小结 |
6 兰州现代城市规划演进历史的价值评述 |
6.1 兰州城市发展的核心本质——国家意志 |
6.2 兰州未来的经济增长极——兰州国家级新区 |
6.3 城市发展与消失的历史印记 |
7 兰州现代城市规划的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国家意志主导下的兰州城市规划的编制 |
7.1.2 地貌限制下的兰州城市空间格局的拓展 |
7.1.3 从“苏联模式”到自主创新的兰州城市规划范型的“源”与“流”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展望 |
7.4 结语 |
致谢 |
参考 文献 |
附录A 访谈纪要(1) |
附录A 访谈纪要(2) |
附录A 访谈纪要(3) |
附录A 访谈纪要(4) |
附录B 兰州现代城市规划大事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兰州新区城市生态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回顾法 |
1.3.2 比较分析法 |
1.3.3 实证分析法 |
1.4 研究课题的解读与相关概念 |
1.4.1 生态城市概念 |
1.4.2 城市设计概念 |
1.5 本章小结 |
2 城市新区发展的历程和生态城市发展的趋势 |
2.1 城市新区的概述 |
2.1.1 城市新区的概念及类型 |
2.1.2 城市新区的产生演变方式及特征 |
2.2 国外城市新区建设研究及其新区生态建设特点 |
2.3 国内城市新区建设研究及其新区生态建设特点 |
2.3.1 人.结构——人.转移可持续协调 |
2.3.2 生态结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2.3.3 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健康有序 |
2.3.4 功能结构——城市功能优化健全 |
2.4 中国城市新区生态发展现象以及问题解析 |
2.4.1 新区生态发展的主导成因 |
2.4.2 新区生态发展中所产生的的问题 |
2.4.3 我国城市新区生态发展现状的评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新区城市生态建设理念及其探讨 |
3.1 城市新区生态建设概念 |
3.2 城市新区生态建设基本原理 |
3.2.1 生态平衡原理 |
3.2.2 生态技术原理 |
3.3 实现城市新区生态建设的方法 |
3.3.1 新区绿色空间结构建设 |
3.3.2 新区交通格局建设 |
3.3.3 新区与城市旧区和谐完善 |
3.4 本章小结 |
4 兰州新区城市生态建设研究 |
4.1 兰州新区生态空间结构分析 |
4.1.1 兰州新区发展概述 |
4.1.2 兰州新区发展定位 |
4.2 兰州新区绿色空间建设研究 |
4.2.1 设计的基本思路 |
4.2.2 兰州新区新区绿色廊道建设 |
4.2.3 兰州新区社区绿化建设 |
4.2.4 兰州新区城市广场建设 |
4.3 兰州新区及湿地交通体系建设研究 |
4.3.1 兰州新区对外交通规划 |
4.3.2 兰州新区对内交通规划 |
4.3.3 湿地外部道路交通 |
4.3.4 湿地内部道路交通 |
4.4 兰州新区道路绿化配置 |
4.5 兰州新区生态开发建设 |
4.5.1 湿地保护设建设 |
4.5.2 生态水系整治建设 |
4.5.3 新区“四园”建设 |
4.5.4 滨水空间的持续性再开发 |
4.5.5 主要灾害防治手段 |
4.6 本章小结 |
5 兰州新区生态设计问题与探讨 |
5.1 兰州新区生态建设弹性与让度 |
5.2 兰州新区人工水系景观的困惑 |
5.3 生态恢复与环境整治策略 |
5.4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兰州秦王川新区建筑基础选型及地基处理方案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兰州秦王川新区地质概况 |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地层结构 |
二、浅基础地基处理方案 |
1. 换土垫层法 |
2. 强夯法 |
3. 挤密桩法 |
4. 夯扩桩 |
二、深基础方案 (桩基础) |
1.旋挖钻孔灌注桩 |
2.泥浆护壁冲击成孔灌注桩 |
三、结语 |
(10)嬗变中的甘肃引大入秦灌区少数民族移民研究 ——以秦王川东川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一、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 相关研究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少数民族移民的国内研究有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1. 文献研究法 |
2. 问卷调查法 |
3. 田野调查法、个人访谈法、专访、回访与座谈会相结合 |
第二章 东川村移民搬来之前的秦王川 |
一、 秦王川概况及历史背景 |
(一) “秦王川”地名的由来 |
(二) 秦王川的第一次大开发——砂田 |
二、 秦王川的第二次开发 |
三、 堪比都江堰的伟大工程——引大入秦工程 |
第三章 秦王川东川村移民渊源与生产生活状况 |
一、 东乡族移民渊源 |
(一) 搬迁的原因 |
(二) 东川村移民点的建立 |
1. 东川移民村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
2. 经济生活方式 |
3. 民族习惯、传统文化与适应 |
4. 东川村村民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
5. 管理制度 |
第四章 东川移民村的文化适应与诉求愿望 |
一、 关于文化适应这个概念的理解 |
二、 东川移民的文化适应 |
三、 强势媒体的出现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
四、 东川村的解决方法 |
五、 东川移民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 思想观念保守陈旧,直接制约和影响经济发展 |
2. 普遍文化低,运用科技、信息、技术能力差 |
3. 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化水平较低 |
4. 传统化耕作,土地产出效益差 |
六、 东川村移民的诉求愿望 |
第五章 华丽蜕变——兰州新城区东川村移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 兰州新城区——秦王川的第三次开发与改造 |
二、 秦王川广博的地理和便利的交通优势 |
三、 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
四、 东川村在兰州新区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
五、 新城区建设给引大灌区少数民族移民提供了大好机遇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3:学习期间参与项目 |
致谢 |
四、兰州市秦王川盆地建设的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故乡有条幸福河[J]. 保建元. 发展, 2021(06)
- [2]兰州锦汇集团马家窑彩陶综合文旅项目开发策略研究[D]. 杨泽宽. 兰州大学, 2021(02)
- [3]基于山水格局特征的兰州主城区绿色空间构建研究[D]. 张璐韡.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4]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型模式演进研究[D]. 杨倩.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5]兰州新区环境地质问题综合研究[D]. 张磊. 兰州大学, 2019(09)
- [6]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D]. 顾磊. 兰州大学, 2017(03)
- [7]兰州现代城市规划演进历史研究[D]. 王云祥.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2)
- [8]兰州新区城市生态建设研究[D]. 龚恒超. 兰州交通大学, 2015(05)
- [9]兰州秦王川新区建筑基础选型及地基处理方案浅析[J]. 宋琦. 城市建筑, 2013(06)
- [10]嬗变中的甘肃引大入秦灌区少数民族移民研究 ——以秦王川东川村为例[D]. 华静. 西北民族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