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心病急性期合并肝功能受损52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帅垠琦[1](2020)在《三桔咳喘口服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1.评价三桔咳喘口服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为推广三桔咳喘口服液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与临床数据支持。2.简要整理张晓云教授中医治疗肺心病的经验,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经验,为临床治疗肺心病提供可借鉴的学术经验。方法:1.临床研究(1)采用Excel生成随机数的方法将69名(最终完成64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基本情况及基线水平情况的比较,确保受试者基线水平一致。(2)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三桔咳喘口服液,连续观察14天。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7天和治疗第14天观测中医证候总积分、血气分析等指标。(3)收集数据,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并对三桔咳喘口服液的疗效及安全性做出评价。2.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经验3.概括总结张晓云教授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经验。结果:1.临床研究(1)总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愈显率12.5%。试验组:总有效率87.5%,愈显率40.6%。在临床疗效上,对照组与试验组之间的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中医症状体征、痰液总积分的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次要症状积分在治疗前对比已经具有统计学意义,故通过(治疗前-治疗后)的次要症状积分差值来对比,组间对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肺功能比较:FEV1/FVC在治疗14天后,两组比较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优于对照组;FEV1预计值百分比在治疗后,组间比较并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未优于对照组。(4)血气分析的比较:试验组Pa O2、Pa O2测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5)炎症指标的比较: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6)营养指标、电解质水平的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的经验中医全程参与、畅通气道、慎用利尿剂、强心剂等。3.张晓云教授治疗肺心病的经验天人合一,三因制宜;辨病与辨证结合。结论:1.两组的治疗方案在此临床研究中均表现了有效性,但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三桔咳喘口服液在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的过程中,疗效肯定且安全性高。
陶海澜[2](2020)在《心康方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右心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心康方联合西药治疗痰瘀交结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右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而进一步探索化痰散瘀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右心衰竭的防治作用。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确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右心衰竭患者且中医证型为痰瘀交结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给予西医标准治疗(抗感染、解痉平喘、氧疗、利尿、维持电解质平衡。);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康方。两组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相关观察指标:临床症候疗效积分、B型钠尿肽(BNP)、心脏彩超(肺动脉收缩压PASP)、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外周血炎症因子(IL-6、TNF-α)的变化。结果:研究过程中两组均脱落3例,经统计学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无显着差异,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有显着差异,观察组降低中医症候积分更明显。在治疗效果上,对照组有效率70.27%;观察组有效率91.89%,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有显着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PaCO2和PaO2无显着差异,治疗后两组PaCO2和PaO2有显着差异,对照组PaCO2更低,PaO2更高。两组治疗前BNP和PASP无显着差异,两组治疗后BNP和PASP有显着差异,观察组降低BNP和PASP更明显。两组治疗前IL-6、TNF-α无显着差异,两组治疗后IL-6、TNF-α无显着差异,观察组降低BNP和PASP更明显。结论:心康方(化痰散瘀法)结合西医治疗对于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右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呼吸衰竭及右心衰竭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更明显效果。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有关。
张金强[3](2019)在《人参补肺饮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肾气虚证的疗效评价与安全性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人参补肺饮对肺源性心脏病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治疗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01月至2018年12月于临邑县中医院住院治疗的肺肾气虚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予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化痰为主,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适当给予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合并感染时加用抗生素。对照组则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参补肺饮,治疗周期为2周,对比两组患者血气分析、肺动脉平均压、凝血四项、6min步行试验,中医证候积分,综合评价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结果:1.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基础生命体征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气分析、肺动脉压、6min步行试验无明显差异,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整体研究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肺动脉压指标、凝血功能较前好转,6min步行试验距离明显延长,组间、组内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改善,组间、组内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分析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分析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安全性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5.26%VS 10.8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肝肾功无明显异常,组间、组内数据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参补肺饮可有效改善肺源性心脏病肺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临床疗效较为显着,在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血气分析结果和凝血功能,增加活动耐力方面尤为突出。人参补肺饮可有效改善肺源性心脏病肺肾气虚证患者咳嗽、咳喘等症状,提高中医症候评分,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日后临床推广和有应用。
黎辉[4](2019)在《“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评价“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临床效果,为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临床依据。2.简要整理张晓云教授的学术思想,为中医药治疗诸多疾病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的学术经验。方法:1.临床研究(1)临床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设计方法,通过采用中心分层区组随机的方法将预计的96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因时间的限制,实际共纳入89例受试者,病例纳入后,对三个中心的病例分布、完成情况、基线水平进行比较,以保证三个中心的受试者分布均衡和基线一致,具备可比性。(2)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或鼻饲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汤剂,一次100毫升,每日三次,疗程总共为14天,观测时点为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出院后第3个月。(3)按照研究方案中已拟定的在相关时间点观测或者记录:受试者症状体征积分、心功能分级、MLHFQ总积分、肺功能、肺动脉收缩压、六分钟步行试验等指标的情况,研究结束后,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对“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疗效做出评价。2.张晓云教授的学术思想概要通过跟师学习,以张晓云教授临证经验为基础,并结合张晓云教授发表的论文,对张晓云教授的学术思想作简要的概括。结果:1.临床研究(1)两组受试者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9%,愈显率为63.6%。对照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8%,愈显率为40.9%。两组受试者临床总疗效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受试者症状体征积分情况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的痰的总积分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的次要症状总积分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的体循环瘀血总积分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两组受试者的心功能分级、MLHFQ的总积分的比较:两组受试者心功能分级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MLHFQ总积分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两组受试者的肺功能比较: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的FEV1/FVC比值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FEV1%预测值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两组受试者的肺动脉收缩压比较:两组受试者的肺动脉收缩压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优于对照组。(6)两组受试者的血气分析比较:两组受试者PaO2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PaCO2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红细胞压积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7)两组受试者的六分钟步行试验、NT-proBNP水平比较:两组受试者六分钟步行距离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NT-proBNP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8)两组受试者的炎症指标比较:两组受试者白细胞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9)两组受试者营养指标、电解质指标、再住院率的比较:两组受试者前白蛋白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白蛋白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Na+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K+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再住院率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优于对照组。2.张晓云教授学术思想(1)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提倡理论联系实际;(2)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3)与时偕行,中西并重;(4)注重以人为本;(5)注重调摄脾胃;(6)注重疏畅情志;(7)用药贵在精准结论:1.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西医治疗方案均可有效的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健脾渗湿”法联合西医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2.“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高度安全且疗效肯定。3.张教授认为中医是一门极为特殊的医学,它根源于博大精深的祖国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医先哲们耗其毕生心血所总结的诊疗疾病的领悟和经验,是历代中医先哲们的智慧结晶和名族文化的成果展示,其底蕴深厚,范围广泛,需恬淡虚无,集思广益,追根朔源,方可窥其真正内涵,又能药到病除,拔刺雪污,解除病痛,予患者以健康的体魄!对中医的学习,张教授认为当从细节出发,注重中医基本理论的同时更应该辨识细节之间的不同;在辨证上,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西并重的诊断观点,更需要有“治未病”的远瞻眼光;在治法上,当重视脾土的功能,脾旺则万物生化,正气充足,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后期的恢复;人为社会的人,疾病不仅仅是身体不健康的反应,它的发生发展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影响,故在治疗时应当关爱、关心患者,更有助于病痛的祛除和身心健康的恢复,而又因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很多人的发病往往多由“因情致病”或“因病伤情”,故在治疗时当重视对情志的调节,而肝主疏泄,可调畅情志,脾又可养肝疏肝,故用药方面,善用逍遥散、小柴胡、参苓白术散等方治疗诸疾。
曾子芸[5](2014)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上篇为文献综述、中篇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下篇为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上篇主要是通过探讨中医下法的理论形成依据、张仲景对下法的运用、下法的禁忌、后世医家对三承气汤的运用与发展、笔者对三承气汤之见,在探讨中医八法中的“下法”。中篇是经由全面检索、收集、阅读、统计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个人经验)文献,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下篇则是对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在具有相同研究内容及目的基础进行分类,依据文献资料共分为11组。在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最后,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研究对象1发表于1949-2014年之间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以及以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的期刊文献。2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期刊文献。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于CNKI、VIP、CBM等三大数据库中,分别设定检索词为:大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加减;小承气汤、复方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加减;调胃承气汤、复方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加减;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2文献整理:基于本论文研究内容,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文献整理方法与步骤如下:2.1全面阅读整理所有检索获得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再分别归纳分类出三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文献。2.2全面阅读整理出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3文献录入: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依照疾病系统的分类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将符合每篇文献按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系统中7项检测逐一做记录后,删除偏倚风险过高文献,最终获得较高质量的文献资料。最后,将分类好的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研究,分别在Review Manager Meta-analysis中设定研究题目及录入建档。4数据处理: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运用EXCEL表格及基本统计学方法处理相关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包含OR、RR、RD、SMD等四方面。研究内容1将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期刊文献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从中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2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下列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中的疗效对比:2.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2.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2.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2.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2.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2.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2.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2.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2.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研究结果1由统计结果发现,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两方大量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无论是在临床经验或个人经验记载,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分别均以运用于治疗肠梗阻比例最高。2遵循循证医学及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其疗效: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由以上11组统计研究结果来看,中医学加上西医学治疗肠梗阻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学的个种治疗方案。研究成果与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结论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笔者与导师陈明教授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方案如下:1中药处方: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2主要加减配伍:桃仁、炒莱菔子、赤芍;3兼证3.1兼瘀血重者加:桃仁、赤芍、丹参,以活血化瘀;3.2兼食积重者加:炒莱菔子、陈皮,以和胃消积;3.3兼腹胀痛重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3.4兼气血虚重者加:黄芪、党参、当归,以益气补血;3.5兼湿热重者加:黄芩、金银花,以清热燥湿解毒。4针灸取穴:足三里、天枢、上巨墟、中脘、关元、下巨墟;5西医基础疗法: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抗感染,其他治疗。
刘攀[6](2020)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临床表征及其与理化指标关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分析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主要临床表征,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与理化指标的关联性,研究规范化、统一化、可量化、客观化的辨证标准,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辨证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和参考。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并整理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四川省中医院呼吸科住院,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收集的病例根据分组标准,分为两组,试验组为痰热壅肺证组,对照组为非痰热壅肺证组。使用卡方检验、二元多因素Logisti回归的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基本信息、中医四诊信息,探究痰热壅肺证的临床表征。使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二元多因素Logisti回归的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试验室检验结果等指标,探讨痰热壅肺证与客观理化指标的关联性。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本研究共收集符合纳入要求的病例240例,其中,男性154例(64.17%),女性86例(35.83%),整体男性多于女性,男性与女性比为1.79:1,两组间性别构成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因构成上以支气管-肺疾病为主(100%),其中单纯慢阻肺204例(85%)、哮喘11例(4.58%)、间质性肺病10例(4.17%)、尘肺4例(1.67%)、肺毁损1例(0.41%),混合型肺病10例(4.17%),慢阻肺为肺心病的主要病因,占比85%。证型分布情况,痰热壅肺证组患者共123例(51.25%)、痰湿阻肺证患者共61例(25.42%),阳虚水泛证患者共35例(14.58%),肺肾气虚证患者共15例(6.25%),痰蒙神窍证患者共6例(2.50%)。痰热壅肺证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主要临床证型,占比51.25%。痰热壅肺证组患者123例(51.25%),非痰热壅肺证组患者117例(48.75%)。痰热壅肺证组与非痰热壅肺证组患者年龄、病程进行比较,痰热壅肺证组患者年龄更小、病程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MI、有无吸烟史、吸烟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痰热壅肺证的临床表征(1)症状体征:发热、口干、痰黄、苔黄多见于痰热壅肺证(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共筛选3个指标,痰黄(OR=3.424,P<0.05)、口干(OR=2.490,P<0.05)、发热(OR=2.023,P<0.05)。3.痰热壅肺证与理化指标的关联性(1)痰热壅肺证组患者WBC、NEU、NEU%、PLT、CRP、PCT、Pa O2高于非痰热壅肺证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热壅肺证组患者LYM%低于非痰热壅肺证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共筛选出5个指标,OR值小于1的为LYM%(OR=0.815,P<0.05),OR值大于1的为WBC(OR=2.338,P<0.001),NEU(OR=1.767,P<0.05),PCT(OR=1.450,P<0.001),CRP(OR=1.073,P<0.05)。研究结论(1)慢阻肺是慢性肺心病的主要病因;痰热壅肺证是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主要证候。(2)发热、口干、痰黄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主要临床表征。(3)WBC、NEU、LYM%、CRP、PCT是与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存在关联的理化指标,可以作为判定痰热壅肺证证候成立客观依据。
李正欢[7](2018)在《COPD中医病机变化规律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为主线: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搜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及名医经验等),并结合临床实践,归纳、发现COPD中医病机变化规律。运用传统及现代医学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阐释的基础上,通过临床病例调研、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研究,证明了规律的客观性、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基于此规律创制了两首分别用于治疗COPD稳定期和急性发作期的方剂。基于相关医学理论及规律提出“COPD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可使胸膜间皮细胞恶性转化发生MPM”的假说。通过基于规律、假说创制的慢阻肺-间皮瘤方对MPM的抑制作用,证明了慢阻肺-间皮瘤方治疗MPM的有效性,证明了规律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也证明了假说的可成立性。一病机规律与临床实践的探索性研究(病例调研)目的:通过病历回顾研究,探究规律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同时发现临床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病历管理系统,共纳入第一诊断为慢阻肺急性发作的248例出院病历。结果:⑴证素虚、痰、瘀、热的出现率依次为77%、78.2%、40.7%、38.7%。补虚方、治痰(湿水饮)方、活血方、清热方的出现率依次为41.5%、75.0%、3.6%、27.8%;⑵证素虚:(1)HGB:降低比例为44.4%,而有明确诊断的仅7.7%;(2)血清蛋白:低TP、低ALB和低PA所占比例均在半数以上,而有明确诊断的仅9.7%;(3)合并病:呼吸衰竭、低白蛋白血症、贫血最为常见,分别占71%、65.7%和44.4%;(4)肿瘤:共14例,其中肺癌所占比例最高为71.4%;(5)BMI值:正常、过低、过高分别占63.4%、22%和14.5%;⑶证素痰(湿水饮):(1)感染病原体:肺炎支原体、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孢菌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19.3%、14%和11%;(2)PAH:约有41.1%存在,且以轻度为主;(3)NT-ProBNP:约48.5%病例升高,平均升高水平达上限值的10倍;⑷证素瘀:(1)低氧:存在呼吸衰竭的病例占71.0%,其中以II型呼衰最多见约为71%;(2)CT表现:肺气肿和胸膜增厚较常见,分别占97.8%、47.2%。(3)肺功能:肺功能分级以重度、中度为主,分别占41.9%、30.2%;小气道以重度受损为主,大气道以中度或重度受损为主;(4)血液高凝:在D-Dimer、FDP和FIB升高的病例中,其水平分别高于上限值的3.5倍、4倍和1.5倍;⑸证素热:(1)体温:以中热和低热为主,分别占42.8%、39.3%:(2)炎症指标:NEUT%的平均水平为82.4%;在CRP、PCT、ESR升高的病例中,其水平分别为上限值的8倍、18倍、3倍。结论:⑴虚、痰、瘀、热为COPD主要及常见证素,但临床上对虚证和瘀证病机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补益剂和活血剂的应用应当有所增加;⑵COPD以下四大类疾病特征:营养不良、消瘦和众多合并病等;混合性机会性感染、气道高分泌和PAH等;肺功能降低、缺氧和血液高凝等;高水平致热性炎性因子,分别符合中医证素虚、痰(湿水饮)、瘀、热的特点;⑶COPD中医病机规律是客观、科学的,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应用。二病机规律与COPD治疗的探索性研究(动物实验)目的:探索基于规律的方剂(慢肺病稳定方和慢肺病急发方)对COPD动物的影响与作用,进一步探究规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方法:6周龄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中药组、中西药组、正常组、模型组和西药组。利用“注射MCT+烟熏+低氧+鼻腔滴入弹性蛋白酶+寒冷刺激”的方法建立COPD/AECOPD大鼠模型。中药组、中西药组以慢肺病稳定方和慢肺病急发方分别治疗2周;中西药组、西药组再加现代医学基础治疗;其余两组给以等量生理盐水。给药4w后,观察疗效及评价相关指标。结果:⑴模型鼠一般情况:双目少神、皮毛干枯晦暗,便质稀;活动减少、肌力下降、反应迟钝;⑵食量和水量:中西药组大鼠接近正常组水平(P>0.05)、高于模型组水平(P<0.05);⑶体重增量:中西药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体重增量均高于模型组水平(P<0.05):⑷负重游泳时间:中西药组、中药组长于西药组、模型组(P<0.05);⑸白蛋白: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⑹HIF-1,PGF2α和LTB4: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值图显示,模型组和中西药组HIF-1分别低于和高于正常水平;⑺脏器体重比:(1)肺重/体重:三大药物组与正常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重/体重、脑重/体重;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⑻肺泡数:中西药组多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⑼肺泡表面积:模型组大于正常组(P<0.05);中西药组、中药组、正常组,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⑽呼吸膜厚度:中西药组小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⑾纤维化指标:(1)纤维化百分比:中西药组小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OD值:西药组、中西药组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⑿肉眼观:(1)外观与活动:用药组大鼠外观、活动情况得到改善,以中西药组最突出;(2)病理标本:模型鼠肺表面可见白色病变区、瘀血块,个别可见到心尖变钝圆,大脑外观无明显改变;⒀光镜观(HE染色):(1)肺脏:模型组可在肺泡上皮细胞中明显见到坏死、炎症性浸润。中西药组接近正常水平;(2)心脏:模型组心肌细胞变性、排列紊乱,少数可见断裂;中西药组接近正常水平;(3)大脑:各组间无明显差异;⒁光镜观(Masson染色):(1)肺脏:模型组,纤维化明显;中西药组,仅见轻度纤维化;(2)心脏:各组无明显纤维化改变;⒂电镜观:模型组大鼠II型上皮细胞线粒体有肿胀,部分发生嵴断裂;中西药组表现接近正常。结论:(1)COPD模型大鼠也存在虚、痰(湿水饮)、瘀、热的病机特征;(2)在动物模型上证明了COPD病机变化规律的客观性、科学性及有效性;(3)规律指导下的方剂结合现代医学基础治疗,两者产生协同作用,能使疗效最大化。三病机规律与MPM治疗的探索性研究(细胞实验)目的:将基于COPD病机规律的慢阻肺-间皮瘤方应用MPM细胞上,观察其对MPM的治疗作用,以此探究规律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探究“COPD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可使胸膜间皮细胞恶性转化发生MPM”这一假说的可成立性。方法:以人间皮瘤细胞做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DMSO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给以1%DMSO、600μg/mL的慢阻肺-间皮瘤方和100μmol/L的甲氨蝶呤。另设空白对照组。分别于处理12h、24h和48h时间点,行细胞增殖(MTT)和迁移检测。结果:⑴增殖抑制:药物作用的各时间点比较,中药组、西药组细胞数较DMSO组、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DMSO组细胞形态规则、分布密度大。西药组细胞形态不规则、分布密度小。中药组给药12h后,活细胞数明显减少,24h后细胞数最少。⑵迁移抑制:迁移细胞数由多到少依次为对照组、DMSO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观,西药组、中药组的迁移细胞数较少,零星、散在分布于视野。结论:⑴慢阻肺-间皮瘤方有明显的抑制MPM增殖、生长和迁移的作用;⑵肯定了COPD病机规律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⑶一定程度上肯定了“COPD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可使胸膜间皮细胞恶性转化发生MPM”这一假说的可成立性;
张怡[8](2014)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平行试验设计,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从而建立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的规范化方案,提高临床疗效。方法:(1)回顾中医药肺心病研究概况,包括古代文献肺心病相关论述、肺心病的现代中医药研究,对肺心病中医认识及诊治情况做一了解。(2)对近20余年西医学肺心病及其所致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从整体把握肺心病的西医学研究概况。(3)总结导师陈绍宏教授学术思想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临床经验。(4)将12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胃肠道功能障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根据辨证加用中药治疗,中医辨证为脾虚气滞者给予半夏厚朴汤合香砂六君子汤,中医辨证为寒热错杂者给予半夏厚朴汤合半夏泻心汤,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两组消化道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肠鸣音、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气分析、肺功能、营养指标、总有效率、病死率、生活质量评估(CAT)、再住院率的疗效性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葡萄糖等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中医古代文献对肺心病的论述较为丰富,现代研究明确提出了肺心病的辨证分型及治疗,也有不少学者采取辨病论治,虽然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共同问题是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及疗效标准,在系统规范化的研究方面尚显不足。(2)西医治疗肺心病有较好疗效,然而,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现有的治疗方法虽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存在的弊端也不容忽视。(3)治疗组总有效率、改善胃脘疼痛、饮食减少、胃中曹杂、便次异常消化道症状、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3月生活质量评估(CAT)明显优于对照组(P<O.01)。(3)治疗组总有效率、改善胃脘疼痛、饮食减少、胃中曹杂、便次异常消化道症状、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3月生活质量评估(CAT)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改善胃脘或脘腹胀满、暖气反酸、疲乏无力、口苦口干、恶心呕吐消化道症状、肠鸣音、前白蛋白水平、肺功能、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治疗后1月生活质量评估(CAT)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3个月内再住院率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示出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的趋势。两组治疗期间个别患者因西药治疗出现常见不良反应,程度轻度,经调整相关药物、进行相关处理后症状减轻或消失。治疗组患者中药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生命体征,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葡萄糖,心电图,X胸片均无明显不良影响。结论:现代中医药研究应系统规范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有效途径。本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疗效肯定,能显着改善胃肠道功能障碍消化道症状、体征,同时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利于感染控制,改善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孙璐璐[9](201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与肝相关的实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实验室建立大鼠COPD模型、COPD急性加重模型,从病理、缺氧、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及基因表达等角度对COPD肺与肝的相关性进行实质分析。临床观察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情况及并发肝功能异常的患病情况。本实验选取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COPD模型组、COPD急性加重组,每组8只。采用改良熏香烟加气管内注脂多糖的方法建立COPD模型,将造模组大鼠相应造模28天后,其中一组第29天滴加脂多糖复制COPD急性加重模型。在造模过程中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变化。滴加脂多糖6小时后采集标本,取血行血气分析及肝功能检测,比色法检测SOD活性、MDA含量,RT-PCR法检测γ-GCSmRAN表达水平,光镜、透射电镜下观察肺肝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临床研究选取COPD急性加重患者60例,行常规肝功能化验及医院综合焦虑、抑郁量表(HAD)调查,应用SPSS16.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慢阻肺状态下,肺脏损伤程度与肝损害呈现相关性,即肝损害随着肺脏损伤程度的加重日趋严重。本实验立足于肺病及肝,从多角度证实了COPD与肝存在密切相关性,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肺与肝相关的内涵与实质,为拓展“慢阻肺与中医多系统相关”理论的现代研究与应用范围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思路、方法与依据。临床研究表明,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存在较高的焦虑、抑郁情绪障碍,部分患者伴有肝功能异常,提示临床医师在慢阻肺治疗中应多关注患者不良情绪,注意预防肝功能损害,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王海峰[10](2011)在《辨证治疗AECOPD呼吸衰竭疗效评价及对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和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呼吸衰竭是导致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重大疾病,致死率高,经济负担重。中医药干预AECOPD呼吸衰竭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但缺乏系统研究,机制探讨不深入。炎性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 TLRs)信号途径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但对TLR在COPD患者体内实际作用和表达情况的研究较少。本文目的在于从临床方面进行中医辨证治疗AE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价,并从单核细胞免疫功能、外周血细胞因子等方面探索中医辨证治疗方案治疗AECOPD呼吸衰竭的机制。对象与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AECOPD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试验组(辨证治疗+西医常规治疗)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入选52例,对照组52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辨证治疗,评价病死率、气管插管率、撤机率、VAP发生率,于治疗第0,4,7,14天,评测临床症状体征积分,APACHEⅡ评分,血常规,血气分析,MMRC评分等;应用流式细胞仪全血免疫荧光直标法检测单核细胞TLR4蛋白和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4+.CD8+及其比值;应用RT-PCR去测定单核细胞TLR4mRNA、CD 14mRNA、NF-κBp65mRNA水平;酶连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外周血CRP,细胞因子β-EP.IL-lb. IL-6、IL-8、TNF-α、IFN-y,安全性评价采用报告表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并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进行评价。结果本项目共完成104例病例,其中试验组52例,对照组52例,试验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4例,临床观察结果表明:1试验组死亡2例(3.85%),气管插管8例(15.38%),拔管撤机6例(75.0%),与对照组的3例(5.77%),11例(21.15%),4例(36.36%)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中2例出现机械通气相关肺炎(VAP),与对照组8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7)。2试验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总积分和症状评分明显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征总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F=0.989,P=-0.322);咳嗽、咯痰、喘息、气短、乏力、心悸、烦燥、腹胀、浮肿等单项积分试验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胸闷、汗出、头痛、语言错乱、食少、哮鸣音、紫绀、精神状态积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25,P=0.040)。4两组治疗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渐下降,组间比较(P=0.336;P=0.517)无显着差异。5试验组治疗后血氧分压与对照组比升高显着(P=0.002);试验组二氧化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8)。6治疗后试验组CD4+、CD4+/CD8+轻度上升,CD8+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回升(P<0.01)。对照组CD4+,CD8+台疗后较治疗前轻度升高,CD4+/CD8+下降,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指标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治疗后MMRC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试验组呼吸困难评分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8 AECOPD呼吸衰竭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低于正常人组,与稳定期患者比较显着下降(P<0.05);AECOPD呼吸衰竭患者CD14蛋白(荧光强度)表达低于稳定期组和正常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呼吸衰竭患者TLR4阳性细胞相对百分率高于稳定期组和正常人组,两组与正常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呼吸衰竭患者TLR4平均荧光强度高于稳定期组和正常人组,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治疗后试验组CD14阳性细胞数与治疗前比较轻度上升(P>0.05),CD14蛋白(荧光强度)轻度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LR4阳性细胞数和TLR4蛋白(荧光强度)轻度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治疗后试验组血单核细胞TLR4mRNA.CD14mRNA. NF-κBp65mRNA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趋势显着,其中CD14mRNA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20)。11治疗后试验组血清CRP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45)。12治疗后试验组血清β-EP, IL-1b、IL-6、IL-8、TNF-α水平均出现下降,对照组大都变化不明显或持续上升,试验组与对照组在IL-8(P>=0.047)、TNF-α(P=0.032)比较有显着性差异。试验组IFN-γ轻度上升,对照组第7天上升,第14天下降到治疗前水平,两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13安全性评价方面,辨证治疗AECOPD安全有效,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腹泻,腹胀。两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辨证治疗AECOPD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着。能够降低咳嗽、咯痰、喘息、气短、乏力、心悸、烦燥、腹胀等症状积分,降低浮肿的体征积分;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呼吸困难评分(MMRC);降低APACHEⅡ评分。2外周血单核细胞免疫功能与AECOPD呼吸衰竭的发病有关。3中医辨证治疗AECOPD呼吸衰竭的机制可能与下调单核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减轻TLR4和NF-kB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CRP、IL-8、TNF-α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能可作为判断AE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候选指标。4辨证治疗在减少VAP发生率方面有一定优势;在插管率、拔管率方面显示了较好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量较少有关;在降低病死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差异。
二、肺心病急性期合并肝功能受损52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肺心病急性期合并肝功能受损5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三桔咳喘口服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选择 |
2.3 不良事件的处理 |
3 研究方案 |
3.1 技术路线 |
3.2 样本含量的估计 |
3.3 治疗方案 |
3.4 观察指标 |
3.5 疗效判定 |
3.6 统计分析方法 |
4 统计分析结果 |
4.1 病例分组情况 |
4.2 脱落与剔除病例统计 |
4.3 基线分析 |
4.4 试验数据分析 |
4.5 对数据分析结果的解读 |
讨论 |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之间的关系 |
2 研究三桔咳喘口服液的意义 |
3 研究基础 |
3.1 中医对肺心病病名的认识 |
3.2 中医学对肺心病病位的认识 |
3.3 中医学对喘证病因、病机的认识 |
4 三桔咳喘口服液处方分析 |
4.1 桔梗汤 |
4.2 香砂六君子 |
4.3 瓜蒌薤白半夏汤 |
4.4 三拗汤 |
4.5 合方分析 |
5 三桔咳喘口服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机制讨论 |
5.1 祛痰止咳,改善通气 |
5.2 改善胃肠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
6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经验总结 |
6.1 强调中医全程参与 |
6.2 畅通呼吸道 |
6.3 慎用无创呼吸机 |
6.4 慎用强心剂 |
6.5 慎用利尿剂 |
6.6 慎用糖皮质激素 |
6.7 慎用碱剂 |
6.8 慎用镇静催眠药物 |
7 张晓云教授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经验 |
7.1 天人合一,三因制宜 |
7.2 辨病与辨证结合 |
结论 |
特色与创新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 中医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研究进展 |
1.1 中医病机 |
1.2 中医证型 |
1.3 治法方药 |
1.4 讨论 |
2 现代医学对肺心病合并呼衰的研究进展 |
2.1 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机制 |
2.2 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
2.3 现代医学对肺心病失代偿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 |
3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示例) |
(2)心康方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右心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肺心病的相关流行病学 |
1.2 肺心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呼吸功能改变 |
1.2.2 肺血管结构及功能改变,肺动脉高压(PH)形成 |
1.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医研究现状 |
1.3.1 肺心病的中医渊源 |
1.3.2 肺胀的病因病机 |
1.3.3 辨证及治疗进展 |
1.4 基于肺胀“痰瘀交结”的相关研究 |
1.4.1 “痰瘀交结”的中医研究 |
1.4.2 化痰散瘀法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炎症水平及高凝状态的研究 |
第二章 心康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右心衰竭的临床研究 |
2.1 病例选择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病例终止、剔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分组方法 |
2.2.2 研究方法 |
2.2.3 观察指标 |
2.2.4 疗效评定 |
2.3 统计方法 |
2.4 研究数据结果 |
2.4.1 患者的基线资料 |
2.4.2 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2.4.3 有效率结果分析 |
2.4.4 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
2.4.5 PASP、BNP结果比较 |
2.4.6 IL-6、TNF-α结果比较 |
2.5 依从性及脱落病例分析 |
2.6 安全性分析 |
2.7 结论 |
第三章 讨论 |
3.1 立题背景 |
3.2 立题依据及创新性 |
3.3 关于心康方的研究 |
3.4 疗效分析 |
3.4.1 中医症候积分的分析 |
3.4.2 治疗效果及有效率的分析 |
3.4.3 PaO2和PaCO2的分析 |
3.4.4 PASP和BNP的分析 |
3.4.5 IL-6和TNF-α的分析 |
3.4.6 安全性的分析 |
3.5 结论 |
3.6 问题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3)人参补肺饮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肾气虚证的疗效评价与安全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肺肾气虚证的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临床观察指标 |
2.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2.4 疗效观察评价时间窗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对比 |
3.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
3.4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对比分析 |
3.5 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 |
4 讨论 |
4.1 祖国医学对肺源性心脏病的认识 |
4.1.1 对肺源性心脏病病名的认识 |
4.1.2 对肺源性心脏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4.1.3 对肺源性心脏病治疗的认识 |
4.2 现代医学对肺源性心脏病的认识 |
4.2.1 对肺源性心脏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4.2.2 对肺源性心脏病治疗的认识 |
4.3 人参补肺饮作用机理分析 |
4.4 本研究与各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 |
4.4.1 血气分析临床意义 |
4.4.2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
4.4.3 肺动脉收缩压、6min步行距离临床意义 |
4.5 疗效结果分析 |
4.5.1 组内比较 |
4.5.2 组间比较 |
4.6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文献综述 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肺源性心脏病病因的中西医认识 |
1.1 西医对肺源性心脏病病因的认识 |
1.1.1 呼吸功能异常 |
1.1.2 肺动脉压力异常升高 |
1.1.3 内环境失衡 |
1.1.4 心肌损害和心功能异常 |
1.1.5 电解质紊乱、组织代谢异常 |
1.1.6 血流动力学状态异常 |
1.2 中医对肺源性心脏病病因的认识 |
2.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现状 |
2.2 肺源性心脏病的西医治疗现状 |
2.3 肺源性心脏病的中医治疗现状 |
2.3.1 成方经方 |
2.3.2 经验方治疗 |
2.3.3 中成药及中药提取液 |
2.3.4 其他疗法 |
参考文献 |
(4)“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课题来源 |
3 研究对象 |
3.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3.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4 研究方案 |
4.1 试验技术流程图 |
4.2 设计类型 |
4.3 样本含量估计 |
4.4 治疗方案 |
4.5 观察指标 |
4.6 疗效的判定 |
4.7 安全性判定 |
4.8 盲法的设计 |
4.9 质量控制 |
4.10 数据管理 |
4.11 统计分析 |
4.12 不良事件的记录和处理 |
4.13 伦理委员会审批和知情同意书 |
5 结果 |
5.1 病例分布情况 |
5.2 试验完成情况 |
5.3 基线分析 |
5.4 疗效分析 |
5.5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肺动脉高压、COPD、肺心病之间的联系 |
2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CPHD合并心衰的现实意义 |
3 研究基础 |
4 科室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经验 |
4.1 慎用镇静剂 |
4.2 慎用强心剂 |
4.3 慎用利尿剂 |
4.4 慎用碱剂 |
4.5 慎用激素 |
5 祖国中医学对肺胀病的基本认识 |
5.1 祖国中医学对“CPHD”和“CPHD合并心衰”的病名认识 |
5.2 祖国中医学对肺胀病的病位认识 |
5.3 祖国中医学对肺胀病的病因和病机的认识 |
5.4 中医学对肺胀病的治法认识 |
6 探讨“从脾论治”在肺胀病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
6.1 从脏腑功能来看脾肺的关系 |
6.2 从六经辨证来看脾肾的关系 |
6.3 从气机升降路径来看肺脾肾的关系 |
6.4 从痰湿瘀的生成路径来看三者与脾的关系 |
7 “健脾渗湿”法治疗肺胀病的立论依据 |
7.1 脾土虚弱为肺胀病发病之本 |
7.2 痰湿内生为肺胀病发病之关键 |
7.3 瘀血阻滞为肺胀病可见之兼症 |
7.4 “健脾渗湿”为肺胀病的基本治法 |
8 组方及方药分析 |
8.1 参苓白术散 |
8.2 五苓散 |
8.3 合方分析 |
9 临床研究结果的讨论 |
9.1 治疗后临床总疗效的情况 |
9.2 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的变化 |
9.3 治疗后痰的总积分的变化 |
9.4 治疗后次要症状的总积分的变化 |
9.5 治疗后体循环瘀血总积分的变化 |
9.6 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分级的变化 |
9.7 治疗后受试者的MLHFQ总积分的变化 |
9.8 治疗后肺功能的变化 |
9.9 治疗后肺动脉收缩压的变化 |
9.10 治疗后六分钟步行试验的变化 |
9.11 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 |
9.12 治疗后NT-proBNP水平的变化 |
9.13 治疗后炎症指标的变化 |
9.14 治疗后电解质的变化 |
9.15 治疗后营养指标的变化 |
9.16 治疗后再住院率的情况 |
10 “健脾渗湿”法治疗CPHD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机制探讨 |
10.1 祛痰抗炎,改善通气功能,改善肺功能 |
10.2 利尿强心,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功能 |
10.3 改善低氧血症,控制感染,有助于降低肺动脉高压 |
10.4 改善胃肠症状,改善营养状态,增加御病能力 |
结论 |
创新与特色 |
问题与展望 |
张晓云教授学术思想概要 |
1.重视理论,提倡理论联系实际 |
2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 |
2.1 体现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
2.2 明确疾病的诊断,避免治疗的盲目性 |
3 与时偕行,中西并重 |
4 注重以人为本 |
4.1 关爱患者及其家属 |
4.2 尊重和平等对待患者 |
4.3 以中医整体观为治疗原则 |
5 注重调摄脾胃 |
5.1 用药首当不伤脾胃 |
5.2 重视补益脾胃 |
5.3 重视养护脾胃 |
6 注重疏畅情志 |
6.1 擅于疏通开导,建立信心 |
6.2 擅用柴胡逍遥,调畅肝气 |
6.3 强调自我调节和心理治疗 |
7 用药贵在精准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肺心病合并心衰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1 中医学对肺胀病的研究进展 |
1.1 古代中医家对肺胀病的病因病机的研究 |
1.2 古代中医家对肺胀病辨证治法的研究 |
2 现代中医对肺心病合并心衰的研究进展 |
2.1 现代中医学对肺心病合并心衰的病名认识 |
2.2 现代中医学对肺胀病的病位认识 |
2.3 现代中医学对肺胀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
2.4 现代中医学对肺胀病治法方药的研究进展 |
3 总结和展望 |
4.西医学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治疗研究进展 |
4.1 控制感染 |
4.2 保持气道通畅 |
4.3 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
4.4 利尿剂 |
4.5 正性肌力药 |
4.6 血管扩张剂 |
4.7 抗凝剂 |
4.8 其他治疗措施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5)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三承气汤理论研究 |
第一章 中医学下法的形成与发展 |
1 下法理论形成依据 |
2 探讨张仲景对下法的应用 |
2.1 《伤寒论》中的下法 |
2.1.1 攻逐瘀血法 |
2.1.1.1 桃核承气汤证 |
2.1.1.2 抵当汤证 |
2.1.1.3 抵当丸证 |
2.1.2 泻热逐水法 |
2.1.2.1 大陷胸丸证 |
2.1.2.2 大陷胸汤证 |
2.1.3 三物白散证 |
2.1.4 十枣汤证 |
2.1.5 苦寒泻下法 |
2.1.5.1 调胃承气汤证 |
2.1.5.2 小承气汤证 |
2.1.5.3 大承气汤证 |
2.1.6 麻子仁丸证 |
2.1.7 蜜煎导证 |
2.1.8 变治法 |
2.1.8.1 大柴胡汤证 |
2.1.8.2 柴胡加芒硝汤证 |
2.1.8.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
2.1.8.4 桂枝加大黄汤证 |
2.1.9 急下存阴法 |
2.1.9.1 阳明三急下证 |
2.1.9.2 少阴三急下证 |
2.2 《金匮要略》中的下法 |
2.2.1 攻下泻热法 |
2.2.1.1 阳明实热痉病证治 |
2.2.1.2 实积下利证治 |
2.2.1.3 支饮证面热证证治 |
2.2.1.4 谷疸证证治 |
2.2.1.5 酒疸证证治 |
2.2.1.6 热盛里实黄疸证证治 |
2.2.1.7 热盛吐衄证证治 |
2.2.2 攻下行气法 |
2.2.2.1 表寒里实腹满证证治 |
2.2.2.2 里实胀重证证治 |
2.2.2.3 里实少阳心下满痛证证治 |
2.2.2.4 里实积胀俱重证证治 |
2.2.2.5 支饮腹满证证治 |
2.2.3 峻下去积法 |
2.2.4 攻下逐饮法 |
2.2.4.1 留饮欲去证证治 |
2.2.4.2 悬饮证证治 |
2.2.4.3 肠间饮聚成实证证治 |
2.2.4.4 水血并结血室证证治 |
2.2.5 攻下逐瘀法 |
2.2.5.1 虚劳干血证证治 |
2.2.5.2 急性肠痈未成脓证证治 |
2.2.5.3 瘀血内结证证治 |
2.2.5.4 瘀结成实证证治 |
2.2.6 泻热通便止呕法 |
2.2.7 缓下润燥法 |
2.2.8 温里攻下法 |
第二章 三承气汤论述 |
1 调胃承气汤论述 |
1.1 原文 |
1.2 主证 |
1.3 药物组成 |
1.4 煎服法 |
1.5 调胃承气汤证之见 |
1.5.1 不大便,心烦,躁动不安 |
1.5.2 蒸蒸发热 |
1.5.3 吐下腹胀满不痛 |
1.5.4 脉调和或阴脉微 |
1.6 调胃承气汤方之见 |
2 小承气汤论述 |
2.1 条文 |
2.2 主证 |
2.3 药物组成 |
2.4 煎服法 |
2.5 小承气汤证之见 |
2.5.1 脉滑而疾 |
2.5.2 腹大满不通 |
2.5.3 大便燥结、小便频数 |
2.6 小承气汤方之见 |
3 大承气汤论述 |
3.1 原文 |
3.2 主证 |
3.3 药物组成 |
3.4 煎服法 |
3.5 大承气汤证之见 |
3.5.1 当下而尚未攻下之大承气汤证 |
3.5.1.1 局部证候特点 |
3.5.1.1.1 腹胀满、大便不通、绕脐痛 |
3.5.1.1.2 热结旁流兼喘证 |
3.5.1.1.3 不能食 |
3.5.1.2 全身证候特点:潮热、手足濈然汗出 |
3.5.1.3 神志证候特点:心烦、心中懊憹、谵语 |
3.5.1.4 脉迟而实有力 |
3.5.2 急下存阴的阳明大承气汤证 |
3.5.2.1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
3.5.2.2 发热汗多 |
3.5.2.3 腹胀满疼痛、减不足言 |
3.6 大承气汤方之见 |
4 三承气汤总结 |
4.1 配伍为主治证候疗效的关键 |
4.2 煎服法为处方理法方药的特点 |
第三章 阳明病下法禁忌 |
1 阳明腑证未实不可下 |
2 阳明表未解不可下 |
3 阳明病兼少阳证不可下 |
4 阳明病兼太阳少阳证不可下 |
5 阳明经证不可下 |
6 阳明虚寒证不可下 |
7 阳明热在上不可下 |
第四章 承气类方的形成与发展 |
1 新加黄龙汤证 |
2 宣白承气汤证 |
3 导赤承气汤证 |
4 牛黄承气汤证 |
5 增液承气汤证 |
6 护胃承气汤证 |
7 承气合小陷胸汤证 |
8 桃仁承气汤证 |
中篇 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 |
前言 |
1 大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1.1 大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1.2 大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1.3 大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2 小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2.1 小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2.2 小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2.3 小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3 调胃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3.1 调胃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表 |
3.2 调胃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3.3 调胃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4 结论 |
下篇 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 |
第一章 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1 系统评价概述 |
1.1 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2 Cochrane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3 Meta分析 |
1.4 文献综述 |
2 系统评价的方法与步骤概述 |
2.1 系统评价方法 |
2.2 系统评价步骤简易流程图 |
2.2.1 系统评价程序流程图 |
2.2.2 检索与课题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流程图 |
2.2.3 纳入文献资料可能的偏倚风险来源简易图 |
2.2.4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规则 |
3 Meta分析概述 |
3.1 Meta分析基本概念 |
3.2 Meta分析的目的 |
3.2.1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
3.2.2 定量估计研究效应 |
3.2.3 发现既往研究缺乏之处 |
4 Meta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
4.1 确立研究课题 |
4.2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检索 |
4.2.1 文献检索方法 |
4.2.1.1 检索词 |
4.2.1.2 文献检索方法 |
4.2.1.3 检索范围 |
4.2.2 文献检索步骤 |
4.3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资料的纳入与排除 |
4.3.1 课题研究设计的类型 |
4.3.2 文献发表年限、所使用语言 |
4.3.3 样本量和随访期限 |
4.3.4 结果测量指标 |
4.3.5 重复发表文献 |
4.3.6 信息完整性 |
4.4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
4.4.1 随机对照研究 |
4.4.1.1 CONSORT(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 |
4.4.1.2 CONSORT扩展版(ectensions of the CONSORT statment) |
4.4.1.3 STARD(Standards for the Reporting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 |
4.4.2 观察性研究 |
4.4.2.1 STROBE(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Epidemiology) |
4.4.2.2 TREND(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Evaluations with NonrandomizedDesigns) |
4.4.3 系统评价(Meta分析) |
4.4.3.1 QUOROM(Quality of Reporting of Meta-analysis) |
4.4.3.2 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Meta-analysis) |
4.4.3.3 MOOSE(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Epidemiology) |
4.5 数据及相关信息提取 |
第二章 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标准均数差SMD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腹痛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6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生长抑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三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二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缓解/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肠鸣音恢复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5 恶心、呕吐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6 治疗/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研究四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三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五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盐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六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肥皂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七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石蜡油灌胃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八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阿托品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三章 小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 小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四章 针灸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针灸治疗与西医临床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五章 肠梗阻疗法研究成果与建议治疗方案 |
1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 s中的方药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2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s下针刺治疗肠梗阻取穴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3 研究总结-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附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临床表征及其与理化指标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1.引言 |
2.资料与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选择相关标准 |
2.3 临床资料采集 |
2.4 研究方法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研究结果 |
3.1 AECPHD患者一般资料 |
3.2 AECPHD患者的临床表征 |
3.3 AECPHD与理化指标的关联性分析 |
4.讨论 |
4.1 AECPHD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4.1.1 病因分布 |
4.1.2 证型分布 |
4.1.3 性别 |
4.1.4 年龄 |
4.1.5 病程 |
4.1.6 吸烟情况 |
4.1.7 BMI |
4.2 AECPHD的中医认识 |
4.3 AECPHD痰热壅肺证的临床表征 |
4.3.1 AECPHD的常见症候 |
4.3.2 AECOHD 痰热壅肺证的症候 |
4.3.3 临床表征的多因素分析 |
4.4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与理化指标的关联分析 |
4.4.1 AECPHD痰热壅肺证与血常规的关联分析 |
4.4.2 AECPHD痰热壅肺证与CRP的关联分析 |
4.4.3 AECPHD痰热壅肺证与PCT的关联分析 |
4.4.4 AECPHD痰热壅肺证与血气分析的关联分析 |
4.4.5 AECPHD痰热壅肺证与BNP的关联分析 |
4.4.6 AECPHD与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关联分析 |
4.4.7 理化指标的多因素分析 |
4.5 小结 |
结论 |
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AECPHD的中医研究概况 |
AECPHD的西医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COPD中医病机变化规律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COPD现代医学国内外研究现况总结与分析 |
第一节 COPD病理生理机制分析 |
第二节 COPD常见并发病症概述 |
第三节 COPD西医学国内外治疗的最新进展 |
1 支气管扩张剂 |
2 抗生素 |
3 激素 |
4 其它治疗措施 |
第二部分 COPD病机变化规律的理论研究背景 |
第一节 前期研究基础总结 |
第二节 COPD中医病机变化规律总结与临证思路探析 |
1 COPD中医病机变化规律 |
2 规律阐释 |
2.1 虚 |
2.1.1 肺气阴虚(COPD始发病机) |
2.1.2 脾气虚 |
2.1.3 肾气虚 |
2.2 痰(湿水饮) |
2.3 瘀 |
2.4 热(火) |
3 规律指导下的治法 |
4 规律相关文献回顾 |
4.1 COPD稳定期 |
4.2 COPD急性期(AECOPD) |
第三节 COPD中医病机规律与现代医学相关研究 |
1 COPD与营养不良、低免疫力(与“虚”对应) |
1.1 营养不良 |
1.2 免疫力降低 |
2 COPD与粘液高分泌(与“痰”对应) |
3 COPD与血液高凝状态(与“瘀”对应) |
4 COPD与致热源、甲功(与“热”对应) |
第三部分 病机规律与临床实践的探索性研究(病例调研) |
1 目的 |
2 方法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数据统计 |
3 结果 |
3.1 中医病机证素与用方情况 |
3.2 与证素虚相关的指标 |
3.2.1 HGB |
3.2.2 血清蛋白 |
3.2.3 BMI |
3.2.4 合并病 |
3.2.5 肿瘤 |
3.3 与证素痰(湿水饮)相关的指标 |
3.3.1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 |
3.3.2 肺动脉高压 |
3.3.3 血清NT-ProBNP |
3.4 与证素瘀相关的指标 |
3.4.1 低氧 |
3.4.2 肺功能 |
3.4.3 血液高凝状态 |
3.5 与证素热相关的指标 |
3.5.1 体温 |
3.5.2 炎症指标 |
4 讨论 |
4.1 中医病机证素与用方情况分析 |
4.2 与证素虚相关的指标分析 |
4.3 与证素痰相关的指标分析 |
4.4 与证素瘀相关的指标分析 |
4.5 与证素热相关的指标分析 |
5 结论 |
第四部分 病机规律与COPD治疗的探索性研究(动物实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饲料 |
1.3 实验用药 |
1.3.1 西药药品 |
1.3.2 中药药品 |
1.4 主要试剂 |
1.5 主要仪器 |
1.6 实验方法 |
1.6.1 标记与分组 |
1.6.2 造模 |
1.6.3 给药 |
1.6.4 一般情况观测 |
1.6.5 样本采集与制备 |
1.6.6 指标观测 |
1.6.7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COPD大鼠模型外观与活动情况 |
2.2 进食量 |
2.3 饮水量 |
2.4 体重增量 |
2.5 负重游泳时间 |
2.6 白蛋白 |
2.7HIF-1、PGF2α和LTB4 |
2.8 脏器体重比 |
2.9 肺泡数量、呼吸膜面积及厚度 |
2.10 纤维化指标 |
2.10.1 纤维化百分比(%) |
2.10.2 OD值 |
2.11 肉眼观 |
2.11.1 外观与活动情况 |
2.11.2 病理标本情况 |
2.12 光镜观 |
2.12.1 HE染色 |
2.12.2 Masson染色 |
2.13 电镜观 |
4 讨论 |
4.1 实验方剂组方原理(COPD病机规律) |
4.2 方剂组成与方义分析 |
4.2.1 慢肺病稳定方 |
4.2.2 慢肺病急发方 |
4.3 部分实验指标与COPD |
4.3.1 HIF-1与COPD |
4.3.2 LTB4与COPD |
4.3.3 PGF2α与COPD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4.4.1 COPD/AECOPD模型评价 |
4.4.2 进食量 |
4.4.3 饮水量 |
4.4.4 体重增量 |
4.4.5 负重游泳时间 |
4.4.6 白蛋白 |
4.4.7 HIF-1、PGF2α和LTB4 |
4.4.8 脏器体重比 |
4.4.9 肺泡数量、呼吸膜面积及厚度 |
4.4.10 纤维化指标 |
4.4.11 肉眼观 |
4.4.12 光镜观 |
4.4.13 电镜观 |
4.5 COPD模型与病机规律 |
4.5.1 证素虚 |
4.5.2 证素痰 |
4.5.3 证素瘀 |
4.5.4 证素热 |
5 结论 |
第五部分 病机规律与MPM治疗的探索性研究(细胞实验)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 COPD与肿瘤(肺部) |
2 MPM研究进展及同COPD的相关性分析 |
2.1 MPM相关研究进展 |
2.2 MPM和COPD的相关性分析 |
2.2.1 现代医学角度 |
2.2.2 传统医学角度(COPD病机变化规律与MPM) |
第二节 COPD中医病机规律与MPM治疗的细胞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细胞 |
1.2 主要仪器与耗材 |
1.3 实验试剂 |
1.4 药液配制 |
1.5 实验分组 |
1.6 细胞培养 |
1.7 MTT检测 |
1.8 细胞迁移检测 |
1.9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增殖抑制 |
2.2 迁移抑制 |
3 讨论 |
3.1 实验方剂的组方原理与方义分析 |
3.1.1 组方原理(COPD病机变化规律与MPM) |
3.1.2 方剂组成与方义分析 |
3.2 实验相关说明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4 结论 |
第六部分 COPD病机变化规律研究总结 |
1 COPD病机变化规律与规律的发现 |
2 COPD病机规律的研究 |
2.1 临床调研部分 |
2.2 动物实验部分 |
2.3 细胞实验部分 |
3 COPD病机规律的应用价值 |
3.1 基于COPD病机规律的慢肺病稳定方和慢肺病急发方 |
3.2 基于COPD病机规律的慢阻肺-间皮瘤方 |
4 研究的创新性 |
5 研究中的不足与改进 |
6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COPD西医研究概况及中医病机规律与临证实践总结 |
1 病因与危险因素 |
2 发病机制 |
3 常见并发病 |
3.1 肺源性心脏病 |
3.2 肺性脑病 |
4 COPD中医病机变化规律与中医临证实践 |
4.1 证素虚与临证实践 |
4.2 证素痰与临证实践 |
4.3 证素瘀与临证实践 |
4.4 证素热与临证实践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肺心病中医药研究概况 |
1. 古代文献肺心病相关论述 |
1.1 关于肺心病病名的相关记载 |
1.2 关于肺心病症状的描述 |
1.3 关于肺心病病因病机的论述 |
1.4 关于肺心病治疗的论述 |
2. 肺心病的现代中医药研究 |
2.1 肺心病病名的引进 |
2.2 现代中医关于肺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 现代中医关于肺心病辨证及治疗的研究 |
2.3.1 辨证论治 |
2.3.2 辨病论治 |
2.4 肺心病治疗现代药理学研究 |
3. 结语 |
第二部分 肺心病及其所致胃肠道功能障碍西医学研究进展 |
1. 发病机制的研究 |
1.1 肺心病发病机制 |
1.1.1 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 |
1.1.2 右心功能改变 |
1.1.3 其他重要器官的损害 |
1.2 肺心病所致胃肠道功能障碍发生机制 |
1.2.1 胃肠动力障碍 |
1.2.2 消化吸收不良 |
1.2.3 胃肠道屏障功能障碍 |
2. 治疗研究 |
2.1 肺心病的治疗 |
2.1.1 缓解期的治疗 |
2.1.2 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
2.2 肺心病所致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治疗 |
3. 不足与展望 |
第三部分 导师陈绍宏教授学术思想及肺心病经验体会 |
1. 导师学术思想 |
2. 导师肺心病经验体会 |
2.1 导师肺心病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
2.2 导师肺心病中医治疗经验 |
第四部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
1. 试验目的 |
2. 课题来源 |
3. 研究方法 |
3.1 合格受试对象的选择 |
3.1.1 诊断标准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1.4 剔除标准 |
3.1.5 脱落标准 |
3.1.6 研究的中止 |
3.2 研究设计 |
3.2.1 设计类型 |
3.2.2 样本量估算 |
3.2.3 病例来源 |
3.2.4 治疗方案 |
3.2.5 观察指标 |
3.2.6 评分标准 |
3.2.7 疗效标准 |
3.2.8 统计学处理 |
3.2.9 质量控制 |
4. 结果 |
4.1 临床资料 |
4.2 基线齐性分析 |
4.3 临床疗效比较 |
4.4 安全性情况 |
5. 讨论 |
5.1 前期基础 |
5.2 组方分析 |
5.3 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5.4 作用机制探讨 |
6. 结论 |
7.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与肝相关的实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
一、 实验材料 |
(一) 实验动物 |
(二) 实验试剂 |
(三) 实验仪器及设备 |
二、 实验方案 |
(一) 动物分组与实验方案 |
(二) 标本采集与观测指标 |
三、 统计学处理 |
四、 实验结果与分析 |
(一) 一般情况 |
(二) 肺、肝组织外观 |
(三) 光镜下观察肺、肝组织病理表现 |
(四) 透射电镜下观察肺、肝组织超微结构变化 |
(五) 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
(六) 血清肝功能指标 |
(七) AECOPD 组 PH、PaO2、PaCO2与 ALT、TBIL 相关性统计分析 |
(八) 肺、肝组织 SOD 活性及 MDA 含量 |
(九) 荧光定量 RT-PCR 检测肺、肝组织γ-GCSmRNA 表达水平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 临床调查 |
(一) 诊断标准 |
(二) 纳入标准 |
(三) 排除标准 |
(四) 病例选择 |
(五) 知情同意 |
(六) 焦虑、抑郁情绪测定 |
(七) 肝功能测定 |
(八) 研究结果 |
二、 研究体会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 中医学关于肺肝相关性的论述 |
(一) 由“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看肺肝系统密切相关 |
(二) 中医肺肝相关的生理基础 |
二、 中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三、 中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病及肝的认识 |
(一) 辨证分型 |
(二) 中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肺肝相关论治的文献研究 |
(三) 中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肺肝相关论治的临床研究 |
四、 现代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肝功能异常的认识 |
(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特点 |
(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肝功能异常的机制 |
(三) 现代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肝相关的临床研究 |
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功能异常的实验研究分析 |
(一) 改良的造模方法 |
(二) 氧化/抗氧化失衡 |
(三) 缺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 |
详细摘要 |
(10)辨证治疗AECOPD呼吸衰竭疗效评价及对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和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医药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研究进展 |
第二节 炎症反应和Toll样受体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 |
第二部分 辨证治疗AECOPD呼吸衰竭疗效评价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
第一节 辨证治疗AECOPD呼吸衰竭的疗效评价 |
一、对象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二节 辨证治疗AECOPD呼吸衰竭的部分机制探讨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肺心病急性期合并肝功能受损52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桔咳喘口服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D]. 帅垠琦.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心康方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右心衰竭的临床研究[D]. 陶海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人参补肺饮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肾气虚证的疗效评价与安全性评估[D]. 张金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4]“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临床研究[D]. 黎辉.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D]. 曾子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6]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临床表征及其与理化指标关联分析[D]. 刘攀.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COPD中医病机变化规律研究与应用[D]. 李正欢.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 张怡.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06)
- [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与肝相关的实质研究[D]. 孙璐璐.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4)
- [10]辨证治疗AECOPD呼吸衰竭疗效评价及对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和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D]. 王海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