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入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

椎间入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

一、棘突间入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银歌,闫康,廖博[1](2021)在《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联合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腰椎椎管减压融合手术主要应用于椎间盘突出、椎体滑脱、椎管狭窄、退行性侧凸畸形等疾病,其效果已经得到临床验证,可分为直接和间接减压融合。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是直接减压融合的代表术式,效果确切,但手术可引起后方稳定结构、肌肉神经损伤,引起人们的担忧。

王润培[2](2021)在《腰椎经棘突后正中椎管切开复位术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外科手术是治疗椎管内疾病的首选方法。经众多学者的积极探索,一种新型的椎板切开方式--经棘突后正中椎管切开复位术被报道应用。该术式可避免对双侧椎旁肌肉及其附着点的损伤,能更为有效的保护脊柱稳定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前景。为满足临床实际应用的需要,本研究拟通过解剖学研究探讨腰椎经棘突后正中椎管切开复位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同时,报道一例我科应用该术式治疗腰椎椎管内肿瘤的典型病例,进一步验证该入路的优势以及临床适用性。方法:选用自愿捐献的新鲜冰冻成人尸体标本9具,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24~68岁。所有标本在实验前均行X线检查排除脊柱畸形、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等。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具新鲜冰冻尸体标本随机分为8、10、12 mm组,每组3例,以相邻两腰椎为目标节段将新鲜冰冻标本的腰椎在体沿棘突后正中切开后,用专用椎板撑开器撑开模拟手术操作,记录手术完成率和脊膜缝合时间。同时,每个宽度组选取一具标本进行术前、术中、术后腰椎CT扫描和三维重建,以观察撑开效果以及有无骨折发生。之后,依次将新鲜冰冻标本的腰椎在体逐个节段沿棘突后正中切开后用专用椎板撑开器撑开至8、10、12mm以测算解剖学参数,包括该手术入路的最大可视角度(∠COD)、椎管底壁最大暴露宽度(CD)和椎管横截面积增加值(△S)。再对手术腰椎标本进行逐节段撑开直至发生骨折,观察并记录各椎体单元在过量撑开时的骨折位置和撑开距离,确认该术式的安全性和安全范围。最后,报道一例我科应用该术式治疗腰椎椎管内肿瘤的典型病例,进一步验证该入路的优势以及临床适用性。结果:在手术模拟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椎板撑开宽度为8mm时,因操作受限,均未能完成手术操作。而当撑开宽度至10 mm和12 mm时,则可以顺利完成椎管内硬脊膜切开、缝合及马尾神经探查等操作;并且12 mm组较10 mm、8 mm组操作自由度更高。10mm、12mm组硬脊膜缝合所需时间分别为13.58 ± 3.40分钟和11.22±2.25分钟,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术前、术中、术后腰椎CT扫描和三维重建观察均未发现椎管骨性结构骨折及关节囊撕裂。同时,不同撑开宽度(8、10、12 mm)对应的可视角度(∠COD)、椎管底壁暴露宽度(CD)和横截面积增加值(△S)随着撑开宽度增大而增大,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腰椎标本逐个节段进行撑开直至发生骨折实验中,我们发现椎管骨性结构发生骨折的椎板撑开宽度为12.34~16.82 mm,平均为14.56± 1.73 mm。其中,椎弓根骨折、椎板骨折、椎体骨折发生率分别为68.89%(31/45)、26.67%(12/45)、4.44%(2/45),以椎弓根骨折发生率最高。报道一例因“腰痛伴右臀部疼痛半年余”腰椎神经鞘瘤患者,于我科行该手术入路治疗,术后患者症状得到缓解,预后良好,无畸形、异常活动等并发症发生;随访CT检查示术区椎板骨缝逐趋于愈合。结论:采用腰椎经棘突后正中椎管切开复位术实施腰椎椎管内手术,具有一定可行性及有效性;椎板撑开宽度10~12 mm是相对安全有效的工作距离,导致骨折的撑开宽度为12.34~16.82mm,可视为该术式安全性的一个参考距离。

陈龙豪[3](2021)在《L3/4、L4/5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差异对针刀入路影响的解剖学观测》文中指出目的:量化针刀经椎间孔外口入路进入椎间孔不同区域的角度和旁开距离以及椎间孔外口相关骨性结构的参数。从多个参数共同分析椎间孔外口相关骨性结构与针刀入路的关联性,总结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因其解剖学特征差异对针刀入路产生的影响。探讨针刀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方案和适用类型范围,为临床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精确的数据理论支撑。方法:选取52套(男27,女25)成人干燥椎体骨骼标本,标本完整无损伤、无腰椎相关疾病记录、无外伤畸形、无手术史、无骨性结构异常。在椎体标本上进行椎间孔区域划分,用电子游标卡和量角器测量L3/4、L4/5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相关参数以及不同分区模拟针刀入路的角度、倾斜度和旁开距离,最后运用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L3/4、L4/5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对针刀入路的影响。结果:1.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参数结果:上、下关节突、横突外缘至后正中线距离以及椎上高度差总体平均距离分别是:L4(22.58±1.86mm、20.59±2.13mm、43.62±2.58mm、47.65±2.12mm),L5(25.72±2.37mm、22.82±2.97mm、45.69±3.53mm、47.90±2.41mm),其节段、性别组间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棘突至椎弓根上切迹的总体平均距离:L4(47.65±2.12mm),L5(47.90±2.41mm),其节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椎间孔各区域针刀入路参数结果:椎间孔入口区、中央区(椎弓根内侧)、中央区(椎弓根外侧)和出口区针刀入路角度总体平均度数分别为:L4(68.51±1.51°、61.71±1.77°、17.68±0.70°、11.56±1.25°),L5(77.94±3.03°、59.76±2.03°、18.21±0.90°、12.12±1.38°);四个测量区针刀入路的总体平均旁开距离分别为:L4(79.38±3.04mm、46.40±1.11mm、18.79±2.02mm、16.57±1.60mm),L5(77.94±3.03mm、46.31±1.49mm、19.73±1.89mm、17.55±1.59mm),节段对比结果表明中央区(椎弓根外侧椎弓根)入路角度和旁开距离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三项入路角度和旁开距离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对比仅椎间孔入口区入路角度和旁开距离参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三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刀上倾角总体平均度数为L4(7.43±0.83°),L5(7.52±1.07°),节段、性别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参数双侧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线性相关分析结果:L4节段男性、女性以及L5节段女性上关节突外缘至后正中线的距离(A)与椎间孔入口区、中央区(椎弓根内侧)、中央区(椎弓根外侧)和出口区的针刀入路旁开距离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双侧);L4节段女性和L5节段女性的下关节突外突至后正中线的距离(B)与椎间孔入口区、中央区(椎弓根内侧)、中央区(椎弓根外侧)和出口区的针刀入路旁开距离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双侧);L4、L5节段横突外缘至后正中线距离参数与针刀入路参数之间相关性较小。结论:1.对腰椎干燥骨骼椎体标本进行观测,可以清晰描述椎间盘突出物在椎间孔不同区域的的分布范围,进一步的规范针刀在椎间孔不同区域的穿刺路径,对针刀操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L4~L5上、下关节突、横突以及棘突骨性结构空间位置相对固定,解剖结构联系紧密,可以作为针刀入路的固有参照物;3.L4~L5上、下关节突横距参数与椎间孔不同分区针刀入路参数关联性较强,可以为针刀入路定位提供数值参考;横突长度与针刀入路参数关联性较弱,对针刀入路参考价值较小。临床中应根据不同个体的上、下关节突的横距来调整针刀入路的穿刺位置,但应注意性别和节段因素的影响;4.L3/4、L4/5椎间孔不同分区针刀入路的相关参数的测量可以为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案设计提供理论数据参考;5.针刀经椎间孔外口入路应注意把控进针的深度和与人体矢状面的夹角,把握不当可能伤及肠管或者椎体前后重要的神经血管。针刀对于椎间孔入口区和中央区(椎弓根内侧区域)的松解,尤其是靠近后正中线的区域的针刀操作应在影像学的指导下进行精准定位操作。

李傲穹,冀全博,王岩[4](2021)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现状和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骨质增生或纤维组织增生肥厚,导致椎管或神经根管的矢状径较正常者狭窄,刺激或压迫由此通过的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1]。虽然椎管狭窄可能是先天存在的,但更加常见的原因是腰椎的退行性改变,因此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2]。

郑越生[5](2020)在《三种不同植骨方法在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腰椎退变性疾病是指一系列因腰椎间盘及关节突软骨和周围韧带退变性病变引起的,以腰腿疼痛为主要症状的脊柱外科疾病的总称。腰椎融合术在退变性疾病治疗广泛应用,已经成为脊柱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手段。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融合术,其在保留脊柱后侧韧带复合结构的同时,又不会损伤椎管内神经组织。其临床采用的椎间融合方法有所不同,主要有自体髂骨+融合器、自体椎板关节突骨+融合器、同种异体骨+融合器,关于这几种植骨来源对疗效的影响,未见报道。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植骨方法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手术治疗单一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月间,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TLIF手术治疗109例单一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植骨方法不同分为:自体髂骨+融合器(A组,42例)、自体椎板、关节突骨+融合器(B组,38例)、同种异体骨+融合器(C组,29例)。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比较三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椎间融合率、疼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等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A组椎间融合率均高于B组、C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12个月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三组患者的VAS、JO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3、6、12个月,三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术后3个月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术后6、12个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3、6、12个月,三组患者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组内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三种不同植骨方法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均为有效的手术方式,三者近期疗效满意。术后3个月自体髂骨融合组的椎间融合率高于自体椎板关节突骨融合组、同种异体骨融合组,6个月后三组间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

陈飞飞[6](2020)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脊柱领域常见病、多发病,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后,我们往往会采取开放手术的治疗方式。腰椎后路融合手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经典手术方式之一,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临床实践表明,腰椎融合固定术可有效改善脊柱的失平衡状态,维持手术节段的稳定性,促进椎间隙的融合。但是,坚强的内固定会使病变节段原有活动度减少,相邻节段代偿性增加运动幅度,进而引起相邻节段椎间盘、小关节应力分布异常,加速相邻节段退变。与此同时存在的创伤大、出血多、花费高、恢复时间长、术后残留下腰痛等缺点,不容小视。当今,脊柱手术整体向微创方向发展,从最开始的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到目前从韩国引进的大热的UBE技术,这些技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脊柱微创的发展,同样也存在“假微创、真开放”、“大通道、多通道”、“多切口、大切口”、“减压、融合与固定独立分开、各自为战”、“需要全麻或者硬膜外麻醉方式”、“术中需要变换手术体位”、“开放大cage,不能撑开、不能固定”等特点。针对目前脊柱微创领域的技术现状,我们课题组设想能否根据胸椎根外固定的思路、启示,借助于目前的脊柱微创内镜技术,借鉴颈椎零切迹钢板、可膨胀椎间融合器的设计灵感,发明一种手术技术或者匹配的脊柱微创器械,在目前常规椎间孔镜单一 7.5mm通道下通过安全三角(kambin’s triangle),完成腰椎间减压、融合、固定三大任务的一站式完成,减少手术创伤,实现真正意义的微创技术。目的:1、受到胸椎椎弓根根外固定的启示,我们创造性的提出了通过Kambin’s三角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通过影像解剖、神经影像学的测量、评估,评价其解剖可行性及神经安全性。2、为下一步研发新技术相关的脊柱微创器械(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提供解剖学参数,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方法:1、早期对45具胸椎干骨标本进行测量,重点测量椎弓根-肋骨复合体中骨性结构间的相互关系,即测量横突中线与椎体的解剖对应关系、横突与椎弓根的解剖关系、横突与肋骨的解剖关系以及椎弓根与肋骨的解剖关系。得到启发,是否可寻找腰椎椎弓根根外固定的新方法,即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2、为证实该技术的解剖可行性,分别收集山东省立医院60名(男性22人,女性38人)进行腰椎CT扫描的志愿者,将扫描信息传至GEAW4.4工作站。测量腰椎体后角(P点)到对侧前角相应靶点(A:对侧前中1/3中点;B:对侧前中点;C:对侧中中点;D:对侧前中1/3上点;E:对侧前上点;F:对侧中上点)的距离及各径线分别在矢状位、横断位与相应椎体终板平行线的夹角(a1、a2、a3、b1、b2、b3、c1、c2、c3),并做统计学分析。3、该技术的入路是经由安全三角来实现的,安全三角区域能否为该技术提供技术可行性,不对硬膜囊/行走神经根、出口神经根产生损害。对60名志愿者(男性27人,女性33人)在山东省立医院接受腰椎MR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数据上传至飞利浦(Achieva 1.5 T MR)工作站。预设三个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工作靶点(P1、P2、P3),分别测量它们在冠状位、矢状位上到达出口神经根、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上下终板平面出口神经根到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并做统计学分析。4、新技术的实现对脊柱微创(经皮椎间孔镜下)器械提出了迫切需求。我们根据新技术特点设计了一款可在单一常规7.5mm套筒下实现减压、融合与固定一站式完成的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同时对此款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进行有限元分析,间接评估其临床效用。结果:1、男女标本解剖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横突与椎弓根的解剖关系,横突中线位于椎弓根上、下边界的范围内。横突中线在T6[(1.36±1.20)mm]和T7[(0.82±1.01)mm]处更接近椎弓根中线。横突中线在T11[(4.96±0.89)mm]和T12[(5.09±0.99)mm]处远离椎弓根中线。横突中线至椎弓根上缘的距离由T1[(4.32±1.28)mm]逐渐增大至T12[(12.31±1.03)mm]。横突中线至椎弓根下缘的距离由T1[(-6.60±1.02)mm]逐渐减小至T12[(-1.87±1.02)mm]。横突中线位于T1至T9椎弓根下缘上方约4mm处。横突中线位于T10到T12椎弓根下缘约1-2 mm。为了研究横突与肋骨的解剖关系,肋骨在胸横突的前外侧从T1到T8重叠。但是肋骨在T9到T12的横突中有一小部分重叠。横突与肋间重叠高度由T1[(5.32±1.08)mm]到 T12[(0.31 ±0.66)mm]先增大后减小,在T5[(10.92±1.22)mm]处达到最大值。对于横突与椎体的相对位置,横突中线对应于椎体上1/3或中1/3的下半部分。横突中线至椎体上缘的距离由T1[(4.99±0.65)mm]逐渐增大至T12[(10.11±1.43)mm]。横突中线到椎体下缘的距离由 T1[(10.17±1.36)mm]到 T12[(9.18±0.93)mm]先增大后减小,在T5[(11.96±0.91)mm]处达到最大值。椎体横突中线到椎体中线的距离变化不大,在2mm-4mm之间波动。在椎弓根与肋骨的解剖关系上,椎弓根在前外侧T1-T6之间完全重叠,在T7-T9之间大部分重叠(约4/5)。但从T10到T12,肋骨部分重叠(约3/4)。椎弓根与肋骨重叠高度由T1[(6.12± 1.18)mm]到T12[(3.90± 1.04)mm]先升高后降低,在T5[(11.12±1.22)mm]时达到最大值。2、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过程中各路径可分为两组,中份组中,PC路径最短,PA路径和PB路径差距不大(P=0.123),无统计学意义。全长组中,PF路径最短,PD路径和PE路径差距不大(P=0.177),无统计学意义。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各路径从L1到S1整体呈现依次增大趋势,其中以PA路径、PD路径最明显,PB路径、PE路径次之;PC路径、PF路径先增大后减小。PE为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最理想的路径,其上行路径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L3处到达最高;其下行路径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L5处下降最低。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各路径在矢状位上的夹角a1、a2、a3、b1、b2、b3以及横断位上的夹角c1、c2、c3差异较大(P=0.000),有统计学意义;即 a1>a2>a3、b1>b2>b3、c1<c2<c3。矢状位下行路径的角度中b1、b2、b3变化明显且一致,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均在L3处最小,S1处最大;矢状位上行路径的角度中a1、a2变化一致,呈现增大趋势,a3先减小后增大,在L4处最小,L5处最大。横断位路径角度中c1、c2、c3变化一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其中cl、c2在L2处最大,c3在L3处最大,均在S1处最小。3、在L1/2-L5/S1各节段,各靶点(P1,P2,P3)到同侧出口神经根、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c1、c2、c3、c4、c5、c6双侧配对t检验p值均大于0.05;同节段各靶点双侧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将双侧合并进行均值的计算。c1、c2、c3、c4、c5、c6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自L1/2逐渐增大,L4/5最大,后L5/S1稍减小。随着靶点P1,P2,P3沿着椎间盘后缘水平中线向外侧移动,到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逐渐增大、到出口根的距离逐渐减小。靶点P1到出口根的距离明显大于到硬膜囊/行走根的距离,二者相差约1-3mm;靶点P3到出口根的距离明显小于到硬膜囊/行走根的距离,二者相差约1-3mm;而靶点P2到出口根的距离和到硬膜囊/行走根的距离各节段相差不大,均数相差均在1mm以内。上、下终板平面水平出口神经根到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d1、d2均逐渐增大(P<0.0001),且下终板平面数值均大于上终板平面(P<0.05)。各节段分别在上下终板平面左右两侧数值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6)。在L1/2-L5/S1各节段,各靶点(P1,P2,P3)切面水平上、下位椎体后下、上角投影点到出口神经根的距离s1、s2、s3、s4、s5、s6双侧配对t检验p值均大于0.05;同节段双侧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将双侧合并进行均值的计算。矢状位上,随着靶点(P1,P2,P3)切面的外移,s1,s3,s5逐渐减小,即s1>s3>s5;s2,s4,s6逐渐减小,即s2>s4>s6;在各个节段,均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L1/2节段最小,L5/S1节段最大。4、我们根据新技术对于脊柱微创器械的迫切需求,早期设计了四项专利(两项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分别是:一种自导向撑开镜下可固定椎间融合器、一种自导向四面可撑开镜下植骨椎间融合器、一种可自控保护神经血管的腰椎间孔镜工作套筒、一种自导向可镜下植骨椎间融合器。5、建立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有限元模型,导入Abaqus 6.14-4软件中进行有限元分析。Model A(8mm融合器)共有223281个节点551584个单元,ModelB(10mm融合器)共有223413个节点552141个单元,Model C(12mm融合器)共有223507个节点552497个单元。约束L5椎体下表面的自由度为0,在L4椎体上表面向终板施加负荷为400N的垂直于水平面压力模拟正常人腰椎承载重力,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的方向上分别施加7.5Nm的纯扭矩,分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和左右侧曲等6种运动状态加载。记录不同手术模型中椎体、固定螺钉、融合器的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值。结论:1、胸椎椎弓根-肋骨复合体是一个三维解剖结构。椎弓根、横突、肋骨不在同一平面上,在不同节段中相对位置不同。椎弓根-肋骨复合体螺钉固定在解剖学上是可行的,可作为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有效补充。2、经Kambin’s三角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即PET0FPC技术)具有解剖可行性,同时为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的设计和制作提供解剖学参数。3、Kambin’s三角可作为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的工作区域,但实际安全区域比理论上的范围要小。椎弓根中内1/3纵垂线与椎间盘后缘水平中线的交点(P2)为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最优“靶点”。实现脊柱内镜下单一通道彻底减压、融合固定一站式完成,具有神经安全性。4、以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为代表的一系列相应的脊柱微创(经皮椎间孔镜下)器械被设计研发出来,其中四项专利申请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其他专利正在积极申报过程中。5、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从有限元分析工程力学中表明,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承受人体腰椎活动的负荷,并且不会破坏邻近终板造成融合器沉降,能够很好的实现椎间融合。

卢明毅[7](2020)在《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比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及腰椎后路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脊柱内镜技术的操作要点、适应症及优点,为今后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及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疼痛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对照组采用腰椎后路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术。术前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狭窄分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比较。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观察组、对照组手术前、术后7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分别采用VAS、JOA以及ODI进行评分,并采用改良Mac 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疗效。通过统计学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1)观察组的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7天、1个月及术后3个月随访的VAS疼痛评分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7天、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随访,VAS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后7天、1个月及术后3个月随访的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7天、1个月及术后3个月随访的JOA评分均低于同时间段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术后7天、1个月及术后3个月随访的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7天、1个月及术后3个月随访的ODI评分均低于同时间段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两组均未出现硬膜囊破裂,观察组术后出现3例下肢麻木、无力,对照组术后出现2例切口感染。(6)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改良Mac Nab疗效评定结果显示观察组优良率达89.29%,对照组优良率达82.14%,但两组改良Mac Nab疗效评定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经皮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及腰椎后路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术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上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既能减轻患者的疼痛,也可以提高患者的腰部功能及生活质量,使患者回归日常生活及工作状态;(2)经皮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显着,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杜文杰[8](2020)在《内镜下改良全椎板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引起的血管神经受压,从而导致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它作为引起老年人腰痛、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临床上对于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争议不断,过去人们认为,腰椎管狭窄症主要是由退行性病因所致,它病程长,发展慢,应用保守治疗常常达不到去除病因的目的,故提倡早期手术治疗。随着人们对腰椎管狭窄症的进一步认识,以及诸多学者的大量临床试验研究,我们认为,手术之前先行一段时间的规范保守治疗是有必要的,若保守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时,则建议行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发展起自十九世纪80年代,由一位名叫Lane的医生对患有马尾神经综合征的病人实施的腰椎板减压手术。后来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全椎板切除术才渐渐成熟,成为了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最经典的术式,直至目前,还广为临床应用。确实,全椎板切除术作为一种开放性手术,可彻底减压神经,缓解病人的痛苦。但是,随着对它的大量临床试验的研究,以及生物力学对脊柱医学的不断伸入,人们发现,全椎板切除术由于损伤了大量腰椎后柱结构和组织而引起了众多的并发症。为了减少并发症,不断有医生尝试新的术式去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一时间脊柱医学界百花齐放。但据目前的文献综述解释,尚无一种手术方式可以作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于是,寻找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成了脊柱外科不可攻克的难点。二十世纪90年代,内镜技术开始蓬勃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外科手术的新的治疗手段--微创技术。微创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很多优点,如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和恢复快等,也广受患者欢迎。本研究组结合微创理念设计了一种内镜下全椎板成形术的改良术式,与各位脊柱外科同仁一同分享。目的分享内镜下改良全椎板成形术的手术方法,并探讨其在治疗症状性腰椎管狭窄时的早期疗效。方法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受了内镜下改良全椎板成形术的22位腰椎管狭窄病人,其中包括8名男性和14名女性,平均年龄59.3±9.6岁。22位患者均接受1至2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8.3个月,其中有9位患者于随访一年后失访。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患者22例,平均跛行距离 339±130m。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1年到2年不等,平均随访时间18.3个月。术中出现一例硬膜损伤,术后复查见一例回植椎板未牢固融合,未见其它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与术前腰痛和下肢痛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内镜下改良全椎板成形术在治疗症状性腰椎管狭窄时,疗效确切,操作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刘郁林[9](2019)在《电针刺激委中、承山穴用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改良TLIF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应用电针刺激委中、承山穴用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改良TLIF术后围术期镇痛的疗效。【方法】:取自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初次行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改良TLIF的术后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由经验丰富的同一位主任医师主刀,手术方式相同,术后第一天常规口服塞来昔布200mg每天两次每次一粒,试验组在术后第24小时开始每天予以电针穴位刺激双侧承山、委中穴位镇痛,刺激强度设置为5m A,频率采用2-100Hz疏密波,时间为30min,共治疗五天,分别在术后24小时,术后48小时,术后1周统计患者VAS及JOA数据,评估患者疼痛指数及功能障碍指数,对照组在术后24小时后不做处理作为空白对照,两组患者在必要时可追加镇痛药物。以VAS评分作为主要疗效指标。【结果】:1.治疗前对照组与试验组的VAS评分及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24小时两组的VAS评分及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48小时试验组的VAS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48小时两组之间的JO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一周,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相比,VAS评分与JOA评分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在术前与术后24小时、术后24小时与术后48小时、术后48小时与术后1周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两组术前与术后24小时、术后24小时与术后48小时、术后48小时与术后1周的VAS评分有显着性的不同。5.两组的JOA评分,在术前与术后24小时、术后24小时与术后48小时、术后48小时与术后1周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术前与术后24小时、术后24小时与术后48小时、术后48小时与术后1周的JOA评分有显着性的不同。6.通过重复测量组间方差分析可知,组别方差分析的P<0.05,组间差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组别因素对VAS评分和JOA评分有影响,即试验组和对照组VAS评分和JOA评分的变化是不同的。7.追加镇痛药物:术后试验组共有2例追加镇痛药物,其中1例发生在术后第24-48小时,1例发生在术后0-24小时。术后对照组共有4例追加镇痛药物,其中3例发生在术后第24-48小时,1例发生在术后0-24小时。8.不良反应及脱落情况: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出现,无消化道出血等药物不良反应,试验组患者无皮下血肿、无晕针等不良反应。病例均在患者住院期间收集,无脱落情况。【结论】:电针穴位刺激双侧委中、承山穴用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改良TLIF术后镇痛短期内可以减轻患者术后腰部疼痛,且能够降低术后追加镇痛药使用率,不良反应较少。

饶远森[10](2019)在《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经皮置钉联合单侧开窗跨顶减压术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骨科微创技术,经皮置入椎弓根螺钉,同时联合单侧椎板开窗对侧跨顶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管双侧侧隐窝狭窄并不稳症(以下称双侧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并观测其疗效。旨在寻找一种新的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的手术方法,最大程度地减少组织损伤,维护脊柱后方结构的稳定性。方法:选择经过系统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明显改善的双侧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采取经皮微创置钉联合单侧开窗对侧跨顶减压术,对照组60例分为两个亚组即对照1组及对照2组(每个亚组30例),对照1组行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联合双侧半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对照2组行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联合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同时三组均行病变间隙植骨融合治疗。术前对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节段、病程之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记录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术后伤口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对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手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14天、术后3个月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腰腿痛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功能评分,并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疗效。通过统计学对比分析确定观察组是否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结果:(1)三组患者均进行有效随访,并无脱落患者。治疗前,三组间VAS腰腿痛评分、OD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之间具有可比性。(2)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观察组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术中透视次数观察组多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三组均有伤口愈合欠佳情况发生,其中观察组有1例,对照1组有3例,对照2组有2例。观察组神经损伤1例,对照1组、对照2组均无神经损伤病例。三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者术后1天、3天、14天及术后3个月随访的VAS腰痛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术后3天、术后14天的VAS腰痛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但三组之间术后1天、术后3个月的VAS腰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三组患者术后1天、3天、14天及术后3个月随访的VAS腿痛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术后3天的VAS腿痛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但三组之间术后1天、术后14天及术后3个月的VAS腿痛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三组患者在术后14天、术后3个月随访的ODI评分较术前、术后1天及术后3天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但三组患者在术后1天及术后3天随访的ODI评分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4天随访ODI评分在三组患者之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但ODI评分在术后3个月随访在三组患者之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三组术后3个月随访的改良MacNab疗效评定均有较高的优良率,观察组达90%,对照1组达83.33%,对照2组达86.67%,但三组之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置钉联合单侧开窗对侧跨顶减压术、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联合双侧半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及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联合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均有满意的疗效。经皮微创置钉联合单侧开窗对侧跨顶减压术在改善患者疼痛方面更加快速、有效。经皮微创置钉联合单侧开窗对侧跨顶减压术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微创置钉等优点,是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二、棘突间入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棘突间入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联合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单纯OLIF技术(Stand-alone OLIF)应用
2 后入路内固定
    2.1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2.2 皮质骨轨迹螺钉
    2.3 关节突内固定
    2.4 棘突间内固定
3 斜外侧入路内固定
    3.1 侧方钉棒内固定
    3.2 侧方钉板内固定
    3.3 一体化融合器
    3.4 多种内固定方式联合应用探索
4 总结与展望

(2)腰椎经棘突后正中椎管切开复位术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设备及仪器
    2 实验标本
    3 实验方法
        3.1 总体设计思路
        3.2 模拟手术操作
        3.3 解剖观察与测量
        3.4 腰椎撑开断裂实验
    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1 模拟手术操作
    2 解剖观察与测量
        2.1 不同撑开等级下椎管最大可视角度[∠COD(°)]的比较
        2.2 不同撑开等级下椎管底壁最大暴露宽度[CD(mm)]的比较
        2.3 不同撑开等级下椎管横截面积增加值[△S(mm2)]的比较
    3 腰椎撑开断裂实验
    4 腰椎经棘突后正中椎管切开复位术的临床应用(附典型病例1例)
        4.1 病史资料
        4.2 手术过程
        4.3 术后及随访
第四章 讨论
    1 腰椎、腰椎椎管内肿瘤特点
    2 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现状
    3 椎板切开复位技术在椎管内肿瘤中的应用
    4 正中腰椎椎管切开复位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5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多节段椎管内肿瘤的诊治、手术入路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L3/4、L4/5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差异对针刀入路影响的解剖学观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资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1.1 实验标本
        1.2 器械材料
    2 研究方法
        2.1 测量指标
        2.2 测量方法
        2.2.1 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相关参数测量方法
        2.2.2 椎间孔各分区模拟针刀入路相关参数测量方法
        2.3 研究内容
        2.4 统计学方法
        2.5 数据测量和误差
        2.6 测量指标的选择及其临床应用可行性
        2.6.1 针刀入路选择以腰椎横突根部作为固定参考标志
        2.6.2 腰椎节段的选择
        2.6.3 腰椎椎间孔周围骨性结构测量对象的选择
        2.6.4 椎间孔各分区针刀入路相关参数测量设计
        2.6.5 椎间孔分区与LDH分型的联系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结果
        1.1 腰椎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相关参数统计结果
        1.1.1 上关节突外缘到后正中线的距离统计结果
        1.1.2 下关节突外缘到后正中线的距离统计结果
        1.1.3 横突外缘至后正中线的距离统计结果
        1.1.4 棘突至椎上切迹垂直距离统计结果
        1.1.5 椎上高度差统计结果
        1.2 椎间孔各分区针刀入路参数统计结果
        1.2.1 椎间孔入口区针刀入路角度统计结果
        1.2.2 椎间孔入口区针刀入路旁开距离统计结果
        1.2.3 椎间孔中央区(椎弓根内侧)针刀入路角度统计结果
        1.2.4 椎间孔中央区(椎弓根内侧)针刀入路旁开距离统计结果
        1.2.5 椎间孔中央区(椎弓根外侧)针刀入路角度统计结果
        1.2.6 椎间孔中央区(椎弓根外侧)针刀入路旁开距离统计结果
        1.2.7 椎间孔出口区针刀入路角度统计结果
        1.2.8 极椎间孔出口区针刀入路旁开距离统计结果
        1.2.9 上倾角度统计结果
        1.3 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参数与针刀入路参数之间线性相关分析
        1.3.1 L4 节段男性各参数之间相关性检验结果
        1.3.2 L4 节段女性各参数之间相关性检验结果
        1.3.3 L5 节段男性各参数之间相关性检验结果
        1.3.4 L5 节段女性各参数之间相关性检验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针刀治疗LDH的概况及机制探讨
        1.1 针刀治疗LDH的概况
        1.2 针刀治疗LDH的机制探讨
    2 针刀治疗LDH常见部位的选择以及操作特点
        2.1 针刀在横突点的操作
        2.2 针刀在棘突点的操作
        2.3 针刀在关节突关节的操作
        2.4 针刀在局部以及疼痛反应点的操作
        2.5 针刀在椎间孔外口的的操作
    3 区域划分在LDH针刀治疗的作用
    4 腰椎椎间孔韧带与在针刀治疗LDH中的作用
    5 实验结果分析
        5.1 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参数分析
        5.1.1 上、下关节突参数分析
        5.1.2 横突参数分析
        5.1.3 棘突至椎上切迹的垂直距离和椎上高度差参数分析
        5.2 椎间孔不同分区模拟针刀入路相关参数分析
        5.2.1 针刀入路上倾角参数分析
        5.2.2 椎间孔入口区模拟针刀入路参数分析
        5.2.3 椎间孔中央区模拟针刀入路参数分析
        5.2.4 椎间孔出口区模拟针刀入路参数分析
        5.3 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参数与针刀入路参数相关性分析
    6 针刀经椎间孔外口入路治疗LDH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7 小结
    8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现状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椎管减压术
    1.传统开放式椎板切除:
    2.微创入路减压:
    3.内镜下减压:
二、腰椎融合术
    1.PLIF:
    2.TLIF:
    3.OLIF:
    4.LLIF / XLIF:
三、棘突间装置 (interspinous process device,IPD)
四、总结与展望

(5)三种不同植骨方法在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腰椎退变性疾病的非手术治疗
    二、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治疗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2.1 三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三组患者的术后椎间融合率比较
    2.3 三组患者的预后广义估计方程检验结果
    2.4 三组患者手术前、后VAS、JOA评分比较
    2.5 典型病例
讨论
    3.1 脊柱内固定器械的选择
    3.2 椎体间融合术入路的选择
    3.3 椎间融合器的选择
    3.4 椎间植骨方法的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TLIF技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6)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椎弓根-肋骨复合体中骨性结构间的解剖关系研究及启示
    前言
    1.1 材料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1.5 启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的影像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附图表
    REFERENCES
第三部分 经Kambin's三角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神经影像学评估
    前言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结论
    附图表
    References
第四部分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相应的一系列脊柱微创器械的研发
    前言
    专利简介
第五部分 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经Kambin's三角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前言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5.4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六部分 综述: 腰椎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课题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1
外文论文2

(7)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2.1 研究时间、地点及对象
        2.2 诊断标准、纳入及排除标准
        2.2.1 诊断标准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3 治疗方法
        3.1 研究分组
        3.2 观察组手术方法
        3.3 对照组手术方法
        3.4 术后处理
    4 术后效果观察
    5 疗效评定指标
        5.1 VAS评分
        5.2 JOA评分
        5.3 ODI评分
        5.4 改良Mac Nab临床疗效判定
    6 统计学处理方法
第二章 结果分析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2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资料比较
    3 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
    4 两组患者JOA功能评分比较
    5 两组患者ODI功能评分比较
    6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评价
    7 术后3 个月随访时改良Mac Nab疗效评定
第三章 讨论
    1 腰椎管狭窄症“椎管减压术”与祖国医学“从督论治”理论的相关性研究
    2 现代医学对腰椎管狭窄症的认识
        2.1 腰椎管狭窄症的病理机制
        2.2 腰椎管狭窄症的解剖分型
        2.3 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诊断
    3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在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3.1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的特点、适应症及并发症
        3.2 显微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在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3.3 显微内窥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在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3.4 脊柱内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在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3.4.1 脊柱内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3.4.2 脊柱内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的手术要点分析
        3.4.3 脊柱内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的适应症及优点
    4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腰椎管狭窄症微创术式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研课题

(8)内镜下改良全椎板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腰椎管狭窄症的历史与现状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9)电针刺激委中、承山穴用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改良TLIF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病例筛选
    1.3 病例的分组和处理
    1.4 疗效评价指标
    1.5 随访时间
    1.6 统计学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1.7 技术路线图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性别对比
    2.2 两组患者年龄对比
    2.3 两组患者病程对比
    2.4 两组患者间歇性跛行最大行走距离对比
    2.5 不同时间段试验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对比结果
    2.6 试验组与对照组VAS评分随访趋势
    2.7 不同时间段试验组与对照组JOA评分对比结果
    2.8 试验组与对照组JOA评分随访趋势
    2.9 VAS评分主体内对比检验结果
    2.10 JOA评分主体内对比检验结果
    2.11 组间差异
    2.12 追加镇痛药物情况对比
    2.13 两组患者JOA改善指数对比
    2.14 总结
    2.15 病例脱落及试验完成情况
    2.16 不良事件
3 讨论
    3.1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生和治疗
    3.2 腰椎术后围术期疼痛的原因
    3.3 腰椎术后镇痛的治疗
    3.4 疼痛与经络学说
    3.5 穴位的选取
    3.6 针刺镇痛原理
    3.7 关于研究结果的讨论
4 结论
5 本试验的不足及展望
附录
    附录1 电针针刺点示意图
    附录2 Case Report Form
    附录3 知情同意书
    附录4 参考文献
    附录5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综述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10)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经皮置钉联合单侧开窗跨顶减压术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时间、地点及对象
    1.2 诊断标准、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3.1 研究分组
        1.3.2 相关设备材料
        1.3.3 观察组手术方法
        1.3.4 对照1组手术方法
        1.3.5 对照2组手术方法
        1.3.6 术后处理
    1.4 术后效果观察
    1.5 疗效评定指标
        1.5.1 VAS评分
        1.5.2 ODI评分
        1.5.3 改良MacNab临床疗效判定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三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分析
    2.2 三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资料比较
    2.3 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2.4 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的VAS腰痛评分比较
    2.5 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的VAS腿痛评分比较
    2.6 三组患者术后ODI评分比较
    2.7 三组患者术后3 个月随访时改良MacNab疗效评定
    2.8 病例分析
3 讨论
    3.1 关于双侧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的中医认识
    3.2 现代医学对双侧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的认识
        3.2.1 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的定义、腰椎管的基础解剖及腰椎管狭窄症的分型
        3.2.2 双侧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的临床表现
        3.2.3 双侧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的病理及发病机制
    3.3 双侧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的治疗
        3.3.1 保守治疗
        3.3.2 手术治疗
    3.4 对照组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的特点
    3.5 经皮微创置钉联合单侧开窗对侧跨顶减压术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的机理
    3.6 经皮微创置钉联合单侧开窗对侧跨顶减压术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的特点
    3.7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四、棘突间入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联合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研究进展[J]. 王银歌,闫康,廖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21(07)
  • [2]腰椎经棘突后正中椎管切开复位术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D]. 王润培. 扬州大学, 2021(02)
  • [3]L3/4、L4/5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差异对针刀入路影响的解剖学观测[D]. 陈龙豪.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4]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现状和研究进展[J]. 李傲穹,冀全博,王岩.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21(02)
  • [5]三种不同植骨方法在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研究[D]. 郑越生.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6]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可行性研究[D]. 陈飞飞. 山东大学, 2020(11)
  • [7]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D]. 卢明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内镜下改良全椎板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D]. 杜文杰. 郑州大学, 2020(02)
  • [9]电针刺激委中、承山穴用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改良TLIF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D]. 刘郁林.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经皮置钉联合单侧开窗跨顶减压术的疗效研究[D]. 饶远森.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椎间入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