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种养殖的现状与我国的出路(论文文献综述)
李瑾[1](2020)在《东平县产业扶贫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底子薄,有相当多数人口处在贫困状态,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被提出并逐渐深入人心,全国上下展开了脱贫攻坚战,各级政府也将扶贫工作纳入重点工作之列,紧跟项目进展,各司其职,确保将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作为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产业扶贫一直被放在相当突出的位置。在国家“十三五”扶贫计划中,就明确提出发展产业扶贫要以贫团地区自然资源优势为基础,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进行深度融合发展。各省、市级政府和各级扶贫部门也深入基层对产业扶贫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许多地区已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适应当地发展形势、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特色优势产业,探索总结出各具特色且适应当地实际的典型经验及产业扶贫实现路径模式,极大促进了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山东省有20个扶贫工作重点县,东平县作为其中之一经济基础较差,积贫积弱较重,脱贫任务艰巨。东平县是全国的移民避险解困、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试点,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在山东省内最多,全县贫困原因复杂,原始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极大制约了脱贫攻坚取得胜利。本文以东平县产业扶贫问题研究为选题,绪论部分概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及现状进行了综述。论文主体部分,首先对东平县贫困情况及产业扶贫现状进行了概括,梳理了东平县四种产业扶贫模式。其次通过调查问卷等结果提出并分析东平县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包括资金整合困难、基础设施薄弱、贫困户参与不足、专技人才缺乏、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然后分析了东平县产业扶贫四个典型案例并得出经验启示;最后结合问题及经验启示提出了合理化的对策建议。希望通过这些对策的提出,更深层次把握地方产业扶贫面临的新形势,探索产业扶贫工作的新途径,为东平县及与之相似地区下一阶段的产业扶贫持续性发展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助力东平县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为接下来乡村振兴做好有序衔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根基,为社会健康稳定发展贡献东平方案。
苏治[2](2020)在《生态文明战略下循环农业发展路径仿真及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在党和国家大力提倡和发展生态文明战略的伟大契机之下,变革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路径,改善传统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以及提高传统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综合研究了国内外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认为当前转变传统农业传统路径是农业生产面临的重要问题,但是采取何种农业发展模式以及如何选择适宜的农业路径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传统农业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开展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明确传统农业区不同农业发展路径下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建立研究区域农业发展路径的方法体系,探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为传统农业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开发、产业规划、关键决策和有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传统农业区实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生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农业发展路径的选择问题开展了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研究,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系统动力学仿真是研究农业发展路径的适宜方法。研究籍借系统动力学协同性、整体性、时变性、动态性等特点,各要素间的因果关系、有限的数据和各种反馈关系,构建了循环农业发展路径系统动力学模型,较好地模拟了贾得乡农业发展路径选择问题。研究认为系统动力学方法是研究农业发展路径的适宜方法。(2)构建了选择农业发展路径的方法体系。方法体系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①研究传统农业及循环农业发展特点和趋势;②建立传统农业、循环农业、传-循结合的5种农业发展路径及其12条子路径;③利用系统动力学,分别构建5种基础路径及其12条子路径的系统动力学模型;④运行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得到不同农业发展路径的运行结果;⑤运用综合评价法评价出最优的农业发展路径。(3)解决了传统农区农业发展路径选择问题。通过对贾得乡的仿真研究表明,高传低循的循环农业发展路径是贾得乡5种基础发展路径中的最优路径;系统动力学仿真及综合评价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高传低循路径的I型农业路径是最优的子发展路径。本文的农业发展路径研究方法不仅解决了贾得乡农业发展路径选择问题,并且为其它传统农区选择农业发展路径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4)因地制宜地发展循环农业路径才能有效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在较为落后的中西部传统农业区全面发展循环农业并非是最佳选择,要根据地区的循环农业发展基础、农业技术水平、农民对循环农业的认可程度、循环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和区域发展的政策水平,因地制宜地采取循环农业发展路径才能有效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5)适宜的循环农业工程建设促进区域循环农业路径的通畅。本文通过研究贾得乡建设循环农业农业工程建设的发展模式为基础,提出农业合作社促进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企业发展带动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农业园区壮大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等3种模式是适合贾得乡走高传低循Ⅰ循环农业发展路径的循环农业工程设施建设模式,并对各种工程设施进行了量化研究,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对贾得乡近期(2018-2025年)和中远期(2026-2040年)贾得乡的循环农业工程设施建设进行和综合布局,有力的指导了贾得乡走高传低循Ⅰ循环农业发展路径来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王之宇[3](2020)在《高邮市黄颡鱼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黄颡鱼,又被称为黄骨鱼、汪丁等,一般生长在湖泊、水库和池塘中,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味道好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受到了消费者和市场的青睐,成为深受大众欢迎的水产品之一。高邮位于江苏省的中部和里下河水网地区,具有适合黄颡鱼生长的优越自然环境和黄颡鱼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黄颡鱼作为高邮的特色产业,其发展有助于促进渔民增收、渔业增效;有助于培育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提高地方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高邮市黄颡鱼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不仅能促进我国黄颡鱼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也能给其他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意义。本文以高邮市黄颡鱼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农业产业化、特色产业发展、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从农业产业化的内涵、特征出发,分析了高邮市黄颡鱼产业的发展概况、金融税收扶持状况、养殖模式、社会化服务、产业组合模式、加工销售情况以及收益情况等多个方面;得出高邮市黄颡鱼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养殖户规模小,融资困难,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投入少;育种与养殖技术落后,相关的研发和推广不足;养殖流程和方式标准化不科学;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带动作用不够,产业化程度低;加工和营销体系发展滞后;养殖农户年龄老化,养殖人才匮乏等问题等。在对问题产生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高邮市黄颡鱼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即加大政府扶持和引导方面的力度、强化对黄颡鱼产业的科技支持、建立和健全标准化养殖流程和方法、提高产业化水平和规模创建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加工产业和营销体系扩大消费、引进及培养人才提供智力保障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陈权[4](2020)在《省级对农电视频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江西广播电视台公共·农业频道为例》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总体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对农信息的传播。传统的电视媒介在对农信息传播中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全国3000多家电视频道中,省级对农电视频道作为专业对农的细分领域,直接受众就是省级区域内广大农民群体。从2001年第一家省级对农电视频道开播至今,大约20年的时间,发展至今已经趋于成熟。但是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如同大多数电视频道一样,省级对农频道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再加上城乡结构的变化,对农电视频道的受众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受众、传播渠道、传播内容等等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省级对农电视该怎么发展,如何定位受众?如何精准高效传播?如何构建传播渠道,拥抱新媒体的发展趋势?这些都是本文研究的问题。本文将省级对农电视频道这一特定的对象,主要研究对农电视的发展脉络、内外部环境分析,指出当前省级对农电视的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节目资源匮乏、节目内容失当、传播视角、受众定位不准、营收不足、融媒体建设方面滞后等问题。通过江西广播电视台公共·农业频道进行个案分析,通过分析该频道的发展历程、节目内容分析、特色编排、新媒体端发力、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优势,剖析其在开播后两年左右,迅速在对农频道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最后一章,通过前面提出的省级农业频道的困惑以及案例分析,初步探索当前环境下,省级对农频道如何在内容传播、受众定位、多渠道发展、多产业经营以及政策支持方面提出相应对策,打造农业传媒产业链。
农新[5](2020)在《特种养殖未来发展何去何从》文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滥食野生动物的突出问题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同时也将特种养殖业推上了风口浪尖。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释放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法治信号,同时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养殖行业也被摁下了"暂停键"
张磊[6](2017)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演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着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多重挑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识别这些挑战并开发相应的专业设置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是与专业层次结构相关的教育系统功能表达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两分法”和现行专业目录的框架下,两个教育层次的规模对等发展和二者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规模使得二者的并行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的运行模式。应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范式分析发现,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专业层次适配是教育系统双螺旋专业发展模式中的结构要求,这种双螺旋的效率是实现教育系统特定功能的系统动力。通过构建和运算以专业关系为基础的各类关系矩阵,并结合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发现,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对接和层次适配处于较为初级的自发为序的状态,表现在专业对接强度分布不均、专业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而,实现两个专业层次在专业结构上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演进并实现预期的教育功能是微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校际专业交往是中观层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专业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专业资源配置问题。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可以以矩阵形式构建并表达高校之间基于共同举办的专业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洞分析方法对这些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存在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现象。由于内生冲突的存在,院校无法在提升校际专业交往效率的同时提升交往资源的集中程度和对网络的控制力,因而陷入两难决策的困境中。面对影响校际专业关系强度的技术性因素、学科与专业的隔离效应因素、学校发展历史性因素以及教育主体对校际专业关系功能和作用认识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开展校际专业关系网络治理以提升校际专业交往资源配置效率和院校专业交往能力是中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以就业为主要关系的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问题是宏观层面社会、教育与人的协同发展问题。在“社会—教育—人”的系统交互和社会与教育“母系统—子系统”的关系模式中,使用耦合分析方法和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就业供需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专业供需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系统的专业供需处于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在社会系统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专业的供需又处于较大程度上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产生了“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它是教育系统专业设置的自发独立性与社会系统行业对专业需求的天然不均衡性二者冲突的系统表现,而这种冲突的解释和解决也必然需要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中进行。因此,调整专业与行业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并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协同即成为宏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通过以上全局性的系统分析发现和识别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目前存在“微观上专业层次适配处于自发为序的状态”“中观上存在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宏观上存在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三个现象,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以设立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开发相应的治理工具以及配套安排等治理要素。使用链理论对这些治理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可以发展出一个使各治理要素在横向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协调,在纵向层次上相互衔接和配套,在时间上保持延续和动态演进的三维治理链,该治理链体系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地区治理方面构建机制框架方面所做的一种尝试。
胡行隆[7](2016)在《湖口县HFW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经营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战略研究也像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合作组织,是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基础上的一种农民经营方式的创新,对进行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致富也也有着重要贡献。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起步晚、立法迟,当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法律等环境时,真正发挥其优势,带动群众创收致富,就必须对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有着清晰的认识和全面的分析,通过运用战略管理的一系列理论方法对合作社进行分析,就为我们更好的推动合作社发展提供了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从湖口县HFW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出发,从发展现状、内外部环境分析、存在的问题、措施应对等对合作社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在绪论中阐述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提供了学术探讨的基础。在第二章中介绍了合作社的定义、基本特征、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等,为论文起草打下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在第三章中,直接切入主题,对湖口县的合作社基本情况、HFW合作社的情况及案例的典型意义做了诠释;第四章是通过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CPM矩阵分析,对合作社的宏观环境和产业竞争环境有着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EFE矩阵及IFE矩阵,对合作社优劣势、机会、威胁有直面了解,对其存在的问题有深刻地认识;第五章则通过SWOT矩阵和BCG矩阵,为合作社的战略选择提供了参考;第六章则努力打造合作社的核心竞争力和完善产业价值链,对合作社的战略实施完善了路径;第七章则通过政策、组织、技术、环境、监管等手段,对合作社面临的激烈竞争环境,制定了措施保障。
花晖[8](2016)在《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化研究》文中提出纵观中国科教影视史,近百年来曾几度辉煌,但经济体制转变给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脱离了计划经济下的指令性生产机制,科教影视如何在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的重要命题。本研究结合影视传播学、传媒经济学与市场营销学,在充分把握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现状的前提下,探讨科教影视传播的规律、以及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模式。就基本逻辑结构而言,本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历史、理解现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较长时期内,我国科教影视业均以事业机构的身份、依靠行政拨款运作,在统购统销的高产量背后,却是对经济效益的漠视。这一弊端随着90年代初推行体制改革而暴露无遗,经费短缺、自负盈亏导致生存举步维艰,身份转变的困局阻滞着科教影视产业前进的步伐。为解此困局,在第二部分中就产业所处环境展开了详实的考察,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在宏观环境方面,我国展现出政治高度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国民文化素质日益提高、科技不断革新的整体格局,为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基本面,但需注意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日益多样带来的消费结构调整;而在市场环境方面,产业规模偏小、产能偏低、行政干预犹存、发展参差不齐、盈利模式模糊等问题凸显。在把握现状的情况下,第三部分基于价值链理论,就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提出了双重产业链的理论构想,从而构建起大科教影视产业框架。双重产业链设想的核心内容为:于前放映领域,通过层级放映、多窗发行,发挥影视作品这一核心资源的最大价值;于后放映领域,通过广告与衍生产品深度挖掘受众这一核心资源。双重产业链的意义则在于有效延伸产业链、创造新的产值增长点。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应贯穿产业链,除了大力拓展移动平台的放映窗口,在衍生开发阶段,应围绕科教影视独特的科学价值,大力开发信息服务功能,搭建集数字影视资料库、网络游戏库、线上购票、版权交易伺服为一体的集成交互式平台。与此同时,营销与资本运作这两大薄弱环节亦亟待加强,以成为双重产业链的有机补充,从而完成大科教影视产业的整体构建。我国科教影视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刻,进一步深化改革是唯一出路。双重产业链与大科教影视产业构想的提出,是对过往科教影视产业发展理论在新形势下的一次创新与探索,有助于我国科教影视产业在改革过程中明确产业定位与属性,顺应市场需求完成产业结构升级,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业态。
陆彩兰[9](2014)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现代化应当是包括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内的全面现代化。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与发展呢?农村金融制度发展离不开农户、农村金融机构、政府等的参与。本文主要利用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对农村金融制度面临的供求障碍、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培育、正规金融支农有效性、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支持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是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金融制度的需求。对农村金融制度的需求衍生于对农村金融的需求,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金融有着不断扩大的需求。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金融需求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变化所引起的个别需求;二是农业现代化外在条件变化所引起的公共需求。无论是个别金融需求还是公共的金融需求,都与我国城镇化发展密切相关。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为之提供服务。高投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足够的金融支持,资本和智力之源都不能流动到相对落后的农村。金融发展通过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和资源配置(投资效率)效应,产生资本形成、资源配置和技术创新传导机制,对农业现代化发挥作用。第二是农村金融制度所面临的金融供求障碍。第一个障碍是农村金融供给约束。从目前来看,农村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民的自筹资金和外部的资金注入。作为农村资金的供给者,传统农户主要通过储蓄方式提供资金,但难以有更多剩余资金留存于储蓄。在市场化经营目标下,现有金融中介体系对农村的资金供给明显不足。农村金融制度发展面临的第二个障碍是农村金融需求抑制。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农户总体借贷需求不高,即使有借贷需求,更希望向正规金融机构借贷,但实际上却难以获得正规借款。信贷需求的抑制导致农户生产经营方式比较保守,创业和改善生产的动力不足,因而始终难以走出贫困的低水平循环陷阱。为更好地分析农村金融供求对农村金融制度的影响,本文以农村金融制度发展的受益主体行为——农户借贷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通过数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第三是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视角。正确认识农业和农民,是探究农业发展缓慢和传统农户弱势的原因和出路的前提。长期以来,分散化经营模式造成了农户的市场弱势和组织弱势,但农业不是天然的弱质产业,农民是理性的生产者,也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能够按照价格信号调节自己的行为。本文据此推理得出结论,农业与其他行业一样,都是市场机制下的平等行业,都可以培育出有竞争实力的市场主体。传统农户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距较远。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顺应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对农业经营方式进行选择,极大提高农业产业组织的竞争力,代表着我国农业经营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在现代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流通、加工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并在经营活动中显示出较强的农村金融资源聚集能力,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中间力量,能够胜任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任。国内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经验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可以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增强农民增收的实力,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第四是正规金融支农有效性分析。虽然我国正规金融在农村已逐步形成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机构为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现阶段的正规金融却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其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从金融资源配置功能角度来看,判断一国或地区的正规金融制度是否完善和健全,可以用适应性标准、效率性标准和完备性标准来衡量。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发展现状与判断金融制度是否完善与健全的三个衡量标准相差很远。正规金融支农之所以有效性不足,有着显然的制度根源。对此,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应对正规金融支农功能进行重构与定位。信息不对称、抵押品缺乏、信用体系缺失等是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区别于城市金融市场的主要特征。而且,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传统农户也将逐步转型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此,本文认为,正规金融支农改革只有兼顾传统社会与现代科学技术之优势,不断拓展创新思路,才能探索出既符合我国农村实情又具有现代信息化特征的正规金融支农模式。第五是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分析。正规金融支农供给的不足,给农村非正规金融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对于农村非正规金融,我们绝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甚至取缔它,而应当以政府为主导,围绕“三农,”的金融服务需求,赋予非正规金融组织合法地位,并将其纳入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非正规金融并充分发挥其显着优势,以满足那些被正规金融排斥在外的需求者的需要。根据我国实情,构建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转型模式,使之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第六是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我国政府在经济金融发展过程中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认识的深化,也是我国在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新阶段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定位。在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已被应用于各种问题的研究。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很不完善,单靠市场本身很难形成有效的机制。确定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角色,不仅是因为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还应该结合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历史,考察可能存在的政府失灵问题,另外也需要考虑我国制度文化和农村金融市场的特殊性产生的影响。现阶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全部作用,也不意味着市场是万能的。市场在微观领域的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政府职能则应该限制在宏观领域,更明确地定位为完善和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平竞争的生态环境、对市场主体和活动实施监管、做好“守夜人”的责任。
罗银科[10](2012)在《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基于农业教育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职业教育是当下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关注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同时,有必要对其进行历史的回溯,但是目前学界尚缺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即试图对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农业学校教育(以下简称“农业教育”)进行梳理、评析。论文从职业教育的意义、目的和范围三个维度,对近代职业教育的内涵进行梳理与辨析,发现近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存在“应然”与“实然”两个层面。笔者认为应从“实然”层面理解职业教育的近代内涵。进而推演出近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农村职业教育针对农村,因而以农业教育为主,而职业学校教育是职业教育最主要的形式。因此,本研究的内容就是职业教育四类型中的农业教育,三形式中的职业学校教育,即论题: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基于农业教育的分析。论文将研究范围内农业教育的发展分为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混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和抗战及内战时期四个阶段,并回溯清末农业教育的发展,以便前后衔接。每个阶段主要从农业学校的设置与修订、农业学校课程与教材、农业学校师资、农业学校经费、农业学校与学生五个方面进行梳理。并就以上各方面做前后的对比,标明特异之点,给予简要评价,提出一些不同的解释,希望这样的尝试对后继研究者有所帮助。第一章,笔者提出“癸卯学制”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学制系统,但是并不适用于农业教育。初等农业学堂与中等农业学堂之间不存在断层现象。开设课程适当融入了一些具有本土性的课程,一律没有读经课程。清末采取了延聘外国农学教习、派遣学生出国学习农业再回国办学和设立农业教员养成所三种方式培养农业师资,但是结果并不理想。农业学堂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官款、官员富绅出资和适当收取学生学费三种途径,其中官员富绅出资兴办较为普遍。初、中等农业学堂数和学生数有了较快增长,但是作为实业教育的一部分,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所占比重仍然很少。第二章,笔者认为“学堂”到“学校”称谓的改变,可以看作是新政府为了与前朝“划清界限”的一种姿态,但实际并无改变。而从“初、中等”改称“甲、乙种”则有实质性的变化,即意在打破农业教育系统,割断各级农业教育的联系,但在事实层面很难办到。从“壬子癸丑学制”始,高等农业教育从职业教育体系中分离出去,农业教育限于中等以下。该时期缺乏适合中国农业发展的本土性农业教材。师资仍然沿袭清末的培养模式,以农业教员养成所为主。农业学校教员人数,多于同期工、商业学校教员数。农业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官府、农会、私人和学费。该时期实业教育经费在各中等教育中所占比重最低,但以生均教育经费计算,则一直处于较高位置。农业学校经费数高于同期工、商业学校经费数。第三章,笔者认为本期农业学校设置“自由度大”的原因,一方面是对之前学制存在问题的修正,而另一方面则是“中庸”之道的体现。本期首次拟定了农业学校课程标准,同样体现“自由度大”的特点。出版了一些农业教育教材,但是并未改变农业教育教材难觅的局面。“自由度大”的特点在师资培养上也得到体现。但是这种看似自由度大的规定,事实上是承认了之前学制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方式,不做任何改变。该时期职业教育岁出经费数占整个中等教育岁出经费数的比重在减少。其主要原因在于1922年新学制后,普通教育职业化吸纳了本该直接投入到职业学校的经费。第四章,本期农业学校设置与“壬子癸丑学制”如出一辙,这是对于不能解决的现实问题的一种“规避”。农业学校设置以立法的形式呈现,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但不能高估,它不过是民国法律架构的一小环。首次有了部颁农业教育各科课程表,对于提高农业教育水平不无帮助,但是仍无课标。主观上的不作为是主要原因。终于有了部订农业学校教材,并且在职业教育各科中数量最多,但是仍有不少学科无部颁教材。农业教育师资问题正随着整个职业教育师资问题逐渐解决,但是效果还未显现,抗战即爆发。农业教育经费来源在制度层面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上并没有取得任何效果。为了挽救因“壬戌学制”职业教育普通化造成的中等教育严重失衡的局面,出台了一系列扩张职业学校的措施,但是中学“独大”的状况并未改变。第五章,本期农业教育在制度上为适应战争需要,做了微调。依然沿用1933年的类课标。组建了专为编辑农业教材的“农业职业学校教科用书编辑委员会”,并且融入了奖励机制。这种机制对农业教材的编辑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农业师资问题受到重视,并在实际层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远没有达到解决的程度。农业教育经费状况同样不容乐观。战时公费制度刺激了职业学校的发展,但是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之间不均衡的发展态势并没有因此而改善。原因一方面在于承诺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无法落实,另一方面在于普通教育也有相应的激励措施。第六章是对前五章共性问题的探讨。先从农村经济的角度探讨了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维度展开。笔者认为农民与农业的需要,使得农业教育成为必要,农村的状况为农业教育提供了可能。而这种分析应建立在排除“农业破产论”这一“歧路”的基础上。职业教育“重农”与“重工”论争是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又一歧路。笔者对这一论争进行了系统梳理,希望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第七章,笔者试图以实证的方式,通过对《教育与职业》(1917—1949)杂志全208期共3139篇文章进行数据统计,从计量的层面分析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特点。主要关注“农业教育”和“农村教育”两个维度,从文章的数量、年代分布、介绍国家和介绍中国省份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用数字表明:民国时期农业教育“质”“量”兼备;民国时期农业教育“与时俱进”;民国时期农业教育“内外兼顾”。前面单纯的研究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发展是无法得出这些结论的,从一个侧面也表明了这样实证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特种养殖的现状与我国的出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种养殖的现状与我国的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1)东平县产业扶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精准扶贫 |
2.1.3 产业扶贫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参与式扶贫理论 |
2.2.2 可行性能力理论 |
2.2.3 利益共同体理论 |
3 东平县产业扶贫总体情况分析 |
3.1 东平县区域概况 |
3.2 东平县贫困户基本情况分析 |
3.3 东平县产业扶贫发展情况 |
3.3.1 东平县产业扶贫发展现状 |
3.3.2 东平县产业扶贫的主要模式 |
4 东平县产业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资金整合困难 |
4.2 发展基础薄弱 |
4.3 贫困户参与度低 |
4.4 专业人才缺乏 |
4.5 产业化水平低 |
5 东平县产业扶贫典型案例及其启示 |
5.1 东平县产业扶贫典型案例分析 |
5.1.1 商老庄乡食用菌产业扶贫 |
5.1.2 沙河站镇柳编加工扶贫 |
5.1.3 银山镇南堂子村乡村旅游扶贫 |
5.1.4 老湖镇西三村特种养殖扶贫 |
5.2 东平县产业扶贫典型案例启示 |
6 东平县产业扶贫发展对策建议 |
6.1 创新资金整合机制 |
6.2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
6.3 创新健全参与机制 |
6.4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
6.5 推进产业链条延伸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生态文明战略下循环农业发展路径仿真及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循环农业理论 |
2.1.1 循环农业理论背景 |
2.1.2 循环农业概念 |
2.1.3 循环农业发展原则 |
2.1.4 循环农业理论基础 |
2.2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2.1 系统动力学概念 |
2.2.2 系统动力学主要特点 |
2.2.3 系统动力学理论进展 |
3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上级行政单元 |
3.1.2 行政区划 |
3.1.3 地理位置 |
3.1.4 地理环境 |
3.1.5 物产资源 |
3.1.6 经济发展 |
3.1.7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 数据来源 |
3.3 研究区农业循环建设工程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动力学建模研究 |
4.1 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 |
4.2 因果关系分析 |
4.3 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 |
4.4 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5 循环农业发展路径仿真 |
5.1 循序渐进的农业生产模式 |
5.1.1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 |
5.1.2 初级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
5.1.3 中级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
5.1.4 高级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
5.2 三类农业发展路径 |
5.2.1 传统农业发展路径 |
5.2.2 循环农业发展路径 |
5.2.3 传-循结合农业路径 |
5.3 不同农业路径下系统动力学仿真 |
5.3.1 不同农业发展路径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5.3.2 不同农业发展路径下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果 |
5.3.3 仿真结果综合评价 |
5.3.4 仿真结果综合分析 |
5.4 农业子类发展路径仿真结果 |
5.4.1 农业子类发展路径 |
5.4.2 农业子类发展路径仿真结果 |
5.4.3 仿真结果综合评价 |
5.4.4 仿真结果综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循环农业工程建设研究 |
6.1 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 |
6.1.1 农业合作社促进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 |
6.1.2 企业发展带动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 |
6.1.3 农业园区壮大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 |
6.2 循环农业工程效益量化研究 |
6.2.1 农业合作社促进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效益量化研究 |
6.2.2 企业发展带动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效益量化研究 |
6.3 循环农业工程布局研究 |
6.3.1 现状循环农业工程设施布局 |
6.3.2 近期循环农业工程设施布局 |
6.3.3 中远期循环农业工程设施布局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高邮市黄颡鱼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价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和研究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黄颡鱼产业 |
2.1.2 渔业产业化 |
2.2 我国黄颡鱼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
2.3 基本理论 |
2.3.1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3.2 特色产业发展理论 |
2.3.3 比较优势理论 |
第3章 高邮市渔业与黄颡鱼产业发展现状 |
3.1 高邮市区位整体概况 |
3.2 高邮市渔业产业化现状 |
3.3 高邮市黄颡鱼产业发展现状 |
3.3.1 生产规模 |
3.3.2 养殖模式 |
3.3.3 产业组合模式 |
3.3.4 加工销售情况 |
3.3.5 收益情况 |
第4章 高邮市黄颡鱼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4.1 养殖户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融资困难 |
4.2 育种与养殖技术落后,技术研发和农技推广不足 |
4.3 养殖流程和养殖方式标准不科学 |
4.4 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带动作用不明显,产业化程度低 |
4.5 加工和营销体系发展市场化滞后 |
4.6 养殖农户老龄化严重,养殖技术人才匮乏 |
第5章 高邮市黄颡鱼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加大政府扶持和引导方面的力度 |
5.1.1 完善产业标准强化监管 |
5.1.2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 |
5.1.3 做好金融资金扶持 |
5.2 强化对黄颡鱼产业的科技支持 |
5.2.1 建立育种与养殖技术的创新体系 |
5.2.2 建立养殖技术的指导推广体系 |
5.2.3 建立智慧渔业的技术体系 |
5.3 建立和健全标准化养殖流程和方法 |
5.3.1 认真做好鱼苗的比选 |
5.3.2 实施精细化科学喂养 |
5.3.3 强化鱼病科学防治和水污染治理 |
5.3.4 推广混合养殖和稻田等新型养殖方式 |
5.4 提高产业化水平和规模创建产品品牌 |
5.4.1 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延伸产业链 |
5.4.2 充分利用优良水源打造绿色产业 |
5.4.3 创建黄颡鱼产品品牌 |
5.4.4 加强黄颡鱼行业协会的建设 |
5.5 大力发展加工产业和营销体系扩大消费 |
5.5.1 大力发展加工产业 |
5.5.2 扩大黄颡鱼销售网络体系 |
5.6 引进及培养人才提供智力保障 |
5.6.1 政府角度 |
5.6.2 企业角度 |
5.6.3 协会角度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省级对农电视频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江西广播电视台公共·农业频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分析 |
1.3.2 国外研究分析 |
1.4 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省级对农电视频道发展概况 |
2.1 省级对农电视频道的概念界定 |
2.2 省级对农电视频道的环境分析 |
2.2.1 外部环境: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动 |
2.2.2 内部环境:对农信息的迫切需求 |
2.3 省级对农电视的发展历程 |
2.2.1 萌芽期(1980年-1990年) |
2.2.2 上升期(1990年-2001年) |
2.2.3 繁荣期(2001年-2009年) |
2.2.4 成熟期(2009年-至今) |
2.4 省级对农频道的社会功能 |
2.4.1 经济功能:激活农村电视市场潜能 |
2.4.2 文化功能:促进城乡文化生态平衡 |
2.4.3 社会功能:提升“三农场域”社会影响力 |
第3章 省级对农电视频道主要类型 |
3.1 市场化运作型 |
3.1.1 市场化运作型频道的特点 |
3.1.2 湖北垄上频道 |
3.1.3 陕西农林卫视 |
3.2 市场与公益兼具型 |
3.2.1 兼具型对农电视频道的特点 |
3.2.2 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 |
3.2.3 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 |
3.2.4 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 |
3.3 政策支持型 |
3.3.1 政策支持型频道的特点 |
3.3.2 江西公共·农业频道 |
第4章 案例分析:江西公共·农业频道 |
4.1 江西公共·农业频道发展演变 |
1. 初创期(1999年-2004年) |
2. 品牌塑造期(2004年-2016年) |
3. 转型探索期(2016年——至今) |
4.2 传播的基本特征 |
4.2.1 传播内容覆盖面广 |
4.2.2 表达方式贴近受众 |
4.2.3 节目编排科学合理 |
4.3 传播的影响外延 |
4.3.1 全媒体矩阵传播 |
4.3.2 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 |
4.3.3 塑造线下品牌活动 |
第5章 省级对农电视频道问题分析 |
5.1 节目资源匾乏播出时长不足 |
5.2 传播内容失当传播效果削弱 |
5.2.1 受众需求错位 |
5.2.2 节目形式老化 |
5.3 受众定位模糊营收持续走低 |
5.3.1 受众定位模糊 |
5.3.2 广告冲击较大 |
5.4 融媒体建设薄弱 |
第6章 省级对农电视频道发展对策 |
6.1 精准传播城乡差异定位 |
6.1.1 满足农民多样化信息需求 |
6.1.2 为农民提供发声渠道 |
6.1.3 抓住城里人的眼球 |
6.2 贴近受众输出优质内容 |
6.2.1 做活内容——形式活泼贴近受众 |
6.2.2 盘活内容——广告融合隐性植入 |
6.2.3 激活内容——培植原创发力版权营销 |
6.3 多屏互动发力短视频营销 |
6.3.1 联合MCN头部机构打造农业IP |
6.3.2 聚焦“新农人”短视频农产品营销 |
6.3.3 打通“线上、线下”构建全产业链 |
6.4 激活体制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
6.4.1 争取政策扶持 |
6.4.2 寻找市场化路线 |
6.4.3 打造对农电视联盟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特种养殖未来发展何去何从(论文提纲范文)
史上“最严禁野令”出台 |
特种养殖业的现状 |
特种养殖业面临的形势 |
特种养殖业的转型发展路 |
多方联动,共渡难关 |
(6)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概念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对于专业设置的认知差异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第2章 专业关系的研究范畴与分析方法 |
2.1 专业关系的分类及其量化 |
2.1.1 专业关系系统分类 |
2.1.2 专业关系的主体范畴、数据与标识 |
2.1.3 专业关系赋值规则及量化框架 |
2.2 专业与院校之间举办关系的量化考察 |
2.2.1 本科院校与本科专业的举办关系 |
2.2.2 举办高职专业的院校与高职专业的举办关系 |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3.1 基本理论 |
2.3.2 分析方法和工具 |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微观分析:专业层次适配与教育系统发展 |
3.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与专业对接 |
3.1.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 |
3.1.2 专业对接的含义与内容 |
3.1.3 本科专业目录与高职专业目录的对接关系 |
3.1.4 院校与专业的对接关系 |
3.2 专业层次相互关系的社会系统论 |
3.2.1 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论 |
3.2.2 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解释 |
3.2.3 专业对接之于教育社会系统的意义 |
3.3 适应—整合: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 |
3.3.1 专业对接与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关系 |
3.3.2 专业对接的基本单位与组织结构 |
3.3.3 专业对接关系的强度 |
3.3.4 专业对接强度的地区状态 |
3.4 整合—潜在模式维持:专业层次适配是双螺旋模式的结构要求 |
3.4.1 专业层次与双螺旋模式的社会系统关系 |
3.4.2 专业对接的双螺旋模式结构分析 |
3.4.3 双螺旋专业对接链的长度与层次适配 |
3.5 潜在模式维持—目标达成:双螺旋效率是教育功能实现的系统动力. |
3.5.1 专业层次双螺旋模式与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系统关系 |
3.5.2 专业对接指数 |
3.5.3 专业结构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 |
3.5.4 专业对接的耦合度分析 |
3.5.5 专业对接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
3.5.6 双螺旋模式的系统效率 |
3.6 小结与讨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特征及治理的原则、分类方法与空间 |
3.6.1 治理起点:地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性特征 |
3.6.2 专业层次适配地区特征的成因 |
3.6.3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空间 |
3.6.4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原则 |
3.6.5 专业层次适配的分类治理方法 |
第4章 中观分析:校际专业交往与院校专业发展 |
4.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 |
4.1.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的含义与特性 |
4.1.2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关系的内容 |
4.1.3 校际专业交往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存在形式的可能性空间 |
4.1.4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交往关系的强度 |
4.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是校际专业关系的社会存在表达形式 |
4.2.1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定义 |
4.2.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结构与属性 |
4.2.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存在性及其意义 |
4.2.4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
4.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与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1 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形成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机制 |
4.3.3 结构洞: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测量 |
4.4 地区院校专业交往能力的分类实证分析 |
4.4.1 类型一:举办高职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2 类型二:举办本科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3 类型三:全局专业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4 类型四:基于专业对接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5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比较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引致的院校专业发展治理需求 |
4.5.1 治理起点: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 |
4.5.2 治理难题:影响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调整和演化的因素追溯 |
4.5.3 治理目标:提升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5.4 治理工具 |
4.5.5 治理能力涵养 |
第5章 宏观分析:专业就业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 |
5.1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
5.1.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论 |
5.1.2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 |
5.1.3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 |
5.2 地区性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1 研究方法设计 |
5.2.2 本科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3 高职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4 “需求导向”与“学科导向”的专业供需耦合差异 |
5.2.5 教育系统专业供需协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
5.3 地区性就业供需行业结构耦合分析 |
5.3.1 研究方法设计 |
5.3.2 各行业的本科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3 各行业的高职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4 各行业的全局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5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地区特征共性 |
5.3.6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层次和行业特性 |
5.4 小结与讨论: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治理 |
5.4.1 治理起点: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 |
5.4.2 专业供需平衡的动力机制 |
5.4.3 治理目标:教育、社会与人的协同发展 |
5.4.4 治理思路 |
5.4.5 治理工具 |
第6章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及行动路径 |
6.1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原则 |
6.2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目标 |
6.3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工具 |
6.4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配套 |
6.5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与运行 |
6.5.1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概念 |
6.5.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 |
6.5.3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运行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的发现与结论 |
7.1.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分析的三个发现 |
7.1.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行动路径总结 |
7.2 创新与贡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T地区高等院校名单、标识及举办的专业数量 |
附录B: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部分) |
附录C:能与高职专业目录对接的本科专业名单 |
附录D:能与本科专业目录对接的高职专业名单 |
附录E:T地区举办的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院校数量关系 |
附录F:T地区本科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附录G:T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湖口县HFW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经营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点 |
1.3.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农民专业合作社定义 |
2.2 农民合作社经营模式类型 |
2.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特征 |
2.4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思想 |
2.5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战略研究的理论依据 |
2.5.1 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 |
2.5.2 新农村建设理论 |
2.5.3 集体经济理论 |
2.5.4 经营战略理论 |
第3章 湖口县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
3.1 湖口县基本情况 |
3.2 湖口县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 |
3.2.1 湖口县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类型 |
3.2.2 湖口县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和成员组成 |
3.3 本文案例的意义 |
3.3.1 HFW合作社的特性 |
3.3.2 案例的典型代表意义 |
第4章 HFW合作社内外部环境分析 |
4.1 合作社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4.2 产业竞争环境分析 |
4.2.1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4.2.2 CPM矩阵分析 |
4.3 HFW合作社外部环境总结与评价 |
4.3.1 识别机会与威胁 |
4.3.2 关键外部因素—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 |
4.4 合作社机构组织资源分析 |
4.5 HFW合作社经营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
4.6 HFW合作社内部部环境总结与评价 |
4.6.1 识别优势与劣势 |
4.6.2 关键内部因素—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 |
第5章 HFW合作社战略选择 |
5.1 SWOT矩阵分析 |
5.2 BCG矩阵 |
5.3 战略选择 |
5.4 战略实施风险评估 |
第6章 HFW合作社经营发展战略的实施 |
6.1 HFW合作社战略目标 |
6.2 完善HFW合作社产业价值链 |
6.3 提高HFW合作社核心竞争力 |
6.4 HFW合作社发展战略实施办法 |
6.4.1 进行战略目标分解 |
6.4.2 战略实施前的员工培训,合作社上下形成合力 |
6.4.3 建立一个合适的组织实施战略 |
6.4.4 建立信息体系,让员工在执行战略过程中有充分的信息支持 |
6.4.5 制定与战略目标相匹配的激励机制 |
第7章 HFW合作社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7.1 政策保障措施 |
7.2 组织保障措施 |
7.3 技术保障措施 |
7.3.1 建立技术开发平台 |
7.3.2 创建信息服务平台 |
7.4 环境保障措施 |
7.5 监管保障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现状描述 |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
第2章 中国科教影视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2.1 1918-建国前:民办与官办并举的多元化探索 |
2.2 1949-二十世纪60年代:新中国科教电影事业的发轫期 |
2.3 1966-1976:中国科教电影的浩劫 |
2.4 1977-1990:中国科教影视的复苏 |
2.5 1990-1995:机制改革至影视并轨 |
2.6 1996 至今:小电影大电视发展格局 |
第3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
3.1 PEST模型概述 |
3.2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政治环境 |
3.3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经济环境 |
3.4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社会环境 |
3.5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科技环境 |
第4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市场环境分析 |
4.1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规模状况 |
4.2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市场主体 |
4.2.1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制片主体 |
4.2.2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发行主体 |
4.2.3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放映主体 |
4.3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市场集中度 |
4.4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消费者行为 |
4.4.1 影响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行为的外在影响因素 |
4.4.2 影响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行为的内在影响因素 |
4.4.3 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者的类型 |
4.4.4 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者的消费决策过程 |
第5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双重产业链的构建 |
5.1 价值链和产业链的概念与内涵 |
5.2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链的现状与问题 |
5.3 大科教影视产业布局下的产业链构建 |
5.3.1 围绕核心资源构建科教影视双重产业链 |
5.3.2 科教影视双重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
第6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营销模式研究 |
6.1 我国影视产业营销的整体发展状况与现状 |
6.2 影视营销的主要模式 |
6.2.1 资本密集型的好莱坞模式 |
6.2.2 跨界联动的推式营销模式 |
6.2.3 新媒体环境下的互联网+营销模式 |
6.3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整合营销模式 |
6.3.1 结合传统抽样的大数据定位 |
6.3.2 线上线下整合营销 |
6.3.3 品牌营销与企业文化营销 |
第7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版权交易与资本运作研究 |
7.1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版权交易体系研究 |
7.1.1 我国影视产业版权交易的主要形式与流程 |
7.1.2 我国现行影视产业版权交易体系的不足 |
7.1.3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版权交易体系的可行性发展模式 |
7.2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资本运作体系研究 |
7.2.1 我国影视产业资本运作的现状 |
7.2.2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资本运作的可行性发展模式 |
第8章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深度访谈之一——论科教电影产业化过程中科教场馆的角色与功能 |
附录二:深度访谈之二——论影视产业化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功能与运作 |
附录三:中国科教影视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9)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金融制度的需求 |
2.1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理论 |
2.2 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金融的需求 |
2.3 农村金融制度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金融制度发展的供求障碍分析 |
3.1 农村金融供给约束分析 |
3.2 农村金融需求抑制分析 |
3.3 实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视角 |
4.1 对农业和农民的正确认识 |
4.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及其主要形式 |
4.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优势和融资优势 |
4.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国内外案例及借鉴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正规金融支农有效性分析 |
5.1 正规金融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作用 |
5.2 正规金融制度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 |
5.3 正规金融支农有效性的表现与影响 |
5.4 正规金融支农有效性不足的根源 |
5.5 正规金融支农功能定位 |
5.6 正规金融支农改革与创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分析 |
6.1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的动因 |
6.2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的条件 |
6.3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的路径 |
6.4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的经验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支持 |
7.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7.2 农村金融市场中的政府功能定位 |
7.3 国外政府支持农村金融的经验与启示 |
7.4 政府支持农村金融的主要方式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基于农业教育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论 一、 |
选题旨趣 二、 |
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三、 |
研究现状 四、 |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五、 |
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
农业教育的前奏——清末农业学堂之农业教育 一、 |
制度确立——“癸卯学制”中农业教育的体现 二、 |
课程体系初具,教材付之阙如 三、 |
多渠道解决师资问题 四、 |
经费“宽筹” 五、 |
零星尝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
农业教育的转向——北洋政府时期甲、乙种农业学校之农业教育 一、 |
制度调整——“壬子癸丑学制”中农业教育的缩减 二、 |
课程体系微调,教材缺乏本土化 三、 |
师资标准出台,沿袭清末培养模式 四、 |
明确经费来源 五、 |
办学停滞不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
农业教育的转型——军阀混战时期农业学校之农业教育 一、 |
制度扩充——“壬戌学制”中农业教育的泛化 二、 |
课程标准初拟,教材仍旧难觅 三、 |
师资问题解决乏术,放任自流 四、 |
经费投入渐少 五、 |
农业学校有所增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
农业教育的立法——“黄金十年”农业学校之农业教育 一、 |
制度规避——“戊辰学制”中农业教育的轮回 二、 |
类课程标准公布,本土化教材渐出 三、 |
谋师资“统制”化,缺口依然难补 四、 |
政策性经费倾斜难以实现 五、 |
农业学校不断扩充 本章小结 第五章 |
农业教育的应战——抗战及复员时期农业学校之农业教育 一、 |
制度的变通 二、 |
承战前类课标,重教材编译 三、 |
农科大学落实师资培养,问题如故 四、 |
政策性经费倾斜目标渐行渐远 五、 |
战时公费制度刺激学校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
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歧路 一、 |
“可能性”与“必要性” 二、 |
“农业破产论” 三、 |
“重农”与“重工” 本章小结 第七章 |
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特点——基于《教育与职业》杂志的统计分析 一、 |
《教育与职业》(1917—1949)杂志的统计分析 二、 |
农业教育的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
1 |
两职校规程对比 附录 |
2 |
《教育与职业》(1917—1949)杂志目录索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特种养殖的现状与我国的出路(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平县产业扶贫问题研究[D]. 李瑾.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3)
- [2]生态文明战略下循环农业发展路径仿真及建设研究[D]. 苏治.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高邮市黄颡鱼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 王之宇. 扬州大学, 2020(05)
- [4]省级对农电视频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江西广播电视台公共·农业频道为例[D]. 陈权. 南昌大学, 2020(01)
- [5]特种养殖未来发展何去何从[J]. 农新. 农村新技术, 2020(04)
- [6]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D]. 张磊. 天津大学, 2017(01)
- [7]湖口县HFW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经营战略研究[D]. 胡行隆.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8]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化研究[D]. 花晖.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2)
- [9]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制度研究[D]. 陆彩兰. 南京大学, 2014(05)
- [10]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基于农业教育的分析[D]. 罗银科.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