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液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的同位素示踪新技术和金属矿床直接定年(论文文献综述)
黄勇[1](2021)在《贵州罗甸玉矿床成因研究》文中指出罗甸软玉矿产在贫Mg的二叠系四大寨组二段灰岩与硅质岩地层中,其品质优良,接近于新疆和田玉。然而,前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宝石学、矿物学和岩石化学等方面,对影响玉矿成矿的地质因素少有涉及,其成矿元素Mg的来源众说纷纭,矿床成因类型仍未确定,成矿机理还有待阐述。本论文对制约成矿的地层化学成分、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等开展系统研究,以揭示其矿床成因类型和成矿机理,为发现更多优质的罗甸玉矿提供理论支撑。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综合研究确定罗甸玉的成矿作用类型为接触-热液交代叠生软玉矿床,而不是以往的接触交代型。该接触-热液交代叠生矿床类型在国内外尚无先例,因此为一种新的软玉矿床成因类型。其从四大寨组二段灰岩和硅质岩沉积开始,经历了基性岩床侵入作用和引发的接触热变质作用、岩床自身的自变质作用和对围岩发生的矽卡岩化作用和最后的花岗岩浆侵入导致的青磐岩化作用和气液交代变质作用和交代成矿作用,历时约200Ma。时间之长,地质作用和成矿作用之复杂,极为罕见。2.综合研究系统厘定了罗甸玉矿区的矿体赋存围岩特征、鉴别出成矿过程发生的三期岩浆作用事件和两期变质作用事件的组成、性质、年龄和时代。岩体赋存的围岩为四大寨组二段沉积于中晚二叠世,主要岩性为贫Mg、Fe、Al等成分的高纯度灰岩和可含不等量的灰质成分但也贫Mg硅质岩。三期岩浆作用中的第一期发生在二叠纪晚期,年龄为260Ma~256Ma,与峨眉山大岩浆岩省的同类岩石同龄,先后由远程侵入的辉绿岩床、中性岩囊和酸性岩脉组成。基性岩浆成分为演化岩浆,呈幕式侵入和输送。中性岩囊为基性岩浆结晶分异后底劈到新就位的玄武质岩浆中的产物,酸性岩脉为最晚期结晶分异的残余岩浆贯入的结果。第二期和第三期中酸岩浆作用分别发生在160Ma~170Ma和86Ma~90Ma,前者总体富Na,后者富K。第一期变质作用于辉绿岩床侵位期间,幕式侵入的基性岩浆在围岩中持续发生接触热变质,在幕间则发生过矽卡岩化作用,在期后发生辉绿岩床岩石的自变质作用。第二期变质作用与第三期86Ma~90Ma的富K中酸性岩脉侵入有关,以青磐岩化作用开始,以热液交代变质作用至成矿而终结。3.综合分析确定辉绿岩床岩石是罗甸玉关键成矿元素Mg提供者,而岩石中的单斜辉石分解则是Mg的重要物源。在整个成矿过程中,辉绿岩床分3次向围岩提供Mg。第一期变质作用中,玄武质岩浆多幕侵位的幕间,岩浆一定程度的冷却产生热液在岩床与围岩之间发生单向交代的矽卡岩化作用,第一次使岩浆中的Mg向围岩迁移;而第二次Mg输送受岩床期后的自变质作用控制。第三次的Mg输送则与第二期变质作用中的青磐岩化气液变质作用相关。第一次提供的Mg主要来自未固结的玄武质岩浆;第二、三次输送的Mg是通过单斜辉石分别分解为绿泥石和绿帘石,溶解出来的Mg2+提供。4.确定罗甸玉的成矿发生在喜马拉雅早期,而不是以往的海西晚期。成矿缘于~86Ma富K花岗岩脉的侵入作用,它首先导致先期自蚀变了的辉绿岩,包括岩囊、和164Ma~172Ma的中酸性脉岩还有该期先侵入的岩脉发生了青磐岩化气液变质作用。喜马拉雅早期叠加的热液交代作用成矿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使基性岩床中的单斜辉石继续分解出Mg并带入富含碱金属K和Na离子的岩浆水和变质水、大气降水的混合热液并带入围岩中,浸蚀原来赋存Mg的矿物如透辉石使之溶解,释出Mg,生成富Mg的矿液;第二阶段是这些矿液在合适的物化条件下最终玉化成矿。因此,罗甸玉与新疆和田玉不同(它的形成是在所谓的“成岩阶段”发生了透闪石对透辉石的交代反应),是溶解透辉石形成富Mg或高Mg的矿液(矿液形成阶段),而最后的阶段为矿液转变为软玉石的玉矿化阶段。5.研究第一次提出将辉石分解出的Mg、Fe、Al等多组分热液纯化为高Mg热液的机制,即蚀变过程中高Fe2+/(Fe2++Mg)值的铁绿泥石和理论上不含Mg绿帘石的形成吸纳了大量的Fe,提高矿液中的Mg纯度,为生成优质的白玉和青白玉创造了物质前提。总之,本研究基于罗甸玉形成的研究提出的接触-热液交代叠生软玉矿床类型、岩浆幕式输送过程中以接触热变质为主的幕间矽卡岩化作用、基性岩浆与硅质灰岩之间的单向交代作用、热液交代成矿中的矿液形成阶段和玉化阶段划分、蚀变过程中铁绿泥石和绿帘石的形成可提高Mg纯热液的作用机制观点和首次确定罗甸玉形成于喜马拉雅早期的结论,刷新了软玉石成矿作用机理的认识。
于会冬[2](2021)在《云南者桑金矿主要载金矿物标型特征及金矿成因、构造背景》文中提出云南富宁者桑金矿床是一个处于滇黔桂“金三角”构造地带中的卡林型金矿床。黄铁矿和毒砂为矿床的最佳标型矿物和重要载体矿物,不同类型黄铁矿的含金性与其化学成分等标型特征之间存在一定规律性。可以将本区矿石分为辉绿岩型、泥质板岩或粉砂岩型、泥灰岩型。三种矿石中黄铁矿晶形主要有五角十二面体和立方体,含金性由优到差依次为细粒破碎黄铁矿、细粒自形黄铁矿、粗粒破碎黄铁矿、粗粒自形黄铁矿和胶状黄铁矿。而毒砂的形态主要有针柱状、柱状、菱形,细粒毒砂的含金性优于粗粒毒砂。黄铁矿的元素特征表现为亏Fe亏S,毒砂则表现为亏As富S。另外黄铁矿的w(Co)/w(Ni)介于1.731~3.215之间,平均2.646(热液成因w(Co)/w(Ni)介于1~5之间),黄铁矿和毒砂晶形及主微量元素特征,指示者桑金矿床中-低温热液成因。通过收集前人关于三大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区含砷黄铁矿电子探针显微分析As、Au数据可知,Au主要以固溶体(Au+)赋存于黄铁矿结构中,仅有少量Au以纳米级颗粒金(Au0)参与黄铁矿结构,对本矿区不同矿石类型的砷黄铁矿和毒砂进行电子探针数据分析,As和Au的正相关关系及Au/As(mol%)比值低于Au在砷黄铁矿中的溶解度极限,根据前人研究表明该金很可能以Au+的形式存在于Au的络合物中。在热液成矿期,流体中富As,As进入黄铁矿和毒砂中,这便导致了As对S不均衡的置换,使黄铁矿及毒砂表面产生额外空穴和/或缺陷,砷黄铁矿和毒砂通过表面空穴和/或缺陷及As的活性在相对于Au0的不饱和成矿热液中浓缩Au,形成者桑卡林型金矿床。在矿床成因基础上,结合前人有关地质资料,了解滇黔桂地区乃至华南克拉通多金属多期矿化历史,得出成矿域卡林型金矿成矿的主体年代为印支期成矿(230-200 Ma)。燕山期(180-150 Ma和130 Ma)可能存在矿化,但其成矿作用相对较轻,主要是对印支晚期成矿的提取和改造叠加。此外,根据华南克拉通新元古代构造热事件,建立成矿区成矿模型,得出者桑卡林型金矿床是在华南克拉通和印支地块俯冲后的伸展构造环境中形成的。
钟宏,宋谢炎,黄智龙,蓝廷广,柏中杰,陈伟,朱经经[3](2021)在《近十年来中国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进展简述》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在近十年取得了众多重要进展。本文对中国岩浆型Cu-Ni-(PGE)硫化物和Fe-Ti-V矿床、斑岩型铜矿床、花岗岩型钨锡矿床、碳酸岩型稀土矿床、卡林型金矿床和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等的一些相关研究进展,以及原位分析技术和实验地球化学在矿床研究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了扼要论述。近十年来,造山带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寻找取得突破进展,岩浆通道系统被证实对巨量钒钛磁铁矿的堆积起关键作用;碰撞型斑岩铜矿的成矿模型更趋完善,花岗岩相关钨锡矿床的成矿过程与机制获得更精细刻画,碳酸岩型稀土矿床的形成时限被精确限定;华南大规模低温成矿的时限和动力学背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成矿物质来源和流体演化的认识更为深入;原位微区元素-同位素组成对精细刻画成矿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实验地球化学的应用初现端倪。此外,本文还对未来需要重视的几个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初步建议。
付嵩[4](2020)在《广西大瑶山西北龙围铜矿成矿时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瑶山西北部是广西重要的石英脉型铜矿产地,其中大量铜矿为SN向断裂控矿的石英脉型铜矿,选取龙围铜矿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观测并对矿区石英脉进行样品采集、测试、分析,用Re-Os同位素定年法,测试典型黄铜矿和黄铁矿的结晶年龄,结合岩石和矿物特征,确定大瑶山西北侧含铜石英脉型铜矿成矿年龄和矿床类型。龙围铜矿矿石具有典型的交代和碎裂结构,矿床中黄铁矿主要以被交代的斑晶和碎粒形式存在。黄铁矿明显被含铜热液交代充填,且黄铁矿普遍存在破碎现象,而交代和充填的黄铜矿和石英等矿物无明显的破碎现象,同时碎裂的黄铁矿存在明显迁移和旋转特征。表明黄铁矿结晶明显早于成矿热液和黄铜矿等结晶。矿石形成至少经历了黄铁矿结晶→被交代的黄铁矿碎裂→含铜热液充填交代→表生氧化蚀变几个阶段。本次测试的黄铁矿矿石中Ni/Co变化范围0~1.859%,平均0.29%(单位),对黄铁矿Co-Ni分布进行投图,主要落入沉积和岩浆成因分类区。黄铁矿中w(S)/w(Fe)的含量显示黄铁矿以内生热液型为主,有沉积物质的加入。因此推测斑晶黄铁矿是来自中浅部地层受岩浆热液作用形成的复杂溶体。研究区黄铜矿中Mo元素平均0.65%,小于黄铁矿0.933%的平均值。黄铁矿中大部分Pb/Zn>1,1<Co/Ni<5。黄铜矿中大部分Pb/Zn<1,Co/Ni>5,说明黄铜矿和黄铁矿来自两个性质不同的热液体系。其中被交代黄铁矿的形成与岩浆作用和浅部地层有关。交代物黄铜矿等金属矿物的结晶则来自性质与前期有较大差异的成矿热液系统。黄铁矿Re-Os同位素测年显示结晶时间为417±25Ma;黄铜矿Re-Os同位素测年显示结晶时间为243±18Ma。龙围铜矿是改造叠加型热液矿床,在加里东期岩浆与热液作用过程中于SN向容矿断层中结晶出黄铁矿,后经历脆性构造作用破碎形成碎裂黄铁矿碎斑,下泥盆统莲花山组地层形成后含铜热液灌入碎裂黄铁矿断层,交代充填形成改造叠加型热液铜矿床。
杜芷葳,叶会寿,毛景文,孟芳,曹晶,王鹏,魏征,丁建华[5](2020)在《陕西西沟钼矿床辉钼矿Re-Os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沟钼矿床是东秦岭黄龙铺地区近些年新发现和勘查的碳酸岩脉型钼矿床。钼矿体主要赋存于新太古界太华群变质岩内的石英方解石碳酸岩脉中,呈脉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辉钼矿主要呈浸染状、薄膜状、团块状分布于石英方解石碳酸岩脉中,成矿有关的围岩蚀变有钾长石化、硅化、黄铁矿化、萤石化、硬石膏化等。为查明西沟钼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确定矿床类型,文章开展了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6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模式年龄为(222.3±3.4)Ma~(226.6±3.7)Ma;加权平均年龄为(225.1±1.4)Ma;等时线年龄为(224.6±9.1)Ma,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硫化物和硫酸盐的S同位素组成、重晶石和方解石Sr-Nd同位素组成及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均指示:西沟钼矿的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地幔。根据其与华北陆块南缘其他碳酸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等对比,确定西沟钼矿床属碳酸岩型脉状矿床。成矿作用发生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造山的后碰撞伸展环境,由于软流圈物质上涌诱发富集岩石圈地幔发生低程度部分熔融,所形成的碳酸质流体携带钼等成矿物质上升,在NW-NWW向深断裂带沉淀富集成矿。
田杰鹏[6](2020)在《胶东栖蓬福矿集区中生代金多金属矿区域成矿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栖蓬福矿集区是胶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金铜钼铅锌等多金属成矿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发生大规模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华北和扬子克拉通陆陆碰撞以及太平洋板块向华北克拉通的俯冲作用为本区的成岩成矿提供动力环境。本文采用矿床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方法,对区内马家窑金矿、杜家崖金矿、香夼铜铅锌矿等典型矿床和侵入岩体进行研究,获得了成岩成矿年龄,分析控矿因素,总结成矿规律,进行成矿预测。获得如下认识:研究区内金多金属矿矿床类型主要为中低温热液脉型、斑岩-矽卡岩型以及层间滑脱拆离带型。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床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度、中-低盐度,低密度,且富含CO2的还原性质的热液体系,根据流体包裹体的温压条件综合分析认为金矿床成矿深度集中于3.5~8km。石英氢氧同位素结果表明斑岩-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以岩浆流体为主;中低温热液脉型和层间滑脱拆离带型金矿床,初始流体为岩浆流体,后期有大气水的混入。原位硫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成矿物质具有幔源岩浆特征;而中低温热液脉型和层间滑脱拆离带型矿床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铅同位素结果表明,中低温热液脉型和斑岩型多金属矿床具有壳幔混源的属性;层间滑脱拆离带型金矿铅的来源以上地壳和造山带为主。氦氩同位素结果显示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地幔流体参与成矿比例最高,其次为斑岩型多金属矿床,层间滑脱拆离带型金矿最低。采用黄铁矿等硫化物Rb-Sr同位素定年法、碳酸盐矿物Sm-Nd同位素定年法,首次精确获得马家窑金矿、大柳行金矿、杨家夼金矿和香夼铜铅锌矿的成矿年龄,分别为 123.4±2.9Ma、117.6±0.1Ma、123.5±8.1Ma和 125.8±3.8Ma。本区内燕山期发育晚侏罗世(160~145Ma)、早白垩世早期(130~126Ma)、早白垩世晚期(118~ll0Ma)三期岩浆活动,并伴随三期大规模成矿事件。其中金矿主要集中于早白垩世早期(123.5~117.6Ma)成矿。有色多金属矿床成矿可划分为三期:晚侏罗世的矽卡岩型钨钼矿(邢家山钨钼矿,158Ma);早白垩世早期的斑岩型铅锌矿(香夼铜铅锌矿,125.8Ma);早白垩世晚期的中低温热液脉型铜矿(王家庄铜矿,116.1Ma)。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结果表明,自ll0Ma以来,研究区内中生代岩体剥蚀深度约3.27~3.52km,剥蚀深度远小于矿床的成矿深度,说明研究区内矿床形成之后得到较好保存,目前区内矿床开采深度普遍较浅,深部仍有较大找矿潜力。
代作文[7](2020)在《西藏错那洞铍锡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喜马拉雅成矿带长期以来被认为属于中低温Pb-Zn-Ag-Au-Sb成矿带,对于带上稀有金属成矿的问题有人关注和思考,但一直没有找矿上的进展。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基于多年的勘查和研究工作,在藏南扎西康矿集区中部的错那洞穹隆构造中发现了错那洞Be-Sn-W多金属矿床。该矿床是特提斯喜马拉雅Pb-Zn-Ag-Au-Sb成矿带上发现的首个具有超大型成矿潜力的铍多金属矿床。因此,该矿床的发现打开了喜马拉雅成矿带寻找稀有金属矿床的窗口。然而,目前对该矿床还未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以岩相学、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全岩和单矿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等为主要研究手段,对错那洞Be-Sn-W多金属矿床开展了成矿作用研究,并建立了成矿模型。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错那洞穹隆中共发育三期淡色花岗岩,独居石U-Th-Pb测年结果结合文献中年代学数据,表明其分别形成于34~20Ma(变形二云母花岗岩)、20~18Ma(含石榴石二云母花岗岩)和16~15Ma(含石榴石白云母花岗岩)。在同位素组成上,花岗岩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与高喜马拉雅变质泥岩相似,岩浆电气石B同位素组成与陆壳相似;岩石地球化学上,岩石具有较高的Si O2、Al2O3和较低的Mg O、Mn O、Fe2O3T含量,铝饱和指数(A/CNK)≥1.1,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样品Rb/Sr比值和Ba含量呈负相关性;此外,岩石中存在大量富铝质矿物(如白云母、石榴石、电气石等),表明错那洞淡色花岗岩是高喜马拉雅结晶基底的变质泥岩通过白云母脱水熔融形成的S型过铝质花岗岩。错那洞淡色花岗岩具有显着的Eu、Sr、Ti负异常和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从弱定向二云母花岗岩→含石榴石二云母花岗岩→含石榴石白云母花岗岩,Eu、Sr、Ti负异常和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均增强,而暗色矿物和Ba、Sr等元素含量显着降低,结合定量分离结晶模拟计算,表明错那洞淡色花岗岩在形成过程中普遍经历了长石、黑云母、含Ti矿物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并且逐渐增强。错那洞淡色花岗岩具有较高的Be、Sn、W含量,并且随着岩浆演化程度的增高而形成富Be-Sn-W花岗岩,此外岩石还具有富B、F和还原性的特征,表明错那洞淡色花岗岩具有稀有金属成矿潜力,且分异程度越高成矿潜力越大。(2)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表明,错那洞Be-Sn-W多金属矿床完全受错那洞穹隆构造控制,并与穹隆中新生代淡色花岗岩具有密切的空间关系。该矿床共包括云英岩型Sn、伟晶岩型Be、矽卡岩型Be-W-Sn和热液脉型Be-Sn-W四种矿化类型。锡石U-Pb和云母40Ar-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错那洞穹隆中主要发生过两期Be-Sn-W多金属成矿作用:18~17Ma的云英岩型Sn矿化和15~14Ma的伟晶岩型Be、矽卡岩型Be-W-Sn和热液脉型Be-Sn-W矿化,分别与含石榴石二云母花岗岩(20~18Ma)和含石榴石白云母花岗岩(16~15Ma)形成年龄接近。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C-H-O同位素、白钨矿原位微量元素以及白钨矿和萤石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错那洞两期成矿作用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均为岩浆流体。金属硫化物具有与错那洞淡色花岗岩一致的S同位素组成,暗示岩体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以上数据表明,错那洞Be-Sn-W多金属矿床中早、晚两期成矿作用分别与含石榴石二云母花岗和含石榴石白云母花岗岩具有成因上的联系。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表明:云英岩型Sn矿化是含矿流体沸腾作用的结果;伟晶岩型Be矿化与岩浆演化晚期相分离相关;矽卡岩型Be-W-Sn矿化受含矿热液与穹隆幔部大理岩之间剧烈的水-岩反应支配;热液脉型Be-Sn-W矿化是成矿流体温度降低和建造水的加入共同作用的结果。
吕成帅[8](2020)在《新疆西天山哈尔达坂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哈尔达坂铅锌矿床位于西天山赛里木湖铅锌成矿带,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大型铅锌矿矿床。本论文围绕哈尔达坂铅锌矿床硫化物结构、微量元素与同位素组成及其所记录的成矿过程这一科学主题,通过开展矿物结构精细解析以及微区微量元素与同位素多元示踪的研究,查明哈尔达坂各阶段硫化物微量元素组成及变化规律,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结合矿床地质特征与以往研究成果,阐明哈尔达坂铅锌矿成矿过程,厘定矿床成因类型。哈尔达坂铅锌矿体主要赋存于中元古界长城系哈尔达坂群上亚群(Chhrb)中,赋矿围岩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含炭质微晶灰岩、细晶灰岩等。哈尔达坂铅锌矿床的矿物组合比较简单,金属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和少量的黄铜矿、磁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白云石、方解石和少量的重晶石。矿床中的闪锌矿根据其与方铅矿的共生关系可分为两种,Fe的含量为0.28-7.06%,颜色可从深褐色变至浅黄色,较低的Cd含量和较高的Zn/Cd比值,反映闪锌矿形成于中温环境。根据与黄铁矿和磁黄铁矿共生的闪锌矿中FeS的分子占比,估计该矿床中闪锌矿的形成温度为250260℃和150175℃。该矿床中的黄铁矿发育多种结构,根据LA-ICP-MS研究,可识别出三期黄铁矿,分别代表了哈尔达坂铅锌矿床形成的三个阶段:同生沉积期、成岩变质期和热液成矿期。哈尔达坂铅锌矿床闪锌矿的δ34S值为8.4‰18.3‰,平均值为15.0‰,反映了成矿阶段的还原硫主要是由海水硫酸盐经过热化学还原反应形成。早期同生沉积时期形成的黄铁矿(Py1)其δ34S值为3.98.1‰,反映本期次黄铁矿中的还原硫来自于岩浆热液。形成矿床的金属元素来自于围岩地层。闪锌矿Rb-Sr等时线年龄为432±45Ma,为早古生代矿床。哈尔达坂铅锌矿床不同于典型的SEDEX铅锌矿床,其海底喷流沉积过程为矿床的形成提供矿源层,主成矿过程为同生沉积阶段之后的热液交代成矿过程,成矿物质来源于热液流体对深部矿源层的循环萃取。结合矿床的地质特点、矿床的形成时代以及成矿物质来源,厘定哈尔达坂铅锌矿床为同生沉积(SEDEX)—热液交代型矿床。
李洪梁[9](2020)在《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扎西康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提斯喜马拉雅(TH)东段扎西康矿集区中新世造山型金矿床的首次发现与报道证实,造山型金矿床不止产于主碰撞挤压构造环境,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同样可发育造山型金成矿作用。以扎西康矿集区马扎拉金矿床和新近发现的明赛和姐纳各普金矿床为重点研究对象,系统剖析各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示踪成矿流体与物质来源,查明控矿因素,厘定成矿时代及动力学背景,建立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模式,探讨金成矿作用,丰富和完善大陆碰撞金成矿作用理论,对矿集区与区域找矿具有指导意义。扎西康矿集区内的造山型金矿床形成于19~17 Ma,处于印度—欧亚大陆后碰撞伸展阶段(<25 Ma),矿体严格受伸展断裂构造控制;金属矿物主要以自然金、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为主,含少量磁铁矿、辉砷镍矿、黝铜矿,而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铁白云石、方解石、绿泥石以及高岭石等;围岩蚀变以黄铁矿化、毒砂化、硅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为主;矿床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毒砂,其次为石英和粘土矿物。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与激光拉曼成分分析显示,明赛、姐纳各普和马扎拉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以CO2-H2O型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分别集中在270~290℃、230~270℃和230~260℃之间,平均盐度为3.8 wt%Na Cl.eqv、3.4 wt%Na Cl.eqv和3.6 wt%Na Cl.eqv,平均密度为平均0.82 g/cm3、0.84 g/cm3和0.85 g/cm3,属富CO2的中温、低盐度、低密度的H2O-Na Cl-CO2-(CH4-N2)体系,成矿压力与深度分别为73.88 Mpa、6.98 km,64.90 Mpa、6.50 km和62.84 Mpa、6.39 km;多元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指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壳源变质流体,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深源。综合分析认为,由藏南拆离系(STDS)伸展拆离活动及由此引发的错那洞片麻岩穹窿成穹伸展改变了地壳应力状态,诱发下地壳强烈的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脱流体,形成富CO2的变质流体,携带来自于深源的成矿物质,以Au(HS)2-络合物的形式沿南北向裂谷运移至地壳浅部,与改造型大气饱和水或建造水混合,在运移至层间破碎带及南北向高角度正断层等张性空间时,压力骤降,导致流体沸腾、相分离,诱发Au的快速高效沉淀、成矿。通过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YS)内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在控矿构造、矿床地球化学和成矿动力学背景方面差异显着。结合区域地质演化认为,喜马拉雅带存在2期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过程相关的金成矿作用,即始新世主碰撞挤压背景下,与俯冲的特提期洋壳板片的回卷和断离过程相关的金成矿作用,以及中新世后碰撞伸展背景下,与藏南拆离系(STDS)伸展及由此引发的片麻岩穹窿成穹伸展作用相关的金成矿作用。
王晰[10](2020)在《大兴安岭南段巴彦包勒格矿床银多金属成矿作用及外围成矿预测》文中研究表明巴彦包勒格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境内,是大兴安岭南段东坡突泉-林西晚古生代、中生代铁(锡)-铜-铅-锌-银-铌(钽)成矿带上新发现的典型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矿体主要产于早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与二叠系林西组的接触带内及附近的地层中,明显受北东向断裂控制,主要呈脉状产出,在走向和倾向上延伸均较稳定,整体上呈现“西银东锌”、“上银下锌”的特征。根据野外调研和室内岩相学、矿相学研究,将巴彦包勒格银多金属矿床的成矿过程划分为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氧化期,其中热液成矿期可划分为石英-毒砂-黄铁矿阶段(Ⅰ)、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和方解石-硫化物-银矿物阶段(Ⅲ),其中,第Ⅲ成矿阶段为银的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及C、H、O同位素结果显示,巴彦包勒格矿床的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中低盐度的NaCl-H2O-CO2热液体系,成矿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晚期有少量大气降水混入;流体不溶混作用是导致金属硫化物析出沉淀成矿的主要机制。闪锌矿和黄铁矿等硫化物中S、Pb及Rb-Sr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成矿物质部分源自壳幔混合的中酸性岩浆,部分来自于二叠系林西组。巴彦包勒格矿区内花岗闪长斑岩与银多金属成矿作用在时间、空间及成因上具有密切的关系,应为成矿岩体。LA-MC-ICP-MS锆石U-Pb法测年结果表明,成矿岩体花岗闪长斑岩和矿区内的闪长玢岩脉成岩年龄分别为130±1Ma和125±1Ma;矿床外围规模较大的花岗斑岩和碱长花岗岩的侵位年龄分别为135±1Ma和133±1Ma;矿石中8件硫化物样品(闪锌矿和黄铁矿)的Rb-Sr等时线法测年结果为130.4±2.3 Ma(其中6件闪锌矿样品的Rb-Sr等时线法年龄为129.9±2.9 Ma),表明矿区及外围的成岩成矿时代集中在早白垩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矿区的花岗闪长斑岩和闪长玢岩为典型的I型花岗岩,外围的花岗斑岩和碱长花岗岩为A型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全岩Sr-Nd-Pb同位素及锆石Hf同位素组成示综其成岩物质来自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幔源新生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成矿成岩时代及构造背景判别结果,认为巴彦包勒格矿床形成于与古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有关的俯冲后陆壳伸展环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巴彦包勒格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及大兴安岭南段多金属矿床区域成矿模式。通过大兴安岭南段已知中-大型银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类型、成岩成矿时代等方面资料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总结了区域银多金属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时间上,银多金属矿床主要集中在270-230Ma和150-130Ma两个成矿期,且多数矿床形成于晚侏罗-早白垩世(150-130Ma);空间上,银多金属矿床的赋矿地层主要为二叠纪沉积地层或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受NW向或NE向构造控制明显,且多与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巴彦包勒格银多金属矿区及外围的二叠系林西组沉积岩、侏罗系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和中酸性脉岩等112件岩石样品中Au、Ag、Cu、Pb、Zn、Mo、W、Sb、Sn等9种成矿元素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巴彦包勒格矿区内的花岗闪长斑岩是银多金属矿化成矿物质的主要贡献者,其次为二叠系林西组地层;北东向断裂构造为成矿提供运输和储存的通道和空间。综合区域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以及近年在矿区及外围矿产地质调查中获得的基础地质、矿化蚀变、激电异常和高精磁异常特征等多元异常信息,开展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在矿区的南部外围圈定出2个具有良好找矿潜力的找矿靶区。
二、热液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的同位素示踪新技术和金属矿床直接定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液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的同位素示踪新技术和金属矿床直接定年(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罗甸玉矿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软玉矿床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全球主要软玉矿床成因与存在问题 |
1.2.2 罗甸玉矿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和方案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概况、工作量和选题的创新性和特色及主要研究成果 |
1.5.1 论文概况 |
1.5.2 与本研究有关的工作量 |
1.5.3 创新点与特色 |
1.5.4 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构造和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1 地层系统特征 |
2.2.2 岩浆作用 |
2.2.3 变质作用 |
2.2.4 构造事件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赋矿地层特征 |
3.2 含矿带及矿体特征 |
3.2.1 含矿带特征 |
3.2.2 矿体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3.3.1 矿石类型 |
3.3.2 矿石组分 |
3.3.3 结构构造 |
3.3.4 物理光学特征 |
第四章 矿床围岩的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 |
4.1 剖面特征 |
4.1.1 罗暮四大寨组剖面(KPM07) |
4.1.2 罗悃上饶四大寨组剖面(LD16) |
4.2 岩石类型和岩相学特征 |
4.3 地球化学特征 |
4.4 讨论 |
4.4.1 四大寨组地层化学成分特点 |
4.4.2 四大寨组硅质岩成因和沉积盆地环境条件及其水化学成分 |
4.4.3 四大寨组与区域上的栖霞组、茅口组的比较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性侵入岩的岩石特征与成因 |
5.1 基性岩体的产状和岩相分带 |
5.2 岩石类型和岩相学特征 |
5.3 锆石U-Pb测年及Hf同位素 |
5.3.1 锆石特征 |
5.3.2 年龄分析结果 |
5.3.3 Hf同位素分析结果 |
5.4 辉石矿物化学特征 |
5.5 岩石地球化学 |
5.5.1 主量元素 |
5.5.2 微量与稀土元素 |
5.5.3 构造环境 |
5.6 讨论 |
5.6.1 多幕岩浆侵位 |
5.6.2 基性岩床的就位深度 |
5.6.3 岩浆分异作用 |
5.6.4 罗甸高Ti与低Ti辉绿岩的成因 |
5.7 小结 |
第六章 中酸性侵入岩的岩石特征与成因 |
6.1 岩体产状 |
6.1.1 中性岩囊 |
6.1.2 中酸性岩脉 |
6.2 岩石类型和岩相学特征 |
6.2.1 岩囊中性岩 |
6.2.2 岩脉中性岩 |
6.2.3 岩脉酸性岩 |
6.3 锆石年代学 |
6.3.1 样品采集与加工处理 |
6.3.2 分析结果 |
6.4 岩石地球化学 |
6.4.1 主量元素 |
6.4.2 微量元素 |
6.5 讨论 |
6.5.1 罗甸中性岩浆岩的年龄和岩浆作用期次 |
6.5.2 中性岩囊和中酸性脉岩的成因 |
6.6 小结 |
第七章 接触热变质作用和气液变质作用 |
7.1 接触热变质作用 |
7.1.1 接触变质带特征 |
7.1.2 岩石类型及岩相学特征 |
7.1.3 特征变质矿物结构关系 |
7.1.4 特征变质矿物的EDS谱图 |
7.1.5 岩石化学特征 |
7.2 侵入岩的气液变质作用 |
7.2.1 气液变质岩的产状 |
7.2.2 岩石类型和岩相学特征 |
7.2.3 变质矿物化学成分特征 |
7.2.4 岩石化学特征 |
7.3 气液变质岩锆石测年 |
7.3.1 样品采集与加工处理 |
7.3.2 分析结果 |
7.4 讨论 |
7.4.1 接触热变质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鉴别 |
7.4.2 单向对流矽卡岩化作用 |
7.4.3 接触递增变质带特征和温度条件估计 |
7.4.4 绿泥石化和青磐岩化引起的成分改变 |
7.4.5 绿泥石化和青磐岩化作用年龄 |
7.5 小结 |
第八章 罗甸玉同位素测定和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
8.1 锆石定年 |
8.2 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 |
8.2.1 氢氧同位素 |
8.2.2 硅同位素 |
8.3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
8.3.1 流体包里体显微岩相学特征 |
8.3.2 流体包里体温度和盐度 |
8.3.3 流体包裹体密度 |
8.3.4 成矿深度 |
8.4 罗甸玉的成矿年龄 |
8.5 小结 |
第九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机理 |
9.1 罗甸玉的成矿物质来源 |
9.1.1 钙和硅的来源 |
9.1.2 镁的来源 |
9.2 成矿作用和矿床成因类型 |
9.3 成矿机理和成矿模式 |
9.3.1 成矿机理 |
9.3.2 成矿模式 |
9.4 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Ⅰ 实验分析方法 |
1 锆石LA-ICP-MS原位U-Pb定年 |
2 锆石Lu-Hf同位素测试 |
3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4 单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
5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及流体成分 |
6 氢氧同位素分析 |
7 硅同位素分析 |
附件Ⅱ本文测试分析数据汇总表 |
附第4 章测试分析数据 |
附第5 章测试分析数据 |
附第6 章测试分析数据 |
附第7 章测试分析数据 |
附第8 章测试分析数据 |
(2)云南者桑金矿主要载金矿物标型特征及金矿成因、构造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
1.2 卡林型金矿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卡林型金矿金的赋存状态研究现状 |
1.2.2 卡林型金矿年代学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大地构造格局 |
2.2 区域地层 |
2.2.1 寒武系 |
2.2.2 奥陶系 |
2.2.3 泥盆系 |
2.2.4 石炭系 |
2.2.5 二叠系 |
2.2.6 三叠系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活动 |
2.5 区域矿产概况 |
第3章 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矿区构造 |
3.3 矿区岩浆岩 |
3.4 矿体特征 |
3.5 矿石特征 |
3.5.1 矿石类型 |
3.5.2 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 |
3.6 围岩蚀变及矿化特征 |
3.7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 |
第4章 主要载金矿物标型特征 |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 |
4.2 黄铁矿和毒砂形态标型 |
4.2.1 三种矿石类型黄铁矿形态标型 |
4.2.2 三种矿石类型毒砂形态标型 |
4.3 黄铁矿和毒砂含金性标型 |
4.4 黄铁矿和毒砂主微量元素特征分析 |
4.5 金的赋存状态浅析 |
4.6 金的富集机制 |
4.6.1 脱碳作用与硫化作用 |
4.6.2 成矿过程中Co、Ni、As元素的代入 |
4.6.3 Au元素可能富集沉淀机制 |
第5章 金三角卡林型金矿床多期矿化历史 |
5.1 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成矿的精确年代格架 |
5.2 华南地区中生代多金属矿化 |
5.3 华南成矿区的新地球动力学模型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近十年来中国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进展简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岩浆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1.1 岩浆硫化物矿床 |
1.1.1 造山带找矿工作取得突破 |
1.1.2 成矿构造背景的新认识 |
1.1.3 揭示岩浆通道系统中硫化物熔体的运移和聚集机制 |
1.1.4 贱金属硫化物中铂族元素的赋存状态新认识 |
1.2 岩浆氧化物矿床 |
1.2.1 成矿母岩浆恢复取得突破性进展 |
1.2.2 钒钛磁铁矿矿床的成因争议 |
1.2.3 建立钒钛磁铁矿的岩浆通道成矿模型 |
2 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2.1 碰撞型斑岩铜矿成矿模型的创新 |
2.2 斑岩铜矿成矿过程的精细刻画 |
2.3 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研究进展 |
3 与花岗岩相关的钨锡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3.1 钨锡成矿时代的精确限定 |
3.2 钨锡富集过程与机制的精细刻画 |
3.3 幔源物质参与钨锡成矿的新认识 |
4 碳酸岩型稀土元素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4.1 碳酸岩型稀土矿床成矿时限的精确厘定 |
4.2 揭示碳酸岩型稀土矿床的物质来源和成因机制 |
5 低温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5.1 卡林型金矿床 |
5.1.1 成矿年代和动力学背景 |
5.1.2 成矿物质来源、流体演化和成矿作用过程 |
5.1.3 区域成矿作用对比 |
5.2 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 |
5.2.1 成矿年代学与成矿动力学背景 |
5.2.2 硫化物微量元素组成及矿床成因类型 |
5.2.3 成矿物质基础和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 |
(1)成矿物质来源。 |
(2)碳酸盐岩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
(3)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 |
5.2.4 区域成矿模型 |
6 原位分析技术在矿床研究中的应用 |
6.1 矿石矿物/副矿物微区原位U-Pb定年 |
6.2 同位素组成微区原位分析 |
6.3 单矿物微量元素组成微区原位分析 |
6.4 单个流体包裹体组成研究 |
7 实验地球化学在矿床研究中的应用 |
8 结语 |
(4)广西大瑶山西北龙围铜矿成矿时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区石英脉型铜矿床 |
1.2.2 相对年代学研究 |
1.2.3 Re-Os测年研究 |
1.2.4 研究区成矿年龄研究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工作概况 |
1.5.1 技术路线 |
1.5.2 可行性分析 |
1.5.3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区域概况 |
2.1.1 区域地层 |
2.1.2 区域构造 |
2.1.3 区域岩浆岩 |
2.1.4 矿产资源 |
第3章 龙围铜矿床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2.1 断层 |
3.2.2 节理 |
3.2.3 褶皱 |
3.3 岩浆岩 |
3.4 矿体特征 |
3.5 矿石构造 |
3.6 矿石结构 |
3.7 蚀变与变质 |
第4章 岩石矿物学分析 |
4.1 采样 |
4.2 测试方法 |
4.3 测试结果 |
4.4 矿石的交代结构和碎裂结构 |
4.4.1 矿石的交代结构 |
4.4.2 矿石的碎裂结构 |
4.5 黄铁矿成因 |
4.6 黄铁矿的碎裂 |
4.7 黄铜矿物源 |
第5章 成矿年限及意义 |
5.1 采样 |
5.2 样品描述 |
5.3 测试方法 |
5.3.1 Re-Os同位素定年 |
5.3.2 断层泥伊利石K-Ar定年 |
5.4 加里东期成矿基础 |
5.4.1 黄铁矿的结晶年龄 |
5.4.2 加里东期岩浆活动 |
5.4.3 加里东期的与铜有关的矿床 |
5.5 印支期热液成矿 |
5.5.1 黄铜矿的结晶年龄 |
5.5.2 印支期岩浆活动 |
5.6 龙围矿区成矿时代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陕西西沟钼矿床辉钼矿Re-Os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矿床地质 |
3 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 |
3.1 Re-Os同位素年代学 |
3.2 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 |
4 测试结果 |
4.1 Re-Os同位素年代学 |
4.2 S同位素组成 |
4.3 Sr-Nd同位素组成 |
4.4 C-O同位素组成 |
5 讨论 |
5.1 成矿时代 |
5.2 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 |
5.3 成矿作用与成矿机制 |
6 结论 |
(6)胶东栖蓬福矿集区中生代金多金属矿区域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基础地质 |
1.2.2 物化探工作 |
1.2.3 矿产勘查工作 |
1.2.4 以往科研工作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3.1 区域岩浆活动 |
1.3.2 矿床地质特征 |
1.3.3 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来源 |
1.3.4 成矿时代 |
1.3.5 区域成矿规律、成矿后变化保存及成矿预测 |
1.4 技术路线 |
1.4.1 资料系统收集 |
1.4.2 野外地质观测 |
1.4.3 岩相学和矿相学研究 |
1.4.4 岩石地球化学测试 |
1.4.5 流体包裹体研究 |
1.4.6 H-O-S-Pb-He-Ar同位素测试 |
1.4.7 年代学测试 |
1.4.8 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 |
1.4.9 区域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
1.5 论文结构与完成工作量 |
1.5.1 论文结构 |
1.5.2 完成实物工作量 |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新太古界地层 |
2.1.2 古元古界地层 |
2.1.3 新元古界地层 |
2.1.4 中生界地层 |
2.1.5 新生界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 |
2.2.2 韧性剪切带 |
2.2.3 脆性断裂构造 |
2.3 区域岩浆活动 |
2.3.1 中新太古代侵入岩 |
2.3.2 古元古代侵入岩 |
2.3.3 中生代侵入岩 |
2.4 区域矿产概况 |
3.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
3.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3.1.1 区域重力异常特征 |
3.1.2 区域磁场特征 |
3.1.3 重磁异常与矿化的关系 |
3.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4. 矿床地质特征 |
4.1 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
4.1.1 马家窑金矿 |
4.1.2 西陡崖金矿 |
4.1.3 大柳行金矿 |
4.1.4 笏山金矿 |
4.1.5 王家庄铜矿 |
4.2 层间滑脱拆离带型矿床 |
4.2.1 杜家崖金矿 |
4.3 斑岩-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 |
4.3.1 邢家山钨钼矿 |
4.3.2 香夼铜铅锌矿 |
5. 区域成矿作用 |
5.1 成矿流体特征及物质来源 |
5.1.1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1.2 H-O同位素组成 |
5.1.3 原位S同位素 |
5.1.4 Pb同位素 |
5.1.5 He-Ar同位素 |
5.2 成矿时代研究 |
5.2.1 Rb-Sr同位素年代学 |
5.2.2 Sm-Nd同位素年代学 |
5.2.3 Re-Os同位素年代学 |
5.2.4 讨论 |
5.3 区域控矿因素 |
5.3.1 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与成矿 |
5.3.2 中生代花岗岩与成矿 |
5.3.3 构造与成矿 |
5.3.4 围岩蚀变与成矿 |
5.4 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 |
5.4.1 基底构造演化与成矿 |
5.4.2 上叠构造演化与成矿 |
5.5 成矿后变化与保存 |
5.5.1 实验方法 |
5.5.2 热年代学结果 |
5.5.3 磷灰石热史模拟分析 |
5.6 成矿预测 |
5.6.1 成矿远景区的圈定 |
5.6.2 最小预测区的圈定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7)西藏错那洞铍锡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 |
1.2.1 铍稀有金属研究现状 |
1.2.2 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研究现状 |
1.2.3 错那洞穹隆研究现状 |
1.2.4 错那洞稀有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完成实物工作量 |
1.7 本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格架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东西向断裂 |
2.3.2 南北向断裂 |
2.3.3 藏南拆离系 |
2.3.4 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隆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新元古代岩浆岩 |
2.4.2 古生代岩浆岩 |
2.4.3 中生代岩浆岩 |
2.4.4 新生代岩浆岩 |
2.5 区域变质岩 |
2.6 区域矿产 |
第3章 扎西康矿集区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1.1 古生界 |
3.1.2 三叠系 |
3.1.3 侏罗系 |
3.1.4 第四系 |
3.2 构造 |
3.3 岩浆岩 |
3.3.1 早白垩世双峰式岩浆岩 |
3.3.2 新生代岩浆岩 |
3.4 变质岩 |
3.4.1 区域变质作用 |
3.4.2 动力变质作用 |
3.4.3 接触变质作用 |
3.5 矿产 |
第4章 错那洞矿床地质特征 |
4.1 穹隆构造 |
4.1.1 下部单元(核部) |
4.1.2 中部单元(滑脱系或幔部) |
4.1.3 上部单元(边部或盖层) |
4.1.4 穹隆中侵入岩 |
4.2 矿体空间分布 |
4.2.1 昌明Be-W矿段 |
4.2.2 祥林Be-Sn-W矿段 |
4.2.3 董杰Be-W矿段 |
4.2.4 日纳Be-W矿段 |
4.3 矿体和矿石特征 |
4.3.1 矽卡岩型Be-W-Sn矿体 |
4.3.2 热液脉型Be-Sn-W矿体 |
4.3.3 伟晶岩型Be矿体 |
4.3.4 云英岩型Sn矿体 |
4.4 围岩蚀变 |
4.5 成矿期次 |
第5章 错那洞淡色花岗岩成岩过程 |
5.1 独居石U-Th-Pb年代学 |
5.1.1 分析方法 |
5.1.2 分析结果 |
5.2 全岩主量元素 |
5.2.1 分析方法 |
5.2.2 分析结果 |
5.3 全岩微量元素 |
5.3.1 分析方法 |
5.3.2 分析结果 |
5.4 全岩Sr-Nd同位素 |
5.4.1 分析方法 |
5.4.2 分析结果 |
5.5 电气石化学成分和B同位素 |
5.5.1 分析方法 |
5.5.2 分析结果 |
第6章 错那洞铍锡钨多金属矿床成矿年代学 |
6.1 锡石U-Pb同位素年代学 |
6.1.1 分析方法 |
6.1.2 分析结果 |
6.2 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 |
6.2.1 分析方法 |
6.2.2 分析结果 |
第7章 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 |
7.1 包裹岩相学特征 |
7.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7.2.1 分析方法 |
7.2.2 分析结果 |
7.3 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LRM)分析 |
7.3.1 分析方法 |
7.3.2 分析结果 |
7.4 H-O同位素 |
7.4.1 分析方法 |
7.4.2 分析结果 |
7.5 C-O同位素 |
7.5.1 分析方法 |
7.5.2 分析结果 |
7.6 白钨矿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 |
7.6.1 分析方法 |
7.6.2 分析结果 |
7.7 白钨矿、萤石Sr-Nd同位素 |
7.7.1 分析方法 |
7.7.2 分析结果 |
7.8 硫同位素 |
7.8.1 分析方法 |
7.8.2 分析结果 |
第8章 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型 |
8.1 错那洞淡色花岗岩成因与成矿潜力 |
8.1.1 成岩时代 |
8.1.2 源区特征 |
8.1.3 岩石成因 |
8.1.4 错那洞淡色花岗岩稀有金属成矿潜力 |
8.2 错那洞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型 |
8.2.1 成矿时代 |
8.2.2 成矿流体特征 |
8.2.3 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 |
8.2.4 成矿物质来源 |
8.2.5 成矿机理 |
8.2.6 成矿模型 |
8.3 喜马拉雅Be-Sn-W-Pb-Zn-Ag-Sb-Au成矿潜力与找矿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8)新疆西天山哈尔达坂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现状 |
1.1.1 沉积岩容矿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
1.1.2 哈尔达坂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
1.2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1 选题依据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2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研究区矿产概述 |
3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矿体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3.4 围岩的岩相学特征 |
3.5 成矿期次划分 |
4 硫化物元素组成特征 |
4.1 样品与分析方法 |
4.2 分析结果 |
4.2.1 闪锌矿成分特征 |
4.2.2 黄铁矿成分特征 |
4.3 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
4.3.1 闪锌矿 |
4.3.2 黄铁矿 |
5 成矿物质来源:硫化物原位微区S同位素研究 |
5.1 样品与分析方法 |
5.2 分析结果 |
5.3 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
6 成矿时代:闪锌矿RB-SR测年的约束 |
6.1 样品与分析方法 |
6.2 分析结果 |
6.3 讨论 |
7 矿床成因探讨 |
7.1 控矿因素 |
7.1.1 成矿背景 |
7.1.2 地层与构造的控矿作用 |
7.2 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过程分析 |
7.2.1 成矿物质来源 |
7.2.2 成矿过程 |
7.3 矿床成因探讨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研究生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
附表 |
(9)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扎西康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 |
1.2.1 造山型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2 藏南造山型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3 扎西康矿集区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与完成工作量 |
1.4.1 论文结构 |
1.4.2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与演化 |
2.2 区域地层 |
2.2.1 古生界(Pz) |
2.2.2 三叠系(T) |
2.2.3 侏罗系(J)—白垩系(K)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2.3.1 断裂构造 |
2.3.2 褶皱构造 |
2.3.3 穹窿构造 |
2.4 区域岩浆作用 |
2.4.1 白垩纪岩浆岩 |
2.4.2 渐新世岩浆岩 |
2.4.3 中新世岩浆岩 |
2.5 区域变质作用 |
2.6 区域矿产 |
第3章 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
3.1 明赛金矿床 |
3.1.1 矿区地质特征 |
3.1.2 矿体地质特征 |
3.1.3 Au的赋存状态 |
3.2 姐纳各普金矿床 |
3.2.1 矿区地质特征 |
3.2.2 矿体地质特征 |
3.2.3 Au的赋存状态 |
3.3 马扎拉金矿床 |
3.3.1 矿区地质特征 |
3.3.2 矿体地质特征 |
3.3.3 Au的赋存状态 |
3.4 小结 |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1 流体包裹体 |
4.1.1 样品与分析测试方法 |
4.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与成分特征 |
4.1.3 均一温度、盐度与密度 |
4.1.4 成矿压力与深度 |
4.2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1 样品与分析测试方法 |
4.2.2 H-O同位素组成 |
4.2.3 He-Ar同位素组成 |
4.2.4 S-(Pb)同位素组成 |
4.3 讨论 |
4.3.1 成矿流体特征 |
4.3.2 成矿流体来源 |
4.3.3 成矿物质来源 |
4.4 小结 |
第5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作用 |
5.1 成矿年代学 |
5.1.1 明赛金矿床绢云母Ar-Ar定年 |
5.1.2 姐纳各普金矿床绢云母Ar-Ar定年 |
5.1.3 马扎拉金矿床成矿年龄限定 |
5.2 控矿要素 |
5.2.1 地层与成矿 |
5.2.2 构造与成矿 |
5.2.3 岩浆活动与成矿 |
5.3 矿床成因 |
5.3.1 热液金矿床的分类 |
5.3.2 矿床成因 |
5.4 成矿动力学背景 |
5.5 成矿模式 |
5.5.1 成矿流体的形成 |
5.5.2 金迁移的介质 |
5.5.3 金迁移的驱动力及机制 |
5.5.4 金的沉淀机制 |
第6章 区域对比与找矿潜力分析 |
6.1 与藏南典型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的差异性 |
6.1.1 成矿动力学背景 |
6.1.2 控矿构造 |
6.1.3 矿床地球化学 |
6.2 矿集区找矿潜力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大兴安岭南段巴彦包勒格矿床银多金属成矿作用及外围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及地理概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3.1 低温热液矿床研究现状 |
1.3.2 研究区区域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3.3 基础地质与矿产勘查现状 |
1.3.4 成矿预测研究 |
1.3.5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项目依托与实物工作量 |
1.6 主要进展与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成矿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元古界 |
2.1.2 古生界 |
2.1.3 中生界 |
2.1.4 新生界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构造 |
2.2.2 断裂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古生代侵入岩 |
2.3.2 中生代侵入岩 |
2.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6 区域矿产特征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时代 |
3.1 矿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矿体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3.4 围岩蚀变特征 |
3.5 成矿期次及成矿阶段 |
3.6 成岩成矿时代 |
3.6.1 样品和测试方法 |
3.6.2 测试结果 |
3.6.3 成岩成矿时代 |
第4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机制 |
4.1 花岗闪长斑岩与银多金属成矿的关系 |
4.2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与成矿流体特征 |
4.2.1 样品和测试方法 |
4.2.2 测试结果 |
4.2.3 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 |
4.3 成岩成矿物质来源 |
4.3.1 样品和测试方法 |
4.3.2 测试结果 |
4.3.3 成矿物质来源 |
4.4 成因类型与成矿机制 |
4.4.1 矿床成因类型 |
4.4.2 成矿机制 |
第5章 区域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 |
5.1 区域早白垩世岩浆作用 |
5.1.1 样品描述 |
5.1.2 测试方法 |
5.1.3 测试结果 |
5.1.4 岩石成因及源区特征 |
5.1.5 成岩成矿构造背景及演化 |
5.2 区域成矿作用 |
5.2.1 成矿流体特征 |
5.2.2 成矿物质来源 |
5.2.3 区域成岩成矿过程 |
5.3 区域成矿规律 |
5.3.1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
5.3.2 空间分布规律 |
5.3.3 时间分布规律 |
5.4 巴彦包勒格矿区成矿规律 |
5.4.1 地层、岩体含矿性分析 |
5.4.2 地层控矿规律 |
5.4.3 岩浆控矿规律 |
5.4.4 构造控矿规律 |
第6章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
6.1 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 |
6.2 示矿信息提取 |
6.2.1 地质信息 |
6.2.2 物探信息 |
6.2.3 化探信息 |
6.3 靶区圈定及评价 |
第7章 主要结论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热液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的同位素示踪新技术和金属矿床直接定年(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罗甸玉矿床成因研究[D]. 黄勇.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2]云南者桑金矿主要载金矿物标型特征及金矿成因、构造背景[D]. 于会冬.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3]近十年来中国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进展简述[J]. 钟宏,宋谢炎,黄智龙,蓝廷广,柏中杰,陈伟,朱经经.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4)
- [4]广西大瑶山西北龙围铜矿成矿时限研究[D]. 付嵩.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7)
- [5]陕西西沟钼矿床辉钼矿Re-Os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杜芷葳,叶会寿,毛景文,孟芳,曹晶,王鹏,魏征,丁建华. 矿床地质, 2020(04)
- [6]胶东栖蓬福矿集区中生代金多金属矿区域成矿作用[D]. 田杰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7]西藏错那洞铍锡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代作文.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8]新疆西天山哈尔达坂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D]. 吕成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9]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扎西康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李洪梁.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10]大兴安岭南段巴彦包勒格矿床银多金属成矿作用及外围成矿预测[D]. 王晰.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