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地区寄宿制中小学的衔接(论文文献综述)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2)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闽政办[2021]50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福建省"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赵思佳[2](2021)在《结合现代厨房设备的中小学食堂厨房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堂主要由就餐区和后厨区组成,厨房是生产食品的空间,也是烹饪人员的作业空间,是食堂的核心区域;厨房包含了从食材的输入到熟制品输出的整个过程。现代厨房是在传统厨房的基础上,经历了工艺流程的演变,空间组织的调整,厨房设备的更新,食材采购模式改变等一系列变化后,形成的符合食堂发展的空间。厨房的流线组织主要体现在人流和物流两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物流流线即食品的工艺流程。厨房设备是工艺流程的物质基础,它们的布置直接体现了工艺流程和部分人流流线的走向。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逐步发展,厨房设备在质量、种类和功能上都有了新的提升,这对厨房的功能布局、空间形式等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现代厨房设计的要点之一就是要结合设备进行设计,才能让厨房在功能布局上更加合理,在设备布置上更加符合现代设备的发展,最后使厨房的环境质量得到提高,也更便于烹饪人员高效作业。厨房设备与厨房空间设计的结合不仅仅是一种产品模式,更重要的在于这是一种对空间优化理念的倡导。中小学食堂的设计是特殊的,首先,要考虑到如何落实校园食品安全建设;其次要根据年龄段的差异和食堂来选择不同的供餐模式;再次还要根据不同健康状况的学生的营养需求来提供不同的餐品种类;最后,还要根据以上这些制约因素和食堂工作人员的诉求来决定厨房的功能布局与空间形式,设备的数量与类型。文章将根据厨房的工艺流程与现代厨房设备的合理设置来探讨厨房的功能布局、流线组织、设备布置等问题。通过对厨房功能的解析总结出厨房各单元空间设计要点与现代厨房设备的类型,最后根据厨房各单元功能区的需求合理地布置厨房设备;不仅需要考虑到厨房设计的共性,还应考虑到中小学厨房设计的特性,得出更加合理的功能布局与设备布置参考模式,以此来完善中小学厨房空间的设计,提供一些新思路与理论依据。最后本文将依托于设计实践项目——四会衡懿实验学校食堂设计来探讨中小学厨房空间设计。从项目概况,学校总体规划两部分来介绍项目整体情况,从学校食堂方案思考与设计过程,厨房的功能布局、流线组织与设备布置等方面来分析该厨房的设计。以设计实践来论述中小学厨房空间设计,为其更贴合满足现代中小学食堂的需求提供一些实践依据。
杨昀[3](2021)在《民族地区乡镇寄宿制初中校园冷暴力的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
朱培源[4](2021)在《政策法制与实践视角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性研究 ——以河南省D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李涛,邬志辉,周慧霞,冉淑玲[5](2020)在《“十四五”时期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教育扶贫战略研究》文中指出2020年是我国"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2021-202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时期,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开局起步期。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鉴于此,在当下历史节点,全面总结和系统检视我国教育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取得的成就,厘清现状与问题,研判未来五年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与新特征,明确提出我国"十四五"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教育扶贫工作的目标、内容与任务等诸项行动实施建议,对国家相关部门科学编制"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余莉莉[6](2020)在《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发展的新时期,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建设一流大学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大学最基本的职能是“人才培养”,而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所以建设高水平的本科教育是目前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学习适应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此探究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的情况及影响学习适应性的主要因素,对于建设一流的本科教育,打造“教育质量中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怎样调整自我来更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怎样有目标的学习和有方法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学习适应性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对高校本科生的研究相对较少,内容还需要进行补充。基于此,本文以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总结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以此对学习适应性进行内涵和外延的剖析,并对可能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为实证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编制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问卷,并在全国范围内对本科生展开调查,以抽取的样本为调查对象,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和工具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统计推断,揭示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现状及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通过实证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呈现比较良好的状态,反应要重视高校教育管理;第二,“目前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对本科生学习适应性产生显着影响,其中,担任学生干部的本科生学习适应性更强;第三,“父母教育方式”对高校本科生的学习适应性影响显着,“民主型”教育方式的本科生的学习适应性更强;第四,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的因素多且杂,“学习态度”是主要因素,良好的学习态度能增强本科生的学习适应性;第五,“学习氛围”对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显着,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加强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基于本研究的实证分析,并调查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第一,进一步实现中小学和大学学习阶段的有效衔接;第二,高校应在硬、软件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提高学生学习适应性;第三,积极采用“民主型”父母教育方式,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第四端正自已的学习态度,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第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孙杰远,韩小凡[7](2019)在《70年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中国经验”》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历经以优先发展小学教育为重心的教育起步阶段(1949—1977年)、以普及义务教育为目标的恢复发展阶段(1978—2000年)和以民族团结教育为抓手的内涵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师资队伍逐步优化,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质量得到提升;双语教育稳步推进,少数民族基础教育需求得到满足;教育投入持续增加,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事业得到支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同时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坚持党的领导,保障民族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坚持因地制宜,满足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坚持文化共生场域建设,推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坚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王红[8](2019)在《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履责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如何提高质量是乡村教育进入“下一个一百年”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相较于以“资源倾斜论”“仿城发展论”“撤并进城论”等为改善乡村教育质量的主流议题,当前实践中兴起的将地方资源引入乡村学校的在地化质量提升路径尚待研究者关注。立足于提升乡村教育在地化作为一项实践方法论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空间,为何以及以何乡村教育在地化能够发挥作用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命题。相较于既有研究将“在地化”理解为一种“由外而内的转化机制”,本研究对在地化的理解是围绕“基于互动的联结机制”展开的,研究视域下的“乡村”被定义为“地方”,以学校作为分析单位和研究逻辑起点考察乡村教育在地化的理论合理性、实践智慧以及运转机理的研究架构弥补了既有研究中对学校维度上在地化实践的合理性、实践做法的碎片化表达以及变革效用机理的忽视。基于“理论的实践化”与“实践的理论化”相结合的研究进路,“纵向历史分析与横向理论融合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合理性阐释”与“跨案例对比分析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机理模型构建”两大部分研究内容构成了研究作为“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综合体”的类型规定。理论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空间的阐释融合了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一方面从历史进路的角度回溯了现代化进程中学校知识构成的泛科学理性、教育管理中的威权关系、基于效率主义的教育生产逻辑所构成的“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形成了乡村由“在场”到“退场”的历史进路,以阐释乡村沦为“空间物理场”在乡村学校教育中空间价值被遮蔽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转向一个融合视域,从人文地理学等理论视角论证了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回归“地方”意义的维度,学校教育中“乡村的在场”带来了一个融入地方文化特质和个体亲切经验、抽象与具体兼容的辩证的学校文化空间,一个打破知识既定结论、丰富知识解释框架的知识创新的生长空间,一个弥补学校教育中个体纵向经验断裂和具身实践情境缺位的经验补充及知识转介空间,一个联结家、校、社互动交往、拓展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转向“地方”的认识思路将乡村变成了一方具有多维意义的教育空间,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价值意义场”。实践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智慧及运转机理的论述是基于多案例与扎根理论译码法相结合的跨案例对比分析的研究设计展开的,在详细阐述“生活化课程素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文化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产业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三个本土典型案例的实践智慧后,通过对案例资料的三级编码,抽象出以“前置变项”“过程变项”“结果变项”为过程维度,以“背景性认识”“行动中的主体角色”“过程性策略”“关联性约束条件”“效应反馈”为类属轴,以“对农村学校的正向认知”等19个关键要素为基本框架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过程模型,概括出内置于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过程中以构建学校、乡村、儿童三者间联结的“空间资源化—资源知识化—知识资本化”的作用路径,提炼出在地化变革过程中“地方资源知识化”以“知识齐性的聚合效应”和“舞台化学校的审美效应”赋予乡村学校“乡村社会半公共空间”“附着乡村特质的教育审美空间”二重身份的效应机理。并从实践范式的视域总结提炼出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本质即为一次以承认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为前提挖掘乡村资源教育能产性的过程,遵循的是以学校比较优势形成学校发展优势的实践逻辑,因而,实践范式视域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表现为一种“基于地方赋权挖潜的优势治理”的教育变革实践方法论。综上,通过对乡村教育基层实践小趋势的理论抽象为处于迷茫期的乡村教育提供方法论指导是研究初衷所在。
周子惠[9](2019)在《留守儿童视角下的乡村校园环境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国家对乡村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在教育方面,素质教育的改革为乡村教育带来新突破,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成为乡村教育关注的重点。留守儿童一直以来在中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中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领域已相当繁荣,但关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的系统研究还相对局限。农村寄宿制小学作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为儿童成长提供更科学全面的引导。但在当今的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园环境规划设计中却常以成人化的视角代替了校园使用者的思考,出现“千校一面”的尴尬局面,呈现出的小学校园单一且刻板,忽略了留守儿童的心理感受及其对校园环境空间的需求。在留守儿童所在的寄宿制小学校园环境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留守儿童的生理特征及其与普通儿童的心理差异。于此,才能让景观设计更加人性化,更有针对性,构建符合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校园环境。本文以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为基础,以六岁到十二岁的留守儿童为对象,以我国乡村中寄宿制小学校园为研究范畴,强调乡村校园环境对留守儿童的主体作用。首先,对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进行概述,包括留守儿童在生理及心理上的特征及行为特点;其次,在对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园发展历程及其对儿童产生的影响基础上进行实地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农村小学校园在环境规划建设上存在的普遍问题;然后,对国内外优秀乡村校园环境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出留守儿童视角下的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园环境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各方面因素及设计原则;最后,从校园整体布局、功能分区、道路系统、植物系统、景观细部和校园空间色彩几方面探讨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园在规划设计时的策略方法。当下提倡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留守儿童校园的环境育人作用对儿童发展及乡村环境建设具有着积极意义。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景观环境的建设更应考虑社会弱势群体的景观需求,使当代设计更为人性化,促进景观得到全面大众的发展。本文从环境艺术、行为心理学、建筑学等与儿童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学科门类方面做出相关研究,以校园使用者留守儿童的视角对我国乡村校园环境规划展开研究,以期归纳总结出符合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特征的小学校园环境规划设计方法,进而促进乡村学校的整体发展,为美丽乡村校园环境设计提供现实指导意义及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一定帮助。
赵磊磊[10](2019)在《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研究》文中认为从当前留守儿童所处的社会背景来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众多,其学校适应问题不仅仅与教育相关,而且可被纳入社会问题的解决范畴。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属于当下社会变革背景下农村教育不容忽视的现实议题,致力于推动学校适应的改善及支持本身可被视为留守儿童群体可能长期大量存在背景下的务实之举。虽然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已引发了较多学者及教育人士的关注与思考,但是,相关研究较为着重现状调查与问题描述,如何通过社会支持促进留守儿童学校适应此方面的研究极为匮乏,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研究极具价值意义。本研究以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为主题展开实证研究,通过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结合进行研究设计,将学校适应分为学习适应、关系适应、行为适应三个方面,并将社会支持分为政府支持、学校支持、家庭支持、社区支持四个维度。针对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的相关维度,选择访谈对象开展实况访谈。基于已有研究及访谈的梳理,本研究设计了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的测评指标,通过预调研施测,筛选测量指标,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选择人口和外出务工大省(河南省)为调研省份,以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县级区域为抽样区域,以农村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学生为抽样框,开展问卷调研。正式调研回收的有效问卷7289份,其中,留守儿童4072名,占55.9%。基于实证调研,利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剖析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的现状。主要的现状特征如下所示:第一,在学校适应方面,留守儿童学习兴趣、活动参与积极性不足,畏新心理、信赖感、紧张感是影响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主要心理要素。看护人受教育层次、与父母联系频率、年级越高,留守儿童学习适应、行为适应、关系适应越好;第二,在社会支持方面,地方政府在家庭慰问、教育慰问和指导、政策及举措的宣传方面尚存欠缺,寄宿学校在同伴支持方面具有优势,学校在学生问题的协助解决力度不足,社区在设施建设、生活扶助等方面存在较多不足,且看护人受教育程度、与父母联系频次越高,留守儿童家庭支持越好。在明晰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现状的基础上,基于文献梳理,提出研究假设与假设模型,借助Mplus7软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探索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行为适应为关系适应影响学习适应的中介变量。政府支持对关系适应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关系适应与学习适应为学校支持影响学校适应的直接抓手,关系适应与行为适应为家庭支持影响学校适应的直接着力点,社区支持可对关系适应、行为适应产生直接影响。而且,社区为政府、家庭、学校支持间作用关系的联接点。基于学校适应及社会支持的现状、社会支持对学校适应的影响效应,尝试分析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困境及路径。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困境如下所示:第一,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较差;第二,学习及行为适应具有“多面复杂性”,关系适应较差;第三,地方政府援助的细节性实施举措尚待详细规划与考虑;第四,学校行政支持及同伴支持不力、教师支持公平性不足;第五,心理与学习支持不力为家庭支持的主要困境;第六,社区教育资源欠缺、扶助体系尚未健全。为破解社会支持困境,社会支持路径优化需关注以下五个方面:其一,学校适应的问题解决亟需关注“留守类型”;其二,家庭支持需注重心理关怀;其三,政府、学校、家庭、社区需合力引导人际关系发展;其四,教师支持需以学习引导与支持为关注要点;其五,家庭支持、社区支持可发挥行为导向功效。以理论分析为切入口,寻求构建原则。依据构建原则,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形成构建思路:以社会支持困境为社会支持体系构建背景点,以社会支持路径为社会支持体系构建参考点,以社会支持体系设计为社会体系构建落脚点。在构建依据(即构建原则、构建思路)的基础上,设计了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体系,其结构框架为“以政府支持为引领者、以学校支持为主推者、以家庭支持为辅助者、以社区支持为衔接者”。在政府引领方面,加强顶层驱动,构建引导型制度环境;在学校主推方面,着重关注社交与学业,建设关怀型学校支持环境;在家庭辅助方面,注重行为及关系引导,营造感化型家教环境;在社区衔接方面,整合社会力量,优化社区教育支持环境。
二、民族地区寄宿制中小学的衔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族地区寄宿制中小学的衔接(论文提纲范文)
(2)结合现代厨房设备的中小学食堂厨房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我国食堂历史背景 |
1.1.3 我国食堂设计规范与政策 |
1.2 国内外食堂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框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结合设备完善厨房空间设计 |
1.4.2 研究意义——为厨房空间设计提供新思路 |
1.5 本章小结 |
2 现代厨房调研与问题分析 |
2.1 公共食堂与厨房设备 |
2.1.1 公共食堂的类型 |
2.1.2 公共厨房的性质 |
2.1.3 厨房设备的演变 |
2.2 调研对象选定与对比 |
2.2.1 调研对象选定 |
2.2.2 调研对象类比 |
2.3 厨房设计现状 |
2.3.1 食堂选取位置 |
2.3.2 厨房外围环境 |
2.3.3 餐厨连接模式 |
2.3.4 厨房功能布局 |
2.3.5 厨房流线组织 |
2.3.6 厨房设备布置 |
2.4 厨房设计现状问题 |
2.4.1 面积配比 |
2.4.2 功能缺失 |
2.4.3 设备布置 |
2.5 本章小结 |
3 结合设备的现代厨房设计探究 |
3.1 工艺流程——厨房流线的隐形导向 |
3.1.1 现代厨房工艺流程 |
3.1.2 现代厨房流线演变 |
3.2 厨房设备——工艺流程的物质基础 |
3.2.1 现代设备类型 |
3.2.2 现代设备带来的影响 |
3.2.3 现代设备选择影响因素 |
3.3 现代厨房空间设计要点 |
3.3.1 主要单元设计要点 |
3.3.2 辅助单元设计要点 |
3.4 现代厨房设备布置分析 |
3.4.1 厨房单元空间设备布置 |
3.4.2 厨房组合空间设备布置 |
3.5 本章小结 |
4 结合设备的中小学厨房设计 |
4.1 中小学厨房设计与设备分析 |
4.1.1 中小学餐厨典型布局分析 |
4.1.2 中小学典型规模与形制分析 |
4.1.3 学校形制对厨房设计的影响 |
4.1.4 学校规模对设备选择的影响 |
4.2 不同形制与规模的中小学厨房设计 |
4.2.1 900 人完全小学厨房设计 |
4.2.2 900 人高级中学明档厨房设计 |
4.2.3 3300 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厨房设计 |
4.3 结合学生营养需求的中小学厨房设计 |
4.3.1 现代中小学生营养需求分析 |
4.3.2 非寄宿制营养午餐厨房设计 |
4.3.3 提供差异性供餐的厨房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设计实践——四会衡懿实验学校食堂设计 |
5.1 四会衡懿实验学校设计总体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校园总体规划 |
5.2 四会衡懿实验学校食堂方案设计 |
5.2.1 食堂设计前期思考 |
5.2.2 第一版——结合校园廊空间的设计 |
5.2.3 第二版——与剧场的集约化设计 |
5.2.4 第三版——结合厨房工艺的设计 |
5.3 四会衡懿实验学校厨房设计 |
5.3.1 厨房功能布局 |
5.3.2 厨房流线分析 |
5.3.3 厨房设备布置 |
5.3.4 同功能空间中的设备布置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现代厨房功能布局 |
6.1.2 结合设备的厨房设计 |
6.2 存在的不足 |
6.2.1 厨房设备调研不足 |
6.2.2 需结合多专业分析设计 |
6.3 前景展望 |
6.3.1 商用厨房设备 |
6.3.2 厨房工艺 |
6.3.3 厨房设计 |
6.3.4 厨房劳动者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 Ⅰ 图录 |
附录 Ⅱ 表录 |
附录 Ⅲ 厨房设备图例 |
附录 Ⅳ 第四章中厨房设备表示例 |
附录 Ⅴ 四会衡懿实验学校“食堂-剧场综合体”初设图纸与设备表 |
致谢 |
(5)“十四五”时期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教育扶贫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教育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的成就与现状 |
(一)学前教育发展增速较快,但须持续破解农村贫困儿童“入园难、入园贵”等核心困难 |
(二)义务教育发展成就显着,但须警惕农村贫困地区县域教育基本均衡反弹 |
(三)高中教育毛入学率有所提升,但农村高中升学和质量难题亟待改善 |
(四)职业教育显着提升贫困人口技能,但须提高其吸引力 |
(五)高等教育持续帮扶教育贫困,但须在机制匹配和扶贫内涵上深度创新 |
(六)实现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但须加大资助力度、精度和智能化 |
(七)重点有效关爱农村特殊学生群体,预防成为未来新发贫困 |
(八)乡村教师变革乡村社会的力量显着增强,但仍需强化其能力提升 |
(九)互联网接入率取得较大进步,但利用信息化实现乡村扶贫和振兴的“走出去”潜能尚需挖掘 |
(十)通用语言普及率高,为实现乡村扶贫和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二、“十四五”时期教育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的新挑战 |
(一)城镇产业升级使乡村相对贫困人口转移排斥风险增大 |
(二)风险社会致使摆脱乡村贫困人口返贫和新致贫的风险增大 |
(三)乡村相对贫困标准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致教育扶贫工作难度激增 |
(四)相对贫困标准的波动性将对教育贫困识别机制的精准性提出更高要求 |
(五)财政紧缩下教育扶贫资金绩效优化工作将更富艰巨性 |
(六)未来教育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的转向和新特征 |
三、“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促进乡村扶贫和振兴的目标 |
(一)教育促进乡村扶贫和振兴的总体目标 |
(二)教育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的具体目标 |
1. 巩固脱贫成果,返贫和新发贫困比例得到严格控制。 |
2. 实现教育促进乡村扶贫和振兴的智能化。 |
4.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获得优化帮扶。 |
5. 高中贫困农村学生资助比例和升学质量显着提高。 |
6. 职业教育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的技能扶贫优势明显增强。 |
7. 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扶贫和振兴的动力、能力、覆盖面积和综合效果显着增强。 |
8. 特殊教育贫困学生教育发展获得优先保障。 |
9. 民族地区教育促进乡村扶贫和振兴工作获得重点支持。 |
1 0. 教育促进乡村扶贫和振兴的新模式和新功能得到全面开发。 |
四、“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促进乡村扶贫和振兴的内容与措施建议 |
(一)巩固脱贫成果,严防返贫和新发贫困 |
(二)建立新型服务平台,实现教育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的智能化 |
(三)实施推进0-6岁农村教育贫困帮扶计划,从贫困起点阻断贫困 |
(四)实施义务教育农村贫困学生帮扶和教师特殊支持计划,阻断新发贫困的早期积累 |
(五)实施农村高中教育学生资助和质量提升计划,突围贫困家庭代际传递陷阱 |
(六)依托职业教育技能优势,使教育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
(七)发挥高等教育扶贫专业优势,从出口处提升贫困人口反贫困自为能力 |
(八)给予民族教育特殊支持,在民族地区助力乡村教育帮扶 |
(九)实施特殊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满足农村特殊贫困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
(十)开发依靠教育促进乡村扶贫和振兴的新模式,塑造教育帮扶新功能 |
(6)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1.1 本科教育模式与基础教育模式的不同 |
1.1.2 本科生学习适应性不良的现象增多 |
1.1.3 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的重要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4 研究问题、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假设 |
1.4.3 研究思路 |
1.4.4 主要研究内容 |
1.4.5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1.5.2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理论 |
1.5.3 奥斯汀的“IE0模型”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2.1 关于学习适应性的研究 |
2.1.1 关于学习适应性概念的研究 |
2.1.2 关于学习适应性测量工具的研究 |
2.1.3 关于本科生学习适应性表现的研究 |
2.2 关于本科生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1 从个人特征来看 |
2.2.2 从学校层面来看 |
2.2.3 从家庭层面来看 |
2.3 关于本科生学习适应性对策的研究 |
2.3.1 个人层面 |
2.3.2 学校层面 |
2.3.3 家庭层面 |
2.4 对已有研究的认识和思考 |
2.4.1 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2.4.2 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3章 问卷设计与调查 |
3.1 问卷设计 |
3.1.1 文献回顾 |
3.1.2 题项设计 |
3.2 预调查与预试问卷检验 |
3.2.1 量表项目分析 |
3.2.2 因素分析 |
3.2.3 量表信度检验 |
3.3 问卷的修订与正式问卷的形成 |
3.4 调查设计与调查实施 |
3.4.1 调查方案的制定 |
3.4.2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式的选择 |
3.4.3 问卷复检 |
第4章 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的实证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的均值分析 |
4.2.1 独立样本t检验 |
4.2.2 单因子方差分析 |
4.3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4.3.1 相关分析 |
4.3.2 多元共线性诊断 |
4.3.3 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
4.3.4 集中量和差异量的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与分析 |
5.2 对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预试问卷 |
附录2 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正式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70年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中国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70年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沿革 |
(一)以优先发展小学教育为重心的教育起步阶段(1949—1977年) |
1.优先发展小学教育,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水平 |
2.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教学,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 |
3.培养师资,缓解教师数量短缺 |
(二)以普及义务教育为目标的恢复发展阶段(1978—2000年) |
1.逐步普及义务教育,缩小教育差距 |
2.恢复和加强师资培养,提供师资支持 |
3.实施双语教育,保障语言权利 |
4.设置内地班,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
5.设立寄宿制学校,减轻教育负担 |
6.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提高民族团结意识 |
(三)以民族团结教育为抓手的内涵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
1.实现“两基”,控辍保学 |
2.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注重发展学前双语教育 |
3.实行“两免一补”,继续建设寄宿制学校 |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
5.积极推进远程教育工程,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
6.继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
二、70年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成就 |
(一)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 |
(二)师资队伍逐步优化,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质量得到提升 |
(三)双语教育稳步推进,少数民族基础教育需求得到满足 |
(四)教育投入持续增加,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事业得到支持 |
(五)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 |
三、70年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经验模式 |
(一)坚持党的领导,保障民族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
(二)坚持因地制宜,满足人民群众实际需求 |
(三)坚持文化共生场域建设,推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 |
(四)坚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8)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学术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回顾与评论 |
(一)国内外研究概述 |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
四、核心概念辨析 |
(一)地方、社区与乡村 |
(二)在地化与乡村教育在地化释义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指涉辨析 |
五、研究内容与思路 |
六、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的类型: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的综合体 |
(二)资料收集的方法 |
(三)资料分析的方法 |
七、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乡村的退场: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教育之觞 |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标准化崇拜 |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教育的历史进路 |
三、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乡村教育标准化之路的实践特质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迈向对学校教育中“地方”价值的综合性理解:重构“地方”在场的乡村教育 |
一、人文地理学视域下的“地方”:个体成长的原初价值空间 |
二、知识创新视域下的“地方”:拓展知识叙事结构的知识生长空间 |
三、经验哲学视域下的“地方”:适宜有机体思维逻辑的经验补充空间 |
四、大教育视域下的“地方”:作为培植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山里的网红村小——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范家小学 |
(一)山村里的“小”小学:范家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
(二)范家小学的孩子们 |
(三)“教育的桃花源”:一人一校一世界 |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的实践图谱 |
(一)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推进路线 |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嵌入环境 |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实践的行动框架 |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朵不凋零的山花——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长坑小学 |
(一)教育山花格外香:长坑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
(二)长坑小学的孩子们 |
(三)“毛竹筒”精神的深耕:三任校长,一群教师,同一使命 |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
(一)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推进路线 |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嵌入环境 |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行动框架 |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田园教育的佳范——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成佳学校 |
(一)嵌入茶乡的学校:成佳学校整体面貌概览 |
(二)成佳学校的孩子们 |
(三)身体力行的校长与勤勉的教师 |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
(一)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推进路线 |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嵌入环境 |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行动框架 |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及在地化运转机理分析 |
一、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一)关键要素提炼:基于基本范畴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二)基于范畴关系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三)基于跨案例比较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故事线梳理 |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运转机理 |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过程模型 |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作用路径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效应机理 |
三、作为一种实践范式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再审视 |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作为方法论的实践优势 |
(二)行动表征下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空间分析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型本质下的实践要求 |
四、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留守儿童视角下的乡村校园环境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
1.1.2 留守儿童问题 |
1.1.3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1.4 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课题研究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乡村留守儿童身心理行为概况分析和研究 |
2.1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概况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留守儿童地区分布研究概述 |
2.1.3 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问题 |
2.2 小学阶段留守儿童身心特征分析 |
2.2.1 留守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征分析 |
2.2.2 小学阶段留守儿童的尺度分析 |
2.2.3 儿童成长的阶段性分析 |
2.3 小学阶段留守儿童行为发展相关研究 |
2.3.1 小学阶段儿童行为发展年龄分段 |
2.3.2 小学阶段留守儿童行为特点分析 |
2.3.3 儿童行为与校园空间环境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寄宿制小学校园环境规划设计概述 |
3.1 乡村寄宿制小学校园概况 |
3.1.1 相关概念界定 |
3.1.2 寄宿制小学校园的场所特征 |
3.2 我国乡村寄宿制中小学校园发展历程 |
3.3 乡村寄宿制校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
3.3.1 寄宿制校园对儿童的积极影响 |
3.3.2 寄宿制校园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
3.4 乡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小学校园调研 |
3.4.1 调研对象 |
3.4.2 调研方法 |
3.4.3 问卷调查 |
3.4.4 实地调研——以拖布卡镇布卡小学为例 |
3.4.5 调研结果分析 |
3.5 乡村寄宿制小学校园环境规划的现状 |
3.5.1 乡村小学校园环境规划建设的普遍问题 |
3.5.2 乡村小学校园规划建设问题产生的原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留守儿童视角下的乡村校园环境规划考虑因素和设计原则 |
4.1 国内外优秀乡村校园设计案例分析 |
4.1.1 德阳市孝泉镇民族小学 |
4.1.2 雅安市集贤幼儿园 |
4.1.3 南京市江浦县行知小学 |
4.1.4 法国勒文Jean Moulin山地学校 |
4.1.5 美国华盛顿MPES马纳萨斯小学 |
4.1.6 案例借鉴与学习 |
4.2 乡村寄宿制小学校园环境规划设计考虑因素 |
4.2.1 身体尺度 |
4.2.2 功能区域 |
4.2.3 心理因素 |
4.2.4 游戏学习 |
4.2.5 社交差异 |
4.3 乡村寄宿制小学校园环境规划设计原则 |
4.3.1 校园建设的安全性原则 |
4.3.2 校园规划的整体性原则 |
4.3.3 校园场所的模糊性原则 |
4.3.4 校园功能的多样性原则 |
4.3.5 校园环境的人性化原则 |
4.3.6 校园空间的归属感原则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留守儿童寄宿制小学校园环境规划设计适应性策略 |
5.1 乡村寄宿制小学校园整体布局 |
5.1.1 校园选址 |
5.1.2 校园规划总平面设计 |
5.1.3 校园用地规模划分 |
5.2 乡村寄宿制小学校园功能分区 |
5.2.1 主要功能区域划分 |
5.2.2 功能区的联系 |
5.3 乡村寄宿制小学校园道路系统 |
5.3.1 主要流线设计 |
5.3.2 交通流线设计方法 |
5.4 乡村寄宿制小学校园植物系统 |
5.4.1 植物种植方式 |
5.4.2 植物品种选择 |
5.5 乡村寄宿制小学校园景观细部 |
5.5.1 景观小品 |
5.5.2 雕塑景观 |
5.5.3 景观材质 |
5.6 乡村寄宿制小学校园空间色彩设计 |
5.6.1 色彩的基本属性 |
5.6.2 色彩设计的重要性 |
5.6.3 校园色彩设计方法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不足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A:问卷调查 |
附录B:问卷调查 |
附件 |
(10)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诉求 |
二、城镇化背景下的社会变革 |
三、农村学校教育实践的现实呼唤 |
第二节 问题提出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农村留守儿童 |
二、学校适应 |
三、社会支持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正义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社会支持理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相关研究 |
一、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研究 |
二、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三、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研究 |
第二节 国外相关研究 |
一、国外弱势儿童的学校适应研究 |
二、国外弱势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三、国外弱势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研究 |
第三节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框架 |
一、研究维度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路线 |
第二节 访谈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一、访谈目的与提纲设计 |
二、访谈对象与实施过程 |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设计 |
一、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信息调查指标 |
二、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评价指标 |
三、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评价指标 |
第四节 调查问卷的施测 |
一、问卷预测与验证 |
二、正式问卷的施测 第四章 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前期准备 |
一、效度分析 |
二、信度分析 |
三、正态性检验 |
第二节 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 |
一、留守儿童的留守背景 |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 |
第三节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现状 |
一、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适应现状 |
二、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适应现状 |
三、农村留守儿童关系适应现状 |
第四节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现状 |
一、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政府支持现状 |
二、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学校支持现状 |
三、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家庭支持现状 |
四、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区支持现状 |
五、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预测效应 第五章 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效应分析 |
第一节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结构关系 |
一、学校适应结构关系假设的提出 |
二、学校适应结构关系的假设检验及模型构建 |
三、讨论:行为适应为关系适应影响学习适应的中介变量 |
第二节 政府支持对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效应 |
一、政府支持对学校适应作用关系的研究假设 |
二、政府支持对学校适应作用关系的假设检验及模型构建 |
三、讨论:政府支持对关系适应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 |
第三节 学校支持对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效应 |
一、学校支持对学校适应作用关系的研究假设 |
二、学校支持对学校适应作用关系的假设检验及模型构建 |
三、讨论:关系及学习适应为学校支持影响学校适应的直接抓手 |
第四节 家庭支持对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效应 |
一、家庭支持对学校适应作用关系的研究假设 |
二、家庭支持对学校适应作用关系的假设检验及模型构建 |
三、讨论:关系及行为适应为家庭支持影响学校适应的直接着力点 |
第五节 社区支持对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效应 |
一、社区支持对学校适应作用关系的研究假设 |
二、社区支持对学校适应作用关系的假设检验及模型构建 |
三、讨论:社区支持可对关系适应、行为适应产生直接影响 |
第六节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结构关系 |
一、社会支持结构关系的假设提出 |
二、社会支持结构关系的假设检验及模型构建 |
三、讨论:社区为政府、家庭、学校支持间作用关系的联接点 第六章 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困境及路径优化 |
第一节 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困境审视 |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较差、看护人教育层次整体较低 |
二、学习及行为适应具有“多面复杂性”,关系适应较差 |
三、地方政府援助的细节性实施举措尚待详细规划与考虑 |
四、学校行政支持及同伴支持不力、教师支持公平性不足 |
五、心理与学习支持不力为家庭支持的主要困境 |
六、社区教育资源欠缺、扶助体系尚未健全 |
第二节 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路径优化 |
一、学校适应的问题解决亟需关注“留守类型” |
二、学校适应受心理状态影响、家庭支持需注重心理关怀 |
三、政府、学校、家庭、社区需合力引导人际关系发展 |
四、教师支持需以学习引导与支持为关注要点 |
五、家庭支持、社区支持可发挥行为导向功效 第七章 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体系构建 |
第一节 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体系构建依据 |
一、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体系构建原则 |
二、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体系构建思路 |
第二节 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社会支持体系设计 |
一、政府引领:加强顶层驱动,构建引导型制度环境 |
二、学校主推:着重关注社交与学业,建设关怀型学校支持环境 |
三、家庭辅助:注重行为及关系引导,营造感化型家教环境 |
四、社区衔接:整合社会力量,优化社区教育支持环境 第八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创新 |
第三节 研究不足 |
第四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
四、民族地区寄宿制中小学的衔接(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J].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2(01)
- [2]结合现代厨房设备的中小学食堂厨房空间设计研究[D]. 赵思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民族地区乡镇寄宿制初中校园冷暴力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 杨昀.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2021
- [4]政策法制与实践视角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性研究 ——以河南省D县为例[D]. 朱培源.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5]“十四五”时期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教育扶贫战略研究[J]. 李涛,邬志辉,周慧霞,冉淑玲. 教育发展研究, 2020(23)
- [6]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研究[D]. 余莉莉. 南昌大学, 2020(01)
- [7]70年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中国经验”[J]. 孙杰远,韩小凡. 民族教育研究, 2019(06)
- [8]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D]. 王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留守儿童视角下的乡村校园环境规划设计研究[D]. 周子惠.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10]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研究[D]. 赵磊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