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大同养牛场草地植物名录

青海省大同养牛场草地植物名录

一、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草地植物名录(论文文献综述)

郭文场,张嘉保,陈树宁[1](2014)在《中国牦牛品种(类群)的遗传资源、生态特性、繁殖、饲牧管理与利用(1)》文中指出牦牛,藏语"雅克",是中国青藏高原高山高寒荒漠地区适应高寒气候而延续至今的特产牛种,属珍奇稀有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经济资源和畜种资源,这种青藏高原独有的景观动物分布于青海、西藏、四川、甘肃西北部、云南、新疆南部等省(自治区)。牦牛起源于中国,主产于中国。在中国华北和内蒙古等地发现了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距今300万年)牦牛化石;在青海省柴达木地区诺洪木遗址发掘出了牦牛的毛和皮;在四川省康定地区挖掘出了古代牦牛化石,据考证是新石器时代的牦牛

徐尚辉[2](2009)在《青海东部地区水土保持型灌木调查及甘蒙锦鸡儿灌丛效益研究》文中指出青海省东部地区是“三北”防护林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有较大面积的宜林荒山荒坡地,但由于水分、气候等条件的限制,在浅山地区的大面积荒山荒坡上面栽植乔木树种,不太理想,成活率很差,而灌木树种的成活率较好。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林业的认识的提高,造林布局逐步趋于合理,造林进度逐年加快,质量有所提高,灌木树种受到了重视。本研究通过一般线路调查法、样线技术调查方法、经济效益调查方法、生态效益调查方法、栽培技术研究方法等,对青海省东部地区水土保持型灌木树种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选择水土保持型灌木树种之一(甘蒙锦鸡儿)进行系列调查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甘蒙锦鸡儿枝叶重叠,林冠相接,能承接30-45%的天然降水,保护地面,减少径流。2)甘蒙锦鸡儿林地的枯枝落叶层,接纳通过树冠、树干或草类茎、叶而来的雨滴,减缓了雨滴对土壤的溅蚀,拦蓄了径流。枯枝落叶层本身吸水量就很高,5mm厚的枯枝落叶层每公顷可吸水达149.5t。不仅如此,枯落物的分解还可给土壤表层增加腐殖质,有利于形成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肥力、透水性和持水量。3)由于林地内枯枝落叶层的吸水作用和根系对土壤的改良作用,使林地内的土壤的吸水性能大大增加。6年生甘蒙锦鸡儿林地比荒坡渗吸速度要高10-20倍;稳渗速度要高5-10倍。4)甘蒙锦鸡儿根系在土壤中盘根错节的分布,提高了土壤的固持力,增加了土壤的抗剪强度。从而减少了滑坡、塌方等土壤侵蚀。甘蒙锦鸡儿根系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增强值与其根系在土壤中的根截面积率呈二次函数关系。甘蒙锦鸡儿根径与抗拉力之间呈幂函数关系。另外,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根量(根截面积率)越来越少,根系对土壤的抗剪强度增强值与固持力也随着减小。甘蒙锦鸡儿林地的改土、蓄水、保土效益是极显着的。甘蒙锦鸡儿是极优良的水土保持灌木树种。5)甘蒙锦鸡儿林地生物量随其年龄、盖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与其各器官和年龄、盖度等影响因子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经研究得出了甘蒙锦鸡儿林地的二元生物量表。6)甘蒙锦鸡儿当年生秋枝的热值较高。其枝条热值与年龄之间存在着抛物线型的二次函数关系。1-5年生枝条热值基本上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5-6年生枝条的热值最高;7年以后生枝条又呈下降趋势。甘蒙锦鸡儿枝条热值在4600-5000千卡/kg之间,其热值是比较高的,作为薪炭林很有发展前途。7)甘蒙锦鸡儿叶子的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均高,是优良的饲料;嫩枝、叶氮、磷、钾含量较高,是很好的绿肥;多年生枝条粗纤维含量高,比较柔韧,在民间用途广泛。可见,甘蒙锦鸡儿树种在用作水土保持,薪材、饲料、肥料及其它民用材料方面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罗毅皓[3](2008)在《青海大通犊牦牛肉品质分析及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在青海大通种牛场随机选取年龄在6个月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的犊牦牛6头作为研究对象,取大通成年牦牛6头作为对照,对大通犊牦牛肉的食用品质、营养成分、脂肪酸组成、挥发性风味物质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测定,通过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食用品质犊牦牛的肉色、大理石纹均低于成年牦牛,大理石纹呈显着性差异(P<0.05)。犊牦牛肉和成年牦牛肉pH24相当,两者差异不显着。犊牦牛肉的系水力、熟肉率均高于成年牦牛肉,系水力呈显着性差异(P<0.05),熟肉率呈极显着性差异(P<0.01)。犊牦牛肉的失水率、肌纤维直径、剪切力均低于成年牦牛肉,犊牦牛肉的失水率呈显着性差异(P<0.05),剪切力、肌纤维直径均呈极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犊牦牛肉比成年牦牛肉食用品质高。2.营养成分犊牦牛肉含水量、蛋白质含量比成年牦牛肉高1.11%、1.82%;干物质含量、脂肪含量、灰分含量比成年牦牛肉低1.11%、0.94%、0.39%,说明犊牦牛是高蛋白、低脂肪含量的优质牛肉品种。犊牦牛肉的VB1 VB2含量均高出成年牦牛肉,均呈显着性差异。犊牦牛肉中Ca的含量比成年牦牛肉高0.25mg/100g,Se的含量比成年牦牛肉高0.001mg/100g,Fe的含量比成年牦牛肉低0.752mg/100g,Zn含量比成年牦牛肉低0.254mg/100g。犊牦牛肉氨基酸总量为(TAA)80.18g/100g,比成年牦牛肉低0.47g/100g,其中犊牦牛肉必需氨基酸(EAA)含量为31.82g/100g,比成年牦牛肉低0.73 g/100g,脯氨酸为3.49 g/100g,高于成年牦牛肉0.48g/100g。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理想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较,犊牦牛肉的亮氨酸、异亮氨酸分别低于理想蛋白质中相应氨基酸的含量,赖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含量分别超过理想蛋白质中相应氨基酸的含量。此外犊牦牛和成年牦牛肌肉中蛋白质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也较丰富,但蛋氨酸+胱氨酸评分相对较低,为限制性氨基酸。3.脂肪酸组成犊牦牛肉和成年牦牛肉肌间饱和脂肪酸种类较多,其中犊牦牛肉肌间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与成年牦牛肉相比分别低2.19%、0.99%,并且犊牦牛肉的DHA含量较成年牦牛肉低5.03%。犊牦牛肉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成年牦牛肉高出3.20%。在多不饱和脂肪酸中,花生四烯酸、EPA均未检出。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是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其中,犊牦牛肉肌间脂肪酸中亚油酸、亚麻酸分别是成年牦牛肉的2.14和1.61倍。犊牦牛P:S为0.15,成年牦牛P:S为0.16。4.挥发性风味物质犊牦牛肉的风味物质与成年牦牛肉大致相同,数量比成年牦牛肉共少16种,其中烷烃少1种,烯烃少1种,醇少3种,酮少9种,芳香族少1种,呋喃类少1种。犊牦牛肉的焦香甜风味明显高于成年牦牛肉,犊牦牛肉的风味物主体香型以焦香甜型为主,突出香甜气息,而肉香和脂香较为平淡。成年牦牛肉的风味物主体香型应是具有浓郁的牦牛肉特有的香味和脂香,能充分表现牦牛肉的特有风味。5.食用安全性犊牦牛肉和成年牦牛肉中重金属残留检测结果均远低于无公害标准要求,磺胺类,呋喃唑酮在犊牦牛肉和成年牦牛肉中也均未检出,说明犊牦牛肉是安全优质的

庞博[4](2007)在《川西南13种报春花属植物的RAPD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采自四川西南山区的龙池、康定、木格措以及理塘等地的13种报春花植物为供试材料,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对雅江报春(P.yargongensis)、杂色钟花报春(P.alpicola)及四川特有种青城报春(P.chienii)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偏花报春(P.secundiflora)的系统地位,同时探讨了影响报春花遗传多样性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了适用于报春花RAPD反应的优化程序和反应体系。其中最适反应体系为:10×Buffer(含Mg2+)2μl,dNTP 150μmol/L,Taq酶0.4μl,DNA模板30~40μg/μl,引物2.5μmol/L。最适PCR反应程序为:95℃预变性5min,94℃变性30s,35℃复性50s,72℃延伸90s,共进行40个循环,最后一个循环在72℃保持5min。2、13种报春花共85份材料的RAPD分析结果表明,28条引物共扩增出250条DNA带纹,其中多态性带达209条,占总数的83.6%,报春花种间遗传多样性很高。其中雅江报春扩增出173条DNA带,有82条为多态性带纹,占47.4%;杂色钟花报春扩增出206条带,其中155条为多态性带纹,占75.2%;青城报春扩增出187条带,其中94条为多态性带纹,占50.3%。3、雅江报春17份材料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0345~0.9523,材料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4584。在居群内,木格措居群材料间平均遗传距离较大,遗传多样性较高,材料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而康定和理塘居群内材料间遗传距离较小,遗传分化也较小,因此遗传多样性较低;在居群间,木格措居群与康定居群的平均遗传距离相对最小,表明两个居群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康定居群和理塘居群的平均遗传距离相对较远,说明两个居群间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居群间的遗传分化随居群间地理距离的增大而加大。4、杂色钟花报春不同花色的植株之间具有明显的遗传变异,蓝花植株不同个体间的遗传分化更大,遗传差异更为明显。青城报春居群内遗传分化较小,遗传多样性较低,这也是导致其分布范围相对狭窄,仅见于都江堰地区的原因。5、不同生境及生态地理区域对报春花遗传多样性的影响较大,发育良好的生境有利于提高报春花的遗传多样性;同一区域内高水平、稳定的基因流有利于使报春花居群趋于一致。川西盆地龙池的报春花材料基本聚为一类,明显区别于采自甘孜州的材料,采自甘孜州的报春花材料间的遗传差异较之于龙池地区的材料差异明显,遗传多样性更高。6、基于RAPD标记聚类分析与形态学分类有部分类似。在形态学分类上属于灯台报春组的粉被灯台报春没有与另外两种同组报春(桔红灯台报春、偏花报春)聚在一起,而是与同为龙池地区的材料聚类,说明生态地理类型对报春花遗传结构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同时对偏花报春的系统地位进行了探讨,认为偏花报春与灯台报春组的材料聚为一类,表明其与灯台报春组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

庞博,潘远智,孙振元,陈文志[5](2006)在《我国报春花属植物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总结我国报春花属植物的研究成果,提出报春花属植物今后的研究方向。

顾小华[6](2006)在《毛乌素沙地草地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以乌审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天然草地是我国牧区畜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抵御沙漠化扩展的天然生态屏障。为给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规划,草地建设、改良,草地环境保护及草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运用野外试验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草地资源的自然属性及经济价值综合考虑,选取多项指标综合评价,对毛乌素沙地乌审旗草地资源进行评价并提出该区草地可持续利用对策。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乌审旗共有草地植物400种,隶属70科。其中以菊科最多,计27属53种7变种;禾本科其次,计32属46种2变种;豆科第三,藜科第四;(2)通过在乌审旗半流动沙丘不同部位设置样地得出,随着半流动沙丘不同部位风蚀影响逐渐增加,沿着生境由湿变干的水分梯度,群落物种多样性呈下降的趋势;在沙漠化草地的恢复演替中,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呈现出由低-高-低的变化规律;(3)乌审旗草地光合生产潜力YP、光温生产潜力YT、气候生产潜力YW分别是现实生产潜力的12.97倍、6.9倍、2.67倍。温度、水分、养分是该旗影响牧草潜力发挥的主要因子,影响系数分别为47%、61%、70%;(4)乌审旗天然草地中三等草地面积最大,占全旗草地面积的61.87%,四等次之,占32.47%;从草地分级上看,四级草地面积最大,占全旗草地面积的61.18%,五级草场次之,占35.79%。从总体看,乌审旗草地质量较好,但产草量较低,草地资源属于中等中下级水平;(5)乌审旗理论载畜量为112.89万只绵羊单位,而全旗实际拥有牲畜为198.75万只绵羊单位,超载85.86万只绵羊单位;(6)乌审旗草场中营养类型为碳氮型(CN)的草场占据最大比重。此外,还有碳氮-灰分型(CN-A)、碳型(C)草场。

文艺[7](2004)在《滇西北报春花属植物资源考察及两种野生报春花的栽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报春花属(Primula)种类繁多,分布甚广,且花色艳丽,观赏价值较高。全属约有500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和高山地区,而中国有300种左右,主产西南、西北诸省区,其中云南是现代分布中心之一。虽然我国的报春花资源极其丰富,但已进行研究的种类很少,因而将更多的种类从野外引入人工环境进行栽培研究,是进一步了解本属植物、为育种提供物质和技术基础的重要途径。 本试验首先考察了云南西北部的报春花属植物资源。2003年4月赴轿子雪山、苍山、栗地坪三地考察,2003年9月再赴玉龙雪山、中甸、老君山、苍山,一共考察到12种报春花。这12种报春花在生境、观赏特性上等各有特点,因而在园林应用的前景也十分广阔。 钟花报春组(Sect.Sikkimensis)的钟花报春(Primula sikkimensis)和灯台报春组(Sect.Proliferae)的偏花报春(Primula secundiflora)是12种报春花中分布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两个种类,且在考察之时正值种子成熟期,所以本试验选择它们作为研究材料。研究工作在北京温室这一栽培环境下进行,主要对两种报春花进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和栽培技术的摸索。 本试验对两种报春花种子的萌发特性、苗期对营养的需求、营养生长的物候期进行了试验观察、记录与结果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钟花报春的种子在采集后有后熟的过程,恒温25℃的环境较为适合其萌发,萌发时对pH值的适应性较广,从pH=5到pH=8.5,发芽率均在50%以上;25℃/15℃(昼12h/夜12h)的环境较适合偏花报春的种子萌发,赤霉素对其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钟花报春从播种到萌发盛期需要2~3周的时间,再经过2~3周,长出第一片真叶。播种后160天左右进入成熟的莲座叶期。偏花报春在播种后2~4周内进入萌发盛期,再经过1~2周后进入真叶生长期。播种后117天左右进入莲座叶期。 通过本试验的工作,对云南西北部报春花的资源分布有了更确切的了解,并且积累了一定的栽培经验。

张怀宁,恰加,郑淑惠,王海瑛[8](2002)在《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天然草地有毒有害植物调查》文中研究表明根据草场资源调查植物名录 ,初步统计有毒植物 1 5科 33属 62种 ,有害植物 9科 1 1属 2 5种 ,正确识别有毒有害植物 ,对有毒有害植物开发利用 ,预防家畜中毒 ,变害为利 ,是十分重要的

张怀宁,马久,刘永寿,李吉叶[9](2001)在《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草地植物名录》文中指出

二、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草地植物名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草地植物名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牦牛品种(类群)的遗传资源、生态特性、繁殖、饲牧管理与利用(1)(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牦牛品种名称、原产地、品种来源和现状
2外貌特征
3生态学特征
4繁殖
    4.1母牦牛的繁殖
    4.2公牦牛的繁殖

(2)青海东部地区水土保持型灌木调查及甘蒙锦鸡儿灌丛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文献综述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土壤与植被
        2.1.4 水土流失状况
        2.1.5 社会经济状况
    2.2 主要灌木种类及其分布
    2.3 灌木在青海东部退耕还林和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2.4 目前的研究现状
    2.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灌木种类及群落特征调查
        3.1.2 甘蒙锦鸡儿效益评价
    3.2 研究方法
        3.2.1 样线技术调查方法
        3.2.2 样地调查
    3.3 测定分析方法
        3.3.1 甘蒙锦鸡儿生物量调查
        3.3.2 甘蒙锦鸡儿营养成分测定
        3.3.3 甘蒙锦鸡儿热值测定
        3.3.4 甘蒙锦鸡儿林地径流量测定
        3.3.5 甘蒙锦鸡儿林地土壤渗水性测定
        3.3.6 甘蒙锦鸡儿林地水容量测定
        3.3.7 甘蒙锦鸡儿根系抗剪及固土作用测定
    3.4 甘蒙锦鸡儿繁殖技术研究
    3.5 研究技术路线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灌木的种类及分布
    4.2 主要灌木群落类型
    4.3 水土保持灌木资源经济用途分类
    4.4 甘蒙锦鸡儿灌木丛林生态效益研究结果与分析
        4.4.1 甘蒙锦鸡儿林地保水减沙效益结果与分析
        4.4.2 甘蒙锦鸡儿林地根系固土作用
    4.5 甘蒙锦鸡儿林地经济效益研究结果与分析
    4.6 甘蒙锦鸡儿栽培技术研究
第五章 结论和讨论
    5.1 水土保持型灌木树种及灌丛调查结果
    5.2 甘蒙锦鸡儿林地水土保持生态效益
    5.3 甘蒙锦鸡儿林地经济效益
    5.4 甘蒙锦鸡儿栽培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表

(3)青海大通犊牦牛肉品质分析及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 大通牦牛简介
    1.2 牦牛产肉性能的研究进展
    1.3 牦牛肉食用品质研究进展
    1.4 牦牛肉营养品质研究进展
    1.5 牦牛肉脂肪酸研究进展
    1.6 牦牛肉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处理
    2.2 试验仪器
    2.3 试验内容与方法
        2.3.1 食用品质测定
        2.3.1.1 肉色的测定
        2.3.1.2 大理石纹的测定
        2.3.1.3 pH24 的测定
        2.3.1.4 系水力的测定
        2.3.1.5 熟肉率的测定
        2.3.1.6 剪切力测定
        2.3.1.7 肌纤维直径测定
        2.3.2 营养成分测定
        2.3.2.1 常规营养物质的测定
        2.3.2.2 矿物质的测定
        2.3.2.3 维生素 B_1 B_2测定
        2.3.2.4 氨基酸的测定
        2.3.3 脂肪酸的测定
        2.3.4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
        2.3.5 肉中重金属及药残的测定
    2.4 试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食用品质测定结果
    3.2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
    3.3 维生素B_1、B_2含量测定结果
    3.4 矿物质含量测定结果
    3.5 重金属元素、药物残留测定结果
    3.6 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
    3.7 氨基酸评分
    3.8 脂肪酸测定结果
    3.9 挥发性风味物质测定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食用品质分析
    4.2 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4.3 维生素 B_1、B_2分析
    4.4 矿物质元素分析
    4.5 重金属元素、药物残留分析
    4.6 氨基酸含量分析及氨基酸评分
    4.7 脂肪酸分析
    4.8 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食用品质
    5.2 营养成分
    5.3 肌间脂肪脂肪酸组成
    5.4 挥发性风味物质
    5.5 食用安全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4)川西南13种报春花属植物的RAPD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报春花属植物的地理分布
    1.2 报春花属植物的观赏特性及生物学特性
    1.3 报春花属植物的国内研究进展
        1.3.1 系统与分类学研究
        1.3.2 报春花种质资源调查
        1.3.3 细胞学研究
        1.3.4 报春花生理研究
        1.3.5 报春花引种驯化及栽培研究
        1.3.6 报春花繁殖及育种研究
        1.3.7 报春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1.3.8 报春花种质资源保护研究
        1.3.9 报春花应用研究
    1.4 报春花属植物的国外研究进展
        1.4.1 育种研究
        1.4.2 繁殖生态学研究
        1.4.3 遗传多样性研究
        1.4.4 亲缘关系及系统发育研究
        1.4.5 资源保护研究
    1.5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意义
    1.6 RAPD技术及其应用
        1.6.1 RAPD技术概述
        1.6.2 RAPD技术在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材料和方法
    3.1 材料
        3.1.1 采样地概况
        3.1.2 取样策略
        3.1.3 供试材料
        3.1.4 主要仪器设备
        3.1.5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3.2 方法
        3.2.1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3.2.2 RAPD反应条件
        3.2.3 引物的筛选
        3.2.4 RAPD产物的鉴定
        3.2.5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13种报春花属植物的RAPD多态性分析
    4.2 聚类分析
    4.3 三种主要报春花遗传多样性分析
        4.3.1 雅江报春遗传多样性分析
        4.3.2 杂色钟花报春遗传多样性分析
        4.3.3 青城报春遗传多样性分析
    4.4 不同生态地理区域报春花遗传多样性分析
    4.5 偏花报春系统地位的分析
5 讨论
    5.1 报春花属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
    5.2 不同生境对雅江报春遗传结构的影响
    5.3 不同生态地理类型对报春花遗传结构的影响
    5.4 基于RAPD标记的亲缘关系与形态学分类的比较
    5.5 报春花资源保护策略
    5.6 本实验的不足
6 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5)我国报春花属植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与分类学研究
2 细胞学研究
3 园艺学研究
    3.1 报春花生理研究
    3.2 报春花引种驯化及栽培研究
    3.3报春花繁殖及育种研究
4 种质资源研究
    4.1 报春花种质资源调查
    4.2 报春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4.3 报春花种质资源保护研究
5 报春花应用研究
6 发展方向

(6)毛乌素沙地草地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以乌审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草地资源评价方案和方法
        1.3.2 土地生产潜力的研究进展
        1.3.3 载畜量的研究进展
        1.3.4 物种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3.5 毛乌素沙地研究概况
2 毛乌素沙地及研究区自然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4 土壤类型
    2.5 植被
    2.6 水文特征
3 乌审旗天然草地类型
    3.1 草场类型划分的原则及其依据
    3.2 乌审旗天然草地类型
        3.2.1 沙地草场
        3.2.2 滩地草场
        3.2.3 柳湾草场
        3.2.4 梁地草场
4 乌审旗草地退化及原因
    4.1 草地退化现状
    4.2 草地退化原因
        4.2.1 自然原因
        4.2.2 人为原因
5 乌审旗草地资源评价
    5.1 乌审旗草地植物资源
        5.1.1 饲用植物
        5.1.2 药用植物
        5.1.3 有毒有害植物
    5.2 草地植被物种多样性
        5.2.1 多样性指数的计算
        5.2.2 结果分析
    5.3 草地生产潜力评价
        5.3.1 生产潜力的估算
        5.3.2 乌审旗草地生产潜力分析
    5.4 草地生产力评价
        5.4.1 草地生产力测定方法
        5.4.2 乌审旗草地生产力的评定
    5.5 草地等级评价
        5.5.1 草地资源质的评价——等的划分
        5.5.2 草地资源量的评价——级的划分
    5.6 草地载畜量评价
        5.6.1 确定草地载畜量的具体步骤
        5.6.2 计算指标
        5.6.3 理论载畜量
    5.7 草地营养评价
        5.7.1 划分草地营养类型的数量指标
        5.7.2 乌审旗天然草地营养类型
6 毛乌素沙地草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6.1 天然草场改良
        6.1.1 天然草场的自然更新—封育
        6.1.2 天然草场的人工复壮—补播
        6.1.3 飞播
        6.1.4 合理划区轮牧
        6.1.5 病虫鼠害的防治
    6.2 人工草地建设
        6.2.1 选择适当的土地
        6.2.2 因地制宜多种牧草混播
        6.2.3 建立防护林网
        6.2.4 兴建水利设施
        6.2.5 草地施肥
        6.2.6 其他管理措施
    6.3 半人工草地建设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清单
致谢
博硕士学位论文同意发表声明

(7)滇西北报春花属植物资源考察及两种野生报春花的栽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报春花属植物简介
    1.2 国外研究进展
    1.3 国内研究进展
        1.3.1 种质资源考察及系统分类
        1.3.2 引种驯化
        1.3.3 栽培及生产技术
    1.4 本试验的目的、意义及所需解决的问题
2 云南西北部分地区报春花资源考察
    2.1 分布与考察环境概况
        2.1.1 轿子雪山
        2.1.2 苍山
        2.1.3 玉龙雪山
        2.1.4 老君山
        2.1.5 栗地坪
        2.1.6 中甸
    2.2 资源特性
        2.2.1 滇北球花报春(P.denticulata subsp.sinodenticulata)
        2.2.2 苣叶报春(P.sonchifolia subsp.sonchifolia)
        2.2.3 鄂报春(P.obconica)
        2.2.4 羽叶穗花报春(P.pinnatifida)
        2.2.5 乌蒙紫晶报春(P.virginis)
        2.2.6 峨嵋报春(P.faberi)
        2.2.7 钟花报春(P.sikkimensis)
        2.2.8 偏花报春(P.secundiflora)
        2.2.9 齿叶灯台报春(P.serratifolia)
        2.2.10 海仙花(P.poisonii)
        2.2.11 霞红灯台报春(P.beesiana)
        2.2.12 桔红灯台报春(P.bulleyana)
    2.3 小结
3 中甸两种报春花的栽培研究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种子大小及形态
        3.2.2 种子萌发试验
        3.2.2.1 不同储藏方式及不同播种时间对萌发的影响
        3.2.2.2 不同温度条件对萌发的影响
        3.2.2.3 不同pH值对钟花报春(P.sikkimensis)萌发的影响
        3.2.2.4 赤霉素对偏花报春(P.secundiflora)萌发的影响
        3.2.2.5 萌发标志及发芽率、发芽势的计算
        3.2.3 土壤营养对苗期生长的影响
        3.2.4 温室中营养生长物候期及形态观察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种子大小及形态
        3.3.2 种子萌发
        3.3.2.1 不同储藏方式及不同播种时间对萌发的影响
        3.3.2.2 不同温度条件对萌发的影响
        3.3.2.3 不同pH值对钟花报春(P.sikkimensis)萌发的影响
        3.3.2.4 赤霉素对偏花报春(P.secundiflora)萌发的影响
        3.3.2.5 两种报春花种子萌发的差异与分析
        3.3.3 土壤营养对苗期生长的影响
        3.3.4 温室中营养生长物候期及形态
        3.3.4.1 钟花报春(P.sikkimensis)在栽培地的营养生长物候期
        3.3.4.2 偏花报春(P.secundiflora)在栽培地的营养生长物候期
    3.4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天然草地有毒有害植物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概况
2 有毒植物
    2.1 含生物碱的有毒植物
    2.2 含配糖体有毒植物
    2.3 含有机酸类有毒植物
    2.4 含挥发油类有毒植物
3 有害植物
    3.1 具刺灌木类
    3.2 具芒刺的禾草
    3.3 具刺杂类草
4 有毒有害植物引起家畜中毒后的症状
    4.1 棘豆属植物中毒症状
    4.2 杜鹃属植物中毒症状
    4.3 醉马草和狼毒中毒症状
    4.4 香薷属和毛茛属中毒症状

四、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草地植物名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牦牛品种(类群)的遗传资源、生态特性、繁殖、饲牧管理与利用(1)[J]. 郭文场,张嘉保,陈树宁.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4(03)
  • [2]青海东部地区水土保持型灌木调查及甘蒙锦鸡儿灌丛效益研究[D]. 徐尚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3]青海大通犊牦牛肉品质分析及安全性研究[D]. 罗毅皓. 青海大学, 2008(11)
  • [4]川西南13种报春花属植物的RAPD分析[D]. 庞博. 四川农业大学, 2007(02)
  • [5]我国报春花属植物研究进展[J]. 庞博,潘远智,孙振元,陈文志. 安徽农业科学, 2006(16)
  • [6]毛乌素沙地草地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以乌审旗为例[D]. 顾小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
  • [7]滇西北报春花属植物资源考察及两种野生报春花的栽培研究[D]. 文艺. 北京林业大学, 2004(04)
  • [8]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天然草地有毒有害植物调查[J]. 张怀宁,恰加,郑淑惠,王海瑛. 青海草业, 2002(02)
  • [9]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草地植物名录[J]. 张怀宁,马久,刘永寿,李吉叶. 青海草业, 2001(04)

标签:;  ;  ;  ;  ;  

青海省大同养牛场草地植物名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