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工程设计领域PDM系统的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殷希彦[1](2020)在《基于知识的乘用车总装线数字化工艺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乘用车总装线与乘用车的设计、制造过程密切相关,可以体现乘用车产品的成本、质量等影响市场占有率的关键指标。随着乘用车产品和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乘用车总装线也需要随之改造升级。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是总装线设计的核心,目的是在保证乘用车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一条可行的、高效的、低成本的生产工艺路线。然而,在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工艺设计转型升级过程中,我国乘用车总装线设计单位普遍存在设计知识储备不足、难以灵活重用、缺乏实用工具等问题。如何利用现有设计知识、经验、工具,对设计人员完成工艺设计任务提供有效支持,提高工艺设计的质量和效率是乘用车总装线设计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主要从乘用车总装线设计知识的表示方法、设计知识的智能推送方法、三维数字模型的智能装配方法等方面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乘用车总装线数字化工艺设计方法及体系架构。在分析了现有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的需求,提出以设计知识智能推送来提高工艺设计质量,以三维数字模型的智能装配来提高工艺设计效率的乘用车总装线数字化工艺设计方法,明确了该方法的框架。(2)研究了基于本体与复杂网络理论的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知识建模方法。在分析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整体流程的基础上,将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基本要素划分为五种:设计人员、设计任务、设计知识、设计流程和设计资源,并对设计知识进行了详细分类;基于本体技术,对显性工艺知识及关联的各基本要素进行了建模;其次,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设计人员、设计任务和设计知识间的三维复杂网络模型,详细给出了模型的构建方法、结构及对应的实际工程意义。(3)提出了基于关联-经验-需求的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知识智能推送方法。针对当前设计知识推送算法对多因素共同作用考虑不足的问题,在分析了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知识推送原则的基础上,基于本体和三维复杂网络模型,综合考虑设计知识和设计任务的关联度、设计人员对设计知识的反馈操作,以及设计知识的类型、信息量,设计人员的经验、记忆能力等特点,提出了符合设计任务要求和设计人员需求的设计知识智能推送方法。对比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满足设计人员对设计知识的需求。(4)提出了一种基于装配知识模型的三维数字模型智能装配方法。在乘用车总装线三维数字模型进行装配时,基于装配知识模型推送最佳装配方案供设计人员选择,若装配方案不满足设计人员需求,则可通过设计人员对三维数字模型的拖拽操作智能识别设计人员的装配意图,从而快速完成装配过程。对比实验证明智能装配方法在提高装配效率、减少设计人员工作量、降低操作复杂度方面优势明显。(5)以国内某汽车工厂设计院为对象,在该设计院现有工艺设计整体流程的基础上,将本文所提方法具象化,设计并开发了面向乘用车总装线的数字化工艺设计平台,给出了平台的开发思路、软件架构、功能模块、数据集成方法。通过平台在该设计院的实际应用效果,论证了本文工作的意义和有效性。
崔民婧[2](2012)在《工程咨询公司作为管理总承包商视角下PMC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PMC模式作为适用于大中型工程项目的项目管理模式,在国际市场上已得到广泛地应用。近年来,国际建筑市场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国际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但也使得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我国工程咨询公司要想参与到国际性的大项目中,就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实力和竞争力。在国内广泛应用PMC模式将是一种趋势,可以提高我国工程咨询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然而,我国工程咨询公司由于组织管理水平的限制,尚不具备开展PMC模式的实力,这就需要寻找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来改变现状。本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制造业中并行工程理论的应用成果,将其理念应用到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中,尝试构建基于并行工程的PMC管理模式,目的在于使得工程咨询公司通过并行工程中三大关于组织、过程和信息的管理技术来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本文首先分析了PMC模式和国内工程咨询公司概况,从工程咨询公司作为管理总承包商的角度研究PMC模式开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文章分析了并行工程应用的关键要点。随后通过对比归纳,分析了在PMC模式中引入并行工程理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及应注意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文章提出将并行工程理论引入PMC模式的思路框架。本文对并行工程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如何为PMC模式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通过分析PMC模式的特征,文章研究出与PMC模式相适应的并行工程的实施要点和指导原则;对PMC模式的管理研究主要是从组织角度来展开,通过借鉴并行工程的组织方式,本文重构了管理组织,构建了适合PMC模式的联合开发小组,研究了该组织的运作机制,并分析了该组织对冲突和风险的管理。联合开发小组是进行过程管理和信息集成管理的主体,在构建了联合开发小组的基础上,利用并行工程中的并行过程建模技术,对重组过程进行了二次描述,得出适用于PMC模式的过程模型;在信息管理方面,利用支持并行工程的产品数据管理技术分别构建出面向项目和面向工程的信息模型。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本文尝试将并行工程理论应用到了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中,并构建了基于并行工程的PMC模式项目管理体系和并行协调机制,期望为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提供了新的可以借鉴的理论基础。
冯亮亮[3](2010)在《CAD/PDM系统一体化产品快速设计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市场对产品快速响应要求、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设计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制造企业中也不断地出现CAD等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和PDM等管理工具。因此传统的产品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产品的快速设计要求了。本文首先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产品设计流程、快速设计技术以及CAD/PDM集成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传统的产品设计方法中的四点不足,根据四点不足的应用需求建立了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支持的CAD/PDM系统一体化产品快速设计流程业务模型。其次根据CAD/PDM系统一体化产品快速设计流程业务模型的要求从产品详细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①通过对CAD/PDM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功能交互的双向集成技术的研究,建立了CAD/PDM系统一体化集成结构并对CAD/PDM系统一体化集成中所遇到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方案。②分析了建立常规工程计算公式库必要性,设计了基于宿主系统的常规工程计算公式库的功能结构,建立了常规工程计算公式库建立、调用及管理模型并对其实现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③分析了传统与现代产品CAD虚拟装配设计流程的优缺点,结合两者各自的优点,并针对产品新设计与改型设计的两种设计模式,提出了MFD&HP的产品快速虚拟装配设计流程,概括了建立CDTS模型的建模方法并进行了装配约束分类、装配约束规则的定义及规则库的设计,最后对产品快速装配设计中常用的零部件三维参数化模型库进行了设计。④通过对CAD系统中工程图的系统选项设置,零部件模型文件、工程图模型文件模板的定义过程的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非图形信息三维/二维一体化实现方法和过程。最后,本文采用Visual C++6.0开发工具,在Solidworks2008环境中二次开发了CAD/PDM系统一体化的产品快速设计系统。以某种型号减速器的设计为例,在该系统上进行了设计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保证了产品设计信息在三维CAD、二维CAD和PDM系统中的一致性,提高了产品详细设计效率,从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李欣昱[4](2009)在《建筑工程设计流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随着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推进和实现,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普及。同样(在这种趋势的推动下),目前,国内的大型建筑设计企业也在切实努力加强生产信息化建设,从以往单一的、人工的专业互提条件到通过基于PDM设计流程信息化管理的统筹规划,更加高效地管理所有工程项目设计信息,从而缩短项目设计周期时间,减少由于沟通不畅导致的错误,提高了团队责任性和对设计项目的控制能力。由于本人所从事的工作需要,和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的关于建筑工程设计管理流程方面的相关经验,通过对PDM系统理论知识的研究,设计并研发了此面向建筑设计部门的基于PDM的建筑设计流程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C/S架构,由站点管理、项目工作流、设计人员配置管理、项目设计流程图四个功能模块组成。本文第一章对PDM从定义、功能、发展历程、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等做了概括性的叙述,并且又阐述了PDM在流程管理中的作用和本文要完成的主要工作内容;第二章主要介绍实现本系统的理论和关键技术;第三章则就系统整体进行了需求分析,介绍了工作流信息情况和系统目标,绘出工作流子模块流程图,为以后系统的总体设计打下关键基础;第四章是系统的总体设计阶段,也是系统实现前的关键环节,在这里,确定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并进行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交待了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环境。第五章系统的实现,概括性地描述了系统实现的具体功能,并对系统实现的全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同时列出系统关键技术的核心代码。最后进行了系统测试和总结。
郭辰光[5](2008)在《企业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构建与集成功能的探讨》文中提出PDM技术最早出现在制造业,制造企业一直以来就是PDM的主要应用部门。但是从本质上来说,PDM适用于各种产业部门,随着PDM技术的发展,一些部门如医药、电力、建筑、运输等也已经或正在引入PDM技术。PDM已成为当今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重要技术,它的应用,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作为一门不断发展、创新的应用技术,PDM成为了企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介绍了PDM的概念及其发展演化,并对PDM的应用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2)分析设计了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管理模块、产品结构与物料清单模块、产品文档模块和应用集成模块。详细阐述了PDM系统的数据库体系结构和数据结构的划分、产品物料清单的构造、BOM视图转换技术的实现;设计了产品结构树的算法和运行流程、实现产品结构树的遍历等功能,实现PDM系统的构建开发。(3)对PDM系统的集成进行探讨,实现CAD与PDM系统的应用封装,应用OLE技术和Auto Vue插件实现产品模型的快速预览功能;提出了基于EBOM向MBOM转换、MBOM向PurchaseBOM转换的集成模型,构建了ERP系统的采购管理系统模型,实现了PDM与此采购系统模型的集成操作。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实现了企业PDM系统的架构开发过程,并通过系统开发的实例验证了基于BOM转换技术实现PDM系统与ERP系统集成的正确性,提高了企业信息化水平,实现了企业的数据信息交流,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宋金霞[6](2008)在《CAD系统与PDM系统的集成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是一门以软件技术为基础,用来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和所有与产品相关过程的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则是产生PDM系统中产品数据的源头。作为提高产品设计效率的重要工具和系统,CAD和PDM在企业中被广泛应用。从企业信息流的角度看,CAD与PDM分别处在产品开发流程的上下游,而两者之间数据又存在较多的业务联系,两者之间的集成能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生产效率。CAD与PDM集成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将CAD软件同PDM系统相结合,从而完成产品设计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本文在分析当前制造业面临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广泛应用的PDM技术,提出了CAD与PDM集成技术研究的课题。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CAD、PDM系统的体系结构,简要描述了各系统的主要功能,并对他们的技术特性和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列出了当前主流的CAD软件,并分析其特点及主要的开发工具。2.对CAD系统与PDM系统间的集成进行分析,通过对其集成模式、集成方案的分析与综合比较,提出了基于接口模式集成CAD与PDM的可行性方案,并根据其集成方案,重点解析了集成中的BOM技术。3.根据CAD与PDM的集成需求,提出了CAD与PDM集成的总体框架,设计集成中的功能模块,给出了实现的关键技术。4.以当前广泛使用的Pro/E为例,在深入研究Pro/E的API及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产品结构信息、属性信息及模型信息的简单集成,为其他的CAD系统与PDM集成提供一种借鉴。本文旨在实现的总体目标为,通过对CAD与PDM系统间的集成分析,以当前广泛应用的CAD软件Pro/E为例,实现与PDM之间数据的双向流动,进而实现系统间的集成,以解决企业内部信息集成与共享问题。
钟世禄[7](2007)在《家具企业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的研究 ——办公家具PDM的功能应用及系统开发》文中认为本论文拟将办公家具企业实施PDM技术为研究对象,以板式办公家具为实例,分析和探讨了家具企业产品基础数据管理的难题,以期对办公家具企业甚至整个家具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产生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望能对家具制造业的产品设计和生产管理等工作呈献一定的借鉴作用。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①从分析我国家具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入手,提出从产品设计的数据源头开始加强计算机技术的深化应用,有利于成功实施PDM并快速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与共享,切实提高家具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和竞争力。②探讨了PDM技术在家具企业中应用实施以及系统开发的方法学;并且,采用E-R图分析和优化了家具PDM的数据模型,以办公家具中的典型板式结构产品为实例,针对性地探讨了以产品结构为中心的家具产品数据管理的逻辑组织模式,为家具PDM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关系代数理论依据。③利用B/S构架模式的优点,规划和开发了家具PDM系统V1.0,并在其中研究了有效去除不必要冗余信息的数据库结构,设计了实现系统各操作功能的算法程序,使系统总体上具有“实用、高效、简便、安全”的特色。④对加强各软件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集成,消除“信息孤岛”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开发了CAD数据向家具PDM系统导入的接口,实现产品、零部件数据信息的自动入库(数据库),并自动生成产品结构树。⑤以分类编码方法为根本,融合柔性、矩阵等基本编码方式,深入细分制定了板式办公家具产品、零部件及其图文档的具体编码规则和方案;同时,还提出了三维二码法在适当处使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郭安民[8](2007)在《面向设计部门的PDM系统开发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对PDM系统理论知识的研究,开发出了一套面向设计部门的PDM软件。包括基于浏览器的Web应用程序与基于桌面窗体的Windows应用程序两种模式。本文首先对PDM从定义、发展历程、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PDM系统包括的基本功能模块做了概括性叙述,然后对PDM开发过程中使用到的相关技术做了详细介绍。在对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实际情况的分析基础之上,本文对PDM系统的性能和功能需求做了详细概括。接着建立了系统的基本对象模型,完成了系统体系结构的架构,交待了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以及系统框架特点与框架的实现方法,从而完成了系统总体设计。对PDM系统中几项关键技术做了详细介绍。首先对项目及项目管理基本原理概念做了相关介绍,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对系统的各个子模块以项目管理模块为主进行分析建模,建立了模块的用例图与类图等,完成了各个模块的开发工作。接着对文档浏览批注模块进行了控件开发与功能实现,并且对文档加密与解密技术做了详细解释。按照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对PDM系统的数据库进行了设计与开发工作。并且以项目管理模块为例,详细设计了数据库表以及数据库表关系图,并给出了其它模块的数据库表关系图。最后给出了PDM系统的运行实例,使本文开发的PDM系统在项目管理功能与文档浏览批注以及文档保密方面的功能得到了体现。
吴宪忠[9](2007)在《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与建设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现代企业用于信息系统建设的投资越来越多,其信息化建设日益成为一个投资大、历时长的浩大工程。企业信息化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如果不从战略上规划好,不仅会造成信息系统建设的直接经济损失,由此引起的企业运营方面的间接损失更是不可估量。因此,对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与建设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技术经济学、经济计量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理论为基础,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与建设模式展开探讨。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和建设模式的研究现状。然后,从价值链的相关理论、技术选择的相关理论和企业信息化的相关理论入手,在分析信息化与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关联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的增值机制、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技术选择的原则与方法、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技术选择的指标体系以及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技术价值度量的方法等问题。其次,本文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外两方面,提出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思路。这是本论文的核心内容。从企业内部要解决“信息孤岛”这样的问题入手,提出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企业内部信息系统集成的基本思路。换言之,从制造业企业内部信息集成的角度,提出用物料清单BOM作为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系统集成框架,从而实现由企业信息门户到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再到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信息集成,最终帮助制造业企业整合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从制造业企业外部信息集成的角度,提出制造业企业要实现外部与合作伙伴、供应商或客户的外部资源整合,从设计、生产、车间和商务四个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提出了其实现企业外部信息集成的思路:针对协同设计环节,提出了制造业企业为进行协同产品开发可以采用的集中结构及信息系统集成的联邦式结构;针对协同生产环节,分析了制造业企业为将与协同生产过程相关的业务数据进行存储的数据库系统集成原理,分析了在实现生产过程中数据集成时的数据模式转换这一关键问题;针对协同车间环节,分析了信息系统在车间环节集成的体系框架和相关的功能模型;针对协同商务环节,提出了基于规则的协同商务信息集成模式和相关的集成结构。最后,本文在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和建设模式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对策。
郝金栋[10](2007)在《面向协同设计的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协同设计指一个产品开发团队,在计算机通信网络提供的协同支持环境下,以工作目标为核心,并行、协同地设计产品的过程。协同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其中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Design,CSCD),成功地将协同的工作理念运用于工程设计领域,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是当今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和软件开发的热点,是企业实现信息集成的重要技术,它在现代企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对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和所有与产品相关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在正确的时间内,把正确的信息以正确的形式传递给正确的人。随着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技术的发展,CSCD技术与PDM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以面向协同设计的产品数据管理技术为深入研究的对象,探讨了产品数据管理技术与协同设计的密切关系,在对协同设计和PDM技术及其发展有较为深入理解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设计院对协同设计的特殊需求,建立了面向协同设计的设计院PDM系统体系结构。本文结合设计院的工作模式和特点,提出了面向协同设计的设计院PDM系统是以工作流管理为基础,以项目管理为核心,以图文档管理为重点的三方面有机结合。本文在工作流技术的基础上,用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对工作流管理系统进行了建模。最后,本文给出了设计院网络建设的设计方案。
二、建筑工程设计领域PDM系统的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工程设计领域PDM系统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知识的乘用车总装线数字化工艺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行业发展现状 |
1.1.2 我国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行业面临的挑战 |
1.2 课题来源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中的智能制造技术和方法 |
1.4.2 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知识表示与建模方法 |
1.4.3 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知识重用方法 |
1.4.4 乘用车总装线设备/设施3D数模虚拟装配理论与方法 |
1.5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6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2章 基于知识的乘用车总装线数字化工艺设计需求分析及体系架构 |
2.1 引言 |
2.2 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内容及需求分析 |
2.2.1 乘用车总装生产过程分析 |
2.2.2 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基本要素 |
2.2.3 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
2.3 基于知识的乘用车总装线数字化工艺设计方法体系架构 |
2.3.1 基于知识的乘用车总装线数字化工艺设计方法 |
2.3.2 基于知识的乘用车总装线数字化工艺设计平台总体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本体与复杂网络理论的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知识建模方法 |
3.1 引言 |
3.2 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知识分析 |
3.2.1 设计知识特点和分类方法 |
3.2.2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内涵 |
3.2.3 设计人员行为分析 |
3.3 显性工艺设计知识本体建模 |
3.3.1 本体技术简介 |
3.3.2 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本体 |
3.3.3 设计任务和设计知识的统一向量化表示 |
3.4 隐性工艺设计知识复杂网络建模 |
3.4.1 3D-CNM构建 |
3.4.2 3D-CNM结构 |
3.4.3 3D-CNM统计特性 |
3.5 案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关联-经验-需求的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知识智能推送方法 |
4.1 引言 |
4.2 工艺设计知识推送原则及CED方法框架 |
4.2.1 乘用车总装线工艺设计知识智能推送原则 |
4.2.2 CED方法框架 |
4.3 基于本体和3D-CNM的设计知识智能推送 |
4.3.1 客观关联度 |
4.3.2 基于设计人员反馈的主观关联度 |
4.3.3 基于集体智慧的主观关联度 |
4.3.4 整体关联度 |
4.3.5 设计人员对设计知识的需求度 |
4.3.6 设计知识推送方法 |
4.4 案例分析 |
4.4.1 实验准备工作 |
4.4.2 CED算法分析 |
4.4.3 对比实验分析 |
4.4.4 总结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装配知识模型的乘用车总装线3D数模智能装配方法 |
5.1 引言 |
5.2 乘用车总装线3D数模装配过程分析 |
5.2.1 乘用车总装线3D数模层级和分类 |
5.2.2 乘用车总装线3D数模装配特点 |
5.3 乘用车总装线3D数模装配特征识别方法 |
5.3.1 投影图轮廓识别与OBB构造方法 |
5.3.2 投影图轮廓边的可见性判断与轮廓图主方向判断 |
5.3.3 特定安装面有效性检验 |
5.4 基于装配知识模型的装配方案推送 |
5.4.1 装配知识模型定义 |
5.4.2 装配方案推送 |
5.5 乘用车总装线3D数模装配意图识别方法 |
5.6 案例分析 |
5.6.1 案例基本信息 |
5.6.2 实验人员及实验方法 |
5.6.3 实验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知识的乘用车总装线数字化工艺设计平台 |
6.1 平台开发背景 |
6.2 平台开发设计与实现 |
6.2.1 平台开发思路 |
6.2.2 智能装配功能 |
6.2.3 平台功能模块 |
6.2.4 平台数据集成 |
6.2.5 平台开发工具与运行环境 |
6.3 平台应用实例 |
6.3.1 设计信息管理 |
6.3.2 设计任务分配 |
6.3.3 设计知识推送 |
6.3.4 智能装配 |
6.3.5 应用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C 与本文相关的项目验收报告 |
附录D 与本文相关的软件着作权 |
(2)工程咨询公司作为管理总承包商视角下PMC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国内建筑行业需要提高整体项目管理水平 |
1.1.2 国内工程咨询公司迫切需要寻求先进的发展模式 |
1.1.3 大部分国内工程咨询公司尚不具备开展 PMC 模式的条件 |
1.2 研究背景 |
1.2.1 PMC 模式分析 |
1.2.2 我国工程咨询公司现状 |
1.2.3 国内工程咨询公司开展 PMC 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4 并行工程的引入 |
1.3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4.3 目前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和方法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框架和创新 |
第二章 并行工程在 PMC 模式中应用分析 |
2.1 并行工程的界定 |
2.1.1 并行工程解释界定 |
2.1.2 并行工程运行机理的界定 |
2.2 并行工程实施的总体框架 |
2.2.1 并行工程体系架构 |
2.2.2 PMC 模式下实施并行工程的指导原则 |
2.2.3 PMC 模式下并行工程思想的实施要点 |
2.3 CE 引入 PMC 模式思路框架 |
2.4 CE 在 PMC 模式中必要性及合理性分析 |
2.4.1 CE 在 PMC 模式中应用的必要性 |
2.4.2 CE 在 PMC 模式中应用的合理性 |
2.4.3 CE 在 PMC 模式中应用预期效益 |
2.5 CE 引入 PMC 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 CE 的 PMC 模式组织重构 |
3.1 并行工程下的 IPT 的组织与管理 |
3.2 基于 CE 的 PMC 模式下的管理组织重构 |
3.2.1 跨部门联合开发组 IPT 的建立 |
3.2.2 IPT 特点及组织原则 |
3.2.3 IPT 实施协作机制 |
3.2.4 IPT 阶段性运行模式 |
3.2.5 IPT 职能架构 |
3.3 IPT 冲突管理 |
3.3.1 IPT 冲突的分析 |
3.3.2 IPT 冲突管理研究 |
3.4 IPT 风险管理 |
3.4.1 PMC 模式下的风险 |
3.4.2 蒙特卡洛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 CE 的 PMC 模式过程重组 |
4.1 基于 CE 的过程重组思路指导 |
4.2 基于 CE 的管理过程阶段划分 |
4.3 基于 CE 的 PMC 项目管理模式过程重组模型 |
4.3.1 IDEF 介绍 |
4.3.2 过程建模方法的评价标准 |
4.3.3 IDEF0 和 IDEF3 的方法论基础 |
4.3.4 重组过程的功能描述 |
4.3.5 重组过程的过程描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 CE 的 PMC 模式信息集成 |
5.1 PDM 系统简介 |
5.2 PDM 对并行工程的支持 |
5.2.1 PDM 对并行工程集成信息模型的支持 |
5.2.2 PDM 对并行工程协同工作环境的支持 |
5.3 PDM 系统在项目管理及过程管理中的应用 |
5.3.1 项目管理及过程管理内容 |
5.3.2 PDM 系统中项目管理及过程管理框架 |
5.4 基于 CE 的 PMC 项目管理模式信息集成平台 |
5.5 信息模型建立 |
5.5.1 面向项目的信息模型建立 |
5.5.2 面向过程的信息模型建立 |
5.6 基于 CE 的 PMC 模式项目管理体系及协调机制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成果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CAD/PDM系统一体化产品快速设计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产品设计流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产品快速设计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CAD/PDM 集成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产品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
1.3 课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3.1 课题研究的来源 |
1.3.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3.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结构 |
2 CAD/PDM 系统一体化产品快速设计业务建模 |
2.1 传统产品设计业务流程 |
2.1.1 传统产品设计业务流程描述 |
2.1.2 传统产品设计业务流程分析 |
2.2 产品快速设计的应用需求 |
2.2.1 CAD/PDM 系统一体化需求 |
2.2.2 常规工程计算公式库需求 |
2.2.3 产品CAD 快速数字化虚拟装配设计需求 |
2.2.4 非图形信息三维/二维一体化需求 |
2.3 CAD/PDM 系统一体化产品快速设计业务建模 |
2.3.1 CAD/PDM 系统一体化产品快速设计业务流程 |
2.3.2 CAD/PDM 系统一体化产品快速设计的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3 CAD/PDM 系统一体化方法与技术研究 |
3.1 CAD/PDM 系统一体化集成结构 |
3.2 CAD/PDM 系统数据双向集成 |
3.2.1 CAD/PDM 集成数据类型描述 |
3.2.2 CAD/PDM 系统数据双向集成结构 |
3.2.3 CAD/PDM 集成数据分析 |
3.2.4 CAD/PDM 系统双向数据集成数据模型 |
3.2.5 CAD/PDM 系统数据双向集成实现关键技术 |
3.3 CAD/PDM 系统功能双向集成 |
3.3.1 CAD/PDM 系统功能双向集成描述 |
3.3.2 CAD/PDM 系统功能双向集成结构 |
3.3.3 CAD/PDM 系统功能双向集成模型 |
3.3.4 CAD/PDM 系统功能双向集成实现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宿主系统的常规工程计算公式库研究 |
4.1 建立常规工程计算公式库的必要性 |
4.2 基于宿主系统的常规工程计算公式库功能设计 |
4.3 常规工程计算公式表达式的分析 |
4.4 常规工程计算公式建立、调用与管理模型 |
4.5 基于宿主系统的常规工程计算公式库的实现技术 |
4.5.1 计算表达式解析 |
4.5.2 公式库的数据表逻辑关系图的建立 |
4.6 本章小结 |
5 产品 CAD 快速数字化装配设计方法研究 |
5.1 机械装配的基本概述 |
5.1.1 装配及装配过程 |
5.1.2 数字化虚拟装配技术 |
5.2 产品的CAD 快速数字化装配设计现状 |
5.3 产品CAD 数字化虚拟装配设计流程 |
5.3.1 传统产品CAD 数字化虚拟装配设计流程 |
5.3.2 现代产品CAD 数字化虚拟装配设计流程 |
5.4 MFD& HP 产品CAD 快速数字化装配设计流程 |
5.5 建立产品CDTS 模型的建模方法 |
5.5.1 建立产品约束基准的CDTS 模型的建模方法 |
5.5.2 绘制布局草图的CDTS 模型的建模方法 |
5.6 其他自顶向下的装配设计方法 |
5.7 装配约束规则库设计 |
5.7.1 装配约束的分类 |
5.7.2 装配约束规则定义 |
5.7.3 装配约束规则库设计 |
5.8 零部件三维参数化模型库设计 |
5.8.1 参数化技术与参数驱动基准模型生成所需零件模型的原理 |
5.8.2 零部件三维参数化模型库设计 |
5.9 本章小结 |
6 非图形信息三维/二维一体化技术研究 |
6.1 工程图的系统设置 |
6.2 定义零部件模型文件模板 |
6.3 定义工程图模型文件模板 |
6.4 非图形信息三维/二维一体化实现过程 |
6.5 本章小结 |
7 CAD/PDM 系统一体化产品快速设计系统开发与应用 |
7.1 CAD/PDM 系统一体化产品快速设计系统的开发 |
7.1.1 开发方法与平台选择 |
7.1.2 CAD 二次开发的关键技术 |
7.1.3 CAD/PDM 系统一体化产品快速设计系统体系结构 |
7.1.4 CAD/PDM 系统一体化产品快速设计系统功能结构树 |
7.1.5 CAD/PDM 系统一体化产品快速设计系统功能开发 |
7.2 CAD/PDM 系统一体化产品快速设计系统应用与效果 |
7.2.1 CAD/PDM 系统一体化产品快速设计系统应用案例 |
7.2.2 CAD/PDM 系统一体化产品快速设计系统应用效果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 |
(4)建筑工程设计流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理论意义 |
1.2 各领域流程管理系统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和理论 |
2.1 面向对象概念与建模方法UML |
2.1.1 面向对象概念 |
2.1.2 建模方法UML |
2.2 数据库技术 |
2.3 PDM的概述 |
2.4 系统的开发工具和语言 |
2.4.1 Visual Studio 2005概述 |
2.4.2 C#语言 |
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的产生背景 |
3.2 系统性能需求 |
3.3 系统主要功能需求 |
3.4 工作流信息情况 |
3.5 系统目标 |
第4章 系统总体设计 |
4.1 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
4.1.1 体系结构概述 |
4.1.2 确定体系结构 |
4.2 系统实现的功能 |
4.3 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 |
4.3.1 站点管理模块的设计 |
4.3.2 工作流管理模块的设计 |
4.3.3 人员配置管理模块的设计 |
4.3.4 流程图管理模块的设计 |
4.4 系统基本对象类型 |
4.5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5.1 数据库需求分析 |
4.5.2 数据库概念设计 |
4.5.3 数据库逻辑设计 |
4.5.4 数据库开发平台的选择 |
4.6 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 |
4.6.1 开发环境 |
4.6.2 运行环境 |
第5章 系统实现 |
5.1 数据库层连接类UserData的实现 |
5.2 站点管理功能模块的实现 |
5.3 工作流功能模块的实现 |
5.3.1 方案设计控制模块的实现 |
5.3.2 初步设计控制模块的实现 |
5.3.3 施工图设计控制模块的实现 |
5.4 人员配置管理功能模块的实现 |
5.5 流程图管理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6章 系统测试 |
6.1 软件测试的目的与原则 |
6.2 系统测试 |
6.2.1 登录系统测试 |
6.2.2 站点管理功能模块测试 |
6.2.3 工作流功能模块测试 |
6.2.4 人员配置功能模块测试 |
6.2.5 流程图功能模块测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企业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构建与集成功能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PDM概述 |
1.1.1 PDM的概念 |
1.1.2 PDM的演化过程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应用趋势 |
1.2.1 发展现状 |
1.2.2 发展趋势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PDM系统的主要功能 |
2.1 PDM系统产品数据库 |
2.1.1 数据库的概念 |
2.1.2 电子仓库(Data Vault)的概念 |
2.1.3 电子仓库的类型 |
2.3 产品结构管理 |
2.3.1 产品结构管理的定义 |
2.3.2 产品结构管理的组成 |
2.3.3 产品结构层次关系管理 |
2.3.4 基于文件夹的产品-文档关系管理 |
2.3.5 产品结构多视图管理 |
2.3.6 产品结构管理功能 |
2.3.7 物料清单(BOM)的管理 |
2.3.7.1 BOM所包含的内容 |
2.3.7.2 BOM视图的划分 |
2.3.7.3 物料清单管理(BOM)功能 |
2.4 产品文档管理 |
2.4.1 文档管理对象 |
2.4.2 文档分类 |
2.4.3 电子仓库与文档管理的关系 |
2.5 应用集成管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PDM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的实现 |
3.1 PDM系统的体系结构 |
3.1.1 体系结构的概述 |
3.1.2 PDM系统的体系结构 |
3.1.3 系统结构流程 |
3.2 PDM系统关键技术 |
3.2.1 物料清单(BOM)管理模块 |
3.2.1.1 BOM的类型 |
3.2.1.2 BOM的多视图转换技术 |
3.2.1.3 BOM构建的实现 |
3.2.1.4 BOM表示方法及其优缺点 |
3.2.1.5 BOM结构的遍历算法 |
3.2.2 产品结构树(TreeView) |
3.2.2.1 产品结构树(TreeView)的建立与应用 |
3.2.3 产品模型的预览 |
3.2.3.1 AUTO Vue插件 |
3.2.3.2 OLE技术 |
3.2.4 数据库的设计 |
3.2.4.1 结构关系表的设计 |
3.2.4.2 数据库E-R图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PDM系统集成的探讨 |
4.1 PDM系统集成 |
4.1.1 PDM集成概述 |
4.1.2 集成的方法和关键技术 |
4.1.2.1 集成的方法 |
4.1.2.2 集成的关键技术 |
4.2 PDM与CAD的集成 |
4.2.1 PDM与CAD集成方式与接口功能 |
4.2.2 封装的实现 |
4.3 PDM与ERP的集成 |
4.3.1 ERP的概念及其主要功能 |
4.3.1.1 ERP的概念 |
4.3.1.2 主要模块的功能 |
4.3.2 PDM与ERP的集成存在的问题 |
4.3.3 PDM与ERP的4种集成方案 |
4.3.4 EBOM与MBOM的分析 |
4.3.5 EBOM与PurchaseBOM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PDM系统的实现 |
5.1 产品结构与物料清单(BOM)管理功能的实现 |
5.2 产品文档管理功能的实现 |
5.3 应用集成管理功能的实现 |
5.3.1 采购管理系统数据表 |
5.3.1.1 数据库表的结构设计 |
5.3.1.2 数据库E-R图 |
5.3.2 采购管理系统的流程 |
5.3.3 采购管理系统界面设计 |
5.4 PDM系统管理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CAD系统与PDM系统的集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1 当今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
1.1.2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 |
1.1.3 问题解决的途径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本课题的研究概况 |
1.3.1 本课题的目的 |
1.3.2 本课题的意义 |
1.3.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技术综述 |
2.1 CAD 技术 |
2.1.1 CAD 的概念 |
2.1.2 CAD 的体系结构 |
2.1.3 CAD 的发展历程 |
2.1.4 CAD 系统的发展趋势 |
2.1.5 常用的CAD 软件 |
2.2 PDM 技术 |
2.2.1 PDM 的概念 |
2.2.2 PDM 的体系结构 |
2.2.3 PDM 的发展历程 |
2.2.4 PDM 的发展趋势 |
2.3 本章小结 |
3 CAD 系统与PDM 系统集成分析 |
3.1 系统集成 |
3.1.1 系统集成的基本内容 |
3.1.2 系统集成的基本框架 |
3.2 CAD 与PDM 集成层次 |
3.2.1 应用封装模式 |
3.2.2 接口模式 |
3.2.3 紧密集成模式 |
3.2.4 集成层次分析 |
3.3 CAD 与PDM 集成方案 |
3.3.1 基于STEP 标准文件格式的信息集成 |
3.3.2 基于中间件的信息集成 |
3.3.3 基于集成数据模型的数据集成 |
3.3.4 集成方案分析 |
3.4 集成中的BOM 技术 |
3.4.1 BOM 的概念与作用 |
3.4.2 BOM 的内容与分类 |
3.4.3 以 BOM 为主线的企业信息流 |
3.4.4 BOM 表在WIT-PDM 中的实现形式 |
3.5 本章小结 |
4 系统集成的总体架构与关键技术 |
4.1 CAD 与PDM 双向集成架构 |
4.2 CAD 与PDM 集成功能模块分析及集成框架 |
4.2.1 CAD 与PDM 集成功能模块 |
4.2.2 CAD 与PDM 集成框架 |
4.3 CAD 与PDM 集成的关键技术 |
4.3.1 API 技术 |
4.3.2 COM 组件技术 |
4.3.3 客户机/服务器技术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集成的实现 |
5.1 集成设计的总体目标与技术背景 |
5.2 Pro/E 与PDM 集成设计的功能模块实现 |
5.2.1 接口主菜单模块 |
5.2.2 登录与注销模块 |
5.2.3 BOM 表模块 |
5.2.4 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模块 |
5.2.5 模型文档管理模块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7)家具企业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的研究 ——办公家具PDM的功能应用及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 |
1.1.1 选题背景 |
1.1.2 我国家具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面临的困难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与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1.5 参考文献 |
2 PDM的功能及其在家具企业中的应用初探 |
2.1 PDM的概念及其发展概况 |
2.2 PDM的主要功能与作用 |
2.2.1 PDM的主要功能 |
2.2.2 PDM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
2.3 PDM与ERP的区别与联系 |
2.3.1 PDM与ERP之间的区别 |
2.3.2 PDM与ERP之间的联系 |
2.4 家具PDM的功能框架及实施的关键 |
2.4.1 家具PDM功能框架的初步构想 |
2.4.2 家具企业应用PDM的意义 |
2.4.3 家具企业实施PDM的关键 |
2.5 本章小结 |
2.6 参考文献 |
3 数据模型与家具PDM的E-R模型 |
3.1 数据模型的涵义 |
3.2 数据模型的建立过程 |
3.3 家具PDM系统的E-R模型 |
3.3.1 E-R模型的基本要素 |
3.3.2 家具PDM的E-R模型设计原则和方法 |
3.3.3 家具PDM的E-R模型图 |
3.4 本章小结 |
3.5 参考文献 |
4 板式办公家具产品数据管理的信息组织模式 |
4.1 现代办公家具的种类与特点 |
4.1.1 现代办公家具的种类 |
4.1.2 现代办公家具的设计、生产特点 |
4.2 板式办公家具PDM的信息模型 |
4.2.1 板式办公家具产品的结构实例 |
4.2.2 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方法 |
4.2.3 以产品结构为中心的信息组织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4.4 参考文献 |
5 办公家具PDM系统的开发 |
5.1 系统的设计 |
5.1.1 系统的总体结构 |
5.1.2 系统功能模块的规划 |
5.2 系统开发的关键 |
5.2.1 数据库的开发 |
5.2.2 ASP技术的运用 |
5.2.3 WEB技术的运用 |
5.3 产品数据信息的输入与管理 |
5.3.1 数据的手工输入与管理 |
5.3.2 CAD数据的自动导入及其实现的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5.5 参考文献 |
6 信息编码与产品数据管理 |
6.1 信息编码在产品数据管理中的重要性 |
6.1.1 信息编码的基本概念 |
6.1.2 信息编码在产品数据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
6.2 产品信息分类编码的原则和方法 |
6.2.1 产品信息编码的原则 |
6.2.2 产品信息分类编码的方法 |
6.2.2.1 产品信息编码的两种体系 |
6.2.2.2 产品信息分类编码的总体结构 |
6.3 板式办公家具产品信息编码的规则 |
6.3.1 现有的常用编码系统 |
6.3.2 本课题研究的产品信息编码 |
6.4 本章小结 |
6.5 参考文献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总结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3 对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生期间主要的科研论文成果 |
详细摘要 |
(8)面向设计部门的PDM系统开发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PDM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
1.2.1 PDM的定义 |
1.2.2 PDM的发展历程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
1.3.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2 发展趋势 |
1.4 PDM的主要功能介绍 |
1.4.1 电子仓库存储功能 |
1.4.2 文档管理 |
1.4.3 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 |
1.4.4 项目管理 |
1.4.5 分类与检索功能 |
1.5 PDM系统开发的相关技术 |
1.5.1 面向对象概念与建模方法UML |
1.5.2 数据库技术 |
1.5.3 Visual Studio .NET技术 |
1.5.4 PDM开发标准 |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现实意义 |
1.7 本论文组织结构 |
2 PDM系统总体设计 |
2.1 PDM系统需求分析 |
2.1.1 系统性能要求 |
2.1.2 主要功能模块 |
2.1.3 系统基本对象类型 |
2.2 PDM系统的体系结构 |
2.2.1 体系结构概述 |
2.2.2 确定体系结构 |
2.3 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 |
2.3.1 开发环境 |
2.3.2 运行环境 |
2.4 系统框架 |
2.4.1 软件框架特点 |
2.4.2 框架实现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PDM系统中关键技术研究 |
3.1 项目管理模块的建模与实现 |
3.1.1 项目和项目管理概念 |
3.1.2 项目管理模块需求分析 |
3.1.3 项目管理模块建模 |
3.1.4 代码实现 |
3.2 文档浏览批注技术研究 |
3.2.1 应用背景 |
3.2.2 AutoVue介绍 |
3.2.3 实际开发过程 |
3.3 加密解密技术研究 |
3.3.1 加密的实现方式 |
3.3.2 解密的实现方式 |
3.3.3 多级安全模式的实现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4 PDM系统数据库设计 |
4.1 数据库需求分析 |
4.2 数据库概念设计 |
4.2.1 相关术语和表示规则 |
4.2.2 建立局部E-R模型 |
4.3 数据库逻辑设计 |
4.3.1 转换规则 |
4.3.2 规范化理论 |
4.3.3 创建表与字段 |
4.4 本章小结 |
5 软件运行实例 |
5.1 功能概述 |
5.2 PDM Portal运行实例 |
5.2.1 系统登录界面和主界面 |
5.2.2 项目管理功能实现 |
5.2.3 文档管理功能实现 |
5.2.4 组织管理功能实现 |
5.2.5 邮件管理功能实现 |
5.2.6 系统管理功能 |
5.2.7 其他功能 |
5.3 PDM Toolkit运行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与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2.1 价值链理论 |
2.2 技术选择的相关理论 |
2.3 企业信息化的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化与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关联分析 |
3.1 信息化与企业发展 |
3.2 信息化对制造业企业发展作用的定性分析 |
3.3 基于信息化的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模型 |
3.4 信息化对制造业企业发展作用的定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 |
4.1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技术 |
4.2 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价值增值机制 |
4.3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技术选择的原则与方法 |
4.4 信息技术价值度量的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模式 |
5.1 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 |
5.2 制造联盟中的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6.1 案例分析的背景 |
6.2 企业内部信息集成应用 |
6.3 企业外部信息集成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推进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对策 |
7.1 推进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宏观对策 |
7.2 推进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中观对策 |
7.3 推进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微观对策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摘要 |
ABSTRACT |
(10)面向协同设计的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协同设计和产品数据管理 |
1.1.1 协同设计 |
1.1.2 产品数据管理(PDM) |
1.2 PDM在协同设计中的应用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 |
2.1 PDM的特点 |
2.2 PDM的主要功能 |
2.2.1 电子仓储的功能模块 |
2.2.2 过程管理或工作流控制模块 |
2.2.3 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模块 |
2.2.4 查看和圈阅功能模块 |
2.2.5 扫描和成像功能 |
2.2.6 零件分类管理与检索 |
2.2.7 项目管理功能 |
2.2.8 电子协作功能 |
2.2.9 系统定制和集成工具 |
2.3 PDM的一般体系结构 |
2.4 PDM的相关技术 |
2.5 PDM的现状 |
2.5.1 PDM的国外应用现状 |
2.5.2 PDM的国内应用现状 |
2.5.3 PDM技术的研究计划现状 |
2.5.4 PDM的应用领域 |
3 PDM系统的建模方法和实施方法 |
3.1 面向对象的PDM系统的建模方法 |
3.1.1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
3.1.2 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 |
3.2 PDM系统的实施方法 |
3.2.1 PDM实施的目标与内容 |
3.2.2 PDM实施中的应用建模 |
3.2.3 PDM的选型 |
3.2.4 PDM实施的基本步骤 |
4 面向协同设计的PDM技术的应用研究 |
4.1 设计院产品数据管理的特点和协同设计 |
4.1.1 设计院数据管理的特点 |
4.1.2 面向工程设计的协同设计 |
4.2 北方设计研究院PDM系统的需求分析 |
4.2.1 设计院概况及工作模式 |
4.2.2 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2.3 PDM系统的建设内容和功能需求 |
4.3 面向协同设计的PDM系统体系结构 |
4.3.1 北方设计研究院PDM系统的集成 |
4.3.2 设计院PDM系统体系结构 |
5 基于 UML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建模 |
5.1 工作流技术 |
5.1.1 工作流的定义及模型 |
5.1.2 工作流管理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
5.2 UML概述 |
5.2.1 UML的发展历程 |
5.2.2 UML的内容 |
5.2.3 UML的五类视图和九种图 |
5.2.4 UML建模工具VISIO |
5.3 基于 UML的需求分析—用例建模 |
5.3.1 识别参与者 |
5.3.2 识别用例 |
5.3.3 创建用例模型 |
5.4 静态结构模型 |
5.4.1 工作流对象模型 |
5.4.2 工作流引擎 |
5.5 动态行为模型 |
5.5.1 用交互图描述用例 |
5.5.2 审批流程动态模型 |
6 设计院PDM系统的网络构建 |
6.1 设计院概况及需求分析 |
6.1.1 信息点分布情况 |
6.1.2 需求分析 |
6.2 网络技术选择及规划 |
6.2.1 网络技术选择 |
6.2.2 网络规划 |
6.3 网络设计及拓扑结构 |
6.3.1 网络设计总述 |
6.3.2 网络拓扑结构 |
6.4 主要网络设备介绍 |
6.5 设备清单及报价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建筑工程设计领域PDM系统的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知识的乘用车总装线数字化工艺设计方法研究[D]. 殷希彦. 武汉理工大学, 2020
- [2]工程咨询公司作为管理总承包商视角下PMC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崔民婧. 天津理工大学, 2012(10)
- [3]CAD/PDM系统一体化产品快速设计研究与应用[D]. 冯亮亮. 重庆大学, 2010(03)
- [4]建筑工程设计流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欣昱. 东北大学, 2009(06)
- [5]企业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构建与集成功能的探讨[D]. 郭辰光. 东北大学, 2008(03)
- [6]CAD系统与PDM系统的集成技术研究[D]. 宋金霞. 青岛科技大学, 2008(05)
- [7]家具企业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的研究 ——办公家具PDM的功能应用及系统开发[D]. 钟世禄.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3)
- [8]面向设计部门的PDM系统开发及关键技术研究[D]. 郭安民. 南京理工大学, 2007(01)
- [9]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与建设模式研究[D]. 吴宪忠. 吉林大学, 2007(04)
- [10]面向协同设计的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的研究[D]. 郝金栋.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