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the Fourth Generation Cotton Bollworm Eggs on Summer Corn Seeded at Different Times in North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黄建荣,刘彬,田彩红,黄博,赵文新,吕国强,李国平,封洪强[1](2021)在《草地贪夜蛾卵块在玉米植株上的空间分布》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调查了草地贪夜蛾卵块在田间玉米植株上的空间分布,发现草地贪夜蛾卵块主要分布于植株中部,即玉米小喇叭口期倒3叶与倒4叶、吐丝期倒5叶与倒6叶上卵块最多,在小喇叭口期主要分布在叶正面,吐丝期主要分布于叶背面,距叶尖平均距离分别为23.4 cm和35.2 cm。为玉米上草地贪夜蛾卵的调查和防治提供了参考。
刘玥[2](2017)在《廊坊地区玉米田四种鳞翅目害虫生态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和黏虫Mythimna separata是黄淮海玉米区玉米上的主要鳞翅目害虫,在玉米的不同生育期常常会有几种害虫同时在同一组织、器官为害,为了了解主要鳞翅目害虫在玉米田的发生为害规律和生态位,在廊坊地区研究了主要鳞翅目害虫在玉米田间的时空分布特点,测定了它们在玉米田间的生态位和种间竞争系数,主要结果如下:1.黏虫只在玉米乳熟期前对植株进行为害,仅为害叶片;亚洲玉米螟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对玉米植株进行为害,在玉米雌穗和茎秆各个部位均有发生;棉铃虫可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对植株进行为害,结穗前为害叶片,穗期仅为害玉米雌穗;桃蛀螟主要在灌浆期之后为害玉米,在雌穗上和钻蛀植株上、中部茎秆取食为害。2.四种鳞翅目害虫在玉米上为害的高峰期不同,在时间维度上存在种间竞争,亚洲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在玉米植株上的种间竞争系数均高于0.95,空间维度上种间竞争激烈。3.黏虫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均最小,因此当外界生物与非生物因子发生变化时,黏虫受到影响大发生的可能性最大;亚洲玉米螟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因此它受外界环境影响最小,在玉米上存活的几率最大。4.在廊坊地区玉米田主要鳞翅目害虫中,亚洲玉米螟在玉米上为害时间最长,发生量最大,在玉米田主要鳞翅目害虫中是第一优势种,黏虫仅在乳熟期前为害玉米叶片,灌浆期后,亚洲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种群数量均大幅度增加,高于灌浆期之前的种群数量,尤其在夏玉米上,穗期棉铃虫和桃蛀螟的种群数量甚至超过了亚洲玉米螟的发生量。因此要在灌浆期前及时做好预测预报,若为害程度不大,可在对亚洲玉米螟进行化学防治的同时对另外三种鳞翅目害虫实行兼治。
陈浩,赵文路,门兴元,于毅,王振营,李丽莉[3](2016)在《玉米灌浆期3种鳞翅目害虫的空间分布》文中研究指明采用网格式取样200株玉米,整株剖秆调查亚洲玉米螟、桃蛀螟和棉铃虫在玉米上的数量,用地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和模拟它们在田间的水平分布;采用生态位理论分析3种害虫在玉米植株上的生态位和种间竞争。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桃蛀螟和3种鳞翅目害虫整体在玉米田中的水平分布分别适合球形、高斯、球形模型拟合,均属于聚集分布。Kriging插值模拟图显示,亚洲玉米螟和桃蛀螟为核心分布型;在垂直分布上,雌穗上3种害虫数量最多,占总虫量的69.82%。亚洲玉米螟的基础生态位宽度最大,在整株玉米上都可危害;桃蛀螟则主要在玉米中、上部;棉铃虫基础生态位最窄,只在雌穗附近危害。3种害虫在玉米茎秆上种间竞争激烈,异种害虫无法共存;雌穗上种间竞争程度小于茎秆,异种害虫可以共存。
闫占峰[4](2011)在《玉米田蚜虫发生规律与其天敌互作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田蚜虫是我国玉米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在不同玉米生态区暴发为害,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明确玉米田蚜虫的发生规律和天敌对蚜虫的控制作用,为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天敌控制蚜虫为害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河北省廊坊地区玉米田蚜虫种类及其天敌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同时就优势天敌龟纹瓢虫对玉米蚜的捕食作用进行了研究,明确了河北廊坊地区玉米田蚜虫的种类、发生规律和优势天敌种类及其与天敌的互作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2009-2010两年的田间调查表明:河北省廊坊地区玉米田蚜虫种类共有5种,分别为: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荻草谷网蚜Macrosiphum miscanthi (Takahashi)、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ani)和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在时间分布上:春玉米田蚜虫发生有两个高峰,分别为6月上旬的荻草谷网蚜发生高峰和8月中旬的禾谷缢管蚜和棉蚜发生高峰。尽管荻草谷网蚜从数量而言为春玉米田的优势种群,然而其发生期较短且主要集中在玉米苗期,因此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小,而应格外注意禾谷缢管蚜的发生为害。夏玉米田蚜虫前期以棉蚜为主,后期转化为以玉米蚜-禾谷缢管蚜混合种群为主,发生高峰在玉米中后期,为影响玉米产量的优势种群。在空间分布上:荻草谷网蚜主要集中在玉米植株下部叶片进行为害;玉米蚜在抽雄期主要集中在植株上部为害,后期转移至玉米植株中部为害;禾谷缢管蚜在玉米生殖生长后期集中于玉米植株中部为害;棉蚜在玉米生育前期主要集中在植株下部叶片为害,随着玉米生长,玉米下部叶片逐渐老化、脱落,棉蚜向玉米中上部转移为害。2.两年田间调查发现,河北省廊坊地区玉米田蚜虫天敌种类十分丰富,共有6个目、15个科、25种的天敌昆虫,以瓢虫、草蛉和小花蝽为优势种群;此外,还有大量捕食性蜘蛛。瓢虫主要以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 (Thunberg)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为主。在春玉米田龟纹瓢虫的数量远高于异色瓢虫数量;而在夏玉米田前期则以龟纹瓢虫为主,后期以异色瓢虫为主。草蛉主要以日本通草蛉Chrysoperla nipponensis (Okamoto)为主。在空间分布上各种天敌均呈现不同的规律性:龟纹瓢虫在春玉米田集中在玉米植株的中上部,在夏玉米田由玉米植株上部向中下部转移;异色瓢虫则于夏玉米田后期集中在玉米植株中部;草蛉则在玉米植株上均匀分布;小花蝽主要集中在玉米植株上、中部,下部较少。3.通过对玉米田蚜虫及其天敌数量种群相关性分析,发现天敌对蚜虫种群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春玉米田,由于蚜虫主要以荻草谷网蚜为主,且发生较早,天敌对其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负相关性(r=-0.73839,p=0.0003):瓢虫(r=-0.60876,p=0.0057)、草蛉(r=-0.71354,p=0.0006)、小花蝽(r=-0.70799,p=0.0007)等捕食性天敌均对蚜虫发生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而蜘蛛(r=-0.36793,p=0.1212)等天敌对蚜虫的控制作用略弱一些。寄生蜂对荻草谷网蚜表现出较好的控制作用(r=0.61042, p=0.0071)。在夏玉米田,2009年在玉米生育后期,蚜虫种群数量上升后,天敌种群数量也迅速上升,从而有效控制蚜虫为害(r=0.59039,p=0.0126)。瓢虫、小花蝽以及寄生蜂的数量发生高峰几乎和蚜虫数量发生高峰一致,均于9月13日出现一个数量高峰。其中以瓢虫对蚜虫控制作用最强(r=0.70340,p=0.0016),其次为蜘蛛(r=0.60064,p=0.0108)、小花蝽(r=0.51399,p=0.0348)和寄生蜂(r=0.46653,p=0.0591),草蛉(r=0.34787,p=0.1712)对蚜虫控制能力略弱一些。2010年在蚜虫发生前期存在大量天敌,对蚜虫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后期蚜虫数量上升后,寄生蜂数量也随之上升,有效控制蚜虫的为害(r=0.81146,p=0.0001)。寄生蜂(r=0.58136,p=0.0182)对蚜虫控制作用最强,而瓢虫(r=0.22756,p=0.3967)、草蛉(r=0.34331,p=0.1930)、小花蝽(r=-0.30316,p=0.2537)蜘蛛(r=0.48767,p=0.0553)等对蚜虫的控制能力较弱。由于所有天敌对蚜虫具有较高的控制能力(r=0.81146,p=0.0001),高于任何单一天敌对蚜虫的控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说明,2010年夏播玉米田蚜虫密度的变化是所有天敌综合作用的结果。4.室内研究了不同龄期的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幼虫和成虫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龟纹瓢虫各龄幼虫及成虫对玉米蚜的日捕食量差异较大。龟纹瓢虫的3龄和4龄幼虫对玉米蚜的捕食能力强于1龄和2龄幼虫;雌成虫的捕食能力高于雄虫。4龄幼虫捕食能力最强,理论日最大捕食量为196.85头;其次为雌成虫。不同龄期幼虫和成虫的捕食能力大小依次为:4龄幼虫>雌成虫>雄成虫>3龄幼虫>2龄幼虫>1龄幼虫。各龄幼虫和成虫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经χ2检验,其理论值与观察值差异不显着。龟纹瓢虫对玉米蚜的捕食作用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受其自身密度及猎物密度制约,相互间存在干扰。模拟后的各方程经χ2检验,其理论值与观察值差异不显着。
吴莉莉[5](2011)在《转基因棉田棉铃虫庇护所的评估及其建立》文中研究指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是世界性作物害虫,寄主范围广,危害大。随着转基因技术发展,转基因棉品种已经成为控制棉铃虫的重要技术,在不同国家棉区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随着转Bt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增加和种植年限的延长,其风险性和存在的问题将逐渐涌现出来。解决转基因抗虫棉田棉铃虫抗性不断增加的问题,必须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普遍采用建立庇护所的方法,以提供棉铃虫的敏感种群,通过敏感种群与抗性种群随机交配稀释抗性基因,从而防止和延缓棉铃虫对其产生抗性。新疆转基因棉花种植结构单一,种植年限逐年增加,棉铃虫很可能在短期内对Bt棉产生抗性。针对在转基因棉田建立庇护所以及庇护所作物的选择,国外及国内专家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各国棉区情况及种植模式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展开了对转基因棉田棉铃虫庇护所植物的选择及种植模式进行的大田试验,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得到以下结论:(1)鹰嘴豆诱集能力最强,持续时间长,在整个时期可诱集大量棉铃虫卵。鹰嘴豆对第1、2代棉铃虫卵的诱集效果较好,且好于木豆、玉米。木豆对第3、4代棉铃虫卵的诱集效果高于鹰嘴豆、玉米。鹰嘴豆与其他五种植物有极显着差异,胡麻、高粱无差异性。(2)对几种诱集植物上棉铃虫幼虫数量分析表明,鹰嘴豆在整个时期幼虫量都较其他植物上多,其次是木豆。鹰嘴豆与其他五种植物间有极显着差异;木豆与玉米之间无差异性;棉花、胡麻、高粱之间无显着性差异。(3)对不同植物种类上棉铃虫天敌数量的调查分析可知,几种诱集植物均能提供大量的草蛉(主要是普通草蛉)、瓢虫(有七星瓢虫、多异瓢虫)、蜘蛛、螳螂、麻雀等昆虫天敌。(4)鹰嘴豆、木豆、玉米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为棉铃虫提供了有效的产卵场所,并能诱集棉铃虫成虫产大量的卵,因此,种植这几种作物有可能提供一个较大的敏感棉铃虫种群。(5)通过田间调查和统计分析,对第三代棉铃虫卵在木豆植物上的分布特性进行研究,采用Iwao方法求最适抽样数。结果表明:棉铃虫卵91.95%集中在植株的上部,56.37%位于花上,17.66%位于豆荚上;第3代棉铃虫卵在木豆植物上为聚集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6)用不同寄主植物在室内饲养棉铃虫,温度控制在27±1℃、湿度70+5%。对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棉铃虫各虫态发育历期、蛹质量、成虫寿命、产卵量等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表明,取食木豆叶和木豆豆荚的棉铃虫幼虫存活率相对较低,分别为63%、70%,成虫产卵量也最少,分别为308粒、514粒,在田间调查中发现棉铃虫在木豆植株上产卵数量较大,幼虫数量少。据此,可考虑木豆作为诱集植物。通过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鹰嘴豆、木豆、玉米作为转基因棉田棉铃虫庇护所植物较合适,这三种植物在空间和时间上为棉铃虫提供了庇护所,为制定庇护所策略作为棉铃虫抗性治理措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张乃芹[6](2007)在《德州市棉花主要病虫发生动态及综合防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对德州市棉花主要病虫的发生危害情况,特别是大面积推广种植抗虫棉以来,棉田生态群落的发生变化及病虫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进行了调查分析,明确了棉花主要病虫的发生规律;综合研究结果,制定出一套适合当地实际的防治棉花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方法。具体结果如下:1.通过田间调查,研究了转BT基因抗虫棉苗期病害、棉花枯黄萎病、红叶茎枯病的发生与危害情况,明确了其发生特点、影响其发生的主要因素等,为制定病虫综合防治措施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德州市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是以立枯病为主的复合根病,其发病危害程度在不同抗虫棉品种之间差异较大,其中美国抗虫棉及其衍生品种发病较重,主要与其前期生长势弱有关;而国产抗虫棉由于其苗期长势较强,生长发育进程快,苗病相对较轻。所有品种棉花黄萎病发病较重,在7月底,严重地块发病率高达70%以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品种抗病性差,缺乏有效的抗病品种,而且德州又是老棉区,致使黄萎病逐年加重。另外,调查发现,在抗虫棉田红叶茎枯病由过去的偶发性转为常发性流行病害,试验证明,其发病程度主要与棉花品种、土壤中钾的含量及前茬作物种类有关。2.系统比较了大面积种植抗虫棉前后棉田主要害虫棉铃虫、棉蚜、棉盲蝽等的发生动态变化,并分析了其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种植抗虫棉以前,二、三代棉铃虫一直处于严重发生,自大面积推广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以来,棉铃虫发生程度趋于缓解。从发生情况来看,二代棉铃虫在转Bt基因抗虫棉和非抗虫棉之间落卵量差异较小,但转Bt基因抗虫棉田幼虫量显着降低,抗虫性较好;三代棉铃虫百株幼虫量大大低于种植抗虫棉以前的平均水平,但与二代棉铃虫孵化率相比,却有明显提高,这说明三代期间的抗虫性有所下降;四代棉铃虫的发生程度变化很大,与三代棉铃虫相比,平均百株卵量与百株幼虫数量均有所增加,这说明四代期间的转Bt基因抗虫棉抗虫性又有所下降。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前后,棉蚜发生危害程度没有明显变化,这说明转Bt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对棉蚜的发生没有明显影响。从常规棉田和抗虫棉田比较来看,棉盲蝽的发生危害程度,抗虫棉田重于常规棉田,但棉花生长后期,常规棉田重于抗虫棉田,原因在于后期抗虫棉早衰现象严重,制约了棉盲蝽的发生,但总体看来,棉盲蝽的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应该引起高度重视。3.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整合前面的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具体如下:苗前主要通过选用抗病品种、种子处理以及一系列栽培管理措施预防苗期病虫害的发生,可用15%多菌灵·福美双悬浮种衣剂1:40~1:50种子包衣处理。苗期主要防治对象是棉花苗期病害和棉蚜,必要时用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喷雾。蕾铃期重点防治棉花黄萎病、红叶茎枯病、棉铃虫和棉盲蝽。防治棉花黄萎病的主要措施是选用抗病品种,另外可通过分次追肥,增施铃肥等措施减轻危害;对于棉花红叶茎枯病主要是通过改善土壤环境、做好水肥管理、合理施肥等手段重点做好预防工作,发病后可喷施1%—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与1%的尿素溶液混配喷施,每亩30千克,也可喷施叶面肥进行补救;在抗虫棉田,二代棉铃虫一般不用防治,三、四代棉铃虫防治根据虫口密度而定,可用药剂有15%阿维菌素·三唑磷微乳剂0.18g/hm2~0.24g/hm2等进行防治;应重视棉盲蝽的防治,必要时可用80%锐劲特乳油1500液喷雾,但应注意合理轮换使用农药。
孙厚俊[7](2007)在《转Bt基因棉与棉铃虫间抗性互作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棉花是我国与世界性的重要的经济作物。棉铃虫为棉花生产的重要致灾性害虫。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应用,棉铃虫及其为害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随着转Bt基因棉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与种植年限的延长,深入研究转基因棉与棉铃虫之间的互作关系,包括监测与延缓棉铃虫对转基因棉产生的抗性演变、改进转基因棉品种抗虫性检测与鉴定技术等问题愈显迫切。本文着重探讨室内连续多代抗性筛选饲养条件下棉铃虫对转基因棉的抗性演变过程、棉铃虫不同抗性品系对Bt生物制剂和转基因棉的敏感程度,并探讨了利用转基因棉种子和子叶进行转基因棉抗虫性生物鉴定的可行性。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转Bt基因棉中棉29棉籽粉加入人工饲料的方法连续饲养棉铃虫十一代,棉铃虫幼虫死亡率明显下降,由最初的50%下降到10%左右,幼虫化蛹率、蛹羽化率由第一代的47%和65%分别上升到85%以上,幼虫体重明显增加,第十三天幼虫体长达到15mm个体所占百分率由第一代的2.6%上升到65%以上,上述多种指标均一致显示已产生了早期抗性。试验所设自交繁殖处理(即抗性♀×抗性♂)死亡率、化蛹率、羽化率和幼虫体长都显着低于杂交繁殖处理(即杂交组♀×第一代取食半人工饲料♂)。表明杂交繁殖处理对含有转基因棉籽粉的饲料适应速率低于自交繁殖处理,即其抗性产生速率低于自交繁殖处理。2、经本试验连续十代抗性筛选的抗性棉铃虫品系对Bt生物制剂的敏感度明显下降。Bt生物制剂对敏感品系与抗性筛选十代自交品系和杂交品系的毒杀效果差异达极显着水平。以Bt青虫灵生物制剂(16000IU/mg)200倍稀释液的六天防效为例,棉铃虫敏感品系幼虫校正死亡率为97.87%,杂交品系为53.33%,而自交品系仅为29.17%,表明该生物制剂对杂交和自交抗性品系的控制作用明显下降。3、转基因抗虫棉对连续十代抗性筛选的棉铃虫品系的抗性明显下降。以中棉29、鲁棉15、科棉1号、南抗3号为供试品种的室内生测结果表明:中棉29、鲁棉15、科棉1号、南抗3号对敏感品系棉铃虫的综合抗性水平分别为高抗、接近高抗、中抗和高抗,对抗性品系的综合抗性水平分别为中抗、中抗、低抗和中抗。各转基因棉品种对抗性品系棉铃虫抗性水平和实验室敏感品系相比均下降一个等级。4、采用棉花苗期室内叶片接虫和蕾铃期田间罩笼接蛾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中棉29、鲁棉15、科棉1号、南抗3号、A11、C1、C05、C07、E3、RH17等棉花品种对棉铃虫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中棉29、鲁棉15、南抗3号、科棉1号、C05、C07、和RH17表现出对棉铃虫高抗程度的综合抗性水平,C1和E3表现出中抗程度的综合抗性水平,A11则是低抗程度的综合抗性水平。5、比较了以不同品种常规棉为对照品种对转基因棉抗虫性鉴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不同品种常规棉作为对照品种对抗性鉴定的各个指标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品种综合抗级的评定无明显影响。6、利用转基因棉种子和棉花子叶进行转基因棉抗虫性鉴定,并将鉴定结果和目前普遍使用的棉花苗期室内叶片接虫和蕾铃期田间罩笼接蛾相结合方法的鉴定结果比较,表明利用转基因棉种子和棉花子叶进行抗虫性鉴定切实可行,具有开发应用前景,但仍需进一步完善。上述研究结果可为优化转基因棉田抗性棉铃虫监测治理策略、建立转基因棉新品种抗虫性快速检测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李号宾[8](2006)在《南疆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害虫种群动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棉花是南疆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受多种害虫为害。本文从棉花害虫可持续治理的需要出发,运用群落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于2002-2006年在南疆莎车县研究了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一些重要因素对群落结构与功能以及对主要害虫种群数量的影响作用,获得了以下结果:1.棉花-小麦-苜蓿生态系统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用吸虫器和捕虫网取样调查方法,发现棉田各类节肢动物403种,其中昆虫纲382种,蜘蛛纲20种,唇足纲1种。棉田节肢动物物种较丰富的目为膜翅目(168种)、双翅目(90种)、鞘翅目(44种)、同翅目(26种)、半翅目(23种)、蜘蛛目(18种)和鳞翅目(12种),棉田物种数最多的科为姬蜂科和姬小蜂科,分别有22和21个物种。植食性节肢动物141种,肉食性节肢动物229种,杂食性和腐食性节肢动物共33种。棉田共有棉花害虫33种,自然天敌226种(其中捕食性天敌91种,寄生性天敌135种),中性节肢动物144种。棉田个体数量较多的目为同翅目、缨翅目、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分别占节肢动物个体总数的54.67%、29.39%、6.01%、4.54%、2.52%和1.30%。个体数量较多的科为为蚜科、蓟马科、盲蝽科和瓢虫科,分别占节肢动物个体总数的53.04%、28.43%、3.64%和2.33%。棉田植食性节肢动物个体占88.73%,肉食性节肢动物个体占9.07%,杂食性和腐食性节肢动物共占2.20%。棉花害虫个体占84.33%,自然天敌个体占9.07%,中性节肢动物个体占6.60%。棉田棉花害虫优势种有2种,为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和棉蓟马(Thrips tabaci L.);丰盛种1种为棉长管蚜(Acyrthosiphon gossypii Mordvilko);常见种2种,为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 L.)和榆叶蝉(Empoasa bipunctata ulmicola A.Z.)。自然天敌优势种有3种,为多异瓢虫(Hippodamia(Adonia)variegata(Goeze))、异须盲蝽(Campylomma diversicornis Reuter)、黑食蚜盲蝽(Deraeocoris punctulatus Fall);丰盛种有2种,为横纹蓟马(Aeolothrips fasciatus(L.))和肩毛小花蝽(Orius niger Woiff);常见种有10种。中性节肢动物中优势种共有3种,为蠓sp1、果蝇sp1、灰地种蝇(Delia platura (Meigen)),丰盛种和常见种各有4种和8种。在棉田边缘野生植被、小麦田和苜蓿田分别发现各类节肢动物248种、196种和257种。对棉田与这三种非棉田生境节肢动物群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表明,对于植食性节肢动物亚群落来说,棉田与棉田边缘野生植被和苜蓿田的相似性较高,而与小麦田的相似性较低。对于肉食性节肢动物亚群落和腐食性节肢动物亚群落来说,棉田与苜蓿田和小麦田的相似性较高,而与棉田边缘野生植被间的相似性较低。对于杂食性节肢动物亚群落来说,棉田与棉田边缘野生植被和小麦田的相似性较高,而与苜蓿田间的相似性较低。2.麦棉作物布局对棉田节肢动物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用目测法对南疆麦棉作物不同布局方式中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棉田与麦田布局越均匀,棉田棉花害虫总个体数越少,自然天敌总个体数越多。与麦棉均匀相间布局和麦棉相邻布局相比,棉花单一大面积布局情况下,棉田害虫个体总数和中性节肢动物个体总数较多,而自然天敌个体总数较少;棉花害虫亚群落中蚜虫和棉叶螨数量较多,棉蓟马数量较少,牧草盲蝽和棉铃虫数量变化不明显;自然天敌亚群落中蜘蛛数量较少,横纹蓟马和瓢虫数量较多,食虫蝽和青翅蚁形隐翅甲数量变化不明显。棉花害虫多样性指数两年中均不受麦棉布局方式的影响。棉花害虫物种丰富度、棉花害虫优势集中性指数、自然天敌物种丰富度、自然天敌多样性指数在两年中的结果不尽一致,说明其影响因素除作物布局外,还受其它未知因素影响,需要深入研究。3.棉田边缘种植苜蓿带和油菜带对棉田节肢动物的影响用目测法调查研究了棉田边缘种植苜蓿带和油菜带对棉田节肢动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棉田边缘种植苜蓿带可以增加棉田中的棉蓟马和除瓢虫以外的自然天敌的数量,减少棉叶螨和中性昆虫的数量;棉田边缘种植油菜带可以增加棉田瓢虫、蚜虫、棉叶螨数量,减少棉蓟马数量。棉田边缘同时种植这两种诱集带,棉田天敌明显增多,既可以有效控制当时的各种害虫,又为6月下旬以后的包括第二代棉铃虫在内的棉花害虫防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4.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田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用吸虫器取样和捕虫网取样两种方法,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棉和化学防治对棉田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发现转Bt基因棉棉田与非转基因常规棉棉田棉花害虫、自然天敌和中性节肢动物亚群落没有显着差异,而化学防治可以使各亚群落的个体数量、物种数量、多样性指数发生剧烈变化。5.棉铃虫种群数量动态连续12年用捕虫网取样方法对麦田第一代棉铃虫种群发生趋势进行了调查,发现南疆粮棉混作区种植制度的改革已导致棉铃虫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害虫,并呈加重趋势发展。用目测法研究了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控制效率,结果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有很高防效。用目测法调查研究了南疆不同粮食生产模式对棉田第二代棉铃虫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吨粮田相比,多熟制模式中春套玉米对棉铃虫产卵有很强的吸引作用,可以显着减少棉田第二代棉铃虫数量,减轻第二代棉铃虫对棉花的危害。对棉铃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表明,引起南疆棉田第二代和第三代棉铃虫死亡的重要因子均为捕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对棉田第二代和第三代棉铃虫的联合控制作用很强,可以大大降低棉铃虫的种群趋势指数,这证明了在棉铃虫防治中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的重要性,也说明在保护利用自然天敌进行棉铃虫的自然生物控制时,应以利用捕食性天敌为主。南疆棉田棉铃虫自然死亡的重要虫期第二代为卵期、1龄幼虫期和6龄幼虫期,第三代为1龄幼虫期、5龄幼虫期和6龄幼虫期。在重要虫期需要人工防治棉铃虫时,更应该采用对自然天敌相对安全的措施。6.棉花蚜虫种群数量动态通过三年田间调查发现,随着南疆种植结构的调整,棉蚜成为南疆棉花重要害虫,而其它蚜虫成为次要害虫。转Bt基因抗虫棉对各种蚜虫没有影响作用。7.棉花盲蝽类害虫种群数量动态通过三年田间调查发现,随着南疆种植结构的调整,牧草盲蝽发生程度加重,又成为重要害虫。转Bt基因抗虫棉对牧草盲蝽没有影响作用。8.棉叶螨种群数量动态通过三年田间调查发现,随着南疆种植结构的调整,棉叶螨发生程度减轻,成为次要害虫。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叶螨没有影响作用。9.棉蓟马种群数量动态通过三年田间调查发现,随着南疆种植结构的调整,棉蓟马发生程与以往相同,仍为南疆棉花重要害虫。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蓟马没有影响作用。10.棉田自然天敌数量动态用目测法通过三年田间调查发现,棉田自然天敌以瓢虫类、食虫蝽类和蜘蛛类为主,其合计所占天敌总数的比例达85%-93%,这三类天敌的相对比例受棉蚜发生程度影响很大。转Bt基因抗虫棉对各种自然天敌没有影响作用,喷施化学农药可以使天敌数量明显减少。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保护利用自然天敌进行棉花害虫生物防治、调节生态环境进行害虫宏观生态控制、将转Bt基因抗虫棉纳入棉花害虫防治技术体系、实现南疆棉花害虫可持续治理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王振营,何康来,石洁,马嵩岳[9](2006)在《桃蛀螟在玉米上危害加重原因与控制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桃蛀螟危害玉米趋于严重,本文结合田间调查对其现状进行了评述,分析了危害加重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对策,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桃蛀螟的发生危害规律和防治对策提供参考。
刘慧[10](2005)在《转Bt基因玉米对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转crylAb杀虫蛋白基因抗虫玉米(Bt玉米)MON810为材料,研究了Bt玉米对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对非靶标害虫亚群落、天敌亚群落的影响和对主要靶标害虫的控制作用,来评价其环境生态安全性。此外,还研究了Bt玉米籽粒对米蛾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明确Bt玉米对农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影响,深入开展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生态安全性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 通过直接观察法、吸虫器吸虫法和地面埋陷阱3种调查方法研究了Bt玉米对玉米田中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Bt玉米田中节肢动物各功能团类群组成及其优势类群与对照基本相同。Bt玉米田中各功能团优势度和对照相比,大多没有显着差异。直接观察法结果显示Bt玉米田寄生性天敌类群的优势度显着低于对照田。利用吸虫器调查时Bt玉米田鳞翅目昆虫功能团优势度与对照田差异显着。Bt玉米田的节肢动物总个体数、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和对照田间没有差异,各指数的时间动态和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除鳞翅目昆虫亚群落外,Bt玉米田与对照田节肢动物群落、捕食性天敌亚群落、寄生性天敌亚群落和中性昆虫亚群落相似程度高。可见,Bt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稳定,Bt玉米对其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2 Bt玉米对玉米螟、棉铃虫和桃蛀螟等主要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有很好的抗性,在田间Bt玉米的受害程度极显着低于对照。结果还表明,Bt玉米对玉米螟成虫没有驱避性,不影响产卵。 3 Dt玉米田非靶标害虫亚群落类群组成与对照相似,各科类群的优势度没有差异,整个亚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总个体数没有明显差异。优势类群和该类群中优势种组成相同,优势度相近。表明Bt玉米对非靶标害虫亚群落没有明显的影响。 4 Bt玉米同对照相比,对捕食性天敌昆虫类群组成、各类群优势度、捕食性昆虫的总量及总量的动态变化方面没有显着的影响;对主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群组成及各种群优势度、优势种群组成和种群消长动态没有明显影响。 5 地面埋陷阱法调查Bt玉米对蜘蛛亚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Bt玉米田中蜘蛛类群组成及优势种和对照没有明显差异。Bt玉米田中的蜘蛛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以及种群消长动态和对照没有明显差异,且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高,优势集中性指数低,说明Bt玉米田蜘蛛亚群落结构稳定。 6 用地面陷阱法监测地面爬行性节肢动物在Bt玉米田和对照田间的相互迁移行为,结果发现,始终有一定数量的地面爬行性节肢动物在Bt玉米和对照玉米田之间相互迁移,主要为捕食性天敌和非靶标害虫。各类群中优势种相同,相互迁移的种类和总个体数基本相同,在玉米各个生育期迁移的数量没有差异,表明地面爬行性节肢动物在Bt玉米生境和对照间选择时,没有明显的偏好性。 7 室内生测结果表明,Bt玉米籽粒对米蛾的存活率、发育历期、性比、成虫体长有明显的影响。ELISA测定结果表明Bt玉米籽粒中的CrylAb杀虫蛋白含量较高,说明Bt玉米籽粒中所表达的CrylAb蛋白对米蛾有很好的杀虫活性。
二、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the Fourth Generation Cotton Bollworm Eggs on Summer Corn Seeded at Different Times in North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the Fourth Generation Cotton Bollworm Eggs on Summer Corn Seeded at Different Times in North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草地贪夜蛾卵块在玉米植株上的空间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人工接蛾产卵试验 |
1.2.2 田间自然发生卵和幼虫的调查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草地贪夜蛾卵在玉米植株上的垂直分布 |
2.2 玉米叶片正面和背面的落卵量比较 |
2.3 着卵位置距叶尖的距离 |
2.4 大田玉米草地贪夜蛾卵的空间分布 |
3 讨论 |
(2)廊坊地区玉米田四种鳞翅目害虫生态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生态位及其在昆虫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
1.1.1 生态位的发展过程 |
1.1.2 生态位测度 |
1.1.3 生态位在昆虫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
1.1.4 生态位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
1.2 玉米田主要鳞翅目害虫研究概况 |
1.2.1 亚洲玉米螟研究概况 |
1.2.2 棉铃虫研究概况 |
1.2.3 黏虫研究概况 |
1.2.4 桃蛀螟发生研究概况 |
1.3 廊坊市地理概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玉米田主要鳞翅目害虫时间生态位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玉米田主要鳞翅目害虫的时间分布 |
2.2.2 玉米田主要鳞翅目害虫在玉米各生育期的发生动态 |
2.2.3 玉米田主要鳞翅目害虫时间生态位研究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玉米收获期主要鳞翅目害虫的空间生态位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玉米收获期主要鳞翅目害虫的垂直空间分布 |
3.2.2 玉米收获期主要鳞翅目害虫空间生态位的研究 |
3.2.3 三种鳞翅目害虫在玉米植株上的种间竞争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玉米田主要鳞翅目害虫的时间-空间二维生态位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春玉米田主要鳞翅目害虫时间-空间二维生态位 |
4.2.2 夏玉米田主要鳞翅目害虫时间-空间二维生态位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3)玉米灌浆期3种鳞翅目害虫的空间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调查方法 |
1.3 数学分析方法 |
1.3.1 水平空间分布 |
1.3.2 垂直空间分布 |
2结果与分析 |
2.1 3种害虫在玉米田的水平空间分布 |
2.2 3种害虫在玉米植株上的垂直空间分布 |
2.3 3种害虫在玉米植株上的种间竞争 |
3 结论与讨论 |
(4)玉米田蚜虫发生规律与其天敌互作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玉米田蚜虫简介 |
1.1.1 玉米田蚜虫种类 |
1.1.2 玉米蚜虫寄主及为害 |
1.1.3 玉米田蚜虫分类特征 |
1.1.4 玉米蚜虫的防治研究 |
1.1.4.1 农业防治 |
1.1.4.2 物理防治 |
1.1.4.3 化学防治 |
1.1.4.4 生物防治 |
1.2 种群数量时空动态研究 |
1.2.1 时空动态研究 |
1.2.2 天敌与害虫相关性研究 |
1.3 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研究 |
1.3.1 生命表研究进展 |
1.3.2 捕食作用分析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玉米田蚜虫种群动态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地点 |
2.1.2 供试玉米品种 |
2.1.3 栽培管理 |
2.1.4 调查方法 |
2.1.5 资料整理 |
2.1.6 数据处理 |
2.1.6.1 蚜虫优势种分析方法 |
2.1.6.2 蚜虫空间分布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蚜虫种类 |
2.2.2 蚜虫优势度及数量动态 |
2.2.2.1 春玉米田蚜虫种群动态 |
2.2.2.2 春玉米田蚜虫的空间分布 |
2.2.2.3 夏玉米田蚜虫种群动态 |
2.2.2.4 夏玉米田蚜虫空间分布 |
2.3 讨论 |
第三章 玉米田天敌种群动态及对蚜虫控制作用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调查方法 |
3.1.2 资料整理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天敌种类 |
3.2.2 主要天敌时空动态 |
3.2.2.1 春玉米田天敌时空动态 |
3.2.2.2 相关性分析 |
3.2.2.3 夏玉米田天敌时空动态 |
3.4 讨论 |
第四章 龟纹瓢虫对玉米蚜的捕食作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龟纹瓢虫对玉米蚜的密度功能反应 |
4.1.2.2 龟纹瓢虫自身密度对玉米蚜寻找效应的影响 |
4.1.2.3 干扰效应对龟纹瓢虫捕食玉米蚜的影响 |
4.1.3 数据处理 |
4.1.3.1 龟纹瓢虫对玉米蚜的密度功能反应 |
4.1.3.2 龟纹瓢虫自身密度对玉米蚜寻找效应的影响 |
4.1.3.3 干扰效应对龟纹瓢虫捕食玉米蚜的影响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龟纹瓢虫对玉米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
4.2.2 龟纹瓢虫对玉米蚜寻找效应估算 |
4.2.3 龟纹瓢虫自身密度对捕食功能的影响 |
4.2.4 相互干扰对龟纹瓢虫捕食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讨论 |
5.2 全文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转基因棉田棉铃虫庇护所的评估及其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转基因棉田棉铃虫庇护所研究进展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进展 |
1.3 转基因棉田棉铃虫庇护所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棉铃虫形态特征 |
l.5 棉铃虫生物学特征 |
1.6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转基因棉田棉铃虫庇护所的作物选择 |
2.1 不同作物介绍 |
2.2 小结 |
第3章 不同庇护所植物对棉铃虫卵和幼虫数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不同庇护所植物上棉铃虫天敌数量调查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5章 第三代棉铃虫卵在木豆植物上的分布特性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5.4 结论 |
第6章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结论 |
第7章 不同寄主植物饲养条件下棉铃虫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组建及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2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实验种群生命表 |
7.3 结论与讨论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德州市棉花主要病虫发生动态及综合防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棉花病害发生特点 |
1.1.1 棉花苗期病害 |
1.1.2 棉花枯萎病 |
1.1.3 棉花黄萎病 |
1.1.4 棉铃病害 |
1.1.5 棉花叶部病害 |
1.2 棉花主要害虫发生情况 |
1.2.1 棉铃虫 |
1.2.2 棉蚜 |
1.2.3 棉盲蝽 |
1.3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现状 |
1.3.1 抗病品种资源的鉴定与选育 |
1.3.2 农业耕作措施 |
1.3.3 生物防治 |
1.3.4 棉株耐害补偿作用和防治指标 |
1.3.5 农药新品种开发 |
1.3.6 组建综合防治体系 |
1.4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存在的问题 |
1.4.1 科研资金短缺,投入减少 |
1.4.2 抗药性问题突出 |
1.4.3 缺乏预见性 |
1.4.4 宏观研究不够 |
1.4.5 种群的发生演替规律研究不够 |
1.4.6 设备陈旧,基础研究滞后 |
1.5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的发展方向 |
1.5.1 选育、引进和推广应用抗病虫品种 |
1.5.2 调整农田生态环境和种植结构 |
1.5.3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病虫害的矛盾 |
1.5.4 科学用药与保护利用天敌 |
1.5.5 新型农药品种的研制开发 |
1.5.6 基因控制技术的开发与利用 |
1.5.7 害虫管理的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
1.6 立题时德州市转BT抗虫棉应用现状和突出的问题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棉花病虫发生危害调查 |
2.1.1 棉花苗期病害调查 |
2.1.2 棉蚜的发生危害调查 |
2.1.3 棉盲蝽的发生危害调查 |
2.1.4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危害调查 |
2.1.5 棉铃虫的发生危害情况 |
2.1.6 调查与数据统计方法 |
2.2 转Bt基因抗虫棉不同品种和土壤营养对红叶茎枯病的影响 |
2.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2.2 调查方法 |
2.3 棉花不同品种对黄萎病抗性试验 |
2.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3.2 试验调查和统计方法 |
2.4 棉花主要病虫防治试验 |
2.4.1 药剂拌种预防棉花苗期病害试验 |
2.4.2 棉铃虫防治试验 |
2.4.3 防治棉盲蝽有效药剂筛选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棉花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情况 |
3.1.1 棉花苗期病害调查 |
3.1.2 棉蚜 |
3.1.3 棉盲蝽 |
3.1.4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危害情况 |
3.1.5 棉铃虫发生危害调查 |
3.2 转Bt基因抗虫棉不同品种和土壤营养对红叶茎枯病的影响 |
3.2.1 不同棉花品种红叶茎枯病发病情况 |
3.2.2 不同土壤肥力、不同茬口对棉花红叶茎枯病的影响 |
3.3 棉花不同品种对棉花黄萎病的抗性比较 |
3.4 棉花主要病虫防治试验 |
3.4.1 药剂拌种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治效果 |
3.4.2 棉铃虫防治药剂和使用浓度研究 |
3.4.3 棉盲蝽有效防治药剂筛选 |
3.5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 |
3.5.1 播种前的预防措施 |
3.5.2 苗期 |
3.5.3 蕾铃期 |
4 结论 |
4.1 棉花主要病虫害在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前后的变化情况 |
4.1.1 棉花病害变化情况 |
4.1.2 棉花害虫变化情况 |
4.2 棉花立枯病发生危害 |
4.3 不同品种对黄萎病抗性影响 |
4.4 棉花不同品种和土壤营养与棉花红叶茎枯病关系 |
4.5 绿盲蝽发生规律 |
4.6 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虫性 |
4.7 不同药剂对棉花病虫害防治效果 |
5 讨论 |
5.1 德州市棉花黄萎病发生重的原因 |
5.1.1 老病区是棉花枯黄萎病暴发的基础条件 |
5.1.2 品种抗病性差 |
5.2 解决黄萎病的根本问题在于选育抗病品种 |
5.3 2004年棉花苗期病害发病重的原因分析 |
5.3.1 气候因子 |
5.3.2 连作棉田土壤菌量大 |
5.3.3 预防及防治工作不及时 |
5.4 棉花红叶茎枯病发病原因分析 |
5.5 转Bt抗虫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5.5.1 转Bt抗虫棉存在的问题 |
5.5.2 转Bt抗虫棉的种植策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转Bt基因棉与棉铃虫间抗性互作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 Bt 的研究进展 |
1.1 Bt 的发现 |
1.2 Bt 的商业化 |
2 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进展 |
2.1 国外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进展 |
2.2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进展 |
2.2.1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发展概况 |
2.2.2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应用 |
2.3 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检测、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
2.3.1 分子鉴定 |
2.3.2 生化鉴定 |
2.3.2.1 对目的基因代谢产物的生化分析 |
2.3.2.2 对标记基因代谢产物的生化分析 |
2.3.3 生物鉴定 |
2.3.3.1 室内接虫鉴定 |
2.3.3.2 网室罩笼接蛾鉴定 |
2.3.3.3 田间自然感虫鉴定 |
3 Bt 毒蛋白的作用方式及杀虫机理 |
3.1 溶解 |
3.2 酶解活化 |
3.3 与受体的结合 |
3.4 插入及孔洞或离子通道的形成 |
4 转基因抗虫棉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转基因棉对环境生态安全性的影响 |
4.1.1 Bt 棉的杂草化 |
4.1.2 基因飘移 |
4.1.3 对靶标害虫产卵和取食选择性影响 |
4.1.4 对非靶标害虫及其天敌的影响 |
4.1.4.1 非靶标次要害虫种群增长的风险 |
4.1.4.2 对害虫天敌的影响 |
4.1.5 Bt 残留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4.1.5.1 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4.1.5.2 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
4.2 害虫对转基因棉产生抗性的风险 |
4.3 转基因棉毒蛋白表达时空性 |
4.4 转基因棉次生性物质含量变化 |
5 害虫对转基因植物抗性机理及治理策略 |
5.1 害虫对转基因植物抗性机理 |
5.1.1 Bt 毒素的溶解 |
5.1.2 Bt 原毒素的蛋白水解 |
5.1.3 毒素与细胞膜上受体的结合 |
5.1.4 细胞膜上孔洞的形成 |
5.1.5 中肠上皮的缺失修复作用 |
5.1.6 行为机理 |
5.2 昆虫对转基因作物抗性的延缓策略 |
5.2.1 基因策略 |
5.2.1.1 同种作物中转入多个杀虫基因 |
5.2.1.2 使Bt 毒素在特定组织或特定时间内表达 |
5.2.1.3 高表达与低表达策略 |
5.2.2 田间“高剂量-庇护所策略” |
6 论文立题依据与意义 |
6.1 立题依据 |
6.1.1 棉铃虫对转基因棉产生抗性的监测与控制对策研究急加强 |
6.1.2 转基因棉抗虫性综合评价与简便实用鉴定技术急待完 |
6.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棉铃虫连续多代取食转 Bt 基因棉的抗性演变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棉花 |
1.1.2 供试棉铃虫 |
1.1.3 供试人工饲料 |
1.2 试验方法 |
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幼虫死亡率的动态变化 |
3.2 幼虫发育进度的动态变化 |
3.3 幼虫化蛹率、羽化率及蛹重的变化 |
3.4 对棉铃虫性别比例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章 Bt 生物制剂对不同品系棉铃虫的毒杀效果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药剂 |
1.1.2 供试棉铃虫 |
1.2 试验方法 |
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1 数据处理 |
2.2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Bt 生物制剂对棉铃虫幼虫毒杀结果 |
3.1.1 棉铃虫幼虫死亡率比较及方差分析 |
3.1.2 浓度和时间对棉铃虫幼虫死亡率的影响 |
3.2 Bt 生物制剂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1 棉铃虫幼虫指数及指数减退率比较 |
3.2.2 浓度和时间对棉铃虫幼虫指数减退率的影 |
4 讨论 |
第四章 对照品种和抗性棉铃虫对转基因棉抗虫性评估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棉花品种与种植管理 |
1.2 试验虫源准备 |
1.3 转基因棉抗虫性鉴定综合评估 |
1.3.1 室内抗虫性鉴定 |
1.3.2 田间抗虫性鉴定 |
1.4 转基因棉对不同品系棉铃虫抗性的室内鉴定 |
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1 转基因棉抗虫性鉴定综合评估 |
2.1.1 室内抗虫性鉴定 |
2.1.2 田间抗虫性鉴定 |
2.1.3 供试品种抗性的综合评定 |
2.2 转基因棉对不同品系棉铃虫抗性鉴定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转基因棉抗虫性鉴定综合评估 |
3.1.1 供试棉花品种的室内抗虫性鉴定 |
3.1.1.1 对棉铃虫幼虫的毒杀效果 |
3.1.1.2 棉铃虫取食叶片为害情况 |
3.1.1.3 对棉铃虫幼虫发育进度的影响 |
3.1.2 供试棉花品种的田间罩笼接蛾抗虫性鉴定 |
3.1.2.1 棉铃虫活虫减退率比较 |
3.1.2.2 棉铃虫存活幼虫发育进度比较 |
3.1.2.3 供试棉花品种间蕾铃受害情况比较 |
3.1.2.4 供试棉花品种对棉铃虫抗性的综合评定 |
3.2 转Bt 基因棉对不同品系棉铃虫的抗性分析 |
3.2.1 对不同品系棉铃虫幼虫的毒杀效果 |
3.2.2 不同品系棉铃虫取食叶片为害情况 |
3.2.3 对不同品系棉铃虫幼虫发育进度的影响 |
3.2.4 转基因棉对不同品系棉铃虫抗性的多重比较 |
3.3 转基因棉对不同品系棉铃虫抗性水平的综合评定 |
4 讨论 |
第五章 转基因棉抗虫性鉴定新技术探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棉花品种 |
1.1.2 供试棉铃虫 |
1.2 试验方法 |
1.2.1 种子法抗性鉴定 |
1.2.2 子叶法抗性鉴定 |
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1 数据处理 |
2.2 转基因棉抗性的综合评定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种子法半人工饲料中棉籽粉含量的确定 |
3.2 对棉铃虫幼虫的毒杀效果 |
3.3 子叶鉴定叶片为害情况比较 |
3.4 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3.5 转基因棉抗虫性综合评定及准确性验证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南疆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害虫种群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棉田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文献综述 |
1.1 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多样性的途径 |
1.2 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应用 |
1.3 棉田生态系统中节肢动物群落与亚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和功能的关系 |
1.4 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测度指标 |
1.5 新疆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情况 |
2 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棉花-小麦-苜蓿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生境类型 |
1.2 调查方法 |
1.3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棉田和周围非棉田生境节肢动物群落物种丰富度 |
2.2 棉田和周围非棉田生境节肢动物群落个体相对多度 |
2.3 棉田和周围非棉田生境节肢动物各食性类群中不同物种的优势度 |
2.4 棉田和周围非棉田生境节肢动物各功能类群中不同物种的优势度几 |
2.5 棉田及其周围不同生境节肢动物群落间的相似性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麦棉作物布局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麦棉布局方式选择 |
1.2 调查方法 |
1.3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麦棉作物布局对棉田棉花害虫亚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
2.2 麦棉作物布局对棉田中性节肢动物亚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
2.3 麦棉作物布局对棉田自然天敌亚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
2.4 麦棉作物布局对棉田棉花主要害虫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 |
2.5 麦棉作物布局对棉田主要自然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棉田边缘种植苜蓿带和油菜带对棉田节肢动物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苜蓿和油菜种植方法及棉田节肢动物调查方法 |
1.2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苜蓿带对棉田节肢动物的影响 |
2.2 油菜带对棉田节肢动物的影响 |
2.3 有苜蓿带和油菜带的棉田与常规棉田节肢动物的比较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田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处理 |
1.2 调查方法 |
1.3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转基因抗虫棉和化学防治对棉花害虫亚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2.2 转基因抗虫棉和化学防治对中性节肢动物亚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2.3 转基因抗虫棉和化学防治对自然天敌亚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南疆棉区棉铃虫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棉铃虫种群发生趋势评价 |
1.2 Bt棉花对棉铃虫的控制效率 |
1.3 不同粮食生产模式对棉田第二代棉铃虫数量的影响 |
1.4 棉田第二代和第三代棉铃虫的自然种群生命表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南疆棉铃虫种群发生趋势分析 |
2.2 Bt棉花对棉铃虫的控制效率 |
2.3 不同粮食生产模式对棉田第二代棉铃虫卵量的影响 |
2.4 不同粮食生产模式对棉田第二代棉铃虫幼虫数量的影响 |
2.5 影响棉田棉铃虫种群数量的重要因子 |
2.6 影响棉田棉铃虫种群数量的重要虫期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南疆棉田蚜虫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田间蚜虫种群动态调查 |
1.2 棉花品种对蚜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棉田蚜虫种群动态消长规律 |
2.2 不同棉花品种蚜虫种群动态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南疆地区棉田盲蝽类害虫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田间盲蝽类害虫种群动态调查 |
1.2 棉花品种对盲蝽类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棉田盲蝽类害虫种群动态消长规律 |
2.2 不同棉花品种盲蝽类害虫种群动态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南疆地区棉田叶螨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棉田叶螨的种群动态调查 |
1.2 棉花品种对叶螨种群动态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棉田叶螨种群动态消长规律 |
2.2 不同品种棉田叶螨种群动态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南疆地区棉田棉蓟马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棉田棉蓟马的种群动态调查 |
1.2 棉花品种对棉蓟马种群动态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棉田棉蓟马种群动态消长规律 |
2.2 不同棉花品种棉蓟马种群动态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南疆地区棉田自然天敌数量动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棉田自然天敌种类及消长动态调查 |
1.2 棉花品种对自然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棉田自然天敌主要种类 |
2.2 主要自然天敌数量动态 |
2.3 不同棉花品种自然天敌数量差异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桃蛀螟在玉米上危害加重原因与控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近年来桃蛀螟发生危害趋势 |
2 危害加重原因分析 |
2.1 耕作制度 |
2.2 气候因素 |
2.3 防治措施不到位 |
3 对策 |
3.1 加强对桃蛀螟基础生物学和发生规律的研究 |
3.2 加强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 |
3.2.1 加强抗性品种的筛选和利用工作 |
3.2.2 加强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防技术研究 |
3.3加强种植制度改革和种植结构调整对害虫发生趋势的影响研究 |
(10)转Bt基因玉米对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1.1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 |
1.2 转Bt基因玉米的发展 |
2 转基因作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2.1 转基因抗(耐)除草剂作物 |
2.2 转基因抗病作物 |
2.3 转基因抗虫作物 |
3 害虫的抗性以及抗性的进化与治理 |
4 本项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基本材料与方法 |
1 供试玉米材料 |
2 试验地点与栽培管理 |
2.1 试验地点 |
2.2 栽培管理 |
3 调查方法 |
3.1 直接观察调查法 |
3.2 吸虫器调查法 |
3.3 地面陷阱法 |
4 节肢动物分类和鉴定 |
5 功能团的划分 |
6 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章 Bt玉米对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1 节肢动物功能团类群结构及组成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2 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动态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3 节肢动物群落相似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第四章 Bt玉米对玉米田鳞翅目主要害虫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直接调查法 |
1.2 剖秆调查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Bt玉米对鳞翅目主要害虫的抗性 |
2.2 对棉铃虫的影响 |
2.3 对玉米螟的影响 |
2.4 对桃蛀螟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五章 Bt玉米对主要非靶标害虫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非靶标害虫亚群落类群组成及其优势度的影响 |
2.2 对优势类群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六章 Bt玉米对田间主要捕食性昆虫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Bt玉米对田间天敌总量的影响 |
2.2 Bt玉米对瓢虫科的影响 |
2.3 Bt玉米对龟纹瓢虫的影响 |
2.4 Bt玉米对异色瓢虫的影响 |
2.5 Bt玉米对小花蝽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七章 Bt玉米对蜘蛛亚群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蜘蛛亚群落种群组成及其优势度 |
2.2 蜘蛛亚群落的结构特征 |
2.3 主要优势蜘蛛种群的时间动态 |
3 讨论 |
第八章 Bt玉米对地面节肢动物生境选择性的影响 |
1 供试材料与实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实验设计和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主要种群的时间动态 |
4 讨论 |
第九章 Bt玉米对仓储害虫米蛾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玉米品种 |
1.2 罐头瓶 |
1.3 米蛾卵 |
1.4 实验方法 |
1.5 玉米籽粒中Bt杀虫蛋白含量的测定 |
2 统计方法 |
2.1 各指标的计算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存活率 |
3.2 性比 |
3.3 发育历期 |
3.4 成虫体长 |
3.5 产卵量 |
3.6 玉米籽粒中Bt蛋白的含量 |
4 讨论 |
第十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the Fourth Generation Cotton Bollworm Eggs on Summer Corn Seeded at Different Times in North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草地贪夜蛾卵块在玉米植株上的空间分布[J]. 黄建荣,刘彬,田彩红,黄博,赵文新,吕国强,李国平,封洪强. 植物保护, 2021(01)
- [2]廊坊地区玉米田四种鳞翅目害虫生态位研究[D]. 刘玥. 沈阳农业大学, 2017(01)
- [3]玉米灌浆期3种鳞翅目害虫的空间分布[J]. 陈浩,赵文路,门兴元,于毅,王振营,李丽莉. 玉米科学, 2016(01)
- [4]玉米田蚜虫发生规律与其天敌互作关系研究[D]. 闫占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5]转基因棉田棉铃虫庇护所的评估及其建立[D]. 吴莉莉. 新疆农业大学, 2011(12)
- [6]德州市棉花主要病虫发生动态及综合防治策略研究[D]. 张乃芹. 山东农业大学, 2007(03)
- [7]转Bt基因棉与棉铃虫间抗性互作关系的研究[D]. 孙厚俊. 扬州大学, 2007(06)
- [8]南疆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害虫种群动态研究[D]. 李号宾.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05)
- [9]桃蛀螟在玉米上危害加重原因与控制对策[J]. 王振营,何康来,石洁,马嵩岳. 植物保护, 2006(02)
- [10]转Bt基因玉米对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D]. 刘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