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浓度COS水解剂研制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唐子娟[1](2021)在《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新型光纤激光器和传感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光子晶体光纤(Photonic crystal fiber,PCF)凭借其结构设计可控维度多、自由度大,能够实现传统光纤所无法实现的独特特性,如无尽单模特性、高双折射特性、高非线性特性等,而且其多孔结构也为气体、液体及金属等材料的填充修饰提供了天然的通道,成为当今光纤及光器件领域蓬勃发展的研究方向。基于PCF的滤波器,呈现出高的热稳定性、高消光比、结构紧凑等优势,为解决基于传统光纤滤波器的光纤器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本学位论文在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项目基金的支持下,以新型PCF滤波器研究为切入点,提出并研制出多种高性能连续波多波长光纤激光器,以及高灵敏度、结构简单、抗温度干扰的矢量曲率、拉力光纤传感器,并针对生物医学领域体液p H、呼吸氨浓度的测量需求,研制出具有生物兼容性的新型光纤生物传感器。论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首次提出并研制出一种基于拉锥型三芯PCF滤波器的可调谐掺铒多波长激光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研究拉锥型三芯PCF滤波器的拉力调谐特性。基于拉锥型三芯PCF滤波器,构建环形腔掺铒多波长激光器,实现了调谐范围分别为22.22 nm、14.36 nm、8.08 nm的可调谐单、双、三波长激光输出。其中,双波长激光实现的边模抑制比高达52 d B,波长间隔分别为自由谱宽两倍、三倍和四倍。与已报道的绝大多数基于特种光纤滤波器的激光器相比,该激光器具有优异的可调谐特性及高的激光边模抑制比,在光通信及微波光子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提出并研制出一种基于四叶草PCF模式干涉滤波器的可切换多波长激光器。建立了四叶草PCF滤波器的模式干涉理论模型,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分析滤波器的模式干涉特性及传输特性。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基于四叶草PCF滤波器的可切换掺铒多波长激光器,实现了边模抑制比达50 d B、峰值功率波动小于1.5 d B的可切换六波长激光器。与相似结构的激光器相比,边模抑制比提高了10 d B、峰值功率波动降低了2 d B。通过对滤波器施加轴向拉力,实现了波长间隔可调谐的双波长激光输出,调谐范围达41 nm,比已报道的多数具有相似结构的多波长激光器提高近一倍。3.设计并研制出一种基于拉锥型双芯PCF的弯曲曲率和应力双参量传感器。通过在熔接点处拉锥,提高了模式干涉强度;采用非对称结构的双芯PCF,实现了双弯曲方向的矢量曲率感测,感测灵敏度分别达18.29 nm/m-1和-18.13 nm/m-1。同时,该传感器对应力改变也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实现的最高应力灵敏度为-10.65 pm/με。利用矩阵分析法,排除温度在矢量弯曲测量和拉力测量中的影响。相较其他矢量弯曲传感器,提出的传感器兼具结构简单、高灵敏度、低温度交叉敏感性且可实现多参量同时传感的显着优势。4.设计并研制出一种基于三芯PCF-赛格耐克环结构的高灵敏度拉力传感器。利用在拉力作用下三芯PCF耦合特性的改变,研制出三芯PCF拉力传感器。传感器灵敏度高达-29.8 pm/με,高于近年来报道的多数基于PCF的拉力传感器。由于三芯PCF由纯石英制成,传感器展现出极低的温度交叉灵敏度0.05με/℃。为进一步提升传感器的灵敏度,从理论上系统研究了三芯PCF模式耦合特性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光纤的占空比为0.84,理论上,在波长1561.47 nm处可将灵敏度提升两倍,为后续开展高灵敏度应力传感器提供了理论指导。5.设计并研制出一种TPPS敏感膜功能化的四叶草PCF氨气传感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研究TPPS敏感膜对氨气浓度的响应特性。以此为基础,利用完全填充法将TPPS染料填充至四叶草PCF包层的大空气孔中,研制出TPPS敏感膜功能化的四叶草PCF氨气传感器。实现了在0-10 ppm浓度范围内氨气的准确检测,检测精度达0.15 ppm。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为150 s,且通过盐酸后处理能够实现可重复使用。TPPS染料和石英光纤均为细胞无毒性材料,满足生物兼容性氨气传感需求。本研究成果打破了目前氨气传感器检测精度无法满足生物氨气检测需求的瓶颈,对推进适合生物检测氨气传感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6.设计并研制出一种无染料的U形光纤pH传感器。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将乙基纤维素包裹在二氧化硅网状基质中形成无染料的p H敏感膜。实验研究表明所制备的敏感膜具有稳定的不随p H变化的吸收特性,常温下成分均一的特性,和无细胞毒性。将该敏感膜涂覆在U形光纤上,研制出无染料的U形光纤p H传感器。实验研究了传感器的灵敏度、测量范围、精度、时间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及测量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传感器对在4.5-12.5范围内变化的溶液p H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在7.5-12.5 p H范围内的灵敏度为-0.42 d Bm/p H,在4.5-7.5 p H范围内为-0.14 d Bm/p H。此外,传感器展现出高的温度稳定性,在21℃-39℃温度变化范围内的p H值改变0.12 p H且不同时间段测量的p H值基本一致。传感器的测量范围高于已报道的多数无染料光纤p H传感器,且具有生物兼容性;实现的分辨率达0.02 p H,满足生物医学领域多数体液测量的精度需求。本研究成果为p H光纤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及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张玲玲[2](2021)在《新型便携式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国家的日益富强与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健康已成为所有人都非常关心的话题。但是在偏远地区,医疗基础设施保障相对薄弱,患者在就医时的长途跋涉和检测结果的漫长等待过程中,往往延误了疾病的最佳诊断和治疗时间。为解决医疗过程中这一空间性和时间性的限制难题,一场关于新一代分析和诊断设备的科技革命应运而生,这些新研发的设备具有体积小,操作简易,分析全面且迅速,综合成本低等优势。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是这一科技革命的体现。POCT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检测技术,它快速简便,效率高,成本低,有检验周期短、标本用量少等优点。与此同时,在过去20年中,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致力于利用移动端消费类电子产品(如扫描仪,光盘播放器和智能手机等)固有成本效益及用户友好特性的POCT分析仪的研究。本论文首先开展了利用蓝光光盘膜的生物芯片实现免刻蚀法表面活化和通道制备的探索性研究;在前期的光驱生物分子检测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基于mini DVD的数字化技术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敏感指标联合快速检测;最后实现基于基因芯片的埃博拉病毒诊断。具体内容如下:1.新型生物芯片基底—蓝光光盘膜的研究及其生物阵列的制备。蓝光光盘(Blu-ray Discs,BDs)与CD(Compact Disc)和DVD(Digital Video Disc)相比,具有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更高要求的制作光盘介质。最新研究发现,蓝光光盘的“Hard CoatTM”薄膜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聚合物,可以通过水解的方法活化产生官能团,且对BD表面形貌没有任何物理损坏。值得一提的是,BD膜具有很好的光透明性和无荧光背景的特性,可用于多种生物芯片的制备。BD膜可通过使用无需刻蚀技术的滤纸通道或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siloxane,PDMS)微流控通道制备生物阵列,使用经典的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结合方式或原理和DNA杂交反应体系,验证了BD膜作为一种新型生物芯片基质在各种检测中的应用潜力。2.基于标准光盘/光驱数字化检测技术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敏感指标联合快速检测。新生儿感染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前四周的感染。据估计,每年有多达60万新生儿死于严重的感染,其中90%以上的死亡发生在贫困的地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理想的诊断方法,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和合理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灵敏度高,并对早期诊断具有指导作用的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SAA)和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利用成本低,便携式的基于mini DVD的检测平台,实现了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敏感指标联合快速检测。3.DNA微阵列芯片在埃博拉病毒诊断中的应用。埃博拉病毒(EVD)是由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一种高致命性传染病。2014-2016年西非EVD疫情已造成11325人(39.5%)死亡,是EVD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爆发。因此发展一种可用于现场的快速病毒检测方法具有很大的意义,此方法不仅仅用于埃博拉病毒的检测,更对于将来可能发生的其他疾病的检测起到预防蔓延的作用。在本研究中,利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基质表面的DNA杂交反应,通过手持式扫描仪实现对埃博拉病毒的快速、简便、低成本检测。
刘强[3](2020)在《多孔负载型高温煤气脱硫剂制备、性能及脱硫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温煤气中的硫化氢(H2S)严重影响了煤炭的工业应用,是损害设备管道和污染环境的剧毒物质。高温煤气直接脱硫技术可以节能高效的去除H2S,不过该技术对脱硫剂的要求比较高。多孔负载型金属氧化物脱硫剂具有比表面积大、机械强度高、组分利用率高等优点,是高温煤气脱硫剂的首选理想材料之一。但是,常规负载型脱硫剂仍存在孔径小、活性低及纯二氧化硅载体稳定性差等缺陷,尤其是高温下的失活速率较慢。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文开发了非纯二氧化硅载体的多孔脱硫剂,并结合动力学模型描述脱硫进程。1.采用优化工艺研制了多种结构的SAPO-34负载Zn基尖晶石脱硫剂。通过调节SAPO-34@SBA-15(SS)上尖晶石B位部分Co被Mn或Fe取代,表明未取代的Zn Co2/SS受载体中PO43-的作用小而脱硫能力较强。50 wt%Zn Co2/SS脱硫剂在550℃下的突破硫容为138.08 mg g-1,在连续五次的脱硫-再生循环中活性组分损失较小。在第二次使用时,Zn Co2/SS硫容量为初始硫容量的70.42%,这与锌蒸发、高稳定硫化物的存在和部分烧结有关。采用改进的失活动力学模型较好地描述了H2S浓度变化或脱硫剂失活速率与脱硫时间的关系。2.在介孔CaxCuyMnzOi/MAS-9脱硫剂中,较大孔径的MAS-9为高分散的活性物种提供了足够的锚定空间。由于Ca-Cu-Mn的协同稳定作用,在800℃时,50 wt%Ca3Cu10Mn87Oi/MAS-9呈现出较高的突破硫容量(171.57 mg g-1)。动力学研究表明,优异的性能与H2S快速扩散和组分失活的协同作用有关,在连续六次的循环使用中硫容量损失较小,在实际高温应用中有巨大的潜力。3.通过自组装方式,利用核桃木的有序孔道作为模板,制备了各向异性的3D(a%Ce-Mn)yAl2-yOx脱硫剂。(8%Ce-Mn)1.5Al0.5Ox的大孔有助于H2S的快速扩散,使脱硫剂在700℃达到最高的突破硫容量(289.79 mg g-1)和有效利用率(88.42%)。原料气在微/大孔中的迅速扩散大幅度提高了3D(8%Ce-Mn)1.5Al0.5Ox在高水蒸气和还原气浓度下的抗水性和抗干扰能力。利用改进的失活动力学模型参数描述了硫化反应中的快速传质过程。与传统负载脱硫剂的制备路线不同,本研究为核桃木衍生竖直结构的微米孔道3D脱硫剂的实际应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魏晓宾[4](2020)在《水溶性聚合物改善矿山抑尘泡沫形态及性能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泡沫抑尘是一条从源头高效防尘的重要途径。从材料角度入手提高抑尘泡沫的性能、降低使用成本是泡沫抑尘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但过去这方面的研究还较薄弱。为实现抑尘泡沫的降本增效,作者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研究了水溶性聚合物改善矿山抑尘泡沫形态及性能这一新课题。本文以界面流变学为理论基础,采用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围绕界面流变特性与泡沫性能的关系、水溶性聚合物对抑尘泡沫形态特征和关键性能的量化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究,以综合评估水溶性聚合物对抑尘泡沫的降本增效作用。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研究了表面粘弹模量与泡沫发泡性能和稳定性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泡沫液膜的粘弹模量通常随着发泡剂浓度(FAC)的增加而降低(0.11.0wt.‰),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表面张力梯度的变化,且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粘弹模量显着小于阴离子型。其次发泡性能和粘弹模量之间主要呈现负相关关系,负相关程度由于表面活性分子结构和性质的不同在不同类型发泡剂之间差异较大。发泡剂的粘弹模量对泡沫稳定性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由于对膜强度和泡沫排液的影响,表面粘弹性较好地提升了泡沫的寿命,这种增效作用在FAC低于临界胶束浓度时尤为显着。研究并分析了纤维素醚类聚合物(CMC-Na)对抑尘泡沫的平均气泡尺寸,分布和均匀性的影响。在泡沫形成时,由于表面张力的变化,泡沫的平均气泡尺寸随发泡剂AOS的浓度(0.010.5%)的增加而减小,同时泡沫的均匀性增大。需注意的是当AOS浓度超过0.1%时,平均气泡尺寸和均匀性的变化开始缓慢,数据逐渐稳定,平均气泡半径最小约为0.130.16mm。在泡沫衰退时,泡沫随着衰退时间增加不断增大气泡尺寸并降低均匀性。而在不同的AOS浓度下,平均气泡尺寸/均匀性与AOS浓度之间的关系与泡沫形成时类似。加入CMC-Na后,两种情况泡沫形态参数的变化都有一个转折点(0.1%AOS),其中500800mg/L CMC-Na添加在转折点浓度时的AOS对泡沫形态的影响最为显着,这时泡沫的平均半径可以达到最小0.13mm,并且均匀性达到最高。当AOS浓度高于转折点时,CMC-Na的添加对泡沫形成和衰退处的泡沫形态影响较小。实验表明,在0.1%AOS中添加500800mg/L CMC-Na是优化抑尘泡沫形态的最佳方式。研究了不同种类和浓度的聚合物(HPAM、HEC、PVA)对抑尘泡沫关键性能的影响。向发泡剂中加入聚合物降低了泡沫对煤尘的润湿性,这是由于表面活性剂分子被聚合物疏水基团吸引,增大了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且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这种变化愈加明显。同时,聚合物的添加显着提高了溶液的表面粘性,由于聚合物本身的粘性及其分子链与表面活性剂胶束的相互作用,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溶液的表面粘性模量随着聚合物添加浓度的增加而有效提升。聚合物提升了泡沫稳定性,由于聚合物的强携液能力,泡沫的液体含量较纯发泡剂泡沫明显增加,且由于添加聚合物的溶液粘性增加,泡沫的排液速率降低,增加了泡沫“寿命”。通过性能对比分析得出,低浓度(不超过0.3‰)的聚合物添加下,聚合物对发泡剂的润湿性影响较小,并能良好地提升泡沫表面粘性和稳定性,聚合物添加浓度高于0.3‰时,泡沫的表面粘性、稳定性能够得到进一步增强,但润湿性表现相对较差。同时聚合物对泡沫输运与喷射还具有减阻作用。综合评估下,在泡沫形态的研究中0.50.8g/L的聚合物添加是泡沫最稳定的形态,泡沫性能的研究中添加0.3‰浓度以上的聚合物又会一定程度地影响泡沫润湿性,由于抑尘泡沫润湿性、表面粘性和稳定性都是影响抑尘性能的关键一环,因此总体上在0.8wt.‰以下(小于0.8g/L)根据需求适量地添加水溶性聚合物对矿山抑尘泡沫能够有效地起到增效降本作用。
毛珺[5](2020)在《真空紫外法降解浮选废水中黄药协同去除重金属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浮选废水具有用水排水量大、成分复杂的特点,并且存在排放难以达标,回用难等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VUV辐照法因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和高效等优点,成为有机污染废水修复治理的研究热点。探究该方法对捕收剂黄药降解的影响因素及模型,和降解过程中S2-浓度出现最大值的时间范围,成为运用VUV辐照法处理浮选废水的关键。本研究采用真空紫外(VUV)辐照法处理受污染废水,以丁基黄原酸钾(PBX)和重金属(Cd、Pb、Zn)为目标污染物。(1)对比研究了VUV辐照法与常用的氧化剂(Na Cl O和H2O2)和氧化工艺对PBX的降解效果。(2)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深入研究了VUV辐照法降解PBX废水的影响因素(p H、温度、初始PBX浓度和阴阳离子),查明影响PBX降解的关键因子和影响S2-最大浓度出现时间的因素,并建立PBX降解动力学模型。通过测定PBX降解过程中各参数(p H、TOC、S2-、SO42-)的变化,结合UV-Vis图谱分析PBX降解产物。(3)在掌握PBX降解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和流动性试验进一步探究VUV辐照法对模拟废水和选矿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沉积物的XRD和FT-IR图谱分析其成分。研究主要结果为:(1)VUV辐照法对PBX的降解效果比其他的处理方法好,在反应60 min时,PBX的降解率为97.49%,并且在降解过程中能析出更多的S2-。(2)“VUV-PBX”体系中,反应温度和初始p H的升高会促进PBX降解;初始PBX浓度升高会降低PBX降解速率常数;Si O32-和CO32-促进PBX降解,Ca2+抑制PBX降解。SO42-、Cl-和Na+对PBX降解无明显影响。反应温度和初始p H是影响PBX降解的关键因子,根据关键因子建立了动力学模型。(3)S2-出现最大浓度的时间主要与PBX降解速率常数、反应温度和PBX初始浓度相关。(4)该方法对Cd、Pb、Zn的去除效果显着,处理后的废水可以达到铅锌行业排放标准。本研究说明,VUV辐照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潜力,可以在降解PBX的同时去重金属Cd、Pb、Zn。该研究可为矿山废水处理提供新思路。
周佳铭[6](2020)在《秸秆无害化处理装备的工业物联网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环保理念的提升,秸秆的绿色回收处理受到广泛关注,一种利用亚临界水来无害化处理秸秆的新型装备应用前景广阔,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该装备智能化提供了更高的提升空间。本文以该新型秸秆无害化处理装备为研究对象,从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应用的维度,研究了一种应用于该装备工作场景的物联网监控系统。首先基于该秸秆无害化处理装备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定性分析了其工作时反应容器壳体受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拟设计物联网系统的功能需求;并结合物联网领域涉及到的相关技术,从嵌入式处理器、通信协议、无线通信技术和服务器等方面,确定了秸秆无害化处理装备物联网监控系统的整体架构方案。然后分别从软硬件方面设计了基于STM32F407ZGT6处理器和国产RT-Thread操作系统的物联网终端,选用RS485总线型拓扑结构作为工业现场传感器的组网和接入方案,以强覆盖的NB-IoT无线通信技术构建物联网终端与云服务器间的通讯网络,来实现数据的稳定传输,并基于MQTT协议的发布/订阅模式实现传感器数据的上行发送和云端控制命令的下行接收。接下来利用微信小程序和云端部署的EMQ消息服务器实现端(物联网终端)—云(云服务器)—端(微信小程序)的数据交互,并分析了实际监控场景下多台秸秆无害化处理装备即多个物联网终端的云端数据流转方案;此外,对端—云—端的数据通路做了数据持久化处理,并依据Java Web三层架构设计了数据监测网站,还对机器学习分类在网页人机交互方面的应用做了简单探究。最后搭建了物联网监控系统终端的硬件实验平台,测试了系统端—云—端数据通路的有效性,并对微信小程序和网站各功能模块进行了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物联网监控系统能提升秸秆无害化处理装备的智能化水平。
耿铁[7](2019)在《深水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洋深水钻井工程中常用的合成基钻井液面临窄安全密度窗口地层漏失严重、低温-高温大温差下乳液不稳定及低温流变性调控等技术难题,严重制约我国深海油气资源的钻探开发进程。为此,本文针对深水合成基钻井液技术难题,重点研究了深水井筒温度条件下油包水乳状液稳定性及乳化剂和有机土的显着影响,提出深水合成基钻井液恒流变特性调控机理与方法,研制出深水合成基钻井液用有机土和恒流变流变性调节剂,优化得到了高效乳化剂等关键处理剂,构建了深水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基于深水井筒温度场分析模型与新建立的合成基钻井液循环当量密度(ECD)计算方法,实现了深水合成基钻井液ECD精细控制,现场应用成功解决了深水窄安全密度窗口地层严重井漏技术难题。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实验研究,揭示了合成基钻井液乳化剂的作用机制。乳化剂的乳化效能与在油水界面的吸附量、分子形态及非键相互作用等密切相关。阐明了油包水乳状液恒流变性质与乳液滴形貌和分布状态、固体颗粒分散状态和在油水界面上的吸附特性以及相互作用的关系,发现借助乳化剂合理调控油包水乳液滴的形貌、分布及相互作用力,是实现合成基钻井液恒流变性能控制的关键技术措施。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实验,优化得到了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使用的高效乳化剂。基于有机土高温的吸附-脱附、低温分散特性的实验研究,建立了有机土高温吸附-脱附模型,提出了合成基钻井液“恒流变”特性调控新方法,即通过调控乳化剂和有机土在油水界面上的吸附量及吸附形态,可减弱低温时乳液滴及钻井液组分间的非键相互作用,并结合流变性调节剂调控内部抗高温交联结构,即可配制成粒度均匀、性能稳定的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乳化剂结构特性控制合成基钻井液恒流变性能的形成基础,有机土的抗温能力决定了实现“恒流变”性能的最高温度。基于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和热传导等基础理论,给出了预测井周温度场数学模型,得到井口至井底管柱内和环空随井深的井筒温度分布规律;利用PVT实验得出了温度和压力对合成基钻井液密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预测井筒内钻井液静态密度的数学模型;通过合成基钻井液高温高压流变实验,得出了温度和压力对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规律。最终给出了深水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ECD计算数学模型及调控方法。构建了深水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具有优良的乳化稳定性、低温流变性、页岩抑制性及良好的水合物抑制性,在2-150℃范围内保持较稳定的动切力、静切力和Φ6值,可有效降低钻井液的循环当量密度。新研制的合成基钻井液已在中国南海5口超深水井中成功进行了现场试验应用,其中现场试验井创亚太地区最大水深记录—2619米。现场实测数据表明该钻井液ECD附加值仅为0.03-0.04 g/cm3,优于国外公司同类钻井液的先进技术指标(0.06 g/cm3),解决了深水大温差下钻井液流变性难以调控引起的井漏等技术难题,形成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合成基钻井液关键技术。
徐建根[8](2019)在《页岩气地层水基钻井液稳定井壁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页岩气地层中微纳米尺度的裂缝、孔隙及层理发育,页岩气储层水平井段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井壁失稳等井下复杂事故,严重阻碍了页岩气的钻探开发进程。油基钻井液是钻探页岩气地层的首选体系,但因环保性差且配制成本较高等不足,限制了其推广应用。探索可取代油基钻井液的水基防塌钻井液,已成为高效钻探开发页岩气资源的关键技术,也是世界性的工程技术难题。页岩井壁稳定性与地层矿物微观组构及理化特性密切关联,针对川南地区和荆门探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地层,深入分析了页岩气地层的微观组构特征和理化性质。页岩气地层中微纳米尺度的裂缝、孔隙及层理发育,遇水后强烈的局部水化效应及毛细效应,是导致井壁失稳的关键因素。同时,页岩气地层中有机质含量较高,对页岩井壁失稳也具有重要影响。针对页岩气地层微裂缝发育的特点,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孔隙压力、钻井液液柱压力、水化应力及毛管力等因素对页岩气地层微裂缝扩展的影响规律。探讨了不同试液作用页岩遇水微裂缝扩展行为及损伤特征。提出采用加强致密封堵页岩微裂缝、抑制页岩表面水化、弱化页岩的毛细效应等协同稳定方法,可有效抑制页岩微裂缝扩展,减轻页岩微观结构损伤,显着提升页岩气地层井壁稳定性。采用乳液聚合方法,研制了纳米聚合物微球页岩稳定剂SD-PM。新研制的SD-PM在高温、高浓度盐水溶液以及水基钻井液中均具有优异的分散稳定性,且SD-PM与水基钻井液的配伍性良好。利用页岩压力传递模拟实验及渗透率测试,评价了其对页岩气地层岩芯样品的封堵作用效果;采用页岩自发渗吸实验方法,评价了其弱化页岩毛细效应的作用效果。借助微纳米致密封堵与弱化页岩毛细效应协同作用,SD-PM能显着改善页岩气地层井壁稳定性。采用扫描电镜、核磁共振、润湿性及表面张力测试等实验方法,进一步揭示了SD-PM协同稳定页岩气地层井壁的微观作用机理。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研制了具有核-壳结构的两性离子聚合物/纳米二氧化硅页岩稳定剂SD-NFC。新研制的SD-NFC在高温、高浓度盐水溶液以及水基钻井液中均具有优异的分散稳定性,且SD-NFC与水基钻井液的配伍性良好。利用页岩压力传递模拟实验及渗透率测试,评价了其对页岩气地层岩芯样品的封堵作用效果;采用钠膨润土片浸泡实验及声波时差测试等实验方法,评价了其抑制页岩水化作用效果。新研制的SD-NFC充分利用了聚合物结构的弹性与纳米二氧化硅的刚性相结合,可在页岩表面形成更加致密的封堵层,其封堵特性显着优于纳米聚合物微球SD-PM。借助微纳米致密封堵与抑制页岩水化协同作用,SD-NFC能显着提升页岩气地层井壁稳定性。采用扫描电镜、核磁共振、吸附特性等实验方法,结合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润湿性等测试手段,进一步揭示了SD-NFC协同稳定页岩气地层井壁的微观作用机理。基于目标区块页岩气地层微观组构特征、理化特性及微裂缝扩展规律实验研究,揭示了水基钻井液作用下页岩气地层井壁失稳机理,并提出了水基钻井液协同防塌技术对策。采用微纳米页岩稳定剂SD-PM、SD-NFC及离子液体类高效页岩抑制剂OMB为关键处理剂,构建了页岩气地层高效防塌水基钻井液SDSF,其微纳米致密封堵性能优异,抑制页岩水化和弱化页岩毛细效应的能力强,且流变性和滤失造壁性优良,综合性能接近油基钻井液。
周凤[9](2019)在《掺杂型TiO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全球主要工业中所用的染料中,约有70%是偶氮化合物,在印染过程中,作为废液排出,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在废液排入环境中之前,进行染料的降解是至关重要的。多相光催化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AOP)正引起人们的日益重视。N型半导体TiO2因其具有优良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化学性质稳定、高效能、低成本、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备受青睐。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超细TiO2主要存在三个问题:(1)光生e-/h+的复合几率高,导致低量子效率;(2)超细纳米粒子难以从悬浮体系中分离,导致无法回收利用,易于团聚、表面积低、吸附能力差等缺陷也限制纳米TiO2的发展;(3)锐钛矿带隙较宽(3.2eV),能利用的太阳能仅占太阳能总量的大约4%–5%。因此,近年来研究重点主要为发展TiO2负载型光催化剂。其中,天然粘土由于具有良好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高比表面积以及强吸附能力,而成为理想的载体材料。海泡石是一种纤维状硅酸盐粘土矿物,属2:1型层,具有分子尺寸的通道,是一种非膨胀性的,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多孔粘土矿物。此外,海泡石的酸性[SiO4]和碱性[MgO6]中心具有将吸附的有机物转变为活化络合物的能力,从而加速降解过程。高比表面积的纤维状海泡石,具备作为有效载体的潜力。此外为了解决无法利用太阳光的问题,对TiO2进行改性以期提高其量子效率和催化活性及拓展可见光响应范围。其中,离子掺杂(阳离子或阴离子)用于在TiO2的带隙中引入能态,减小光生e-/h+的复合,并将激发波长阈值扩展至可见光波段,从而提高其对可见光利用率。阴离子掺杂剂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上与O更近的距离,被认为是比阳离子更适合的掺杂剂。其中,N因为具有较低的电离能以及与O相当的离子半径(N3-:0.146 nm,O2-:0.140 nm),被证明是最有效的阴离子掺杂剂之一。阳离子掺杂机如稀土离子具有不完全填充的4f轨道结构,丰富的能级,易产生多电子组态,且其激发态和基态的能量比较接近,在可见光区能部分吸收可见光,使f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从而使其光吸收波段移向可见区,常被用作催化剂或者催化剂助剂,因此稀土离子掺杂是TiO2光催化活性提高的另一种思路。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以具有纤维状形貌的海泡石(Sep)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成分、物相及结构,首先开展了海泡石提纯活化及纤维解束的工艺研究,将自然沉淀法和微波酸化法结合对海泡石原矿进行提纯除杂,此外进行了物理冷冻干燥法及化学改性法对海泡石解束的对比研究,为海泡石为载体制备复合材料提供基础。其次,以提纯活化后海泡石为载体,将微波水热法引入TiO2/Sep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作为核心,同时以OG溶液为光催化目标降解物,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系统研究了Ti/Sep比例、催化剂投加量、染料初始浓度、溶液pH等因素对TiO2/Sep纳米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OG的影响,对不同实验条件下光催化降解OG过程中的光催化反应动力学进行探讨。最后,针对TiO2/Sep纳米复合材料仅能利用紫外光的局限,以非金属N和不同稀土离子单掺杂与共掺杂改性来提高对可见光的吸收和光催化性能为研究目标,对所合成的双功能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可见光活性研究,同时进行了实际废水降解性能验证,并探究这种负载型催化剂的循环再生可行性。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提出一种可用于中低品位海泡石的提纯与纤维解束方法。采用自然重力沉降法去除石英和滑石,微波酸化法去除可溶性碳酸盐同时对海泡石活化,通过物理方法冷冻干燥或者化学方法表面有机改性实现海泡石的纤维解束。(2)首次采用微波水热法替代传统煅烧法制备出TiO2/Sep复合材料,快速微波水热法保留了海泡石完整的孔径与大比表面积,避免煅烧法所带来的海泡石结构变化及粒子团聚等问题。(3)引入非金属元素N和稀土元素Eu,首次报道通过掺杂处理制备N-Eu共掺杂TiO2/海泡石复合材料,实现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响应。论文取得的成果以及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所用海泡石纯度较低,主要杂质为石英、方解石及滑石等,热稳定性较高,形貌呈短纤维状,纤维间互相胶结在一起。自然沉淀法可除去石英等杂质,微波水热可除去碳酸盐等杂质,原矿通过自然沉淀提纯及微波酸化8 min后可得到高纯海泡石,品位从原矿的42%增加到90%以上。物理冷冻干燥处理可以在不破坏海泡石长径比的前提下,有效使海泡石纤维束分散成单根纤维。在-50°C条件下冷冻12 h后可得到高度分散的海泡石纤维,并且晶体结构依旧保持完整。化学改性处理可以增加纤维的表面电位,通过纤维之间强的排斥力抑制已分散纤维之间的再次团聚。经HDTMA改性后的海泡石表现出最佳的分散性及最高的比表面积。(2)分别采用常规煅烧法及微波水热法制备TiO2/Sep纳米复合材料。不同制备工艺会影响负载TiO2结晶度、TiO2晶体尺寸、复合材料孔隙率、复合材料比表面积及材料光催化性能。煅烧处理会在一定程度破坏载体海泡石的有序层状结构,增加负载锐钛矿纳米粒子尺寸,减小复合材料BET比表面积,导致光催化活性的降低。与常规煅烧法相比,微波水热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制备出锐钛矿晶体尺寸小,结晶度好,比表面积高的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比采用常规煅烧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普遍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3)不同Ti/Sep比例对TiO2/Sep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影响较大。在不投加催化剂或者催化剂仅为原始海泡石时,OG的光催化降解率低,可忽略不计。Ti/Sep比例为40 mmol/g时,复合光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活性。改进的L-H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不同实验参数对降解反应的影响。动力学研究表明大多数降解反应都符合拟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而在高OG浓度条件下时,降解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反应模型。当催化剂投加量为0.8 g/L、OG初始浓度为10 mg/L、pH值为3时,经过150 min紫外光照后,降解率高达98.8%,此时表观速率常数kapp的值为30.74×10-3 min-1。(4)采用四种不同氮源(氨水、尿素、乙二胺和三乙胺),通过微波水热法成功制得一系列N-TiO2/Sep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RD表征分析表明,材料的结晶度与掺杂剂的沸点有关,高沸点的掺杂剂如UR和EDA可抑制锐钛矿晶体的生长,海泡石表面负载的锐钛矿晶粒尺寸明显减小。TEM-EDX图像证实材料中N的成功掺杂,BET结果表明N掺杂可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XPS能谱揭示N以Ti-O-N-O的形式间隙掺杂在TiO2的晶格中,而C仅对纳米复合材料表面进行改性。间隙N通过在O 2p价带上端形成孤立的N 2p态而起到过渡杂质能级的作用,C作为光敏剂减少光生载流子的重新复合。两者协同作用,共同产生可见光催化活性。UV-Vis DRS分析结合可见光降解实验的结果表明,NTS-EDA显示出最窄的禁带宽度(2.64 eV),具有最宽的可见光吸收范围,其可见光催化活性优于未掺杂TiO2/Sep及单一N氮杂的TiO2/Sep纳米复合材料。另外掺杂N比例是影响催化活性的因素,当Ti/N理论添加摩尔比为4时,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性能。(5)采用六种不同稀土(La、Ce、Pr、Nd、Eu及Gd),通过微波水热法制得一系列RE-TiO2/Sep纳米复合材料。稀土离子掺杂样品比未掺杂样品的锐钛矿结晶度更高,Ti-O-RE的形成有效地抑制了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团聚和晶体生长。N2吸附-脱附分析表明经RE3+掺杂后,结构性能得到改善。XPS分析证实了Ti4+离子和Ti3+离子的共存。此外,大部分掺杂样品对可见光的吸收强度更强,吸收范围更广。总之,稀土离子掺杂样品的结构、化学性质及光催化活性的提高程度与所掺杂RE3+的类别有关。在所有掺杂样品中,Eu-TiO2/Sep表现出更高的光催化活性,经过10 h可见光照射后,对OG的降解效率达到72%以上。在光降解过程中,Eu空的4f能级作为光生电子清除剂,而表面吸附的OH-充当空穴陷阱。因此材料优异的可见光活性主要归因于有效的电子转移、更多·OH的产生、光生e-/h+的良好分离。(6)采用微波水热法对TiO2进行N-Eu共掺杂,前驱体分别采用EDA和Eu(NO3)3,掺杂完成后,将其负载在海泡石表面。XRD表征分析表明,Eu3+掺杂对锐钛矿相TiO2微晶的形成和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锐钛矿结晶度随着Eu3+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强,锐钛矿相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同时也对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有促进作用。当Eu3+的掺杂量足够高时,样品中的TiO2产生了相变。SEM-TEM图像证实材料中N-Eu的成功共掺杂,海泡石纤维上所负载的TiO2结晶度高,且颗粒之间分散均匀,团聚较少;BET结果表明N-Eu共掺杂复合材料具有相对较大的比表面积,并且呈现出良好的介孔特质;PL光谱揭示Eu3+掺杂没有引起新的发光现象,而只是影响PL光谱强度,适量的Eu3+掺杂可以起到降低e-/h+的复合几率,提高光生载流子寿命的作用;UV-Vis DRS分析表明共掺杂复合材料的禁带宽度与Eu3+的掺杂量之间是线性变化的关系,共掺杂样品对光吸收性能的影响以N的的掺杂起主要作用。N原子和Eu原子在复合材料中的存在状态不同,导致N掺杂和Eu3+掺杂的可见光敏化机理不同。N掺杂方式为间隙掺杂,带隙能的降低是在O 2p价带上形成局部N 2p态,其在光子的跃迁过程中可起到过渡杂质能级的作用。Eu3+掺杂导致Ti-O-Eu的形成,Ti4+和Ti3+的共存促使了有效的电子转移、更多·OH的产生、光生e-/h+的良好分离。二者的协同效应使得N-Eu共掺杂复合材料表现出比单掺杂复合材料更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7)对实际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反应之前需先进行絮凝沉淀的预处理,其中FeCl3具有最佳的絮凝效果,最佳投加量为600 mg/L。N-Eu-TiO2/Sep复合材料对实际的印染废水有较高的CODCr去除率,将印染废水先稀释后降解具有更好的降解效果,CODCr去除率达到80%以上。样品重复使用的降解效果表明N-Eu-TiO2/Sep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其在重复使用五次后对CODCr的去除率仍高于65%。从SEM图可以看出经过五次重复使用后,掺杂的TiO2仍然很好的负载在海泡石表面上且结合牢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及良好的重复利用性表明N-Eu-TiO2/Sep复合材料在处理工业废水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任聪[10](2017)在《元坝气田净化工艺优化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元坝净化厂处于由工程建设和试运行转变为全面正常生产运行的过渡阶段,面对外部日趋严峻的安全环保形势、持续“寒冬”的行业效益态势,以及企业自身提质提效、降本增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部需要,目前净化厂面临着气质提升、安全平稳运行、环保减排三大项迫切提升需求。通过对胺液吸收机理的研究,建立了适用于元坝净化装置基于溶液配比、浓度、温度、气液比等关键影响因子的元坝净化装置UDS复合溶剂吸收模型,形成了适应于元坝气田工况基于参数调控和流程改造的产品气气质提升优化技术,产品气总硫大幅降低。通过开展生产运行技术攻关研究,开发了针对元坝气田复杂高含硫气质的胺液发泡控制技术、复杂控制回路优化技术、克劳斯炉停炉保护优化技术、烟气SO2减排技术,初步形成了元坝气田净化装置安全平稳运行系列优化技术,胺液发泡得到有效控制,烟气SO2减排效果明显,装置故障发生频次大幅降低。
二、高浓度COS水解剂研制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浓度COS水解剂研制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新型光纤激光器和传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对照表 |
1 绪论 |
1.1 光子晶体光纤概述 |
1.2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滤波器 |
1.2.1 基于保偏光子晶体光纤的Sagnac环 |
1.2.2 基于PCF的在纤式模式干涉仪 |
1.2.3 基于PCF的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
1.2.4 基于多芯光子晶体光纤的滤波器 |
1.3 基于PCF滤波器的多波长光纤激光器 |
1.3.1 可切换多波长光纤激光器 |
1.3.2 可调谐多波长光纤激光器 |
1.4 基于PCF滤波器的光纤传感器 |
1.4.1 PCF传感器用于结构健康监测 |
1.4.2 敏感膜功能化的生物医学光纤传感器 |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2 基于多芯光子晶体光纤滤波器的可调谐多波长激光器 |
2.1 引言 |
2.2 多芯光纤的耦合模理论 |
2.2.1 双芯耦合模方程的推导 |
2.2.2 多芯耦合理论 |
2.3 DCPCF滤波器 |
2.3.1 DCPCF模式及耦合特性 |
2.3.2 基于DCPCF耦合型滤波器 |
2.3.3 实验结果及关键技术 |
2.4 基于DCPCF-MZI复合滤波器的可调谐双波长激光器 |
2.4.1 MZI滤波器的原理 |
2.4.2 复合滤波器的传输特性 |
2.4.3 基于DCPCF-MZI滤波器的激光器的结构及原理 |
2.4.4 激光输出特性分析 |
2.5 TCPCF滤波器 |
2.5.1 TCPCF模式特性分析 |
2.5.2 基于TCPCF的耦合型滤波器 |
2.6 基于锥形TCPCF滤波器的可调谐多波长激光器 |
2.6.1 锥形TCPCF滤波器的耦合特性 |
2.6.2 锥形TCPCF滤波器的制作及传输特性 |
2.6.3 基于锥形TCPCF滤波器的激光器结构 |
2.6.4 影响激光可调谐特性的参数分析 |
2.6.5 多波长可调谐激光输出及稳定性测试 |
2.7 小结 |
3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滤波器的可切换多波长激光器 |
3.1 引言 |
3.2 基于PMPCF-SI滤波器的多波长激光器及输出稳定性研究 |
3.2.1 PMPCF的双折射特性分析 |
3.2.2 基于PMPCF的 Sagnac干涉仪理论 |
3.2.3 PMPCF-SI滤波器制作及传输特性分析 |
3.2.4 多波长激光器的结构及输出特性分析 |
3.2.5 PMPCF对输出激光稳定性的影响 |
3.3 基于四叶草PCF模式干涉型滤波器的多波长激光器 |
3.3.1 FLCPCF的模式特性分析 |
3.3.2 FLCPCF滤波器的原理及制作 |
3.3.3 滤波器传输谱特性分析 |
3.3.4 激光器结构及输出分析 |
3.3.5 激光器可调谐特性分析 |
3.4 小结 |
4 基于多芯光子晶体光纤的传感技术 |
4.1 引言 |
4.2 基于双锥形DCPCF的多参量传感器 |
4.2.1 传感器结构及传感机制 |
4.2.2 传感器制备及传输谱分析 |
4.2.3 矢量曲率传感特性 |
4.2.4 拉力传感特性 |
4.2.5 温度传感特性 |
4.2.6 传感器性能优化 |
4.3 基于TCPCF的拉力传感器 |
4.3.1 拉力传感机制 |
4.3.2 拉力灵敏度的理论计算 |
4.3.3 传感器制作及传输谱测量 |
4.3.4 拉力传感测试及结果 |
4.3.5 传感器性能分析 |
4.3.6 灵敏度优化 |
4.4 小结 |
5 敏感膜功能化的生物医学光纤传感器 |
5.1 引言 |
5.2 基于倏逝波的光纤传感理论 |
5.2.1 直线形EW光纤传感机制 |
5.2.2 U形光纤的EW传感理论 |
5.3 TPPS染料功能化的FLCPCF氨气传感器 |
5.3.1 FLCPCF的特性分析 |
5.3.2 TPPS染料膜的吸收特性 |
5.3.3 FLCPCF传感器的制备 |
5.3.4 传感器的实验测试系统与传输特性 |
5.3.5 传感性能分析 |
5.4 无染料薄膜功能化的U形光纤PH传感器 |
5.4.1 U形光纤的特性分析及制作 |
5.4.2 EC/Sol-gel敏感膜的原理及制备 |
5.4.3 敏感膜的特性分析 |
5.4.4 传感器的制备及传输特性 |
5.4.5 传感器的性能分析 |
5.4.6 传感器应用前景的讨论分析 |
5.5 小结 |
6 结束语 |
6.1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总结 |
6.2 下一步拟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新型便携式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疾病早期诊断的背景及意义 |
1.2 现有的疾病诊断方法 |
1.3 现场快速检测方法概括 |
1.4 生物芯片技术概括 |
1.4.1 寡核苷酸芯片 |
1.4.2 蛋白质芯片 |
1.4.3 微流控芯片 |
1.4.4 传统生物芯片信号检测技术 |
1.5 新型生物芯片检测方法概括 |
1.5.1 CD/DVD/BD生物传感器 |
1.5.2 基于便携式CMOS和CCD图像的检测技术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新型生物芯片基底—蓝光光盘膜的研究及其生物阵列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1.1 试剂与仪器 |
2.2.1.2 缓冲液的配置 |
2.2.2 BD光盘膜表面性能研究 |
2.2.3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DNA阵列的制备 |
2.2.4 BD膜表面纸基通道的设计和生物阵列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BD膜表面活化效果和材料表征 |
2.3.2 BD膜表面DNA阵列检测 |
2.3.3 BD膜表面基于纸基通道的链霉亲和素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标准光盘/光驱数字化检测技术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敏感指标联合快速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Mini DVD表面墨点的制备与读取 |
3.2.3 Mini DVD表面三明治免疫反应结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ini DVD数字化检测体系研究 |
3.3.2 CRP、SAA和PCT三明治免疫法检测的条件优化 |
3.3.3 CRP、SAA和PCT的定量检测 |
3.3.4 CRP、SAA和PCT的同时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DNA微阵列在埃博拉病毒诊断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2.1.2 缓冲液的配制 |
4.2.2 埃博拉病毒检测材料和探针的设计 |
4.2.3 质粒DNA提取和RT-PCR |
4.2.4 DNA杂交芯片的制备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DNA杂交检测原理 |
4.3.2 芯片表面活化和DNA杂交阵列制备 |
4.3.3 DNA杂交反应条件优化 |
4.3.4 互补配对DNA链的杂交定量检测 |
4.3.5 特异性研究 |
4.3.6 埃博拉病毒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5.2 工作计划和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多孔负载型高温煤气脱硫剂制备、性能及脱硫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煤气脱硫工艺 |
1.2.1 湿法脱硫工艺 |
1.2.2 干法脱硫工艺 |
1.3 高温煤气脱硫剂 |
1.4 金属氧化物脱硫剂 |
1.4.1 MnO_x基改性脱硫剂 |
1.4.2 ZnO基改性脱硫剂 |
1.4.3 CaO基改性脱硫剂 |
1.4.4 CuO_x基改性脱硫剂 |
1.4.5 FeO_x基改性脱硫剂 |
1.5 负载型高温煤气脱硫剂 |
1.6 分子筛负载型脱硫剂 |
1.6.1 SBA-15 分子筛负载脱硫剂 |
1.6.2 MCM-41 分子筛负载脱硫剂 |
1.6.3 KIT-n分子筛负载脱硫剂 |
1.6.4 MSU-x分子筛负载脱硫剂 |
1.6.5 ZSM-5 分子筛负载脱硫剂 |
1.7 负载特殊结构组分脱硫剂 |
1.8 天然木头衍生多孔材料 |
1.9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所用溶液配置方法 |
2.2.1 淀粉指示剂(0.5%)配置 |
2.2.2 碘标准溶液(0.1 mol L~(-1))配置 |
2.2.3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1 mol L~(-1))配置 |
2.2.4 锌氨络合吸收液配置 |
2.3 脱硫运行程序与再生步骤 |
2.3.1 脱硫实验步骤 |
2.3.2 再生实验步骤 |
2.4 出口处的H_2S浓度计算 |
2.5 样品的表征手段 |
2.5.1 BET等温吸附测试 |
2.5.2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5.3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5.4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5.5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5.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5.7 热失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 |
2.5.8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5.9 拉曼散射光谱(Raman) |
2.5.10 固体紫外光谱(UV-vis) |
2.6 固定反应床脱硫动力学分析 |
第三章 多孔磷酸硅铝分子筛负载锌基尖晶石脱硫剂的晶格取代及脱硫动力学分析 |
3.1 前言 |
3.2 载体与脱硫剂的制备 |
3.2.1 SAPO-34 载体的制备 |
3.2.2 Zn基尖晶石脱硫剂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四种载体的表征 |
3.3.2 新鲜和使用脱硫剂的表征 |
3.3.3 ZnMn_xCo_(2-x)/SS的脱硫性能 |
3.3.4 Zn Fe_xCo_(2-x)/SS的脱硫性能 |
3.3.5 不同载体对脱硫行为的影响 |
3.3.6 不同条件下ZnCo_2/SS的脱硫性能 |
3.3.7 脱硫机理分析 |
3.3.8 高温煤气脱硫动力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协同稳定的介孔Ca_xCu_yMn_zO_i/MAS-9 脱硫剂的脱硫效果及动力学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载体和脱硫剂的制备 |
4.2.1 合成MAS-9 分子筛 |
4.2.2 合成介孔SiO_2纳米颗粒(MSN) |
4.2.3 合成KIT-1 分子筛 |
4.2.4 脱硫剂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分子筛载体的结构表征 |
4.3.2 脱硫剂的结构和物理性质表征 |
4.3.3 不同载体对H_2S去除行为影响 |
4.3.4 不同组分对H_2S去除行为影响 |
4.3.5 不同负载量对H_2S去除行为影响 |
4.3.6 不同脱硫温度对H_2S去除行为影响 |
4.3.7 脱硫剂的再生循环性能 |
4.3.8 不同状态脱硫剂XPS元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核桃木衍生大孔3D自组装(a%Ce-Mn)_yAl_(2-y)O_x的脱硫行为及快速气体扩散特性 |
5.1 前言 |
5.2 脱硫剂的制备 |
5.2.1 核桃木处理 |
5.2.2 3D脱硫剂的合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脱硫剂的表征 |
5.3.2 Mn/Al比对H_2S去除的影响 |
5.3.3 Ce掺杂量对H_2S去除的影响 |
5.3.4 硫化温度对H_2S去除的影响 |
5.3.5 原料气组成对H_2S去除的影响 |
5.3.6 脱硫剂的脱硫-再生循环测试 |
5.3.7 脱硫剂再生机理分析 |
5.3.8 脱硫动力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水溶性聚合物改善矿山抑尘泡沫形态及性能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抑尘泡沫基础特性及性能测试的理论与方法基础 |
2.1 界(表)面流变性质及其测试 |
2.2 泡沫性能及其测试 |
3 抑尘泡沫界面流变特性及其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水溶性纤维素醚优化抑尘泡沫形态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水溶性聚合物改善抑尘泡沫性能的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真空紫外法降解浮选废水中黄药协同去除重金属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硫化矿浮选废水的来源及其特点 |
1.1.1 浮选工艺简介 |
1.1.2 浮选药剂简介 |
1.1.3 浮选废水的特点及危害 |
1.2 浮选废水的处理技术现状 |
1.2.1 浮选废水中重金属的处理技术 |
1.2.2 浮选废水中含黄药的处理技术 |
1.3 本研究采用方法 |
1.3.1 真空紫外(VUV)辐照法在水中的作用机理 |
1.3.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黄药降解产物及课题的提出 |
1.4.1 黄药降解产物 |
1.4.2 课题的提出 |
1.5 研究意义和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3 研究内容 |
1.5.4 创新点 |
1.5.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丁基黄原酸钾降解技术比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PBX废水配置 |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 实验设置 |
2.2.1 实验装置和方法 |
2.2.2 实验方法 |
2.2.3 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方法对PBX降解效果 |
2.3.2 溶液中S~(2-)的变化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真空紫外辐照法降解丁基黄原酸钾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PBX废水和阴阳离子配置 |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2 实验设置 |
3.2.1 实验装置和方法 |
3.2.2 实验方法 |
3.2.3 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VUV体系影响因素研究 |
3.3.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3.3 降解体系中溶液参数的变化 |
3.3.4 UV-Vis分析 |
3.3.5 自由基抑制剂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真空紫外辐照法降解丁基黄原酸钾协同去除重金属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废水配置及来源 |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2 实验设置 |
4.2.1 实验装置 |
4.2.2 实验方法 |
4.2.3 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VUV辐照法降解PBX协同去除水中Cd |
4.3.2 VUV辐照法处理模拟废水的流动性研究 |
4.3.3 VUV辐照法处理浮选废水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6)秸秆无害化处理装备的工业物联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亚临界水水解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3 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秸秆无害化处理装备物联网系统总体设计 |
2.1 秸秆无害化处理装备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
2.1.1 秸秆无害化处理装备系统组成结构 |
2.1.2 秸秆无害化处理装备工作原理及流程 |
2.2 秸秆无害化处理装备反应容器受力分析 |
2.3 秸秆无害化处理装备物联网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4 秸秆无害化处理装备物联网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2.4.1 物联网系统结构分析 |
2.4.2 物联网终端控制模块处理器选择 |
2.4.3 无线通信传输方式选择 |
2.4.4 物联网通信协议选择 |
2.4.5 服务器选择 |
2.5 秸秆无害化处理装备物联网系统整体架构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秸秆无害化处理装备物联网终端设计与实现 |
3.1 秸秆无害化处理装备物联网终端硬件总体架构分析 |
3.2 秸秆无害化处理装备物联网终端硬件电路设计 |
3.2.1 主要功能模块选型 |
3.2.2 传感器接入电路设计 |
3.2.3 调试接口模块设计 |
3.3 秸秆无害化处理装备物联网终端软件平台搭建 |
3.3.1 物联网终端软件操作系统选择 |
3.3.2 RT-Thread系统裁剪和移植 |
3.3.3 物联网终端软件系统任务分析 |
3.4 秸秆无害化处理装备物联网终端数据采集功能实现 |
3.4.1 串口通信原理 |
3.4.2 RS485 接口传感器数据读取 |
3.4.3 GPS模块数据读取和解析 |
3.5 秸秆无害化处理装备物联网终端数据传输功能实现 |
3.5.1 NB-IoT模组联网配置 |
3.5.2 数据封装与发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秸秆无害化处理装备物联网系统应用层软件设计 |
4.1 移动端微信小程序设计与开发 |
4.1.1 微信小程序云服务器端设置 |
4.1.2 微信小程序功能模块设计 |
4.2 数据监测网站设计与开发 |
4.2.1 网站云服务器端配置 |
4.2.2 数据持久化 |
4.2.3 监测网站功能模块及架构设计 |
4.3 机器学习数据分类 |
4.3.1 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分析 |
4.3.2 秸秆无害化处理装备运行状态分类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秸秆无害化处理装备物联网系统平台搭建与测试 |
5.1 测试环境介绍 |
5.2 端-云-端数据通路测试 |
5.2.1 数据采集和传输模块测试 |
5.2.2 微信小程序数据接收测试 |
5.2.3 微信小程序真机测试 |
5.3 数据监测网站功能测试 |
5.4 机器学习分类功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深水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水钻井液技术挑战 |
1.2.2 深水钻井液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油基/合成基钻井液流变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合成基钻井液乳化机理及乳化剂优化 |
2.1 油包水乳液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2.2 基础油的优选 |
2.2.1 合成基液的选择 |
2.2.2 气制油的碳数分布 |
2.2.3 基础油理化参数 |
2.2.4 基础油粘温特性 |
2.2.5 简单乳液流变行为分析 |
2.3 乳化剂分子结构设计 |
2.3.1 乳化剂分子结构中疏水尾链的设计 |
2.3.2 有机酸盐分子在水相中的溶解规律 |
2.3.3 不同有机酸盐分子对油水相的乳化能力 |
2.3.4 乳化剂疏水尾链的选择 |
2.3.5 乳化剂分子结构设计 |
2.4 乳化剂的吸附及聚集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2.4.1 分子动力学模拟实验方法 |
2.4.2 乳化剂在油水界面的吸附及聚集行为分析 |
2.5 乳化剂优选 |
2.5.1 乳化剂优选原则 |
2.5.2 乳化剂HLB值检验 |
2.5.3 乳化剂分子结构验证 |
2.5.4 主乳化剂的确定 |
2.5.5 辅乳化剂优选 |
2.6 乳化剂优选实验方法 |
2.6.1 辅乳化剂优选 |
2.6.2 乳化剂优选实验新方法 |
2.7 乳化效率与低温流变性之间的关系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有机土分散行为及深水合成基钻井液用有机土研制 |
3.1 深水钻井用有机土成分分析 |
3.1.1 有机土改性剂成分分析 |
3.1.2 有机土对应的原土成分分析 |
3.2 三种有机土的制备和表征 |
3.2.1 有机土的制备和油基钻井液体系的配制 |
3.2.2 表征方法 |
3.2.3 利用三种天然黏土制备有机土及其表征 |
3.3 低温下有机土分散规律研究 |
3.3.1 实验方法 |
3.3.2 乳化剂对有机土分散行为的影响 |
3.4 有机土的性能检测 |
3.4.1 乳化剂对有机土分散行为的影响 |
3.4.2 实验浆API流变性的测定 |
3.4.3 实验浆低温流变性的测定 |
3.4.4 有机土颗粒在盐水滴界面吸附及微观形貌 |
3.4.5 有机土与乳化剂复配制备乳液荧光共聚焦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体系构建及ECD控制 |
4.1 流变性调节剂的研制 |
4.1.1 合成方法及表征 |
4.1.2 对流变性的影响及形貌状态 |
4.1.3 在合成基钻井液中性能评价 |
4.2 润湿剂的优选 |
4.2.1 硫酸钡的基本性质 |
4.2.2 不同润湿剂对油相中颗粒悬浮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
4.2.3 润湿剂MUL-X对高浓分散体系的影响 |
4.2.4 润湿剂对乳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
4.3 降滤失剂的优选与研制 |
4.4 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配方和性能评价 |
4.4.1 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配方的确定 |
4.4.2 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综合性能评价 |
4.5 深水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的ECD分析 |
4.5.1 井周温度场预测 |
4.5.2 温度和压力对钻井液密度(ESD)的影响 |
4.5.3 井底当量循环密度(ECD)计算 |
4.5.4 深水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ECD分析 |
4.6 现场应用试验井实例 |
4.6.1 试验井实例 1-UDW井 |
4.6.2 试验井实例 2-UDE井 |
4.6.3 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页岩气地层水基钻井液稳定井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页岩气地层与水基钻井液的作用机理 |
1.2.2 页岩气地层微纳米封堵技术 |
1.2.3 页岩气地层水基钻井液体系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页岩气地层微观组构特征及理化性质实验研究 |
2.1 页岩气地层微观组构特征 |
2.1.1 页岩组成分析 |
2.1.2 页岩扫描电镜与薄片分析 |
2.1.3 页岩高压压汞测试 |
2.1.4 页岩低温低压氮气吸附测试 |
2.2 页岩气地层理化性质 |
2.2.1 页岩阳离子交换容量 |
2.2.2 页岩比亲水量 |
2.2.3 页岩水化膨胀与分散 |
2.2.4 页岩表面润湿性 |
2.2.5 页岩自发渗吸及微裂缝扩展 |
2.2.6 页岩力学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页岩气地层微裂缝扩展规律与水基钻井液防塌技术对策 |
3.1 水基钻井液作用下页岩气地层微裂缝扩展规律 |
3.1.1 页岩气地层微裂缝扩展模型 |
3.1.2 页岩气地层微裂缝扩展影响因素 |
3.2 页岩气地层微裂缝扩展影响因素实验探讨 |
3.2.1 页岩扫描电镜分析 |
3.2.2 页岩孔隙结构测试 |
3.2.3 页岩声波时差测试 |
3.2.4 页岩单轴抗压强度测试 |
3.3 页岩气地层井壁失稳机理与水基钻井液防塌技术对策 |
3.3.1 页岩气地层井壁失稳机理综合分析 |
3.3.2 页岩气地层水基钻井液防塌技术对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纳米聚合物微球页岩稳定剂的研制及作用机理 |
4.1 纳米聚合物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1.2 纳米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
4.1.3 纳米聚合物微球的结构表征 |
4.1.4 纳米聚合物微球的分散稳定性 |
4.2 纳米聚合物微球的性能评价 |
4.2.1 纳米聚合物微球的封堵性能 |
4.2.2 纳米聚合物微球的抑制页岩自吸性能 |
4.3 纳米聚合物微球的作用机理 |
4.3.1 纳米聚合物微球的封堵作用机理 |
4.3.2 纳米聚合物微球的弱化页岩毛细效应机理 |
4.3.3 纳米聚合物微球的综合作用机理 |
4.4 纳米聚合物微球与水基钻井液的配伍性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两性离子聚合物/纳米二氧化硅页岩稳定剂的研制及作用机理 |
5.1 两性离子聚合物/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与表征 |
5.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1.2 两性离子聚合物/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 |
5.1.3 两性离子聚合物/纳米二氧化硅的结构表征 |
5.1.4 两性离子聚合物/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稳定性 |
5.2 两性离子聚合物/纳米二氧化硅的性能评价 |
5.2.1 两性离子聚合物/纳米二氧化硅的封堵性能 |
5.2.2 两性离子聚合物/纳米二氧化硅的页岩水化抑制性能 |
5.3 两性离子聚合物/纳米二氧化硅的作用机理 |
5.3.1 两性离子聚合物/纳米二氧化硅的的封堵作用机理 |
5.3.2 两性离子聚合物/纳米二氧化硅的水化抑制作用机理 |
5.3.3 两性离子聚合物/纳米二氧化硅的综合作用机理 |
5.4 两性离子聚合物/纳米二氧化硅的配伍性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页岩气地层水基防塌钻井液体系构建与评价 |
6.1 页岩气地层水基钻井液体系设计思路 |
6.2 页岩气地层水化抑制剂优化 |
6.2.1 页岩水化抑制剂优选 |
6.2.2 页岩水化抑制剂作用机理探讨 |
6.2.3 页岩水化抑制剂的综合作用机理 |
6.3 页岩气地层水基钻井液优化与综合性能评价 |
6.3.1 单剂优选 |
6.3.2 配方优化 |
6.3.3 综合性能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掺杂型TiO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海泡石的研究现状 |
1.1.1 国内外海泡石资源的分布状况 |
1.1.2 海泡石的晶体结构与特性 |
1.1.3 海泡石的提纯与改性 |
1.1.4 海泡石的在环境领域中利用现状 |
1.2 印染废水的特点及当今治理方法 |
1.2.1 印染废水的起源及特点 |
1.2.2 印染废水的处理现状 |
1.3 TiO_2光催化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光催化技术发展概述 |
1.3.2 TiO_2光催化存在的问题 |
1.3.3 TiO_2光催化剂的负载固定化 |
1.3.4 TiO_2/粘土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 掺杂型TiO_2的研究进展 |
1.4.1 非金属元素掺杂 |
1.4.2 稀土金属离子掺杂 |
1.4.3 稀土-非金属共掺杂 |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海泡石的提纯及解束处理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仪器 |
2.2.2 海泡石的提纯活化处理 |
2.2.3 海泡石的纤维解束处理 |
2.2.4 材料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海泡石的理化性质分析 |
2.3.2 纯化处理对海泡石晶体结构的影响 |
2.3.3 微波酸活化处理对海泡石晶体结构的影响 |
2.3.4 冷冻干燥处理对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 |
2.3.5 化学改性处理对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工艺制备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对比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仪器 |
3.2.2 前驱体溶液的制备 |
3.2.3 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4 材料的表征 |
3.2.5 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验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iO_2/海泡石纳米复合材料的XRD测定 |
3.3.2 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SEM表征 |
3.3.3 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TEM表征 |
3.3.4 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BET结果分析 |
3.3.5 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 |
3.3.6 制备工艺对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对橙黄G的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仪器 |
4.2.2 TiO_2/海泡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
4.2.3 材料的表征 |
4.2.4 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验证 |
4.2.5 光催化降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i/海泡石配比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及其动力学分析 |
4.3.2 催化剂投加量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及其动力学分析 |
4.3.3 橙黄G初始浓度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及其动力学分析 |
4.3.4 pH值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及其动力学分析 |
4.3.5 橙黄G溶液降解过程的UV-Vis分析 |
4.3.6 TiO_2/海泡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稳定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氮掺杂TiO_2/海泡石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仪器 |
5.2.2 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3 材料的表征 |
5.2.4 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验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XRD测定 |
5.3.2 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TEM表征 |
5.3.3 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BET结果分析 |
5.3.4 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XPS结果分析 |
5.3.5 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UV-Vis DRS结果分析 |
5.3.6 不同氮源制备的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比较 |
5.3.7 不同N掺杂比例对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稀土离子掺杂TiO_2/海泡石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仪器 |
6.2.2 稀土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
6.2.3 材料的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稀土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XRD测定 |
6.3.2 稀土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SEM-TEM表征 |
6.3.3 稀土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BET结果分析 |
6.3.4 稀土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XPS结果分析 |
6.3.5 稀土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PL结果分析 |
6.3.6 稀土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UV-Vis DRS结果分析 |
6.3.7 不同稀土掺杂的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7.1 前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仪器 |
7.2.2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
7.2.3 材料的表征 |
7.2.4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验证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XRD测定 |
7.3.2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SEM-TEM表征 |
7.3.3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BET结果分析 |
7.3.4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PL结果分析 |
7.3.5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UV-Vis DRS结果分析 |
7.3.6 Eu-N配比对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7.3.7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对实际废水降解的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元坝气田净化工艺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天然气净化装置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天然气净化装置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国内天然气净化装置现状 |
1.2.3 元坝净化厂工艺简介及运行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产品气气质提升优化技术 |
2.1 概述 |
2.2 UDS: MEDA配比调整研究 |
2.2.1 研究机理 |
2.2.2 调整测试 |
2.3 气液比调控技术研究 |
2.3.1 概述 |
2.3.2 现场测试 |
2.4 溶液温度调控技术研究 |
2.4.1 概述 |
2.4.2 现场测试 |
2.5 装置硫回收率提升技术研究 |
2.5.1 反应机理 |
2.5.2 运行现状 |
2.5.3 装置硫收率提升技术研究对策 |
2.6 小结 |
第3章 装置试运行系列关键问题优化改进 |
3.1 概述 |
3.1.1 运行现状 |
3.1.2 装置负荷现状 |
3.1.3 尾气排放现状 |
3.2 胺液发泡控制优化技术 |
3.2.1 溶剂发泡机理 |
3.2.2 脱硫系统胺液发泡现状 |
3.2.3 溶剂发泡的控制措施 |
3.3 克劳斯炉二区弯头保护技术 |
3.3.1 运行情况 |
3.3.2 原因分析 |
3.3.3 改造对比 |
3.4 复杂控制回路调整优化 |
3.4.1 复杂控制回路概述 |
3.4.2 存在问题 |
3.4.3 复杂控制回路改进措施 |
3.5 降低烟气SO_2排放技术 |
3.5.1 降低尾气吸收塔顶H_2S含量研究 |
3.5.2 液硫池鼓泡空气量调整研究 |
3.6 小结 |
第4章 结论及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高浓度COS水解剂研制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新型光纤激光器和传感器的研究[D]. 唐子娟.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新型便携式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D]. 张玲玲.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多孔负载型高温煤气脱硫剂制备、性能及脱硫动力学研究[D]. 刘强. 天津大学, 2020(01)
- [4]水溶性聚合物改善矿山抑尘泡沫形态及性能的实验研究[D]. 魏晓宾.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5]真空紫外法降解浮选废水中黄药协同去除重金属的研究[D]. 毛珺. 广西大学, 2020(05)
- [6]秸秆无害化处理装备的工业物联网系统研究[D]. 周佳铭.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7]深水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技术研究[D]. 耿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8]页岩气地层水基钻井液稳定井壁技术研究[D]. 徐建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9]掺杂型TiO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 周凤.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1)
- [10]元坝气田净化工艺优化技术研究[D]. 任聪.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