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TLA4-Ig在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浩[1](2021)在《缺血损伤相关的新生表位在器官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发明应用使器官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发生率逐渐下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机制为T细胞抑制,这是因为既往认为细胞性排斥反应是移植术后发生排斥的直接原因,然而不断有临床数据发现即使采取了足量的T细胞免疫抑制治疗,仍然有排斥反应发生。直到后来研究发现是供体特异性抗体介导了排斥反应的发生,并对移植物失功甚至移植失败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着受体术后生存质量和存活率。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主要是由B细胞为主、T细胞辅助的体液免疫反应介导参与的。导致体液性排斥反应发生的抗体有很多,主要是抗供者HLA的抗体或ABO血型系统抗原的抗体。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非HLA抗体”也在损害移植器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非HLA抗体”在移植中一般指的是自身反应性抗体和同种异体反应性抗体,种类繁多,其特异性针对HLA以外的靶点。炎症环境、抗原表达的增加以及通过翻译后修饰形成的新抗原都有助于非HLA抗体的形成,随后对移植物造成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影响器官移植术后受体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因为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围手术期并发症息息相关,包括再灌注后综合征、移植延迟、原发性无功能以及急、慢性排斥反应。研究发现,细胞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中会产生新抗原表位,然后引起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分泌抗体与之结合进而加重再灌注损伤。这些缺血损伤相关的新生表位所带来的危害可能并不局限于缺血再灌注损伤本身,可能也会诱发或加重器官移植后机体的体液性排斥反应。一、缺血损伤导致新生表位的产生我们通过建立小鼠单次和二次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来进行此部分研究(单次缺血:左肾行假手术,100天后行右肾缺血手术;二次缺血:左肾先行缺血手术,100天后再行右肾缺血手术)。病理及生化结果发现经历二次缺血的右肾组织和功能比单次缺血的右肾损害严重(p<0.05),且首次左肾缺血时间越长,右肾损害越明显,表明首次左肾缺血对后期缺血的右肾产生了影响。ELISA结果提示血清中新生抗原表位ANAX4的抗体滴度在二次缺血损伤后较单次缺血小鼠显着升高(p<0.01),提示ANAX4抗体可能与肾损害相关。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发现二次缺血损伤后小鼠脾脏中Tfh细胞、生发中心B细胞、记忆性B细胞比例增高,说明二次缺血损伤诱导了体液免疫的发生。免疫荧光结果显示ANAX4的新生抗原表位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而血清中ANAX4抗体在二次缺血损伤后却增高,可能与记忆性B细胞激活分化为可分泌抗体的浆细胞有关。我们进一步在左肾缺血期间加用了T细胞免疫抑制剂FK506,结果显示FK506不仅可以减少二次缺血损伤后Tfh细胞在脾脏中的比例,也减少了生发中心B细胞、记忆性B细胞在脾脏中的比例,同时减少了血清中ANAX4抗体水平,右肾功能和病理损伤情况也得到好转,再次证明新生表位激活了体液免疫分泌抗体参与对机体的损害。此外,免疫荧光结果证实C4d和Ig G在肾缺血损伤时候会浸润肾组织,说明补体系统也参与了肾缺血损伤引起的体液免疫反应。二、缺血损伤相关的新生表位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及机制此部分我们建立了小鼠肾缺血100天后行异种小鼠肾移植的动物模型,在肾缺血时候或肾移植术时加用FK506,观察其对移植效果的影响。具体分组如下:sham,肾移植+FK506,肾缺血+肾移植,肾缺血+肾移植+FK506,肾缺血+FK506+肾移植+FK506。结果发现在肾缺血+移植组中的肾组织损害最严重,血清中ANAX4抗体水平也最高。而肾移植+FK506组与肾缺血+肾移植+FK506组比较,病理损害则较轻,ANAX4抗体水平也较低,这提示前期肾缺血对后期的移植肾组织产生不利影响,且可能与新生表位产生有关。而在移植肾的免疫荧光中,ANAX4抗原表位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表明ANAX4抗体水平的变化与移植术后体液免疫反应有关。此外C4d和Ig G在肾缺血+肾移植+FK506组中沉积比在肾移植+FK506组中多(p<0.05),也说明早期肾缺血更易导致补体对移植肾的损害。我们进一步检测了脾脏和移植肾引流淋巴结中的Tfh细胞、生发中心B细胞、记忆性B细胞的比例,结果显示肾缺血+肾移植+FK506小鼠的三种细胞比例较肾移植+FK506组更高(p<0.05),这些结果再次表明早期肾缺血损伤更易导致移植术后体液免疫发生,从而对移植肾造成损害。而在肾缺血+FK506+肾移植+FK506组中,由于缺血期间应用了FK506,其病理损害、C4d和Ig G沉积较肾缺血+肾移植+FK506都有所下降,三种免疫细胞比例也降低(p<0.05),提示早期应用FK506可以适当减轻损伤和免疫反应。移植术后体液免疫的活跃可能预示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发生,于是我们进一步对供体特异性抗体进行了检测,如预期所料,前期肾缺血会导致肾移植术后DSA-Ig G升高,说明了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发生,从而对移植肾造成排斥。三、新生表位诱导的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反应的防治探讨第二部分证实早期肾血损伤相关新生表位会诱发移植术后的体液性排斥反应,此部分,针对免疫反应不同环节,我们将眼镜蛇毒因子、CTLA4-Ig和(或)FTY720用于移植术后体液排斥反应的治疗。结果发现眼镜蛇毒因子可以减轻移植肾病理损害,改善肾功能,同时降低血清中ANAX4抗体和DSA-Ig G水平,尤其在抑制补体沉积上作用明显,但其对新生表位生成和免疫细胞的比例变化上无作用。而CTLA4-Ig除了改善移植肾功能和损害等效果外,还能通过抑制Tfh细胞、生发中心B细胞、记忆性B细胞的活化、增值进而抑制体液性排斥反应。当与FTY720合用后这些效果进一步增强。以上结果说明CTLA4-Ig和FTY720联用是预防和治疗缺血损伤相关表位诱导的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反应的有效方法。四、褪黑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也一直是研究热点。因为褪黑素具有调节节律、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因此我们将褪黑素用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实验证明褪黑素预处理对肾脏有保护作用,褪黑素预处理后的小鼠即使经历缺血再灌注,组织损伤也较少,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没有明显升高。褪黑激素的保护作用进一步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得到证实,表现为脂质过氧化降低,抗氧化能力增强。随后研究证明褪黑素预处理显着限制了肾缺血损伤时引起的促炎细胞因子产生和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浸润。透射电镜和Western blot等结果提示褪黑素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可以诱导肾脏自噬产生,TUNEL结果证实褪黑素预处理可以减少细胞凋亡。进一步研究发现褪黑素可通过下调TLR4/My D88激发自噬发挥保护作用,此外,MEK/ERK/m TORC1通路的下调对于褪黑素介导的自噬也是必需的。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小鼠二次肾缺血损伤模型验证了新生抗原表位的产生以及对体液免疫的影响。然后通过肾缺血+肾移植模型明确了缺血损伤相关的新生表位可以诱导移植术后的体液性排斥反应并对移植物造成损害,进一步实验表明缺血早期或移植术后通过干预抑制免疫反应可减轻移植物损害和排斥反应。最后我们证实褪黑素可以在肾缺血损伤中通过诱导自噬发挥保护性作用。
田倩川,吴昌鸿,徐亚男,赵勇[2](2021)在《2020年器官移植免疫学实验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器官移植技术发展迅速,但移植器官的长期存活和功能维持依旧离不开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当前,器官移植术后发生的排斥反应、感染等仍是移植科医师和受者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为了进一步探究排斥反应和免疫耐受的基本生物学原理,解答诸多临床器官移植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学相关问题,为器官移植更广泛、有效地推广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和临床干预的指导,器官移植领域的基础研究仍在稳步向前推进。2020年,研究者在器官移植免疫应答基本规律、克服移植排斥反应、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有诸多重要进展。本文主要从免疫细胞亚群和免疫分子两大方向对2020年研究者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部分新尝试和进展进行总结,并简要展望了未来器官移植免疫学的主要发展方向。
孙赫[3](2020)在《共抑制分子TIGIT在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术作为20世纪最令世人瞩目的医学成就之一,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同时,接受肾移植手术的病人均不可避免的于术后终身服用免疫抑制治疗,目前临床上最经典的免疫抑制方案是以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为基础的二联或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现有的免疫抑制方案取得了非常卓越的短期疗效,但因其作用靶点的广泛性,其远期疗效一直无法令人满意。于是,专门针对免疫系统细胞的共刺激阻滞剂-贝拉希普便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大量临床试验证实,贝拉希普可明显改善移植受者及移植物的存活率,大大降低免疫抑制剂相关药物毒副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更高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鉴于此,移植免疫工作者开始探索造成贝拉希普相关排斥反应发生的危险细胞群,目前有三群细胞已被发现并证实是造成贝拉希普相关排斥反应发生的可能原因,即:CD4+CD28+TEM,CD8+CD28null和CD4+CD57+PD1-细胞亚群。与此同时,在具有高度异质性的CD4阳性的辅助性T细胞中,Th17细胞群也被认为是造成贝拉希普相关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可能原因。而对于以上这些高危细胞群的异同点以及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相互重叠的“极高危细胞群”,目前尚无定论;同时寻找新的共抑制作用靶点来控制这些高危细胞群更成为了当务之急。新兴的共抑制分子TIGIT已被证实在肿瘤免疫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免疫抑制作用,而其在实体器官移植领域的应用,尤其对上述高危细胞群的作用,尚无相关报道。本研究拟对共抑制分子TIGIT在贝拉希普相关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深入的探讨及研究。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所有健康受试者以及在美国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器官移植中心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病人,在征求其本人同意后,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所有实验流程均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并经过美国埃默里大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2、细胞体外刺激实验:(1)多克隆刺激实验:用无菌细胞培养液(R10)以1×106/m L的比例将细胞重悬,并将细胞悬液转移至无菌24孔平板内,每孔保证含有2m L R10和2×106的细胞。按照bead-to-cell ratio of 1:1的比例加入人anti-CD3/CD28 Dynabeads,或3μg/m L plate-bound anti-CD3,于37℃恒温孵育箱内(5%CO2)孵育3天。(2)同种异体抗原刺激实验:选取HLA配型不匹配的配对组合,受体PBMC用细胞增殖特异性染料CTV染色标记,供体PBMC进行体外辐照,在96孔板内按照受体细胞与供体细胞1:2的比例混合,同时加入10%的受体血浆25μL及相应的免疫抑制剂,模拟免疫维持治疗过程。将培养液内各成分充分混匀后,置于37℃恒温孵育箱内(5%CO2)孵育5-7天。3、小鼠皮肤移植模型:获取供体小鼠的耳朵及尾部皮肤,修剪并置于预冷的PBS液中。受体小鼠麻醉成功后,选择合适的移植位置,通常为背部两侧,局部备皮、消毒。用钩镊轻轻提起局部皮肤,用剪刀剪去背部两侧各1×1cm大小皮肤,作为移植床。将供者皮片湿润后,置于移植床,通常左侧放置尾部皮肤,右侧放置耳部皮肤,将皮肤移植物平整的平铺在移植床上,保证供体与受体皮肤对合联合,并用剪刀剪去多余的皮片。用无菌创可贴对局部皮肤移植物进行加压包扎。术后每日观察皮肤移植物状态。4、实验方法:(1)单细胞悬液制备;(2)细胞表面染色;(3)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4)CD4阳性传统性T淋巴细胞分离(MACS法);(5)CD8阳性T淋巴细胞分离;(6)细胞解冻与复苏;(7)细胞培养液fgl2检测(ELISA法);(8)细胞特殊染色法。结果:1、CD4+CD28+TEM和CD4+CD57+PD1-两群细胞亚群在多克隆刺激时,表现出相似的增殖潜能(Ki-67+),相近的促炎细胞因子(TNF+,IL-2+)分泌功能,和类似的T细胞活化指标(CD69+)表达。2、在同种异体抗原刺激下,CD4+CD28+TEM细胞亚群表现出更强的增殖能力(Ki-67+),更强的效应器功能(TNF+,IFN-γ+,IL-17+)和极少量的细胞凋亡(Caspase3/7+7-AAD+)。3、CD4+CD28+TEM和CD4+CD57+PD1-两群细胞亚群存在着极少量的重叠部分。4、共抑制分子TIGIT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均在各危险记忆性T细胞上表达,可以作为调节贝拉希普相关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潜在靶点。5、在小鼠皮肤移植后,共抑制分子TIGIT的表达显着增高,而在应用贝拉希普免疫抑制治疗后TIGIT表达又迅速下降。6、接受贝拉希普及TIGIT激动剂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的皮肤移植小鼠,其皮肤移植物存活率显着优于单纯贝拉希普组皮肤移植小鼠。7、共抑制分子TIGIT可显着增加贝拉希普相关高危记忆性T淋巴细胞凋亡(Caspase3/7+7-AAD+)。8、共抑制分子TIGIT可显着降低和控制Th17细胞群的细胞因子释放,分化和转录。9、共抑制分子TIGIT可明显降低IL-17阳性的调节性T细胞表达。10、将高危记忆性T细胞或Th17细胞单独分离后,TIGIT对其抑制作用消失。结论:1、CD4+CD28+TEM和CD4+CD57+PD1-两群细胞亚群在免疫反应中的特点及功能相近,且均较CD8+CD28null细胞亚群发挥更强大的效应器功能。2、在同种异体移植免疫反应中,CD4+CD28+TEM细胞亚群较其他亚群发挥更强大的效应器功能,是造成免疫抑制剂贝拉希普排斥反应的最可能的潜在危险T细胞群。3、CD4+CD28+TEM和CD4+CD57+PD1-细胞亚群是两群相互独立的T细胞群,它们在移植排斥反应中各自发挥相应的效应器功能。4、贝拉希普及TIGIT激动剂联合免疫抑制治疗较贝拉希普单药治疗可显着改善移植物存活率。5、共抑制分子TIGIT通过诱导T细胞凋亡来抑制贝拉希普相关高危记忆性T淋巴细胞反应。6、TIGIT可有效调控Th17细胞免疫反应。7、TIGIT可有效控制belatacept和lulizumab所致的Treg细胞不稳定性。8、TIGIT通过细胞外源性途径间接地对高危记忆性T细胞和Th17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丘福良[4](2019)在《Ctla4-Ig和Ido基因在大鼠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文中指出实验目的采用改进咔曼哒“双套管法”将Wistar大鼠肝脏移至SD大鼠体内,通过质粒将合并基因Ctla4-Ig-Ido准确地导入到SD大鼠,检测相应炎症指标和观察T细胞凋亡情况,探索在大鼠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实验方法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第一组导入组合基因Ctla4-Ig-Ido,第二组导入Ctla4-Ig基因,第三组导入Ido基因,第四组导入不含基因的空白质粒;手术后一周,每组处死3只大鼠,收集下腔静脉血,检测ALT、AST、TBiL、TNF-α、IL-2、T淋巴细胞凋亡情况和大鼠肝脏病理变化。实验结果预实验组完成手术训练,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步骤。实验组空白组大鼠术后炎症指标升高明显,病理变化显着、未见凋亡细胞、RAI评分最高,14天内无1例大鼠存活;第一组大鼠术后炎症指标升高不明显,病理变化不显着、出现凋亡细胞、RAI评分最低。实验结论在大鼠中准确引入感兴趣的Ctla4-Ig-Ido基因可以减少各种炎症标志物的产生,减轻肝脏病理反应,延长大鼠术后的存活时间,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导入合并基因Ctla4-Ig-Ido可以使受体SD大鼠减轻免疫排斥反应。
何景进[5](2018)在《安全免疫耐受型人胚胎干细胞的建立及其潜在应用》文中提出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ESCs)拥有无限的自我复制与更新能力且能保持其分化成任何一种体细胞的多能性,在再生医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宿主对来源于hESCs的移植物的免疫排斥是阻碍其发展的关键性瓶颈之一。另一方面,当前抑制宿主免疫排斥的各种策略均会不可避免地增加hESCs及其移植物的癌变风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建立一株耐受宿主免疫排斥、癌变风险安全可控的人胚胎干细胞株,并初步探讨这种胚胎细胞潜在应用于心梗治疗中的可行性。我们利用细菌人工染色体同源重组基因编辑技术在hESCs的HPRT1位点上敲入CTLA4-Ig、PD-L1和TK这3个基因,建立了 hESCs-CPTK。CTLA4-Ig和PD-L1的共同表达能诱导hESCs-CPTK及其衍生而来的细胞耐受免疫排斥,自杀基因TK的表达能使得hESCs-CPTK及其衍生而来的细胞可以在体外或体内被美国FDA批准的基因治疗药物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所清除。我们在一种具有人免疫系统的小鼠模型上验证了 hESCs-CPTK的相关功能。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染色法的结果显示hESCs-CPTK在人源化小鼠体内形成的畸胎瘤的T淋巴细胞浸润率显着低于野生型hESCs形成的畸胎瘤,提示hESCs能耐受人源化小鼠的免疫排斥;小鼠体内来源于hESCs-CPTK的畸胎瘤能被腹腔注射的GCV所消除,表明hESCs-CPTK癌变风险安全可控。荧光定量PCR和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hESCs-CPTK具有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且能在体外被诱导分化生成心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验证了人源化小鼠体内来源于hESCs-CPTK的心肌细胞耐受人源化小鼠免疫排斥的同时能通过腹腔注射GCV被消除。相对于小鼠,大鼠具有更大的体型,在心跳频率上与人类更接近,更适合应用于心梗研究。因此,我们建立了具有人免疫系统的大鼠模型、严重免疫缺陷的大鼠心梗模型及成功在心梗大鼠模型的心脏中移植了 hESCs分化而来的心肌细胞,为后续进一步研究hESCs-CPTK对心梗的治疗作用奠定了基础。本论文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在诱导hESCs免疫耐受的同时降低了 hESCs的癌变风险,并在具有人免疫系统的人源化小鼠上验证了这两种作用。hESCs-CPTK具有分化成为心肌细胞的能力,可以作为细胞来源潜在应用于心梗治疗。我们建立的相关大鼠模型将促进hESCs-CPTK治疗心梗的进一步研究发展。
李春满[6](2016)在《抑制树突状细胞CD80、CD86表达诱导大鼠肝移植排斥低反应》文中认为终末期肝病治疗难度大、效果差,肝移植让众多患者看到了一线希望。肝脏移植后排斥反应虽然没有其他器官(如心、肺、胰和肾等)严重,但排斥问题仍然不能避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1]。目前,已经有大量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研制成功,其在临床应用后,使排斥反应的发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需要长期乃至终生应用药物,这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可能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进而诱发感染性疾病、或促进肝炎和肿瘤复发。若能诱导受体对移植物的排斥低反应或特异性免疫耐受,将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理想的方法。器官移植细胞免疫的基础是受体T细胞对供体抗原的免疫识别、活化和增殖。抗原的识别需要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的参与,其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众多抗原提呈细胞中最重要的,同时,它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能激活初始型T细胞(naive T cells)的APC,有研究证实其具有激活Treg的作用[1,2]。事实上,较Tr为早,DC就因为在肝移植中被发现具有诱导耐受的作用而被引入移植耐受研究中,研究认为供肝大量存在的DC在移植后迁移入受体诱导了免疫耐受[3]。T细胞在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中起着核心作用。受体T细胞对供体抗原的识别包括直接识别和间接识别,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T细胞间接识别途径在移植物慢性功能丧失的发生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因此,阻断间接识别信号通路,进一步了解其分子生物学发生机制,有可能诱导抑制排斥低反应,甚至诱导移植特异性免疫耐受的发生。在间接识别途径中,抗原呈递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的结合,使受体T细胞活化,其中,CD80/CD86-CD28是最重要、研究最多的一条共刺激通路。为此,本课题拟采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供体树突状细胞表面CD80和CD86的表达,收集体内、体外实验的结果,观察阻断T细胞间接识别通路对大鼠同种异基因肝脏移植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相关机制。第一部分大鼠树突状细胞体外扩增和鉴定[目的]获取大鼠三种不同成熟状态(imDC、smDC和mDC)的骨髓源树突状细胞。[方法]体外利用rrGM-CSF和rrIL-4诱导大鼠骨髓来源单个核细胞定向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再分别不加刺激剂、添加TNF-α和LPS诱导DCs分化成未成熟(imDC)、半成熟(smDC)和成熟(mDC)。并对三种成熟状态的树突状细胞进行形态、细胞表型和功能状态(对异基因淋巴细胞和CD4+CD25+Treg细胞的激活能力)的鉴定,确认所获得imDC、smDC和mDC的可靠性。[结果]所得smDC形态介于imDC和mDC之间;其高表达MHC-Ⅱ、中度表达CD80/86等共刺激分子,表型更为接近mDC;smDC与imDC一样,对异基因淋巴细胞无激活能力,而激活CD4+CD25+Treg细胞增殖的能力为三者之中最强。[结论]利用rrGM-CSF和rrIL-4联合诱导,可获得纯度高、功能稳定的imDC、smDC 和 mDC。第二部分RNA干扰阻断不同成熟状态大鼠DC细胞CD80/CD86基因表达的研究[目的]针对大鼠CD80和CD86基因,构建RNAi慢病毒载体,在体外观察其对大鼠不同成熟状态骨髓源性DC细胞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筛选确定大鼠DC细胞CD80、CD86基因RNAi的有效靶序列,合成慢病毒载体。慢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源性未成熟、半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smDC),以荧光显微镜检测感染效率,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D80和CD86的表达变化情况,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D80和CD86基因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重组质粒shRNA PCR,shRNA的Oligo DNA序列测序结果证实,构建的LV-GFP-shCD80和LV-GFP-shCD86慢病毒载体正确;复感指数MOI为20时,慢病毒imDC和smDC的感染率分别为79.98%±5.01%及81.38%±4.96%,感染效率高。流式检测提示,不论是imDC还是smDC,同时感染LV-GFP-shCD80和LV-GFP-shCD86的DC,在加脂多糖促成熟后,CD80和CD86的表达均比空白对照组DC低,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p<0.01),同时OX62和MHC-Ⅱ的表达未受到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提示慢病毒转染后,imDC和smDC的CD80、CD86基因的蛋白质表达量较阴性对照组显着降低,imDC的蛋白质表达量较smDC更低。[结论]大鼠CD80和CD86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构建正确,其能明显抑制加脂多糖促成熟后imDC和smDC表面CD80和CD86的表达的增加。第三部分重组慢病毒预处理的供体DC阻断受体T细胞共刺激通路的体外研究[目的]在体外观察重组慢病毒处理DC的免疫反应活性,证实其具有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为下一步的体内实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受体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行混合淋巴细胞实验,检测重组慢病毒处理的供者DC刺激受者T细胞增殖的能力。预先采用各组DC致敏受体大鼠,取致敏大鼠脾脏T细胞与重组慢病毒预处理的供体DC,行再次混合淋巴细胞实验,检测预致敏的受体T细胞针对供体抗原特异性的免疫活性。同时,流式细胞检测两次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DC诱导受体Treg增殖的能力。[结果]大鼠CD80/CD86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处理的供者imDC和smDC,明显抑制了受体T细胞的增殖反应,并且能够诱导产生针对供者抗原的免疫低反应,imDC组的效应比smDC组强。同时可以刺激CD4+CD25+T细胞增殖,smDC的作用强于imDC。[结论]重组慢病毒处理DC在体外有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第四部分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观察Lewis→BN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特点。[方法]采用改良“二袖套管法”,以SD大鼠进行训练,建立稳定的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随后,选择Lewis大鼠为供体,BN大鼠为受体,分为BN→BN肝移植非干预组、Lewis→BN肝移植非干预组、Lewis→BN肝移植干预组(围手术期短期饲喂治疗剂量的雷帕霉素),观察实验动物术后生存情况及生存时间,检测术后第1d、4d、7d、10d天肝功能、移植肝大体改变及病理改变。[结果].BN→BN组大鼠术后可长期存活,肝功能稳定无明显恶化,全段观察时间内病理切片无明显排斥反应或仅有轻微排斥反应;Lewis→BN非干预组大鼠术后早期死亡,肝功能急剧恶化,病理切片出现迅速而强烈的急性排斥反应;Lewis→→BN干预组大鼠在停药后逐渐死亡,生存期不超过2周,停药前肝功能逐渐恢复,停药后迅速恶化,病理切片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反应,停药前排斥反应轻,停药后迅速加重。[结论]Lewis→BN组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明显,可作为ROLT急性排斥模型。雷帕霉素可以有效抑制Lewis→BN组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第五部分RNA干扰阻断CD80、CD86的不同成熟状态供体树突状细胞在大鼠肝移植模型中致排斥低反应的研究[目的]在建立同种异基因大鼠肝脏移植模型的基础上,探讨重组慢病毒处理的供体树突状细胞在体内诱导移植免疫低反应的可行性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以Lewis大鼠为供体,BN大鼠为受体,分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半成熟树突状细胞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干扰组、半成熟树突状细胞干扰组。移植术前7天经尾静脉输注各种不同的供体树突状细胞预处理大鼠,行大鼠两袖套原位肝移植。观察肝脏移植大鼠的生存情况及存活时间,检测术后第1d、4d、7d、10d天肝功能变化、外周血细胞因子和Treg细胞增殖的情况、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术前输注各种供体DC配合术后使用雷帕霉素,与单纯使用雷帕霉素比较,可以进一步延长受体大鼠术后生存时间,减轻移植术后肝功能损伤,减轻急性排斥反应的程度,停药后(10d)尤其明显。术前输注各种供体DC配合雷帕霉素,可以抑制Th1型细胞因子(IL-2和IFN-γ)、促进Th2型细胞因子(IL-2和IL-10)的分泌,诱导肝脏移植受体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产生。RNA干扰CD80/CD86的DC组上述各种反应优于未经RNA干扰组。[结论]术前输注各种供体DC配合术后使用雷帕霉素可以诱导移植免疫低反应。各种DC与雷帕霉素可能有协同作用。RNA干扰技术阻断共刺激通路确实对移植物产生了保护作用。通过体内外实验,我们证实供体imDC和smDC有诱导受体免疫低反应的能力,若使用RNAi技术阻断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则其诱导受体免疫低反应的能力增强,为DC诱导免疫耐受指出了一个研究方向。
董红锰,白纯,李先亮,贺强[7](2016)在《CD40-CD40L信号通路在移植免疫中的应用与进展》文中研究指明CD40-CD40L信号通路在特异性免疫中是一条重要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它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调节。动物实验表明抗CD40L单克隆抗体(m Ab)阻断CD40与CD40L的结合,从而阻断CD40-CD40L信号的传导,具有抑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近年来抗CD40Lm Ab在临床试验中出现的血栓并发症导致其应用受到了质疑。随着人们对CD40-CD40L信号通路的认识不断深入,尤其是新的抗CD40m Ab的应用,使得克服与之相关的血栓并发症成为可能,加之其在动物器官移植模型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相信这将会进一步推动器官移植免疫耐受及免疫抑制剂方案的发展。本文就CD40-CD40L信号通路在器官移植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
杨璟辉[8](2016)在《通过MHC-II-肽四聚体追踪同种异体移植后小鼠内源性供体特异性B细胞的分化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存在大量有害的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寄生虫等,而机体在这一环境中能够抵御这些病原体的侵扰并维持自身稳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机体的免疫系统。这些有害的病原微生物上覆盖了一些抗原。当这些抗原进入体内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这些“外来”的抗原并攻击他们。然而,在器官移植过程中,当患者在手术中接受另一个人的器官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这个外来器官,并且攻击这个移植器官而产生排斥。随着针对供体特异性抗体诊断方法的日益提高,目前移植学家已充分认识到临床上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是导致器官移植术后器官衰竭的主要原因。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是以微血管损伤和特殊转录因子变化为特点的,也就是抗体介导的内皮损伤、γ干扰素效应和中性粒细胞聚集。现在认为器官移植的晚期损伤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有密切关系而不是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因为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主要出现在器官移植的早期,随着移植时间的延迟逐渐减少。目前的问题在于目前存在的免疫抑制剂对于抗体依赖的排斥反应基本无效,特别是在患者体内发现供体特异性抗体后。供体特异性抗体是由T细胞辅助供体特异性B细胞产生的。当B细胞接触到供体特异性抗原时,会形成供体特异性B细胞并分化为早期产生抗体的短效浆细胞和远期再次免疫中有记忆作用的长期存在的浆细胞,另外有一些供体特异性B细胞会分化成为静止状态的记忆性B细胞,在再次遇到供体特异性抗体时,短期内转化成为分泌高亲和力的成浆细胞。因此,供体特异性B细胞在移植排斥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B细胞不仅被认为和移植排斥有关,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B细胞同样具有免疫调节的功能,对移植耐受也有参与。实验表明,B细胞分泌的IL-10在其中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B细胞的表型、抗原特异性以及解剖微环境都尚不清楚。另外,在临床上移植学家发现,器官移植术后免疫耐受者体内有大量的B细胞聚集,而应用免疫抑制剂维持移植器官稳定的受者中却没有。这一结果使有些研究者提出了B细胞在免疫耐受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假说。因此,B细胞在器官移植过程中既有导致排斥的作用,也有抑制排斥的作用,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在不同移植环境下可以追踪体内供体特异性B细胞的方法。一、新型MHC-II肽四聚体的制备及受体体内供体特异性B细胞的检测我们在这一部分中通过应用流式技术证实了在C57BL/6小鼠体内有些B细胞可以识别SAV-PE或SAV-APC,但几乎不能同时识别这两种抗体。而不同于SAV,小鼠引流淋巴结中MHC-II肽四聚体双阳性的B细胞出现明显聚集,能够同时识别IEd-PE和IEd-APC。通过过继转移法,我们把普通C57BL/6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通过磁珠吸附把所有能识别IEd的细胞分离出来,并把剩余的淋巴细胞输注进入B细胞缺陷的小鼠体内.三周后我们发现抗IEd抗体在IEd去除的B细胞缺陷的μMT小鼠中却出现了明显的减少。这一结果提示去除IEd细胞可导致抗IEd抗体减少,这些IEd-PE、IEd-APC双阳性的B细胞是真正具有功能能够分泌抗体的B细胞。同时,我们还检测了MHC-II肽四聚体双阳性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发现IEd-PE、IEd-APC双阳性的B细胞中几乎没有表达SAV的细胞,并没有出现那些天然可以结合到SAV或IEb上的细胞。二、利用MHC-II肽四聚体双阳性法检测内生性B细胞在皮下免疫或心脏移植后的分化发育及演变在这一部分中,我们首先检验了皮下免疫这一方法的适用性,通过将BALB/c小鼠脾细胞皮下免疫C57BL/6小鼠,然后在不同的时间点收集血清检测供体特异性抗体以及抗IEd抗体。我们发现DSA和抗IEd抗体在免疫后十四到二十一天达到顶峰。用BALB/c小鼠淋巴细胞免疫的C57BL/6小鼠的引流淋巴结中Fas+Gl7+双阳性生发中心表型在免疫后的第七天仅仅有8%左右,第十天达到了35%左右,第十四天达到了49%左右,比抗体产生的时间早。这一结果表明,虽然有一些特异性程度不高的抗体在七天以前就有出现,但大部分特异性较高的抗体都是在引流淋巴结中大量B细胞出现Fas+Gl7+双阳性生发中心表型后生产出来的。在引流淋巴结中MHC-II肽四聚体双阳性Ig Dlo的B细胞总数远远超过了在非引流淋巴结中MHC-II肽四聚体双阳性Ig Dlo的B细胞总数,约为10倍。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皮下细胞免疫,心脏移植后小鼠机体针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更加系统性,不仅仅在引流淋巴结中有供体特异性生发中心表型的MHC-II肽四聚体双阳性B细胞生成,在脾脏中也大量出现了供体特异性生发中心表型的MHC-II肽四聚体双阳性B细胞。但无论是在引流淋巴结还是在脾脏中其比例都没有皮下细胞免疫后的引流淋巴结中多。最后,我们检测了受体脾脏中Tfh细胞的比例。在心脏移植小鼠的脾脏中约有25%的T细胞是CXCR-5+PD-1+的表型,其中约9%为CXCR-5hiPD-1hi的Tfh表型。这一结果进一步确定了供体特异性B分化成为生发中心表型的时间窗。三、利用MHC-II肽四聚体双阳性法检测内生性B细胞在再次免疫应答中的分化发育及演变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发现再次免疫后,供体特异性B细胞和具有生发中心表型的供体特异性B细胞的升高都没有初次免疫时明显。相比之下,ASCs数量却远远多于初次免疫时,记忆性B细胞是再次免疫应答的主体,其发挥作用可以发生在体内只有未致敏T细胞的环境下而并不需要记忆性T细胞的辅助。而此时供体特异性Ig G滴度在再次免疫后7天内迅速升高达到顶峰,其升高幅度为初次免疫时滴度波峰的2倍左右,并在随后的数周至数月内持续抬高,下降速度较初次免疫慢。通过应用CTLA4-Ig,我们进一步研究了Tfh细胞的活化和生发中心的形成。从初次免疫当天开始应用CTLA4-Ig可以完全抑制供体特异性Ig G的产生,再次免疫后也没有供体特异性Ig G的产生,而从初次免疫后第七天开始应用CTLA4-Ig可以使小鼠体内仅产生少量的供体特异性Ig G,再次免疫后也仅有少量的供体特异性Ig G出现。相比之下,从初次免疫后第十四天开始应用CTLA4-Ig并不会影响体内供体特异性Ig G的产生。进一步的实验发现,供体特异性抗体水平和供体特异性记忆性B细胞的趋势是一致的。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利用MHC-II肽四聚体双阳性法研究了供体特异性B细胞产生的时间窗,在初次免疫过程中其表型、比例的变化以及Tfh细胞的变化。在再次免疫过程中,通过CTLA4-Ig抑制生发中心产生研究后续记忆性供体特异性B细胞的变化。我们的结果明确了生发中心形成的时间窗,对供体特异性记忆性B细胞在移植排斥的作用和产生进行了明确,提出了新的理解。
王益林[9](2014)在《新型mTOR抑制剂AZD8055对免疫系统的调控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阐释新型mTOR抑制剂AZD8055在IBD小鼠模型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进一步充实对IBD发病机制的认识,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移植排斥的临床治疗寻求新的治疗途径或干预靶点。2、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新型mTOR抑制剂AZD8055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C)分化、发育成熟的影响,并通过体外实验对AZD8055诱导的DC进行一系列功能实验研究,以期对mTOR信号通路在诱导DC免疫耐受中的机制进行初步探究。3、通过第二代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进一步了解经新型mTOR抑制剂AZD8055诱导的DC具有耐受性特征的细胞生物学机制,为后续工作展开奠定基础。方法1、第一部分1)体内研究:建立C57BL/6小鼠IBD模型,予以AZD8055干预,结合小鼠体重变化、疾病活动度评分、结肠组织病理变化等综合评价AZD8055对IBD模型的保护作用;FCM检测各组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Th1、Th17及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以及小鼠脾脏、淋巴结及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的比例。2)体外研究:体外磁珠分选获取C57BL/6小鼠CD4+T细胞,体外刺激活化,予以AZD8055梯度干预,Westernblot检测CD4+T细胞中mTOR信号通路上关键节点磷酸化蛋白水平;体外获取脾脏淋巴细胞或体外磁珠分选出C57BL/6小鼠naive T(CD4+CD62L+T)细胞,经CFSE荧光标记,CD3、CD28抗体刺激活化或在不同细胞因子条件下诱导naive T细胞分别向Th1、Th17、Treg等分化,并予以AZD8055梯度干预,FCM检测CD4+、CD8+T细胞活化增殖情况以及Th1、Th17、Treg等细胞分化和增殖。2、第二部分1)体内研究:应用AZD8055(10mg/kg/天×7天)行腹腔注射,设立对照,7天后处死C57BL/6小鼠,获取骨髓、脾脏和淋巴结,FCM检测其中CD11c+CD8+以及浆细胞样DC的比例;获取骨髓前体细胞,在体外进行诱导分化、培养,并在5、7、9天FCM检测其表面共刺激分子及CD11c比例。2)体外研究:体外磁珠分选出CD11c+DC后,予以AZD8055梯度干预,并在AZD8055处理1小时后加入LPS再刺激30min,Westernblot检测DC细胞中mTOR信号通路上关键节点磷酸化蛋白水平;分离骨髓前体细胞,体外细胞因子诱导其向树突状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加入AZD8055干预,FCM检测DC表型;对诱导出的DC与同种异型CD4+T细胞进行MLR,FCM检测CD4+T细胞增殖、Treg比例、CD4+T细胞凋亡、Treg及非Treg增殖比例等。3、第三部分运用RNA-seq方法,对AZD8055诱导处理的具有耐受特性的未成熟DC(AZD-DC)、未作任何处理的具有免疫特性的成熟DC(WT-DC)、经LPS激活的成熟DC(LPS-DC)这3种反映DC不同功能状态的细胞从转录组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用DEGseq计算并鉴定出一批差异显着的基因,进行趋势、功能及KEGG等分析。结果1、第一部分1)AZD8055能显着改善IBD小鼠的体重下降、疾病活动度评分以及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2)AZD8055能降低IBD小鼠MLN中Th1、Th17细胞比例,升高Treg细胞比例。3)AZD8055能降低IBD小鼠脾脏、淋巴结及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比例。4)AZD8055在体外对CD4+T细胞中mTOR信号通路有明显抑制作用。5)AZD8055在体外对CD4+、CD8+T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6)AZD8055能明显抑制naive T细胞向Th1、Th17分化及增殖,促进Treg细胞分化及增殖。2、第二部分1)AZD8055体内应用后,能降低骨髓、脾脏、外周及肠系膜淋巴结中CD11c+DC的比例。2)AZD8055体内作用后对骨髓前体细胞向DC分化影响不大,但却明显抑制DC向成熟发展。3)AZD8055在10n M时对DC中mTOR信号通路有明显抑制作用。4)AZD8055在体外不影响骨髓前体细胞向DC分化。5)AZD8055能降低LPS刺激DC引起的共刺激分子表达,从而影响DC成熟。6)AZD-DC在体外可明显抑制同种异型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7)AZD-DC在体外可促进同种异型CD4+T淋巴细胞中Treg比例增加。8)AZD-DC在体外可诱导同种异型CD4+T淋巴细胞凋亡增加。9)AZD-DC在体外较非Treg能更加促进Treg的增殖。3、第三部分1)在AZD-DC和WT-DC、LPS-DC和WT-DC、AZD-DC和LPS-DC之间分别有430、1172和1436个差异基因。2)聚类分析发现AZD-DC组和WT-DC组在基因表达谱上更为接近。3)趋势分析发现8种趋势中的1(一直向下)、4(先平后下)、5(先平后上)号趋势在统计学上具有显着差异,趋势1的P-value值最低。4)基因功能分析:对三组之间两两表达差异的基因分别进行GO分析发现,三组都显着富集在免疫反应及创伤反应等生物学进程中;在AZD与WT两组比较的差异基因显着富集在chemokine activity、chemokine receptor binding、homeostatic process和carbohydrate binding四个GO中,而其余两两之间比较的差异基因在这四个GO中不富集;AZD与WT之间的差异基因较其他两组差异基因的FDR值普遍偏高;趋势1中的基因显着富集于翻译这个生物学进程。5)信号通路分析:三组差异基因都富集在NF-kappa B、Chemokine、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MAPK、Toll-like receptor、Apoptosis等信号通路上;趋势1中基因显着富集于Ribosome、PPAR信号通路。6)AZD-DC在四种剪切方式上均与WT-DC、LPS-DC明显不同。7)韦恩结合趋势分析发现MGL2、Cadherin-1、4-1BB、Rho B、PDPN等基因在DC从不成熟的耐受状态到成熟的免疫状态过程中表达出现连续上调或下调。结论1、第一部分1)AZD8055可能通过抑制效应性淋巴细胞增殖、抑制IBD诱导的Th1及Th17型反应和提高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等来发挥其对IBD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2)AZD8055在体外可抑制naive T淋巴细胞向Th1、Th17分化及增殖,促进Treg细胞分化及增殖,从而调控Treg与Th17平衡。3)AZD8055发挥特异性调控T辅助细胞亚群分化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mTOR信号通路对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及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mTOR分子可以作为IBD治疗的一个新靶点,但其在IB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2、第二部分1)mTOR信号通路在维持小鼠造血淋巴系统中DC的数量及促进体内DC的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AZD8055可能通过影响DC成熟从而诱导出耐受性DC。3)AZD-DC可能通过诱导T细胞无反应、诱导Treg比例增加、诱导T细胞凋亡等多个机制来发挥其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4)AZD8055发挥调控DC分化、发育、成熟及功能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mTOR信号通路对DC的免疫调控作用及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mTOR分子可能作为诱导耐受性DC的一个新靶点。3、第三部分1)p38MAPK和NF-κB信号通路参与了DC分化、发育、成熟等过程。2)PPAR、Ribosome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参与了AZD8055诱导耐受性DC机制。3)MGL2、Cadherin-1、4-1BB、Rho B和Pdpn等基因在AZD8055诱导耐受性DC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邹方正[10](2014)在《CTLA4Ig与CD40Ig逆转录病毒局部转染供肾对异种鼠肾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阻断CD28-B7和CD40-CD40L共刺激通路,经PLNCX2-FLAG-CTLA4Ig和PLNCX2-HA-CD40Ig双基因包装成逆转录病毒后局部转染入豚鼠肾脏,观察CTLA4Ig和CD40Ig局部转染对豚鼠到SD大鼠异种肾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作用,为防治异种肾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寻找新的途径。【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12-14周龄)、雄性豚鼠(12-14周龄)各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SD大鼠、豚鼠各十只)。手术方式为将CTLA4Ig和CD40Ig逆转录病毒基因局部转染豚鼠肾脏,左侧肾脏异位移植到SD大鼠颈部,右侧肾脏冰块保存。第1组为空载体逆转录病毒对照组(A组);第2组为CD40Ig基因逆转录病毒转染组(B组);第3组为CTLA4Ig基因逆转录病毒转染组(C组);第4组为CTLA4Ig和CD40Ig双基因逆转录病毒转染组(D组)。采用Westen bloting检测豚鼠右侧肾脏逆转录病毒转染效率。观察各组受鼠术后移植肾存活时间、受鼠存活时间。采用HE染色观察术后各组大鼠移植肾排斥反应级别,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ax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bcl-2/Bax mRNA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肾细胞凋亡率。【结果】1、Western blotting供肾局部转染CD40Ig或CTLA4Ig后,其组织中可见CD40Ig和(或)CTLA4Ig表达。A组无CD40Ig和CTLA4Ig表达,B组可见CD40Ig表达,C组可见CTLA4Ig表达,D组可见CD40Ig和CTLA4Ig都表达。2.移植肾及受鼠存活时间A组大鼠移植肾存活时间为(8.1±2.1)d,SD大鼠的存活时间为(9.5±2.3)d; B组、C组和D组移植肾的存活时间分别为(13.1±2.2)d、(12.4±2.6)d和(16.6±3.0)d,受鼠存活时间为(14.4±3.1)d、(14.5±3.3)d和(18.8±2.7)d,均明显长于A组(P<0.05),其中D组移植肾及SD大鼠存活时间最长,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 HE染色A组术后移植肾组织HE染色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Banff07移植肾病理分级为IIB-III级,提示移植肾排斥反应强烈。B组、C组也可见淋巴细胞浸润,但表达强度低于A组,Banff07移植肾病理分级为IIA-III级。而D组淋巴细胞浸润最少,Banff07移植肾病理分级为IA-IIB级,明显低于其他三组。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组移植肾组织Bax表达都呈棕褐色,为强阳性表达,强阳性率100%,B组、C组移植肾组织强阳性率分别为60%和80%,D组有1例成强阳性反应,4例成弱阳性反应,强阳性率20%(P <0.05)。5.RT-PCR结果RT-PCR结果显示,B、C、D组移植肾组织Bax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A组,其中以D组移植肾组织Bax mRNA的表达最低,bcl-2mRNA表达则相反,D组表达最高,A组表达最低(P<0.05)。而B、C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6.移植肾细胞凋亡情况B、C两组细胞凋亡率为(24.34±2.78)%、(26.21±2.69)%,明显低于A组(54.69±6.25)%(P<0.05),而D组细胞凋亡率最低,为(15.03±1.21)%,与A、B、C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而B、C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CTLA4Ig和CD40Ig基因逆转录病毒局部转染肾脏均具有延长移植肾存活时间的作用,但两者本身并没有明显差异。2、同时转染CTLA4Ig和CD40Ig双基因逆转录病毒,能显着减轻异种移植肾的排斥反应,延长移植肾的存活时间。
二、CTLA4-Ig在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TLA4-Ig在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缺血损伤相关的新生表位在器官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缺血损伤导致新生表位的产生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部分 缺血损伤相关的新生表位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及机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三部分 新生表位诱导的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反应的防治探讨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四部分 褪黑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在器官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2)2020年器官移植免疫学实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免疫细胞亚群在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在诱导移植免疫耐受中的新尝试 |
1.1 T细胞 |
1.2 B细胞 |
1.3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
1.4 树突状细胞 |
1.5 嗜中性粒细胞 |
1.6 髓系抑制性细胞 |
2 免疫分子在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在诱导移植免疫耐受中的新尝试 |
2.1 DNA |
2.2 小干扰RNA和长链非编码RNA |
2.3 细胞因子 |
2.4 细胞膜分子 |
2.5 抑制剂 |
2.6 激动剂 |
2.7 新材料 |
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 展望 |
(3)共抑制分子TIGIT在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接受贝拉希普免疫抑制治疗的肾移植病人发生移植排斥反应的潜在“高危”T细胞亚群的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对象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单细胞悬液(Human PBMC)的分离和制备 |
2.2.2 细胞悬液的解冻和复苏技术 |
2.2.3 多克隆抗原刺激-免疫细胞体外刺激实验 |
2.2.4 同种异体抗原刺激-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
2.2.5 细胞表面染色 |
2.2.6 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 |
2.2.7 荧光染料Cell Trace Violet的细胞染色 |
2.2.8 凋亡标记物Caspase3/7和7-AAD的流式染色法 |
2.2.9 流式细胞仪的上机检测 |
2.3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设门策略(Gating Strategy) |
3.1.1 CD4~+或CD8~+T淋巴细胞群的设门策略 |
3.1.2 Belatacept相关“高危”T淋巴细胞亚群的设门策略 |
3.2 Belatacept相关“高危”T淋巴细胞亚群的增殖能力评价 |
3.2.1 多克隆抗原刺激下,“高危”T淋巴细胞亚群的增殖能力评价 |
3.2.2 同种异体抗原刺激下,“高危”T淋巴细胞亚群的增殖能力评价 |
3.2.3 多克隆性与同种异体特异性-贝拉希普相关“高危”T淋巴细胞亚群库的比较 |
3.3 Belatacept相关“高危”T淋巴细胞亚群的功能评价 |
3.3.1 促炎细胞因子IL-2的分泌功能评价 |
3.3.2 促炎细胞因子TNF的分泌功能评价 |
3.3.3 促炎细胞因子IFN-γ的分泌功能评价 |
3.3.4 促炎细胞因子IL-17的分泌功能评价 |
3.4 Belatacept相关“高危”T淋巴细胞亚群的活化指标评价 |
3.4.1 T淋巴细胞活化指标CD69表达评价 |
3.4.2 T淋巴细胞活化指标CD38表达评价 |
3.4.3 T淋巴细胞活化指标HLA-DR表达评价 |
3.5 Belatacept相关“高危”T淋巴细胞亚群的细胞凋亡水平评价 |
3.6 Belatacept相关“高危”T淋巴细胞亚群的重叠程度分析 |
3.7 Belatacept相关“高危”T淋巴细胞亚群的共刺激分子和共抑制分子表达评价 |
3.7.1 T淋巴细胞表面共抑制分子FcγRⅡB表达评价 |
3.7.2 T淋巴细胞表面共抑制分子TIGIT表达评价 |
3.7.3 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DNAM表达评价 |
3.7.4 在贝拉希普存在时,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DNAM和共抑制分子TIGIT的表达评价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共抑制分子TIGIT激动剂调节贝拉希普相关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对象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小鼠皮肤移植模型的建立 |
2.2.2 同种异体抗原刺激-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
2.2.3 人CD4阳性T_(conv)细胞分离实验 |
2.2.4 人CD8阳性T淋巴细胞分离实验 |
2.3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共抑制分子TIGIT在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研究 |
3.1.1 小鼠皮肤移植后,共抑制分子TIGIT在器官特异性淋巴细胞上的表达评价 |
3.1.2 共刺激阻滞剂对共抑制分子TIGIT表达的作用研究 |
3.1.3 共刺激阻滞剂对共刺激分子DNAM表达的作用研究 |
3.1.4 共刺激阻滞剂对CD4阳性和CD8阳性器官特异性T淋巴细胞库的作用研究 |
3.1.5 共抑制分子TIGIT激动剂联合贝拉希普可显着提高小鼠皮肤移植物存活率 |
3.2 共抑制分子TIGIT对人体贝拉希普相关“高危”记忆性T淋巴细胞亚群凋亡水平的作用研究 |
3.2.1 Caspase3/7阳性、7-AAD阳性的凋亡细胞表达评价 |
3.2.2 Annexin V阳性、7-AAD阳性的凋亡细胞表达评价 |
3.3 共抑制分子TIGIT对人体贝拉希普相关“高危”记忆性T淋巴细胞亚群增殖能力的作用研究 |
3.4 共抑制分子TIGIT对人体贝拉希普相关“高危”记忆性T淋巴细胞亚群效应器功能的作用研究 |
3.5 共抑制分子TIGIT对T淋巴细胞活化水平的作用研究 |
3.5.1 共抑制分子TIGIT对T细胞活化指标CD38的作用评价 |
3.5.2 共抑制分子TIGIT对T细胞活化指标HLA-DR的作用评价 |
3.5.3 共抑制分子TIGIT对T细胞活化指标CD69的作用评价 |
3.6 共抑制分子TIGIT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
3.6.1 共抑制分子TIGIT表达与共刺激分子DNAM的关系研究 |
3.6.2 共抑制分子TIGIT表达与其他共抑制分子的关系研究 |
3.6.3 共抑制分子TIGIT表达与效应器功能的关系研究 |
3.6.4 共抑制分子TIGIT表达与T细胞活化指标的关系研究 |
3.6.5 共抑制分子TIGIT通过细胞外源性途径来诱导高危记忆性T淋巴细胞凋亡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共抑制分子TIGIT调节Th17细胞亚群的作用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对象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同种异体抗原刺激-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
2.2.2 human fgl2的ELISA法检测 |
2.3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Th1,Th17及Tc17细胞群的设门策略 |
3.2 共抑制分子TIGIT在不同细胞因子分泌细胞的表达 |
3.2.1 共抑制分子TIGIT在CD4阳性传统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 |
3.2.2 共抑制分子TIGIT在不同细胞因子分泌细胞上的表达 |
3.2.3 共抑制分子TIGIT在不同Th17细胞亚群上的表达 |
3.3 共抑制分子TIGIT调节Th17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分泌 |
3.3.1 共抑制分子TIGIT调节供体特异性Th17细胞免疫反应 |
3.3.2 共抑制分子TIGIT差异性调节Th17细胞群细胞因子的释放 |
3.4 共抑制分子TIGIT调节Th17细胞亚群的分化和转录 |
3.5 共抑制分子TIGIT联合belatacept或 lulizumab可有效调节Th17细胞免疫反应 |
3.5.1 Belatacept降低共抑制分子TIGIT在Th17细胞上表达 |
3.5.2 TIGIT联合belatacept或lulizumab可有效调节Th17细胞免疫反应 |
3.6 共抑制分子TIGIT调节Tc17细胞免疫反应 |
3.6.1 共抑制分子TIGIT在Tc17细胞上低表达 |
3.6.2 共抑制分子TIGIT调节Tc17细胞免疫反应 |
3.7 共抑制分子TIGIT调节IL-17阳性调节性T细胞表达 |
3.8 共抑制分子TIGIT通过细胞外源性途径调节Th17细胞反应 |
3.9 共抑制分子TIGIT不通过抑制性细胞因子fgl2发挥直接的抑制作用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共刺激阻滞剂:抗排斥战场上的新武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Ctla4-Ig和Ido基因在大鼠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通过质粒经门静脉导入Ctla4-Ig和 Ido基因到受体SD大鼠 |
前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实验讨论 |
实验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观察并研究受体SD鼠排斥反应的作用 |
前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统计学处理 |
实验结果 |
实验讨论 |
实验创新 |
实验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略缩词表 |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5)安全免疫耐受型人胚胎干细胞的建立及其潜在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
第二节 免疫系统人源化动物模型 |
第三节 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安全免疫耐受型人胚胎干细胞hESCs-CPTK的建立 |
第二节 hESCs-CPTK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以及安全性研究 |
第三节 心肌细胞的分化 |
第四节 动物模型的建立 |
结语 |
一 结论 |
二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6)抑制树突状细胞CD80、CD86表达诱导大鼠肝移植排斥低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大鼠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和鉴定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RNA干扰抑制不同成熟状态大鼠树突状细胞CD80/CD86基因表达的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重组慢病毒预处理的供体DC阻断受体T细胞共刺激通路的体外研究 |
材料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四部分 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五部分 RNA干扰抑制CD80、CD86的不同成熟状态供体树突状细胞致大鼠肝移植排斥低反应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致谢 |
(7)CD40-CD40L信号通路在移植免疫中的应用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CD40-CD40L信号在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
2阻断CD40-CD40L信号通路在动物器官移植模型中减少排斥反应发生 |
3 CD40-CD40L与其它T细胞信号通路联合阻断可诱导免疫耐受 |
4抗CD40m Ab与西罗莫司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
5抗CD40m Ab的应用使得克服血栓并发症成为了可能 |
6结论 |
(8)通过MHC-II-肽四聚体追踪同种异体移植后小鼠内源性供体特异性B细胞的分化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型MHC-II肽四聚体的制备及受体体内供体特异性B细胞的检测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部分 利用MHC-II肽四聚体双阳性法检测内生性B细胞在皮下免疫或心脏移植后的分化发育及演变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三部分 利用MHC-II肽四聚体双阳性法检测内生性B细胞在再次免疫应答中的分化发育及演变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器官移植中体液免疫排斥的发生机制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9)新型mTOR抑制剂AZD8055对免疫系统的调控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部分 新型mTOR抑制剂AZD8055对T淋巴细胞的调控及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实验动物 |
2、实验试剂 |
3、实验耗材 |
4、实验仪器 |
5、实验方法 |
6、Western Blot 检测 |
7、统计分析 |
结果 |
1、AZD8055对IBD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1.1 模型建立 |
1.2 AZD8055干预及效果评估 |
1.3 AZD8055 能改善IBD结肠炎的肠道炎症反应 |
1.4 AZD8055 能降低IBD小鼠MLN中 Th1、Th17 比例,升高Treg比例 |
1.5 AZD8055 能降低IBD小鼠脾脏、淋巴结及外周血中CD4+及CD8+T细胞的比例 |
2、AZD8055体外研究结果 |
2.1 AZD8055对CD4+T淋巴细胞mTOR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 |
2.2 AZD8055对CD4+T辅助细胞及CD8+T细胞增殖的影响 |
1 )AZD8055对CD4+T辅助细胞增殖的影响 |
2 )AZD8055对CD8+T细胞增殖的影响 |
2.3 AZD8055对naive T淋巴细胞分化的影响 |
1 )AZD8055对naive T淋巴细胞向Th1分化及增殖的影响 |
2 )AZD8055对naive T淋巴细胞向Th17 分化的影响 |
3 )AZD8055对naive T淋巴细胞向Treg细胞分化及增殖的影响 |
讨论 |
1、mTOR抑制剂的应用 |
2、免疫排斥反应中的细胞免疫机制 |
3、Th1/Th2的作用 |
4、Treg的作用 |
5、Th17的作用 |
6、Treg/Th17 平衡的作用 |
7、mTOR信号通路对T细胞分化的影响 |
8、总结 |
第二部分 应用mTOR抑制剂AZD8055 制备耐受性DC及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实验动物 |
2、主要仪器及设备 |
3、主要试剂 |
4、主要液体的配制 |
5、主要实验方法 |
6、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AZD8055作用的体内结果 |
1.1 AZD8055体内作用对骨髓前体细胞及外周淋巴系统DC的影响 |
1.2 AZD8055体内作用后对骨髓前体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的影响 |
2、DC的分离诱导分化、培养及体外扩增 |
3、AZD8055对DC中 mTOR信号通路抑制的研究 |
4、AZD8055体外研究结果 |
4.1 AZD8055在体外不影响DC的分化 |
4.2 AZD8055对DC表型的影响 |
4.3 AZD-DC 在体外可明显抑制同种异型 CD4+T 淋巴细胞的增殖 |
4.4 AZD-DC在体外可促进同种异型CD4+T细胞中Treg比例增加 |
4.5 AZD-DC 在体外可诱导同种异型 CD4+T 淋巴细胞凋亡增加 |
4.6 AZD-DC对同种异型CD4+T细胞中Treg及非Treg增殖的影响 |
讨论 |
1、树突状细胞概况 |
2、DC体外诱导分化培养、扩增 |
3、应用DC诱导免疫耐受的方法 |
4、DC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 |
5、mTORC1及mTORC2 与耐受性DC功能 |
6、应用耐受性DC诱导移植物长期存活的研究 |
第三部分 转录组测序研究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分子生物学变化 |
前言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一、试验材料 |
二、试验方法 |
结果 |
1、RNA-seq数据质量控制 |
2、RNA-seq数据分析 |
3、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聚类分析 |
5、趋势分析 |
6、基因功能分析 |
7、GO-tree分析 |
8、信号通路分析 |
9、选择性剪切分析 |
10、韦恩结合趋势分析 |
讨论 |
1、转录组测序概述 |
2、转录组测序分析耐受性DC的分子机制 |
2.1 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发育及成熟 |
2.2 耐受性树突状细胞 |
2.3 体外诱导树突状细胞的来源 |
2.4 树突状细胞的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 |
2.5 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10)CTLA4Ig与CD40Ig逆转录病毒局部转染供肾对异种鼠肾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中英文缩略语索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 |
致谢 |
四、CTLA4-Ig在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缺血损伤相关的新生表位在器官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刘浩.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2]2020年器官移植免疫学实验研究进展[J]. 田倩川,吴昌鸿,徐亚男,赵勇. 器官移植, 2021(02)
- [3]共抑制分子TIGIT在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孙赫. 中国医科大学, 2020
- [4]Ctla4-Ig和Ido基因在大鼠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中的作用[D]. 丘福良. 暨南大学, 2019(02)
- [5]安全免疫耐受型人胚胎干细胞的建立及其潜在应用[D]. 何景进. 南方医科大学, 2018
- [6]抑制树突状细胞CD80、CD86表达诱导大鼠肝移植排斥低反应[D]. 李春满. 昆明医科大学, 2016(01)
- [7]CD40-CD40L信号通路在移植免疫中的应用与进展[J]. 董红锰,白纯,李先亮,贺强. 器官移植, 2016(04)
- [8]通过MHC-II-肽四聚体追踪同种异体移植后小鼠内源性供体特异性B细胞的分化及其机制研究[D]. 杨璟辉. 第二军医大学, 2016(02)
- [9]新型mTOR抑制剂AZD8055对免疫系统的调控及机制研究[D]. 王益林.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 [10]CTLA4Ig与CD40Ig逆转录病毒局部转染供肾对异种鼠肾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D]. 邹方正. 南华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