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练》教学实例

《晨练》教学实例

一、《早操》教学例举(论文文献综述)

雷雅琴[1](2021)在《排舞运动对12-14岁农村青少年身体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少年阶段是个体一生中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心理健康水平也深受自身身体自尊和主观幸福感水平高低的影响,身体自尊作为个体对自身身体特征的总体评价,主观幸福感作为个体对自身情感体验和环境满意度的整体评估,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个体心理健康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体育运动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存在较好的干预效果,且排舞作为一项融合了体育强度和舞蹈美感的国际性运动项目,有着限制少、趣味足的特征。所以本文将从关注农村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一角度出发,以国家相关的政策导向和排舞的蓬勃发展为契机,探究排舞运动对农村12-14岁农村青少年的身体自尊和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干预效果,力求通过干预活动得到具体的数据来对排舞的运动价值进行有力的支撑,实现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融合,并丰富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从而推动排舞运动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本研究主要运用实验法,以乐山犍为县铁炉学校初一年级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采取整班抽取的方法,1班为实验组,2班为对照组,并选定段艳平的《少年儿童身体自尊量表》和张兴贵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作为测量工具,在两组身体自尊和主观幸福感评分结果经正态性检验合格后,再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质性合格的前提下,实验组和对照组一起接受为期12周的干预。对照组按该校的常规教学大纲行课,实验组则进行排舞运动的学习,实验结束后再次组织学生填写相关量表,对实验前后填写的量表评分进行正态性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结果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12周的实验后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对于身体自尊的速度、协调和身体活动这三个维度在实验前后的评分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学校满意度、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这三个维度在实验前后的评分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经过12周的实验后发现,实验组对于身体自尊的外貌、协调、身体吸引力、运动技能、身体活动、身体价值和整体自尊这七个维度在实验前后的评分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学业满意度、学校满意度、正性情感这三个维度在实验前后的评分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经过12周的实验后发现,对照组对于身体自尊的力量、速度、身体吸引力这三个维度在实验前后的评分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评分在实验前后不具有显着性差异。主要结论如下:(1)排舞教学对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具有提升效果,主要体现在外貌、协调、身体吸引力等维度上,且对女生的干预效果优于男生,说明排舞的受众面更多的是女生;(2)排舞教学对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具有提升效果,学校满意度、友谊满意度、环境满意度、正向情感等维度在实验前后都存在显着性差异,故排舞运动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有帮助作用;(3)常规教学对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具有提升效果,主要体现在力量、速度、耐力等维度上,且对男生的干预效果优于女生,故男生更能接受常规教学的内容;(4)排舞教学和常规教学对学生身体自尊产生影响的维度有所不同,故排舞教学能够针对常规教学对身体自尊的提升效果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说明排舞运动在学校的推广是具有现实意义的;(5)实验前学生整体身体自尊与主观幸福感水平均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女生的整体身体自尊水平低于男生,留守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稍低,故学生的身心健康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田俊[2](2020)在《毕节市农村中学体育发展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阶段。这一时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起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紧随时代步伐,迎来了深化改革发展新局面。特别是其中提到要做好教育扶贫,切断贫困代际之间的代际传递,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学校办出特色,鼓励教师教出风格[1]。学校体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改革发展的关键一步。农村地区的学校体育发展是教育发展改革的“深水区”、“制高点”。国家一直以来对农村地区的学校体育发展非常重视,各地区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各种问题、矛盾凸现,制约了农村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学校体育的发展关乎中国数以千万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的发展,关乎中华民族的未来。体育在增强学生体质,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和培养健全人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真正落实好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才能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完善“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从而逐步改善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趋势。因此,农村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成为了重中之重。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针对毕节市农村初级中学学校体育的发展和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旨在通过了解毕节市农村初级中学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并客观的提出解决对策,以此促进农村学校体育取得长足发展。针对17所农村初级中学调查得出:1、体育教师男女比例失衡,教师呈年轻化,相关科研论文撰写较差,外出学习、培训机会较少,收入均低于其他科目教师。2、学生身体素质总体及格率较低,各单项素质及格率起伏较大。3、部分教师教学执行力不够,校本课程开发范围和力度较小,理论课教学随意性较大,部分教学方法的使用缺乏灵活性。4、学生课余锻炼次数较少,“两操”开展情况一般,校内外竞赛学生参与度不够,第二课堂开展学校较少。5、体育经费投入不够,场地、器材满足不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本文以毕节市农村初级中学学校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毕节市农村初级中学学校体育的发展建言献策。1、适度增加女性教师的招聘比例,积极营造教师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加强职称评聘公开透明,调整教师收入差距。2、打造学生身体素质数据库,做好长期性、实效性改善计划。3、加强教师教学执行力的监督,扩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强化体育理论与实践教学。4、丰富校园体育文化,促进第二课堂的开展,增加各级各类竞赛参与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5、保证经费投入,确保专款专用。

张鸿昌[3](2020)在《马来西亚4-6岁华裔儿童汉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马来西亚是个多元文化和多民族的国家。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汉语的国际普及,越来越多的马来西亚家庭开始学习汉语,但当前很少有研究对这些华裔儿童的汉语语言发展进行研究,因此马来西亚的华语教育实践也处于缺乏实证支持的阶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选取了八所幼儿园的192位四至六岁的华裔儿童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者和儿童一对一的自由游戏互动语料,分析了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词汇、语法和语码转换现象,并对家庭汉语语言输入环境与上述语言范畴的发展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有关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词汇发展的研究发现,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词汇的整体发展水平vocD值以及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和介词的词型数和词频数都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但与中国文化情景下的汉语儿童相比,呈现出词汇发展质量的差距。名词方面,马来西亚华裔儿童产出的汉语名词以指物名词为主,但是指人名词和抽象名词没有产出;动词方面,马来西亚华裔儿童产出的汉语动词以动作动词为主,抽象动词和心理动词较少;形容词方面,马来西亚华裔儿童产出的形容词以颜色词为主,描述个体品质或者情感的词以及性质评价词产出很少;副词方面,马来西亚华裔儿童存在汉语否定副词、重复副词等产出不足的问题;代词方面,马来西亚华裔儿童产出了大量的人称代词,但是缺少汉语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以及疑问代词;量词方面,马来西亚华裔儿童产出的量词以个体量词“个”、“张”、“只”等为主,但部分量词、集合量词、不定量词以及动量词的产出较少。此外,性别对家庭的对比分析发现,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词汇整体发展、不同词汇类型的发展上均不存在性别差异最后,研究还发现,家庭的语言输入环境、家庭语言输入的媒介对词汇整体vocD、不同词类词型和词频数的提升帮助并不大。有关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语法发展的研究发现,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语法整体发展MLU和语法结构整体水平MLU5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但二者均有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汉语儿童存在差距,这种差距还普遍存在于所产出的汉语量词结构、的字结构、介词短语、宾语复杂度度以及复合关系句中。此外,性别对家庭的对比分析发现,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语法整体发展水平MLU整体上并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在语法结构的整体发展水平MLU5上男童好于女童。研究还发现,家庭的语言输入环境、家庭语言输入的媒介与汉语语法整体发展水平MLU、汉语语法结构整体发展水平MLU5之间的关系并不大。有关马来西亚华裔儿童语言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发现,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语言表达中的语码代换现象频繁。此外,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表达中还存在过度口语化以及使用当地象形语言来辅助交流的特征。本研究系统勾勒出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词汇、语法和语码转换现象的发展与特征。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语言发展基本遵循着汉语儿童的语言发展规律,但是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汉语儿童相比,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语言发展仍然存在很多差距,家庭的语言输入对提升汉语语言发展的贡献不高。这提醒我们,关注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语言学习,单纯依靠家庭以及家庭媒介资源的投入是不够的,马来西亚华裔儿童语言学习水平以及教育,应该更多的诉诸于华文幼教机构。研究建议,第一,马来西亚华文教育需要重视早期华裔儿童的口语学习环境。第二,在早期华文教育过程中提供高质量、规范化书面语言的输入,应当考虑提供早期儿童图画书阅读机会。第三,提升教师自身语言水平和语言教育水平。第四,要改善家庭华语良性互动的环境。

蔡娟[4](2020)在《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本土化研究 ——以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建国后十七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的,中国的音乐文化也从“以西为主”的模仿阶段渐渐转向于中国国内一众音乐家努力追求自我个性、追求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革新的“以中为主”的大胆创作阶段。如何既能革新本土音乐文化,又能在西方列强环伺的社会环境中不至于被西方文化牵着鼻子走,还能不丢掉自己的传统,并挖掘传统音乐文化魅力,这是一众中国音乐家在建国后十七年所致力研究并且一直延续至今的难题。本文以建国后十七年的视唱教材本土化研究为切入点,以三位音乐教育家: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为主要研究人物,以他们三人的三本视唱教材《视唱练习》、《单声部视唱练习》、《儿童视唱初步》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老一辈音乐家在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编写创作本土化上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本文第一章以社会人类学、哲学、传播学、音乐学四个大学科有关本土化的论述为理论基点,在梳理“本土化”这一核心概念的同时,提炼出本土化研究的三个纬度“理念、方法和内容”,推导出视唱教材小学科本土化“理念、方法和内容”的评价框架,并简要介绍了建国后十七年我国的音乐文化环境,对建国后十七年我国出版的东西方视唱教材做了较详细梳理;第二章对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三人生平、包含本土化元素的作品、音乐本土化思想做了简述,进一步以第一章推导出来的“视唱教材理念、方法本土化的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对三人的三本视唱教材进行了“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第三章主要是视唱教材内容的本土化研究。首先对三本视唱教材内容从谱号、调号、拍号、节奏等方面做了详细分析,而后同样以第一章已经形成的“视唱教材内容本土化的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对三本视唱教材进一步做了内容本土化的研究,其中辅以大量的表格和谱例;第四章回到现在,精选了现当代六部经典的视唱教材,利用“视唱教材理念、方法、内容的分析框架”评析其优点和不足,并进行反思,而后借鉴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探索的成功经验来促进我国现当代本土化视唱教材的编创,最终提升理论高度,提出了现代视唱教材编创必须融全球化、本土化、现代化三化于一体的编创思想。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本土化“理念、方法、内容”的分析框架的成功推导;二是对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所做的断代史研究;三是对胡江非个人的挖掘与发现;四是对马思聪《视唱练习》、马革顺《单声部视唱练习》、胡江非《儿童视唱初步》的曲式分析等其他方面所做的研究。

刘帅兵[5](2019)在《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历史诠释》文中研究表明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语境中,武术教育如何主动发力助推“教育强国”进程,是新时代所需思考的问题。事实上,民国时期的武术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文化活动,其开展与国家建设相关。政权为寻求强国之路,由“病夫”引发诸多议题,成为各种社会力量为政权献策的切入点。社会精英群体的出现立即成为政权主动寻求合作的社会力量。在国家主动建立各种制度和各种社会力量自觉参与下,民国时期武术教育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出一定的成效。这些成效可以说是当代武术教育助推“教育强国”的基石。“历史虽过去,而非真过去”,历史只有在不断被重写中才能实现过去与现在的联系和对话,并在新的解释和理解中得以完善和丰富。鉴于此,运用文献资料、历史比较等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和倒溯等研究手段,对国家与社会两者是如何相辅相成推动着武术教育的生成进行诠释,旨在重新发现、理解阐明、解释意义。结论:1)民国时期武术教育在顺应社会现实脉络和自身演进中呈现出初始、探索、全盛、滞缓等四阶段。在国家主动建立各种制度和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下推动着武术教育的生成。其历史性转变体现在逐渐成为国之大事、实现行政力主导的自上而下管理模式、开启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普及与发展、完成教育价值的转向。2)民国时期在构建武术教育体系中,师资培育的政策与方式相契合,教法改进遵循着继承、发展、创新的理路,教材也出现校本教材、地方教材、全国教材等三级。师资培育、教法改进、教材编制为武术教育课程设置提供技术前提。从学校武术自主设置课程到地方性课程标准纲领以及全国性课程标准纲领的出现,可以说是在国家和社会联动合力下将以往武术教育散点性教学的一次重大整合。3)聚焦个案,北京体育研究社作为社会力量承担着国家本应的责任和义务。其提倡武术兼及体育、提交议决案、培养师资、编写教材、探索教法、研究理论是整个民国时期武术教育“工作者”的缩影。精武体育会作为社会力量,除开展武术教育之外,积极承担着践行民族解放、重塑新民人格、启蒙强种强国的重任,这直接与国家建设相关。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作为官方组织,如果没有社会力量的参与仅因经济和战争因素就足以使其倒闭,更无之后出现将学校武术教育推向高峰的局面。建议:1)当代武术教育继续在国家与社会相辅相成中主动发力助推“教育强国”进程。强化国家在政策上的保障和扶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其中,重视武术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培养与社会接轨的武术人才。2)继续深化师资培育的全面性,完善师资聘任制度、进修制度、福利待遇。武术教学方法改革继续遵循着继承、发展、创新的理路开展。优化校本教材、地方教材和全国教材,使校本武术课程、地方武术课程、全国武术课程相结合。3)学校武术教育的目的依然要坚守社会的责任担当,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合格人才。强化武术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规避对西方体育文化的依附和模仿。推行多元教育形式联动,维系武术教育的过程性。4)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深入挖掘武术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教材的编制以及课程设置当中。5)研制《大中小学武术课程标准》,使其理论和技术相结合,拳术与器械相结合,套路和技击相结合。同时在《大中小学武术课程标准》中留有余地鼓励地方性优秀拳种的引入。

李泽贤[6](2019)在《《体育研究与通讯》历史价值研究》文中认为《体育研究与通讯》是由江苏省立镇江体育场指导部于1932年创办,于1937年因战事影响停办,共发行14期。虽发行的时间相对较短,但其所刊载之文章多由当时体育学界专家撰稿,内容丰富详尽,观点新颖科学,对当时的体育发展有着重要导向作用。本文旨在研究《体育研究与通讯》之历史价值,并希望“以古喻今”,以此启示新时代体育工作的开展。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简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以及学界已有之研究成果。第二章为《体育研究与通讯》发刊时代背景介绍,包括民国“黄金十年”时期的国内环境介绍、民国“黄金十年”时期中国体育发展概况介绍、民国“黄金十年”时期的体育报刊介绍。第三章为《体育研究与通讯》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于《体育研究与通讯》的创刊方针、创刊人员的介绍,以及《体育研究与通讯》的内容体系简介。第四章为《体育研究与通讯》历史作用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体育研究与通讯》有着普及先进体育知识,改善体育风气;反思体育教学弊端,促进体育教学;关切体育赛开展情况,大力宣传竞技体育;宣扬民众体育开展要以,助推民众体育发展的作用。第五章为《体育研究与通讯》对新时代体育工作的启示,通过对该刊物的研究,找寻民国时期体育发展的进步性及不足之处,并以此为鉴提出对于新时代体育工作的启示。最后为结语部分,在于总结全文之研究成果,肯定《体育研究与通讯》的历史价值及其对于现今体育工作的启示作用。

陆佳莉[7](2019)在《基于“身心差异”的民国时期学校两性体育教学研究(1912-1937年)》文中研究说明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催生了女子体育。民国以来,随着时代思潮和教育环境的不断变迁,加之国外体育教育思想的传入,其学制、课程标准也处于不断地更迭变换之中。体育一科,自《壬子癸丑学制》始,就基于两性身心差异的观念,被予以区别对待。后伴随着自然主义思想的传入以及男女平权运动的发展,体育作为两性追求平等教育的一部分,同时又是以身体活动为特征的学科,亦是被从尊重女性角度在当时给予多方关注。不仅众多体育学者以两性“身心差异”为考量要素对此进行探索,教育当局更是三次修订体育课程标准,给予学校两性体育教学更多区别规定。从而可以说:“民国时期的学校两性体育教学”作为落实男女平权的重要部分,是完全遵循两性身心差异的。”但是,基于“身心差异”的学校两性体育教学作为民国时期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大特色,目前对其研究相对较少。然,这也是构成了本研究的初衷所在。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在时间长轴上,把民国时期分为两个阶段——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从而分别对此进行研究。首先对民国时期学校两性体育教学发展的背景进行历史溯源,然后分析其产生两性体育教学差异的原因,最后针对当时教育当局颁布的学制、体育课程标准以及有关体育学者言论中所体现出来的两性差异化体育教学进行研究,从而找出两性体育教学在体育教材大纲、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内容、体育考核标准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民国时期学校两性体育教学的差异一直存在,且越发受到关注。虽然,在北洋政府时期,受军国民主义和尚武思潮的影响,体育教学中的性别差异不大,但是当局仍作出了女子免受兵操的特别规定,并且在体育的教学时长上有所区分。五四以来,伴随着两性平权运动的开展,女子体育的关注较以往更加热切。不仅在体育课程标准中针对两性差异作出体育教材内容、体育教学模式、体育考核标准等多方面的区别化规定,更是针对女性的特殊性制定了五级能力分级法,并且为其制定了体育例假,并配备了女性体育指导员。而根据研究发现,造成当时学校体育教学中两性差异存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两性之间的身心差异。研究得到的结论:第一,民国时期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两性身心差异问题开始越发受到关注。第二,民国时期体育法令及课程标准的制定开始多方位、全方面的体现两性身心差异。第三,民国时期相关体育学者以两性“身心差异”为考量要素进行不断探索。第四,民国时期学校两性体育教学开始作出针对女性体育的特别规定。

邵杨洋[8](2019)在《基于情感化设计的幼儿园娱乐教学产品体验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发展长期受到其他各类学术领域普遍重视。本次研究面向学龄前儿童群体,旨在依据儿童发展特点,通过指向特定行为及需求的产品、功能及服务模式,创造相应活动框架和情感体验,促进儿童物理运动、认知智力以及社交情感方面发展。情感化设计概念最初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提出,其涵盖研究领域近年以来不断拓展和细化,相关设计研究方向及方法呈现愈加多样化的趋势。然而,由于相关研究主要针对商业市场以及成年用户群体,鲜少涉及学龄前儿童群体以及幼儿教育领域,因此该交叉方向的设计研究仍然存在空缺。研究首先选取Donald Norman经典情感化设计专着作为研究基础,将学龄前儿童绘画课程以及游戏活动作为目标行为导向。根据儿童发展、绘画、游戏三个方面构建设计目标群体特点。随后陈述现存两类面向儿童群体的相关设计研究方法:脉络地图法与参与式设计。同时分析近年儿童教育及设计领域新兴技术运用现状,以及设计创新趋势。研究通过调研环节,分析获得教学环境当中儿童艺术创造活动、游戏行为以及其他日常的相关情况,结合教师访谈,分析、总结了影响儿童社交互动、游戏逆反行为以及活跃程度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儿童游戏逆反行为与社交模式可能存在一定关联,同伴、师幼互动行为受到活动情景以及不同目的导向影响。基于理论综述与实地观察结果,研究按照“目标群体意向解构(用户视角)『情感体验设计模块(使用流程)『产品游戏价值构建(产品视角)”步骤,以及现有相关设计方法,导出设计机会。设计实践部分借助实体交互、可触反馈技术支撑,创造动态情感体验,促进社交互动。研究提出艺术创造课程创新形式构想,同时尝试结合新兴技术趋势探索智能儿童产品交互形式,借助逆转理论设计模块创造艺术创造活动中的动态情感体验,提出适用于学龄前儿童群体的、不同于以往情感化设计研究的设计方法,为构建适宜智能教学环境以及幼教娱乐产品设计提供了可行方向。儿童绘画行为属于艺术创造活动,良好的艺术创造活动能够促进儿童各个方面发展成长,儿童艺术作品能够用于个体发展状况评估,艺术创造活动同时也是学前教育机构重要课程支撑。游戏活动既是学龄前儿童成长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行为模式,也是发展适宜性教育(DAP)的主要内容。儿童天生的游戏本能形成了学前教育的基础,对于儿童游戏的认识差异将传统幼儿园与当代幼儿园教育方式区分开来。儿童游戏动机受到内在情感驱动,“游戏信号说”认为儿童通过游戏框架构建进行某种元沟通,并且通过游戏情景尝试构建、理解社交关系。

林媛媛[9](2019)在《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差异研究》文中指出受传统理性主义的影响,教师的生气情绪往往被认为是需要控制的,但作为基本的情绪类型,生气情绪在复杂的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又难以避免。鉴于生气情绪对个体的影响及教师的职能特征,教师在生气情绪下能否妥善应对事件更应当受到关注。基于此,本研究就“有的幼儿园教师能得当应对让他感到生气的事件,而有的教师却应对失当”这一现象展开探索。本研究将这一现象落脚于“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差异”,其中,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是指幼儿园教师在面对因违反了自己所遵循的某些标准、价值或规范而引起生气情绪体验的幼儿行为事件时,通过利用有效应对资源,并且在认知和行为上做出努力以解决问题的综合的稳定特质。它属于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是其专业能力在应对生气事件情境下的表现。研究1和研究2主要考察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是什么”的问题。研究1旨在探索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理论模型,以226项反映教师积极应对生气事件的事件资料及9名优秀教师的访谈资料为文本,经由三级编码和一次理论抽样的扎根理论质化分析,发现该能力是一个三维的结构模型,主要由问题认知能力、行为控制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构成。在此基础上,研究2通过题项编写、筛选和信效度检验,形成了一份由27个题项组成的《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问卷》,信效度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研究3有关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现状调查,主要考察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怎么样”的问题。通过分层取样的方式,研究调查了福建省不同区县共1263位幼儿园教师,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整体较好,在幼儿园的性质、所处地域、教学质量等级等外部因素方面不存在差异,但是在教龄、职称、专长发展阶段等内部因素方面有所差异。具体来说,在教龄上,16年以上教龄的教师的应对能力总分显着高于5年及以下、5-10年、11-15年教龄的教师,而教龄小于15年的教师的应对能力总分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在职称上,一级职称的教师问题认知能力的分数显着高于二级职称的教师,高级职称的教师情绪调节能力的分数显着高于二级职称的教师;在专长发展上,专家型教师在应对能力总分、问题认知能力、行为控制能力以及情绪调节能力上的得分均显着高于新手型和熟手型教师,而新手型教师和熟手型教师之间无显着性差异。研究4-研究7主要考察高低生气事件应对能力幼儿园教师具体“有何差异”的问题,旨在挖掘高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的典型特征,具体从认知特征、人格特征和行为特征三个维度进行比较。认知特征方面的比较由研究4和研究5构成,研究4运用混合研究对18名幼儿园教师应对生气事件的知识特征进行比较,发现相比低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高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在应对生气事件时所运用的能力诊断类知识、能力发展类知识、事件诊断类知识以及总体知识点数量上显着更高,在运用这三类知识以及事件发展类知识的水平上也显着优于低分组;研究5有关高低能力教师对生气事件洞察力的比较,通过对61名幼儿园教师的两则三因素混合实验,发现高、低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在洞察力方面也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信息联合水平上,并且,高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对低相关信息的回想加工更复杂,在信息联合水平上的优势具有一定稳定性。研究6有关人格特征的比较,通过对1739名幼儿园教师人格特征的测量,发现高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在外倾性人格、严谨性人格、宜人性人格、开放性人格、情绪控制能力、教学效能感、职业承诺以及主观幸福感上的得分均显着高于低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而在神经质人格上的得分显着低于低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个人教学效能感、情绪控制能力、情感承诺和严谨性人格对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解释力最大。这些因素对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影响较为复杂:第一,情感承诺对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影响受到个人教学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情绪控制能力在个人教学效能感对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第二,个人教学效能感和情绪控制能力在严谨性人格特质对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影响中起到了双重中介作用。研究7有关行为特征的比较,通过对5所幼儿园146名教师连续两周的经验取样研究,发现在应对“计划侵扰型”事件时,高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相对更多地采用和悦鼓舞、郑重训诫,更少采用消解隐患、联合家长的处理方式,在低生气情绪强度下,高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相对更多地采用理性询导,更少采用联合家长的处理方式,说明高低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的行为存在差异,但差异并不是一般性的,会受事件类型和情绪强度的影响。综上,幼儿园教师能否妥善应对生气事件,涉及多维度的综合能力,高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在认知特征、人格特征和行为特征上均有别于低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高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在这三个方面的具体特征侧面解释了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差异。简单来说,教师越是“富有知识”的、“善于洞察”的、“谨言慎行”的、“脾气好”的、“对个人教学有信心”的、“爱岗敬业”的、“幸福愉悦”的,越善于应对好生气事件,且具体在应对计划侵扰型或生气情绪强度相对低的事件时,高低应对能力教师的行为容易有所分化。

徐有翠[10](2018)在《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策略研究 ——以香格里拉县R社区幼儿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幼儿园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进行学前教育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社区重要的文化中心。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已成为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社会关注热点。特别是在少数民族的农村地区,由于社会发育程度较低,加强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共育,是促进当地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过程中,幼儿园能够利用社区的各类资源,更好地发挥幼儿园的文化辐射作用;社区通过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幼儿园提供支持与帮助。实现优势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本研究运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选取了云南省香格里拉县R社区幼儿园作为个案,深入研究现场,从社区环境、幼儿园环境、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来分析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教育生态环境,探究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基础。深入研究现场后,通过对幼儿园老师、家长和社区人员的参与式观察和非正式访谈,从经费筹集、活动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园社沟通平台四个方面总结现阶段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策略,即以个人投资为主,经费筹集多元化;以民族文化为依托,活动设置多样化;以专职教师为主体,师资队伍建设多元化;以幼儿园为主导,园社沟通平台多样化。在田野考察过程中发现,上述的合作共育策略对幼儿和社区成员、社区、幼儿园都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人际关系网络的形成;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开创新型办园模式,促进教育公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实现受教育者的“安所遂生”,进而实现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策略,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田野考察期间发现,幼儿园与社区在现有合作共育的策略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为:共育主体的参与能力缺乏;合作缺少系统的管理机制;缺少有力的行政支持。因此,要实现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策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幼儿园、社区、政府部门的共同合作:加大幼儿园的开放度,激活社区成员内源性参与动力;建构人际关系网络,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发挥政府支持作用,为园社合作保驾护航。

二、《早操》教学例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操》教学例举(论文提纲范文)

(1)排舞运动对12-14岁农村青少年身体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国家政策的导向
        1.1.2 排舞运动的价值
        1.1.3 农村体育的需要
        1.1.4 心理健康的重视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排舞
        2.1.2 身体自尊
        2.1.3 主观幸福感
    2.2 排舞运动的研究现状
        2.2.1 有关排舞开展与推广的研究
        2.2.2 有关排舞创新与创编的研究
        2.2.3 有关排舞特征与价值的研究
        2.2.4 有关排舞对身心健康干预效果的研究
    2.3 身体自尊的研究现状
        2.3.1 不同身份身体自尊的研究现状
        2.3.2 不同运动强度对身体自尊影响的研究
        2.3.3 不同运动频率对身体自尊影响的研究
        2.3.4 不同运动形式对身体自尊影响的研究
    2.4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
        2.4.1 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与分析的研究
        2.4.2 体育活动干预主观幸福感的实验研究
    2.5 身体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实验方案
        3.2.2 测量指标与工具
        3.2.3 实验流程
        3.2.4 数据处理与统计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身体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基线水平对比
        4.1.1 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身体自尊的基线水平对比
        4.1.2 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主观幸福感的基线水平对比
    4.2 两种干预方式下身体自尊与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对比
        4.2.1 两种干预方式下身体自尊水平的对比
        4.2.2 两种干预方式下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对比
    4.3 排舞干预前后身体自尊与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对比
        4.3.1 排舞干预前后身体自尊水平的对比
        4.3.2 排舞干预前后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对比
    4.4 常规教学前后身体自尊与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对比
        4.4.1 常规教学前后身体自尊水平的对比
        4.4.2 常规教学前后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对比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对农村体育教学体制进行进一步的反思与改进
        5.2.2 将排舞项目在农村地区学校进行积极有效的推广
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6.1 研究的创新
    6.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
    附录二 《少年儿童身体自尊量表》
    附录三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
    附录四 对照组教案(示例)
    附录五 实验组教案(示例)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2)毕节市农村中学体育发展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
    2.1 国外学校体育相关研究
    2.2 国内学校体育相关研究
        2.2.1 国内学校体育发展概述的研究
        2.2.2 国内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逻辑分析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专家访谈法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毕节市农村中学体育师资情况分析
        4.1.1 体育教师的来源和数量
        4.1.2 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职称
        4.1.3 体育教师年龄与性别构成
        4.1.4 体育教师培训及科研
        4.1.5 体育教师收入情况
    4.2 农村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
        4.2.1 BMI身体指数
        4.2.2 肺活量指数
        4.2.3 身体基本指数
    4.3 毕节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开展现状
        4.3.1 体育课课时安排
        4.3.2 体育课教学现状
        4.3.3 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
        4.3.4 体育理论课的开展
        4.3.5 政策对教学方式的转变
    4.4 毕节市农村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及竞赛活动的安排
        4.4.1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基本情况
        4.4.2 “两操”的开展
        4.4.3 校内竞赛活动
        4.4.4 校外竞赛活动
    4.5 毕节市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器材现状及经费来源
        4.5.1 体育场地、器材现状
        4.5.2 体育经费的来源
    4.6 毕节市农村中学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4.6.1 优化教师队伍,健全培养体系
        4.6.2 加大激励机制,保障课时质量
        4.6.3 融合教育资源,拓展校本课程
        4.6.4 贯彻落实政策,完善学校体制
        4.6.5 设立第二课堂,增加竞赛机会
        4.6.6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生均体育经费投入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个人简历

(3)马来西亚4-6岁华裔儿童汉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2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发展历史与重要价值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内容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及华语教育现状
        2.1.1 马来西亚华裔历史
        2.1.2 马来西亚华裔身份定义
        2.1.3 马来西亚卫理公会与卫理幼儿园关系
        2.1.4 马来西亚华语教育与华语语言发展研究现状
        2.1.5 马来西亚幼儿园课程框架
        2.1.6 马来西亚幼儿园课程模式
    2.2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语言发展研究现状
        2.2.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词汇发展研究现状
        2.2.2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句法发展研究现状
        2.2.3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语码转换研究现状
    2.3 中国学前儿童汉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发展研究现状
        2.3.1 中国学前儿童汉语词汇发展研究现状
        2.3.2 中国学前儿童汉语句法发展研究现状
    2.4 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研究方法的综述
        2.4.1 语料库研究法
        2.4.2 实验法、问卷法、谈话法、量表法和测验法
    2.5 本章小结
        2.5.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词汇与句法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的系统研究
        2.5.2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发展研究方法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1.1 问题一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词汇、词类的发展状况
        3.1.2 问题二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语法发展状况
        3.1.3 问题三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发展中的语言转换现象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过程
        3.3.1 研究材料
        3.3.2 互动内容
        3.3.3 家庭问卷
    3.4 语料的转录和分析
        3.4.1 分词
        3.4.2 添加%MOR层
        3.4.3 检查CHECK
        3.4.4 计算过程
        3.4.4.1 词汇多样性计算
        3.4.4.2 不同词类词型和词频数计算
        3.4.4.3 MLU计算
        3.4.4.4 MLU5计算
    3.5 论文研究阶段
    3.6 研究伦理
        3.6.1 正式实施过程
        3.6.2 被试知情同意书
        3.6.3 被试隐私权
第四章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词汇发展
    4.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词汇的整体发展特征
        4.1.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词汇整体发展
        4.1.2 不同性别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词汇整体发展
    4.2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不同词类的发展特征
        4.2.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不同词类的发展特征
        4.2.1.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名词发展
        4.2.1.2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动词发展
        4.2.1.3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形容词发展
        4.2.1.4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副词发展
        4.2.1.5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代词发展
        4.2.1.6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量词发展
        4.2.2 不同性别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不同词类发展
    4.3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家庭汉语语言输入特征与汉语整体发展以及不同词类发展的关系
        4.3.1 汉语语言输入者与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词汇发展水平的关系
        4.3.2 汉语语言的输入媒介与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词汇发展水平的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语法发展研究
    5.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语法整体发展
        5.1.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平均语句长度发展状况
        5.1.2 不同性别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语法整体发展
    5.2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语法结构的整体发展
        5.2.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语法结构的整体发展
        5.2.2 不同性别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语法结构整体发展
    5.3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不同语法结构产出的发展特征
        5.3.1 量词短语
        5.3.2 的字短语
        5.3.3 介词短语
        5.3.4 宾语复杂度
        5.3.5 复合关系句
    5.4 语言环境与华裔儿童汉语语法发展的关系
        5.4.1 汉语语言输入者与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语法发展水平的关系
        5.4.2 汉语语言的输入媒介与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语法发展水平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发展中的语言转换现象
    6.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与英语“语言马赛克”现象
        6.1.1 生活用品/玩具/家庭用具类别
        6.1.2 游戏/郊游经验类别
        6.1.3 食物类别
        6.1.4 动物类别
        6.1.5 交通工具类别
        6.1.6 形状类别
        6.1.7 颜色类别
        6.1.8 其它类别
        6.1.9 动词类别
        6.1.10 形容词类别
    6.2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与马来语“语言马赛克”现象
    6.3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倒装句现象
    6.4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语气词现象
    6.5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使用当地象形语言辅助现象
    6.6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使用量词的规律
    6.7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叠音词现象
        6.7.1 中文名词叠音词
        6.7.2 英文名词叠音词状况
        6.7.3 中文形容词的叠音情况
        6.7.4 英文形容词的叠音情况
        6.7.5 中文动词的叠音情况
        6.7.6 英文动词的叠音情况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结果讨论与建议
    7.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语言发展遵循着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
    7.2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语言发展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汉语儿童语言发展存在明显差异
    7.3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语言发展具有多语言背景下儿童语言发展的显着特征
        7.3.1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语言表达中的语码代换现象
        7.3.2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表达中的过度口语化取向
        7.3.3 马来西亚4-6岁华裔儿童会使用当地象形语言来辅助交流
        7.3.4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量词使用
    7.4 家庭语言输入质量不高,马来西亚华裔儿童的汉语语言学习亟待更高水平的语言输入
    7.5 马来西亚华裔儿童汉语发展的文化性
    7.6 教育建议
    7.7 研究不足
    7.8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一 家庭背景
附件二 语料转录样本
附件三 马来西亚幼儿园课表和框架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本土化研究 ——以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与问题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四、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法
        (二) 访谈法
        (三) 量化分析法
第一章 概念、背景与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建国后十七年”
        二、“本土化”的学科内涵
    第二节 理论分析框架:“本土化”的语用
        一、“本土化”的理念、内容与方法
        二、四大学科“本土化”的具体维度
        三、视唱教材“本土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节 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发展概况
        一、建国后十七年民族音乐发展及理论着作
        二、建国后十七年西方音乐的传入与理论着作
    第四节 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整体出版情况
        一、国外视唱教材传入中国的情况
        二、中国音乐家自编自着本土化视唱教材情况
    小结
第二章 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第一节 马思聪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一、马思聪生平及其作品中的本土化(民族元素)运用
        二、马思聪的音乐本土化理念
        三、马思聪《视唱练习》中的本土化理念、方法
    第二节 马革顺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一、马革顺生平及其作品中的本土化(民族元素)运用
        二、马革顺的音乐本土化理念
        三、马革顺《单声部视唱练习》中的本土化理念、方法
    第三节 胡汀非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一、胡江非生平及其作品中的本土化(民族元素)运用
        二、胡江非的音乐本土化理念
        三、胡江非《儿童视唱初步》中的本土化理念、方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第一节 马思聪《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一、《视唱练习》的内容详析
        二、《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第二节 马革顺《单声部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一、《单声部视唱练习》的内容详析
        二、《单声部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第三节 胡江非《儿童视唱初步》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一、《儿童视唱初步》的内容详析
        二、《儿童视唱初步》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思与借鉴
    第一节 六部经典视唱教材与“本土化”反思
        一、六部经典视唱教材简述
        二、六部经典视唱教材“本土化”理念、方法的优势、不足与反思
        三、六部视唱教材“本土化”内容的优势、不足与反思
    第二节 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对于当今本土化视唱教材编创的借鉴
        一、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理念、方法”的借鉴
        二、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内容”的借鉴
    第三节 关于现代视唱教材编创的思考
        一、视唱教材编创中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
        二、立足于本土化的视唱教材的现代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历史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操作性定义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武术教育阶段划分研究
        1.4.2 武术教育研究
        1.4.3 武术科学化研究
        1.4.4 社会思潮对体育(武术)教育影响的研究
        1.4.5 人物思想研究
        1.4.6 体育政策研究
        1.4.7 文献综述述评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6 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1.6.1 基本结构
        1.6.2 研究重点
        1.6.3 研究难点
        1.6.4 研究创新点
2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进程特征
    2.1 武术教育的历史进程
        2.1.1 清末武术教育式微
        2.1.2 武术教育的初始阶段(1912-1915)
        2.1.3 武术教育的探索阶段(1916-1927)
        2.1.4 武术教育的全盛阶段(1928-1938)
        2.1.5 武术教育的滞缓阶段(1939-1949)
    2.2 武术教育历史性转变的表现特征
        2.2.1 武术教育逐渐成为国之大事
        2.2.2 武术教育实现行政主导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
        2.2.3 武术教育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普及与发展
        2.2.4 武术教育逐渐完成教育价值转向
    【本章小结】
3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生成归因
    3.1 体育议决案对武术教育生成的促进
        3.1.1 军国民教育为武术在学校教育中提供合法地位
        3.1.2 兵式体操的废除为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程提供有利时机
        3.1.3 推动武术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必修课
        3.1.4 推动武术师资的培育
        3.1.5 推动武术教材的编订
        3.1.6 推动武术教育的社会化
    3.2 社会思潮对武术教育发展的规范
        3.2.1 军国民教育思潮促使武术教育传授方式的改造
        3.2.2 民主与科学思潮促使武术教育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3.2.3 自然主义体育思潮为武术教育目标的设定提供学理性支撑
        3.2.4 民族体育思想下武术教育的军事化实践
    3.3 社会精英在武术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3.3.1 梁启超:尚武精神倡导者
        3.3.2 范源濂:教育家
        3.3.3 马良:军政要人
        3.3.4 张之江:国术馆馆长
        3.3.5 唐豪:武术史拓荒者
        3.3.6 徐一冰:留日学派
        3.3.7 吴志青:武术科学化倡导者
        3.3.8 许禹生:武术教育者
    【本章小结】
4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主体表现
    4.1 武术教育师资培育的政策、方式及其表现特征
        4.1.1 武术教育师资培育相关政策述略
        4.1.2 武术教育师资培养方式
        4.1.3 武术教育师资培养方式的表现特征
    4.2 武术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造动因、类别及其历史意义
        4.2.1 武术教学方法改造动因
        4.2.2 武术教学方法分类
        4.2.3 武术教学方法改革的历史意义
    4.3 武术教材选用思想与实践以及课程设置状况、特征
        4.3.1 武术教材选用思想与实践
        4.3.2 课程设置状况及特征
    【本章小结】
5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呈现缩影
    5.1 北京体育研究社对武术教育的历史贡献
        5.1.1 提倡武术兼及体育,促使土洋体育融合
        5.1.2 拟定议决案,为武术进入学校提供“立法”保障
        5.1.3 消除门派畛域,加强交流,培养武术专业师资
        5.1.4 编写武术教材,探索武术教学新模式
        5.1.5 创办期刊,研究理论,促进武术科学发展
    5.2 精武体育会的社会意义
        5.2.1 促进民族运动,践行民族解放
        5.2.2 改造国人奴性,重塑新民人格
        5.2.3 崇尚文武兼修,启蒙强种强国
    5.3 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的产生、发展及其启示
        5.3.1 国体师专产生的历史归因
        5.3.2 国体师专发展及特点论述
        5.3.3 国立师专的发展历程对当代学校武术教育发展启示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体育研究与通讯》历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学术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体育研究与通讯》发刊时代背景
    2.1 民国“黄金十年”时期的国内环境
    2.2 民国“黄金十年”时期中国体育发展概况
        2.2.1 民国体育思潮的涌现
        2.2.2 政府体育政策的制定
        2.2.3 国人体育观念的转变
        2.2.4 体育赛事的短暂繁荣
        2.2.5 社会体育的初步出现
    2.3 民国“黄金十年”时期的体育报刊
        2.3.1 近代体育报刊的发端
        2.3.2 “黄金十年”时期体育报刊体系特征与影响
        2.3.3 “黄金十年”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报刊
        2.3.4 《体育研究与通讯》在体育报刊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章 《体育研究与通讯》的主要内容
    3.1 《体育研究与通讯》的办刊方针
        3.1.1 办刊宗旨
        3.1.2 办刊策略
        3.1.3 主要创刊人员
    3.2 《体育研究与通讯》的内容体系
        3.2.1 体育认识研究
        3.2.2 体育基础知识
        3.2.3 体育教育探讨
        3.2.4 体育通讯报道
        3.2.5 体育知识解答
第四章 《体育研究与通讯》的历史价值
    4.1 普及先进体育知识,改善体育风气
        4.1.1 传播普及体育救国理念
        4.1.2 传播西方先进体育理念
        4.1.3 传播普及运动技术知识
        4.1.4 传播普及体育裁判法
        4.1.5 传播普及其他体育相关知识
    4.2 反思体育教学弊端,促进体育教学进步
        4.2.1 高等学校体育实践回顾
        4.2.2 中、小学体育实践回顾
        4.2.3 介绍新式体育教材
        4.2.4 体育教学之探讨
        4.2.5 体育教学之反思
    4.3 关切体育赛事开展情况,大力宣传竞技体育
        4.3.1 关注世界级体育赛事
        4.3.2 关注全国体育赛事
        4.3.3 关注江苏省赛事
        4.3.4 关注各县市赛事
    4.4 宣扬民众体育开展要义,助推民众体育发展
        4.4.1 发展民众体育之目的
        4.4.2 发展民众体育之效果
        4.4.3 发展民众体育之建议
        4.4.4 探寻妇孺体育开展新思路
第五章 《体育研究与通讯》对新时代体育工作的启示
    5.1 大力弘扬体育强国思想
    5.2 提升当下体育期刊的办刊层次和质量
        5.2.1 注重体育思想交流
        5.2.2 加强运动技术指导
        5.2.3 为群众体育服务
    5.3 创新新时代体育工作方法
        5.3.1 体育与科技结合
        5.3.2 创新体育教材教法
        5.3.3 “体医结合”协同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身心差异”的民国时期学校两性体育教学研究(1912-193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民国时期学校体育的研究
        2.1.1 学校体育教学方面
        2.1.2 体育课程标准及制度方面
        2.1.3 学校体育教科书方面
        2.1.4 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方面
    2.2 关于民国时期女子体育的研究
    2.3 小结
    2.4 身心差异的概念界定
3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历史研究法
        3.2.3 对比分析法
        3.2.4 逻辑分析法
    3.3 研究的基本思路
4 研究内容与分析
    4.1 民国时期学校两性体育教学发展的历史溯源—近代中国女子体育教育的兴起
        4.1.1 教会女子学校的传入
        4.1.2 国人自办女学中的体育
    4.2 民国时期学校两性体育教学产生差异的原因
    4.3 民国时期基于“身心差异”的学校两性体育教学的探索
        4.3.1 民国时期学者针对两性异同的研究
        4.3.1.1 两性相同
        4.3.1.2 两性相异
        4.3.2 民国时期学者针对女性体育教材及女子运动选择的研究
        4.3.3 小结
    4.4 民初及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 年)学校两性体育教学的具体表现
        4.4.1 《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及课程标准》中对于学校两性体育教学的区别规定
        4.4.2 “壬子癸丑学制”中对于学校两性体育教学的区别规定
        4.4.3 小结
    4.5 从“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学校体育教学的变化以及女子体育的发展
    4.6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7 年)学校两性体育教学的具体表现
        4.6.1 体育法令及三次体育课程标准修订中针对学校两性体育教学的区别规定
        4.6.1.1 学校两性体育教学之教材大纲的差异
        4.6.1.2 学校两性体育教学之教学模式的差异——两性体育“同学分班”的教学模式开始呈现
        4.6.2 学校体育成绩测验考核中两性差异的具体表现
        4.6.2.1 两性体育技能测验之考核内容的差异
        4.6.2.2 两性体育技能测验之评判标准的差异
        4.6.3 体育会考中的两性差异
        4.6.4 学校体育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两性差异的体现
        4.6.5 学校两性体育教学开始作出针对女性的特别规定
        4.6.5.1 制定女生体育例假与特殊教学
        4.6.5.2 配备女性体育指导员
        4.6.5.3 研究和制定女性体育教材
    4.7 研究结果
5 结论
    5.1 民国时期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两性身心差异问题开始越发受到关注
    5.2 民国时期体育法令及课程标准的制定开始多方位、全方面的体现两性身心差异
    5.3 民国时期相关学者以两性“身心差异”为考量要素进行不断探索
    5.4 民国时期学校两性体育教学开始作出针对女性体育的特别规定
6 对学校两性体育教学的启示
    6.1 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应该充分尊重两性之间的身心差异,因性施教
    6.2 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应该坚持平等而有差异的教育,兼顾男女公平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情感化设计的幼儿园娱乐教学产品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育与人口政策背景
        1.1.2 学前教育模式变化
        1.1.3 幼教领域技术发展
        1.1.4 设计领域认知理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情感化设计研究现状
    1.5 研究框架及创新
        1.5.1 论文框架
        1.5.2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情感化设计理论
        2.1.1 设计的三个层次:本能、行为与反思
        2.1.2 产品心理意向
        2.1.3 设计范畴中的情感因素
        2.1.4 激发乐趣与愉悦感的设计
    2.2 儿童绘画的定义、作用及价值
        2.2.1 儿童绘画阶段发展
        2.2.2 儿童绘画的解读及其价值
        2.2.3 绘画与儿童发展
        2.2.4 绘画课程及教师角色
    2.3 游戏与儿童发展
        2.3.1 儿童游戏动机
        2.3.2 学龄前儿童的游戏分类及特点
        2.3.3 儿童游戏当中的逆反行为
    2.4 面向儿童群体的前期研究方法
        2.4.1 脉络地图法
        2.4.2 参与式设计/合作设计
    2.5 幼儿教育与新兴技术
        2.5.1 图形交互界面
        2.5.2 实体交互产品
    2.6 幼教产品设计研究
        2.6.1 研究现状及待改进问题
        2.6.2 设计发展趋势
    2.7 逆转理论与幼教玩具设计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参与者、技术方法及设备场地
    3.2 研究问题及过程
        3.2.1 研究问题
        3.2.2 研究过程
    3.3 观察结果
        3.3.1 社交互动行为
        3.3.1.1 同伴互动
        3.3.1.2 师幼互动
        3.3.2 绘画活动课程
        3.3.3 其他场景中的绘画活动:自由游戏和过渡时间
        3.3.3.1 室内自由游戏时间
        3.3.3.2 过渡时间
        3.3.4 绘画材料使用情况
        3.3.5 其他游戏活动
        3.3.5.1 角色扮演游戏
        3.3.5.2 户外自由游戏
        3.3.6 其他课堂活动
        3.3.7 逆反行为记录
        3.3.8 访谈结果
        3.3.9 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情况
    3.4 结果分析
        3.4.1 逆反行为、动机状态及儿童游戏社交模式
        3.4.2 影响儿童活跃度变化的因素
        3.4.3 同伴及师幼互动动机
        3.4.4 影响师幼互动行为的因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设计分析
    4.1 目标群体意向解构:学龄前儿童
        4.1.1 身心发展状况
        4.1.2 游戏类型及特点
        4.1.3 绘画活动特点
    4.2 情感体验设计:元动机状态转变与动态体验
        4.2.1 模块一: 游戏体验控制-活动安全感
        4.2.2 模块二: 作为动态体验的游戏活动-激励感形式及强度
        4.2.3 模块三: 游戏与兴奋感-增强兴奋感的方法
        4.2.4 模块四: 游戏体验度量-动机领域合并设计
    4.3 产品意向重构:游戏价值预设
        4.3.1 行为类型
        4.3.2 游戏类型
        4.3.3 游戏阶段
        4.3.4 复杂程度等级
        4.3.5 设计语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设计实践
    5.1 设计目标
    5.2 构思过程
        5.2.1 设计语境构建
        5.2.2 关键元素提取
        5.2.3 产品形式设想
        5.2.4 设计草图与效果示意
    5.3 设计说明
        5.3.1 功能支持
        5.3.2 使用方式及情境
        5.3.2.1 场景一:动机状态及游戏方式转变
        5.3.2.2 场景二:激励形式及刺激因素控制
        5.3.2.3 场景三:行为类型与游戏阶段变化
        5.3.2.4 场景四:复杂程度等级变化
第六章 研究启示
    6.1 研究价值
        6.1.1 幼教艺术创造课程形式创新
        6.1.2 智能儿童产品交互方式探索
        6.1.3 情感化设计理论适用性拓展
    6.2 研究限制
        6.2.1 定性分析局限
        6.2.2 样本数量问题
        6.2.3 观察对象“反应性”问题
    6.3 后续研究方向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附录
    附录A. 观察日程安排
    附录B. 逆反行为观察记录
    附录C. 访谈全程文字转录

(9)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设计
    1.1 文献综述
        1.1.1 生气情绪的相关研究
        1.1.2 应对能力的相关研究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案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方案
        1.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理论模型建构及问卷编制
    2.1 研究1幼儿园教师对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理论模型建构
        2.1.1 引言
        2.1.2 方法
        2.1.3 结果
        2.1.4 讨论
        2.1.5 结论
    2.2 研究2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问卷编制
        2.2.1 引言
        2.2.2 方法
        2.2.3 结果
        2.2.4 讨论
        2.2.5 结论
第三章 研究3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现状调查
    3.1 引言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高低生气事件应对能力幼儿园教师在认知特征上的差异
    4.1 研究4高低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有关事件应对知识的差异研究
        4.1.1 引言
        4.1.2 研究 4-1 幼儿园教师应对生气事件所需知识的类型研究
        4.1.3 研究 4-2 高低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在应对生气事件时所运用的知识点数量差异研究
        4.1.4 研究 4-3 高低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在应对生气事件时知识运用水平的差异研究
        4.1.5 讨论
        4.1.6 结论
    4.2 研究5高低生气事件应对能力幼儿园教师对生气事件的洞察力差异研究研
        4.2.1 引言
        4.2.2 方法
        4.2.3 结果
        4.2.4 讨论
        4.2.5 结论
第五章 研究6高低生气事件应对能力幼儿园教师在人格特征上的差异
    5.1 引言
    5.2 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结论
第六章 研究7高低生气事件应对能力幼儿园教师在行为特征上的差异
    6.1 引言
    6.2 方法
    6.3 结果
    6.4 讨论
    6.5 结论
第七章 总讨论
    7.1 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差异源于复杂的三维能力系统
    7.2 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差异体现在反映个体专长发展的内部因素上
    7.3 高生气事件应对能力幼儿园教师在认知特征、人格特征与行为特征上均有显着特征
    7.4 基于研究结果的几点启示
    7.5 研究反思
第八章 研究结论
附录1 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调查表
附录2 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问卷(部分)
附录3 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问卷的效标工具
附录4 幼儿园教师日常生气事件的经验取样表
附录5 幼儿园教师应在应对生气事件时知识运用水平的评定表(部分)
附录6 幼儿园教师对生气事件洞察实验的指导语与评测项目(部分)
附录7 高低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在人格特征上的差异研究的相关问卷
附录8 经验取样研究的相关数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策略研究 ——以香格里拉县R社区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高原之花: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生态环境分析
    (一)R社区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社区环境分析
        1.自然环境
        2.社会环境
        3.文化环境
    (二)R社区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幼儿园环境分析
        1.拉茸园长的担忧
        2.幼儿园的办园理念
        3.幼儿园内部环境分析
    (三)R社区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外部环境分析
        1.政策支持:有利的政策环境
        2.智力支持:专家、团队作后盾
二、不忘初心: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策略的现实考察
    (一)以个人投资为主,经费筹集多元化
        1.园长个人出资为主体
        2.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
        3.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
        4.家长及社区居民的物资支持
    (二)以民族文化为依托,活动设置多样化
        1.别具一格的晨检
        2.大家一起学藏文
        3.有趣的民族健身操
        4.多样的民族文化体验活动
        5.社区公益活动
    (三)专职教师为主体,师资队伍建设多元化
        1.专职教师为主体
        2.志愿者作为重要补充
    (四)以幼儿园为主导,园社沟通平台多样化
        1.家长委员会
        2.家长座谈会
        3.节庆活动
三、意义探寻: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策略的教育意蕴
    (一)促进社区人际关系网络的形成
        1.当孩子遇到孩子——儿童之间的关系
        2.心连心——成人之间的关系
        3.小手牵大手——儿童与成人的关系
    (二)促进藏族传统文化传承
        1.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2.激活民间游戏
        3.拓宽儿童成长空间
    (三)开创新型办园模式
        1.独特的办学模式
        2.教育的全员性,促进教育的公平
四、砥砺前行: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策略的可持续性探索
    (一)R社区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策略之反思
        1.共育主体素质较低,参与能力缺乏
        2.合作缺少系统的管理机制,资源利用不充分
        3.缺少有力的行政支持,不利于长远发展
    (二)R社区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策略的内源性发展思考
        1.加大幼儿园向社区开放度,激活社区成员内源性参与动力
        2.建构人际关系网络,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3.发挥政府的保障作用,为合作共育保驾护航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早操》教学例举(论文参考文献)

  • [1]排舞运动对12-14岁农村青少年身体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 雷雅琴.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毕节市农村中学体育发展及对策研究[D]. 田俊.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0(11)
  • [3]马来西亚4-6岁华裔儿童汉语发展研究[D]. 张鸿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4]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本土化研究 ——以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为例[D]. 蔡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历史诠释[D]. 刘帅兵.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6]《体育研究与通讯》历史价值研究[D]. 李泽贤. 湖南工业大学, 2019(12)
  • [7]基于“身心差异”的民国时期学校两性体育教学研究(1912-1937年)[D]. 陆佳莉. 南京体育学院, 2019(02)
  • [8]基于情感化设计的幼儿园娱乐教学产品体验研究[D]. 邵杨洋.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9]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差异研究[D]. 林媛媛.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策略研究 ——以香格里拉县R社区幼儿园为例[D]. 徐有翠. 西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晨练》教学实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