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例原病理诊断子宫淋巴管瘤的组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钟华[1](2021)在《CRI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通过CREB1/VEGFC轴促进胃癌淋巴管新生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前言:胃癌是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恶性疾病之一。2021年发表在“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杂志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新发胃癌病例已超过100万,居所有癌种第五位;每年胃癌死亡病例约76万,列在所有癌种第四位。进展期胃癌病人预后差的主要原因是局部侵袭和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也是胃癌远处转移的重要初始步骤。淋巴结转移是胃癌中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之一,可以发生在早期胃癌中,进展期胃癌中更易见。胃癌病人存在淋巴结转移与其治疗方式选择及病人预后密切相关。现有研究证据表明,原发肿瘤及局部淋巴结中存在新生的淋巴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肿瘤转移。肿瘤中淋巴管生成主要是指原发癌灶、癌旁或远处转移等部位在原有淋巴管基础上产生新的淋巴管的过程,包括淋巴管的增生和增大。研究表明,淋巴管生成在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食管癌等多种癌症中均与肿瘤转移或预后相关。CRIP1(富含半胱氨酸的肠蛋白1)是含LIM结构域的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在多种肿瘤中存在异常表达。目前已经发现CRIP1在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等多癌种中高表达。CRIP1可以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进c-myc、cyclin D-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进而调控EMT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转运锌离子到细胞内促进GSK-3β磷酸化激活GSK-3β/m TOR信号通路诱导EMT;促进Fas蛋白的降解从而提高癌细胞对氟尿嘧啶的耐受能力。此外,也有研究显示CRIP1在乳腺癌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发挥抑癌作用,CRIP1可以降低MAPK与Akt的磷酸化、增加cdc2的磷酸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此同时,很多研究报道了肿瘤组织中CRIP1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中,我们应用高通量基因芯片检测10对胃癌及配对癌旁组织中的m RNA表达谱,寻找到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标志物CRIP1。我们接下来应用一系列体内外的功能实验探索了CRIP1基因在胃癌中的功能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运用定量PCR及免疫组化分别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RIP1m RNA和蛋白的表达。2、western blot:应用凯基生物公司的全蛋白提取试剂盒提取胃癌细胞蛋白,应用BCA蛋白定量法进行蛋白定量。进一步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各实验组之间蛋白的差异表达。3、增殖相关检测方法:应用CCK8、EDU增殖检测、集落形成等增殖相关检测方法体外探索增殖能力改变,并且利用裸鼠皮下成瘤实验在体内水平检测基因对于增殖的调控作用。4、侵袭转移相关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CRIP1等基因对于胃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调控作用。5、利用尾静脉注射肿瘤细胞,构建肺转移模型,在体内水平检测基因对于胃癌细胞转移能力的调控作用;构建腘窝淋巴结转移模型检测各干预组之间对于淋巴结转移的影响。6、统计学分析:所有统计学分析都基于SPSS第19版软件及Graph Pad Prism第八版软件完成。应用秩和检验分析CRIP1在胃癌组织和癌旁非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比较CRIP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1、利用高通量芯片技术在10对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我们发现CRI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高于癌旁非癌组织、且在淋巴结转移阳性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Fold change>2.0,p<0.05)。在本单位胃癌生物样本库,进一步运用定量PCR验证了CRIP1 m RNA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p=0.037),并且CRIP1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阳性正相关(p=0.034)。与此同时,运用免疫组化实验在大规模的胃癌组织芯片标本中验证CRIP1蛋白的表达,发现CRIP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001),并且CRIP1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01)、T分期(p<0.001)以及TNM分期(p<0.001)显着相关。这些结果提示CRIP1可能是胃癌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可以作为淋巴结转移的标志物。2、运用淋巴管形成实验以及皮下成瘤组织淋巴管密度检测CRIP1对于淋巴管新生的调控作用,证实CRIP1在体内体外可以促进淋巴管新生。构建腘窝淋巴结转移模型观察CRIP1对于体内淋巴结转移形成的影响,发现过表达CRIP1能够显着增大淋巴结的体积(p=0.0003)以及淋巴结转移率(80%VS 40%);敲减CRIP1能够显着抑制淋巴结的体积(p=0.0037)以及淋巴结转移率(0%VS 40%)。进一步利用增殖、侵袭相关功能实验证实过表达CRIP1能够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迁移,相反,敲减CRIP1则抑制上述表型。体内皮下成瘤实验结果发现过表达CRIP1能够促进皮下成瘤的生长(p=0.026)以及成瘤的最终质量(p=0.028);敲减CRIP1则抑制皮下成瘤的生长(p=0.042)以及成瘤的最终质量(p=0.034)。尾静脉肺转移模型实验结果发现CRIP1能够促进肺转移的形成。3、ELISA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CRIP1能够增加胃癌细胞培养基上清中VEGFC水平(p=0.0085),敲减CRIP1则抑制VEGFC的分泌(p=0.0028)。进一步运用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证实CRIP1能在RNA和蛋白层面提高细胞内VEGFC的表达水平。接下来运用免疫沉淀联合质谱分析寻找CRIP1可能互作的蛋白,质谱数据显示CRIP1与CREB1具有相互作用,Co-IP实验结果证实CRIP1与CREB1可以相互作用。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CRIP1可以提高CREB1蛋白133位丝氨酸磷酸化水平,改变CREB1的转录活性。我们进一步在CRIP1过表达细胞中敲减CREB1的表达,发现其能够逆转CRIP1促进CREB1磷酸化和VEGFC的水平。相反,在敲减CRIP1的细胞中过表达CREB1也能恢复CRIP1的作用。结论:1、CRIP1在10对胃癌及配对癌旁组织基因芯片结果中呈现高表达,且在淋巴结转移阳性胃癌组织中显着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在本单位大规模胃癌组织标本验证中,相比于癌旁非癌组织,CRIP1 m RNA和CRIP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病理特征分析显示CRIP1高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阳性呈现正相关,CRIP1高表达胃癌病人发生淋巴结转移比例越高。2、CRIP1在体外、体内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同时增加淋巴管新生、淋巴结转移。机制上,CRIP1通过与CREB1互作,提高其磷酸化水平及转录活性,在蛋白和RNA水平上调VEGFC水平。
尹记辉[2](2011)在《PTEN、Lgr5和β-catenin在NEC肠道损伤修复中的变化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制备并评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新生大鼠肠道损伤后自我修复的模型。观察新生大鼠NEC模型中肠道损伤修复过程中第10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PTEN)、肠道干细胞标记物富含亮氨酸的G蛋白偶联受体(eucine-rich-repeat-containing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5, Lgr5)和肠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重要因子β-连环蛋白(cadherin associated protein beta, P-catenin)的变化,探讨PTEN、Lgr5和β-catenin在肠道缺血损伤与自我修复中的可能作用,为进一步研究NEC发病机制、可能的治疗方向提供思路。第一部分制备与评估NEC肠道损伤后自我修复的新生鼠模型方法:30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A组)和实验组15只(B组)。实验组在生后第1d起给予缺氧和冷刺激,连续3d,再分别于停止缺氧和冷刺激后24h、72h和120h脱臼处死,分为B1、B2和B3组,每组5只。对照组未予缺氧和冷刺激,同时间段处死,分为A1、A2和A3组,每组5只。于实验前和实验第4d分别测量两组新生鼠体重,观察体重变化情况。记录实验组制模过程中新生鼠对刺激的反应,有无腹胀、胃潴留、活动度下降等情况。处死后取新生鼠肠道组织标本,H.E.染色,Nadler评分标准评估模型中新生鼠肠道粘膜损伤与修复情况。结果:1.实验组新生鼠给予缺氧和冷刺激后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下降,进奶量减少,轻到中度的腹泻,可见明显的腹胀和胃潴留,且在给予刺激的3d内渐有加重,而在停止刺激后72h和120h症状又逐渐消失。2.实验组在缺氧和冷刺激后体重增加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3.大体解剖时发现,对照组新生鼠肠壁色泽红润、弹性好;而实验组B1组部分肠段可见水肿、增厚及明显的出血点;而B2和B3组肠壁色泽又趋于基本正常。4.H.E.染色可见对照组回盲部绒毛结构完整、粘膜完好、上皮完整、连续、腺体排列规则、组织结构清楚、分泌功能活跃、固有层血管无扩张,肌层无异常,无炎性细胞浸润及溃疡。实验组B1组肠粘膜和粘膜下层充血、水肿,固有层较多炎症细胞浸润,Nadler病理组织评分均在2-3级之间。B2和B3两组肠粘膜损伤较B1组减轻,少量粘膜脱落,少量炎症细胞浸润,Nadler病理组织评分均在1-2级之间。第二部分PTEN、Lgr5和β-catenin在NEC肠道损伤修复中的变化观察方法:制备和评估NEC肠道损伤与自我修复的新生鼠模型后,在实验组停止缺氧和冷刺激后24h、72h和120h,分别获取不同组新生鼠末端回肠组织,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组织匀浆中PTEN、Lgr5和β-catenin mRNA的表达水平。观察肠道损伤后自我修复过程中PTEN、Lgr5和β-catenin的变化,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三者可能的作用。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停止缺氧和冷刺激后24h时,PTEN、Lgr5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3;P=0.047;P=0.020),具有统计学意义。2.停止缺氧和冷刺激后72h和120h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TEN.Lgr5和P-catenin mRNA表达水平不具显着性差异(P=0.630,P=0.864;P=0.481,P=0.353;P=0.472,P=0.259),无统计学意义。3.实验组PTEN、Lgr5、β-catenin三者在24h时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3;P=0.105;P=0.681),无统计学意义。4.实验组PTEN、Lgr5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在24h时与72h和120h相比显着升高(P=0.002,P=0.001;P=0.011,P=0.001;P=0.030,P=0.006),有统计学意义。5.实验组PTEN、Lgr5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在72h与120h相比差异不大(P=0.941;P=0.525;P=0.746),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6%O2的N2,4℃冷刺激,成功制备新生大鼠NEC肠道损伤修复模型。2、NEC模型后24h,肠道损伤期,PTEN、Lgr5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显着高于对照组。3、NEC模型后72h与120h,肠道修复期,PTEN、Lgr5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较24h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差异。4、肠道损伤期,β-catenin表达水平增加,可能与促进干细胞增殖有关。5、PTEN负性调节β-catenin活性,可能在平衡干细胞增殖速度和数量上起到一定作用。
陈泓[3](2008)在《乙酰肝素酶在卵巢上皮癌浸润转移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卵巢上皮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占第三位,死亡率却居第一的恶性疾病。由于卵巢解剖上隐匿于盆腔深处,在发病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很难在早期发现和诊断,约60%-70%的卵巢癌患者确诊时己属于晚期。近30年来,虽然经过全世界妇科肿瘤专家的不懈努力,不断改进手术方式,发现更新更好的化疗药物,增加新的化疗方案,但是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20%-30%左右。所以,寻找新的诊断方法和新的治疗手段是目前卵巢癌研究的重点。作为一种与粘附和渗出等肿瘤浸润转移必须过程密切相关的物质,乙酰肝素酶(HPSE)在卵巢癌的浸润转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题通过一系列体外实验,对HPSE在卵巢癌浸润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做了深入的研究,并且构建了HPSE基因慢病毒表达和RNAi载体,为今后的基因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乙酰肝素酶基因全长扩增和携带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扩增出乙酰肝素酶基因全长,构建其真核载体。为进一步研究乙酰肝素酶与卵巢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打下基础。方法:选取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作为模板提取人卵巢癌组织总mRNA,RT-PCR技术扩增cDNA,利用PCR技术进行乙酰肝素酶基因全长的扩增。将其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进行克隆及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成功扩增出目的基因全长,并经测序验证其同源性达100%。结论:成功从恶性卵巢癌组织中扩增出HPSE全长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乙酰肝素酶介导的卵巢上皮癌细胞系浸润转移体外实验研究目的:了解乙酰肝素酶对卵巢癌细胞功能的影响,分析HPSE在卵巢癌浸润转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探索其作为早期诊断、治疗靶向的价值。方法:成功构建HPSE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后,将其转染无HPSE基因表达的卵巢癌细胞株A2780,G418筛选后经RT-PCR及western-blot鉴定确认获得稳定转染的HPSE/A2780细胞株。然后进行细胞生长特性、细胞周期变化、黏附能力、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实验。结果:通过转染筛选,获得能够稳定表达HPSE蛋白的卵巢癌细胞株。流式细胞仪对细胞检测结果显示A2780-HPSE组处于增殖状态(S+G2+M)的细胞为46.5%,G1期为53.5%,对照组则相应为54.5%和45.6%,其处于增殖周期的细胞有减少的趋势。HPSE组和对照组的生长曲线几近重合。两组的克隆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2780细胞在转染前后粘附率分别为0.5183±0.0796和0.7283±0.0893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2)。Transwell小室实验发现转染HPSE基因后的A2780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3)。而其迁移能力未受影响(p=0.618)。结论:细胞功能实验结果表明,HPSE能够增强卵巢癌A2780细胞的侵袭能力,降低其黏附能力;对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均无影响。RNAi阻断乙酰肝素酶介导的卵巢上皮癌细胞系浸润转移体外体实验研究目的:通过构建人乙酰肝素酶(HPSE)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转染卵巢癌细胞,检测其对HPSE基因的干扰效率。继而筛选出稳定干扰的细胞株,进行一系列功能实验,反面验证HPSE基因的功能。方法:针对HPSE mRNA的不同区域构建不同的shRNA表达载体,脂质体法转染HPSE高表达的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实时定量PCR检验干扰效率,选择抑制率最高的一组细胞进行抗性筛选,获得稳转细胞株,western-blot检验HPSE蛋白受抑制情况,然后进行细胞功能实验。结果:用荧光定量PCR对不同shRNA干扰载体的干扰效果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GPU6/GFP/Neo-HPSE-1222组相对拷贝数为0.936±0.417,与其他3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抑制率为48.63%。获得的该组稳定干扰表达株western-blot检验其HPSE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细胞生长曲线显示干扰组细胞倍增时间延长。干扰组与对照组集落形成率分别为0.0433±0.0451和0.0397±0.00687,p=0.059,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侵袭能力实验中,干扰组吸光值为0.5697±0.106,对照组为0.8097±0.333,干扰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233)。细胞粘附能力检测,干扰组0.7533±0.07685,对照组0.5833±0.11994,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5)。侵袭能力实验干扰组为0.69±0.085,对照组为1.091±0.277,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采用构建shRNA干扰载体对HPSE基因进行干扰,有效地抑制了HPSE基因的活性,使卵巢癌细胞侵袭和黏附能力降低。HPSE重组慢病毒转基因系统和重组慢病毒干扰系统的构建目的:采用第二代和第三代慢病毒载体,分别构建HPSE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和shRNA慢病毒干扰载体,摸索出较传统转染方法更为高效、可靠的转基因方法,为今后进一步的基因靶向治疗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方法:首先扩增HPSE全长序列,将其与慢病毒载体pWPI连接后测序BLAST检索,并将重组慢病毒质粒转染293T细胞,48小时后提取mRNA,RT-PCR检验HPSE基因表达情况。其次,选取干扰效果最佳的siRNA,设计shRNA结构,退火反应形成双链后与慢病毒载体pSico连接并送测序。结果:重组慢病毒质粒HPSE-pWPI测序结果经BLAST,与HPSE基因的同源性达99%。转染293T后有HPSE基因的表达。重组慢病毒干扰载体pSico/HPSE测序结果与设计的shRNA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成功的构建了HPSE基因的重组慢病毒系统和慢病毒干扰系统。为今后的HPSE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王岩[4](2008)在《黏液脂肪肉瘤中FUS-CHOP融合基因检测和MDM2、P53蛋白表达的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FUS-CHOPmRNA及MDM2、P53蛋白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粘液样/圆细胞型脂肪肉瘤(MRCLs)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经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MRCLs组织标本25例。以非MRCLs的脂肪肉瘤及其它软组织肉瘤共18例作对照组。用嵌套式RT-PCR的方法检测FUS-CHOP融合基因mRNA并做DNA测序证实,以β-actin基因作为内对照。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5例MRCLs中MDM2、p5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RCLs组和阴性对照组β-actin阳性率分别为72%(18/25)和66.7%(12/18)。25例MRCLs中15例检出Ⅱ型FUS-CHOP融合基因表达,去除β-actin阴性病例后阳性率为83.3%(15/18)。对照组18例标本均未检出FUS-CHOP融合基因。MRCLs中MDM2、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14/25)和44%(11/25),以圆细胞为主的病例组阳性表达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US-CHOP融合基因与MDM2及P53蛋白表达无相关性;而MDM2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1)FUS-CHOP融合基因是MRCLs的特异性分子遗传标志物,可用于该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MRCLs中MDM2、P53蛋白表达与其预后相关。(3)MRCLs中FUS-CHOP融合基因与MDM2、P53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
曹佳颖[5](2008)在《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评价》文中指出脾脏是一个具免疫功能的特殊器官,供血丰富。因其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杀灭肿瘤细胞及病原微生物,所以脾脏的占位性病变不论肿瘤与否,相对于肝脏、肾脏等其它实质脏器的病变少见。且各组织类型的脾脏病变在临床上多缺乏特异性的表现,大多数脾脏病变都是在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CT与磁共振对脾脏较易显示,而超声检查因受肋骨遮挡与气体干扰,故探讨脾脏占位超声表现的文章不多。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和超声检查的普及,由超声检查首先发现的脾脏占位性病变越来越多。且随着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胆囊、肾脏、乳腺等器官的应用逐渐广泛,并日益成熟,使得超声造影在脾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成为可能。目前,常规超声技术对脾脏病变的定性诊断尚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脾内较小的病灶。由于脾脏组织脆易出血,故脾脏穿刺临床开展很少。术前影像学对脾脏占位性病变的正确诊断可以降低一些无谓的脾切除术。因此探索超声造影技术在脾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运用,寻找其良恶性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及规律较为重要。第一部分: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常规超声表现:对102例脾内实性或囊性占位病变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其中57例为良性病变(血管瘤16例,血管淋巴管瘤即脉管瘤10例,脾梗死9例,囊肿9例,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4例,淋巴管瘤3例,结核3例,炎性假瘤3例),45例为恶性肿瘤(淋巴瘤28例,白血病脾脏浸润2例,转移性肿瘤14例,胰尾囊腺癌浸润1例)。发现病灶并记录其常规声像图表现。对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85例病灶的内部血流分布情况进行观察,测量搏动性血流的阻力指数(RI)和最大流速(Vmax)。结果显示,常规超声检查可区别脾内肿块的囊实性,借助彩色多普勒技术可大致区分病灶内有无血流。二维声像图对于囊肿性病变以及脾梗死灶诊断价值较高,对于实性占位性病变,可大致通过其内部回声、形态等声像图表现来判断良恶性。第二部分: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表现:对常规超声检查中发现的36例脾内占位病变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其中良性病变20例(血管瘤7例、血管淋巴管瘤5例、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2例、炎性假瘤2例,脾梗死2例,真性囊肿及假性囊肿各1例);恶性肿瘤16例(淋巴瘤7例,白血病脾浸润1例及转移性肿瘤8例)。采用超声造影剂SonoVue对肿瘤的增强方式、增强类型和动态增强的时相变化进行实时观察,分析良恶性病灶的造影声像图表现。结果显示:脾脏恶性病变组在增强时间上与良性组相比表现为“快退”特征,恶性病灶组在增强程度达到峰值后比良性组提早减退,即峰值持续时间比良性组短。脾梗死和囊肿病灶在超声造影图像中因不增强而较易诊断,且与正常血供的脾实质分界清晰。超声造影剂SonoVue不但能实时动态反映病灶内部的血供情况,而且能增强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对比,尤其是恶性病变,使病灶轮廓显示得更清晰,从而提高检出率。第三部分:超声造影和增强CT诊断脾脏占位性病变的比较研究:选取第二部分中有CT检查资料的病例,共计17例。其中血管瘤5例,血管淋巴管瘤4例,炎性假瘤1例,淋巴瘤3例,转移性肿瘤4例。使用SonoVue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增强表现,与动态增强螺旋CT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超声造影与增强CT的血流显示率均为100%,对于脾脏病灶内部血流灌注的敏感程度均优于彩色多普勒检查。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和增强CT反映的脾脏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特性相一致。超声造影相对于增强CT来说,实时性更强,形态表现更多样。综上所述,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能敏感地显示脾脏病变的血流灌注,反映不同脾脏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特点。结合超声造影的超声检查,能明确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囊实性,揭示病灶的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杨洁[6](2007)在《VEGF-C和VEGFR-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文中认为目的:(1)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2)以podoplanin和VEGFR-3共同做为淋巴管标记物进行淋巴管计数,分析VEGF-C、淋巴管数和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探讨VEGF-C在肿瘤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以及肿瘤细胞通过淋巴转移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异常增生子宫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中VEGF-C蛋白的表达水平,用VEGFR-3和podoplanin双重免疫标记淋巴管,并结合图像分析,计数肿瘤组织及相应淋巴结的淋巴管密度。结果:(1)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异常增生子宫内膜中VEGF-C无表达。(2)VEGF-C定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内,在子宫内膜癌中其阳性率为77.8%。(3)VEGF-C的表达水平在有淋巴结转移组(88%)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5%)(P=0.004);在Ⅲ-Ⅳ期患者组(82.14%)高于Ⅰ-Ⅱ期患者组(70.59%)(P=0.042);VEGF-C的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4)podoplanin定位于淋巴管内皮细胞胞浆,主要分布在肿瘤周边与正常组织交界处。(5)VEGFR-3定位于细胞胞浆,主要分布在淋巴管内皮,在小血管和肿瘤间质也有表达。(6)VEGFR-3及podoplanin双重阳性淋巴管数在子宫内膜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P=0.01),VEGF-C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28);淋巴管数与手术-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及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7)VEGF-C表达水平与淋巴管数及淋巴结转移显着正相关(P=0.001,r=0.460;P=0.003,r=0.439),淋巴管数与淋巴结转移也有明显正相关关系(P=0.008,r=0.391)。结论:(1)VEGF-C表达水平的增高可能与子宫内膜癌淋巴转移的发生、发展有关。(2) VEGFR-3除在淋巴管内皮细胞有表达外,在小血管和肿瘤间质也有表达;podoplanin仅表达在淋巴管内皮细胞,两者结合判定阳性淋巴管可以排除微血管的干扰,结果更为特异、准确。(3)VEGF-C由肿瘤细胞分泌后,通过VEGFR-3诱导子宫内膜癌中淋巴管的生成,从而促进淋巴转移的发生。
孙新芬[7](2005)在《结节性硬化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结节性硬化症的皮肤表现和内脏病变背景: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或TSC)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脑、肾、心、肺等重要内脏病变是TS主要死亡原因。目的:为了熟悉TS的特征性皮肤表现和常见的皮肤外病变,以便早期正确诊断本病并及早发现重要内脏器官的病变。方法:对78例TS患者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包括皮肤科检查、头颅CT和MRI、腹部B超、胸部X线、手足X线及眼科检查。结果:TS常累及皮肤、脑、肾等器官;皮肤表现中色素减退斑最常见、最早出现,81.5%患者数目超过3个;其次常见的是面部血管纤维瘤和鲨革样斑;前额纤维斑块、面部血管纤维瘤和鲨革样斑平均发生年龄分别为2.6、6.0、8.1岁;TS患者头颅CT检查阳性率高。本病容易误诊或漏诊为某一器官病变如结缔组织痣、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癫痫。结论:识别特征性的皮肤表现有助于TS早期诊断,建议临床医师对色素减退斑提高警惕尤其是伴有癫痫的患者或者在婴儿期其数目超过3个者;头颅CT对本病有很高的诊断价值;TS明确诊断后应注意患者脑、肾脏等内脏病变的检查和随访。对诊断为腰骶部的结缔组织痣或侧脑室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或双侧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患者应想到这些与本病关系较密切,应进一步检查寻找本病的其他证据。第二部分结节性硬化症相关的各脏器损害的病理和免疫组化研究背景:结节性硬化症(T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以多器官错构瘤为特征的神经皮肤综合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变可涉及三胚层来源的器官。目的:了解TS各脏器损害的病理特征以及各脏器肿瘤是否有共同的细胞来源。方法:观察了确诊为结节性硬化症的33例患者各脏器损害(包括皮肤损害20例、脑肿瘤10例、肾脏肿瘤2例、上颌窦肿瘤1例)的病理特点,并采用ABC法进行了GFAP(glial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神经胶质酸性蛋白)、S—100、NF(neurofilament protein,神经丝蛋白)、Syn(synaptophysin,突触素)、HMB—45、CD34免疫组化分析。采用Weigert法染色观察了20例皮肤损害(8例面部血管纤维瘤、10例鲨革样斑和2例前额纤维斑块)的弹力纤维。部分肿瘤还做了SMA(smooth muscle actin,平滑肌肌动蛋白)、CK(cytokeratin,细胞角蛋白)、EMA(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细胞膜抗原)、VIM(vimetin,波形蛋白)免疫组化分析。结果:1.10例脑肿瘤均为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2例肾脏肿瘤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痛,1例上颌窦肿瘤为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样肿瘤。2.脑、肾脏、皮肤、上颌窦各脏器肿瘤损害中CD34均为强阳性。3.面部血管纤维瘤、鲨革样斑和前额纤维斑块中均见胶原纤维增殖,弹力纤维减少。4.脑部的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GFAP、S-100、Syn、NF均有不同程度表达,而在皮肤损害、上颌窦肿瘤中均没有表达。肾脏肿瘤中GFAP、Syn、NF均阴性,部分脂肪细胞中S-100阳性。5.HMB—45在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平滑肌细胞中阳性,脑部的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瘤细胞有部分表达,而在皮肤损害和上颌窦肿瘤中没有表达。结论:1.TS的脑、肾脏、皮肤、上颌窦各脏器肿瘤各有自己的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2.TS的脑、肾脏、皮肤、上颌窦各脏器肿瘤中血管丰富。3.TS各种常见的皮肤损害中胶原纤维增殖,弹力纤维减少。4.TS脑部的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瘤细胞兼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的免疫表型,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第三部分TS的鲨革样斑与不伴有TS的结缔组织痣的区别目的:了解TS的鲨革样斑与不伴有TS的结缔组织痣有无异同。方法:对10例TS的鲨革样斑和5例不伴有TS的结缔组织痣分别进行了组织病理学观察,并采用Weigert法弹力纤维染色和ABC法进行了GFAP、S-100、NF、Syn、HMB—45、CD34免疫组化分析。结果:临床上鲨革样斑多发,结缔组织痣一般单发。HE染色中TS鲨革样斑和结缔组织痣均可见胶原增加,后者还可见少量脂肪组织异位,穿插在增殖的胶原纤维中,而这在鲨革样斑中未见有此现象;弹力纤维染色中TS鲨革样斑的弹力纤维在真皮浅层明显减少,而结缔组织痣弹力纤维正常、增多或减少,减少时全层均匀一致。两者的免疫组化分析显示病变组织区GFAP、S-100、Syn、NF、HMB—45均没有表达,CD34标记的血管都很丰富。结论:虽然TS的鲨革样斑与不伴TS的结缔组织痣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但两者有区别,弹力纤维染色染色可以帮助鉴别诊断。第四部分结节性硬化症TSC1基因突变的检测目的:分析TS患者中TSC1基因15、17、18号外显子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高效液相色谱(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CR—DHPLC)技术分析了32例患者和其父母的外周血TSC1基因15、17、18号外显子突变情况。结果:DHPLC洗脱曲线发现一个患者TSC1基因的18号外显子异常峰型,进一步测序发现18号外显子上2285A→G突变(762N→S),患者的父亲也有此突变,但临床上只有色素减退斑和咖啡斑,母亲和正常人群中未见此突变。结论:采用PCR—DHPLC结合测序的方法检测到TSC1基因一个新的突变,该方法操作方便。
陈功[8](2005)在《先天性膈疝肺发育不良病理机制及其治疗学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动物模型进行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孕期一氧化氮合成通路抑制以及孕期人工腹裂造成腹压下降,旨在深入了解糖皮质激素产前治疗的机制、评价NO通路在膈疝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地位,并探讨CDH胎内减压扩肺治疗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一) 糖皮质激素干预实验:18只孕9.5天SD大鼠随机取3只作为对照组(简称C组)仅给予橄榄油2ml灌胃,余15只子nitrofen橄榄油溶液(200mg/只)胃管灌入,孕18.5天再次分为:nitrofen模型组(简称N组)5只、nitrofen+生理盐水组(简称N+S组)2只、nitrofen+低剂量激素组(简称N+DEX组)4只、nitrofen+高剂量激素组(简称N+4DEX组)4只。对各组双侧肺重/体重(Lw/Bw)、平均终末支气管密度(MTBD)、轴向腺泡计数(RAC)、肺泡面积百分比(S%)、血管计数、血管外径(ED)、血管内径(ID)、中膜厚度百分比(MT%)等肺泡、支气管和肺小动脉发育的相关病理指标进行检测。采用电镜对膈疝发生时Ⅱ型肺泡细胞分布、肺泡间隔厚度等的改变进行观测。同时对几组TTF-1、TGF-β1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的检测。 (二) 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干预实验:6只SD孕鼠,左旋精氨酸甲酯干预组(简称L-NAME组)4只,孕14天开始皮下注射L-NAME溶液250mg/kg/d至孕20天,对照组(简称CL组)2只同样时间段给予生理盐水注射。分析各组血管计数、ED、ID、MT%,同时对eNOS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检测。 (三) 人工腹裂减压扩肺实验:取新西兰孕兔32只,其中21只,孕23天,一侧行膈疝造模手术操作,另一侧仅开胸未剪膈肌作为对照;另11只孕兔,子宫双侧末梢胚胎孕23天均手术形成膈疝,孕26天再次剖宫手术,对一侧膈疝兔进行人工腹裂减压,另一侧作为对照,共得4组胎兔:假手术组(简称CR组)、膈疝组(简称DH组)、膈疝无腹裂组(简称CGS组)、膈疝合并腹裂组(简称GS组)。分别进行肝、肺重量及相应的病理学指标检测。 结果: (一) 糖皮质激素干预实验:
马敬涛[9](2004)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与预后》文中提出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及病理学形态特点 ,并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3 2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进行光镜观察 ,并对其中 15例行免疫组化染色 ,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瘤体多位于左、右侧子宫肌壁内 (2 1例 ) ,瘤体直径为 1.5~ 2 3 .0cm ,镜下瘤细胞多呈圆形或梭形。核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分裂像多少不等 ,上皮样瘤细胞呈巢状、条索、腺管样排列 ,梭形瘤细胞呈漩涡状、血管外皮瘤样排列 ,间质血管丰富。免疫组化结果 :actin阳性率为 80 .0 % ,Vim阳性率为 66.6% ,desmin阳性率为 40 .0 % ,上皮性抗原呈阴性反应。结论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预后与瘤体大小、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而与核分裂像的多少无明显的关系。
毛建英[10](2000)在《5例原病理诊断子宫淋巴管瘤的组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二、5例原病理诊断子宫淋巴管瘤的组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例原病理诊断子宫淋巴管瘤的组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CRI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通过CREB1/VEGFC轴促进胃癌淋巴管新生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CRIP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临床组织样本 |
2.1.2 胃癌组织芯片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1.5 引物序列 |
2.2 实验方法 |
2.2.1 m RNA微阵列芯片检测 |
2.2.2 RNA提取 |
2.2.3 总RNA反转录 |
2.2.4 实时定量PCR |
2.2.5 免疫组化 |
2.2.6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评分 |
2.2.7 Oncomine数据库分析 |
2.2.8 TCGA在线分析网站 |
2.2.9 Cell counting kit-8(CCK-8) |
2.2.10 Transwell实验 |
2.2.11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芯片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 |
3.2 敲减各个基因检测胃癌细胞增殖能力改变 |
3.3 敲减各个基因检测胃癌细胞迁移能力改变 |
3.4 CRIP1在胃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CRIP1通过上调VEGFC促进胃癌淋巴结转移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胃癌细胞系 |
2.1.2 裸鼠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1.5 引物序列 |
2.1.6 抗体 |
2.2 实验方法 |
2.2.1 RNA提取 |
2.2.2 RNA浓度及纯度检测 |
2.2.3 总RNA反转录 |
2.2.4 实时定量PCR |
2.2.5 蛋白提取 |
2.2.6 蛋白定量 |
2.2.7 免疫印迹实验 |
2.2.8 细胞转染 |
2.2.9 慢病毒转染 |
2.2.10 Cell counting kit-8(CCK-8) |
2.2.11 Transwell实验 |
2.2.12 Edu增殖实验 |
2.2.13 淋巴内皮细胞成管实验 |
2.2.14 裸鼠皮下成瘤实验 |
2.2.15 裸鼠尾静脉注射肺转移模型 |
2.2.16 小动物PET扫描 |
2.2.17 集落形成实验 |
2.2.18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CRIP1能够促进淋巴管新生 |
3.2 CRIP1在体内促进淋巴结转移 |
3.3 CRIP1促进胃癌细胞增殖 |
3.4 CRIP1能够促进胃癌细胞迁移与侵袭 |
3.5 体内实验证实CRIP1能够促进胃癌细胞增殖 |
3.6 体内实验证实CRIP1能够促进胃癌细胞转移 |
3.7 CRIP1能够上调VEGFC的表达 |
3.8 CRIP1通过促进CREB1 的转录活性上调VEGFC的表达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富含半胱氨酸肠蛋白的生理功能及其在良性疾病和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PTEN、Lgr5和β-catenin在NEC肠道损伤修复中的变化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单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制备与评估NEC肠道损伤后自我修复的新生鼠模型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PTEN、Lgr5和β-catenin在NEC肠道损伤修复中的变化观察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完成论文 |
致谢 |
综述 |
论文一 |
论文二 |
论文三 |
附页 |
(3)乙酰肝素酶在卵巢上皮癌浸润转移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诊断治疗进展(文献综述) |
1.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主要步骤 |
1.1 原发恶性肿瘤的浸润 |
1.1.1 细胞的转化和肿瘤细胞的增殖 |
1.1.2 肿瘤细胞的分离 |
1.1.3 粘附并破坏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 |
1.1.4 肿瘤细胞运动 |
1.2.恶性肿瘤细胞的迁移 |
1.2.1 恶性肿瘤细胞粘附到脉管基底膜 |
1.2.2 穿过脉管壁进入循环系统 |
1.3 恶性肿瘤细胞的转移 |
1.3.1 逃脱免疫监视在循环系统中生长 |
1.3.2 锚定粘附并破坏脉管壁 |
1.3.2.1 锚定粘附 |
1.3.2.2 肿瘤细胞逸出循环系统 |
1.3.3 转移灶的形成 |
1.3.4 转移的休眠 |
1.3.5 肿瘤转移的器官选择性 |
2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主要途径 |
2.1 腹腔种植 |
2.2 淋巴转移 |
2.2.1 卵巢的淋巴系统 |
2.2.2 恶性卵巢肿瘤的淋巴转移机制 |
2.2.3 卵巢恶性肿瘤的淋巴转移规律 |
2.3 影响卵巢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 |
2.3.1 临床期别 |
2.3.2 病理分型 |
2.3.3 细胞分化程度 |
2.3.4 原发病灶大小 |
2.3.5 腹水性状 |
3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主要分子机理 |
3.1 基因调控与卵巢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 |
3.1.1 肿瘤转移基因 |
3.1.2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
3.2 黏附因子与卵巢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 |
3.2.1 钙粘蛋白家族 |
3.2.2 整合素 |
3.2.3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
3.2.4 选择素家族 |
3.2.5 CD44 |
3.3 血管的生成与卵巢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 |
3.3.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3.3.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3.4 蛋白溶解酶与卵巢恶性肿瘤 |
3.4.1 基质金属蛋白酶 |
3.4.2 纤维蛋白溶解酶及其调节因子 |
3.4.3 组织蛋白酶 |
3.4.4 乙酰肝素酶 |
4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临床表现及特点 |
4.1 盆、腹腔种植转移 |
4.1.1 子宫及附件 |
4.1.2 腹膜 |
4.1.3 肠道 |
4.1.4 肝、脾 |
4.1.5 大网膜 |
4.2 淋巴结转移 |
5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物理诊断 |
5.1 超声检查在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
5.2 CT在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
5.3 MRI在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
5.4 PET-CT在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
5.4.1 PET-CT的原理 |
5.4.2 PET-CT与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诊断 |
6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分子诊断 |
6.1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基因诊断 |
6.1.1 C-erbB-2 |
6.1.2 nm23基因 |
6.1.3 p53基因 |
6.2 肿瘤标志物 |
6.2.1 肿瘤相关抗原 |
6.2.2 激肽释放酶家族 |
7 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治疗 |
7.1 手术 |
7.1.1 原发卵巢恶性肿瘤FIGO分期 |
7.1.2 术后残余灶与预后的关系 |
7.1.3 大网膜切除术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价值 |
7.1.3.1 卵巢癌大网膜转移的发生率 |
7.1.3.2 卵巢癌大王膜切除与预后的关系 |
7.1.3.3 大网膜切除范围 |
7.1.4 腹后腔淋巴结清扫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价值 |
7.1.4.1 卵巢癌腹后腔淋巴结转移率 |
7.1.4.2 卵巢癌腹后腔淋巴结转移与预后 |
7.1.4.3 腹后腔淋巴结清扫的意义 |
7.1.5 阑尾切除在卵巢癌治疗中的意义 |
7.1.5.1 卵巢癌阑尾转移率 |
7.1.5.2 卵巢癌阑尾切除与预后 |
7.1.6 脾等远处转移灶切除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价值 |
7.1.6.1 脾切除术 |
7.1.6.2 横膈膜手术 |
7.1.6.3 卵巢癌肠道转移瘤手术 |
7.2 卵巢癌的化学治疗 |
7.2.1 晚期卵巢癌化疗的适应症 |
7.2.1.1 先期化疗 |
7.2.1.2 术后化疗 |
7.2.1.3 腹腔化疗 |
7.2.2 化疗药物、方案及途径 |
7.2.2.1 化疗药物 |
7.2.2.2 化疗方案及给药途径 |
7.3 晚期卵巢癌化疗前瞻性多中心随机的临床验证 |
7.3.1 铂类+紫杉醇 |
7.3.2 多西紫杉醇与紫杉醇 |
7.3.3 表柔比星 |
7.3.4 拓扑替肯 |
7.4 晚期卵巢癌的靶向治疗 |
7.4.1 抗体介导的靶向治疗 |
7.4.2 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 |
7.4.3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7.4.4 抗血管生成药物 |
7.4.5 基因治疗 |
7.4.5.1 多重耐药基因 |
7.4.5.2 启动子 |
7.4.5.3 抑癌基因 |
7.4.5.4 分子化疗 |
7.4.6 光动力学治疗 |
8 乙酰肝素酶在恶性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 |
8.1 乙酰肝素酶的分子结构 |
8.1.1 HPSE基因结构及定位 |
8.1.2 HPSE蛋白质结构 |
8.2 乙酰肝素酶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
8.2.1 细胞外基质的结构 |
8.2.2 HPSE的生物学功能 |
8.3 乙酰肝素酶的分子调节机制 |
8.3.1 细胞因子调节 |
8.3.2 启动子去甲基化 |
8.3.3 转录因子调控 |
8.3.4 微环境的PH值 |
8.3.5 HSPG内化调控 |
8.3.6 激素 |
8.4 乙酰肝素酶在恶性肿瘤浸润转移中的生物学作用 |
8.4.1 HPSE在各种恶性肿瘤的表达情况 |
8.4.2 HPSE在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 |
9 乙酰肝素酶在卵巢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机理 |
9.1 HPSE在卵巢癌中的表达 |
9.2 HPSE表达与卵巢癌组织学类型和组织分化的关系 |
9.3 HPSE在卵巢癌浸润转移中可能的作用机理 |
9.3.1 HPSE降解细胞外基质 |
9.3.2 HPSE促进卵巢癌血管生成 |
10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乙酰肝素酶基因全长扩增和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标本 |
1.1.2 质粒与菌株 |
1.1.3 主要试剂及配制 |
1.1.3.1 试剂 |
1.1.3.2 试剂的配制 |
1.1.4 仪器 |
1.1.5 器具的处理 |
1.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1.2.1 HPSE引物 |
1.2.2 内参基因β-actin引物 |
1.3 实验方法 |
1.3.1 卵巢癌组织总RNA的提取 |
1.3.2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1.3.3 HPSE全长扩增 |
1.3.4 PCR产物的纯化与回收 |
1.3.5 感受态大肠杆菌的制备 |
1.3.6 PCR产物的酶切反应及回收 |
1.3.7 质粒的制备 |
1.3.8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
1.3.9 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 |
1.3.10 挑选阳性克隆 |
1.3.11 质粒的快速提取 |
1.3.12 PCR鉴定 |
1.3.13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
1.3.14 重组质粒测序 |
1.3.15 测序结果的序列分析 |
2 结果 |
2.1 卵巢癌组织总R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
2.2 β-actin内参检测cDNAPCR反应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
2.3 HPSE全长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
2.4 HPSE全长PCR产物测序结果 |
2.5 携带HPSE基因的pcDNA3.1与原质粒pcDNA3.1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
2.6 重组质粒HPSE-pcDNA3.1的PCR鉴定及酶切鉴定结果 |
2.7 携带HPSE基因的pcDNA.1测序结果 |
3 讨论 |
3.1 HPSE基因的结构特点及测序结果分析 |
3.2 pcDNA3.1载体选择的意义 |
3.3 HPSE-pcDNA3.1真核载体构建的意义 |
第三章 乙酰肝素酶介导的卵巢癌上皮细胞系浸润转移体外实验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质粒、菌株与细胞株 |
1.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
1.1.2.1 试齐 |
1.1.2.2 试剂的配制 |
1.1.3 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转染细胞系的选择 |
1.3.2 脂质体介导的HPSE-pcDNA3.1质粒的转染 |
1.3.3 携带HPSE基因的A2780细胞的筛选 |
1.3.4 携带HPSE基因的A2780细胞的克隆 |
1.3.5 RT-PCR检测转染后A2780细胞的HPSEmRNA表达 |
1.3.6 western-blot检测HPSE蛋白表达 |
1.3.7 细胞生物学特性实验 |
1.3.7.1 细胞生长曲线测定(MTT法) |
1.3.7.2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周期变化 |
1.3.7.3 细胞集落形成实验 |
1.3.7.4 细胞体外迁移能力测定 |
1.3.7.5 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测定 |
1.3.7.6 细胞体外黏附能力测定 |
1.3.8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同种类卵巢癌细胞的HPSE基因表达情况 |
2.2 转染条件的确定 |
2.3 绿色荧光蛋白载体pEGFP-N1阳性对照结果 |
2.4 筛选A2780细胞的G418浓度的确定 |
2.5 G418筛选结果 |
2.6 筛选出的A2780细胞RT-PCR检测HPSE表达情况 |
2.7 筛选出的A2780细胞western-blot检测HPSE蛋白表达结果 |
2.8 筛选出的A2780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周期结果 |
2.9 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结果 |
2.10 筛选出的A2780细胞生长曲线结果 |
2.11 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测定结果 |
2.12 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测定结果 |
2.13 细胞体外黏附能力测定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RNAi阻断乙酰肝素酶介导的卵巢上皮癌细胞系浸润转移体外实验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质粒与菌株 |
1.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
1.1.3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1.1.4 shRNA载体的设计与合成 |
1.2 实验方法 |
1.2.1 转染细胞系的选择 |
1.2.2 脂质体介导的shRNA载体转染SKOV3细胞 |
1.2.3 对HPSE沉默效果最佳的shRNA的筛选 |
1.2.3.1 转染后SKOV3细胞总RNA提取 |
1.2.3.2 SYBR GREE1实时定量PCR检测六种干扰载体转染SKOV3细胞后HPSE基因表达 |
1.2.4 转染shRNA载体的SKOV3细胞的筛选 |
1.2.5 筛选出的SKOV3细胞的克隆 |
1.2.6 western-blot检测HPSE蛋白表达 |
1.2.7 细胞生物学特性实验 |
1.2.7.1 细胞生长曲线测定(MTT法) |
1.2.7.2 细胞集落形成实验 |
1.2.7.3 细胞体外迁移能力测定 |
1.2.7.4 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测定 |
1.2.7.5 细胞体外黏附能力测定 |
2 结果 |
2.1 不同种类卵巢癌细胞的HPSE基因表达情况 |
2.2 shRNA转染SKOV3细胞48小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结果 |
2.3 构建好的GADPH-pTG-T质粒测序结果 |
2.4 不同shRNA干扰载体对SKOV3细胞HPSE抑制效果的检测结果 |
2.5 标准品QRT-PCR扩增标准曲线结果 |
2.6 标准品测定的实时荧光扩增融解曲线结果 |
2.7 转染不同shRNA载体后QRT-PCR检测HPSE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
2.8 转染不同shRNA载体后QRT-PCR检测HPSE基因表达的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 |
2.9 转染后SKOV3细胞筛选后14天结果 |
2.10 western-blot检测HPSE蛋白表达结果 |
2.11 细胞生长曲线结果 |
2.12 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结果 |
2.13 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测定结果 |
2.14 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测定结果 |
2.15 细胞体外黏附能力测定结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HPSE重组慢病毒转基因系统和重组慢病毒干扰系统的构建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质粒与菌株、细胞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仪器 |
1.2 HPSE引物的的设计与合成 |
1.3 实验方法 |
1.3.1 HPSE慢病毒表达系统的构建 |
1.3.1.1 HPSE全长的扩增 |
1.3.1.2 PCR产物的纯化和回收 |
1.3.1.3 SpeI酶切PCR产物及回收 |
1.3.1.4 PCR产物磷酸化 |
1.3.1.5 载体的准备 |
1.3.1.6 HPSE与pWPI的连接 |
1.3.1.7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HB101_ |
1.3.1.8 挑选阳性克隆 |
1.3.1.9 质粒DNA的提取 |
1.3.1.10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 |
1.3.1.11 重组质粒的测序 |
1.3.1.12 测序结果分析 |
1.3.1.13 HPSE-pWPI转染293T |
1.3.1.14 转染后mRNA提取并转录为cDNA |
1.3.1.15 HPSE-pWPI转染的293THPSE表达 |
1.3.2 HPSE RNAi慢病毒载体的构建 |
1.3.2.1 shRNA的设计 |
1.3.2.2 插入片段的退火 |
1.3.2.3 HpaI和XhoI双酶切pSico |
1.3.2.4 连接反应 |
1.3.2.5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 |
1.3.2.6 挑选阳性克隆 |
1.3.2.7 质粒DNA的提取 |
1.3.2.8 重组质粒的测序 |
2 结果 |
2.1 HPSE全长扩增产物电泳结果 |
2.2 HPSE和pWPI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后涂板生长结果 |
2.3 阳性克隆提取的质粒电泳结果 |
2.4 重组质粒PCR鉴定结果 |
2.5 重组质粒的测序结果 |
2.6 HPSE-pWPI转染293T结果 |
2.7 HPSE-pWPI转染后HPSE表达结果 |
2.8 RNAi重组质粒提取结果 |
2.9 RNAi重组质粒测序结果 |
3 讨论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4)黏液脂肪肉瘤中FUS-CHOP融合基因检测和MDM2、P53蛋白表达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论文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研究生阶段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5)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常规超声表现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表现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章 超声造影和增强CT诊断脾脏占位性病变的比较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脾脏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
附录: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6)VEGF-C和VEGFR-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结节性硬化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结节性硬化症的皮肤表现和内脏病变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1.一般资料分析 |
2.皮肤粘膜病变 |
3.系统病变 |
4.本组资料漏诊、误诊情况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病例的照片 |
第二部分 结节性硬化症相关的各脏器损害的病理和免疫组化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1.一般资料 |
2.皮肤损害的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 |
2.1 皮肤损害的病理分析 |
2.1.1 皮肤损害的H-E染色 |
2.1.2 皮肤损害的弹力纤维染色 |
2.2 皮肤损害的免疫组化分析 |
3.内脏肿瘤的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 |
3.1 脑肿瘤的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 |
3.1.1 脑肿瘤的病理分析 |
3.1.2 脑肿瘤的免疫组化分析 |
3.2 肾脏肿瘤的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 |
3.2.1 肾脏肿瘤的病理分析 |
3.2.2 肾脏肿瘤的免疫组化分析 |
3.3 上颌窦肿瘤的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 |
3.3.1 上颌窦肿瘤的病理分析 |
3.3.2 上颌窦肿瘤的免疫组化分析 |
4.综合分析 |
照片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结节性硬化症的鲨革样斑与不伴结节性硬化症的结缔组织痣的区别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1.鲨革样斑与结缔组织痣的临床表现比较 |
2.鲨革样斑与结缔组织痣的病理比较 |
3.鲨革样斑与结缔组织痣的弹力纤维染色 |
4.鲨革样斑与结缔组织痣的免疫组化分析 |
5.鲨革样斑与结缔组织痣的微血管密度的比较 |
照片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结节性硬化症TSC1基因突变的检测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照片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语 |
综述 |
1.结节性硬化症 |
参考文献 |
2.结节性硬化症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勘误表 |
(8)先天性膈疝肺发育不良病理机制及其治疗学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糖皮质激素对大鼠先天性膈疝模型肺发育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左旋精氨酸甲酯对大鼠膈疝模型肺血管发育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兔膈疝模型的制作及人工腹裂对肺发育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综述1:先天性膈疝病因学研究进展 |
综述2:先天性膈疝临床诊治进展 |
延期手术对新生儿重症膈疝疗效的初步探讨 |
胎粪性肠梗阻临床诊治 |
循证医学与小儿外科实践 |
致谢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9)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与预后(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年龄与病程 |
2.2 临床症状 |
2.3 临床分期 |
2.4 治疗 |
2.5 随访 |
2.6 病理变化 |
2.6.1 大体观察 |
2.6.2 镜下观察 |
2.6.3 免疫组化结果 |
3 讨论 |
3.1 分类与诊断标准 |
3.2 分期、分级与预后 |
3.3 肿瘤的大小与预后 |
3.4 鉴别诊断 |
四、5例原病理诊断子宫淋巴管瘤的组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CRI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通过CREB1/VEGFC轴促进胃癌淋巴管新生的机制研究[D]. 吴钟华. 中国医科大学, 2021
- [2]PTEN、Lgr5和β-catenin在NEC肠道损伤修复中的变化观察[D]. 尹记辉. 复旦大学, 2011(04)
- [3]乙酰肝素酶在卵巢上皮癌浸润转移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机理研究[D]. 陈泓. 广西医科大学, 2008(10)
- [4]黏液脂肪肉瘤中FUS-CHOP融合基因检测和MDM2、P53蛋白表达的意义[D]. 王岩. 昆明医学院, 2008(10)
- [5]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评价[D]. 曹佳颖. 复旦大学, 2008(03)
- [6]VEGF-C和VEGFR-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D]. 杨洁. 四川大学, 2007(04)
- [7]结节性硬化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孙新芬. 复旦大学, 2005(02)
- [8]先天性膈疝肺发育不良病理机制及其治疗学的实验研究[D]. 陈功. 复旦大学, 2005(07)
- [9]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与预后[J]. 马敬涛. 实用癌症杂志, 2004(05)
- [10]5例原病理诊断子宫淋巴管瘤的组化分析[J]. 毛建英.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