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时代图书馆学教育的变革与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王阮[1](2021)在《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数字人文在中国学界方兴未艾。数字人文对知识生产方式的改变,好比在学术圈这个相对平静的湖水中投进一颗石子,泛起的涟漪会波及整个学术领域[1]。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需加快文物藏品数字化保藏,推进数字故宫、数字敦煌、数字丝绸之路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数字博物馆建设[2]。在数字化浪潮中,人文活动在数字技术赋能下跨界融合,借助数字技术耕读人文知识,变革传统的人文研究范式,并赋予人文研究以新的活力。数字人文正在引领中国社会文化空间的数字化转型,身处数字环境的人们对历史档案文化的知识需求也愈加强烈。《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在有效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过程中鼓励开展口述历史档案、国家记忆和城市(乡村)记忆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等工作。口述历史档案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与纽带,以记录时代变革、填补记录空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等价值和功能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世代相传,随着时间的洗淘,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已经失传或濒临灭亡。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世界记忆工程项目,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与应用数字技术抢救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有关口述历史档案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的建立。虽然从启动时间看,我国研究起点较美国晚了近30年,无论理论基础还是实践进展都缺少资源深度开发和知识挖掘,尚处于起步成长阶段。但作为中华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我国拥有相当丰富且数量庞大的人文资源亟待挖掘。在数字人文的大背景下,如何借助数字人文技术方法检索、利用浩瀚繁杂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将其蕴含的丰富内部事实、数据和知识展现出来,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同时,如何对口述历史档案资源进行深度知识组织、知识关联、知识聚合与知识发现,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也将成为当下及未来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重点。基于此,本文以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口述历史档案、知识发现的追本溯源,综合运用文献分析、专家访谈、实证研究等方法,结合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特征与属性,架构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探究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核心内容,构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与知识图谱并进行实例可视化展示,深入揭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元,将其蕴含的人、地、时、事等复杂内容关系予以揭示,辅助和支撑人文学者进行研究,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实践应用提供可操作性指导,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多维知识发现。具体来说,核心内容包含4个部分。第3章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逻辑框架本章首先对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需求进行分析,对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目标进行概述,梳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流程及体系结构。然后,解析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构成要素、功能要素、构成要素及功能要素关系,架构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最后,对框架主要模块作用进行解构,包含知识组织的描述与揭示作用,知识关联的存储与链接作用,知识发现的多维挖掘作用。第4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构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纷繁浩杂,如何将零散杂乱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组织起来,就需要借助本体来实现。鉴于目前本领域尚未发现可复用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故而需要自建本体,这也是本领域的创新之处所在。本章作为第五章的铺垫,通过构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呈现口述历史档案领域知识认可的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从知识组织维度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表示,并利用Protégé工具辅以实例可视化展示,验证了本文构建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为第五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构建提供组织结构基础。第5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构建本体只是从组织层面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描述与揭示,而知识图谱是基于关联层面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度聚合。本章首先提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框架设计构想,包含模式层和数据层,模式层既可以从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解析、本体与图数据库的映射规则以及关系界定入手;也可以直接从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数据源抽取所需要素。数据层包含信息抽取和知识融合两部分。然后介绍知识图谱存储和绘制工具。最后,基于第四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结构,引入实验数据源,采用目前主流的Neo4j图数据库构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进行实例可视化展示,从知识关联维度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层聚合,构筑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网系,实现知识关联,为第六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多维知识发现奠定关系主线。第6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多维知识发现本章在第五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实例展示的基础上,基于知识图谱洞悉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层关系,从多维视角深入挖掘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潜藏的丰富内部事实。具体包含:基于项目整体概况的知识发现、基于事件主题关系的知识发现、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知识发现以及基于时空网络关系的知识发现。既可以细致展现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间人、地、时、事之间的知识关联,又可以探求涉及同一主题或具有相关关系的多个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之间的隐性关系,方便领域学者进行后续研究,以佐证本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综上所述,本研究在数字人文大背景下,将以本体和知识图谱为代表的数字人文技术方法“引介”口述历史档案研究,实现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领域本体和知识图谱构建新突破,同时借助实例可视化展示,将人、地、时、事等内容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予以细粒度描述,从事件、时空以及社会网络关系等层面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层挖掘与多维知识发现,不仅丰富了多元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而且还推进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实践创新。在“技术驱动+知识发现”的催化反应下,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度开发提供了借鉴与可行指导,同时也对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及可视化具体实施提供了可操作性框架参考,切实推动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组织、知识关联、知识发现与知识服务。
张景琦[2](2021)在《基于主题热度的学科主题研究态势分析 ——以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学科研究主题是指该学科学术文献的主旨思想和基本论点。学科主题研究态势是指主题在其所属学科受到的关注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各学科在基础理论、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层面均受到较大冲击;多学科的并行发展、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使得学科边际更为模糊,形成了诸多分支、边缘和新兴研究主题。研究者们在传统研究主题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研究主题。理清主题的发展态势,不仅有助于揭示学科的发展规律,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同时能够帮助科研人员寻找研究的切入点,帮助科研管理部门合理制定科研计划、分配经费。本文利用BTM(Biterm Topic Model)发现学科领域研究主题,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学科主题热度指标衡量学科主题的研究态势,具体工作如下:(1)通过文献调研,归纳总结已有主题发现方法和主题研究态势的度量指标,以主题模型和词频分析为切入点,通过深入研究主题模型的构建思想、原理、生成机制和算法,选择BTM作为学科主题的发现方法。借鉴词频分析法,利用BTM得到“主题-词项”概率分布,并以词项概率作为权重对词项的词频加权,在此基础上构造学科主题热度指标。(2)针对2010年-2019年间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核心期刊文献和学位文献,利用BTM分别挖掘两个学科的研究主题。最终得到18个图书馆学研究主题(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图书馆学教育、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特色数据库、古籍保护、阅读推广、馆藏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基层图书馆、图书馆转型、图书馆联盟、馆际互借、图书馆管理、未成年读者、中外图书馆学比较),12个情报学研究主题(文献计量与可视化、情报学研究现状及发展探索、学术评价、信息系统、情报分析和预测系统、信息检索、网络计量与舆情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基于期刊的情报学研究、政务信息系统、竞争情报、数据挖掘)。(3)统计不同时间窗口词项的出现频次,运用主题热度公式计算不同年份各主题的热度值,根据不同主题热度值的变化趋势,将主题研究态势划分为增长、回落、平稳三种类型,并就图书馆学、情报学中呈增长、回落、平稳态势的主题进行评析。最后,比较分析了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主题研究态势,发现图书馆学半数主题的研究呈回落态势,学科整体步入成熟期,学科增长点亟待培育;而情报学的多数研究主题仍保存增长态势,学科正处在蓬勃发展期。本研究结合主题模型和词频分析法构建学科主题热度指标,并用于分析学科主题研究态势。在BTM发现学科主题的基础上统计词频,解决了传统词频分析在归纳主题时存在主观性较强的问题。学科主题热度指标在计算热度值时深入词项维度,融入了语义信息,使学科主题热度评判结果更为细化、精确。
谭宇鹏[3](2020)在《基于新型交互模式的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以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改造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数字化时代推动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这种变化带来的学习与生活的便捷性影响着千家万户。当然,数字化的春风亦传播到了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之中,读者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大大拓宽,同时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高教理念也使得学生们逐渐将学习模式由被动式、灌输式转化为主动式、协作式,无论是生活方式的影响还是学习模式的转变都极大地强化了信息交互在数字化时代的地位。本文即立足于网络技术百花齐放的时代,以当下高校图书馆读者行为模式与需求的变化为切入点,以馆内多种媒介产生的新型交互模式为导向,探索出满足读者需求、适应时代变化的新型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设计策略,并进行深入研究,期待可以帮助图书馆这类的高校学术殿堂可以进一步焕发活力,进而为每一位到馆读者提供最为优质的信息服务。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进行了实地调研,运用问卷调研法、观测法、访谈法对现阶段高校图书馆读者的行为模式特征与需求变化进行了调研,并结合网络上整理的数据了解到,目前我国开馆在用的高校图书馆大多是早期建设好的老馆,“以书为本”的传统模式已然无法适应当下读者的需求,这即明确了本文的思路将以交互为核心,处理好满足交互模式需求下的空间特征、空间群关系、数字化空间的优化设计。基于调研数据分析出的结论,大致可将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内演变而来的新型交互模式归纳为三类,即人与信息、信息与信息、人与人的新型交互模式。在这三类支线的引导下探索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空间特征,并从整体空间组织、整体空间形态与整体空间品质三个方面加以论述,试图开拓多样化的功能空间以满足读者需求,优化空间形态以适应数字化时代背景,并提升空间品质以给予读者精神层面的享受,升华高校读者对于图书馆的整体体验。接下来将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的空间特征为基础,以馆舍内新型交互模式为导向来继续探究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的优化手法,在“以人文本”的原则下从数字化背景影响下,人息交互、人人互动模式引导下寻找空间体系的优化手法,创造同时满足读者行为与精神需求的图书馆空间,使读者对于空间环境的归属感与领域感,极大的提升入馆学习与工作效率。最后借用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改建项目进行假题真做,试图在实践过程中完善前文探究的设计策略。
龚蛟腾,朱玲[4](2020)在《传承与融合并重,创新与超越相继——管窥彭斐章先生目录学思想》文中研究表明彭斐章先生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目录学家、图书馆学家,在复活古典目录学、交融西方目录学、引领当代目录学和开拓网络目录学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杨国立[5](2019)在《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军民情报学融合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相统一的战略环境倒逼的结果,是中国情报学特色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均认识到了双方融合的重要性,并在研究成果、项目研究、学术会议中逐渐体现出来。然而,当前对于军民情报学融合的认识和研究一直试图突破体制和机制障碍以及情报秘密属性限制等因素的阻碍,然而,这样的阻碍在短期内难以克服,为了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需要人们改变思路,另辟蹊径。学科发展中的融合本该是水到渠成,但是军、民情报学多年的平行发展与范式冲突导致两者融合为大一统的情报学难以在短期内达成。当下,比较可行的举措是通过军、民情报学的跨界交流与融合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提供基础生长环境。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从学术交流和情报学发展本质规律出发,充分发挥“无形学院”的自觉行为,在学者和学术团体自发行动下推进军民情报学的融合。相较于“他组织”而言,自发行动可能更为有效。例如,相比于“他组织”下的《国家情报法》而言,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所展开的各种自发的学术交流对于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是:“军民情报融合”无外乎两种途径,以情报工作的融合促进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以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推动情报工作、情报体制的融合。前者难度较大,军民情报融合目前宜选择第二种融合路径。相比于体制、机制等建设而言,以学术共同体的自我觉醒和自发行为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合模式。为了使学术共同体的行动更科学、更有效,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对军民情报学的融合进行指导,“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突变论)有助于深刻揭示军民情报学融的基本机理。另外,有融合就会有分离,在认可他们之间存在分离基础上,控制他们之间不合理的分离,使这些不合理的分离逐渐走向交叉、融合,这是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核心。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首先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必要性问题。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这一问题。总体上,军民情报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体现情报学社会价值、彰显情报学社会地位的关键,是进行中国特色情报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其次,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本文的第四章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的条件方法论、协同学理论的动力学方法论和突变论的途径方法论系统分析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主要运用系统观,对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中涉及的各要素及其关系以及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结构等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关键要素(例如,作为序参量的情报文化、作为主控制变量的需求牵引力等)在融合中的作用以及多角度的要素融合层次性(例如,要素协同—体系协同—范式协同等)进行分析。最后,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如何推进,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本文的第五章在第四章论述的基础上,依据“新三论”提供的方法论,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回答。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着力点主要围绕强化双方共通的基础和控制两者之间不合理的分离这两个方面。针对这两个着力点,本文提出信息流控制、竞合管理和发展路径三个方面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策略。三类策略中,发展路径建设是重点,它具有综合性和逻辑完整性,主要包括目标、出发点、路线、方向与动力和保障;信息流控制和竞合管理包含在发展路径中的各个环节中,其中,信息流控制主要包括信息流控制渠道、信息流控制机制和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竞合管理主要包括要素层面竞合管理、关系层面竞合管理和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王平,柯平[6](2019)在《坚守与创新:中国目录学教育历史回望与现状透视》文中研究表明目录学是图书馆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从1920年武昌文华图专开设中国目录学课程以来,已走过近百年发展历史,经历了初创时期(1920—1949)、发展时期(1949—1990)和成熟时期(1991至今),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教育体系和完善的课程教育内容。数字时代下的目录学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和发展机遇:本科层面上的目录学教育开始受到挑战;研究生层面总体较薄弱,且融合了文献学在内;学生学科认知教育不足、课程教育内容及方法有待提升;亟待形成数字时代下的大目录学教育体系。
肖希明,倪萍[7](2019)在《新中国70年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文中提出新中国70年来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1949-1966年缓慢而曲折的发展阶段、1966-1977年停滞与倒退的阶段、1978-1989年重建与迅速发展阶段、1990-1999年调整与改革的阶段、2000年以后转型与创新的阶段。70年来图书馆学教育取得了7大成就:建立和完善了图书馆学教育制度、科学合理地确立了图书馆学专业与学科的定位、形成了层次与类型齐全的图书馆学教育体系、学科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构建了与时俱进的图书馆学教育内容体系、图书馆学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为图书馆和其他信息行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图书馆学教育未来的变革,要解决好"变"与"不变"的矛盾:图书馆学教育要变革教育的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加强与实践的联系;图书馆学教育不能变的是图书馆学专业的核心知识和图书馆学的人文传统与价值理性。
温阳,倪萍,肖希明[8](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国际交流的回顾与前瞻》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国际交流伴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进程不断拓展和深化。文章从图书馆学教育界的人员交流互访、国际会议、合作教学、教育成果引进四个角度切入,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国际交流的发展历程,展示了我国图书馆学教育迈向国际化的历史性进步,并提出了加强图书馆学教育国际交流的若干建议。
陈传夫,彭敏惠[9](2019)在《彭斐章先生治学的哲学思维观管窥》文中研究指明彭斐章先生是我国着名的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其治学思想对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和学科发展均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先生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做指导,将辩证观、整体观和发展观贯彻于治学全过程。通过对先生研究成果的探索和治学实践的解读,从三个方面探讨其治学中的哲学思维:学术研究扎根中国放眼世界,坚持辩证思维观、全面观和与时俱进观;学科建设方面坚持整体观、层次观和引领观;专业教育方面强调教书先育人,学以致用和整体贯通。
柯平,刘旭青[10](2019)在《论彭斐章先生现代目录学思想》文中提出彭斐章先生的现代目录学思想是我国第三代目录学家思想的结晶和主体,其核心思想贡献为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目录学。本文将彭斐章先生现代目录学思想划分为四个阶段:1951年至文革开始为学术思想的奠基时期,文革结束后至上世纪80年代为初步建立时期,上世纪90年代为理论体系形成时期,进入21世纪之后为纵深发展时期,以此展示出先生现代目录学思想不断开拓、不断成熟的过程。从学科体系、理论体系、方法论体系和教育体系四个方面总结了先生对于现代目录学思想的贡献,概括了其现代目录学思想的时代性和开放性、目录学继承的整体化与集成化、目录学发展的总结性与前瞻性等方面的主要特点,最后创新指出了先生所提出的"目录学是智慧之学"的重要观点。
二、数字时代图书馆学教育的变革与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时代图书馆学教育的变革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口述历史档案研究现状 |
1.3.2 知识发现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口述历史档案 |
2.1.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 |
2.2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理论 |
2.2.1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含义 |
2.2.2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意义 |
2.2.3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原则 |
2.3 本体理论 |
2.3.1 本体概念 |
2.3.2 本体分类 |
2.3.3 本体构建流程 |
2.3.4 本体在档案领域的应用 |
2.4 知识发现理论 |
2.4.1 知识发现定义 |
2.4.2 知识发现过程 |
2.4.3 知识发现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逻辑框架 |
3.1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需求分析 |
3.1.1 数字人文时代的必然要求 |
3.1.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开发需求 |
3.2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目标与体系架构 |
3.2.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目标 |
3.2.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流程及体系结构 |
3.3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 |
3.3.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构成要素 |
3.3.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功能要素解析 |
3.3.3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要素及功能关系 |
3.3.4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构建 |
3.4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主要模块作用解构 |
3.4.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组织的描述与揭示作用 |
3.4.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关联的存储与链接作用 |
3.4.3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的多维挖掘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构建 |
4.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组织原则 |
4.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标准选择 |
4.3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抽取 |
4.4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模型设计 |
4.4.1 术语词表构建 |
4.4.2 确认类的等级体系,定义类和属性 |
4.4.3 充实、修正本体 |
4.4.4 本体模型转换 |
4.5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实例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构建 |
5.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框架设计 |
5.2 模式层组织 |
5.2.1 本体解析 |
5.2.2 本体与图数据库规则映射 |
5.2.3 关系界定 |
5.3 数据层组织 |
5.3.1 信息抽取 |
5.3.2 知识融合 |
5.4 知识图谱存储与绘制 |
5.5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实例化 |
5.5.1 数据准备 |
5.5.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模式层组织 |
5.5.3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数据层组织 |
5.5.4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存储与绘制 |
5.5.5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可视化 |
5.6 本章小节 |
第6章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多维知识发现 |
6.1 基于项目概况的知识发现 |
6.1.1 整体—局部分布 |
6.1.2 项目—时间分布 |
6.1.3 项目—地点分布 |
6.2 基于事件主题关系的知识发现 |
6.2.1 事件—项目关系的知识发现 |
6.2.2 事件—时间关系的知识发现 |
6.2.3 事件—地点关系的知识发现 |
6.3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知识发现 |
6.3.1 基于口述项目本身的社会关系 |
6.3.2 基于口述项目内容的社会关系 |
6.4 基于时空网络关系的知识发现 |
6.4.1 基于社会关系的人物空间分布分析 |
6.4.2 基于任职经历的人物时空迁移轨迹分析 |
6.5 本章小节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主题热度的学科主题研究态势分析 ——以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词频分析研究现状 |
1.2.2 主题模型及应用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方法概述 |
2.1 学科研究主题与主题发现方法 |
2.1.1 学科研究主题 |
2.1.2 主题发现方法 |
2.2 主题模型概述 |
2.2.1 主题模型构建思想 |
2.2.2 LDA模型及应用 |
2.3 学科主题研究态势与分析方法 |
2.3.1 学科主题研究态势 |
2.3.2 学科主题研究态势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BTM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主题发现 |
3.1 主题发现方法BTM |
3.2 数据采集及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采集 |
3.2.3 数据处理 |
3.3 最优主题数目确定 |
3.4 图书馆学、情报学主题发现 |
3.4.1 图书馆学主题分布 |
3.4.2 情报学主题分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图书馆学、情报学主题研究态势分析 |
4.1 学科主题热度指标构建 |
4.2 基于主题热度指标的学科主题热度分析 |
4.2.1 图书馆学主题热度分析 |
4.2.2 情报学主题热度分析 |
4.2.3 主题热度的效度及优势分析 |
4.3 学科主题研究态势分析 |
4.3.1 图书馆学主题研究态势分析 |
4.3.2 情报学主题研究态势分析 |
4.3.3 图书馆学、情报学主题研究态势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新型交互模式的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以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改造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现状 |
1.1.2 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2 课题界定 |
1.2.1 “数字时代”带来的冲击 |
1.2.2 当下高校图书馆空间浮现的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综述 |
1.5.2 国内研究综述 |
1.6 研究的框架 |
2 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变革与新型交互模式的研究 |
2.1 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变革历程 |
2.1.1 国外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变革 |
2.1.2 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变革 |
2.2 高校图书馆内读者行为及体验调研 |
2.2.1 调研的方法 |
2.2.2 馆内读者行为与体验调研分析 |
2.2.3 现状调研综合分析 |
2.3 数字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再定位 |
2.3.1 多样化学习中心 |
2.3.2 数字化信息中心 |
2.3.3 复合化交流中心 |
2.4 数字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内的转型变革 |
2.4.1 传统信息媒介的拓展 |
2.4.2 用户行为模式的变化 |
2.4.3 功能空间需求的演变 |
2.4.4 馆舍服务模式的升级 |
2.5 数字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新型交互模式 |
2.5.1 人与信息的交互新模式 |
2.5.2 信息与信息的交互新模式 |
2.5.3 人与人的交互新模式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新型交互模式下的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 |
3.1 新型交互模式产生背后的理论基础 |
3.1.1 非正式学习概念 |
3.1.2 环境行为学概述 |
3.1.3 第三空间理论 |
3.2 高校图书馆整体空间组织优化 |
3.2.1 藏阅空间的优化 |
3.2.2 交流空间的打造 |
3.2.3 共享空间的完善 |
3.2.4 室外空间的设计 |
3.3 高校图书馆整体空间形态优化 |
3.3.1 空间整体开放性更强 |
3.3.2 空间相互交融性更佳 |
3.3.3 空间匀质化程度加深 |
3.3.4 空间媒介性视效显着 |
3.4 高校图书馆整体空间品质优化 |
3.4.1 空间物理环境品质优化 |
3.4.2 空间人文环境品质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新型交互模式引导下的数字化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优化设计方法 |
4.1 数字化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优化设计原则 |
4.1.1 空间体系由“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 |
4.1.2 传统功能空间与数字化功能空间相辅共存 |
4.1.3 解放高校图书馆内传统管理模式 |
4.1.4 彰显时代人文精神 |
4.2 数字信息交互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优化设计方法 |
4.2.1 多重维度空间分解 |
4.2.2 优化重整功能空间群 |
4.2.3 秩序重建 |
4.3 人息交互模式引导下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优化设计方法 |
4.3.1 界限消解 |
4.3.2 路径连续 |
4.3.3 虚拟建构 |
4.4 人人互动模式引导下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优化设计方法 |
4.4.1 功能交互 |
4.4.2 行为引导 |
4.4.3 中庭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设计探索:以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空间优化改造设计为例 |
5.1 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现状 |
5.1.1 基础概况 |
5.1.2 功能现状 |
5.1.3 现存不足 |
5.2 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改造设计探索 |
5.2.1 改造立意构思 |
5.2.2 功能空间构成优化 |
5.2.3 秩序营造 |
5.2.4 基于新型交互模式的空间建构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方案平面图纸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传承与融合并重,创新与超越相继——管窥彭斐章先生目录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 博古通今,复活古典目录学 |
1.1 求学文华,初领中国目录学真谛 |
1.2 史海钩沉,汇编古代目录学资料 |
1.3 学理溯源,阐述传统目录学进程 |
2 学贯中西,交融西方目录学 |
2.1 留学苏联,倾心普通目录学 |
2.2 博采众长,引进西方目录学 |
2.3 洋为中用,融合中西目录学 |
3 革故鼎新,引领当代目录学 |
3.1 学科掌门,助推目录学发展 |
3.2 鞭辟入里,揭示目录学本质 |
3.3 锐意进取,探索目录学新域 |
4 继往开来,开拓网络目录学 |
4.1 呕心沥血,开展网络目录学教育 |
4.2 笔耕不辍,立足网络目录学前沿 |
4.3 高瞻远瞩,指引网络目录学方向 |
5 结语 |
(5)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创新 |
1.4.1 论文结构 |
1.4.2 研究创新 |
1.5 研究问题界定 |
1.5.1 研究对象界定 |
1.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军、民情报的定位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军事情报学研究 |
2.1.1 发展历程简述 |
2.1.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
2.2 民口情报学研究 |
2.2.1 发展历程简述 |
2.2.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
2.2.3 国内情报学研究现状分析 |
2.2.4 国外“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研究现状分析 |
2.3 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
2.3.1 美国和以色列情报工作的军民融合 |
2.3.2 竞争情报与公开来源情报利用中的军民融合 |
2.3.3 中国特色的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
第3章 面向军民融合的现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 |
3.1 现代情报学发展取向 |
3.1.1 情报学知识体系的创新发展 |
3.1.2 界定基于Intelligence属性的情报学核心问题域 |
3.1.3 重视情报学教育与情报工作的匹配 |
3.1.4 加强情报组织融合 |
3.1.5 从历史中获得镜鉴 |
3.2 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情报工作深化 |
3.2.1 树立总体国家情报思维 |
3.2.2 构建总体国家情报工作体系 |
3.2.3 以任务为情报工作的组织线索 |
3.2.4 形成多层次情报工作策略 |
3.3 军民融合视角下现代情报学的发展 |
第4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 |
4.1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基础 |
4.1.1 军、民情报学关系构成了融合的客观基础 |
4.1.2 信息链奠定了两者关系的理论基础 |
4.1.3 致力于内涵式大情报观构筑为融合提供了动力 |
4.1.4 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统一增强了融合的活力 |
4.1.5 对情报秘密属性看法的转变奠定了融合的文化基础 |
4.2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分析 |
4.2.1 以系统论的方法解析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 |
4.2.2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耗散性机理 |
4.2.3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各要素的协同机理 |
4.2.4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突变机理 |
4.3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整体分析框架 |
第5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推进策略 |
5.1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模型 |
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信息流控制策略 |
5.2.1 信息流控制自发性 |
5.2.2 信息流控制渠道 |
5.2.3 信息流控制机制 |
5.2.4 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 |
5.3 军民情报学融合竞合管理策略 |
5.3.1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的竞合关系及其自发特性 |
5.3.2 要素层面的竞合管理 |
5.3.3 关系层面的竞合管理 |
5.3.4 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
5.4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建设 |
5.4.1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自发特性 |
5.4.2 目标着眼于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酝酿学术环境 |
5.4.3 以学术研究的问题化为出发点 |
5.4.4 以学科层面的融合为路线 |
5.4.5 将解决时代发展的“大问题”作为方向和动力 |
5.4.6 制定保障措施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和贡献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贡献 |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6.2.1 研究局限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阶段研究成果 |
致谢 |
(6)坚守与创新:中国目录学教育历史回望与现状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目录学教育发展历史 |
2.1 初创时期(1920—1949) |
2.2 发展时期(1949—1990) |
2.3 成熟时期(1991年至今) |
3 中国目录学教育现状 |
3.1 图书馆学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目录学教育 |
3.2 图书馆学目录学教育需求与问题 |
(7)新中国70年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与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1 七十年,五个阶段 |
1.1 1949-1966:缓慢而曲折的发展 |
1.2 1966-1977:停滞与倒退 |
1.3 1978-1989:重建与迅速发展 |
1.4 1990-1999:调整与改革 |
1.5 2000-:转型与创新 |
2 七十年,七大成就 |
2.1 建立和完善了图书馆学教育制度 |
2.2 科学合理地确立了图书馆学专业与学科的定位 |
2.3 形成了层次与类型齐全的图书馆学教育体系 |
2.3.1 本科和专科教育的起伏变化 |
2.3.2 硕士研究生教育持续快速发展 |
2.3.3 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稳步发展 |
2.3.4 成人教育成为图书馆学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2.4 学科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
2.5 构建了与时俱进的图书馆学教育内容体系 |
2.5.1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变革 |
2.5.2 教材体系建设 |
2.6 图书馆学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
2.7 为图书馆和其他信息行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
3“变”与“不变”的统一:图书馆学教育变革的哲学 |
3.1 图书馆学教育的“变” |
3.2 图书馆学教育中的“不变” |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国际交流的回顾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员交流 |
1.1 国外留学 |
1.2 教师交流 |
1.3 图书馆员培训 |
2 国际会议 |
3 合作教学 |
3.1 合作设立奖学金 |
3.2 合作办学 |
3.3 实践教学 |
4 教材与教学方法的交流 |
4.1 国外教材着作引进 |
4.2 教学手段和方法 |
4.3 i School运动与中国图书馆学教育 |
5 加强图书馆学教育国际交流的建议与展望 |
5.1 加强外籍教师引进,扩大留学生规模,努力提升师生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
5.2 拓宽交流渠道,积极推进教师学生的国际交流 |
5.3 积极参与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大力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
(9)彭斐章先生治学的哲学思维观管窥(论文提纲范文)
1 科学研究的哲学思维 |
1.1 扎根中国放眼世界 |
1.2 辩证观 |
1.3 全面观 |
1.4 与时俱进观 |
2 学科建设的哲学思维 |
2.1 学科建设整体观 |
2.2 学科建设层次观 |
2.3 学科建设引领观 |
3 人才培养的哲学思维 |
3.1 教书先育人的思想 |
3.2 学以致用的思想 |
3.3 整体贯通的思想 |
(10)论彭斐章先生现代目录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 彭斐章先生的现代目录学思想发展过程 |
1.1 学术思想奠基:1951年至文革开始 |
1.2 现代目录学思想初步建立:文革结束后至20世纪80年代 |
1.3 现代目录学理论体系形成:20世纪90年代 |
1.4 现代目录学思想向纵深方向发展:21世纪之后 |
2 彭斐章先生的现代目录学思想体系 |
2.1 学科体系 |
2.2 理论体系 |
2.3 方法论体系 |
2.4 教育体系 |
3 彭斐章先生的现代目录学思想特点 |
3.1 目录学的时代性和开放性 |
3.2 目录学继承的整体化与集成化 |
3.3 目录学发展的总结性与前瞻性 |
4 结语 |
四、数字时代图书馆学教育的变革与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研究[D]. 王阮. 吉林大学, 2021
- [2]基于主题热度的学科主题研究态势分析 ——以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为例[D]. 张景琦.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基于新型交互模式的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以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改造设计为例[D]. 谭宇鹏.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4]传承与融合并重,创新与超越相继——管窥彭斐章先生目录学思想[J]. 龚蛟腾,朱玲.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0(01)
- [5]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D]. 杨国立. 南京大学, 2019(01)
- [6]坚守与创新:中国目录学教育历史回望与现状透视[J]. 王平,柯平.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9(06)
- [7]新中国70年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与变革[J]. 肖希明,倪萍. 图书与情报, 2019(05)
-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国际交流的回顾与前瞻[J]. 温阳,倪萍,肖希明. 图书与情报, 2019(05)
- [9]彭斐章先生治学的哲学思维观管窥[J]. 陈传夫,彭敏惠. 图书情报知识, 2019(04)
- [10]论彭斐章先生现代目录学思想[J]. 柯平,刘旭青. 图书情报知识,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