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上瑞士军刀——Teleport Pro(论文文献综述)
李晚玲[1](2021)在《翻译规范理论指导下《野外生存常识手册》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野外生存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代表和体育教育的拓展颇受关注。本翻译报告选取着名野外生存专家利昂·潘滕堡的最新力作《野外生存常识手册》作为翻译材料,基于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野外生存常识手册》为信息型文本,对常用的野外生存技巧及知识进行了详细说明,是任何对野外生存主题感兴趣读者的理想之作,其信息的准确传达非常重要。针对翻译材料的特点,笔者选择了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作为指导理论,注重期待规范和专业规范的原则与要求,综合运用了其提出的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的多种翻译方法,并通过许多案例详细的分析探讨了如何运用词性转换、改变分布、改变修辞、借词、改变连贯、改变清晰度等多种翻译技巧。本次翻译实践是翻译规范理论指导野外生存类信息型文本的新探索。通过这次实践,笔者发现单独某一条规范不足以指导文本翻译,而应该将四种规范互相结合使用才能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希望本次实践能为翻译规范理论的应用拓宽视野,并加深国内读者对野外生存知识的理解。
崔艳英[2](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张雅婷[3](2020)在《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专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教育信息化的教改背景下,物理学科乘科学技术之东风,从各方面不断落实和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之间深度融合,其中运用信息技术设备助力物理实验教学成为热点研究的一个领域,在2017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也特别强调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利用手机等工具便捷地解决一些物理学习问题。本研究以智能手机这一普及率极高、功能强大的信息技术工具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为专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效果和意义。研究过程中,首先笔者对研究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学科背景、实践背景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之后,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等对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调查;并基于上述依据,分析和论证了研究方案的可行性。接下来,针对收集和开发的智能手机辅助高中物理实验素材,按照智能手机助力物理实验现象有效观察、助力物理实验数据便捷测量、助力物理虚拟仿真实验即时演示三个方向,以专题研究的方式进行了分类综述和探讨。最后运用准实验研究法展开实践环节的研究,实践之前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访谈、教研活动等形式对实验对象和环境进行前期调研,调研内容有高一学生在生活、学习、以及物理学习方面使用手机的基本情况;教师对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专题的建议和看法。根据调研结果,修改实验方案内容,进一步挖掘智能手机的实验功能,突破传统演示实验的难点问题,进一步保障实验方案设计的科学性。最后选定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中的三个实验:牛顿管演示实验、通过自由落体运动测重力加速度、研究超重、失重演示实验,实验组实施手机实验,控制组实施传统实验;之后,运用预先设计并选定的效果检测项目工具,对学生实验前后的物理成绩、学习动机、好奇心、兴趣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实践效果。最终,专题研究结论显示:在高中物理演示实验中使用智能手机辅助教学的资源颇多,且实验方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研究发现手机实验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的优势,其一,有助于观察实验现象,如慢动作拍摄放慢实验过程,随时定格画面即可观察到瞬时发生的实验现象;其二,手机内置传感器可准确、便捷地测量实验数据,学生通过分析所显示的实验图像,得出实验结论,可锻炼学生的图像处理、分析能力。其三,众多手机APP也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虚拟仿真实验资源,为师生的移动学习创造了条件。其四,经过实践结果显示,实施手机辅助的物理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好奇心、兴趣。总之,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该专题研究,有助于突破物理演示实验的难点问题,改进和优化实验方案,强化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效果。
白乐斌[4](2020)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桌面电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桌面电影是指主要将故事在电脑或手机桌面上进行展开的一种电影风格,此风格以电脑或手机桌面为载体,利用跨媒介手段进行叙事。这些电影在主题思想、人物类型、故事情节、电影技巧和影片场景等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叙事特征和视听语言,对新技术依赖性较强,会随着新技术革新下新的媒介环境发生改变。本论文从桌面电影出现的环境出发,将桌面电影的视听语言与叙事特征和当前新媒介环境的关系作为立足点,研究桌面电影这一商业电影新兴风格的缘起及其发展,和其主要风格特征,透过桌面电影兴起去了解欧美恐怖或惊悚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其视听变化和消费本质等相关问题;借此预测并探讨桌面电影的发展走势及对中国电影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启示。绪论是对该主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当前研究现状等问题的回答和解读的综述,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理清研究思路。第一章借助桌面电影与当前媒介环境之关系,对桌面电影的发展进行梳理和概念界定;第二章将桌面电影与当前的新媒体环境进行关联性分析,说明桌面电影对当前新媒介特色要素的吸收和利用情况;第三章借助叙事主题,角色形象以及文本结构,探讨桌面电影的叙事策略;第四章重点分析桌面电影的视听语言特征,具体包括镜头设计和独特之处等方面;最后是对中国国内桌面电影的现状分析,从整体上论述其特征和存在的主要缺陷,希望能够启发国内电影的创新和本土化策略。
陈德强[5](2018)在《香蕉穿孔线虫生防工程菌构建及其防控效果和发酵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Cobb,1893)Thorne,1949]是一种毁灭性的迁移内寄生植物病原线虫,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严重危害粮食作物、果树和蔬菜等重要经济作物以及观赏植物等,是造成世界香蕉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该线虫的防治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施用杀线剂是目前普遍采用和比较有效的防治方法,但杀线剂等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对环境和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和其它负面影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被严格限制使用。因此研究和建立香蕉穿孔线虫防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已迫在眉睫,生物防治因其具有绿色环保、经济安全和可持续性等特点而受到重视和越来越多研究。胞外蛋白酶已被证实是食线虫微生物侵染线虫的重要毒力因子。本研究构建了香蕉穿孔线虫发生地香蕉根际土壤的微生物宏基因组Fosmid文库,从中筛选获得一个杀线虫活性较强的蛋白酶基因(编号pase4),另外,从来自不同寄主的香蕉穿孔线虫10个种群中筛选得到一株优势可培养伴生细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pf36菌株;在此基础上,通过载体转化和三亲本转导的方法将杀线虫蛋白酶基因pase4导入到pf36细胞中并使其正确表达,以期利用pf36与香蕉穿孔线虫的伴生关系,使杀线虫蛋白酶基因pase4通过pf36介导实现对香蕉穿孔线虫生长发育或侵染致病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有效防治香蕉穿孔线虫的目的;最后对遗传改造菌株的生物学特征、产蛋白酶活性、遗传稳定性、土壤定殖能力、体外杀线虫活性、盆栽生防效果及其对香蕉作物安全性进行了测定和评估。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对香蕉根际土壤细菌、古菌16S rDNA和真菌18S r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和种类多样性分析,其丰富度和多样性由高至低依次为细菌>真菌>古菌,优势类群分别为酸杆菌GP1(Acidobacteria GP1)、Penidiella和Fervidicoccus,各类群中均存在一定比例的未能分类(unclassified)的序列。2.构建了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Fosmid文库,文库包含约35000个克隆,平均插入片段大小为30 kb左右,覆盖微生物基因组大小约1.05 Gb,通过功能驱动筛选方法获得6个具有蛋白酶水解活性的克隆子Pro1Pro6;分别构建Pro1Pro6的亚克隆筛选得到3个具有蛋白酶活性的亚克隆子Pro1’、Por4’和Pro6’,3个亚克隆子的发酵上清液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杀线虫活性,其中Pro4’处理杀线虫活性最大。3.对亚克隆子Pro1’、Pro4’和Pro6’的插入序列分析表明各自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3个相对应的蛋白酶(PASE1、PASE4和PASE6);3种蛋白酶均为分泌型亲水蛋白。4.通过原核表达获得成熟的蛋白酶PASE4,大小约为32 kDa,并证实PASE4能有效降解香蕉穿孔线虫的体内组织,具有显着的杀线虫活性;建立了利用胡萝卜纯愈伤组织培养繁殖无菌香蕉穿孔线虫的方法。5.从来自不同寄主植物的香蕉穿孔线虫10个种群中共分离得到53株可培养伴生细菌,确定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为供试线虫种群的优势伴生细菌;并以荧光假单胞菌pf36菌株作为遗传改造的目标菌株。6.通过载体转化和接合转导的方法将杀线虫蛋白酶基因pase4导入伴生细菌pf36获得了遗传改造菌p4MCS-pf36和p4Tn5-pf36;p4MCS-pf36的产蛋白酶能力和杀线虫活性均比p4Tn5-pf36高,但后者遗传稳定性、土壤定殖能力和盆栽防治效果均好于前者。7.确定了p4Tn5-pf36产蛋白酶的优化发酵体系:培养组分为甘油10 mL/L、酵母粉15 g/L、氯化钾1 g/L,培养条件为温度34.5℃、初始pH 7.66、接种量为8.0%、转速274 r/min;优化后发酵液中最高蛋白酶活力为109.928 U/mL,比优化前提高1.58倍。综上所述,本研究从构建的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中筛选获得一个具有较强杀线虫活性的蛋白酶基因pase4,并从不同的香蕉穿孔线虫种群中分离得到一株优势伴生细菌荧光假单胞菌pf36菌株;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成功将基因pase4导入到菌株pf36中并正确表达,并获得了遗传稳定良好且对香蕉穿孔线虫具一定防效改造菌株。初步实现了以伴生细菌为载体介导表达生防因子抑制香蕉穿孔线虫生长繁殖或侵染致病的的目的。研究结果将为香蕉穿孔线虫的防治提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同时也为研究建立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的植物线虫生物防治技术提供新策略和新途径。
邓峰[6](2017)在《基于Linux系统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同时智能家居相关的产品也得到迅猛的发展。各大与智能家居相关高科技公司为了迅速占领市场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一套安全、智能、便利、高效、高品质用户体验的智能家居系统是他们追求的首要目标。人工智能、物联网、云技术、嵌入式、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家居市场巨大的需求。特别是在国内,在智能家居领域的研究和设计上得到空前的发展。但是,智能家居的发展同时也受限于行业内各个厂商使用的通信协议标准的不统一以及软件的兼容性等难题。本设计从系统成本、功耗、性能,可扩展性、可靠性等方面出发,同时也考虑到了用户的优良体验。本系统使用了嵌入式系统、单片机、ZigBee无线网络传输、传感器、图形界面Qt等技术,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较完整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设计了相关的硬件电路模块、硬件驱动程序、以及图形界面的Qt应用程序,还包括Linux系统的移植,验证了此方案的可行性。从功能组成来看,本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它们分别是主控制器、智能网关、传感器节点、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查阅了大量智能家居相关的资料后,完成了一套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本系统采用了S5PV210芯片为主控制器,2.6.35版本的Linux内核、Qt图形界面应用程序。网络方面采用了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使用TI公司生产的CC2530芯片为传感器节点(包括ZigBee协调器和ZigBee终端节点),并采用了实现起来较为简单的星型网络拓扑结构以及ZigBee协议栈。最后,对整个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功能及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系统运行稳定,并完成了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所有功能需求。系统极好的体现出了它的低成本、低功耗、实用性、便捷性,易扩展性、高可靠性等特点。
段晓磊[7](2017)在《基于ARM的嵌入式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视频监控一直是信息领域热门的应用技术之一,它以直观、方便与信息内容丰富的特点而广泛被人们所关注。随着嵌入式技术、视频处理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的迅速发展,视频监控系统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的嵌入式视频监控方向蓬勃发展。相比于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它具有小巧灵活、高可靠性、组网方便、可远程监控等优点,更适合应用于交通、银行、小区、工业控制等场合中。本文基于Linux+ARM嵌入式平台设计开发了一个实时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远程主机和手机实时观看前端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同时对视频中运动目标检测的算法进行了研究,实现了在监控区域中对运动物体自动拍摄与保存。系统的设计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部分以ARM9为处理器,处理器外接USB摄像头、wifi无线网卡等外围设备;软件部分的设计首先对系统的引导程序、Linux内核和文件系统的进行了设计和编译,并对设备驱动程序进行了研究和开发,然后利用V4L2接口实现对视频数据采集,按照JPEG的标准对数据进行压缩、采用帧差法实现运动物体的检测、利用Socket实现数据的网络传输,当移植在系统中的MJPG-streamer流媒体视频服务器接收到远程客户端的请求时,就会把摄像头采集到的数据在遵照TCP协议下通过网络传输到客户端。本系统基本实现了视频图像的采集、传输、显示、保存功能,绝大部分模块的实现都是采用Linux下的C编程,经过系统的测试,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经分析具有较大的工程实用价值。
张雄[8](2015)在《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本文根据国内外智能家居系统的发展现状,针对传统智能家居系统需要布线、可扩展性差等缺点,通过综合比较几种现有无线组网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解决方案。系统采用ZigBee技术组建了一个家庭内部无线网络,整个系统主要由系统控制终端、家庭网关、系统终端节点三部分构成。系统控制终端是用户实现对智能家居系统进行操控的界面和平台,系统控制终端可以通过WIFI/Internet等方式向家庭网关发起连接实现远程控制,同时系统也支持本地控制。系统控制终端包括Andriod移动终端、PC机和本地触摸屏等。家庭网关是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家庭网关可以将来自外部网络的控制信息通过ZigBee技术发送到家庭内部ZigBee网络的目的节点上,实现外部网络协议到内部网络协议的转换。家庭网关由网关服务器和ZigBee协调器共同组成,它们之间通过串口相连。网关服务器采用S3C2440+Linux搭建的嵌入式系统,并在该平台上完成基于C/S模式的并发服务器的设计和基于B/S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构建。同时移植了QT库,完成了QT本地控制界面的设计。系统终端节点是带有基于ZigBee技术通信能力的功能执行节点,由ZigBee通信模块与基于单片机的功能实现模块组成,在设计上将它们通过串口整合在一起。终端节点一方面通过ZigBee模块完成与家庭网关的通信,另一方面通过单片机功能模块完成对家居设备控制的功能。ZigBee通信模块的设计是基于TI公司的CC2530无线片上系统,各种功能模块是通过单片机来实现的,并完成了相应的软硬件设计。最后对系统各个功能模块和整个系统进行了测试,实现了室内的调光控制、空调控制和环境温度的采集,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
袁新刚[9](2015)在《器材问答》文中认为QA我是经营服装的,最近想开个网店,因此需要拍摄大量模特的照片,雇专门的摄影师成本太高,自己也懂点摄影,准备自己购买灯具拍摄了。上期杂志里有篇文章介绍LED摄影灯,对此很感兴趣,想问下LED摄影灯是否可以满足我网店的模特拍摄需求?如果可以请帮我推荐几款性价比较高的LED摄影灯吧!
张薇[10](2013)在《玩转360安全卫士的功能大全》文中研究表明360安全卫士已推出了很久了,很多用户正在享用这份免费午餐。它的强大功能为我们的计算机构筑起一道安全屏障。旗下的"功能大全"可以说是工具软件中的"瑞士军刀",里面众多的功能在我们的日常维护中都能派上大用场。下面就以"360安全卫士9.1"版本为平台,选择其中几个典型的功能,与大家分享。
二、网上瑞士军刀——Teleport Pro(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上瑞士军刀——Teleport Pro(论文提纲范文)
(1)翻译规范理论指导下《野外生存常识手册》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port |
1.2 Objectives of the Report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
1.3.1 Academic Value |
1.3.2 Practical Significance |
1.4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2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2.2 While-translation Activities |
2.3 Post-translation Review |
Chapter3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Norms |
3.2 Chesterman’s Theory of Translation Norms |
3.3 Chesterman’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Chapter4 Case Study |
4.1 Application of Expectancy Norms |
4.1.1 Transposition |
4.1.2 Distribution Change |
4.1.3 Trope Change |
4.2 Application of Accountability Norm |
4.2.1 Loan |
4.2.2 Coherence Change |
4.2.3 Visibility Change |
4.3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Norm |
4.3.1 Explicitness Change |
4.3.2 Sentence Structure Change |
4.4 Application of Relation Norm |
4.4.1 Unit Shift |
4.4.2 Transediting |
Chapter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Further Studies |
5.2.1 Limitations |
5.2.2 Further Studie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
(2)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
1.4 小结 |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
2.6 小结 |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
4.6 小结 |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
6.5 小结 |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
7.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1.3 实践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基于文献综述的启示和展望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案设计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2 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实验专题研究方案的理论基础和可行性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1.1 行为主义理论 |
2.1.2 视听教育理论 |
2.1.3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 |
2.2 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 |
2.2.1 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
2.2.2 技术可行性分析 |
2.2.3 组织环境可行性分析 |
2.2.4 风险因素及对策分析 |
3 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专题研究素材的开发和利用 |
3.1 智能手机助力物理实验现象有效观察 |
3.1.1 专题一:借助手机摄像头的慢动作功能将瞬时现象放慢演示 |
3.1.2 专题二:借助手机的高清拍照和投屏功能提高测量数据和现象的可视性 |
3.1.3 专题三:借助手机相机拍照功能简化频闪照片的制作 |
3.2 智能手机助力物理实验数据便捷测量 |
3.2.1专题四:加速度传感器助力力学演示实验 |
3.2.2专题五:角速度传感器助力力学演示实验 |
3.2.3专题六:磁传感器助力磁学演示实验 |
3.2.4专题七:声传感器助力声学演示实验 |
3.3 智能手机助力物理虚拟仿真实验即时演示 |
3.3.1 专题八:科普APP营造科学、丰富的物理图景 |
3.3.2 专题九:虚拟仿真实验APP助力观察物质的微观结构 |
4 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专题研究实践方案前期调研 |
4.1 前期调研 |
4.1.1 学生调查问卷设计 |
4.1.2 问卷编制与修订 |
4.1.3 问卷信效度分析 |
4.1.4 问卷的发放 |
4.1.5 教研活动与单独访谈 |
4.2 前期调研结果统计与分析 |
4.2.1 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
4.2.2 单独访谈和教研活动结果分析 |
5 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专题研究方案实施 |
5.1 研究方案实施对象 |
5.1.1 实验对象情况介绍 |
5.2 实验内容选定与实施 |
5.2.1 实验设计 |
5.2.2 实验实施进度和流程安排 |
6 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专题研究方案实施效果检测工具的开发和施测 |
6.1 效果项目检测概述 |
6.2 检测工具的设计 |
6.2.1 量表设计 |
6.2.2 量表信效度分析 |
6.2.3 实验专题测试设计 |
7 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专题研究方案实施效果检测结果分析 |
7.1 成绩测试结果分析 |
7.1.1 第一阶段测试成绩分析 |
7.1.2 第二阶段测试成绩分析 |
7.2 量表测试结果分析 |
7.2.1 选项赋值 |
7.2.2 前测结果分析 |
7.2.3 实验组量表测试结果分析 |
7.2.4 控制组量表测试结果分析 |
7.2.5 后测结果分析 |
7.3 个别案例分析 |
7.3.1 个案材料收集 |
7.3.2 个案分析 |
8 研究总结 |
8.1 研究结论 |
8.1.1 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专题研究结论 |
8.1.2 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方案实践结果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新媒介环境下的桌面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桌面电影概述 |
第一节 桌面电影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桌面电影与伪纪录电影 |
一、桌面电影与伪纪录电影的形式异同 |
二、桌面电影与伪纪录电影在“内聚焦”模式上的异同 |
第二章 桌面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桌面电影发展的环境 |
一、数码产品与视频网站:个人影像充满电脑桌面 |
二、各类社交应用的兴起:桌面电影的叙事工具 |
第二节 桌面电影的发展阶段 |
一、缘起:从《互联网故事》到《巢穴》 |
二、发展:桌面电影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所接受 |
第三章 桌面电影的叙事分析 |
第一节 犯罪、灵异为主的恐怖惊悚电影 |
一、犯罪题材的惊悚电影 |
二、灵异题材的恐怖电影 |
三、青春题材的剧情电影 |
第二节 二元对立的人物形象 |
一、主角的选择:年轻网民为代表的受害者 |
二、主角的形象:给观众代入感的普通人 |
三、反派的选择:藏在暗处的施暴者 |
四、反派的形象:神秘陌生的恐怖形象 |
第三节 线性而又开放的文本结构 |
一、依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的故事 |
二、开放的结尾 |
第四章 桌面电影视听语言分析 |
第一节 无处不在的屏幕与摄像头:记录日常 |
第二节 固定镜头的使用:贴近生活 |
第三节 电脑故障的运用:制造恐慌 |
第四节 桌面电影的视听语言独特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电影附录 |
致谢 |
(5)香蕉穿孔线虫生防工程菌构建及其防控效果和发酵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香蕉穿孔线虫研究概况 |
1.1.1 香蕉穿孔线虫及其生物学特征 |
1.1.2 香蕉穿孔线虫寄主范围及致病性 |
1.1.3 香蕉穿孔线虫的经济重要性 |
1.1.4 香蕉穿孔线虫的防治现状 |
1.1.5 香蕉穿孔线虫的生物防治 |
1.2 宏基因组学的研究概况 |
1.2.1 宏基因组的定义 |
1.2.2 宏基因组文库构建 |
1.2.2.1 宏基因组DNA提取 |
1.2.2.2 宏基因组文库的载体 |
1.2.2.3 宏基因组文库的宿主 |
1.2.3 宏基因组文库分析途径 |
1.2.3.1 基于序列驱动筛选 |
1.2.3.2 基于功能驱动筛选 |
1.2.3.3 底物诱导基因表达筛选 |
1.2.4 宏基因组学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1.3 微生物蛋白酶研究概况 |
1.3.1 微生物蛋白酶分类 |
1.3.2 丝氨酸蛋白酶概述 |
1.3.3 金属蛋白酶概述 |
1.3.4 杀线虫相关蛋白酶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香蕉穿孔线虫发生地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宏基因组Fosmid文库构建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1.1 香蕉根际土壤采集 |
2.2.1.2 供试试剂 |
2.2.1.3 供试质粒载体和菌株 |
2.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2.2 方法 |
2.2.2.1 香蕉根际土壤总DNA提取及纯化 |
2.2.2.2 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2.2.2.3 香蕉根际土壤宏基因组Fosmid文库构建 |
2.2.2.4 Fosmid文库特征分析 |
2.2.2.5 Fosmid文库筛选蛋白酶活性克隆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香蕉根际土壤总DNA提取 |
2.3.2 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2.3.2.1 测序数据预处理 |
2.3.2.2 香蕉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古菌多样性指数 |
2.3.2.3 香蕉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 |
2.3.3 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Fosmid文库特征分析 |
2.3.3.1 Fosmid文库大小 |
2.3.3.2 Fosmid文库建库效率 |
2.3.3.3 Fosmid文库克隆稳定性 |
2.3.4 蛋白酶活性Fosmid克隆子筛选 |
2.4 小结 |
第3章 亚克隆筛选蛋白酶基因及其杀线虫生物活性测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1.1 供试线虫 |
3.2.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
3.2.1.3 供试质粒载体和菌株 |
3.2.1.4 主要仪器设备 |
3.2.2 方法 |
3.2.2.1 构建Fosmid亚克隆文库 |
3.2.2.2 蛋白酶亚克隆的筛选 |
3.2.2.3 蛋白酶基因的序列分析 |
3.2.2.4 蛋白酶亚克隆杀线虫生物活性测定 |
3.2.2.5 蛋白酶pase4基因表达、纯化和荧光标记 |
3.2.2.6 蛋白酶PASE4对香蕉穿孔线虫的毒性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蛋白酶亚克隆的筛选 |
3.3.1.1 Fosmid质粒DNA的提取和检测 |
3.3.1.2 亚克隆构建和筛选 |
3.3.2 蛋白酶基因序列分析 |
3.3.2.1 蛋白酶亚克隆插入片段扩增 |
3.3.2.2 插入片段的开放阅读框分析 |
3.3.2.3 蛋白酶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3 蛋白酶亚克隆子杀线虫生物活性测定 |
3.3.4 蛋白酶PASE4的表达、纯化和检测 |
3.3.5 蛋白酶PASE4对香蕉穿孔线虫的毒性分析 |
3.3.5.1 无菌香蕉穿孔线虫的培养繁殖 |
3.3.5.2 蛋白酶PASE4对香蕉穿孔线虫的毒性 |
3.4 小结 |
第4章 香蕉穿孔线虫优势可培养伴生细菌分离、鉴定及筛选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1.1 供试香蕉穿孔线虫种群 |
4.2.1.2 主要试剂耗材 |
4.2.1.3 供试质粒载体和菌株 |
4.2.1.4 主要仪器设备 |
4.2.2 方法 |
4.2.2.1 香蕉穿孔线虫培养繁殖 |
4.2.2.2 香蕉穿孔线虫可培养伴生细菌分离纯化 |
4.2.2.3 香蕉穿孔线虫可培养伴生细菌鉴定 |
4.2.2.4 香蕉穿孔线虫优势伴生细菌筛选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香蕉穿孔线虫可培养伴生细菌和胡萝卜愈伤组织内生细菌的分离纯化 |
4.3.2 香蕉穿孔线虫可培养伴生细菌和胡萝卜愈伤组织内生细菌的16S rDNA扩增 |
4.3.3 香蕉穿孔线虫可培养伴生细菌和胡萝卜愈伤组织内生细菌的16S rDNA鉴定 |
4.3.4 香蕉穿孔线虫优势可培养伴生细菌筛选 |
4.4 小结 |
第5章 pase4基因导入伴生细菌pf36及其生物学特征测定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1.1 供试试剂和耗材 |
5.2.1.2 供试质粒载体和菌株 |
5.2.2 方法 |
5.2.2.1 菌株pf36的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
5.2.2.2 pase4基因转化pf36菌株 |
5.2.2.3 pase4基因转导pf36菌株 |
5.2.2.4 p4MCS-pf36和p4Tn5-pf36生长曲线测定 |
5.2.2.5 p4MCS-pf36和p4Tn5-pf36生理生化特征测定 |
5.2.2.6 p4MCS-pf36和p4Tn5-pf36蛋白酶表达活性测定 |
5.2.2.7 p4MCS-pf36和p4Tn5-pf36遗传稳定性测定 |
5.2.2.8 p4MCS-pf36和p4Tn5-pf36土壤定殖测定 |
5.2.2.9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pf36菌株的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
5.3.2 蛋白酶基因pase4导入伴生细菌pf36 |
5.3.2.1 pase4基因转化pf36菌株 |
5.3.2.2 pase4基因转导pf36菌株 |
5.3.2.3 遗传改造菌发酵上清液的SDS-PAGE和Western杂交检测 |
5.3.3 遗传改造菌p4MCS-pf36和p4Tn5-pf36的生物学特征测定 |
5.3.3.1 p4MCS-pf36和p4Tn5-pf36生长曲线测定 |
5.3.3.2 p4MCS-pf36和p4Tn5-pf36蛋白酶表达活性测定 |
5.3.3.3 p4MCS-pf36和p4Tn5-pf36生理生化测定 |
5.3.4 菌株p4MCS-pf36和p4Tn5-pf36的遗传稳定性测定 |
5.3.5 p4MCS-pf36和p4Tn5-pf36土壤定殖测定 |
5.4 小结 |
第6章 遗传改造菌的生防效果及其产蛋白酶发酵体系的优化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 |
6.2.1.1 供试线虫 |
6.2.1.2 供试香蕉苗和种植基质 |
6.2.1.3 供试试剂 |
6.2.1.4 主要仪器设备 |
6.2.2 方法 |
6.2.2.1 p4MCS-pf36和p4Tn5-pf36发酵上清液杀线虫生物活性测定 |
6.2.2.2 p4MCS-pf36和p4Tn5-pf36对香蕉穿孔线虫防治效果测定 |
6.2.2.3 p4Tn5-pf36产蛋白酶发酵体系的优化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p4MCS-pf36和p4Tn5-pf36发酵上清液杀线虫生物活性测定 |
6.3.2 p4MCS-pf36和p4Tn5-pf36对香蕉穿孔线虫防治效果及其对作物安全性测定 |
6.3.3 p4Tn5-pf36产蛋白酶发酵体系的优化 |
6.3.3.1 单因素试验优化 |
6.3.3.2 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显着因素 |
6.3.3.3 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 |
6.3.3.4 最优发酵体系组合验证 |
6.4 小结 |
第7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7.1 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
7.2 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文库构建及杀线虫蛋白酶基因筛选 |
7.3 香蕉穿孔线虫优势可培养伴生细菌筛选 |
7.4 遗传改造菌的构建及其生防效果测定 |
7.5 遗传改造菌p4Tn5-pf36产蛋白酶发酵体系优化 |
7.6 本研究创新性 |
7.7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香蕉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 |
附录B 筛选获得的蛋白酶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信息 |
(6)基于Linux系统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智能家居的现状 |
1.3.2 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4.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课题技术难点 |
1.4.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系统相关技术和总体设计介绍 |
2.1 嵌入式相关技术 |
2.1.1 嵌入式系统框架 |
2.1.2 Linux内核体系结构 |
2.1.3 Linux内核特性 |
2.1.4 ARM处理器与其体系结构 |
2.2 ZIGBEE技术 |
2.2.1 ZigBee协议框架 |
2.2.2 ZigBee的网络拓扑结构 |
2.3 QT技术 |
2.4 系统整体方案 |
2.4.1 嵌入式软件开发的一般原则 |
2.4.2 系统功能组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核心功能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3.1.1 电源电路 |
3.1.2 RS232接口电路 |
3.1.3 JTAG接口电路 |
3.1.4 复位电路 |
3.1.5 Nand Flash存储器电路 |
3.2 无线通信模块CC2530相关 |
3.2.1 CC2530外部接口电路 |
3.2.2 继电器开关控制电路 |
3.2.3 温湿度获取电路 |
3.2.4 蜂鸣器报警电路 |
3.2.5 步进电机窗帘控制电路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
4.2 U-BOOT移植 |
4.2.1 bootloader的介绍 |
4.2.2 u-boot移植 |
4.3 LINUX内核的编译与移植 |
4.4 根文件系统的制作与部署 |
4.5 驱动程序的编写 |
4.5.1 ADC驱动实现 |
4.5.2 DHT11湿温度传感器驱动实现 |
4.5.3 MQ-2 烟雾气敏传感器驱动程序设计 |
4.5.4 蜂鸣器驱动程序设计 |
4.6 ZIGBEE协调器与终端节点通信实现 |
4.6.1 ZigBee无线传感通信原理 |
4.6.2 数据包格式 |
4.6.3 Zig Bee协调器软件设计 |
4.6.4 Zig Bee终端节点软件设计 |
4.7 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 |
4.7.1 mplayer库移植 |
4.7.2 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与实现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用户界面设计及功能测试 |
5.1 系统用户界面设计 |
5.1.1 主界面程序的设计 |
5.1.2 其他子功能界面程序的设计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3 ZIGBEE协调器与终端节点通信距离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基于ARM的嵌入式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2.2 嵌入式硬件平台 |
2.2.1 系统处理器的选择 |
2.2.2 s3c2440硬件平台的介绍 |
2.3 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 |
2.3.1 嵌入式操作系统平台 |
2.3.2 应用程序的开发 |
第三章 系统软件平台的设计 |
3.1 构建交叉编译开发环境 |
3.2 引导程序的构建 |
3.2.1 Bootloader的启动过程 |
3.2.2 uboot的编译 |
3.3 Linux内核的移植 |
3.3.1 内核结构组成 |
3.3.2 内核移植 |
3.4 根文件系统的制作 |
第四章 系统设备驱动的实现 |
4.1 Linux设备管理 |
4.1.1 设备驱动和设备文件 |
4.1.2 设备控制的实现 |
4.2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 |
4.2.1 设备驱动程序的工作原理 |
4.2.2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步骤 |
4.2.3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的编译与测试 |
4.3 USB驱动程序的研究和设计 |
4.3.1 USB接口概述 |
4.3.2 USB总线概述 |
4.3.3 USB描述符和urb的运用 |
4.3.4 USB驱动程序的设计 |
4.3.5 USB摄像头驱动程序配置和移植 |
4.4 wifi网卡驱动程序的设计 |
4.4.1 wifi技术简介 |
4.4.2 wifi网卡的配置和移植 |
第五章 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程序的设计 |
5.1 视频数据的采集 |
5.1.1 Video4Linux2简介 |
5.1.2 Video4Linux2的的架构 |
5.1.3 视频数据采集的实现 |
5.2 运动物体的检测 |
5.2.1 常用的运动检测算法 |
5.2.2 基于帧间差分法运动物体检测的实现 |
5.3 视频数据的压缩 |
5.3.1 视频压缩算法的选择 |
5.3.2 JPEG压缩算法的实现 |
5.4 视频图像数据的网络传输 |
5.4.1 TCP/IP协议 |
5.4.2 网络传输中的Socket技术 |
5.5 视频监控系统的服务器的实现 |
5.5.1 MJPG-stream简介 |
5.5.2 MJPG-stream视频服务器的移植 |
5.6 wifi应用程序的设计和配置 |
5.6.1 wifi网卡的认证和加密 |
5.6.2 wifi网卡的无线热点功能的实现 |
5.7 html语言的应用 |
5.7.1 html的介绍 |
5.7.2 客户端显示页面的设计 |
第六章 视频监控系统的测试 |
6.1 测试环境 |
6.1.1 系统测试环境 |
6.1.2 测试环境搭建 |
6.2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测试 |
6.2.1 启动MJPG-stream服务器 |
6.2.2 视频监控客户端的测试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论文的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8)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智能家居概述 |
1.1.1 智能家居的概念 |
1.1.2 国外智能家居的发展概况 |
1.1.3 国内智能家居的发展概况 |
1.1.4 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3 ZigBee技术介绍 |
1.3.1 ZigBee技术简介 |
1.3.2 ZigBee技术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的优势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2.1 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要求 |
2.2 智能家居系统组网技术的选择 |
2.2.1 有线组网技术 |
2.2.2 无线组网技术 |
2.2.3 几种无线组网技术的比较 |
2.3 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的总体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ZigBee技术研究与系统的组网设计 |
3.1 ZigBee的设备类型与网络拓扑结构 |
3.1.1 ZigBee的设备类型 |
3.1.2 ZigBee网络拓扑结构 |
3.2 ZigBee协议栈介绍 |
3.2.1 物理层(PHY) |
3.2.2 介质访问控制层(MAC) |
3.2.3 网络层(NWK) |
3.2.4 应用层(APL) |
3.3 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组网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家居系统终端节点的设计 |
4.1 智能家居系统终端节点的总体设计 |
4.2 智能家居终端节点的硬件设计 |
4.2.1 ZigBee节点的硬件设计 |
4.2.2 环境温度采集模块的硬件设计 |
4.2.3 红外控制模块的硬件设计 |
4.2.4 其它控制模块的硬件设计简介 |
4.3 智能家居终端节点的软件设计 |
4.3.1 ZigBee节点软件设计 |
4.3.2 环境温度采集模块的软件设计 |
4.3.3 红外控制模块的软件设计 |
4.3.4 其它控制模块的软件设计简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智能家居系统家庭网关的设计 |
5.1 智能家居系统家庭网关的总体设计 |
5.2 家庭网关服务器平台的搭建 |
5.2.1 网关服务器软硬件平台的选择 |
5.2.2 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
5.2.3 U-boot移植 |
5.2.4 Linux内核移植 |
5.2.5 根文件系统的构建 |
5.2.6 QT的移植 |
5.3 家庭网关服务器的设计 |
5.3.1 网关服务器的选择 |
5.3.2 TCP并发服务器的设计 |
5.3.3 嵌入式Web服务器的构建 |
5.4 系统控制终端设计简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的测试与结果分析 |
6.1 系统的组网测试 |
6.2 系统终端节点的测试 |
6.2.1 ZigBee温度采集节点测试 |
6.2.2 红外控制模块的测试 |
6.3 家庭网关服务器的测试 |
6.4 系统的整体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10)玩转360安全卫士的功能大全(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件恢复,360来帮忙 |
二、电脑专家,无所不能 |
三、360压缩,解燃眉之急 |
四、360桌面管理,还我电脑真面貌 |
五、右键菜单管理,快捷操作方便 |
六、默认软件设置,用谁我说了算 |
七、强力卸载软件,想卸谁就卸谁 |
八、C盘搬家,轻松搞定 |
九、系统重装大师,还我新生 |
四、网上瑞士军刀——Teleport Pro(论文参考文献)
- [1]翻译规范理论指导下《野外生存常识手册》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李晚玲.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3]智能手机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专题研究[D]. 张雅婷.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新媒介环境下的桌面电影研究[D]. 白乐斌.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香蕉穿孔线虫生防工程菌构建及其防控效果和发酵体系研究[D]. 陈德强.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6]基于Linux系统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邓峰. 东华理工大学, 2017(01)
- [7]基于ARM的嵌入式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段晓磊.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02)
- [8]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张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5(04)
- [9]器材问答[J]. 袁新刚. 人像摄影, 2015(02)
- [10]玩转360安全卫士的功能大全[J]. 张薇. 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 2013(08)
标签:智能手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