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造纸学会召开1982年年会

广东省造纸学会召开1982年年会

一、广东造纸学会举行一九八二年年会(论文文献综述)

景李斌[1](2020)在《田本相学术年谱》文中指出一九三二年,出生。五月五日,出生于河北省天津县葛沽镇,即现天津市南郊区葛沽镇。祖父田鹤年(一八七六-一九四三),北洋大学俄文系毕业,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曾在卢永祥部下任教官、师参谋长等职。父亲田澍雨(一九○七-一九三八),笔名阿农,曾在天津创办《治新日报》,抗日战争爆发后,因出版抗日号外受到迫害。母亲朱文玲具有《北京人》中愫芳那样的默默的耐性,承受生活的重担,有仁慈的心肠。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四年,六岁至十二岁。一九三八年,

王秀丽[2](2019)在《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器物文化,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生活方式或传统精神的物化形态。器物不能只被简单地看成是一种物质,每件器物的身上都蕴藏着与之相连的当时的政治制度、科技水平、文化心理、审美趣味等诸多内涵。陕西南部地区传统油纸伞的历史和文化研究,对于梳理二十世纪二十至八十年代陕南手工业的发展起落、工匠群体的身份演化以及所属社会环境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材料和工艺的可视化复原,能够留存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遗产,弥缝即将断裂的陕南地域文化记忆,重建历史、回忆与传承之间的联系,达成“传统”与“现代”的和解。整体来看,本研究以陕南传统油纸伞为研究本体,通过田野考察、档案追踪、伞匠访谈和工艺再造等多种研究路径,致力于三大层面,即理论层面、历史层面和工艺层面的探讨与分析。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理论层面的文化人类学、艺术社会学的理论指引;历史层面的陕南油纸伞的空间分布、匠人主体、行业组织、档案记忆、报纸记忆、商标记忆等纵向时间维度和横向地域维度的历史钩沉;工艺层面的材料再造、工艺复原、技术原理、工艺传承、文化记忆、工匠精神等形而下之“器”和形而上之“道”的复原与重建,旨在勾勒陕南地区传统油纸伞的生产和发展格局,复原并留存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最终形成以“理论纲领”为导引,以“历史和社会”为基础,以“工艺复原”为核心,以“传承发展”为旨归的研究脉络。具体内容按章节分述如下:第一章即绪论。此部分在呈现陕南油纸伞濒临失传、无人抢救、研究缺位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需要解决的三大难题:一是“史沉”,陕南油纸伞的发展历史碎片化,并趋于消亡化;二是“工陨”,陕南油纸伞的制作工匠陆续离世,文化记忆难以留存:三是“材逝技凋”,陕南油纸伞的制作材料与手作技艺失传,工艺复原困难重重。这三大难题同时也是本研究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第二、第三和第四章是研究的主体,分别从陕南油纸伞的历史追踪、社会记忆和工艺复原三大部分展开论述。其中第二章在概述油纸伞历史流变和陕南油纸伞生产的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以有代表性的陕南地区安康市汉阴县油纸伞业为研究个案,重点从油纸伞在此地的源起、发展和雨伞社的兴衰历程展现特定历史条件下,以油纸伞为代表的陕南手工业匠人体系、行业组织等生产、传习方式变迁。第三章借助地方档案中油纸伞的生产、销售资料及其它历史文献,对其商贸景象进行区域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手工业的盛衰升降与区域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休戚相关的结论,反映了手工业生产的不平衡和多元特性。第四章以第二章和第三章为研究背景,重点从实践层面进行陕南传统油纸伞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的可视化复原。制伞材料因工艺生发环境的变迁和工匠的离世等诸多原因,在陕南地区已难以再觅,它地寻访、多点支撑成为解决困难的有效途径。在具体执行上,笔者跟随伞匠学习制作技术,以获得隐性经验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作白描图稿,通过可视化展现和解析制作工序、原理,将既往不易于流传的隐性经验知识“显性化”,为陕南传统油纸伞的制作工艺留存示范性图像“秘籍”,以挽救这项濒临失传的手工制作技艺。第五章是研究的结论部分,主要讨论陕南油纸伞文化及工艺复原的当代价值。陕南油纸伞所属的地方手工业文化体系已经出现“失忆症”,导致文化链条断裂,使我们正在越来越快地跌入一个不可逆转地“死去了的过去”之中。记忆危机伴随而来的文化危机和历史危机正发生于陕南油纸伞这个个案之中,但时间和历史性的强流卷走的远不止陕南油纸伞这一例。历史见证者的经验记忆需要转化成流传后世的文化记忆。文化记忆的续存与传承不能仅停留在“记录”层面上,也不能仅站在时间的某一历史刻度上去讨论其曾经的存在状态。探索如何使其成为植根于当代社会生活的文化形态,才是真正的薪火相传。通过研究,笔者认为:(1)社会变迁的身影并非仅在“大处”体现,器物再小,同样能够见证社会跳动的脉搏并与其同步兴衰。陕南油纸伞的发展历史亦是一部社会的变迁史。油纸伞作为一个微观媒介,能够镜像出我国手工业生产和工匠文化的诸多历史风貌。(2)器物的存在自有其存在的空间“适宜性”。但当此“适宜的”空间不再,器物亦将被迫下线。陕南传统油纸伞的源起是历史上移民文化“在地化”的产物,其当下濒临失传的困境亦是由不断前进的时代引发的新一轮文化变迁浪潮所致。(3)工匠是使“器”成“器”的创造者和赋“器”生命的源头。随着老工匠的离世,陕南活生生的油纸伞记忆面临消失的危险,现在和过去的脱节也将最终导致记忆的危机和文化的断层,为失去历史声音的人“树碑立传”成为当务之急。(4)现代社会迫切需要“工匠精神”。从严格的制伞规范和质量标准中体现出的精益求精、以用为上、恪守规范的工匠精神在现代浮躁的、“娱乐至死”的社会世相下显得如此珍贵,值得现代人学习。(5)传统手工技艺的断流与现代转型之痛并非陕南油纸伞这一例。“滑铁卢”境遇下更应冷静思考传统手工技艺和我国文化遗产的现实出路。

高志军[3](2018)在《变动时代的大学—岭南大学的因应、调适及裁撤(1948-1953)》文中研究指明变动时代,大学亦为之一变。变动的大学深深打上了时代的印记。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是役成为深刻影响近代中国政局走势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后,时局愈加风云激荡,诸事亟待应变。在此新旧政权交替之际,岭南大学既有自身困局又受到时局牵扯甚广。前者主要因岭南大学原校长李应林抱恙恳让校长职位而引发。其间,该校校董会从中筹划,迭经多方劝请方才使原执教于南开大学的陈序经于1948年夏以代理校长身份主政岭南大学,后因陈擘划有为,终获聘校长之职。后者是激荡政局的涟漪冲击岭南大学时的主动因应与调适。该校受政局影响必须应对的主要事件有三:一是南迁学生,在应对南迁学生时虽颇为棘手,但有惊无险;二是迁校之议,与众高校相似,该校亦有迁澳、迁港说,但力主扎根南粤大地的意志不曾动摇;三是延聘教授,借变动时代众教授有意南下的契机,加之陈序经等众人措置得当,为岭南大学延聘了大量学界名流,相当充实了该校。此时,岭南大学与国民政府虽有合作,但疏离远多于合作。伴随国民政府的垮台,政权旋即改旗易帜,“旧”大学走进了新时代。岭南大学因应时局展现出自我调适的姿态。此种姿态虽是主动与被动夹杂,但显见其在新生的共和国政权引导下的被动调适,实乏自主。因之,被动因应的格局下隐伏着政学间的冲突与纠葛。不过,政学间的角力虽时有暗波涌动,但一般隐而不彰。因力量悬殊,岭南大学往往“逆来顺受”。即便是岭南大学与政府间因招生而引发的风波,仍证明岭南大学反击的无力与无效。宣告无果后,岭南大学态度软化,随即改善策略、顺势而为。这提示着政学之间虽有对抗,但温和可控,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政府对私立大学管控的加强。时移势易,朝鲜战争的爆发使中美关系紧张加剧。特别是奥斯汀事件后,中美走向激烈对抗。中国国内首先出现针对奥斯汀在联合国言论的抗议声势,复几经酝酿发酵,以致发出控美的浪潮。美国对此予以回击,冻结了中国在美资产。是项举措彻底激怒了中国政府,进而决定割断美国在华援助机构与美国的联系。割断美援实际上动摇了教会大学赖以生存的经费基础。岭南大学儿童工艺所运转经费本为美国一手擘划,受到冲击尤甚。工艺所的经费不得不转靠岭南大学拨付维持。而此时岭南大学在美存款已被冻结,加之要额外支撑工艺所运作,工艺所日益成为岭南大学的沉重包袱。与此同时,为争夺工艺所所有权,岭南大学与广州市救济分会数度博弈,前后持续一年有余。博弈终因岭南大学经费不支败下阵来。其实,岭南大学经费支绌由来已久,但美国冻结款额及工艺所经费由其自身筹措加剧了该校经费的紧张态势。政府对岭南大学实施有条件的经费补贴,一则缓解了该校经费困局,二则为政府强势介入大学内部提供了绝佳时机,大学的自主性进一步被剥夺。随着中国政府卷入朝鲜战争日深,且在多数位于东北的重工业基地面临外敌威胁的情况下,这促使政府越来越意识到优先发展国防工业的重要性。彼时,我国工业人才远远不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基此,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远涉巩固国防、保卫国家安全为目的的工学院院系调整势在必行。思想改造是院系调整的重要一环,岭南大学师生的思想改造又以清除“美帝”影响为重点。美籍教师由“诲人不倦”到“毁”人不倦形象的流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师生思想转变的实情。但这种转变是在美籍教师已离开中国,承受外部压力以及知识分子普遍的“原罪”心理作祟等情况下所取得,并且难有衡量这一程度的标准。官方所标榜的“彻底”打击了“亲美”、“恐美”、“崇美”思想,恐怕也未必尽然。经过思想改造运动后,一场全国性的院系调整随即拉开了大幕。因时代条件的限制,教会大学消逝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刘琴琴[4](2018)在《《当代文艺思潮》研究新论》文中指出《当代文艺思潮》作为20世纪80年代全国第一本省级理论期刊,它不单侧重于研讨当下文学思潮、追踪文艺发展趋势,同时也致力于拓展文学批评研究领域,并不断革新文学批评方法。在1982年至1987年短短5年间,《当代文艺思潮》不仅刊发了许多具有探索与争鸣性质的评论文章,同时也关注到了文章背后这批优秀的青年批评家们,正因为他们有着宏阔的学术视野以及不断探索的求新精神才让《当代文艺思潮》从一个初次问世的新刊迅速成长为我国文艺理论界的重要刊物。据不完全统计,《当代文艺思潮》创刊至终刊这5年多时间里所发表的各类文章被海内外各种报刊杂志转载、介绍的多达40%,其中被《新华文摘》转载的有10篇,可见期刊影响之大。作为与当时《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齐名的权威理论刊物,《当代文艺思潮》不仅有着开拓创新的探索精神、犀利的眼光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同时也有着对当下文学思潮及文学现象反应的迅速性,它不仅将信息论、控制论、符号学、心理学等方法论引入文学批评当中,还重视宏观研究,提倡学术争鸣,不断扶持和培养文学批评新人,并于1986年第3期专号提出“第五代批评家”,而这也正是《当代文艺思潮》最大的贡献。从当下视野出发,作为大量引介西方先进思想和文学新人摇篮的《当代文艺思潮》,不只见证了我国80年代文艺思潮的转型,同时也推动了我国文艺理论的研究发展,壮大了批评家的队伍。《当代文艺思潮》不仅为当时这批具有创新思维且见解独到的文学新人提供了发表文章的阵地,更重要的是《当代文艺思潮》敢于思考大问题,它始终以一种独行天下的勇气站在时代的前沿,而这也体现了其办刊理念的创新性和思想的先锋性。因此《当代文艺思潮》虽已停刊30余载,但它仍是新时期文学批评研究中无法绕过的一个点,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文艺理论刊物,而是一个历史和时代的缩影!

赵晓晖[5](2017)在《将天国建在人间—谢颂羔(1895-1974)的文化理想与人生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谢颂羔(1895-1974),笔名济泽,英文名Zong-KaoZia(简称Z.K.Zia),曾长期担任广学会的编辑部主任,兼任沪江大学教授,是近代中国基督教本土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胡适、陈垣、张伯苓、丰子恺等近代文化名人都有交往。他一生有着译近200部,发表文章600多篇,在宗教教育、文学翻译及创作、青少年教育、社会启蒙等多方面均有不凡成就,在民国时期影响很大,但1951年后退出了历史舞台,以致湮没无闻,至今尚无人对其进行专门研究。本文为揭示这一类型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及其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贡献,在大量搜集一手资料和深入考证、实地走访的基础上,首次对谢颂羔的文化理想和人生实践进行了全面研究,对他的思想和成就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进行了思考。本文共八章。鉴于谢颂羔被湮没很深,前四章主要考述了他的家世背景、求学经历、人生实践及与各界友人交游的情况,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纠正了目前学界的一些错误,构成了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第一章《时代境遇与思想根源》查考了基督教进入宁波的经过并对谢颂羔的家庭出身进行了深入考证。家庭出身使得基督教文化在他的成长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起构成了他的思想根源。第二章《文化人格的形成》通过梳理谢颂羔的中英文着述,结合国内外校史资料拼接出了他的求学经历。中西合璧式的教育培养了他的人格,留学经历给他造成了强大的冲击,造就了他对西方文明的态度,影响了他的人生观、世界观。第三章《人生实践的过程及结局》综合各种史料还原了谢颂羔的人生实践,他深受基督教"社会福音"思想的影响,要求自己"既能说,又能行",为用基督教改变中国人而奋斗。第四章《人生的拓展》通过多方印证的方法爬梳了谢颂羔与胡适、丰子恺、贺川丰彦等大量中外友人交游的经历及内容。他的交游以基督教为中心,又不仅仅局限于基督教中人。通过与这些友人的交游,丰富和拓展了自己的人生,同时感染了朋友,也影响了社会。后四章是本文的主要部分,论述了谢颂羔文化理想的内容及其在各方面实践的成就,对其翻译、着述中所表现的社会政治及宗教文学思想作了深入分析与评价,并探究了他对现代公民社会建设的贡献。第五章《文化理想的三个维度》分析了谢颂羔整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并辅以科学创造新的中国文化的理想,并就他对"人格救国"理念的发展和宗教教育的观点进行了阐述。第六章《着译实践及其思想意蕴》论述了谢颂羔在编辑翻译、散文小说创作方面的贡献。第七章《教育实践及其思想意蕴》主要论述了谢颂羔在编写教材、为青少年提供读物及英语教育方面的成就。第八章《社会启蒙实践的一种范式》分析了谢颂羔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所做的启蒙工作,有显性启蒙和隐性启蒙两个维度,重点突出了他的公民观、妇女观及家庭观在现代中国的价值。本研究以谢颂羔为标本,运用"内部的他者"的概念,比较全面地研究了谢颂羔在各个方面的成就,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同时突破了"内部的他者"专指进入某一系统主体的外国人这一局限,更加侧重中西文化对他的影响和他作为基督徒对当时社会的贡献,从而加深了对那一个时代和当时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认识。本文还强调了在弱势文化与强势文化进行接触的时候,作为弱势文化"内部的他者",更应注意自己角色定位的问题,有助于学术界对以谢颂羔为代表的近现代基督教知识分子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使跨文化研究能在一个更为客观的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上展开。

刘盼红[6](2017)在《《纺织时报》研究》文中指出《纺织时报》是近代上海第一份报道内容较为全面的纺织行业报纸,也是中国近代唯一的纺织行业报纸。中国纺织业曾经是中国近代重要的轻工业行业之一,棉纺织业又是中国近代最大的工业部门,《纺织时报》创办者——华商纱厂联合会是一个以上海为基地的全国性民族资本棉纺织业行业组织,亦是民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公会之一。《纺织时报》重要性略窥一斑。该报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纺织界人士沟通纺织消息的“桥梁”,对我国纺织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为此后的纺织专家们经营纺织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为研究纺织史和经济史的国内外学者们保留了翔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本文从报刊的传播者、传播内容及传播效果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简要阐述华商纱厂联合会与《纺织时报》的创办过程,《纺织时报》由华商纱厂联合会创办最初为弥补《华商纱厂联合会季刊》之不足,逐步发展为纺织界沟通消息的重要媒介,版面不断扩张,内容渐渐丰富,受众也越来越广,但其受众主要是纺织界人士。其次,从《纺织时报》的文字及排版分析其报道风格,该报纸具有专业性、严谨性、倾向性等报道特点,继而与同时期的商业报刊、党派机关报、不同行业报刊和同行业报刊的报道风格比较,探讨《纺织时报》的独特性。第三,传播者是“把关人”,他们在传播信息时会受到信念与价值观、权力压力、舆论压力、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对传播内容进行筛选,历史研究者在书写历史事实时也具有选择性和过滤性,因此,报刊所反映的历史事实与目前历史研究有距离,以1933年中美棉麦大借款及1935年申新七厂被拍卖事件为视角,考察《纺织时报》中所反映的事件面貌与目前纺织史研究的距离,进而分析两次事件在报纸与历史研究中呈现不同面相的原因。《纺织时报》在我国纺织业发展进程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促进了国内外纺织业信息的流通,为国内纺织厂主提供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为国内纺织技术者提供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另一方面为华商纺织厂制造舆论声势,使其在国家政策中获利,尽量争取与外国纺织厂公平竞争的可能。但是,囿于发行量和受众面的限制,《纺织时报》的影响力不可过高估计。

季海洋[7](2017)在《李瑞年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第一篇以较大篇幅对李瑞年进行全面研究的学术论文,通过搜集的各种有关档案、访谈、以及其他的材料,梳理李瑞年的生平,阐述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通过他走过的道路讨论"新派"与"写实主义""之争、"批判印象派"、"学习苏联艺术"、"油画民族化"等一系列中国早期油画发展中所遇到的核心问题,讨论在这些艺术情境下,李瑞年的反应与艺术选择。研究他的艺术特点,旨在把曾经被边缘化的李瑞年,重新编织进他所处的画家群像之中,认真的看待他的艺术在特定时代下应有的艺术价值。李瑞年的艺术受到欧洲学院传统的影响,他的风景画更是独树一帜。他坚持了 "写实主义乃智之美术的原则",极为重视自身的艺术修养和艺术价值,努力探讨"艺术性"与"真实性"的完美结合,并在风景画创作中有意识地追求具有中国观众欣赏习惯的审美情趣与境界。对当时艺术界热烈讨论的"写实主义"和"油画民族化"这些问题,李瑞年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付诸于自己的艺术实践。应该说,李瑞年的思考和他的风景画创作达到了他那个时代中国油画的最高水准。

符晓[8](2016)在《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文中提出美学会议,是新时期美学史上一道重要的风景。新时期美学是以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发端并发展的,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美学会议在新时期美学建设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与美学学会、美育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美学学科建设、美学家、审美文化和中西美学汇通,保持了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美学会议烛照出的是新时期以来美学史的发展和美学制度的形成过程,通过对新时期美学会议的考察,可以挖掘出新时期美学史和美学制度的走向。对于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透视出新时期美学史的流变和美学制度的形成和作用,是本文的核心所在。本文主体分为七章。第一章从1980年代初期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和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入手,试图呈现出新时期美学发生的逻辑起点,通多对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细致的考察还原出会议当时的现场和细节,以揭示新时期美学学会的肇始过程。同时,考察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的情况,揭橥1980年代初期美学研究和美学建设的发展情况。第二章考察了新时期早期关于美学史和美学原理的讨论会,尝试厘清新时期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立的最早联系,继而分析了过去30多年内美学会议对于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多元关注,涉及美学史、美学理论、文艺美学和文艺学等各个学科,从历次涉及学科美学的会议上,可以见到美学学科不断发展的进程,同时也对新时期美学诸多分支学科的形成提供了新路径。第三章考察了美学会议和美学家之间的关系问题。1980年代早期的美学会议一般有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着名美学家参加,正是这些美学家为新时期美学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还有一些美学会议对已故美学家身份进行确认,丰富了美学史的建构范式。同时,美学会议也对一些新美学家的美学家身份和他们在美学史发展过程中的位置给予确认,使美学研究保持着持续的连贯性。第四章以新时期美育思想和美育制度的重构与流播为中心,对涉及美育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揭示出美育思想在新时期美学发展过程中的产生过程并指出美学会议对于美育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讨论中,美育思想得以不断发展,也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决议中,美育制度得以不断走向完善。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失和不足之处。第五章分别考察了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之后涉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美学会议,旁及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变化,同时注意到了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和美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美学研究和美学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六章从审美文化入手,对涉及审美文化的相关会议进行阐释,认为自1990年代初期开始美学会议和美学研究逐渐向审美文化转型,内中涵盖了非常丰富的美学内容,包括旅游美学、景观美学、生态美学和民族美学等,以此为中心对美学会议进行考察,可以进一步发现推动审美文化发展的动因之所在。第七章以新世纪美学会议为中心,考察美学会议在中西美学汇通的道路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东方美学和生活美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新世纪以来,中国美学能够如此迅速地融入到世界美学中与一些新美学家参与并组织召开相关美学会议息息相关,尤其是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召开更为中国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了积极保障。结语部分认为,在新时期美学发展的过程中,美学学会、美学家和世界美学对中国美学的影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之相关的多次美学会议直接建构了中国新时期美学研究和美学思想。同时从历时上对美学会议在美学这30多年的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总结。

李明儒[9](2014)在《《当代文艺思潮》期刊研究》文中指出《当代文艺思潮》是八十年代由甘肃省文联主办的一本专门性的文艺理论刊物,同时也是建国以来第一本对当代文艺思潮产生重要影响的文艺理论刊物。该刊物从1982年创刊到1987年终刊,虽然仅仅存在了短暂的六年时间,但它紧跟时代步伐,给新时期文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该刊物以“研究当代文艺思潮,追踪文艺发展趋势,开拓文艺研究领域,革新文艺研究方法”为宗旨,敢于创新,曾引起和参与了数次重大的文艺论争。它对“崛起的诗群”的大讨论,关于人道主义问题的论争,都对当时文艺思潮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对西部文学的提倡与推广,使西部文学和西部文学评论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给大学生和爱好文艺批评的青年们提供了一个平台,为新时期的中国文艺理论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批评家;它积极倡导文艺研究的新方法,发表大量关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相关文章,开拓了文艺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对《当代文艺思潮》期刊从82年到87年所有文本进行整理,从期刊内容本身进行探讨与研究该刊物的重要意义,为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的研究和期刊研究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李朝全[10](2014)在《追溯大历史与反思新现实——二○一三年的纪实文学》文中认为如果从创作手法上划分,文学作品可以分为虚构和非虚构两大文类。我们通常所说的"纪实文学"基本上等同于广义的报告文学,应当属于非虚构文本。但是,反过来,非虚构文本未必就是纪实文学,因为它还可以包括诸如纪实散文、叙事诗、历史着作或其他一些社会科学着作。纪实文学创作,主要有两个大的指向。一是指向历史,重在对历史事件及人物的记述;一是指向现实,在描写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中进行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反思。如果从题材和内容上看,纪实文学创作大体上可以

二、广东造纸学会举行一九八二年年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造纸学会举行一九八二年年会(论文提纲范文)

(2)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趋势
    四、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体系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三大难题
    六、研究的理论视角与创新之处
第1章 陕南油纸伞的历史空间分布、匠人主体与行业组织
    1.1 陕南油纸伞的历史空间分布
        1.1.1 伞的历史流变
        1.1.2 油纸伞在陕南的历史空间分布
    1.2 汉阴油纸伞的历史源起与匠人主体
        1.2.1 源起于技艺移民
        1.2.2 生发受自然条件护佑
        1.2.3 孙氏伞匠家族记忆再现汉阴油纸伞历史
        1.2.4 民国档案中的油纸伞匠铺历史残片
    1.3 汉阴雨伞社的行业组织
        1.3.1 印章更迭见证汉阴雨伞社组织变迁
        1.3.2 汉阴雨伞社组织成员考略
        1.3.3 汉阴雨伞社砍竹运输路线暗合古商道
        1.3.4 伞社皮纸供应的地方性发展与退化
    1.4 小结:传统手工业生产与传习方式变迁
第2章 基于文献的陕南油纸伞社会记忆
    2.1 档案文献中的油纸伞记录
        2.1.1 陕南地方档案: 油纸伞的生产规范与质量评定标准
        2.1.2 陕南地方档案: 油纸伞的产销记录
    2.2 民国广告文献中的伞业贸易及手工业变迁
        2.2.1 民国报纸广告作为镜像媒介
        2.2.2 民国报纸上的油纸伞广告样本分析
        2.2.3 油纸伞广告镜像民国商贸盛况
        2.2.4 油纸伞广告镜像民国商业设计
        2.2.5 油纸伞商贸盛景中的手工业社会变迁
    2.3 近代油纸伞商标图像文献中的社会记忆
        2.3.1 油纸伞商标图像文献
        2.3.2 近代油纸伞商标及其竞争记忆
        2.3.3 油纸伞商标的图像语义与社会记忆
    2.4 小结: 手工业生产的不平衡与多元特性
第3章 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复原
    3.1 传统制伞材料再造
        3.1.1 柿子油
        3.1.2 桐油
        3.1.3 头发绳
    3.2 传统制伞工艺复原
        3.2.1 备料
        3.2.2 伞骨
        3.2.3 伞键
        3.2.4 伞托
        3.2.5 组装
        3.2.6 网伞
        3.2.7 糊伞
        3.2.8 晾伞
        3.2.9 扣扎
        3.2.10 伞杆
        3.2.11 上油
        3.2.12 渡伞,成器
    3.3 传统制伞工艺原理分析
        3.3.1 自然的立场: 油纸伞中的竹骨担当
        3.3.2 科学的立场: 油纸伞结构设计
        3.3.3 地域的立场: 油纸伞制作工艺差异
    3.4 小结: 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的技术路径
第4章 陕南油纸伞文化及工艺复原的当代价值
    4.1 文化符号: 器物的逝去与再生
    4.2 记忆留存: 历史记忆的危机与转化
    4.3 实验作品: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油纸伞记忆存储的媒介
    4.4 工匠精神: “传统”与“现代”的和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陕南油纸伞工匠及家庭谱系调研表
附录二: 陕南油纸伞工匠照片
附录三: 2016-2018年田野调查进程
附录四: 工匠访谈手稿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变动时代的大学—岭南大学的因应、调适及裁撤(1948-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时段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选题的研究价值
    四、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山雨欲来:新旧政权交替之际的岭南大学
    第一节 陈序经主政岭大
        一、波折中陈序经出任岭大代理校长
        二、治校有方:陈序经留任岭南大学校长
    第二节 时变与迁校之议
        一、迁校之议缘起
        二、平津、华东及华北各院校对迁校态度
        三、各院校不迁校动因分析
    第三节 延聘名师与岭大去留
        一、南迁学生与岭大去留
        二、岭大延聘教授来穗执教
        三、何以能延聘名师来岭大执教?
        四、抓教授对岭大影响
第二章 除“旧”布“新”:岭南大学的因应与调适
    第一节 岭大应变与自我调适
        一、时局与岭大应变
        二、岭大全面向新政权靠拢
        三、适应新政权,岭大的自我调适
    第二节 调适中政学间的紧张
        一、政府介入岭大事务与岭大的疲于“应付”
        二、购置书籍的自由与不自由
        三、岭南大学“土改”
        四、聘请教员受阻
        五、涉外无小事
        六、岭大招生风波
第三章 存废之间:朝鲜战争与岭南大学
    第一节 奥斯汀事件与岭大回应
        一、奥斯汀事件与教会大学的回击
        二、岭大对奥斯汀事件的回应
        三、“控美”后对岭大的影响
    第二节 割断美援与工艺所风波
        一、岭大彻底斩断与美国关系
        二、儿童工艺所所有权之争
    第三节 经费困局与岭大应对
        一、岭大经费筹措渠道
        二、新政权成立前后岭大经费
        三、经费短绌动因分析
        四、经费困局与岭大应对措施
第四章 走向落幕:岭南大学的裁撤
    第一节 政局与美籍教师形象的流变
        一、美籍教师“诲人不倦”的形塑
        二、受到挑战的美籍教师形象
        三、美籍教师“毁”人不倦形象的定型
        四、岭大师生思想改造效果研判
    第二节 岭南大学的消逝
        一、院系调整缘起
        二、岭南大学的院系调整
        三、院系调整中的“杂音”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4)《当代文艺思潮》研究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走在时代前沿的《当代文艺思潮》
    第一节 批评观念的创新性
    第二节 思想方法的探索性
    第三节 理论精神的先锋性
第二章 青年批评家群的崛起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第五代批评家”
    第二节 诞生于80年代的“第五代批评家”
    第三节 求索锐进的青年批评家
第三章 《当代文艺思潮》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思潮的开拓者
    第二节 新时期文艺理论的倡导者
    第三节 西部文艺的推动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当代文艺思潮》总目录(1982——1987)
附录二 《当代文艺思潮》被《新华文摘》转载一览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5)将天国建在人间—谢颂羔(1895-1974)的文化理想与人生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意义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时代境遇与思想根源
    第一节 基督教进入宁波
    第二节 美国长老会在宁波的早期活动
    第三节 丁韪良入甬与谢行栋受洗
        一、丁韪良来华
        二、谢行栋受洗
    第四节 严父谢志禧
    第五节 谢颂羔的童年
    小结
第二章 文化人格的形成
    第一节 从育英书院到东吴大学
    第二节 赴美求学
    第三节 爱情与奋斗
    小结
第三章 人生实践的过程及结局
    第一节 初返祖国
    第二节 加入广学会
    第三节 经历"一·二八"
    第四节 "既能说,又能行"
    第五节 面对日本侵略者
    第六节 转战成都
    第七节 抗战胜利之后
    第八节 1949年后的活动
    小结
第四章 人生的拓展
    第一节 与翻译出版界人士的交往
    第二节 与教育文化界人士的交往
    第三节 与丰子恺及弘一法师
    第四节 与其他人士的交往
    小结
第五章 文化理想的三个维度
    第一节 对基督教文化的吸收
        一、对基督教与科学的认识
        二、与时俱进的基督教思想
        三、对"人格救国"观念的发展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
        一、对儒家文化的看法
        二、对其他宗教的态度
    第三节 宗教教育与人格的养成
        一、人类离不开宗教
        二、宗教教育为人格教育之本
    小结
第六章 着译实践及其思想意蕴
    第一节 编辑杂志
    第二节 翻译工作
        一、宗教类书籍的翻译/
        二、对文学、历史、哲学、教育学作品的译介
    第三节 文学创作
        一、谢颂羔的文学观
        二、散文创作
        三、小说创作
    小结
第七章 教育实践及其思想意蕴
    第一节 编写教材
        一、编写教材概况
        二、所编教材的特点
    第二节 为青少年提供读物
        一、编译读物概况
        二、《学生们的故事》
        三、其他读物
    第三节 英语教育工作
        一、教授英语的目的
        二、关于写作
        三、关于阅读
        四、编撰词典
        五、与学习者互动
    小结
第八章 社会启蒙实践的一种范式
    第一节 基督教新文化运动
    第二节 谢颂羔的启蒙方式
    第三节 对建设现代公民社会的贡献
        一、公民观
        二、妇女观
        三、家庭观
    小结
余论
    一、内部的他者
    二、时代与命运
    三、现代化的理想与追求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谢颂羔年谱
    附录二:谢颂羔作品系年(着译类)
    附录三:收录谢颂羔姓名或作品的部分工具书及着作
    附录四:谢颂羔的相关照片
后记

(6)《纺织时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资料说明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局限
第一章 华商纱厂联合会与《纺织时报》
    第一节 华商纱厂联合会
        一、华商纱厂联合会的创立及活动
        二、华商纱厂联合会会员
        三、华商纱厂联合会会费
    第二节《纺织时报》的创办
        一、发刊缘起与宗旨
        二、定价与广告
        三、版面与栏目
        四、新闻来源
        五、发行量及受众
    小结
第二章 《纺织时报》报道风格
    第一节《纺织时报》的报道特点
        一、专业性
        二、严谨性
        三、倾向性
    第二节 《纺织时报》与《申报》、《民国日报》、《银行周报》的比较分析——以五卅运动为例
        一、《纺织时报》对五卅运动的报道特点
        二、《申报》、《民国日报》、《银行周报》与《纺织时报》报道的差异
    第三节《纺织时报》与《纺织周刊》的比较
        一、《纺织周刊》以及同时期其他纺织行业报刊
        二、《纺织周刊》与《纺织时报》报道风格的不同
    小结
第三章 《纺织时报》与纺织行业研究
    第一节 1933年中美棉麦大借款
        一、《纺织时报》报道中的中美棉麦大借款
        二、纺织行业史研究中的中美棉麦大借款
    第二节 申新七厂被拍卖事件
        一、《纺织时报》报道中的拍卖事件
        二、纺织行业史研究中的拍卖事件
    第三节 报刊报道与纺织行业史研究观点差异原因
        一、书写主体的政治和价值观
        二、书写的视角和详略程度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华商纱厂联合会章程草案
    附录 2:中国纺织学会章程
    附录 3:中国纺织学会会员名录(截止至1930年 4 月18日)
    附录 4:《纺织时报》(第一次淞沪战争前后)报道统计
    附录 5:《纺织周刊》(第一次淞沪战争前后)报道统计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李瑞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作为社会人的李瑞年
    1.1 李瑞年的生平
    1.2 李瑞年的社会关系
    1.3 李瑞年的经济状况
    1.4 李瑞年的社会活动
第二章 李瑞年所处的时代
    2.1 大变革的时代
    2.2 西学的引入和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资源
    2.3 时代变迁中的文艺政策
    2.4 作为大变局中知识分子
第三章 李瑞年的艺术道路
    3.1 两大艺术阵营的论争
    3.2 李瑞年的西画启蒙
    3.3 负笈比利时与法国的学艺
    3.4 中国早期写实主义团体的建立
第四章 对学习苏联美术的保留态度
    4.1 回避用"写实主义"一词,提倡具有意识形态性的词语"现实主义"
    4.2 李瑞年和批判"印象派"
    4.3 苏派美术和西欧学派的同与异
    4.4 李瑞年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
第五章 李瑞年与油画民族化
    5.1 抗日战争时期提倡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声音
    5.2 50、60年代提出的油画民族化
    5.3 李瑞年与中国传统文化
    5.4 李瑞年油画艺术的民族化尝试:追求意境与中国画之"空灵"
第六章 李瑞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6.1 "写实主义"乃"智之美术"的理念
    6.2 李瑞年的素描与教学
    6.3 "真实感"与"艺术性"的结合
    6.4 独树一帜的风景画创作
结论
参考文献
李瑞年年表
后记

(8)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写作背景与理论环境
    二、创作意义与理论价值
    三、文献说明与创作思路
第一章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与新时期美学的肇生
    第一节 美学的春天: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
        一、美学重构: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概说
        二、周扬谈话:为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立法
        三、时代热点: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美学话题
        四、白璧微瑕: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时代局限
    第二节 百花齐放: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及其影响
        一、响应号召: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的召开
        二、双向互动:美学学会的制度特色
        三、美学争鸣:省级美学学会讨论会的展开
    第三节 启蒙与意识形态:新时期早期美学会议的思想意义
        一、美学启蒙及其不可能性
        二、美学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变奏
第二章 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设
    第一节 美学会议对学科美学的早期构想
        一、中国美学史学术讨论会:美学史研究的展开
        二、《美学原理》:新时期美学教材雏形讨论
    第二节 学科美学及其制度推进
        一、古典美学讨论会:现实基础与制度演进
        二、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中国现代美学的坐标与走向
        三、文艺学20年:美学学科的反思与畅想
        四、美学新问题:美学、文艺学与文艺美学的历史责任
第三章 美学会议与美学家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美学家身份的确认与建构
        一、朱光潜:美学会议的指路灯
        二、宗白华:从美学教员到美学家
        三、李泽厚:辗转于美学会议之间
    第二节 回归传统:重塑现代美学家
        一、以美学家为中心:美学史的一种写法
        二、梁启超、蔡元培与丰子恺:向现代美学家致敬
        三、美学家讨论会:新美学家的身份确认
第四章 美学会议与美育的制度化
    第一节 “美育”的重构与流播
        一、“美育”重生:第一次全国美学大会中的美育思想
        二、时代精神:美育与意识形态的互文
        三、重视“美育”:美育制度的普及与流播
    第二节 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落实
        一、教育方针之外:1990年代早期美育制度的基本状况
        二、继承与重构:1990年代美育会议的双重诉求
        三、制度建设: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关联性
第五章 美学会议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198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热潮
        一、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美学讨论
        二、马克思主义美学讨论的普及
        三、全国马列文艺论着研究会:在文学和美学之间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体系性建设及其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体系建设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定位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
        一、历史定位:讨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状与未来
        二、时代使命: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现代中国
        三、中英互动: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与美学新拓展
第六章 美学会议与审美文化建设
    第一节 审美文化在1990年代的兴起
        一、美学的“当代”:1990年代初期的美学会议
        二、在审美文化中复兴:第四届全国美学会议
        三、“审美文化”:美学与政治的互动
    第二节 审美文化的多元建构
        一、自然、园林、生态、旅游:景观美学初探
        二、以“艺术”之名:美学与艺术的互动
        三、民族美学:书写汉民族共同体美学
第七章 美学会议与走向世界的新世纪美学
    第一节 全国美学会议在新世纪的发展
        一、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全球化与中国美学”
        二、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回顾与展望”
    第二节 东方美学与生态美学:现代美学的两种新范式
        一、“东方美学”的兴起与东方美学国际会议
        二、生态美学研讨会与生态美学问题
    第三节 “美学的多样性”: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与中国美学新发展
        一、走向世界: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美学背景
        二、百家争鸣: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讨论会
        三、影响意义: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对中国美学制度的影响
    第四节 生活美学的兴起:生活与美学的合流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潮的形成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生活美学”的讨论方式
        三、生活美学的多元对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新时期美学会议总体情况列表(1979-2014)
后记

(9)《当代文艺思潮》期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时代思潮的前沿:《当代文艺思潮》的创刊与时代语境
    (一) 争鸣与探索的时代语境
        1. 八十年代中国的时代背景
        2. 新时期多元化的文化发展特征
        3. 《当代文艺思潮》期刊的创刊语境
    (二) 《当代文艺思潮》的创刊与运作
        1. 《当代文艺思潮》期刊的基本情况
        2. 《当代文艺思潮》栏目的设立
二、 思想的交锋:《当代文艺思潮》的几次论争
    (一) 历史的延续:关于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论争
        1. 关于现实主义思潮论争
        2. 关于现代主义思潮
        3. 关于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论争
    (二) “崛起的诗群”卷起的风波
        1. 关于“朦胧诗”的论争
        2. 关于《崛起的诗群》的论争
        3. 《崛起的诗群》卷起的风波
    (三) 关于人性、人道主义思潮
        1. 人性、人道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及其情况
        2. 《当代文艺思潮》中关于人性、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
        3. 关于高尔泰的人道主义
    (四) 从“女性作家”到“女性文学”
        1. 关于“女性文学”概况
        2. 《当代文艺思潮》中关于“女性文学”的讨论
        3. 《当代文艺思潮》中关于“女性主义文学”的讨论
三、 在创新的原野上:文艺思想的百花园
    (一) 新理论、新方法的理论批评新潮
        1. 新理论、新方法的理论批评新潮的概况
        2. 《当代文艺思潮》与“新理论”、“新方法”
        3. 《当代文艺思潮》与“三论”
    (二) 当代文学思潮与流派的百花竞秀
        1. 《当代文艺思潮》与“寻根文学”
        2. 《当代文艺思潮》与“文艺思潮”、“文学流派”
    (三) 关于各种人物形象的评论
        1. 关于改革者形象
        2. 关于“新反面人物”的论争
        3. 关于青年形象
    (四) 文学批评——文学整体的有机部分
        1. 《当代文艺思潮》与文学批评
        2. 关于文学批评的批评
四、 在西部的土壤上:西部文艺的成长
    (一) “西部文学”和“西部文学评论”
        1. 西部文学的概况
        2. 《当代文艺思潮》与西部文学评论
        3. 关于“西部文艺”的论争
    (二) 西部评论家的聚集与壮大
        1. 《当代文艺思潮》产生的评论家
        2. 西部评论家——周政保
    (三) 昌耀:西部诗歌的明星
        1. 昌耀简介
        2. 《当代文艺思潮》与昌耀
五、 关于《当代文艺思潮》终刊的思考
    (一) 风云突变:《当代文艺思潮》的终刊
        1. 《当代文艺思潮》的终刊
        2. 永恒的话题:关于文学与政治
    (二) 《当代文艺思潮》的贡献及其意义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当代文艺思潮》期刊目录(1982——1987)
攻读学位期刊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追溯大历史与反思新现实——二○一三年的纪实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呼应时代,奏响强音
二、民生报告与社会问题纪实
三、历史纪实与往事钩沉
四、“私叙事”与人物传记
五、非虚构创作对纪实文学的刷新
六、青年作者生长及生存状况堪忧

四、广东造纸学会举行一九八二年年会(论文参考文献)

  • [1]田本相学术年谱[J]. 景李斌. 东吴学术, 2020(02)
  • [2]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D]. 王秀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3]变动时代的大学—岭南大学的因应、调适及裁撤(1948-1953)[D]. 高志军. 暨南大学, 2018(01)
  • [4]《当代文艺思潮》研究新论[D]. 刘琴琴.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8(01)
  • [5]将天国建在人间—谢颂羔(1895-1974)的文化理想与人生实践[D]. 赵晓晖.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7)
  • [6]《纺织时报》研究[D]. 刘盼红.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2)
  • [7]李瑞年研究[D]. 季海洋.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8]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D]. 符晓.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9]《当代文艺思潮》期刊研究[D]. 李明儒. 新疆大学, 2014(04)
  • [10]追溯大历史与反思新现实——二○一三年的纪实文学[J]. 李朝全. 当代作家评论, 2014(03)

标签:;  ;  ;  ;  ;  

广东省造纸学会召开1982年年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