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大学文科教育

经济全球化与大学文科教育

一、经济全球化与大学文科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朱文辉,许佳美[1](2021)在《新文科建设:背景解析、要义分析与路径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文科作为新文科建设的起点与基础,存在传统文化影响下文科的"务虚"特质、"西学东渐"背景下的"崇洋"倾向、"科技爆炸"脉络下文科发展的"式微"趋势等三个短板。为此,我国新文科建设应具备直面国际竞争,彰显中国特色;避免空谈义理,凸显实践性;打破学科壁垒,凸显跨学科性等三个要义。在此基础上新文科建设的三条路径为:以顶层设计为引领,运用新文科强化"文化软实力";打造实践教学体系,增强新文科教育的实效性;以全人培养为理念,推动"文理"教育融合发展。

张彦[2](2021)在《新文科育人的总体性规定及实践诉求》文中提出新文科较之传统文科是新时代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新文科扎根于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具有整体育人、创新育人、实践育人等时代性规定,赋予了新文科知识再造、能力迭代、素养提升和人格整合的育人新使命。同时,也面临着技术融合、专业协同与空间再塑等方面的现实性规定与困境。因此,新文科建设需转换育人理念,积极回应文科育人的实践诉求,着力彰显"四非"的价值性规定:培育学生的非认知性能力、塑造学生的非对称性创新素养、鼓励学生的非共识性探索能力、营造非线性的整体育人环境。

吕林海[3](2021)在《中国大学“新文科教育”建设:价值蕴意、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文科"的提出其实是嵌入于大学人才培养的整体框架之中的,由此,"新文科"的"教育构建"不仅是其深层之意,亦是其未来应当着墨的关键方面。"新文科教育"建设的价值蕴意体现为对"外部时代"和"内部知识"所具有的"快速变动"和"激烈交往"之双重特质的深刻回应。"新文科教育"建设的核心内涵指向于"回归文科教育的育人本质",并具体体现为:培育"有价值引领的人",创生"突破边界"的文科课堂,打造多样而灵动的"育人共同体",构建"超越绩效"的成长性评价。"新文科教育"建设的实践路径是"观念和行动的协同展开",并具体表现为:要在观念上树立"价值引领、文化自信、开放包容"的文科理念,要在行动上落实"关联实践、创新活动、资源投入"的实施策略。

崔延强,唐小琴,陈艳[4](2021)在《构建新时代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应然逻辑与实践路向——基于新文科建设的视角》文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构建新时代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是实现教育强国的根柢。溯源我国教师教育发展脉络,从1897年南洋公学内最早的师范教育至今,短短百余年间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教师教育体系,但仍困于教师教育高质量转型突破。新时代的教师教育内嵌于新发展格局与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之中,面临着高标准师风师德、高融通知识要求、高专业教学能力、高视阈文化需求的新挑战,但也迎来了新发展动力、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反思人才培养的契机。为此,加强师风师德思想建设,创新教师教育培育模式,构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是促进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

潇潇[5](2021)在《国际化视野中的“新文科”建设与“一带一路”行动》文中研究指明新文科的提出引起了中国高等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新文科不仅是对人文社科知识形式与教育目的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重新认识和思考,还是构建具有创新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主体性延伸。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文科国际化在合作形式、人才培养、人文交流等方面改革成效显着,为探索全球新格局下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国方案创新赋能。

成海鹰,曾慧敏[6](2021)在《新文科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嬗变》文中认为新文科时代的到来,无疑给传统的文史哲学科教学、育人方式、学习内容带来一场重大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有两个有待讨论的重要主题,一是如何认识文科课程作为教育手段的重要性;二是培养人才之新在哪里?如何面对新文科时代育人建设的契机,应对"新文科"模式下的各种挑战,是当前关注人才培养的教育所要深入思考的重点,即围绕新文科时代高等教育教学育人的新使命、新格局,探讨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举措,进而培养适应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合格人才。

杨灿明[7](2021)在《新文科建设的“七个维度”》文中指出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其提出是文科质量革命的时代要求。新文科建设应围绕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构建展现中国实践、凝练中国经验、体现中国智慧、发出中国声音的文科学派,形成交叉、融合、守正、创新的文科形态三大目标展开探索。应从历史的深度、文化的厚度、哲学的高度、世界的广度、学科的跨度、情怀的浓度、道路的长度等七个维度认知和建设新文科。

贾文山,马菲[8](2021)在《从对中国新文科的回望到对全球新文科的畅想》文中认为近年来,新文科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学术界不断围绕着新文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目前围绕新文科的研究与讨论主要集中在新文科建设存在的困境、新文科之"新"的内涵特征、新文科建设路径、人才培养以及新文科背景下的学科建设等方面。本文从全球跨文化视角出发,在高度肯定我国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界对中国新文科发展的总体思考和实施路径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同时,提出了新文科发展高级阶段推进全球性新文科建设工程的发展战略。

刘康[9](2021)在《什么是文科?——现代知识的型塑与体系》文中研究说明在逐渐融入现代世界体系的过程中,中国在知识观念、模式和体制方面呈现大量矛盾、断裂、变异和转换。通过追溯文科(liberal arts)在欧洲现代知识模式中的谱系发展,可以探讨现代中国知识体系与模式的西方来源与基础。在此将对西方和中国传统做扼要的比较与历史回顾。随后讨论欧洲知识模式与思想观念在中国的翻译、接受和转换,梳理文科在中国的历史演变、制度和知识模式的变化,在思想史、学术史的框架下,反思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从理论的中国问题的角度,来把握西方知识体系在中国的百余年遭遇,以期开启中国当代思想史的新路径。

刘举,李建玲[10](2021)在《高校文科教育的再职业化与精神育人导向》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升本高校文科教育发展出现了量和质的失衡问题,特色定位不明导致盲目发展和供给过剩。严峻的就业压力迫使升本高校面临"再职业化"境地,而文科教育的转型尤为艰难。当前的高校文科教育改革不能简单地面向规模"压缩",也不能盲目向职业教育回归,而应注重结构优化调整和质量提升。在坚持分类指导的同时,未来高校文科教育应走精英化、通识化、职业化兼顾的路子。在此情景中,升本院校文科教育要避免实用主义取向,人文精神培养才是其真正价值所在。

二、经济全球化与大学文科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全球化与大学文科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新文科建设:背景解析、要义分析与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解析:文科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三个短板
    1.传统文化影响下文科的“务虚”特质
    2.“西学东渐”背景下的“崇洋”倾向
    3.“科技爆炸”脉络下文科发展的“式微”趋势
二、要义分析:新文科建设勾勒出的“三重图景”
    1.直面国际竞争,新文科建设应彰显中国特色
    2.避免空谈义理,新文科建设应凸显实践性
    3.打破学科壁垒,新文科建设应凸显跨学科性
三、路径探析:新文科建设依循的三重策略
    1.以顶层设计为引领,运用新文科强化“文化软实力”
    2.打造实践教学体系,增强新文科教育的实效性
    3.以全人培养为理念,推动“文理”教育融合发展

(2)新文科育人的总体性规定及实践诉求(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文科育人的时代性规定与理想图式
    (一)学科的集群化:整体育人
    (二)时空的拓展化:创新育人
    (三)人才的社会化:实践育人
二、新文科育人的现实性规定与时代挑战
三、新文科育人的价值性规定与实践诉求
    (一)超越知识传授与学科传承:非认知的能力培养
    (二)强化技术赋能与学科交融:非对称的素养创新
        第一,积极运用新技术手段,推动跨学科发展的交融与改造。
        第二,积极把握新技术思维,提升新文科育人的创新效能。
    (三)提升实践能力和超越思维:非共识的精神探索
        第一,拓展育人视野,培育敢于探索、勇于创造的非共识性人才。
        第二,聚焦中国实践,面向中国问题,培育全面发展的实践型人才。
        第三,着眼世界发展,培育具有全球视野、国际格局的全球化人才。
    (四)扩大育人场域与资源供给:非线性的价值引领

(3)中国大学“新文科教育”建设:价值蕴意、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价值蕴意:对“时代”与“知识”所具有的双重“激流”特质之回应
二、核心内涵:回归文科教育的“育人 本质”
    (一)目标定位:培育“有价值引领的人”
    (二)教育活动:创生“突破边界”的文科课堂
    (三)组织机制:打造多样而灵动的“育人共 同体”
    (四)评价导向:构建“超越绩效”的成长性评价
三、实践路径:观念与行动的协同展开
    第一,要在观念上树立“价值引领、文化自信、开放包容”的文科理念。
    第二,要在行动上强调“关联实践、创新活动、资源投入”的实施策略。

(4)构建新时代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应然逻辑与实践路向——基于新文科建设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逻辑
二、新文科建设为教师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一)新文科建设带来的挑战
        1. 高标准的师风师德
        2. 高融通的知识要求
        3. 高度专业化的教学能力
        4. 高视阈的文化需求
    (二)新文科建设带来的机遇
        1. 注入新时代发展动力
        2. 更新教师教育理念
        3. 引发人才培养反思
三、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核心要素
    (一)高质量教师教育的前提——师德建设
    (二)高质量教师教育的根本——专业素养
    (三)高质量教师教育的支撑——“文”“科”素养
    (四)高质量教师教育的延续——时代品格
四、构建新时代教师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向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风师德思想建设
    (二)借力新文科建设契机,创新教师教育培育模式
    (三)立足新时代发展阶段,构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

(5)国际化视野中的“新文科”建设与“一带一路”行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 新文科:新形势下的知识生产与学科精神
    1.基于学科融合的新文科知识生产
    2.传承人文价值的新文科精神内涵
二、国际化:中国新文科建设的全球视野与时代要求
    1.国际化、全球化问题一直是国际高等教育界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议题
    2.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化肩负着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与对外开放的重要使命
三、“一带一路”:面向全球视野的新文科探索与实践
    1.聚焦在地国际化,创新文科国际教育形式
    2.依托跨境国际化,培养新文科拔尖人才
    3.深化人文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结语

(6)新文科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文科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
二、新文科教育的成效取决于其建设方向
三、从新文科的育人目标与举措看人才培养模式之变
    (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新的人才培养内容
    (三)新的人才评价标准
四、小结

(7)新文科建设的“七个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文科要有历史的深度
二、新文科要有文化的厚度
三、新文科要有哲学的高度
四、新文科要有世界的广度
五、新文科要体现学科的跨度
六、新文科要体现中国情怀的浓度
七、新文科事关中国道路的长度

(8)从对中国新文科的回望到对全球新文科的畅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 新文科提出的时代背景
二、当下新文科的有关文献回溯
    (一)“新文科”文献来源
    (二)“新文科”建设讨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新文科建设困境和机遇并存。
        2.新文科之“新”的内涵与特征。
        3.新文科建设的多路径和跨界融合。
        4.新文科人才培养。
三、“新文科”争鸣达成的共识及谏言
    (一)新文科建设需要中外交流
    (二)推进新文科建设中国方案的抓手——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是我国新文科建设工程成功的一大标志
四、从中国“新文科”迈向“全球新文科”(Global New Liberal Arts)
五、结语

(9)什么是文科?——现代知识的型塑与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欧洲知识模式的型塑与谱系
    (一)西方知识体制与模式的谱系
    (二)20世纪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分野
二、大学、文科等现代知识体系的中国问题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形成期
    (二)20世纪20年代到1949年
    (三)1949年到改革开放时期
    (四)1978年至今的改革开放新时代
三、余论

(10)高校文科教育的再职业化与精神育人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文科教育存在的失衡发展与“供给侧”难题
二、文科高等教育多元发展结构:职业化与通识化、学术型兼顾
三、人文素养是升本院校文科教育的真正“含金量”

四、经济全球化与大学文科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文科建设:背景解析、要义分析与路径探析[J]. 朱文辉,许佳美.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1(11)
  • [2]新文科育人的总体性规定及实践诉求[J]. 张彦.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3]中国大学“新文科教育”建设:价值蕴意、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J]. 吕林海. 大学教育科学, 2021(05)
  • [4]构建新时代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应然逻辑与实践路向——基于新文科建设的视角[J]. 崔延强,唐小琴,陈艳.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1(02)
  • [5]国际化视野中的“新文科”建设与“一带一路”行动[J]. 潇潇.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1(06)
  • [6]新文科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嬗变[J]. 成海鹰,曾慧敏.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5)
  • [7]新文科建设的“七个维度”[J]. 杨灿明.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1(01)
  • [8]从对中国新文科的回望到对全球新文科的畅想[J]. 贾文山,马菲.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2)
  • [9]什么是文科?——现代知识的型塑与体系[J]. 刘康.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2)
  • [10]高校文科教育的再职业化与精神育人导向[J]. 刘举,李建玲.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02)

标签:;  ;  ;  ;  

经济全球化与大学文科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