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高产杂交稻产量性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飞[1](2021)在《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生产特征及其生理基础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是水稻种植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其在近年来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同时,优质丰产是当前水稻生产追求的主要目标,水稻高效优质丰产协同提高已经成为当前水稻发展的主要方向,从而引发在新的生产模式下对水稻品种应用及改良提出的新要求。水稻机械化轻简化栽培对品种的突出要求之一是在缩短水稻生育期的同时,具有较为优越的物质生产能力,通过高效的物质生产来获得更高的产量。然而目前对水稻高效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肥料高效利用方面,关于水稻高效物质生产能力的研究较少。为探讨高效丰产品种的群体生产特征及其形成的生理机制,本研究以不同类型的杂交稻和常规粳稻品种为材料进行大田和盆栽试验,从产量形成、群体生长、物质生产规律,根系特性和光合生产能力等方面解析高效丰产品种的生长特性,并探讨不同类型品种对氮肥施用水平耐性的响应差异;同时通过抽穗后期高温处理,初步观察高效生产品种的环境适应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当前高效丰产品种的筛选与栽培调控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高效丰产品种物质生产高效与产量协同提高的生理机制提供基础积累。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高效丰产品种具有较大的群体库容量,产量显着高于一般品种。杂交稻中高效丰产品种每穗粒数较高,通过较高的每穗粒数提升群体颖花量是其获得较高产量的关键;常规粳稻中高效丰产品种主要依靠较高的单位面积穗数获得高的库容量,从而获得高产。结实期高温胁迫条件下,高效丰产品种产量下降幅度较小,后期生长抗逆性较强,与其高效的物质生产能力有关。2.高效丰产品种具有“早发、中稳、后优”的物质生产特征,生育前期和结实期的物质日生产量大,物质生产效率高。高效丰产品种结实期依靠强劲的物质生产能力使得穗部物质积累量明显增加,对茎鞘干物质的转运依赖较少,从而延缓了茎鞘衰老,使其保持了较强的生理功能。在高群体库容的基础上,辅以高效的结实期物质生产能力,是高效丰产品种获得高产的重要品种特征。结实期高温胁迫下,高效丰产品种的物质生产效率显着高于其他品种。3.高效丰产品种在生育前期根系发育较快,根量较大、根系活力较高;叶片生长素含量低,玉米素和玉米素核苷含量较高,是其生育前期分蘖早发的重要生理基础。在结实期,高效丰产品种的叶片光合生产能力强,并在结实后期能保持较高的光合生产效率;叶片生长素含量高,脱落酸含量低,油菜素内脂含量高,衰老较慢;同时,根系活力较高,并在结实后期能够保持较高的根系生长活性,为在结实期保持较高的光合积累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生理条件。4.高效丰产品种氮素利用效率较高,特别是氮素生理利用率显着高于其他类型品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下降。在中氮水平下,高效丰产品种高产与氮高效可达到协同一致。高效丰产品种在生育前期叶片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高于一般品种,氮代谢能力较强,有利于分蘖早发;结实期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也均高于一般品种,在结实中后期表现更突出,差异显着,显示出较强的结实期氮素利用能力。5.杂交稻中高效丰产品种整精米率较高,加工品质较好;但垩白度和垩白粒率较高,外观品质较差。而常规粳稻中高效丰产品种的加工品质与其他类型品种差异不显着,但其外观品质较好。在中氮水平下,高效丰产品种加工及外观品质表现最好,过低或过高的施氮量均会降低稻米的加工和外观品质。不同类型品种间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无明显规律性变化,表明物质生产效率高低可能与稻米食味品质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屠晓[2](2019)在《甬优2640超高产栽培株型及其光合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试验于2016-2017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田进行,以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为试验对象,以当地代表性品种常规粳稻武运粳24号和南粳9108为对照,采用裂区设计,氮肥处理为主区,品种为裂区,设3次重复;在施纯氮300 kg·hm-2条件下,通过3种氮肥运筹塑造穗盖顶、中间型和草盖顶3种栽培株型结构,系统研究甬优2640超高产栽培株型及其光合生理特性,揭示甬优2640高产途径与机制,为甬优2640和其它籼粳杂交稻的超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年甬优2640平均产量11.25 t·hm-2,分别比武运粳24号和南粳9108增产20.52%和34.83%,达极显着水平;甬优2640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较低,每穗粒数显着大于常规粳稻,二次枝梗粒数占总粒数比例高达60%左右,总颖花量极显着大于常规粳稻,结实率为85.83%,甬优2640主要通过大穗来获得高产。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中,中间型产量最高,两年平均产量为11.88 t hm-2,比穗盖顶、草盖顶分别增产11.69%和5.25%,且与常规粳稻相比,中间型对甬优2640增产更为显着。中间型单位面积穗数居中,每穗粒数最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未显着下降;中间型的穗粒结构中二次枝梗粒数占总粒数比例最大。2.甬优2640与常规粳稻相比,株高、茎粗均为最大,冠层倒一至倒五叶片长度和宽度最大,冠层上部叶片(倒一至倒三叶)披垂度居中,下部叶片(倒四至倒五叶)披垂度最大,倒一至倒五叶片披垂度逐渐增大;抽穗期,甬优2640叶面积指数(LAI)和高效叶面积率均为最高,保证了灌浆期间叶源的数量和质量。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中,中间型株型的形态结构最优,中间型的株高居中,在132cm~136cm范围内,茎粗最大,在0.75cm~0.95cm范围内,剑叶的叶长和叶宽最大、倒一至倒五叶片披垂度居中;抽穗期,中间型高效叶面积率最高,LAI居中,抽穗后30天,中间型LAI下降幅度最小。3.甬优2640冠层叶片光合能力最强;甬优2640抽穗期倒一至倒五叶片的耐光氧化能力大于常规粳稻,抽穗期至抽穗后30天内,甬优2640地上部叶片的含氮量、冠层上五张叶片的平均SPAD值均大于常规粳稻,且上五张叶片SPAD值衰减慢,功能期长;抽穗期至抽穗后30天内,冠层上部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为最高,且下降幅度最小,冠层上五张叶片的Fv/Fm值和Y(Ⅱ)值与常规粳稻相比无显着差异,Fv/Fm值均处在0.80~0.85数值范围内,Y(Ⅱ)值均处在0.70~0.80数值范围内,且下降幅度最小,剑叶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果糖-1,6-二磷酸酶(FBP)、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活性均高于常规粳稻,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为最低。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中,中间型株型的光合生理特性在三种株型中总体最优;抽穗期,中间型冠层上部叶片尤其是剑叶耐光氧化能力最强,抽穗期至抽穗后30天,中间型地上部叶片含氮量和冠层上五张叶片的SPAD值均居中,叶片中氮素向籽粒中转运量最高,SPAD值下降幅度最小;抽穗期至抽穗后30天,中间型冠层上部叶片的Pn、Gs、和Tr均最优,其Fv/Fm值最大(与草盖顶无显着差异),Y(Ⅱ)值与穗盖顶和草盖顶无显着差异;抽穗期至成熟期,中间型剑叶中的FBP和PEPC活性均为最高,SPS活性居中,Rubisco活性在抽穗后20天至成熟期为最大。4.甬优2640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最大,抽穗期至成熟期,茎叶向籽粒中的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与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转运量和转运率均为最大,茎叶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贡献率最低,NSC转运量对籽粒贡献率最高,甬优2640灌浆结实期间茎叶对干物质与NSC转运较常规粳稻优势更大。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中,中间型株型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最大,茎鞘中NSC的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均为最高,茎叶中干物质向籽粒中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均为最低。
裘实[3](2019)在《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验于2016-2017年在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现代化农业产业园(33°05’N,119°58’E)进行。以近年来在生产上表现出较好产量特性、较大增产潜力的大穗型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2640、甬优4949和江苏苏中苏北及皖中地区大面积应用的中穗型优质食味超级稻品种南粳9108、南粳505为材料,采用钵苗机插方式,设置了 2种行距(33+27cm、33cm)×5种株距(12.4cm、13.8cm、15.5cm、17.9cm、20.7cm)处理,以毯苗机插为对照,系统研究钵苗机插技术的生产优势,以及钵苗宽窄行机插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及其结构、干物质生产、光合特性及稻米主要品质和RVA谱特征值的影响,明确钵苗宽窄行机插条件下大穗型籼粳杂交稻品种和中穗型超级稻品种适合的机插行株距,以期为新时期钵苗宽窄行新机型的技术推广和高产栽培创建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钵苗机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随品种类型而不同。两种钵苗机插方式下,籼粳杂交稻的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的趋势一致,在相同株距处理下,钵苗宽窄行机插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高于钵苗等行距机插处理和毯苗机插处理,平均增产5%-8%,籼粳杂交稻均以K2和D2处理最高,在钵苗机插条件下,随着密度的增加,籼粳杂交稻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两种钵苗机插方式下,常规粳稻的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的趋势一致,在相同株距处理下,钵苗宽窄行机插条件下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高于钵苗等行距机插处理和毯苗机插处理,平均增产8%-11%。常规粳稻均以K1和D1处理最高,在钵苗机插条件下,随着密度的增加,常规粳稻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呈上升的趋势,可见钵苗机插条件下,常规粳稻的耐密植能力显着,增密增产仍有潜力。在钵苗机插条件下,密度对籼粳杂交稻和常规粳稻的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影响显着,随着密度的增加,籼粳杂交稻和常规粳稻的单位面积穗数显着上升,而其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呈下降趋势,但籼粳杂交稻和常规粳稻不同处理间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不显着。总体来说,钵苗宽窄行机插对比钵苗等行距机插和毯苗机插,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穗数的显着提高,同时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相对稳定。2.钵苗机插密度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随品种类型而不同。两种钵苗机插水稻移栽后的茎蘖数总体表现为K1>K2>K3>K4>K5和D1>D2>D3>D4>D5,而作为对照的毯苗机插方式下趋势与之一致,三种机插方式的水稻茎蘖数在拔节期前后到达峰值。机插规格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因品种类型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随着机插基本苗的增加,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全生育期的茎蘖数呈上升趋势,表现为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行距扩大后大穗型的籼粳杂交稻抽穗到成熟期光合势大,叶面积衰减率、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高,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增加,这说明籼粳杂交稻适当稀植有利于发挥个体生长优势,在保证合理穗数的基础上,保证群体生长。中穗型常规粳稻品种适当密植,增加全田基本苗数,虽然将导致单茎干物质积累量减少,叶面积衰减率较高,但是能充分发挥群体生长的优势,群体的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显着增加,促进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3.钵苗机插密度对水稻主要稻米品质指标及RVA特征值的影响受品种类型和机插规格的不同而表现差异性。随着行株距的减少,密度的增加,大穗型籼粳杂交稻品种和中穗型常规粳稻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呈下降趋势,垩白粒率、垩白度和垩白大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随着机插密度的增加,钵苗机插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而胶稠度则下降趋势。总体来说,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条件下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胶稠度略高。对于大穗型籼粳杂交稻品种而言,随着机插密度的降低,三种机插方式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呈递增的趋势,消减值呈递减的趋势,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回复值变化不一。就穗粒兼顾型常规粳稻品种而言,随着密度降低,对比毯苗机插方式,钵苗机插方式下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呈先增后减,毯苗机插方式下的峰值黏度呈递增;钵苗机插条件下消减值呈先减后增,毯苗机插方式呈减少趋势,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回复值变化不一。4.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水稻钵苗宽窄行机插行距为33+27cm,既适宜配套植株生长繁茂的大穗型杂交稻品种,充分发挥杂交稻的壮秆大穗优势,也利于配置中穗型品种,弥补钵苗等行距机插方式下基本苗不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大穗型杂交稻品种适宜机插密度为K2(株距13.8cm)-K3(株距15.5cm),而中穗型型常规粳稻适宜机插密度为K1(株距12.4cm)-K2(株距13.8cm)密度以获得高产。
张新月[4](2019)在《水稻高效生产品种的群体生长特征及其氮肥利用效率》文中提出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水稻生产从单一追求产量向优质丰产协同提高转变,同时水稻机械化种植作为一种高效丰产稳产的现代化栽培模式全面推广,而机插稻等高效种植方式带来了水稻品种要求的新变化,高效优质生产已经成为机械化规模化生产适应性品种的必然要求。针对水稻高效丰产优质生产协同形成的品种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相对缺乏,已经成为现代水稻生产和品种改良的制约因素。本研究对不同类型杂交稻和常规粳稻进行了产量形成、群体发育、物质生产、氮肥利用等方面的分析,解析高效丰产品种的群体生长特征及其对栽培措施的响应。研究结果可为水稻高效丰产技术体系的构建和品种选育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以产量和结实期生产效率(日生产量)把水稻品种界定为高效丰产、低效丰产和一般品种3个类型。与一般水稻品种相比,高效丰产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显着较高。高效丰产品种获得高产的主要原因在于较高的群体颖花量。在杂交稻品种中,高的每穗粒数为关键因素,而在高效丰产粳稻品种中,高的单位面积穗数作用较大。高效丰产杂交稻品种产量对氮肥的响应程度高于其他品种,在高氮条件下,依然可以表现较高产量水平。高效丰产粳稻品种表现在中氮水平即达到最高产量水平,对高氮水平的依赖性相对较低。低效类型品种则显示对高氮条件依赖性强的特点。晚播导致各类型品种产量均显着降低,高效丰产品种在晚播条件下仍能获得较高水平的结实率,是晚播条件下获得高产的重要原因。2.高效丰产品种在生育前期(移栽25天)、结实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显着高于一般水稻品种,表明其生长前期与生长后期的干物积累量高于一般品种。高效丰产品种前期分蘖生长快,根系氧化力较高,茎蘖成穗率高,且高效叶面积率较高,结实中后期净光合速率较高。高效丰产品种根系干重在各个生育时期均显着高于一般水稻品种。随施氮量增加,各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量增加,茎鞘和叶片的转运量与转运率降低,高效丰产品种在前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对氮肥的响应较为敏感,茎鞘物质转运量与转运物质对穗部的贡献率低于一般水稻品种,但穗部干物质增加量显着高于一般品种。高效丰产品种特征表现为,在较高群体库容基础上,以高效的结实期物质生产能力保证结实,获取较高的产量水平。高效丰产类品种在迟播条件下,在生育前期及生育后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仍保持较高水平。3.以抽穗期为界比较生育期前后分配比例可见,高效丰产杂交稻品种抽穗前生育天数较其他类型品种而言相对较短,结实期相对较长,加之结实期干物质日生产量显着高于一般类型品种,从而表现出高水平的结实期生产量。高效丰产粳稻品种结实期比例则相对稳定,依靠后期较高的生产效率获得较高的结实期生产量。播期推迟降低了高效丰产品种抽穗前天数,主要是播种-拔节的天数,抽穗后天数略有增加或基本不变,生育期前后比例变小。高效丰产品种结实期物质生产效率较高且在晚播条件下仍具有较高水平。4.高效丰产品种总吸氮量、农学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及吸收利用率显着高于一般品种。高效丰产杂交稻品种籽粒生产效率显着高于一般水稻品种,而高效丰产粳稻品种籽粒生产效率与其他品种无显着差异。高效丰产品种的NR和GOGAT活性在移栽25天显着高于一般品种,GS活性在各个生育时期都显着高于一般品种。随施氮量的增加杂交稻各类型水稻品种的总吸氮量增加,其他氮肥吸收利用指标呈下降趋势。播期推迟降低了高效丰产水稻品种总吸氮量、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生理利用率,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有所增加。5.除丰产杂交稻品种的整精米率显着高于一般品种外,各类型品种的加工品质无显着差异,且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及RVA谱特征值在品种类型间无明显规律。可见稻米品质指标与品种类型没有必然联系。各类型品种的蒸煮食味品质对氮肥响应一致,均在中氮水平下蒸煮食味品质较好。播期推迟,对各类型品种的加工品质影响较小,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均有所上升。播期推迟使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升高,胶稠度下降;但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品种间表现有所不同,杂交稻蛋白质含量普遍升高,而粳稻蛋白质含量有所降低。播期推迟使各品种的最高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崩解值均有所降低,消减值和回复值有增加趋势,各类型品种表现较为一致。
房闵[5](2018)在《北方杂交粳稻耐低肥特性及杂种优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分析北方杂交粳稻具有生物量大、抗逆性强而产量优势不突出的原因,用杂交粳稻笹优418连续自交构建对BT型不育系具有恢复能力的140份F9恢复系,与株型理想、异交习性好、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强的BT型粳稻不育系辽99A杂交组配构建140个杂交组合,分别将这两套群体种植在逆境(低肥)与正常肥力条件下,分析产量性状、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株型、穗部性状的差异、杂种优势及其相互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正常肥力条件下F1群体产量、穗数、生物产量与抽穗前、后物质生产量均呈显着正相关,穗粒数、结实率和生物产量与抽穗后物质生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产量、穗数、穗粒数和生物产量与剑叶面积均呈显着正相关,除千粒重外产量及相关性状与倒二节间长均呈显着正相关,产量、穗数、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与倒二节间粗显着正相关;产量、穗数、穗粒数、结实率、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基本与着粒密度、一二次枝梗粒数及其结实率显着正相关。低肥条件下F1群体产量、穗数、穗粒数、生物产量与抽穗前、后物质生产量均呈显着正相关,穗粒数、结实率和经济系数与抽穗后物质生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生物产量与测定的物质生产特性均呈显着正相关;产量、穗数与倒二、三叶面积均呈显着正相关,与其他株型性状基本表现为负相关;其他产量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关系不密切,生物产量与上三叶面积正相关,经济系数与上三叶面积负相关;产量相关性状与一、二次枝梗粒数基本表现为显着正相关。相对正常肥力条件而言,低肥条件下F1群体产量更依赖于齐穗后干物质生产。2.正常和低肥条件下F1群体产量平均值分别为8.39 t/hm2和8.72t/hm2,后者较前者增产3.93%;不同肥力条件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变化趋势并不一致,产量表现为显着正相关,穗粒数表现为显着负相关,其他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着水平。相对正常肥力而言,低肥条件更有利于茎鞘干物质的积累,特别是鞘部干物质的积累。不同肥力条件下F1群体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株型性状、穗部性状的相关性大多并不密切。3.不同肥力条件下恢复系产量与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均表现为显着正相关,与上三叶面积均表现为负相关,其中倒二、三叶达到显着水平;正常肥力条件更多依赖于生物产量,而低肥条件下更多依赖于经济系数。正常肥力条件下恢复系产量与着粒密度、二次枝梗粒数和一二次枝梗结实率、一二次枝梗千粒重呈显着正相关,低肥条件下恢复系产量与着粒密度、一二次枝梗粒数和一二次枝梗千粒重呈显着正相关。4.正常和低肥条件下恢复系群体产量平均值分别为6.82 t/hm2和7.17t/hm2,前者较后者减产5.13%;不同肥力条件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变化趋势并不一致,产量相关性不显着,穗数和千粒重表现为显着负相关,穗粒数和结实率未达到显着水平。不同肥力条件下恢复系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表现为显着正相关;与F1群体类似,恢复系群体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株型性状、穗部性状的相关性也大多没有达到显着水平。
黄礼英[6](2018)在《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建国以来,我国水稻总产不断增加,这主要源于水稻单产的增加,而水稻单产的增加与品种改良密切相关。利用品种间杂种优势与理想株型相结合培育的籼型超级杂交稻和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培育的籼粳杂交稻品种均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然而这些超高产品种通常种植在高氮环境下,它们在减氮条件下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NUE)表现仍不清楚。为此,我们于2014-2015年在湖北省武穴市进行减氮条件下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Y两优1号)、籼型杂交稻(珞优10号和川优6203)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和绿稻Q7)的产量和NUE差异比较试验,试验设置不施氮(N0:0 kg N ha-1)和减氮(N90:90 kg N ha-1)两个氮肥处理,并以当地农民习惯施氮量180 kg N ha-1(N180)作为高氮对照处理。在2015-2017年,我们比较了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在减氮条件下(100 kg ha-1的施氮量)的产量和NUE表现。了解这些品种在减氮背景下的产量和NUE表现及其农学和生理机制,可为绿色高效水稻新品种的培育和减氮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在不施氮、减氮和高氮对照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2014和2015年的平均产量分别比籼型常规稻高5.4%、8.4%和6.6%,差异均达显着水平,而其与籼型杂交稻仅在施氮处理下差异显着,在减氮和高氮对照处理下两年平均分别比籼型杂交稻增产3.7%和8.8%。从产量构成因子方面分析,相对较高的结实率和籽粒重是籼型超级杂交稻在三个氮肥处理下产量高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的原因。从物质生产和分配方面分析,在不施氮肥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产量高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主要归因于显着高的收获指数,在减氮处理下,主要是干物质积累和收获指数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在高氮对照处理下主要归因于较高的干物质积累。(2)在不施氮和减氮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的植株总氮积累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无显着差异,但在高氮对照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具有相对较高的植株总氮积累量。在三个氮肥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的NUE(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素生理利用效率、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高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且其较高的NUE与其较高的收获指数和较低的齐穗期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叶片氮素浓度等有关。(3)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在100 kg N ha-1下的产量显着高于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在2015-2017年平均分别比扬两优6号和黄华占增产10.6%和19.5%。从产量构成方面分析,显着高的每穗颖花数是甬优4949产量高于扬两优6号和黄华占的主要原因,而其较高的每穗颖花数主要源于较高的干物质颖花生产效率、氮素颖花生产效率和积温颖花生产效率。从物质生产和分配方面看,甬优4949的粒叶比和收获指数显着高于扬两优6号和黄华占;就干物质积累而言,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花后干物质积累较高。较长的籽粒灌浆期、花后缓慢的叶片衰老、相对较长的绿叶面积持续期、相对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较优的冠层结构(消光系数KL小)和光氮在冠层内的垂直分布(较大的氮素消光系数KN和KN/KL比值)是甬优4949花后干物质积累较高的原因。(4)就氮素积累和NUE而言,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的植株总氮积累量不占优势,但其NUE显着高于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其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在2015-2017年平均分别比扬两优6号高8.2%、6.2%和10.6%,而比黄华占分别高18.4%、17.7%和19.5%,且其较高的NUE与其较高的收获指数和KN/KL值,较低的齐穗期叶面积指数和成熟期叶片氮素浓度有关。综上所述,超高产的籼型超级杂交稻和籼粳杂交稻品种在减氮背景下仍具有较高的产量,且其NUE均不低于其它类型水稻品种。在减氮条件下,较高的结实率和收获指数对籼型超级杂交稻的产量形成和NUE起着重要作用。较大的库容、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积累、较优的源库协调性(较高的粒叶比和收获指数)以及良好的冠层结构和光氮在冠层内的协调分布是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高产和氮高效的原因。明确这些超高产品种在减氮栽培下的产量和NUE表现及其形成机制,可为选育高产高效水稻新品种和建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武辉[7](2018)在《籼粳杂交稻花后物质生产与碳氮转运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籼粳亚种间的杂种优势利用一直被认为是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途径。与其它类型水稻相比,籼粳杂交稻具有灌浆期超长、花后光合生产优势明显、灌浆期氮素需求相对较大、增量潜力巨大等特点,已在多省广泛推广。然而,花后氮素在籼粳杂交稻维持叶片高效光合功能和超长灌浆期、碳氮物质转运和“流”的通畅、籽粒灌浆和产量形成等方面的影响机理还不明确,而作为关键增产手段的穗肥氮在穗分化—开花和开花—成熟两阶段的积累和转运特征还需进一步研究。为此,本研究选用籼粳杂交稻代表品种甬优12(YY12)和籼型杂交稻代表品种中浙优1号(ZZY1)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不同施氮量、15N穗肥标记、花后土壤减氮等手段展开试验,旨在明确籼粳杂交稻花后氮素吸收特征及对叶氮输出、超长灌浆期和高效光合功能维持、碳氮物质生产及转运、籽粒灌浆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拟为籼粳杂交稻氮素栽培调控和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花后叶氮输出伴随光合功能的快速衰退、干物质及糖的过量转运,导致叶片衰老加剧。增施氮肥可显着提高籼粳杂交稻YY12叶片氮同化酶活性和花后氮吸收量,其对籽粒氮贡献率可达15.0%27.6%,显着高于ZZY1(8.5%14.8%)。籼粳杂交稻在维持花后叶片高氮水平的同时,也对高效光合功能和叶片长期持绿产生明显促进作用,进而提高花后碳氮物质积累及对籽粒贡献率,最终产量较ZZY1提高12.7%21.8%(P<0.05)。(2)两类型水稻的群体籽粒灌浆具有明显差异:ZZY群体籽粒增重主要依赖于前、中期,前期灌浆充实则依赖于较高的灌浆速率,籽粒N积累速率以及前期N积累量对前期灌浆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YY12群体籽粒增重主要依赖中、后期灌浆,中、后期籽粒充实则主要依赖于较长的灌浆天数,而籽粒N积累在调节各阶段灌浆天数和中、后期灌浆积累量中发挥重要作用。籽粒氮积累量(x)和施氮量(y)与单丛粒重增长动态(z)的关系可用z=-0.172+0.103 x-0.013 y-1.067×10-5x2+2.931×10-55 y2-5.524×10-55 xy描述;籽粒氮积累量(x)和灌浆天数(y)与单丛粒重增长动态(z)的关系可用z=0.679+0.062 x+0.688 y-9.917×10-6 x2-4.390×10-3y2-7.512×10-66 xy描述;施氮量(x)和灌浆天数(y)与单丛粒重增长动态(z)的关系可用z=2.272+0.074 x+2.003 y-2.145×10-4 x2-1.739×10-2 y2+7.526×10-44 xy描述。(3)增施氮素后,籼粳杂交稻YY12的穗颈节间大维管束数量、面积显着提高,穗颈节间伤流强度、伤流液中游离氨基酸、铵态氮、硝态氮等含氮化合物和蔗糖、可溶性糖的转运速率显着增加,加速了糖、氮物质向籽粒的转运。较慢的叶氮输出速率可维持高效光合功能,促使叶片蔗糖长期合成旺盛且转运量增加,不仅籽粒淀粉合成底物供应充足,而且促进了植株花后的N同化。(4)花后土壤供氮不足导致YY12叶片氮同化酶活性和光合功能显着降低,花前积累干物质转运量降低,叶片抗氧化酶活性降低的同时也加速了叶衰老,缩短绿叶期,导致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下降,籽粒充实不足,产量降低。YY12土壤速效氮含量在灌浆期显着降低,植株花后氮吸收量可达ZZY1的2.03.4倍,花后叶片氮同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灌浆期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显着高于ZZY1。(5)通过15N标记穗肥的方法,将花前、花后阶段吸收的穗肥N区分开来。结果表明,植株吸收的穗肥N中,ZZY1和YY12分别有75.3%75.8%和77.5%83.6%在花前吸收,不足25%在花后吸收。花前吸收的穗肥N主要贮存于叶片,其次为茎鞘,花后吸收的穗肥N则相反。穗肥N向籽粒的转运以花前吸收的穗肥为主,且以叶片N的输出为主,花后阶段则以茎鞘N输出为主。同时,穗肥15N有52.9%76.1%被植株吸收,10.1%18.5%残留于土壤中,13.8%28.6%的穗肥通过各种途径损失。籼粳杂交稻YY12穗肥N利用率、花后阶段吸收的15N穗肥量在叶片的分配量和分配比例均高于ZZY1,因此更应注意花后阶段氮素的供应。综上所述,以YY12为代表的籼粳杂交稻在花后较高的氮同化能力有利于维持叶片高氮水平,促进超长灌浆期内高效光合功能、碳氮物质积累。增施氮素在提高穗颈节间维管束数量、面积等性状的同时,加速了茎叶碳氮物质的转运量。超长灌浆期、高效光合碳同化、通畅的碳氮物质转运共同满足较高群体颖花量和库容量对碳氮物质的巨大需求,更易发挥其增产潜力。穗肥氮在保证籼粳杂交稻花后高氮吸收、减缓叶氮输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减少穗肥损耗的基础上,更应加大对籼粳杂交稻花后阶段的氮素供应。
韩雨恩[8](2018)在《超级杂交稻持续增产的根源质量及其氮素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自1996年启动实施“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以来,经过20多年的努力,超级杂交籼稻不断取得产量的突破,引领了我国“四期”超级稻的发展方向,即从一期10.5 t/hm2到四期的15 t/hm2。为明确超级杂交稻持续增产的根源质量特性,本试验2015-2016年在信阳市平桥区甘岸办事处二郎村河南农业大学水稻试验基地进行。选取四期超级杂交稻目标产量代表性品种两优培九、Y两优1号、Y两优2号、Y两优900为材料,研究其根源质量差异,并结合不同氮肥梯度来研究不同产量潜力的超级杂交稻对氮肥的响应,以及根系质量与施氮量间的关系,为大面积均衡高产栽培和超级稻育种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如下:1. 随着产量潜力的提高,四期超级杂交稻产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整体在Y两优2号、Y两优900达最大值(2015年因抽穗期高温导致结实率偏低进而导致Y两优900产量未达预期水平),千粒重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穗粒数则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最大值整体集中在N210、N300,有效穗数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穗粒数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结实率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2. 四期超级杂交稻在拔节期、灌浆中期、成熟期0-15 cm根干重整体随着产量潜力的提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以两优培九根干重最大,其次是Y两优900;抽穗开花期、灌浆中期、成熟期15-30 cm根干重整体上随产量潜力提高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分蘖期、抽穗开花期根冠比随产量潜力的提高各品种间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灌浆中期、成熟期根冠比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产量潜力的提高,在抽穗开花期、灌浆中期15-30 cm、30-45 cm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均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根干重、根条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在生育中后期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N210、N300达最大值。随着生育期的进程,根干重、根条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抽穗开花期达最大值,根冠比逐渐下降,灌浆中期-成熟期0-15 cm根层根长、根表面积呈逐渐降低的趋势,15-30cm、30-45 cm根层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则呈逐渐升高的趋势。3. 四期超级杂交稻在拔节期、抽穗开花期、灌浆中期、成熟期单株与单茎伤流强度随产量潜力提高整体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以Y两优2号、Y两优900最大。随产量潜力提高,SOD含量在灌浆中期呈逐渐升高的趋势;POD含量在灌浆中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Y两优2号达最大值,在成熟期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灌浆中期MDA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施氮量增加,单株、单茎伤流强度表现为不施氮或低氮高于中高氮处理,SOD、POD在生育中后期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整体在N210、N300达最大值。4. 抽穗开花期0-15 cm根干重、15-30 cm根干重、根条数、单株伤流强度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根冠比在灌浆中期、成熟期与产量呈极显着负相关;抽穗开花期15-30 cm、30-45 cm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与穗粒数、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灌浆中期各层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均与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成熟期30-45 cm根系质量与结实率、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伤流强度与结实率呈极显着正相关,生育后期POD含量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抽穗开花期MDA含量与产量呈极显着负相关。综上所述,抽穗开花期根系各形态生理质量、以及生育后期15-30 cm、30-45 cm根层根系质量的提高是超级杂交稻产量潜力不断提高的基础。抽穗开花期-成熟期伤流强度以及30-45 cm根层根系质量的提高,对结实率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在210 kg/hm2与300 kg/hm2之间可实现产量和根系质量协同提高。
孟天瑶[9](2018)在《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相关形态生理特征》文中研究说明2014-2016年以10个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品种(品系)为参试材料,并以当地种植的常规粳稻(扬粳4038和扬粳4227)与杂交籼稻(新两优6380和扬两优6号)为对照,依据产量表现将10个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分成高产类型和中产类型,明确高产类型籼粳杂交稻的株型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作物生长模型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动态、源-库平衡、氮、磷、钾养分积累动态等方面阐明其产量优势形成的相关形态生理特征。本研究旨在揭示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相关形态生理特征,并为其在江苏苏中和苏北地区的推广种植以及发挥其产量优势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甬优系列中熟籼粳杂交稻的产量表现,将其分成高产类型(产量>11.5thm-2)和中产类型(产量<11.5thm-2)。两年中,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高产类型为甬优2638、甬优2640、甬优1610、甬优1612和甬优1640;中产类型为甬优1851、甬优1852、甬优7753、甬优1763和甬优5854。穗长以杂交籼稻最高,单穗重和着粒密度则以高产类型最高;除穗下部二次枝粳籽粒数以杂交籼稻最高外,穗部其余5部位籽粒数均以高产类型、中产类型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且籽粒数以上部二次枝粳和中部二次枝粳的增加最为明显。上三叶的叶长和叶宽为中产类型>杂交籼稻>高产类型>常规粳稻,高产类型上三叶的卷曲率高于对应的中产类型,上部第1、2、3叶的叶基角和披垂度以高产类型最低。高产类型株高为120.1cm,高于常规粳稻(103.5cm),低于杂交籼稻(139.5cm)和中产类型(145.7 cm);单茎茎干重、单茎鞘干重、茎秆单位节间干重以高产类型最高。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系列中熟籼粳杂交稻高产类型的每穗粒数显着高于对照,且以籽粒数在上部二次枝粳和中部二次枝粳的增加最为明显;上部高效叶直挺卷曲;株高适中(120cm),节间长度配置合理,茎、鞘干重和单位长度节间干重均高于对照,茎秆充实好。(2)常规粳稻在全生育期的茎蘖数均高于杂交籼稻和籼粳杂交稻。籼粳杂交稻高峰苗数低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成穗率则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穗部6部位籽粒灌浆动态以Richards方程拟合较好;籼粳杂交稻穗下部二次枝粳籽粒灌浆动态以Logistic拟合较好外,其余穗部5部位以Richards方程拟合较好。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呈杂交籼稻>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和有效灌浆时间呈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穗部6个部位籽粒灌浆前、中、后期的灌浆量均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甬优籼粳杂交稻灌浆前、中、后期的灌浆持续天数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此3个灌浆阶段的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呈杂交籼稻>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群体茎蘖数增长较慢,高峰苗低,成穗率高;灌浆前、中、后期具有较高的灌浆量,这主要是由于其在此阶段较长的灌浆天数和较多的穗粒数。(3)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全生育期天数与对照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接近。两年中,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平均产量为11.7thm-2,显着高于常规粳稻(10.8thm-2)和杂交籼稻(10.Ot hm-2)。日产量以籼粳杂交稻最高、杂交籼稻最低。不同类型品种干物质积累动态均以Gompertz方程拟合的效果较好,拟合系数一般在0.995左右。最大干物重积累速率以杂交籼稻最高、籼粳杂交稻其次、常规粳稻最低。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达最大干物重积累速率的时间分别在栽后62、67和62 d。籼粳杂交稻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干物重积累量均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平均干物重积累速率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全生育期与之接近,产量潜力更高。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干物质积累量大,积累优势体现在渐增、快增和缓增阶段,此三个阶段较高的干物质积累优势主要在于其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速率。(4)采用生长模型对各类型品种花后籽粒灌浆动态和植株干物质积累动态进行拟合(R2分别在0.985和0.981以上),并利用方程特征参数求出各品种库强与源强。两年中,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库强和源强平均为922和872 g m-2,均高于对应的常规粳稻(843和778gm-2)和杂交籼稻(701和770gm-2)。籼粳杂交稻和常规粳稻源强与库强差值为正值(分别为51和65 gm-2),杂交籼稻源强与库强差值为负值(-69gm-2)。就库活和源活变化而言,各品种花后库活均呈先升后降趋势,源活均呈先平稳后降趋势。籽粒灌浆初期至花后20d左右,各品种的源活均高于库活;此后,库活高于源活。水稻成熟期籽粒含氮率与源强与库强差值呈极显着线性负相关,亦与源强与库强比值呈显着线性负相关,表明成熟期籽粒含氮率过高会破坏植株群体的源-库平衡。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籼粳杂交稻在库强和源强上均具优势,这也是其产量优势形成的重要基础。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产量受库限制,在其今后的栽培和育种工作中,应重视提升库强。对于杂交籼稻而言,尽管其花后源-库差值为负值,但其花后贮藏在茎鞘中的同化物仍会满足籽粒库容充实,因此,尚不能确定其产量是否受源限制。(5)两年中,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成熟期植株氮素吸收量平均为251.8、213.9、201.3 kg hm-2。两年中,籼粳杂交稻百公斤籽粒吸氮量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成熟期,籼粳杂交稻植株叶片氮素吸收量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茎鞘氮素吸收量呈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杂交籼稻,穗部氮素吸收量则以杂交籼稻和籼粳杂交稻显着高于常规粳稻。成熟期,植株叶片含氮量所占比例呈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茎鞘含氮量所占比例以常规粳稻显着高于籼粳杂交稻和杂交籼稻,穗部含氮量所占比例呈杂交籼稻>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不同类型品种栽后植株氮素积累动态均以Gompertz方程拟合的效果较好,拟合系数一般在0.995左右。各类型品种栽后氮素积累速率动态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最大氮素积累速率平均达4.6kghm-2 d-1,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就最大氮素积累速率出现时间而言,常规粳稻出现时间最长(栽后43-44d),籼粳杂交稻其次(栽后42-43d),杂交籼稻再其次(栽后41-42d)。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籼粳杂交稻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氮素积累量均较高;籼粳杂交稻在快增期较高的氮素积累量是由于其较高的持续天数和氮素积累速率,渐增期和缓增期较高的氮素积累量主要是由于其较高的氮素积累速率。(6)籼粳杂交稻成熟期植株磷素吸收量平均为75.4kghm-2,显着高于常规粳稻(62.2kg hm-2)和杂交籼稻(57.7 kghm-2)。不同类型品种磷素籽粒生产效率呈杂交籼稻>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百公斤籽粒吸磷量平均为0.65,显着高于常规粳稻(0.59)和杂交籼稻(0.58)。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拔节期籼粳杂交稻叶片和茎鞘磷素吸收量较高。抽穗期籼粳杂交稻叶片磷素吸收量较低,茎鞘磷素吸收量介于二者之间,穗部磷素吸收量较高。成熟期各类型品种叶片磷素吸收量差异较小,茎鞘磷素吸收量以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显着高于籼粳杂交稻,籼粳杂交稻穗部磷素吸收量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各类型品种中,花后叶片磷素转运量呈杂交籼稻>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花后茎鞘磷素转运量呈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磷素积累动态以Gompertz方程拟合较好,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栽后植株磷素积累动态以Logistic方程拟合较好。籼粳杂交稻最大磷素积累速率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达到最大磷素积累速率的时间大致在栽后50-52、59-60和61-63 d。籼粳杂交稻在快增期和缓增期的磷素积累量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渐增期的磷素积累量以常规粳稻最高、杂交籼稻其次、籼粳杂交稻最低。籼粳杂交稻在快增期和缓增期的磷素积累速率和积累时间均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渐增期阶段的磷素积累时间以杂交籼稻最高、籼粳杂交稻最低,渐增期磷素积累速率以常规粳稻最高、籼粳杂交稻最低。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拔节期叶片和茎鞘、抽穗期和成熟期穗部磷素吸收量及成熟期植株磷素总积累量大;籼粳杂交稻在快增期和缓增期的磷素积累具有优势,这是由于其此两阶段较高的磷素积累速率和积累时间。(7)两年中,籼粳杂交稻成熟期植株钾素吸收量平均为296.0kghm-2,显着高于常规粳稻(282.1 kg hm-2)和杂交籼稻(256.9 kg hm-2)。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钾素籽粒生产效率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不同类型品种百公斤籽粒吸钾量均呈常规粳稻>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杂交籼稻拔节期叶片钾素吸收量高于籼粳杂交稻和常规粳稻,茎鞘钾素吸收量则呈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粳稻成熟期叶片钾素吸收量高于杂交籼稻和籼粳杂交稻,籼粳杂交稻成熟期茎鞘和穗部钾素吸收量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栽后植株钾素积累动态均以Gompertz方程拟合较好。籼粳杂交稻和杂交籼稻平均最大钾素积累速率接近,为7.3kghm-2 d-1,高于常规粳稻(6.5kghm-2d-1)。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达到最大钾素积累速率的时间大致分别在栽后40-41、41-42、39-41 d。籼粳杂交稻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的植株钾素积累量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籼粳杂交稻在渐增期和缓增期植株较高的钾素积累量主要是由于其较高的钾素积累速率。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成熟期植株钾素积累量大且钾素利用效率较高。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的钾素积累均具有优势,其在渐增期和缓增期植株较高的钾素积累量主要是由于其较高的钾素积累速率。
韦还和[10](2017)在《长江下游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形态生理特征及其配套栽培措施》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于2013-2015展开大田试验,第一阶段以江苏兴化(里下河稻区)、扬州(沿江稻区)、常熟(太湖稻区)、浙江宁波(宁绍平原稻区)为试验点,以15个晚熟类型甬优籼粳交品种(品系)为参试材料和各试验点当地具有较大推广面积的常规粳稻与杂交籼稻为对照,依据各地水稻安全成熟期和籼粳杂交稻在当地的增产潜力,明确其在长江下游的适种区域。第二阶段在其适种区域(浙江宁波),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株型、籽粒灌浆特征、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与转运、花后干物质积累等方面阐明其产量优势形成的形态生理特征,并从钾肥与硅肥适宜施用量探究其配套高产栽培措施。本研究为晚熟类型籼粳杂交稻在长江下游地区的合理布局以及揭示其产量优势形成机理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晚熟类型甬优籼粳交品种(品系)在兴化点均未安全成熟;扬州点可安全成熟的甬优籼粳交晚熟类型品种(品系)有6个;常熟点除甬优12未安全成熟外,其余均可安全成熟;宁波点则均可安全成熟。将在当地可安全成熟且产量较对照高出8%以上的甬优籼粳交晚熟类型品种(品系)定义为高产品种,扬州点中2013和2014年高产品种均为1个,常熟点2013和2014年分别为8个和9个,宁波点两年均为9个。高产品种的颖花量极显着高于对照品种。此外,高产品种抽穗至成熟期以及全生育期天数均高于对照。综合考虑甬优籼粳交晚熟类型品种在各点的生育安全性以及产量表现,太湖地区(以常熟为代表)和宁绍平原(以宁波为代表)是甬优籼粳交晚熟类型品种在长江下游的适宜种植区域。大库容,较长的灌浆期和全生育期天数是晚熟类型甬优籼粳交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的重要特征。(2)穗长以杂交籼稻最高、籼粳杂交稻其次、常规粳稻最低。籼粳杂交稻在着粒密度和穗部6个部位的籽粒数均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甬优籼粳杂交稻上部三张高效叶的叶长和叶宽高于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上三叶的叶基角和披垂度均低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甬优籼粳杂交稻的株高、穗高和秆长高于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成熟期单茎茎、鞘干重则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3)籼粳杂交稻在拔节、抽穗和成熟期的氮素吸收量均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拔节-抽穗期和抽穗-成熟期的植株氮素积累量亦以籼粳杂交稻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播种-拔节期、拔节-抽穗期、抽穗-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与实产均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两年中拔节期植株磷素吸收量均以常规粳稻最高、杂交籼稻其次、籼粳杂交稻最低,抽穗和成熟期植株磷素吸收量以籼粳杂交稻最高,拔节-抽穗期和抽穗-成熟期植株磷素积累量均以籼粳杂交稻最高。播种-拔节期,植株磷素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着线性负相关;拔节-抽穗期、抽穗-成熟期,植株磷素积累量与实产呈显着或极显着线性正相关。两年中,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钾素吸收量均以籼粳杂交稻最高。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均以杂交籼稻最高、常规粳稻其次、籼粳杂交稻最低。钾素籽粒生产效率均以籼粳杂交稻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氮素籽粒生产率与实产呈显着线性负相关,钾素籽粒生产率与实产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花后茎鞘氮素转运与产量呈显着线性正相关,花后叶片氮素和磷素转运与产量呈负相关。与对照相比,籼粳杂交稻氮磷钾元素吸收总量大,氮素籽粒生产效率较低、钾素籽粒生产效率较高。促进花后茎鞘氮素转运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而促进花后叶片氮素和磷素转运不利于提升水稻产量。(4)甬优538中,上部一次枝梗(UP)与中部一次枝梗(MP)、中部二次枝梗(MS)与上部二次枝梗(US)、下部一次枝梗(LP)与下部二次枝梗(LS)为同步灌浆,但两两之间为异步灌浆。中浙优1号和秀水09中,UP、US和MP为同步灌浆,而UP、US、MP与LP、LS为异步灌浆。与对照相比,甬优538异步灌浆特征更为明显。穗部6个部位米粒终极生长量的平均值以秀水09最高,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的平均值呈中浙优1号>秀水09>甬优538,有效灌浆时间呈甬优538>秀水09>中浙优1号。尽管甬优538灌浆速率偏低,但依靠较长的有效灌浆时间以及较多的穗粒数,提高了穗部的灌浆充实量以及单穗重,最终产量较高。(5)甬优籼粳杂交稻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为8.9 hm-2,较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分别高19.1%和25.8%(两年平均值)。不同类型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与花后天数(抽穗当天为0 d)均可用Richards方程拟合(R2≥0.990);各品种花后干物重积累速率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花后最大干物重积累速率和平均干物重积累速率呈杂交籼稻>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籼粳杂交稻达最大干物重积累速率的时间在花后43-44 d,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则在花后27-28 d;籼粳杂交稻在花后渐增期天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渐增期干物重积累速率以杂交籼稻最高。常规粳稻在花后快增期和缓增期天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显着高于籼粳杂交稻和杂交籼稻,快增期和缓增期干物重积累速率则以杂交籼稻最高。本研究表明甬优籼粳杂交稻花后较强的干物质积累优势主要体现在渐增期,而花后渐增期较强的干物质积累能力主要在于其较长的渐增期持续天数。(6)针对宁波土壤硅元素缺乏现象,旨在探讨籼粳杂交稻在该地区适宜硅肥用量及其对产量形成影响。以甬优籼粳交超级稻甬优12和甬优15为试材,设置了不同硅肥施用量(0、75、150、225、300kghm-2)处理。甬优12和甬优15产量均随硅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以硅肥用量225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穗数随硅肥施用量增加而递增,结实率和千粒重则随之递减。甬优12和甬优15在拔节、抽穗和成熟期的茎蘖数均随硅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茎蘖成穗率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225 kg hm-2处理最高。与对照(0 kg hm-2)相比,施硅处理显着提高了拔节、抽穗和成熟期的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拔节-抽穗期、抽穗-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光合势也随硅肥施用量增加而递增。随硅肥施用量的增加,倒1、倒2、倒3叶的叶长和叶宽随之递增,倒1、倒2、倒3叶的叶基角和披垂度随之递减。此外,与对照(0 kg hm-2)相比,施硅处理显着提高了茎、鞘干重及单位节间干重。(7)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2和甬优538为试材,设置不同钾肥用量(0、75、150、225、300 kg hm-2)处理。与对照(0 kg hm-2)相比,两年中施钾处理对甬优12产量增幅为8.5%-14.5%,对甬优538产量增幅达8.4%-15.0%,以钾肥用量225 kg hm-2处理的产量最高。施钾处理显着增加了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随钾肥用量的增加,拔节、抽穗和成熟期的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随之增加,拔节至抽穗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光合势、抽穗至成熟期阶段光合势亦随之递增;抽穗至成熟期干物重呈先增后降趋势,以钾肥用量225 kg hm-2处理最高。施钾处理增加了花后各时期的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根系伤流强度以及拔节、抽穗和成熟期氮素和钾素吸收量。随钾肥用量增加,植株抽穗至成熟期的氮素和钾素积累量呈先增后降趋势,以钾肥用量225kghm-2处理下最高。施钾处理下,钾素偏生产力、钾素籽粒生产率和钾素农艺效率均随钾素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与对照(0kg hm-2)相比,施钾处理对甬优12和甬优538有较明显的增产效益,且两年中两品种均以钾肥用量225 kg h-2处理产量最高;施钾主要通过增加群体穗数和穗粒数提高产量。施钾处理显着增加了主要生育期的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延缓了花后叶片和根系衰老,且提高了植株主要生育期的氮素和钾素吸收量。
二、超高产杂交稻产量性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高产杂交稻产量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生产特征及其生理基础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我国水稻品种演变进程及其产量构成的变化 |
1.2 高产水稻品种的形态和生理表现 |
1.2.1 群体茎蘖动态 |
1.2.2 根系发育特性 |
1.2.3 光合生产特性 |
1.3 高产水稻品种的物质生产特征 |
1.4 高产水稻品种的氮素利用特性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品种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田间试验部分 |
2.3.1.1 生育期记载 |
2.3.1.2 茎蘖动态 |
2.3.1.3 植株干物重 |
2.3.1.4 植株含氮量测定 |
2.3.1.5 剑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
2.3.1.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3.1.7 稻米品质 |
2.3.2 盆栽试验部分 |
2.3.2.1 生育期记载 |
2.3.2.2 植株干物重 |
2.3.2.3 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
2.3.2.4 根系形态 |
2.3.2.5 根系活力 |
2.3.2.6 根系伤流量 |
2.3.2.7 叶绿素含量 |
2.3.2.8 光合特性 |
2.3.2.9 叶片激素含量测定 |
2.3.2.10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供试水稻品种产量形成与生产效率的表现 |
3.1.1 供试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1.2 供试水稻品种产量与生产效率的类型表现 |
3.2 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的生长特征表现 |
3.2.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期及其生育阶段的差异 |
3.2.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干物质积累状况 |
3.2.3 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群体的物质生产效率 |
3.2.3.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前期物质生产效率 |
3.2.3.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结实期物质生产效率 |
3.2.4 高效丰产品种的群体茎蘖动态和茎蘖成穗率 |
3.3 高效丰产品种的若干形态和生理特性 |
3.3.1 高效丰产品种的根系特性 |
3.3.2 高效丰产品种的结实期光合生产能力 |
3.3.2.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叶绿素含量 |
3.3.2.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光合参数特性 |
3.3.3 高效丰产品种叶片激素含量 |
3.3.3.1 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生育前期叶片激素含量 |
3.3.3.2 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结实期叶片激素含量 |
3.4 高效丰产品种对氮肥的吸收利用及响应特征 |
3.4.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效率 |
3.4.2 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的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
3.4.2.1 供试水稻品种生育前期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
3.4.2.2 供试水稻品种结实期剑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
3.4.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肥料响应差异 |
3.4.3.1 高效丰产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对氮肥水平的响应 |
3.4.3.2 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结实期生产能力对氮肥水平的响应 |
3.4.3.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结实期干物质转运特征及对氮肥的响应差异 |
3.4.3.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肥利用效率对氮肥水平的响应差异 |
3.5 供试水稻品种的稻米品质表现 |
3.5.1 供试水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差异 |
3.5.1.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加工和外观品质的差异 |
3.5.1.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蒸煮食味品质差异 |
3.5.1.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
3.5.2 供试水稻品种稻米品质对氮肥水平的响应差异 |
3.5.2.1 加工及外观品质对氮肥水平的响应 |
3.5.2.2 蒸煮食味品质对氮肥水平的响应 |
3.5.2.3 RVA谱特征值对氮肥水平的响应 |
3.6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结实生长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
3.6.1 供试水稻品种产量对结实期高温胁迫的响应差异 |
3.6.2 结实期干物质积累量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
3.6.3 物质生产效率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
4 讨论 |
4.1 高效丰产品种产量结构及其群体形成特征 |
4.2 高效丰产品种的物质生产和积累特性 |
4.3 高效丰产品种的若干形态生理特性 |
4.4 高效丰产品种氮素利用特性 |
4.5 水稻高效丰产特征与稻米品质表现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甬优2640超高产栽培株型及其光合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 |
1.1 超高产水稻的概念 |
1.2 籼粳杂交稻的选育历程、发展及产量优势 |
1.3 籼粳杂交稻群体生态生理特征 |
1.4 超级稻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
1.5 水稻株型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
2.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主要研究内容 |
4.研究的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产量形成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储存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比较 |
2.2 茎蘖动态的比较 |
2.3 穗部性状的比较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形态结构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储存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株型结构的比较 |
2.2 叶面积的比较 |
2.3 株型形态结构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光合特性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储存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叶片中含氮量的比较 |
2.2 冠层叶片SPAD值的比较 |
2.3 冠层叶片耐光氧化能力的比较 |
2.4 冠层叶片光合参数的比较 |
2.5 冠层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 |
2.6 剑叶中光合相关酶活性的比较 |
3 讨论 |
3.1 甬优2640及其3种栽培株型冠层叶片光合能力特征 |
3.2 甬优2640及其3种栽培株型冠层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特征 |
3.3 甬优2640及其3种栽培株型剑叶中光合相关酶的特征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光合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储存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地上部干物重的比较 |
2.2 茎叶干物质转运力的比较 |
2.3 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转运力的比较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产量构成特征 |
1.2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形态结构特征 |
1.3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光合特性 |
1.4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光合物质转运和积累特征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2 研究进展 |
2.1 钵苗机插技术发展概况 |
2.2 宽窄行机插技术发展概况 |
2.3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1 产量及产置结构的特征 |
2.3.2 光合物质生产的特征 |
2_3.3 株型和抗倒伏的特征 |
2.3.4 稻米品质的特征 |
3 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 |
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 |
1.3 田间管理措施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关键生育期及秧苗素质调查 |
2.2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产量结构影响的方差分析 |
2.3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杂交粳稻品种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
2.4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常规粳稻品种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群体茎蘖动态的影响 |
2.2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的各时期干物质积累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
2.3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阶段干物质积累及比例的影响 |
2.4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和叶面积衰减率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3.2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主要品质指标及RVA特征值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稻米品质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主要稻米品质指标的影响 |
3.2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
1.2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1.3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主要品质指标及RVA特征值的影响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产出 |
(4)水稻高效生产品种的群体生长特征及其氮肥利用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高产水稻品种的产量形成特征 |
1.2 高产类型水稻品种的形态生理基础 |
1.2.1 茎蘖动态 |
1.2.2 叶面积指数 |
1.2.3 根系特性 |
1.2.4 光合特性 |
1.3 高产水稻品种的物质生产特征 |
1.4 氮高效品种的物质生产表现特征及其高产调控 |
1.5 稻米品质的决定因素及栽培条件的影响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品种 |
2.2 试验设置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茎蘖动态与生育期记载 |
2.3.2 叶面积 |
2.3.3 植株干物重与含氮量 |
2.3.4 叶片氮代谢酶活性 |
2.3.5 植株净光合速率 |
2.3.6 根系氧化活力与根干重 |
2.3.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3.8 稻米品质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供试品种的生产类型划分 |
3.2 高效丰产品种产量形成及其对氮肥和迟播的响应特征 |
3.2.1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3.2.2 不同类型品种干物质生产特征 |
3.2.3 高效丰产品种物质生产效率 |
3.3 高效丰产品种氮素的吸收和利用 |
3.3.1 不同类型品种氮肥吸收利用率对氮肥的响应特征 |
3.3.2 迟播对水稻品种氮肥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3.3.3 不同类型品种叶片氮代谢酶活性的差异 |
3.4 高效丰产品种群体发育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
3.4.1 高效丰产品种茎蘖动态与茎蘖成穗率 |
3.4.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抽穗期叶面积指数的差异 |
3.4.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根干重及根系氧化活力 |
3.4.4 不同类型品种净光合速率的差异 |
3.5 供试品种稻米品质的表现及其环境效应 |
3.5.1 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 |
3.5.2 供试品种蒸煮食味品质 |
3.5.3 供试水稻品种RVA谱特征值 |
4 讨论 |
4.1 高效生产品种产量形成及其群体建成特征 |
4.2 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的物质生产特征 |
4.3 水稻高效生产与氮肥的吸收和利用 |
4.4 不同类型水稻稻米品质表现及其优质调控策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北方杂交粳稻耐低肥特性及杂种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杂交粳稻的研究进展 |
1.1.1 国内外水稻研究进展 |
1.1.2 国内外杂交粳稻研究进展 |
1.2 杂交粳稻抗性研究概况 |
1.2.1 .杂交粳稻对稻瘟病抗性研究 |
1.2.2 杂交粳稻纹枯病抗性研究 |
1.3 杂交粳稻恢复系研究进展 |
1.3.1 恢复系测交筛选 |
1.3.2 基因测定恢复系选育 |
1.4 杂交粳稻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1.4.1 杂交粳稻杂种优势 |
1.4.2 杂交粳稻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
1.5 杂交粳稻理想株型研究 |
1.5.1 理想株型的提出与发展 |
1.5.2 理想株型性状指标的研究 |
1.5.3 理想株型模式研究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2 本研究的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来源 |
2.1.2 试验方法 |
2.2 指标测定 |
2.3 肥料及水平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肥力对F_1群体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 正常肥力力条件下F_1群体农艺性状的变异 |
3.1.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1.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3.1.3 株型性状 |
3.1.4 穗部性状 |
3.1.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的关系 |
3.1.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的关系 |
3.1.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
3.2 低肥力条件下F_1群体农艺性状的变异 |
3.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2.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3.2.3 株型性状 |
3.2.4 穗部性状 |
3.2.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的关系 |
3.2.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的关系 |
3.2.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
3.3 不同肥力条件下F_1群体农艺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3.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3.3.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3.3.3 株型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3.3.4 穗部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3.4 小结 |
3.4.1 不同肥力条件F_1干物质积累及转移与产量的关系 |
3.4.2 不同肥力条件下F_1产量及产量结构 |
3.4.3 不同肥力条件F_1抽穗期干物重、抽穗期后产生干物重与产量、经济系数的关系 |
3.4.4 杂交粳稻株型性状 |
3.4.5 穗部性状 |
第四章 肥力对恢复系群体农艺性状的影响 |
4.1 正常肥力条件下恢复系群体农艺性状的变异 |
4.1.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4.1.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4.1.3 株型性状 |
4.1.4 穗部性状 |
4.1.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干物质转移特性的关系 |
4.1.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的关系 |
4.1.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
4.2 低肥力条件下恢复系群体农艺性状的变异 |
4.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4.2.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4.2.3 株型性状 |
4.2.4 穗部性状 |
4.2.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干物质转移特性的关系 |
4.2.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株型性状的关系 |
4.2.7 产量及构成因素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
4.3 不同肥力条件下恢复系群体农艺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4.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4.3.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4.3.3 株型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4.3.4 穗部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北方杂交粳稻杂种优势分析 |
5.1 正常肥力条件下F_1群体杂种优势分析 |
5.1.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5.1.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5.1.3 株型性状 |
5.1.4 穗部性状 |
5.2 正常肥力条件下F_1杂种优势与恢复系的关系 |
5.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5.2.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5.2.3 株型性状 |
5.2.4 穗部性状 |
5.3 低肥力条件下F_1群体杂种优势分析 |
5.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5.3.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5.3.3 株型性状 |
5.3.4 穗部性状 |
5.4 低肥条件下F_1杂种优势与恢复系的关系 |
5.4.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5.4.2 干物质积累转移特性 |
5.4.3 株型性状 |
5.4.4 穗部性状 |
5.5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不同施肥处理条件杂交粳稻干物质积累转移与产量的关系 |
6.1.2 不同施肥处理条件杂交粳稻产量及产量构成 |
6.2 结论 |
6.2.1 不同肥力处理条件下杂交粳稻各主要农艺性状特性 |
6.2.2 相同肥力条件下杂交粳稻对其亲本部分性状的杂种优势及相关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6)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进程 |
1.1 水稻品种类型的变化 |
1.2 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 |
1.3 水稻单产的变化 |
2 水稻产量的形成 |
2.1 水稻产量形成与产量构成因子 |
2.2 水稻产量形成与生物量和收获指数 |
2.3 水稻产量形成与干物质生产和转运 |
2.4 水稻产量形成与根系 |
3 氮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及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现状 |
3.1 氮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2 氮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 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现状 |
4 水稻素氮利用效率 |
4.1 氮素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 |
4.1.1 不设立无氮区 |
4.1.2 设立无氮区 |
4.2 水稻对氮肥的吸收特性 |
4.3 水稻NUE差异 |
4.3.1 水稻NUE的品种间差异 |
4.3.2 水稻NUE的类型间差异 |
4.3.3 与水稻NUE有关的农学和生理性状 |
5 有关水稻产量和NUE还需进一步探索的科学问题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籼型超级杂交稻在减氮背景下的产量与NUE的农学和生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生育进程 |
1.2.2 农艺性状与生长特性 |
1.2.3 光照拦截动态 |
1.2.4 SPAD值测定 |
1.2.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1.2.6 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
1.3 数据处理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气象条件 |
2.2 不同水稻品种的生育期 |
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及其产量构成 |
2.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2.5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收获指数、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 |
2.5.1 关键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和成熟期收获指数 |
2.5.2 干物质转运特性 |
2.5.3 作物生长速率 |
2.6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植株生长特性 |
2.6.1 分蘖特性 |
2.6.2 分蘖速率与群体作物生长速率的关系 |
2.6.3 叶面积生长特性 |
2.6.4 叶面积生长速率与群体作物生长速率的关系 |
2.6.5 营养生长期的光照拦截特性 |
2.6.6 花后SPAD值的变化 |
2.7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氮素积累和利用效率 |
2.7.1 齐穗期和成熟期各器官氮浓度 |
2.7.2 关键生育期的氮素积累 |
2.7.3 氮素转运特性 |
2.7.4 氮素利用效率 |
2.7.5 NUE与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关系 |
2.7.6 NUE与植株生长特性的关系 |
3 讨论 |
3.1 籼型超级杂交稻在减氮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及其农学和生理特性 |
3.2 籼型超级杂交稻在减氮条件下的氮素积累、转运及NUE表现 |
3.3 不同氮肥处理下水稻NUE相关性状 |
4 结论 |
第三章 籼粳杂交稻在减氮背景下的产量和NUE的农学与生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生育期记载 |
1.2.2 叶面积和干物质 |
1.2.3 颖花分化与退化 |
1.2.4 冠层结构特性 |
1.2.5 产量和产量构成 |
1.2.6 植株全氮含量的测定 |
1.3 其它数据计算 |
1.4 数据处理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气象条件 |
2.2 产量及其构成 |
2.3 甬优4949 大穗的形成 |
2.3.1 颖花分化与退化 |
2.3.2 颖花分化期单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 |
2.3.3 颖花分化末期至齐穗期的作物生长速率 |
2.3.4 群体颖花生产效率 |
2.4 干物质生产及与干物质生产有关的植株性状 |
2.4.1 生育期和干物质积累 |
2.4.2 冠层光照拦截和光能利用率 |
2.4.3 冠层内光照和氮素的垂直分布 |
2.4.4 LAI降低速率和绿叶面积持续期 |
2.5 粒叶比和收获指数 |
2.6 氮素积累和利用效率 |
2.7 NUEg与 NHI、HI和成熟期叶片、饱粒氮素浓度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在减氮条件下的产量和NUE表现 |
3.2 颖花生产效率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
3.3 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
3.4 冠层特性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
3.5 粒叶比和HI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
4 结论 |
第四章 结语 |
1 研究总结 |
2 研究创新点 |
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籼粳杂交稻花后物质生产与碳氮转运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超高产水稻籽粒灌浆特性 |
1.1.1 籽粒灌浆特性及问题 |
1.1.2 弱势粒灌浆障碍 |
1.2 水稻维管束特性与籽粒灌浆 |
1.2.1 维管束功能及限制 |
1.2.2 维管束性状与穗部发育 |
1.2.3 维管束与籽粒灌浆 |
1.3 花后干物质积累及转运 |
1.3.1 花后光合物质生产 |
1.3.2 花后干物质积累 |
1.3.3 花后干物质转运 |
1.3.4 茎鞘花后干物质输出 |
1.4 花后氮同化物代谢及转运 |
1.4.1 花后氮同化物积累 |
1.4.2 花后氮同化物转运 |
1.5 小结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施氮量对水稻花后叶氮输出、碳氮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3 数据统计 |
2.3 结果 |
2.3.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3.2 叶片氮素输出 |
2.3.3 叶片SPAD值 |
2.3.4 叶片光合功能 |
2.3.5 叶片氮代谢酶活性 |
2.3.6 单丛叶片糖转运 |
2.3.7 水稻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
2.3.8 水稻花后氮素吸收与转运 |
2.4 讨论 |
2.4.1 叶氮输出与碳氮转运 |
2.4.2 叶氮输出与水稻产量 |
2.5 小结 |
3 施氮量对水稻花后群体籽粒灌浆及氮积累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籽粒灌浆动态 |
3.3.2 籽粒灌浆阶段特征分析 |
3.3.3 籽粒N积累动态 |
3.3.4 籽粒氮积累阶段特征分析 |
3.3.5 籽粒灌浆及氮积累相关性分析 |
3.3.6 籽粒灌浆与氮积累关系 |
3.4 讨论 |
3.4.1 群体籽粒灌浆代表性 |
3.4.2 不同类型水稻群体灌浆差异 |
3.4.3 籽粒氮积累与群体粒重增长 |
3.5 小结 |
4 施氮量对水稻花后糖、氮代谢及维管束特征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3 数据统计 |
4.3 结果 |
4.3.1 穗颈节维管束性状 |
4.3.2 穗颈节间伤流强度 |
4.3.3 伤流液糖氮物质转运 |
4.3.4 籽粒含氮化合物浓度及氮代谢酶活性 |
4.3.5 籽粒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 |
4.4 讨论 |
4.4.1 施氮量对穗颈节间维管束性状的影响 |
4.4.2 水稻花后糖、氮代谢与“流” |
4.4.3 花后氮同化差异与“流” |
4.5 小结 |
5 水稻花后氮吸收和转运对光合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培养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2.4 数据统计 |
5.3 结果 |
5.3.1 土壤和植株氮素含量动态变化 |
5.3.2 籽粒产量及构成因素 |
5.3.3 叶片氮代谢及抗氧化酶活性 |
5.3.4 剑叶光合功能差异 |
5.3.5 花后碳氮积累和转运特征 |
5.4 讨论 |
5.4.1 花后氮吸收差异 |
5.4.2 花后氮吸收与叶片持绿期 |
5.4.3 花后氮吸收与碳氮转运 |
5.5 小结 |
6 水稻花前、花后阶段穗肥氮的吸收、分配及利用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设计 |
6.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6.2.3 数据统计 |
6.3 结果 |
6.3.1 植株各部位干物质积累量 |
6.3.2 ~(15)N穗肥在植株花前、花后的积累及分配 |
6.3.3 植株N分别来自花前、花后吸收的 ~(15)N穗肥的比例(Ndff) |
6.3.4 植株花前、花后吸收的 ~(15)N穗肥在灌浆不同阶段的转运及贡献 |
6.3.5 水稻对 ~(15)N穗肥的利用、土壤残留及损失 |
6.4 讨论 |
6.4.1 花前、花后阶段穗肥氮的积累和转运 |
6.4.2 花前、花后阶段穗肥氮的利用 |
6.5 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特色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8)超级杂交稻持续增产的根源质量及其氮素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特性研究 |
1.1.1 超级杂交稻发展 |
1.1.2 超级杂交稻群体结构 |
1.1.3 超级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2 水稻根系 |
1.2.1 水稻根系形态研究方法 |
1.2.2 水稻根系分布 |
1.2.3 根系生物量 |
1.2.4 根系与地上部的关系 |
1.2.5 根系与产量的关系 |
1.2.6 水稻根系活力 |
1.2.7 根系衰老相关酶 |
1.3 氮肥对根系及产量的影响 |
1.3.1 氮肥对水稻根系的影响 |
1.3.2 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与田间基本情况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田基本情况 |
3.2 试验设计 |
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3.1 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
3.3.2 根干重 |
3.3.3 根条数 |
3.3.4 根冠比 |
3.3.5 根长、根投影面积、根体积 |
3.3.6 根系伤流强度 |
3.3.7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
3.3.8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3.3.9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3.4 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 |
4.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氮肥水平下各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4.2 超级杂交稻根系形态特征研究 |
4.2.1 不同氮素水平下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0-15cm根干重的影响 |
4.2.2 不同氮素水平下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15-30cm根干重的影响 |
4.2.3 不同氮素水平下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根条数的影响 |
4.2.4 不同氮素水平下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根冠比的影响 |
4.2.5 不同氮素水平下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根长的影响 |
4.2.6 不同氮素水平下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根表面积的影响 |
4.2.7 不同氮素水平下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根体积的影响 |
4.2.8 超级杂交稻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 |
4.2.9 根干重、根条数、根冠比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相关性分析 |
4.2.10 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相关性分析 |
4.3 超级杂交稻根系生理特征研究 |
4.3.1 不同氮素水平下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根系活力的影响 |
4.3.1.1 不同氮素水平下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单株伤流强度影响 |
4.3.1.2 不同氮素水平下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单茎伤流强度影响 |
4.3.2 不同氮素水平下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根系衰老的影响 |
4.3.2.1 不同氮素水平下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SOD含量的影响 |
4.3.2.2 不同氮素水平下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POD含量的影响 |
4.3.2.3 不同氮素水平下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MDA含量影响 |
4.3.3 根系生理指标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相关性分析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超级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5.2 根系研究方法 |
5.3 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根系差异及其与产量关系 |
5.4 不同根层根系质量与产量的关系 |
5.5 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根系生长动态变化 |
5.6 施氮量对不同期次超级杂交稻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9)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相关形态生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不同类型品种株型特征差异 |
2.2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差异 |
2.3 不同类型品种干物质积累特征差异及模型分析 |
2.4 不同类型品种源-库关系差异及模型分析 |
2.5 不同类型品种氮素积累差异及模型分析 |
2.6 不同类型品种磷素积累差异及模型分析 |
2.7 不同类型品种钾素积累差异及模型分析 |
3 研究选题的提出 |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7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的株型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2 穗部性状 |
2.3 上三叶的形态特征 |
2.4 不同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和比叶重 |
2.5 茎秆特征 |
3 讨论 |
3.1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中熟高产类型的穗部特征 |
3.2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中熟高产类型的叶片形态和茎秆特性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抽穗至成熟期天数 |
2.2 茎蘖动态 |
2.3 花后籽粒增重动态及其拟合方程 |
2.4 花后籽粒灌浆速率及灌浆特征参数 |
3 讨论 |
3.1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茎蘖动态特征 |
3.2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的灌浆特性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与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育期、产量及日产量 |
2.2 干物质积累动态及方程参数 |
2.3 不同类型品种干物质积累速率及积累特征参数 |
3 讨论 |
3.1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的产量优势及其生育期 |
3.2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干物质积累模型的建立及特征参数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花后源-库关系分析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品种花后穗部增重动态 |
2.2 各品种花后植株增重动态 |
2.3 各品种源库关系比较及其与籽粒含氮率相关性 |
2.4 各品种源、库活变化 |
3 讨论 |
3.1 不同类型品种花后源库关系及产量限制因子 |
3.2 水稻成熟期籽粒含氮率与植株花后衰老关系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氮素积累模型与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成熟期氮素吸收量及氮素利用率 |
2.2 不同类型品种成熟期各器官氮素吸收量 |
2.3 植株氮素积累动态及方程参数 |
2.4 不同类型品种氮素积累速率及积累特征参数 |
3 讨论 |
3.1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
3.2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植株氮素积累模型的建立及特征参数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磷素积累模型与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成熟期磷素吸收量及磷素利用率 |
2.2 不同类型品种主要生育期各器官磷素吸收量及花后磷素转运量 |
2.3 植株磷素积累动态及方程参数 |
2.4 植株磷素积累特征参数 |
3 讨论 |
3.1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磷素积累、利用与转运特征 |
3.2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植株磷素积累模型的建立及特征参数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钾素积累模型与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成熟期钾素吸收量及钾素利用率 |
2.2 不同类型品种主要生育期各器官钾素吸收量 |
2.3 植株钾素积累动态及方程参数 |
2.4 植株钾素积累特征参数 |
3 讨论 |
3.1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钾素积累与利用效率特征 |
3.2 甬优中熟类型籼粳杂交稻植株钾素积累模型的建立及特征参数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高产品种的株型特征 |
1.2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特征 |
1.3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与特征 |
1.4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花后源-库关系分析 |
1.5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氮素积累模型与特征 |
1.6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磷素积累模型与特征 |
1.7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钾素积累模型与特征 |
2 讨论 |
2.1 关于不同类型品种花后源-库关系特征比较 |
2.2 关于不同类型品种栽后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模型与特征 |
3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4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长江下游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形态生理特征及其配套栽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籼粳杂交稻在生产上的高产表现 |
2.2 籼粳杂交稻增产潜力和生育期 |
2.3 籼粳杂交稻株型特征 |
2.4 籼粳杂交稻养分吸收、积累与利用 |
2.5 籼粳杂交稻穗部特征与籽粒灌浆特性 |
2.6 籼粳杂交稻花后干物质积累特征 |
2.7 籼粳杂交稻关键栽培措施 |
2.7.1 适当稀植 |
2.7.2 增施钾肥和硅肥 |
2.7.3 注重稻曲病的防治 |
3 研究选题的提出 |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7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长江下游区域适应性与产量潜力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育期及安全成熟期 |
2.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3 产量与生育期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3.1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交品种(品系)的区域适应性 |
3.2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的产量水平以及关键栽培技术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株型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 |
2.2 穗部性状 |
2.3 上三叶的形态特征 |
2.4 茎秆特征 |
3 讨论 |
3.1 晚熟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产量表现 |
3.2 晚熟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穗部特征 |
3.3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的上部高效叶片和茎秆特征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与利用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生育期吸氮量、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及产量 |
2.2 各生育期吸磷量、生育阶段磷素积累量 |
2.3 各生育期吸钾量、生育阶段钾素积累量 |
2.4 氮、磷、钾素籽粒生产率 |
2.5 花后叶片和茎鞘氮素转运、花后叶片磷素转运与产量相关性 |
3 讨论 |
3.1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养分吸收、积累与转运 |
3.2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籼粳交超级稻甬优538穗部籽粒灌浆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概况 |
1.2 栽培管理概况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品种籽粒增重动态及拟合方程 |
2.2 不同品种籽粒灌浆速率及灌浆特征参数 |
3 讨论 |
3.1 籼粳交超级稻甬优538籽粒灌浆特性 |
3.2 籼粳交超级稻甬优538较高结实率的形态生理特征及栽培调控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花后干物质积累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概况 |
1.2 栽培管理概况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花后干物质积累动态 |
1.3.2 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花后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指数 |
2.2 花后干物质积累动态 |
2.3 花后干物质积累特征 |
2.4 花后单茎茎鞘重变化动态 |
3 讨论 |
3.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花后光合物质生产差异 |
3.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模型的建立及特征参数 |
3.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花后单茎茎鞘重的变化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施硅量对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产量及其形成特征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概况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2 茎蘖动态及成穗率 |
2.3 主要生育期干物重及阶段积累量 |
2.4 主要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 |
2.5 上三叶的形态特征及茎秆特征 |
3 讨论 |
3.1 施硅量对甬优籼粳杂交晚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施硅量对甬优籼粳杂交晚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
3.3 甬优籼粳杂交晚稻硅肥高效施用技术的探讨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钾肥用量对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物质积累及其产量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概况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 |
2.2 干物重及阶段积累量 |
2.3 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 |
2.4 花后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根系伤流变化 |
2.5 植株氮素和钾素吸收量、阶段氮素和钾素积累量及利用效率 |
3 讨论 |
3.1 钾肥用量对甬优籼粳杂交稻花后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3.2 钾肥用量对甬优籼粳杂交稻氮钾积累和利用的影响 |
3.3 钾肥用量对甬优籼粳杂交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长江下游区域适应性与产量潜力 |
1.2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株型特征 |
1.3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养分吸收、积累与转运特征 |
1.4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籽粒灌浆特性 |
1.5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花后干物质积累特征 |
1.6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硅肥适宜用量 |
1.7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钾肥适宜用量 |
2 讨论 |
2.1 关于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的适种区域与产量潜力 |
2.2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产量优势形成的主要形态生理特征 |
2.2.1 株型特征 |
2.2.2 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积累与转运 |
2.2.3 籽粒灌浆结实特性 |
3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今后应用推广中应解决的问题与对策 |
3.1 籼粳杂交稻米质的科学评价 |
3.2 适当降低种植成本的绿色生产技术 |
4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超高产杂交稻产量性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生产特征及其生理基础的初步研究[D]. 刘飞. 扬州大学, 2021(08)
- [2]甬优2640超高产栽培株型及其光合特性的研究[D]. 屠晓. 扬州大学, 2019(02)
- [3]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D]. 裘实. 扬州大学, 2019
- [4]水稻高效生产品种的群体生长特征及其氮肥利用效率[D]. 张新月. 扬州大学, 2019(02)
- [5]北方杂交粳稻耐低肥特性及杂种优势研究[D]. 房闵.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6)
- [6]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D]. 黄礼英. 华中农业大学, 2018
- [7]籼粳杂交稻花后物质生产与碳氮转运特征研究[D]. 武辉.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8]超级杂交稻持续增产的根源质量及其氮素调控研究[D]. 韩雨恩.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9]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相关形态生理特征[D]. 孟天瑶. 扬州大学, 2018(12)
- [10]长江下游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形态生理特征及其配套栽培措施[D]. 韦还和. 扬州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