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蟹人工繁育技术─4:河蟹卵冷冻保存技术

关于河蟹人工繁育技术─4:河蟹卵冷冻保存技术

一、关于河蟹人工育苗的技术──之四:河蟹抱卵蟹低温保存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世会[1](2020)在《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挖掘、养殖性能和品质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绒螯蟹(Eriocheir sensu stricto),又称河蟹或大闸蟹,是东亚地区土着且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蟹类之一。尚不清楚不同水系野生绒螯蟹种质遗传特性,人工养殖条件下的养殖性能和品质特性。因此本文比较了不同水系野生绒螯蟹的遗传多样性,在相同/相似的养殖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水系绒螯蟹的养殖性能、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差异,以期为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挖掘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 长江、瓯江、闽江和南流江水系野生绒螯蟹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采用分子标记和线粒体COI标记分析了长江、瓯江、闽江和南流江水系野生绒螯蟹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结果表明:四水系野生群体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介于0.7827~0.8580之间,香农信息指数I介于2.0722~2.4088之间;单倍型多样性h介于0.52101~0.87097之间,核苷酸多样性π介于0.00139~0.02796之间,四水系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较高。不论是微卫星还是线粒体标记分析,南流江种群与长江、瓯江和闽江种群均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瓶颈效应分析表明在符号检测和Wilcoxon符号检验的SMM模型下,四水系绒螯蟹种群均经历了瓶颈效应;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南流江种群独立于长江、瓯江和闽江种群。综上,通过微卫星和线粒体COI标记分析,四水系野生绒螯蟹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程度与地理距离相一致,瓯江和闽江种群更接近长江种群,而与南流江种群遗传距离较远。本研究为绒螯蟹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2. 辽河、长江、瓯江和闽江水系绒螯蟹F1养殖性能比较通过养殖实验和解剖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评估了辽河、长江、瓯江和闽江水系绒螯蟹F1在扣蟹阶段生长性能、早熟率、成活率、产量和饲料系数,成蟹阶段生长性能、生殖蜕壳、性腺发育、成活率、产量和饲料系数。结果表明:(1)在扣蟹养殖阶段,四水系扣蟹的平均体重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终体重以长江扣蟹最高。8-10月和10-11月四水系扣蟹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辽河扣蟹无早熟个体,其余三水系扣蟹存在一定早熟率,且差异显着(P<0.05)。辽河扣蟹成活率和产量最高,饲料系数最低,而闽江扣蟹成活率和产量最低,饲料系数最高。(2)在成蟹养殖阶段,生长前期(3-7月)辽河蟹平均体重最高,生长后期(9-11月)长江蟹平均体重最高。3-5月和7-9月闽江蟹的WGR和SGR略高于辽河蟹和长江蟹。9月末雌体全部完成生殖蜕壳,而雄体则持续到10月。9-11月闽江蟹性腺指数GSI增量最高,但11月长江蟹GSI最高。长江蟹成活率和产量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就终体重分布而言,长江雌体大规格(≥150.00 g/只)比例最高,辽河雄体大规格(≥200.00 g/只)比例最高,但不同水系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综合判断,在长江流域长江蟹养殖性能最优,闽江蟹性腺发育最晚,但性腺发育速度较快。这些研究结果将为绒螯蟹种质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3. 中华绒螯蟹1龄性早熟自交和1龄性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F1养殖性能及可食率比较本研究构建了1龄性早熟自交家系(PI)和1龄性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家系(PHN),综合评估其养殖性能和可食率。结果表明:(1)在扣蟹养殖阶段,PI组F1扣蟹平均体重始终大于PHN组;PI组F1雌体的WGR、SGR和早熟率均高于PHN组,雄体则较低,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PI组F1雌体成活率显着低于PHN组(P<0.05),雄体略低于PHN组;PHN组总产量较高,但无显着差异(P>0.05)。扣蟹终体重呈正态分布,3.00~8.99 g终体重扣蟹比例较高。(2)在成蟹养殖阶段,生长前期(3-5月)PI组平均体重低于PHN组,生长后期(7-9月)则以PI组为高;3-5月和7-9月PHN组F1WGR和SGR均高于PI组,而5-7月则以PI组为高;PI组F1生殖蜕壳和性腺发育略早于PHN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总体来看,PI组F1成活率和产量均高于PHN组,但饲料系数显着低于PHN组(P<0.05);PHN组F1体重<125.00 g和≥250.00 g的成蟹百分比较高,两组体重<125.00g的成蟹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就总可食率TEY而言,PI组F1TEY高于PHN组;就肥满度CF而言,PI组F1雌体高于PHN组,雄体则较低,但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综上,1龄早熟自交组F1具有扣蟹平均体重大、早熟率略高,成蟹生殖蜕壳较早、成活率和产量高的特点;而1龄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组F1则具有扣蟹成活率和产量高,成蟹生殖蜕壳略晚、饲料系数低的特点。4. 辽河、长江和闽江水系人工养殖绒螯蟹成蟹品质比较采用养殖实验、解剖、生化组成分析、脂肪酸分析和游离氨基酸分析等方法,系统地比较了辽河、长江和闽江水系人工养殖绒螯蟹成蟹的肥满度、总可食率、可食组织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1)除三水系雌体GSI和雄体CF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外,HSI和MY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三水系绒螯蟹成蟹常规营养组成较为相近,除雌体肝胰腺中粗蛋白,雄体性腺中水分和总脂,肝胰腺中总脂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外,其余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3)在相同/相似的养殖条件下,辽河种群雌体肝胰腺和性腺中C22:6n3(DHA)、C20:5n3(EPA)、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和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均显着高于长江和闽江种群(P<0.05);长江种群雌体肌肉中C18:2n6、C20:2n6以及则要显着高于辽河和闽江种群(P<0.05);闽江种群雌体肌肉中DHA、雄体EPA和HUFA显着高于辽河和长江种群(P<0.05)。(4)辽河种群雄体性腺中牛磺酸Tau、色氨酸Trp和雌体肌肉中苏氨酸Thr显着高于长江和闽江种群(P<0.05);长江种群雌体肌肉中丙氨酸Ala显着高于辽河和闽江种群(P<0.05);闽江种群雌体性腺中天冬酰胺Asn、丝氨酸Ser、异亮氨酸Ile和雄体肌肉中谷氨酰胺Gln均显着高于辽河和长江种群(P<0.05)。性腺中主要呈味氨基酸为谷氨酸Glu和精氨酸Arg,肌肉主要呈味氨基酸为Glu、甘氨酸Gly、Ala和Arg。综上,三水系成蟹可食组织中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较为接近,但不同水系间DHA、EPA等脂肪酸和Tau、Trp、Thr等游离氨基酸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这可能与种质遗传特性有关。

赵莉[2](2016)在《暂养海捕日本蟳“牛奶病”病原初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舟山暂养的海捕日本蟳连续发生规模性死亡事件,病蟹的血淋巴液呈乳白色牛奶状,与先前报道的梭子蟹“牛奶病”症状相似。为探索日本蟳“牛奶病”的病因,本论文从病理观察、病原分离鉴定、免疫指标检测等方面对日本蟳“牛奶病”展开研究,结果如下:临床症状和组织病理观察:(1)发病的日本蟳摄食停止、行动迟缓,打开背部甲壳,血淋巴液由正常的蓝青色变为牛奶状乳白色,无法正常凝固;(2)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发现,病蟹的肝胰腺、鳃、肌肉和心肌组织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变,具体表现为:细胞肿胀、变性甚至坏死,部分细胞的细胞核固缩、碎裂或溶解消失,基膜破裂,细胞界限模糊;(3)电镜观察:在病蟹的血淋巴液、肝胰腺、鳃、心脏等组织中均存在大量杆状病毒,直径大小约200-300nm,形状类似白斑病毒。将通过密度梯度离心从病蟹血淋巴液中分离提纯到的病毒,电镜负染也可见相似的杆状病毒。病原分离鉴定:(1)显微观察:未见明显的寄生虫感染;(2)细菌分离:病蟹血淋巴液及肝胰腺在细菌培养板TSA及TCBS划线培养,未分离到优势菌群;(3)PCR检测:提取病蟹组织DNA样本以及通过密度梯度离心获得的纯化病毒,用3对WSSV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呈阳性;(4)Western Blot反应:将血淋巴液进行PAGE电泳,用WSSV特异性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可见特异性的免疫条带。(5)回感试验:将病蟹血淋巴液处理后注射健康蟹,可导致健康蟹发病死亡,且死亡率与感染液浓度呈正相关,人工感染的病死蟹未复制出“牛奶”症状,但均可检出WSSV。病蟹免疫指标检测:对患病日本蟳与正常日本蟳肌肉组织和肝胰腺中的常规免疫指标作检测,发现病蟹肌肉中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比正常蟹高,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检测结果则显示,抽取的12个病蟹样本中,有3个病蟹的T-AOC值较正常蟹低,其余9个病蟹的T-AOC值均高于正常蟹。试验结果说明,病蟹体内多种免疫相关酶活相比健康蟹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证实病原入侵引发了蟹体内的免疫应激反应。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组织切片、超微病理、PCR扩增、免疫印迹反应等手段,从患“牛奶病”的日本蟳血淋巴液中鉴定到高浓度的WSSV;采用提纯的WSSV进行回感,可以引起健康日本蟳死亡,并在回归感染后的日本蟳血淋巴液中也检测到WSSV的存在,推测WSSV与日本蟳患病具有相关性;鉴于回归感染后死亡的日本蟳未能复制出“牛奶病”症状,WSSV与日本蟳“牛奶病”症状的相关性尚需进一步证实。

曹昆[3](2015)在《克氏原螯虾性腺发育观察及其繁育后代生长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开展了克氏原螯虾雌虾性腺发育观察、优化了促进雌性克氏原螯虾性腺发育的光照和盐度条件、优化了抱卵克氏原螯虾低温保存的条件、研究了克氏原螯虾繁殖后代的生长性能,为克氏原螯虾规模化养殖、苗种工厂化繁育及良种选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从江苏省常熟市谢桥养殖基地采集样本,对样本进行观察和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研究雌性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依据卵巢颜色、卵粒大小及形态特征将克氏原螯虾雌虾卵巢发育分成6个时期;通过对采集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苏州地区克氏原螯虾雌虾一年产卵一次,主要集中在秋冬季;受气温影响,2014年苏州市秋季气温偏高,克氏原螯虾雌虾卵巢的发育时期延长,同步性极差。2、研究盐度和光照诱导雌性克氏原螯虾性腺快速发育。通过设置三种盐度(0‰、(5±2)‰、(12±2)‰)和三种光照强度(自然光(光照度>800LX)、加盖遮阳网(光照度<800LX)、无光照)共9组试验对雌性克氏原螯虾性腺的影响,测定其性腺成熟系数和成活率,结果表明:盐度和光照能有效促进克氏原螯虾性腺发育,其中光照影响较大;盐度为(5±2)‰、加盖遮阳网(光照度<800 lx)能显着促进雌性克氏原螯虾性腺发育。在克氏原螯虾人工繁育过程中可以采用该方法促进克氏原螯虾性腺同步发育。3、研究低温对抱卵克氏原螯虾母体成活率及受精卵孵化的影响。通过设置低温(0℃、5℃和10℃)、自然温度(15℃、20℃)及三种生存环境(半水(水位蔓及受精卵)、全水(水位蔓及实验螯虾全身)、加湿(加入湿润海绵))对抱卵克氏原螯虾母体成活率及受精卵孵化的影响,测定抱卵克氏原螯虾母虾的成活率、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和孵化率,结果表明:选择复眼色素期进行低温保存抱卵克氏原螯虾亲本最适宜;在克氏原螯虾育苗过程中水温控制在5-10℃时能有效延长受精卵的孵化时间、提高抱卵克氏原螯虾亲本的成活率。在生产实践中,通过低温保存方法可以有延长克氏原螯虾受精卵孵化时间,根据售苗时间随时调用亲虾,周年供应苗种,提高经济价值。4、对克氏原螯虾繁育后代生长性能进行研究。将抱卵克氏原螯虾的离体幼虾按体重分为大、中、小三组,进行两次选育,每次实验均设三个平行组,进行选育后代生长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规格幼虾培育至80日龄时,体重和体长均有极显着变化(P<0.01),存活率均超过50%,大规格幼虾增重率和体长增长率显着高于其它规格幼虾(P<0.01)。培育至120日龄时发现,大规格螯虾之间的大小差异在减小,而三种规格螯虾种群之间的竞争更加强烈,存活率均低于50%,尤其大规格螯虾之间尤为突出。在人工繁育中应选择生长性能较优的大规格幼虾作为后备选育群体;在克氏原螯虾培育前期应合理安排培育幼虾的密度、适当增加遮蔽物的数量,降低幼虾之间的斗争强度,提高养殖成活率;培育后期采取捕大留小的方式分批上市,保证虾苗的供应量,提高经济效益。

丁金强[4](2012)在《日本蟳不同地理群体形态与生化特征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的4个地理群体(大连黑石礁、莱州湾、海洲湾、象山)为研究材料,采用生物形态学性状多元分析技术、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凝胶垂直电泳技术、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测定技术等,对日本蟳形态和遗传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其种质资源状况进行了客观评价,为日本蟳的合理开发、利用等工作提供科学数据支持。结果如下:以体质量和12个形态测量性状为指标,采用生物形态性状多元分析方法,对日本蟳4个地理群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蟳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大,雌、雄间的差异显着(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群体(LZ)和大连群体(DL)间的遗传距离最小,象山群体(XS)与莱州湾群体(LZ)间的遗传距离值最大。主成分分析显示,4个群体雌蟹的前5个主成分差异贡献主要集中在大螯和甲长,累积贡献率为74.021%,群体间的差异受大螯和甲长的相关参数影响最大,而雄蟹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73.212%,群体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侧齿和第一步足方面,主成分散点图的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显示,4个群体雌蟹的综合判别率为84%,其中以大连群体(DL)最低(64%),象山湾群体(XS)最高(100%);4个群体雄蟹的综合判别率为70%,其中莱州湾群体(LZ)和大连群体(DL)的判别率最低(56%),象山湾群体(XS)的最高(100%)。3种分析结果均显示,不同地区日本蟳群体间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但这些差异尚未达到亚种水平,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才能将4个群体的日本蟳区分开来。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凝胶垂直电泳技术对中国沿海的日本蟳4个地理群体的10种同工酶进行检测,分析群体间的生化遗传差异。实验共记录了28个位点,其中m-Mdh-1、Sod-3、Cat-3、Est-1、α-Amy-1、α-Amy-4、Ldh-2、Alp-1和Alp-3共9个位点表现为多态,4个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数(P0.99)均为32.14%,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有效值Ae=1.2830~1.2979,平均预期杂合度He=0.1462~0.1556,平均观察杂合度Ho=0.2738~0.2783,遗传距离D=0.0004~0.0018。4个群体的聚类分析表明,莱州湾和大连群体亲缘关系最近,而象山群体与其它3个群体遗传距离较远。实验结果表明,日本蟳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种质资源维持良好。对大连黑石礁、莱州湾、海州湾和象山4个地理群体日本蟳的肝胰腺、肌肉、血清和鳃组织中的抗氧化及与非特异性免疫相关的酶活性进行分析,并对其在不同群体间的酶活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检测的各种酶在日本蟳各组织中均存在,但是不同群体间不同酶活活性有所差异。大连群体日本蟳的血清ACP、AKP、LSZ酶活均显着高于海州湾群体(P<0.05),与其它两个群体没有显着性差异;大连群体日本蟳肝胰腺和血清MDA含量显着高于海州湾群体(P<0.05),而在肌肉和鳃组织中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大连群体日本蟳肝胰腺和鳃组织中的SOD、GSH-px和CAT酶活显着高于海州湾群体(P<0.05),其活性以大连群体最高,莱州湾群体次之,海州湾群体最低。通过对日本蟳4个地理群体间免疫相关酶活的差异比较,发现不同地理群体日本蟳免疫水平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日本蟳种质资源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刘勇克[5](2009)在《沙底质和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行为习性、成活率和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三疣梭子蟹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底质和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潜伏行为、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沙底质对三疣梭子蟹潜伏频率的影响研究了体重为(28.0±2.8)g的三疣梭子蟹在不同粒径的沙底质中潜伏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体重为(28.0±2.8)g的三疣梭子蟹在沙粒径范围0.250~0.500mm的底质中,潜沙频率最高,达到了77.92%,然后随沙粒径的增大或者减小潜沙频率逐渐降低;研究了体重为(4.20±0.85)g三疣梭子蟹在沙底质中的日潜伏节律变化,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在6:00到16:00潜沙率最高;20:00到4:00潜沙率最低。根据日周期潜伏时间比例对比分析得出,表明三疣梭子蟹的日潜伏时间与其栖息的底质沙粒径有关,在沙粒径范围0.250~0.500mm的底质潜伏时间最长。2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的影响及应用效益分析研究了玻璃钢瓦、聚乙烯网和以上二者组合的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应用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铺设玻璃钢瓦隐蔽物、聚乙烯网片隐蔽物以及上述2种隐蔽物的组合都对蟹的成活率有显着影响(p<0.05),分别为:13.00%、12.50%、12.50%,但对生长的影响不显着,其中铺设玻璃钢瓦隐蔽物能显着提高三疣梭子蟹养殖效益。3隐蔽物结构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实验研究了隐蔽物之间构成30°、60°、90°、120°角,隐蔽物与池底构成30°、60°、90°夹角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应用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隐蔽物垂直于池底并且隐蔽物之间构成30°、60°、90°角能显着提高三疣梭子蟹养殖的成活率(p<0.05),分别为:12.67%、12.83%、14、50%。但对生长规格的影响不显着,隐蔽物之间无夹角或夹角过大对三疣梭子蟹养殖的成活率无显着影响(p﹥0.05)。4隐蔽物在三疣梭子蟹土池养成生产中的应用实验研究了在三疣梭子蟹土池养成生产中玻璃钢瓦、聚乙烯网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应用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土池养成生产中铺设玻璃钢瓦隐蔽物、聚乙烯网隐蔽物能提高三疣梭子蟹的养成成活率和养殖效益,成活率分别为21.6%、24.8%。

夏爱军,丁淑燕,潘建林,黄亚红,严维辉,葛家春[6](2007)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精子的形态和顶体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了利用离子载体A23187诱导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精子产生顶体反应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从雌性中华绒螯蟹纳精囊中获得的精子,在pH值为6.0,CaCl2浓度为0.2%的人工海水中,用离子载体A23187(40μg/mL)诱导70min,可以得到最大的精子顶体反应率(72%).在此基础上用光镜观察了顶体反应过程中精子显微结构的变化,并采用天然海水配制的台盼蓝染色液和曙红B染色液对中华绒螯蟹精子的形态进行观察,确定中华绒螯蟹精子的顶体反应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辐射臂收缩,头帽鼓起;第二阶段为顶体囊外翻;第三阶段为顶体管前伸;第四阶段为顶体丝形成.

张明[7](2003)在《硝化细菌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硝化细菌是一大类在自然界氮循环中起关键作用微生物菌群。由于它们严格自养、生长缓慢的生态生理属性,使硝化细菌的检测和应用等受到限制。而目前我国氮污染的问题又日趋严重,许多应用领域都迫切需要进行氮污染的治理。本文主要对硝化细菌的检测、富集培养和保存技术等进行基础应用研究,并对硝化细菌在河蟹人工育苗水处理生物组合技术中的应用、微污染原水生物预处理中的应用和高效低能耗生活污水生物脱氮系统中应用等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硝酸细菌MPN—Griess计数法所用培养基的亚硝酸盐浓度对计数的周期和结果均有影响,采用0.1mmol/L亚硝酸盐的培养基,进行4周的计数培养,是最优的硝酸细菌MPN—Griess计数法。 2.荧光原位杂交(FISH)可快速检测硝化细菌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3.采用硝化细菌的偶氮盐(INT)还原计数检测法对活性污泥的硝化细菌进行检测,所得的结果与传统的MPN—Griess法检测值有着很好的相关性,INT法检测周期为2天,具有快速、简便、操作容易等优点,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硝化细菌快速计数检测方法。 4.选取富含硝化细菌的活性污泥作为富集培养的对象,采用纯无机培养基对硝化细菌进行定向富集培养,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大量硝化细菌富集培养物,硝化细菌数约占总菌数的99%以上。硝化细菌富集培养后直接避光保存是一种较佳的保存方式,经3个月的保存其硝化细菌存活率为26.7%,其比衰减率为0.0138d-1硝化细菌。 5.在水产养殖水处理中采用投加硝化细菌等有益组合微生物进行强化挂膜的生物膜法工艺可保证养殖水体中氨氮有效去除,且该硝化生物膜能迅速适应进水盐度升高的变化;在HRT1.2小时条件下,可将氨氮浓度5mg/L模拟养殖废水处理至出水氨氮0.7mg/L以下。在河蟹人工育苗生产性应用试验中,采用水循环净化处理技术与投加硝化细菌等有益微生物、饵料生物应用相结合的生物组合技术,在不换水的条件下,可使试验苗池水体氨氮保持在博士论文中英文摘要0.smg/L以下,水质明显优于频繁换水的对照苗池,试验苗池蟹苗成活率、产量和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苗池。该生物组合技术可使河蟹人工育苗系统封闭运行,池水循环利用,降低育苗生产成本,减少对周边水环境的污染,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硝化细菌应用于微污染原水生物预处理的应用研究表明,采用投加硝化细菌的人工强化挂膜方法,可使聚苯乙烯泡沫颗粒填料的硝化生物膜成熟时间较自然挂膜法缩短2/3;该反应器在气水比为0.2时,就可保证氨氮的有效去除。在进水原水溶解氧在smg/L以上,而氨氮浓度在lmg/L以下时,可以采用不曝气充氧方式运行,出水氨氮等指标可以达到O.smg/L以下,但出水溶解氧偏低。该填料生物膜上的硝化细菌数量与异养细菌大致相当,硝化细菌略占优势。反应器不同高度的生物膜分布有较显着的差异,其硝化细菌数量随着水流的方向逐渐减少,但异养细菌数量却无显着差异;生物膜厚度也随着水流方向逐渐减小;但随着反冲洗的进行,硝化细菌分布的分层特性将逐渐减弱。采用硝化细菌强化挂膜的好氧一厌氧生物滤池在仅需水力提升动力消耗的条件下,运行效果良好。在进水COo为1 05一48omg/L,BOD为43一285mg/L时,容积负荷在0.05一。.46KgBoD/m3.d时,该反应器对废水中c0D的去除率可达80%一90%,出水CODc「低于70mg/L;BODS的去除率可达90%95%,出水低于20mg/L,可达标排放。对COD在200mg/L的低浓度城市生活污水而言,在容积负荷。.20一。.25kgBOD/m3·d时,出水NH3一N在gm留L左右。对c0D在400mg/L左右的常规浓度城市生活污水而台‘,在增加回流后,负荷小于0.1 skgBoo/m3·d时,出水NH3一N低于一smgzL。

孙玉忠,王雪梅,宋全山,王玉华,徐友波[8](2002)在《关于河蟹人工育苗的技术──之四:河蟹抱卵蟹低温保存技术》文中研究说明

周仁杰[9](2000)在《河蟹人工育苗生产(苏北模式)技术要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河蟹人工育苗生产的苏北技术模式。并根据作者的实践,对其中的若于重要技术问题提出了看法。

徐建荣[10](2000)在《抱卵蟹低温保存技术在河蟹育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二、关于河蟹人工育苗的技术──之四:河蟹抱卵蟹低温保存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河蟹人工育苗的技术──之四:河蟹抱卵蟹低温保存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挖掘、养殖性能和品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1.1 形态学评价
    1.2 遗传多样性评价
        1.2.1 细胞核基因组DNA标记
        1.2.2 线粒体基因组DNA标记
    1.3 养殖性能评价
    1.4 品质评价
        1.4.1 营养品质评价
        1.4.2 风味品质评价
        1.4.3 色泽品质评价
第二章 长江、瓯江、闽江和南流江水系野生绒螯蟹遗传多样性比较
    2.1 材料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耗材和仪器
    2.2 方法
        2.2.1 基因组DNA提取
        2.2.2 总DNA质量检测
        2.2.3 聚合酶链式反应
        2.2.4 数据处理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及群体遗传多样性
        2.3.2 线粒体COI基因标记群体遗传多样性
        2.3.3 微卫星标记群体遗传分化
        2.3.4 线粒体COI标记群体遗传分化
        2.3.5 瓶颈效应分析
        2.3.6 遗传结构分析
    2.4 讨论
        2.4.1 遗传多样性
        2.4.2 遗传分化
        2.4.3 瓶颈效应与遗传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辽河、长江、瓯江和闽江水系绒螯蟹F1养殖性能比较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扣蟹阶段养殖管理
        3.2.2 成蟹阶段养殖管理
        3.2.3 扣蟹养殖性能测定
        3.2.4 成蟹养殖性能测定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扣蟹阶段养殖性能
        3.3.2 成蟹阶段养殖性能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华绒螯蟹1龄性早熟自交和1龄性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F1养殖性能及可食率比较
    4.1 材料
    4.2 方法
        4.2.1 扣蟹阶段养殖管理
        4.2.2 成蟹阶段养殖管理
        4.2.3 扣蟹养殖性能测定
        4.2.4 成蟹养殖性能测定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扣蟹阶段养殖性能
        4.3.2 成蟹阶段养殖性能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辽河、长江和闽江水系人工养殖绒螯蟹成蟹品质比较
    5.1 材料
        5.1.1 实验材料
        5.1.2 主要试剂耗材和仪器
    5.2 方法
        5.2.1 肥满度和总可食率测定
        5.2.2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5.2.3 脂肪酸组成测定
        5.2.4 游离氨基酸组成测定
        5.2.5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总可食率和肥满度比较
        5.3.2 可食组织常规营养成分比较
        5.3.3 可食组织脂肪酸组成比较
        5.3.4 可食组织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呈味强度比较
    5.4 讨论
        5.4.1 肥满度、总可食率和常规营养成分比较
        5.4.2 可食组织中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比较
    5.5 本章小结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2)暂养海捕日本蟳“牛奶病”病原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日本蟳概述
        2.1.1 生活习性
        2.1.2 形态特征
        2.1.3 暂养殖现状
    2.2 海产蟹病害研究进展
        2.2.1 细菌性疾病
        2.2.2 真菌病
        2.2.3 病毒病
        2.2.4 寄生虫病
    2.3 海水蟹类病害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2.3.1 酶联免疫吸附法
        2.3.2 单克隆抗体技术
        2.3.3 核酸杂交检测技术
        2.3.4 常规定性PCR检测方法
        2.3.5 实时荧光定量PCR
        2.3.6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法
    2.4 海水蟹类“牛奶病”病原的研究近展
        2.4.1 血卵涡鞭虫
        2.4.2 酵母菌
        2.4.3 微孢子虫
        2.4.4 细菌
    2.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章 日本蟳“牛奶病”组织病理观察与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来源
        3.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3.1.3 试验试剂
        3.1.4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病蟹的主要临床症状
        3.2.2 病蟹的组织病理
        3.2.3 病蟹组织的超微结构观察
        3.2.4 病原的密度梯度分离提纯
    3.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日本蟳“牛奶病”的病原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来源
        4.1.2 病原的分离和鉴定
        4.1.3 回归感染试验
        4.1.4 海捕日本蟳WSSV携带率检测
    4.2 结果
        4.2.1 病原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4.2.2 回归感染实验
        4.2.3 海捕日本蟳WSSV携带情况
    4.3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患“牛奶病”日本蟳机体几种酶活力的变化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
        5.2.1 正常和患病日本蟳的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比较
        5.2.2 正常和患病日本蟳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比较
        5.2.3 正常和患病日本蟳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比较
        5.2.4 正常和患病日本蟳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比较
        5.2.5 正常和患病日本蟳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比较
    5.3 讨论与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克氏原螯虾性腺发育观察及其繁育后代生长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克氏原螯虾的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1.2 生活习性
        1.3 生活史
        1.4 性成熟年龄
        1.5 雌雄鉴别
        1.6 性腺发育
    2 克氏原螯虾亲虾培育技术
        2.1 池塘条件
        2.2 放养前准备
        2.3 亲虾入池
        2.4 育肥管理
        2.5 注重巡查
        2.6 主要病害防治
    3 克氏原螯虾产业发展背景及现状
        3.1 克氏原螯虾的开发利用状况
        3.2 克氏原螯虾的贸易状况
        3.3 我国克氏原螯虾产业化发展现状
        3.4 开发和利用克氏原螯虾的意义
第二章 雌性克氏原螯虾的性腺周年调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方法
        1.2 测定方法
        1.3 计算方法
    2 结果
        2.1 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分期及特点
        2.2 克氏原螯虾雌虾卵巢发育周年动态变化
        2.3 丰满度、营养度、成熟度、气温及其周年变化
    3 讨论
        3.1 雌性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分期
        3.2 克氏原螯虾丰满度、成熟度、营养度和气温
        3.3 克氏原螯虾繁殖群体
        3.4 克氏原螯虾成熟度分析
第三章 盐度和光照诱导克氏原螯虾性腺发育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正交实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
    2 结果
        2.1 盐度和光照处理对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
        2.2 盐度和光照对雌性克氏原螯虾成活率的影响
        2.3 盐度和光照诱导雌性克氏原螯虾性腺发育的影响
    3 讨论
        3.1 盐度和光照处理对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情况分析
        3.2 盐度诱导克氏原螯虾性腺发育的影响情况分析
        3.3 光照诱导克氏原螯虾性腺发育的影响情况分析
第四章 低温对抱卵克氏原螯虾成活及受精卵孵化影响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
    2 结果
        2.1 抱卵前期(胚胎发育期)低温保存情况
        2.2 抱卵后期(孵化期)低温保存情况
    3 讨论
        3.1 水温对抱卵亲虾成活及受精卵孵化的影响显着
        3.2 抱卵虾前期(胚胎发育期)低温保存情况分析
        3.3 抱卵后期(孵化期)低温保存情况分析
第五章 克氏原螯虾繁育后代生长性能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培育至80日龄后不同规格幼虾生长性状比较
        2.2 培育至120日龄后不同规格幼虾生长性状比较
        2.3 选育培养后不同规格幼虾生长情况
    3 分析与讨论
        3.1 两次选育不同规格幼虾生长性状分析
        3.2 实验条件下克氏原螯虾个体间竞争现象分析
总结
参考文献
参加课题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4)日本蟳不同地理群体形态与生化特征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日本蟳概述
        1.1 分类及地理分布
        1.2 形态特征
        1.3 生态习性
        1.4 繁殖习性
        1.5 发育和生长
        1.6 养殖现状
    2 遗传特征的研究方法
    3 非特异性免疫
        3.1 屏障作用
        3.2 过滤作用
        3.3 细胞免疫
        3.4 体液免疫
    4 日本蟳的研究现状
    5 本研究的内容、技术路线、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日本蟳 4 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学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形态学指标及测定
        1.3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表型统计量分析
        2.2 聚类分析
        2.3 主成分分析
        2.4 判别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日本蟳 4 个地理群体遗传变异的同工酶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电泳方法
        1.3 结果记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同工酶的表达
        2.2 遗传参数
    3 讨论
        3.1 4 个地理群体的同工酶表达
        3.2 日本蟳的亲缘关系及差异
        3.3 日本蟳的遗传特征
第四章 不同地理群体日本蟳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取样
        1.3 样品酶活测定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活性的比较
        2.2 抗氧化酶活性的比较
    3 讨论
        3.1 日本蟳的非特异性免疫
        3.2 日本蟳不同地理群体间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
        3.3 日本蟳不同地理群体间抗氧化酶活性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参加课题、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5)沙底质和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行为习性、成活率和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三疣梭子蟹的生物学
    2 三疣梭子蟹的养殖现状
    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底质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蜕壳间隔和潜伏频率的影响
    第一节 沙底质对三疣梭子蟹潜伏行为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沙底质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影响及应用效益分析
    第一节 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的影响及应用效益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隐蔽物结构对三疣梭子蟹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
        1 实验设计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节 隐蔽物在三疣梭子蟹土池养成生产中的应用实验
        1 实验设计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精子的形态和顶体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1.2 方 法
        1.2.1 精子的采集
        1.2.2 精子的形态观察
        1.2.2.1 苏木精-曙红B染色法
        1.2.2.2 台盼蓝染色法
        1.2.3 精子的顶体反应
        1.2.3.1 利用过滤海水测定中华绒螯蟹精子发生顶体反应的最佳时间
        1.2.3.2 利用人工海水测定中华绒螯蟹精子发生顶体反应的最佳条件
2 结 果
    2.1 中华绒螯蟹精子的形态观察
    2.2 中华绒螯蟹精子在不同时间下的顶体反应率
    2.3 正交实验分析
        2.3.1 正交实验结果
        2.3.2 正交实验数据分析
        2.3.3 正交实验的验证性实验 按照A1B3C2和A1B2C2两种组合对精子进行实际处理, 结果显示:A1B3C2的反应率为72%;A1B2C2的反应率为68%.
    2.4 精子顶体反应过程中显微结构的变化
3 讨 论

(7)硝化细菌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硝化细菌概述
        1 硝化细菌的分类
        2 硝化细菌的特征
        3 硝化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4 硝化细菌的生长
        5 硝化细菌的衰减与死亡
        6 影响硝化细菌生长的外界因子
    第二节 硝化细菌的检测
        1 硝化细菌数量的MPN检测法
        2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硝化细菌检测中的应用
    第三节 硝化细菌的应用技术概况
        1 生物增强技术介绍
        2 硝化细菌菌剂的开发概况
        3 硝化细菌在水产养殖水处理中的应用
        4 硝化细菌产品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概况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第二章 硝化细菌应用基础研究
    第一节 硝化细菌的分离与纯化的研究
    第二节 硝酸细菌MPN-Griess计数法的改进
    第三节 FISH技术在硝化细菌快速检测中应用的研究
    第四节 硝化细菌的偶氮盐还原法快速计数检测研究
    第五节 各种硝化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和评估
第三章 硝化细菌的富集培养技术和保存研究
    第一节 硝化细菌富集培养技术的研究
    第二节 硝化细菌富集培养物的保存
第四章 硝化细菌在水产养殖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节 小试研究
    第二节 河蟹人工育苗养殖水处理的生产性应用试验
第五章 硝化细菌在微污染水源水生物预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4 结论
第六章 硝化细菌在高效低能耗污水处理装置中的应用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 结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关于河蟹人工育苗的技术──之四:河蟹抱卵蟹低温保存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挖掘、养殖性能和品质评价[D]. 王世会.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1)
  • [2]暂养海捕日本蟳“牛奶病”病原初步研究[D]. 赵莉. 浙江海洋大学, 2016(03)
  • [3]克氏原螯虾性腺发育观察及其繁育后代生长性能的研究[D]. 曹昆. 苏州大学, 2015(02)
  • [4]日本蟳不同地理群体形态与生化特征的分析[D]. 丁金强. 上海海洋大学, 2012(03)
  • [5]沙底质和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行为习性、成活率和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D]. 刘勇克.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6]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精子的形态和顶体反应的研究[J]. 夏爱军,丁淑燕,潘建林,黄亚红,严维辉,葛家春.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2)
  • [7]硝化细菌应用技术研究[D]. 张明.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
  • [8]关于河蟹人工育苗的技术──之四:河蟹抱卵蟹低温保存技术[J]. 孙玉忠,王雪梅,宋全山,王玉华,徐友波. 中国水产, 2002(01)
  • [9]河蟹人工育苗生产(苏北模式)技术要点分析[J]. 周仁杰. 福建水产, 2000(02)
  • [10]抱卵蟹低温保存技术在河蟹育苗中的应用[J]. 徐建荣. 水产养殖, 2000(02)

标签:;  ;  ;  

关于河蟹人工繁育技术─4:河蟹卵冷冻保存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