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核算新框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韦杉,李国平,王文涛[1](2021)在《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概念辨析及核算框架设计》文中指出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是生态补偿、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等制度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点。文章探讨了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存在争议的实物核算项目和价值核算方法问题。首先,辨析了与自然资源资产相关的自然资本、环境资产、生态系统资产、生态系统服务等概念的内涵、联系和区别,旨在正确借鉴已有文献和核算框架。其次,在明晰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自然资源资产→生态系统服务→收益"的核算逻辑,并相应确定了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实物量表和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流概念的价值量表。最后,基于国民经济核算背景下资产估值原则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估值的理论框架,对存在交易市场的经济价值直接以市场价格核计;缺乏交易市场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采用净现值法计算资产存量在生命周期内可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流价值并选择恰当的贴现率进行市场价格估计。该研究旨在构建符合SNA核算规范的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框架,实现不同地区、不同资产类型之间的价值比较,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生态环境方向的扩展。
冒小栋[2](2021)在《基于卫星账户原理的高铁经济宏观效应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高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国际影响,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高铁经济学主要着眼于研究高铁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高铁经济效应的研究是高铁经济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和组成部分,高铁效应的评价理论、评价体系、评价方法等基本上以定性为主,缺乏一个系统、全面、定量评价高铁效应的理论和方法。系统的高铁经济效应评价研究是对高铁经济学的补充、完善和发展,对进一步提升中国高铁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话语权和影响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卫星账户构建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从界定高铁经济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识别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开始,通过设计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构建并实现了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表、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高铁经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高铁经济国际收支平衡表、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表等核算表的编制和分析。从而全面反映了高铁经济活动的运行数量特点、数量规律,客观评价了高铁经济总量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及乘数效应等,论文研究主要结论有:(1)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是全面、系统反映高铁经济宏观效应的有效工具。卫星账户用来衡量打破SNA中心框架的现有行业分类或产品分类之后重新组合形成的如高铁经济等特定领域、主题或部门的规模和贡献的数据系统,将卫星账户原理运用到高铁经济宏观效应的评价之中正好发挥了卫星账户可以解决行业统计口径不全的问题,全面描述高铁经济的生产过程、资金来源及流向、投入与产出关系、收入分配与使用等相关问题。利用卫星账户原理构建的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可以说是最为理想、系统、全面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高铁经济宏观效应的工具。(2)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为7个大类,有33个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行业大类相对应的特有产业,分布在43个与2018年全国投入产出表(153部门)相对应的部门中。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为“高铁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高铁线路建设及服务”“高铁运输设备”等7个大类,23个中类,60个小类。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目录中有货物21种,服务39种;有22种特征产品、38种关联产品。高铁经济特有产业可以分为“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2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0)”等共计33个。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布在“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品”“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玻璃及玻璃制品”等43个与2018年全国投入产出表(153部门)相对应的部门中。(3)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基本核算由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高铁经济投入产出核算、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核算、高铁经济进出口核算四部分组成。核算表之间的一些平衡项对应着高铁经济总产出、高铁经济增加值、高铁经济最终消费支出、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高铁经济进口额和出口额、高铁经济最终支出、高铁经济就业人数等一些重要经济总量。高铁经济投入产出核算是为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提供数据来源,是编制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其他核算表的基础,按照153产品部门分类的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中间产品矩阵为196?196方阵。(4)2018年高铁经济增加值为2,422.09亿元,占GDP比重为0.26%。收入法计算的高铁经济增加值与生产法计算结果一样,其中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占比分别为58.31%、10.04%、16.72%、14.92%,支出法计算的高铁经济增加值显着大于生产法和收入法。固定资本形成总额4112.09亿元、货物和服务净出口118.35亿元、就业人数为1,423,561人。货物和服务出口额为276.65亿元,进口额为158.30亿元,进出口差值(净出口)为118.35亿元。(5)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稍高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水平,感应度显着低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水平。43个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系数取值范围为0.3657~1.5255之间,影响力大于1的部门主要来自制造业、建筑业,影响力小于1的部门主要来自服务业,平均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系数为1.0290,稍稍高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产品部门影响力。感应度系数取值范围为0.000~1.1855之间,只有“铁路旅客运输-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互联网和相关服务-G”3个产品部门感应度系数大于1,其他40个产品部门感应度系数均小于1,平均高铁经济产品部门感应度系数为0.4346,显着低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产品部门感应度。(6)高铁经济具有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的特点,“铁路旅客运输-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等6个产品部门可作为高铁经济优先发展的产品部门。高铁经济与全社会国民经济相比,中间投入率高出约6个百分点,增加值率低了近6个百分点,单位中间投入创造的增加值低了近14个百分点。从支出法增加值相关比例系数看,高铁经济与全社会国民经济相比差异较大,最终消费率(消费率)低了约30个百分点,资本形成率(投资率)高了约40个百分点,净出口率高了近2个百分点。“铁路旅客运输-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互联网和相关服务-G”等6个产品部门作为高铁经济优先发展的产品部门。(7)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总产出15283.22亿元,完全居民收入2285.36亿元,分别为高铁经济总产出的1.95倍,为直接高铁经济劳动者报酬的1.62倍。43个产品部门平均简单产出乘数为2.9553,差距较大。简单产出乘数效应最高的主要是制造业产品部门,最低的主要是服务业产品部门。“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服务-G”等完全总产出最大的5个部门占全部完全总产出比例高达85.00%。43个产品部门平均简单收入乘数为0.4540,收入乘数效应最高的前10个产品部门全部是服务业产品部门,最低的10个产品部门全部是制造业产品部门。高铁经济43个产品部门I型收入乘数效应呈现出与产出乘数效应相类似、与简单收入乘数效应相反的特点。(8)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就业人数是高铁经济就业人数的3.44倍,占2018年全国就业人数比例为1.35%。高铁经济43个产品部门平均简单就业乘数为0.1150,差异较大,各产品部门就业乘数效应呈现出与产出乘数效应相似的特点。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就业人数为4,897,457人,是高铁经济就业人数1,423,561人的3.44倍,占2018年全国就业人数比例为1.35%。(9)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增加值4985.71亿元,为高铁经济增加值的2.06倍。43个高铁经济产品部门简单增加值乘数均为1,平均I型增加值乘数为3.9099。各产品部门I型增加值乘数差异较大,呈现制造业产品部门高、服务业产品部门低的特征。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增加值为4985.71亿元,是生产法和收入法高铁经济增加值的2.06倍,比支出法高铁经济增加值多出158.30亿元。
何利,沈镭,张卫民,陶建格,范振林[3](2020)在《我国自然资源核算的实践进展与理论体系构建》文中研究指明加强自然资源核算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是完善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基础。基于WSR"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对自然资源核算理论和文献开展研究,探索构建我国的自然资源核算体系。研究结果表明:WSR系统方法论适宜于自然资源核算分析;基于WSR系统分析,自然资源核算体系结构包括宏观的以服务于宏观经济规划和经济决策为目的的自然资源国民经济核算,中观的以服务于政府资产管理为目的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核算,微观的以服务于企业自然资源资产经营和市场要素配置为目的的企业经营性自然资源会计核算;基于WSR方法构建的自然资源核算体系有助于明晰各层次核算目的、核算框架、实现途径、核算方法上的选择。
童超[4](2020)在《绿色GDP核算的理论与方法重构》文中研究表明在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GDP作为核心经济指标,未体现资源环境因素的不足日益凸显。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陆续启动绿色GDP研究和实践,但在推进过程中遇到较大困难,绿色GDP探索一度进入低谷。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政策日趋严格,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着成效,社会各界对绿色GDP的数据需求越来越迫切。2015年,环保部宣布重启绿色GDP研究,称为绿色GDP2.0。一些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研究成果陆续问世,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多数研究侧重于技术评估层面,缺乏经济理论和核算理论支持,也缺乏统一的核算方法,导致核算结果不可加、不可比,存在一定争议。本文针对当前绿色GDP研究存在的问题,在国民经济核算框架里,按照绿色GDP研究范式,保持绿色GDP的国民经济核算和经济学本色,体现资源耗减、环境污染和环境改善等因素,构建指数并进行估价,最后以山西省为例计算出全省和各市绿色GDP。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重构绿色GDP核算理论框架。本文针对当前绿色GDP1.0和2.0研究存在的不足,根据核算理论,结合当前生态环境政策日趋严格的背景,提出理论框架的前提假设:污染物产生的同时即由企业自行无害化处理。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比较明确投入产出关系的绿色GDP核算理论框架,主要做法是:1.拓展核算范围,虚拟一个资源环境部门;2.重构投入产出关系,将资源耗减和公共环保支出视为该部门的投入,将环境污染视为负产出;3.考虑环境改善产出,将其作为一项因子体现在环境污染指数中;4.将资源和污染物价格作为内生变量,克服价格外生给定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二是重构绿色GDP物量核算方法。构建统一的物量核算单元——资源耗减指数和环境污染指数。主要做法:1.采用最新研究成果拓展生态足迹方法的范围,解决现有方法难以度量矿产资源耗减的不足,将核算范围拓展到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以生态足迹为同度量因素,结合山西省涉及的主要资源类型,构建资源耗减指数。2.按照主要污染物的环境监测数据、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和产排污系数计算污染物排放量,采用经验判断与熵值法等方法为25种环境污染物赋权,同时,充分考虑环境改善因素,以造林面积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构建环境改善因子,构建体现环境改善因子的环境污染指数。三是重构绿色GDP的价值量核算方法。主要做法是:1.根据能源距离函数和拉格朗日原理,推导资源耗减指数影子价格公式,将资源耗减指数作为一项新的投入,与资本、劳动和产出等指标共同纳入超越对数能源距离函数,利用参数线性规划方法求解资源耗减指数的影子价格。2.根据方向性产出距离函数与利润函数的对偶性,推导环境污染指数影子价格公式,将资源耗减指数、资本和劳动作为投入要素,将环境污染指数和工业总产值作为负产出和正产出,纳入二次型方向性产出距离函数,利用参数线性规划方法求解环境污染指数的影子价格。3.直接求解出的影子价格是在最优化条件下的价格,本文根据非效率因素对其进行调整,并进一步根据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工业增加值率进行调整,得出可以直接用于调整GDP的实际价格。四是基于山西省数据,运用重构的核算框架和方法进行山西省绿色GDP的实证探索。从相关部门搜集整理山西省自然资源、环境污染、造林、工业生产和效益等数据,计算山西省资源、环境物量指数及其实际价格,并进一步计算2004-2017年山西省及各市资源耗减投入和环境污染负产出,结合整理搜集的公共环保投入,核算山西省及各市2004-2017年绿色GDP数据。经与相关研究对比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本文计算的物量指数、实际价格以及绿色GDP,能够体现生态环境政策变化,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山西省绿色发展成果。本文创新点:一是重构绿色GDP核算的理论框架,与之前研究相比,本文核算框架改进之处是:引入负产出概念、重构投入和产出指标、符合投入产出一致性等核算原则,从流量角度进行资源投入和环境污染核算,可以得出一个有减有加,体现环境治理效果的绿色GDP指标。二是将指数方法引入绿色GDP的物量核算,与现有框架中碎片化的分项进行物量核算相比,将指数用于物量核算是统一的核算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核算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核算范围全面且易于拓展,新的资源和污染物类型可以很方便的纳入指数。三是将距离函数引入绿色GDP核算并进行统一估价,采用能源距离函数求解资源耗减指数影子价格,采用方向性产出距离函数求解污染物影子价格。影子价格优点是能够体现资源和环境服务稀缺性,方向性距离函数适用于解决负产出问题,因此,本文核算方法和核算理论框架具有一致性。四是数据创新,1.本文整理长达14个年度的省级与市级工业主要产品产量(506种产品),并以此为基础计算资源耗减投入和环境污染负产出,包括10种资源和25种污染物,核算范围明显比当前相关研究更加全面;2.本文采用更加细分的企业数据,经梳理国内公开发表的绿色核算和资源影子价格等相关研究,其数据均由包含非采矿业产值的企业层面产值数据汇总得出,暂未发现采用更加细分的企业数据进行资源耗减和绿色GDP核算的研究,在企业多元化发展背景下,采用企业的采矿业产值,而非采矿企业总产值,可以更准确度量采矿业产出和核算资源价值;3.本文各指标均由相同的企业数据汇总得出,提升估价和核算的准确性。
李燕辉[5](2020)在《中国体育卫星账户的编制构想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升,社会各界对体育相关数据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体育统计从1985年萌芽至今,有关体育的内容主要来自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的体育行业核算、以国家体育产业增加值为主要目标的体育产业核算以及投入产出核算中的体育产品部门核算。现有体育统计并不能完整反映体育经济活动的运行全貌,尤其难以从产品角度为国家的宏观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卫星账户系统针对经济中特定的主题、领域或部门,遵循SNA的基本核算规则,为某个特定主题、领域或部门形成自成一体的、相对独立的账户系列,是用于测量特定行业的经济重要性的强大统计框架。它可以从特定领域内的产品视角出发,在识别出特定领域内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方式对该领域的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展现。正是基于以上现实,论文在SNA2008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框架指导下,采用卫星账户这一国际社会广为采用的方法进行体育经济核算,全面、系统地反映体育相关经济活动的运行过程,科学测度体育的规模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探讨了我国构建体育卫星账户体系并开展编制实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论文系统地梳理了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与方法,深入研究了卫星账户构建的一般原理与程序,界定了体育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全面识别了体育特有产品,设计了体育卫星账户的基本核算框架与核算表式,并基于201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编制了我国体育卫星账户的系列表格;进而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从体育的经济效应、经济效益和产业关联性等角度分析了体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得出了如下具体的结论。(1)构建我国体育卫星账户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论文从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国民经济核算中虽有体育行业统计、体育产业统计和体育产品部门统计,但由于存在SNA的生产范围未能包含所有与体育相关的经济生产、现有体育统计未能完整反映SNA范围内与体育相关的生产活动及难以从产品视角为国家的宏观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等不足,提出从学理上要求在我国构建体育卫星账户。再由于各级政府部门对体育的管理需要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作为支撑、体育产业统计工作水平的提升需要体育卫星账户助力、体育经济重要性的国际间比较有赖于体育卫星账户等因素,在我国构建体育卫星账户显得十分必要。而投入产出表的编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渐趋完善、体育产业调查体系初具雏形、体育产业增加值核算的经验积累、其他国家卫星账户的成功编制等可为我国体育卫星账户的编制提供产品分类基础、基础数据来源、测算结果评估以及经验借鉴,使得构建我国体育卫星账户成为可能。(2)完整的体育特有产品目录展示了所有体育经济活动的成果。根据卫星账户构建的一般原理,起点是体育特有产品的识别。在对体育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界定的基础上,依照特有产品的识别原则及步骤,论文识别出体育特有产品87种,比《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中的小类对应的产品多16种;它们与276个《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中的行业小类相对应,比《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对应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小类多98个。论文主张将体育志愿服务纳入体育特有产品目录,以便科学完整地展现与体育有关的货物和服务。(3)2017年我国体育总产出为1.910万亿元,体育增加值为7,894.267亿元,体育就业人数为472.947万人。通过编制体育卫星账户的核算表,计算得到了反映体育直接效应的总量指标:2017年我国体育总产出为1.910万亿元,体育增加值为7,894.267亿元,占2017年GDP的比重为0.954%;体育就业人数为472.947万人,占2017年全国就业人数的比重为0.609%。体育就业人数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低于体育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直接效应来看,体育经济活动尚未呈现出劳动密集型的特点。(4)2017年我国体育完全总产出为3.023万亿元,体育完全增加值为11,543.064亿元,体育完全就业人数为1,439.839万人。通过乘数分析,计算得到了反映体育完全效应的总量指标:2017年体育完全总产出为3.023万亿元,是体育总产出1.910万亿元的1.583倍;2017年体育完全就业人数达1,439.839万人,占2017年全国就业人数的1.854%;体育完全增加值为11,543.06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396%。体育完全就业人数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于体育完全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考虑了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之后,体育经济活动呈现出劳动密集型的特点,体育经济的发展有利于间接解决就业问题。(5)批发-S部门的经济效益最好。体育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直接经济效益系数还是完全经济效益系数,批发-S部门都是最高的。软件服务-S、信息技术服务-S、保险-S以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S这4个新兴服务部门的直接经济效益名列前茅;合成材料-S、有色金属及其合金-S、信息技术服务-S和建筑安装-S这4个部门的完全经济效益排名靠前。(6)广播电视设备和雷达及配套设备-S部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最大,而房屋建筑-S部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最强。通过产业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部门基本上都来自制造业和建筑业,而服务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基本上都小于1。广播电视设备和雷达及配套设备-S、家用器具-S、纺织服装服饰-S、其他交通运输设备-S和纺织制成品-S这5个部门排在前五。有18个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房屋建筑-S、土木工程建筑-S、商务服务-S、金属制品-S和纺织服装服饰-S名列前茅。计算结果同时表明,57个部门中有12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同时大于1,可以列为优先发展部门,其中6个(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S,合成材料-S,塑料制品-S,房屋建筑-S,土木工程建筑-S,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服务-S)与体育场馆有关,4个与体育装备有关(纺织服装服饰-S、有色金属及其合金-S、金属制品-S、汽车零部件及配件-S),充分说明了重视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体育装备的生产对发展体育大有益处。另外,各类体育商务服务如体育咨询、投资与资产管理、体育旅游服务、体育会展服务等也是重点关注的领域。
李雪敏[6](2020)在《基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目的的资产评估研究》文中指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决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是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确权、调查、统计、监测提供信息基础,还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提供决策支持。通过核算自然资源资产的存量及其变动情况,反映核算周期内各经济主体对自然资源资产的占有、使用、消耗、恢复和增值活动,评估当期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和价值量的变化,为评价经济责任主体在任期间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行为提供客观的量化指标,扭转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唯GDP论的倾向,消除自然资源开发只重视经济价值而不计环境代价的错误意识,弥补国民经济核算及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现状的信息“短板”。因此,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应强调资源的有价性,无论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有形服务(供给服务)还是无形服务(调节和文化服务),都应对其价值进行计量,将自然资源价值尽可能编列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上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2015年1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的通知》,推动全国包括试点在内的许多地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实践工作,对地区自然资源资产的存量及其增减变化进行核算,提出了一些具有开创性的编制构想,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然面临学术理论准备不足、实物量到价值量核算转换的困难性等问题。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尚无国际先例,至今在理论界仍缺乏统一的估价规范。以国家标准为例,SNA(国民账户体系)是以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依据效用价值论构建的核算体系,SEEA(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是将环境资源作为生产的基本要素投入来核算,其理论基础有待完善,学术界在自然资源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层面仍存在较大差异。就价值量核算具体问题而言,对于未进入市场交易活动的自然资源,由于其缺乏市场提供的有效信息及价值标准而难以客观计量其价值,现行可供选择的定价方法是否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也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所提供价值量信息的准确及客观与否会直接影响政府绩效评价的真实性。无论从任何层面来讲,突破该难点已经成为推动自然资源核算,实现理论研究指导实践工作的关键所在,这就亟需一套综合的、标准的自然资源价值评估理论体系,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关于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化的实践工作提供服务。本文着眼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价值量账户的编制问题,以资产评估学科理论为视角,探讨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自然资源资产评估框架与方法体系,相对于仅从生态学或经济学角度进行价值计量是一种创新。以资产评估理论中的评估基本要素,进行基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目的下的资产评估研究,将编制目标进行细化,界定评估对象及范围,确定价值类型、评估途径,并依据自然资源自身特征探究自然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进而构建评估框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评估方法体系,并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进行价值评估,其他地区逐步完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价值量账户具有一定参考与借鉴意义。本文广泛运用文献分析、多学科综合分析、试点实践经验总结、野外调查与实地踏勘等研究方法,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有机结合;并综合应用Google earth、RS、ARCGIS、CAD矢量软件和数理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定量评估。是一次以社会科学的视角,运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有益尝试。论文的基本结构安排和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案及研究内容。以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政策背景、试点地区实践工作进展等为切入点,阐述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编制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及遇到的难题,将理论研究现状及实践问题进行综合梳理,确立论文研究的方向与目标,即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关于资产价值量化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阐述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研究结构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写作思路、运用的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最后对文章的创新之处进行详细说明。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本章在厘清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产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自然资源价值的相关理论及评估方法,并对当前有关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的热点问题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概念界定上,梳理国内外关于自然资源及自然资源资产内涵的相关研究,界定了本研究的概念范围;收集整理有关自然资源价值的内涵及价值构成的研究,在自然资源价值划分方法综述的基础上对价值评估方法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中,从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层面分别进行梳理,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文献述评。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可以发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结合我国自然资源的特有属性而进行编制的,自然资源核算的研究范式与国际标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功能来看,却又存在差异。目前主要问题之一在于对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计量的理论研究成果较为缺乏,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化过程中,要考虑资源消耗、环境退化、资源稀缺性等各方面要素,国内外在自然资源估价方法的选取上仍未达成一致,从而制约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进程。第三章是理论基础部分。本章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以及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研究,从中分析并解释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资产价值评估所应遵循的理论基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环境会计理论等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属于环境学、生态学、资源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范畴,对相关理论的剖析可为下文研究奠定良好基础。第四章是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资产评估框架研究。本章通过对全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编地区关于核算内容、核算周期以及核算方法的比较与分析,明晰当前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资产评估理论中的评估基本要素,对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资产评估目的、特点、评估对象及范围、价值类型、评估途径、资源信息系统等要素加以阐释,进而构建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评估框架。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目的为出发点,将其目标(“一实二延”的政策期望)进行细化:“一实”为摸清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的“家底”提供基础数据,“二延”分别是为国民经济核算中关于资源环境价值核算提供可量化的信息、为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供数据支撑。界定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评估应属于资产评估的特定领域,其具有不以市场交易为目的、社会生态价值评估困难性、评估方法和模型的较强扩展性等特点。通过对资产评估理论中关于价值类型的内涵剖析,界定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评估价值类型,宏观层面引入公允价值,微观层面针对不同的特定目的分别确定并命名其价值类型为总量价值、生产价值和损益价值。立足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目的,以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为依据,围绕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利用理念,站位于自然资源所有权权益,对自然资源资产评估范围进行界定。根据评估目的、评估对象及价值类型确定评估的途径,在评估框架中引入与自然资源管理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并阐述其建立的原则、思路以及具体的应用。第五章是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评估方法体系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已有自然资源价值评估方法,从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内涵和自然资源类型特征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梳理、总结并分析各方法应用的适用性。其次,针对评估框架界定的评估对象及范围,以公允价值应用原则作为评估途径选择的前提条件,根据自然资源类型及价值构成的差异性,提供评估方法的具体计算公式以及参数选取的说明和原则。在遵循客观性、针对性、适用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评估方法体系。由于不同目的对应于不同的价值内涵,在选择方法或参数选取上也存在差异,因此依据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一实二延”目的的差异,对评估方法及参数选择时应考虑的内容和需注意的事项予以阐述。第六章是实证研究部分。本章基于上文研究提供的评估框架及方法体系,以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案例研究地区,对其地域内的自然资源资产进行价值评估,探索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评估方法体系的运用,并利用RS、GIS等技术对不同时点下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进行时空动态变化的分析。第七章是应用研究。基于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进行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关系的评价研究。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目的之一,而自然资源价值评估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处于何种地位则是本章研究的核心目的。首先分析自然资源价值计量在以绿色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应用的意义,进而以实证研究的评估结果为依据,对研究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评价,分析研究区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第八章是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本章在对全文研究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回答论文提出的研究问题,明确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评估目标、评估体系的应用途径以及对评估结果在实证研究中的应用进行评价。将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同实际现状相比较,提出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实现的路径:一是以制度建设合力参与编制工作;二是以试点探索稳步推进编制进程;三是以自然资源数据库的建立提高核算效率;四是以实物量统计的一致性开展价值量核算。最后基于论文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姜雯昱[7](2019)在《增加值贸易视角下绿色贸易利益测度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研究增加值贸易视角下绿色贸易利益测度问题,是导师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增加值视角下贸易隐含碳核算及绿色贸易利益评估研究》(项目编号:19BTJ009)的前期成果。贸易利益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的出发点。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使生产链逐渐拉长,中间品贸易越来越频繁,如何真实地衡量一国对外贸易利益一直是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随着生产与消费的跨国分离现象越来越普遍,贸易引致的隐含碳排放会通过国际贸易跨境转移而流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出现“碳泄漏”现象。这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是不公平的,特别是对于如“一带一路”的中低收入国家。这些发展中国家不仅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下游位置,还需要承担巨大的贸易环境成本。然而,一直以来,对于贸易利益的衡量却没有将贸易环境成本纳入其核算范围中,不能真实地反映一国的贸易利益,极易引起国际贸易摩擦,更不利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可持续发展观下,我们不能忽视贸易引致的环境成本,需要通过构建绿色贸易利益指标,将贸易环境成本纳入贸易利益的衡量中,以求真实地反映一国的对外贸易利益水平。关于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绿色贸易利益测度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成本、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测度和构建绿色投入产出表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虽然,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已经对绿色贸易利益的测度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为今后研究绿色贸易利益的测度奠定了基础。但是,前两方面的研究只单一测度了贸易的环境成本,极少有研究尝试将环境成本纳入贸易利益的核算框架中。同时,有部分学者开创式地构建了包含绿色因素在内的绿色投入产出表来测度绿色贸易利益的相关研究。虽然,这拓展了绿色贸易利益测度方法,但是仅能从一国单边贸易进行研究,不能从双边贸易层面来测度一国的绿色贸易利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有部分学者通过将贸易隐含碳转移净额作为贸易环境成本,以碳排放权价格作为媒介将贸易环境成本内部化,以测度绿色贸易利益。这无疑拓展了绿色贸易利益的测度方法。但是,这一测度方法是基于传统海关(贸易)统计数据,不能反映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真实的贸易利益来源与去向,更难以全面地反映贸易引致的环境成本。因此,本论文将基于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出现的新型国际贸易统计方法——增加值贸易视角,借鉴绿色GDP的核算思路,构建增加值贸易视角下的绿色贸易利益测度模型,以真实和全面地反映一国的贸易利益,对纠正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下绿色贸易利益的偏差,为特别是如“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争端谈判和全球气候治理谈判中提供有说服力的数据支撑有着一定的现实和实践意义。首先,本论文在界定贸易利益的内涵基础上,将环境成本因素纳入贸易利益中,界定了绿色贸易利益的概念。贸易利益不仅是指一国(地区)通过参与国际分工获取的要素收益,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外贸易促进人类福利水平的改善。因此,在可持续发展观下,本论文界定绿色贸易利益是指将贸易环境成本内部化之后,获得的真实贸易利益水平,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福利为着眼点,促进贸易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对绿色贸易利益的相关理论和测度方法进行了梳理。在理论方面,对贸易利益的来源与分配、贸易利益与环境的关系、贸易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碳足迹及碳减排政策、投入产出理论等进行了梳理,为绿色贸易利益的测度奠定理论基础。在测度方法上,对不同的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增加值贸易视角下贸易隐含碳测度方法及绿色贸易利益测度方法进行了对比,为构建模型提供测度方法支撑。接着,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构建了统一于“增加值贸易统计方法”下的核算框架。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间品贸易越来越频繁,产品价值的构成更加复杂化,来源也更加多元化。这是基于传统贸易统计方法难以测度的部分。因此,本论文采用了总贸易核算法,将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分解为16个价值增值部分,以追溯一国贸易品的来源与去向。同时,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框架,构建增加值贸易隐含碳模型。最后,引入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构建增加值视角下绿色贸易利益模型,将增加值贸易、贸易隐含碳和绿色贸易利益统一于“增加值贸易统计方法”的核算框架下,以真实反映一国的绿色贸易利益。为了全面反映一国的对外贸易利益水平,既构建了一国单边贸易的测度模型,也构建了双边贸易的测度模型。进而,基于构建的绿色贸易利益测度模型,以中国单边贸易与中美双边贸易为例,测度了中国的绿色贸易利益水平。基于构建的绿色贸易利益模型,从总体、行业和国家(地区)三个层面,依次测度了中国单边贸易与中美双边贸易下中国的增加值贸易情况、增加值贸易隐含碳排放及转移规模。通过引入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将贸易环境成本内部化,测度了中国的绿色贸易利益水平。基于以上测度与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与传统总值贸易统计方法的计算结果相比,以增加值贸易为新型国际贸易统计视角更能准确与合理地考察一国对外贸易利益水平。第二,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采用总贸易核算法,并将其引入贸易隐含碳排放的测度模型中,在此基础上,测度绿色贸易利益,不仅能全面反映一国贸易品及贸易品的隐含碳排放来源和流向,能克服中间品的价值增值及引致的其他国家碳排放难以测度的局限性,更能克服中间品的绿色贸易利益难以被排除在外的局限性。第三,将贸易环境成本纳入贸易利益的测度框架中,构建绿色贸易利益测度模型来测度一国的绿色贸易利益水平,更能真实地考察一国对外贸易的获利情况。第四,从中国单边贸易来看,中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下游位置,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一直是对外贸易中的贸易隐含碳转出国家,但是,贸易环境成本指数不断下降,绿色增加值贸易净额处于顺差状态。第五,从中美双边贸易来看,中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下游,而美国处于价值链的上游位置。在中美双边贸易下,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隐含碳转出地位,但是,贸易环境成本指数不断下降,获取的绿色增加值贸易净额不断增长。最后,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第一,应该建立以增加值为贸易统计口径的新贸易统计方法,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全面考察一国的对外贸易价值增值、贸易隐含碳及绿色贸易利益。第二,正确认识对外贸易所获取的贸易利益与贸易引致的环境成本,积极构建反映贸易利益与环境成本相结合的绿色贸易利益指标体系,真实测度一国的对外贸易利益水平。第三,积极转变中国以进口中间产品,再加工出口最终产品为主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加大如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等高附加值和低碳排放的对外贸易行业比重,保持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从本质上提升获取对外贸易利益的能力。第四,大力提升贸易结构的低碳化程度,引进大量低碳技术和使用清洁能源等,以实现中国的碳减排目标。第五,根据中国与不同贸易伙伴国(地区)的绿色贸易利益水平,制定差异化的贸易与环境政策。
李晶[8](2019)在《中国煤炭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自然资源日渐耗竭,环境污染一步步加剧。企业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及政府将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考核绩效的唯一标准,致使经济发展、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发展间的不平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议要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进行编制,一方面起到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则为了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对政府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进行离任审计,因此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进行探索编制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煤炭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矿产,对其资产负债表进行研究,能够准确反映煤炭资源资产存量的动态变化,可以为评估煤炭企业的发展状况、审计政府领导干部的责任提供重要依据,对推动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有关土地资源、林木资源以及水资源方面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指南已初具雏形,但针对煤炭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未有相关指南。首先,本文基于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会计理论、矿产资源产权理论、资源环境价值理论及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等,探讨煤炭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的意义,总结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整理出了一套包含编制目标、编制原则、基本假设、记账方式、确认基础、基本要素、计量方法等在内的理论体系。其次,通过对煤炭资源会计交易事项进行阐述,从实物量和价值量两个角度对煤炭资源资产负债表框架进行构建,接着以中国煤炭资源为案例研究对象,搜集2016年煤炭资源数据编制中国煤炭资源资产负债相关报表,并对2016年中国煤炭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给出相关建议。最后,针对煤炭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研究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本研究结果表明,煤炭资源资产负债表体系由煤炭资源资产负债实物量统计表、煤炭资源资产负债价值量统计表和煤炭资源资产负债表构成,其中煤炭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设计类似于传统的企业资产负债表,满足“煤炭资源所有者权益=煤炭资源资产—煤炭资源负债”这一定式。同时,本文总结目前报表编制存在的问题,分别为煤炭资源产权制度尚不完善、统计数据不完善、核算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完善煤炭资源产权制度、优化煤炭资源统计数据、健全煤炭资源核算制度及深化煤炭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煤炭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本文研究,以期对煤炭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实务操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参考,为领导干部资源环境离任审计工作提供初步的数据资料。
尹敬东,李敏[9](2017)在《美国R&D卫星账户体系:结构、方法和产出测量述评》文中指出与作为中间投入的R&D不同,资本化的R&D对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投资、消费、积累和资本形成的核算有着重要影响。在对美国R&D卫星账户体系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阐释了R&D资本化的内涵和产出度量特征;针对产出度量和R&D资本折旧中的问题,评述了相关的解决方案;结合美国1998—2007年R&D卫星账户统计资料,对R&D的作用进行了具体测算和评价;最后,就中国R&D卫星账户的编制提出了建议。
简予繁[10](2017)在《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与统计调查方案研究》文中指出统计是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的基础,是监测、指导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作为一系列约束统计活动参与方行为的规则体系及实施保障机制,有助于维持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及激励活动主体,并有利于减少统计活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不确定性,实现统计标准的约束功能,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产业统计制度作为收集产业发展状况、产业发展问题、产业发展趋势的制度与方法基础,对产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鉴于广告业于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期间广告业发展的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立中国广告业的统计调查体系。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产业融合进程加速,目前广告产业统计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广告产业边界的模糊导致广告产业统计制度当中重要的概念内涵与产业实际发展趋势相差甚远,例如广告产业与公关、促销、营销咨询等其他营销传播服务领域正在逐步走向融合。第二,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广告产业组织产生变革,从而导致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与产业实际发展状况相偏离。在广告产业组织变革的背景下,新型的业务模式例如数据分析、精准用户定位、程序化广告投放等业务模式颠覆了传统的设计、制作、发布等业务流程。第三,随着广告产业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现行的统计核算内容、统计核算方法以及指标体系远不能满足我国广告各界的需求。在技术发展、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重组的大环境背景下,现行广告产业统计制度突显出众多问题与缺陷,亟需进行优化。即便现状如此,当前我国鲜少有学者研究我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致使规范性的文献资料较为稀缺。因此,基于国民经济统计理论的视角与方法,展开对我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全面的梳理及现行统计制度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探索,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并能填补相关领域的理论空缺。本研究主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第一,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具体问题;第二,设计符合当前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特征的产业统计分类标准;第三,基于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设计科学可行的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案。基于这三个核心问题,研究由此展开。本研究具体的研究框架为:首先将论述科学的产业统计研究思路,因此在第二部分对产业统计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继而阐释了产业统计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基础以及相关研究综述;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为解决本研究第一个核心问题开展具体而详尽的研究,其中包括对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的发展历史及现实检视等内容,还包括国外权威的行业分类标准中,广告产业的统计制度现状,以及与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的比较研究,并基于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的现实特征,提出了广告产业统计制度中具体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第五章、第六章及第七章,为解决本研究第二个核心问题,即基于德尔菲法、遵循科学的产业统计分类标准设计原则及框架,最终形成了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本研究第八章基于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以及广告产业经济核算的三项重点内容,设计了广告产业统计分类调查方案。通过详实的文献分析,以及作者的实地调查访谈,本研究梳理了广告产业统计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现实状况。由于我国广告产业统计工作开展得较晚,缺乏制度化的统计工作安排,相关的二手资料非常稀缺,本研究通过对湖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的工商行政管理局、统计局与税务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的深度访谈,收集了有关我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与现实统计工作状况的珍贵资料,就此展开了我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发展历史的梳理。最终的梳理内容包括我国统计工作中对广告及广告产业之内涵理解的演变;影响着我国广告产业统计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文件;我国广告产业统计分类范围、统计分类标准以及统计核算内容与方法的历史演变等内容;进而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广告产业统计范围、统计分类标准、统计调查指标体系;最终总结了影响我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演变的因素及统计制度的演变特征,为优化我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作了铺垫。基于对联合国《所有经济活动之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修订4版)》与北美《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AICS 2012)以及其配套统计用产品分类当中,广告产业的统计范围界定、统计分类标准以及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案的梳理,以及基于我国学术界有关广告产业现实发展特征的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对广告产业主体以及相关管理单位的调查与访谈,发现我国广告产业现行统计制度的问题与缺陷。最终发现,我国广告产业现行统计制度当中,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第一,现行统计制度中,广告产业统计口径的混乱;第二,广告媒体界定过于芜杂、广告公司界定过于笼统;第三,对广告服务的认知过于狭隘、现行广告产业统计分类体系过于模糊以及其具有相互矛盾之处、现行的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根本无法与国外相关标准相衔接;第四,现行制度中,广告产业总产值与增加值核算的问题以及投入产出核算的缺失、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中部分指标缺失;最后,在我国广告产业实际的统计工作中,还存在着广告产业统计调查主管单位的矛盾以及广告产业统计调查主体的乱报问题。设计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及优化广告产业经济核算方法的前提是对产业统计视角下广告概念的准确界定,如此方可确定广告产业的统计范围与统计主体。因此,本研究基于德尔菲法,通过三轮专家调查问卷,最终拟定了产业统计视角下,广告的概念,即“广告是由商品经营者或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的媒介或形式,以与消费者沟通为目的的营销传播活动”,这个概念将多种营销传播活动纳入了广告的范畴内,例如公共关系、直效广告、包装设计、标识设计、展示设计等活动。在确定了产业统计视角下广告的概念后,本研究基于该概念界定,进而对产业统计视角下的广告服务、广告产业进行了概念界定,旨在为广告产业统计主体与范围的确定奠定基础。本研究认为,广告服务指向广告主提供广告活动的创意与实现的全过程服务,包括提供广告活动过程中的所有辅助服务。其中,广告活动的创意与实现的全过程服务指广告创意服务、广告策划服务、广告设计服务、广告制作服务、广告发布服务、广告代理服务、直效广告服务、独家广告服务、公共关系服务以及其他广告服务;广告活动过程中的辅助服务指与广告活动相关的调研、咨询、效果监测、数据研究、软件设计及其他信息技术等多种服务。广告产业,指通过一定的媒介或形式,为广告主提供广告活动的创意与实现的全过程服务,包括提供广告活动过程中的所有辅助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以及广告社团的集合。广告产业的统计主体继而确定为:通过一定的媒介或形式,为广告主提供广告活动的创意与实现的全过程服务、包括提供广告活动过程中的所有辅助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与广告社团。广告产业统计范围为:在各地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单位与税务单位备案的、在经营范围当中(包括主营与兼营)填写了以上所列明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广告服务的企业;持有《广告经营许可证》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等事业单位;在各地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单位与税务单位备案的、在经营范围当中(包括主营与兼营)填写了以上所列明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广告服务的个体工商户与广告社团组织。其中,印刷广告材料、制造与安装显示板、电器制造、机械、金属板指示牌制造、邮寄广告材料、独立的软件开发、独立的数据分析与数据管理、独立的市场调查、独立的营销咨询、会议会展组织与管理、包装服务、独立的经纪人活动、没有包含企业、产品或品牌信息的艺术品的概念化与生产或者图形设计、多媒体设计与动画设计、独立的摄影活动、出版广告材料排除在广告产业统计范围之外,从属于其所对应的国民经济行业。基于第五部分提出的问题,以及第六部分产业统计视角下重要概念界定,重新设计了我国广告产业的统计分类标准。本研究遵循国民经济中,产业统计分类标准的设计必须基于相关的产业发展指导文件,因此本章首先研究了《广告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当中对广告产业发展目标的归纳,进而阐释了广告产业统计标准设计的原则、目的与框架。而后,根据以上原则与框架,并基于上述部分的研究结论,形成了初步的三级结构分类;为了减少分类标准主观因素过强的缺陷,本研究继而通过专家调查法,将初步拟定的分类标准发送给目标专家并通过深度访谈,将统计分类标准调整至7大类服务,26种中类服务,42种小类服务,最终编制了广告产业统计分类表以及其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2011)》的具体行业及代码;并将新旧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进行了比较,以示新标准所作出的具体调整与改变。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案,是基于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根据广告产业经济核算的目的而设计。因此,本研究对广告产业三项重要的核算内容及方法、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与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对我国广告产业现实统计工作提出了三项建议。首先通过相关权威的产业总产值与增加值核算方法的述评,确定了广告产业总产值与增加值的核算具体方法,其中包括广告产业增加值核算的三种方法研究、现价、可比价增加值的核算方法、经济普查年份与非经济普查年份广告产业增加值核算的方法等内容。研究还通过借鉴旅游产业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模式,对广告产业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提出了一套“剥离系数”方法,并对如何使用“剥离系数”编制包含广告产业的投入产出表进行了详细地论述;而后分析了如何使用广告产业投入产出表分析相关问题。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之上,根据广告产业总产值、增加值与投入产出核算的指标需求,设计了广告产业统计调查三级指标体系及统计调查方案,并对广告产业统计调查的各个三级指标进行了界定与说明。在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案设计中,研究分别从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法与统计资料的来源与整理两方面进行了研究,最终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广告产业统计作为广告产业理论研究的基础性内容,且在广告产业统计实际工作中,也亟需一套既能反映产业发展现实特征,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及实践价值的统计分类标准与统计调查方案,因而本研究基于详实的一手资料与相关文献积累,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所得研究成果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备较高的价值。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核算新框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核算新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概念辨析及核算框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念辨析 |
1.1 自然资源资产相关表述概念辨析 |
1.2 生态系统服务 |
2 自然资源资产核算逻辑 |
2.1 自然资源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生态系统服务→收益”链式关系 |
2.2 自然资源资产实物核算:只包含资产实物 |
2.3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流概念 |
3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框架构建 |
3.1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要求:符合国民经济核算背景下资产定价原则 |
3.2 价值核算核心:市场价格 |
3.3 价格核算方法:直接市场价格核计与市场价格估计 |
3.4 资产市场价格估计 |
3.4.1 确定自然资源资产存量的收入 |
3.4.2 贴现率的选择 |
4 结论与展望 |
(2)基于卫星账户原理的高铁经济宏观效应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铁效应及分类研究现状 |
1.2.2 宏观经济层面高铁效应研究现状 |
1.2.3 中观经济层面高铁效应研究现状 |
1.2.4 微观层面高铁效应研究现状 |
1.2.5 卫星账户研究有关现状 |
1.2.6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铁与高铁经济 |
2.1.2 高铁经济效应与高铁经济宏观效应 |
2.1.3 卫星账户与高铁经济卫星账户 |
2.2 国民账户与卫星账户相关理论 |
2.2.1 国民账户基本理论 |
2.2.2 卫星账户理论 |
2.3 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原理 |
2.3.1 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及平衡关系 |
2.3.2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假定及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
2.3.3 投入产出系数及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识别及分类 |
3.1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生产范围的界定 |
3.1.1 SNA2008 的生产范围 |
3.1.2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 |
3.2 高铁经济产业链与国民经济行业统计分类 |
3.2.1 高铁经济产业链 |
3.2.2 国民经济行业统计分类中有关高铁经济产业链的分类 |
3.3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的识别 |
3.3.1 高铁经济产品的划分与分类 |
3.3.2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的识别原则和路径 |
3.3.3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的识别与行业小类 |
3.4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及特有产业分类 |
3.4.1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类 |
3.4.2 高铁经济特有产业分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及核算框架的确定 |
4.1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的确定 |
4.1.1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作用机理分析 |
4.1.2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的确定 |
4.2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核算框架构建 |
4.2.1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核算框架构建思路 |
4.2.2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体系的基本框架 |
4.3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基本核算 |
4.3.1 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 |
4.3.2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核算 |
4.3.3 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核算 |
4.3.4 高铁经济进出口核算 |
4.4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扩展核算 |
4.4.1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的作用 |
4.4.2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的范畴 |
4.4.3 常用的就业统计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基本表式 |
5.1 高铁经济相关产品部门分类 |
5.1.1 基于153 产品部门投入产出表分类 |
5.1.2 基于42 产品部门投入产出表 |
5.1.3 其他产品部门分类 |
5.2 高铁经济增加值表 |
5.2.1 生产法与收入法高铁经济增加值表 |
5.2.2 支出法高铁经济增加值表与增加值总表 |
5.3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 |
5.3.1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 |
5.3.2 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 |
5.4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其他核算表 |
5.4.1 高铁经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 |
5.4.2 高铁经济国际收支平衡表 |
5.4.3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核算表测算及分析 |
6.1 高铁经济比例的确定 |
6.1.1 高铁经济比例计算的理想方法 |
6.1.2 高铁经济比例计算的实际方法 |
6.1.3 产品部门高铁经济比例测算结果 |
6.2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的建立及结果 |
6.2.1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建立方法 |
6.2.2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测算结果 |
6.3 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
6.3.1 生产法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
6.3.2 收入法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
6.3.3 支出法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
6.3.4 高铁经济增加值总表测算及分析 |
6.4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其他总量指标测算 |
6.4.1 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测算 |
6.4.2 高铁经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测算 |
6.4.3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总量测算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高铁经济产业关联及乘数效应测算与分析 |
7.1 高铁经济的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
7.1.1 后向联系(拉动作用)分析 |
7.1.2 前向联系(推动作用)分析 |
7.1.3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和感应度综合分析 |
7.2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乘数效应分析 |
7.2.1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产出乘数效应分析 |
7.2.2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收入乘数效应分析 |
7.2.3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就业乘数效应分析 |
7.2.4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增加值乘数效应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理论研究主要结论 |
8.1.2 实证研究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我国自然资源核算的实践进展与理论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资源核算相关研究现状与进展 |
1.1 基于宏观国民经济核算层面的自然资源核算研究 |
1.2 政府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核算理论与实践 |
1.3 企业经营性自然资源资产核算 |
1.4 文献综述 |
2 自然资源核算的WSR分析和层次结构体系构建 |
2.1 基于WSR方法论的自然资源核算分析 |
2.2 构建我国自然资源核算层次结构体系 |
3 自然资源核算结构分析 |
3.1 自然资源的国民经济综合核算 |
3.2 政府管理的自然资源资产核算 |
3.3 企业自然资源资产核算 |
4 结论 |
(4)绿色GDP核算的理论与方法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目标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绿色GDP定义和核算思路 |
2.1.1 定义 |
2.1.2 货币化核算思路 |
2.1.3 非货币化核算思路 |
2.1.4 各国核算研究与实践 |
2.2 资源耗减核算研究 |
2.2.1 资源耗减实物量和指数核算 |
2.2.2 资源耗减估价 |
2.3 环境降级核算研究 |
2.3.1 环境污染实物量和指数核算 |
2.3.2 环境降级估价 |
2.3.3 环境改善核算 |
2.4 环境保护支出核算研究 |
2.5 文献评述 |
2.5.1 核算理论评述 |
2.5.2 核算方法评述 |
2.5.3 核算数据评述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国民经济核算理论 |
3.2 SEEA核算体系 |
3.3 弱可持续发展理论 |
3.4 福利经济学理论 |
3.5 外部性理论 |
3.6 边际成本理论 |
3.7 小结 |
第4章 研究理论框架与方法重构 |
4.1 绿色GDP定义和相关界定 |
4.1.1 绿色GDP定义和公式 |
4.1.2 绿色GDP核算原则和时空界定 |
4.2 绿色GDP核算框架重构 |
4.2.1 SNA和 SEEA局限性 |
4.2.2 拓展生产范围 |
4.2.3 虚拟资源环境部门 |
4.2.4 纳入环境改善因素 |
4.2.5 引入负价值概念 |
4.2.6 重构投入和产出关系 |
4.2.7 改进的绿色GDP核算框架 |
4.3 绿色GDP核算指标体系构建 |
4.3.1 资源耗减投入 |
4.3.2 公共环保投入 |
4.3.3 包含环境改善因子的环境污染负产出 |
4.3.4 GDP和各科目的逻辑自洽性 |
4.3.5 绿色GDP核算指标体系 |
4.4 绿色GDP物量核算方法重构 |
4.4.1 指数在绿色GDP核算中的适用性 |
4.4.2 资源耗减指数构建 |
4.4.3 环境改善因子构建 |
4.4.4 体现环境改善因子的环境污染指数构建 |
4.5 绿色GDP价值量核算方法重构 |
4.5.1 构建估价机制 |
4.5.2 引入距离函数 |
4.5.3 采用线性规划方法 |
4.5.4 求解影子价格 |
4.6 小结 |
第5章 山西省资源和环境物量指数构建 |
5.1 研究地区概况与数据 |
5.1.1 山西省资源和环境概况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代表性、匹配性和全面性 |
5.2 资源耗减指数构建 |
5.2.1 资源耗减核算对象和范围 |
5.2.2 资源耗减指数计算公式 |
5.2.3 基于生态足迹的资源耗减指数 |
5.3 环境污染指数构建 |
5.3.1 环境污染核算对象和范围 |
5.3.2 环境污染指数计算公式 |
5.3.3 环境改善因子构建 |
5.3.4 环境污染指数权重计算 |
5.3.5 包含环境改善因子的环境污染指数 |
5.4 小结 |
第6章 山西省资源和环境物量指数估价 |
6.1 资源耗减指数影子价格测度 |
6.1.1 生产可能性集和能源距离函数 |
6.1.2 指标选择、创新和描述性分析 |
6.1.3 模型设定和影子价格公式推导 |
6.1.4 影子价格求解 |
6.2 环境污染指数影子价格测度 |
6.2.1 环境生产技术和方向性产出距离函数 |
6.2.2 指标、方向向量选择和描述性分析 |
6.2.3 模型设定和影子价格公式推导 |
6.2.4 影子价格求解 |
6.3 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指数影子价格调整 |
6.3.1 基于非效率因素调整的原理和方法概述 |
6.3.2 基于价格指数和增加值率调整的方法概述 |
6.3.3 经调整的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指数实际价格 |
6.4 小结 |
第7章 山西省绿色GDP核算与分析 |
7.1 绿色GDP各调整项目核算与分析 |
7.1.1 资源耗减投入核算与分析 |
7.1.2 公共环保投入核算与分析 |
7.1.3 环境污染负产出核算与分析 |
7.1.4 调整项目合计与分析 |
7.2 绿色GDP总量核算与分析 |
7.2.1 山西省绿色GDP总量核算与分析 |
7.2.2 山西省各市绿色GDP总量核算与分析 |
7.3 小结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8.1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1 研究结论 |
8.1.2 政策建议 |
8.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8.2.1 研究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2004 -2017年山西省各市造林面积 |
附录2 2004 -2017年山西省各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5)中国体育卫星账户的编制构想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卫星账户有关研究现状 |
1.2.2 体育卫星账户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1.5 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体育卫星账户的研究范畴与相关理论 |
2.1 体育卫星账户的相关概念 |
2.1.1 体育卫星账户的涵义 |
2.1.2 体育卫星账户之“体育”的概念辨析 |
2.2 体育卫星账户的相关理论 |
2.2.1 国民账户基本理论 |
2.2.2 卫星账户理论 |
2.2.3 体育卫星账户编制的方法论 |
2.2.4 基于体育卫星账户的体育经济影响测评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体育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和分类问题 |
3.1 体育卫星账户生产范围的界定 |
3.1.1 SNA2008 的生产范围 |
3.1.2 体育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 |
3.2 体育产业统计分类 |
3.2.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中的体育行业 |
3.2.2 《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中的体育产业 |
3.3 体育卫星账户所需的产品分类 |
3.3.1 产品分类的基本原则 |
3.3.2 体育特有产品的识别步骤 |
3.3.3 体育特有产品的识别结果 |
3.3.4 体育特征产品 |
3.4 体育卫星账户所需的产业分类 |
3.4.1 体育特征产业 |
3.4.2 体育关联产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育卫星账户的核算框架 |
4.1 基本核算 |
4.1.1 体育增加值核算 |
4.1.2 体育投入产出核算 |
4.1.3 体育固定资本形成核算 |
4.1.4 体育进出口核算 |
4.2 扩展核算 |
4.2.1 体育劳动投入核算 |
4.2.2 体育志愿服务核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体育卫星账户的主要总量及基本表式 |
5.1 宏观经济指标 |
5.1.1 体育最终支出 |
5.1.2 体育增加值 |
5.1.3 体育劳动力 |
5.1.4 体育进口额和出口额 |
5.1.5 体育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
5.2 基本表式 |
5.2.1 核算表中的体育相关产品部门 |
5.2.2 体育增加值表 |
5.2.3 体育投入产出表 |
5.2.4 体育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 |
5.2.5 体育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 |
5.2.6 体育国际收支平衡表 |
5.2.7 体育劳动投入核算表 |
5.2.8 体育志愿服务核算表 |
5.2.9 体育非货币指标表 |
5.3 体育比例的确定 |
5.3.1 体育特征产品的体育比例的确定 |
5.3.2 其他产品类别的体育比例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体育卫星账户在我国的应用实践 |
6.1 体育卫星账户的核算表及结果 |
6.1.1 体育投入产出表及结果 |
6.1.2 体育增加值表及结果 |
6.1.3 体育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及结果 |
6.1.4 体育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及结果 |
6.1.5 体育劳动投入核算表及结果 |
6.1.6 体育增加值与体育就业人数对比分析 |
6.2 体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测评结果分析 |
6.2.1 体育的经济效应结果分析 |
6.2.2 体育的经济效益结果分析 |
6.2.3 体育的产业关联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启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6)基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目的的资产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结构: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三节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念及资产界定 |
第二节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及评估 |
第三节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资产评估框架研究 |
第一节 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编地区概况 |
第二节 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评估目的及特点 |
第三节 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评估对象 |
第四节 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评估价值类型及评估途径 |
第五节 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资源信息系统建立 |
第六节 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评估框架构建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评估方法体系研究 |
第一节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方法比较分析 |
第二节 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为目的的评估方法体系建立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区基本概况 |
第二节 研究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范围及评估时点 |
第三节 土地资源资产评估 |
第四节 林木资源资产评估 |
第五节 水资源资产评估 |
第六节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评估结果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内蒙古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的地区国民经济核算及评价研究 |
第一节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应用的意义 |
第二节 自然资源价值核算与经济核算体系的连接 |
第三节 研究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的时空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推进编制实现的路径 |
第三节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致谢 |
(7)增加值贸易视角下绿色贸易利益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贸易利益 |
1.2.2 增加值贸易 |
1.2.3 贸易隐含碳 |
1.2.4 绿色贸易利益 |
1.3 文献综述 |
1.3.1 贸易利益的测度研究 |
1.3.2 增加值贸易核算研究 |
1.3.3 贸易隐含碳核算研究 |
1.3.4 绿色贸易利益测度研究 |
1.3.5 综合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主要创新点 |
2 绿色贸易利益的理论基础与测度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贸易利益的来源与分配理论 |
2.1.2 绿色贸易利益的来源与分配理论 |
2.1.3 隐含流与碳足迹理论 |
2.1.4 投入产出理论 |
2.1.5 绿色贸易利益理论传导机制 |
2.2 测度方法 |
2.2.1 国际贸易统计体系下对外贸易利益测度方法 |
2.2.2 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 |
2.2.3 贸易隐含碳测度方法 |
2.2.4 可持续发展下绿色贸易利益测度方法 |
3.增加值贸易视角下绿色贸易利益测度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3.1 测度思路 |
3.2 模型构建 |
3.2.1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
3.2.2 对外贸易利益的价值增值分解与增加值贸易统计模型 |
3.2.3 增加值贸易核算框架下对外贸易隐含碳测度模型 |
3.2.4 基于增加值贸易隐含碳的绿色贸易利益测度模型 |
3.3 数据处理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数据处理 |
4 增加值贸易统计方法下中国对外贸易利益测度与分析 |
4.1 中国单边贸易下增加值贸易测度与分析 |
4.1.1 增加值出口分析 |
4.1.2 增加值进口分析 |
4.1.3 增加值贸易净额分析 |
4.2 中美双边贸易下增加值贸易测度与分析 |
4.2.1 中国对美国增加值出口分析 |
4.2.2 中国对美国增加值进口分析 |
4.2.3 中美双边贸易下增加值贸易净额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增加值贸易核算框架下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测度与分析 |
5.1 中国单边贸易下增加值贸易隐含碳排放及转移 |
5.1.1 中国增加值出口隐含碳排放与责任分担 |
5.1.2 中国增加值进口隐含碳排放与来源结构 |
5.1.3 中国增加值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与碳贸易条件指数 |
5.1.4 与以往的研究对比 |
5.2 中美双边贸易下中国增加值贸易隐含碳排放与转移 |
5.2.1 中国对美国增加值出口隐含碳排放与责任分担 |
5.2.2 中国对美国增加值进口隐含碳排放与责任分担 |
5.2.3 中美双边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与碳贸易条件指数 |
5.2.4 与以往的研究进行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增加值贸易隐含碳的中国绿色贸易利益测度与分析 |
6.1 中国单边贸易下绿色贸易利益测度与分析 |
6.1.1 中国绿色增加值贸易净额分析 |
6.1.2 中国绿色增加值贸易环境成本指数分析 |
6.2 中美双边贸易下中国绿色贸易利益测度与分析 |
6.2.1 中国绿色增加值贸易净额分析 |
6.2.2 绿色增加值贸易环境成本指数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单边贸易下总值贸易净额与增加值贸易净额的数量关系推导 |
附录2 WIOTs2013 版行业代码的名称对应表 |
附录3 WIOTs2016 版行业代码的名称对应表 |
附录4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中国煤炭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环境会计理论 |
2.3 矿产资源产权理论 |
2.4 资源环境价值理论 |
2.5 政府绩效审计理论 |
3 煤炭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基础 |
3.1 编制目标及原则 |
3.2 基本假设 |
3.3 记账方式及确认基础 |
3.4 要素界定及确认 |
3.5 要素的计量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4 煤炭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框架设计 |
4.1 会计交易事项 |
4.2 账户设计 |
4.3 编制流程 |
4.4 报表体系设计 |
4.5 样表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煤炭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及分析 |
5.1 中国煤炭资源概况 |
5.2 中国煤炭资源资产负债实物量统计表编制 |
5.3 中国煤炭资源资产负债价值量统计表编制 |
5.4 中国煤炭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及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编制煤炭资源资产负债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6.1 编制煤炭资源资产负债表存在的问题 |
6.2 解决编制煤炭资源资产负债表存在问题的措施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美国R&D卫星账户体系:结构、方法和产出测量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R&D内涵和美国R&D卫星账户体系构成 |
(一) R&D内涵及范围界定 |
(二) 美国R&D卫星账户体系构成 |
三、将研发作为投资:资本度量和产出度量 |
(一) 折旧与R&D资本存量的度量 |
(二) R&D产出度量与价格指数 |
(三) R&D资本回报度量 |
四、美国R&D卫星账户统计评析 |
(一) 真实刻画了美国R&D投资的基本情况 |
(二) 全面刻画了R&D作为投资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
五、结论和建议 |
(10)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与统计调查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2.1 中国广告产业现行统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
1.2.2 设计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 |
1.2.3 设计中国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案 |
1.3 研究的意义、目的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2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整体分析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产业统计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产业统计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统计概念 |
2.1.2 产业统计的类型与内容 |
2.1.3 产业统计分类标准的概念 |
2.1.4 产业统计调查的相关概念 |
2.2 产业统计的理论基础 |
2.2.1 社会经济统计理论 |
2.2.2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3 产业统计的制度基础 |
2.3.1 国家宏观统计制度 |
2.3.2 国内外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 |
2.3.3 产业统计报表制度 |
2.4 产业统计的研究综述 |
2.4.1 产业统计界定综述 |
2.4.2 产业统计分类标准设计综述 |
2.4.3 产业统计调查研究综述 |
2.4.4 产业统计相关研究总结 |
3 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的历史与现实检视 |
3.1 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的历史演变 |
3.1.1 统计中对广告相关概念认识的历史演变 |
3.1.2 与广告产业统计相关的政策与制度的历史演变 |
3.1.3 中国广告产业统计范围、分类标准及统计调查方案的历史演变 |
3.2 中国广告产业现行统计制度研究 |
3.2.1 中国广告产业现行统计报表制度 |
3.2.2 中国广告产业现行统计调查方案 |
3.3 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的检视 |
3.3.1 影响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演变的因素 |
3.3.2 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的演变特征 |
4 广告产业现行统计制度的中外比较 |
4.1 ISIC REV.4及其配套标准中有关广告产业的统计分类 |
4.1.1 ISIC Rev.4及其配套标准对广告产业的定义及定位 |
4.1.2 ISIC Rev.4及其配套标准中广告产业的统计范围及统计分类 |
4.2 NAICS 2012及其配套标准中有关广告产业的统计分类 |
4.2.1 NAICS 2012及其配套标准对广告产业的定义及定位 |
4.2.2 NAICS 2012及其配套标准中广告产业的统计范围及统计分类 |
4.3 联合国与北美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案 |
4.3.1 联合国SNA核算体系概述 |
4.3.2 北美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制度概述 |
4.3.3 北美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概述 |
4.4 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及统计调查方案的中外比较 |
4.4.1 广告产业统计界定与统计范围的中外比较 |
4.4.2 广告产业统计范围与分类标准的中外比较 |
4.4.3 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案的中外比较 |
5 中国广告产业现行统计制度之问题 |
5.1 广告内涵之争议及广告产业现行统计口径混乱 |
5.1.1 广告内涵的争议 |
5.1.2 广告产业统计口径的混乱 |
5.1.3 广告产业统计界定的难点 |
5.2 广告产业主体发展特征及现行统计范围局限 |
5.2.1 广告媒体发展特征 |
5.2.2 广告公司发展特征 |
5.2.3 广告产业统计范围的局限 |
5.3 广告服务发展特征及现行统计分类体系的粗略 |
5.3.1 广告服务的类型及特征 |
5.3.2 广告产业统计分类体系的粗略 |
5.4 广告产业现行统计调查方案的缺陷 |
5.4.1 广告产业经济核算内容与方法的问题 |
5.4.2 广告产业多项统计指标的缺失 |
5.5 广告产业统计调查工作的现实阻碍 |
5.5.1 广告产业统计调查主管单位的矛盾 |
5.5.2 广告产业统计调查主体的乱报问题 |
6 产业统计视角下广告概念的德尔菲研究 |
6.1 德尔菲法与研究过程概述 |
6.1.1 德尔菲法概述 |
6.1.2 德尔菲法应用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6.1.3 产业统计视角下广告概念的德尔菲研究过程 |
6.2 德尔菲三次专家问卷的结果 |
6.2.1 德尔菲第一次专家问卷的结果 |
6.2.2 德尔菲第二次专家问卷的结果 |
6.2.3 德尔菲第三次专家问卷的结果 |
6.3 产业统计视角下广告服务与广告产业界定 |
6.3.1 产业统计视角下广告服务概念界定 |
6.3.2 产业统计视角下广告产业概念界定 |
6.3.3 广告产业统计主体与统计范围的确定 |
7 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设计 |
7.1 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设计的基础及框架 |
7.1.1 标准设计的政策依据:《广告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
7.1.2 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设计的原则及目的 |
7.1.3 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设计的框架 |
7.2 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的初步拟定 |
7.2.1 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的层级结构 |
7.2.2 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各层级的内容拟定 |
7.3 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的最终确定 |
7.3.1 基于专家调查法的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修正 |
7.3.2 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及代码(2011)》 |
7.3.3 广告产业新旧统计分类标准的对比 |
8 基于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的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
8.1 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案方案设计的基础与具体内容 |
8.1.1 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基础 |
8.1.2 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案包含的内容 |
8.2 广告产业总产值与增加值核算 |
8.2.1 广告产业总产值核算方法 |
8.2.2 广告产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
8.3 广告产业投入产出核算 |
8.3.1 广告产业投入产出内容 |
8.3.2 广告产业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
8.4 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及统计调查方法 |
8.4.1 基于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的广告产业统计调查范围确定 |
8.4.2 基于总产值、增加值与投入产出核算的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建构 |
8.4.3 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法 |
8.5 广告产业实际统计调查工作建议 |
8.5.1 促进广告产业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结合 |
8.5.2 促进税务、工商与统计单位工作的协作 |
8.5.3 制定法人单位配合统计调查工作的激励政策 |
9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
9.1 研究总结 |
9.2 研究的缺陷及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1: 广东省广告产业统计报表 |
附录2: 中国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流量表 |
附录3: 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的三级指标释义 |
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核算新框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概念辨析及核算框架设计[J]. 郭韦杉,李国平,王文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1(11)
- [2]基于卫星账户原理的高铁经济宏观效应评价研究[D]. 冒小栋.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我国自然资源核算的实践进展与理论体系构建[J]. 何利,沈镭,张卫民,陶建格,范振林. 自然资源学报, 2020(12)
- [4]绿色GDP核算的理论与方法重构[D]. 童超.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 [5]中国体育卫星账户的编制构想与应用研究[D]. 李燕辉.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2)
- [6]基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目的的资产评估研究[D]. 李雪敏. 中央财经大学, 2020
- [7]增加值贸易视角下绿色贸易利益测度研究[D]. 姜雯昱.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8]中国煤炭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D]. 李晶.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9]美国R&D卫星账户体系:结构、方法和产出测量述评[J]. 尹敬东,李敏.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7(06)
- [10]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与统计调查方案研究[D]. 简予繁.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增加值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论文; 经济指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