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及其相关争议(论文文献综述)
江秀敏,黄欣欣,金丽珠,陈雪周,卞燕,王武兰,张玲玲,俞秀玲,俞晓燕[1](2018)在《阴道分娩疼痛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阴道分娩产妇产程中疼痛值、疼痛部位和性质的变化趋势,为建立分娩疼痛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的问卷对222例产妇进行调查,从产妇宫口扩张12 cm开始,调查产妇整个产程不同时点的疼痛评分、疼痛性质和部位,并追踪到分娩后1h回顾最痛点。结果随着宫口扩大,产妇的疼痛值上升,直到宫口扩张78 cm时达峰值,维持至宫口开全,分娩时疼痛值下降(P<0.05)。分娩期疼痛以中、重度为主,疼痛性质在宫口扩张期以压榨性痛及痉挛性痛为主,分娩时以撕裂样痛为主。影响疼痛的主要因素为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陪伴分娩及缩宫素使用等。随着疼痛值的升高,不同程度上增加产后出血量,缩短产程。结论宫口开710 cm是整个产程中产妇疼痛最剧烈时段,表现为压榨性疼痛,据此建议开展多中心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分娩期疼痛干预模式,如适时指导产妇体位改变、助产士陪伴等减痛干预。
Chris Dong(董俊)[2](2016)在《经皮穴位电刺激分娩镇痛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分娩产生的疼痛是女性一生中最难忘的疼痛。现代医学认为分娩疼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子宫在分娩过程中强烈地收缩所致,它既是一种生理现象又和产妇的心理状况息息相关。产程中强烈的疼痛感可引发产妇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过度的应激反应,会导致母儿产科并发症等病理情况的出现。同时,分娩疼痛具有普遍性,在分娩过程中减轻分娩疼痛或者施行无痛分娩,不但是广大产妇的需求,也是一种医学人文关怀的体现。目前分娩镇痛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非药物性和药物性分娩镇痛法。非药物性分娩镇痛对产程和胎儿相对较安全,但临床镇痛效果往往不令人满意。药物性分娩镇痛能够满足产妇和临床的需求,但是药物对产妇和胎儿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往往另人望而生畏。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是目前临床上一致公认的较为理想的药物性分娩镇痛方法,特别是近些年来改良的小剂量病人自控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具有镇痛效果确切、药物副作用小等优点。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将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作为一种常规的分娩镇痛手段应用于产科临床,而在中国,由于种种原因,该分娩镇痛施行比例不足1%。因此,结合中国目前的分娩镇痛工作现状,有必要寻找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分娩镇痛方法。其主要应该考虑的具体方面应包括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经皮穴位电刺激是结合了传统中医的经络学理论和现代电子技术,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其主要应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目前的研究认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对分娩疼痛起到一定的镇痛效果,但相关基础临床研究都较少见。此外,经皮穴位电刺激分娩镇痛不产生运动阻滞,分娩过程中产妇意识清醒,可参与整个产程;操作比较简单,通过短时间的培训就可以掌握;在镇痛过程中,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费用也比较低廉,大部分产妇都可以承受。同时,在日常临床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进行分娩镇痛时,穴位的选择对镇痛效果的强弱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很多产妇表示经皮穴位电刺激脊髓两侧夹脊穴与刺激其他部位穴位相比较能够产生较显着的镇痛效果。夹脊穴和三阴交穴是传统中医中在疼痛治疗方面应用较多的主穴,其中三阴交穴更是被广泛地应用于产科的分娩镇痛,而相关的夹脊穴在产科的应用相对较少见。本研究以日常临床工作的实践和发现为基础,旨在比较经皮穴位电刺激夹脊穴与三阴交穴,经皮穴位电刺激与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分娩镇痛效果;初步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的分娩镇痛机制以及镇痛方式对分娩过程中产妇应激水平的影响;考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分娩其他方面的影响。类似研究未见报道。目的:考察经皮电刺激夹脊穴与三阴交穴在分娩镇痛方面的临床效果,初探其分娩镇痛机制。方法:本研究将入选合格产妇240例随机分为四组各6 0例,分别为夹脊组、三阴交组、硬膜外组、对照组。使用韩氏分娩镇痛仪及硬膜外阻滞麻醉于第一产程活跃期开始施行镇痛,分别记录镇痛前、镇痛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后各组VAS评分,评估镇痛效果。VAS评分下降≥3被认定为镇痛有效。同时,Bromage评分、手术产率、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长、第二产程时长、第三产程时长、产程中是否使用缩宫素、产后出血量、产妇不良反应、羊水性状、新生儿1/5分钟Apgar评分、新生儿动脉血气分析指标、β-EP和ACTH含量、产妇镇痛满意度作为本研究的次要研究目标。结果:镇痛前各组VAS评分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30分钟后,夹脊组、三阴交组、硬膜外组VA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夹脊组、三阴交组VAS评分显着高于硬膜外组(P<0.01),夹脊组与三阴交组VAS评分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60、120分钟后,夹脊组、三阴交组、硬膜外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着下降(P<0.01),夹脊组、三阴交组VAS评分显着高于硬膜外组(P<0.01);夹脊组VAS评分显着低于三阴交组(P<0.05),最大ΔVAS<0.5。各组镇痛过程中平均VAS评分下降≥3比例,夹脊组33.3%,三阴交组21.7%,硬膜外组95%,对照组1.7%,差异有非常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经皮穴位电刺激组VAS评分最低为夹脊组镇痛60分钟后,与基线相比下降率为27.8%。夹脊组、三阴交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夹脊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长短于三阴交组,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长与对照组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夹脊组、三阴交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长短于硬膜外组,差异有非常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夹脊组镇痛120分钟后即刻β-EP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三阴交组镇痛120分钟后即刻β-EP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硬膜外组镇痛120分钟后即刻β-EP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夹脊组镇痛120分钟后即刻ββ-EP含量显着高于三阴交组(P<0.05)。夹脊组、三阴交组与对照组镇痛120分钟后即刻ACTH含量比较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夹脊组ACTH 含量(14.61±6.41 pg/ml)、三阴交组(15.96±8.37pg/ml)低于对照组(17.25±6.62pg/ml);硬膜外组镇痛120分钟后即刻ACTH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硬膜外组产妇关于镇痛效果满意率高于夹脊组和三阴交组(P<0.05),同样体现在是否下次仍会选择相同镇痛方案上(P<0.05)。Bromage评分、手术产率、第二产程时长、第三产程时长、产程中是否使用缩宫素、产后出血量、产妇不良反应、羊水性状、新生儿1/5分钟Apgar评分、新生儿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各组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夹脊穴或三阴交穴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非药物性分娩镇痛方法缓解第一产程活跃期分娩疼痛、缩短活跃期时长。内源性β-EP是经皮穴位电刺激分娩镇痛的物质基础之一,有效的分娩镇痛能够抑制分娩过程中的应激水平。
万云慧[3](2014)在《穴位贴压疗法在分娩过程中的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临产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运用穴位贴压法,来观察其缓解分娩疼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12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60名,空白组60名。观察组选取产妇双侧合谷、三阴交、太冲穴、内关穴位及背部的次髎穴和中骼穴(即第五腰椎棘突为中心点,左右旁开2cm,并由此两点向下2cm,共4个点),于宫口扩张2-3cm时,把准备好的黄豆固定在相应的穴位上,按上述顺序每穴位按压50-60s。每隔20分钟按压一次,双侧交替进行相应操作。空白组不给予穴位贴压。以医生镇痛评分,产妇自评分,在产妇宫口开大2-3cm、5-6cm、7-8cm、9-1Ocm,各评定1次疼痛反应级别。观察并比较二组缓解产妇分娩疼痛的差异。并比较组产妇第一、二、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及剖宫产率。成果:(1)两组产妇镇痛的结果显示:无论是产妇镇痛自评分还是医生镇痛评分,观察组在各时间点上镇痛效果均明显优于空白组(P<0.05)。(2)产程:发现两组产妇在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的时间比较上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在第一产程、总产程的时间的比较上有显着差异(P<0.05)。观察组较空白组明显缩短。(3)剖宫产率: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空白组。结论:由此可见穴位贴压合谷、三阴交、内关、太冲穴及背部4个特定穴位对于缓解分娩疼痛的疗效是肯定的;而且是一种操作简便、经济有效、安全可靠的缓解分娩疼痛的治疗方法。因此,穴位贴压产妇不仅可以缓解分娩时产生的疼痛,而且可以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包春华,丁式敏,丁香翠,葛体池,周海慧[4](2011)在《影响产妇无痛分娩人口统计学和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瑞安市产妇无痛分娩率较低的人口统计学和心理社会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群体抽样方法抽取2011年6-9月住院分娩产妇16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0例产妇实施无痛分娩。对所有产妇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分娩意愿等心理社会因素。结果无痛分娩率为23.3%。无痛分娩与某些人口学特征(如学历、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居住地、有无医疗保险等)有关联,还和产妇对无痛分娩的认识有关。经单因素分析后选出P<0.05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产妇的较高学历、白领职业、参加了医保以及产妇对于无痛分娩的安全认识是无痛分娩的保护因素。结论可针对产妇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为无痛分娩的认识开展健康教育,促进无痛分娩的开展,提高自然分娩率。
张勇[5](2011)在《鞘内注射小剂量吗啡辅以穴位贴敷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鞘内注射小剂量吗啡对产妇的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及吗啡用于鞘内注射的最佳剂量,并观察穴位贴敷三阴交穴对其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妊娠产妇180例行剖宫产手术.随机分成6组(各30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CSEA)。对照组(A组)用0.5%的布比卡因2.0mL(10.0mg)+50%GS 0.2ml,B、C、D、E组为吗啡处理组.分别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吗啡0.1、0.3、0.6和0.9mg,F组在C组基础上使川穴位贴敷方法。评价新生儿情况、术后VAS评分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各组新生儿1 min和5 min时Apgar评分在正常范围(P>0.05)。与对照组比较.鞘内加入吗啡可使术后无痛时限明显延长(P<0.05)。术后各吗啡组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与剂量相关,D组和E组病例的恶心呕吐、皮肤搔痒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组与C组相比镇痛效果显着(P<0.05),能减少吗啡的使用量,并能显着减少使用吗啡后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吗啡鞘内注射能有效延长剖宫产术后镇痛时间,对新生儿无影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吗啡的最佳剂量为0.3mg。白芥子膏三阴交敷贴能减少吗啡的使用量,同样能达到镇痛效果,并能显着减少使用吗啡后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丁式敏[6](2010)在《影响瑞安市产妇无痛分娩人口统计学和心理社会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瑞安市产妇无痛分娩率较低的人口统计学和心理社会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08年6月---2008年8月在瑞安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85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0例产妇实施无痛分娩。对所有产妇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分娩意愿等心理社会因素。结果无痛分娩率为23.3%。无痛分娩与某些人口学特征(如学历、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居住地、有无医疗保险等)有统计学关联,还和产妇对无痛分娩的认识有关。经单因素分析后选出P <0.05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妇的较高学历、白领职业、参加了医保以及产妇对于无痛分娩的安全认识是无痛分娩的保护因素。结论可诊断产妇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为无痛分娩的认识开展健康教育,促进无痛分娩的开展,提高自然分娩率。
周培娟[7](2007)在《电针三阴交缓解分娩疼痛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随机将入选的111例产妇分为空白组、安慰组和电针组,并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以医生镇痛评分、产妇自评分及外周血β-EP为镇痛观察指标,在不同时间点观察电针三阴交的镇痛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综合各时间点的镇痛情况,医生镇痛评分三组间比较有极显着差异,产妇自评分三组间比较均有极显着差异,并经进一步组间比较,电针组镇痛效果最好,安慰组次之,空白组最差。2.分别对各个时间点进行组间比较,医生镇痛评分在留针30分钟、起针1小时、起针2小时和起针3小时四个时间点上,三组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根据疼痛等级的各级例数分布情况看,电针组镇痛效果最好。产妇自评分在留针15分、留针30分、起针1小时和起针2小时四个时间点上,三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在留针30分钟、起针1小时和起针2小时三个时间点上三组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均以电针组镇痛情况最好。3.通过对各组产妇自评随时间进展疼痛情况的观察,结果显示电针组疼痛进展最缓,与针前相比只有一个时间点与针前有显着差异(P<0.05),而空白组有四个时间点与针前有显着差异(P<0.05),安慰组有五个时间点与针前有显着差异(P<0.05)。4.三组外周血β-EP含量均增高,三组含量电针组<安慰组<空白组,但三组间差异不显着。综上所述,医生镇痛评分和产妇自评分均显示出电针组缓解疼痛效果最好,安慰组次之,空白组则最痛,可见电针镇痛的效果非常明显,明显优于安慰组和空白组。同时电针三阴交镇痛具有较长时间的后效应,医生镇痛评分、产妇自评分均在四个时间点上三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可推测出电针起效可能从留针15分钟开始,可持续到起针4小时,说明电针三阴交既有一定即时效应,也有一定的后效应。安慰针也有一定的缓解分娩疼痛的作用,但不如电针三阴交效果好。电针三阴交后三组外周血β-EP含量均增高,三组含量电针组<安慰组<空白组,考虑到β-EP起镇痛效应在中枢,推测电针三阴交可能促进外周β-EP向中枢转移,增强中枢的镇痛效果。本研究旨在研究三阴交单穴的镇痛效果,但针灸的镇痛效果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可能还与穴位配伍、针刺角度和深度、得气与否等因素有关。只有将各种相关因素最优化,才能发挥最好的镇痛效果,这也是进一步研究影响针灸效应相关因素的必要所在。目前对人类镇痛中枢-外周神经递质转换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只能通过观察外周指标来间接观察中枢镇痛效果,但这些还远远不够,故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中枢-外周机制。
马亿选,贾明睿[8](2004)在《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及其相关争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及其相关争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及其相关争议(论文提纲范文)
(1)阴道分娩疼痛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问卷调查 |
1.2.2 疼痛判断标准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产妇一般情况 |
2.2 产妇产程中宫口扩张不同程度的VAS评分比较 |
2.3 产妇产程中宫口扩张不同程度的疼痛部位、性质与程度分布 |
2.4 产妇不同因素下各宫口扩张期的VAS评分比较 |
3 讨论 |
3.1 分娩全产程疼痛值的分析 |
3.2 分娩全产程疼痛部位及性质的变化 |
3.3 分娩疼痛的影响因素 |
3.4 建议制定分娩期疼痛的临床干预策略 |
(2)经皮穴位电刺激分娩镇痛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 |
1.2 现存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基本情况 |
2.3 研究目标与方法 |
2.4 伦理 |
3 研究结果 |
3.1 产妇一般情况分析 |
3.2 VAS评分 |
3.3 次要研究目标 |
4 讨论 |
4.1 基线比较 |
4.2 镇痛效果与相关机制 |
4.3 次要研究目标 |
5 结论 |
5.1 镇痛效果评价 |
5.2 次要研究目标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穴位贴压疗法在分娩过程中的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分娩痛的研究 |
1.1.1 分娩疼痛的产生机制 |
1.1.2 不同产程疼痛的生理基础及性质 |
1.1.3 分娩疼痛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 |
1.2 分娩镇痛方法的国内外研究 |
1.2.1 分娩镇痛的方法 |
1.3 中医对于分娩镇痛研究的现状 |
1.3.1 穴位疗法在分娩镇痛中的研究概况 |
1.3.2 穴位疗法在分娩镇痛中的取穴研究 |
1.4 发展趋势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来源 |
2.1.2 病例选择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分组方法 |
2.2.2 治疗方案 |
2.2.3 观察指标 |
2.2.4 疗效标准 |
2.2.5 统计学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结果 |
2.4.1 临床观察的产妇的一般情况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研究意义 |
3.2 选穴依据 |
3.3 结果讨论 |
3.4 结论 |
3.5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鞘内注射小剂量吗啡辅以穴位贴敷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产科麻醉的特点 |
1.1.1 产科麻醉特点与要求 |
1.1.2 麻醉药对母体与胎儿的作用 |
1.1.3 产科手术的麻醉 |
1.1.4 剖腹产术的麻醉选择 |
1.2 孕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术后镇痛的麻醉药物选择 |
1.2.1 麻醉性镇痛药 |
1.2.2 局部麻醉药 |
1.3 剖宫产术后镇痛进展 |
1.3.1 剖宫产术后急性疼痛的特点 |
1.3.2 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常用方法 |
1.4 鞘内注射小剂量吗啡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
1.4.1 鞘内吗啡的治疗方法 |
1.4.2 鞘内吗啡治疗疼痛的依据 |
1.5 穴位分娩镇痛方法临床研究进展 |
1.5.1 穴位分娩镇痛方法回顾 |
1.5.2 分析 |
1.5.3 心理因素 |
1.5.4 展望 |
1.6 关于穴位贴敷 |
1.6.1 穴位贴敷历史悠久 |
1.6.2 穴位贴敷原理与特点 |
1.6.3 穴位贴敷操作方法 |
1.7 三阴交取穴依据 |
1.7.1 针刺缓解分娩疼痛机理研究 |
1.7.2 针刺三阴交缓解分娩疼痛的临床观察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1 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3 治疗方法 |
2.4 穴位贴敷方法 |
2.5 观察指标 |
2.5.1 镇痛效果 |
2.5.2 产程进展和分娩情况 |
2.5.3 产妇生理指标 |
2.5.4 胎儿、新生儿生理指标 |
2.5.5 安全性指标 |
2.6 疗效判定标准 |
2.7 统计方法 |
2.8 观察结果 |
2.8.1 镇痛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2.8.2 麻醉前后5min生命体征的变化 |
2.8.3 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比较 |
2.8.4 牵拉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3.1 鞘内注射吗啡剖宫产术后镇痛的适宜剂量探讨 |
3.2 鞘内注射吗啡剖宫产术后镇痛辅以穴位敷贴的作用 |
3.2.1 白芥子膏的作用机理 |
3.2.2 关于三阴交取穴依据 |
3.2.3 白芥子膏三阴交穴位敷贴的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词表 |
致谢 |
(6)影响瑞安市产妇无痛分娩人口统计学和心理社会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背景 |
参考文献 |
1 引言 |
2 对象与方法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方法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无痛分娩率的影响因素 |
3.2 孕产妇对无痛分娩认识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无痛分娩的现状 |
4.2 分娩方式影响因素 |
4.3 选择无痛分娩利大与弊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7)电针三阴交缓解分娩疼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分娩镇痛研究概况 |
1 分娩镇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
2 分娩疼痛的程度和普遍性 |
3 分娩疼痛的产生机制研究 |
3.1 不同产程疼痛的生理基础及性质 |
3.2 分娩疼痛的影响因素 |
4 分娩疼痛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 |
5 分娩镇痛应用研究概况 |
5.1 非药物性分娩镇痛法 |
5.2 药物性分娩镇痛法 |
6 分娩镇痛的现状及目标 |
综述二:针刺缓解分娩疼痛研究概况 |
1 针刺缓解分娩疼痛临床研究 |
1.1 针刺方法研究 |
1.2 取穴规律分析 |
2 针刺缓解分娩疼痛机理研究 |
2.1 脊髓及脊髓以下水平 |
2.2 脊髓以上水平 |
3 三阴交在产科方面的应用 |
3.1 定位 |
3.2 解剖结构 |
3.3 三阴交在产科中的作用 |
3.4 针刺三阴交用于分娩镇痛的机理研究 |
3.5 针刺三阴交缓解分娩疼痛的临床观察 |
4 总结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设计方案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随机方法 |
2.5 对照 |
2.6 治疗方法 |
2.7 意外情况处理 |
2.8 观察周期 |
2.9 观察指标 |
2.10 受试者权益保护说明 |
2.11 中止撤出研究的标准 |
2.12 剔除标准 |
2.13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
结果 |
1 完成试验情况分析 |
2 基线分析 |
2.1 年龄可比性分析 |
2.2 妇科情况可比性分析 |
2.3 产科检查可比性分析 |
2.4 生理指标可比性分析 |
2.5 胎心率可比性分析 |
3 镇痛结果 |
3.1 医生镇痛评分 |
3.2 产妇自评分 |
3.3 β-内啡肽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四、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及其相关争议(论文参考文献)
- [1]阴道分娩疼痛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江秀敏,黄欣欣,金丽珠,陈雪周,卞燕,王武兰,张玲玲,俞秀玲,俞晓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11)
- [2]经皮穴位电刺激分娩镇痛临床研究[D]. Chris Dong(董俊). 浙江大学, 2016(06)
- [3]穴位贴压疗法在分娩过程中的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D]. 万云慧.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4]影响产妇无痛分娩人口统计学和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J]. 包春华,丁式敏,丁香翠,葛体池,周海慧.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1(11)
- [5]鞘内注射小剂量吗啡辅以穴位贴敷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D]. 张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 [6]影响瑞安市产妇无痛分娩人口统计学和心理社会因素分析[D]. 丁式敏. 安徽医科大学, 2010(03)
- [7]电针三阴交缓解分娩疼痛的临床观察[D]. 周培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8]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及其相关争议[J]. 马亿选,贾明睿. 实用医药杂志, 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