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省卫生人力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艳辉[1](2021)在《新生育政策调整前后重点监测地区产科服务提供与卫生资源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分析新生育政策调整前后重点监测地区助产医疗机构产科服务提供情况、产科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情况、产科卫生资源的配置公平性和配置效率及其变化趋势,发现目前产科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优化新形势下产科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4-2019年在重点监测地区开展的三个连续的中国—世卫组织双年度合作项目收集的监测数据,对新生育政策调整前后我国四个监测城市产科服务提供情况、产科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数据包络分析对产科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效率进行评价。结果2013-2019年重点监测地区产科门诊量和活产数均呈逐步增长趋势,并在2014年和2016年出现峰值,随后增长趋势放缓,逐渐接近新生育政策调整前水平。2014-2017年“政策性二孩”活产数占比呈逐年增长趋势,2017年达33.9%。2016-2019年高危产妇占比呈逐年增长趋势,2019年达66.4%。公立三级助产医疗机构产科门诊量和活产数占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9年分别达到72.1%、72.8%;其他类型助产医疗机构产科门诊量和活产数则呈逐年降低趋势。2013-2019年重点监测地区产科实际开放床位数呈增长趋势,平均增长速度为2.1%,以公立三级和民营助产医疗机构增加为主。不同类型助产医疗机构产科床位使用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在2014年和2016年出现峰值;公立三级助产医疗机构产科床位使用率最高,均在90%以上,2014年和2016年均超过100%;公立二级助产医疗机构产科床位使用率在59.6%-80.9%之间、民营和公立一级助产医疗机构产科床位使用率在42.7%-63.5%之间。新生育政策调整前后,重点监测地区以公立三级助产医疗机构产科医师数最多,2019年达到了 57.9%,但每千活产产科医师数仍低于公立二级及以下助产医疗机构。随着新生育政策调整,除公立三级助产医疗机构外,产科医师工作负担均下降;公立三级助产医疗机构产科医师日均门诊和日均住院负担最重(9.3-10.9人次、2.4-2.5床日),其次是公立二级助产医疗机构(7.8-9.0人次、1.9-2.1床日)、公立一级和民营助产医疗机构(3.7-7.1人次、0.6-1.3床日)。公平性分析显示,重点监测地区产科床位和产科医师按常住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均小于0.3,按人口密度分布的基尼系数在0.4-0.5之间,按地理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均超过了 0.6。数据包络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新生育政策调整重点监测地区产科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有所提高,但仍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现有规模偏大和偏小并存等问题。结论本研究显示,新生育政策调整初期重点监测地区公立三级助产医疗机构产科床位和产科医师均呈现不足状态,但及时得到了补充,满足活产数增加的需求。2017年以后,除了公立三级外,其他类型助产医疗机构产科床位使用率和产科医师工作负荷均明显降低,产科卫生资源利用不均衡问题越来越明显。重点监测地区产科卫生资源配置存在地理公平性较差、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规模过大和过小等问题。同时,重点监测地区高危孕产妇管理上也存在较大的挑战。建议各监测城市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辖区内产科卫生资源,加强公立二级及以下助产医疗机构产科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并倡导孕产妇根据妊娠风险等级选择相应级别的助产医疗机构接受孕产期服务。
肖雄[2](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田甜[3](2021)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以河北省唐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观点,对我国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劳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小学的劳动教育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劳动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劳动意识,还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也是坚持立德树人理念,提升学生素养,缩小城乡差距,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现实需要。除此之外,在劳动实践中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训练学生思维,磨练意志,增强责任感,通过劳动教育培养踏实肯干、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本研究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的重难点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概述,首先对劳动、劳动教育、学校劳动教育、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探究了马克思、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习近平对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最后对当前农村小学实施劳动教育的必要性进行深入分析。第三部分是对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分为调查设计和实施现状两大板块。从调查对象的选取、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调查的实施三个维度进行调查设计;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分析,分为以下六个部分: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组织实施情况、实施方式、保障条件、以及农村小学生、教师、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从多个视角展现当前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第四部分是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在调查中了解到当前河北省唐县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不尽人意。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劳动教育保障条件匮乏、学生和教师以及家长对劳动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认知等问题严重阻碍着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和教育部门的保障评价机制欠缺、农村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条件不足、家庭教育理念的偏差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四个方面。第五部分是改善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的建议,针对当前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的现存问题,从政府和教育部门、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对劳动教育的实施提出建议,为解决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提出可行的策略。第六部分是结论部分,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反思,总结研究结果,分析研究不足,提出研究展望。
彭明亮[4](2021)在《河北省城镇养老资源配置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国家医疗卫生和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人均寿命延长及独生子女政策引起的阶段年龄人口数量变化,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且增速较快,6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应对老龄化、解决负担越来越重的社会养老问题,成为经济发展、国家稳定的重要社会问题。解决养老难题,需要从老人的养老需求角度,思考如何配置合理的资源以保证老有所养,研究基于养老需求的养老资源匹配必要且重要。河北省属于老年人口大省,尤其是城市老年人口数量多、增速快,养老资源配置要求越发迫切,本文就河北省养老资源配置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依据文献和调研结果,将城镇老人的养老需求类型总结为保健需求、生活照料需求、精神安慰需求、文化娱乐需要;结合我国城市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三种主流养老模式,将养老需求转化为对人员和设施的资源配置要求。其次,依据国家和各省市相关养老资源配置标准,构建城市养老人员和设施的配置指标体系,并依据指标计算河北省应配备的人力资源数和设施资源数。最后依据河北省、各地市统计年鉴和统计局养老相关数据,对河北省已有养老资源与应配备资源进行匹配分析,并结合河北省近五年来城镇老龄化程度与养老资源的耦合协调度分析,得出河北省养老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论文研究结果对河北省未来合理配置养老资源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贾康蓉[5](2021)在《河北省城镇老年人口养老脆弱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河北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末,河北省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518.39万人,为河北省总人口数量的20.00%,同比上升了0.20个百分点,河北省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的行列。随着自然衰老,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对疾病、伤残等风险敏感度增加;与此同时,老年人的养老资源还易受到自身素质、代际支持、社会参与、制度供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老年人缺乏应对风险冲击的能力,难以从损失中复原,表现出较为显着的养老脆弱性特征。随着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的加速进程,城镇老年人口的养老脆弱性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对城镇老年人口养老脆弱性展开评估,分析养老脆弱群体的分布及其特征差异,不仅可以呈现目前河北省城镇老年人口的养老脆弱性问题现状,还可以反映不同类别城镇养老脆弱人群的养老服务需求差异,为制度设计和服务靶向提供微观基础参考,从而使养老政策更精准地定位于城镇养老脆弱人群。本文采用2018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中有关河北省城镇老年人口的调查数据,基于对老年人养老问题本质的把握,从脆弱性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出发,借鉴生计脆弱性的研究方法,采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暴露-敏感性-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指数评估模型,建立起河北省城镇老年人口养老脆弱性评估体系,分别测度了河北省城镇老年人口在各个维度下的养老脆弱性得分并计算出养老脆弱性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对养老脆弱老年群体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养老脆弱人群的特征差异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显示,河北省城镇老年人口养老脆弱性处于中高度水平,且不同类别养老脆弱群体间差异较为明显。在所有的河北省城镇老年人口样本中,高养老脆弱性城镇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为33.9%,中等养老脆弱性城镇老年人口比重为50.0%,属于当下需要重点保障的养老脆弱群体;低养老脆弱性城镇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为16.1%,面临潜在的养老风险程度也比较高,也需要给予相当关注。同时,高养老脆弱性城镇老年人口表现出高健康风险、高贫困风险、低文化程度以及代际支持弱化等显着特征,并且伴随社会参与及拥有网络的弱化,社会排斥的风险较高。其中,医疗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指标评估结果整体偏低,反映出养老政策与服务供给的不充分与不完善,使得河北省城镇老年人口呈现出较高程度的养老脆弱性。基于不同类别养老脆弱群体的特征差异,立足于河北省实际,本文对河北省城镇老年人口养老脆弱性的成因展开分析,进而从完善家庭养老与社会参与、加强社区医养功能结合、优化养老制度供给等层面提出关于河北省城镇老年人口养老脆弱性问题的多重应对思路。
陈亚楠[6](2021)在《社会治理精细化视角下河北省健康扶贫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健康扶贫进行绩效评估研究,不仅是我国提升扶贫成效的必然要求,也是切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前提条件,是我国近年来健康扶贫领域研究的前瞻性议题。因此,本文从健康扶贫目标的精准性、方式的科学性、减贫效果的有效性,三个主要方面进行绩效提升研究,这对提高我省健康扶贫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健康扶贫的概念界定、演化与治理机制进行梳理总结,并对绩效评估方法进行了述评和选择。其次,基于社会治理精细化视角以社会治理、资源配置、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本文健康扶贫绩效研究的理论分析基础,对因病致贫的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也就是说,因病致贫不仅受到外部风险影响也受社会支持不足影响。“风险冲击(健康、疾病风险)-社会支持不足(贫困户识别、医疗保障、社会救助)-因病致贫(贫困、贫病交加)”构成了因病致贫的传导路径。再次分析健康扶贫的干预机制,即健康扶贫从时间发展角度能对健康贫困户的健康保障体系进行时序管理即疾病的预防-救助-康复。从空间纵向角度又为健康贫困户在医疗卫生体系中提供不同层次的健康保障支持,是斩断因病致(返)贫链的重要手段。最后本文基于上述因病致贫的产生原因、健康扶贫治理机制和作用模式,选择从人员识别、权益保障、资源配置、绩效考核四方面构建绩效评估体系,并应用河北省健康扶贫管理系统中14个扶贫地区的多年连续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及因子分析和TOPSIS效率模型分析,这也是本文健康扶贫绩效的实践操作基础。通过上述实证分析本文具有以下发现,第一,从人员识别方面来看,贫困户识别过程具有一定人为的目标指向性,易导致健康扶贫对象识别失焦,成为该识别机制的内生性缺陷。第二,从社会支持角度来看,贫困地区在医疗设施、保障能力、应急救助方面实施救助的效果不佳;部分农村地区分级诊疗实施效率低,弱化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用。第三从社会资本支持角度来看,商业健康保险和慈善救助对健康贫困户支持不足,不同健康保障制度衔接不足,并且不同地区间扶贫资金运用效率差异较大。本文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和社会治理精细化理论对河北省健康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提升建议。
韩小伟[7](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文中指出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中央单位立足部门资源优势,结合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实际,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对于践行党的宗旨、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群众、培养锻炼干部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对于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论文运用实证研究、系统研究、综合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立足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以国家有关政策文件为指导,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视角,对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政策理论、重大意义、历史进程、工作实践、基本经验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并对2020年以后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具体来说,文章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概述,主要阐释了中央单位、社会扶贫、定点扶贫、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等相关概念;揭示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重大意义,即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是“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组成部分,是加大对老少边贫地区扶持力度的举措,是帮扶单位贴近基层、了解民情的途径;系统梳理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第三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主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视角,对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阐述。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反贫困理论、公平正义理论和社会保障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共同富裕理论、共享发展理论和扶贫开发理论。第四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主要领域及案例,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扶贫、技能培训扶贫、教育科技文化扶贫、健康扶贫和网络扶贫等六个领域,对中央单位在各个领域开展定点扶贫的由来、内容和典型案例等进行了归纳和举例。第五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主要从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干部培养相结合等5个方面,全面总结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要求和实践经验。第六章是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对策思考,主要是基于2020年以后中国反贫困工作重心转向治理农村相对贫困的背景,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调要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即发挥中央单位的政策、资源、规划、人才和技术等优势;强调要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即构建由党委领导机制、政府主导机制、群众参与机制、组织协调机制、资金投入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内容构成的长效机制。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划分为起步阶段、展开阶段、深化阶段和完善阶段等4个阶段,分析了每一个阶段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宏观背景、政策依据、主要任务和基本特征;二是全面总结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即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加强干部培养相结合;三是对2020年以后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调要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唐翊家[8](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村庄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充分解读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规划的新内涵,能够促进河北省村庄规划水平的提升,对目前河北省村庄规划建设起到指引作用,使农村再次展现其独特的魅力。本论文对河北省村庄进行深入的实践调研,重点分析河北省不同类型的村庄具有的特色要素,提出村庄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依据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理清村庄规划新思路,确定规划内容,提出设计规划方案,以实现河北省乡村振兴。本文采用资料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综合归纳法和个别案例实证法全面收集资料,结合国内外现有村庄规划的运用现状,确定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主要思路。在研究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关键点,以问题为依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个村庄都有其特色之处,乡村振兴的灵魂就是乡村特色,要在乡村特色的基础上,对村庄整体进行特色规划。根据每个乡村不同的生态环境、特色产业等,塑造独特的乡村文化,发展不同的特色产业,提高河北省乡村的可识别度。实地调研河北省村庄发现,村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也暴露出了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全域规划、县域规划等规划设计方法为依托,将其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指导对河北省村庄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内容包括村庄地布局规划、村庄设施规划、村庄风貌规划、村庄产业规划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村庄规划设计研究的重点是根据河北省村庄的分类,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村庄特点进行规划。在规划过程中做到在经济、生态、文化、政治、社会“五位一体”整体布局的落实。最终通过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探索出一条适用于河北省的村庄规划设计的路径,为以后相同类型的村庄规划提供借鉴。
黄华[9](2020)在《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视域下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文中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本质要求。受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制度环境、自然地理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京津冀三地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环境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较大、矛盾突出,有些方面甚至呈现出“断崖式”落差,是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典型代表。如何促进京津冀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力推进三地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环境等社会事业发展,已经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中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学术界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视角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以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为视角研究京津冀这一热点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果则非常鲜见。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行动;对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引和方法论指导意义。本文以社会公平为视角,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共享发展为价值导向,以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实论证,查阅大量参考文献和京津冀区域有关数据,充分论证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关系,以及实现均等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结合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历程,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的初步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在客观分析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测度和时空演变格局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因素,为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思路与实现路径提供精准问题靶向。核心概念是论文展开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理论依据和现实价值是立论的重要根据。本文首先在阐释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和均等化的基础上,揭示了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具体实践。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理论探讨和创造性的社会活动,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形成了以“生产公平”“分配公平”“制度公平”为主要内容,以“历史性”“相对性”“人本性”为主要特征的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经过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和苏联建设实践,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公平理论得到再次发展和丰富。在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积极借鉴苏联成功经验并认真吸取其失败教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形成了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本质内涵,以经济发展、共同富裕、制度正义为主要内容的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为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明了保障公平权利、促进社会公平、重视分配正义的价值导向,并为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蕴含的公平、正义观点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同时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体实践,指导京津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新时代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深入认识和积极实践。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践行,也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破解制约因素,寻找求解路径是论题研究的原动力。本文在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后,明确界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科学内涵和目标要求,系统回顾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历程,客观梳理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新进展,归纳总结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难点,阐述存在着:地区间利益博弈未消失、重点领域立法尚待突破、法律位阶和效力尚不高、公众参与机制尚不健全、立法评估机制有待完善等权利和规则公平方面的问题;存在着跨区域政府协调和利益分享机制不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权力和资源配置不均衡、三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收入差距明显等机会公平方面的问题,前瞻分析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举措。为深入把握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通过熵权法、综合指数得分和多元回归分析等实证方法,分析京津冀区域地级市层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时间序列与空间格局演化情况。在对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定性和定量分析后,论证经济发展不平衡、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城镇结构失衡、政策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制约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探寻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提供精准问题靶向。在对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应然理论论证,并对其现状进行实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京津冀基本公平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和其构想,即以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为指导,第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享发展理念;第二,要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途经;第三,要构建政府间利益共享“一体化”发展格局,政府顶层设计是推进京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组织保障;第四,加快完善京津冀协同立法机制、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体系,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法治体系是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治保障。第五,加强财政政策协调机制、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等,进一步完善财政、户籍等配套政策的体制机制是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第六,要推行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点区域先行先试,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群发展新模式,统筹协调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全领域”合作是兼顾效率与公平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均等化的秩序保证。总之,京津冀在地理区位上紧密相连、经济发展上彼此依赖、人文精神上相互融合,决定了京津冀作为密切联系的共同体,必须协同发展,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通过论证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思想渊源、主要内容、特征及时代内涵,阐述其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关系,在论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均等化的构想,旨在为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有效途径和发展模式,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刘阳[10](2020)在《雄安新区医疗卫生服务研究与评价》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基于雄安新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方、需求方双重视角,对雄安新区医疗卫生服务现况进行分析,了解雄安新区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及利用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医疗资源供给的合理性、有效性,为进一步合理配置雄安新区医疗卫生资源、完善雄安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基础信息和基线资料。方法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及利用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雄安新区800户常住居民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方法采用?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医疗卫生资源供给调查采用普查方法,对雄安新区42所非营利医疗机构以及3县卫生健康局应急办公室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医疗资源人口、地理分布的公平性,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医疗资源配置效率,需求法计算雄安新区医生、床位需要量,计算供需比评价供需平衡状况。结果1雄安新区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率为9.8%,慢性病患病率为49.5%;两周就诊率为10.2%,年住院率为10.5%。2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就业状态是两周患病率影响因素;年龄、就业状态、家庭人均收入、体重是慢性病患病率影响因素;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就业状态是两周就诊率影响因素;年龄、婚姻、就业状态、居住地与医疗机构的距离是年住院率影响因素。3雄安新区无三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中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所乡镇卫生院符合建设标准的仅有16所(48.5%)。4雄安新区人均资源拥有量低,每千人口床位数2.19张,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2.50人,每千人口医生1.08人,每千人口护士0.85人。5雄安新区床位、执业医师/助理医师人口公平基尼系数分别0.110、0.033,地理公平基尼系数分别为0.140、0.013,均为高度公平。6容城县、雄县二级医疗机构投入-产出综合效率值为1,达到DEA相对有效,而安新县为0.761;安新、容城、雄县的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配置综合效率分别为0.508、0.906、0.655,均未达到最佳生产前沿上(BPPF)。7 2018年雄安新区医生需要1625人,床位需要5142张,供需比分别为0.78、0.50,供给量远低于需要量,供需极不平衡。结论雄安新区居民慢性病卫生服务需要量大,门诊服务利用不足。老年人、超重或肥胖人群、妇女、儿童、无业/失业、低文化程度、低收入人群是卫生服务需要及利用的重点人群。雄安新区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低,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投入不足。优质医疗机构稀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薄弱。床位及人力资源供给总体上匮乏,医生、床位供需不平衡。卫生技术人员内部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员不足。图2幅;表31个;参123篇。
二、河北省卫生人力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省卫生人力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生育政策调整前后重点监测地区产科服务提供与卫生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1.1 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对妇幼健康服务的影响 |
1.2 重点监测地区专项监测项目进展情况 |
1.3 产科卫生资源的配置与利用 |
1.4 产科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和配置效率评价方法介绍 |
1.5 研究意义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数据来源 |
4.2 研究对象 |
4.3 统计分析 |
4.4 质量控制 |
4.5 技术路线图 |
5 结果 |
5.1 重点监测地区基本情况 |
5.2 重点监测地区产科服务提供情况及变化趋势 |
5.3 重点监测地区产科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情况及变化趋势 |
5.4 重点监测地区产科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和配置效率评价 |
6 讨论与建议 |
6.1 讨论 |
6.1.1 新生育政策调整使产科服务需求增加 |
6.1.2 不同类型助产医疗机构产科床位配置与利用不均衡 |
6.1.3 不同类型助产医疗机构产科医师配置及其工作负荷存在差异 |
6.1.4 产科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变化不大 |
6.1.5 产科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 |
6.2 建议 |
6.2.1 积极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 |
6.2.2 优化辖区助产医疗机构间产科卫生资源配置 |
6.2.3 提高产科卫生资源地理可及性 |
6.2.4 提高产科卫生资源配置效率 |
7 结论 |
8 本研究的特色和局限性 |
8.1 研究特色 |
8.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十七年” |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
(三) 运动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材料 |
(一) 材料来源 |
(二) 材料的甄选 |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
(四) 简要评议 |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
一、西医学习针灸 |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以河北省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国家政策的支持 |
(二)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新定位 |
(三)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现实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五、研究重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六、论文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三)理论视角 |
第一章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概述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劳动 |
(二)劳动教育 |
(三)学校劳动教育 |
(四)农村小学劳动教育 |
二、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 |
(二)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 |
(三)陶行知的劳动教育思想 |
(四)习近平总书记的劳动教育论述 |
三、农村小学实施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
(一)劳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
(二)劳动教育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必要环节 |
(三)劳动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
第二章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 |
(二)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的设计 |
(三)调查的实施 |
二、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 |
(一)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组织实施情况 |
(二)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式 |
(三)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的保障条件 |
(四)农村小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 |
(五)农村小学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 |
(六)农村小学的学生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 |
第三章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
一、政府和教育部门的保障、评价机制欠缺 |
(一)教育部门对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的建制模糊 |
(二)教育部门监查管理制度不完善 |
二、农村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学校领导、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知不全面 |
(二)学校课程监察管理制度缺失 |
(三)农村小学缺乏优质劳动教育师资 |
(四)农村小学资源的有限性 |
(五)学生自身劳动意识较差 |
(六)出于安全考虑,活动开展困难 |
三、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家长溺爱情况普遍存在 |
(二)家长对劳动教育的错误认知 |
四、社会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
(二)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
(三)学校劳动教育的隐效性和长期性 |
第四章 改善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的建议 |
一、政府和教育部门建立劳动教育有效实施的保障机制 |
(一)加强劳动教育理论体系和制度建设 |
(二)加强对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的督察管理 |
(三)加强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 |
二、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机制建设 |
(一)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观念 |
(二)完善劳动教育的评价方式 |
(三)健全学校劳动教育督导机制 |
(四)积极开发和利用劳动课程资源 |
(五)健全学校劳动教育的师资体系 |
(六)连接和开拓社会资源 |
三、家校合力促进劳动教育发展 |
(一)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
(二)把家务劳动纳入到劳动教育的内容 |
(三)举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定期培训 |
四、加强舆论宣传,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河北省城镇养老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养老模式 |
2.1.1 居家养老 |
2.1.2 机构养老 |
2.1.3 社区养老 |
2.2 养老需求的概念及种类 |
2.2.1 养老需求的概念 |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3 养老需求种类 |
2.3 养老资源的概念及种类 |
2.3.1 养老资源的概念 |
2.3.2 养老资源的种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镇养老资源配置指标体系构建 |
3.1 城镇基本养老需求分析 |
3.1.1 生活照护类需求 |
3.1.2 健康护理类需求 |
3.1.3 精神慰藉类需求 |
3.1.4 文化娱乐类需求 |
3.2 基于养老需求的资源配置需要 |
3.2.1 人力资源资源配置 |
3.2.2 设施资源配置 |
3.3 城镇养老资源配置标准 |
3.3.1 城镇养老设施配备指标和标准 |
3.3.2 城镇养老人力资源配备指标和标准 |
3.4 河北省城镇养老资源配置指标体系构建 |
3.4.1 符号假定 |
3.4.2 河北省城镇养老资源配置指标体系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河北省城镇养老资源配置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河北省城镇养老设施资源配置分析 |
4.2.1 河北省城镇养老应配置设施资源数量 |
4.2.2 河北省城镇养老应配置床位数量 |
4.3 河北省城镇养老人力资源配置分析 |
4.4 河北省城镇设施资源匹配情况 |
4.4.1 河北省城镇养老机构设施数量匹配分析 |
4.4.2 河北省城镇社区服务设施资源匹配分析 |
4.4.3 河北省城镇养老床位数量匹配分析 |
4.5 河北省养老人力资源匹配分析 |
4.5.1 河北省养老机构人力资源现状 |
4.5.2 河北省城镇社区人力资源匹配分析 |
4.5.3 河北省城镇养老人力资源类别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河北省城镇养老资源配置耦合协调度分析 |
5.1 .河北省城镇老龄化程度评价指标 |
5.2 河北省城镇养老资源评价指标 |
5.2.1 河北省城镇机构养老资源评价指标 |
5.2.2 河北省城镇社区养老资源评价指标 |
5.3 河北省城镇老龄化程度与养老资源的协调耦合度评价模型构建 |
5.3.1 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 |
5.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3 构建协调耦合度评价模型 |
5.4 河北省城市养老资源配置建议 |
5.4.1 养老设施的科学规划 |
5.4.2 养老床位的均衡配置 |
5.4.3 养老人才的有序培养 |
5.4.4 加强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和团队 |
5.4.5 财政资金的合理投入 |
5.4.6 养老模式的全新探索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河北省城镇老年人口养老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综合指数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镇老年人口 |
2.1.2 养老脆弱性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社会资本理论 |
2.2.3 制度供给理论 |
第三章 河北省城镇老年人口养老脆弱性评估 |
3.1 数据与指标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指标选取 |
3.1.3 数据说明 |
3.2 实证分析 |
3.2.1 模型构建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 |
第四章 河北省城镇老年人口养老脆弱性成因分析 |
4.1 个人层面 |
4.1.1 健康人力资本不足 |
4.1.2 经济能力弱化 |
4.1.3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
4.1.4 社会排斥导致福利断层 |
4.2 社会层面 |
4.2.1 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
4.2.2 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
4.3 制度供给层面 |
4.3.1 供需失衡 |
4.3.2 维度单一 |
第五章 河北省城镇老年人口养老脆弱性的多重应对思路 |
5.1 完善家庭养老与社会参与 |
5.1.1 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定位 |
5.1.2 从排斥走向融合的社会空间开发 |
5.2 加强社区医养结合功能的发挥 |
5.2.1 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的医疗服务体系 |
5.2.2 健全社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
5.2.3 完善社区营造与社区管理 |
5.3 优化养老制度供给 |
5.3.1 供给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 |
5.3.2 建立分类分级、梯次支持的养老脆弱监测体系 |
5.3.3 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养老资源空间布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社会治理精细化视角下河北省健康扶贫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2020“后扶贫时代”的到来 |
1.1.2 健康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3 社会治理精细化是发展趋势 |
1.1.4 河北省健康扶贫绩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4 研究不足 |
2 健康扶贫实施绩效评估基础 |
2.1 健康贫困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因病致贫 |
2.1.2 健康贫困 |
2.1.3 贫困的脆弱性 |
2.1.4 医疗扶贫 |
2.1.5 健康扶贫 |
2.2 绩效相关概念 |
2.2.1 绩效 |
2.2.2 政府绩效 |
2.3 健康扶贫理论基础 |
2.3.1 社会治理理论 |
2.3.2 资源配置理论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健康扶贫绩效评估体系构建 |
3.1 健康扶贫绩效评估体系 |
3.1.1 现有扶贫绩效评估思路 |
3.1.2 扶贫绩效典型方法梳理 |
3.1.3 扶贫绩效方法评估 |
3.2 健康扶贫绩效评估体系构建思路 |
3.2.1 绩效评估体系构建原则 |
3.2.2 相关绩效评估指标借鉴 |
3.3 健康扶贫作用机理及评估指标选取 |
3.3.1 健康扶贫的作用机理 |
3.3.2 绩效评估体系指标选取 |
3.3.3 绩效评估体系指标说明 |
3.4 健康扶贫模型的构建 |
3.4.1 因子分析 |
3.4.2 TOPSIS综合绩效评估 |
3.5 小结 |
4 健康扶贫绩效评估体系应用——以河北省为例 |
4.1 河北省健康扶贫概况描述 |
4.1.1 目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1.2 河北省健康扶贫概况 |
4.1.3 主要健康扶贫措施 |
4.1.4 健康扶贫概况小结 |
4.2 河北省健康扶贫绩效评估 |
4.2.1 描述性统计 |
4.2.2 因子分析 |
4.2.3 TOPSIS 综合评估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河北省健康扶贫政策绩效评估中的问题 |
5 主要结论与提升对策 |
5.1 主要结论 |
5.2 社会治理精细化视角下健康扶贫绩效提升对策 |
5.3 小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概述 |
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相关概念阐释 |
2.1.1 中央单位 |
2.1.2 社会扶贫 |
2.1.3 定点扶贫 |
2.1.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 |
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重大意义 |
2.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 |
2.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组成部分 |
2.2.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加大对老少边贫地区扶持力度的举措 |
2.2.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帮扶单位贴近基层、了解民情的途径 |
2.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 |
2.3.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起步阶段 |
2.3.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展开阶段 |
2.3.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深化阶段 |
2.3.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完善阶段 |
第3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1.1 经典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
3.1.2 经典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 |
3.1.3 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2.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 |
3.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享发展理论 |
3.2.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扶贫开发理论 |
第4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主要领域及案例 |
4.1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
4.1.1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由来 |
4.1.2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内容 |
4.1.3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典型案例 |
4.2 通过产业扶贫推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
4.2.1 产业扶贫的由来 |
4.2.2 产业扶贫的内容 |
4.2.3 产业扶贫的典型案例 |
4.3 通过技能培训扶贫实现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 |
4.3.1 技能培训扶贫的由来 |
4.3.2 技能培训扶贫的内容 |
4.3.3 技能培训扶贫的典型案例 |
4.4 通过教育科技文化扶贫推进贫困地区文化教育发展 |
4.4.1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由来 |
4.4.2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内容 |
4.4.3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典型案例 |
4.5 通过健康扶贫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状况 |
4.5.1 健康扶贫的由来 |
4.5.2 健康扶贫的内容 |
4.5.3 健康扶贫的典型案例 |
4.6 通过网络扶贫拓宽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渠道 |
4.6.1 网络扶贫的由来 |
4.6.2 网络扶贫的内容 |
4.6.3 网络扶贫的典型案例 |
第5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 |
5.1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 |
5.1.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
5.1.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
5.2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 |
5.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
5.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
5.3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 |
5.3.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
5.3.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
5.4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 |
5.4.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
5.4.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
5.5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 |
5.5.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
5.5.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
第6章 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对策思考 |
6.1 中国农村反贫困目标瞄准的调整 |
6.1.1 相对贫困的涵义 |
6.1.2 相对贫困的特征 |
6.1.3 农村相对贫困成为贫困治理的重心 |
6.1.4 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现实路径 |
6.2 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 |
6.2.1 政策优势 |
6.2.2 资源优势 |
6.2.3 规划优势 |
6.2.4 人才优势 |
6.2.5 技术优势 |
6.3 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
6.3.1 党委领导机制 |
6.3.2 政府主导机制 |
6.3.3 群众参与机制 |
6.3.4 组织协调机制 |
6.3.5 资金投入机制 |
6.3.6 考核评价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村庄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村庄规划设计研究概况 |
1.2.2 国外村庄规划设计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村庄规划内涵解读 |
2.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村庄规划解析 |
2.1.1 乡村振兴内涵 |
2.1.2 村庄规划内涵 |
2.1.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村庄规划内涵 |
2.2 河北省村庄分类指导 |
2.2.1 城郊融合类 |
2.2.2 集聚提升类 |
2.2.3 特色保护类 |
2.2.4 搬迁撤并类 |
2.2.5 保留改善类 |
3 案例分析 |
3.1 城郊融合类——以馆陶县寿山寺村村庄为例 |
3.1.1 现状情况 |
3.1.2 规划要点和特色 |
3.2 聚集提升类——以曲周县西刘庄村村庄为例 |
3.2.1 现状情况 |
3.2.2 规划要点和特色 |
3.3 特色保护类——以易县凤凰台村村庄为例 |
3.3.1 现状情况 |
3.3.2 规划要点和特色 |
3.4 搬迁撤并类——以太行山深山区村庄为例 |
3.4.1 现状情况 |
3.4.2 规划要点和特色 |
3.5 保留改善类——以阜平县不老台村村庄为例分析 |
3.5.1 现状情况 |
3.5.2 规划要点和特色 |
4 河北省村庄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 河北省基本特征分析 |
4.1.1 地貌复杂,以平原为主 |
4.1.2 地区间发展差异大,区域布局特征明显 |
4.1.3 多中心结构 |
4.1.4 传统文化多样性 |
4.2 河北省农村建设现状 |
4.2.1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 |
4.2.2 农村民居建设现状 |
4.2.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4.2.4 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现状 |
4.2.5 农村环境建设现状 |
4.3 河北省农村存在的问题 |
4.3.1 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4.3.2 农村民居建设存在的问题 |
4.3.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
4.3.4 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
4.3.5 农村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
4.4 河北省村庄存在问题的原因 |
4.4.1 城乡二元结构 |
4.4.2 城市化过程 |
4.4.3 资金投入和管理滞后 |
5 河北省村庄规划设计研究 |
5.1 规划设计方法 |
5.1.1 基于全域规划的村庄规划 |
5.1.2 基于县域规划的村庄规划 |
5.2 规划设计内容 |
5.2.1 村庄用地布局规划 |
5.2.2 村庄设施规划 |
5.2.3 村庄风貌规划 |
5.2.4 村庄产业发展规划 |
6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顺平县辛庄村村庄规划设计 |
6.1 现状概况 |
6.1.1 地理位置 |
6.1.2 自然条件 |
6.1.3 经济社会条件 |
6.2 规划设计方法 |
6.2.1 基于全域规划设计 |
6.2.2 基于县域规划设计 |
6.3 规划要点和特色 |
6.3.1 村庄用地布局规划 |
6.3.2 村庄设施规划 |
6.3.3 村庄风貌规划 |
6.3.4 村庄产业发展规划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9)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视域下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点难点 |
(二)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及阐述 |
(一)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 |
(二)均等与均等化 |
(三)关于公平、公正、正义的界定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及其中国化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思想渊源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形成历程 |
(三)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主要内容 |
(四)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基本特征 |
二、列宁的公平理论 |
(一)列宁公平理论的思想来源 |
(二)列宁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中国共产党对马克主义公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一)中国共产党公平理论的思想渊源 |
(二)中国共产党公平理论的发展脉络 |
(三)中国共产党公平理论的时代内涵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关系 |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对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指导 |
(一)指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导向 |
(二)指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 |
(三)指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责任归属 |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对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法论指导 |
(一)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具体实践 |
(一)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践行权利公平 |
(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践行机会公平 |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践行规则公平 |
第三章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 |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科学内涵和目标要求 |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科学内涵 |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要求 |
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历程 |
(一)改革开放之前:计划经济和低水平均衡阶段 |
(二)改革开放至2013 年:碎片化和有限协同阶段 |
(三)2014 年至今:共建共享和协同发展深化阶段 |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展成效 |
(一)京津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融合不断深入 |
(二)京津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合作日趋紧密 |
(三)京津冀基本社会保障服务协作日益深化 |
(四)京津冀基本公共环境服务改善较为明显 |
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实表现 |
(一)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呈现地区失衡状态 |
(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立法体系不完善 |
第四章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 |
一、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构建 |
(一)选择方法的标准 |
(二)选择方法的运用 |
(三)数据来源 |
(四)评价指标 |
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时间序列演化特征 |
(一)宏观时间序列演化特征分析 |
(二)微观时间序列演化特征分析 |
(三)阶段性演化特征分析 |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回归分析 |
(一)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双核心-圈层状特征 |
(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南北分异特征 |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东西分异特征 |
(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五章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因素 |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因素 |
(一)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差异化 |
(二)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 |
二、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制约基本公共发服务均等化的历史因素 |
(一)国家梯度推进的区域发展政策 |
(二)国家城市偏向的城乡发展政策 |
(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权力配置不均衡 |
(四)京津冀区域资源配置行政色彩浓厚 |
三、城镇化结构失衡是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因素 |
(一)京津冀城市群规模结构待优化 |
(二)北京市虹吸效应及其“大城市病” |
(三)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
四、政策制度不完善是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因素 |
(一)跨区域政府间协调、利益共享和补偿机制不完善 |
(二)公共财政制度尚待完善 |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监督问责机制不完善 |
(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指导下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研究 |
一、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取向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二)坚持共享发展 |
二、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思路 |
(一)动态调整: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定位 |
(二)多元协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供给保障 |
(三)标准化规划: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方针 |
三、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途径 |
(一)加快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 |
(二)融合发展京津冀城乡经济 |
四、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任务 |
(一)统筹构建政府间利益共享“一体化”发展格局 |
(二)稳步推行重点区域辐射带动“递进式”发展模式 |
(三)统筹协调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全领域”合作 |
(四)加快完善有关公共财政、户籍等配套政策的体制机制 |
(五)积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和监督问责机制 |
(六)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法治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10)雄安新区医疗卫生服务研究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雄安新区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及利用分析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
1.1.3 研究相关指标 |
1.1.4 统计分析方法 |
1.2 结果 |
1.2.1 雄安新区居民基本情况 |
1.2.2 雄安新区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及利用情况 |
1.2.3 雄安新区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单因素分析 |
1.2.4 雄安新区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多因素分析 |
1.3 讨论 |
1.3.1 卫生服务需要量大,但利用不足 |
1.3.2 卫生服务需要及利用的影响因素多元化 |
1.3.3 建议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雄安新区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分析 |
2.1 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2.1.3 相关指标的选取与界定 |
2.1.4 统计分析方法 |
2.2 结果 |
2.2.1 雄安新区行政划区与人口基本情况 |
2.2.2 雄安新区经济发展水平 |
2.2.3 雄安新区医疗卫生供给资源基本情况 |
2.2.4 雄安新区人均医疗卫生资源拥有情况 |
2.2.5 雄安新区医疗卫生资源内部结构情况 |
2.2.6 雄安新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情况 |
2.2.7 雄安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
2.2.8 雄安新区医疗卫生服务量与服务效率分析 |
2.2.9 雄安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
2.2.10 雄安新区医疗卫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2.3 讨论 |
2.3.1 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
2.3.2 缺乏优质医疗机构 |
2.3.3 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薄弱,卫生服务量相对较少 |
2.3.4 医疗机构床位及人力资源供给情况 |
2.3.5 卫生应急能力薄弱 |
2.3.6 建议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3章 综述 国内外卫生服务与医疗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
3.1 国内外卫生服务研究进展 |
3.1.1 国外卫生服务研究进展 |
3.1.2 国内卫生服务研究进展 |
3.2 国内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
3.2.1 国外医疗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
3.2.2 国内医疗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四、河北省卫生人力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生育政策调整前后重点监测地区产科服务提供与卫生资源配置研究[D]. 刘艳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以河北省唐县为例[D]. 田甜.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2)
- [4]河北省城镇养老资源配置研究[D]. 彭明亮. 燕山大学, 2021(01)
- [5]河北省城镇老年人口养老脆弱性研究[D]. 贾康蓉. 河北大学, 2021(02)
- [6]社会治理精细化视角下河北省健康扶贫绩效研究[D]. 陈亚楠.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2)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D]. 韩小伟. 吉林大学, 2020(03)
- [8]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村庄规划设计研究[D]. 唐翊家.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9]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视域下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 黄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雄安新区医疗卫生服务研究与评价[D]. 刘阳.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