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纯毛精纺针织绒线工艺技术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琪琪[1](2021)在《层压复合羊毛织物服用性能及其环境适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羊毛针织物在有风环境中保暖性不佳,且防风、防水性能不理想、保形性较差。为此,相关研究者及纺织企业采用层压复合技术,开发了一系列功能羊毛面料,以期提升羊毛面料防风性能,赋予其在户外环境抵御液态水或者雨、雪、雾等的能力,使其在秋冬季有风环境条件下也具备良好的热湿舒适性能,并具有更好的保形性能。目前针对层压复合羊毛织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层压复合工艺技术以及服用性能的改良,缺乏产品应用方面的研究。因此本课题针对层压复合羊毛织物的服用性能进行研究,进一步考查其在实际应用中是否可以真正满足人们对羊毛的功能需求。课题将普通单层羊毛织物、双层层压复合羊毛织物、三层层压复合羊毛织物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层压复合羊毛织物及其面层材料的热湿舒适性能进行测评研究。接着,通过织物物理机械性能测试和三维扫描,评价层压复合羊毛织物触觉、外观性能以及服装成型效果。最后,通过测试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织物热阻、湿阻,进一步探讨层压复合羊毛织物的适用环境条件。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层压复合工艺对羊毛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通过透气率、耐静水压值、沾水等级、透湿量、热阻、湿阻指标的测试,发现在防风性能方面,层压复合工艺能够显着提升羊毛织物的防风效果(p<0.05),预计在大风环境中能够避免人体因热量散失而产生寒冷的感觉;在防水性能方面,层压复合工艺中防水高聚物薄膜的使用,能够有效提升面料的防水效果;在保暖性能方面,羊毛针织物经层压复合后,面层织物蓬松性下降,导致纤维内部束缚的静止空气减少,因此在标准测试环境下,层压复合羊毛织物相比其面层材料,热阻显着降低(p<0.05),织物保暖性能相对更差;在透湿性能方面,羊毛织物与防水透湿高聚物薄膜经层压复合后,透湿性能降低、蒸发阻力上升。(2)层压复合工艺对羊毛织物物理机械性能及风格特征的影响在织物层面,通过测试实验样品的刚韧度、柔软度、平滑度、悬垂系数、折皱回复角等与织物手感风格相关的物理机械性能指标,发现层压复合工艺能够提升面料的弯曲刚度和抗皱性能,并使面料的柔软度和悬垂性下降;以秋冬季挺括风格羊毛外套的面料要求为标准,通过灰色近优评价,得到织物综合感官性能的优劣顺序为:双层层压复合羊毛织物>三层层压复合羊毛织物>普通单层羊毛织物,即层压复合工艺的使用能够使普通羊毛针织物更适用于秋冬季挺括风格羊毛外套的开发。在服装层面,通过三维扫描技术获取不同类型服装的着装三维形态特征,发现层压复合工艺能够提升单层羊毛针织物的服装成型效果,使其更加挺括、不易起皱。(3)层压复合羊毛织物的环境适用性研究通过测试不同环境条件下织物及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发现三种织物及服装总热阻均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减小,且当风速达到4m/s时,三层层压复合羊毛服装的热阻显着高于双层层压复合羊毛服装和普通单层羊毛服装(p<0.05);在不同相对湿度水平下,三种织物总湿阻均与风速呈显着的负相关(p<0.05);在不同风速水平下,三种织物的总湿阻均与相对湿度呈显着的正相关(p<0.05)。根据实验结果推断,在高湿环境中,层压复合羊毛织物的透湿性能会进一步降低,因此不适合在此类环境中穿着,但随着环境风速的上升,织物湿阻下降,层压工艺对织物透湿的负面影响将会弱化,因此在高风力等级的环境条件中,有利于实现三层层压复合羊毛织物“防风”和“透湿”的平衡。而在风力等级较低的环境中(风速在2m/s及以下),双层层压复合羊毛服装与三层层压复合羊毛服装的热阻差异并不显着(p>0.05),且双层层压复合羊毛织物的湿阻比三层层压复合羊毛织物更低,因此在低风力等级的环境条件中,双层层压复合羊毛服装同时具有较好的防风保暖性能和透湿性能,是适宜穿着的服装类型。
魏福宝,王纪立[2](2016)在《纯羊毛针织毛衫加工贸易单耗标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HDB/FZ 018—2005《纯羊毛针织毛衫加工贸易单耗标准》制定的原则、执行幅度、商品和加工工艺知识、标准术语的定义、单耗标准及其制定依据、单耗和工艺损耗率情况,分析了生产过程中易产生损耗的工序,并列举了执行示例。指出了各地海关和商务部门应在单耗标准的幅度范围内按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实际审批和核定加工企业生产成品的单耗。
郭星梅[3](2016)在《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流通与日提升,我们的生活因琳琅满目、色彩缤纷的产品而丰富多彩、绚丽缤纷。这些产品,不但拥有自己的品牌,也来自不同的国家,虽然受到全球化的冲击,但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品牌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产,它拥有无形的价值,对内是一种生活经验与历史积淀,对外是国家形象的展现,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纺织品牌也不例外,它是科技创新、文化认同和经营传统的有机浓缩,既是某种标准,也是一种专利保护。通过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研究,可以从一个很重要的视角透视中国近代纺织科技的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的艰难历程,发掘前人在将民族自立精神、传统优秀文化与近代纺织科技有机融汇历程中的思想解放和方法创新,这对今天中国从纺织大国到纺织强国的转型跨越中的文化建设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既往关于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诞生与发展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厚,但相比之下,对纺织这一工业产品的文化内涵却鲜见有系统深入的发掘、整理和分析。左旭初于近代中国“商标”文化、“商标”史料的研究,其详实的史料和图片实物展示为本文提供了搜寻近代中国纺织“品牌”的线索和研究基础。然而,在进一步深入、系统的考析之后,本文认为,“商标”仅是“品牌”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品牌则是技术、专利、文化和管理等的有机统一体,特别是品牌所具有的内在文化价值才是其活生生的全部意义。关于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诞生与形象塑造的历史,大多散见在与近代民族纺织工业兴起的相关革命史、近现代通史、经济史和人物史等研究中,完整的资料挖掘和整理研究工作尚未有人触及。当前,“品牌”的价值理论,在国内外商业运作和学界的学术研究中方兴未艾。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纺织业的冲击,各地已认识到品牌保护与再利用对老字号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工业振兴的重要性,并开始从宏观战略的层面将国家文化、城市文化与生态经济、品牌经济等商业模式相联系,这也是当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对纺织科技史研究的一种具体要求和内生驱动。品牌构建的全部意义在于发掘其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价值、技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这正是本文就中国近代民族纺织品牌展开研究的意义所在,也是本选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之所在。本论文站在前人宏观、零散的研究基础上,根据伴随近代西方工业社会生产的“品牌”概念为理论基础,提出品牌是国家文化创新在经济社会中的具体操作、通过技术之基于品牌与国家经济文化的创新建立起深刻关系等立论观点,建立“品牌与技术创新”、“品牌与文化自信”、“品牌与经营创新”三个研究命题,探讨中国纺织品牌创新中的文化开发和具体操作。其后,主要藉由对中国近代民族纺织品牌文献探讨与个案研究,阐释国家文化与企业品牌之间的关系,透过文化与技术的辩证共生关系,分析中国近代纺织品牌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意义内涵;分别以“申新人钟”、“美亚丝绸”和“五和鹅牌”三个近代中国纺织企业品牌的历史个案为例,探讨企业如何以技术研发、文化发掘、经营管理作为创新基础,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观察传统文化对品牌形象创造的影响;进而由纺织机械创新探讨当代纺织企业及其品牌发展的瓶颈,以昔鉴今,提炼近代中国民族纺织品牌创新的历史经验对当代纺织品牌建设的借鉴作用。本研究对近代民族纺织品牌进行的案例分析可以发现,近代中国纺织行业虽然涌现出众多着名企业,但其技术及机械设备大多依赖整体引进以完成产品品牌的生成与升级,产品质量优势甚微,故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表现在对中国的文化特质和民族危机感的结合,不论是对纺织产品外在的品牌形象设计和市场营销手段的选择,还是对其内在材质、品质及细节的坚持,都呈现出中国独特的精神与风格,如民族凝聚力、丝绸旗袍文化、和合精神、进取精神等。也正是由于这些文化特质,进而对国内外华人及亚裔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此外,技术创新与经营手段成为品牌价值和品牌文化影响力形成的重要来源,凭着卓越的品质与心理诉求的满足感,近代民族纺织品牌广受赞誉。综上所述,本研究进一步整合提出以下三点研究结论,亦是本研究的创新点:第一,与以往近现代政治经济史的研究视角不同,本研究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从中国拥有的相当丰沛的文化软实力出发,探讨了近代民族纺织企业借助传统文化、流行文化、科学技术及制造方面的优势和能力,指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塑造出一批优秀的民族纺织品牌,获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市场基础。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助于当代纺织品牌的快速推广,提升品牌作为民族形象的综合价值。第二,与以往商标研究或品牌理论研究不同,本研究通过报刊、档案等历史文献,具体论证了中国文化软实力与民族纺织品牌形象之间的内在一致性。近代民族纺织产品具有的技术先进、质量优良、注重设计的品牌形象,这些产品的品牌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家形象。当代中国纺织企业在谋求走向世界的道路上,不能失去自己的文化内涵,品牌是对中华文化的再阐释、再创造。第三,与以往单纯的历史研究不同,本研究将历史经验应用于当代纺织品牌文化创新的实践中,指出近代民族纺织的品牌形象与国家经济实力具有相关性,是国家代表性工业生产、产品研发的反映。当代民族纺织工业的品牌形象应建立在纺织原理、机械技术和文化内核自主革新基础之上,技术创新是品牌形象的持久生命力,文化自信则是品牌永恒价值的源头活水。本研究尚有实物、文献史料收集整理不够丰富、不够全面等不足,各少数民族纺织品牌的历史创建有待进一步发掘、扩展。特别是,由于材料和时间的限制,除了棉、毛、丝织品之外,本论文对中国纺织的主要门类——麻织品的品牌研究,还基本未加展开,这是本研究未来需要拓展和深入的主题之一。中国近代民族纺织品牌文化的研究仅仅是中国纺织品牌研究的一个开端,尚有许多议题亟待深入和拓展。本文仅在抛砖引玉、愚者一得,尚望有关专家前辈批评指正。
蒋少军,吴红玲,钟少锋,胡海霞,盛冠忠,张奇鹏,王幼平[4](2013)在《一种基于纯毛绒线蛋白酶防缩处理的方法》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羊毛采用氯化、氧化防缩工艺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纯毛绒线蛋白酶防缩处理的新方法。用S16.0蛋白酶对2232纯毛针织绒线进行防缩处理,减量率5.22%,织成羊毛衫后其织品的毡缩率下降60%,织品的抗起球性能也有所提高,但纤维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肖爱丽[5](2012)在《上海近代纺织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基于《申报》的综合研究》文中提出在近代纺织工业开创之前,上海仅有棉纺织、印染等手工纺织业的基础。在近代纺织工业创设之后,通过纺织技术的引进和创新,上海纺织业形成了缫丝业、丝织业、棉纺织业、毛纺织业、印染业、针织业等各行业齐全的行业布局,各行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均位于全国前列。本文以《申报》史料作为历史线索,将其与其他史料相结合,对近代上海纺织工业的技术引进与创新过程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目的、选题意义,然后对已有研究进行了回顾,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二章对《申报》中的纺织工业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本章首先对纺织工业的报道方式进行分类,通过分类可知《申报》最初以新闻报道为主,后来增加了增刊、特刊、专栏及周刊等各种宣传方式,其中国货周刊、丝绸专号和生产特辑等栏目,对纺织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后对纺织工业的报道内容进行研究,将《申报》中的报道内容分为行业发展资讯、行业发展综述、行业发展调查、纺织厂家介绍和纺织知识介绍等六大方面。通过对《申报》中纺织工业内容的整理与分析可知,在近代纺织工业的发展过程中,《申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宣传和推动作用,是近代纺织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报刊类史料。第三章介绍了上海近代缫丝业和丝织业的发展概况,对缫丝业和丝织业的工艺流程及引进的各种设备进行探讨,并对美亚织绸厂的技术引进及创新做出了具体分析。通过本章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上海近代缫丝业虽然是从外商投资开始的,但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其经营者皆为华商。2、上海缫丝业先后引进了坐缫机和立缫机,并且发明了双宫缫丝机。国产坐缫机仿制成功后得到普遍推广,而国产立缫机试制成功后,并未能推广使用。3、上海近代丝织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采用先进的电力织机所以发展迅速,其经营者全部为华商。4、上海近代丝织业成功的关键在于电力织机和人造丝的使用。5、电力织机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1915年至1927年,为电力织机的引进阶段。1928年至1948年,为电力织机的仿制与改进阶段,民族机器工业已经能够生产丝织机,并针对生产需要对其加以改进。6、美亚织绸厂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注重新式设备的引进,重视丝织工艺的完善,注重丝织产品的创新和技术人员的引进。第四章首先介绍了上海近代棉纺织业的发展概况,然后对棉纺织业的设备引进、仿制及创新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比较,最后对申新纺织公司的技术引进及创新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通过本章的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上海近代棉纺织业虽以华商设厂为开端,但在其后的发展中,美、德、英、日等国的外商乘机侵入,最后日商纱厂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均超过华商。2、棉纺技术的引进与创新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890年至1920年,为棉纺技术的引进阶段。1921年至1936年,为少量引进与大量改进阶段。1937年至1948年,为仿制、改进与创新阶段。3、在棉纺设备改进与创新方面,最突出的成果是雷炳林式大牵伸、纺建式大牵伸和新农式纺纱机。4、棉织技术的引进与创新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890年至1920年,为力织机的引进阶段。1921年至1936年,为力织机的仿制与自动织机的引进阶段。1937年至1948年,为力织机的改进和自动织机的仿制阶段。5、申新纺织公司之所以能成为中国近代棉纺织业排名第一的民营棉纺织企业,是由于其注重先进的设备的引进,重视已有设备的改进和技术人员的引进与培养。第五章首先介绍了上海近代毛纺织业的发展概况,然后对毛纺织业的工艺流程及粗纺、精纺业引进的各种设备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对章华毛绒纺织厂的技术引进及创新作出了详细的分析。通过本章的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上海毛纺织业的经营者以华商、日商和英商为主,先后发展了粗纺、驼绒、精纺和绒线四大行业。2、上海近代毛纺织业所用的毛纺设备几乎全部来源于国外,民族机器工业仅可以仿造少数简单的设备,并且未能做出任何的改进与创新。3、毛织设备的引进与仿制分为两个阶段:1909年至1930年,为毛织设备的引进阶段。1931年至1948年,为少量引进与大量仿制阶段。4、章华毛绒纺织厂成功的关键首先在于改变生产策略,由粗梳毛纺转为精梳毛纺,其次在于注重先进设备的引进、注意生产配套设施的完善和技术及管理人员的引进与培养。第六章对上海近代印染业的发展概况进行介绍,并对印染业设备的引进及仿制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本章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上海印染业的经营者华商与外商并存,华商印染厂虽然数量众多,但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根本无法与外商相比。2、上海近代印染业的技术引进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897年至1914年,为印染设备的引进阶段。1915年至1936年,为引进与仿制阶段。1937年至1948年,为印染设备的仿制阶段。第七章对上海近代针织业的发展及技术引进过程进行研究。通过本章的研究,可得出下列结论:1、上海近代针织业先后经历了三次繁荣,形成了袜业、内衣业和手套业三大针织行业。2、针织业的设备引进与仿制,基本上是同步的。多数针织设备在引进后不久,民族机器工业便可进行仿制,所以针织业使用的设备以仿制设备为主。第八章对上海近代纺织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本章的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上海近代纺织业迅速兴起的前提,是上海在开埠之后逐步具备了成为纺织工业中心的各种条件。2、在上海近代纺织工业的发展过程中,战争、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和原料供应、经营方式等行业内部因素,都对其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3、上海近代纺织工业的发展对近代上海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九章为结论,对上海近代纺织业的技术引进与创新进行总结性分析。
王传铭[6](2011)在《中国近代服装材料、品类、技术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对中国近代服饰材料基本生产及技术状况进行了分析,对这一时期服饰材料的品类及其特色和用途做了探讨,从而阐明了中国近代服饰文化对中国现代服饰文化所起的重要作用:中国近代服饰文化的演变是中国服饰文化走向现代化的转折点和关键。
陈国强[7](2011)在《中西方针织毛衫装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针织类服装在整个服装领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纺纱织造整理等技术的发展,针织服装的外观表现形式日渐丰富,由功能性为主的传统针织服装逐渐向款式新颖、外形美观、色彩丰富的装饰性针织服装发展。但是我国针织服装设计较西方服装品牌来讲略显单调,大多采用常规手法或略作改良,技术性及创新性设计不足。通过比较分析中西方针织毛衫装饰设计的异同点,对于促进我国毛衫业由“毛衫大国”向“毛衫强国”转变,提高毛衫产品的附加值,实现针织毛衫的品牌战略发展路线,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针织毛衫的装饰设计”为主线,依据针织毛衫及针织毛衫的装饰设计特征,从服装设计美学和中西方针织毛衫品牌毛衫装饰设计入手,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研究。课题研究涉及到服装美学、服装人体工程学、色彩心理学及毛衫编织工艺等学科原理,通过对比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对中西方针织毛衫的装饰设计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根据比较结果,得出国内毛衫装饰设计的现状和创新发展策略。其中,中西方毛衫装饰设计的比较分析数据来源,是以中西方各知名毛衫品牌近三季热销毛衫中的数百件产品为研究依据,采取对比和抽样调查法进行数据量化比较分析。论文首先对国内针织毛衫的历史与现状进行综述,并对针织毛衫及毛衫的装饰设计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分析,阐述了形式美法则等相关服装设计理论在针织毛衫装饰设计中的应用体现。其次,文章从毛衫的面料造型、色彩、组织结构、附加装饰以及生态设计方面,遵循形式美法则,通过抽样调查法进行量化比较分析,结合市场调查,对中西方知名品牌毛衫的各装饰要素设计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研究。通过对中西方品牌针织毛衫装饰设计的抽样调查分析研究,国内外品牌针织毛衫装饰设计在面料的选取、造型装饰、组织结构创新、色彩装饰、附加装饰手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针对我国针织毛衫装饰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结合设计实践,总结并提出了,国内外形势下针织毛衫装饰设计的创新发展策略。最终得出本论文结论,力求提高我国针织毛衫装饰设计的水平,为促进我国针织毛衫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具体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意见。
魏玉丹[8](2010)在《基于提高生产效率的精梳毛纺前纺工艺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精梳毛纺工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精梳毛纺工业通过技术改造,行业产品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稳步提高,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最快的门类之一。精梳毛纺是将原毛洗净后,把洗净毛梳理成条后,经过毛条制造、针梳、精梳,制成精梳毛条,然后纺成纱线。传统的精梳毛纺工艺流程较长,加工系统复杂,毛条经过反复多次牵伸并合,对纤维造成不必要的机械损伤。本文系统的分析了传统精梳毛纺加工的工艺流程,从毛条制造到后纺工程,阐述了各道工序在精梳毛纺中的作用,介绍了各道工序的工艺参数。本文研究了牵伸并合作用在纺纱过程中的作用,并合可以改善纱条的不匀,但会使纱条变粗,增加后道加工牵伸负担;牵伸可使纱条变细,但牵伸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附加不匀。本文在牵伸并合作用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计算,论证了在目前传统精梳毛纺前纺加工工艺的基础上,缩短一道前纺工序是可行的。为了验证这一可行性,进行了实验,对比缩短前后纱条的不匀,结果表明,缩短一道前纺工序非但没有造成纱条不匀的恶化,还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对传统精梳毛纺加工工艺的改进,有助于提高我国毛纺工业的整体水平,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苏将胜,周金凤[9](2007)在《毛纺设备生产精纺羊绒纱的经验总结及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生产精纺羊绒纱都是用棉纺设备生产的,由于其棉纺设备的局限,不能将羊绒的天然的柔软膨松的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而用毛纺设备生产则能发挥出这种特性,毛纺设备由于其纺纱系统的特点限制了其只能使用70毫米以上的毛型纤维,而羊绒纤维的平均长度只有30-40毫米,在毛纺设备无法生产。我厂从2002年历经4年的努力,经过无数次技术改造,终于可以在毛纺设备生产精纺羊绒纱,在绍兴获得“最具流行影响力纺织品牌”大奖。开创了我国毛纺行业的纺纱业的先河。
韩勇,包生艺,姜文斌[10](2003)在《纯毛精纺针织绒线工艺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原料的选用、油剂的使用及设备参数制定等方面研究了影响纯毛精纺针织绒线质量的因素.通过本厂的一些技术改进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难题.为相关的技术、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二、纯毛精纺针织绒线工艺技术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纯毛精纺针织绒线工艺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层压复合羊毛织物服用性能及其环境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羊毛及层压复合织物研究现状 |
2.1 羊毛织物服用性能研究 |
2.1.1 羊毛热湿舒适性能研究 |
2.1.2 羊毛接触舒适性及手感风格研究 |
2.2 层压复合织物研究现状 |
2.2.1 层压复合工艺 |
2.2.2 层压复合工艺在羊毛面料上的应用 |
2.3 研究现状总结 |
3 层压复合工艺对羊毛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 |
3.1 实验样品 |
3.1.1 样品选择 |
3.1.2 基本规格参数测试 |
3.2 测试指标与方法 |
3.2.1 防风性能 |
3.2.2 防水性能 |
3.2.3 隔热性能 |
3.2.4 透湿性能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防风性能比较 |
3.3.2 防水性能比较 |
3.3.3 隔热性能比较 |
3.3.4 透湿性能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层压复合工艺对羊毛织物物理机械性能及风格特征的影响 |
4.1 织物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4.1.1 实验样品 |
4.1.2 测试指标与方法 |
4.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 织物感官性能的灰色近优评价 |
4.2.1 灰色近优法基本原理 |
4.2.2 灰色近优法综合评价织物感官性能 |
4.3 基于三维扫描的服装成型效果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层压复合羊毛织物的环境适用性研究 |
5.1 织物实验 |
5.1.1 实验样品 |
5.1.2 测试指标与方法 |
5.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 服装实验 |
5.2.1 实验样品 |
5.2.2 测试指标与方法 |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纯羊毛针织毛衫加工贸易单耗标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制定原则 |
2 执行幅度 |
3 商品和加工工艺 |
3.1 成品和重要原料 |
3.1.1 主要原料 |
3.1.2 成品商品 |
3.2 产品加工 |
3.2.1 工艺流程 |
3.2.2 加工工艺 |
4 标准术语定义 |
5 单耗标准认定 |
5.1 原料品质规格 |
5.2 成品品质规格 |
5.3 产品规定单耗 |
5.4 工艺损耗率 |
6 计算方法 |
7 执行示例 |
8 结束语 |
(3)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0.2.1 品牌理论研究的主要文献 |
0.2.2 我国近代纺织的主要文献 |
0.2.3 我国近代商标的主要文献 |
0.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0.3.1“近代”的时间界定 |
0.3.2 民族纺织企业 |
0.3.3 品牌不仅仅是商标 |
0.4 研究意义与结构 |
0.4.1 理论价值及应用价值 |
0.4.2 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
0.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0.5.1 研究的创新 |
0.5.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西学东渐视野下的品牌本土化 |
1.1 品牌在西方的变迁 |
1.1.1 品牌的萌芽时期 |
1.1.2 品牌的发展时期 |
1.1.3 品牌的成熟时期 |
1.1.4 品牌的拓展时期 |
1.2 品牌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
1.2.1 品牌概念在中国古代的萌芽 |
1.2.2 西方品牌在近代中国的引入 |
1.2.3 中国民族品牌的诞生与发展 |
1.3 品牌与国家创新战略 |
1.3.1 品牌与国家文化创新的关系 |
1.3.2 品牌创新驱动国家经济发展 |
1.3.3 品牌价值提升源于技术进步 |
1.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崛起与发展 |
2.1 中国近代纺织业的发展历程 |
2.1.1 中国近代纺织业兴起的背景 |
2.1.2 中国近代纺织业的诞生 |
2.1.3 中国近代纺织业的发展 |
2.2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统计分析 |
2.2.1 棉纱、棉织品牌统计 |
2.2.2 毛纱、毛织品牌统计 |
2.2.3 蚕丝、丝织品牌统计 |
2.2.4 中国近代纺织工业与纺织品牌的分布 |
2.3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技术发展 |
2.3.1 中国近代纺织机械工业的基础 |
2.3.2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机械化引进与改造 |
2.4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设计风格 |
2.4.1 建立于情感诉求的品牌命名 |
2.4.2 建立于本土文化的标识设计 |
2.4.3 建立于广告媒介的品牌传播 |
2.5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经营管理 |
2.5.1 《商标法》与纺织品牌保护 |
2.5.2 制度和技术的双重品牌创新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近代上海毛纺织品牌的个案研究 |
3.1 中国近代毛纺织工业发展的背景 |
3.2 上海近代毛纺织工业发展概述 |
3.2.1 上海毛纺织工业的病态式发展(1914-1930) |
3.2.2 上海毛纺织工业的半殖民地化(1931-1937) |
3.2.3 上海毛纺织工业的灾难与苟延(1937-1945) |
3.2.4 上海毛纺织工业的复兴与瘫痪(1945-1949) |
3.3 上海近代毛纺织主要品牌分析 |
3.3.1 上海毛纺与“双猫”、“小囡”商标 |
3.3.2 中国毛纺与“皇后”商标 |
3.3.3 章华毛纺与“章华”、“九一八”商标 |
3.3.4 天津东亚毛纺与着名的“抵羊”商标 |
3.4 典型案例:章华“九一八”牌 |
3.4.1“九一八”毛纺织名牌 |
3.4.2 章华毛绒纺织的先进机器设备 |
3.4.3 上海章华毛纺的技术评估 |
3.4.4 品牌的成功无捷径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纺织品牌与技术创新 |
4.1 申新:近代中国着名棉纺企业 |
4.1.1 品牌产品筑稳申新基础 |
4.1.2 技术设备坚守申新重生 |
4.2“人钟”:品牌质量的代言 |
4.2.1 中国第一棉纱注册商标 |
4.2.2 为国挽利权的时代诉求 |
4.2.3 质量求生维护品牌权益 |
4.3 技术:为品牌生命力续航 |
4.3.1 更新机器设备重视质量 |
4.3.2 办理职业教育培训员工 |
4.3.3 培养引进专职技术专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纺织品牌与文化自信 |
5.1 美亚:享誉中外的中国丝绸 |
5.1.1 从中美合资到收购扩展 |
5.1.2 从战后重生到生机勃发 |
5.2 文化自信源于历史 |
5.2.1 真丝与人造丝共拓市场 |
5.2.2“和衷共济”的美亚精神 |
5.2.3 多方式宣传“中华丝绸” |
5.3 文化自信源于技术进步 |
5.3.1 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 |
5.3.2 加强印染工艺及设计 |
5.3.3 设立原料成品检查所 |
5.3.4 设立新品研究试验所 |
5.4 文化自信下的海外市场扩张 |
5.4.1 拓展海外市场 |
5.4.2 保税区雏形“关栈厂”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纺织品牌与经营创新 |
6.1“五和”:和气生财聚人才 |
6.1.1 五人同心共谋针织市场 |
6.1.2 迎合市场需求设计产品 |
6.1.3 保存实力劫后几经重生 |
6.2 广告营销网络 |
6.2.1 展览和陈列 |
6.2.2 建立销售网络 |
6.2.3 广告宣传 |
6.3 商标保护意识 |
6.3.1“鹅”牌商标的诞生 |
6.3.2 采取防御商标策略 |
6.3.3 与洋货媲美的“鹅”牌 |
6.4“五和”的经营思想与时代复出 |
6.4.1 更新观念汇聚人气 |
6.4.2 从树国货到走出去 |
6.4.3 建高素质营销队伍 |
6.4.4 强化商标保护意识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兴衰的历史规律 |
7.1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历史地位 |
7.2 中国纺织品牌兴起的特征 |
7.2.1 中国近代纺织生产变革的规律 |
7.2.2 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引进的弊端 |
7.3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成长的规律 |
7.3.1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布局特征 |
7.3.2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品牌意识 |
7.4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发展的制约因素 |
7.4.1 经济基础对纺织品牌的制约因素 |
7.4.2 政治局势对纺织品牌的制约因素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中国当代纺织品牌建设的形势与对策 |
8.1 中国当代纺织品牌建设的形势 |
8.1.1 中国当代纺织产业的总体情况 |
8.1.2 中国当代纺织品牌的发展现状 |
8.1.3 中国当代纺织品牌的主要问题 |
8.2 中国当代纺织品牌建设的对策 |
8.2.1 技术创新:构建品牌核心竞争力 |
8.2.2 注重设计:整合品牌的文化资源 |
8.2.3 加强管理:提升品牌的经营效率 |
8.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历史的当今启示 |
附录 1《商标注册试办章程》 |
附录 2《商标局暂行章程》 |
附录 3《商标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一种基于纯毛绒线蛋白酶防缩处理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酶防缩作用机理 |
2 蛋白酶防缩绒工艺 |
2.1 蛋白酶防缩绒工艺流程 |
2.2 蛋白酶防缩绒工艺条件 |
2.3 蛋白酶防缩绒效果 |
3 羊毛酶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
4 结论 |
(5)上海近代纺织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基于《申报》的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回顾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申报》中的纺织工业内容研究(1919-1948) |
2.1 《申报》中纺织工业内容的宣传方式 |
2.1.1 新闻方式 |
2.1.2 增刊方式 |
2.1.2.1 星期增刊 |
2.1.2.2 本埠增刊 |
2.1.3 专栏和专刊方式 |
2.1.3.1 商业新闻专栏 |
2.1.3.2 经济专刊 |
2.1.4 国货周刊方式 |
2.1.5 专号、特刊及特辑方式 |
2.1.5.1 专号 |
2.1.5.2 特刊 |
2.1.5.3 生产建设特辑 |
2.2 《申报》中纺织工业的具体内容研究 |
2.2.1 行业资讯报道 |
2.2.2 行业发展综述 |
2.2.3 行业发展调查 |
2.2.4 纺织企业介绍 |
2.2.5 纺织专家意见 |
2.2.6 纺织知识介绍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缫丝与丝织业的技术引进与创新 |
3.1 上海近代缫丝业发展概况 |
3.1.1 初步发展阶段(1895-1911) |
3.1.2 发展繁荣阶段(1912-1928) |
3.1.3 急剧衰落阶段(1929-1936) |
3.1.4 彻底衰落阶段(1937-1948) |
3.2 缫丝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
3.2.1 缫丝工艺流程 |
3.2.2 缫丝设备的引进与创新 |
3.2.2.1 坐缫机的引进与制造 |
3.2.2.2 立缫机的引进和制造 |
3.2.2.3 双宫缫丝机的发明和使用 |
3.3 上海近代丝织业发展概况 |
3.3.1 初步发展阶段(1915-1927) |
3.3.2 短暂繁荣阶段(1928-1931) |
3.3.3 发展停滞阶段(1932-1936) |
3.3.4 再次发展阶段(1937-1941) |
3.3.5 限制衰退阶段(1942-1948) |
3.4 丝织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
3.4.1 丝织工艺流程 |
3.4.2 丝织设备的引进与创新 |
3.4.2.1 电力织机的引进 |
3.4.2.2 电力织机的制造 |
3.4.2.3 电力织机的改进 |
3.4.2.4 辅助设备的引进与制造 |
3.4.3 人造丝的引进 |
3.4.4 人造丝的制造 |
3.4.5 丝织产品的创新 |
3.5 丝织技术引进与创新案例——美亚织绸厂 |
3.5.1 美亚织绸厂发展概况 |
3.5.1.1 发展壮大阶段(1922-1931) |
3.5.1.2 发展停滞阶段(1932-1936) |
3.5.1.3 持续衰落阶段(1937-1948) |
3.5.2 美亚织绸厂技术引进与创新情况 |
3.5.2.1 新式设备的引进 |
3.5.2.2 丝织工艺的完善 |
3.5.2.3 丝织产品的创新 |
3.5.2.4 技术人员的引进与培训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棉纺织业的技术引进与创新 |
4.1 上海近代棉纺织业发展概况 |
4.1.1 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1895-1913) |
4.1.2 棉纺织业的黄金时期(1914-1922) |
4.1.3 棉纺织业的萧条时期(1923-1936) |
4.1.4 棉纺织业的短暂繁荣(1937-1948) |
4.2 棉纺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
4.2.1 棉纺工艺流程 |
4.2.2 棉纺设备的引进与创新 |
4.2.2.1 棉纺设备的引进 |
4.2.2.2 棉纺设备的制造 |
4.2.2.3 棉纺设备的改进 |
4.2.2.4 棉纺设备的创新 |
4.3 棉织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
4.3.1 棉织工艺流程 |
4.3.2 棉织设备的引进与创新 |
4.3.2.1 织机的引进 |
4.3.2.2 织机的制造 |
4.3.2.3 织机的改进 |
4.3.2.4 辅助设备的引进与制造 |
4.4 棉纺织技术引进与创新案例——申新纺织公司 |
4.4.1 申新纺织公司发展概况 |
4.4.1.1 迅速扩展阶段(1917-1931) |
4.4.1.2 由盛转衰阶段(1932-1936) |
4.4.1.3 短暂繁荣阶段(1937-1948) |
4.4.2 申新纱厂的技术引进与创新情况 |
4.4.2.1 先进设备的引进 |
4.4.2.2 已有设备的改进 |
4.4.2.3 技术人员的引进与培养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毛纺织业的技术引进与创新 |
5.1 上海近代毛纺织业发展概况 |
5.1.1 毛纺织业的初步发展(1923-1930) |
5.1.2 毛纺织业的繁荣时期(1931-1936) |
5.1.3 毛纺织业的特殊发展(1937-1945) |
5.1.4 毛纺织业的再次发展(1946-1948) |
5.2 毛纺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
5.2.1 毛纺工艺流程 |
5.2.1.1 粗梳毛纺工艺流程 |
5.2.1.2 精梳毛纺工艺流程 |
5.2.1.3 绒线工艺流程 |
5.2.2 毛纺设备的引进与制造 |
5.2.2.1 毛纺设备的引进 |
5.2.2.2 毛纺设备的制造 |
5.3 毛织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
5.3.1 毛织工艺流程 |
5.3.2 毛织设备的引进与制造 |
5.3.2.1 准备设备的引进 |
5.3.2.2 织机的引进 |
5.3.2.3 整理设备的引进 |
5.3.2.4 毛织设备的制造 |
5.4 毛纺织技术引进与创新案例——章华毛绒纺织厂 |
5.4.1 章华毛绒纺织厂发展概况 |
5.4.1.1 发展繁荣阶段(1930-1936) |
5.4.1.2 恢复衰落阶段(1937-1948) |
5.4.2 章华毛绒纺织厂的技术引进与创新情况 |
5.4.2.1 新式设备的引进 |
5.4.2.2 生产条件的完善 |
5.4.2.3 技术与管理人员的引进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印染业的技术引进与创新 |
6.1 上海近代印染业发展概况 |
6.1.1 发展与繁荣(1921-1936) |
6.1.2 破坏与恢复(1937-1948) |
6.2 印染业的技术引进与创新 |
6.2.1 印染工艺流程 |
6.2.2 印染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
6.2.2.1 印染设备的引进 |
6.2.2.2 印染设备的制造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针织业的技术引进与创新 |
7.1 上海近代针织业发展概况 |
7.1.1 发展繁荣阶段(1914-1936) |
7.1.2 恢复繁荣阶段(1937-1948) |
7.2 针织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
7.2.1 针织设备的引进 |
7.2.1.1 袜机的引进 |
7.2.1.2 横机的引进 |
7.2.1.3 圆筒针织机的引进 |
7.2.2 针织设备的制造 |
7.2.2.1 袜机的制造 |
7.2.2.2 汤姆金织机的制造 |
7.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上海近代纺织业发展的综合分析 |
8.1 上海近代纺织业兴起的客观条件 |
8.1.1 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
8.1.1.1 水路的扩张 |
8.1.1.2 铁路的修建 |
8.1.1.3 市内道路的规范 |
8.1.2 良好的工业投资环境 |
8.1.2.1 吸引外商投资 |
8.1.2.2 推动华商建厂 |
8.1.2.3 保护工业发展 |
8.1.3 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
8.1.4 充足的电力供应 |
8.2 上海近代纺织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8.2.1 社会因素的影响 |
8.2.1.1 战争影响 |
8.2.1.2 政治影响 |
8.2.1.3 经济影响 |
8.2.1.4 文化影响 |
8.2.2 行业内部因素的影响 |
8.2.2.1 原料供应 |
8.2.2.2 经营管理 |
8.3 上海近代纺织工业发展的社会影响 |
8.3.1 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
8.3.2 推动了上海经济的发展 |
8.3.3 促进了纺织文化的发展 |
8.3.4 孕育了一批纺织企业集团 |
8.3.5 奠定了上海纺织工业基地的地位 |
8.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 |
附录 |
图表目录 |
攻博期间所获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6)中国近代服装材料、品类、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近代服饰材料基本生产及技术状况的分析 |
1.1 第一时期:1840—1870年手工机器纺织生产时期 |
1.2 第二时期:1871—1936年中国近代大工业化纺织生产的前期 |
1.3 第三时期:1937—1949年中国近代大工业化纺织生产的后期 |
2 中国近代服装材料的品类及其特色和用途 |
2.1 织物面料 |
2.1.1 梭 (机) 织物 |
2.1.1. 1 棉织物 |
2.1.1. 2 麻织物 |
2.1.1. 3 丝织物 |
2.1.1. 4 毛织物 |
2.1.2 针织物品 |
2.2 裘皮与皮革 |
2.3 里料与衬料 |
2.4 垫料与絮填料 |
2.5 线料 |
2.6 固紧件 |
(7)中西方针织毛衫装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的依据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方法 |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3.2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4 小结 |
第二章 针织毛衫装饰设计综述 |
2.1 针织毛衫的历史和现状 |
2.1.1 针织毛衫的历史 |
2.1.2 针织毛衫的现状分析 |
2.2 针织毛衫概述 |
2.2.1 针织毛衫的定义 |
2.2.2 针织毛衫的分类 |
2.3 针织毛衫的产品特点及设计特征 |
2.3.1 针织毛衫的产品特点 |
2.3.2 针织毛衫的设计特征 |
2.4 装饰设计概述 |
2.4.1 装饰设计的含义 |
2.4.2 装饰设计的特点 |
2.4.3 服装装饰设计的重要性 |
2.5 针织毛衫装饰设计的特征及设计要素 |
2.5.1 针织毛衫的装饰设计特征 |
2.5.2 针织毛衫装饰设计的构成要素 |
2.5.3 针织毛衫装饰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中西方针织毛衫装饰设计比较分析 |
3.1 针织毛衫的面料装饰设计 |
3.1.1 针织毛衫的面料特性 |
3.1.2 针织毛衫面料的造型装饰设计应用 |
3.1.3 中西方针织毛衫的造型装饰设计对比 |
3.2 针织毛衫的组织结构装饰设计 |
3.2.1 针织毛衫的常用组织结构 |
3.2.2 针织毛衫组织结构的装饰设计应用 |
3.2.3 中西方针织毛衫的组织结构装饰设计对比 |
3.3 针织毛衫的色彩装饰设计 |
3.3.1 针织毛衫的色彩设计 |
3.3.2 针织毛衫的色彩装饰设计应用 |
3.3.3 中西方针织毛衫的色彩装饰设计对比 |
3.4 毛衫附加装饰设计 |
3.4.1 针织毛衫常用附加装饰设计手法 |
3.4.2 附加装饰设计手法的设计应用原则 |
3.4.3 中西方针织毛衫的附加装饰设计对比 |
3.5 针织毛衫的装饰生态设计 |
3.5.1 生态设计概述 |
3.5.2 中西方生态服装设计的现状分析 |
3.5.3 针织毛衫的生态装饰设计表现形式 |
3.5.4 中西方针织毛衫的生态装饰设计对比 |
3.6 小结 |
第四章 针织毛衫装饰设计的创新发展策略 |
4.1 针织毛衫装饰设计现状分析 |
4.2 针织毛衫装饰创新设计策略 |
4.2.1 装饰材质多元化 |
4.2.2 装饰工艺的技术创新化 |
4.2.3 装饰设计民族艺术化 |
4.2.4 装饰设计生态化 |
4.2.5 装饰设计时尚、品牌化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5.3 课题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5.3.1 课题研究的不足 |
5.3.2 课题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国内外针织毛衫品牌调查统计表 |
附录三: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设计实践项目 |
(8)基于提高生产效率的精梳毛纺前纺工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精梳毛纺概述 |
1.2 国内外发展情况 |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传统毛精纺加工工艺 |
2.1 羊毛的初步加工 |
2.2 毛条制造工程 |
2.2.1 配毛及和毛加油 |
2.2.2 梳毛 |
2.2.3 针梳 |
2.2.4 复洗 |
2.2.5 精梳 |
2.3 前纺工程 |
2.3.1 条染复精梳 |
2.3.2 混条 |
2.3.3 针梳 |
2.3.4 粗纱 |
2.4 后纺工程 |
2.4.1 细纱 |
2.4.2 并线和捻线 |
2.4.3 蒸纱和络筒 |
第三章 牵伸工艺理论分析与模拟 |
3.1 牵伸与纱条不匀 |
3.1.1 纱条不匀的组成 |
3.1.2 牵伸产生的附加不匀对纱条不匀率的影响 |
3.2 并合原理 |
3.2.1 并合的均匀作用 |
3.2.2 方差加法定理 |
3.2.3 并合和牵伸的关系 |
3.3 缩短毛精纺前纺工艺道数可行性的提出 |
3.3.1 一次牵伸并合作用对纱条不匀率的影响 |
3.3.2 多次牵伸并合作用对纱条不匀率的影响 |
3.3.3 缩短毛精纺前纺工艺道数可行性 |
第四章 缩短毛精梳前纺工艺道数实验 |
4.1 实验设备 |
4.1.1 HME-6混条机 |
4.1.2 HLE-6型电子自调匀整针梳机 |
4.1.3 HG-6针梳机 |
4.1.4 SHS针梳机 |
4.1.5 HFV-5粗纱机 |
4.2 纱线质量控制 |
4.2.1 粗纱质量控制 |
4.2.2 细纱质量控制 |
4.3 实验 |
4.3.1 两种前纺工艺流程及主要工艺参数对比 |
4.3.2 两种前纺工艺流程粗纱下机对比 |
4.3.3 两种前纺工艺流程细纱下机对比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纯毛精纺针织绒线工艺技术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层压复合羊毛织物服用性能及其环境适用性研究[D]. 孙琪琪. 东华大学, 2021(01)
- [2]纯羊毛针织毛衫加工贸易单耗标准的研究[J]. 魏福宝,王纪立. 针织工业, 2016(12)
- [3]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研究[D]. 郭星梅. 东华大学, 2016(02)
- [4]一种基于纯毛绒线蛋白酶防缩处理的方法[J]. 蒋少军,吴红玲,钟少锋,胡海霞,盛冠忠,张奇鹏,王幼平. 染整技术, 2013(11)
- [5]上海近代纺织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基于《申报》的综合研究[D]. 肖爱丽. 东华大学, 2012(07)
- [6]中国近代服装材料、品类、技术综述[J]. 王传铭.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3)
- [7]中西方针织毛衫装饰设计研究[D]. 陈国强. 江南大学, 2011(01)
- [8]基于提高生产效率的精梳毛纺前纺工艺比较研究[D]. 魏玉丹. 青岛大学, 2010(04)
- [9]毛纺设备生产精纺羊绒纱的经验总结及探析[A]. 苏将胜,周金凤. 第27届全国毛纺年会论文集, 2007
- [10]纯毛精纺针织绒线工艺技术的研究[J]. 韩勇,包生艺,姜文斌.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