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美野生生物面临“危机”(论文文献综述)
曹聪[1](2021)在《科普类文本机器翻译错误及译后编辑策略分析 ——以《2018世界鸟类现状》为例》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算法与翻译结合的机器翻译彰显出强大生命力。机器翻译以其翻译速度、便捷度等优势愈来愈多地受到大众关注。但是,随着机器翻译被广泛应用,众多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机器翻译的质量仍无法让使用者满意。因此,机器翻译与人工编辑的方式得到青睐。本文亦基于此种翻译方法,以展现科普类文章机器翻译结果的常见错误,并为译后编辑提供思路。本文以《2018世界鸟类现状》基础,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对翻译问题进行分析。《2018世界鸟类现状》是国际鸟盟发布的一份报告,向读者展现鸟类面临的危机,具有科普性质。报告语言风格平实,句子结构多变复杂,词汇丰富多样,给翻译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笔者在对文本进行人工翻译后,选择谷歌翻译、DeepL等五种翻译引擎对选中文本进行翻译,并对翻译错误进行分类、统计。随后,笔者以谷歌翻译输出的结果为基础,进行全文修改,并进行案例分析。笔者发现,因专有名词众多、指代频繁等因素,词汇错误成为科普类文本机器翻译结果中最常见的错误类型。错译、漏译、成分缺失等问题不容忽视。因此,笔者建议在对科普类文本进行译后编辑时,需格外注意各类名词的译法,关注上下文衔接是否妥当,必要时对句子或段落进行重组。
周冉丽[2](2021)在《《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19-21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各界深切关注不断变化的全球粮食危机、环境经济以及社会挑战。在2019年末2020年年初世界范围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的艰难时期,人与野生食物的关系再次成为世界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此背景,本次翻译实践选取2015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的第19至21章进行翻译,所选章节原文共25042字,译文共46201字。本文是一篇基于信息型文本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信息型文本关注源文本信息的传递,强调准确性和可读性。在李长栓教授提出的“理解、表达、变通”框架的指导下,笔者在本报告中总结理解、表达与变通三个环节中遇到的难点;对文本中选取的案例进行分析,展示实践中采取的解决办法。针对报告中理解方面的问题,通过查阅字典、平行文本和网络资源理解原文的单词和短语实现对原文内容的正确理解,长难句则进行句子结构划分;表达方面的问题,通过直译加注、词义延伸、意译、增译法与减译法来分析,实现内容准确表达、形式简洁明了的目的;变通方面的问题,采取的办法是灵活使用四字格及舍弃原文结构,增强译文的可读性。该报告表明,在CEA(Comprehension,Expression,Adaptation)框架指导的信息型文本翻译实践中采用上述翻译方法,简洁明了地表达了原文内容,增强译文可读性,有助于提高译文质量。
李之文[3](2020)在《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对美国当代电影所进行的生态批评研究,旨在从生态批评的视野展开电影批评,在历史文化语境和现实语境中考察电影的生态表达,解析电影意识形态腹语术下的生态意识,剖析电影结构性的生态表达缺失。绪论部分概括了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研究文献综述、研究目的、方法、意义及创新;第一章对当代电影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分析现阶段电影生态批评的成果;第二、三、四、五章分别对美国当代电影中所关注的环境危机、资源危机、动物关怀、环境公正四个选题(主题)展开具体的电影个案批评,试图将理论与个案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展开对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结语部分总结美国当代电影生态批评的成果及其对我国电影生态批评的启示。具体研究内容概括如下:绪论概述全文。首先指出本文生态批评的对象主要以1939年以后的美国当代电影为主,研究背景是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理论基础是生态意识的不断提高,人类生存范式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中心主义,以及生态批评由文学向电影的渗透。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作品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对美国当代电影进行生态批评分析研究,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去寻找影像文本中规律性的东西,以生态表达的主题为标准将美国当代电影分为环境危机电影、资源危机电影、动物电影、环境公正电影四个生态主题展开论述,梳理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框架。本文从整体上把握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对构建我国电影的生态批评有着借鉴意义;同时,有助于推动中西电影的生态批评交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在电影批评中运用生态哲学、生态批评理念,有利于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普及生态意识、构建生态文明,有利于强化电影生态批评的自然使命和社会使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研究的跨学科性,尝试系统梳理和研究美国电影生态批评的前沿观点,通过阐述电影艺术的生态内涵,让电影在重构人类生态文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一章对现阶段电影生态批评的三种理论分别进行阐述。伊瓦克伊夫的电影三元模型尝试将生态哲学的理论用于对电影的生态批评中,认为电影用一系列移动的图像记录着各种事物的出现、发展、互动并影响周围世界的活动与交会;电影世界通过地理形态、生物形态和拟人形态三种形态,承载、影响着电影外的世界;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产生一级存在、二级存在和三级存在三种电影体验,电影体验连接着电影构建的世界和电影外的世界。伊瓦克伊夫认为,认识电影世界与电影外世界之间的关系,要遵循“生态系统”分析模式,研究电影的形式与意义是如何在电影的三重生态(物质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精神/感知生态)中循环的。伊瓦克伊夫认为电影是与真实世界互动的结果,电影对建构和改变世界生态环境有重要的作用。英格拉姆的多元化电影生态批评旨在分析不同的生态审美成分是如何在电影的生态表达中分工协作的。英格拉姆认为,从审美多元化角度来看,艺术和大众、现实和通俗、道德和不道德,各种认知和情感策略都可以激发环保意识和生态辩论,任何一部电影都可以激发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讨论。哈格曼辩证意识形态批评下的电影生态批评,旨在从电影中解读出反映文化、社会及人类自身内部矛盾的信息。哈格曼认为所有电影都具有意识形态,分为内容层面的被建构意识形态和形式层面的建构意识形态。哈格曼通过对同一主题、但表达方式不同的三部电影展开辩证意识形态批评,指出影片中的意识建构和被建构是矛盾的,它们完全采用了自己理应反对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来解决问题,事实上,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就会破坏生态。电影是意识形态的产物,不能摆脱意识形态,但电影生态批评可以通过辩证的意识形态批判来辨别我们复杂的欲望,并从生态和意识形态角度重新思考存在。综上所述,现有的电影生态批评理论分别从生态哲学、生态审美、辩证的意识形态等角度肯定了电影对生态表达、生态认知和生态意识的重要作用。伊瓦克伊夫的电影三元模型,将生态哲学的理论用于对电影的生态批评中,指出电影是与真实世界的互动,那么在历史和文化语境中展开电影的生态批评可以正确解读电影的生态表达;英格拉姆的多元化电影生态批评,认为所有的电影都能促进对生态的关注,那么各种类型的电影通过生态批评就可以剖析出电影意识形态腹语术下的生态意识;哈格曼辩证意识形态批评下的电影生态批评,对电影中辩证意识形态的分析,提醒我们在做电影的生态批评时,要剖析电影结构性空白中的生态表达缺失。现阶段的电影生态批评理论对本文以下章节所研究的美国当代电影中的环境危机、资源危机、动物关怀、环境公正等四个主题,提供了生态批评的理论基础和阐释视野。第二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环境危机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的环境危机电影主要以纪实或预言式的视听语言,展示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导致的各种类型的环境退化。环境危机电影镜头中的水土流失、沙尘暴、海洋污染、世界末日,让人们意识到人类中心主义所带来的生态崩溃,进而有效激发人类的生态意识,从生态中心主义的角度考虑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重建生态和谐的社会。但将环境危机电影中放入历史文化和现实的语境中解读,可以看出影片的生态表达是有限的,虽然电影承认自然环境的破坏是人类造成的,但认为这一切是可以修复的,而且环境的修护是以人类为中心展开的。该类型影片最大的结构性空白是没有指出造成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美国高速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的疯狂掠夺,资本主义制度才是生态破坏的罪魁祸首。影片只是将责任归结到某个人、某类人的行为之上,所以其生态表达是有限的。第三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资源危机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资源危机电影主要以情节剧为主,影片通过震撼的镜头语言、善恶二元论、复线叙事结构,展示铁路建设、石油开采、黄金采矿、核能开发所造成的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生态危机。环境危机电影的生态表达是客观的,镜头中土地的掠夺、石油的大火、采金后的水土流失、核能泄漏对人与自然的污染,虽然只是暗线表述,但仍给人类以生态警示。同时,情节剧的设置易于让人们感受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电影指出人类的进步是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的,揭示了生态危机中人类生存的窘态,有效地激发人们的生态意识。但将资源危机电影放在历史文化和现实的语境中解读,可以发现其生态表达的空白。电影对资源开采的表达是肯定的,是对资本主义的歌颂;生态危机的责任被模糊化、简单化、片面化,将生态危机的责任归咎到某个人或某个团体上,至于对生态问题的解决依旧是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电影没有对资源危机的根本原因进行讨论,试图掩盖资源危机的原因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观,是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生态必须让位于资源开发,所以电影不可能提供解决环境危机的真正途径。第四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动物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的动物电影分别从人类视角、动物视角探索动物形象的转变、狩猎态度的更正、人类对动物的消费以及人类虐待动物的真相四个主题,阐述动物与人类、动物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动物电影的生态表达在于电影中对动物主题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动物中心主义再到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的意识转变。电影中反狩猎、反消费生态意识的表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人类对自身生存焦虑的客观对应物,也是生态意识提高的见证和促进,同时也促进了人类对动物保护主题的关注以及解决动物危机途径的探讨。美国动物电影生态表达的缺失性在于其生态乌托邦的设想和商业性,即是动物视角的叙事也是对人类社会焦虑的映射,旨在从自然中探寻涉及性别、家庭等意识形态信仰的证据,同时认为原住民的生态智慧是可以解救美国白人堕落的灵魂、拯救生态危机的。动物电影的生态表达应该对引发生态焦虑的社会生态进行深入、全面的再现与剖析,应该从“为何为动物说话”转向“如何为动物说话”,并走向真正的生态中心主义。第五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环境公正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的环境公正电影主要对城市发展、资源垄断所造成的阶级压迫,美国西进过程中对印第安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所造成的种族迫害,印第安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在电影中的失语状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生物殖民进行了生态剖析。相对于前三章对于人之外的自然、资源和动物的生态表达,本章的电影主题转向人类本身,认为根除生态危机必须要先解决环境剥削与环境压迫。环境公正电影的生态表达强调对人性、阶级、种族、生物殖民议题的建构,旨在揭示导致环境公正缺失和全球生态危机的历史、文化、现实根源;同时发掘、阐发弱势民族文化、弱势阶级生存方式中所蕴含的深层生态智慧,为探寻生态可持续的生存方式提供启示。环境公正电影的结构性空白在于对阶级压迫、种族剥削等社会不公正问题的非政治化和非历史化处理,规避环境公正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现实根源。电影没有去讨论其原因在于资本的私有化,是西方意识形态主导下的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恶果,而试图用电影中的和平共处替代真正的平等。阶级压迫、种族剥削需要群体的自我反抗来结束新形式的殖民主义,阶级、种族只有自己夺回话语权,才是探寻生态可持续生存方式的关键。结语,总结对美国当代电影所进行生态批评研究的成果,指出对我国电影生态表达和生态批评研究的启示及意义。研究美国电影生态批评,为中国电影生态批评提供了生态哲学、生态批评的理论借鉴。美国当代电影在电影类型、结构运用、视听表达、情节设置上对生态理念的表达对于我国生态类型电影的创作有着一定的示范作用。同时,中国电影在生态表达上要避免美国当代电影中存在的问题,如人类中心主义的叙述视角、商业化对生态意识的淡化、对生态危机的责任模糊化、对生态问题解决的理想化等。中国电影的生态表达应汲取中西方的生态智慧,阐释电影与中国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国电影生态批评应放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背景下去分析,构建中国特色的电影生态批评理论。
吴学峰[4](2020)在《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昆虫野花带是一种通过混播方式配置不同功能植物形成群落组合的缓冲带区域,主要建植在农田、果园、菜地、道路两侧、滨水带等边缘地带,为提升作物传粉效率、控制虫害等发挥着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城市和乡村中为传粉者、害虫天敌提供蜜粉源与生境,改善城乡生境质量,强化害虫天敌支持系统,减少农药使用,改良修复城市土壤,净化水源,抑制杂草等。欧美发达国家最早在集约化农业生产中应用昆虫野花带并制定生态补偿等政策;发展中国家的昆虫野花带仍处于发展初期,缺少实际应用。为了解昆虫野花带在中国的应用基础条件,在北京近郊与远郊展开非作物生境与实验地设计群落样方调查,研究不同植物群落中节肢动物种类以及自然天敌功能团、传粉者功能团、害虫功能团以及中性昆虫功能团多样性分布的总体差异性与时序动态变化;分析植物群落多样性结构与节肢动物功能团的相关性;花期物候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关系;传粉者功能团在群落中的取食范围及不同类群的共同食源,明确不同蜜粉源植物对于不同类群节肢动物的重要性;分析花色、花量等植物关键功能性状与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的相关性。研究为中国的昆虫野花带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开拓了非作物生境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与设计的先河。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在京郊非作物生境设25个样点633个样方,调查得到草本植物共51科152属204种。不同农区和非作物生境类型生长的植物多样性不同。远郊浅山旱作农业区以及深山沟谷林果区非作物生境草本植物多样性最高,群落主要由本土植物构成,近郊是栽培植物群落占优势。林地、林缘生境中,中度干扰野生植物群落占总调查样点的61%;田埂及坡地生境中,56%的调查样点以中度干扰野生植物群落为主;道路及宅基地生境中,栽培植物为主,占72%;滨水生境中,40%的样点以低干扰野生植物群落为主。全部样方中共观测到传粉昆虫5目20科29属14691个,其中中华蜜蜂为主要传粉者,传粉者对于旋覆花、败酱、蓬子菜、长蕊石头花的平均访花频率最高,这四种植物是最具传粉者保育价值的本土草本植物。昆虫野花带实验地设8个原始样地和1个设计样地,共27个样方,共有植物20科38属42种,10次调查共观测到2纲10目65科100属109种节肢动物13450个。实验地昆虫野花带群落最多可容纳25种自然天敌、21种传粉者、9种害虫。在时序变化上,共计66.7%的昆虫野花带群落在5月达到了植物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最大值,此时传粉者功能团与植物物种丰富度有强相关性,5月后,各昆虫野花带群落传粉者功能团优势种时序变化间差别不大,西方蜜蜂及东方蜜蜂占据了所有季节实验地中核心传粉者地位,且随着昆虫野花带群落整体花期推进,资源可利用性渐次降低,传粉者功能团多样性水平呈现出明显先升后降趋势,而自然天敌及害虫功能团的多样性水平的趋势为5月略低,7-8月达到了观测峰值,推测与昆虫野花带群落盖度相关。以传粉者功能团为重点研究对象发现,昆虫野花带群落中蜜源植物及管状花冠和辐射对称花的植物被最多的传粉者类群所利用,其中,社会性蜂类的取食范围最大,生态位宽度达到了14.97,有25种蜜粉源植物都有被其觅食,其中优势物种为西方蜜蜂,其利用紫花甸苜蓿的个体比例高达0.11。蝇类与社会性蜂类共同取食资源种类在23种,占所有观测时段内蜜粉源植物总种数的92%。蝇类更偏好于白色花、社会性蜂类及食蚜蝇类更偏好于黄色、蓝紫色花,蝶类偏好于红色尤其是粉色的粉源植物,如美丽月见草等。大花量能吸引更多的社会性蜂类与食蚜蝇类,而小花量的植物能多为大花植物,更受蝶类、弄蝶类以及蛾类等鳞翅目昆虫喜好。京郊非作物生境中,栽培植物、本土植物对传粉者保育均有重要保护与应用价值,实验地的调查同时验证了植物多样性有助于提升传粉者等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花色、花量等关键功能性状也适用于非作物生境昆虫野花带植物的筛选。仅就传粉者功能团一项指标来看,朝阳、昌平等近郊非作物生境夏秋季植物种类单一,传粉网络结构不稳定,设计的昆虫野花带为传粉者提供了连续性的多样食源供应,具有强效的传粉服务功能,因此近郊地区可以首选昆虫野花带作为农地非作物生境的改造目标。
洪四烨[5](2021)在《全球喀斯特类世界自然遗产的影响因素及其威胁强度》文中认为世界遗产对于每个国家、对于所有人类而言,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截至2019年12月,全球共53项遗产项目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甚至有2项因突出普遍价值受到严重损坏而被世界遗产中心除名。随着世界遗产的数量不断增加,遗产安全与保护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早在《世界遗产公约》诞生之初,遗产监测的理念就已在《公约》中有所体现。世界遗产保护状态系统建立后,将威胁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影响因素划分为14项一级影响因素及相应的二级影响因素。世界遗产中心通过各遗产项目的保护现状,对遗产保护状况做出评定,包括肯定与鼓励、情况通报、建议国际援助或合作,以期实现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喀斯特是一种极为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会破坏喀斯特地区的生态安全程度,制约经济发展水平。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喀斯特类遗产在《世界遗产名录》中已经得到较好的展示。以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自然混合遗产中的喀斯特类遗产项目为研究对象,以世界遗产中心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官网发布的信息为数据源,首先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研究全球喀斯特类世界自然遗产的空间分布;然后使用世界遗产中心提出的威胁强度指数法,研究遗产影响因素对全球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威胁强度及其时空演变;最后根据世界遗产中心发布的各处遗产项目的保护状况报告,对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影响因素对全球喀斯特类世界自然遗产造成的威胁强度及时空分异进行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各遗产项目的主页概况、突出普遍价值描述、申遗文本提供的信息,认定全球范围内共有30处喀斯特类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其中自然遗产27处,自然文化混合遗产3处。这些遗产项目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呈现出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分布态势。(2)世界遗产中心将全球分为5个地理大区,喀斯特类世界自然遗产主要分布在欧洲及北美地区、亚太地区;非洲地区、拉美及加勒比地区仅各有1处喀斯特类遗产分布,阿拉伯地区则无此类遗产。由于各地理大区的经济状况、遗产认知存在差异,所以根据各遗产项目的入选时间,将全球喀斯特类世界自然遗产的发展历程分为3个阶段:早期探索阶段(1978年—1990年)、快速发展阶段(1991年—2005年)和成熟稳定阶段(2006年—2020年)。对于全球而言,早期探索、快速发展两个阶段内,遗产项目的数量增加较多;对于地理大区而言,欧洲及北美地区主要在早期探索、快速发展两个阶段中遗产项目发展较快,亚太地区在快速发展、成熟稳定两个阶段中遗产项目发展较快。(3)世界遗产中心将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影响因素分为14项一级因素和83项二级因素,喀斯特类世界自然遗产受到其中12项一级影响因素的影响。总体来说,管理制度和遗产地社会文化利用两项因素对喀斯特类遗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程度最高;其他人类活动、服务设施两项因素同样对遗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人为因素对于世界遗产价值造成的威胁总体高于自然因素,但是自然因素对于遗产项目造成的破坏程度更深。(4)世界遗产开发利用与世界遗产保护监管之间的矛盾是世界遗产面临的主要矛盾,遗产保护状况与其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大体呈现正相关性。欧洲及北美地区、亚太地区虽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是在地理大区内的经济欠发达地区,遗产项目的保护状况仍然值得关切;非洲地区、拉美及加勒比地区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是由于喀斯特类世界自然遗产项目极少,且国际社会予以政策、资金援助,整体保护状况较好。
孙阳雪[6](2019)在《斯图尔特·尤德尔的环保思想与环保实践研究(1961-1968)》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增长,工业成绩斐然。然而,战后美国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使得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直接影响到美国大众的日常生活。这样,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与严重性,从而使环保运动支持者的数量不断增多,美国政府也开始对环境问题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斯图尔特·尤德尔作为环保主义者,以一个政府官员的视角思考环境问题,并身体力行积极推动环保事业,其环保思想在当时具有代表性。本文试图对斯图尔特·尤德尔的环保思想及其推动的环保举措进行研究,作为考察美国战后环保运动的一个视角。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说明选取斯图尔特·尤德尔的环保思想与环保实践作为研究对象的缘由,关于斯图尔特·尤德尔的环保思想的学术史回顾,以及本文研究的学术价值。正文第一部分考察斯图尔特·尤德尔的成长经历以及早期环保主义者的思想对尤德尔的影响。第二部分考察尤德尔的保护思想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其中包括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科学至高无上”思想的批判、城市环境总体规划思想和保护与开发公共土地的思想等。第三部分讨论了尤德尔在推动实施自然资源保护法案、保护荒野地区、建立国家公园、进行水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实践。其中主要包括尤德尔的支持与《荒野法》《濒危物种保护法案》和《野生和风景河流法》的通过,尤德尔对荒野概念的拓展,提出了国家公园建设“十年计划”,推动《土地与水资源保持基金法案》,尤德尔参与的联邦海水淡化计划,制定国家水质标准等内容。第四部分对斯图尔特·尤德尔的环保思想及环保实践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其不仅扩大了环境保护内涵,帮助人们树立起环境伦理准则,而且加快了美国环保立法进程,提升了联邦政府的环境管理意识,使得美国的环境保护运动更趋于制度化。结语部分对本篇论文进行总结,提升。
叶红[7](2019)在《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研究(1933-194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美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殖民者踏入北美大陆开始,形成了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观,不断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随着西进运动的不断深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对自然造成的破坏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源保护运动和自然资源保护运动兴起,最终引发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环保运动的高潮。在此背景下,1916年,《国家公园管理局组织法》(Act to Establish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出台,美国的国家公园体系初步建立。1916-1933年是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国家公园体系所获成就傲人,但仍然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到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签署了两条行政命令,全国性的国家公园体系正式形成。1933-1940年,伴随着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环保运动的浪潮和罗斯福新政,国家公园体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扩张。本文重在梳理这一时期美国国家公园体系极大发展的思想根源和社会背景,以及国家公园管理局、民间资源保护队、公共工程管理局、土木工程署等部门在国家公园体系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此来分析国家公园体系带来的影响,涵盖了资源保护、经济恢复、历史保护、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对二战后美国的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都有深远意义。
卓一格[8](2019)在《生态整体的与人类中心的—利奥波德的人与自然观之矛盾》文中研究表明杰出的生态文学家与生态思想家利奥波德对生态文明的重大贡献是其生态整体主义;但其作品中还有一些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留存。国内外现有研究对这一思想矛盾关注不够。在文本分析和吸收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利奥波德人与自然观中的这种矛盾,探寻其原因和其启示,对生态文学乃至生态文明研究具有意义。承袭了科学与哲学中己有的生态整体观,利奥波德的生态整体主义创造性地强调了自然整体价值、生态共同体、整体性生态社会发展、整体性生态伦理和整体性生态审美等,对后来的自然保护实践与生态思想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以人的经济利益为尺度衡量自然和以人的精神需求为尺度衡量自然,也是在利奥波德全部作品中都出现过的自然价值观,这两种价值观显然属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与利奥波德的生态整体思想产生了矛盾冲突。生态批评视角的利奥波德研究不能忽视其人与自然观中客观存在的矛盾,进一步探寻其思想冲突的产生根源,还可以从中获得两个重要的启示:建设生态文明应当从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资源保护提升到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自然保护,应当从修复个人行为与生态的关系上升到修复人类行为与生态的关系。
鲍梓婷[9](2016)在《景观作为存在的表征及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新工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今在全球城市化的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但人口仍不可避免的持续增长,城市区域将继续快速扩张。并且不同于过去单纯的用地功能的转化,如今人类影响世界的能力已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城市化及现代文明突破了地理界限和政治文化的差异,蔓延至整个世界,纯粹的自然或乡村已不复存在,在它们的存在背后,隐藏的总是人类的需求与支持。问题已不止出现在城市区域,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是普遍的,无论是城市、乡村或自然,均需要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多维的、整体性的——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的共同繁荣,这意味着需要跨越过去自然与人文学科的界限和鸿沟,寻求一种整体性的方法与合作途径,必需通过真正意义上的整合才能实现。景观科学在此背景下由于其固有的跨学科性、综合性与整体性重新得到了重视与发展,并在欧洲已实现范式转化,进一步由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方法、行动与政策,逐渐成为各个国家各个尺度实现可持续发展、自然保护与土地管理的核心。然而在我国“景观”概念是模糊的、景观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逻辑链接仍未建立,“景观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仍相对空白,如今中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日益激烈化和外显化,对新的整体性方法的需求更为迫切。并且中国有着自身固有的独特性,若没有理论基础和缺乏前瞻性,简单的经验与方法借鉴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也难以推动整个规划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变革。从而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历史与基础理论的研究,厘清景观的概念并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对应关系,并借助现象学、分类逻辑学与规划语言学等研究方法,系统梳理景观理论向景观行动转化的逻辑链条与总体框架,以探索管理景观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与新工具。论文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历史研究,系统的辨析与重构了整体性的“景观”概念,并深入剖析了景观概念由抽象理论向实践工具的范式转变。通过对“landscape/景观”概念整个历时演变过程的分析,以期达到历史与当代的统一,建立“景观”作为科学概念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清晰关系。景观概念具有跨学科的本质特征,是景观学、地理学、生态学、艺术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共有的概念,是跨学科研究与合作的核心和基础。与此同时对《欧洲景观公约》的基本思想与原则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公约标志着景观从科学研究转型为技术和实践。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景观概念的演变本质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高度,环境、空间的概念均隐含了一种人类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想,而景观作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有着固有的综合性、整体性、实体性与可视性,是一种主客观相互作用的总体性。以现象学为基础,融合系统科学,共同为认识整体性的景观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提出景观可以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表征与管理工具,景观作为管理工具有着固有的跨学科性、科学性和创新性。而景观管理的关键和本质是对景观特征变化影响的管理,基于分类逻辑学与规划语言学,可以建立以景观特征为核心,从景观知识(景观特征评估)向景观方法与行动(景观管治与决策)转化的逻辑链条,弥补了从景观知识转化为景观作为管理工具的理论缺陷。第三部分总结了景观特征评估的国际经验,并以珠三角为研究对象,验证了景观与城镇化的表征关系,并提出了景观作为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管治工具的总体框架及其实施策略的建议。通过对各个国家各个尺度景观特征评估案例的对比分析,可以总结最新的技术方法与进展,虽然这些方法有着许多差异,但依然证明了景观方法的普适性。并基于整体性景观概念的理论与方法,采用案例实例研究深入剖析了珠三角乃至我国当前规划管理体系的困境,并对景观规划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与探讨,提出了切实的建议。本文基于景观概念的历史与理论研究,并通过国际经验的比较研究,充分的解释了景观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表征关系,并可进一步转化为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工具。景观本质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使其可以成为思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出类拔萃的概念与工具。
郭子良[10](2016)在《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有效性,该文以地貌、植被和自然保护区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TWINSPAN分类、保护空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和格局以及各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评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有效性。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并用10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测试。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分析,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优化布局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包括4个地貌大区、40个地貌地区、127个地貌亚地区和473个地貌区的地貌区划系统。提出了包括8个地理区域、37个地理地带、117个地理区和496个地理小区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2.在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主体作用;野生植物、草原与草甸以及海洋和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中小型自然保护区居多,大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且主要位于西南、西北等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倾向于局部聚集。3.有7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和18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尚未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这些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并不是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许多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以栽培植被为主,但在一些自然生境较好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仍存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4.超过8.85%的植被区和35.87%的植被小区并未进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近25%的自然植被群系未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天山山地、黄土高原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植被的保护有效性低。在主要山地800 m以下的山地基部,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力度不足。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和基带植被在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空缺。5.提出了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种质资源等三方面定量评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测试发现河北南大港和辽河源、黑龙江镜泊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更高。此评估方法能很好识别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保护价值。6.建议优先在202个地理小区对23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102个地理小区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优先建设高岭-盘岭和长白山等6处自然保护区域,太行山北段和武夷山北段等14处自然保护区群;在10个地区促进跨境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对18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二、北美野生生物面临“危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美野生生物面临“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1)科普类文本机器翻译错误及译后编辑策略分析 ——以《2018世界鸟类现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Machine Translation |
2.1.1 Brief History of Machine Translation |
2.1.2 Quality of MT Output |
2.2 Post-editing |
2.2.1 Definition of Post-editing |
2.2.2 Classification of Post-editing |
2.2.3 Functions of Post-editing |
2.3 Errors in Machine Translation Output |
Chapter 3 Task Description |
3.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
3.1.1 Text Analysis |
3.1.2 Choice of Machine Translation Engines |
3.2 Post-Editing |
3.2.1 Classification of Machine Translation Errors |
3.2.2 Error Correcting |
Chapter 4 Analytical Framework |
4.1 Error Classification |
4.2 Definition and Examples |
4.2.1 Lexical Errors |
4.2.2 Syntactic Errors |
4.2.3 Textual Errors |
Chapter 5 Case Analysis |
5.1 Frequency of Machine Translation Errors |
5.2 Case Analysis |
5.2.1 Lexical Errors |
5.2.2 Syntactic Errors |
5.2.3 Textual Errors |
Chapter 6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1 PE Result of 2018 State of the World's Birds |
Appendix 2 MT Output of 2018 State of the World's Birds |
(2)《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19-21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1.2 Introduction to Source Text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1.4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
Chapter Two PREPARATIONS FOR TRANSLATION |
2.1 Translation Tools and Parallel Texts |
2.2 Text Typ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2.3 CEA Framework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3.1 Difficulties in Comprehension |
3.1.1 Polysemy |
3.1.2 Difficulties in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
3.2 Difficulties in Expression |
3.2.1 Difficulties at Lexical Level |
3.2.2 Difficulties at Syntactic Level |
3.3 Difficulties in Adaptation |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
4.1 Comprehension |
4.1.1 Choosing of Words Meaning |
4.1.2 Splitting Sentences Structure |
4.2 Expression |
4.2.1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Annotation |
4.2.2 Extension of Words Meaning |
4.2.3 Free Translation |
4.2.4 Amplification and Omission |
4.3 Adaptation |
4.3.1 Discarding the Original Form |
4.3.2 Using Four-character Words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Ⅰ THE SOURCE TEXT |
APPENDIXⅡ THE TARGET TEXT |
(3)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方法、意义及创新 |
第一章 当代电影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伊瓦克伊夫的电影三元模型 |
一、电影世界的三种形态:电影对世界的构建 |
二、电影体验的三级存在:电影对世界的作用 |
三、电影的三重生态:电影与世界的关系 |
第二节 英格拉姆的多元化电影生态批评 |
一、艺术电影的生态批评 |
二、大众电影的生态批评 |
三、道德中立电影的生态批评 |
第三节 哈格曼辩证意识形态批评下的电影生态批评 |
一、资本与生态的不可调和 |
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态危机 |
三、社会生态问题的解决 |
小结 |
第二章 美国环境危机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
第一节 生态视域下的沙尘暴 |
一、沙尘暴的首次揭露 |
二、沙尘暴元凶的生态讨论 |
三、沙尘暴的生态原罪 |
第二节 洪水危机与环境治理 |
一、洪水的记录者:《大河》 |
二、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与洪水治理 |
三、《大河》与生态 |
第三节 海洋殖民与生态危机 |
一、海洋环境初探 |
二、海洋空间殖民 |
三、海洋资源开采与生态危机 |
第四节 电影中的气候变化 |
一、《后天》的预言式生态解读 |
二、《难以忽视的真相》的生态表达 |
三、气候变化与生态关注 |
小结 |
第三章 美国资源危机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
第一节 铁路建设与环境退化 |
一、铁路对美国生态环境的改变 |
二、《和平联盟》:水牛因铁路而消失 |
三、《荡寇志》:对土地资源的掠夺 |
第二节 石油工业的壮观与生态 |
一、《塔尔萨》:石油大火与环境 |
二、镜头下的生态 |
三、石油开采与生态的让步 |
第三节 黄金采矿业与水土流失 |
一、《苍白骑士》中的水力采矿 |
二、《苍白骑士》中的二元论:生态的维护与破坏 |
三、对生态可持续的探讨 |
第四节 核能:隐形的污染 |
一、核传记电影:《丝克伍事件》 |
二、核类恐怖片:《危机》 |
三、核污染引发的讨论 |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动物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
第一节 海洋动物与生态 |
一、电影中的恶魔:大白鲨 |
二、人类的朋友:海豚 |
三、逆戟鲸:回归自然 |
第二节 反狩猎电影的生态陈述 |
一、水牛狩猎:《水牛比尔》 |
二、《最后的狩猎》:对水牛的疯狂屠杀 |
三、反羽毛运动:《穿过沼泽》 |
第三节 动画电影中的生态意识 |
一、《小鹿斑比》:森林生态的破坏 |
二、《海底总动员》:海洋生态的破坏 |
三、生态与消费主义 |
第四节 地球人的人性维度 |
一、《地球公民》 |
二、惨绝人寰的虐杀 |
三、人性维度与地球生态 |
小结 |
第五章 美国环境公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
第一节 城市的发展与人性的消失 |
一、农民的抗争与消失 |
二、城市化与人性的腐败:《唐人街》 |
三、人性的泯灭:《超世纪谍杀案》 |
第二节 印第安人与环境公正 |
一、印第安人的眼泪之路 |
二、印第安人银幕形象的转变 |
三、《烟火讯号》中的印第安保留地 |
第三节 银幕中的墨西哥裔美国人 |
一、无能的墨西哥裔美国人形象 |
二、墨西哥裔与土地的持续分离 |
三、墨西哥裔银幕形象的改观 |
第四节 生物殖民——可以随意处置的身体 |
一、生物殖民 |
二、药物试验体:《不朽的园丁》 |
三、跨国器官交易:《美丽坏东西》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课题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昆虫野花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
1.1.1.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支持服务 |
1.1.2.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 |
1.1.3.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提供服务 |
1.1.4.昆虫野花带在农业景观中的文化服务 |
1.2.昆虫野花带景观生态学研究 |
1.3.昆虫野花带种植及植物群落研究 |
1.4.昆虫野花带规划设计与建植管理研究 |
1.4.1.昆虫野花带景观特征 |
1.4.2.昆虫野花带景观构成 |
1.4.3.昆虫野花带具体分类 |
1.4.4.昆虫野花带设计原则与方法 |
1.4.5.昆虫野花带建植管理 |
1.5.昆虫野花带在各国的政策发展研究 |
1.5.1.英国 |
1.5.2.瑞士、比利时 |
1.5.3.美国 |
2 京郊非作物生境与传粉者调查研究 |
2.1.调查内容与方法 |
2.1.1.调查区域及样点选取 |
2.1.2.草本植物群落调查 |
2.1.3.传粉昆虫观测 |
2.2.结果分析 |
2.2.1.非作物生境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2.2.2.非作物生境传粉昆虫多样性分析 |
2.2.3.不同类型草本植物群落对昆虫的作用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3 昆虫野花带群落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研究 |
3.1.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1.样地、样方基本情况 |
3.1.2.节肢动物观测与收集 |
3.1.3.节肢动物多样性评测 |
3.2.结果分析 |
3.2.1.昆虫野花带群落中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 |
3.2.2.节肢动物功能团时序动态变化分析 |
3.3.结论与讨论 |
4 昆虫野花带群落中植物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关系研究 |
4.1.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1.样地、样方植物群落概况 |
4.1.2.植物花期物候观测 |
4.1.3.节肢动物相关的植物关键功能性状测定 |
4.1.4.植物-传粉者互作关系 |
4.2.结果分析 |
4.2.1.植物群落多样性构成特征及其与节肢动物群落关系 |
4.2.2.传粉者功能团动态与花期物候关系 |
4.2.3.植物-传粉者互作及生态位关系 |
4.2.4.植物关键功能性状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的关系 |
4.3.结论与讨论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全球喀斯特类世界自然遗产的影响因素及其威胁强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现状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2.1 喀斯特 |
1.2.2 世界自然遗产 |
1.2.3 世界遗产影响因素与威胁强度 |
1.3 世界遗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3.1 影响因素概况 |
1.3.2 世界遗产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2.2.1 技术路线 |
2.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对象选择 |
2.3.1 研究对象选择的依据 |
2.3.2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
3 喀斯特类世界自然遗产的概况及发展 |
3.1 喀斯特类世界自然遗产的概况 |
3.1.1 数量及分布 |
3.1.2 类型 |
3.1.3 入选遗产的标准与突出普遍价值 |
3.2 喀斯特类世界自然遗产的发展 |
3.2.1 已有遗产项目的喀斯特特征 |
3.2.2 已有遗产项目的时空格局 |
4 喀斯特类世界自然遗产的影响因素 |
4.1 影响因素概况 |
4.2 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 |
4.2.1 欧洲及北美地区的影响因素与频率 |
4.2.2 亚太地区的影响因素与影响频率 |
4.2.3 非洲地区的影响因素与影响频率 |
4.2.4 拉美及加勒比地区的影响因素与影响频率 |
5 喀斯特类世界自然遗产的威胁强度 |
5.1 威胁强度的时空演变 |
5.1.1 1978 年—1990 年的威胁强度 |
5.1.2 1991 年—2005 年的威胁强度 |
5.1.3 2006 年—2020 年的威胁强度 |
5.2 威胁强度时空演变的原因 |
5.2.1 威胁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 |
5.2.2 威胁强度时空分异原因 |
6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全球喀斯特类世界自然遗产的分布特征 |
6.1.2 全球喀斯特类世界自然遗产的影响因素 |
6.1.3 全球喀斯特类世界自然遗产的威胁强度及时空演变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斯图尔特·尤德尔的环保思想与环保实践研究(1961-196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介绍 |
0.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0.3.1 国外研究概况 |
0.3.2 国内研究概况 |
0.4 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 |
0.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1 斯图尔特·尤德尔环保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1.1 尤德尔的成长经历 |
1.2 尤德尔环保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 |
2 斯图尔特·尤德尔环保思想的主要内容 |
2.1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思想 |
2.1.1 人口过快增长的影响 |
2.1.2 尤德尔将计划生育作为内政部的一项政策 |
2.2 对“科学至高无上”思想的批判 |
2.2.1 科学技术带来的环境问题 |
2.2.2 对《寂静的春天》的支持 |
2.2.3 科学家应建立生态良知 |
2.3 城市环境治理思想 |
2.3.1 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
2.3.2 城市总体规划思想 |
2.3.3 创建卫星城镇 |
2.3.4 提升人们对改善城市环境的认识 |
2.4 保护与开发公共土地思想 |
2.4.1 加快对公共土地进行科学评估与分类 |
2.4.2 加强对采矿业的治理以保护公共土地 |
3 斯图尔特·尤德尔的环保实践 |
3.1 推动实施环境保护法 |
3.1.1 尤德尔的支持与《荒野法》的通过 |
3.1.2 关注野生动植物保护并推动《濒危物种保护法案》的通过 |
3.1.3 成立自然河流研究小组以推动《野生与风景河流法》的通过 |
3.1.4 推动城市环境保护法的通过 |
3.2 促进国家公园体系的发展 |
3.2.1 提出国家公园建设“十年计划” |
3.2.2 《土地与水资源保持基金法案》 |
3.2.3 制定国家公园门票制度 |
3.2.4 国家公园的讲解与教育服务 |
3.2.5 国家公园与青年发展计划 |
3.3 加强对国家水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
3.3.1 推动实施《水质法》以促进各州制定水质标准 |
3.3.2 敦促节约并合理利用水资源 |
3.3.3 推动联邦海水淡化计划 |
4 斯图尔特·尤德尔环保思想和环保实践的影响 |
4.1 尤德尔环保思想的影响 |
4.1.1 扩大了环境保护内涵,树立起环境伦理准则 |
4.1.2 出版环境保护书籍,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
4.2 尤德尔环保实践的影响 |
4.2.1 加快了美国环保立法进程 |
4.2.2 成立了新的环保机构与组织 |
4.2.3 提升了政府环境管理意识,扩大了内政部的环保职能 |
4.3 尤德尔环保思想与环保实践的历史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研究(1933-194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法 |
(一)重点 |
(二)主要难点和解决方法 |
(三)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环境观念变化与国家公园建设 |
第一节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环保思想的发展 |
一、自然资源保护思想形成 |
二、自然保护主义运动 |
第二节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自然资源保护运动及国家公园体系建设 |
一、自然资源保护运动 |
二、“国家公园”概念提出及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建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1933-1940 年的美国国家公园体系 |
第一节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结构及影响的扩大 |
一、1933 年行政命令与国家公园管理局职权范围的扩大 |
二、美国国家公园与历史文物保护 |
三、《1936年公园、景观廊道及娱乐区研究法案》与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社会效应 |
第二节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基层管理组织建设 |
一、民间资源保护队的建立与活动 |
二、公共工程管理局的建立与活动 |
三、土木工程署与公共事业振兴署的建立与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933-1940 年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特点及影响 |
第一节 20 世纪30 年代的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发展的特点 |
一、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发展迅速 |
二、美国国家公园体系保护范围从自然资源扩展到历史人文资源 |
第二节 20 世纪30 年代的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发展的影响 |
一、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社会影响 |
二、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对二战后美国国家公园发展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生态整体的与人类中心的—利奥波德的人与自然观之矛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利奥波德的生态整体思想 |
第一节 对科学和哲学中已有生态整体思想的表现 |
第二节 对自然整体价值和生态共同体思想的强调 |
第三节 对整体性生态社会发展观的强调 |
第四节 对整体性生态伦理观的强调 |
第五节 对整体性生态审美的强调 |
第六节 对生态保护和生态思想发展的影响 |
第二章 利奥波德的人类中心思想 |
第一节 以人的经济利益为尺度衡量自然 |
第二节 以人的精神需求为尺度衡量自然 |
第三章 生态整体观与人类中心思想之冲突的形成原因及启示 |
第一节 形成冲突的原因 |
第二节 冲突带来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景观作为存在的表征及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新工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口增长与不可避免的城市扩张 |
1.1.2 可持续目标的实现需要跨学科的合作与全球协同 |
1.1.3 整体性景观科学作为跨学科性改革的一部分 |
1.1.4 欧洲景观研究与方法的发展应用 |
1.2 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欧洲景观概念与方法的研究综述 |
1.3.2 中国景观概念与方法的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二章 景观概念的历史演化与范式转变 |
2.1 LANDSCAPE概念的复兴与范式转变 |
2.1.1 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
2.1.2 Landscape/景观——从思想概念到管治工具 |
2.1.3 Landscape/景观概念与景观定义 |
2.1.4 清晰的名称与定义是我国“Landscape”科学发展和跨学科合作的第要义 |
2.2 LANDSCAPE涵义的词源与词义演变 |
2.2.1 Landscape/景观的词源分析 |
2.2.2 landscape/景观作为“审美对象” |
2.2.3 landscape/景观作为“科学研究对象” |
2.2.4 景观作为改造世界的方法 |
2.3 LANDSCAPE中文译名的分歧及原因 |
2.3.1 landscape的中文译名及其分歧 |
2.3.2 东西方“landscape”与“景观”的词义差异的原因 |
2.4 LANDSCAPE/景观概念的辨析和重构 |
2.4.1 混沌的整体性 |
2.4.2 景观概念的分化 |
2.4.3 景观概念的整合:ELC中的景观概念——综合、独立的景观 |
2.4.4 “景观”概念的范式转变——从科学概念到政策工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欧洲景观公约及景观范式的转变 |
3.1 欧洲景观公约的起源与背景 |
3.1.1 全球化背景下的景观变化危机 |
3.1.2 欧洲景观政策的历史演变:从独立的场地保护转向全面的景观管理 |
3.1.3 景观管理的复兴与ELC的签署 |
3.2 欧洲景观公约的框架和主体内容 |
3.2.1 公约的主要目标 |
3.2.2 清晰的概念和定义 |
3.2.3 积极的景观行动 |
3.3 ELC应用与实施的原则与工具 |
3.3.1 一般原则 |
3.3.2 创新工具 |
3.3.3 核心工具 |
3.4 欧洲景观公约的重要意义与创新性 |
3.4.1 从“自然和文化的景观”转向“人类的日常景观” |
3.4.2 从“景观”保护到“景观特征”的保护、管理与规划 |
3.4.3 从专业领域转向公众事务 |
3.4.4 从科学知识转向景观政策与行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景观概念范式转变的内在逻辑与研究方法 |
4.1 景观概念范式转变的内在逻辑与基本特征 |
4.1.1 景观概念在历史中的三个思想范式 |
4.1.2 景观作为人类的存在现象 |
4.1.3 整体性景观概念的基本特征 |
4.2 景观整体性的三个维度 |
4.2.1 景观作为土地——客观的总体性 |
4.2.2 景观作为人们的感知和体验 |
4.2.3 相互作用的/交互式景观 |
4.3 景观作为功能系统——系统论科学的整体性途径 |
4.3.1 系统论作为一种新的整体性科学方法 |
4.3.2 以被感知的客观对象作为系统 |
4.3.3 感知主体与对象共同作为系统 |
4.4 景观作为被人们感知的区域——现象学的整体性认识途径 |
4.4.1 现象学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直观与还原 |
4.4.2 景观作为“事物的直观现象” |
4.4.3 现象学视角下整体景观的研究方法 |
4.4.4 系统论与现象学研究方法的关系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景观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表征与管理工具 |
5.1 “影像”作为“真实景观世界”的镜像 |
5.1.1 影像的客观性:作为景观实体/现实世界的镜像 |
5.1.2 影像的整体性:反映了景观感知的多维整体性 |
5.1.3 影像的科学性:科学的分析、测量与预测 |
5.2 整体景观的科学描述、分析与模拟 |
5.2.1 景观格局的定量化 |
5.2.2 景观价值评价过程的定量化 |
5.2.3 景观演变预测模型的定量化 |
5.2.4 跨学科景观规划过程的定量化 |
5.2.5 “语言描述作为科学工具” |
5.3 景观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表征 |
5.3.1 “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综合概念 |
5.3.2 景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 |
5.3.3 景观作为思考和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概念 |
5.3.4 “黑箱理论”视角下景观变化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表征 |
5.4 景观作为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新工具 |
5.4.1 从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到景观管理 |
5.4.2 景观作为跨学科综合的媒介:沟通与协作 |
5.4.3 景观方法与创新:思考可持续未来的捷径 |
5.4.4 影像作为监测景观变化的新技术工具 |
5.4.5 欧洲的景观行动与国家经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景观特征作为管理景观变化的空间框架 |
6.1 景观特征作为界定景观变化的核心属性 |
6.1.1 景观特征作为判断景观变化的前提条件 |
6.1.2 景观特征的定义与解释 |
6.1.3 景观特征的研究方法——分类 |
6.2 景观特征分类与管理的总体框架 |
6.2.1 景观特征分类的维度 |
6.2.2 景观特征分类的层级与尺度 |
6.2.3 景观特征分类的规划语言学视角 |
6.2.4 景观特征分类的总体框架 |
6.3 景观特征评估作为理解和管理景观变化的基础工具 |
6.3.1 景观特征评估:景观特征的等级结构化 |
6.3.2 景观特征评估的目的:理解和管理变化 |
6.3.3 景观特征评估的基本原则 |
6.3.4 景观特征评估的程序与方法 |
6.4 景观特征分析、评价与监测的核心问题:指标的选择 |
6.4.1 景观指标与景观特征指标 |
6.4.2 景观特征指标的维度与类型 |
6.4.3 景观特征指标的选择与框架 |
6.4.4 景观特征指标的尺度 |
6.5 景观特征作为管理景观变化的空间框架 |
6.5.1 景观品质目标与景观管理的尺度 |
6.5.2 管治概念的兴起与新的政治尺度 |
6.5.3 景观管治:景观特征作为发展目标和协调工具 |
6.5.4 景观管治目标与决策形式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景观特征评估与管理的国际经验 |
7.1 景观特征变化管理的实证与国际经验对比 |
7.1.1 景观特征评估与变化监测:英国“乡村特征评价”(CQC)计划 |
7.1.2 澳大利亚的视觉景观规划方法 |
7.1.3 美国视觉资源管理系统(VRM,visual resources management) |
7.1.4 对比分析 |
7.2 景观特征评估的欧洲实践与经验 |
7.2.1 分析目的与框架 |
7.2.2 欧洲LCA方法的对比与分析 |
7.2.3 欧洲景观特征类型LANMAP2:跨国尺度的共同参考框架 |
7.2.4 威尔士LANDMAP信息系统 |
7.2.5 比利时景观特征地图 |
7.2.6 特定类型的景观特征评估 |
7.3 欧洲经验在国际的调整与应用 |
7.3.1 新西兰视觉景观特征分类 |
7.3.2 香港景观特征评估:城市区域的景观管理 |
7.3.3 LCA案例的对比分析 |
7.4 讨论与总结:LCA的现状与问题 |
7.4.1 LCA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
7.4.2 未来的挑战与困难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景观作为珠三角城镇化的综合表征与新的管理工具 |
8.1 影像作为珠三角景观变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客观记录 |
8.1.1 珠三角景观的历史演变与城市化的开始 |
8.1.2 珠三角的影像序列与景观变化 |
8.1.3 景观变化作为人口经济变化的表征 |
8.1.4 景观/影像特征的解读与分解——以佛山南海桂城为例 |
8.2 珠三角的城镇化问题与景观表征 |
8.2.1 城市化问题的影像表达 |
8.2.2 自然物理维度:城市扩张的控制与生态环境的修复 |
8.2.3 社会技术维度:建设用地空间与用地结构失调 |
8.2.4 经济维度: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用地效率有待提高 |
8.2.5 感知与政治维度:公共服务与休闲环保 |
8.3 珠三角城镇化的空间演变趋势 |
8.3.1 珠三角城镇化的进程 |
8.3.2 规划与政策背景:城市扩张的控制,生态文明的建设 |
8.3.3 城市化方式的转型:乡村景观的都市化 |
8.4 现行城镇化规划管治工具的局限性:城乡二元、部门分离 |
8.4.1 城乡二元的规划管理体制 |
8.4.2 科层式与部门式的规划管理方法:单一目标的功能管治 |
8.4.3 珠三角空间管治的历史及局限性 |
8.4.4 影像作为直接管理工具的局限性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珠三角可持续景观规划管理体系构建的建议 |
9.1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景观工具 |
9.1.1 珠三角总体目标与景观的关联性 |
9.1.2 新的方法与工具:综合整体的“景观管治” |
9.2 建立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管治基线:景观特征评估 |
9.2.1 界定研究范围与方法 |
9.2.2 珠三角景观特征的分类框架 |
9.2.3 珠三角景观特征分类 |
9.3 珠三角景观管治策略的政策框架 |
9.3.1 确定珠三角空间发展愿景的景观特征 |
9.3.2 珠三角空间战略目标下的景观管治目标 |
9.3.3 珠三角景观管治目标分区的重点、标准与政策机制 |
9.3.4 景观变化的监测与景观政策的评估 |
9.4 景观特征作为南海桂城区空间管治的目标和工具 |
9.4.1 市/区地方尺度:景观特征评估与视域分析 |
9.4.2 南海桂城的空间愿景,景观目标与管治目标 |
9.4.3 制定景观视域保护框架:关键视域、视点与地标的动态保护 |
9.4.4 设置多类型的景观保护区,兼顾保护与利用 |
9.5 展望:建立综合整体的景观规划管理体系 |
9.5.1 景观维度与规划、政策、策略的整合 |
9.5.2 下一步:构建综合整体独立的景观规划管理体系 |
9.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 主要研究结论 |
二. 创新与特色 |
三.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自然保护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
1.3.1 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方法 |
1.3.2 生境廊道设计 |
1.3.3 小结 |
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4.3 小结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
2.1 引言 |
2.2 原则 |
2.2.1 区划原则 |
2.2.2 命名原则 |
2.3 区划依据 |
2.3.1 地貌区划依据 |
2.3.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依据 |
2.4 区划方法 |
2.4.1 地貌区划 |
2.4.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
2.5 地貌区划系统 |
2.5.1 东部季风淋蚀地貌大区 |
2.5.2 西北干燥风蚀地貌大区 |
2.5.3 青藏高原高寒冻蚀地貌大区 |
2.5.4 南海诸岛地貌大区 |
2.6 基本地理单元数量分类结果 |
2.7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
2.7.1 东北温带区域 |
2.7.2 华北暖温带区域 |
2.7.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2.7.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2.7.5 内蒙古温带区域 |
2.7.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
2.7.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
2.7.8 南海诸岛热带区域 |
2.8 结论与讨论 |
2.8.1 地貌区划 |
2.8.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3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分析 |
3.1 引言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 结果 |
3.3.1 自然保护区的级别 |
3.3.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
3.3.3 自然保护区的规模 |
3.3.4 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
3.3.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结论 |
3.4.2 讨论 4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分析 |
4.1 引言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 |
4.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总体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
4.3.1 自然保护地理区域和地带 |
4.3.2 自然保护地理区 |
4.3.3 自然保护地理小区 |
4.4 各自然保护地理区域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
4.4.1 东北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2 华北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5 内蒙古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5 结论与讨论 |
4.5.1 结论 |
4.5.2 讨论 5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 |
5.3.1 植被区域和植被地带 |
5.3.2 植被区和植被小区 |
5.3.3 植被群系的保护 |
5.3.4 各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域的垂直覆盖差异 |
5.3.5 中东部24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带的垂直保护空缺 |
5.3.6 我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格局 |
5.3.7 自然保护区对不同山地的保护有效性 |
5.4 结论与讨论 |
5.4.1 结论 |
5.4.2 讨论 |
5.4.3 建议 6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研究 |
6.1 引言 |
6.2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方法 |
6.2.1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价值评估 |
6.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
6.2.3 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评估 |
6.3 案例研究 |
6.3.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
6.3.2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
6.4 结论与讨论 |
6.4.1 结论 |
6.4.2 讨论 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 |
7.1 引言 |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2.1 数据来源 |
7.2.2 数据处理 |
7.2.3 优化布局原则 |
7.3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 |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建议 |
7.4.1 东北温带区域 |
7.4.2 华北暖温带区域 |
7.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7.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7.4.5 内蒙古温带区域 |
7.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
7.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
7.4.8 总体布局 |
7.5 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布局建议 |
7.5.1 自然保护区域建设 |
7.5.2 自然保护区群建设 |
7.5.3 跨境自然保护区建设 |
7.5.4 自然保护区合并 |
7.6 结论与讨论 |
7.6.1 结论 |
7.6.2 讨论 8 结论和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数据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 附录2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前后对比 附录3 建议优先规划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
四、北美野生生物面临“危机”(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普类文本机器翻译错误及译后编辑策略分析 ——以《2018世界鸟类现状》为例[D]. 曹聪.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2]《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19-21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周冉丽.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D]. 李之文. 山东大学, 2020(01)
- [4]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D]. 吴学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全球喀斯特类世界自然遗产的影响因素及其威胁强度[D]. 洪四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6]斯图尔特·尤德尔的环保思想与环保实践研究(1961-1968)[D]. 孙阳雪. 辽宁大学, 2019(01)
- [7]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研究(1933-1940)[D]. 叶红.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8]生态整体的与人类中心的—利奥波德的人与自然观之矛盾[D]. 卓一格. 厦门大学, 2019(08)
- [9]景观作为存在的表征及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新工具[D]. 鲍梓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10]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