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样的回答能得满分?——《绝对挑战》幕后故事(论文文献综述)
罗双明[1](2021)在《乡村小学“边缘”学生困境研究 ——对广西一所村小“边缘”学生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缘起于两个方面:一是微观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普遍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宏观角度的公平因为有制度的保障,最终会通过有力的强制措施逐渐得以实现,而微观角度的公平则需要我们从微观角度进行探讨和回应,同时微观教育不公平现象恰恰是导致“边缘学生”问题的主要诱因之一。二是个人的双重身份经历。“中心生”和“边缘生”双重身份的经历激起了笔者的研究兴趣,是否有人和笔者一样经历过“边缘生”的经历?他们是什么类型的“边缘生”?“边缘生”这一群体在课堂、班级和校园中需要面对什么样的处境?他们自己又是如何看待自己“边缘生”的身份?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变为“边缘生”的?他们是否具有“中心生”的一面?本文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广西西北边陲一所乡村小学中的四位不同类型的“边缘”学生为个案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四位“边缘”学生产生的背景包括两大方面,首先是社会背景:当地自然地理因素限制大,经济发展滞后、民族特色文化和优秀育人文化逐渐淡化、家庭中父母外出务工现象普遍,孩子缺少陪伴与监护;其次是学校背景:该村小设施设备逐渐齐全,师资专业水平待提升、班级建设规训意味浓厚,学生缺乏自主发展空间。接着,论文主体部分介绍了四个不同类型“边缘”学生的故事,并根据各个“边缘”学生的不同情况结合不同理论分别进行了个因分析。具体如下:第一位研究对象:课堂教学“沉睡者”——杨帆。笔者描述了他作为“游离者”和“表演者”的“边缘生”的一面,同时还介绍了他作为“享受者”和“梦想者”的“非边缘生”的一面。接着运用诺丁斯的关怀伦理从“关心者角色”、“被关心者角色”、“关怀情感和道德情感”三方面进行了成因分析。第二位研究对象:同辈群体“自娱者”——覃伶。笔者描述了她作为“独行者”、“另类者”和“期待者”的被班级同学排斥的“边缘生”的一面,同时还介绍了她作为“积极者”的“中心生”的一面。最后笔者运用权力规训和教学机智等理论从教师、家庭和同辈群体角度进行成因分析。第三位研究对象:隐形“被排斥者”——罗强。笔者描述了他作为麻烦“制造者”、“被疏离者”和“继承者”的“边缘生”的一面,同时介绍他所具有的“闪光者”的一面。最后运用标签等理论从教师、社会和家庭三个角度进行成因分析。第四位研究对象:家庭“寄养者”——莫艺。笔者描述了她作为“消极者”、“缺失者”和“被‘虐待’”者的“边缘生”的一面,同时介绍了她作为“被肯定者”的“非边缘生”的一面。最后笔者运用教育公平等理论从教师、家庭和“边缘人”本身进行成因分析。接着,笔者还结合该地区特征从普遍意义上对造成“边缘生”的共因进行了分析。基于上述所有研究和分析,笔者最后探讨了“边缘”学生的转化策略,分别是:社会层面应该吸引农民就近就业,稳定村小师资队伍、加强正向价值观传播,抑制泛娱乐化现象;学校层面应该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去除负面“标签”、加强同辈群体引导,提升异质文化接纳度、缩小家校界限,增加家师沟通频率;教师层面应该关注教育公平问题,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多中心”视角看待“边缘生”,挖掘其闪光点、树立责任意识,多学科教师参与协同育人;家庭层面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父母担任关注者角色、以身作则,父母担任榜样者角色;“边缘”学生自身层面应该对自身“边缘化”处境进行正确归因、成为能够致力于问题解决的高心理弹性者。
李英莉[2](2016)在《寻找与救赎 ——消费社会理论语境下的凯鲁亚克“在路上”系列小说研究》文中提出上个世纪50年代,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一经出版,就震动了当时的美国文坛,被《纽约时报》誉为垮掉的那一代最清晰、最重要的表述之作和“垮掉一代”的圣经。从此,《在路上》这部小说成为了通向自由、理想和生命之路的象征。凯鲁亚克在二战以后走上美国文坛,战后的美国尽管面临着冷战、战后重建等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但是获胜的美国,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增长,消费增加,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消费社会”时代。它强调花销和占有物质,并不断破坏着强调节约、俭朴、自我约束和谴责冲动的传统价值体系。当生产不是为了需要,而仅仅是为了消费时,消费社会带来了公共话语和思维方式的新变化,这些变化无疑会影响文学创作,使文学创作展现出新内容。对凯鲁亚克的研究不能无视美国“消费社会”崛起这一时间点,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关注凯鲁亚克的小说,目的就是把凯鲁亚克还原到他所在的社会背景中,考察凯鲁亚克“在路上”系列小说在这一背景下展现出的美国文化中的新意象。消费社会的逻辑在鲍德里亚看来是一个消失了象征的存在。传统的物品具有意义功能和象征功能。在消费社会中,传统的物品变成了纯粹功能性的物品,符合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它们可以随意组合和拆卸。消费者消费的物品不是其本身而是符号,符号代表着差异。人们就是在消费符号的意义上消费着一切,包括自己本身。“消费社会”理论为凯鲁亚克小说的研究,尤其是《在路上》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于《在路上》这部小说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自由、开放、反叛这样的话语框架中,小说中主人公的行为往往被框进传统与现代,束缚与反抗的二元对立中。在消费社会的理论视角下研究凯鲁亚克的小说会发现,凯鲁亚克并非在写反抗,相反,他迎合了一个新时代的价值观。本文从“建国”和“立人”两个角度分析了凯鲁亚克“在路上”系列小说。首先,从建国的角度上来说,凯鲁亚克希图在二战之后,发现美国的新价值。凯鲁亚克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镇与城》可以看成是《在路上》的序幕,美国的小镇价值观不足以应付二战后美国人的精神渴望,凯鲁亚克通过一家两代人的价值冲突,展现了美国小镇道德观的消逝以及城市价值观对小镇价值观的接管。小镇青年开始走出小镇,上路去寻找他们心目中的美国。上路是寻找的开始,路也是开放的视野。在消费社会理论下重读《在路上》会发现,凯鲁亚克通过对城市的叙事,展现了新的美国社会形态,这个美国是小镇价值观消逝以后出现的新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充斥着汽车、毒品和性,这些文化符号较为充分地展现了美国的消费社会景观和美国新的价值观,即流动性、变化性、符号性。凯鲁亚克小说中的主人公经常被评论者视作反抗的急先锋,如果把小说中的主人公放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研究会发现,以迪安为代表的人物不是主流社会的反叛者,而是凯鲁亚克塑造的一个美国新英雄。20世纪50年代,美国传统意义上的天国道德已经被淘汰,人世间的俗念开始恣意妄为了。美国文化已转向享乐主义,它注重游玩、娱乐、炫耀。这些主人公从生产的主人公变成了消费的主人公,他们身上体现着技术威能的神话。凯鲁亚克试图通过“在路上”去发现美国,漫游带来了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不同生活方式的融合,但是,所谓的融合不过体现了美国意识形态的霸权。霸权很隐蔽,它往往隐藏在反抗的外衣下,展现出霸权,需要建立两个模型,一个模型是分子生物学的模型——双螺旋结构。第一个螺旋是认同符号价值的螺旋,这一螺旋由迪安的主人能指和萨尔对迪安的认同所体现出来的拜物教逻辑共同完成的,第二个螺旋是消费、享乐的螺旋,这一螺旋是以酒精、女人等反抗、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构成的。这两个螺旋互相缠绕、相互反对,透过双螺旋结构能够发现,凯鲁亚克对美国意识形态的认同是支撑着双螺旋结构的核心。第二个模型是拓扑学的模型——莫比乌斯环。通过分析凯鲁亚克小说中频现的毒品和性的意象揭示它们背后的意义,对毒品的使用,对性的开放证明了新美国的力量,但这只涉及到了毒品和性的一层意义,另一方面,毒品和性带来的迷醉实际上说明的却是缺失,这两个意义将组成一个完整的莫比乌斯环,它意味着,在这个消费社会里,永无止境的不是快感而是创伤,这才是凯鲁亚克写作毒品和性的最终目的。写作《镇与城》和《在路上》这两部小说的时候,凯鲁亚克正值青春,他笔下的美国也是一个青春的美国,但是随着时间的流转,凯鲁亚克“在路上”系列小说也有了变化,后期的小说,例如《荒凉天使》、《孤独旅者》、《大瑟尔》等,已经从对美国民族身份的建构转向了主体自我的认知,如果说民族身份的建构更多是向外的,那么,对主体的认知则是向内的。这涉及到了分析凯鲁亚克小说的另一个层面——“立人”。消费社会的逻辑带来了主体存在的深渊。消费社会理论视域中的“主体”,是一个伪主体,是被符号化了的命名包裹着的一个“空无”,主体不是被语言询唤,就是成为镜像主体,主体向死而生,凯鲁亚克通过不同名字的“我”的行动来寻找“我是谁”的答案——我是空无,这是主体存在的深渊。面对主体存在的深渊,凯鲁亚克设计了救赎之路。他采用的策略有三,一是以怀旧作为直面主体存在的深渊的策略,怀旧最终走向在消费社会中确立意义。第二个策略,凯鲁亚克通过对消费社会中死亡和死亡感的体验,用焦虑反向呼唤可以循环进生命循环中的死亡,凯鲁亚克写死亡,写的是一种奢侈,在生命受实用性支配的系统中,死亡是唯一的替代办法。策略之三,用寻根制止焦虑,这里,凯鲁亚克寻找的根生长在城市中而非在乡村中。城市像鸦片一样吸引着主人公,对城市的思念是城市人优越性的体现,是他们把握世界能力的证明。寻找本身成了现代人的身份证。从对消费社会景观的认同到对消费社会符号化人的质疑,凯鲁亚克一直在用他的小说揭示符号化的魔鬼面具,但是他却被大众文化符号化了。他被封为“垮掉之王”,他的生活方式成为了流行和时尚,他被媒体聚光、展现、售卖,他成了反叛的代名词。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凯鲁亚克被美国60的年代文化所改写,在跨文化交流中,也被中国式的接受。
高峰华[3](201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行动研究 ——以长春希望高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至今颁布已有六年,随着全国各地陆续进入课程实验阶段,众多一线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存在很多茫然与困惑。本文旨在探究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采用“故事教学法”这一崭新教学模式的可行性,通过教育行动研究以寻求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本行动研究以长春希望高中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进行两轮循环行动研究。第一轮行动研究过程为:问题诊断——方案研拟——行动实施(以教师行动作为切入点)——评鉴反馈修正。第二轮行动研究过程为:发现新问题——制定新方案——开展新行动(以学生行动作为切入点)——总结新经验。本论文主体框架由六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就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新课程改革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故事教学法”构想,并对故事教学法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第二部分通过对教育思想、课堂教学与行动研究相关理论文献进行查阅和深入研究分析,为下一步展开行动研究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第三部分从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与长春希望高中政治课教学存在的实际困惑两个维度,客观而全面地分析“故事教学法”实施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共性与个性突出问题开展行动研究,整个行动研究按时间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2010年8月中旬至2010年10月初;第二阶段由2010年10月中旬至2010年12月初。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课堂定性与定量观察、同学科教师听课评课、课后考查反馈等手段研究结果,从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行动方案。第五部分对“故事教学法”实施后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质与量的分析,对比实验前后的变化。第六部分总结行动研究中的经验,反思研究中的不足,对今后教学提出自己的建议。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高中思想政治课采用“故事教学法”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符合新教材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编写完成了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故事教学的教案、学案及题案;初步积累了适用故事教学的政治课本剧。
二、什么样的回答能得满分?——《绝对挑战》幕后故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什么样的回答能得满分?——《绝对挑战》幕后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小学“边缘”学生困境研究 ——对广西一所村小“边缘”学生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微观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普遍存在 |
(二)个人的双重身份经历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边缘学生”基本问题研究 |
1.“边缘学生”的内涵 |
2.“边缘学生”的特征 |
3.“边缘学生”的分类 |
4.“边缘学生”的后果审视 |
(二)学校“边缘学生”实证研究 |
1.以学段划分 |
2.以场域划分 |
3.以城乡区域划分 |
(三)研究述评 |
四、概念界定 |
(一)乡村、乡村学校、乡村小学 |
1.乡村 |
2.乡村学校、乡村小学 |
(二)边缘、边缘学生 |
1.边缘、边缘学生 |
2.相近范畴厘清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观察法 |
3.访谈法 |
4.实物分析法 |
5.个案法 |
(二)研究过程 |
1.进入树人小学 |
2.确定研究对象 |
3.资料收集 |
第1章 社会和学校背景 |
一、社会背景 |
(一)C乡:自然地理因素限制大,经济发展滞后 |
(二)传统:民族特色文化、优秀育人文化逐渐淡化 |
(三)家庭:父母外出务工现象普遍,孩子缺少陪伴与监护 |
二、学校背景 |
(一)学校:设施设备逐渐齐全,师资专业水平待提升 |
(二)班级:班级建设规训意味浓厚,学生缺乏自主发展空间 |
第2章 课堂教学“沉睡者”——杨帆 |
一、教师及班级情况 |
(一)教师情况 |
(二)班级情况 |
二、“游离者” |
(一)明目张胆搞小动作 |
(二)被点名后毫不收敛 |
(三)不参与课堂学习 |
三、“表演者” |
(一)背着老师搞小动作 |
(二)被点名后佯装收敛 |
(三)假装参与课堂学习 |
四、“享受者” |
(一)同学眼里的好玩伴 |
(二)笔者眼中的好少年 |
五、“梦想者” |
(一)美好的梦想——“太空人” |
(二)唯一的倾听者——爷爷奶奶 |
六、个因分析:基于关怀伦理视角 |
(一)关心者角色缺失 |
(二)被关心者角色缺失 |
(三)关怀情感和道德情感缺失 |
第3章 同辈群体“自娱者”——覃伶 |
一、教师及班级情况 |
(一)教师情况 |
(二)班级情况 |
二、“独行者” |
(一)课堂内外独来独往 |
(二)来自同学的负面评价 |
(三)老师的刻意关注 |
三、“另类者” |
(一)不受控制的行为 |
(二)奇怪的言行举止 |
(三)神奇的个人世界 |
四、“期待者” |
(一)期待来自老师的关注 |
(二)渴望友情 |
五、“积极者” |
(一)课堂积极表现 |
(二)课内外积极与老师互动 |
六、个因分析 |
(一)教师:全方位的控制和教学机智的缺乏 |
(二)家庭:资本占有量低 |
(三)同辈群体:对异质文化的排斥 |
第4章 隐形“被排斥者”——罗强 |
一、教师及班级情况 |
(一)教师情况 |
(二)班级情况 |
二、麻烦“制造者” |
(一)恶劣事件 |
(二)恶作剧 |
(三)态度戏谑 |
三、“被疏离者” |
(一)同辈群体的“背叛” |
(二)同学家长的“隔离” |
(三)老师的有色眼镜 |
四、“继承者” |
(一)充满暴力的家庭传统 |
(二)对物质的欲望 |
五、“闪光者” |
(一)小领导者 |
(二)美术特长 |
六、个因分析 |
(一)教师:负面“标签”的刻板使用 |
(二)社会:泛娱乐化现象的冲击 |
(三)家庭:榜样的缺乏 |
第5章 家庭“寄养者”——莫艺 |
一、教师及班级情况 |
(一)教师情况 |
(二)班级情况 |
二、“消极者” |
(一)课堂上消极无趣 |
(二)课下人际关系生疏 |
(三)极端的言行举止 |
三、“缺失者” |
(一)“我真正的家” |
(二)亲密关系的缺失 |
(三)缺乏自信心 |
四、“被‘虐待’者” |
(一)“难缠”的家长和“任性”的哥哥 |
(二)莫艺的经历 |
五、“被肯定者” |
(一)个性者 |
(二)热心肠 |
六、个因分析 |
(一)老师:教育过程中的公平问题 |
(二)家庭:剧烈变故导致儿童偏差行为 |
(三)边缘人本身:低心理弹性者 |
第6章 “边缘生”共因分析和转化策略探讨 |
一、“边缘生”共因分析 |
(一)家庭方面 |
(二)学校教师方面 |
(三)家校合作方面:家校界限明显,家师沟通频率低 |
二、“边缘生”转化策略探讨 |
(一)社会层面 |
(二)学校层面 |
(三)教师层面 |
(四)家庭层面 |
(五)“边缘”学生自身层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2)寻找与救赎 ——消费社会理论语境下的凯鲁亚克“在路上”系列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凯鲁亚克研究综述 |
1.1 国外的研究情况 |
1.2 国内的研究情况 |
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
3.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简述 |
第1章 上路的梦想:寻找一个“新美国” |
1.1 美国小镇道德观的困境 |
1.1.1 城市风尚对小镇价值观的侵袭 |
1.1.2 战争对小镇道德观的摧毁 |
1.2 小镇人物对建设一个“新美国”的实践与思考 |
1.2.1 小镇老辈人对传统的坚持 |
1.2.2 小镇青年的建国使命 |
第2章 路上的发现(Ⅰ):美国消费社会的新意象 |
2.1 在路上的新意象:美国消费社会价值观的确立 |
2.1.1 汽车:消费美国的文化符号 |
2.1.2 视觉化城市:新空间的晕眩 |
2.2 迪安,一个美国新英雄的诞生 |
2.2.1 消费时代的新英雄 |
2.2.2 被消费的迪安 |
2.3 西部,美国精神的变形 |
2.3.1 凯鲁亚克小说中西部的死与生 |
2.3.2 符号化的西部 |
第3章 路上的发现(Ⅱ):美国消费社会的真相 |
3.1 萨尔的追随:意识形态双螺旋的建立 |
3.1.1 追随迪安:对意识形态的积极回应 |
3.1.2 酒精、毒品和女人:对意识形态的反向认同 |
3.2 快感幻象:关于美国式创伤的莫比乌斯环 |
3.2.1 致幻剂下的男性主人公:美国式的孤独 |
3.2.2 女性身体的丰盛:一个展现出来的社会脆弱 |
第4章 路上的觉知:消费社会的主体认知 |
4.1 消费社会的主体真相 |
4.1.1 被语言询唤的空无主体 |
4.1.2 拒绝认知主体真相的原因 |
4.2 你到底想要什么 |
4.2.1 是主体的欲望还是他者的欲望 |
4.2.2 欲望幻象的防御机制 |
第5章 路的可能性:寻找主体的救赎之路 |
5.1 怀旧:避免主体深渊的策略 |
5.1.1 贫民窟的浪漫 |
5.1.2 童年的情感 |
5.1.3 寻根的矛盾性 |
5.2 死亡:以神圣跨越主体的深渊 |
5.2.1 被驱逐的死亡 |
5.2.2 神圣的献祭 |
5.3 不彻底的救赎 |
5.3.1 主体异化的宿命 |
5.3.2 他者之死 |
第6章 消费社会中的凯鲁亚克和他的小说 |
6.1 消费社会下被符号化的凯鲁亚克 |
6.1.1 媒体对凯鲁亚克的再塑造 |
6.1.2 中国对凯鲁亚克的跨文化阅读 |
6.2 《在路上》的影像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3)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行动研究 ——以长春希望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故事教学法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故事教学法"行动研究的依据 |
2.1 "故事教学法"研究的理论依据 |
2.2 "故事教学法"研究的现实依据 |
第三章 故事教学法实施前长春希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情学情分析 |
3.1 从教师访谈中对思想政治课教情学情进行分析 |
3.2 从学生问卷中对思想政治课教情学情进行分析 |
第四章 长春希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行动研究 |
4.1 第一轮行动研究 |
4.2 第二轮行动研究 |
第五章 故事教学法实施后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成效分析 |
5.1 从学情的变化看成效 |
5.2 从学生课堂参与度变化看成效 |
5.3 从评价的变化看成效 |
第六章 结论、反思与建议 |
6.1 行动研究结论 |
6.2 行动研究反思 |
6.3 教学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长春希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情、学情调查问卷(学生用) |
附录B 长春希望高中教情学情访谈提纲(教师用) |
附件C 教学任务认知水平观察分析表 |
附录D 课堂教学观察表 |
附录E 各种提问行为类别频次统计表 |
附录F 练习目标层次表 |
附录G 课堂教学效果检测分析表 |
附录H 学生学习投入状态观察表 |
附录I 政治学习小组互评表 |
四、什么样的回答能得满分?——《绝对挑战》幕后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小学“边缘”学生困境研究 ——对广西一所村小“边缘”学生的个案研究[D]. 罗双明.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寻找与救赎 ——消费社会理论语境下的凯鲁亚克“在路上”系列小说研究[D]. 李英莉. 吉林大学, 2016(03)
- [3]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行动研究 ——以长春希望高中为例[D]. 高峰华. 延边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