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十三年农业发展数据(二)

山东十三年农业发展数据(二)

一、十三年来山东农业发展数据(二)(论文文献综述)

穆希琳[1](2021)在《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实施的正式制度中,工会互助制度属于工会保障职能中兼具职工集体福利和困难职工帮扶双重主题的制度形式。该制度的生成是结构互构与个体需求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制度的表现样态呈现区别化,本文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将厘清制度的发展脉络,对各阶段制度内容和运行实际效果的分析是归纳制度阶段特征的依据。而在工会互助制度变迁的逻辑体系中,原有的制度生成结构发生变化,作为工会组织“自我赋能”的中层力量崛起发挥着创新工会互助制度组织形态的作用。对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将原本呈现为割裂状态的工会互助制度典型阶段融汇为一脉相承的制度发展过程,并且将静态的制度呈现以动态演进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构建“结构—需求—制度”的分析框架,将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和变迁的动力要素划分为“宏观制度—单位组织”的多重制度逻辑结构,又将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使用“认同—行动”双重维度进行类型划分。通过分析强化了“中层组织”在制度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中层组织呈现单位组织“退场”、上级工会组织“入场”。工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尝试达到“自我赋能”,这一外在突生的力量为工会互助制度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组织形态。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YZ厂作为田野调查点开展实证研究。YZ厂建厂历史悠久,工会互助制度发展历程完善,并且当下YZ厂仍保留单位内外多种互助制度并行,在参与上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的主流互助制度之外,在单位内部按年度职工仍开展向厂内互助基金会捐款。本研究采用社会学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该厂1955年建厂初期至1995年间在工会会员之间实行的以“互助储金会”为代表的经济互助制度,结合“生活服务小组”、“思想互助小组”等为代表的劳力互助制度和思想互助制度,统称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将1995年后参与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组织的以职工医疗互助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互助保障”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低位时期,收入分配制度遵循平均主义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客观现实。社会管理领域国家以单位体制将个体纳入单位组织中便于管理及整合,单位组织也成为国家向个体提供福利待遇的中间组织。本论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在单位体制时期是典型的能够为单位成员提供近乎全覆盖福利、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依附黏性较强的单位组织。从自上而下的结构角度而言,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制度要求单位组织承担国家意志的传达者、国家资源的提供者角色,纳入代表着“国家”的单位组织中的个体依靠单位解决自身的困境成为该历史阶段下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国家制度对单位组织内部成员互助行为的社会建构。从自下而上的结构角度而言,在企业与国家“同构”之下的国有企业工会,听从党委领导并为行政部门分忧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国家总体资源供给量不足的局限下,动员群众力量展开互助互济活动成为工会的理性选择。把单位成员的问题在单位组织的场域内解决,这是单位组织“向上负责”的反馈表现。在国家宏观制度与中层单位组织的互构结构之外,大量职工存在临时性经济借贷需求这样微观个体的实际需求也是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要素。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变迁是对原有互助制度中呈现正反馈递增的设置予以保留,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符合职工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的预期惯性,也符合制度制定的主体工会组织的功能定位。由于工会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功能侧重有所区别,工会互助制度也随之呈现了从“解群众之困”到“筑风险补充保障”的功能偏重转向。在单位体制之下,工会是生产性行政单位的企业同盟者或建设伙伴。因此工会组织为单位行政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要为职工群体缓解压力,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工人的生活福利工作,将出现临时经济困难的职工“揽”到工会职责份内,采取广泛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自身问题的方式设立“互助储金会”,这是工会对稳定单位体制的有效的助益方式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群体边界相较单位体制时期工会互助制度范围扩大。职工互助保障将一事一时的工会“送温暖活动”转变为覆盖全年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将工会单向“施惠”转变为职工双向多元互助参与。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为职工提供风险补充保障,更在于“重塑”单位内部职工间相互关爱的凝聚力。“在内”有单位组织对“单位人”的关怀,“单位人”以尽心完成职业目标作为对单位组织的回馈;“在外”利用大数法则的职工互助保障,是低投入的非营利性的风险补充补充保障。笔者认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发展进路应在维护职工保障权益的原则上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互助保障体系,配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的下岗职工、人数日渐增加的离退休职工、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职工等群体设置有工会特色的互助保障制度,这也将是工会迎合职工民意需求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持续“赋能”的表现。

徐堃[2](2021)在《民国初年京剧市场研究》文中指出1912年封建王朝结束,士绅为躲避战争,携带其财富脱离乡土,向城市集中;士绅与商人的界限模糊,形成新的绅商阶层;农业和手工业趋于衰落,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瓦解;国家官僚资本主义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垄断地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同时,城市的近代化、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逐渐形成,为娱乐业的繁荣提供了温床。京剧艺术不再受皇家偏好的影响,更加纯粹的走向市场,依靠市场运作持续生存。京剧突破消费者阶层限制,成为最为受欢迎的娱乐活动之一。通过对民国初年北京和上海两大商业圈京剧市场的研究,剖析京剧市场逐渐发展至高潮期时段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和赞助人背景,分析市场主体构成及特征、市场化运营的特征和结果以及政府的监管等方面的情况。分析京剧市场繁荣的历史必然性、偶然性以及不可复制性,寻找繁荣背后暗藏着的式微的线索、原因及规律。除绪论外,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从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京剧伶人在北京和上海两个不同的“区域空间”中流动,形塑了京剧艺术表演程式的融合与创新,也成为京剧艺术与其赞助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网络的基础。第二章从戏班、戏园、消费者三个方面论述了京剧市场主体的构成及特征。第三章从梨园自治组织、梨园经纪组织和媒体平台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市场中起到联结各市场主体作用的社会中介组织。第四章从堂会演出与戏园商业演出的关系、戏价与包银的关系、戏园和戏班的合作关系、伶人薪酬和支出水平四个方面论述了京剧市场运行的特征。第五章论述了京剧市场化运作的影响。第六章论述了官方机构对京剧市场的监管。总之,民国初年(1912-1927年)的京剧市场,在经历了政治格局的变动之后,延续清代以来的发展趋势,并走向繁荣。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暗藏了式微的线索,对于今天戏曲市场甚至是整个音乐表演艺术市场的发展都有其借鉴意义。

冯玮[3](2020)在《槎滩陂灌区传统景观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样的流域自然环境与水利文化背景孕育了多元而独具地域特征的水利流域景观,然而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地方传统水利流域灌区的景观特征正在遭受着巨大的冲击,甚至逐渐走上消亡。因此,本文试图探索水利灌区景观体系的构成与空间格局,为传统水利灌区景观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首先,本文以槎滩陂灌区传统景观体系为对象,从风景园林学科角度,将其理解为由自然系统、水利系统、人居聚落系统、农田系统以及水利管理系统相互影响、共同作用而成的动态复合体系,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图示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手段,梳理各系统发展脉络与空间分布模式,分析总结研究流域范围内传统水利灌区景观体系空间格局的布局特征与发展规律。其次,在槎滩陂灌区景观空间格局基础上,从聚落尺度进一步对流域景观单元空间布局模式进行研究。按照农田聚落邻近水资源类型,分片从聚落尺度对槎滩陂灌区景观空间格局的单元布局模式进一步研究,从而对流域传统水网-农田-聚落景观单元空间布局的规律与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并从中对流域尺度下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形成原因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对槎滩陂灌区传统景观体系特征进行总结。最后,对槎滩陂灌区景观体系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总结与评价,提出存在的不足,从传统灌区流域景观的营造智慧与格局特征的角度,为槎滩陂灌区景观体系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建议。

邓妍妍[4](2020)在《近代安庆商业研究(1840-1938)》文中研究说明近代安徽经济发展状况,也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东部沿海沿江省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视角。而作为当时安徽省会的安庆,在安徽省内诸多城市中,其商业发展水平不仅代表了安徽社会经济发展水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也是衡量和观察近代安徽经济的主要窗口之一。因而将近代安庆商业作为研究选题,其价值和意义是比较明显的。选题截取的时间下限到1938年,是因为在此年的6月以后,安庆沦陷于日伪统治。文章参考了地方志、近代报刊杂志等大量文献与传媒资料,同时也采用了部分安庆地方文史资料,多角度论证近代安庆商业历史和发展的主要特征及规律,其中包括了将安庆与省内主要城市商业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近代商业发展对安庆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具体主要从四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考察了近代安庆商业基础。从自然地理区位环境、物质资源丰富性和政治经济地位等三方面入手,分析安庆商业得以发展的条件和优势。第二部分,从近代安庆众多商业“老字号”、牙行、新式商业、商业组织结构等多视角为切入点,展现近代安庆商业主体发展历程及概貌,从而揭示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三部分,透过商业表象,深度挖掘近代安庆商业发展根本缘由,探讨农商之间、新旧商业之间、政商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与所呈现的基本特征。为了更好说明安庆商业在近代安徽城市中所处地位,则以芜湖、蚌埠商业发展的突出点与安庆对比,明确近代安庆商业发展的特殊性。第四部分,分析近代商业发展对安庆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商业发展会打破传统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固态化,首先会改变近代安庆人的衣食住行,同时也因为新式商业而优化了居民的职业结构;其次也带来了城市公共事业设施的改进和近代化,从而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再次,居民择业观念因为商业结构的变化而改变,人权平等意识增强,带动了社会职业教育和培训等近代变化。研究近代安庆商业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为当今安庆商业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傅辰晨[5](2020)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计划经济思潮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人对计划经济并不陌生。从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底,中国逐步建立起计划经济制度。但是,中国与计划经济的渊源并不始于此,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就出现了讨论计划经济的热潮,讨论热潮迅速发展成当时的思想主潮。计划经济思潮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的知识分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向。因此,计划经济思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计划经济思潮出现于中国是历史的必然。晚清以降,中国逐渐失去独立的主权,在西方文明的猛烈冲击下,古老的中华文明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上下求索,希望找到适合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1928年,苏联宣布实行计划经济,展开了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29年,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并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迅速引燃,资本主义各国政府无法再墨守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陈规,开始对经济进行干预。这些现象似乎都昭示着国家强制力在经济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的计划经济思潮就是在这样地批判市场经济、推崇国家干预政策的氛围中产生。进入20世纪30年代之后,“九·一八”事变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中国必须通过加速实现工业化来强盛国力和抵御外侮成为当时的知识分子乃至政客的共识。当时的中国广积贫弱,知识分子普遍认为中国应依靠国家行政力量有计划地发展经济,来达到发达国家资本和实现工业化的目的。但是,究竟什么样的经济形式是计划经济?这在当时并没有确切的答案。时人所论的计划经济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极不确定的词,它可以指代苏联的五年制计划经济,也可以指代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还可以指代法西斯国家的经济统制。在这种模糊认识的影响下,知识界围绕计划经济的本质和适用的社会体制各抒已见,产生了丰富的、政治倾向差异明显的讨论内容。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中国知识界思考与解读计划经济产生了直接、明显的影响。与欧美等国经济不断衰退形成鲜明对比,苏联经济高速发展显得“一枝独秀”。中国知识界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认识经历了从现象讨论到模式讨论的过程。苏联“一五”“二五”计划提前完成后,中国知识界肯定了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效果,并逐渐开始关注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苏联长期处于帝国主义国家的敌对和包围中,为抵御外侮,苏联始终把国防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中国知识界注意到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并给予充分肯定。在认同与肯定热潮中,知识界也曾出现过一些微弱的声音对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进行批判。当今,我们已经了解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完美,甚至存在严重问题。但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能认识到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问题,提出带有批判色彩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1929年的经济危机证实了马克思对市场经济弊端做出的分析。为应对经济危机,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台经济干预政策,西方国家逐步从没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过渡到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清晰地体现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思潮中。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法西斯国家的经济统制被一些中国知识分子解读为“资本主义计划经济”,即计划经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实施方式。当然,也有知识分子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认为资本主义与计划经济无法兼容。无论时人如何理解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该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经济干预政策的关注与讨论都反映出大危机背景下政府对经济作用力的加强。随着对计划经济认识的深入,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讨论中国应如何借鉴或利用计划经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知识界普遍认为,中国不具备实行自由主义经济的基础,应该借鉴学习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但是,受政治、经济环境限制,中国又无法照搬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中国应寻找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计划经济的方式。这不仅是知识界达成的共识,更是主要政党认可的救国方案。国民党方面,其机关报曾撰文赞扬苏联的计划经济,蒋介石也曾直接主张效仿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对计划经济的认识更加深刻,毛泽东、张闻天、陈云等人都曾提出过计划经济构想,并在边区进行了相关的经济实践。对计划经济寄予厚望的中国知识界涌现出多个计划经济流派,本文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意义的计划经济流派,即民生主义计划经济流派、新民主主义计划经济流派、混合制计划经济流派和“法西斯蒂”计划经济流派。受不同政治倾向、指导思想的影响,这些流派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经济主张,虽然各流派的思想、主张难以摆脱认识的局限性,但也出现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中国知识界紧紧抓住计划经济这根“救命稻草”,积极论证其实施的经济基础,适用的所有制形式,体现出对本国经济发展前途的关注。政治经济体制会随着政权地推翻与建立发生重大变化,也许会得以延续,也许会被颠覆,思想的发展却具有延续性和韧性,难以被完全割裂。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转轨,不是建立在毫无根基的沙丘之上。新中国成立之前,计划经济在中国已经有了深厚的社会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选择计划经济体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新中国成立前的经济思潮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之后,中国知识分子将实施计划经济、发展国营事业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说,计划经济思潮的出现,为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扫平了舆论障碍,建立了意识形态保障。在计划经济思潮的影响下进行的相关经济实践,又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转轨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刘忆瑶[6](2020)在《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收缩特征及“精明收缩”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我国经济的腾飞,城镇化迅速发展,无论是人口还是城市建成区面积都有了飞跃性的增长。但是从2008年开始,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转型的影响下转为中低速增长。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正发生着结构性改变,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着收缩的挑战,相关研究表明,大部分的收缩现象发生于乡镇地域,尤其是资源枯竭的小城镇,其收缩程度更深。对城乡规划工作者而言,分析资源型小城镇的收缩特征和收缩原因,并提出应对的规划策略,是未来研究的重点。重庆市是我国收缩最明显的区域之一,本文选取典型的资源型小城镇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为研究对象,针对三汇镇人口收缩的现实问题开展理论和对策研究。“精明收缩”理论概念和规划策略的提出,既是为收缩的资源型小城镇的现实问题探寻解决方法,也是为未来其他城镇的发展提供一种思路。首先,将三汇镇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发展、繁荣、转型四个阶段,总结每个时期三汇镇的发展特征,判断三汇镇属于收缩城镇的属性。提取出对三汇镇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包括矿产资源的开发、国有企事业组织的入驻和搬离、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并进一步解析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其次,根据相关数据详细分析三汇镇人口收缩、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三方面的收缩特征,得出三汇镇在人口方面的特征有:总量持续下降、老龄少子化严重、镇区与镇域人口同步收缩、乡村人口总体向镇区集聚、人口在乡镇间流动频繁、人口发展现状与预测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发展方面的特征有:主导产业萎缩、经济增速趋缓、产业结构单一、固定资产投资额下滑;土地利用方面的特征有:城镇建成区持续扩张、土地利用低效、用地比重失衡、空间布局分散、空置建筑增加、空间品质较低。从内部发展困境和外部影响因素两方面分析造成三汇镇收缩的原因,研究其收缩的机制。最后,对资源型小城镇中“精明收缩”的理论应用进行诠释,对不同类型精明收缩小城镇的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可借鉴的经验,结合三汇镇的资源禀赋和收缩特征,从政策、区域、产业、空间及重点项目五个方面提出三汇镇精明收缩的具体规划策略。本研究的完成既为三汇镇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其他的资源型小城镇应对收缩问题提供参考。该论文有图43幅,表10个,参考文献116篇。

汪瑞霞[7](2020)在《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背景下江南村镇景观出现趋同化、表象化和空心化等异化现象,催生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集体“乡愁”。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设计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以期通过基于文化记忆的景观情境重构,将全民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凝聚成促进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来处理好村镇保护与乡建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意义深远。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综合运用了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建筑类型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从社会维度、时间维度、媒介维度、功能维度这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系统性研究框架。首先,社会维度,阐释了乡愁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强调当代江南村镇空间文化记忆建构的社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的系统框架。其次,时空维度,深层研究水岸共生的自然环境、集社合一的经济社会和诗性融通的文化观念等多元要素对传统江南村镇景观形态生成的影响,从空间形态的视觉思维转向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的特殊语境和地域性规律。再次,媒介维度,研究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之间的设计转化方式,选择、分解和提取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符号要素,组建一个具有地域感知的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系统,凝练具有江南文脉精神内核的延续性和凝聚性结构。最后,功能维度,阐述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以文化记忆为导向,针对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和生活型景观三大类型空间,提出指定类比式、象征隐喻式、语境约定式等多元融合的情境重构互通方式,完成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体系的建构。江南村镇空间的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融合共生”,这既是记忆建构的价值目标,又是一套具有生成性和未来指向性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对当前江南乃至全国的村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价值。

杨春梅[8](2019)在《我国省域二氧化硫排放量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反映国家综合实力的GDP总量目前已位居全球第二。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显突出,已经成为政府和广大民众关切的重要问题。二氧化硫作为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其过度排放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因此,从省域角度研究二氧化硫排放量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对于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现有研究二氧化硫排放量的相关文献做了较为全面的归纳、总结和评述;(2)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别分析了我国四大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与GDP的现状,并以地区GDP为泰尔指数的权重研究了我国区域二氧化硫排放量的空间差异;(3)基于全国30个省份2004年-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逐点回归估计模型考察了我国省域城市化水平、工业结构、经济开放度、能源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能源效率对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影响,并经过对各因素进行逐点估计,最后得到各因素关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变化特点;(4)运用静态单门限回归模型研究了能源效率与二氧化硫排放量之间的区制效应;(5)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二氧化硫减排的建议。论文主要研究结论总结如下:(1)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2016年东部地区第一,中部地区第二,西部地区第三,东北地区第四;而在二氧化硫排放量方面却是西部地区最高,东部地区第二,中部地区第三,东北地区最低;(2)参数和非参数面板估计结果同时显示城市化水平与能源效率对二氧化硫排放量呈负相关关系,而工业结构、经济开放度、能源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与二氧化硫排放量呈正向相关;(3)非参数逐点回归估计结果显示:各影响变量关于城市化水平、工业结构、经济开放度、能源结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效率之间的逐点估计图有六种类型,分别是:上升型、下降型、U型、倒U型、W型和N型,这就要求我们在考虑二氧化硫减排时,要仔细观察影响二氧化硫排放量变化的拐点,然后制定相应的政策。(4)门限模型结果显示:能源效率与二氧化硫排放量存在区制效应,并且在不同区制下,能源效率都对二氧化硫减排起着积极的作用。

刘光华[9](2018)在《明代童蒙德育及其当代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文明同步发展的重要课题。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讲话,十九大再次强调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重中之重,一贯受到我党的高度重视。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全党的重大战略任务。从党中央的系列文件中,我们能切实感受到国家与社会对道德提升的需求与呼唤。道德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道德教育对提高个体道德素质至关重要,尤其是儿童时期所接受的道德教育对个体一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从个体道德养成来看,儿童道德教育是个体道德教育的基点和起始,儿童时期形成的良好道德品质会对个体行为形成习惯性道德影响。正如《汉书·贾谊传》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也正是出于此原因,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一贯重视儿童道德教育,有明一代更是我国古代儿童道德教育的成熟与鼎盛时期。本研究旨在对明代童蒙德育的背景、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对其作出评价,从方法论的角度为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儿童道德教育提供有益参考。明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封建社会走向没落和衰亡的开端,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时期,即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所引发的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与基层德育平台的建构与完善使明代童蒙德育独树一帜。明王朝建立初始就面临着一个重大任务,即:恢复由战乱所造成的混乱的社会秩序。由此,以重振礼法制度为切入点,对全社会进行封建伦理教育成为有明一代的重要工作。注重“蒙学”的道德教育,以童蒙的道德教育为抓手,从而使封建伦理教育深入人心就成为明代道德教育的一大特点。明代对童蒙德育的重视表现在:教材选择上,以德育为主、种类众多且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教学上,将道德教育活动贯穿于蒙学课堂内外;教育方法上,以“考德法”将理论灌输与行为训练相结合,以促使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形式上,倡导从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诗歌、游戏、童谣等都是常见的教学形式;教育途径上,大兴蒙学,充分发挥家庭德育优势,定期举办各种乡礼活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使童蒙德育受到全社会的共同重视,为童蒙德育提供了大量教育平台、创设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处于新时代的中国在快速发展中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频发的校园霸凌事件、未成年人犯罪现象高发并呈现低龄化趋势、公共环境中的“熊孩子”等等社会热点都反映了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尽管我们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予以了高度重视,但效果并不如人意。究其原因,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有其特殊要求和基本规律,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上要有所创新。明代对童蒙德育的重视以及具体方法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历史教训。创造性地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地转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也是创新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因此,对明代童蒙德育中的正反经验进行深入剖析,结合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吸收并借鉴传统思想的精华内容,可以为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提供一条可资借鉴的思路。

方圆[10](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成就斐然。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是与媒体的介入分不开的。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的方法、实证分析与价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个案剖析法研究改革开放四十年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力图拓展公益慈善事业研究的学术空间,廓清人们对公益慈善的误解,以及深化对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规律的研究。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第一章是对改革开放以前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近140年的历史进行历史回顾。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并不只是存在于改革开放时期,在改革开放之前,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就已经出现并影响到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轨迹。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历史,需要将其置于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的进程之中,尤其是在对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前期历史回顾中得出贯穿始终的经验和规律。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始于鸦片战争之后,新的传媒技术进入中国社会并改写中国公益慈善的发展。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社会开始借助于刊印书籍图画宣传慈善观念、募款赈灾,其中《申报》就是典型;此外还仿效西方办义演、游园会进行慈善活动,在与以《申报》为代表的近代报刊结合后,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自此,无论是公益慈善的组织形式还是规模,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公益慈善事业进行了调整和改造,原来由社会兴办的公益慈善功能很大一部分被转移到公权力之上,新生政权直接参与民生问题的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左”倾思潮不断发酵并达到高潮,对媒体的管控,尤其是媒体对于公共生活的介入的管制愈来愈严密,进而造成了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在这一时期并不突出,陷入停滞。需要指出的是,要合理客观地看待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停滞状态,这里停滞更多是媒体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影响,而非代表这一时期中国公益慈善的整体状态。第二章是对复苏时期(1978-1994)的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梳理,着重探讨公益慈善复苏的历史条件、传统媒体的发展及其特点、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复苏的表现。改革开放之初,农村贫困人口基数大,不同阶层居民收入差距大,经济上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公益慈善事业复苏的经济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公益慈善事业走向复苏,创造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政府救灾思想由对国外的救助由拒绝到接纳的转变;由政府包揽到民间帮助的转变,为公益慈善事业复苏提供了思想条件。改革开放进程之中,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公益慈善的联系也在不断深化,以电视、报刊、广播在内的传统媒体的发展,为公益慈善信息的传播准备了媒体条件。媒体对公益慈善的“复苏”表现在:推动社会公众对公益慈善的认知和理性回归;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共慈善事业;弘扬符合公益慈善发展规律的科学理念,等等。第三章是对成长时期(1994-2004年)的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作用进行梳理。首先探讨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成长的态势:报刊杂志助力公益慈善事业的成长;电视媒体参与公共慈善事业;手机成为公益慈善事业募捐的新媒介;互联网开始引入公益慈善事业。其次探讨了媒体推动公益慈善理念的传播:倡导现代公益慈善意识;把公益慈善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动群众参与公益慈善;倡导现代财富理念。再次以“希望工程”为例探讨了媒体推动公益慈善品牌的创建的问题。最后,还就媒体监督公益慈善的信息公开和以1998年抗洪为例,探讨发挥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作用。第四章对发展时期(2005至今)的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作用进行梳理。这一时期,新媒体不断崛起,新旧媒体由并行竞逐到融合发展,带来传媒生态的重构,为媒体介入公益慈善打开了广阔的空间。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传统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展现出新格局:报纸纷纷展开与新媒体的联姻,推出了网络公益频道、网络版报纸等电视媒体借助于新媒体通过创新策划,制作了 一批既有娱乐性又包含了公益因子的电视节目;公益慈善评选与展会在新旧媒体的推动下兴起。随着门户网站、网络论坛、博客、社交网站、微博的等互联网媒体的陆续出现,公益慈善的信息传播方式、资金募集途径、组织动员的路径、舆论监督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对公益慈善的介入从“传声筒”成为主导公益慈善新力量。作为互联网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典型案例——“免费午餐”充分利用依靠网络建立起一个公益慈善项目高效发展的新模式,开创了一个“微公益”的崭新时代,最大程度整合利用了各种媒体资源,拓宽了项目的宣传渠道及传播内容、有力动员了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存在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既有类似汶川地震中正面推动,也有“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机构公信力危机。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带来的问题,必须通过法制来解决。《慈善法》的颁布,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有法可依,从此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二、十三年来山东农业发展数据(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三年来山东农业发展数据(二)(论文提纲范文)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工会
        1.2.2 工会会员与单位成员
        1.2.3 互助互济
        1.2.4 工会互助制度
    1.3 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1.3.1 理论基础:制度生成与变迁理论
        1.3.2 解释框架:“结构—需求—制度”分析框架
        1.3.3 论文篇章结构
    1.4 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
        1.6.2 现实意义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国内文献回顾
        2.1.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1.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1.3 互助价值传统与互助实践研究
        2.1.4 工会互助保障研究
    2.2 国外文献回顾
        2.2.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2.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2.3 互助思想与互助组织研究
    2.3 既有学术贡献与局限
        2.3.1 学术贡献
        2.3.2 研究局限
第3章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3.1 制度下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催生互助“刚性需求”
        3.1.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
        3.1.2 单位制初期国有企业“纵横交错”管理体系下的工会组织
        3.1.3 单位制初期的工会保障职能
    3.2 组织反馈:单位成员团结模式的有机形塑
        3.2.1 发挥工会“政治动员”组织者的作用
        3.2.2 互助行为优化单位成员社会互动结构
        3.2.3 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单位体制时期价值取向
    3.3 个体需求:满足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员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3.3.1 脱离剥削性质的旧时民间借贷组织的需求
        3.3.2 大量单位成员存在应急借款的需求
        3.3.3 缓解单位成员家属“后顾之忧”的需求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
    4.1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运行和功能
        4.1.1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互助实践
        4.1.2 工会互助制度的运行过程
        4.1.3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功能
    4.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内容和特点
        4.2.1 “互助储金会”——经济互助制度
        4.2.2 “生活服务小组”——劳力互助制度
        4.2.3 “思想互助小组”——思想互助制度
        4.2.4 由“输血”到“造血”的互助基金会
    4.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行动回应
        4.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4.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4.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4.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
    5.1 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特点和功能
        5.1.1 从路径依赖视角解析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
        5.1.2 职工互助保障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独特价值
        5.1.3 互助制度助力工会打造全方位保障“品牌”
    5.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表现形式
        5.2.1 YZ厂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的必要性
        5.2.2 双轨互助制度并行的YZ厂特色
        5.2.3 对制度目标和成效的认同激发参与动力
    5.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行动回应
        5.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5.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5.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5.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6章 工会互助制度的变迁逻辑分析
    6.1 宏观制度对中层赋能和个体需求的决定作用
        6.1.1 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用
        6.1.2 单位由行政性整合转向利益性整合
        6.1.3 “国家—单位保障”进阶“国家—社会保障”
    6.2 中层赋能的“强化”促生互助组织新形态
        6.2.1 向上贯彻:上级工会“在场”重塑互助边界
        6.2.2 向下回应: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
        6.2.3 自我赋能:工会组织市场化“跨界”
    6.3 微观个体为宏观结构和中层赋能提供经验建构
        6.3.1 “搭便车”的群体惰性助推互助行为制度化
        6.3.2 “由借到挣”的行为逻辑嵌入互助基金会的运营理念
        6.3.3 “风险自担”的制度常态激发工会互助保障的转型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1.1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复合因素
        7.1.2 工会互助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中层力量”
        7.1.3 工会互助制度的现实意义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受访者基本信息表(以访谈时间先后排序)
    附录3:《互助储金会组织通则》
    附录4:《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章程》
    附录5: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类型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2)民国初年京剧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一)近代史及社会史研究中的成果
        1、近代史研究中的相关成果
        2、艺术、经济与社会
        (二)戏曲史研究中的相关成果
        (三)京剧市场研究的相关成果及评析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章 民国初年京剧发展的经济和文化环境
    第一节 民国初年京剧发展的经济环境
        一、人口构成
        二、交通方式
        三、经济发展状况
        四、城市空间结构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一、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新文化格局形成
        二、京剧改良运动的肇始与式微
    第三节 城市有闲阶级对京剧的赞助
        一、 “自娱+娱人”模式
        二、 “趣味+金钱”模式
第二章 京剧市场的主体
    第一节 戏班组织管理制度的变化
        一、戏班组织体系的松散化
        二、戏班制度的保留与创新
    第二节 戏园经营的革新与困境
        一、新式舞台发展的特征
        二、新式舞台的经营困境
        三、戏园经营业中资本力量的对抗
    第三节 观众社会阶层构成的演变
        一、下层社会观众逐渐被边缘化
        二、精英阶层观众成为主流
        三、女性观众进入剧场
        四、京剧的海外市场和观众
第三章 京剧市场的中介组织
    第一节 梨园自治组织的影响与作用
        一、独立信仰系统是梨园集体主义的基石
        二、梨园行会组织是伶人生存的基本保障
    第二节 梨园经纪组织雏形出现
    第三节 媒体平台宣传造势
第四章 京剧市场的运行
    第一节 堂会与商业演出并行互补
    第二节 逐渐走高的戏价与包银
    第三节 戏园与戏班合作与分配制度
        一、从轮转制到长期合同
        二、短期合作与雇佣制并存
    第四节 伶人薪酬水平与支出项目
第五章 京剧市场化运作的影响
    第一节 京剧艺术本体的融合与创新
        一、海派新戏应运而生
        二、女伶演出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第二节 京剧市场繁荣的外部影响
        一、带动周边商业圈发展
        二、各地出现京剧“戏码头”
    第三节 伶人社会地位提高及群体内部分化
        一、伶人社会地位上升与自我认同提高
        二、伶人群体内部分化为两极
第六章 官方戏曲管理机构对京剧市场的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
        一、北京的管理机构:近代政府雏形
        二、上海的管理机构:租界独立掌控
    第二节 税收制度
        一、北京:繁多的税收名目
        二、上海:沉重的税负支出
结论
附录
    附录一:京师警察厅管理戏园规则
    附录二:京师警察厅管理戏班规则
    附录三:法租界新颁游戏场及影戏场章程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槎滩陂灌区传统景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2.3.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3.研究对象
        1.3.1.空间范围
        1.3.2.研究对象的时间范围
    1.4.相关研究综述
        1.4.1.地域景观相关研究
        1.4.2.农田水利相关研究
        1.4.3.槎滩陂灌区相关研究
    1.5.研究内容
    1.6.研究方法
        1.6.1.文献研究法
        1.6.2.实地调研法
        1.6.3.图示分析法
        1.6.4.对比分析法
    1.7.研究框架
2.槎滩陂灌区传统景观体系系统构成与空间格局研究
    2.1.自然系统
        2.1.1.研究流域区位
        2.1.2.气候条件
        2.1.3.地形地貌
        2.1.4.水文条件
        2.1.5.土壤条件
        2.1.6.植被条件
        2.1.7.小结
    2.2.水利系统
        2.2.1.槎滩陂历史沿革
        2.2.2.槎滩陂水利系统结构
        2.2.3.槎滩陂水利系统原理分析
        2.2.4.小结
    2.3.人居聚落系统
        2.3.1.人居聚落发展沿革
        2.3.2.聚落发展格局分析
    2.4.农田系统
        2.4.1.规则式农田肌理
        2.4.2.半规则式农田肌理
        2.4.3.不规则式农田肌理
    2.5.水利管理系统
        2.5.1.唐末五代至两宋时期:单一宗族的组织管理模式
        2.5.2.元朝时期:多宗族的组织管理模式
        2.5.3.明清时期:官督民修与五姓宗族联管模式
        2.5.4.民国时期:官民合修模式
        2.5.5.新中国时期:政府组织管理兴修模式
        2.5.6.小结
    2.6.槎滩陂灌区景观体系空间格局
3.槎滩陂灌区景观体系景观单元格局研究
    3.1.以河流分布为主导的西北流域景观单元
        3.1.1.早禾市
        3.1.2.爵誉片村
    3.2.以传统水利设施分布为主导的中部流域景观单元
        3.2.1.洪潭村与梅枧村
        3.2.2.晚桥村
        3.2.3.罗布田村
    3.3.以近现代水利设施分布为主导的东南流域景观单元
        3.3.1.小水田村
        3.3.2.周瓦村
        3.3.3.小东村
        3.3.4.夏潭村
    3.4.景观单元格局小节
4.槎滩陂灌区景观体系特征及其保护与发展
    4.1.槎滩陂灌区景观体系特征
        4.1.1.自然环境优越,水利布局巧妙
        4.1.2.水资源主导的流域景观空间格局
        4.1.3.多系统相互支撑,协同发展
    4.2.槎滩陂灌区景观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4.2.1.槎滩陂灌区景观体系现状
        4.2.2.槎滩陂灌区景观体系现状总结
        4.2.3.槎滩陂灌区景观体系保护与发展建议
5.总结与展望
    5.1.研究成果与意义
    5.2.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近代安庆商业研究(1840-193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思路及资料来源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3、资料来源
    四、创新与相关概念界定
        1、创新点
        2、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近代安庆商业基础
    第一节 安庆区位条件
        一、自然环境
        二、物质资源
    第二节 近代安庆的政治经济地位
        一、列强入侵对安庆社会经济冲击
        二、新式交通兴起
        三、近代工矿业创办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安庆商业概况
    第一节 近代安庆商业分布
        一、主要门类
        二、主要商业布局
    第二节 近代安庆商业“老字号”
        一、现存“老字号”
        二、渐行渐远“老字号”
    第三节 近代安庆牙行
        一、米行
        二、茶行
        三、棉花行
    第四节 近代安庆商业组织
        一、安徽商务总会
        二、商团
        三、同业公会、行业公会
        四、会馆
    第五节 近代安庆金融业
        一、钱庄
        二、银行
        三、造币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安庆商业化程度
    第一节 商业特征
        一、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二、新式商业涌现
        三、商业面貌更新
        四、政商关系紧密
    第二节 近代安庆与周边城市商业之比较
        一、对外通商程度——芜湖、安庆
        二、交通方式差异——蚌埠、安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近代安庆商业与社会生活变迁
    第一节 物质生活变迁
        一、服饰
        二、饮食
        三、居住条件
        四、出行工具
    第二节 人口与居民职业结构变化
        一、城市人口职业结构优化
        二、人事管理制度改善
    第三节 城市公共事业的发展与完善
        一、邮电通讯建设
        二、公共卫生建设
        三、园林绿化建设
        四、路灯建设
        五、医疗建设
    第四节 商业发展促进思想意识更新
        一、西方宗教传入解放女性思想
        二、新式教育的推广与普及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5)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计划经济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对象界定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现状述评
    六、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知识界计划经济思潮兴起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大萧条与西方国家的应对
        一、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干预政策
        二、法西斯统制经济
    第二节 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影响
        一、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确立
        二、苏联“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
    第三节 中国的经济状况及发展需求
        一、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二、资本主义发展的先天不足
        三、中国发展道路选择的需要
    章节小结
第二章 中国知识界计划经济思潮兴起的思想背景
    第一节 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
        一、基尔特社会主义
        二、国家社会主义
        三、单税社会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受日本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三节 中国的传统思想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的土地公有思想
        二、中国传统的养民观念
        三、中国传统的“黜奢崇俭”的消费思想
    章节小结
第三章 中国知识界对计划经济思潮中重要概念的理解与辨析
    第一节 对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异同的认识
        一、明确区分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
        二、认为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无明显区别
        三、承认两者的区别,但不以名称为区分
    第二节 关于计划经济适用性的认识
        一、对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之间关系的思想历程回顾
        二、计划经济仅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
        三、计划经济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四、计划经济用以解决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问题
    第三节 对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批判
    章节小结
第四章 中国知识界关于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认识和讨论
    第一节 关于苏联计划经济基本情况的讨论
        一、关于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情况
        二、关于苏联计划经济模式
    第二节 对苏联计划经济的评价
        一、对苏联计划经济的认同与肯定
        二、对苏联计划经济的质疑与批判
    章节小结
第五章 中国知识界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计划”的认识和讨论
    第一节 对资本主义“经济计划”形成原因的讨论
    第二节 对资本主义国家能否实行“经济计划”的讨论
        一、关于资本主义国家无法实行“经济计划”
        二、关于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实行“经济计划”
    第三节 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计划”实现形式的讨论
        一、产业合理化运动
        二、经济的干预政策及统制政策
    章节小结
第六章 中国知识界关于如何实行计划经济的讨论
    第一节 计划经济对国共两党的不同影响
        一、国民党的计划经济理论与实践
        二、共产党的计划经济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中国计划经济思潮中的主要流派
        一、民生主义计划经济流派
        二、以张闻天为代表的新民主主义计划经济流派
        三、混合制计划经济流派
        四、“法西斯蒂”统制经济流派
    章节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收缩特征及“精明收缩”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三汇镇发展概况
    2.1 三汇镇基本情况
    2.2 三汇镇发展历程
    2.3 三汇镇发展影响因素
    2.4 本章小结
3 三汇镇收缩特征与收缩原因分析
    3.1 三汇镇人口收缩特征分析
    3.2 三汇镇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3.3 三汇镇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3.4 三汇镇收缩原因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精明收缩”导向下的三汇镇规划策略研究
    4.1 资源型小城镇发展中“精明收缩”的理论诠释
    4.2 “精明收缩”导向下的小城镇案例研究
    4.3 三汇镇“精明收缩”规划策略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二、选题范围与主要概念阐释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社会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价值导向
    第一节 源于乡愁的文化记忆
        一、乡愁记忆的文化属性
        (一)乡愁记忆与乡愁文化
        (二)乡愁记忆的隐喻价值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内涵与表征
        (一)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丰富内涵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情感表征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发生的多维视角
        (一)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现代性源流
        (二)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全球化语境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地方性因素
    第二节 文化记忆理论与当代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建构
        一、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兴起及视角
        (一)记忆研究的兴起
        (二)文化记忆理论视角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意义
        (一)江南村镇空间作为回忆文化的激活器
        (二)江南村镇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
        三、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价值取向
        (一)天人合一: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思想之本
        (二)文化认同: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内在力量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
        一、文化记忆与村镇空间的情境映射机制
        (一)文化记忆影响着景观情境的空间属性
        (二)景观情境与文化记忆是一个相互映射的共生系统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目标与评价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目标实现路径和评价标准
        三、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系统架构
        (一)社会责任: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二)融合共生: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系统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时空维度: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多元融合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一、地形地貌是成就江南村镇水乡格局的核心要素
        (一)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江南村镇聚落择址的多态性
        (二)水岸互生是平衡江南动态变迁的内在要因
        二、运河贯通是维系江南村镇聚落兴衰的人工智慧
        (一)江南运河的疏浚沟通为江南村镇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大运河成为维系江南区域与国家命脉的重要枢纽
        三、水乡生态是影响江南农业景观变迁的重要条件
        (一)江南“塘浦圩田”农业景观的形成
        (二)江南水乡生态与审美观念变迁的依存关系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一、早期工业化与江南市镇
        (一)世界经济史大背景中的江南早期工业化
        (二)活跃繁荣市镇网络下的江南村镇
        二、传统工匠技术与江南老行当
        (一)传统工匠:江南产业技术理论的学科化
        (二)百业寻踪:江南老行当里蕴含的记忆密码
        三、集社合一的水乡市镇
        (一)宏观视野下城乡交融的江南社会
        (二)微观视角下集社结合的江南茶馆
    第三节 文化观念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一、江南文化之源的学理性依据
        (一)江南文化的原始发生与溯源
        (三)江南文化的审美诗性与通达精神
        二、影响传统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生成的多元要素
        (一)多元互补思想观念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二)自给自足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三、信仰习俗交融共生的江南村镇文化生态格局
        (一)江南民间信仰互动制衡的内外力量
        (二)习俗与信仰和谐统一的村落共同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媒介维度:江南村镇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的设计转换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与转换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类型选择
        (一)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原则
        (二)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转换设计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转换设计的思维过程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系统分类
    第二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物质符号系统
        一、点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
        (一)传统江南村镇建筑形制及语言溯源
        (二)江南水乡古镇公共区域主要节点景观
        二、线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构成秩序
        (一)村镇结构演化规律
        (二)河街线性空间组合秩序
        三、面空间: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平面组织
        (一)传统江南民居院落平面组合类型
        (二)传统江南村镇建筑立面结构要素
        (三)传统江南村镇区域网络系统
    第三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非物质符号系统
        一、意象系统与指示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从心理认知地图到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导览地图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乌镇景观语言符号系统的建构
        二、文本系统与象征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衷情江南耕读文化的园林造景
        (二)文字、图像中隐含的景观语言符号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景观中的应用
        三、仪式系统与体验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诗意雅致的视觉体验
        (二)悠扬婉转的听觉体验
        (三)水晶晶的触觉与生活体验
        (四)江南美食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五)综合的感知与整体的体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功能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融合共生”系统的关联因素
        (一)记忆客体:“融合共生”的江南村镇景观空间
        (二)记忆主体:“融合共生”的乡建文化共同体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系统的情境重构策略
        (一)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二)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三)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第二节 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一、乡土景观与乡村基质的关联策略
        (一)乡土景观的自然生长
        (二)乡土建筑的跨时空链接
        二、文化景观与文脉原型的类比策略
        (一)文化原型保护
        (二)地域原型抽象
        (三)文脉类型转换
    第三节 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一、当代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的结构转型与拓展
        (一)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结构的转型
        (二)江南城镇化关联空间的拓展
        二、现代农业景观文科融合的赋能策略
        (一)农业景观人文化
        (二)农业生态智能化
        (三)关联机制系统化
        (四)产业空间整合化
        三、工业遗存景观穿越时空的语境策略
        (一)传统工坊交互式语境
        (二)工业文化创意式语境
        (三)乡土技艺博物馆探究式语境
    第四节 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一、乡愁时空: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唤醒策略
        (一)乡:乡愁文化记忆的物质性
        (二)愁: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性
        (三)时:乡愁文化记忆的历时性
        (四)空:乡愁文化记忆的共时性
        二、回归日常:当代江南村镇生活型景观情境的互生策略
        (一)从物境到心境:典型江南村镇的“慢生活”模式
        (二)从乡情到乡恋:回归日常生活的“乡村民宿+”模式
        (三)从形式功能到人文精神:作为象征性景观的“乡村节庆”模式
        (四)从原生到腾飞:跨界融合的“校地协同”模式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我国省域二氧化硫排放量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二节 GDP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三节 二氧化硫排放和经济水平的对比分析
    第四节 基于泰尔指数的经济发展对二氧化硫排放的区域分析
第三章 我国区域二氧化硫排放量的非线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法介绍
    第二节 变量选择、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第三节 实证结果和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区域二氧化硫排放量的门限效应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法介绍
    第二节 变量介绍、数据来源及检验结果
    第三节 基于门限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总结、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明代童蒙德育及其当代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研究的必要性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
        (一)童蒙与蒙学
        (二)道德教育与德育
第一章 明代童蒙德育的背景
    第一节 明代童蒙德育的时代背景
        一、政治上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和专制主义的巅峰发展
        二、经济上由复苏到颓败
        三、文化上官文化的停滞与世俗文化的繁荣
    第二节 明代童蒙德育的哲学底蕴
        一、道学的继承发挥
        二、心学的繁荣昌盛
        三、实学的异军突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明代童蒙德育的内容
    第一节 文明礼仪规范教育
        一、文明礼仪规范的主要内容
        二、个人生活礼仪的基本要求——“有礼有节”
        三、社交礼仪的基本要求——“敬”、“信”
    第二节 封建伦理规范教育
        一、以“孝慈”、“和顺”为核心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教育
        二、以“自强”“勤俭”为核心的处己立身道德规范教育
        三、以“仁爱”“诚信”为核心的人际交往道德规范教育
    第三节 朝廷律令教育
        一、明代朝廷律令的基本概述
        二、明代律令教育的基本要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代童蒙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明代童蒙德育
        一、注重家庭的蒙养德育功能
        二、以学校作为童蒙德育的主要渠道
        三、重视社会的童蒙德育功能
    第二节 明代童蒙德育的方法
        一、寓教于文
        二、寓教于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代童蒙德育的特点
    第一节 浓重的封建专制主义色彩
        一、以三纲五常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成人化趋向
    第二节 以律法作为强制童蒙进行道德教育的保障
        一、律法中包含大量的道德要求
        二、将蒙学的相关事宜写入律法
        三、家法族规具有律法的惩戒效用
    第三节 强烈的日常生活化倾向
        一、倡导从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
        二、以日常生活要求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代童蒙德育对我国当前儿童德育的启示
    第一节 儿童德育应回归生活
        一、儿童道德教育内容应植根于生活
        二、儿童道德教育方法应贴近生活实际
    第二节 儿童德育方法应活泼多样
        一、丰富儿童道德教育的方法
        二、儿童道德教育方法首在行为训练
    第三节 儿童德育需要弘扬家风优秀传统
        一、家风建设在儿童家庭德育中的重要性
        二、当前我国家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明代家风建设的传统继承
    第四节 儿童德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有效配合
        一、家庭、学校、社会有效配合对儿童德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二、当前儿童道德教育中的家、校、社合作策略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10)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历史分期问题
    四、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第一章 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历史追溯
    第一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兴起
        一、刊印书籍图画宣传慈善观念、募款赈灾
        二、《申报》——近代慈善事业的亲历者
        三、仿效西方办义演、游园会募款赈灾
    第二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停滞
        一、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日趋式微
        二、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逐步陷入停滞
第二章 媒体介入复苏时期的公益慈善事业(1978-1994)
    第一节 公益慈善事业复苏的历史条件
        一、公益慈善复苏的经济环境
        二、公益慈善复苏的政治环境
        三、公益慈善复苏的思想条件
    第二节 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复苏
        一、改革开放初期传统媒体的发展
        二、传统媒体报道公益慈善的特点
    第三节 传统媒体助推公益慈善的复苏
        一、推动社会公众对公益慈善的认知回归理性
        二、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公益慈善
        三、弘扬符合公益慈善发展规律的科学理念
第三章 媒体介入成长时期的公益慈善事业(1994-2005)
    第一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成长的态势
        一、报刊杂志助力公益慈善事业的成长
        二、电视媒体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发端
        三、手机成为公益慈善事业募款的新媒介
        四、互联网引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初始
    第二节 媒体推动公益慈善理念的传播
        一、倡导现代公益慈善意识
        二、公益慈善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发动群众参与公益慈善
        四、倡导现代财富观念
    第三节 媒体推动公益慈善品牌的创建
        一、公益慈善品牌的创立
        二、希望工程品牌的创建
    第四节 媒体监督公益慈善的信息公开
        一、媒体监督的定义和作用
        二、接受媒体的监督:他律的强制性
        三、借助媒体主动发布信息:自律的必要性
    第五节 媒体动员公众参与公益慈善——以'98抗洪为例
        一、报刊成为宣传报道的主阵地
        二、电视赈灾义演取得的非凡成绩
        三、邮票、彩票发行成为新型的募款渠道
        四、通过举办展览、印刷画册宣传抗洪精神
        五、余波:企业失信催生《捐赠法》出台
第四章 媒体介入发展时期的公益慈善事业(2005至今)
    第一节 新媒体的崛起及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
        一、新媒体的崛起彻底颠覆传播格局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从并行竞逐到融合发展
    第二节 传统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发展的新格局
        一、传统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二、公益慈善评选与展会兴起
    第三节 互联网:从“传声筒”成为主导公益慈善新力量
        一、互联网公益慈善的发展历程
        二、互联网公益慈善与传统公益慈善之间的差异
        三、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的转变
    第四节 “免费午餐”推动形成公益慈善发展的高效模式
        一、理想照进现实——“免费午餐”发起的背景及成绩
        二、媒体在“免费午餐”项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行动改变中国:“免费午餐”的特殊意义
    第五节 媒体对公益慈事业发展产生的双向作用
        一、汶川地震中媒体的正面推动作用
        二、“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机构公信力危机
    第六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所带来的问题及其法制化解决
        一、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二、媒体介入公益慈善挑战的法制化解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十三年来山东农业发展数据(二)(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D]. 穆希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民国初年京剧市场研究[D]. 徐堃.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槎滩陂灌区传统景观体系研究[D]. 冯玮.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近代安庆商业研究(1840-1938)[D]. 邓妍妍.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5]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计划经济思潮研究[D]. 傅辰晨. 山东大学, 2020(01)
  • [6]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收缩特征及“精明收缩”规划策略研究[D]. 刘忆瑶.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 汪瑞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
  • [8]我国省域二氧化硫排放量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杨春梅.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明代童蒙德育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 刘光华.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6)
  • [10]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研究[D]. 方圆.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标签:;  ;  ;  ;  ;  

山东十三年农业发展数据(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